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民工劳动就业及社保情况调研报告

2024-05-01

城市民工劳动就业及社保情况调研报告(精选6篇)

篇1:城市民工劳动就业及社保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解我国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为党和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今年8月,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的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城市农民工工作和生活条件普遍较差。他们劳动强度大,生活开销大;文化程度低,社会保障低;工作环境差,生活条件差;文化娱乐少,技能培训少。尽管如此,但多数农民工仍认可目前生存的现状,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共分四篇,第一篇为《城市农民工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第二篇为《城市农民工生活与教育状况》,第三篇为《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评价和希望》,第四篇为《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范围、方式和内容

本次调查范围为:全国各级城市(含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中固定岗位就业的农民工和灵活就业的农民工。

调查对象是:年龄在16-65周岁的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包括被企业(单位)招用的在固定岗位就业的农民工和在社区街道上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灵活就业的农民工。

调查采用面访方式,对在固定岗位上就业的农民工直接深入企业进行调查,对灵活就业的农民工采取街道社区拦截调查和入户调查方式。

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包括劳动就业、获取报酬、就业保障、住房、子女教育、劳动技能培训等情况。

(二)调查样本的抽取

1、在固定岗位上就业的农民工样本的抽取

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总体,分两阶段抽取城市农民工进行调查。即先在制造业等12个主要行业中抽取一定数量的企业(单位),然后从中选取一定数量农民工进行调查。在抽取农民工时按照该企业(单位)农民工从事的主要职业,适当考虑了农民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分布。

在抽取各省级农民工样本总量时,考虑到东部地区是农民工的主要输入地,因此江苏、浙江、广东省抽取的样本不少于1200个,其他东部省份抽取的样本不少于900个,中部省份不少于650个,西部省份不少于400个。

2、灵活就业的个体农民工样本的抽取

以城市(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为总体从街道社区中选取灵活就业的农民工,适当考虑农民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分布。

4个直辖市各抽取200名农民工,15个副省级市各抽取30名农民工,各地级市和县级市分别抽取10名和5名农民工进行调查。

(三)调查的样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各类农民工29425人。

1、样本分布情况

按工作岗位分,固定岗位就业农民工23880人,流动就业农民工为5545人,分别占81.16%和18.84%。

按从事工作的行业分,在制造业,建筑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中工作的农民工分别占19.53%、15.12%和14.84%;在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工作的农民工分别占13.88%、9.75%、8.22%和1.26%;其他农民工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采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金融业中工作。

按从事的职业分,主要为各类服务员、生产工人、技术工人、建筑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等,分别占17.49%、15.46%、13.22%、9.08%。和7.17%。

按东中西部划分,东部地区调查农民工13435人,中部地区调查农民工8980人,西部地区调查农民工7010人,分别占被调查的农民工数的45.66%、30.52%和23.82%。

2、农民工基本情况

在调查的29425名农民工中,男性农民工19027人,女性农民工10398人,分别占64.66%和35.34%。

从婚姻状况看,已婚的有18191人,未婚的有10743人,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数的61.82%和36.51%。

从年龄上看,16-25岁的农民工有8954人,25-35岁的农民工有10553人,35-45岁的农民工有7516人,45岁以上的农民工有2402人,分别占被调查的农民工数的30.43%、35.86%、25.54%和8.17%。

从文化程度上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农民工有756人,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有3750人,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有15312人,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有7848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有1759人,分别占被调查的农民工数的2.57%、12.74%、52.04%、26.67%和5.98%。

二、城市农民工劳动就业情况

(一)农民工的求职主要靠亲朋好友

许多农民工在外出务工经商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已在城里定居的老乡介绍找到工作。据调查,由定居本地的亲属、朋友介绍的占28.20%,由同样在外务工经商的同乡、亲友介绍的占25.99 %,自荐到用工单位工作,占10.51%。另外,还有部分农民工是通过自主就业,招工广告,包工头、老板招募,劳务市场,招聘会,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找到工作,分别占7.94%、7.38%、5.15%、3.85%、2.46%和2.05%。

(二)农民工职业 涉及城市生活的诸多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从事的职业有各类服务员、生产工人、技术工人、建筑工人、专业技术人员、一般职员、办事员、管理人员、居民服务人员、商务服务人员、个体业主、小摊小贩、家政服务人员、市政环卫工人等。

从性别上看,男性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主要有技术工人、生产工人、建筑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17.65%、16.66%、12.99%和8.94%;女性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依次为各类服务员、生产工人、一般职员及办事员,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35.14%、13.27%和10.45%。

(三)农民工工作时间过长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城里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29天,平均每天工作8.93小时。

从每天工作时间看,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不足8小时的占6.85%,每天正常工作8小时的占53.26%。每天工作9-10小时的占26.28%,每天工作11-12小时的占10.70%。有2.91%的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

从每周工作时间上看,46.90%的农民工每周工作7天,36.71%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6天,15.58%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5天,只有0.81%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在4天以下。

从调查中了解到,造成农民工劳动时间过长的原因主要是:私营、个体业主追求高产量,高效益,而工人也为了多挣钱,主动延长工作时间。

三、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情况

(一)农民工所在单位提供的工作待遇普遍不高

据调查,29425名农民工所在的单位提供工作待遇情况是:签订合同或协议的占54.01%,能兑现工资的占85.14%,提供加班补贴的占49.87%,有双休日的占11.87%,能提供工伤补偿的占42.84%,可以带薪休假的占20.47%,可提供岗位培训的占47.23%,有住房补贴的占7.58%,提供住房公积金的占4.76%,妇女可以带薪休产假的占被调查的女农民工的比重为20.22%。

(二)半数以上的农民工签订了劳动合同

在调查的29425名农民工中,签订了劳动合同的有15891人,超过半数。其中,签订固定期限合同的占68.27%,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占10.53%,签订临时合同的占21.20%。

在签订有固定期限合同的10849名农民工中,平均签订合同期限仅为一年。其中,75.68%的农民工签订了9-12月的合同,7.91%的农民工签订了1-2年的合同,只有10%左右的农民工签订的合同时间超过两年。

据调查,签订过合同的农民工对合同的认知程度相对较高,很清楚所签合同详细内容的农民工占了22.94%,比较清楚合同内容的占了41.94%,一般了解合同内容的占了23.02%,不大清楚和完全不清楚合同内容的只占9.05%和3.05%。

(三)农民工购买保险比重较低

据调查,农民工没有购买保险的情况居多,没有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73.37%、73.77%、84.65%、67.46%。以上四险由单位购买的比例分别为11.89%、12.61%、8.41%和23.09%,由农民工个人自己购买的比例分别为6.56%、7.23%、2.55%和4.62%,由农民工个人和单位共同购买的比例分别为8.18%、6.39%、4.39%和4.83%。

(四)多数单位能够为农民工提供基本安全防护措施和防暑降温措施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特殊岗位上就业的农民工中,10.93%的农民工有非常严密的劳动安全防护措施,23.74%的农民工有较为严密的劳动安全防护措施,51.47%的农民工有一些劳动安全防护措施,13.86%的农民工没有劳动安全防护措施。

调查结果还表明,在高温下作业,由单位给农民工采取防暑降温措施的占60.97%,由农民工自己花钱采取防暑降温措施的占19.77%,还有19.26%的农民工未采取任何防暑降温措施。

注:职业中各类服务员包括餐馆、饭店、发廊美容、保洁等服务员,技术工人包括木工、石工、泥水工、电工、修理工、缝纫工、厨师、驾驶员等,居民服务人员包括送货员、送奶工、送报员、送水员、洗衣、洗染、搬运工、人力车夫、废旧物资收购人员等,商务服务人员包括打字、排版、影印、美工人员、快递员、话务员、保安员等,家政服务人员包括保育员、保姆、小时工、护工等,小摊小贩包括卖菜、卖报、卖烟、推销员、售货员等。

篇2:城市民工劳动就业及社保情况调研报告

本次共调查各类农民工29425人。

1、样本分布情况

按工作岗位分,固定岗位就业农民工23880人,流动就业农民工为5545人,分别占81.16%和18.84%。

按从事工作的行业分,在制造业,建筑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中工作的农民工分别占19.53%、15.12%和14.84%;在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工作的农民工分别占13.88%、9.75%、8.22%和1.26%;其他农民工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采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金融业中工作。

按从事的职业分,主要为各类服务员、生产工人、技术工人、建筑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等,分别占17.49%、15.46%、13.22%、9.08%。和7.17%。

按东中西部划分,东部地区调查农民工13435人,中部地区调查农民工8980人,西部地区调查农民工7010人,分别占被调查的农民工数的45.66%、30.52%和23.82%。

2、农民工基本情况

在调查的29425名农民工中,男性农民工19027人,女性农民工10398人,分别占64.66%和35.34%。

从婚姻状况看,已婚的有18191人,未婚的有10743人,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数的61.82%和36.51%。

从年龄上看,16-25岁的农民工有8954人,25-35岁的农民工有10553人,35-45岁的农民工有7516人,45岁以上的农民工有2402人,分别占被调查的农民工数的30.43%、35.86%、25.54%和8.17%。

从文化程度上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农民工有756人,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有3750人,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有15312人,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有7848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有1759人,分别占被调查的农民工数的2.57%、12.74%、52.04%、26.67%和5.98%。

二、城市农民工劳动就业情况

(一)农民工的求职主要靠亲朋好友

许多农民工在外出务工经商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已在城里定居的老乡介绍找到工作。据调查,由定居本地的亲属、朋友介绍的占28.20%,由同样在外务工经商的同乡、亲友介绍的占25.99%,自荐到用工单位工作,占10.51%。另外,还有部分农民工是通过自主就业,招工广告,包工头、老板招募,劳务市场,招聘会,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找到工作,分别占7.94%、7.38%、5.15%、3.85%、2.46%和2.05%。

(二)农民工职业涉及城市生活的诸多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从事的职业有各类服务员、生产工人、技术工人、建筑工人、专业技术人员、一般职员、办事员、管理人员、居民服务人员、商务服务人员、个体业主、小摊小贩、家政服务人员、市政环卫工人等。

从性别上看,男性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主要有技术工人、生产工人、建筑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17.65%、16.66%、12.99%和8.94%;女性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依次为各类服务员、生产工人、一般职员及办事员,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35.14%、13.27%和10.45%。

(三)农民工工作时间过长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城里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29天,平均每天工作8.93小时。

从每天工作时间看,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不足8小时的占6.85%,每天正常工作8小时的占53.26%。每天工作9-10小时的占26.28%,每天工作11-12小时的占10.70%。有2.91%的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

从每周工作时间上看,46.90%的农民工每周工作7天,36.71%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6天,15.58%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5天,只有0.81%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在4天以下。

从调查中了解到,造成农民工劳动时间过长的原因主要是:私营、个体业主追求高产量,高效益,而工人也为了多挣钱,主动延长工作时间。

三、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情况

(一)农民工所在单位提供的工作待遇普遍不高

据调查,29425名农民工所在的单位提供工作待遇情况是:签订合同或协议的占54.01%,能兑现工资的占85.14%,提供加班补贴的占49.87%,有双休日的占11.87%,能提供工伤补偿的占42.84%,可以带薪休假的占20.47%,可提供岗位培训的占47.23%,有住房补贴的占7.58%,提供住房公积金的占4.76%,妇女可以带薪休产假的占被调查的女农民工的比重为20.22%。

(二)半数以上的农民工签订了劳动合同

在调查的29425名农民工中,签订了劳动合同的有15891人,超过半数。其中,签订固定期限合同的占68.27%,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占10.53%,签订临时合同的占21.20%。

在签订有固定期限合同的10849名农民工中,平均签订合同期限仅为一年。其中,75.68%的农民工签订了9-12月的合同,7.91%的农民工签订了1-2年的合同,只有10%左右的农民工签订的合同时间超过两年。

据调查,签订过合同的农民工对合同的认知程度相对较高,很清楚所签合同详细内容的农民工占了22.94%,比较清楚合同内容的占了41.94%,一般了解合同内容的占了23.02%,不大清楚和完全不清楚合同内容的只占9.05%和3.05%。

(三)农民工购买保险比重较低

据调查,农民工没有购买保险的情况居多,没有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73.37%、73.77%、84.65%、67.46%。以上四险由单位购买的比例分别为11.89%、12.61%、8.41%和23.09%,由农民工个人自己购买的比例分别为6.56%、7.23%、2.55%和4.62%,由农民工个人和单位共同购买的比例分别为8.18%、6.39%、4.39%和4.83%。

(四)多数单位能够为农民工提供基本安全防护措施和防暑降温措施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特殊岗位上就业的农民工中,10.93%的农民工有非常严密的劳动安全防护措施,23.74%的农民工有较为严密的劳动安全防护措施,51.47%的农民工有一些劳动安全防护措施,13.86%的农民工没有劳动安全防护措施。

篇3:城市民工劳动就业及社保情况调研报告

众所周知,农民数目在中国人口数目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近年来,农民外出务工日益成为社会焦点话题,一是由于它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缓解农村过剩劳动力,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举措。二是由于此种现象对社会造成了安全隐患。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生活现状往往充满欣羡,但资源上的不平等使他们处于半敌对的状态,再加上很多时候被不合理的制度排斥在了城市政治生活之外,从而心理上的压力促使他们常常做出有悖社会利益的事情。

二、调研目的

简述研究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的侧重点则是实证调查雅安市农民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分析导致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最终为解决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提出实质性的建议及对策。

三、调研方法

以抽样调查为主,典型调查为辅,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针对雅安市区内三轮车夫、建筑工地工人、清洁工、餐馆服务人员、搬运工、临时工、自主经营者及有亲人在外打工的本地居民共计200个调查对象(106份问卷有效)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到农民工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子女受教育情况、农民工居住环境等生活状况、农民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等。

四、调研结果

农民工始终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但实际上却没有最基本的国民待遇,依然被排除在城市各类保障体系之外。他们从事条件最差、负荷最重的体力劳动,而用工单位却不愿投入更多成本给予改善,由此使农民工认为不能从社会获得确保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形成一种不平衡关系,于是心理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

(一)农民工的一般情况(见下页表)

(二)发现问题

问题一:一部分农民工认为,由于他们都是举家搬迁,所以子女都安置在城里读书.但孩子不被社会容纳和接受让他们很是苦恼。

问题二:一部分农民工对社会医疗的不公平对待有很大的不满,认为医疗费用过高。

问题三:40%农民工认为打工地提供的居住、工作环境条件差。可见农民工的居住条件迫切需要改善。

问题四:农民工的人生安全缺少保障。7.78%的人受过打骂等人身攻击,11.5%的人被无故扣工资和拖欠工资。在这样一个法治社会发生这种事情确实得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问题五: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少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法律意识,遇到困难时,无力面对和处理。

雅安市89%的农民工未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当我们问起为什么不签时,农民工无奈地说:(就算我们签了有用吗?为了讨要工资跳楼、打架的还少吗?)队员:(你们可以找政府,通过法律途径嘛!)农民工没有作答,倒是苦笑着走远了。

另外,据我队对雅安市农民工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市农民工青壮年比例高达84.5%以上,而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的农民工犯罪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中青年犯罪者居多。从农村出来打工的农民超过95%是中青年,留在家乡种田的大多是老人、妇女,这一比率同样也反映到农民工犯罪上。上述海安法院所判的243名农民工犯罪人员中,平均年龄为29岁,其中30岁以下的204人,占总人数的83.95%。所以,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五、政策建议

农民工心理问题早预防胜过早治疗,而预防方法很多。下面就针对上述问题,从多个方面建议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政策法规

1.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取消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

政审批,简化农民就业手续,大中城市要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居民两种身份、就业和待遇不平等的问题。

2. 农民工问题实质是就业问题。

要树立就业优先的原则,彻底改变重城镇、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的就业观念和相关政策,把农业内部、农村区域和农民进城就业一并纳入国家就业计划,分类实施,为农民工进城就业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切实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

3. 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

权益保障缺失是农民工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全社会,要树立权利面前人人平等、机会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进一步清理和废止对农民工的各项歧视和限制政策,清理各种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收费,依次建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尤其是大病医疗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失业和生育保险制度,积极而有效地逐步维护和实现农民工的基本社会保障权益。

4. 改进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对农民工各方面技能的培训。

有关部门应该自上而下理顺农民工工作的关系,负责制定全国农民工就业规划、农民工工作政策措施、统计农民工数量、疏导农民工流向、农民工培训、农民工心理辅导及解决途径等。农民工较多的大中城市也可设立相应的农民工管理与服务机构,切实维护权益,具体指导就业,调节心理问题,协调管理事务,提供社会服务。

(二)用工单位

各用工单位,应具备公民素质,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准则,做到不克扣民工工资,不损坏民工利益,不蒙骗农民工,主动为农民工投保及签订用工合同,在自身利益得到实现的条件下多为农民工设想,改善他们的住宿条件,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为实现共同富裕作出贡献;同时用工单位要打破户口身份界限,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符合用工条件的农民,企业有权自主聘用。

(三)社会各界

舆论的作用极为重大,各大媒体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农民工普及各种知识,维护民工的权益,监督政府和用工单位的行为是否合情、合法、合理。及时报道不文明行为和不合法事件,使社会形成一种关注弱势群体的意识以及强烈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社会组织应适时为民工开展娱乐活动,打开民工心扉。再者,生活在城市里的农民工,多少有自卑感,城市居民应对他们持以更加友好的态度,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为构建和谐社会共同努力。

(四)农民工自身

据统计,有69.8%的农民工认为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是现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确,贫困的生活使得他们不远千里,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自身背的包袱很重,压力很大;拖欠、克扣工资现象会使他们对社会充满不满情绪。工作辛苦,身心疲惫,会导致一部分人、特别是年轻人心理发生扭曲,最终危害社会。所以在遭遇不平时,农民工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利用空余时间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自身的修养,积极参与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去,学会放松。

六、总结

农民工问题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逐渐形成的,已有多年的历史,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这不仅涉及到上亿农民工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用工单位、用工城市等有关部门和城市居民的利益,改革的难度很大。因此,要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切实落实每一步,政府要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加大改革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尽量满足农民工住房、保险等基本需要;同时,用工单位、社会各界都应充分动员社会力量,为农民工做好事、做实事。减轻民工心理压力,防止社会问题的产生;而农民工自身,更应该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加强个人修养,更好更快地融入到城市建设中,为国家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文件.关于研究部署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Z].

[2]陈思.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EB/OL].中国法院网.

[3]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探讨[EB/OL].中国农业网, 2004-02-21, 15:21:50.

篇4:城市民工劳动就业及社保情况调研报告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合同 签订 履行 对策分析

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1]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外出务工的农民日益增多。《河北省农民工权益保障办法》对农民工的界定是:户籍在农村,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劳动合同是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协议,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情况,直接关系到农民工的根本生存利益。本文结合对河北省内建筑行业、加工制造业、服务行业的走访和调查,就如何有效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并确保劳动合同的有效履行提出些许建议。

1.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及履行情况介绍

1.1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低

劳动合同的订立是农民工依据合同获取合法权益的起点。根据走访情况来看,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占到半数以上,其中建筑行业尤为突出。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农民工,大多也只是在空白的合同书上签了自己的名字,根本没有劳动合同文本。劳动合同多数掌握在用工企业手里,工资、保险、工作時间等很多空项未填,留待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前临时补填。农民工个人认识方面,文化程度稍高的认为签订劳动合同可以保护自身利益,知识欠缺的往往认为签不签劳动合同无所谓,个别农民工还觉得签订劳动合同会形成跳槽或辞职的障碍。对于用工企业而言,签订劳动合同意味着要给农民工缴纳医疗、养老、工伤等保险,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如果不是迫于法律强制和惩罚压力,基本不会选择和农民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

1.2农民工劳动合同履行不规范

针对已经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民工不清楚劳动合同的具体内容,劳动合同几乎全部由用工企业拟定,他们利用农民工法律知识欠缺设置减轻或免除自身责任的合同条款,农民工几乎没有可以选择的空间。即便是劳动合同中最为基本的工资支付、工作时间、劳动安全保护等条款,多数用工企业也没有遵照执行,拖欠工资、超时加班、工伤事故等现象频频发生,劳动合同的履行非常不规范。

2.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及履行情况成因分析

2.1法律规定不完善

虽然与劳动合同相关的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规范,但是这些法律规定仍有不协调不完善之处。《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没有按时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用工单位要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双倍工资。但是却没有用工单位实行该规定的相应惩罚措施。这就会使用工企业抱着侥幸心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另外,各相关法律规范之间还存在一些不统一之处,尤其对用工企业的监管和惩处尚存在欠缺。

2.2“强资本,弱劳力”的优劣对比

农民工在劳动力供应市场和就业链条中处于弱势一方。用工企业的经济、人力、社会资源等优势迫使农民工在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下接受各种苛刻条件。相比较而言,工作性质技术含量较高的农民工能获得较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所签订劳动合同也较为规范,用工企业更为重视。普通的加工制造、服务和建筑施工工作,基本没有技术含量,农民工的频繁更换不但会给用工企业带来损失还能节约各种社会保障成本,这部分农民工大多没有劳动合同的保障,随时面临被清退的危险。

2.3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

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农民工对劳动合同法了解甚少,对利用法律维权的途径也知之甚少,或者认为有争议向劳动保障局投诉,或者认为维权成本太高,意义不大,对劳动仲裁和诉讼程序漠不关心。

2.4农民工维权组织不完善

农民工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多数文化水平较低,很难在现有体制之下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现有农民工维权组织不健全也是农民工劳动合同利益难以获得保护的原因之一。我国《工会法》规定,工会组织代表中必须有农民工的利益代表,由工会代表员工与企业协商与员工利益相关的各项制度。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工会是用工企业的一个下属部门,资金、人员,规章制度等方面都受到企业约束和限制,不具备独立性,难以真正代表员工站在用工企业的对立面进行协商和谈判。

2.5监督惩罚机制不到位

如果从经济角度考察,任何一个理性主体都会在成本付出和收益回报中间选择最为合适的比例。针对用工企业不签或不履行劳动合同的监督惩罚机制缺位,自然会导致用工企业抱着机会主义的心理恶意侵害农民工权益获取更多的经济价值。法律的强制力需要具体惩罚制度的落实才能体现出威慑作用。加强针对农民工用工企业的监督惩罚机制势在必行。

3.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及履行情况对策分析

3.1完善相关法律规定

协调《劳动合同法》和其他法律规范,进一步完善针对用工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义务的监管和惩处力度,制定常规检查制度。简化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建立规范的农民工法律援助和维权机构,规定劳动仲裁终局制,降低农民工的维权成本。确保农民工劳动合同权益保护有法可依。

3.2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

要想让农民工在务工过程中获得主动选择的机会,就必须加强针对农民工的各类技能培训,提升其就业竞争力。这就需要各地政府行政部门建立日常性的农民工培训机制,针对市场需求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文化素质教育。也可以由政府出面和用工企业达成培训意向,既帮助用工企业走出招工难、用工难的现实困境,又解决了农民工的就业去向,进而在工作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只有具备了内在的竞争力和主动性,才能更好的利用劳动合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3及时进行普法宣传

法律只有得到良好的施行才能发挥其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作用,单纯的法律文本并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法律的宣传普及是促进人们有效遵守法律规范的重要途径。在农民工劳动合同维权方面也不例外。应该充分整合政府、高校、社会服务团体等力量,发挥联动机制,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企业工地宣传、资料发放等形式真正让农民工了解和自身利益相关的法律规定,掌握规范的劳动合同格式和条款,牢记维权热线和途径,能够以法律为后盾,堂堂正正付出劳动,正正当当获得收入。

3.4完善工会等农民工维权组织

任何个体面对强大的利益集团,没有自己的维权组织,单凭个体的抗争力量显然是微不足道的。[2]应当通过完善法律规定,进一步加强工会组织的独立性,使其能够真正代表企业员工的心声。或者借鉴德国法的做法,建立农民工维权的独立组织——农会,专门组织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解答农民工的法律咨询,代表农民工与用工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帮助农民工维护劳动合同利益。

3.5完善监督惩罚机制

监督惩罚机制的健全和落实能够有效形成对农民工用工企业的心理压力,迫使其自觉遵守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强化劳动监察部门的日常检查制度,要求用工企业及时上报农民工招用情况,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和奖惩机制,培养守法企业的模范典型。同时,扩大劳动监察部门的惩罚权限,使其能够针对用工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选择不同的行政惩罚方式。

农民工劳动合同利益的维护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之事。必须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和配套制度,不断提升农民工的自身素质,从外在制约和内在因素两方面破除对农民工劳动合同利益保护的制度障碍,使其能够更好的融入城市,顺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基金项目:2011年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河北省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及履行情况调查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RS-2011-6043。

参考文献:

[1]张琳.影响河北省农民工流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河北农业,2010(7).

[2]丁德昌.论农民工劳动合同纠纷解决的法律机制构建[J].行政与法,2006(12).

篇5:城市农民工收入情况调研报告

二、调研方式:采访调研

三、调研对象:城市农民工

为了解*市农民工就业状况、工资收入情况、工资被拖欠情况、下一步的就业打算以及希望政府帮助解决的主要问题,日前,徐州民调中心与徐州调研队联合开展了农民工就业、收入情况等快速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56.2%的农民工对自己的收入感到满意,77.1%的农民工每月能按时领取工资,农民工收入主要用于“日常生活开销”和“子女教育”;50.4%的农民工认为自己的工作“基本符合”期望,60.0%的农民工将“继续外出打工”,15.4%选择“在家创业”。

年龄在18至50岁间

半成以上为高中或以上

据市民调中心相关人士介绍,此次快速调研,调研对象为全市五县(市)及铜山、贾汪两区在本地企业和尚未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共计240人。被访农民工年龄集中在18-50岁之间。

240位被访农民工中,18-30岁占38.3%,31-50岁占48.3%。男性占85.0%,女性占15.0%。半数以上的农民工学历为高中、中专。52.5%的农民工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23.3%为初中,13.3%为大专及以上学历,10.9%为小学及以下。

多数以短期零工为主

长三角为首选打工地

调研显示,被调研民工以短期零工为主。57.1%的被访农民工为“短期零工”,30.0%为“长期合同工”,10.0%为“自主经营”,另有2.9%目前“失业”。在所从事的工种上以技术工人为主。63.9%的农民工从事包括建筑工、木瓦工、泥水工、电工、修理工、缝纫工、厨师、驾驶员等在内的简单技术工种,15.9%为工厂工人,13.3%为各类服务人员,另有6.9%为管理人员和办事员。

调研显示,长三角地区为首选打工地。40.4%的农民工选择长三角地区为打工地,35.4%选择徐州本地作为自己的打工地,11.7%选择中西部地区,选择珠三角地区、京津地区等地的比例均不高于3.0%。

收入多集中在1至5万

拖欠工资现象依然存在

调研显示,农民工年收入大多集中在1-5万元。50.8%的农民工年收入为1-3万元;24.6%为3-5万元;1万元以下占15.4%,其中不足5000元的农民工比例为2.9%;9.2%的农民工年收入超过5万元,其中7.5%为5-8万元,1.7%在8万元以上。

调研显示,农民工收入主要用于“日常生活开销”。79.6%的农民工收入用于“日常生活开销”,39.2%用于“子女教育”,25.0%用于“人情往来”,17.1%用于“房租”,12.5%用于“赡养老人”,7.5%用于“医疗保健”,6.3%用于“储蓄”,2.9%用于“娱乐支出”,仅有0.8%分别用于“技能培训”和“投资”,3.8%用于其他方面。

调研中,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现象仍然存在。77.1%的农民工每月能按时领取工资,有22.9%的农民工工资会被拖欠,其中6.3%的农民工表示“经常被拖欠工资,严重影响了平时生活”。

希望能有节假日休息

创业时能有政策支持

在对的外出打工的期盼中,调研显示,选择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最期盼政府能“督促老板及时发工资,按月结”、“也能有节假日,能休息,能签订劳动合同,希望有养老保障”、能“办理五险一金”。

篇6:城市民工劳动就业及社保情况调研报告

一、农民工就业现状

(一)不少返乡农民工滞留乡村。春节假期延长,企业停产,农民工停工;防控中期复工阶段,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企业分批分地区复工,但制造业链条接续不畅,服务业因人员流动少、出行限制,需求出现断崖式下滑,建筑业复工时间大大推后,一线用工需求急速减少,截止目前,我镇仍有300余人农民工滞留乡村。(二)返岗农民工出现再次返乡。企业复工复产后,市场消费能力降低,出现开工不达产情况,特别是受国外疫情持续蔓延影响,部分外贸企业、制造企业订单取消较多,出现停工限产、裁员降薪,一些已返岗农民工不得不再次返乡,据统计,疫情中期我镇返岗农民工再次返乡达500余人次。(三)周边企业吸纳农民工就业有限。本地周边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同样受疫情影响,复工复产较慢,就业岗位有限,难以解决众多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四)农民工权益难以保障。部分企业社会保障程度较低,长时间企业停工导致资金断裂而破产,不少农民工瞬间失去收入来源。疫情期间农民工工作如何计算、被裁员后的经济补贴怎么规定等问题出现,部分农民工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原因分析

1.农民工从事的行业大多数是制造业、建筑业和餐饮服务业等,而这些行业受疫情影响最为直接,企业复工复产推迟或是被迫减小生产规模,都会导致农民工失业风险加剧、工资水平下降。2.农民工就业具有流动性、限制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他们与雇主的劳动协议往往是短期的,长时间的停工以及开工时间的不确定性难以保障农民工现有的工作是否能够延续,如遇到裁员降薪情况,减少农民工数量是企业的首要选择。3.农民工大多缺乏网络信息知识,较难实现网上远程办公,如简单的车票购买和手机点单都存在问题,缺乏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和市场就业竞争能力。且受疫情影响,社区、街道和城市管理等级大大提高,生活服务业的供给和需求不同程度地下降,这些都为农民工如何返城和返程之后的安置生活提出了挑战。

三、农民工稳就业的意见和建议

上一篇:元旦qq祝福语集锦下一篇:呆子姐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