项目工时管理系统

2024-04-22

项目工时管理系统(通用6篇)

篇1:项目工时管理系统

成套项目工时管理系统设计工作总结

科学规范的工时管理,是衡量一个企业业绩与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工时管理工作做好了,可以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时了解企业整体经营状况,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提供准确依据,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性证据,为促进企业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公司2012年总体工作安排,信息化中心组织技术力量,设计开发了成套项目工时管理系统并进行了推广应用,下面对该项目的实施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开发过程:

1、根据公司对工时管理整合的要求,落实2011年11月7日以“成套产品工时定额进入ERP系统管理”为主题的会议精神,信息化中心、人力资源部在主管领导的亲自带领下多次到成套电气公司现场进行业务调研,得到成套电气公司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经过三个部门的不懈努力最后制定了成套电气工时管理流程,管理思路,设计方案。信息化中心于2012年2月底编写了《成套项目工时管理方案》初稿。主管领导、部门领导及相关人员传阅了该方案,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信息化中心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归纳总结沟通后于2012年3月初完成了《成套项目工时管理方案》的最终稿。

2、2012年3月中旬,《成套项目工时管理方案》经公 1

司领导批准,信息化中心即将该项工作列入部门创新性工作计划。并根据批准后的设计方案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系统设计开发。在开发中,始终坚持“简洁、实用、高效”的原则,在力求软件的功能全面、运行稳定可靠、使用操作简便的基础上,延用以前开发的成套项目计提明细管理系统,做了数据接口工作,将工时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为公司ERP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并和大厂的系统连贯,融为一体,数据唯一,实时共享,随着公司ERP的升级而自动升级,工时管理的权限需要另外分配,既有大厂ERP的共性,又有工时管理的个性。

成套项目工时管理采用了抓大放小、抓主要矛盾的办法,成套项目工时计算有三条主线:一条是按元件工时计算工时、另一条是计算外购箱体工时、其次是计算自制箱体工时。ERP工时管理系统包括基础数据管理、完工入库管理、工时计算管理、统计分析管理四个模块。

基础数据管理包括(1)录入/修改典型元件型号规格及组装、配线、母线工时;(2)录入/修改典型电柜型号的箱体、喷漆、组装、母线工时;(3)录入/修改元件对应的典型元件信息;(4)录入/修改电柜信息对应的典型电柜信息。

(5)审核典型元件型号规格及组装、配线、母线工时;(6)审核典型电柜型号的箱体、喷漆、组装、母线工时;(7)审核元件对应的典型元件信息;(8)审核电柜信息对应的典型电柜信息。(9)查询典型元件型号规格及组装、配线、母线

工时;(10)查询典型电柜型号的箱体、喷漆、组装、母线工时;(11)查询元件对应的典型元件信息;(12)查询电柜信息对应的典型电柜信息。(13)录入/修改外购壳体对应工时。(14)录入/修改自制壳体对应工时。

完工入库管理包括(1)录入成套项目完工入库单;(2)审核成套项目完工入库单;(3)查询成套项目完工入库单(导出电子表格);(4)按月或时间段查询完工入库明细;(5)查询未完成成套项目明细。(6)查询入库明细。

工时计算管理:(1)计算完工入库并审核后的成套项目的组装、配线、母线、箱体、喷漆工时;(2)计算成套项目组装、配线、母线、箱体、喷漆工时。

统计分析管理:(1)查询典型元件组装、配线、母线工时;(2)查询典型电柜型号的箱体、喷漆、组装、母线工时;

(3)查询元件的组装、配线、母线工时;(4)查询电柜箱体、喷漆、组装、母线工时;(5)分析成套项目的组装、配线、母线、箱体、喷漆工时。

3、7月份,工时管理信息系统正式投入运行。成套项目工时管理软件设计任务书的设计科学合理,设计人员到现场调研就达十多次,信息化中心内部又召集技术骨干反复论证,才形成设计任务书初稿。初稿经过主管领导、部门领导、业务部门审阅,再经过程序设计人员归纳总结,最后形成软件设计任务书正式稿。成套项目工时管理新建表结构30个,新建视图20个,新建存储过程10个,新建datawindow 80个,新建window 30个。成套项目工时管理数据库与大厂ERP数据库各个模块紧密连接,关系错综复杂,建库过程十分困难辛苦的,没有对大厂ERP百分之百的熟悉程度是无法完成的。

4、工时管理系统在主管领导的指导、监督、督促下不断完善,管理模式基本确定,思路清晰,统计计算准确,运行良好。成套项目工时管理系统的实施给管理带来变革,彻底推翻了原来的手工模式,解放了劳动力。ERP成套项目工时管理系统界面直观、操作简单方便,计算速度快,效率高,数据利用率高,不重复录入,数据唯一,准确可靠。成套项目工时管理的信息化完全是经过工艺人员多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套管理办法,经过主管领导、相关部门领导及业务人员的探索汇总创新,经过不断应用不断完善,最后成为程序化的系统。在此诚挚感谢主管领导、人力资源部、成套电气公司对工时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实施工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

经验体会:

1、一把手工程

成套项目工时管理系统的发起人是文总,文总多次组织人力资源部、信息化中心、成套电气公司共同商讨方案,部署实施,每次遇到困难都是文总出面牵头解决,文总带领人

力资源部、信息化中心、成套电气公司亲自参与这个项目的每个环节,深入到每个细节,每月录入和计算的数据他都要一丝不苟的查看分析,稍有不对,他就通知相关人员到他办公室讨论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可以说没有主管领导和部门领导的支持就没有这个系统,也无法实施这个系统。

2、有力的团队

这次信息化中心抽调业务精湛的人员组成了项目实施团队,项目组成员加班加点,埋头苦干,态度积极认真,精诚合作。岗位不同分工不同,但需要相互沟通,相互协助,大家都配合的非常默契,没有人抱怨,没有人指责,圆满地完成了各自的工作。保证了整个项目的进度。

3、全面的技术

一个系统的诞生不仅要有系统开发能力,还要有管理经验,如果对管理一窍不通,很难开发出像样的系统,系统开发后需要推广实施,要有项目管理能力,这三方面的能力具备了才能按要求高效成功实施一套系统。在开发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技术难题和管理问题,通过学习,查阅资料,和领导同事共同探讨才克服了各种困难。

任何一套系统没有十全十美的,都需要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进优化,以适应新的管理要求,成套项目工时管理系统也一样,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从而满足管理者需求,进一步为企业的高效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信息化中心

2013年1月9日

篇2:项目工时管理系统

2012年5月8日,人社部、国务院法制办出台了《特殊工时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这份意见稿明确了几个一直以来的模糊地带,包括:

1.确认了工时休息的定义。企业在保障正常生产运营情况下,日工作时间超过4小时,应保证劳动者享受不少于20分钟工间休息,而工间休息时间计入工作时间。

2.进一步对综合工时工作制工作时长进行说明。劳动法对于标准工时加班的规定为,每日延长工作时间最长不超过3小时。此次意见稿则明确,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每日最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1小时,即正常工作时间和延长工作时间总和不得超过11小时。

3.明确了对于“夜班”的定义。意见稿明确,是指企业在22点至次日6点这一时间段,安排劳动者工作且时间达2小时及以上的情形。夜班劳动,企业应当支付夜班津贴。津贴标准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社部门规定执行。

4.对不定时工作制的工资报酬做了限定。意见稿明确,企业对于不定时工作制员工其年工资报酬不得低于企业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职工平均工资。北京市上一职工平均工资为56061元。即在北京市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其年薪将有望不低于56061元。以上4点对企业来说,在用工形式,排班方式以及报酬设计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障自己企业更加合规,是很多HR5月以来非常关注的话题。盖雅工场长期以来一直关注企业如何保证劳动力管理中更加精益合规简化,“Simplify Your Work”是盖雅工场一直以来的诉求与目标。针对这次意见稿的新要求,盖雅工场专门向资深劳动力管理顾问Ian Qiu进行了询问,想了解在新的要求下,企业的HR有些什么新的课题。

Ian表示,对于盖雅工场目前已在服务的的客户,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是已经申请了综合工时制用工,还有一部分企业准备申请综合工时制。企业要申请综合工时制用工,主要原因还是因为08年经济危机以来企业订单的不稳定和用工市场越来越复杂的供求关系。

根据统计,目前盖雅工场的已经采取了综合工时客户,70%以上的客户依然每月进行工时结算,即使已经申请了3个月甚至是半年一结算的综合工时用工。对于盖雅工场的客户来说,申请综合工时并不是为了更多的剥削员工的劳动时间,而是因为企业的生产需求上下浮动确实较大,在经历了08年的“冬天”之后,目前已经有比较稳定的订单量与生产节奏,并不需要特别控制员工工作的工时数字,大多数的客户综合工时员工加班费的结算,都是与标准工时员工一样每月结算。但是在这次意见稿颁布之后,却并非不用做任何调整。

首先,综合工时制员工与标准工时制员工一样,每天最长连续工作时间,被限制在了11小时以内。Ian服务的客户中有相当部分的客户采取了两班倒的工作方

式,即员工分成白晚两个连续12小时班别进行出勤,比如白班为08:00-20:00,晚班为20:00-08:00的出勤模式,在这个模式下,目前的工作方式并不与《意见稿》冲突,因为在这样的12小时班别中,往往包含了1小时的用餐休息时间。但是这时候如果出现生产需要,需要员工进行延时工作的话,所有的延时工作都将突破11小时的限制,对用工合规性来说,这有较大的风险。Ian说,由于时间还很短,还没有和所有的客户HR经理进行完整的沟通,但是从Ian从业10年的经验来说,他已经开始建议他的客户调整人员配备与排班方式,对于不确定是否会经常出现加班需要的工作,建议改2班倒为3班倒或者调整综合工时与标准工时员工的配比关系来适应《意见稿》的新要求。

其次,《意见稿》明确了劳务派遣单位不得为被派遣劳动者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也就是说,派遣员工是不能直接进行综合工时化用工的,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这部分员工如何派工变成了新的问题。但是《意见稿》也提到了用工单位在特殊工时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在劳务派遣协议中,应当与劳务派遣单位明确特殊工时的岗位、人数、期限和劳动报酬等。而且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所以Ian会在未来2个月中与他服务的客户HR进行提醒,建议他们确认派遣协议的内容条款,对于一些未明确以上信息的派遣协议,建议重新签署。

谈到不定时工作制最低工资报酬标准的话题,Ian表示,目前盖雅工场的客户中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往往是指中层以上管理员工和相当一部分知识工作员工。对于这部分员工,他们的收入一直都是整体员工的中上阶层。基本上都不会与上本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有较大的出入。但是Ian也表示,他已经和一部分客户HR进行了提醒沟通,建议他们在员工入职与岗位变动时,确认员工了解自己是不定时工作制员工,并且对目前所有的员工进行年收入统计排查,以准确了解本企业所有不定时工作制员工的收入状况与上本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差异,对于少数确实低于的,尽快进行确认与调整。

此外,Ian也表示这次的《意见稿》帮了他一个大忙,解决了长期以来的困惑,就是如何和客户HR来沟通“工间休息”与“夜班津贴”的标准。

盖雅工场服务的客户中有一家典型的美资背景客户,在盖雅工场设计其日常出勤规则的时候,客户项目经理反复提出员工手册中明文确定了“工间休息”需要盖雅工场的顾问严格根据员工手册的条款来设计员工休息加班时间工时计算规则,以及员工中午用餐与下午茶的工时计算规则。但是并不是每个客户的员工手册中都有这么清楚的条款来规定“工间休息”,所以当Ian和他的团队在为新客户调研的时候提及工间休息的时间安排设计的时候,客户往往报以茫然的表情。Ian表示,长时间连续的高强度工作对员工对企业都不是好事,因为没有“工间休息”增加了工伤的风险并且降低了员工的生产效率与生产良率,如何更好的设计“工间休息”节奏,并且在工时规范中进行保证,一直是他和客户反复沟通的重要部分。这次《意见稿》的明确,让Ian有了底气,因为这说明,“工间休息”是员工固有的劳动权利,应该更好的予以保障。

说到夜班,Ian给了一个非常夸张的苦笑表情开始了“抱怨”,因为他服务的客户中,几乎每个客户都有夜班的情况,但是几乎所有客户的夜班津贴发放的标准都

不一样,虽然盖雅工场的系统有非常好的弹性来定制,但是在后期的维护上,每家各异的夜班津贴计算标准没少给Ian和他的团队带来问题。有的客户是排了夜班,员工上满了夜班,就记一次夜班,迟到早退则不计,前一班别加班加到的也不计;有的客户则根据员工实际出勤与几个关键时间点的覆盖关系计算班别津贴,可以一天拿好几个津贴,要处理好平时班别的延时与周末加班单的时间点分割花了他们很多时间;而有的客户则要计算班别内的出勤工时,月底的时候进行汇总并除以8再保留2位小数来计算班别津贴的倍率,等等等等……

这次《意见稿》明确,夜班是指企业在22点至次日6点这一时间段,安排劳动者工作且时间达2小时及以上的情形。所以Ian正在整理目前手头客户的信息,准备一个个和他们确认夜班津贴的计算逻辑是否要从此就进行“统一”。

在文章的最后,Ian要求笔者专门表达一个意见,从盖雅工场服务的客户来说,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对劳动力管理的合规性与满足生产需要前提的用工成本控制上投入了相当的精力,从他的观察来看,确实没有客户钻空子,滥用特殊工时制来压榨员工。在目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上,基本上企业已经开始越来越被动的面对到优质员工供应不足的局面,如何更好的保障已有员工的满意度,更好的挖掘已有劳动力的效能,更好的适应越来越完善的合规性要求,是Ian的客户们最关心的话题。而事实上,这也是盖雅工场存在的意义,帮助一个又一个客户打开工厂的“黑匣子”让越来越多 的企业更好更透明的管理好自己的劳动力,让一个又一个考勤员,HR简化自己的工作,是盖雅工场“Simplify Your Work”口号的实现方式,也是Ian和他的团队的满足感成就感的不断来源。

篇3:项目工时管理系统

1 系统功能结构

为了实现项目设计和工时标准化管理系统的目标, 对本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 得到如图1所示的系统功能结构图。

2 系统架构设计

本系统可以采用基于C/S (客户/服务器) 的架构模式,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前台应用程序端部分;第二部分是后台数据库服务器部分。本系统前台客户端应用程序主要只有设计部的项目管理部分, 其他生产部、财务部、销售部、仓储部和领导有系统的原有ERP管理, 该文不做讨论。后台数据库配备系统管理员完成数据库维护和日常的处理工作。

3 开发平台

本系统前台的客户端程序采用下的Delphi 7.0作为程序开发工具;系统的后台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5为本系统提供数据管理服务。下面对这些系统开发中所用到技术进行相关介绍。

3.1 C/S架构介绍

C/S (Client/Server也称“客户机/服务器”) 模式又称为C/S结构或C/S架构, 是一种常用的经典的软件系统体系结构。C/S架构把数据服务能分布在后台机 (即后台服务器) 上执行;把一些程序执行功能分布在前台机 (即客户机) 上运行。通过把功能分别放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上这种方式, 可以减轻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瓶颈问题。通常采用性能较高的PC机、小型机或工作站作为系统的数据服务器, 并采用大型DBMS, 如SQL Server、SYBASE、ORACLE或Informix;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程序。C/S结构与B/S (Browser/Server, 浏览器/服务器) 结构比较而言, C/S结构不依靠企业外网环境就可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是系统最大的优点, 即无论公司是否能够连接Internet, 都不影响使用, 而且C/S的执行效率、查询速度和操作方便性都优于B/S结构。简单地来说C/S结构可以看作是基于公司内部局域网络的应用系统。

3.2 Delphi 7.0开发工具介绍

Delphi 7在开发互联网应用、数据库应用系统等方面的性能有了很大提高, 同时在提高开发人员的效率、方便开发人员的使用方面也做了很多改进;从Delphi特性的历史看, Delphi的每推出一个新的版本都向用户提供了更新更强壮的功能, 这一点Delphi7.0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3 SQL Server 2005简介

SQL Server 2005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新特性:通过提供一个更安全、可靠和高效的数据管理平台, 增强企业组织中用户的管理能力, 大幅提升IT管理效率并降低运维风险和成本;通过提供先进的商业智能平台满足众多客户对业务的实时统计分析、监控预测等多种复杂管理需求, 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和业务发展;同时, SQL Server 2005将提供一个极具扩展性和灵活性的开发平台, 不断拓展应用空间, 实现Internet数据业务互联。

4 数据库设计

4.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根据对非标准化机械制造企业项目设计和工时标准化管理系统的前期的需求分析, 可将用户提出的需求抽象为数据结构概念模型, 要更好地、更准确地用DBMS来实现这些需求, 必须把在需求分析阶段所得到的信息抽象为信息世界的结构。因此在设计概念结构时应遵循能真实地反映博世力士乐 (常州) 有限公司当前生产的实际情况、易于理解、易于扩展、易于向关系数据模型转换。

4.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采用最适于描述与表达相应概念结构的数据模型, 接着对支持这种数据模型的各种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对比, 选择最终适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1) 把概念模型转变为一般的关系模型。

2) 把转变的关系模型向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下的数据模型转换。

3) 将数据模型进行最后优化。

5 关键技术分析

本系统根据常州博世力士乐有限公司提出的项目设计管理和工时标准化系统的基本需求, 要求按照企业当前项目设计流程, 把设计部中所有设计工程师根据自己的权限共享数据库, 使得所有的设计工程师的能够并行协同工作。另外因为本企业为德资全资企业, 有很多外籍员工在此工作, 要求本系统必须有双语语言设置功能;通过对机械制造业企业项目设计和工时标准化中的问题及现状的分析, 建立项目设计的“树型”模块化应用模型, 设计和实现项目设计和工时标准化系统, 将“项目设计”和“工时标准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企业能够项目投入生产之前根据已有的项目快速组合设计成新的项目, 并继承原有项目的标准工时, 快速统计出新项目的标准工时, 从而为生产的排程和领导决策提供支持, 提高企业的设计效率。

非标准化机械制造企业项目设计和工时标准化管理系统包括身份验证登录界面功能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基础参数管理模块、项目设计管理模块、查询统计管理模块和帮助模块;本系统界面友好、易操作, 具有很好的运行稳定性、灵活性和系统安全性等特点。

参考文献

[1]蒋顺达.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10) :15-15.

[2]王鸿康.传统装备制造业实现技术创新的方法和路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7 (1) :20-22.

篇4:项目工时管理系统

【关键词】工时管理; 修船项目; 生产效率; 精益管理

一、船舶企业用工管理模式现状

劳务承包模式一直沿用至今,至今仍是多数船舶制造及修理企业的主流模式。随着时间推移,劳务承包模式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一是劳务承包模式使得船厂对生产的管控力度小,无法实时监控生产进度;二是劳务成本高,劳务成本逐年上涨,给企业带来很大压力;三是生产效率低,往往只注重最终节点日期,缺乏提高效率的动力;四是生产质量不理想,劳务公司只考虑用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这就导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忽略生产质量。这一系列问题就迫使我们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以消除制约公司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

二、工时管理模式

1. 工时管理模式定义

工时管理模式是一种通过制定统一规则,编制标准折算系数,将所有的工作进行量化,以达到工时管理目的的新型管理模式。工时管理模式可以直观的分析工作负荷的分布情况,合理的进行劳动力分配,减少资源浪费,同时提高如水、电、气等各项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2. 工时管理模式的操作流程

经过我们的积极探索及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套工时管理的操作流程,同时,转变以往的合同总包方式,签署单价合同,以工程量作为最终结算依据。具体的操作步骤为:

(1)分析生产过程中所包含的各项工作,并分成可量化计算及不可量化计算物理量两类;

(2)对于可量化计算物理量,按照图纸对所需施工的位置进行长度測量,然后按照一定的工时长度比例进行换算。其中,工时长度比例由具有丰富生产经验的管理人员共同讨论制定;对于不可量化物理量,则由以往项目的经验积累数据大致得出;

(3)根据现场施工的操作环境等增加难度系数,比如舱室的狭小密闭程度,现场工况复杂程度等;

(4)以施工区域或施工类别为一个单元,形成指导生产的工时派工单;

(5)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工时不合理的地方,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确认,确认后进行优化修改,并添加到标准工时系数中[2];

(6)采取“日清日结”措施记录员工每天的工作任务,员工完成各自当天的工作后,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自检,自检完成后由班组长进行互检。对发现的问题立即解决,以防遗留到后续工作中或造成安全、质量隐患;

(7)按月度对各劳务公司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并比对其员工的出勤小时,形成工时报表分析各劳务公司的施工效率[3],对各劳务公司的工作能力进行有效评价,为后续工作安排及平衡协调工作负荷提供数据支持。

三、修船项目上的特点及实施情况

公司以CS50半潜平台5年特检维修项目进行了工时管理试点。半潜平台修理项目相较于平台建造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平台修理由于损坏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不需要将整个半潜平台进行拆解,只需将损坏的部分进行拆解维修。但是,在拆解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实际困难,诸如:要拆解的设备被其他管路或电缆等阻碍,开临时出舱孔,搭设临时脚手架,狭小区域无法进行维修等。

由于平台的维修周期为11月-次年4月,处于冬季,气温低,北方经常下雪及冰冻,给平台的修理及涂装工作造成很多困难。因此,在做工时派工单时需要考虑添加适当的不可抗力系数,以更好的体现人性化管理。

在维修项目开始初期,根据工时制定规则,依照船东给出的维修范围,按船体、轮机、管路、电气、涂装、舾装和钻井共计7大专业分组,套用工时系数,将需要完成的维修工作工时化。然后由各专业主管将工作分派给不同的劳务队进行施工,劳务队在完成上一张工时派工单上的所有工作内容并得到质量部门的认可后,才会接到下一个施工任务。

在平台维修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工作在制作工时派工单时并未考虑进去。例如,推进器的维修工作,在工时测算时,考虑了拆卸、吊装、拆解、维修、组装、安装等工作,但未考虑吊装配合、补漆等,造成后期工时派工单的增补。

截止到项目完工顺利交付,共下发工时派工单工作包432份,其中包括91.3%的标准工时派工单和8.7%的增补工时派工单。针对增补工时派工单,安排专人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整理可标准化的工作及随机性的工作。将可标准化的工作增加到工时标准对照表中。

据统计,各专业的实际稼动率较过去的管理模式平均提高10.2%,产品质量一次性合格率也较以往提高16.1%,按期完工率达到98.3%。同时,能源及材料的使用浪费率较之前的项目分别降低11.2%和9.3%。

四、总结

1. 工时管理的初步成效

随着CS50半潜平台维修项目的顺利交付,工时管理模式也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和总结。对于修船项目来说,由于其周期短、任务重、难度高的特点,给工时管理模式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回顾半潜平台项目整个维修过程,工时管理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工作效率提升,劳动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按工作量作为劳务承包商的合同结算依据,不仅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改善,同时,劳务承包商也更加主动、配合公司的生产计划的达成。

(2)公开、公平、公正,薪酬与工时完成量挂钩。工时完成量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收入以及劳务公司的收入,在施工现场张贴工时完成量动态看板,对个人的工时完成量每隔一天进行更新,使工时更加透明,也激起了大家的“不服气”精神,形成浓厚的“竞争”氛围,工作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刺激。

(3)质量追踪效率提升,且质量合格率明显提高。工时派工单是实名制的,谁施工的谁负责,对于出现质量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追查到个人,并督促其修改。配合采取“日清日结”措施,保证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

2. 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与思考

工时管理模式虽然初现成效,但也发现些许不足,以待在后续的平台修理项目中继续优化改进,并拓展到新造船项目中,为进一步完善工时管理体系及后续修船项目上的顺利实施提供实践支持。

目前工时数据是基于Excel进行计算,并追踪实施,工作量较大,需要安排专人进行录入和统计。未来考虑将工时管理纳入公司体系管理中去,与公司的人事管理、计划管理、采购管理、质量管理相关联,形成一整套管理体系,使之系统化,以便于更好的监控各劳务承包商的生产进度,并与出勤时数进行对比分析。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和持续走高的用工成本,走精益管理的道路迫在眉睫。工时管理作为精益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使用好它是我们未来几年的重点发展方向。我们的积极探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努力实践,总结经验,完善各项配套制度,建立一套完成的精益管理体系,为公司顺利向效率质量型企业转型做出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玉萍. 关于船舶建造项目成本管理引入工时管理的可行性研究[M].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36-37.

[2] 韩明,管伟元,张海彬,戴菁. 工时管理在科研开发设计管理领域中的应用研究[M]. 船舶工程,2012,(3):72-75.

篇5:特殊工时管理规定

为了规范特殊工时管理,维护劳动者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我部研究起草了《特殊工时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立法原则

征求意见稿的起草坚持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维护劳动者权益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相统一。修订完善特殊工时制度,既要严格规范企业劳动用工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又要考虑市场竞争条件下适度增加企业工时制度弹性、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促进企业良性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综合平衡两者的利益关系,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二是坚持标准工时制度为主体、特殊工时为补充。劳动法在规定标准工时的同时,考虑到部分行业企业的生产特点,规定了特殊工时制度。特殊工时制度只是针对特殊情况适用,不应该成为多数企业和劳动者广为适用的制度。

三是坚持严格限制与适度放宽相结合。特殊工时制度包括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其中,不定时工作制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不计发加班工资,对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休息休假权利和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因此,要严格把握不定时工作制的适用范围,以防因其滥用严重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在其计算周期内的累计工作时间应当与标准工作时间相当,超出的部分算作延长工作时间,计发加班费。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一些新兴行业企业具备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特点,因此要区别情况适度放宽,将其纳入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适用范围。

二、主要内容

征求意见稿共6章29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一是规定了特殊工时制度的适用范围。根据劳动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因生产特点或工作性质特殊、不能实行国家规定的标准工时制度的,按照本规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第二条)。同时,考虑到劳动合同法将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纳入了调整范围,实践中部分事业单位也有特殊需求,规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需要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参照本规定执行(第二十四条)。

二是规定了不定时工作制的岗位范围以及工资保护。征求意见稿规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岗位范围包括:对企业经营管理负有决策、指挥等领导职责的高级管理岗位;劳动者可以自主安排工作时间且无考勤要求的技术、研发、创作等岗位;需要机动作业、由劳动者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工作时间的外勤、推销、长途运输等岗位(第五条)。为了防止滥用不定时工作制,对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劳动者的工资作了保护性限制,即年工资报酬不得低于企业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职工平均工资(第六条)。

三是规定了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岗位范围及其综合计算周期、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制。征求意见稿规定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岗位范围和综合计算工时的周期(第七条、第八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休息权益,参考日本工时法律有关规定,对综合计算周期内延长工作时间的总时长作了限制,综合计算周期越长,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制越严格(第九条)。根据劳动法每日延长工作时间最长不超过3小时的规定,对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每日最长工作时间作了限制性规定,即正常工作时间和延长工作时间总和不得超过11小时(第十条)。

四是对特殊工时的审批管理进行了规范。为了规范管理,根据劳动法、行政许可法和地方实践做法,对管辖范围、报批材料、审批程序、时限以及批复决定的撤销作了规定(第十二条至第十五条)。为了加强监督,对救济渠道、行政监督和批复决定公示作了规定(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此外,为了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不得为被派遣劳动者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第二十条)。

五是规定了相关法律责任。征求意见稿规定了企业未经审批实行特殊工时、未将有关批复公示、未按规定报备等行为的法律责任(第二十一条至第二十三条)。

六是对相关概念作了解释性规定。现行关于工时的法律法规中缺乏对工作时间、工作间歇和夜班等概念的明确界定,实践中理解不一,引发了一些争议。因此,征求意见稿对相关概念作了解释性规定(第二十六条至第二十八条)。

特殊工时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立法宗旨】为了规范特殊工时管理,维护劳动者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因生产特点或者工作性质特殊、不能实行国家规定的标准工时制度的,按照本规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第三条【特殊工时】本规定所称特殊工时制度包括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第四条【特殊工时制度的休息休假】 企业安排劳动者在特殊工时制度岗位上工作的,应当事先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工时考勤、休息休假、薪酬支付等办法,确保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第二章 不定时工作制

第五条【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岗位范围】 企业可以按照本规定申请在下列岗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一)对企业经营管理负有决策、指挥等领导职责的高级管理岗位,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董事、监事等;

(二)劳动者可以自主安排工作时间且无考勤要求的技术、研发、创作等岗位;

(三)需要机动作业、由劳动者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工作时间的外勤、推销、长途运输等岗位。

第六条【不定时工作制的工资】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其年工资报酬不得低于企业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职工平均工资。

第三章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第七条【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岗位范围】企业可以按照本规定申请在下列岗位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一)地质及资源勘探开发、建筑、制盐、制糖、旅游、渔业、海运等行业中,部分受季节、资源、环境和自然条件限制需要集中作业的岗位;

(二)交通、铁路、邮政、电信、内河航运、航空、电力、石油、石化、金融等行业中,部分中断作业可能会影响社会公共利益的岗位;

(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根据国务院鼓励或者扶持发展的产业政策,规定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岗位。

第八条【综合计算工时的周期】符合前条第(一)项规定的岗位,企业可以申请以季度或者年为综合计算工时的周期。

符合前条第(二)项规定的岗位,企业可以申请以周、月或者季度为综合计算工时的周期。

符合前条第(三)项规定的岗位,综合计算工时的周期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定。

第九条【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加班限制】按照本规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正常工作时间应当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相同,超出部分视为延长工作时间。

综合计算周期内延长工作时间的最高限额分别为:以周为周期的,不得超过15小时,且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以月为周期的,不得超过36小时;以季度为周期的,不得超过108小时;以年为周期的,不得超过360小时。第十条【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休息保障】在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岗位上工作的劳动者,每日最长工作时间(含正常工作时间和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1小时。

企业应当保证在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岗位上工作的劳动者每两周至少有一个连续24小时的休息日。

第十一条【加班工资报酬支付】在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岗位上工作的劳动者,企业安排其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应当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项规定支付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报酬。在综合计算周期内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当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支付加班工资报酬。

企业与在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岗位上工作的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综合计算周期未满的,以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的时间为周期截止日,支付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报酬。

第四章 审批管理

第十二条【审批管理】 下列企业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审批,其设在地方的全资、控股的法人单位应当将获准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有关批复文件以及企业的具体实施办法报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一)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企业;

(二)国有商业银行、保险公司;

(三)铁道、民航、烟草部门所属企业。其他企业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应当按照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制定的具体实施办法审批和备案。

第十三条【报批材料】 企业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包括企业性质特点、经营范围及规模等基本情况,以及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种类及原因;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营业执照、登记证书及其复印件;

(三)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岗位、人数、申请期限、周期;

(四)有毒有害岗位应当提交职业安全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五)经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制订的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实施方案;

(六)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工会对实施方案的意见;未成立工会的企业,应当经申请岗位的劳动者签字认可。

第十四条【审批程序】 对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审批:

(一)审批机关应当在收到企业提交的书面申请材料后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书面告知企业;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企业需要补正的材料。

(二)审批机关认为必要的,可以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对企业进行现场核查;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复决定。2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企业;

(三)审批机关作出批复决定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送达企业。

第十五条【撤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批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应当依法撤销批复决定:

(一)审批机关超越法定职权作出的批复决定;

(二)审批机关违反法定程序作出的批复决定;

(三)审批机关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企业作出的批复决定;

(四)经批准实行特殊工时的企业违反本规定,受到行政处罚后,依然拒不改正的;

(五)企业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批复决定的。

企业因违反第(四)项、第(五)项规定被撤销批复决定的,审批机关自作出撤销决定之日起1年内不再受理其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申请。

第十六条【救济渠道】企业对审批机关作出的不予受理决定、不予批复决定或者撤销批复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七条【行政监督】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批复决定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三年,批复决定依法公开。

审批机关应当建立审批档案,档案保管年限不得短于实施期限届满后三年。

审批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特殊工时审批工作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并自觉接受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检查。第十八条【更新处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时更新可以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行业和岗位,并定期向社会发布。

第十九条【公示及合同处理】企业收到审批机关的批复决定后,应当在本单位内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5个工作日。

对经批准后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岗位,企业应当告知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明确工作岗位、工时性质以及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等内容。对已经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当在原劳动合同中加载相关内容。

第二十条【变更处理】企业发生合并、分立或者变更名称、经营范围等情况的,应当由变更后的新企业按照原审批机关的规定,重新申请、申请变更实行特殊工时制度或者报请备案。

第二十一条【劳务派遣特殊工时申请】 用工单位需要在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与劳务派遣单位在劳务派遣协议中明确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岗位、人数、期限和劳动报酬等,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

劳务派遣单位不得为被派遣劳动者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未经审批的法律责任】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处理:

(一)未经审批机关同意,擅自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

(二)变更后未按照规定办理申请手续,继续实行特殊 工时制度的;

(三)审批机关撤销审批或者批复决定到期失效后,未及时停止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

(四)未经过民主程序、提供的第十三条第六项的材料为虚假材料,被审批机关撤销审批的。

企业有前款所列情形,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三条【未公示法律责任】企业未按照本规定将批复决定在本单位公示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1000元罚款。

第二十四条【未报备法律责任】中央企业设在地方的下属、控股的法人单位未将获准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有关批复文件以及企业的具体实施办法报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1000元罚款。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其他单位的适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需要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工作时间】本规定所称工作时间,是指作业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各类宽放时间和非劳动者个人原因造成的且劳动者处于待命状态的非生产工作时间、停工时间的总和。作业时间是指直接用于产品加工、完成生产或者工作任务所消耗的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是指为加工产品、执行特定工作任务事前准备和事后结束工作所消耗的时间;宽放时间包括现场组织管理需要(交接班、安全检查、布置工作、整理现场、设备、资料等)所发生的组织性宽放时间、工艺技术装备需要(设备调整、检查等)所发生的技术性宽放时间、劳动者个人生理需要以及为消除过分紧张疲劳安排的间歇等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

从事矿山井下作业的劳动者,其离开地面至升出地面期间的全部时间均包含在工作时间之内。

第二十七条【工作间歇】企业在保障正常生产运营的情况下,日工作时间超过4小时的,应当保证劳动者享受不少于20分钟的工间休息时间,工间休息时间计入工作时间。

从事影响公共安全利益的机动车驾驶员等岗位人员,每驾驶2小时应当保证不少于10分钟的休息时间。

第二十八条【夜班规定】夜班是指企业在22点至次日6点这一时间段安排劳动者工作且时间达2小时及以上的情形。

企业安排劳动者从事夜班劳动应当支付夜班津贴,标准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实施日期】本规定自2012年 月 日起施行。

篇6:特殊工时管理规定

(一)地质及资源勘探开发、建筑、制盐、制糖、旅游、渔业、海运等行业中,部分受季节、资源、环境和自然条件限制需要集中作业的岗位;

(二)交通、铁路、邮政、电信、内河航运、航空、电力、石油、石化、金融等行业中,部分中断作业可能会影响社会公共利益的岗位;

(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根据国务院鼓励或者扶持发展的产业政策,规定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岗位。

第八条【综合计算工时的周期】符合前条第(一)项规定的岗位,企业可以申请以季度或者年为综合计算工时的周期。

符合前条第(二)项规定的岗位,企业可以申请以周、月或者季度为综合计算工时的周期。

符合前条第(三)项规定的岗位,综合计算工时的周期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定。

第九条【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加班限制】按照本规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正常工作时间应当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相同,超出部分视为延长工作时间。

综合计算周期内延长工作时间的最高限额分别为:以周为周期的,不得超过15小时,且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以月为周期的,不得超过36小时;以季度为周期的,不得超过108小时;以年为周期的,不得超过360小时。

第十条【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休息保障】在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岗位上工作的劳动者,每日最长工作时间(含正常工作时间和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1小时。

企业应当保证在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岗位上工作的劳动者每两周至少有一个连续24小时的休息日。

第十一条【加班工资报酬支付】在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岗位上工作的劳动者,企业安排其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应当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项规定支付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报酬。在综合计算周期内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当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支付加班工资报酬。

上一篇:2015年静配中心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下一篇:人教版必修一新闻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