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拓展

2024-04-18

回顾拓展(精选10篇)

篇1:回顾拓展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联系生活实际作进一步考虑,从所读的内容中想开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通过回顾,让同学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维护环境。

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这四篇课文从内容中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该如何去珍惜资源,维护环境?还从课文内容中获得对某些环境问题的新认识?

师:本组课文,作者以环保为主题,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维护环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身的力量。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运用“联系实际,深入考虑”的读书方法,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联系《只有一个地球》,小组内交流自身的读书收获和体会,体会联系实际,深入考虑”的读书方法。

总结:本组课文内容引人深思,读书就应该走入文里,披文入理,再走出文外,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既读进去,又想开去,这就是文里文外的读书方法。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身的体会和感悟,如何掌握文章内容,联系实际,深入考虑去理解课文内容。

[评:对本组课文进行了回顾,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同学课外查询资料情况,了解到同学的知识掌握情况。]

日积月累

(1)在许多名言警句中,有许多关于节约和珍惜方面的名言警句,给我们启发很大,从以前我们的学习积累中,你积累了哪些这方面的名言警句?

抽生背诵。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缺乏。)

师:今天,我们还要积累关于环境维护的宣传口号和标语。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幻灯片)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身。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a同学自由吟诵。

B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身体会或感受,明白环境维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教师展示搜集的资料。(略)

(3)背诵并积累这些标语版和口号。

(4)交流课外收集的环保宣传标语。

[评:教学循序渐进,遵循了同学的学习规则, 放手让小朋友自身考虑, 留足了空间, 让同学自主学习, 受到教育]

趣味语文

引入:你知道“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故事吗?

(1)默读成语故事,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讲述的内容,考虑:故事中哪些话解释了“竭泽而渔”这个成语?

(2)再读故事,讨论:“竭泽而渔”的战略对于当时的晋国有什么好处?从故事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这种战略存在的问题?

(3)全班交流。

(4)文中“雍季所说的,关系到百年大计;狐偃的战略,只是为了一时之利,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你是怎么体会的?

(5)从这个成语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6)回顾我们本组单元所学的课文,想一想:还有什么也关系到持久之计,也需要久远规划?

篇2:回顾拓展

①交流自己眼中的毛泽东。结合自己的习作,交流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收获和运用。交流本学期的语文学习感受。

②朗读背诵毛主席诗词。

③阅读成语故事,感受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宽阔胸怀。

课前准备

①课前阅读有关毛泽东的相关资料。

②准备好本单元的习作练习。

↘交流《我眼中的毛泽东》

①谈话导入

a.通过我们在课内课外阅读的有关毛泽东主席的资料,我们开一次演讲会,题目就是“我眼中的毛泽东”。

b.提出演讲要求。

演讲时语言要通顺,材料要翔实。

②小组交流

在四人小组内先演讲,评出本组的演讲代表。

③全班交流

在全班的交流演讲中,评出演讲优胜者。

↘交流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收获和运用

在小组内读出自己习作中的场面描写或者人物描写,请同学帮你评一评你描写得怎样。

↘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感受

说说在这学期的语文学习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试着填写下面的内容。

我最喜欢的课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我从中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我从他的身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有很多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朗读背诵毛主席诗词

①朗读《卜算子.咏梅》,要读得准确、有韵味。

②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展示读,配乐读。

③交流毛主席的其它诗词。

↘阅读成语故事

①阅读成语故事,说说你对祁黄羊的印象。

篇3:回顾拓展

1.本次“日积月累”的内容是积累四条外国的名人名言, 教学时很容易停留在理解和背诵上。其实, 看似“高高在上”的名人名言, 它与生活紧密相关, 应让学生感受其“亲近生活”的一面, 感受名人以及名言“灵动的语言运用”的一面, 在运用中积累, 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2.本次“趣味语文”是品读三个既有言外之意、又饶有趣味的阅读材料, 教学时容易停留在只是欣赏的层面。在欣赏文本的同时, 教师要拓展相关的材料, 并创造性地将其设计成学生的语言训练活动, 让学生在训练中感受语言的妙趣横生, 感受语言蕴涵的魅力, 并为学生课后深化趣味语文的学习开辟出更广阔的拓展空间和自由追求的领地。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的教学

(一) 介绍名人, 引入名言

1.师:在第八组课文中, 我们欣赏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下面我们来认识四位外国名人, 他们都是世界文学巨匠, 而且都是诗人。

2.师:认真地读一读他们的名言。

(二) 理解意思, 学会积累

1. 师:读袁隆平的事迹, 让你想到了哪句名言?

袁隆平, 率领科研团队行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道路上。这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艰辛之路:他遭遇了“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雨, 人为的毁禾、地震的死亡考验, 以及试验技术上的数次重大失败等。但他为生命中弥足珍贵的杂交水稻事业无怨无悔, 倾其一生。历经数十载的不懈探索和艰难实践, 袁隆平终于成功了!中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

袁隆平获得了“拯救饥饿奖”“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世界粮食奖”, 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多个世界奖项和荣誉。袁隆平可谓大功至伟。但这些奖励, 对袁隆平来说“都差不多, 没有高下之分”, 他更关心和一直在努力的就是早日让自己的“禾下乘凉梦”梦想成真———水稻比高粱还高, 稻穗比扫帚还长, 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 他和他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生:袁隆平为中国、为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谓大功至伟, 但他却是那么谦逊, 让我懂得了: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 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生:袁隆平率领科研团队努力地实现着“禾下乘凉梦”, 在这条路上同样会遇到重重挫折和失败, 但我相信这个梦一定会实现: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 西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2. 师:说一说, 你想把书中的哪句名言送给谁?为什么?

生:我想把“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 花的事业是甜美的, 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这句名言送给老师, 因为老师呕心沥血地教育学生, 把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当做自己最大的快乐。老师所从事的事业就是“叶”的事业。

生:我想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心焦, 也不要烦恼, 阴郁的日子里要心平气和, 相信吧, 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这句名言送给我自己, 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 当我不快乐的时候, 我要鼓励自己乐观地面对。

……

3. 师:读名言, 就像在聆听名人的教诲, 就像在和名人对话, 请大家背诵四条名言。

4. 师:本次“日积月累”中的四条名人名言只是一个引子, 你准备以后怎样摘录和积累名人名言呢?

(三) 名言创新, 名人创意

1. 师 (播放广告视频《洋河蓝色经典》) :你觉得广告词写得好吗?为什么?

比海洋阔大的是天空, 比天空阔大的是人的心灵。

—— (俄国) 普希金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 (法国) 雨果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 比海更高远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

——洋河蓝色经典广告词

2. 师:《日积月累》中的四位外国名人, 他们也是语言运用的大师。 (师出示下面一则小故事)

有一次,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在一条只能让一个人通过的小道上, 他遇到了一位自负傲慢的批评家。批评家开口道:“我是从来不给笨蛋让路的。”

“_______________。”歌德说完, 笑着退到路旁。

师:歌德说的是什么呢? (“我恰恰相反。”) 回答得多么巧妙而有趣呀,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二、“趣味语文”的教学

(一) 学习交流“趣味语文”中的三则材料

(1) 理解“言外之意”

师:《手表广告》《交通告示》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你觉得在语言表达上趣在何处, 妙在哪儿?

(2) 感受无限想象

师:《最短的科幻小说》, 虽然只是一句话, 但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俱全。读着这句话, 你会产生哪些想象呢?

地球上怎么会只剩下一个人?发生了一次什么样的全球毁灭性的灾难?核战争, 星球碰撞, 还是地球爆炸?而这个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是怎样幸存的?躲在哪里?从哪里归来?有什么保存生命的法宝?其他人都到哪里去了?是去了别的星球, 还是都死了?既然地球上仅剩一个人, 那么敲门的又是谁呢?是外星人, 机器人?还是其他高智能的动物?这最后一个人是否去开门?开门后将看到什么?如果是外星人, 他们能够通过语言来沟通彼此的情感吗?……最后故事又将会怎样发展?……总之, 有一百个读者, 就会有一百个关于“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的故事。

这篇小说虽然“微小”得只有一句话, 但是它暗含的潜信息却是相当丰富的, 可以让人想象出几百几千甚至几万句的故事来。读这一句话, 我们不得不为文章的构思和创意所折服。

(二) 请你结合语境, 说说“言外之意”

(1) 肯尼亚天然动物园的“游人须知”规定:“凡向鳄鱼池内掷物者须自己负责拾回。”

“游人须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 有一回, 马克·吐温向邻居借阅一本书, 邻居说:“可以, 可以。但我定了一条规则:从我的图书室借去的图书必须当场阅读。”一星期后, 这位邻居向马克·吐温借割草机, 马克·吐温笑着说:“当然可以, 毫无问题。不过我定了一条规则:从我家借去的割草机只能在我的草地上使用。”

马克·吐温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娜匆匆走进教室, 习惯地用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 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啊!”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谢谢提醒。”随即将纸团拾起, 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桶里。

张敏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

(三) 你能将下列广告巧妙地补充完整吗

(1) 鸡饲料广告:如果“佩利纳”还没有使你的鸡下蛋, 那你的鸡___________。

(2) 印刷公司广告:除了_________, 承印一切。

(3) 黏合剂广告:它能黏合一切, 除了_______________。

(4) 加油站广告牌:假如阁下烟瘾发作, 可以在此吸烟。不过请留下地址, 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链接

篇4:回顾拓展

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编排也关注到了“语文学习策略”的建构。例如,从“语文园地”到“回顾·拓展”,教材有意识、有序列地呈现读写知识,引导学习读写规律。尤其是第三学段“回顾·拓展”的编排更多指向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交流本组或一个阶段的语文学习在理解内容、读写方法、习惯培养等方面的收获,关注学生在拓展中有效地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在不同的语境或语言实践中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关注和思考如何落实“回顾·拓展”中的学习任务,也发现在教学中教师较多关心“回顾·拓展”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如果从“建构学习策略”的层面来着手“回顾·拓展”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帮助学生搭建语文知识结构,还有助于学生在解决语文问题时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得扎实,学得灵活,学得有效。

一、基于导学系统,目标让学生明确,形成策略意识

人教版第三学段的教材是按“专题”来组织单元的,每一个“专题”兼顾语文学习能力、习惯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内部的导学系统合理而清晰:每组课文前都有单元学习导语,然后是与单元主题匹配的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接着是与单元学习相应的“回顾·拓展”(如下图)。

“单元导语”在单元学习开始就点明了专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提出语言学习的要求;“回顾·拓展”希望学生在学习完一个单元后,能在教师的指导和与同学的讨论中,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梳理,并适当拓展,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基于教材内在的导学系统,教师可以适当前置“回顾·拓展”,与单元导读整合教学,让学生明确单元学习的目标。这有助于学生在对学习任务有整体了解的基础上提早规划,形成策略意识,有目的地去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使学习取得较好效果。

【案例1】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七”部分学习内容前置教学(课堂实录)

师:这个学期,我们结识了作者笔下不少的人物,有顾全大局的——(生接:蔺相如);足智多谋的——(生接:诸葛亮);在长征路上,为照顾小战士饥饿而死的——(生接:老班长)。

师:这些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说说,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生: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生:还有侧面描写……

师:是的,我们即将进入第七单元的学习,看看本组课文中作者又为我们刻画了哪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打开书本,请你快速浏览第七组课文的课题,认真默读“单元导读”和“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说说学习本组课文时,要注意些什么,可以怎么学?

生:我要特别注意课文用了哪些方法刻画人物。

生:每一人物都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什么,可以做个比较。

生:学习的时候,可以和同学讨论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写作的时候,可以用以上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

因为有学习经验和写作知识做支撑,在本组课文教学前,教师前置了“回顾·拓展”中“交流平台”的内容,让学生一进入本组课文学习就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在后续学习中,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去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教师则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如勾画句子、摘录片段、想象画面、补充阅读等来感受人物,谈谈对人物的理解和对写法精彩之处的体会,从而逐步建构对这一类文章的阅读策略。

另外需要一提的是,根据“回顾·拓展”的编排意图,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学生“怎么做”和“如何选择怎么做”,即策略的学习,也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我可以这样学习”,即策略运用的意识。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紧紧围绕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领悟课文不同的表达情感的方法。通过小林和小东两个人物的对话启发学生,阅读时既要注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也要注意领悟作者表达情感时所使用的方法。笔者在人教社出版的《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中摘录的教学目标如下:“巩固学习本组课文的所得,明白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他人。比如,读文章要入情入境才能被感动。”在人教网“教学设计”栏目里有另一则教学设计,其目标表述如下:“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比较这两则教学目标发现,前者较关注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入,所以目标出现了偏差;后者的目标表述具体,我们能看到学生将“做什么”“怎么做”,但是“做到什么程度”,学习方法运用的结果检测不清晰,可修改如下:

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以组内对话、组间展示的方式,交流课内和课外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在交流中感受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能从课外阅读和习作中摘录或列举“把思想感情含在事情的叙述或环境描写中”“在叙事的基础上直接抒发感情”“借景抒情”的句段。

目标1、2中的“组内对话、组间展示”“摘录或列举”等行为短语都能体现学习活动的方法和过程;目标2中的“摘录”和“列举”是对学生学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的检测。这样的教学目标制定体现了“策略性知识”学习的内容。学生也会在这样的目标引导下,逐渐具备策略意识,获得学习策略。

二、基于任务情境,过程让学生经历,促进策略生成

学习策略的生成离不开具体的学习情境,策略的展开与组织又是一种个体行为,具有个别化的特征。因此,教师在“回顾·拓展”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把学习的过程充分展开。

例如,教学“回顾·拓展”中“交流平台”这一板块,“交流平台”有三种呈现方式:“对话式”“话题式”“问题式”,其表述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学生展开对话。这样的呈现方式决定了“交流平台”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自主交流、自主整理、自我提升等。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交流话题。

【案例2】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五”之“交流平台”(教学后记片段)

在交流正式展开前,笔者引导学生浏览了本次“交流平台”的三个话题,要求以小组为单位(6人一组),选择三个话题中的一个,并讨论学习的步骤,填好“学习任务单”。其中刘琴小组选择了第二个交流话题,任务单是这样填写的:

“交流平台”学习任务单(二)

交流话题从课文中选取两三个人物,如,蔺相如和廉颇,诸葛亮和周瑜、鲁肃,加以比较,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序号任务栏(学习步骤和学习内容)分工与完成方式

1选定人物集体进行

2再读相应的课文,找出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独立完成

3设计好人物性格特点的比照表独立或合作完成

4交流表格,说说人物的性格、特点集体交流,刘琴组织

5演一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表演(集体)

这张任务单的填写并不是那么顺利的,确定学习的步骤立刻能反映出学生是否有学习的策略。组员先是借鉴了以前“交流平台”的学习步骤,填好了第1、2步;然后回忆了课文学习的情形,觉得应该把人物的性格特点罗列出来;怎么列呢?他们询问了教师,采纳了教师的建议——设计一张表格进行对照;又“偷偷地”去了解了另一个选择同一话题的小组是怎样安排学习的,从中受到启发,决定来演一演人物。就这样,他们花了10分钟填好了任务单。

其他小组也制定好了学习任务单,学生自己策划的学习由此展开了。

正是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这个“不顺利”的过程让这一小组成员完成了对学习内容、学习步骤的确定和调整,并通过表格的填写和修改,将内隐的认知过程外显出来。这样一来,学习策略便生成、转化为一套可以操作的程序,这会大大促进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策略,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三、基于自主构建,方法让学生生成,内化学习策略

策略性知识需要学生去自主建构,如果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总结策略,从而内化为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那么学生就能“求之于己”了。“回顾·拓展”教学恰好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案例3】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五”之“交流平台”的教学(实习教师对课堂学习的描述)

……

依据任务,第二组选定了蔺相如和廉颇作为交流的对象。组员各自独立完成了人物性格特点比照表的填写,开始组内交流。首先,组员们发现大家设计的表格不同,填写内容有差异。例如,这是朱佳宏设计的人物性格特点比照表格:

人物蔺相如廉颇

性格稳重、沉着直爽

特点足智多谋、顾全大局知错能改

刘昊男是这样设计人物比照表的:

人物身份共同点不同点

蔺相如上卿(文官)爱国

赤胆忠心有勇有谋 顾全大局

廉 颇将军(武官) 勇敢 直爽 知错能改

不同的表格反映出不同的思维方式,组员们各自解释了表格设计的想法,然后大家“综合”组员的想法,形成了下面这张比照表:

人物 身份共同点不同点

性格特点

蔺相如上卿(文官)爱国

赤胆忠心

勇敢稳重

沉着足智多谋

顾全大局

度量大

廉颇将军(武官) 直爽真诚

知错能改

在表演的环节里,小组选择将课文学习时写的“负荆请罪”练笔片段,改编成一幕小剧本,通过演绎人物的语言(语气)、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组员在整理学习收获的时候,有三点大家一致公认并记录下来:

1.了解了一个人的特点,可以从他说的、做的来判断。

2.交流很重要,可以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有什么好方法。

3.表演很有意思,好像把课本变成了电影。

从课堂学习的描述中,我们看到学生参与学习积极而主动,“独立思考”“互相讨论”“比较取优”是学生选择的学习方法。他们整理的学习收获都是有关策略性知识的获得的。可以这样设想,以后学习写人的文章,学生就有可能会去关注并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这是一种语文学习认知策略;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也许会采用“交谈”的策略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一种资源利用策略;表演时运用想象、联想,这是认知精细加工的策略。当然,内化策略性知识是一个过程,学生需要经常使用,使学过的策略在自主构建中不断得以运用和巩固。

四、基于反馈评价,成果让学生反思,优化策略选择

心理学家研究证实,反馈是加速策略学习的条件之一,评价与自我评价能促进学生反思,推动策略性知识的形成和迁移。当教师提供给学生学习成功的反馈或学生明确地意识到策略运用有效的时候,学生就会增加学习策略使用的频率;当教师适度引导学生比较学习成果时,学生会在反思中判断自己原先策略的优劣,然后改进学习策略。

【案例4】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二”之“日积月累”教学(教学实录)

(在指导学生朗诵六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背诵)

师:记性真好,我真羡慕你俩,其他同学不羡慕吗?

生:羡慕。

师:赶紧讨教啊!

生:我是根据意思来记住诗句,把意思和诗对起来,这样比较好记。

生:我是找关键词来记的,可以记得很快。

师:哪些关键词?

生:就是刚才说的那些体现思乡之情的人、事、物、景。

师:对啊,在前面“交流平台”的学习中我们也提到了表达思乡之情不是空泛的抒情,而是抓住具体的事物、景物来表达,写作是这样,背诵也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帮忙!你很会学习。同学们,用上这些窍门,花2分钟,试着背诵,看看我们的记忆能力是不是也提高了(学生各自背诵,2分钟后大部分学生举手示意能背诵)。

……

教师紧抓课堂反馈,适时引导学生比较记忆诗句的方法,之后又立刻引导学生尝试方法是否有效,这是改进学习方法、优化记忆策略的过程。与此同时,教师依据学生的发言,借机回顾了单元学习的重点:学习通过景物、事情来表达感情的方法。分享经验的学生在教师的积极评价下,感受到了策略运用的愉快体验;而其余的学生也在展示学习成效时感受到了优化学习策略带来的成功愉悦。

在“回顾·拓展”的学习过程中,常有学生交流和展示学习心得、学习收获的环节和内容。教师要用好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把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学习策略,进行梳理、归纳,优化学习策略,使学生感到优化学习策略就会有更大的收获。

王尚文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中说:“基于自己的学,是有求之学,而且总是求之于己;基于教师的学,是被动之学,而且总是求之于师。”让学生要学、会学,在构建策略性知识知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效能感,学生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了。

篇5:《回顾拓展四》教案

2.引导学生朗读、积累关于永不放弃的相关成语。

3.展示、交流本单元课文学习的收获,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

教学重点:结合本单元内容,交流学习活动,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教学难点: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来的学习收获。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具准备:准备一些以前学过的课文和课外作品,以供交流。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在学习小组里,从课文学习、语言积累、写字、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几个方面,结合课内学习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提高。

形式A:小组内,从上述几方面按顺序逐一交流,学生之间互相补充。

形式B:每个小组,按上述几方面进行分配交流,小组汇报,各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2.就本组课文学习,交流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法。

(1)在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中,你在课外阅读了哪些文章、书籍?你知道有哪些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2)谁愿把你感受最深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3)你是如何获得这样的收获的?把你的方法讲给大家听,让别人也学到好方法,行吗?

3.教师引导全班交流,共同回顾。

注意:教师可以请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觉得欠缺的地方,请大家帮助。

二、日积月累

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然后谈谈各自对这些成语的理解。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给成语分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正确使用这些成语。

2.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个成语,运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3.请学生在摘抄本上,分类摘记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

三、展示台

1.组织学生读课外阅读中令人感动的文章,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说说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2.教师根据口语交际和习作中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多分析归纳习作中的表达方法。

四、成语故事

1.阅读成语故事,想想讲了什么,成语的寓意何处?

2.交流:

(1)故事讲了什么,程门立雪的寓意是什么?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3.分组讲讲你课外收集到的成语故事。然后把评出的故事大王推荐给全班同学。

4.全班交流收集到的成语故事。

5.总结:

篇6:回顾拓展四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二是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2.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从中悟到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3.了解几个外国作家的故事,体会他们语言的幽默和巧妙。

二、教学方法:交流法、导读法、点拨法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交流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

1.本组课文让我接触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那些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短篇和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某一类人物的典范代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汤姆·索亚、鲁滨孙

3.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4.讨论在本组中学到的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1)要比较快速地默读,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关心人物的命运。

(2)了解作家和作品产生的影响。

(3)读中可以摘录精彩句段,读后写一写心得体会。

二、交流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一)了解课外阅读情况

1.你还阅读哪些外国文学作品,哪些作品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谈谈你是在什么时间、怎样进行阅读的。

(二)交流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1.充分表达自己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中所遇到的困难。

如,不熟悉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不了解人物思想和行动的原因;对外国民族文化知之甚少;时空跨度大,内容上感到生疏;作品太长,需要的较多的阅读时间等。

2.讨论阅读方法

(1)激发持续的阅读兴趣:外国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几千年来各国民族创作的艺术瑰宝。优秀的作品其实就是生动形象的教科书,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等进行综合反映。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更是我们与文学大师对话的阶梯,是精神的享受。下面我们就来讨论,有哪些好的阅读方法,能够让我们走进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

(2)小组讨论

A.划分小组,推选小组长组织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最后参与班级交流。

B.明确讨论要求:小组成员要结合课内外阅读经验,探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C.最好能结合自己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

(3)全班交流

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总结阅读方法:

A.阅读长篇的外国文学作品时,要提高速度。快速阅读要默读,要逐句逐行地阅读,不能逐字逐词地读。

B.在选择外国文学作品时,可以略读。粗略地快速阅读了解主要内容和大意,看自己是否有阅读兴趣,来判断是否选择阅读。

C.选择后要尽可能读完整作品,可采取见缝插针式的阅读方式,有时间就读,连续几天读完一部。

D.在开始阅读一部作品前,可以先浏览作家生平简介、译者的话、序言、后记和内容简介等,把握主要内容后再开始阅读。

E.阅读中可以在书上作一些批注,阅读后通过写阅读卡或读书笔记留下读书思考的轨迹。并可以与读过这本书的同学、家长、老师进行交流。

三、总结拓展

1.同学们,翻开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我们会置身一个异彩纷呈的历史画廊,进入奇情异闻的异域他乡,那跌宕起伏的精彩情节、血肉丰满的风云人物,将使我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

2.推荐课外阅读书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王子》《老人与海》《夏洛的网》《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王子与贫儿》《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

一、日积月累

1.简介:诺贝尔文学奖是由瑞典文学院下属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进行评比和遴选的一项文学大奖,每年颁发一次,以表彰该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作家。自1901年在斯德哥尔摩颁发了第一次诺贝尔文学奖以后,迄今已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近百名作家获得过这一殊荣(其间曾因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而有七年未授奖)。在全世界名目繁多的文学奖项中,该奖项由于遴选制度的严格,奖金数额的巨大(约100万美元),涉及地区的广泛,而确立了相当的权威性,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学事件。

2.浏览隽语集萃,看这八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哪个国家的,获奖作品是什么;你熟悉哪一位作家或哪部作品?

3.自读他们作品中的名句,并思考含义。

4.交流:说说你读懂了哪一句,或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

5.背诵并抄录这些文学大师智慧的话语。

6.说说你课外准备阅读哪部作品。

二、趣味语文

1.自读三个趣味语文故事,说说你对这些著名的文学家有了怎样的印象。

2.全班交流:“于细微处见性情”,说说他们给你的印象。

如《巧问巧答》中的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与编辑间的通信仅用一个标点符号来传情答意,一方面说明他们间的了解与默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雨果的自信与《悲剧世界》的伟大;《一个逗号》中的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大半天做了一个重大的工作,就是删去一个逗号后又加入了。充分反映了他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反复修改;《文豪与蚊子》中的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以蚊子“聪明”预先来看房间号码,以备饱餐,来与服务员趣谈,结果使自己享受了一晚好的睡眠。则表现了作家一贯的幽默风格。

3.阅读下面几位著名文学家的趣闻轶事,看自己又什么感受。

低产和高产

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0—前406年)曾承认写三句诗有时要花三天时间。一位跟他谈话的低能诗人惊讶地叫了起来:“那么长时间我可写出一百句诗呢!”“这我完全相信,”欧里庇得斯答道,“可它们只会有三天的生命力。”

剃去半边

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1802—1885年)正赶写一部作品,十分紧张,可是社交活动占去他不少时间。一天,他想了个绝招:把自己的头发和胡须分别剃去半边。亲朋好友一来,他就指指自己的滑稽相,谢绝了社交约会。待须发长长还原,他的大作也告成功。没有秘诀

大仲马写作的速度十分惊人,他一生活了68岁,晚年自称毕生著书1200部。有人问他:“你苦写了一天,第二天怎么仍有精神呢?”

他回答说:“我根本没有苦写过。”

“那你怎么写得又多又快呢?”

“我不知道,你去问一股泉水它为什么总是喷涌不尽吧。”

4.建议课外更多地通过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来走近这些伟大的作家。

三、课堂练习

1、形近字组词。

淘()萌()墓()拂()

掏()盟()幕()佛()

悔()诲()

2、把词语补充完整。

若无()事落()而逃鱼()而入

惊()之鸟()惊一场

四、作业布置

1、背诵并抄写日积月累。

2、完成配套练习第四单元检测题。

五、教学反思

本组的“口语交际·习作”内容紧紧围绕《鲁宾孙漂流记》来安排,日积月累安排了8句外国的名言,最后“趣味语文”安排了三个小故事,“巧问妙答”讲的是雨果完成《悲惨世界》时的故事,“一个逗号”写的是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的故事,“文豪与蚊子”讲的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故事。通过学习本组内容,学生又了解了一些外国文学的特点,了解了一些外国的著名作家以及他们的一些故事。又积累了不少的词语、句子,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篇7:《回顾·拓展八》教案

①交流自己眼中的毛泽东。结合自己的习作,交流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收获和运用。交流本学期的语文学习感受。

②朗读背诵毛主席诗词。

③阅读成语故事,感受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宽阔胸怀。

课前准备

①课前阅读有关毛泽东的相关资料。

②准备好本单元的习作练习。

↘交流《我眼中的毛泽东》

①谈话导入

a.通过我们在课内课外阅读的有关毛泽东主席的`资料,我们开一次演讲会,题目就是“我眼中的毛泽东”。

b.提出演讲要求。

演讲时语言要通顺,材料要翔实。

②小组交流

在四人小组内先演讲,评出本组的演讲代表。

③全班交流

在全班的交流演讲中,评出演讲优胜者。

↘交流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收获和运用

在小组内读出自己习作中的场面描写或者人物描写,请同学帮你评一评你描写得怎样。

↘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感受

说说在这学期的语文学习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试着填写下面的内容。

我最喜欢的课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我从中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我从他的身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有很多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朗读背诵毛主席诗词

①朗读《卜算子.咏梅》, 要读得准确、有韵味。

②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展示读,配乐读。

③交流毛主席的其它诗词。

↘阅读成语故事

①阅读成语故事,说说你对祁黄羊的印象。

篇8:上期精彩回顾

■10月刊报道了两大国际性体育舞蹈赛事:《东欧舞蹈狂欢宴》带来了第24届德国公开赛(GOC)的基本赛况,GOC是除世界体育舞蹈锦标赛以外,IDSF最高级别的赛事。今年的GOC中国只有两对选手参加,《尚舞》多方打听才获知了两对选手的基本情况和联络方式,特邀他们为读者带来了2010年的德意志之旅。《唯美春川,亚太起舞——2010年亚太体育舞蹈锦标赛实况报道》则采集了亚太体育舞蹈锦标赛的精彩瞬间,尤其是此次比赛被看做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比赛之前的最后一次“大练兵”,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与了角逐。

■《2010秋冬赛场眼唇突围术》特别推出了眼睛与嘴唇妆容的两大新潮流,清晰眼线的眼妆,高饱和度的墨色描摹晕染,夸张的棱角分明的眼线,让你瞬间变身猫女郎,魅惑人心。而无唇线的模糊唇形则带来一股截然相反的清新脱俗的气质,哑光、粉质、虚化的边缘、薄雾般的湿润,打造了如同仙境中雕塑一样的美人。将这样的眼唇妆容灵活运用于赛场,还怕被人忽视吗?

■10月刊拉丁舞小课堂《拉丁舞技法剖析》邀请国际级裁判、武汉市体育舞蹈学校董事、拉丁舞总教练徐立伟撰文。此次他所讲解的拉丁舞技法回归基础——“追本溯源地研究拉丁舞,其技法非常简单,就是身体中几条轴心和力点相互工作、转换位置的过程。”徐立伟老师医学学士出身,他的“小课堂”具有浓厚的学院味道,十分严谨规范。

篇9:回顾拓展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教学设计 综合学习

【中图分类号】H193

小语高年级每组教材后,都配以《回顾·拓展》性的综合学习。从内容上看,体现了时代特点与意识,体现了弹性与开放性,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操作性。而“回顾”是对所学知识的反思和领悟,促进“温故而知新”;“拓展”是知识内容的延伸和扩展,是知识饱和积累的飞跃。因此,对这部分教材的内容,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教师包办代替。如果这样,就违背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削弱了教材应有的教育力量。

一、搜集

搜集是学生利用一定的时间,按照教材的要求、教师的布置,通过一定的途径进行相关资料获取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农村学校所处的环境,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必要的指导。如,搜集资料的类型、内容和时间等,明确方向性和指向性,以免学生搜集到的资料水份过大,能用的少,摒弃的多。这不仅会让孩子们付出了无用劳动,也会挫伤孩子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对今后活动带来负面影响。

1.个体搜集。是以个体学生为单位的搜集方法。这种方法强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活动方式。在活动中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及分析、判断能力。也就说每个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都要对自己所搜集资料的方向和取舍做出与要求有关的决定。如义教版小語五年上“回顾·拓展三”。

2.小组搜集。是按照知识内容的要求,再根据学生个人备查能力的大小,也就是根据学生中谁家有上网的电脑或有一定量的藏书,去划分小组,这样才有可能使每个小组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因此,小组搜集活动,理强调的是合作学习。如,义教版小语五年上“回顾·拓展四”。

3.集体搜集。是指那些知识内容学生个体或小组都无法独立完成或具有特殊意义的,由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学校电脑进行网络查询的一种资料搜集方法。如,义教版小语五年上《回顾·拓展七》 “交流平台” 中的问题 ① “通过阅读课文和搜集资料,你对旧中国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国取得的成就有了哪些新了解?”要想完成这个问题的资料搜集,单纯的让学生去做,尤其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应该是很困难的。第七组教材中的四篇课文所表述的内容,只是点而已,代表不了问题①的全部,也不可能让学生对中国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国的成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讲,也不可能做到全部了解,也不可能要求那样做。但起码通过资料的搜集,让学生在占有更多资料后,对历史和现在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同时,也通过资料的链条,将所学知识有效的串结在一起。毫无疑问,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过程。如果组织的好,将是一举三得。问题①做好了,下一个问题不仅迎刃而解,而且将会使学生在完成第二个问题时,得到知识与能力,技巧与德育的同步升华。问题 ② “在搜集和运用资料方面,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如,搜集到了哪些资料?是通过什么途径搜集到的?运用了哪些整理资料方法?在哪些地方用上搜集到的资料?”

4.教师搜集。让学生搜集资料,教师更要搜集足够的资料,否则,你就无法在展示中,确定学生资料的优劣,无法给予学生的资料做出正确的评价。当然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这样做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二、交流

交流是把各种形式搜集来的资料,在小组中进行展示的过程。

在小组交流过程中,一般要完成以下几项内容:

1.完成资料的筛选,保留更符合教材要求的资料

2.确定小组的代表资料,确定小组发言人,以备全班展示。

3.小组里确定1—2人负责对个人及小组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对小组认为有价值的资料归类保存,小组共享;对价值小或暂时认为无价值的资料也不要马上扔掉,也许以后用得着,抑或可达到警示作用。

三、展示

展示就是把各小组的代表资料在全班进行交流,并取得全班学生评价的活动过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必须要做好:

1.对学生在展示中的资料,要给予客观地积极地评价,切不可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而把本来不正确或不十分正确的答案,当全优拔高评价。如,听课时,有一位教师在处理类似这样问题时说:“只要你动手去做了,不管搜集到什么样的材料都是对的。”还有教师,在评价时说:“你们动手了,也动脑了,可惜,搜集的资料实在是有用的太少了啊!”否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听了这样的课,笔者想了很久。诚然,社会上有这样的评价,说一个人好,就好得成了完人,说一个人不好,就贬得一无是处,这样的评价无疑是不正确的。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的是稚嫩的心灵,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所以,对待学生要全面、客观、公正,既要保护孩子们的积极性,又要善意地指出其不足,用积极地发展的眼光去对待他们、去评价他们。

2.教师展示。当学生展示后,教师也要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学生面前进行展示,让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学生可以在不同中找到差距,在相同中体会成就。同时,也有意识地进行了材料的互为印证,增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了师生间的主导与主体的学习伙伴关系。

3.资源共享。通过展示,教师与学生一起对各组及教师所展示的内容进行选择,把入选的资料再进行综合,然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全班共享。

《回顾·拓展》是课改后教材的一大亮点,它促进了学生有目的的动脑、动手的实践活动,实现了对主题教材知识点的综合、创新与升华,收到了知识学习于课堂,成就于课外的预期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把握好这部分的教学,让“亮点”发挥出它应有的光辉。

参考文献

[1]周光义.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语文学刊,2014(10):348.

[2]杜洁琼.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2(03):78-79.

篇10:《回顾拓展二》教案

教学目标:

1、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

2、读写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读懂并背诵“日积月累”中的诗句。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思乡情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板书课题:《回顾·拓展二》

二、出示本节课的任务。

1、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

2、读写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3、读懂并背诵“日积月累”中的诗句。

三、赏读片段悟乡情。

1、读着一篇篇思乡的课文,一些感人的描写会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下面这些内容你还记得吗?出示相关语句。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3)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2、这些语句出自那篇课文?从哪些描写中我们读到了什么? 1)诗人触景生情,借明月抒发思乡之情。2)通过写具体的事表达外祖父思乡之情。3)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怀念家乡之情。

3、课文中这样的描写还有哪些呢?本组的几篇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

四、交流平台各抒己见。

1、小组里互相交流,畅所欲言。

2、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

1)课文中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2)课文中通过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3、小结。表达思乡之情不能空泛地抒情,应通过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体现。作家的作品如此,我们的习作也要这样。课堂训练

五、诗歌链接强化积累

1、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还有很多。读一读“日积月累”中的诗句,能把他们印在脑海中吗?

2、自由练背。个人背,同桌背。

六、读写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1、开火车练读。

2、听写。

上一篇:去八达岭作文下一篇:当方仲永遇上吕蒙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