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党史党建论文

2022-04-17

[摘要:在对现代化城市进行建设和把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史以及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想更好的把握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就要坚定不移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之下,不断对党史的作用进行发挥,这样可以结合基层党建工作的需求,对党史工作存在的重要价值和重要优势进行发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回顾党史党建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回顾党史党建论文 篇1:

研究新时代党史党建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摘要:在当今新时代发展中,针对党史党建理论研究要给予更多重视,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使得党史党建能够在推动我国社会发展中,将自身价值与作用发挥出来,从而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地位。

关键词:新时代;党史;党建;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今已经进入到新时代发展中,新时代要做到新气象、新作为,自十九大会议召开以来,使得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党建理论研究,朝着更好方向发展。为新时代当的建设工作,以及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想起到良好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党史党建也会发生一定转变。研究内容不断增多,同时研究深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拓展,推动我国社会朝着更好方向发展。

1、新时代党史党建理论研究分析

1.1党建研究分析

对于党建研究分析,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与分析:

(1)党建研究成果在近几年得到显著增长,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党建研究成果。在中国知网,关键词检索“党建”“习近平党建思想”相较于去年同期得到增长,而且在各个出版社有关党建的丛书也逐渐更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党建学科地位不断提升,人们也给予党建更多关注度。同时也说明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在我国具有良好指导作用,能够获得更多人的认可,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

(2)有关党建不同领域中的问题能够得到深化。有关新时代发展下的新目标、新要求以及新任务等具体问题得以深化,并且形成很多不同重要观点,例如,在政治建设中要将党的领导凸显出来;在思想建设中要体现出理想信念;作风建设需要全面体现反腐机制。

(3)党建中的热点问题,以及前沿问题能够得以聚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2018年党建研究热点内容发生一定转变,一般情况下会集中在习近平党建思想体系研究等方面中。也就是说,有关党建研究的内容逐渐增多,这对于我国社会发展能够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4)学术活动不断完善。很多活动在社会发展中广泛举办,比如,全国党建研究会非专委会活动、高校党建师资培训班活动,这对于党建学科的发展与研究能够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1.2党史研究分析

对于党史研究分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中:

(1)党史研究中的重点是改革开放史。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当中,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理论界,都开始加强对改革开放史的研究与分析[1]。促使很多出版社针对改革开放史开放很多专业研究丛书,在不同领域开展不同主题学术会议,比如,在全国高校范围、社科院系统、其他研究机构等,这使得论文、著作取得较多优秀成果。

(2)有关党史任务以及党史时间的学术活动逐渐增多。在如今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爱国意识、爱党意识不断强化,因此,会围绕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不同学术活动。针对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历史任务,在党史界举办纪念学术会议,并且进行一系列学术成果发表,这对于党史研究能够起到了良好推动作用。

(3)很多党史文献被不断提出与发展。有关部门出版很多不同文选册集,比如,《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推动新时代党史研究文献的更好发展,为未来党史文献研究提供保障。

2、新时代党史党建理论展望

对于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党史党建理论展望,具体分析如下:

(1)党建方面。在党建内容研究中,需要有关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意识到,中国共产党建设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随着改革开放工作的不断落实,以及市场经济发展,使得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政治建设问题、思想建设问题、纪律建设问题等,此类问题也是党建研究的重点与关键。在未来党建理论研究中,要将党建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凸显出来,从当前党建研究工作的开展中不难看出,很多部门与工作人员都会参与到党建研究工作中,并且也能够取得相应成果,但是怎样才能更好实现成果的转化,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2]。对于党建研究的学术性与实践性要给予更多重视与关注,基于此,需要有关部门能够及时做好调查研究与统计分析工作,确保研究成果等内容可以经受实践的考验。除此之外,对于学科党建、工作党建、学术党建、理论党建要进行全面区分,对于彼此之间的关系还要有正确认识,对于不同党建本质、特点与作用要有全面认识与了解。

(2)党史研究。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的负面作用要有全面认识,意识到这一主义属于党史研究中的一个“毒瘤”,在党史研究工作的落实中,不可避免需要面对历史虚无主义这一问题。在历史虚无主义的反对中,有着相应的方式与方法[3]。要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无的放矢等情况出现。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现象的产生以及动机等进行全面分析与了解,这样才能从理论方面对其进行批判。在法律行政手段选择过程中,要做到出手就可以攻击其要害部位,使得历史虚无主义的大本营能够被攻破。从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与了解中可以意识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实际上属于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在此背景下,针对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心理技术以及分析技术等要进行合理应用,使得历史虚无主义能够被更好打破。

结束语:

綜上所述,党史党建理论研究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点工作,针对该项工作需要相关部门以及有关工作人员能够加强重视程度。对于党的政治建设内涵、体系方法等内容进行全面分析与了解,要打破历史虚无主义。在社会发展中能够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忧患意识,在此基础上,创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这样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保障,促使人们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可以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贾姝.新时代背景下的党史教育前景初探[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03):48-51.

[2]裴泽庆,杨志远.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70年发展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8(05):1-13.

[3]李阎.陈云党建思想的特点、历史贡献和时代价值[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41(02):126-131.

作者:蒋荣浩

回顾党史党建论文 篇2:

论党史推进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实现路径

[摘  要:在对现代化城市进行建设和把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史以及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想更好的把握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就要坚定不移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之下,不断对党史的作用进行发挥,这样可以结合基层党建工作的需求,对党史工作存在的重要价值和重要优势进行发挥。

关键词:党史工作;党建工作;重要意义;实现路径]

注重党建工作优化,把握时代步伐,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及国家社会的全面健康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目前发展形势的了解可以看到,在对党建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提质增效,积极从党史工作作用的角度入手,利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是非常关键的,在这个过程中,相关社会主题还要合理的对其党史资料进行把握,通过引导作用的发挥,使基层党员可以更好的对党史内容进行思考,以更好的提升党员整体的综合素质。所以,笔者在对这一课题的重点内容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研究重点放在党史推荐导向工作重要意义以及实现路径的分析中来,以此更好的通过思想政治活动的开展,提升我国整体的发展水平。

1党史推进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对党建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加强党史资料的有效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推动意义。首先,将党史资料与党建工作进行系统的融合,可以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有效的对基层党员的学习活动进行全面的辅助,积极把握新形势之下党建工作开展的各项路径,可以在创造新方法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第二,通过党史资料与党建工作的有效结合,也可以培养基层党员更多的政治认同感,可以在对社会责任进行承担的过程中,把握党建工作开展的本质内容。第三,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很多党员干部对党建工作不重视,认为这是形式化的对各项活动进行开展,而结合党史资料,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可以从深层次思想开发的角度入手,对丰富的党史资源进行整合,对于深刻教育意义都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最后,注重党史资源的有效整合,并对党史资料的背景等相关内容进行充分的挖掘,也可以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可以更加精准、正确的对待党的发展历史,在日常工作中渗透党史资料不断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探索也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2利用党史推动党建工作发展水平提升的实施路径

在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成果,对党史资料进行整合,不仅可以丰富思想政治工作普及的工作手段,也可以在整合思想政治资源的同时,帮助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可以以辩证的眼光看待整個社会和实践。具体来讲,在对其重要的实施路径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主要将其内容总结如下。

2.1注重党史素材的整合

在对党史资料的重要作用进行发挥的过程中,要结合党建工作的实质性内容,注重党史素材搜集准确性、科学性的全面把握,在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不断通过辩证的世界观以及方法论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引导。在对党史资料进行运用和整合的过程中,要明确党组织的发展目标,在勇于探索的过程中,创造性的增加与自身工作相关的内容。比如,可以结合自身的工作职责,让基层党员干部搜集与此相关的党史资料,在融入更多的代入感的同时,发挥自身的职能,以此激发党员干部自身的情感共鸣。

2.2注重党史修养的提升

除了上述措施内容之外,在实际对党建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积极对党史修养进行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把握党史素材,也要注重党史资料与党建工作的有效结合,通过时代特点的进一步凸显,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应用。比如,可以构建完善的党建工作平台,相关党员干部在这一平台之中,就可以通过系统查询搜索,对自身想要了解的党史资料进行搜集,并通过概括总结,对整体的时代性进行凸显。与此同时,党建工作的开展也不能忽略政治思想工作的推进,所以,要通过各项措施的采取,帮助党员干部树立党史意识,以史育人,以史为鉴,定期开展党员干部教育活动,以此正确的对其党史资料进行运用。

2.3科学使用党史素材

最后一个层面的内容,我们主要探讨的是党史素材运用的相关原则。首先,要严格把握真实性的原则,通过党史素材真实性的凸显,最大程度上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目光进行有效的吸引。比如对一些影视资料进行普及,或者在学习强国等相关平台之中观看相关资料。第二,注重党史资料思想性的有效凸显,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全新的党史资料切入点进行沿用,比如,在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进行回顾的过程中,也要结合目前的发展形式,积极结合党史资料,不断总结工作的新经验。最后,要注重使论契合原则的贯彻落实,也就是说,整体党建工作的开展需要充分了解党史资料存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围绕历史观、历史事实等相关的要素,积极注重党史资料与党建工作的有效融合。

3结束语

综合以上论述,从目前的发展形态来看,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把握党史资料的重要作用,并严格推进党建建设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整体的发展水平。在这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相关社会主体还要严格把握党史资料与党建工作的重要结合点,通过历史经验的总结,不断汲取更加强大的力量,进而推动我国当前工作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玉娟.论党史推进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实现路径[J].农家参谋,2019(22):189-190.

[2]鄢虎.论党史推进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实现路径[J].农家参谋,2019(03):225.

[3]张楠楠.论党史教育对党建的重要性[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7):119-120.

作者:张素春

回顾党史党建论文 篇3:

党的建设总目标与总布局的历史嬗变

[摘要]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最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政治路线和中心任务,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党的建设总目标与总布局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建设总目标与时俱进,党的建设总布局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最后到“五+二”的发展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在自我革命中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成就。

[关键词]党的建设;总目标;总布局;历史嬗变

[作者简介]刘振鑫(1996-),男,汉族,河南长垣人,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的建设史。赵立永(1981-),男,汉族,河北宁晋人,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课题]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908030203)。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以伟大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实现了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良性互动。党的建设总目标和总布局是党的伟大自我革命的重要内容。回顾党的建设总目标与总布局的历史嬗变,对总结党的自我革命的积极经验、推进新时代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与总布局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即“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为革命的最终胜利提供了保证。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总布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思想、组织、作风方面加强自身建设,逐渐形成“三位一体”党建总布局。

第一,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大力发展党员干部队伍、提出“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坚持民主集中制。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首先面临的问题,包括党员队伍的扩大、干部路线的制定、组织原则的完善,以及党内出现的命令主义、山头主义、分散主义等各种问题。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大力发展党员队伍,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到革命队伍中来,扩大了党的组织,优化了组织结构。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原则,重视党内生活的民主化,强调只有充分发挥党内生活的民主化,才能更好调动全党的积极性取得最终的革命胜利。

第二,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确立了党的指导思想。党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问题,绝大多数新党员出身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并没有受过系统的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教育,党内存在着非无产阶级思想和无产阶级思想的对立。通过开展整风运动、学习竞赛、开办学习班,党员的理想信念得到强化,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入。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全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第三,在党的作风建设方面,首次完整地提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经过二十多年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其他任何政党都不具备的三大优良作风。这就是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提出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②新中国成立前夕,为了使全党在敌人糖衣炮弹的攻击下仍保持生机活力,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丰富了三大作风的内涵。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与总布局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是建设一支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正确的分析,但是后來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坚持这一正确论断。因此,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际上仍然坚持的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建设的总布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在全国范围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所处的环境、面临的形势、担负的历史任务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继续从思想、组织、作风方面加强自身建设,开创了党的建设新局面。

第一,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发展城市和解放新区的党组织、纯洁党的队伍、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党过去长期在农村领导中国革命,党在城市以及新解放区的基层组织并不健全。党在全国执政后,毛泽东及时提出城市与新区建党的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城市和解放新区的党组织获得很大地发展。在党的组织扩大的同时,不少投机分子乘机混入党内,增加了对党的危险。全党开展整党运动,清退了不合格的党员,保持了党的纯洁性。此外,党的八大强调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原则,扩大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第二,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思想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党组织的迅速发展,一些新党员未能及时接受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由于中国革命的胜利,一些老党员思想发生了变化,有的丢失了阶级立场、组织观念,有的居功自傲、不求上进;再者,党在全国执政后,不少党员对经济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的认识不足、能力不足。通过开展学习运动、党校轮训教育,全党的理论水平显著提高,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干部人才。

第三,在党的作风建设方面,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巩固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由于革命的胜利,一些党员滋长了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作风,少数党员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击中,贪污腐化。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下大力气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率先垂范,为全党树立了好作风的榜样;成立党的纪律监察委员会,加强党内监督;开展整风、“三反”“五反”等运动,旗帜鲜明地反对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作风。此外,毛泽东强调要分清敌我和人民内部的矛盾,提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巩固和发展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与总布局

(一)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建设总目标的提出与发展。早在1980年,邓小平就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问题。经过长期思考与实践,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首次表述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即“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③为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强调:“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④这一表述丰富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进入新世纪,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提出:“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⑤这一论述是对新时期党的建设总目标的新发展。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布局。1978年10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的建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次会议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功实现了党在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恢复了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成功实现了党在作风上的拨乱反正。党的建设总布局在新时期经历了“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发展过程。

第一,“四位一体”党建总布局的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调整领导班子等措施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通过整党运动保证了党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加深了党员对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的认识,加强了党的思想建设。开展党性党风实验区活动、举办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展览、严肃处理党员干部违纪事件,全党的作风得到改善,加强了党的作风建设。此外,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只有加强制度建设,才能真正解决思想作风问题。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内制度建设加快。在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基层组织选举、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党内民主生活会、党内监督等一系列党内规章制度。在总结制度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强调:“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⑥至此,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为“四位一体”的布局正式形成。

第二,“五位一体”党建总布局的形成。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内的反腐败斗争,在很长一段时期,党把腐败现象定位于作风不纯的层面。经过长期的反腐败斗争实践,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正式提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⑦中国共产党首次把反腐倡廉建设单列出来,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党的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至此,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正式形成。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目标与总布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⑧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习近平在十九大上首次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目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布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反腐败斗争方面加强自身建設,开创了“五+二”党建新布局。

第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史上,政治建设一直处在重要位置,但并没有单列出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党的政治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从提出“四个意识”到强调“两个维护”,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到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从发展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到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等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党在政治上的先进性。

第二,协同推进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思想建设的过程同时是制度治党的过程,制度治党的过程同时也是思想建党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这是思想建设制度化的重大举措。在加强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及时清理不合理制度,制定配套的制度体系,着力解决执行力问题。

第三,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在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明确了新时代党的组织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基本点和根本目标,这在党的历史上是首次的。此外,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为干部的选拔指明了方向;健全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更好地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第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解决作风不纯的问题入手,把作风建设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突破口。从“中央八项规定”的制定实施,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再到“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的常态化推进,党中央持续开展整风运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推动党风实现根本好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进一步树立。

第五,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党的纪律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做出一系列部署举措。提出“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的重要思想;明确各级党委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担负主体责任、纪委担负监督责任;把党的纪律建设上升到党的建设总布局高度;明确党的纪律建设的六大科学内涵;开展专项巡视,实现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组建各级监察委员会,实现对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第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从“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到“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到“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再到“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得到巩固”。习近平在历次中央纪委全会和十九大报告中对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判断,反映出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的全过程。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地反对腐败、严惩腐败,赢得了人民的信任与支持。

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考验,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严峻、更为紧迫。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党要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目标为方向,以新时代党建全新布局为要求,不断推进自我革命,为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做出新的历史贡献。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02.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9.

④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3.

⑤⑦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52,652.

⑥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68-569.

⑧中共央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44.

作者:刘振鑫 赵立永

上一篇:家具儒家文化论文下一篇:林下畜牧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