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管理创新调研报告

2024-04-30

城市社会管理创新调研报告(通用6篇)

篇1:城市社会管理创新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为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健康发展,就必须切实致力于相关法规范和制度的完善,用法规范和制度来规范引导和促进保障社会管理及社会管理创新,形成解决问题和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重点在于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问题。各级政法机关依法推进其本职工作,便是为社会管理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且其中有些职能本身就是直接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一我市家族企业众多

家族企业是一种范围极广、种类繁多、应用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即便是在现代企业制度比较成熟的美国,90%以上的企业仍然属于家族企业。家族企业不仅在欧美大陆十分普遍,而且在亚洲各国也非常盛行。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流,家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主要源于家族企业的固有优势,比如集权决策效率高、亲情内聚力强、反应速度快、执行力强、心理契约成本低、恩威并用效果好、家长示范效应强、经营文化传承性好等。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家族企业仍存在着产权关系不清晰、管理制度不规范、治理结构不到位等严重缺陷。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国家族企业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问题就是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家族企业弥补上述缺陷的基本选择。根据国内外家族企业的成功经验,我根据我市家族企业的管理创新有以下几种路径可供选择。

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家族企业的竞争优势将从低成本竞争向差异型竞争转变,增长方式从数量扩张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模式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产权结构由一元化转变为多元化,管理模式将克服家族的束缚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经营领域也逐步走向国际化。概言之,我国家族企业必将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因此,我市家族企业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经营战略的调整。可以说,经营战略的调整好坏决定着企业的未来成败。比如,方太从“点火枪大王”转型为“抽油烟机大王”,吉利从多元贸易转向中低挡轿车,太太药业从保健品行业进入药品行业,这些都是成功转型的典范;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同样为公司赢得了更大的业务增长空间;我市的轴承产业也是非常强壮。

家族企业制度创新主要包括资本社会化、管理专业化、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化。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有效利用制度安排的互补性,选择一种降低代理成本的机制,控制代理风险。这样既能保证经营管理层拥有足够的经营权,使企业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活动中及时把握商机,又不致使出资人失去对财产的最终控制,双方各得其所,但关键是如何在出资人和经理人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机制。

家族企业要克服家长制的弊端,从人格化的社会网络交易转向非人格化的制度?交易,推进制度创新。首先,要加大产权制度的改革力度,有效地融合社会资本,实现资本的社会化;其次,要借鉴国外大企业的管理经验,实行专业化管理,正确对待职业经理人,激励和发挥他们的才干;第三,要积极规范治理结构,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和专业管理技术。

传统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与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具有尖锐的矛盾。家族企业治理结构不是建立在商业原则的基础上,其组织行为不是依据市场原则,而是依据?理规范;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是利益关系,而是个人之间的情感和血缘关系。在这种治理结构下,就容易形成“家长”的实际管理素质与现代管理者角色需求的矛盾。因此,家族企业要在坚持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前提下,结合家族企业的实际情况,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家庭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

二社会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与价值分析

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或曰启动点,往往是社会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亦即社会管理手段创新。从社会管理的规律性来看,社会管理整体机制和制度的创新必须以充分全面而客观准确地掌握社会建设以及社会成员的具体状况为基础和前提,而社会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对相关要素的要求则相对要宽松得多。当然,从实效性的角度来看,社会管理手段创新同样须依托于信息化管理技术和机制的支撑。要避免“行政方法不能用、经济方法不好用、法律方法不会用、思想教育不顶用”的尴尬,必须依托于明确规定了各方主体的职能任务、权利义务和职责的法规范。唯有在法规范和制度支撑下,才能使社会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社会事务的管理。

在目前阶段,社会管理方式与方法创新即是完善社会管理手段,实现由单一的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教育等手段转变。社会管理机制制度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制度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所在,是各类创新的支撑和保障。无论是社会建设、社会管理,还是社会管理创新,都必须有法规范作支撑、制度作保障。因此,为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健康发展,确保社会管理创新的实效性和持续性,就必须切实致力于相关法规范和制度的完善,解决好权、责、利的统一问题,用法规范和制度来规范引导和促进保障社会管理及社会管理创新,切实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管理和服务,依良法善治,形成解决问题和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变革是完善和发展社会管理的基石。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这是社会管理机制制度创新的指导原则——要形成并健全四种主体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的新的社会管理格局;要注重对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健全完善;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力。所有这一切,都要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有利于建立一种能够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

管理主体创新是社会管理机制制度创新的关键。社会管理机制制度的创新,要求对各类主体的职能范围作出明确界定,并按各自职能来分别设计管理机制,构筑相应的法规范和制度。在多元主体的社会管理格局中探索一种持续的互动运行模式,更需要坚实的机制制度作为支撑。

需要强调的是,社会管理创新强调从新的社会管理观念、方法乃至机制制度的研究开拓到实际机制或者制度化运用,不应忽略既有的社会管理资源和手段。社会管理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善治”,即达成兼顾各方面利益基础上的公共利益最大化。所以,无论是推动参与型乃至自治型社会管理的理念拓展,还是探索社区矫治和特殊人群帮教的新机制,都应当以社会管理的秩序价值与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根本目标。

三、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与路径

管理内容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必须创新管理内容,厘清管理领域,强化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有效调处社会矛盾,维护各方各类群体的正当权益。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增强社会管理合力

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以及各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各方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定位。强调党和政府在社会建设中的中心位置,强调政府公共财政的更多投入,同时要健全和完善社会自治、自律和自我发展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社会管理上的主体性及其对政府社会管理的监督制约作用。

建构和实施以权利为导向的社会政策体系,尊重和保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加强社会服务体制建设,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消除社会排斥,推动社会融合。

加强民生制度建设,确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民生社会管理发展新机制。改善和保障民生问题不仅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政府行政必须优先实现的基本职能,也是需要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政府既要承担起直接提供各类服务的职责,又要善于借助其所掌握的权力、权威和信息、资源,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使其参与解决民生问题。

健全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并形成维护社会长期稳定和有效处理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社会稳定机制。在群体性事件等危机处理中,要善于做到“情绪疏导”和“情绪管理”,以贴近的感情疏导民情,化解危机,尽量避免机械、简单地运用“物质满足”或者“物质诱导”的方式。

增强全社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活力,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的运行机制。要建立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平等、民主的社会合作机制,倡导参与型行政理念,形成兼顾各方各类利益、维护全体人民的发展利益与环境生态利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机制,努力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二)社会管理创新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既要全面展开工作,又要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重点在于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问题。

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要公平对待,切实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从就业、居住、就医、子女教育等基本民生入手,不断创新统一有效管理新机制,结合城镇化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和服务全覆盖的人口互动管理模式,疏堵有机结合,使流动人口能够全面参与并真正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变流动为活力,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不稳定和不和谐等问题。

推进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创新,要建立健全对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解教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特别是青少年以及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的常态化帮教管控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推动教育改造与安置帮教工作双延伸。对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要有措施、有方法、有体系,应在有利于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促进他们的发展上下功夫,尤其是应当致力于建构和完善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的机制制度,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

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的创新,要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地区的治理和城乡规划、地区改造相结合,在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健全基层组织、延伸公共服务,切实处理好整治、服务、管理和发展的相互关系;要对小旅馆、娱乐、洗浴场所等实行耐心指导、重点防控、过程监管,完善长效机制,突出指导服务理念。

推进虚拟社会建设管理创新,要提高对互联网的认识,注重研究互联网的内在规律和规则,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互联网的建设与有效管理,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和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依法保证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既要把网络舆情作为听民声、察民意的重要渠道,又要高度重视和评估舆情影响,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地制定互联网管理建设政策,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维护网上秩序,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环境。

推进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创新,要致力于对社会组织的研究,承认社会组织在国家发展与建设中尤其是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并按照社会组织发展规律施以有效监管,健全和完善相关法规范。

(三)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首要的是搞好制度建设,完善社会管理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规范,建立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特别重要的是要完善参与型及自治型治理结构,重视对优秀的管理者、优秀的专业人员和优秀的社会组织的培养和培育,通过对社会管理领域进行过程引导和规范,实现政府对创新活动和创新行为的有意识引导、调控和激励,形成卓有成效的社会管理创新生态机制。

社会管理创新要确立正确方向和科学路径,要促进社会活力而不是要限制社会活力,要对利益调整进行结构性改革,强调要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倡导不同的行为模式,倾听不同的利益诉求,重视沟通与协调。社会管理创新要对利益调整进行结构性改革,同时要尽可能地兼顾各方各类利益。但是,强调兼顾各方各类利益绝不是不能损害任何利益,绝不意味着不能采取任何强制性手段。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革中的利益调整要着眼于整个社会发展进步,要引入行政过程论,对各方各类利益进行综合的全面衡量,依法作出科学合理的裁量判断。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创造性活动,依赖于不同思想、意见和利益诉求的相互交流和撞击,依赖于开放性、自由交流、容忍不同观点的环境,更依赖于相关各方全方位参与管理、决策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规律性特征,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要予以最大限度的尊重。

四、政法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职能发挥

社会管理创新主要涉及到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的关系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法机关没有什么用武之地。相反,各级政法机关依法推进其本职工作,便是为社会管理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且其中有些职能本身就是直接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无论是法院依法判决、裁定,还是检察院的依法抗诉监督,对于社会管理创新机制制度的形成和不断完善,提高其制度化、法制化乃至法治化的水平,都具有重要的规范、促进和监督制约作用。而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把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作为民心工程、实事工程、保障工程来抓,有助于推动政法工作全面发展进步。

“人民检察院通过检察活动,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国家,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积极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检察机关要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主动服务第一要务,不断提高执法办案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各项检察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通过执法办案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司法公正,理顺群众情绪,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执法办案是履行一切检察职能的本源和归宿,也是检察机关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性工作。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当代社会管理的创新始终要求加强法治建设,唯有以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法制体系、法治程序和规范为支撑,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最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我市人民检察院深刻领会三项重点工作的精神实质,积极探索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方式方法和工作机制,从社会稳定大局出发,突出工作重点,延展服务领域,采取得力措施突出抓好社会管理创新,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更好地发挥了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一)是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增强党员干部的法制意识

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更加注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努力实现从查办案件向预防犯罪延伸,从事后预防向事前预防延伸,从个案预防向制度和机制建设延伸,深化预防宣传、警示教育、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等工作。去年以来,该院结合办案实际,向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报送专题调查报告4篇,发出《检察建议书》26份,对遏制和减少各类犯罪,加强社会管理起到积极推进作用。该院以预防先行,在工程建设领域开展以摸底调查、预防动员、建立重点岗位人员预防档案、以案释法、帮助整章建制、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学法竞赛等内容的预防工作,有力地增强了工程建设领域干部职工预防犯罪意识,提高了建筑行业社会管理创新水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对特殊群体的管理服务水平

落实检察环节上的各项综合治理措施,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平安创建活动,结合检察职能,拓展管理和服务渠道。把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被宣告适用缓刑和适用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人员等在社会执行刑罚的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服务纳入社会管理的重点来抓,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妥善安置、融入社会;积极探索适应社区矫正特点的检察方式,加强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的法律监督。去年以来,通过协商办法,解决了10名劳教、劳改释放人员就业出路,并协助用工单位与其签订用工合同,落实了帮教措施。健全完善社区矫治机制,在对特殊人员管理服务的同时,建立和健全了《社区矫治工作实施办法》,使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做到有规可守,有章可循。

(三)是加大查办社会管理领域职务犯罪力度,净化社会管理环境

不断加大对社会管理领域职务犯罪的查处力度,把查办涉及社会管理领域的职务犯罪作为服务社会管理、服务大局稳定的中心工作来抓。去年以来,集中力量先后在教育系统、政法系统、经济管理领域等查办了管理领域涉嫌职务犯罪案件10余起,涉农职务犯罪案件8件,其中在教育系统查办和经济管理系统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案值大、影响广,社会效果好,有力地促进和加强了社会管理领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

(四)是加强青少年违法犯罪人群管理,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

结合办案,经常性开展青少年违法犯罪问卷调查活动,掌握其违法犯罪规律。针对部分青少年违法犯罪与网络毒害有关的实际,与公安、文化等相关部门开展多次清理校园周围网吧、录像厅活动。参与制定市政府关于出台加强文化娱乐场所管理规范,净化了社会文化环境,减少了不良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率较以前呈下降趋势。围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开展“担任法制副校长”、“法制进校园”、“送法进课堂”活动。去年以来,共建立联系点27个,举办中小学生法制讲座28场次,深受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好评,有效地减少预防了青少年违法犯罪发生。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我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共同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城乡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城镇人口从.亿增加到.亿;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社会组织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已有%以上的城镇从业人员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工作。“单位”管理是以往中国社会管理的一大特点,许多制度和政策都和“单位”有关,要通过“单位”实施。现在发展市场经济,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以计划经济体制和过去那种权力构架为基础的社会整合功能削弱,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

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改革内容来看,我们需要推进的主要是一些涉及面宽、利益调整层次深、配套性强、风险比较大的改革,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难度加大。从改革动力来看,改革初期,人心思变和较低的社会预期激发着人民群众的改革热情,社会的动力与政府的牵引力紧密结合,推动着改革快速推进。随着改革不断深化,人们对改革发展的社会预期普遍提高,对改革发展成果的分享要求明显增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社会管理工作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科学判断、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完善社会管理法律法规,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安定有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五创新管理理念,整合社会资源

社会管理也叫社会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社会公共组织为了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各种公共事务,通过制定必要的制度和公共政策来实施的有效管理。社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完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形成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秩序相协调的社会秩序。对社会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其一是以政府为主体,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制约;其二是以社会为中心,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约束,规范和制约自身的行为。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一项涉及层面广、触及问题多、解决难度大的社会工作,需要社会各界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十六届届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一)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社会管理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必须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好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从根本上减少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从源头上减少因利益冲突引发的社会矛盾;必须实现成果共享,使构成我们社会的各个阶层,参与社会发展的不同群体,都能够实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共同发展,使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必须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最大程度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必须着力减少社会发展的成本,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社会政策,维护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公正,努力降低社会发展的成本,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加快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职能

在新的社会管理格局中,政府要切实担负起社会管理的职能,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扩大公共财政对社会发展和社会事业的投入,把人力、物力、财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把工作着力点更多地放在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上。要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不断改进公共服务方式,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创新管理制度,为群众和基层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既不能失职不作为,又不能越权乱作为。按照《决定》“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要求,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变政府以往介入市场过多的′越位′和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缺位′现象,顺应全球社会公共管理新趋势,加快传统的“经济管理为主”向现代的“社会管理为主”转变。

(三)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社区是城乡居民生活的基层单位,是政府社会管理与社区自治组织、民间组织自我管理的结合点,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社区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创新社区管理,构建和谐社区,要从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入手,积极探索新的社区发展和管理模式,健全社区管理组织体系,建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企业在社区建设中的伙伴关系,把一部分政府可以不直接承担和企事业单位剥离的社会职能、服务职能交由社区承担。发挥驻区单位、社区民间组织、物业管理机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大力推进社区服务的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多元化,完善社区就业,社区保障、社区救助、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体育、社区安全等各项公共服务;积极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和特殊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强化社区服务保障功能,探索建立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的网络化的社会管理机制,把为民服务的工作渗透到社区各个领域。农村社区建设则要把构建社区救助体系作为一项基本任务,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各类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要加强城乡社区自治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通过提高居(村)民的自治程度,培养民主素质,提高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城乡居民自治组织成为协调民众利益、化解民众矛盾、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有效载体。

(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吸纳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要有利于调动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力量;有利于实现公共资源、公共信息整合共享;有利于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者间的良性互动。只有科学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探索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机制,才能有效解决目前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实现加强社会管理和降低社会管理成本的目的。因此,创新社会管理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组织、市民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政府调控、社会组织和市民协同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机制。要大力培育、发展各种社会组织、中介组织,包括律师、公证、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机构和行业协会、学会、商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社会管理。同时,要边“放水”边“筑堤”,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政府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针对目前社会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一是降低准入的门槛,因地制宜的确定准入条件,不搞“一刀切”。二是逐步实现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彻底“脱钩”。政府过多或不适当的干预,往往会削弱社会组织的自治性,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组织自身能力的发展。三是引导社会组织进行公开、透明化的运作,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承担社会责任,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四是加强立法,通过法律的手段,明确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工作范围、经费来源、管理手段、管理程序等。依法管理和监督各类社会组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六社会管理创新的对人们的影响和启示

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履行好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抓住改善民生这一影响社会稳定的根本问题,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更新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措施,实现由防范、控制型管理向人性化、服务型管理转变。

要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化解,着力构建“大调解”工作体制机制,积极组织领导干部接访、下访,认真落实社会风险 要深入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努力在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问题上实现评估制度,进一步筑牢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基础。要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基层综治机构等基层基础建设,满腔热忱地支持和帮助基层干部开展工作,确保基层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办、群众有依靠、稳定有保证。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当前,我国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已经明显地集中到与人民群众基本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环节。这对各级党委和政府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决定》提出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抓住了利益关系,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必须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必须严格遵循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改革方案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社会的承受程度,妥善照顾各方面群众的关系;政策措施的调整,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群众的意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大型项目的实施,事前必须认真进行科学论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平衡点;公共资金的投向,必须首先用于解决低收入阶层特别是最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进一步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要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将拟制定的社会政策向社会公开,使人民群众对于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政策设计有着充分而广泛的民意表达,确保社会政策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建立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更多采用调解方法,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引导各阶层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要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培养社会公德和法制精神,使社会各阶层都能按照法律和政策,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

我市的现阶段工作已近有很大的进步,一项任务不是一个国家总的领导就能解决的,是靠全民共同的努力合作下,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切管理创新的关键在于观念创新。只有好的观念才能产生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观念是人的主观世界,而主观世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因此,观念创新必须通过深入研究实践活动和由它们产生的成果——科学和文化知识,才可能提炼出新的看法,从而指导管理活动。因此,加强对实践活动的了解和加强学习是观念创新的关键。

篇2:城市社会管理创新调研报告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加快社区建设是提升城市 化水平的必然选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区的地位和功 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管理、服务和自治的任务日益繁重, 现有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 要求,深化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创新社区管理 体制和工作机制, 已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迫切需要。根据 《包 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城市社区社会管理和创新调 研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区社区建设的工作实际和面 临的问题,特作此报告。

一、昆区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现状

和谐社区建设工作, 在区委统一领导、区政府组织落实、民政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参与下,社区基础设施日 益完善,社区自治组织建设逐步健全,社区党建工作得到进 一步加强,形成了全区上下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工作合力, 使我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整体水平位于全市前列。目前,我 区社区居委会总数 107个,居委会干部 399名,其中 40%社 区干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平均年龄 39岁,社区干部 文化程度、年龄结构均优于全市平均水平。狠抓社区队伍建 设,全面实现包头市“一居委一支部”的总体要求,实行书

记、主任一肩挑,强化了党的基层组织。“三个 1000”工程 成效显著,目前我区社区干部人均月补贴水平达到 1154元, 并由区财政每月为符合条件的社区干部缴纳五险金 565.9元。

社区基础建设不断夯实。通过新建、插建、共建、拆迁 预留等方式,现已建成 200平米以上“两室”用房 68处, 300平米以上“两室”用房 28处, 500平米以上“两室”用 房 7处,最大面积达到 1490平方米。2009年新建“两室” 用房 13处,共计 7000平方米左右, 4个超 800平方米街道(镇社区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投入 20万元打造高起点、高标准“一站式”服务大厅 10个,为提高社区居民生活环 境、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 2009年,昆区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称号,乌兰社区 荣获 “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称号, 阿 1#社区荣获 “自 治区和谐社区”称号。

社区卫生建设不断完善。目前,全区已建成社区卫生服 务机构 58个,达到了全国文明城市规定的 3~5万人口设立 1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要求。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个, 社区卫生服务站 42个,有 4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被列为城 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共配备工作人员 746人,其 中医生 367人,护理人员 238人,其他人员 141人。房屋总 面积达 37471.6平方米,配臵床位 421张,覆盖城区 59.32 万人口,占全区人口总数的 92%。共有举办主体 11家,包钢 医院举办的有 7个中心 12个站;包钢三医院举办的有 3个 中心 4个站;昆区医院举办的有 2个中心 16个站;昆河镇 卫生院举办的有 1个中心 1个站;昆区中医院举办的有 1个 中心 1个站;包头市第八医院举办的有 1个中心 1个站;其 他举办主体举办有 1个中心 7个站。在 58家社区卫生服务 机构中,市、区两级政府举办的共有 24个,占 41%,(区级 医疗机构开办的 22个,占 38﹪ ,市直属医疗机构开办的有 2个,占 3﹪;企业医院举办及企业卫生所转型的有 34个, 占 59﹪。

我区 5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配备了 622名卫生专业 技术人员,其中:临床医师 274名、中医师 59名、口腔医 师 18名、公卫医师 16名、护士 238名、药师及检验师 17名。我区主要采用培养全科医护团队、实施公立医院对口支 援、实行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等措施来推进社区卫生队伍 建设、改善医务人员待遇、吸纳优秀人才。

社区司法建设不断深化。昆区的司法工作紧紧围绕区 委、区政府工作中心,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 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了司法行政队伍 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化解矛盾纠纷、服务基层群众、服务 经济发展,为党委政府分忧、为有关部门减压、为人民群众 解难的职能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城市民族工作教育服务管理不断落实。目前我区 129个社区(嘎查的城市民族工作已经全面推开,制作印刷了 六表四册和《昆都仑区少数民族服务指南》 ,并下发到社区;统一制作了相关规章制度、条例牌匾;积极订阅蒙古语文杂 志、报纸,为社区免费发放,满足社区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 需求。我区以阿尔丁办事处佳园社区等

几个社区为参观点, 以点带面, 推动全区城市民族工作发展。2010年 8月 18日, 我区召开了《昆区民族宗教蒙古语文工作会暨城市民族工作 现场会》 ,阿尔丁办事处佳园社区等几个城市民族工作试点 社区介绍了工作经验。

二、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1.社区领导体制需进一步加强

为今后一段时期能够更加系统、专业、高效、集中的解 决社区管理和服务问题,继续整合社区办工作职能,拓展服 务功能,统一协调安排社区建设的相关事宜,更加有效的开 展各项社区工作。

2.和谐社区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化

在推进两室用房建设中,面临的许多突出问题,一是开 发商承诺将社区服务中心用房列入建设规划,但是在交工之 后,并未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建设,致使一些社区没有两室用 房或者两室用房的面积、位臵等内容与规划严重不符。二是 开发商虽然按照协议建成两室用房,但是寻找各种借口拒绝

将两室用房交由社区管理使用,实际上社区居委会还是面临 无办公场所可用的窘境。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制定相应的 制约机制,要求物业公司在交房验收的同时就要将居委会用 房的钥匙交到居委会干部手中,或者向办事处按照一定的标 准提交押金,以保证工作用房能够及时到位。

3.社区居委会自治组织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一是社区物业服务问题。近年来物业服务质量已成为居 民最为关心和苦恼的问题。一些物业公司服务态度较差,服 务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小区管理、卫生没有达到社区居民的 要求,导致物业与居民的矛盾日渐尖锐。二是社区安全状况 并不乐观,大多数安装的摄像头都形同虚设,起不到实时监 控的作用,消防通道大门紧闭,一旦发生盗窃、火灾等安全 事故无法及时救援,对居民的安全构成了威胁。三是社会工 作人才不健全。引进社会工作人才运用专业的社工理念解决 社区出现的各种问题成

为新时期建设和谐社区的当务之急。四是尽快建立健全社区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为老百姓办理 各种事项提供便利,同时提高居委会的办事效率,更好的实 现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五是需要在社区打造设施完备的 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文化娱乐、健身休 闲场所。着力构建社区为老服务生活照料服务网、医疗保健 网、紧急救助网, 为老年人提供全面、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加快发展日托服务、餐饮服务、文体活动服务和志愿服务、互助服务,为居家老年人营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和服务 条件。4.社区居委会考核评价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 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断地完善,社区居委会的各项制度 已基本健全,目前需健全考核评价居委会工作业绩的具体办 法,切实落实奖惩制度。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向辖区居民 发放测评表,由居民根据测评表上的内容,结合居委会工作 的具体表现打分,按照所得分数评为优、良、中、差、及格、不及格六个等级,然后对获得优秀的居委会给予奖励,对不 及格的居委会限时整改,促进居委会工作不断得到完善。5.社区管理模式需要进一步创新 我区一直在探索适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社区管理 和服务模式,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昆区特色的管理服务模 式。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地借鉴其他 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特别是呼和浩特和鄂尔多斯两 地在该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创新 的做法,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建议采取实行行政编制制度 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每个社区服务中心配备居委会干部一 至两名,其余的工作人员均为具有国家正式编制,由财政拨 款的工作人员,在信访、调解、计生等领域为社区居民提供 服务,方便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社区物业公司要理顺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按照居委会 的要求为其工作提供便利,接受居委会的监督,与居委会协 同配合,共同努力,营造安定和谐的社区环境,更好的满足 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6.社区医疗卫生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为了能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的医疗服务,建议政 府能够加大投入力度,参照劳动保障事务所和两室用房建设 的模式,在每一个社区建设一个卫生所,配置相应的工作器 材,安装电脑、宽带以及 LED 显示屏,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 退休医生坐诊,打造一个现代化、专业化的社区医疗服务中 心,方便社区居民就近看病。7.社区便民利民服务需要进一步提高 为了能够更加高效快捷的为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 便利,建议进一步完善社区便民网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商业连锁经营。特别是引导便民连锁商 业进社区,开办便民服务网点。根据社区商业业态分布,查 漏补缺,积极引导连锁企业进入社区开设连锁店。二是加大 现代化肉菜市场建设工作力度。一方面制订统一的标准,改 造提升、建设社区肉菜市场。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社区肉菜 市场提升改造、建设的标准,在有条件的区街进行现代化肉 菜市场建设的试点工作。三是积极开展“绿色便民早餐示范 店”活动,积极推动便民早餐网点建设。将实施早餐工程与 社区商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全区开展绿色便民早餐进社

区活动。8.维护社区稳定工作需要进一步重视 做好人民调解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创 新调解方式,实现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的“无缝对接”,充 分发挥设在昆区法院人民调解工作室的作用,延伸人民调解 的工作职能。二是将“148”法律服务专线与矛盾纠纷调处 工作相结合。“148”法律服务专线是为社区居民开通的免费 法律咨询专线,同时开通了接听矛盾纠纷报案的功能。当司 法所工作人员接到报案后,“矛盾纠纷调解直通车”很快就 会赶赴纠纷现场进行调处。三是创新工作模式,夯实社会稳 定根基。扩大完善区、镇、社区、村居、楼院五层人民调解 工作体系,坚持以司法所、社区调委会为主体,继续完善社 区“一长三员”(楼长、纠纷调解员、法制宣传员、纠纷信 息员)制度。四是将信访、大接访工作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工作相结合。司法所与信访工作人员联合办公、联合接访。对涉及社会稳定的案件,及时向调处中心上报的同时,司法 所全程跟踪,尽全力制止群体性上访事件。针对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一是把好接续教育 转化关。及时造册建档,及时见面掌握思想动态,及时签订 矫正、帮教协议书,明确帮教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及时进行 法制宣传教育,促使他们遵纪守法。二是强化管理,杜绝矫 正、释解人员再犯罪。三是创新工作模式,建立社区矫正信

息移动平台,将刑满解教人员、重点监控人员信息全部纳入 该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人才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的作用,在每个社区配备专

篇3:城市社会管理创新调研报告

一、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

在徐州市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预先选取10个社区为调查区域,目标人群为城市社区居民,共发放调查问卷675份,经整理有效问卷为600份有效率为88.89%。

调查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采取无记名调查问卷的方式,并采取随机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

调查内容与质量控制:

直接选取《指导意见》等法律文件的具体法律规范为设计问卷要点,向城市社区居民调查城市社区服务机构的“六位一体”等社会功能的实现状况,具体包括:居民对城市社区服务机构社会功能的认知情况、利用情况、满意度等。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0录入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

二、结果

(一)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对象为,男性227人,女性363人;16~40岁的占24.33%,40~60岁的占39.00%,60岁以上的占36.67%;大专以上(含大专)文化程度占12.00%,初中以上(含初中)大专以下占74.67%,初中以下占13.33%;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8.17%,企业负责人占5.67%,企业员工占12.83%,个体及自由职业者占6.83%,下岗或失业员工占7.00%,农村外出打工者占1.67%,学生占2.00%,离退休占34.50%,其他占21.33%;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1 000元的占63.00%,1 000元~3 000元的占34.00%,高于3 000元的占3.00%。

(二)城市社区居民对CHS的认知、参与现状及相关态度

1. 对CHS的认知对CHS“六位一体”功能的调查显示,城市社区居民对CHS功能的认知度不高,认为CHS的功能包括医疗的占83.16%,包括预防的占33.17%,包括保健的占29%,包括健康教育的占20.33%,包括康复的占13.33%,包括计划生育的占20%,对其余五项功能的认知处于13.33%~33.17%之间,表明居民对CHS功能的定位不清楚,以至于即使是对医疗功能的认知也没有达到100%。

2. 参与CHS的现状。城市社区居民对CHS服务项目的利用率较低,尤其是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利用,接受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仅为207人(34.50%),而未接受过服务的居民为393人(65.50%)。

3. 参与CHS的相关态度。在接受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中,对CHS的总体服务基本认可,“好”占7.67%,“满意”占30.33%,“一般”占46.33%,“差”占4.83%,“不了解”占10.83%,好、满意、一般的答复率合计占84.33%,而相信CHS机构服务水平的居民仅占23.50%,两项数据的反差表明,如果CHS机构能够达到满足其功能所需的基本服务水平,CHS较易获得城市社区居民的认同。

三、讨论

1.以政府为主体充分提供关于CHS的公益性信息

建议增进城市社区居民对CHS体系的功能的了解,采取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A.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应加强信息提供的主动性,将居民对CHS体系的认知程度纳入到绩效考核体系中;B.以政府为提供相关信息的主体,而不是城市CHS机构,以提高信息的公信力;C.由政府组建专门的CHS体系推广机构;D.充分利用媒体,增加或购买公益广告时间与空间。

2.提供有区别的卫生服务产品

城市社区居民对CHS服务项目的利用率较低,接受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仅为207人(34.50%),且主要参与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护理、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和护理,二者的利用率分别为30.17%和12.5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利用率仅为3%左右。目前,CHS机构与大医院在基本医疗服务的提供上功能是重叠的,没有凸现CHS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的提供功能,存在着抢病源现象,主要原因是各地的医保报销比率在CHS机构与大医院的差率一般为10%左右,在现有条件下,不足以促使居民进社区,应在基本医疗服务的提供上显著拉大二者的差率,提高到50%以上;C.明确减少收费项目、增加免费提供项目。

2007年度城市社区居民对CHS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利用现状

注:此表为接受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207人)所填。

2007年度城市社区居民对CHS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利用现状

注:此表为接受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207人)所填。

摘要:目的:了解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CHS) 机构2007年社会功能的实现状况。方法:对江苏省徐州市市区社区居民进行整群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城市社区居民对CHS机构的“六位一体”功能认知及利用状况较差, 对除医疗以外其余五项功能的认知处于13.33%~33.17%之间, 接受过CHS的居民仅占34.50%。结论:城市CHS机构社会功能的实现状况不容乐观, 这种状况的全面改观是一个系统工程, 当务之急是加大宣传力度, 提供有区别的CHS产品, 建立推进城市CHS机构社会功能的实现的制度。

关键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50.

[2]卫生部.吴仪副总理和高强部长、蒋作君副部长等在国务院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和发言[EB/OL].http://www.moh.gov.cn/newshtml/18267.htm, 2007-03-26.

篇4:社会创新与城市新生

在过去的几十年,快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导致了诸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复杂性远超个体组织的能力范畴。因此,人们亟需联合全世界顶尖的有识之士,共同学习、探讨、发掘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亟需通过社会创新,将商业领域中的企业家精神和专业精神引入社会领域,亟需推动大众创新,使每个社会问题都能得到关注和解决。

2014社会创新周,曾以“联结,启动创变的力量”为主题,将人们联结在一起,从人文、科技、城市、社区四个维度,面对并解决社会问题。韩国水原市副市长李在俊、巴塞罗那智慧市民项目发起人托马斯·迭兹、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李光耀未来城市创新中心主任Poon King Wang分别介绍了来自三个国家的经验。

韩国水原市

市民参与和市民治理

水原市是韩国京畿道的首府城市,是该道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面积为121.13平方公里,下辖长安区、劝善区、八达区、灵通区四个区,人口约120万。水原市位于朝鲜半岛西岸的中部,市中心位于东经127度、北纬37度,距汉城44公里,距韩国第二大港口城市仁川42公里,是首尔的卫星城市。同时,水原市还是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主办城市之一。平均海拔高度128米,年平均气温摄氏11.4度,年平均降雨量1261毫米,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水原旨在建设以人为中心的城市。这个城市既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历史文化遗产——城廓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华城”,同时有三星电子的产业园区,大概有5万多名的研究人员在此进行研发和生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包含社会、生态和经济三方面,在社会方面最重要的是治理和领导力,而在经济方面则是财政的健全性。

水原社会创新最好的模型是治理,从计划开始到居民直接参与的预算到执行,一共有三个方面的模式。有三个愿景,首先是形成农村的复兴,然后把它扩大到整个韩国的一个模式,这是500人圆桌讨论会的现场,很多人参与的一个通过沟通、交流、讨论在现场直接决定政策的决定。

举例来说,以往的60年韩国都是从上倒下,从中央政府开始制定计划,地方政府负责执行。但是世界变化得很快,通信电子技术的发展很快,现在参与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市民参与的时代已经到来了,集团性的智慧可以帮助市政进行城市的治理。

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市民企划团,城市的计划由市民的参与来制定,由他们来决定,这是市政管理者所追求的。当时有130多人参与这个计划的制定。2012年开始,主要的政策,包括水原基本规划都有市民企划团参与,市民描绘梦想地图。第二是预算。水原的预算有2.5万韩元,1%是由市民参与决定的,这其中的参与者包括了青少年。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参与的件数不断增加不断提高,现在这个项目准备提升到5%。第三个模式,通过制定计划参与预算,然后由市民通过自己的手来进行社区的复兴。

另外水原市的创新还体现在生态交通上,不使用化石燃料而是使用行走、自行车或是电动车等生态交通手段。比起汽车来,而是以人为中心的交通体系。2013年,在大约有4400多人生活的旧城区内,进行了一个月之内没有汽车的试验。大概把1500辆车从这个区域排除出去,对旧城区进行改造,改造基础设施,翻修建筑的外观。以后还计划将整体交通系统升级。

西班牙巴塞罗那

原型设计

巴塞罗那(Barcelona)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濒临地中海,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也是加泰罗尼亚自治区首府、以及巴塞罗那省(隶属于加泰罗尼亚自治区)的省会,加泰罗尼亚自治区议会、行政机构、高等法院均设立于此。巴塞罗那1137年成为加泰罗尼亚和阿拉贡联合王国的首府,并于15世纪初期巴塞罗那及其所辖地区并入西班牙国。巴塞罗那是加泰罗尼亚的港口城市,是享誉世界的地中海风光旅游目的地和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西班牙最重要的贸易、工业和金融基地。巴塞罗那港是地中海沿岸最大的港口和最大的集装箱集散码头,也是西班牙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巴塞罗那气候宜人、风光旖旎、古迹遍布,素有“伊比利亚半岛的明珠”之称,是西班牙最著名的旅游胜地。

巴塞罗那有一个原型实验室,将数字化技术和建筑相结合,这使得人们可以在建造大楼之前了解有哪些想法可以通过技术得以实现。而这一切和人们对于巴塞罗那城市面貌的期待有密切关系。艺术家和技术人员的合作将构建出更好的城市。而城市更是由自己的市民创造出来的,因此在这些实验室附近设立图书馆可供市民查询相关资料。同样的,关于环境监控问题,实验室在60天内做出一个传感器原型,用以捕捉大气中的温度、湿度以及污染物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被收集到一个数据中心,从而形成环境变化的监测。

新加坡

智慧发展

新加坡,全称为新加坡共和国,旧称为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政治体制实行议会制共和制。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北面有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紧邻,并以新柔长堤与第二通道等桥梁相连与两岸之间。新加坡的国土除了本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

1965年独立的新加坡注重打造智慧城市、智慧发展,这是因资源缺乏所带来的必然选择。在水的供应和管理上,新加坡建立了一个综合系统,不但包括了收集、蒸化与供应水,也包括废水循环和蒸化。新加坡也已经在规划如何在2060年满足比今天多一倍的水量需求。而在其中,公民合作也是必须的。政府鼓励国人积极节省用水,国人每日平均用水量从1998年166公升减少到2013年151公升。另外政府和基层组织合作,2006年新加坡成立了活跃、优美、清洁全民共享水源计划,把河流、水道和蓄水池改成双向的休闲区,国人在那里划龙舟、划独木舟、放风筝、散步、跑步等等,宗旨是鼓励国人珍惜国家水源,饮水思源。

篇5:城市社会管理创新调研报告

前言

当前,柳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形势依然严峻,各类型犯罪层出不穷,作案手段愈来愈狡猾,大多数犯罪发生在街头路面,飞抢、盗窃、斗殴、拐骗、赌博、强奸甚至学校门前的袭击学龄儿童事件,由于路面见警率低和防范范围限制等客观因素影响,在案情发生时,人民群众报打110警察到达现场后,往往犯罪分子早已逃之夭夭,消失得了无踪影、鉴于此,有必要成立一支常常在路上巡逻,人民群众时时能见的“城市管理治安巡逻支队”。

城市执法局基层单位包括城中、鱼峰、柳南、柳北、柳东各局及各执法大队环卫队等,执勤点及相关值勤人员工作面涵盖城区各处,人员编制众多,除了履行执法局正常工作范围内的职能外,可利用执法队员上街巡逻执法,开展工作之时机兼顾治安方面的巡逻,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余热,一举多得,利国利民,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一方平安。方案(城管兼顾治安巡警)可缓解路面见“警率低”之现象,达到震慑犯罪分子目的。

技术可行性

相对正规警校毕业的警察,在搏击及是非判断上,城管队员还需加强培训,固有的过硬素质是众所周知,毋容置疑的,装备上,配备对讲机,钢盔铁甲、防刺背心、防割手套、PDA终端,机动车辆,可有力的配合公安机关对犯罪分子进行机动快速打击,而且只需启用原先的装备即可,无须财政拨款另置,从而节约行政成本。

具体实施中,必须是至少1名正式执法人员带领2名以上协管员一起进行巡逻。所有上街执勤人员,必须着装整齐,制服标志和治安巡逻袖标佩戴齐全。徒步行进时必须做到两人成行三人成列,步伐一致;站立时要保持良好站姿。严禁在街上吸烟、吃东西、嬉笑和追逐打闹,也成为了城管执法人员巡逻时必须遵守的。执法人员还需做到,语言文明,举止端庄,态度和蔼,语气温和,为群众服务耐心周到。夜间执勤车辆在巡逻时,必须开启标志灯。认真履行职责,文明执法。发现违反城市管理方面的违法问题要及时劝说、教育和制止,注意工作态度和方式方法,决不能与管理对象发生冲突。

社会可行性

走在大街小巷,担负起了治安巡逻任务的城管队员,佩戴治安巡逻红袖标,身着正规执法制服,动作整齐,举止端庄,能有效的震慑犯罪分子,把犯罪份子罪念消除在萌芽之中,可利用平日工作中掌握的人脉,和各个街坊住户业主老板搞好关系,联络感情,熟络彼此,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融入群众之中,消除群众对城管工作的偏见和融洽各个关系层面,争取群众对城管兼顾治安巡逻员的支持,执法队员要时刻牢记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牢记人民群众永远是执法管理工作的后盾。

经济可行性

由于有众多城管执法队员兼顾治安员,治安案件发生率肯定同比下降,在人员服装及设备上无须另外筹集资金,只要合理的增加各层城管的收入即可。一个社会治安稳定,犯罪率低的环境,能给地方政府带来多少招商引资,多少投资意向,可想而知。

风险因素及对策:

1,城管队员人生安全——

兼顾路面治安巡逻员不是要城管队员去面对凶残的犯罪分子进行无谓的殊死搏斗,兼顾的意思,即城管队员在做好本职工作之际,利用巡逻之际了解各方实时动态,掌握相关情报,实现情报信息共享,对可身体力行的小偷小摸,坑骗行为加以制止,并通过联动机制及时通知警方前来处置,能不和犯罪分子搏斗尽量不搏斗,尽量把情况反馈给警方,这样就相当于警方情报员和警力前置点。执法人员在巡逻过程中,如发现有关治安方面的问题,要迅速向中队领导报告,中队领导接到报告后,要迅速向局领导和当地公安部门报告。遇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遭受严重威胁或重大损失时,要挺身而出,以人民利益为重,坚决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城管执法人员兼顾治安员的执法风险——

城管因暴力执法屡为公众诟病,将管理和服务对象彻底视为对立面,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城管执法要文明,对待群众要有感情,不要成为城市打手,城管工作中,要严格按相关制订法规操作,把工作中面临的压力转换为保卫人民群众安全的力量,执法过程中要心怀人民群众利益,以人为本,更加人性化,切勿越位、缺位、错位,切勿处理问题态度恶劣,损毁了在群众心里的形象!建立一支规范城管队伍,依法办事。取信于民。

3,执法权利监督——

为有效避免多层执法、多头执法、执法扰民、以权谋私等问题,影响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和统一性,干扰正常的公共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并导致了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的发生,必须制订健全相关法律条规,让城管工作在法律法规权限下履行职责,打造一支廉洁公正、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行政执法队伍。

组织可行性

可由市政府牵头,制订相关方案法规,联合各职能部门,明确领导关系、组织关系、分工关系、编制关系等协调工作。

结论

城市管理的职能是市容方面违规建筑强拆,规划方面违规建筑处罚,绿化方面违规处罚,市政方面占道处罚,环保方面处罚,交管方面车辆占道处罚,工商方面无证商贩处罚,建筑工地运输撒漏方面的处罚等...详见《柳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柳州市市容管理局)职能介绍》。其中第十六条规定:1

6、履行法律法规、规章和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由此可见,在市政府,公安局,综治办,政法委,城管执法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相互协调下,实行综合行政执法(城管兼顾治安)是有实施依据和执行空间可能性的。

篇6:城市社会管理创新调研报告

使用班级:城规081、0822011年6月27日~2009年7月8日(两周)

一、实习性质

对城市的认知调查是规划设计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规划设计及相关专业课之前,通过实地考察与资料查阅相结合,学会认识与把握城市基本特点的方法,训练和提高分析城市问题的能力,为下阶段课程的学习增加一定的感性认识。

二、实习的目的:

1、学会运用综合、全面、系统观点和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看待和分析城市现状和问题;

2、能够从整体或局部对具体城市进行分析、评价。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相关的原理、知识和理论来认识和分析城市发展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城乡和类似的城乡结合部功能片区规划设计的调研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统计、案例分析等。提高学生对空间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的能力。

增强学生将工程技术理论知识与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法律法规、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等多方面结合的意识及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提高学生文字表达水平及调查报告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关注社会问题的学术态度;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结合社会发展要求提出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三、实习的要求

通过研读《城乡规划法》,加强对规划法规的编制定原则与深入理解,对昭宗社区进行专题调研(包含相关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和行为活动的调查),了解调研实体的上位规划(市镇体系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规)的编制与执行情况;并对国内外城乡结合部规划资料进行搜集分析,撰写实习报告。

1、选择合理的调研方向:(每组同学可选报2个方向,由指导教师指定最后方向)

 昭宗社区空间形态分析(用地的外部几何形态、各种功能地域分异格局、街

巷、建筑空间组织和面貌等),请用图体方式研究

 昭宗社区主要社会形态分析

 昭宗社区土地开发强度指标有无状况以及开发强度指标控制的基础资料收

集对比与说明(规划局、市政局收集资料)

 昭宗社区“失地农民问题”(调查从区、村、农户三个层面展开),对于解决

社区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入户调查)

 昭宗社区土地征购问题

(说明昭宗社区实施土地征购的现状与对策、补偿安置模式)

 昭宗社区土地流转问题(个案调查)

 昭宗社区市容环境问题(对比调查)

 昭宗社区交通问题与规划重点。分为内部交通结构、及其外部与城市的交通

系统的关系研究(2个调研组,以图体、比例指标关系及文字进行分析) 昭宗社区土地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阅读文献、查阅资料)包括了土

地利用性质、土地类型构成 昭宗社区开发建设中的合法建设程序(土地、规划、环保、建设局等相关手

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可主要针对一种类型建设用地进行分析)

 昭宗社区城市基础设施配置状况、问题及分析(至少包括2个特征案例) 昭宗社区绿地及休闲设施配置情况、问题及分析(至少包括2个特征案例) 昭宗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情况、问题及分析(至少包括2个特征案例) 昭宗社区动迁问题(开发案例)

 昭宗社区改造给当地村民带来的影响(生活方面、情绪方面、人际方面) 昭宗社区改造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

 昭宗社区改造的基本情况(从“城中村”所在的片区总体把握新建设施的内容

和规模。包括居住设施、片区配套的公共设施、用地内的生活服务设施。公共领域的建设内容是城中村改造的一个核心环节。)

 昭宗社区流动人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 昭宗社区改造与居民拆迁安置后的生存发展研究

 昭宗小村的可持续发展路线问题探析(现有的历史背景是否有旅游价值,是

否具备历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等等……..图1调查范围

昭宗社区隶属于五华区黑林铺街道办事处管辖内,原为昭宗村,区划变更后,改为昭宗社区。社区辖属6个自然村组,依次为依禄村、小村一组、小村二组、大村、河底村和小团村。其中岷山公园在昭宗地界内,但并不由其管辖,而是由西山林场管辖。

2、综合运用调研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统计、案例分析等)。

3、整理分析相关数据资料。

4、撰写调研报告及表达成果(PPT)。

四、进程安排1、6月27日(周一下午2:00):布置任务、分组,考虑专业的合作性特点,每份调查报告允许4 人以下(含4 人)合作完成。

2、7月1日(周五8:30):提交调研工作计划书

调研工作计划书内容:

a、确定调研内容及对象区域范围

b、调研方法及技术路线;相关资料收集、问卷内容及形式审查c、确定各小组中每个人的工作量,请附日程安排及分工表d、预计成果3、6月28日-7月1日: 现场调查4、7月4日-7月8日:整理分析相关数据资料, 着手准备调研报告的撰写及成果制作调研报告撰写及成果制作6、7月8日(周五14:30):调研报告答辩及成果提交

五、成果要求

A4文本一本,计算机彩色打印稿,图文并茂:

注:每人需至少独立完成5页调查报告并单独署名。

1、封面

2、目录、摘要、关键词、3、报告正文(文字及图表)

4、成果汇报PPT

具体内容:

 前言

 概述(或绪论)

 现状调研与分析

 总结与建议

上一篇:给福利院送去微笑的活动计划书下一篇:中国仓储行业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