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心理论文

2024-05-02

焦虑心理论文(精选14篇)

篇1:焦虑心理论文

考试焦虑学生缺乏在特定情景下控制自己的能力,因此,平时的自我调节尤为重要,正如《淡定是修炼出来的》一书中指出:“如果学生在生活及学习中,能常常保持放松、平静,那么当应对考试或是重大考试时,自然能良好面对。观息法就是此书中所介绍的一种非常简单的放松方法。

练习如下

⑴、闭上眼睛,将注意力专注在鼻孔处的呼吸上,就只是如实地观察(感觉)当下鼻孔处的一呼一吸。

⑵、无论呼吸的长短、冷热、粗细、无论呼吸经过左鼻孔还是右鼻孔或是同时两个鼻孔,我们就只是如实地观察,而不做任何主观判断、分析、对比、联想。

⑶、对于头脑产生的念头、或是内在、或是身体等感受,不去理睬、不去纠缠,当注意力跑掉了,就再回到呼吸上,跑掉了,就再回到呼吸上,持续不断地专注呼吸,而不去做任何思考、分析、联想。

⑷、每次可以做20分钟,每天早上保持一次最佳。

篇2:焦虑心理论文

考试焦虑症心理训练五:保证睡眠质量

据调查统计,当前有50%以上的学生伴随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失眠正在以高频率的速度,侵蚀着学生们的健康。无法拥有良好睡眠的学生,必定会给学习和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心理咨询统计,有65%患有考试焦虑症或抑郁的学生,开始都是由持续的睡眠障碍进而引发广泛的心理症状。因此,保证良好的睡眠是遏制种种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在《淡定是修炼出来的》一书中,明确指出:“当学生难以入睡或是睡不着的时候,就去观察(感觉)鼻孔处的呼吸进出”,学生就能很快入睡,获得深度的休息和放松,对于伴有睡眠障碍的学生来说,可谓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

另一建议是,尽管课业繁重,但对于学生来说,再繁重的课题,绝对不能以压缩睡眠的时间来完成。因此,约束自己在睡前半小时放下课题作业,建立睡前好习惯,避免上床后,大脑仍处在其中,进而影响睡眠。

注意事项

考试焦虑症怎么办问题已经介绍很详细,需要大家去实践,大多数考试焦虑患者通过上述措施,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对少数严重者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

篇3:手术焦虑患者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手术焦虑,心理护理,依从性

资料与方法

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手术患者54例, 男36例, 女18例, 年龄5~81岁。手术种类:泌尿外科10例, 妇产科12例, 普通外科20例, 五官科12例。麻醉选择:全麻23例 (42.5%) , 硬膜外麻醉20例 (37.0%) , 其他麻醉11例 (20.3%) 。

护理方法: (1) 术前心理护理:通常情况下, 患者由于受到疾病与手术的影响, 往往会出现各种不良心理, 例如紧张、焦虑、不安等, 针对这种情况, 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 即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互动, 了解患者的情绪, 以亲切、温和的态度和患者沟通, 积极鼓励患者将自身的心理问题表达出来, 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心理疏导计划[1];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所提出的疑问, 护理人员应当耐心、详细地为患者解答,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 同时告知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与积极的情绪对疾病的治疗的重要意义, 鼓励患者之间相互交流, 尤其是和一些已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交流, 以便通过其成功事例来鼓励患者, 消除对手术的恐惧, 从而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患者的配合度[2]。 (2) 术中心理护理: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 需安排其所熟悉并信赖的护理人员进行陪同手术, 并用亲切的态度向其热情地讲解手术环境, 以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并获得其积极的配合;手术期间,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保暖遮盖等措施, 手术结束后, 整理患者切口, 擦干净患者伤口周边的血迹, 整理其衣着[3]。 (3) 术后心理护理:术后, 将患者送回病房, 向患者及其家属传达有关手术的有利信心, 缓解患者对手术的担心, 并引导患者做好术后疼痛的心理准备;术后48 h内密切监视患者是否出现疼痛、术后的出血等各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与体征变化;待患者病情稳定后, 引导患者树立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4]。

统计学分析:对于研究中获取的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参数用 (x±s) 表示,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本组54例患者中, 在实施心理护理前, 恐惧感51例, 焦虑48例, 担心手术疼痛46例, 悲观情绪41例;在心理护理后, 有恐惧感23例, 焦虑35例, 担心手术疼痛22例, 悲观情绪26例。与心理护理实施前相比, 实施后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改善, 前后具有明显差异。另外, 通过对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 患者的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高 (P<0.05) 。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 在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之后, 其心理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的效果。由此可见, 对手术焦虑患者在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 提高患者在围手术期的依从性, 能够消除患者的内心的疑问, 维持稳定的情绪, 以平和的态度接受手术治疗, 进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5]。

在临床上, 手术是一种极为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手段, 但是手术对患者的心理也会带来极大的影响。患者在受到极强的刺激之后, 往往会引起一系列的机体生理反应, 进而导致心跳加速、血压上升[6]。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 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感与恐惧感, 害怕手术所带来的疼痛, 担心手术治疗的效果, 这些负面的情绪都将使患者的生命体征产生不良的变化, 进而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患者疾病的康复[6]。

总之, 在本次研究中, 通过心理疏导, 消除患者不良情绪, 可有效地改善手术焦虑患者的护理情况, 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瞿莉莉.访视干预对降低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效果观察[J].交通医学, 2012, 26 (1) :101.

[2]李莉华.心理护理对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 2011, 9 (18) :1430.

[3]张清泽.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评估及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 2011, 32 (33) :7185.

[4]夏卫红.试论心理护理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 (中旬刊) , 2011, 24 (6) :2705-2706.

[5]高丽花.妇产科手术患者64例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 12 (9) :2220-2221.

篇4:孩子为何心理焦虑?

心理焦虑的主要原因

先天气质起一定作用 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体验,他们的宝贝在4个月大的时候就表现出极度的,见到陌生人就哭泣或害怕。稍长大一些后,他们中的一些依然表现出敏感、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又很强的性格特点,容易紧张,多虑。有些父母很纳闷,自己带孩子和别人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孩子这么“磨人”?在这里,先天气质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环境因素 有研究表明,环境因素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大多具有焦虑气质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也容易焦虑,或情绪易急躁。不难想象,遇事经常紧张的父母传递给孩子的信息也是惶惑焦虑的;而情绪不稳、爱责打孩子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在长期被忽略、责打、否定的状况下,会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稳定感。

父母要求过高 如今,更为多见的焦虑是父母通过对孩子实行超前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压力——别的孩子不会的自己的孩子要会,别的孩子会的自己的孩子要更精通。由于有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高标准,孩子的表现很难让父母满意和认可,他们就一遍一遍地要求孩子做得更好,久而久之,孩子会因为自己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自信心受损,内心焦躁不安。假如父母再辅以恐吓或粗暴的惩罚手段,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情时就会显得更加紧张。

过度保护和溺爱 过度地保护和溺爱孩子,使他缺乏独立性发展,也是造成孩子焦虑的原因。就拿小雨来说,她从小就是家人宠爱下的“小公主”,几乎没有受到过什么委屈,就连上幼儿园,也是姑姑工作的地方。1年前,姑姑随丈夫出国定居,小雨有一阵子不想去幼儿园,后来勉强去了,就开始咬起指甲来。家人的过度包办通常使孩子失去了适应社会能力的锻炼机会,当他们独自置身于新环境、新情景中或与陌生人接触,会产生不知如何应对的困惑,以致情绪波动、过度担忧。

父母关系不和谐 也有很多孩子的焦虑影射了父母关系的不和谐。比如父母在婚姻关系上有裂痕,他们自己不愿意面对,而通过提高对孩子的要求来弥补婚姻中的缺陷感;孩子此时也会下意识地配合父母,表现出一些焦虑的症状,使家里的矛盾转移到自己的身上,心甘情愿地做“替罪羊”,从而避免父母关系的破裂。

怎样缓解儿童心理焦虑?

下面一个例子代表了众多家长的困惑: 我的孩子在进入大班后,由于有了一些作业,他就很担心自己,经常会问我:“我的作业还没有写好,怎么办?”“时间不够了,我还有好多事情没有作好呢,怎么办啊?”甚至于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也会很焦虑的问我很多遍“我老是想尿尿,怎么办?”“我睡不着,怎么办?”……

面对这些每天都会重复的问题,我虽然都同他说,没有关系,不要担心,可是这似乎都没有改变他的心理状态。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让容易焦虑的孩子能够自信些呢?

篇5:如何控制心理焦虑

焦虑是人在面临当前的或可能出现的某种威胁、危险时产生的紧张、不安、焦虑、痛苦的情绪体验。教师,作为对社会、对家长、对年轻一代负有高度责任的群体,必然要承受心理焦虑引起的紧张和痛苦。教师如何控制心理焦虑的程度呢?

产生焦虑是正常的,但焦虑的程度需要有效的控制。焦虑程度过高,人的身体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容易产生恐慌反应,使人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阻碍教师发挥创造性;但如果焦虑水平过低,人的身体处于麻木状态,不易激动,缺乏激励力量。应当使焦虑达到中等程度,才会激励教师努力改变现状,改善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解决知识老化与新知识要求之间的矛盾

教师应客观地认识自我和现实,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懂得尊重和悦纳学生,从而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防止知识老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坚持终身学习,积极参加业务进修,开阔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更多的教改信息,掌握更多的教学技巧和现代教育技术。博学、谦虚、真诚的老师会永远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同时,教师要懂得善待自己,对自己不要过分苛求,不要过度追求自我实现和自尊。

增强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各类学校开始实施聘任制。新的用人制度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各种才干。教师可以寻找自己向往的学校,寻找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不像以前那样调动起来很麻烦。教师应具备长远的眼光,加强自身的职业素质,与其整天患得患失,心神不宁,不如行动起来,扎扎实实开展教科研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要发扬拼搏精神,勇敢面对落后就要被淘汰的竞争压力。同时,应该相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于部分曾对教育做出贡献的落聘教师一定会做好各项善后工作。只要教师具备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保持良好的心态,要相信是“金子”在哪里都会闪光!

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

篇6:浅析高考心理焦虑

心理焦虑会使学生无法安心学习,学习效率大打折扣,为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给学生“减负”,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对学生高考前的学习焦虑问题,家长和社会应为学生创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对高考前产生的心理紧张和焦虑,应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宣泄。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特定的困难情境,如布置一些高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难题”,让他们经历一番磨难,自己找到应对方法,以提高挫折的承受力,增强自信心。

学校要发挥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当今学生思想活跃,进取心强,但他们的期望往往不符合社会实际。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他们的目标一旦失落,就可能产生心理偏差。教师要做到有的`放矢,个别指导,对学生多关心、多鼓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考试观,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认知,让他们认识到应该在正确期望自己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设计。学校可以多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才能使学生心理平衡,保持心态健康。

焦虑案例咨询

图图(化名),女,来做心理咨询时读高二。用她自己的话说,总感觉有很多东西没学会。遇到综合性的试题不知道怎样应用课本知识。最让她头疼的是,总觉得大脑不好使了,很多知识记不住好不容易记住了,过几天又忘了。总是检验自己学会没学会,学习效率很低很低的。她就觉得我怎么学都学不进去,很累。总想出去玩儿,又不敢玩儿。她想玩时,爸爸妈妈也就带她玩,但是一玩呢,她又觉得我这样做是不对的,别人都在学习我怎么能玩呢?所以玩也没玩好,也怕出去玩了。到后来,也学不进去,也不敢玩儿,既害怕玩儿,又害怕学。她怎么都过不好,所以就觉得,生活是很累的,学习是很累的。她想放弃学习,但是呢又不甘心。

这个时候她既焦虑又抑郁,烦躁不安,动不动就发脾气,发作起来摔课本砸东西,晚上睡眠,睡不着觉。到医院去治疗,心理医生说这是精神分裂症的边缘状态,赶紧住院。妈妈就想,这怎么是精神分裂症的边缘状态呢?妈妈不敢认同这个,那不行,决定去看看心理咨询师去,她又来来回回换了好几个心理咨询师。但心理咨询师都说,这个问题太严重了,我们做不了,都给他推走了。

最终来到我们这里的时候,她妈妈首先就跟我说,韩老师你先看看我家姑娘是不是双相情感障碍,是不是精神分裂症?我跟孩子沟通了20分钟,然后跟妈妈说,我跟你保证孩子绝对不是精神分裂症。孩子就是情绪问题,她就是内心冲突的问题。孩子具体是怎么回事儿,我说我跟她做完一两次心理咨询之后,我再给您做一个具体的分析。请您现在先不要着急,孩子肯定不是精分,也不是边缘性精分状态,差得远着呢。

孩子来做心理咨询之前,跑这个地方看,跑那个地方看,已经一个多月没去学校了。学校里老师都跟她说,要不就办个休学吧。孩子又不愿意休学。她妈妈说,这个孩子以前是一个很活泼开朗的女孩儿,自从孩子上中学后就开始变,变得越来越内向,而且沉默寡言。每天回到家就是学习,所以我们看到都很心疼。想让她出去玩会儿,她不出去。我们做父母的都能感觉到她是强迫自己学习,根本没效率。还不如出去放松下,但是我们说多了呢,她表现的很烦很烦,跟我们发火,我们给她请了家教在家学习,但是还是没效果。

象图图这样的情形在初高中学生中很常见。学生学习成绩好,后来就不愿意去学校,想学学不进去,学习效率极其低下。情绪也很糟糕,易激惹,在家很容易发脾气;有的呢,就是情绪非常的低落,甚至是把自己关闭起来,跟外界隔绝,不见人。像这种情况,甚至在大学生考研的时候,我们时常也会接到这样的电话,也会有这样的案例出现。一般在升学考试前后,越是临近,这个问题就越严重。

原因在哪儿呢?

分析如下:

一、中国的教育升学考评机制以分数为绝对第一优势。家长和校方管理者都盯着孩子的成绩说事。

二、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不知道如何化解。

三、考试前对自己有高期望,有过强烈的和同学对比的心。

四、功利教育。

篇7:当代高校新生的焦虑心理

当代高校新生的焦虑心理

大一新生对于高校学习与生活不同程度地存在焦虑心理.同时,教育改革、社会的变革,在给大学生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使不少大学生产生了一些社会心理问题,并常以焦虑、抑郁等形式反映出来.过多的焦虑会影响大一新生对高校的正确认知与正常的学习生活,严重的会导致焦虑性神经症,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极其不利.这就要求高校关注大一新生这一特殊群体,了解当代大学新生焦虑心理的现状、原因及寻求相应的对策,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及心理健康水平.

作 者:曾巧莲 刘七生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社科系,江西,景德镇,333000刊 名:景德镇高专学报英文刊名:JINGDEZHEN COMPREHENSIVE COLLEGE JOURNAL年,卷(期):200318(3)分类号:B844.2关键词:焦虑症 神经症 焦虑性神经症 焦虑因子分

篇8:注意金融危机带来的心理焦虑

观察周围同事, 大家的无偿加班好像都增多了。对面桌的小陈感冒了一直在咳嗽也不请病假。好像也没听人抱怨想要跳槽了。只要有同行业的裁员新闻传出来, 大家都不免要激烈地议论一番。

各种担忧加上长时间的加班, 让小张觉得最近脑子一直昏昏沉沉的, 心情不好, 胃口也不好, 有时还会失眠, 做事时虽然努力在强打精神, 却总感觉提不起劲。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最近有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压力。一些在风暴中心以外的企业员工, 可能只是有一些担忧, 而那些受到直接影响的人, 极有可能已经感受到了强烈的心理焦虑, 像小张一样, 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心情低落、寝食难安等问题, 不仅影响到了生活质量, 也影响了工作效率。

要应对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挑战, 这样的焦虑绝对不是一个良好的人生状态。如果你也感受到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 或者有和小张类似的某些问题, 那不妨看看下面这些应对焦虑的建议和方法, 试试学着管理自己因为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焦虑。

适时“关上自己的耳朵”

我们说, 信息缺乏造成的各种臆测将会导致惊慌和担忧, 但其实信息过载也会带来同样的效应。随便打开电视或是在网络上搜寻一下, 都是关于金融危机的各种官方、非官方的新闻, 专业、非专业的讨论。信息已经纷繁到我们来不及接受和分辨, 常常好像关注得越多, 越觉得迷惑。

前一天, 网上号称内部消息的帖子说珠三角上百家企业倒闭了, 第二天就有官方消息辟谣;网上流传说150多家外企已经大动作裁员了, 过一段, 官方消息又证明该消息言过其实。各种真实的消息、被夸大了的消息、纯粹的谣言一起涌向我们。过多的信息, 反而影响了我们的判断和思维, 一会儿以为自己搞不好明天就失业了, 一会儿又觉得事情没那么糟糕, 几个来回, 看什么信息都觉得怀疑。各种专家的预测、评论家的分析各执一词, 每个人看来都说得很有道理, 要赞同谁?相信谁?

其实, 很多人也知道不能在这些消息和讨论中获知经济形势真正的走向和表现, 更无法获得解决切身问题的方法。甚至, 因为信息纷繁芜杂, 难以确认最接近事实真相或对自己最有帮助的信息。虽然接受的消息是双向的, 有正面的, 有负面的, 有官方的, 有民间的, 有人传播谣言, 也有人冷静辟谣。但是负面消息, 即使是谣言, 仍然对我们具有更大的影响, 就像伤痛和快乐相比, 永远是伤痛来得更刻骨铭心, 负面事物总是有能力给我们留下更多印象。结果, 过度的关注信息和参与讨论并没有帮助我们了解更多, 反而只是让我们担忧焦虑而已。

面对这种情况, 我们不妨暂时把自己的信息搜索引擎范围设定得小一些。需要了解关于金融危机的信息, 但并不需要去过度关注。提醒自己, 经济的状况和走势、政府的各项措施实施后的影响, 都不以你的关注为转移。你浏览再多推测、预测, 参与再多讨论, 只是把自己陷入得更深一些。经济不景气是事实, 有企业在裁员是事实, 关注各国利率下调的百分数或者500强企业在各国裁员的具体人数, 听取再多经济专家的意见, 你还是无法根据这些信息来计算投资的最好时机和数目, 也无法计算出自己被裁的时间和可能性的大小, 也不可能准确判断先跳槽到哪个公司或者部门会更安全一些。

过度的关切和讨论带来的投入感, 只会演变成一种扭曲的共情效应, 使当事人每看到一个不利信息, 就受一次影响。这种效应就跟我们平时因为朋友或同事失业心情受到影响一样, 但因为投入, 这种被感染的影响范围扩大了, 平时感觉距离自己很遥远的事物, 也会如身边的朋友同事一样给我们带来一样的影响。不必要的担忧或过度的担忧有害无益, 有时候, 学会适时“关上自己的耳朵”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

重新检视自己的工作

经济不振和失业的威胁确实存在, 我们有切实的困难需要去克服, 心理学家都在建议, 不妨把危机转化为机遇, 趁这个机会, 重新检视自己的工作。一方面, 思考一下现在的工作是不是符合自己的期望和发展规划;另一方面, 重新整理一下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 检视一下自己的表现是不是符合这个岗位的要求。

不妨尝试直接和主管沟通, 了解自己的表现是否符合主管对这个工作的要求和期望, 哪些应该保持, 哪些还需要加强和改进。这样不仅给老板展示了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 同时也有助于理清雇佣双方在工作期望上的认知。

例如, 我们常常会觉得自己做得很多但是老板看不到, 但是老板也会觉得他想要你做的你就是没尝试去做。这时, 面对面的讨论, 开诚布公地说明自己的想法, 并去了解老板对你工作的想法和期望, 将更有助于使你的工作符合组织的期望, 得到良好的评价。

除此之外, 我们也能通过这些思考和讨论, 重新发现自己的不足, 进一步加强专业能力, 或者多学习一门技能等, 有计划地进行自我增值。危机可以是机遇, 面对问题, 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 可能获得更积极的结果。

识别你的焦虑

如果焦虑已经产生了, 学会认识到自己现在正在经历的焦虑就非常重要了。通常, 我们并不一定能很清楚地察觉因焦虑产生的心理紧张感, 但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反常的急躁, 容易生气, 有一种无力感, 或者失眠, 头疼、肌肉紧张酸痛等等。每个人焦虑出现的信号是不同的, 我们要学会察觉自己焦虑出现的信号, 学会自我监察, 了解自己是否已经处于焦虑中以及目前焦虑的程度, 才能及时应对和舒缓焦虑。

同时, 导致每个人焦虑的原因是不同的, 试着把造成你焦虑的所有具体问题在纸上写出来。例如, 套在股市收不回来的投资, 害怕失去工作, 缴纳房贷的困难等等。然后, 依据这些问题对你造成的影响程度大小排个序。比方说, 你可能已经失业了, 而已有的存款能维持半年的生活, 但没办法支付两个月之后的房贷, 房贷是当下最迫在眉睫的问题, 也是焦虑最主要的原因。把各个问题排序出来, 再针对不同的问题, 写下能解决各个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法, 比方针对房贷的问题, 可以计划在两个月之内尽快努力找到新工作, 同时缩减开支, 如果到时还没能找到新工作, 向家里借钱作为应急和过渡方案等等。最后比较一下各种方案, 选择最可行的方案去实施。

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 但心绪混乱焦虑的时候, 通过把问题和解决方案写下来, 排个序, 再有步骤地去安排, 能帮助我们理清思路, 稳定安抚紧张慌乱的情绪, 缓解我们的焦虑, 同时也助于事情得到解决。

建立健康的压力应对模式

大家应该都知道一些应对焦虑的方式, 而每个人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回忆一下, 过去自己是如何舒缓焦虑的, 采用对自己通常最有效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 更多时候, 我们的应对方式往往不怎么健康, 像大量吸烟、喝酒、暴饮暴食、过度运动, 或者过度地投入工作等等。如果我们通常的应对方式是不健康的, 例如本文开头案例里的小张那样通过过度工作来转移压力, 虽然能暂时缓解我们因为焦虑而产生的紧张不适感, 但长此以往, 很可能带给我们更糟糕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并不利于压力的真正舒缓。

这时, 我们就需要学习建立一种健康的压力应对模式。心理学家有很多这方面的建议, 可以是保持一种健康的饮食和作息状态, 减少浓茶、咖啡的饮用, 减少熬夜、日夜颠倒的作息, 同时做一些静坐和深呼吸练习, 或者做瑜伽、有氧操、慢跑、游泳等等, 还可以从事一些娱乐活动, 像听歌、看电影、跳舞、和朋友聚会聊天等等, 甚至短暂的郊外游玩, 短期度假旅行等。另外, 要注意和朋友家人的沟通。这个时候, 来自于家人、朋友的支持往往是最有帮助的。

选择你感兴趣也愿意投入的活动, 有意识地去体会在参与这些活动之后自己的变化, 去感受一下活动带来的乐趣。努力坚持对自己起作用的活动, 逐渐建立起一种自己的应对焦虑的模式, 这能帮助我们长期有效地应对各种压力。

篇9:焦虑恐惧心理问答

焦虑是一种常见情绪,人们在不同场合会体验不同程度的焦虑并会力图预防引起焦虑的不利情况,积极去做减轻焦虑的活动,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应。当焦虑的严重程度与客观的事件或处境不相称或持续时间过长则为病理性焦虑,临床上称为焦虑症状。焦虑症状表现为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精神症状是指一种提心吊胆、恐惧和忧虑的内心体验伴有紧张不安;躯体症状是在精神症状基础上伴发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亢进症状,如心悸、气短、胸闷、口干、出汗、肌紧张性震颤、颤抖或颜面潮红、苍白等。

我们要知道,焦虑和恐惧是人类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正常情绪反应,是我们的适应环境的保护性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影响我们最大的造成我们不快乐的,与其说是焦虑和恐惧情绪本身,还不如说是我们对“焦虑的焦虑”,即认知层面的问题所致。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让自己在有生之年活得更精彩充实、生活得更幸福,所以,面对焦虑和恐惧的痛苦折磨,最终的治疗目标,与其说是我们战胜了焦虑和恐惧,还不如说是我们接受了它:与其说是我们克服了焦虑和恐惧,还不如说是我们学会了与它共处。相信自己,我们有能力征服和改造这个世界,也一定有能力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让我们与世界共舞。

?咨询问题

专家你好,我是第一次咨询心理专家,我也不确定自己是属于哪种的心理问题,现在说下我自己的症状,请你帮我解答下,谢谢!

我从上学的时候就有个爱上厕所的毛病,尤其是在准备上课或者开什么校会的时候总是要去次厕所。不管解不解得出来,都要去一次,现在几乎成了习惯,以前以为是肠胃不好,可是和正常的肠胃不好的人还是有区别。比如每次要出远门了都会去上次厕所,坐车前也要去,但是在坐车的时候还是有种想上厕所的感觉,然后一直憋到下车,到了不熟悉的地方就要先找到厕所,找不到厕所就感觉很急,很想上厕所,找到后就感觉好多了,不是那么想上了。所以一般我一出远门都要先到有厕所的地带活动,那样心里就不那么想上厕所了。还有就是,只要我在家,一切都很正常,和正常的人没两样,一两天不上厕所也不会觉得像在外面那样,在外面一天都能跑4~5次厕所,都是在不熟悉的地方,或者要去另一个地方前的准备,几乎成了习惯。但是回到家,一切又那么正常了。这样是不是心理有问题?

专家回复

这位朋友你好!

首先,我认为,出门前做准备上厕所是很多人都会做的事,没什么不正常的。到了陌生地方要方便一下,也应该无可厚非。这可能与你某次个人经历有关,比如有因为在特别场合尿急而很尴尬等情况的出现。所以就特别注意事先上厕所以免特殊情况发生。

其次,你感觉总是很焦虑很在意是否上厕所这一问题,这可能与你的个性有关,你可能平时行事比较小心谨慎,追求完美,压抑自己可能是你的行为方式。

总之,你的上厕所这一问题,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不需要重点关注。而真正需要提高的是,遇事无需过于敏感和焦虑,要增强自信心,善于与别人沟通等等。

?咨询问题

您好,我是一名大学生,受赤面社交恐惧症困扰很多年了,非常苦恼。我从小不是一个内向的孩子,我喜欢和人接触,高考前,面临升学的压力,我的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当时受家庭影响(各方面比我优秀的表姐,很受家人、长辈的喜爱,让我有了深深的自卑感,其实我觉得主要是这个原因),我患上了赤面社交恐惧症,希望您能帮助我。

?咨询问题

你给自己下了一个诊断,为赤面社交恐惧症,好像给自己贴了个标签。其实社交出现脸红,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是使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有时候我们并不能改变我们自己本能的反应,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有理智地行动来改变这一反射活动,使我们不把社交环境、脸红与羞愧、恐惧联系起来。一旦你在心态上接受了这种脸红心跳,那么在情绪上就不会如此恐惧了。其实有很多种方法能帮助你克服这种社交恐惧心理(而非见人脸红本身),这样,你就可以脸蛋“红扑扑”地与人交谈了,让别人觉得你很阳光和健康。不是吗?

把自己的心情变得淡而清,而非沉重感,记住压力总是自己给自己的难以承受。

?咨询问题

以前在紧张状态下偶有心慌,我没太在意,但后来偶然看到焦虑症一语,就想到会不会也是焦虑。后来就越来越在意,这一年来,经常时不时要去感受心理状态。做过2次心电图,第1次是正常的,第2次提示T波有点问题,但请教有关内科医生,说是紧张因素引起的,不是功能性的,平常反反复复听诊心律都是齐的,心脏彩超也正常,本来没在意时感觉心态挺好的,突然一在意,就真的感到心里慌慌的。现在晚上躺下睡觉,一起身2次就会想会不会心慌,一下子就开始真的心慌,听诊约120多次,很难受。请问我该怎么办?

专家回复

你的问题,其实在心理门诊很常见,没有你想象得那么严重。

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

第一、焦虑本身并不可怕,这是一种平常的情绪而已,焦虑会调动人的积极性,去应付复杂的环境。据研究,焦虑的人更具上进心,工作更让老板满意。所以,焦虑是一种正常情绪,没必要担心,顺其自然最好。

第二、你因焦虑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是相互加强的,也就是说,焦虑加重躯体不适症状,而不适症状加重你的焦虑。要主动打断这一循环,用放松的心态面对躯体不适。

第三、躯体不适可通过一系列检查(如心电图、彩超等)加以排除,如果只相信自己的感觉,而不信检查结果,那就是有点焦虑了。

第四、治疗可以采用抗焦虑药物,可以缓解而治愈,或者采用心理治疗,也会有帮助。

?咨询问题

我是一位学生,平时表现挺不错的,但如果在大、小场合发表演讲,或者是篮球比赛,再或者唱歌等等,只要有很多人看,特别是好朋友(包括男生和女生)我就会很紧张,导致发挥失常,之后,也会挺自卑的,好无奈。请问医生我该怎么克服这种心理啊?谢谢!

专家回复

其实每个人在人多的场合演讲或表演都会紧张不安,这是正常现象。这种焦虑感会促进体内某些激素的分泌,调动起人体内各系统积极运作,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和变化。

所以,临场的焦虑感对于人体是一种适应行为,是合理存在的。对于你来说,你把这种焦虑紧张扩大化,认为自己不应这样,担心脸红口吃,会丢脸,会没面子。

?咨询问题

我面对真正会让人紧张的场合,如演讲、面试什么的,都不会脸红,相反和自己最亲近的家人,脸红现象比较厉害。是不是因为自己心里事先有个暗示,就怕会红?另外,我还发现冬天比夏天严重。我自己以前看过心理医生,但我感觉那个医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也没有太多的方法,自己就没有坚持,我想问下,通过治疗,我不是说治愈,以后不红了,就是想问下,能让我可以很坦然地和它“共处”吗?谢谢!

专家回复

朋友你好,你提到,你在相对陌生或别人觉得应该会紧张的场合,你往往不会脸红,而在与亲近的人接触时会觉得脸红明显。这给出两个提示:第一,可能事实上是这两种场合你都会脸红,都会紧张,只不过你自觉症状的严重性不同,因为你的心态不同,你可能认为比起家人来,别人对你的评价更不值得关注些。第二,确实是在与家人接触时会脸红,因为你与家人的沟通会有些问题,因为你在他们身上得到的负面评价会多些,使你的自尊心受损。至于冬天比夏天重,只能说明季节会对生理表征有影响,所以,你不要试着消除它,坦然接受是最佳的选择。

篇10:如何消除高考焦虑紧张心理

怎么消除高考焦虑紧张心理

家长的担心则集中在三点。一怕孩子吃不好,听说吃鸡蛋有副作用,喝牛奶犯困,肉多了不消化,肉少了营养不够,孩子一日三餐该吃什么?二怕孩子复习环境不好,电视关了,音乐不放了,走路不出声,大气儿不敢出。三怕孩子没把握,总想代替孩子安排复习内容。

这些考生和家长的表现,其实是一种心理焦虑。考生的焦虑源于不知最后一个星期怎么安排复习。家长的焦虑源于过分看重高考,制造紧张气氛和角色越位。

总结了许多成功考生的经验,最后一周的有效安排是“错误归类”,即把那些似懂非懂的、因马虎大意丢过分的题,分门别类单记一个临考前的“账单”。集中力量攻下这些抓分最多也容易丢分的题,有时间再攻老大难问题。脑子出现空白的考生,大多是前期复习密度太大,需要放松一天。最好的办法是到郊外有山有水的地方呼吸呼吸新鲜空气,“磨刀不误砍柴功”。

作为家长,要明白大多数考生已进入心理脆弱期和敏感期,过分关心,反而导致孩子过分焦虑,保持一颗平常心最好。

篇11:探秘心理:焦虑情绪为哪般?

人性充满矛盾,人生充满风险,未来具有不确定性,这是焦虑的根源,也是对人生的挑战。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焦虑情绪的深层原因又有哪些呢?

在心理动力学中,本我、自我与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之结构理论所提出。本我是生命最原始的本能冲动,它们有时是相互矛盾、与现实环境激烈冲突的;而超我则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追求完美的人类较高尚的行为规范;自我正是在协调本我、现实环境和超我相互关系中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是我们人格的核心部分,是我们在现实中的本来面目。

当自我不能很好地协调与本我、超我和外界环境的关系,导致人格核心部分受到损害而失衡时,就会产生明显的焦虑情绪。

因此,造成焦虑情绪的情景有以下几种:

1、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或未知的充满风险的新环境,此时个人的惯常行为方式无法适应这一特殊情景。

2、个人内部的各种冲动、欲望,与自我难以调和。常见的因素是:反应性的敌意;极力压抑的冲动;矛盾的意向。

3、超我对自我的道德和完美主义的要求。因未臻完美而责备自己;因有不道德的念头而厌恶自己。

当焦虑情绪出现时,当事人会有一种“漂浮着的”、无所适从的疑虑,不知道事情会如何发展,有什么样的危险来临,并为此坐立不安。

因年龄和自我心理功能发育阶段的不同,引发焦虑情绪的情景也会有所不同,

管理资料

儿童幼年期,会对母爱的丧失、父亲的惩罚而心怀恐惧;青春期时,常对性的冲动、异性的出现而感到不安;成年人,会因自己未趋完美而痛恨自己。

工作焦虑已经成为现今人普遍的现象。现在的生活中,我们现在工作的压力不断增大,从而诱发了工作焦虑情绪。 过度焦虑的人,其内心是苦不堪言的,周围人并不十分理解他们的境遇,而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直接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来获得必要的支持和理解。这些心灵的苦恼就像灰尘一样日积月累又无人清扫,逐渐掩盖他们内心真实的面貌,而转化成焦虑情绪,或以各种各样的躯体语言及动作语言去表达,这样,就形成了以上我们所讲的几种以焦虑为突出表现的心理障碍。

人的心,该怎样去解决呢?

工作中有焦虑情绪时,要找朋友倾诉、出去旅游,如果还是得不到调整,需要正确分析评价自己,是不是处于职业枯竭期而需要再学习,还是缺乏宽容没有处理好与领导、同事的关系,或者是压力过大,超出了自己的能力。

一、通过性格测试,准确把握自己的性格、真实的“本我”,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从而壮大内心的力量,准确地自我定位。

二、从事顺应自己本性、适合自己性格的职业,避免从事经常需要压抑自己、强迫自己做内心本能抗拒的事情的工作。

三、通过有效的心理疗法,例如:精神分析治疗法、认知行为治疗法、“系统脱敏”和“放松训练”治疗法或通过学习有用的技巧(比如社交技术,直言技术),从而领悟内在心理冲突的根源,改变认知方式,降低焦虑程度及紧张水平,提高面对各种情境的信心。

篇12:焦虑心理学读后感

与抑郁、伤痛、愤怒等单一化的负面情绪不同,焦虑相对更微妙、更复杂,甚至更难以形容,其实,适当的担忧是正常的,毕竟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但过度焦虑影响了生活和工作这就有些病态了,这样的你需要找到自己焦虑的根本原因。书中提到了焦虑的多个诱因,归纳起来,重点有以下几种。

一是认同危机。即别人眼中的你,从小到大,我们难免被家长拿来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那个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会让你有落差感,然而这种落差并没有随着你的成长而消失,工作后,别人家的孩子依旧围绕着你,让你觉得自己挫败感越来越强,此时你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低自尊感,你非常依赖外界的肯定,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认同危机。

二是失败恐惧。每个人都会经历失败,这在我们的人生中都只不过是一个瞬间的记录,但有些人,却因为这瞬间的变化而沮丧、紧张、焦虑以至绝望,有些极端的人,选择了更为极端的方式来逃避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失败之后产生焦虑情绪也很正常,但我们要学会自觉质疑和辩论,告诉自己,失败只是提醒我,下次做的更好。

三是完美主义。你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达到你预期的结果,你必须保证你的聚会完美无缺,你的工作必须完全符合你的心意,你的伴侣必须是最好的那一个,等等,然而这个世界大多数事情都不会轻易对你俯首听命,他们不会事事顺着你,此刻的你非常脆弱,你会痛苦,你会异常焦虑、沮丧的压抑。事实上,你之所以觉得世界不完美,是应为你各种不切实际的期待,如果你能不再过于坚持执念,你会变得强大、自由。

四是自我贬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我贬低心理,知识程度轻重不同,心理学对自我贬低的定义是,当一个人面对他无法对付的问题时,他表现出来的就是自卑和无助。

篇13:缓解高三学生心理焦虑的方法

心理学上的焦虑是指由于情绪或心理上产生内在冲突, 进而引发非理性的忧虑或恐惧感受。焦虑是在特定情况下产生的, 也可能是惯性或是常见与普遍的一种感受。高三学生由于高考的压力, 常会出现心理焦虑现象, 主要表现为: 时常感到紧张焦虑和心慌不安; 注意力不能集中, 记忆效率下降, 学习效率降低; 想逃避学习和考试; 担心考试; 出现头痛、失眠、食欲下降、腹泻、肢体无力等身体症状。高三学生有一定压力, 产生适当的焦虑对备考、取得好成绩是有一定好处的, 但焦虑过大, 变得讨厌学习, 惧怕考试, 那就可能直接影响高考成绩了。

高三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出现焦虑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 考试失败所带来的心理创伤。这种心理创伤是由于学生的上进心或由于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指责造成的一种心理刺激, 害怕学习成绩不好受到父母和老师批评, 被别人瞧不起。其二, 惧怕考试。不能正确地看待考试结果, 不能用动态的、全面的观点看待考试结果和他人的批评, 以为技不如人, 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应对学习与考试。其三, 准备不足。由于平时努力不够, 学习成绩不好, 但虚荣心过强, 对考试结果没有把握, 总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

如何帮助高三学生克服在备考过程中出现的焦虑心理, 在实践中常见的做法是:

( 1) 从学生自身角度调节。一是进行思想调节。要增强自信心, 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既要看到自己的短处, 更要看到自己的长处, 自我鼓励, 奋发向上。要培养自己的耐挫力, 在挫折面前, 应保持冷静沉着的心态, 不害怕, 不消沉, 找出原因, 自我调整, 争取进步与成功。要有乐观豁达的心胸, 受到刺激要镇定自若, 处惊不乱, 超然洒脱, 乐观大度。二是进行生理调节。当自我感觉到心理比较紧张时, 要进行呼吸松弛调节, 可改变原来的呼吸节奏, 采用缓慢的稳定的呼吸方法, 连续多次, 可达到消除紧张情绪和平衡心理的效果; 要进行肌肉松弛的调节, 如近几天一直情绪紧张, 可选择安静的环境休息一下, 听听轻松的音乐, 让全身各处肌肉得到放松; 还可以进行转移想象, 如某事使自己的心情十分压抑, 就可以多想想能使自己愉快的人或事。三是进行学习实践的调节。俗话说“艺高胆大”, 如果自己的知识扎实, 学得认真, 复习得充分, 就不怕考不到好分数, 也不会怕考试测验, 紧张心理即会自行消除。

( 2) 从教师的角度调节。教师要融入学生的心灵,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和学生一起“高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于性格开朗的学生, 一般先采取主动谈话的方式, 直接针对问题, 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出现问题的危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 可以采取间接的方式, 通过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 有无心理问题的诱因, 通过与之要好的学生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 同时通过观察分析, 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对于这部分学生, 在解决心理焦虑时, 一定不要急躁, 应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要有耐心, 要循序渐进地加以疏导。解决学生备考的心理问题, 首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 消除学生的顾虑。帮助学生时要真诚, 要学会倾听, 要学会采取合理的方式, 甚至要学会给学生保守秘密。如果教师与学生处理不好关系, 让学生产生距离感或芥蒂心理, 再好的方式, 再动听的语言, 也收不到好的效果。因此, 好的教师一定是走入学生的心灵, 和学生一起“高考”的教师。

( 3) 从学校的角度调节。学校要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 减轻高三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学校要开设心理咨询课, 配备心理咨询教师。还可建立心理咨询教室, 让学生有适当的发泄场所。模拟考试命题不要过难, 要增加学生取得好成绩的机会,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有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 4) 从家庭的角度调节。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考试结果, 要少批评指责, 多帮助孩子找到原因和制定下一步成功的对策, 多鼓励孩子设定达成目标并采取切实的行动。一些家长常常把孩子的考试分数“挂”在脸上, 考好了便喜形于色, 考不好便脸色阴沉。家长这种外在的表现最容易使孩子产生心理焦虑。

篇14:发呆可减轻心理焦虑等

男性的前列腺虽只有核桃般大小,然而一旦患癌就可能给其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美国《男性健康》杂志根据最近的研究总结了预防前列腺癌的方法。

多吃葱蒜适量喝红酒。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大蒜或葱的摄入量超过10克的人比摄入量少于2克的人,患前列腺癌的风险降低50%。另外,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者发现,每天一两杯红酒也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

有规律的性生活。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对2338名男性调查后发现,房事正常的人患病几率小。

定期检测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前列腺癌的极好标志物,主要作为筛查和监测前列腺癌的指标。国内诊疗指南则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最好每年做一次前列腺癌筛查。如此,才能更早地发现病情。

发呆可减轻心理焦虑

繁忙紧张的现代人,谁都希望给心理减负。最近,美同医生告诉我们一个最简单的减压方法:发呆。

美国哈佛医学院和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招募了一组健康志愿者,对他们的脑功能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心无杂念、脑子里什么也不想的时候,大脑中的α脑电波得到加强。这种特殊的脑电波位于大脑的最外层皮质,可以抑制信息超载,让人们的注意力和意念更加集中,从,而改善情绪,减轻压力,缓解焦虑不安。研究领导者,凯瑟琳·科尔医生表示,这种方法还能加强记忆力,缓解疼痛,并提高免疫力。

跑步途中不可突然停下

在晨跑中,有人可能会突然停下小便,但常常头晕眼花,个别人甚至出现休克。这种现象称为重力休克,这可能跟一时性的脑缺血有关。

人在跑步时,下肢肌肉紧张地收缩放松,使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大量扩张,流经下肢肌肉的血液量也比平时大大增加,下肢肌肉有节奏地收缩和放松,对下肢血管起着挤压的作用,帮助下肢血液流回心脏。如果在跑步途中突然停下,下肢肌肉有节奏的运动作用消失,再加上重力的作用,血液一时大量滞留于下肢,回心血量减少,心脏输出血量相应下降,此时,供给大脑的血液也相应减少,大脑便产生一时性缺血,体弱者就可能发生头晕眼花甚至休克。为防止发生重力休克,跑前应解小便,跑步途中不要突然停止;跑毕也不要骤然站立不动,应继续放松慢跑、步行,逐渐过渡到常态。

老年人过量吃钙片容易便秘

钙剂中碳酸钙的吸收率最高,成人用得比较多。但人体吸收钙有个过程,在胃酸的作用下一部分碳酸钙会变成氯化钙,进入肠道后会形成磷酸钙,这些钙盐很难被吸收,并抑制肠道蠕动,可能会引起便秘。尤其对老年人或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的人而言,这种情况较为多见。

建议在补钙时喝点酸奶,它含有的乳酸和钙结合,能促进钙质吸收。酸奶还含大量活性乳酸菌,可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便秘。其次要增加粗纤维的摄入,鼓励老年人多喝水、多走路、多运动,这对预防便秘都有好处。另外要注意的是,吃钙片一般每次服用不宜超过500毫克。

饮酒过多会导致骨质疏松

饮酒伤肝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常识,但知道喝酒伤骨头的人就不多了。美国曾有一项调查发现,长期酗酒是引起男性骨质疏松的一大原因。酗酒,实际上就是在挥霍自己的“骨骼存款”。

为何饮酒过多会导致骨质疏松呢?其原因主要是,酒精会抑制骨细胞的正常代谢。人体的酒精过量,就会抑制成骨细胞,破坏的骨质大于形成的骨质,骨质开始流失,骨头就会过早地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而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此外,嗜酒者骨细胞活动受抑制,会妨碍钙、镁的吸收和利用,这也是诱发和加重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

即使必须喝酒,也一定要控制量。爱喝酒的人,最好在40岁左右做1次骨密度检测,了解自己骨骼的健康状况,如果出现问题要咨询医生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此外,应培养均衡的饮食习惯,补充足够的钙质。

装假牙后需多吃果蔬

很多老人装上假牙后,在最初的使用时期里,常会觉得口腔非常不舒适,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牙龈疼痛,有的患者甚至长时间都会有这种感觉。出现这种情况时,专家建议多吃些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C。

由于老年人的口腔自我修复能力降低,加之在失牙过程中营养不良,导致胶原蛋白合成减少,微小的机械刺激都会在口腔里产生较大的反应。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补充维生素c是关键。维c是参与肌体胶原蛋白合成的重要物质。一旦缺乏,会使缺牙区域内的牙龈组织出现萎缩或炎症,减弱口腔组织对粗硬食物的适应能力。实验表明,成人每天摄入60~70毫克的维c才能保证正常代谢,所以装假牙后常感不适的老人需要多吃水果和蔬菜。

常给宝宝揉肚子可预防腹痛

刚出生的婴儿常会半夜啼哭不止,让年轻的父母手足无措。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一段时间,则可能是婴儿肠痉挛在作祟。肠痉挛其实不是一种疾病,是由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情况。大约20%的宝宝在出生后2~4周会发生肠痉挛,60%的宝宝在3个月左右会好转,90%的宝宝到4个月就好多了。按摩宝宝腹部,不仅可以预防和缓解肠痉挛,更会让宝宝健康少生病。

揉腹时,小儿采取平卧位,操作者用右手四指或手掌,在小儿腹部以脐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约按摩50~100次。按摩前让宝宝排空小便,过饱或过饥时不要进行,局部皮肤感染或腹腔内有急性炎症者也不宜进行。操作时,手法应轻重适宜。

常穿高跟鞋增加尿失禁风险

对于时尚女性,高跟鞋常常是必备品之一,但临床病例显示,经常穿高跟鞋的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容易被尿失禁困扰。

女性穿高跟鞋步行违反了正常的运动规律,总是前脚掌先着地,使前脚掌承受了过多压力,盆骨所受压力也相应增大,附近的肌肉(包括尿道外括约肌)会退化得快,从而令尿道控制排尿的功能减弱,导致尿失禁的发生。为此,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应尽量少穿高跟鞋,以达到预防尿失禁的目的。

女性在选择高跟鞋时,尽量选择4厘米以下的粗跟高跟鞋,可减少足部因不稳而造成盆骨压力增大。同时,每天穿高跟鞋别超过6小时,下班回家或节假日休息时应改穿平底鞋。

女性摄入食盐过量可加速衰老

口味比较重的女性,无论是自己下厨房还是在外面点餐,都喜欢吃盐偏多的菜,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皱纹增多。法国有句俗语:“美女生在山上,不生在海边。”意思是说,住在海边的女性平时摄人的盐较多,所以皮肤很容易长山皱纹。如果吃盐过多,体内钠离子增加,就会导致面部细胞失水,从而造成皮肤老化,时间长了就会使皱纹增多。

法国国家医学院的一份调查显示,法国人的饮食普遍偏咸,其中以他们最常吃的法式面包含盐量最高,有的能达到25%~30%。其次,在熏肉、腊肉制品,以及奶酪中,含盐量也相当高。而且,法国人还有个爱用“盐水煮饭”的习惯,这也大大增加了日常盐分的摄入量。医学专家们提醒,吃盐多不仅会造成高血压,还会直接影响人的容貌。要想皮肤好,比较科学的方法是多喝水,帮助皮肤排毒,另外每天盐分摄入量不要超过6克。

刷牙不认真可能导致咽炎

北京佑安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鲍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代人白天吃很多高油高盐的食物,又没有及时刷牙,久而久之,食物残渣留在牙齿和口腔。这种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当细菌生长到一定程度后便转移到了咽喉部,引发急性咽炎。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时,口腔部的慢性炎症会蔓延至咽部,导致慢性咽炎。”

上一篇:米乐尚品商城商业化分析报告下一篇: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苏教国标版一年级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