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产业调研报告

2024-04-22

浙江省产业调研报告(精选6篇)

篇1:浙江省产业调研报告

浙江省产业集群调研报告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企业群体空间组织形态,在近年来成为了许多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在浙江省,曾经被称为“产业集群”的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产业集群一度引领着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相关产业以及集群本身发展阶段的逐步更替,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深度介入,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要组成元素的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速度逐步放缓,部分区域的集群甚至出现了衰退的迹象。在创新能力发展较慢的现实情况下,集群企业间的过度竞争加剧了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根据现有集群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要突破集群发展的现有瓶颈,逐步培育区域集群的持续竞争力,一是要注重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二是要注重集群内部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而这两方面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托于区域创新制度的建设、创新环境的营造和政府政策的支持。

一、产业集群现状

21世纪以来,我省产业集群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要素制约、供需失衡、国际摩擦等困难和矛盾,积极拓宽发展领域和空间,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就。

(一)我省产业集群发展回顾

1、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分布

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是源于“一乡一品”。经过十几年的滚动发展之后,以区域经济为特征的产业集群专业区数量不断增多,规模逐步壮大,实力大大提升。至“十一五”后期,全省年工业总产值或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区块有601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285个,100亿元以上的37个,300亿元以上的7个,平均每个县拥有3个产业集群。在2008年中国百佳产业集群评比中,浙江省共有义乌小商品产业集群、永康五金产业集群、东阳木雕产业集群、绍兴轻纺产业集群等29个产业集群入选,以绝对的数量优势占据全国第一的位置。

从行业分布来看,浙江省产业集群共涉及纺织业、塑料制品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28个工业门类,其中年产值超过千亿元的有5个行业,分别为纺织业(51个区块,年产值2950亿元)、纺织服装和鞋帽制造业(53个区块,年产值1860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50个区块,年产值1400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48个区块,年产值1130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7个区块,年产值1120亿元)。

从地区分布情况看,各市地的产业集群数量和产值差别较大。依次为:杭州124个,年产值3380亿元;宁波77个,年产值2500亿元;金华77个,年产值1310亿元;温州73个,年产值1735亿元;台州67个,年产值1680亿元;绍兴58个,年产值2647亿元;嘉兴35个,年产值1540亿元;湖州30个,年产值680亿元;丽水25个,年产值136亿元;衢州24个,年产值108亿元;舟山11个,年产值110亿元。

2、产业集群的特点

以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的产业集群是我省工业经济的一大特色。产业集群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发展平台,而企业通过走向集聚,又做大了产业集群“蛋糕”,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2.1不同产业形态的融合发展

从“九五”时期开始,产业集群区块纷纷以不同的形态进行融合发展。有通过跨区域同行业的融合发展的,如台州的汽摩配件产业集群已将温岭、玉环、路桥、黄岩四县区的同类产业连成一体,年产值达450亿元左右,几乎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有通过从“一乡一品”到县域范围内的融合发展的,如诸暨市通过产业集聚已涌现出店口五金、山下湖珍珠、枫桥衬衫、陶朱贡缎、大唐袜业等多个产业集群,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中大唐袜业年产袜子88亿双,产值达130多亿元,不仅振兴了大唐经济,而且辐射到周边10多个乡镇;有随着产业链延伸融合,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如在山下湖镇,已将产业从珍珠生产延伸到珍珠加工,有近三分之二的农户从事养殖河蚌和珍珠加工,养殖面积达5万平方米,年产珍珠625吨,年成交额10亿元以上,全镇农民人均收入已达9000元。

2.2产业内容的多元化发展

在现有年产值超10亿元以上的285个产业集群中,具有“一镇一品”、“一县一业”特色区块的占到70%以上。余姚不产塑料,却享有“塑料王国”的美誉;桐乡不出羊毛,却有全国最大的羊毛衫市场;嘉善没有森林,却成了全国最大的木业加工中心。以至于人们所说,浙江人具有“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本领。浙江产业集群个性化还体现在品牌优势上,涌现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企业,目前全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86 件,中国名牌产品289件,分居全 3 国第一、第二位,同时还创立了大唐袜业、织里童装等一批全国知名区域品牌,共有经国家和省有关行业组织认定的区域品牌240余个。

2.3 民间资本与外来资本共同发展

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投资环境和效益回报,带来投资的多元化发展,这不仅刺激了民间资本的投入和企业自我积累、滚动发展,逐步做大了产业集群这块“蛋糕”,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外来资本前来投资创业。目前,在浙江投资创业的5600多家台资企业,绝大部分落户在产业集群。

2.4制造业与专业市场协同发展

产业集群集贸工农、产学研于一体,特别是与专业市场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目前已形成以消费品市场为中心、专业市场为特色、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2007年,全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096个,市场成交总额9325亿元,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574个,其中超十亿元市场133个,超百亿元市场15个,市场成交总额、单个市场成交额连续17年居全国第一。如世界著名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汇集了40万种商品,商品出口215个国家和地区,市场成交额348亿元,成为“中国小商品指数”发布中心和联合国指定的采购中心。如绍兴纺织业,通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用一根细细的涤丝编织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已形成纺织原料、纺丝、织造、印染、服装、家纺、经编、纺织机械、纺织软件以及市场销售等较为完整、配套协作、产能大、品种多、企业机制活的产业体系,并建立亚洲最大的纺织品专业市场-中国轻纺城为主要销售渠道,把产品推向国内外。2007年绍兴县约有80%的纺织产品通过绍兴轻纺城流向国内外,成交额达到332亿元。调查显示,目前全省已有78个产业集群生产的主导产品,在国 4 内市场的占有率均达到了30%以上。

2.5公共资源共享发展

我省产业集群以县级为区域。据调查,年产值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95%以上都建立了行业协会或其它形式的公共服务平台。在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这些服务平台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90%以上的产业集群都制订了地方行业标准(产品标准)、安全生产标准、配套产业链产品生产标准、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等,不仅大大地促进了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同时促进了水电气、交通道路、通讯、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和环境共保。

2.6要素集约化发展

目前我省产业集群产业结构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但装备、工艺技术水平迅速提升,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转变速度加快。“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均增长13.3%,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单位土地的投资强度大幅度增加,原材料消耗不断下降,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装备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人均销售收入平均增长10.6%,重工业比重以平均1.46个百分点递增,装备产业集群占整个工业比重平均递增0.5个百分点,大中型工业企业投入年均增长3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到目前,我省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显著,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

1.产业集群地域发展不均衡

环杭州湾产业带受上海及区内城市工业的辐射明显,原有的工业基础比较好,产业集聚有一定基础,也不管规模相当大的龙头企业,5 产业集群发展强劲,共有产业集群335个,工业总产值10857亿元。温台产业带具有悠久的商业传统,民众的创新意识很强,很早就利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发展以“专业市场+家庭工厂”的农村工业化模式,产业集群发展良好,集聚程度非常高,共有产业集群140个,产值3415亿元。金衢丽产业带3个市原有经济基础较差,产业群的发展历史短,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拥有产业集群126个,产值1554亿元。

2、我省产业集群的载体主要在小城镇

这是我省产业集群处于初级阶段的重要表现。外生型产业集群主要是外资企业要利用当地村镇的丰富的土地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和优惠开放的政策,从而选择一些村镇建立合资企业而带动相关产业企业的聚集形成集群。内生产业集群的发起者基本上都是本地农民,承袭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手工业传统,通过农村家庭工业作坊而逐步形成的,因而初级阶段也偏好选择在乡镇。

3、我省产业集群优势主要是低成本优势

我省产业集群的产业分布相对比较狭窄,主要集中在进入门槛较低、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较低的传统制造业和商贸业,总体产品档次较低,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中多处于技术初端,产品的竞争力主要靠低成本低价格来维持。在高附加值产品加工方面,则处于落伍地位,以低技术含量、低端产品多。大量的小化工、小五金、小造纸、小皮革、小饰品制造企业与家庭作坊等,这些企业产品要维持一定的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往往是以环境的牺牲和低劳动力工资为代价。

4、部分产业集群带来的生态问题

经济粗放增长的格局尚未改变,能源、土地、人才要素制约严重,6 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破坏的问题继续存在;我省是资源小省。浙江在通过产业集群发展创造经济总量位列第四的奇迹的同时,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为主的产业集群也带来了许多生态问题。产业集群粗放的成长方式表现出对水、电、煤、油等基础性资源的掠夺式利用。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同质的需求以及同质的产出和排放使得物质和能量未能实现充分循环利用,废弃物未经清洁处理便排向自然界,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企业的大量集聚加速了生态问题严重性。随着节能减排压力增大,经济环保化的要求提高,在新一轮经济转型升级面前,一部分产业集群将面临巨大冲击。

5、企业自主创新环节薄弱

绝大部分企业的产品模仿国内外大企业,来料加工业务比重高,原创性、自主性产品非常少。据浙江省工商联调查,80%的中小企业没有进行新产品开发,57.52%的企业没有投入科研经费,产品更新周期2年以上的占55%左右,仅18.10%的企业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产品。这无疑凸显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严重不足。创新资金和社会创新机制的严重缺失,产品开发能力的削弱。使企业无法解决规模效益和技术进步问题,给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困难。

6、国际化知名品牌及区域品牌匮乏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的进程不断加快,企业已经进入品牌化生存的时代,企业能否培育出自有品牌,并塑造成知名品牌,将直接决定其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我省强势品牌不多,且有相当一部分集群产业没有自己的品牌,许多企业品牌观念落后,没有品牌发展规划及建立与之适应的品牌发展战略。多数企业还长期依赖生产贴牌产品生存。

7、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浙江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缺少一定数量的龙头企业,来带动产业集群整体的升级发展。到2007年底,浙江省共拥有制造业大企业集团309个,与全省十几万家中小企业数量相比微不足道,且规模普遍偏小,2007年浙江民营企业百强第一位的万向集团,销售收入为408.47亿元,仅为海尔销售收入1182.27亿元的34.55%。统计数字表明与山东、江苏等省份的企业相比,我省企业无论在规模、资产质量或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发展的道路更为艰难。

8、企业中高层次人才资源严重缺失

企业中高层次人才资源最为匮乏,特别是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与专业人才,面临产业集群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经营、管理、外贸、设计、研发、物流等各类人才需求开始旺盛。而我省的各类人才的分布结构,主要流向在政府部门、科研究院所,城市服务领域等,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极为不利。技工类人才也十分紧缺,从2002年开始,我省沿海发达地区相继出现的技工荒,也让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重创。

9、地区间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一是要素资源紧缺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二是工业利润的长期走低。我省工业利润的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增幅下降,总量及固定资产规模与山东、江苏等兄弟省相距极大,以次带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困难;三是市场压力。原有产品的市场分额被不断的分割瓦解,部分产业被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二、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加快,沿海地区凭借突出的综 8 合优势,日益成为承接国际产业集群专业转移的重要地区,这为我省产业集群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提供了给予机遇;我省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继续推进工业化,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在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确保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先进产业集群基地建设首当其冲;在信息技术等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带动下,国际产业集群正朝着信息化、网络化、集群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这为浙江产业集群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随着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和资源能源日益稀缺,推行绿色制造、降低能耗物耗、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产业集群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要素支撑的协调统一,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是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继续推动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我省传统产业集群面临着资源集约利用、国际贸易环境、环境保护和宏观调控等外部环境的挑战,受到资金、技术、组织结构等内部因素的约束,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当前散布于全球、处于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传统产业集群进行着从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到营销、出售、消费、售后服务,再到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按照全球价值链分解的传统产业集群升级,可分解为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产业链升级四个环节。

在价值环节不断转移的条件下,要实现传统产业集群的持续升级,必须进一步实行优势整合。

1、加大资本运作,整合国内外资源

引导企业在做强主业基础,采取购并、联合、控股等方式实施资 9 产重组,实施产业链基础上的低成本扩张;支持企业海内外上市融资,拓宽大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利用资本市场各种创新金融工具扩大再融资,增强资本控制资产能力。鼓励大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主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市场和人力优势,通过直接在省外、海外设立原料、能源供应基地、设计制造基地和营销窗口,开辟企业新的发展空间。

2、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模式

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产权制度,加快企业制度创新步伐,以产权多元化为重点大力发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建立与国际惯例和市场法则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理顺内部产权关系,以资本为纽带强化大企业集团整体运作能力,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探索完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企业集团发展活力。通过建立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产学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制订技术标准等途径不断强化大企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建立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大企业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以信息化、企业文化和经理人职业化等途径不断提高大企业生产自动化、营销网络化、管理信息化和决策科学化水平。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推进企业间的联合、分工与合作。

3、价值链、产业链全球整合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产业活动的分离与整合日益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演,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载体之一的传统产业集群正在以不同方式快速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传统产业集群,通过频繁的外部联系获取丰富的信息和知识,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逐渐专注于价值链的高端环节,而放弃或弱化部分非核心经济 10 活动,出现了集群整体产业活动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垂直分离。于是整个集群逐渐专注于价值链战略环节,弱化和转移低端环节,实现了全球尺度上集群基于价值链的产业整合。

5、保持继续领先技术优势

一要建立和完善与区域产业集群相结合、企业化经营、多种形式发展的自主创新中介服务体系。重点鼓励和扶持一批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技术成果孵化中心、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以及标准检测、专利服务、技术评估、技术创新融资担保、产权保护等中介服务机构。引导企业技术中心、科研院所、区域或行业创新服务平台等载体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向全行业和区域产业集群提供技术服务,促进技术扩散和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以及共性技术的合力攻关。二要进一步密切国内外技术合作与交流,开展区域性技术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省外和国外合作或单独建立研发中心,及时跟踪了解国内外产业技术发展动态,积极参与行业的前沿技术研究,占领技术制高点。积极吸引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来我省设立研发机构或区域性研发总部,鼓励省内大型企业、高校院所与其联合创建实验室。进一步推动我省企业与国内技术领先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和技术研发。在传统产业领域,要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推动产业不断升级。

5、确保稳定可控的资源优势

浙江省是原料资源贫乏地区,人力资源发达之乡;然而浙江省一直是我国工业龙头之一,先进制造业基地。要继续保持工业龙头的地位,进一步发展浙江工业,必须要保证有稳定、可控的资源优势。要建立全国性、行业专业性的原料集散市场,积极支持研究生产原材料 11 替代品,进一步发展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建设,积极把集群基地在原料加工中心基础上升级为产业链中心。要拥有稳定可控的人力资源,在原有学在浙江的基础上,加大集群产业专业人才的培育。放宽专业人才教育的政策,积极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培养科技型、管理型、学术型等专业人才。

7、拓展资源共享的网络优势

伴随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技术创新速度加快,传统产业集群分工继续发展,价值链继续裂变,原来一体化整合和价值链全球整合阶段中相对稳定的产业结构和关联方式正在逐渐被打破,集群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难以预测,并出现一系列的重叠、替代、交叉、融合等特征,逐渐形成了以产业为纽带、以因特网互联的创新网络,为最终顾客提供完整统一的解决方案,构成一种“虚拟”的整体,即价值链虚拟再整合模式。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传统产业集群虚拟再整合的催化剂,全球联系和交叉投资则是传统产业集群虚拟再整合的主要机制。典型的如上海长宁创意产业集群,其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园区在虚拟环境中通过信息基础服务平台连为一体,在地理环境中以地铁二号线贯通,形成各有特色又互动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带。要积极推进企业、产业集群的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各类资源的流动。

8、强化行业定价优势

浙江省产业集群在健康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持产品在质量、技术、产量、品牌上具备绝对的市场份额,辅之发挥行业的组织功能和优势,从而取得行业定价优势。我省一些产业集群在

(二)发展新兴产业集群

加快新兴产业集群,积极推进生物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12 光伏产业、现代商贸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和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生产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培育成为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

1、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至2003年LOFT49唱响全国后,先后出现了杭州数字娱乐产业园、唐尚

433、A8艺术公社、开元198和浙江省文化创产业实验区等保险单集聚区。特别是杭州市的动漫产业集群,已经拥有动漫游戏企业80多家,其中从事影视动画的企业近20余家,游戏研发、运营企业20余家,年产能力达到1500分钟以上的动画生产制作企业有10家,游戏用户数和消费能力占全国1/10,初步形成了动漫产品加工、研发、制作、运营和周边产品开发的产业。发展壮大包括工业设计及研发、服装设计、软件设计、数字电视、动漫、建筑景观设计、广告和咨询等在内的等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增强浙江经济的软实力,使浙江成为文化创意设计大省。

2、积极打造区域特色金融产业集群

构建现代金融产业体系。培育长三角南翼的金融中心,打通与国际资本的联系,向新兴的工业城市辐射,利用金融资本的纽带向先进制造业区域输送资金、技术、信息和服务等高级要素,推动制造业的升级和现代服务业的成长。重点优选、扶持特色金融产业,完善现代金融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本地总部型金融企业和新兴金融服务业,争取一定数量浙江概念基金在全国发行,加快重点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与金融产业布局,形成以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现代金融产业体系。

3、发展网上专业市场平台

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发展网上“虚拟市场”,提升现代商贸业。13 专业市场的交易平台、交易组织、交易技术等创新,有助于加强渠道的市场资源的控制力。鉴于专业市场在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浙江在专业市场发展方面已经形成的比较优势,应该继续做大做强以专业市场为特色和载体的商贸流通业,把现代商贸流通业作为浙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促进网上数字化市场、支付系统和新型物流系统的发展,并逐步建立网上“信息中心”和“配送中心”等电子商务的平台,大力发展网上“虚拟专业市场”,使网上市场与网上交易逐渐成为商品贸易的重要方式。嘉兴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100公里范围内缫丝厂已经达140多家,所生产的生丝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产品95%以上直接或间接出口通过市场,对原料缺口较大的浙江丝绸业的发展产生巨大作用。

(三)重点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高地

加快技术创新类服务业发展:以企业信息化为重点,大力促进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发挥软件设计、工业设计、信息服务等在工业化中的倍增和催化作用,鼓励支持企业及其他社会机构建立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服务和质检中心,支持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金融保险类服务业发展:整合区域金融资源,畅通融资渠道,鼓励商业银行创新信贷品种和服务手段,推动建立银行与担保机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作关系,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运用各种创新金融工具和业务方式支持先进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建立技术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在重点产业集群引入孵化器,吸引各类风险资本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加快现代物流和市场类服务业发展:推进商品交易市场改造提升,14 培育形成一批国际性、全国性的、具有现代流通业态特征的产品集散中心;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专业物流市场;推动大通关建设,打造高速、便捷、通畅的物流通道。加快中介类服务业发展:加强民间自发性协会建设并适当授权,发挥行业在自律、标准、信息、市场整顿规范及应对国外壁垒方面的积极作用,继续鼓励发展资产评估,涉外律师、信息咨询、物业管理、仓储物流,报关报检等中介服务机构,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各类服务。

(四)以循环经济理念改造浙江产业集群

向生态工业区转型是循环经济背景下产业集群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逐步以实现对环境零污染和零排放的一种值得推崇的途径,针对浙江产业集群中企业的生产过程具有高度同质性以及生态产业链比较短的特点,在转型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以下几点:

1、在企业内部实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在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连续应用综合性、预防性环境战略。在产品设计上实行源头减量,在生产工艺上实行过程减量,在原料替代上实行有毒有害物料减量,在物料循环上实行排放减量。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各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已经陆续出台,环保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引导和监督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政府可以通过绿色采购、绿色补贴等措施来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2、通过绿色招商“补链”。浙江产业集群已经在“产业链”招商的形式中尝到了甜头,但转型后的生态工业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必须实行“生态链”招商的形式。绍兴袍江工业区合理设置进区门槛,变招商引资为“选商引资”,重点引进无污染、环保型、生态型的工业项目,坚决拒绝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化工、印染类项目进区;重视“产品代谢类”、“废物代谢类”补链项目的引进,如中成集团利用热电厂的废渣,新建环保建材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制度创新以降低成本。产业集群转型生态工业区发展循环经济势必会给企业带来交易成本的增加,因此需要通过发展信息网络,完善服务体系和中介机构,使企业之间的信息流动更加迅速,相互变得更加透明,从而减少企业交易成本,提高副产品利用的机会,使新企业的创业与扩展变得更加容易,减少企业失败的机会。

4、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工业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设施管理企业化、建设运营市场化。改变传统的政府单一投资模式,区内的企业可以通过集资方式投资建设、参与运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实现投资主体社会化、多元化。改变传统的事业单位运行处理设施的模式,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营观念,变单纯的“运行”为“运营”。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逐步全面推向市场,利用市场的竞争机制去选择某项设施的最终建设者和运营者,达到以最少的建设资金和运行费用获得最大的环境效益。

5、明确政府“第三方”功能。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转型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第三方”的功能,积极协调企业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维护诚实守信企业的利益,保持公正性。同时,政府必须起到宣传功能,为了让更多的人们能亲眼目睹循环经济的示范做法与成果,可以通过绿色巡展、展示平台等方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从更广、更深角度宣传循环经济的理念。

(五)进一步融合跨区域式发展,建立大区域品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省的产业集群也随之不断发展,并开始向周边地区和相关行业扩展和演化。根据对我省沿海和中部15个县市的不完全统计,同行业的跨区域发展有50多个,如:萧(山)绍(兴)纺织、天(台)三(门)的橡胶制品等专业化程度显著的集群。在这些集群内,供应商和制造商邻近,劳动力市场发达,通过分工合作,创造了低廉的成本。区域之间的分工也越来越清晰。在充分整合各种资源的基础上,更加容易创建和推介大区域品牌,为解决贴牌、无牌,乃至创建企业品牌、打响行政地域品牌打下切实基础。加快跨行业跨区域融合,努力占据组织创新制高点,以范围经济促进传统产业集群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

一是要构筑跨区域的产业链,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实现专业化和分工协作,形成区域生产综合体系。二是要构筑跨区域的服务支撑体系,鼓励县域内的服务机构拓宽服务面,鼓励县域之间的服务机构加强合作,鼓励设立跨区域的教育培训、技术创新、质量检测、信息服务等机构及行业协会,鼓励相关县(市、区)统一有关政策,形成同质的市场环境、服务环境和政策环境。三是要构筑跨区域的竞合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强化大区域意识,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联合开发新产品、联合拓展新市场、联合建立生产供应链,形成公平竞争、互动合作的良好格局,从而获取更大的集体效率。四是要构筑大区域品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联合打造市域品牌,鼓励相关县市联合打造跨区域品牌,将现有的区域品牌打造为大区域品牌。

(六)进一步提高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全国乃至世界先进制造业中心

在诸暨大唐镇、草塔镇这个不到6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几百家制袜企业,他们除打造自己的品牌外,还承接国外的订单。国外采购商将大量的订单下在了中国的产业集群中。

外部经济导致成本的降低。在大唐镇一双袜子的成本不到0.1 17 元,浙江袜业、双双袜业等大型制袜公司、跨国公司把生产基地放在大唐、草塔镇,这促使初具规模的制袜企业不断谋求创新,申请了大量专利,带动大量小企业甚至家庭作坊的发展。如今大唐(草塔)制袜产量占国内市场的70%左右和国际市场的30%左右。制袜产业又催生了从事袜机制造及零配件制造的大批企业。

2007年11月23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自主创新、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转移等方面对国内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宏观指导意见。

1、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

包括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的整合、区域的整合以及产业的整合。目前我省有六百多产业集群,但相互间联系松散,没有形成合力,因此,必须通过打破行政壁垒,实现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等途径,加快不同产业集群以及现有生产手段、方式与国际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的整合,以提升自己的生产能力。

2、大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龙头

2.1借助国际资源,实现本地产业的整合、创新。应大力提升浙江产业带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程度,加快产业国际化的步伐。具体有两条途径:一是民营企业与外资合营、合作。目前浙江已有不少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民营企业,完全可以以此为载体,加快产业带的国际化进程。二是接轨上海,利用上海这一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平台,加快浙江产业国际化的步伐。

2.2推进产业带中不同产业集群和产业的整合与创新。集群之间的整合是一种市场行为,一般来说,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产品零部件和生产工序的合作,另一种是具有不同功能的集 18 群之间的整合,这种整合关系是更高层次的,是对前一种整合关系的深化。产业带的整合与创新,关键是其中每一个产业集群是否有其独特的优势;而培养独特优势,一要推动每一个集群的专业化,二要推动外来资本、技术、人才的本地化。

2.3依托城市带和都市圈,促进产业向大中城市周边地区聚集。一方面可以利用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圈的机遇,使制造业向上海周边集聚,进入大都市圈的范围;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沿着产业带建设城市连绵区,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建设都市圈,利用城所特有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辐射效应,促进产业的整合、升级和结构的优化。

2.4促进产业向地理条件比较优越地区积聚。尤其是港口和高速公路沿线具有发展产业的天然优势,例如物流便捷、交通运输成本低廉,应首先大力促进产业向这些地理条件优越的地区集聚;依托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形成“龙头产业”和“龙头区域”。

3、充分明确创新方向与创新定位

3.1促使集群的创新系统从“草根型”向“组织创新型”转变。前者的特点是土生土长、自发形成,企业的研发能力较弱;后者的特点是组织间共同合作、协调发展的程度很高,创新能力很强。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创建“组织推动型的区域创新系统”,政府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至关重要。例如台湾省,当局为了把台湾建设成“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中心”,就建立了六个子系统:创新型的研究发展中心、货物仓储和流通中心、风险资本投资机制、供应链管理网络、高科技产业资本储备系统、提升价值的金融服务系统等。

3.2通过组织再造,实现集群资源的整合与创新。产业集群中的能力不能简单化为单个企业的能力,产业集群的能力真正来源于 19 “企业网络”。为此,必须用网络关系去代替目前产业集群中所存在的市场关系,实现先进组织的再造。建立网络关系的途径:一是通过企业之间“有意识的联合”;二是借助于产业集群内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专业化程度提高后,主要从事产品价值链中附加价值比较高的生产环节,而把附加值较低的生产环节外包给其他中小企业,从而为中小企业进入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网络创造了条件。

3.3培育集群技术创新主体。区域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也是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高的地区,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为此,要积极鼓励大专院校到产业集群所在地设立研究所以培育创新的主体,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到产业集群建立研究开发机构、行业技术检测中心、评估中心等。

4、合理技术投资、合情管理创新

4.1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方式。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生产的效率,二是提高产品的品质。

4.2在高新技术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应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依据企业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力求首先在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环保等新兴产业,采取人力资本折价入股、技术股权配送奖励、技术入股等方式,把科技人员的利益和技术创新的收益、企业的利益综合在一起,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良好机制。

4.3企业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家族式企业难以适应企业规模扩大、技术水平提高的要求,因而必须整合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和科学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对民营企业、尤其是家族式企业进行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

(七)大力增强产业集群产业竞争力

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的资源比较优势和市场环境的反映和调整能力。现代组织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创新因素的集群和竞争能力的放大。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散的。

1、提高产业整体竞争能力

一般来说,当产业集群形成后,将可以通过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这种新的竞争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业所无法拥有的。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集群将比非集群更具有竞争力。

产业集群最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地理集中性,大量的相关产业集中在特定的地域内。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将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在产业集群内,企业既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如联合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建立生产供应链,由此形成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合作竞争机制。通过这种合作方式,中小企业可以在培训、金融、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出口、分配等方面,实现高效的网络化的互动和合作,以克服其内部规模经济的劣势,从而能够与比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相抗衡。

在产业集群内部,许多单个的、与大企业相比毫无竞争力的小企业一旦用发达的区域网络联系起来,其表现出来的竞争能力就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力,而是一种比所有单个企业竞争力简单叠加起来更加具有优势的集群竞争力。集群使得许多本来不具有市场生存能力的 21 中小企业,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还增强了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2、加强企业间有效合作

在绝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都是创新体系主体,因此,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就成了知识转移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集群内的企业因为地域的接近和领导人之间的密切联系,形成共同的行为规范和惯例,彼此之间容易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从而减少机会主义倾向,降低合作的风险和成本。因此其合作的机会和成功的可能性无疑会大大增加。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够创造的力量大于单个企业力量的简单总和。现代组织理论预言,产业内企业联合的形式很可能是未来的潮流,它将取代公司之间一对一的竞争,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者将走到一起,共同分享技能、资源,共担成本,增加企业创新能力。

(八)进一步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几个平台 ?内生、和外延?)

1、加快行业或区域性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以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扶持建立若干个面向产业集群,产、学、研合作的行业或区域性创新服务平台,完善其研发设计、信息咨询、质量检测、技术预警、行业数据库、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功能。加快建设一批重点科技孵化器,完善配套服务,强化孵化功能,扩大孵化规模,注重孵化实效。

2、推动自主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与区域产业集群相结合、企业化经营、多种形式发展的自主创新中介服务体系。重点鼓励和扶持一批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技术成果孵化中心、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以及标准检测、专利服务、技术评估、技术创新融资担保、产权保护等中介服务机构。引导企业技 22 术中心、科研院所、区域或行业创新服务平台等载体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向全行业和区域产业集群提供技术服务,促进技术扩散和科技资源优化配置。

3、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独特作用

3.1组织有关专家学者与业内人士,对影响集群形成发展的关键因素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运用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思路,协助政府、企业、相关机构共同制定产业集群的远景和发展规划,提升产业的竞争优势。

3.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集群中的重要作用,并以行业协会的聚集,吸引众多规模较小的配套企业和供应商进入产业集群,推进核心企业及中介服务机构进入产业集群。

3.3组织核心企业,供应商,销售商及中介服务机构交流沟通,按照产业链,在产集群内广泛建立各功能群体的协作网、信息网及服务网络系统。组织企业招商引资、参加会展,并维护企业的权益等。

(九)进一步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投资主体的潜能得到有效释放,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整个社会的创造源泉涌流、创造活力迸发,经济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按照“总体规划、适度超前、配套完善、支撑有力”原则,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建设先进产业集群的有力支撑;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服务、加强指导、消除障碍,形成先进产业集群基地建设良好的市场和政策环境。

1、强化支撑硬环境

加快交通、通讯、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产业集群物流成本;优化综合运输网络布局,着力提高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 23 交通设施的通行速度和运能;加快发展一批新的电源项目,统筹电源和电网的协调发展,构筑以大型电厂为支撑,500kV环网为主网架的电力安全保障体系,力争在2010年前全省实现电力供需基本平衡,保障产业集群用电需求。努力改善生态和生活条件,注重安全舒适的工作和和生活环境建设。坚持产业集群与服务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商品、信息集散中心,形成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新格局。加快改造提升传统流通业态,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积极培育发展要素市场,进一步发挥流通业在扩大消费、拓展市场、带动先进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方面的先导作用。

2、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要建立和完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积极发展电子政务,推进网上审批。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大决策,与企业、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只要不涉及保密的,都要通过政府网站、政务公开栏、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凡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严禁巧立名目乱收费,继续探索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的新做法。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行政效能建设,不断增强公务人员的公仆意识、廉政意识、效率意识和创新意识。进一步改革办事流程,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办事限时制。

3、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抓好政策的清理,对不利于优化发展环境、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24 的政策,要及时进行清理,予以废止或修订。抓好政策的创新,积极学习借鉴有关招商引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研究制定切实能够优化发展环境的相关政策。抓好政策的落实,落实政策要雷厉风行,态度坚决,不打折扣,杜绝截留和梗阻,要学习政策、吃透政策,解决好政策不落实、不兑现、不管用的问题。

4、营造公正文明的法制环境

加强法制教育,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提高依法办事能力, 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带头执行宪法、法律和法规,防止和纠正重权轻法的思想和行为,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使公民养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规范政府规章的制定程序,做好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制定、修改、废止,加快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体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确保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评议考核制、错案责任追究制,从制度上保证行政机关的廉洁和高效。理顺行政执法体制,逐步实施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着力解决职责交叉、多头执法、重复处罚等问题。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依法公正处理各类案件,保护各种经济成分和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坚决克服司法领域存在的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等现象。

5、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制定地方性信用法规,出台企业和个人信用管理办法,建立企业信用奖惩机制,奖励依法经营者,惩处失信者。营造 25 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建立企业竞争预警监测服务体系,为政府调控市场竞争、弥补市场失灵搭建平台,为企业完善发展战略提供充足、有力的决策依据,确保竞争纠纷能够得到依法、及时、合理的解决。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快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对假冒伪劣、骗买骗卖、行业垄断、商标侵权等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6、营造优质的社会服务体系

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力培育社会中介机构,将政府承担的部分社会服务职能,逐步剥离出去,移交给市场中介机构。制定市场中介机构管理办法,确定其独立法人地位,将市场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完全脱钩,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要加强对市场中介机构的指导和监管,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指导功能、约束功能,防范和惩戒违规违法行为。加强市场中介机构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市场中介机构信用水平。

(十)完善政府引导机制,建立产业集群发展推进制度 目前我省和各地方政府对提升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都比较重视,研究采取了一些支持性的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1、深入研究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

从全省经济的战略高度积极研究未来我省产业的问题,从全球化的战略高度专题研究我省产业集群发展的走向,企业的定位问题。建议开展产业集群的专项研究,特别是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国际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走出一条适合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子。并给予专项经费支持。

学习兄弟省市的经验,在国外建立国际经济交流合作办事机构,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时利用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加大江浙沪之间 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相关产业的流动与集聚,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我省参与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

2、开展产业集群发展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我省“十一五”规划已经提出我省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还没有制定产业集群发展具体指导意见和相应的专项规划。有个别市、县(县级市)刚开始这项工作;有的制定了发展规划,却不具备可操作性,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不具备整体产业发展高度,执行起来也是事倍功半。建议参照兄弟省市的做法对省重点产业集群的规划编制工作给予经费上的支持。

3、完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

建立清晰的公共政策框架,制定相应的扶持措施。完善的制度环境,形成可操作性强的法规保障和扶持政策体系

政策必须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对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产业集群实行不同的政策。例如:对于起步阶段的产业集群,主要政策干预目标是培育适宜的商业环境,消除进入障碍与过度控制,干预不良竞争,鼓励加大竞争力度,确保出现初始集群形成所需的自发动力。在产业成长期,放宽教育创办政策,实施集群教育计划等。

4、研究建立产业集群统计方法体系

目前各地各部门对于产业集群的统计在概念理解、范围划定、方法使用上都不一致,导致我省的产业集群统计数据有很大出入。要真正的掌握、了解一个产业集群或一个地区的产业集群,必须建立完整的产业集群统计体系,才能真正明确产业集群的问题、发展方向。集群企业才能明白自身与其它同类型产业集群的差异化。建议省统计部门予以认真研究。

5、加大对产业集群专业协会的扶持 行业专业协会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专业协会的指导、协调、服务等功能和行业纽带作用,要支持协会的工作,壮大协会的力量,健全协会的组织构架,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模式,加强人员专业培训,对重点的专业协会要给予经费上的支持。

篇2:浙江省产业调研报告

《浙江省材料产业科技发展研究报告》—有机硅部分

一、材料及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1.工业产业结构简介

(工业产业结构特点,工业支柱产业与特色优势产业简介,占整个工业产值的比重,并着重说明材料及新材料产业在本地区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2.材料及新材料产业概况

有机硅是一类性能优异的新型合成材料,兼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双重特性,被视作合成材料的佼佼者,广泛应用于军工、国防、化工、电子、建筑及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

近年来,世界有机硅工业蓬勃发展,有机硅化合物正向更广阔的领域伸展,成为化工新材料中最能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目前品种已达10000种左右,西方国家年增长超过了10%。

我国有机硅材料也是发展最早、产量较大的化工新型材料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有机硅产品年消费量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促使有机硅工业迅猛发展,国民经济和高新技术所需的基本有机硅品种,如硅橡胶、硅树脂、硅油、硅烷偶联剂、有机硅涂料、表面活性剂、匀泡剂及二次加工品等均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其中硅油、硅橡胶、硅树脂三大类产品已有数百个品种。目前我国有机硅产品生产企业已达200余家,但在规模、技术、品种等方面与国外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有机硅单体也是以进口为主。因此,我国有机硅工业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

从浙江有机硅产业状况看,近年来有机硅产品品种、生产能力和产量也是大幅增加。目前,有机硅单体生产能力位居全国第二,六甲基二硅胺烷、六甲基硅氧烷产销量全国第一,有机硅建筑密封胶生产量占全国12%强,已有有机硅上、下游产品生产企业数十家,可生产40多个品种有机硅产品。

3.材料及新材料重点领域地域分布情况

浙江省有机硅产业分布相对集中,主要生产企业集中在建德、开化、杭州、嘉兴一带。为促进有机硅产业区域性特色的形成与发展,目前浙江省已建有“浙西有机硅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它是以省内有机硅生产龙头企业——

1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组建而成的。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处浙江省建德市,1998年控股开化硅厂(现称:浙江开化合成材料有限公司),目前已形成年产3.5万吨有机硅单体的规模,居全国地二,周边地区已有有机硅上、下游产品生产企业二、三十家,可生产40多个品种的有机硅产品,该基地以龙头企业带动整个地区有机硅产业发展,有机硅块状经济优势非常明显。建德市市政府专门成立市有机硅高新技术特色基地管委会,管委会由市政府分管领导负责,成员由市府办、科技局、新安化工等人员组成,管委会负责基地建设征地、资金筹措、规划、基础设施配套、招商引资等工作。该基地计划以新安化工为依托,5-8年内建设占地面积2000亩、销售额近50亿的有机硅特色产业基地。

4.材料及新材料产业科研与技术创新情况

(骨干研究机构及重要企业研发机构简介,重大科技成果及重大项目情况简介;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与发展情况;各类孵化器建设情况;科技风险投资体系建设情况等。)

5.发展材料及新材料产业存在的问题

(包括需要解决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政策及环境建设问题等。)

6.重点材料及新材料企业简介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草甘膦生产企业,也是全国四大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之一(目前年产3.5万吨)。企业拥有草甘膦有机硅联产的自主知识产权,通过草甘膦及配套的亚磷酸二甲脂产品废气的综合治理,成功地回收了质量合格的副产品氯甲烷,并大规模地用于有机硅单体的生产,使有机硅单体的生产成本每吨降低2000元以上,现有3.5万吨/年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27%,在以有机硅单体、硅油、硅橡胶、硅树脂为主的有机硅新材料产品中,合成技术水平居国内行业之首。拥有高水平的科研开发机构和高技术含量的科技成果是公司的一大特色。公司拥有二个省级技术中心,即: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浙江省有机硅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并与国内十多所著名的高校院所结成了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多项技术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并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重视资源的综合利用,走“绿色化工”之路,是公司经营管理的又

一大特色,公司形成的草甘膦-有机硅产品链实现了氯元素的循环利用,这项技术经国内专家论证为“国际首创”。

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是华东地区首家专业从事硅酮系列密封胶研发和生产的股份制企业,国家经贸委首批硅酮结构胶生产认定企业之一,公司年生产能力达6000吨,是国内硅酮胶行业产品品种最齐全,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企业现有2条德国引进、国际先进、国内唯一的静态混合法有机硅密封胶专用全自动生产线。生产的硅酮胶系列产品包括单,双组份结构胶,点式幕墙专用胶,耐候胶,铝塑板专用胶,防霉胶,石材胶,普通中性胶,玻璃胶等。在国家同类企业中,公司较早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产品性能优越,质量稳定。其中生产的单、双组份结构胶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浙江省著名商标”称号,并列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和火炬计划项目。公司致力于产品的开发和研究,建成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与浙江大学等著名院校和科研院所保持了多方面的合作。在硅酮系列胶基础上,公司成功开发并投产中空玻璃聚硫胶,环氧树脂石材干持胶、化学锚固胶和聚氨酯发泡沫填缝胶等产品。近年来,公司致力于纳米材料在有机硅密封胶中的应用研究,开发更高性能的产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7.规划中的重大材料及新材料项目简介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万吨/年有机硅单体(火炬计划)装置已改造为1.5万吨/年并新建2万吨/年装置,目前正在进行有机硅单体工艺与工程技术创新研究,以提高二甲基二氯硅烷的选择性以及流化床的长周期稳定运行,降低产品原料消耗与能源消耗。

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正在开展“纳米材料在有机硅密封胶中的应用”项目研究,拟通过纳米材料(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等)在有机硅密封胶中的应用,使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美国道康宁公司(DowConing,CD)和通用电器(GE)的产品质量水平。该项目的实施,对提高有机硅密封胶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并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思路

(重点领域,地域分布,重点发展领域所在地区的产业及环境基础,发展目标等。)

三、其他附件资料

篇3:浙江省产业调研报告

一、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状况

产业集群是一个在理论上可以界定而在实践中很难测量的一个概念。所以, 在不作严格区分的情况下, 研究人员通常将浙江“块状经济”与浙江产业集群的范畴统一起来。正是基于这一点, 本文根据浙江省经贸委课题组公布的《浙江省“块状经济”发展报告》提供的相关数据对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做出如下梳理:

1、从产值规模来看, 以中小规模的产业集群为主

2005年, 全省工业总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有360个。其中, 工业总产值在50亿元以下的有265个, 占总数的73.6%, 工业总产值在50亿元以上的有95个, 占总数的26.4%。具体分布见表1。

2、从区域分布来看, 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态势

产业集群分布于全省各地, 在地理版图上形成块状明显、色彩斑斓的“经济马赛克”。2005年11个市中, 产业集群的总量规模 (按工业总产值计) 排在前3位的是宁波 (5395亿元、占全省29.3%) 、绍兴 (2835.9亿元、占全省15.4%) 和温州 (2387亿元、占全省13%) ;以下依次是台州、嘉兴、杭州、湖州、金华、衢州、丽水和舟山。

3、从产业结构来看, 传统产业依然是主体

浙江省产业集群的产业涵盖面甚广, 渗透到绝大部分制造业。根据2005年的统计, 在31个统计大类的制造业中, 除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烟草制品业和武器弹药制造业等3个外, 均有产业集群存在。但传统产业依然是产业集群的主体, 占产业集群的比重超过10%的有2个产业, 分别是纺织业 (12.41%) ,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1.08%) ;其次是现代高技术产业, 也在稳步成长。

4、从发展阶段看, 多数产业集群仍处于初级形态

总体上看, 浙江的产业集群尚处于通过企业自身扩大而产生集聚优势的初始阶段, 还没有进入高级阶段, 即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地方工业化。但是近年来, 产业集群向真正意义的产业集群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 步伐更加坚实。部分发展水平较高的产业集群, 已经从一般的产业集聚转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前景看好。

二、浙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从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浙江产业集群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 并在国内市场上具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 主要包括灵活的运行机制、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低成本优势和区域创新网络优势等方面。

1、灵活的运行机制

在浙江, 中小企业基本都是靠个人资本发展起来的, 规模小, 家庭作坊式的特点明显。从目前市场、技术不确定性增加的现状来看, 中小企业有着大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 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能及时根据市场变化做出产品结构等方面的相应调整。

2、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由于产业集群地理上的接近, 产业发展目标明确, 便于银行对企业情况的了解, 也降低了银行的交易成本。另外, 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具有区域“根植性”即中小企业依赖于这个专业化市场、协作配套商和熟悉的客户, 离不开这个具有产业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的区域, 也会十分注重自身的商业信誉, 从而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因此, 浙江产业群内的众多中小企业通过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 从而为产业群的迅速发展铺平道路。具体的融资渠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政府参与的招商引资活动。 (2) 企业内部自筹资金。 (3) 外部直接融资。 (4) 外部间接融资。此外, 集群内的企业还可以利用产业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 获得企业发展的资金。

3、低成本优势

浙江产业集群的一大特点就是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的聚集和市场的地域集中, 从而降低了企业生产经营和销售过程的投入, 也为物流畅通提供了支撑。这种优势, 既可以保持单个小企业的高度灵活性, 又可以实现整个区域的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同时, 这些处在产业链不同环节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 为企业提供了许多“面对面”正式和非正式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有效地降低了单个企业搜索生产要素和市场信息的交易成本和物质成本。

4、区域创新网络优势

所谓创新系统是指在一定制度体系下运行的, 为创造、利用和扩散知识而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组织网络。发达而成熟的企业集群创新系统强调知识的创造、利用和扩散的统一, 而相对初级的集群创新系统更强调如何从其他系统中有效地吸收知识并加以利用。区域创新网络按照连接的方式, 可以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创新网络。其中, 正式的创新网络又可以分为产业网络和非产业网络, 非正式网络主要指人际关系联系起来的网络。浙江产业集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区域创新网络系统:在企业集群这个产业组织的平台上, 实施“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 并形成由分步创新逐步走向协同创新的复合创新系统。

三、浙江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浙江的产业集群都是在很低的经济条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并处在不断成长和完善的时期, 并没有完全形成坚实稳固的竞争优势。浙江产业集群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根据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的调查显示, 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医药制造业, 2004年其单位数所占比重只有2.4%、1.7%和1.0%;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也仅为4.5%、1.1%和1.7%。特别是, 与“九五”末相比, 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中高附加值行业比重有的下降。2000年, 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三个行业的单位数所占比重分别为7.4%、2.8%和1.5%;到2004年则分别下降了5、1.1和0.5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下降了3.8、3和0.5个百分点。

2、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调查发现, 浙江许多产业集群立志于搞研发的企业很少, 创品牌的也不多,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更少。在浙江省80%的中小企业没有进行新产品开发, 绝大部分企业的产品来自于模仿、来料加工和OEM, 产品更新周期在2年以上的占55%左右;中小企业的国家、省级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7.3%。据最新数据显示, 浙江57.52%的企业没有投入科研经费, 仅18.10%的企业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产品, 而从近年来的新生增量看, 浙江大部分是原有区块的扩张或扩散, 更多属于投资驱动的外延扩张, 源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新生区块不多。从2000年到2004年, 全省块状经济总产值增量约9830亿元, 真正源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新生区块仅29个, 总产值约889亿元, 分别占新生区块的12.7%和27.9%。这无疑凸显出浙江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严重不足, 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3、产业层次低, 产品附加值不高

浙江民企实力全国最强, 全国民企500强浙江一省就占了四成以上, 经营体制和经营理念在全国也是最为领先的。但从全球产业分工来看, 浙江的集群产业大多数仍然处在价值链的末端。集群经济产品低档次、低附加值的总体特征没有根本改变, 仍然处在模仿创新为主、价格竞争为主阶段。产业集群中企业技术创新的速度不快、开发新产品能力薄弱、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 集群更多的是集聚而不是协调整合创新。如, 在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下, 浙江出口企业的效益下滑, 呈现出口比重越高效益水平越低的态势。2004年1-10月,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 出口比重在50%以下、50%-80%、80%以上的企业销售利润率分别为5.8%、5.3%、4.0%。同时, 部分行业出口效益已明显低于内销。这对一些以出口为导向的产业集群绩效的影响十分明显, 浙江纺织业集聚效应的不断降低, 就是其中的典型。

4、同业过渡竞争明显

浙江的很多集群产业集中于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产业门槛低, 仅仅通过简单的模仿与学习, 就迅速形成了大量低端的产业集聚。这些集群里的企业以个体、家庭企业为主, 起点低、规模小, 再加上广泛存在的低水平重复和过度竞争的情况下, 产业集群之间和内部的分工和专业化必然受到限制。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规模、资金、人才, 只能以低成本为竞争优势, 而其价格优势又很大部分来源于环保等内部成本转移给社会成本所致。企业的积累有限, 培育不出知名的品牌。这些, 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产业集群的经济绩效, 影响了产业链的升级和集群竞争力的提升。在浙江当前的情况下, 生产要素市场尚待健全, 破产和兼并的法律和市场机制都不完善, 企业退出具有很大的障碍, 过渡竞争就更容易出现。

5、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浙江绝大多数集群经济都是自发形成的, 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战略设计, 公共服务相对滞后, 往往先天条件不足。很多集群内部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缺少关联产业和辅助支持产业, 缺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效支撑。政府与中介机构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政府与产业集群的关系各国学者意见分歧, 但在现阶段中国宏观环境下的集群经济, 属于不充分市场, 市场失灵和失范的概率较高, 政府的作用不可替代。行业协会是集群经济中的重要角色之一, 众多规模较小的企业通过协会而能联成一个整体, 避免单一经济人理性的副作用乃至“囚徒困境”的出现, 从而采取一致行动, 提高市场竞争力。浙江很多集群经济中没有协会, 或是存在一些官方派出机构的协会, 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

四、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的几点启示

当前,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战略的深入, 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各地发展区域经济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建设什么样的产业集群, 怎么样建好产业集群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从对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竞争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中, 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选择最有利的产业集群模式

我国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应当根据各自的优势, 结合世界上成功的典范, 创造性地建设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而不能追求统一的模式。目前中关村虽然拥有众多的软件公司, 但缺乏硅谷那样鼓励冒险的氛围, 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不到位, 多数只挂牌子不出成果。各企业为了避免知识外溢, 不与同行交流合作, 同时也限制了自己的发展。因此, 要发展高科技产业集群, 最关键的是: (1) 发展混合式的集群模式, 一方面鼓励中小企业的成长, 同时注意塑造具有带动性的知名企业; (2) 鼓励勇于创新, 勇于冒险的科研精神, 营造积极的创新氛围; (3) 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密切合作; (4) 在融资政策上, 给予中小企业大力扶持。

2、注重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是产业集群取得成功的关键。产业集群的品牌建设有两条途径, 一是凭借核心企业的优势, 围绕核心企业的品牌进行, 使原有的品牌美誉度更加扩大化;二是众多相对独立的企业以产业优势为依托, 以地方特色为旗帜, 共同塑造区域品牌。没有品牌优势, 难以出现轴轮式集群, 没有领头羊, 谁也不会盲目跟从。没有品牌优势, 也难以形成网状式集群, 只能各自赶集式地摆地摊, 不可能共赢。

3、注重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 加快传统园区向集群经济的转变

一群有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地理上集中, 可以形成产业集群, 但并不是简单地把企业集中在同一个地方, 就能形成产业集群。世界著名的产业集群大都经历了较长的建设时期, 有的历经几百年。一哄而上, 试图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产业集群, 只会在各种园区建设中, 不考虑地区特色和资源环境, 饥不择食地乱拉项目、乱建工厂, 最终很难形成真正的集群优势。只有统筹规划, 有所为有所不为, 才能依托自身地理和产业优势, 形成分工有序、相互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4、营造良好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一是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思路, 打破条块、区域分割, 统筹功能布局, 共建各种自网络平台, 做到公共设施尽可能共建共享, 真正以市场规律配置各类要素资源。二是重视软环境建设, 在企业文化创新、企业信用建设、公平公正公开执法等各个方面, 为企业群成长提供优质服务。三是在区域内通过各种中介服务、政策服务, 尽可能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以提升企业群的整体竞争力, 促进产业集群的成长, 不断增强产业集群对国内外资本的吸纳力和区域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丁耀民等省经贸委课题组.浙江省“块状经济”发展报告.http://www.zjol.com.cn/05biz/system/2006/08/01/007781044_03.shtml

篇4:试论浙江省纺织产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纺织产业;机遇;发展趋势

一、浙江省纺织产业的现状

(1)纺织品出口数额较大,出口增长态势依旧。纺织品出口企业在浙江省以私营中小型企业居多,据统计,至2008年,绍兴纺织业产值分别占全国的7.8%、全省的30.6%,实现利润分别占全国的7.3%、全省的29.3%,自营出口分别占全国的5.3%、全省的25.4%。虽然纺织品出口企业的数量众多,但每个企业的出口量小,导致这些企业的研发受到资金和规模的制约,又因为企业科研人才的缺乏和产能的限制,难以开展自主产品的科研项目,不仅影响企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产品也仅仅因为价格低廉而在国际市场上有交易的需求,本身没有特色难以在国际市场长期立足。与此同时,应对出口退税的下调和人民币持续升值,部分具备较强实力的浙江纺织企业,研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面料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也随之提高,在国际市场成为抢手货。(2)产品大多出自中小私营企业。浙江省私营中小型企业居多,且呈现企业数量多,尤其纺织品出口企业更多,但是单位出口量小等特点。由于这些小型企业出口量有限,大多注重眼前利益;加上受资金、产能和人才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自主开发的产品极少,结果,不仅影响企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其产品亦因为没有特色而难以在国际市场长期立足;此外,这些小型企业市场开拓能力较弱,出口市场自然相对狭窄,因此,相当一部分企业只能依靠接二手单,代客加工,或是通过挂靠等方式,经由一些大型自营进出口企业进行出口贸易。这一方面给国家对外贸易统计造成一定混乱;另一方面鉴于产品本身及企业自身风险抵抗能力较弱,在当今贸易战四起,壁垒重重的国际贸易大环境中,这些企业及其出口产品往往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牺牲品。(3)纺织产业能有效缓解就业压力。数据显示,虽然近年来,纺织业出口占比在逐渐下降,但是纺织行业所消化的劳动力却在逐年增加。纺织品出口企业中也有些拥有比较先进的技术,还有浙江省的产业集群及其创造的经济价值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鲜明特色,是浙江纺织业的一大竞争优势。我国企业面临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也就需要进一步提升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大唐镇位于西施故里的诸暨市中部,袜业在诸暨市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23%。而大唐镇纺织业总产值的90%来自袜业,农民入均收入的90%来自袜业,外来人口中90%的劳动就业依靠袜业,甚至城镇出租房中的90%都用来做为袜业加工的场所。浙江的纺织行业中的许多企业不注重研发投入,导致产品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含量较低产品技术含量低,出口的产品不能拥有较高附加值,只能进行采用低价格竞争策略,追求薄利多销;而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是形成纺织品产品价格低廉的重要原因,也形成了产品在国际竞争中最大的优势。(4)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竞争将更趋激烈。首先是国际上有生产、出口同类产品的邻国及其他强劲的竞争对手,如泰国、墨西哥等国家;其次是国内纺织业内部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白日化。因此,人民币币值的调整也即国内纺织企业竞争力的调整,甚至是纺织业在经历。综上所述,纺织产业在浙江经济中依然占据重要的地位,其对于促进浙江经济增长、外贸扩张,以及解决就业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自从中国加入WTO以后,随着浙江纺织品对外出口的增加,出于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西方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外我国特别是浙江的纺织品出口采取了种种非关税贸易壁垒,这些政治风险对浙江的纺织品外贸造成了极大地冲击。

二、浙江省纺织产业的发展趋势

根据目前浙江省纺织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运行状况看,首先关键是要整合区域内人力、物力等技术创新资源,整合产学研三层面,建立适应浙江省纺织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这就要求省或地方政府和纺织产业相关管理部门、纺织企业、纺织科研机构、金融支撑机构在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并相互协调,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纺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本研究是针对浙江省纺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如果能够迸一步对国内其他区域范围内的纺织产业做相应的研究,那么就可以将各区域的研究结论加以对比,扬长避短,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协调国内纺织产业的发展,为提升国内纺织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有实际意义的指导。(1)浙江省纺织产业升级面临的机遇。第一,国内纺织产品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尤其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需求的增长,为浙江纺织产业创造了新的产品突破点。同时,消费者对纺织产品质量、细节、品牌认知等方面需求档次的提高为浙江纺织产业升级创造了良好的需求环境。第二,浙江外部区位优势与专业市场的深入发展,促进浙江纺织产业信息、技术交流与传播,为浙江纺织产业整体升级奠定基础。第三,国际产业内贸易加深,纺织产业进一步转移,为浙江纺织产业学习先进技术、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条件。第四,较为完善的产权体制与市场体制为浙江纺织产业升级奠定制度基础。(2)浙江纺织产业升级面临的挑战。第一,劳动力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不足,导致从业人员技术创新意识与能力两方面相对欠缺,从根本上制约浙江纺织产业升级。第二,金融、知识产权保护、标准认证体制等稳定性制度不够完善,影响浙江纺织产业融资渠道的拓展,以及升级所需的技术创新环境的形成。第三,相关政策针对性较弱,且实施不够合理,对浙江纺织企业内在升级动力的激励作用不足。综合以上分析得出浙江纺织产业升级的战略目标:加强技术创新、品牌设计与培养,拓展营销渠道,实现浙江纺织产业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提升。(3)浙江省纺织产业升级总体思路。第一,对浙江纺织产业来说,最终目标是提高纺织产品研发技术、创立国际知名品牌、拓宽营销渠道,实现浙江纺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次向更高端转移。应重点鼓励已具备一定实力的浙江纺织龙头企业,通过把握国内、外两个市场,实施“品牌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战略,着重实现自身从纺织产业全球价值链生产加工环节向原料研发生产、品牌设计和营销等更高环节攀升。第二,浙江纺织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的发展重点在于首先提升目前所处生产加工环节竞争力。政府可以通过培育和建设以产业园区、核心企业为主体的重点区块,积极推进块状经济向完全意义的产业集群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相关支持产业同步发展等措施,进一步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实现纺织全球价值链曲线趋向平缓,为最终实现价值链攀升积蓄力量。由于劳动力素质是影响浙江纺织产业升级的最基础和最关键因素,即实现产业升级所必须的技术进步及品牌设计都首先要依靠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专业人才为基础,因此,要促进浙江纺织产业升级,政府必须以构建全面有效的人才支持政策为重点,注重多层次人才培养。

目前浙江省纺织品生产和出口面临着电力紧张、原材料成本上涨、出口退税率调低等不利因素,这都将影响到浙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建立在低劳动力成本基础上的竞争力并不能长久保持,因此要保持浙江省纺织出口持久的竞争力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创新产品,同时加大创建品牌的力度。据最近对纺织品出口企业调研情况看,浙江纺织品企业对出口总体持乐观态度,认为我国与欧盟和美国达成的纺织品出口协议,对浙江乃至全国纺织品出口的稳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坚信浙江省纺织产业的前景还是很乐观的。

参 考 文 献

[1]骆金燕.浙江省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9:27~29

[2]罗俊杰,汤晓丹,刘霞玲.浙江省提升纺织企业节能环保水平的政策创新[J].经营与管理.2011:1(8)

[3]陈西川.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导报.2009(8):134

篇5:浙江省机器换人产业升级调查报告

产业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通过创新驱动、“机器换人”推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是经济继续保持增长的动力之源。2010年以来,在招工难、用工贵的倒逼下,浙江率先实施机器换人工程,计划在未来5年,每年实施5000个机器换人项目,实现5000亿元机器换人投资,推动工业生产方式由“制造”向“智造”转变。随着浙江省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全面推进“机器换人”,产业结构得到明显提升,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机器红利显现。但同时对浙江劳动就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浙江经信委针对30个工业行业、567家企业进行了机器换人专项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15份,结果显示,75.7%的企业把“用工成本高”列为开展机器换人的首要原因。省经信委认为,机器换人是化解用工贵、招工难最管用的办法。

调查显示,61.5%的企业至少减少10%的一线员工,其中16.3%的企业减少30%以上一线员工。若以开展“机器换人”后用工减少10%推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减少用工70万人以上,仅今年就可节省用工成本290亿元以上。

另外,机器换人在提高生产率等方面也显现出一定效果,如72.9%的企业的生产率至少提高10%,其中27.3%的企业提高30%以上。投入成本高成障碍

受调查企业中,38.1%表示对机器换人“迫切需要”,有53.4%的态度“模棱两可”,认为只有在政府加大政策激励力度时才会考虑,原因主要是机器换人一次性投入大、成本回收期长,以企业现有财力无力承担。

近年,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上升,去年浙江规模以上企业利息支出增幅达21.2%,今年前4个月融资成本仍在高位震荡,约有71.1%的企业认为当前开展“机器换人”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成本太高。而企业通过自研设备实现机器换人的方式只适用于行业龙头企业,目前使用人工仍比机器便宜。

调查显示,机器换人总投资为100万~500万元的企业最多,占26.8%;其后依次是1000万~2000万元的占18.2%,500万~1000万元的占17.1%。投资回报周期为2-3年的最多,占27.9%。业内人士表示,浙江民企居多,规模不大,机器换人两三年的投资回报期已是它们的耐心极点。

另外,政府对机器换人的政策激励不够,针对性也不够,以及企业对现有的相关优惠措施知之不多等也是阻碍机器换人的因素。调查透露,企业最希望政府采取的激励政策中,高达81.3%的企业希望“按照购买机器设备费用,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69.7%的企业希望“按照自主研发设备投资额,给予相应的财政补助”。

一、“机器换人”带来人力资源结构变化

转型升级、“机器换人”是一个资本有机构成快速提高的过程,本质上是资本和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近两年,以“机器换人”为主要途径,通过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提升传统产业的浙江省转型升级战略加快推进,在人口、就业上主要表现为:

(一)外来人口的减少,人口增量、增速下降

近两年随着“机器换人”、转型升级大步推进,企业低端人员减少较多,省外劳动力明显回流,浙江省常住人口增量、增速下降。2005-2010年,浙江省常住人口从4990.9万人增加到5446.5万人,年均增加91.1万人,年均增长1.76%,而2011年、2012年常住人口增量仅为16.5万人和14.0万人,增速分别为0.30%、0.26%,下降明显。

(二)工业吸纳就业人员减少

2005-2010年,工业就业人员从1160.3万人增加到1493.6万人,年均增加66.7万人,而2010-2012年从1493.6万人增加到1523.8万人,年均增加15.1万人,其中2012年仅增加1.6万人,工业新吸纳的就业人员明显减少。根据就业弹性变化测算,2011年、2012年两年间,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机器换人”,少吸纳就业60万人左右。

(三)就业人员素质明显提升

2012年城镇(含私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业人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和大专学历人员占比分别为6.26%和11.17%,比2009年提高1.67、2.32个百分点;高中学历人员和初中及以下人员占比分别为28.45%和54.12%,比2009年降低0.02和3.97个百分点。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占比分别为10.01%、12.43%和35.14%,分别比2009年提高1.53、1.46和11.67个百分点。就业人员学历层次,专业素质明显提升。

二、“机器换人”效应正在显现

转型升级、“机器换人”有力地促进减员增效,同时也对劳动就业带来了挑战。

(一)“机器换人”缓解部分企业用工紧张状况

浙江省为数众多的企业从事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依赖廉价低端劳动力,企业用工缺口较大。随着转型升级、“机器换人”的推进,企业依赖廉价劳动力现状有所改变,用工缺口一定程度得到缓解。根据省就业局企业用工情况监测,企业缺工率从2011年6月的4%,降到2013年6月的2.18%。

(二)“机器换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效果显现,劳动生产率提升加速

“机器换人”的必然结果是从业人员的人均产值提高,效率提升。2000-2010年,工业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从4.02万元增加到8.7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5.58%。2010-2012年,工业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从8.78万元增加到10.0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5.73%,比2000-2010年高0.15个百分点。其中,2012年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6.29%,比2000-2010年提高0.71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加速提升态势初现,企业竞争力增强。

(三)“机器换人”使企业职工工资大幅提高

“机器换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劳动生产率,使职工工资大幅提高得以实现。2000-2010年,企业总体用工偏紧,工业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从9853元提高到29515元,年均增长11.60%,2012年又提高到40270元,2010-2012年间年均增长16.81%,比2000-2010年提高5.21个百分点,为居民收入实现翻番打下良好基础。

(四)工业吸纳就业能力明显下降

解决就业问题,主要靠经济发展拉动,浙江作为制造业大省,工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2012年,浙江省工业从业人员1523.8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41.28%。但随着工业“机器换人”、转型升级的推进,工业吸纳就业能力明显下降。2000-2010年,工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6.25%,但2010-2012年年均增长降到1.01%,其中2012年工业从业人员仅增长0.10%。从工业增加值的就业弹性看,2000-2010年平均为0.482,而2010-2012年平均为0.116,其中2012年仅为0.014。

(五)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压力加大

近年来,浙江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稳定在3%左右(如下图),今年以来呈明显上升趋势,这有经济增长放缓的因素,但主要还是企业转型升级、“机器换人”带来的影响。根据大城市劳动力调查,当前失业人员中,因经济、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的结构性失业人数占一半以上,比2005年同期高10个百分点以上,因劳动者求职与需要提供的岗位存在时间差导致的摩擦性失业占近四成。随着转型升级、“机器换人”的推进,短期失业压力会进一步加大。

(六)就业结构矛盾突出。

转型升级、“机器换人”节省大量劳动力,减少了经济发展对省外低端劳动力的依赖,省外劳动力回流明显。但同时,企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明显提高,技术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等明显紧缺。劳动力市场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技术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的求人倍率高于整体平均值,差距最大的超过100个百分点。省就业局企业用工监测数据显示,技术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占缺工总人数的22.22%,呈上升态势。

三、对策建议

转型升级、“机器换人”提高了企业效率,提升了企业竞争力,是大势所趋,但同时短期内对劳动就业带来了挑战。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在全面推动“机器换人”时,要兼顾稳定就业、扩大就业。解决就业主要靠经济的发展,产业的调整,辅之以社会的积极引导。为此建议:

一要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政策,包括金融、财政税务、科技、人才政策等;

二要培育内需增长点,促进消费较快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

三要积极引导投资,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到实体产业;

四是进一步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服务业,使之成为未来浙江省吸纳就业的主力;

五是加强对就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特别是应用性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和再教育,提升就业人员技能,有效缓解摩擦性失业;

六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拓展企业参与办学的深度和广度,鼓励社会力量、企业参与技能培训实践工作,奖励师傅带徒弟的技能培养、传承模式,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为转型升级、“机器换人”提供人力支撑和智力保障。

篇6: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一、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材料产业已占全省区域经济总量的16.01%,总体销售规模近200亿元、出现了一批在全国具有“独创性”和“垄断性”的企业和新材料产品,这批企业成长性好,发展后劲足,产品技术含量高。特别是其中的民营企业,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走产学研联合开发的道路,大力开发生产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新材料产品,与上下游产业相互交融,逐渐形成新的产业链,使产业结构呈现出横向扩展的特色。新材料产业成为我省传统产业改造的重要突破口,在特种金属材料生产、塑料改性、精细化工产品结构调整,建材产品更新换代、轻纺传统工业产品提档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以纳米材料与技术为代表的新材料的发展,已成为我省产品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切入点。我省新材料产业具有几大明显的产业优势:

(一)磁性材料:是国内第一大磁性材料生产省份。其中永磁铁氧体(产量占全国64%),稀土永磁材料、软磁铁氧体材料等三大系列有明显的产业竞争优势,东磁集团已成为亚洲最大铁氧体生产企业,产量全国第一。天通股份公司、宁波科达磁性材料公司的软磁铁氧体材料产量位居亚洲前列。随着磁性材料下游IT、汽车、机械等行业迅速发展,具有优异产品性能和广泛应用领域的我省磁性材料产业,发展前景诱人。

(二)电子工业用有色金属材料:我省拥有众多的铜材加工企业,开发成功的高精度电子铜带已成为我国电子工业所需的高导电、高导热、低成本的新型铜基材料,解决了电子工业一直依赖进口的发展瓶颈。

(三)单晶材料:硅材料产业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浙江大学海纳半导体公司将形成近十亿产值的生产规模,成为世界十大硅片供应商;信息产业的基础材料之一——金属酸锂单晶材料 的生产,我省也在全国占有重要一席位置。

(四)有机硅材料:以有机硅为基础材料的各类产品如硅橡胶、硅油、硅酮胶、有机硅涂料、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等在我省均有生产。浙江新安化工集团已具有5000吨(在建一万吨)甲基硅烷单体生产能力;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硅酮胶,产量达到全国首位,质量与世界名牌GE、道康宁公司产品齐平。

(五)工程塑料:我省是塑料大省,在我省沿海地区形成了塑料加工产业带,并具有全国最大的余姚塑料交易市场,带动了阻燃剂等相关材料及领域的发展。我省有机氟材料产量全国领先。

(六)新型建筑材料:我省建筑新材料产业的规模企业众多,拥有全国最大的钢结构生产基地和混凝土外加剂生产企业,保温节能材料生产在国内也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的混凝土多孔砖发展迅速,并由我省的相关单位制订混凝土多孔砖的国家标准规范。

(七)纳米材料:浙江省是全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最早的省份,目前涉及纳米材料生产与应用开发的企业有数十家,如浙江华特实业集团公司、浙江超微细化工有限公司等,在纳米磁性材料和纳米粉体制备以及纳米材料在高分子、陶瓷、纺织品、涂料、化学电源、电子与功能材料、建筑材料等产业中的应用等方面取得较多的研究成果,实现了产业化。

我省新材料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技术差距明显,产品档次不够高。从全省情况看,除少数产品外,大部分新材料产品处于中低档次。二是人才不足,科研力量薄弱,特别是一些关键的新材料产业领域,专业人才不足成为制约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投入机制不够健全。相当多的新材料产业发展受投入不足的制约,特别是新材料产业中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生物医用材料、电子信息新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其产业化前期的投入都比较高。四是新材料产品的市场开拓不够。特别是对一些产品比较新、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新材料产品,市场开拓工作相对落后。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实施“八八战略”,以新材料研究开发为基础,以新材料应用为重点,以新材料产业化为主要内容,以增强我省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推进产学研合作, 加速新材料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持续竞争力;打造全国一流的、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区域经济新材料产业带。

(二)主要目标

到“十一五”期末,浙江省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和产业化水平总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杭州、宁波、湖州、绍兴、嘉兴、金华等地区将形成区域经济新材料产业带;加强产学研合作,建成一批装备良好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新材料应用企业技术中心和新材料创新平台,建成一批服务社会化的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在各区域经济新材料产业带中,建成一批有技术含量、有生产规模和较高市场占有率、有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完善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应用新技术、新装备、全面推动新材料与传统应用产业的技术改造,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主要目标是:

(一)到2010年,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占全省区域经济总量的18%。培育单晶材料、磁性材料、有机硅材料、电子陶瓷材料、电子用铜合金材料、建筑节能材料、纳米氧化物等新材料产业,使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到2010年,建成1-2个材料创新平台和30个新材料开发及应用企业技术中心;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开发(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3%以上,技术创新与改造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在新材料产业的产品中,20%达到同期国内领先水平,8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到2010年,新材料产业中,主要产品质量、档次和配套水平高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产业整体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浙江省竞争能力强,强势企业多,发展后劲大的主要高新技术产业。

(四)到2010年,提高在全国有明显优势的磁性材料、电子用铜合金材料、单晶材料、有机硅材料、电子陶瓷、新型建筑材料和工程塑料等产业规模和产业的集中度,形成科技力量雄厚、装备水平精良、组织体系完备、产业布局合理、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带,开发出50多类新产品,产业带内集中培育上亿产值企业100家,形成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新材料工业创新体系,产值占全省同行销售总额80%以上。

(五)到2010年,浙江省争取在重点领域的传统材料推广应用纳米改性技术面达到15%,纳米材料生产和应用产品产值占相关工业总产值的20%。建成10个有较强竞争力的纳米材料产业基地和若干纳米材料

及应用开发中心,成为区域支柱和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20%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重点发展领域和主要任务

(一)重点发展领域

根据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展望未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到2010年,全省拟重点发展的七大新材料领域是:

1、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是近年新兴发展起来的新材料领域,该领域正处在蓬勃发展阶段。我省未来着重发展以下纳米材料产业:

(1)专用纳米粉体及纳米材料产业

研究纳米材料制备新技术、纳米结构生长控制技术、后处理技术等,发展专用纳米粉体材料、纳米晶块体材料、纳米微晶玻璃、纳米陶瓷/金属/合金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等产业,其中重点发展纳米有机膨润土、纳米电子陶瓷粉体(如纳米电子二氧化钛、纳米电子级化学物、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硅、纳米氧化锌、氧化钻和氧化铋),保持我省在一些纳米材料制备及产业方面的领先地位。

(2)纳米改性传统材料产业

重点研究纳米多功能协同优化技术、纳米材料与被改性材料的相容性技术、纳米结构及纳米改性材料的资源节约型洁净生产技术等,发展纳米材料改性塑胶/陶瓷/金属/建材等传统材料、纳米环保材料等,提升我省传统材料产业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3)微纳电子器件产业

重点研究微纳结构材料与器件的设计基础、结构和功能可控的制备技术、自组装及集成技术,制备微纳结构器件,建立网络通讯中的微纳器件产业,生产谐振器、滤波器、天线、电容器、截止器,超微开关、微电极等系列微纳器件,形成新一代网络通讯元器件的产品平台,使我省在这一领域直接进入国际前沿。

(4)微纳电子器件产业

利用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与医疗方法相结合,形成新的领域或学科,发展智能控释药物输送体系、介入疗法等新治疗与器官修复材料、分子影像与检测技术及材料、生物传感器。积极推进纳米材料在传统医疗器件的应用技术,促进我省纳米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主要规划区为环杭州湾、宁波及其它沿海地区。

2、电子信息材料

电子信息材料是浙江省优势特色行业,着重发展以下产业:

(1)高质量大圆径硅单晶材料、以硅材料为主体的集成电路及半导体材料、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激光材料、高亮度发光二极管材料、电子陶瓷材料、红外探测器材料、液晶显示材料,光纤材料);大圆径硅单晶材料、以硅材料为主体的集成电路及半导体材料、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

(2)磁性材料、以铜合金为主的金属新材料、以微波介质陶瓷/介电陶瓷/铁电陶瓷等为主的电子陶瓷、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材料等。

主要规划区为杭州、金华、海宁、嘉兴、绍兴和宁波地区。

3.生物工程、医药新材料

发挥我省医药生产大省的优势,在“十五”期间完成开发药用辅料新材料,生物活性新材料(骨组织、口腔材料)和生物芯片材料后,我省生物医药材料已取得长足进步的条件下,重点开发药物控制释放材料、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纳米生物活性材料、介入诊断和治疗材料,可降解和吸收材料。

主要规划区域为杭州、舟山、湖州、温州、台州。

4、新型功能材料

着重发展纳米功能材料(显示材料和紫外光源材料)、纳米催化/抗菌/自清洁材料、纳米光吸收/光转换材料、钠米静电屏蔽材料、新型储能材料(太阳能转换材料)、金属功能材料与新型金属化合物等产业。主要规划区域为:杭州、绍兴、湖州、台州。

5、新型建筑材料

着重发展低辐射镀膜玻璃、自保温节能墙体材料、外墙保温节能材料、结构与功能一体化建筑材料、混凝土外加剂、防水材料、密封材料、工程塑料、钢结构材料、土工布材料等产业。

主要规划区域为:杭州、金华、绍兴和宁波地区

6、新型高分子材料

着重发展高性能化的聚烯烃、具有光/电/磁特征和膜分离特性的高分子功能材料、无公害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自降解的高分子包装材料、环境友好涂料、染料、胶合剂等无磷活性的日化材料、新型环保材料(水处理隔栅材料、分子筛材料)等产业。

主要规划区域为:杭州、嘉兴、绍兴和宁波地区。

7、有产业特色的新材料

智能纺织材料(纳米抗菌抑菌、红外保温、负离子释放、自清洁、阻燃防水防油、抗静电纺织材料)、功能性复合型纤维、过滤材料、特种防护材料等产业。

主要规划区域为:杭州、绍兴、湖州和宁波地区。

(二)主要任务

根据新材料产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一是要结合当代材料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贯彻政府推动与市场竞争相结合的方针。鼓励、支持、引导各地、各部门和相关企业发展新材料产业;政策扶持、资金引导,重视调动社会的积极性,多渠道筹措资金,优化新材料产业发展环境;借助区位优势和人才优势,顺应集群化发展趋势,整合产业资源;办好新材料生产基地和产业带,在优势领域形成特色,优化经济区域结构。

上一篇:涉水淌过青春小镇作文下一篇:开业庆典仪式经典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