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

2024-04-26

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精选9篇)

篇1: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

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2018年4月10日,海南博鳌)

尊敬的各位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负责人,部长,尊敬的各位博鳌亚洲论坛现任和候任理事,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仲春时节的海南,山青海碧,日暖风轻。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各国嘉宾汇聚一堂,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海南有一首民歌唱道:“久久不见久久见,久久见过还想见。”今天,有机会在此同各位新老朋友见面,我感到十分高兴。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名义,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以来,立足亚洲,面向世界,在凝聚亚洲共识、促进各方合作、推进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建言献策,提出许多富有价值的“博鳌方案”,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是论坛理事会换届之年。借此机会,我谨向即将离任的各位理事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新当选的各位理事表示热烈的祝贺!

本届年会以“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为主题,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各方期待。相信各位嘉宾和各界人士将畅所欲言,提出真知灼见。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海南省可谓“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改革开放以来,海南从一个较为封闭落后的边陲岛屿,发展成为中国最开放、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地方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海南发展是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历史见证。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极大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天道酬勤,春华秋实。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40年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坚持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既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既“摸着石头过河”又加强顶层设计,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俱进、一往无前,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充分显示了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中国人民勇于自我革命、自我革新,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革除阻碍发展的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充分显示了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空前高涨,充分显示了13亿多人民作为国家主人和真正英雄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积极作出了中国贡献。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中国人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大贡献,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

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放眼全球,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人类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仍然生活在战争和冲突的阴影之下,很多老人、妇女、儿童依然饱受饥饿和贫穷的折磨。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等依然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开放还是封闭,前进还是后退,人类面临着新的重大抉择。

面对复杂变化的世界,人类社会向何处去?亚洲前途在哪里?我认为,回答这些时代之问,我们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善于拨云见日,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

当今世界,和平合作的潮流滚滚向前。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愈发陈旧落伍,妄自尊大或独善其身只能四处碰壁。只有坚持和平发展、携手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共赢、多赢。

当今世界,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中国的先人们早在2500多年前就认识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

从顺应历史潮流、增进人类福祉出发,我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并同有关各方多次深入交换意见。我高兴地看到,这一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欢迎和认同,并被写进了联合国重要文件。我希望,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携手前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

——面向未来,我们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不搞唯我独尊、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不搞以邻为壑、恃强凌弱的强权霸道,妥善管控矛盾分歧,努力实现持久和平。

——面向未来,我们要对话协商、共担责任,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理念,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深化双边和多边协作,促进不同安全机制间协调包容、互补合作,不这边搭台、那边拆台,实现普遍安全和共同安全。

——面向未来,我们要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坚持走开放融通、互利共赢之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强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框架内合作,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同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面向未来,我们要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加强双边和多边框架内文化、教育、旅游、青年、媒体、卫生、减贫等领域合作,推动文明互鉴,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纽带。

——面向未来,我们要敬畏自然、珍爱地球,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尊崇、顺应、保护自然生态,加强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领域交流合作,共享经验、共迎挑战,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海、绿水青山。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去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制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掀开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开启了加强中国同世界交融发展的新画卷。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虽然我们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在新时代,中国人民将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国人民将继续大胆创新、推动发展,坚定不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人民将继续扩大开放、加强合作,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中国人民将继续与世界同行、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积极参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无论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不会威胁谁,都不会颠覆现行国际体系,都不会谋求建立势力范围。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综合研判世界发展大势,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我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我要明确告诉大家,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实践证明,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这是中国基于发展需要作出的战略抉择,同时也是在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在扩大开放方面,中国将采取以下重大举措。

第一,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今年,我们将推出几项有标志意义的举措。在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方面,去年年底宣布的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确保落地,同时要加大开放力度,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在制造业方面,目前已基本开放,保留限制的主要是汽车、船舶、飞机等少数行业,现在这些行业已经具备开放基础,下一步要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

第二,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过去,中国吸引外资主要靠优惠政策,现在要更多靠改善投资环境。我们将加强同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增强透明度,强化产权保护,坚持依法办事,鼓励竞争、反对垄断。今年3月,我们组建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新机构,对现有政府机构作出大幅度调整,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今年上半年,我们将完成修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工作,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第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对此,外资企业有要求,中国企业更有要求。今年,我们将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完善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把违法成本显著提上去,把法律威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我们鼓励中外企业开展正常技术交流合作,保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知识产权。同时,我们希望外国政府加强对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四,主动扩大进口。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中国不以追求贸易顺差为目标,真诚希望扩大进口,促进经常项目收支平衡。今年,我们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同时降低部分其他产品进口关税,努力增加人民群众需求比较集中的特色优势产品进口,加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定》进程。我们希望发达国家对正常合理的高技术产品贸易停止人为设限,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今年11月,我们将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不是一般性的会展,而是我们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欢迎各国朋友来华参加。

我想强调的是,我刚才宣布的这些对外开放重大举措,我们将尽快使之落地,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努力让开放成果及早惠及中国企业和人民,及早惠及世界各国企业和人民。我相信,经过努力,中国金融业竞争力将明显提升,资本市场将持续健康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将加快推进,中国市场环境将大大改善,知识产权将得到有力保护,中国对外开放一定会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

5年前,我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5年来,已经有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中国不打地缘博弈小算盘,不搞封闭排他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需要指出的是,“一带一路”建设是全新的事物,在合作中有些不同意见是完全正常的,只要各方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就一定能增进合作、化解分歧,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国际合作平台,让共建“一带一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让我们坚持开放共赢,勇于变革创新,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共创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

最后,预祝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新华社海南博鳌4月10日电)

《 人民日报 》(2018年04月11日

03 版)

篇2:开放融合创新引领通信未来

张德江: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正确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创新体制机制, 加强自主创新, 加快推进三网融合, 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丰富人民群众生活作出更大贡献。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国家确定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努力培育并做大做强信息技术产业, 使之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带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继续支持TD-SCDMA的发展, 加快TD-LTE规模试验工作, 推进TD-LTE产业化、国际化。要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努力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 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应用,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全面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推进三网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要本着服从国家利益、服从人民利益、尊重科学规律的要求, 按照国务院《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总结试点经验, 做好扩大试点工作, 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大力推进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 创新融合业务应用, 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 加快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融合发展。希望业界充分重视终端的发展, 因为终端能够带动整个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 也是三网融合发展的关键。

万钢:自主创新是我们的光荣传统

自主创新是我们的光荣传统, 在信息通信时代更要发扬。TD-LTE是我国自主创新的典型代表, 我们一定要坚决支持, 加快发展进程。如今通信业的能源消耗越来越多, 要在今后移动通信的发展中注意节能问题。

在中国普天展台, 新能源的商业模式很重要, 要让消费者用得起电动车。未来可以将新能源汽车与城市物流结合起来, 如今国内网购销售额一年超过5000亿元, 由此带来的物流量很大, 可以发展城市电动物流车, 通过电脑调度监控, 一次充电跑100公里足够。

苗圩:加快构建宽带、融合、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

截至2011年7月, 全国电话用户数达到12.2亿。3G和TD-SCDMA发展稳步推进, 3G电话用户达到8720万户, 其中TD-SCDMA用户3760万户。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截至6月底, 全国网民总数达到4.85亿, 普及率达到36.2%。

2011年前七个月, 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销售额、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14.8%、21.8%和15.2%, 软件产业增长近29.6%。

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也有利于全球信息通信业的繁荣, 工信部将严格按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和有关法律法规, 认真履行政府职责, 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王秀军: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兴起, 传统商业模式已经发生转变, 电信企业在向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过程中努力寻求价值提升, 这一转型拓宽了行业发展的空间, 给信息通信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 加快信息网络演进升级。二是, 全面深化信息服务应用。三是, 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态。四是, 深化信息通信普遍服务。五是, 提升安全应急保障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已进入了转折期, 以话音业主的电信业务的黄金时期即将过去, 我们正在走向以宽带业务为主导的网络时代。

现在云计算的出现, 我们底下有一个宽带网络的平台, 上面有一个云计算的平台, 我们可以看到, 云计算的出现是按需使用, 它会带来我们现在网络应用层的新变化。用一般的手机上网只有百分之几的用户, 而智能手机将近20%到50%, 上网时间也是一样, 智能手机到10%以上, 中国的年轻人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比例远高于美国和英国。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崛起, 通信行业将步入后摩尔时代。全球IT企业的新一轮并购, 软硬兼施, 应用+服务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公司副总裁朱立军: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行业信息服务将成为ICT业务发展的重点领域。云计算实现了从购买产品向购买服务的转变;物联网已传感技术为代表, 为业提供了潜力无穷的发展机会;移动互联网的手机电视, 移动定位移动社区和网游, 将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些将成为ICT最强劲的增长点。

ICT产业需要电信运营商、系统集成服务商、增值服务商、内容供应商和设备商等各个环节的充分整合, 互通有无, 才能不断提高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能力, 形成一个良性的产业循环, 最终实现产业的共赢。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副总裁沙跃家:中国移动正在积极提高网络性能, 积极推进“四网融合”以应对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所产生的流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

中国移动在六个城市启动TD-LTE规模实验, 这将加TD-LTE产品的成熟、完善和产业链的发展。截止目前, TD-LTE已有超过30个国家的运营商正在积极建设TD-LTE实验网络。截至2011年6月底, 中国移动应用商场 (Mobile Market) 累计注册用户达8600万户, 累计应用下载达到2亿6千万次, 各类应用超过7万件。在物联网领域, 截至目前, 中国移动M2M (Machine-toMachine) 终端数已超过690万台。中国移动先后于2009年在无锡市建立物联网研究院, 于2010年在重庆建设物联网基地, 借此以推进物联网的发展。

篇3:科技创新 引领文化发展繁荣

一、现状分析

明星云集的好莱坞位于风光旖旎的洛杉矶市区,这个全球最负盛名的影视产业基地,以占全世界约70%的电影票房份额,雄居世界电影产业的领头羊位置。它带给观众的不仅有赏心悦目的电影艺术饕餮,也有逼真震撼的影视技术呈现,据洛杉矶视觉效果协会负责人介绍,由他们评选出来的好莱坞100部著名影片中,就有97部使用了视觉效果。因为技术的介入,人们已经很难在银幕上分清什么是现实,什么是虚拟。这些美轮美奂、亦真亦幻的技术效果,给影视产业乃至各门类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无穷尽的活力和能量,也在全世界赚取了巨额电影票房。

好莱坞的成功只是美国强大文化产业的缩影,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版图上,美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据旧金山总领馆文化参赞介绍,2010 年美国整个版权产业的总产值达16 269 亿美元,占 2010 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11.10%;其出口也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仅2010 年的文化产品出口额就达到了 1 340 亿美元,远高于国内其他行业,不仅带动了国内经济增长,也对保持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拥有强大技术支撑的美国文化产业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1 无为而治的宽松政策

与我国的文化管理体制不同,美国政府没有设立专门管理文化事务的机构,给予文化方面的政府资金投入也是少之又少,文化行业的管理更多地是依赖各级各类艺术委员会、基金会、文化行业协会来进行。这些非政府组织,承担了美国绝大部分的文化活动或社会化服务工作,成为政府服务职能的左膀右臂,为美国的文化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行业环境。以我们参访的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为例,这家美国最大的亚洲艺术博物馆,作为非营利性机构,其维持运行资金的66%来自基金会,34%来自市政府预算,其主管单位并非旧金山市政府,而是亚洲艺术委员会以及亚洲艺术基金会。

当然,美国政府对于文化发展的宽松政策,并非意味着坐视不管,它的政策导向主要是通过税收政策和立法来进行。上世纪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先后推出了减免捐赠人财产税、销售税等税收的优惠政策,以鼓励、刺激企业和个人捐资文化艺术事业。此外,还通过对于非营利性机构的免征税,对于出口图书的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等措施,鼓励文化的发展。

在立法方面,美国拥有非常严密而完善的法律体系,为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例如,有规范市场秩序的《公平交易法》、《统一商法》等,有保护文化发展良好环境的《未成年人在线保护法》、《隐私权法》等,还有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拜杜法案》等。近年来,由于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为了应对数字时代版权保护的问题,美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数字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例如《计算机软件保护法》、《跨世纪数字版权法》等等,为文化与科技更好地交融互通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2、无形之手的市场驱动

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始终奉行以市场为导向的自由经济,市场是指引行业发展的风向标。近年来,随着美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以及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给予文化产业的巨大推动,文化产业在美国成为了最具投资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产业之一,吸引了大型财团和巨额资金的涌入,网络文化产业、影视产业等这些与科技结合最为紧密、附加值最高的文化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地处旧金山的斯坦福大学、硅谷一带是我们重点参访的目的地之一,这块并不起眼的狭长地带,云集了苹果、facebook、英特尔、谷歌等全世界极为重要的科技型公司,占据了全球软件、手机互联等产业的半壁江山。培训期间,教授们多次提及亚马逊,这家美国最大的网络电子商务公司,最开始只是基于网络经营书籍销售业务,之后,依靠技术革新力量和商业创新模式,不断扩张,目前已经成为了全球商品品种最多的网上零售商和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3、无所不在的创新意识

在笔者参加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伯克利分校的讲座中,教授们十分自豪地告诉我们,美国的历史就是开放、创业、创新,不等待不依赖。的确,在只有200年历史的美国,创新是最为强大的力量,驱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以创意作为基本特征的文化产业领域,无处不在的创新意识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腾飞,影响着世界文化产业的走向。加利福尼亚自然科学博物馆坐落于旧金山的金门公园内,除了其众所周知的天文馆、非洲馆等内部单元之外,还有极负盛名的环保屋顶,展现出文化与科技、建筑等各领域的结合与创新性设计。它是被美国环保建筑委员会认可的白金级环保建筑物,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绿色”的博物馆,从空中俯瞰,其圆形的屋顶就像巨大的绿色冰淇淋凸出地面,确保了整个建筑采光、通风、隔热的优良。

4、无孔不入的技术介入

美国拥有着世界一流的技术创新团队,创造了卓越的技术创新成果,且几乎以同步的速度在文化生产领域加以应用和转化。这种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有机融合,使得美国的文化产业始终处于产业链的最高端,无论是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还是文化消费方式都引领世界潮流。苹果手机是美国文化与科技的产品载体,它改变了传统手机单一联络的功能,运用技术手段加入了诸多创意元素,赋予了手机用户全新的体验,也随之带来了手机动漫、手机游戏等一系列文化新业态的产生。在传统文化产业及服务中,技术的力量也不可小觑,以受众在博物馆的参观体验为例,手机APP软件、互动软件等的运用,丰富了馆藏文物的价值推介手段,提升了观众的观赏兴趣和参与热情。

nlc202309011123

二、成就影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物流技术、新型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全方位地影响着美国和全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激光照排、电脑特效、互联网信息交互等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逐渐普及,美国文化产业在文化内容、生产、形式、消费、服务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显现出丰硕的成果。

1、推动传统文化样态的升级与革新

在高新技术的裹挟下,诸如演艺、电影电视、出版、博物馆藏等传统文化样态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度出现萎缩,然而,当它们也学习利用技术手段来更新换代时,这些传统产业逐渐在市场中获得了更好的效应和更高的利润。参访中,我们看到,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面,盖蒂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伯克利分校东亚图书馆等机构采取数字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图像、渲染、动画等技术手段再现文化遗产原貌,对古籍图书、胶片、录音、艺术图片等进行收集整理,实现数字化保护与展现。在数字影视方面,好莱坞的节目制作由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转变,催生出高清数字电视、数字电影、3D电影等广受欢迎的样态。在百老汇戏剧等传统演艺行业,LED灯光、舞台机械等的广泛应用使文艺演出的场景布置美轮美奂,增强了视觉冲击力,提升了艺术表现力。

2、加速新兴文化业态的兴起与发展

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文化内容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对接,派生出网络游戏、网络视听、手机文化、网络出版、数字节目、三维动画等一系列新的业态,为文化艺术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使文化的内容更加引人入胜,文化的传播更加便捷迅速,文化的影响力更加深远辽阔。总部位于硅谷的谷歌公司,以搜索引擎的发展为核心,不断扩展其内容和服务方式,不断取得经济上的极大收益。

3、增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与科技的高度融合将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入了一个更高更广的境界,提升了产业核心竞争力,使得美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始终处于引领和创先的地位。我们所参访的洛杉矶环球影城,其前身是环球影业的拍摄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了再现电影主题的游乐公园,诸如史瑞克4D影院、侏罗纪公园、水上世界等,都是依托畅销电影的主题,加以特效的精心营造,为观众带来技术的极大震撼和全新体验,吸引着全世界各地的游客。而与此同时,环球影城所进行的相关电影衍生品的制作与销售,也带动了影视产业链条的全球化营销,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润。

三、启示经验

尽管美国的文化管理政策并非完美无缺,尽管某些领域里过度的技术运用削减了文化本体的艺术感染力,但是,瑕不掩瑜,美国在不遗余力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将会给正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文化科技融合工作带来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1、加强政策指引,健全法律保障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近年来文化建设的新命题,无论是政府、科研机构,还是企业、市场都处在摸索中前进、探寻中发展的阶段,相关的政策性、规范性文件并不多见。为了解决目前相关管理体制上的流弊,突破文化、科技两张皮的难题,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文化科技融合,包括文化部在内的各层级政府部门,应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在全社会尤其是在文化领域,营造崇尚创新、注重研发、加强高新技术应用的良好环境。此外,还要学习美国在财税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法律保障方面的严密、细致与全面,导流社会资金、人才、技术成果,加大对文化创意产品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升文化产业的技术含量,形成核心竞争力。

2、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调动企业的自主能动性

市场的需求是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与美国的创新型企业相比,中国的许多企业依然停留在拷贝、山寨的低端层面,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技术成果的转化吸收再利用的能力不强。文化部门可以通过项目引导、平台对接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企业加强市场灵敏度,捕捉市场需求,创新文化样态,拓展传播途径,提升文化产品质量与品质,使之成为文化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政府也可以在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给予倾斜与帮扶,促其良性发展。

3、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载体建设

人才是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关键,既懂技术又懂文化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极为缺乏,严重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要加强文化科技载体建设,通过认定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等工作,加快人才培养计划,多措并举培养适应多种产业环境需要的文化技术人才、数字软件开发人才、媒体产业管理人才等。

4、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文化产品科技含量

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技术的创新成果几乎同步于文化产品的生产当中,与之相比,我国文化科技的更新速率要缓慢得多。建议文化部门要学习科技部门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成功经验,探索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在文化领域转化的有效途径,引导和调动各级各类单位通过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起消化吸收再创新,持续增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速率,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5、强化文化科技国际间交流,促成相关单位深入合作

随着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国际间文化产品、文化生产、文化消费的交流互通日益增多,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成为各国普遍的共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各级部门要尽可能地提供机会,加强文化科技教育、培训、企业、人才等方面的国际间交流。本次培训中,南京博物院的参团学员便利用此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与盖蒂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进行深入沟通,构建起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与平台。

(编辑 张冠华)

篇4: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

关键词:滨海精神,时代精神,改革创新

滨海精神是推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强大精神动力, 是时代精神在滨海新区的具体体现。滨海精神凝聚着滨海人在滨海实践中所形成的精、气、神, 蕴涵着滨海新区厚重的地域历史和人文关怀, 指引着滨海人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实践中奋发向上, 塑造了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时代浪潮中的良好形象。

滨海精神———时代精神的具体彰显

天津滨海新区是一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开放热土, 是我国进入21世纪后区域发展的一朵奇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不断推进, 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 把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作为新世纪新阶段的重要战略。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中指出,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有利于提升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实施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有利于探索新时期区域发展的新模式。可以说, 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总体布局而展开的,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环境, 滨海新区担当着时代的重大使命和责任。一定意义上说, 正是在改革开放这个宏大社会背景关照下, 滨海新区的成立、成长才成为现实。

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离不开以改革开放为显著特征的时代关照, 这种关照表现在精神层面就是我们所处时代的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 已经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 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 再次指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可见, 党中央非常重视凝聚着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时代精神建设。当然, 时代精神并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 还需要鲜活的个案来支撑、充裕, 也就是说, 时代精神的建构离不开地方性的精神气质, 离不开各地的实践所生成的精神资源。滨海精神便是诸多地方性精神资源中的一个代表。滨海精神以开放创新、引领未来为核心特征, 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气质充实、丰富着时代精神。

在一定意义上, 滨海精神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而孕育的, 承载着改革开放最基本的价值观, 有着鲜活的时代印迹。回顾滨海新区建设的历史进程, 观察滨海新区茁壮成长的轨迹, 开放创新无处不在, 从创业到立业、兴业, 这种精神气质一直在指引、支撑着滨海人用新的思路和模式推动滨海的开发建设。可以说, 开放是滨海区域特征的典型写照, 表达着滨海新区建设者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世界眼光。正是有了开放, 滨海事业发展的原初积累才能得以实现, 生活在滨海的人们才能在这片开发开放的热土上建功立业, 圆梦滨海。创新是滨海新区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永恒灵魂, 正是有了创新, 滨海新区才走上了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道路。滨海人以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状态不仅抓住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而且也赢得了发展的新空间。正是因为有了创新的氛围与活力, 滨海人以更加务实肯干的态度、更加开拓进取的精神, 不断提高、不断创新, “滨海速度”、“滨海经验”和“滨海模式”才能得以创造并在未来的发展中得以不断丰富。可以说, 今天的滨海精神是时代的恩赐,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滨海新区, 没有今天的滨海精神。滨海精神的表述语“开放创新, 引领未来”恰当表达了滨海实践在改革开放时代所凝聚的精神气质, 充分彰显了时代精神所蕴涵的价值关怀。

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进程中, 体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具体实践比比皆是, 从开放的前沿阵地到创新的实践沃土、从“十大战役”的打响到“十大改革”的推进等等, 处处体现着时代精神的内在精髓, 当然, 这些具体实践所凝聚的精神气质也表达了滨海精神所呈现的价值追求。一定意义上, 正是因为有了诸多像滨海精神这样鲜活、生动、具体的精神资源的生成, 才使我们的时代精神更加充满活力与魅力。

滨海精神根植于滨海的厚重历史。特别近代以来, 受海洋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早期的滨海人便在这片具有开放气质的土地上成就了近代北方重要的工业摇篮。他们积极开展商贸往来、文化交流,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孕育了锲而不舍的精神气质、开放包容的区域品格, 而由这种气质、品格所形成的精神资源又为近代我国北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 为滨海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行, 这种以开放为特征的精神资源, 在扩大与世界各地往来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进入了新世纪, 滨海人以时不我待的强烈意识, 抓住了时代赋予滨海人的历史机遇, 用自立自强、创业创新的发展意识, 开拓、成就了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事业。这种精神积淀是滨海人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历史形成的, 这个历史传统应该时刻保持。

今天的滨海新区, 在开发开放中必将要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的精神资源, 并从中汲取养分。这种传统的精神资源, 结合时代的实践, 已转换为一种具有崭新意义、鲜明时代特征的价值理念, 在当下的滨海就尤为表现在滨海精神上。这种以开放创新、引领未来为核心特征的滨海精神将陶冶情操, 鼓舞滨海人团结拼搏、奋发图强, 同时这种精神也将吸引更多的人们来滨海创业干事。开放创新、引领未来为核心特征的滨海精神体现了尊重外来文化、鼓励多元文化发展与融合的诉求, 具有“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

可以说, 滨海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具体彰显, 是时代赋予滨海的精神力量。时不我待, 创造辉煌, 引领未来, 不断推动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 努力当好“排头兵”, 发挥“引擎”和“辐射极”作用, 担负起时代赋予滨海新区的历史责任。

滨海精神———时代精神的典型展示

滨海新区是改革的前沿阵地, 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已成为我国新时期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实践, 滨海新区已成为当下推动改革开放最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之一。时代赋予滨海新区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 担当起历史责任, 努力实践宏大抱负, 争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已成为滨海人在改革开放中的共识。开放创新、引领未来为核心特征的滨海精神, 集中体现了滨海人担当责任、实践使命的豪迈精神, 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气息。

纵观滨海新区的成立与发展, 尽管具有一定的地方资源优势和前期发展的坚实基础, 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 与其他先进地区发展的初始条件相比, 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面临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和难题, 面对于此, 滨海人没有畏惧, 知难而上, 艰苦奋斗, 勇于担当, 以开放的胆识、创新的思维创业干事, 努力先行试验, 探索新时期区域发展的新模式, 攻克了一些在我国改革开放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中所遇到的重点、难点课题, 特别是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在金融改革、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社会领域改革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积累了宝贵经验, 不仅开创了“滨海速度”、形成了“滨海经验”, 而且也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具有“滨海模式”的示范作用。不难发现, 滨海新区所取得的成就, 是依靠滨海人秉承开放创新的精神、团结拼搏的干劲实现的。当然, 与时代发展要求相比、与使命责任相比, 滨海人没有自满、没有懈怠。滨海精神表述语的适时提炼, 恰当地表明了滨海人的这种精神状态在当下的凸显。

“2011年, 滨海新区完成生产总值6206.9亿元, 增长23.8%, 是2006年的3.1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732.2亿元, 增长29.4%, 是2006年的2.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02.1亿元, 增长32%, 是2006年的4.3倍;地方财政收入917.3亿元, 增长47.2%;万元生产总值能耗0.647吨标准煤。”实践证明, 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进程来看, 昔日的盐碱荒滩已蜕变成开放的热土, 规整的厂区厂房、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航空航天产业基地的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的发展、文化产业的集聚、社会管理的创新以及功能区的开发建设等等, 滨海大地上处处充溢着对开放创新的执著与豪迈。可以毫不犹豫的断定, 滨海人正在以开放创新、引领未来为核心特征的滨海精神的支撑与鼓舞下, 积极推进滨海新区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不断地深化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改革。

当然, 在看到滨海快速发展中所体现的物质表达的同时, 也要重视滨海文化的魅力与机理, 这是因为滨海实践离不开滨海文化的全面关照, 特别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滨海文化是滨海人的精神家园, 是推动滨海实践、支撑滨海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文化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区域性和开放性, 今天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离不开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关怀, 更离不开具有区域特点的滨海文化传统的关照, 特别是对滨海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掘, 在推动当下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中具有深远的意义价值。可以说, 这种传统的成长, 经过滨海实践的检视与发扬, 将能够打造并生发出别有韵味的、具有开放特质的“滨海文化”。而这种既有滨海传统涵养又具有时代关照的“滨海文化”将成为推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强大精神力量, 成为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由这种文化所生发的精神资源与要素也将成为滨海精神取之不尽的养料。一定意义上, 开放创新、引领未来为核心特征的滨海精神已成为滨海文化的核心组成要素, 已内化为滨海人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滨海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表现。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推进, 滨海精神将能够凝聚更多的文化因子, 进一步提升滨海新区的文化软实力, 增加滨海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提升滨海人的文明素养, 为滨海新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滨海精神是滨海新区开放发展、改革创新的高度凝练, 孕育于滨海新区的各项改革实践中。这种精神品质一旦形塑, 又必将以高尚的精神品味滋养滨海人, 从而使滨海人以其特有的文化为依托, 创新工作方式与方法, 创造出更好、更多的具有代表和典型意义的“滨海实践”。当然, 滨海精神也要与时俱进, 也要不断地丰富与充实, 这既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实践的内在要求, 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本质体现。可以说, 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是时代发展中最具强音的音符之一。滨海精神为改革开放的时代树立了良好的发展形象, 为我们全面认识与把握改革开放以来所凝聚的时代精神找到了重要的契合点, 为时代精神引领社会潮流提供了重要例证。

参考文献

[1].本报评论员.把握精髓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四论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人民日报, 2006-12-24.

篇5:睦邻友好 共创繁荣

刚踏进告庄西双景,道路两旁伫立着孔雀雕塑和大象雕塑便能让人感受到浓郁的傣族特色风情。一到夜晚,告庄内的另一大特色——夜市便热闹非凡地开市了。告庄内有名为“星光夜市”的一条街,街道内挂满了灯笼,两旁都是夜市的小摊,有卖特色美食的,有卖各种民族工艺品的,绝对是告庄内最特色的一道景致。到版纳的游客,都得走走夜市,尝过夜市才会品味到这个地方的生活姿态。

艺术节开幕当天十分热闹,告庄西双景一早便聚集了许多等待观看演出的群众。艺术节的舞台搭建在告庄内的佛塔前。本届文化艺术节以“睦邻友好、共创繁荣”为主题,演出开始,来自6个国家的精彩节目轮番上演,中国傣族、佤族等少数民族的舞蹈表演震撼全场,充分展示了各国的文化艺术魅力,加深了对各国的文化艺术的认识。晚会的高潮由著名歌手萨顶顶压轴掀起,一曲《万物生》赢得全场观众的欢呼,现场气氛热烈。第二日是民族森林音乐会,各国各民族间的音乐交流成为一场精彩的视听晚会。最后一天是闭幕晚会:心灵的家园,众多歌手舞者登台献艺,为艺术节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同期举办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艺术商品展及美食展也是一大亮点,来自各国的特产集中展示出售,如越南的红木、泰国的精油及食品等,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去购买。美食展则有各国的特色小吃展卖,各展位前聚集了大批尝鲜的游客。

丰富有趣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之旅暂告一段落,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的友谊与交流则通过艺术节长久地传承下去,而在“一带一路”精神的倡导下,本届艺术节更具长远意义,相信未来六国的交流合作会不断加深,像澜沧江·湄公河的江水一样延续下去。

篇6:佳兆业:创新引领未来

数字的背后凝聚着佳兆业人一以贯之的创新理念、精神和实践。诞生于香港, 起步于布吉, 成长于南粤, 翱翔于中国, 佳兆业始终秉承创新理念, 执着于创新实践, 以长足的进步和业绩, 以客户和社会的满意, 取得了广泛赞誉, 树立起中国房地产业的标杆之一。

佳兆业的创新, 立足于房地产业和中国城市发展的实际, 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 打造生态、环保、低碳、人性化的各类居住社区和城市综合体, 引领城市发展, 提升城市价值。

佳兆业从城市运营的高度和视野, 定位城市运营商的角色, 以家园意识为指导, 参与城市的开发、改造, 建设丰富而多元的“幸福人居”家园, 从最初的郊区楼盘, 到满足居民多元需求的城市社区, 再到结合和引领城市的发展、促进城市价值提升的城市综合体。佳兆业把“创新”因子融进楼盘开发及建设、社区构建和城市商业领域, 以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理念和新模式, 为社会提供丰富多元而又具幸福元素的城市家园。在满足居民及社会需求, 提升城市价值的同时, 树立了佳兆业的品牌, 提升了佳兆业自身的商业价值。

佳兆业的创新, 内含深厚而多元的技术、产品、服务及人文、生态等符合现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元素。这些元素揭示出社会发展的潮流、社会需求的趋势、城市发展的前景、商业发展的方向和房地产发展的路径。在精细化、多元化、人文化、高端化的精雕细琢中, 佳兆业为社会提供了蕴含人文特质、满足多元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品牌日益提升, 市场形象、社会形象更趋完美。

篇7:守正创新,引领未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儒家经典《大学》里有这样一句话。彼时的“大学”,一有“博学”之意,二是相对于基础学问和基本礼仪的“小学”而言。古代的“大学”虽与今天的大学所指不同,但其精神内核却有相通之处。“大学”就是要为国为民求学问,“大学”就是要有道德和精神层面的更高追求,“大学”就是要探求真理、培育英才——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审视当下,知识、科技与经济社会的融合渗透空前紧密,大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互动影响同样空前紧密。在这个高度竞争、机遇无限、跨越发展的时代,北京大学应当如何回应时代需求、承担时代责任?在高等教育呈现新趋势、肩负新使命的大背景下,北京大学应该扮演怎样的社会角色、助力社会进步?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也已成为社会公众的共同期盼,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大学应该集中精力和资源干什么、怎么干?这些问题归结为一个,当代北京大学的使命是什么?

首先,北大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为青年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培养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人才。要有清晰的价值导向,明确大学是培养人和实践人类创造的场所,必须严守学术独立和学术尊严,坚持和追求真理。

第二,作为中国基础最雄厚、思想最活跃的大学之一,北大要致力于基本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前沿的创新,努力为人类文明进步、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杰出贡献。

第三,北大应当继续担负起引领中国高等教育的责任,带头推进综合改革,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作出重要探索,努力营造更加宽松和谐的学术和文化氛围,真正使北大成为世人向往和敬仰的学术殿堂,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境界,重塑大学的公信与尊严。

我们把以上这些使命,凝练为“守正创新、引领未来”。所谓“守正”,就是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尊重和坚守大学的传统尤其是北京大学创办百余年来的光荣传统,正道而行、弘扬正气,重塑大学的公信与尊严;所谓“创新”,就是要始终保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全面深化大学综合改革,始终挺立时代潮头。所谓“引领未来”,就是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的全局,突出自身的主动性与首创性,积极推动改造现实和开创未来。

当然,要完成这样的使命,还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模式。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科学和高等教育事业由于起步晚、底子薄,照着发达国家的样子来摸索自己的道路,发展模式一直未能摆脱“跟踪模仿”的定势。人家走了弯路,我们也跟着走了弯路,人家的那一套并不完全适应中国的情况,但我们也搬过来用了。今天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只有转变发展模式,大胆地、自信地走出自己的路子,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站到世界最前沿。鲁迅先生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北京大学应以创新发展为方向指引,努力摆脱原来的以“跟踪模仿”为主的发展模式,实现大胆跨越、后来居上、前沿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大视察时特别强调,要“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于北京大学而言,就是要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守正,服务、支撑和引领国家社会的未来发展,脚踏实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道路。

篇8:创新驱动引领未来的战略选择

与传统意义的资源驱动、资本驱动不同, 创新驱动具有巨大的“魔力”。有经济学家这样比喻:如果说经济发展是一艘航行的大船, 投资拉动就好比是人力拉纤, 而创新驱动则好比给大船装上了发动机。一般投资拉动型经济投入产出比只有1∶2左右, 而创新驱动可以实现惊人的1∶50以上。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 我们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是规模还是复杂性都世所罕见, 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要求, 更凸显了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 科技是打开梦想之门的钥匙。当今世界, 科技创新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我们欣喜地看到, “创新驱动”的引擎已在神州大地全面启动, 一系列贯彻落实“创新驱动”战略、体现鲜明区域特色的政策措施在华夏大地井喷而出。

一个科技创新的伟大时代已经到来。一个充满智慧和力量的民族, 迈着坚定的步伐, 向着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开始新的进发。

篇9:杜邦 创新引领未来

杜邦TM赛丽?EASY平顶网点版材

杜邦TM赛丽?EASY平顶网点版材简化了印前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一致性。该版材有光滑表面和磨砂表面两种表面类型,皆可配合FAST热敏或溶剂制版流程使用。其技术优势有如下几点。(1)无须改变现有工作流程,可实现高油墨转移率和色彩饱和度;(2)在简化制版流程、减少制版步骤的同时带来更高的一致性;(3)无需投资额外的曝光设备,如氮气曝光技术、LED曝光技术或覆膜技术,就可获得平顶网点。

杜邦TMIzon?3D防伪膜

杜邦TMIzon?3D防伪膜利用行业领先的杜邦成像技术,可在产品包装或标签上直接形成明显的防伪特征。其技术优势有如下几点。

(1)清晰可见、独一无二的3D特征:独特的侧边点验证设计,易于辨识全效视差3D成像。

(2)亮红色全息安全图标:嵌入清晰可辨识的全息红色“lock”图像,增强快速识别。

(3)消象:倾斜观察标签时,全息图像消失,这是不同于传统全息图像的先进安全特征。

(4)可选透明结构:薄膜的结构可直接应用于印刷文本、条形码或其他图像上,旋转盒子或从某一角度进行观察时,Izon?条下方的印刷信息便清晰可见。

(5)深度投影:使用点光源(如闪光灯)时,半隐性图像便清晰可见,在背景中“浮动”。

杜邦TMArtistri?数码纺织墨水

Artistri?Xite S1500是一款新型数码墨水,可用于聚酯纤维纺织品印花。该墨水搭配涂层转印纸使用时,可以满足高质量纺织印花在多个领域的需求,包括服装装饰、快时尚/高级时装、招牌和展销会展位设计。

经过改良的Artistri?Brite成衣印花墨水能提供更鲜艳的色彩和更短的生产周期,在杜邦领先的成衣印花白色墨水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该墨水专为成衣印染加工厂商设计,能帮助他们获得更高质量和可重复性的产品。

经过改良的Artistri?坯布涂料墨水能提供更鲜艳的色彩和更高的生产效率。该墨水适用于采用中低黏度压电喷头的数码印花机,特别适合棉或以棉为主的混纺织物的成衣或坯布印花。

上一篇:我游览了西湖作文下一篇:给郁雨君姐姐的一封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