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草原生态状况评价及对策

2024-04-16

齐齐哈尔市草原生态状况评价及对策(通用10篇)

篇1:齐齐哈尔市草原生态状况评价及对策

齐齐哈尔市草原生态状况评价及对策

从几个角度介绍了齐齐哈尔市草原的.生态状况及变化趋势,并确立了分级标准,同时运用模糊数学对其现状给予评价,其综合状况为四级,草原破坏、退化严重,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平较低.根据这一现状,从认识、政策、措施等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

作 者:杨晓杰 周晏敏 刘哲人  作者单位:杨晓杰(齐齐哈尔大学生物系,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周晏敏,刘哲人(齐齐哈尔市环境监测中心)

刊 名: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PKU英文刊名:TERRITORY & NATURAL RESOURCES STUDY 年,卷(期): “”(1) 分类号:F323.212 关键词:草原   生态   评价   对策  

篇2:齐齐哈尔市草原生态状况评价及对策

从土壤N,P,K及土壤有机质等方面研究了人为干扰(包括放牧、开垦和禁牧)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开垦和放牧会导致土壤,主要是表层土壤养分含量的下降,而开垦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更为明显;禁牧会提高土壤各种养分的含量,而且随着禁牧时间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对深层土壤养分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同时,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全氮、速效氮及有机质含量与土层深度呈明显的负直线相关关系;速效K、速效P含量则与土壤深度的关系符合二次幂函数关系;全磷含量随深度的增加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土壤全钾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微弱的降低趋势,但变化不明显.本研究表明,禁牧可以提高典型草原土壤养分元素的含量,有利于遏制草原土壤的退化.

作 者:许中旗 闵庆文 王英舜 李文华 许晴 XU Zhong-qi MIN Qing-wen WANG Ying-shun LI Wen-hua XU Qing 作者单位:许中旗,许晴,XU Zhong-qi,XU Qing(河北农业大学,保定,071000)

闵庆文,李文华,MIN Qing-wen,LI Wen-hua(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王英舜,WANG Ying-shun(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畜牧气象研究所,锡林浩特市,026000)

篇3:齐齐哈尔市草原生态状况评价及对策

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海北州各级财政部门每年都加大对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投入, 以省、州、县项目捆绑的形式积极启动和实施草原鼠虫害、毒杂草防治和饲草料基地建设等一系列草原生态治理项目。虽然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草原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草场生态质量下降

植被演替呈草地—退化草地—荒漠化地区的逆向转变趋势:一是相对优良的高寒草甸草场、山地草原草场的面积减少, 荒漠草场、干旱半干旱草场面积不断扩大;二是产草量不断下降, 草畜矛盾突出, 导致草原鼠虫害和毒杂草的大量繁殖、蔓延。草地生态质量的不断下降进一步加剧了草场退化速度, 退化草场植被变坏严重, 土壤沙化, 水土保持能力降低, 严重威胁着环湖草地生态安全。

1.2 天然草场超载严重, 牧民增收后劲不足

海北州牧区人口以藏族为主, 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畜牧业收入。按海北州现有的草场能力, 全州共超载牲畜186.65万羊单位, 严重超载造成草场严重退化, 致使牲畜总体生产性能下降。加之牧民生产方式单一, 牧业经营方式较为传统, 牧业资源利用率不高, 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牧民的持续增收。

1.3 草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

由于历史的原因, 海北州经济发展长期以资源开发性发展为主, 近年来才在资源综合利用和粗加工方面有了初步发展, 今后海北州拟通过发展集中工业园区带动资源型工业发展, 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但由于草原生态环境容量支持有限, 草原生态脆弱, 加之环保管理手段落后, 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

1.4 草原监理机构管理体系薄弱

草原管理和监理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草原执法手段还相对落后, 草原执法经费不足, 草原生态监理滞后, 难以根本性地遏制破坏草原的各类违法行为, 使原本脆弱的草原生态更是雪上加霜。

2 对策与建议

2.1 从落实草原保护制度入手, 全面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工作

制度建设是草原生态建设的根本。加强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维护农牧民的合法权益、调动农牧民保护和建设草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要认真落实好草原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草原家庭承包责任制是保护草原的最根本制度。二是要在草场承包到户的基础上, 建立规范的草原流转机制, 促进草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大力发展草原集约化经营模式, 在保护草原生态的同时, 不但极大地转移了劳动力, 而且强化了农牧民的经营主体地位, 同时还可以增加农牧民的经济收入。三是要在环湖地区逐步实施以草定畜制度, 有效控制牲畜总量, 逐步遏制超载过牧和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

2.2 加强草原执法, 全面实现依法治草

全面加强草原管理和监理体系建设, 按照“规范行为、强化责任、提高效率”的总体要求, 进一步建立健全草原监理机构, 加大草原执法队伍建设, 不断加强草原执法人员业务学习和培训力度, 注重草原执法人员素质的提高, 同时按照《草原法》和《青海省实施<草原法>办法》的要求, 全面做好广泛深入的草原法律法规宣传工作, 切实提高广大农牧民遵纪守法和依法保护草原的自觉性。进一步加大草原执法力度, 坚决查处乱开滥垦、乱搂滥采、违法征占用草原等不法行为。同时要不断加强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工作, 根据天然草原生产力和生态环境状况核定合理载畜量, 为逐步实施草畜平衡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2.3 加大草原生态治理投资和技术支持力度

海北州地处边远落后的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滞后, 生态建设成本高, 地方财政支持能力低, 无法形成覆盖面广、受益面大、实效性强的草原生态保护投入扶持体系, 加之技术力量薄弱, 难以形成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因此, 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退牧还草、草原综合治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专项资金投入力度, 同时在水土保持、荒漠化治理、草原建设、生态畜牧业等方面给予技术支持。加快对青藏高原区域草原生态环境、原生植被保护和恢复的科学研究。

2.4 大力支持藏区生态畜牧业建设

针对海北州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 一方面必须以畜牧业这一基础产业为依托, 确保农牧民持续增收;另一方面又要立足可持续发展, 确保草原生态的恢复改善。对此, 必须改变牧区长期延续的传统粗放的畜牧业生产方式, 继续实施草原集约化经营, 大力发展以“草业建设、舍饲圈养、草场限牧、分群移牧”为主的生态畜牧业, 建议国家在饲草基地建设、草场分隔围栏、舍饲棚圈建设、饲草贮存加工、优良畜种推广和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以支持藏区畜牧生产方式的转变。

加快定居、围栏、棚圈、人畜饮水设施、饲草料基地“五配套”建设, 实施以提高草原畜牧业效益为主要内容的高标准畜用暖棚建设、草原鼠虫害防治、草原毒草防治和退化草原治理等一系列项目, 实现大面积草地的保护建设和综合治理。

2.5 积极探索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篇4:齐齐哈尔市草原生态状况评价及对策

关键词:草原生态恢复 可持续发展 重要性 存在问题 对策

由于多年来的超载过牧,中国90%的草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问题,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显得极为重要与迫切。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都逐步开始意识到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草原生态恢复与保护的理念已经逐步树立,“畜南下、禽北上”的想法也是一种正在考虑中的新思路。

一、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在我国广袤的国土总面积中,拥有各类天然草原(地)总面积为4亿hm2,且草原多集中于西部和北部,由于地势高亢,土壤多呈沙性,沙源丰富,易成为沙尘暴的发源地。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来看,草原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本就十分重要,若建设良好,则是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固土蓄水,紧锁沙龙,保护东南部地区冬春无沙尘之忧、夏秋少洪水之患;而若保护不力,则植被覆盖度显著下降,固持水土能力大幅降低,夏秋多雨季节极易形成洪水,使东南部地区河道和水库淤积,酿成洪灾;而冬春季节极易起尘扬沙,沙尘暴东侵、南下,很容易给东南部地区人民的生活带来重大影响[1]。

二、存在的问题

1.保护理念已经确立,但思路期待完善与可持续性

在草原生态治理的思路和方向问题上,目前还存在草原生态治理政策综合性、整体性、全局性特点不强,还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走一步、看一步”的倾向,政策预期和项目前景不明确。草原生态治理缺乏长期、可持续性制度和休禁牧制度等,且草原生态治理方式都有一定期限和范围[2]。同时,在制订政策与项目时,往往优先考虑了以草为本,以草和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却偏偏忽视了人的主体地位,以致政策和项目常得不到牧民群众的支持。

2.亟待提高科技水平解决牧民的经营性问题

草场家庭承包到户实行后,牧民也面临着许多生产和生活上的经营性、技术性难题。尤其是纯牧区,当地工业、服务业都比较落后,就业机会少、收入渠道窄,牧民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于草原畜牧业,在这种条件下,牧民想增收致富,又无其他科学技术指导,只有靠多养牲畜来提升效益。同时,随着近年来牧区和外界沟通的增强,牧民的交通、生活、通信、教育等成本日益上升,也更加需要牧民从有限的草地上获取更多的收益来维持现今的高消费,这样必然导致草原不堪重负,致使草场退化,生态环境恶化。

3.监督权力亟需加强,且监理经费不足

由于草原管理機构位势低,草原监理部门在执法方面存在很大困难,在处理草场纠纷、工业征占用等问题时,往往执法能力弱,缺乏地方政府的大力配合,无法完成执法任务,或听而任之。同时,由于经费不足,草原治安派出所、草原经济民警队缺乏必要的执法设备,执法过程中取证困难,制约了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对策

1.退牧还草,利国惠民

对于草原保护和建设,要“小草,大事业”,即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中极理想的对策还是退牧还草。通过退牧还草,完善生态屏障,改善经营方式,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畜牧业的发展[3]。这项工程在项目实施地区,既有效益又能保护生态,还能得到实惠。另外,还应加大对畜牧业特别是草原的投入,在某种情况下,对牧区应重点扶持,这也是中央的政策。不仅农业上要加大投入,还应在环境和生态方面加大投入。此外,还应发挥国内国际慈善机构、基金组织的作用,吸收民间的投资。总之,逐步加大对草原的保护和建设,对牧民实施科技普及与培训,在科技研究上既要重视基础研究,又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关键的技术问题,促进草原全面协调发展[4]。

2.“畜南下、禽北上”的新思路

“畜南下、禽北上”的思路也成为目前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中的一种新思想。这一思路主要针对畜禽所食植物的特点与植物所分布的特点来解决目前的草原生态退化所面临的难题,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科技投入充分利用牧区和农区各自的优势,使得单位土地面积的光合产物增值,土地增值,节约出大量的土地用于生态保护[5]。比如全国养鸡47亿只,平均每人年需求3.7只。但是农民滥用饲料添加剂使其速肥,将生理周期由散养的300d以上缩短到不足45d,且狭小的生存空间造成禽流感的蔓延,给食品和卫生安全造成大量隐患。而草原最大的优势是生态环境很好,如果将鸡等家禽转移到草原养殖,不仅生存空间够,而且草原虫害也可得到控制,还可节省1/3的粮食。

3.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落实草原分户有偿承包使用,理顺草原管理体制,合理利用草原,防治“草原无主、放牧无界、使用无偿、建设无责”,使草原的管、建、用同责、权、利相结合,适应现阶段家畜私营形式的首要措施。这项工作在很多地方还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各级政府、领导、业务部门要依据《草原法》,全面彻底地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健全投入机制,明确建设责任,真正做到“谁承包、谁建设、谁受益”,才能调动农牧民主动建设草原的积极性,也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草原退化,促进植被恢复。

4.以草定畜,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加强草原围栏建设,以草定畜,以畜定草,严格控制牲畜数量,实行划区轮牧,科学合理利用草原,用养并举。在合理利用改良草场时,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首先要明确,草原是牧业生产资料之一,不单纯是自然综合体,更不能认为是荒地。在研究、改造它的时候,必须具有生产观点,而在利用中应该强调,要利用它就必须付出一定的劳动进行保育,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然生产能力。只有通过一系列的人为措施,才能维持并逐步提高草场生产力,使牲畜得以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立.草原生态问题及对策[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5(3):20-22.

[2]盖志毅.制度视域下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汉)[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

[3]韩建国,孙洪仁.怎样保护和利用好草原[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4]盖志毅.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篇5:齐齐哈尔市草原生态状况评价及对策

1.1 地理位置、面积

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北部, 处于北纬45°~49°11′, 东经85°31′37″~91°04′之间, 东西北三面分别与蒙古、苏联接壤, 南部、东南部与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米泉、阜康、吉木萨尔、奇台等县相连, 西南和塔城地区和丰县毗邻, 全区总面积为17705.67万亩。占全疆总面积的7.2%。草地毛面积为14763.6万亩, 可利用面积为10859万亩, 占全疆草地面积的14.4%, 森林总面积720.8万亩。

1.2 地形地貌

境内有山地、平原、沙漠三个大的地貌单元, 该区的北部和西部分别为阿勒泰山与萨吾尔山, 中部为额尔齐斯谷地, 乌伦古河以南是准噶尔盆地北缘的丘陵平原和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和一部分。此外在海拔1100~1400m的阿勒泰低山带还发育着一些大小不等的断陷盆地, 总的地势趋势是北高南低, 东南高西北低。

1.3 气候概况

阿勒泰地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 远离海洋, 属大陆性寒温带气候区, 但由于区内面积广阔, 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高差悬殊, 从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到海拔500m左右的沙漠, 气候差异非常明显。阿尔勒山阻挡北冰洋, 大西洋吹来的湿气, 因地理抬升作用, 加上山区原始森林, 草原的下垫面及湿度大、气温低的大气环境, 构成了降水的有力条件, 因而山区降水较多。山前平原区位于准噶尔盆地北缘, 受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影响, 降水少, 夏季热, 冬季严寒, 温度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南沙漠干燥气候的特点, 更为明显。

1.4 四季气候特点

按照 (任意连续5d) 平均气温≥0℃~20℃为春季, ≥20℃夏季, 20℃~0℃为秋季, ≤0℃为冬季。该区一般4~5月为春季, 6~8月为夏季, 9~10月为秋季, 11月至翌年为冬季。平原区四季分明, 冬长夏短, 山区春秋相连, 只有冷暖两季之分。

2 存在问题

阿勒泰地区草原面积较广, 但现在草原的绿色海洋已不复往日生机, 草原生态十分脆弱。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已变成“老鼠跑过见脊梁”, 草原退化率、荒漠化率、沙化率、石漠化率逐年递增, 草原植被不断稀疏减少, 草原生态自我调节能力和承载能力逐年下降, 草原生态持续恶化, 以牺牲草原生态为代价而发展畜牧业, 草原保护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草原退化对于阿勒泰的区域经济和生态安全的影响是十分严重。本人认为引起此情景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自然草原严重超载过牧, 草原生态持续恶化

由于过分追求草原的经济功能、盲目增加牲畜数量, 而忽略了草原承载能力和生态安全, 误认为草原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盲目掠夺性、不科学性、无计划的利用自然草场, 导致天然草场严重超载过牧。目前, 我区草原可利用面积为1.08亿亩, 天然草场理论载畜量为954万只羊单位, 目前实际载畜量为1688万只羊单位, 超载734万只羊单位, 实际载畜659万只羊单位, 超载186万只羊单位, 超载率达39%, 春秋牧场可利用面积5183万亩, 理论载畜241万只羊单位, 实际载畜412万只羊单位, 超载171万只羊单位, 超载率达71%。可利用的1.08亿亩草场中7934万亩被退化, 退化率达73%, 夏牧场、春秋牧场、冬牧场的草场退化率分别为52%、89%及78%, 其中严重退化面积达40%。荒漠草原面积9347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63%, 沙化550万亩、沙化率5.03%, 盐碱化459万亩、盐碱化率4.23%。同时, 春秋牧场为同一片草场, 一年内在春, 秋季节被两次使用, 过于挤用, 且利用时间最长, 这是问题最突出的季节, 尤其是春季萌发的青草被牲畜反复践踏及啃食后, 严重区域发生“秃”的危机, 影响牧草再生, 引起草地植被盖度降低、草层低矮、产草量明显下降。

2.2 干旱气候及虫鼠害等自然灾害, 严重影响自然草原生态

几年以来, 我区夏季连续遭受严重旱灾, 导致四季自然草场和河谷打草场严重缺水干旱、逐年萎缩。据2008年调查, 我地区受旱灾草场面积已达9060万亩, 分别占土地总面积和草地总面积的51.2%和61.36%, 部分地区严重旱灾面积已达95%, 优质牧草品种严重减少、草原严重退化, 产草量明显下降, 下降率达35%~65%, 导致草地资源明显减少、草场生态萎缩。据此80年代草地资源调查, 目前, 夏收场的优质牧草品种严重退化、减少, 草层高度15~45cm、植被覆盖度35%~50%、平均每亩产草168kg、载畜量4.2亩/羊单位, 尤其是荒漠化草原的载畜能力31亩/羊单位。近几年来, 随着草地植被的破坏和严重退化, 组建生态系统的有益的大型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逐年减少和消退, 而对草原有害的啮齿类动物和蝗虫种群以及“草原杀手”毒害草和不食性杂草滋生蔓延, 优质牧草品种明显减少并失去自然更新机会。

2.3 草畜平衡制度尚未全面落实

近几年, 由于农区养畜发展较快, 牧区草场超载过牧和自然草场退化的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转往夏牧场时由牧区牧民代牧农区牲畜, 使农区牲畜大量占用牧区草场, 增加对自然草场的压力, 导致草原超载过牧和加剧草原退化。

2.4 草原保护建设的体制不完善

一是现行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和长远规划, 政策预期和项目前景不明确。二是草原保护建设方式单一, 管理体制漏洞百出, 管理手段缺乏有效性和科学性。三是草原建设基础差、投入少、底子薄, 从我区畜牧业发展水平和效益来看, 草原生态保护相对滞后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或者没有走上良性循环之路, 四是各级政府在制度中长期规划上创新意识不足, 这在科学养畜, 合理利用和建设草原, 引导和鼓励个人投资等方面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五是草原围栏保护项目投资较大, 但项目实施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尚未完全发挥出来, 见效不显著, 配套设施和管理手段没彻底跟上。

2.5 传统游牧的落后生产生活方式加重自然草原的压力

我地区游牧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尚未彻底改变, 游牧民群众基础条件不够完善, 观念、意识、技术和能力不到位, 以高标准饲草料地建设为基础的新型生产方式以及新型草原利用观念没有完全建立, 受几千年来传统思想的影响, 牧民对草场有效利用, 饲草料加工业开发, 高标准饲草料种植, 畜牧业科学经营的能力仍然不足, 使草原处于无计划地、盲目掠夺式经营状态。粗放性的分散性放牧方式, 离现代畜牧业差距很大。绝大数牧民跟畜群奔波于草原, 过着艰苦而落后的生产生活。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 生产极不稳定, 呈“小灾小减产、大灾大减产”的规律及“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草场的意识较为淡薄, 特别是春季对自然草原的利用时间过长, 牲畜过于拥挤、过量践踏和啃食, 严重影响草原植被的生长恢复。为改变畜牧业传统生产方式,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实施了牧民定居工程, 但定居户只占全区牧户总数的35%, 尚有22459户, 尚未定居的户占65%的牧户, 仍处于四季游牧、逐水草而居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牧区牧民对饲草料基地的开发利用投入有限, 大部分牧户尚不能保证冬季舍饲的饲草饲料需求, 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弱, 近几年来, 由于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频繁发生, 既“五年一大灾、三年一小灾”已成定局。靠天养殖的传统生产方式受季节放牧的影响, 大部分牲畜只能集中在秋季出栏, 增加夏秋牧场牲畜头数, 导致夏秋草场的过分利用, 引起超载过牧草原生态恶化的原因之一。

2.6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近年来, 随着矿产业发展过程中, 一些矿产企业存在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文明发展道路不相适应, 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不太协调的矛盾。其主要表现为矿产采工艺和设备不够先进, 矿产开采手段缺乏科学性、集中性, 部分矿产企业对矿产进行无序分散开采, 占用草场面积较广, 对荒漠草原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威胁。未制定好开矿后的土地复垦和草原植被恢复计划, 对环境的污染和草原生态的破坏较重, 掠夺式无序开采矿产资源, 未正确处理好经济利用和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 对草原生态安全造成危机。

2.7 我地区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滞后, 人工饲草料严重不足

我地区牧区草料地开发面积少、水资源利用率十分低, 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滞后、不完善, 牧区牧民饲草料地开发建设步伐缓慢、牧区存在“有房无地、有地无水”现象。无大规模的灌溉性饲草料基地、牧区草原地严重不足, 现已开发的草料地与牧区牧民对饲草料饲草料需求量的差距极大, 冬春舍饲圈养的物质条件差, 还处于逐水草而居、靠天然草场放牧的传统生产方式,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置换战略需要加快实施。

3 恢复和保护草原生态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以上草场退化原因分析可以看出, 我区以四季游牧为主的传统草原畜牧业方式已经给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当前, 必须进一步解决思想, 树立创新意识和草原生态可永续利用的科学发展观, 大胆探索和寻找进一步保护和恢复原生态的新的突破口, 转变生态方式, 全面科学规划我区现代畜牧业发展布局, 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

3.1 积极实现牧区冬春舍饲夏秋放牧, 农区四季舍饲圈养

一是实行舍饲圈养, 可改善春秋牧场植被, 解决草场退化问题。二是实行舍饲圈养, 可促使牧民实行以草定畜, 自然调节草畜平衡。三是实行舍饲圈养, 可提高牧民科学养畜意识和技能, 并引导四季出栏。四是实行舍饲圈养必然带来对饲草饲料需求的增加。五是实行舍饲圈养可有效调整牲畜出栏周期。

3.2 优化农区畜群结构、减少农区牲畜数量, 减轻天然草场压力

要因地制宜发展优质奶牛业, 根据市场行情也可以发展肉牛, 政府应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转变农区养畜观念, 引导农区养畜农民抓住发展机遇, 大力发展经济效益好的良种牛, 加快“小畜换大畜、劣畜换优畜”, 加强和普及牲畜品种改良, 大量减少农区小畜比例、增加优质牛比例, 依靠农区丰富的死草饲料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 实行农区牲畜四季舍饲圈养, 大力推广饲草料加工利用技术和科学饲养技术, 实行“农繁农养”、四季育肥、全年出栏, 严防天然草原超载过牧, 减轻天然草场压力, 有效缓解草畜矛盾。

3.3 确保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协调

矿业开发企业在矿业开采过程中, 要遵循自然规律, 正确处理好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有机关系。并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坚决杜绝对环境的污染和草原生态的破坏, 要集中开采, 及时处理废堆和废水, 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 明确征用草原者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责任和对因征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负有恢复治理的责任, 实行边开采、边保护、边复垦、边恢复植被、边补偿和草原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在生态脆弱和荒漠化草原禁止分散性开采各种矿产资源, 避免造成草原上寸草不生的裸地和生态环境更加脆弱, 确保自然资源合理、有序、科学、集中开采, 严防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人为破坏性灾害, 必须保持草地生态总量平衡, 保证资源开发、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协调。

3.4 要走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

要严格按照科学的载畜量合理确定生产规模, 给草场休养生息创造机会。必须实现规模化养殖, 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道路。改变以往逐水草而居、一户几个劳动力都跟随着一群牲畜上山下山和饲养结构不合理及土而杂小的牲畜传统落后饲养方式。强化牲畜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加快牲畜品种改良步伐, 饲养优质高产牲畜, 严格控制牲畜数量, 优质畜群结构, 提高畜群生产性能, 实行集约化、规模化养殖, 产业化经营, 标准化生产, 提高养殖效益。由小而分散的养殖方式向规模养殖大户、家庭牧场、养殖合作社方向发展, 提高牧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提升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 逐步使牧民从天然草原放牧解放出来, 减轻对天然草原的压力, 让天然草原休养生息。实现“绿色留高原、牧民快发展”。

3.5 加强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 加快草地置换

实施退牧还草, 天然草场围栏, 实施天然草原保护与人工饲草饲料开发相结合的草地置换工程, 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加快改善和恢复草地植被。严格落实围栏管理制度和责任, 加强围栏后期管护工作, 严防牲畜随意进入禁牧、休牧区和围栏在围栏区域内播种适宜的牧草品种, 在水源充足的区域进行灌溉, 促进牧草生长, 增加牧草密度, 提高牧草产量。同时, 对河谷、洼地、泉水边的益生地带进行分片围栏, 实行“草库伦”建设, 采取灌溉、施肥、补播、平整地面等措施, 有效解决冬季春饲草料不足的问题, 缓解草畜矛盾。加强天然草原草地资源动态监测, 维护生态安全。

3.6 强化草原监理体系和队伍建设, 依法加强草原保护

进一步完善草原监理体系和草原法水平和服务能力, 培养一支素质过硬, 作风优良的草原监理队伍, 深入牧区草原一线, 坚定不移地落实和深入草原法律法规, 提高广大群众自觉维护草原生态的意识;加大草原检查力度, 严厉处打击乱采及超载过牧等危害草原的违法行为, 严格亥定草原载畜量;严格落实草原承包责任制, 定期公布不同类型草原载畜量、转场时间、转场路线, 严格放牧管理;依法加强草原征用管理, 全面落实《国务院管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若干意见》。

3.7 完善牧区水利实施建设, 加快饲草料开发建设

着力解决游牧民定居的草饲料问题。只有保证水源才有草料生长。因此要利用覆盖性草原基地建设推广种植高产优质牧草。扩大草料种植面积, 要接受人工饲草料缺乏和草料严重不足历史, 满足牧民人工饲草料需求。同时, 加强自然大草场的分片围栏, 在退化草场播种优质草种, 扩大打草场面积《面积由30%提高70%以上》, 提高应草量。

3.8 推进牧区标准化定局, 实现天然草原自我修复

我区畜牧业正处在由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过度的关键转型时期。加速游畜牧民标准化定居, 已成为当务之急。各县, (市) 可在畜牧业发展优惠政策引导下, 积极调动牧民的积极性, 全面实施游牧民标准化定居工作。放牧的畜牧业是最经济的畜牧业, 农业畜牧业也是推进畜牧业现代进程的重要环节。为此把牧民定居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草原生态保护有机结合在一起, 把畜牧业项目和资金捆绑使用, 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加快畜牧民定居步伐, 并发挥最大的经济,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加快畜牧业集约化规摸化生产, 产业化经营, 科学化管理进程, 让牧民看到发展现代畜牧业和生态的好处, 使我国畜牧业走上一条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好发展道路。

摘要:天然草地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草地植被是草地资源的主体和人类利用的直接对象, 同时也是一定自然条件与生物活动等诸多因素综合使用的直接反映, 而新疆阿勒泰地区的草原由于严重超载过牧、草原保护建设的体制不完善, 没有科学的合理自然草原。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 草原和产草量明显下降, 为此本人从专业的角度对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原生态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篇6:齐齐哈尔市草原生态状况评价及对策

【关键词】哈尔滨营林;生态建设;问题与对策

当前,哈尔滨市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城市污染程度同时处在高峰期,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仅对人的生存构成威胁,还将严重影响投资环境,反过来阻碍经济的发展。植物被作为改善城乡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城乡绿化在各行业各业中是唯一以"自然更新"方式净化环境的有效方法。营林工作者应主动地投入到这场关系国计民生的伟大事业中来。

1.营林生态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哈尔滨市营林环境现状

哈尔滨市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全市幅员面积 531.7万公顷,其中林业经营总面积148.4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的27.9%,有林地面积97.6万公顷,森林总蓄积量704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2.66%。森林资源主要分布于张广才岭西北坡和小兴安岭南坡,森林植被属长白山植被区。森林主要为珍贵硬阔混交林、硬阔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和杨桦林五大类型。吉兴林场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东南部,森林资源概况:经营总面积12225公顷,林业用地面积12151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1669公顷,森林总蓄积930140立方米。未成林造林地266公顷,灌木林172公顷,苗圃2公顷,非林业用地74公顷,无林地42公顷。森林覆盖率90%。发展方向,把横头山原始森林建设成集森林旅游、休闲、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原始森林公园。

1.2绿化覆盖率低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城乡绿化的首要条件就是土地。我国政府把保护环境、绿化祖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建设部制定了《城乡绿化规划建设指标》,规定城市绿地率2000年达到25%,2010年达到30%;城市绿化覆盖率2000年达到30%,2010年达到35%,要求全国城市编制和修订绿地系统规划,说明我国政府对城市中绿地指标的重视。这一指标的根据是国内外大量研究材料证明的,不论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在常规情况下,30%~50%的绿化覆盖率才对其生态平衡具有临界幅度的意义,即达到或超过这一幅度,生态环境有望向良性循环方面发展,如果达不到或下降,生态环境必然趋于恶化。就当前来说,我国许多城市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不在常规状态之列,为要使生态尽可能趋于平衡,其绿化覆盖率只有大大高于这一临界幅度才能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用扩大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方式,然而目前城市用地十分紧张,这一方式在当前说来显然是很有限的,不能满足实现生态平衡所要求的绿地面积,也正因为如此,在有限绿化面积上挖潜增效,改变生态效益增长方式就成为当前城乡营林绿化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2.营林生态建设的相关对策

2.1科学合理地规划林地

城乡林地的存在与大小,虽然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如上述第一位的作用,但林地在城市中的规划位置对其作用的发挥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如哈尔滨是一座全市幅员面积 531.7万公顷的大城市,除应规划出大面积的林地外,还应在市郊区县错落规划出几块较大林地和绿带,使城镇居民就可享受到林地和绿带过滤的新鲜清洁空气,这对哈尔滨市城乡生态环境的改善将起到重要作用,林地和绿带周围的居民都可受益。城乡林地和绿带还能在较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在酷热的夏季,使市区温度有所降低。从这个意上说,林地和绿带在城市中设置位置的重要性比绿化覆盖率的指标更重要。

2.2提高林地和绿带生态效益的效率

如上所述,一个城市第一步确确实实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城市绿化指标,第二步又在绿地规划布局方面做到了科学合理,是否林地和绿带的生态效益就一定会充分发挥出来呢?其实不然。由于单位绿地面积上的植物配置和生长状况等不同,生态效益差别是很大的,挖潜增效大有文章可做。

2.3 面积问题

林地植物的生态效益,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收各种有毒气体、蒸腾水分增加空气湿度、炎夏降低植物周围的温度、吸收噪声及吸滞粉尘等基本全靠叶面积来完成,生态效益与单位绿地的叶面积成正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增加生态效益就要增加叶面积。乔木、灌木和草坪所具有的叶面积是大不相同的。乔木的叶面积,可达到它树冠正投影面积的20倍左右,灌木只有5~10倍,草坪更小。高大乔木的生态效益高于灌木更高于草坪;由乔木、灌木和草坪结合建造的覆层结构绿地其生态效益明显大于双层或单层结构绿地,同样面积的城市绿地,其结构不同,由乔灌草结合产生的生态效益可为单层草坪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要充分发挥城乡林地态效益,必须建造复层群落,从而提高绿地生态效益的效率,切不可不切实际地以草坪取胜。

2.4实现生态系绿化树种选择

不同的树种其生态作用和效益也不相同,有的相差很大,因此为了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就必须选择那些与各种污染气体相对应的抗性树种和生态效益较高的树种。如吸收二氧化硫较强的树种有侧柏、桧柏、垂柳等。为了尽可能多地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就要种植光合作用强的树种,如垂柳在乔木类中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最强,常绿乔木中桧柏最强,红松、樟子松、落叶松、云杉、冷杉、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蒙古柞、椴树、枫桦、山杨、白桦等植物同样是释氧能力较强的树种。

2.5努力推进林地植物的健旺生长

由于城乡中严重的污染致使的植物叶面上不同程度地覆盖着一层污染物,这一层污染物不仅直接对植物产生毒害,更阻碍着叶片光合与呼吸作用的进行,使植物失去了自我调节的能力、本身的生态平衡,加之管理不善,地上地下的双重影响不仅引起植物生长不良,而且能造成死亡,其生态效益是很低的。为了使植物正常生长,发挥出正常的生态功能,就要人为地帮助植物恢复它本身的平衡,包括对林地中的植物进行精细与科学的管理,如用清水喷淋树冠(或研究叶面清洗剂之类"绿色"物质)冲洗掉叶面上的污染物;同时,适时进行松土、施肥、灌溉、修枝、防治病虫害等。迅速提高绿地管理水平,使植物健旺生长,这是充分发挥绿地生态效益挖潜增效的重要内容之一。

综上所述,当今城乡绿化必须从维护生态平衡的观点出发来考虑城乡绿化的所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整个城乡绿化的生态效益,达到减轻污染、改善环境、美化城乡的目的。营林工作者应树立起使命感和责任感。不仅要建设城乡的绿化规模,更要挖潜增效建设城乡绿化最本质的内涵,即良好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充分发挥出城乡营林绿化对改善城乡生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桂平,李素若.造林的关键是确定造林密度[J].北京林大学报,2008,56(6).

[2]姬君彩.生态规划在大面积造林工程中的作用[J].东北林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

篇7:齐齐哈尔市草原生态状况评价及对策

一、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实施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是草原生态保护机制实施的分水岭,在此之前草原生态保护是被人们忽视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草原沙化问题逐渐暴露,迫于环境压力,草原生态保护被提上了日程,一系列保护生态的政策由此出台。

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期间,加强了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的落实力度,2010年全区禁牧、休牧、划区轮牧面积达共达到78069.39万亩,全区33个牧业旗县实施了草地生产力和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管理。2011年开始,国家对包括内蒙古在内的8个主要草原牧区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中央财政计划每年投入134亿元,主要用于补助草原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奖励等。这是继风沙源以及退牧还草工程后,国家做出的又一保护草原生态的重大决策。到2015年为止,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全面实行了保护草原一系列机制,并取得了显著性的效果。

二、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奖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内蒙古生态补奖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政策实行当中还存在补偿标准过于单一化、补偿主体不全面、补偿标准较低、法律法规不完善、草原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

(一)补奖标准单一

自治区政府从实施草原生态补奖开始,补偿标准基本采用了“一刀切”的做法,虽然各级政府对部分地区补奖标准作了一些改变,但与整个内蒙古千差万别的草原环境、各地降水量、人口密度差异极大的状况相比,补偿标准过于单一化。内蒙古草原异质性突出,草原类型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沙化荒漠草原和荒漠区等5种,各种类型草原的退化程度也各不相同。没有因地制宜制定的生态补奖标准导致草原各地区之间得到的生态补奖存在较大的差距,补奖标准的单一化与补奖对象不同的矛盾将使不同草原地区之间生态服务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不能满足各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补奖主体不全

草原生态补偿的原则是:生态环境的收益者向生态环境的受害者进行补偿;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向保护者进行补偿,因此,草原生态补偿的主体应为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和破坏者。但目前在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的实施中,主要的补偿主体还是国家和政府,具体说是中央、自治区及各盟市政府,用生态补偿的专项资金支持。而作为草原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在这过程中并没有承担任何的责任。例如,北京、天津等核心地区享受了草原生态治理的收获,却没有给予生态补偿。我国从1949年开始内蒙古草原牧区为了国家的建设,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建设,开发了大面积的草地资源和矿产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者理应担负相应的补偿责任,而不能只认为当前生活在草原牧区的牧民是破坏者和受益者。补偿主体不全面造成补偿资金的募集范围过窄,导致补偿资金数量有限,影响补奖机制的效果。

(三)补奖标准较低

虽然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现行的补贴标准较低,不利于激发牧民保护草原的积极性。以锡林郭勒盟周边草蓄平衡区为例,按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规定,该地区草蓄平衡面积为90.2720万亩,涉及牧户160户,补贴标准是1.71元/亩,养蓄标准60亩/羊。每户平均草场面积为5642亩,养羊94只,获得生态补贴为9647元,据实地调查,该地区每户实际养羊为220只。如果按照生态补奖政策草畜平衡区规定,每户牧民就要少养羊126只,以每只羊600元(现在市场价格)来计算,牧民至少损失75600元,显然生态补贴远低于牧民的自主生产收入。另一方面,以我国物价水平为参照,未对补奖政策进行调整,然而我国从2011年开始实施生态补奖机制以来,商品价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降低了补奖机制中的补助和奖励效果。

(四)法律落实不足

现阶段的草原生态补偿相关法律法规尚且不健全,主要表现为立法不完善、立法体系较薄弱,政策制定也就无法到位。法律法规不完善并落后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发展是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面临的难题。生态补奖机制项目实施更离不开管护和监管,从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监管的实际情况来看,基层草原监管队伍力量相对薄弱,人员和经费短缺,给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监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嘎查级牧民管护员补贴少(每年4000元),且缺乏必要的装备和标识,导致管护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了补奖机制的效果。

三、完善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资金支持机制

第一,加大中央及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除考虑草蓄平衡外还要考虑牧民生活成本,应尽快制定出台后续配套政策,改善生态保护政策的单一性,进一步健全牧区医疗卫生、最低生活、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解决牧民就业、医疗等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提高牧民的劳动技能水平。第二,利用信贷加大投入力度,降低牧民贷款条件,鼓励用双证(草牧场使用权证及草原承包经营权证)进行抵押,完善牧区金融体系,为牧民提供信贷服务,鼓励牧民信贷,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提高牧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健全补奖机制主体

同等的权利对应同等的义务,称之为公平。在实施生态补奖机制中,根据“谁受益,谁补偿”的公平性原则,确定生态补偿机制中的潜在主体,包括政府、单位、组织、特定区域的群体和个人。以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建设的实际情况来说,补偿的主体应该包括:受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环境影响的北京、天津等地区的政府、借生态环境资源发展的企业等,以此为原则确定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生态补偿主体。

(三)提高生态补奖标准

实际上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要根据地区与牧民的生存和发展来考虑,一方面,根据畜牧业生产资料价格总体水平,适当提高补奖标准,进而使其成为一种既定机制,并建立长效的生态补奖机制,每隔2-3年对补奖标准进行适当的调整。另一方面,考虑内蒙古自治区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密度、草场面积等客观因素出台因地制宜的补奖方案,让补奖机制落实到位并对产业选择及结构调整给予鼓励和帮助。

(四)完善法律制度建设

篇8:齐齐哈尔市草原生态状况评价及对策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对策

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所学知识进行学习活动的情况。它对教与学的活动有着巨大的导向作用。评价“生态”与否,将影响学生能否对后续的外语学习保持动机和兴趣。下面将结合教学中的几个案例来反思评价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并对它的解决途径作一定的思考。

问题一:评价表现形式单一、老套,不接近英语教学

[课堂实录] 授课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4个小组进行比赛,并分别以1、2、3、4代表各组,每当有学生答对问题时就在黑板上给其所在小组画一个星星。

[问题与对策]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不少教师常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但竞赛结果的呈现形式往往如上图所示,只是有时“☆”变成了苹果,小红旗等。这样的评价表现形式只能简单地体现学生参与或答对问题的次数,与英语学习关联甚少。

小学生不像中学生那样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有意注意的习惯,他们在课堂中需要受到刺激才能保持注意力和维持兴趣。因此,课堂中形成性评价的表现形式也应是有趣的,并且与课堂学习内容是相关的。我想在设计评价的表现形式时不妨考虑以下几点:

1.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可爱的简笔画图形,学生每答对一次就为简笔画添上一笔,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兴趣。

2.要尽量使用英语。我们可以用英文字母来记录评价的结果:按小组的表现从A到Z加分,最接近Z的就是胜利的一组。对低年级的学生采用此种方法进行评价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深化学生对英文字母的前后顺序和书写形式的记忆。

3.评价形式要丰富多样。同一种评价方式,无论原先多么有趣,如果使用时间过长或过于频繁,学生都会感到乏味。所以教师应不断变换评价方式来让学生保持新鲜感,在每次评价中都有愉悦的感受。

问题二:忽视学生的错误

[课堂实录] 授课老师在巩固单词教学中设置了个“金手指”的游戏。老师说新授单词,两学生在黑板上快速指出相应的单词图片。其中老师读“bike”,两学生都指了不同的图,老师却没指出两人都错了,继续报下一个单词,一次游戏中类似情况最起码有4次。最后以第一个指出图片次数多的人为胜利者。

[课堂实录] 授课老师让学生“开火车”拼读单词“bike”,可有部分学生都没读准音,老师未予纠正。

[问题与对策] 在活动中,不知是疏忽,还是老师为了避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怕他们失去学英语,说英语的兴趣,老师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使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状况。

新课程引入形成性评价的理念与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教师的评价让学生认识自我,从而有效地自我调控,不断发展。如果学生是在一些机械的练习中出现错误,那么教师可以立即进行纠正,但不要说“No.”或“You are wrong.”等负面评价的话语,而可以用“Try again.”或“Say after me , please.”等委婉的话对学生进行鼓励和纠正。但当如果学生在用英语连贯的表述一件事情,即使里面有语法错误,教师也不要立刻打断学生的话语进行纠正。可等学生说完后,用正确的表达方式把学生的话重复一遍,让学生接收正确的语言示范,并让其重复一遍就可以了。如:

S:I water flowers yesterday. My mother wash clothes.

T:Oh, you watered flowers yesterday. Your mother washed clothes.(突出watered flowers yesterday 和washed clothes)

S:Yes. I watered flowers yesterday. My mother washed clothes.

T:Well done!

教师也可以采用其他评价方式,如请其他学生做医生,或用鼓励性的话语让学生再尝试一次,从而让学生自然地接受教师的纠正。

问题三:激励性评价过于物质化

[课堂实录] 公开课上,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只要学生能积极回答问题,教师就奖励一个小礼品,有漂亮的贴纸,糖果,文具用品等,有了精美礼品的刺激,学生们个个高举小手,“Me! Me! Let me try.”的呼喊声此起彼伏,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问题与对策] 课堂上,学生们个个兴致盎然,积极配合老师,课堂气氛极为热烈。但仔细思考,学生们究竟是为何而动?是有趣的课堂设计?还是为了得到小礼品?奖品固然可以达到一种气氛热烈的效果,但如果对孩子的刺激总停留在物质奖励层面,那对孩子精神和情感的投入也会减少。长久以往,可能会让孩子变得贪婪,逐渐发展到唯利是图,最终孩子们只对奖品感兴趣,而对被奖行为本身失去了兴趣。

由此可见,物质奖励虽有助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对于孩子们来说,精神上的奖励比物质上的奖励重要得多。

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不断创造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条件、环境和氛围,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真正理解、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小组竞赛、游戏、表演和唱歌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肤浅“以物激”升华为可持续发展“以情激”;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总之,教师应根据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的目标,从课堂教学设计出发,选择并设计以学生为本,贴近教学设计的评价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提高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白鹿小学)

篇9:齐齐哈尔市草原生态状况评价及对策

1 试验地概况

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 辖九 (市) 县、七区, 草原面积55.07万hm2。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严寒少雪, 夏季高温少雨, 全市平均气温3.2℃左右, 平均降水量464.7mm, 无霜期136d。草原主要土类是草甸土。土壤pH值在7.2~9.0之间。

2 试验方法

2.1 种群分布研究

2.1.1 鼠的种类调查

每年的4~10月份在样方内用中号铁板鼠夹日夜捕捉, 对所有捕到的鼠逐一登记。查阅相关资料、查对原始记录等来确定鼠的种类名称;根据种类数量确定该地区的优势鼠种和亚优势鼠种。

2.1.2 数量调查

采用相对数量调查法。

2.1.2. 1 夹日法

每县 (区) 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方3个, 在每个样方内, 以50个鼠夹为一行, 夹距5m, 行距不小于50m, 共放2行, 连捕2昼夜, 即傍晚放夹, 每日早晚各检查一次, 一个样方每月放200夹, 4~10月每月10日左右晴天放夹。

2.1.2.2 统计洞口法

主要针对达乌尔黄鼠洞口比较明显, 2005年4月20~30日对有效洞进行调查。在龙江县、富裕县、依安县、泰来县、梅里斯区设五个样方, 每个样方面积1hm2, 统计鼠洞洞口数, 在统计过的洞口用土封上, 24h后利用同样方法再统计洞口数, 此时的洞口是鼠在一天活动时盗开洞为有效洞口。

2.1.2. 3 开洞封洞法

主要针对地下活动鼢鼠。利用了鼢鼠怕光、怕风, 洞道打开后会及时堵洞的习性, 调查时间5月20~30日进行。在龙江县、梅里斯区、泰来县选取三个样方, 每个样方1/2hm2, 在样方内沿洞道每隔10m探查洞道, 并挖开洞口, 作好标记, 经24h后, 检查并统计封洞数。

2.2 发生规律的研究

通过捕到的鼠计算雄性个体与雌性个体的比例确定种群组成;通过对标本鼠的解剖, 计算雌鼠的怀孕率及胎仔数;剖析胃内容物, 了解食性;挖掘鼠洞观察其洞结构及贮存物;观察冬眠鼠类的出入蛰时间。

3 结果与分析

3.1 种类及分布

在齐市市五个县区的15个样方内, 进行了210个月次的调查, 经标本鉴定, 齐市草原鼠种种类主要有达乌尔黄鼠、东北鼢鼠、黑线姬鼠、黑线仓鼠、褐家鼠、小家鼠, 其中达乌尔黄鼠为齐市草原的优势鼠种。危害严重的鼠种为达乌尔黄鼠、东北鼢鼠、黑线姬鼠。

3.2 种群数量

全部调查共置夹数42000个日次;捕鼠数为2236只, 夹日捕获率平均为0.053%, 鼠害严重地块最高捕获率为15%。统计洞口法主要针对达乌尔黄鼠的洞口统计, 4月20~30日调查, 在选定的样方内达乌尔黄鼠有效洞口数平均为30个/hm2;5月20~30日采用封洞开洞法调查东北鼢鼠的有效洞口数量, 在选定的样方内平均为102个/hm2。

3.3 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

达乌尔黄鼠:在齐市4月中旬出蛰, 出蛰后交尾, 妊娠期约一个月, 4月下旬的达乌尔黄鼠怀孕率在87.5%;平均胎仔数6.3只, 繁殖期在5月中下旬, 一般每胎7~8只, 10月下旬入蛰。

达乌尔黄鼠食性杂, 经对胃内容物观察, 胃内容物多为植物根或植物的绿色部份, 也有少许粮食和植物种子。

东北鼢鼠:在地面上看不到活动痕迹, 主要在地下洞内活动, 冬季不冬眠。5月下旬, 东北鼢鼠怀孕率为81.2%, 平均胎仔数为3.2只。繁殖主要在6月下旬进行, 每年繁殖一次, 每次产仔2~4只。

东北鼢鼠的洞道复杂, 地面上看不见洞口, 但在它们的洞道上方的地面上形成许多小土丘。东北鼢鼠主要吃植物的地下部份, 尤其喜食多汁的块根、块茎, 从食物的储存及胃内容物看, 也吃植物的茎叶及少部份粮食。

篇10:齐齐哈尔市草原生态状况评价及对策

【关键词】 生态系统;生态监测;遥感技术

在环境科学中,环境监测是研究和测定环境质量的学科。它是环境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必要手段。近年来,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原退化和物种减少日益严重,致使生态相当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严重,直接危及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目前单纯的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为主的环境监测已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要求,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将对环境生态的演化趋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作进一步的细致的了解,这時,生态环境监测也就孕育而生了。

生态监测是利用各种技术测定和分析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作用的反应或反馈效应的综合表征来判断和评价这些干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危害及其变化规律,为环境质量的评估、调控和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可以说,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保护的前提,是生态管理的基础,是生态法律法规的依据。生态监测应以环境管理、生态问题为导向,不仅向环境管理的各个领域渗透,主动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管理服务,而且着重对当地的重大生态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监测和研究,辨识和阐明有关生态问题,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结构完整功能健全)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一、生态系统与生态监测

生态系统(ecosystem)是英国生态学家Tansley于1935年首先提出来的,指的是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它把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看成是互相影响、彼此依存的一个统一整体。生态系统不论是自然还是人工的,都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它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

生态环境质量是指生态环境的优劣程度。它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从生态系统层次上,反映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是根据人类的具体要求对生态环境的性质及变化的结果进行评定。

生态监测是采用生态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从不同尺度上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分别进行时空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趋势而获得。生态监测,又称生态环境监测,关于生态监测的定义尚不统一,主要表现在生态监测与生物监测的相互关系上,一种观点是生态监测就是观测与评价生态系统对自然变化及人为变化所做的反应。包括生物监测和地球物理化学监测两方面内容。将生态监测与生物监测统一起来,统称为生态监测。

这种观点表明,生态监测是一种监测方法,是对环境监测技术的一种补充,利用的是“生态”来做“仪器”进行监测环境质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93)在《环境监测手册》上也认为生态监测是一种综合技术,是通过地面固定的监测站或流动观察队、航空摄影及太空轨道卫星,获取包括生境的、生物的、经济的和社会的等多方面数据的技术。

另一种观点认为生态监测隶属于生物监测。即生态监测是对生态系统级的生物反应上的监测,如:生态监测是比生物监测更复杂、更综合的一种监测技术。其观点从学科上看,生态监测属于生物监测的一部分,但因它涉及的范围远比生物学科广泛、综合。因此可把生态监测独立于生物监测之外。

这种观点表明生物监测从生物学组建水平观点出发,虽然系统地利用生物反应以评价环境的变化,并把它的信息应用于环境质量控制的程序中去,各级水平上都可以有反应,但重点放在生态系统级的生物反应上。

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科学研究等领域的监测实践工作不断展开,生态监测远远超过了上述各种定义。实际上,无论是生物监测还是生态监测,都是利用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环境变化的反应

来判定环境质量,都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相互关系,这无疑又都属于生态学研究范畴。

二、生态监测的类型和微观生态监测

1.宏观生态监测

宏观生态监测研究对象的领域等级很广,小到区域生态范围,大到可扩展全球。它是指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图和专业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技术和生态图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其次也可利用区域生态调查和生态统计。在现阶段,宏观生态监测是以“3S技术”为主。

2.微观生态监测

微观生态监测研究对象的领域等级就相对较小了,从单一的生态类型到有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微观生态监测以大量的生态监测站为工作基础,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提取属性微观生态监测则以生物监测为核心。

宏观生态监测必须以微观生态监测为基础。微观生态监测又必须以宏观生态监测为主导,二者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监测应包括宏观和微观监测两种尺度所形成的生态监测网。

3.生态监测的特点

生态监测是在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到70年代后生态监测成为研究领域,并在理论和监测方法上更加丰富,在环境监测中占有了特殊的地位。其主要特点为:

(1)长期性

自然界中生态过程的变化十分缓慢,而且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控功能,任何一次性(或短期)的、静态性的数据和调查结果不可能对生态环境的趋势作出准确的判断。只有长期监测才能揭示其变化规律,预测其变化趋势。

(2)综合性

一个完整高效的生态环境动态监测计划将涉及到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监测对象涵盖空气、水体、土壤、固体废物、植被等客体,监测手段包括生物、地理、环境、生态、理化、数学、信息和技术科学等一切可以表征环境质量的方法。

(3)周期性

生态变化过程是缓慢的(如森林演替、木材分解等),而且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自我调控功能,对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反应也极为缓慢。因此,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的时间一般很长,通常需采用周期性的问断监测而不是非间断的连续监测。

四、生态监测的内容

生态监测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趋势分析以及环境污染、土壤酸化、土地利用状况、森林砍伐、城市化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此外,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环保部门应充分发挥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综合评价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6年3月9日颁布了HJ/T192—2006《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其中指出了生态环境质量的5大指标:即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环境质量指数。

五、生态监测的技术方法

生态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从而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特征数据。通过统计分析,以反映该指标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在选择生态监测具体技术方法前,要根据现有条件,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技术路线,确定最佳监测方案。当前国家监测总站确定的生态监测技术路线是以空中遥感监测为主要技术手段,地面对应监测为辅助措施,结合GIS和GPS技术,完善生态监测网络,建立完整的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达到科学评价生态环境状况及预测其变化趋势的目的。

生态监测是一项宏观与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工作,依靠传统监测手段只能解决局部监测问题,而综合整体且准确完全的监测结果必须依赖“3S技术”。所谓3S技术,即地理信息技术(GIS)、遥感技术(RS)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 “3S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把遥感、航照、卫星监测、地面定点监控有机结合起来。依靠专门的软硬件使生态监测智能化。使生态资料数据上网,实现生态监测网络化,是宏观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方向,是其发展的主要技术。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遥感手段将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3S”技术的核心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中,已经投入应用最多的是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指从不同高度的平台上,使用各种传感器,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的地物及其特征进行远距离的探测和识别,是延伸的环境信息获取、传输、处理、综合分析、发布、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一整套技术体系。

在江苏,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门设立了环境遥感研究室。此后先后承担了苏南大运河水污染环境遥感研究、太湖水环境遥感分析、蓝藻遥感调查等。2003年起省环境监测中心新成立生态监测部江苏省也确立了,从2005年开始通过全面开展生态环境监测试点工作,2年内形成全省生物、生态和海洋例行监测工作局面,通过对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探索全省生态监测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经过各方努力,全省13个省辖市成立了独立的生态监测科室,负责区域内生态环境监测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协助开展全省范围内的生态调查工作,使江苏的生态监测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上一篇:庸治懒治散个人自查报告下一篇:员工个人辞职报告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