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有影响孩子智力的坏习惯吗?

2024-04-09

你家有影响孩子智力的坏习惯吗?(共7篇)

篇1:你家有影响孩子智力的坏习惯吗?

你家有影响孩子智力的坏习惯吗?

大多数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吃补品,上兴趣班等等,可谓是费尽苦心,殊不知,有时候一面在开发智力,另一方面,却让孩子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而影响了智力发展……

养成生活好习惯,并不仅仅是健康、礼仪的问题。专家指出,一些常常被忽略的小习惯,却可以影响孩子智力的发展。生活习惯和智力之间的关系不容小觑。纠正不良的习惯,对孩子的健康和智力发展都有益。

饮食坏习惯

据日本学者研究发现,儿童的脑力发展决定于食物。脑功能的优劣80%以上取决于营养。因为脑是人得以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中枢,它对营养的好坏、平衡很敏感,所摄取食物“质量”的高与低,与脑子的聪慧与否是成正比的。

研究还发现,脂肪(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族、维生素E、钙、蛋白质、糖(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对脑的健全发育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物质人体不能自行合成,必须通过食物摄入。因此,要想孩子最聪明,必须长期合理地摄取这些营养物质。

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对孩子摄取这些营养造成了影响,也间接损害了孩子的智力,家长必须引以为戒,不要让孩子养成这些坏习惯:

1.轻视早餐

不吃早餐或者匆匆忙忙吃早餐都会严重影响智力发育和身体健康。科学家研究指出,不吃早餐的儿童,在回忆和运用新知识方面,明显赶不上吃早餐的孩子,而且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短时记忆力也不及后者。专家曾经实验:在上午10点钟左右检测孩子们的血糖。经检查后发现,不吃早餐或早餐很马虎的孩子,血糖低于正常供给,对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而且这些孩子还表现出昏昏欲睡、注意力不集中。

专家指出,长期不吃早餐也对健康造成了损害。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自己也不吃早餐,这都是不可取的,应该尽早改正。

tips:科学用早餐

营养专家指出,理想的早餐,要掌握合理的就餐时间、营养量和主副食品的搭配。正常情况下,在起床后30分钟食欲较好,吃早餐最适宜。小孩的早餐通常以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和一两片面包为最佳。牛奶可与果汁交替饮用,也可用面条和饼干代替面包。

2.长期饱食

著名的围棋大师聂卫平在比赛时有一个习惯,就是在比赛当天的中午不会吃饱,而只吃一点蔬菜水果。这当中有什么奥秘吗?你是不是也发现在饭饱后常常感觉疲劳、想睡觉呢?这是因为吃饭后,肠胃需要进行消化,这时,血液供应也就更“偏向”于肠胃,而造成脑部的暂时缺氧,影响大脑发育。而且饱食还可诱发大脑中“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大量分泌,此物质会加重脑缺氧。三餐过饱,还会造成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并且对肠胃功能也有影响。

专家建议,小孩吃饭一般七、八分饱就合适了。

3.挑食偏食

小孩子最容易偏食、挑食,有的不爱吃蔬菜,有的不爱喝牛奶,有的不吃鱼……对自己喜欢吃的又大吃特吃,吃得过多,对不喜欢吃的东西则吃得很少,或完全不吃,这都是不好的。

大脑的新陈代谢,需要全面的营养才能完成,缺一不可。一类食物只能提供一部分营养物质,所以,鸡鱼肉蛋、大米白面、五谷杂食、蔬菜水果等,样样都要吃,可以取长补短,起到“互补”作用。

有的孩子不愿吃蔬菜,因此体内缺乏粗纤维,这使其大便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延长,人体就会吸收其中过多的有毒物质。将造成中枢神经中毒,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等症状,影响智力发育。

4.甜食过量

糖转化成的葡萄糖成为脑细胞的能源,因此,适量吃一些含糖食品,有助于大脑发育,但并非多多益善。研究发现,糖过多,可使成为不良的酸性体质;而且也会减少人体对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导致机体营养不良,从而影响大脑发育。

此外,甜食过量造就了一批肥胖儿童,由于体重超标,身体活动不变,这些肥胖儿童更不愿意参与活动,使大脑得不到信息的刺激,影响智力发育;而缺乏活动,又会使孩子肥胖加剧,如此恶性循环,造成“肥胖儿童智力整体上比非肥胖儿童低”的严酷事实。

5.喜油炸食品

市售的油炸食品,所用的油多是经过反复煎炸的。食物在烹饪中经受高温焦化,会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物活性作用;高温油炸本身可产生有强烈致癌作用的朵环胺类物质,而且反复炸煎的老化油中也含有致癌毒物,长期食用此类油炸食品,可促使脑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

・・

睡眠坏习惯

睡眠是大脑消除疲劳的主要方式,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太差,会影响智力发展,加速脑细胞的衰退。

1.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往往是由于没有养成按时睡觉的好习惯而造成的,这可能是因为孩子沉迷于电视、游戏中,也可能是由于家长给他太多的“功课”了。人体的生长取决于脑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而生长激素主要在睡眠时分泌,睡眠时分泌的生长激素为醒时的3倍多。生长素的分泌同时也和脑细胞的发育密切相关,因此,如果孩子长期睡眠不足,不仅会影响身高的增长,也会影响智力。

2.蒙头睡觉

蒙头睡觉时,棉被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不断下降,使大脑供氧不足,长期如此,对孩子大脑的`发育有负面影响。

3.趴着睡觉

同蒙头睡觉一样,趴着睡觉同样会引起脑部供氧不足。对于婴儿来说,甚至可能造成窒息。而且,趴着睡觉也会让身体压迫心脏,造成不适。

打鼾使智力下降

研究指出,打鼾提示睡眠时上呼吸道阻力增加。儿童阶段是孩子大脑发育、认知能力与智能快速发展的阶段,睡眠性呼吸困难会破坏睡眠周期,还会因为使人体得不到氧气供应而导致脑细胞死亡,使孩子在智力、反应速度和视觉协调等方面都受到影响。

打鼾的原因很多,如婴儿的奶块淤积,增殖体肥大、扁桃体肥大、支气管炎以及不良的睡姿都可能造成打鼾。如果孩子经常大声打鼾,应该去看医生,以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

父母的坏习惯

父母的许多坏习惯也会影响孩子的智力,饮食方面的前面已经讲过了,在环境方面,也有一些坏习惯是会影响孩子的。

1.在家中吸烟

年轻的爸爸们别以为小孩出生了,你就又可以在家里随意吸烟了。如果你在家里吸烟,小孩难免会受到“二手烟”的侵害,既危害健康,又影响智力。经常处在烟雾中,空气中一氧化碳增多,而氧气含量相对就下降了。大脑工作时需要充足的氧气,缺氧会使大脑的工作效率降低,表现为记忆力下降等等。

2.经常带孩子逛街

带孩子逛街、见见市面是有必要的,但很多人往往犯了一个错误:带孩子去了车水马龙的大街上,而不是空气清新的公园、绿地。由于工作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不利,马路上的空气质量并不那么好,尤其是汽车排放的尾气含铅量多。铅会通过大脑沉淀下来,损害神经系统,降低免疫力,铅在儿童的呼吸道中的吸收率是成人的1.6~2.7倍。儿童吸入过量的铅造成铅中毒,表现出多动、反应迟钝、学习困难、运动失调等。因此,带孩子外出,最好选择空气较好的地方,避免各种污染源。

篇2:你家有影响孩子智力的坏习惯吗?

早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脑力发育非常重要,孩子长时间不吃早餐除了会导致孩子日是后胃有问题之外,还会因身体内的血糖过低,不能供应人体正常的体能消耗,而导致大脑受天影响,从而影响到大脑的健康发育,造成孩子智力受损。父母不止是要每天都让孩子吃上早餐,还要让孩子的早餐营养又健康,据儿童营养学专家讲,儿童的早餐是否有营养对孩子的智力发育和健康成长很重要。吃早餐和不吃早餐的孩子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成长速度和健康状态。

2、摄入过多甜食

孩子喜欢吃甜的东西,那是他们的天性,如果父母不加以阻止或是制止,孩子摄入过多的甜食对孩子的大脑智力发育会存在影响。很多吃得宝宝的小胖子,很明显他们和健康体重的孩子相比反应要慢,不止是大脑的反应慢,他们在肢体的反应上也明显地慢过健康体重的孩子,可见孩子吃甜食过多可不是什么好习惯,得改。

3、常常乱逗宝宝

有些爸爸妈妈年龄不大,自己就像一个大小孩子一样,看到宝宝可爱的样子就忍不住要去乱逗,结果一会儿逗得宝宝开怀大笑,一会儿又逗得宝宝放声大哭,一哭一笑之间孩子在情绪上起落很大,甚至会导致孩子大脑缺氧,对孩子的大脑健康造成影响,日后不利于孩子的智力发育。家长忌乱逗宝宝,把宝宝逗得又哭又笑,影响到宝宝的情绪不稳,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影响。

4、经常睡眠不足

有些父母有晚睡晚起的不良习惯,而孩子的睡眠规律是要早睡早起,父母自己玩得很晚,孩子也跟着搞到很晚才睡的话,就会导致孩子经常睡眠不足,睡眠不足的情况之下孩子的大脑就经常处在没有休息好的状态,即不利于孩子的大脑智力发育,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会出现身材矮小,精神不振,体弱多病等症状,给孩子的健康造成很大伤害。充足的睡眠是保障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父母们一定要改掉不良睡眠习惯,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优质睡眠习惯。

篇3:你家孩子有暴力倾向吗?

令人惊讶的暴力

主持人:今天我们来探讨孩子的暴力倾向问题,请家长朋友们先说一说自家孩子有哪些暴力表现,然后请丁教授来剖析。

殷永波(14岁男孩的爸爸):说来惭愧,我儿子是一个校园小霸王,经常欺负同学,我带被他打伤的孩子上医院都不下十回了。我教子无方,但我真的尽力了,每次他闯祸,我都狠狠地教训他,椅子腿儿都打断了两根,但那逆子软硬不吃,恶习不改。我知道,这样下去,他早晚会危害社会,但我现在已经黔驴技穷了!

程家玉(10岁男孩的妈妈):我儿子性格内向,从来不惹事,但他的某些举动却让我吃惊。有一个周末,我在阳台洗衣服,听到他在客厅里大声咒骂,骂得恶狠狠的,“弄死你”“死去吧你”“把你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叫你全家死完”,等等。我跑过去一看,原来他在电脑前打游戏,玩得兴起,到了忘我的境界。奇怪的是,游戏“消消看”,卡通画面很优美,没有血腥暴力的内容。我想知道孩子这是怎么了?他的心理为什么这么阴暗暴力?

徐英杰(9岁女孩的爸爸):我女儿的脾气也很大,全是她奶奶给惯坏的!3岁前她是跟奶奶生活的,刚回到我身边时文文静静的,总是用怯生生的目光看我。我看着心疼,就对她特别好,事事顺着她。没想到,一个月不到她就露出了原形,稍不顺心就摔东西。有一天,我温柔地叫她起床,她居然挥手打了我一个耳光,嘶喊着要奶奶。我一生气就走开了,没想到她爬起来,追着打我。我架开她,她就乱摔东西。现在,我在家都不敢惹她,唯恐她歇斯底里大发作。

钱丽霞(17岁女孩的妈妈):前不久,我女儿学校发生了一起暴力事件,参与者居然全是女生,十几名女生把一名女生堵在厕所里群殴。以前,我在网上看过类似的视频,现在发生在我女儿身边,让人格外不安。我问女儿,如果你是那个受害者,你会怎样?她回答:“那还用说,当然是找自己的哥们儿,狠狠地报复!让她们知道出来混迟早要还!”听她的语气,好像她是黑社会成员。她对我说,现在的女生都这样说话,酷,才没人敢惹。她还说,找老师告状、请家长介入、报警都过时了,以暴制暴才是“道儿”上的规矩。我听得心惊肉跳。女孩子都这么暴力了,那男孩子的暴力又该到什么地步?

主持人:日前,福建省集美大学心理健康协会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18.5%的小学生和35%的中学生回答“身边发生过暴力事件”;8%的小学生和6%的中学生回答“多次发生”;3%的小学生和4%的中学生回答“经常发生”。51%的中学生对暴力事件表示“深恶痛绝”,但是也有3%的小学生和2%的中学生认为暴力事件“很酷”。请问丁博士,有没有全国范围内的同类统计数字?

丁威(心理学博士,犯罪心理学教授):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问题成为危害社会安全的一个不得不加以重视的课题。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暴力事件不仅伤及受害人的身体,而且施暴者还将暴力视频上传到网络上。这是不同于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施暴的孩子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说明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值得家长们深思。

热衷暴力为哪般

高慧民(15岁女孩的妈妈):孩子们的暴力行为,听听都令人心惊,更害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请问丁教授,为什么孩子小小年龄就热衷暴力?热衷暴力的孩子有哪些心理特征?

丁威:在心理学领域内研究攻击暴力行为,人格因素极为重要。国外的犯罪心理研究显示,与非暴力犯罪者相比,暴力犯罪者有以下明显的人格特征:多疑、固执、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情绪不稳定、紧张、喜欢寻找刺激但易受挫折、缺乏自信和自尊、人际交往能力差等。这充分证明了暴力行为的发生与个体的人格因素有关。特殊的人格特点是暴力行为产生的心理学基础,但并非有此基础的人都会出现暴力行为。暴力行为的心理基础只是为暴力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它只有与青少年所处的不良家庭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才会使暴力行为变成现实。

高慧民:家庭和社会环境指的是什么?

丁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心理成熟和社会化不断完善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家庭和社会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是导致暴力行为出现的重要因素。行为科学认为,青少年的任何行为都是学习的结果,暴力行为是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自然也离不开学习和模仿。父母是孩子早期的主要模仿对象,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经常使用暴力,孩子多半会模仿。此外,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不和睦的家庭关系均与青少年的暴力行为有关。

不良的社会交往对青少年暴力行为也会起到诱导和促进作用。随着科技发展,新闻报道、电影电视、网络游戏为青少年提供了暴力行为的榜样,减弱了青少年对暴力行为的控制力,使青少年混淆了幻想与现实,增大了对暴力行为的容忍程度,也就是说,鼓励了暴力行为。有些音乐也会充斥着暴力,对青少年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潘启明(14岁男孩的妈妈):请仔细谈谈家庭环境对孩子暴力行为的影响吧,家长究竟哪些方面失职?

丁威:暴力是情绪失控的集中反映,也是人与人之间恶性关系的体现。出现暴力行为,说明有些青少年欠缺自我修养,更是不良家庭教育的折射。一方面,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其娇生惯养,有些孩子形成了自私、冷酷的性格。另一方面,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对孩子的情感需要不敏感,遭受冷落的孩子内心压抑着愤怒,一旦失控,就容易出现暴力行为。

心理学研究发现,暴力行为的心理根源与一个人童年时期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确切地说,与家长的行为方式密切相关。除了孩子模仿家长的行为这个因素以外,家庭不和睦,父母在孩子面前经常吵架、打架、冷战;父母心情不好的时候不自觉地朝孩子身上撒气,责怪孩子不懂事;为了让孩子学业有成,父母施加压力,对孩子讽刺、挖苦、羞辱……这些其实都是在对孩子实施暴力,使孩子无法体会到自我价值和被尊重的感觉。这种畸形心理发展往往导致恶性循环,并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颗仇恨的种子。当他遇到麻烦,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不知道采取怎样的方式解决矛盾,不得不寻找出口发泄,于是就开始模仿家长的处事方式——以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每一个暴力行为,不论多么残忍和令人震惊,如果追溯施暴者的过去,都会发现施暴者本人根本意识不到的童年伤心史。所以,面对孩子的暴力行为,家长首先要反省。

预防越早越有效

黄皋军(7岁男孩的爸爸):孩子的暴力行为令人震惊,丁教授的解析更令我如芒在背!的确,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忍不住发脾气,跟妻子拌嘴的时候也不知道背着孩子。我发现,我儿子骂人的时候,用词和神态都和我一模一样。请问丁教授,我现在改还来得及吗?

卢晓蓓(5岁女孩的妈妈):对呀,还来得及吗?对孩子可能出现的暴力行为,家长该怎么预防呢?

丁威:预防青少年暴力行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人的人格和行为规范是从小养成的,如果从幼儿时期就过多地沾染暴力文化,形成对暴力的麻木,家长对孩子溺爱或经常打骂,使孩子形成暴力人格,到青春期时一旦有实施暴力的能力和诱因,就很可能付诸实施。所以防范青少年暴力行为,必须从幼年做起,预防得越早,效果越好。

主持人:都有哪些预防措施?请说得具体一点。

丁威:具体说来,家长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要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从我做起,提高自身的素养,凡事商量,相互关爱,摒弃打骂、体罚等粗暴的教育方式;第二,借助日常生活的小事,传递真善美的价值观,在孩子心中植入正确的是非观念和对错评判标准;第三,通过言传身教,教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学会以理服人;第四,尽量避免因家庭变故、生活环境急剧改变,诱发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出现。

潘启明:有时,孩子不争气,学习成绩不好,我难免要责骂几句,这也不行吗?

丁威:家长要以发现的眼光看待孩子,多角度地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只用学习这一把尺子衡量。欣赏和肯定,平等沟通,允许孩子犯错,使孩子在充满肯定与鼓励、彼此信赖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如此,他们才会远离暴力行为。

主持人:最后提醒家长朋友们,孩子的暴力行为,针对的不仅是别人,也可能是自己。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自残、自杀事件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

【编辑:陈彤】

篇4:影响你工作效率的坏习惯有哪些

拖拖拉拉。遇到不想做的事情,最好马上提醒自己“干脆现在就把它做完吧”。把不喜欢的事情解决掉,你就可以“眼不见心不烦”了。

在开会时工作。一心二用的结果往往是顾此失彼。因此,开会时不要看手机、写计划等。

在闲聊中浪费时间。很多人开始工作前,会把一大块时间浪费在聊八卦、侃大山上。事实上,互相问候之后,最好果断“隔离”自己。 老觉得没准备好。很多人做事之前,老觉得还差点什么没准备好。永远没有万事俱备的“完美时刻”,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老觉得没准备好。很多人做事之前,老觉得还差点什么没准备好。永远没有万事俱备的“完美时刻”,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随时接听电话。如果“来者不拒”,一些不必要的电话很容易打断思路。因此,当你全神贯注时,最好避免接电话,事后再打回去。

不停参加会议。一般来说,会议可能占掉大块的时间段。面对一些不必要的会议,试着合理地拒绝,不要太为难自己。

半途而废。一件任务还没完成,最好别开始新的。学会统筹安排,你会轻松很多。

举棋不定。计划赶不上变化,着手去做,才能看清事情的发展方向。因此,当你举棋不定时,不如勇往直前。

不停看邮箱。如果总是看邮箱,你会没完了地遇到新任务、新状况。最好每天定2—3个收发邮件的固定时间段,其它时间关闭邮箱。

小编温馨提醒:女人在职场中,想要拥有一个利于事业发展的地位,高的工作效率和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小编希望女性朋友们来看看上面的哪些坏习惯让你工作效率下降。

习惯相关名言:

●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下楼[2]。 (马克·吐温)

●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春秋*孔丘)

●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亚里士多德)

●坏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奥维德)

●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普劳图斯)

●大事使我们惊讶,小事使我们沮丧,久而久之,我们对这二者

都会习以为常(拉布吕耶尔)

●根深蒂固的恶习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玉外纳)

●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亚里士多德)

●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西塞罗)

●习惯比天性更顽固(昆图斯)

●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爱比克泰德)

●习惯成自然

●思想(且不论好坏与否)行为习惯,这就是人生的规律 (特赖因)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查·艾霍尔)

篇5:你家有反着写字的孩子吗?

樱樱的现象在4岁左右的幼儿中较为常见,甚至在小学阶段还存在。这些儿童一般在写拼音字母或数字时容易写反,如分不清6与9、5与2、b与d、p与q等,把m写成w。在心理学上,该现象称为“镜像书写”,它指的是儿童在书写过程中,颠倒单个数字、字母(如左右或上下颠倒)、在空间位置关系上反向组合单词串(如130/on,was/saw)或汉字部件(如偏旁部首颠倒,把“部”视为“陪”)。“镜像书写”属于学习障碍中书写障碍的一种亚类型,出现这种问题的儿童一般智力正常,没有脑损伤,但是这类儿童在学习中却有一定困难。这种孩子最易受到老师、家长甚至研究者的误解,被认为学习态度有问题,是故意的,要给予惩罚。那么,这些儿童为什么会出现镜像书写现象?其原因是什么?该如何矫正呢?

镜像现象的形成原因

视觉空间位置的辨别能力较弱根据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儿童左右概念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经过3个阶段:

第一阶段,5~7岁。儿童以自己为中心辨别左右,因此他们能够分清自己的左右手。直到7岁左右,他们才可以分清站在他们对面的人的左右手;

第二阶段,7~9岁。儿童能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分清左右空间关系,形成直观表象,并能初步掌握左右方向的相对抽象性,但对非直观、抽象的空间关系还比较模糊;

第三阶段,9~12岁。儿童能够形成左右方位的抽象概念,能根据表象、记忆建立其空间关系。

从上面的发展规律来看,儿童从小到大,对空间和距离的知觉是逐渐完善起来的。4岁之前的儿童,发生左右不分,将数字和字母颠倒书写的情况很常见,因为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不善于辨别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儿童4岁后一般才开始辨别形状、大小、方向;6岁以后,区别左右的正确率才达到75%;到了7、8岁,儿童对于图形和字符空间位置的辨别能力已经基本发展成熟,一般就不太会犯错了。

但对某些儿童而言,在学龄期其视觉空间位置的辨别能力仍没有发展成熟。这种对视觉信息空间位置的混淆几乎在某些儿童一开始学习阅读、书写时就出现了;学龄儿童如果继续写反字,通常存在视觉空间障碍和左右方位混淆。这些儿童在阅读或书写时需要把大量时间花在区分文字的形状和细节上,大大影响了阅读速度,可能出现学习障碍。有研究发现,视觉空间障碍会直接歪曲基本的知觉经验,会阻碍儿童对社会情境意义的领会和社会经验的获得,从而造成严重的社会缺陷。

视知觉记忆能力较弱

一些观点认为,较大一些的儿童虽然能辨别字母或汉字偏旁的空间方位,但是由于短时记忆能力较弱,记不住所看到的数字、拼音或汉字的形状与位置,所以产生了左右颠倒的错误,导致镜像书写现象。研究者通过再现方法进行测验,发现有镜像书写问题的学习障碍儿童对图形的结构和相对位置记忆效果不理想,他们推断其视觉短时记忆的过程存在障碍,视觉短时记忆的容量、视觉短时记忆内容的整合能力、表象能力不如正常儿童。

视觉-运动协调缺陷

书写需要高度的协调能力和精确的力量调控,主要涉及到记忆、注意、细节辨认、视觉空间认知、视觉一运动协调等心理功能。人的方位感是从动作中发展而来的,从动作中人们知道左和右,上和下是对称的。

一些早期观点把儿童出现镜像书写归结为发展性协调障碍,认为它是由于动作缺陷所致。后来,学者们对此解释更加细致,认为有这种问题的儿童其视觉运动障碍更明显地表现在视觉空间认知和视觉-运动协调的缺陷上,这根源于“中枢神经功能失调”。脑损伤的研究发现,镜像书写与不同的大脑损伤相联系,包括左额叶、左脑岛、右辅助运动区,这表明单一的机制不能解释这种现象。为此,有学者还提出了运动假设。

运动假设认为,两侧颠倒的(镜像的)书写运动程序通常在对侧半球出现,右半球内的镜像记忆痕迹指导左手的运动,但是不能预知右手相似的书写;正常大脑左侧优势运动程序按照正常的方向指导右手,而非优势的右侧程序受到抑制。然而,优势书写程序的损伤后释放相反的程序,导致镜像书写。但镜像书写的运动理论不能预言镜像阅读,因为这些书写运动程序“顺流而下”地执行字母或单词镜像的视觉空间表征。许多镜像书写的病人发现他们自己的书写难以阅读。

视觉-词形假设

1928年神经心理学专家Orton在大脑优势情境下提出视觉-词形假设。他认为,词形以反射形式(颠倒的形式)储存或表征在对侧半球。正常情况下,期望优势表征按照正常方向指导词汇加工,但是在选择条件下,词形通路受损或受阻将释放非优势的、镜像的字形表征,导致视觉上与字素颠倒,这些表征将以镜像的形式指导词汇提取(阅读)或词汇运动输出(书写)。当儿童开始学习阅读时,两侧字素表征为了控制词汇加工进行竞争和选择,导致阅读和书写频繁颠倒的错误。随着儿童的发展和成熟,大脑一旦建立了语言半球优势,优势的视觉表征按照正确的方向指导词汇通路,而非优势表征受到退化或抑制。所以,有些在学龄前出现镜像书写问题的儿童在进入学龄期后镜像书写问题就逐渐消失了。

“镜像书写”与视觉空间辨别力、视觉记忆力、视觉-运动障碍有关,因此,要矫正它们,需要借助视觉训练,完善其视觉运动机能。主要矫正方法如下:

视觉协调训练

首先,父母可通过让幼儿着色、剪纸、走迷宫和拼图游戏等操作任务提高其视觉和手眼的协调能力。当然,这几种游戏既可以通过图片或拼图卡片进行,也可以在电脑上进行。其次,父母也可以要求幼儿把一盘花生米用筷子夹到碗里去,并在逐渐缩短的时间;儿童如果能熟练完成该项操作,就把花生米换成黄豆、绿豆,再换成玻璃珠子,逐渐增加操作难度,增强儿童手腕和手指肌肉的灵活性来协调视觉运动。第三,父母也可以让幼儿拍皮球,训练其运动协调能力。

视觉追踪训练

“钟摆运动”和“追太阳”游戏旨在提高儿童的视觉追踪能力。在钟摆运动游戏中,父母用小木棍吊着一只乒乓球,拿着木棍的末端,让乒乓球作钟摆运动,要求幼儿的眼睛追踪运动着乒乓球中心的红色商标。在做“追太阳”游戏时,父母用一面小镜子把太阳光反射到黑板上,产生光斑,晃动小镜子,让光斑作各种几何图形的运动,要求幼儿模仿父母,用小镜子制造光斑去捕捉黑板上父母制造出的运动光斑。该游戏中的小镜子也可用手电筒或激光灯玩具代替。

视觉记忆训练

该训练以提高幼儿视觉记忆和加工能力为日的。父母先让儿童花1~3秒钟

看一幅画,然后要求他们说出画上的内容,最后再要他画出来。父母在出示图画时应逐次增加其复杂性,要求幼儿“在观察一幅有很多相似物品的图画之后,尽可能多地说出他所看到的事物。”

书写格式及笔顺训练

幼儿学习书写,一般运用“田字格”本,首先向孩子说明“田”字格的上下左右部位,字体要写满左边的上下两格(也就是第一个“日”字格),但不能出格。然后根据每个数字、字母或汉字讲解书写的顺序,即从何处起笔,向什么方向运笔,如何拐弯等。最后,指导幼儿正确书写。

一般情况下,父母进行了讲解示范后,先带领幼儿做书空练习。让幼儿用右手食指跟着父母在黑板上的书写动作做书空练习,以熟悉笔顺和笔划。书空练习后,再请幼儿在田字格本上试写两遍,然后由父母检查评议,再一次帮助幼儿掌握书写要领。经过书空、试写等练习后,幼儿开始正确练习书写数字等。

强调书写的正确笔顺,养成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书写习惯。汉字的笔顺规则一般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等。补充规则是:点在上边或左上,先写;点在右上或字里,后写;两面包围结构的字(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左下包同结构,先里后外);三面包围结构的字(缺口朝上的,先里后外;缺口朝下的,先外后里;缺口朝右的,先上后里再左下)。

画画训练

画画是一科精确、手眼协调运动的活动,画画拥有比中文字符更高的视觉复杂性,需要比书写更精细的运动技能,因此画画可能比书写字符的发展更迟。例如,用1、2、3、4、5、6、7、8、9、0这10个数字来画画,简单、有趣、还能启发幼儿的智慧。

具体做法:先将O放大画出一个圆圈,(这便构成人的脸部);然后在圈顶部砌出三个1(头发);在圈两侧各画一个3(耳朵),有意识将3对称的反写;在圈内1/3处画两个卧着1(眉毛);眉毛下面两个0,0内各画一个1(眼);圈巾部画一个例7(鼻);鼻下画两个卧着的3,再在两个3之间画一个卧着的1(嘴),一幅简笔人头像便完成了(见图)。这只是一种画法。若能将十位数巧妙地排列组合,还能画出趣味无穷、形象各异的头像来。如头发可用3、0、7等数,鼻子可用6、8等数,嘴可用2、3等数……画人如此,画物也是这样。

关键在于,父母要启发幼儿多开动脑筋,多动笔练习,找出被画物与数字的相似点,进行纵横比较,例:2像一只鹅,3像一只耳朵,4像小房子,5像一杆秤,7像一把锄头等。

篇6:你有中国式妻子的坏习惯吗?

不修边幅

这样的女人不在少数,尤其在生完小孩儿逐渐进入中年以后。这样的女人往往有如下心理:一是“保险箱”心理,以为“革命”到头可以马放南山了,所以衣着随便,不再注意修饰;二是懈怠心理,就是不再“严格要求自己”,一切马马虎虎,得过且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样的女人能不让丈夫失望吗?丈夫也许嘴上不说,可心里明白。这才是真正的危险所在。

随意泄露隐私

家庭是最私密的场所,婚姻是最私密的关系。有些女性不了解这一点,喜欢在女伴中间谈论家中“秘闻”,乃至发生在夫妻之间的隐私事件,且进行互比互评,以获得某种心理满足,其实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它“出卖”的不仅仅是丈夫,而且还“出卖”了自己,“出卖”了整个家庭。人们常说,家庭是温馨的港湾,如果个人的隐私安全都得不到保证,婚姻生活难道还能温馨得起来吗?

多疑、骄横

多疑的女人往往出于对婚姻的不自信和对自己的不自信。因为对婚姻的不自信,所以她老是担心丈夫情感移位或行为出轨;因为对自己的不自信,所以生怕哪一天被丈夫抛弃。不自信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独立自主,在于对婚姻本质缺乏认识。至于骄横的妻子则常令丈夫沮丧、有口难言,而直接影响了夫妻和睦。

爱攀比、好虚荣

有人形容女人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因此,如果没有女人之间的相互攀比、争奇斗艳,风景又怎会“亮丽”?但是,假如不按自身的经济条件而去盲目攀比,那就过于虚荣了。这种过分的虚荣往往使那些非“财大气粗”的男人精神紧张,甚至为此不堪重负。

体贴不入微

体贴不入微是那些自认为“贤妻”的一个通病。一些妻子在抱怨丈夫:对他关心有加、照顾周到,为什么他还是不满意。可她也许不知道自己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地冷落或贬低了丈夫的亲友,导致了丈夫的反感。男女结合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互动,而且还涉及到两个人之间不同社会关系(如亲友)的互动。忽略了这种社会关系,往往会加深婚姻“围城”的感受,并滋生冲出“围城”的欲望。

不顾丈夫尊严

你可以讽刺男人其貌不扬,但你决不可以嘲笑男人无能,赚钱的能力以及性能力乃是男人尊严的两大方面。感受不到尊严的男人往往会自暴自弃、自怨自艾。因此,聪明的妻子总是极力去维护丈夫的尊严,通过各种“花言巧语”和“技术手段”激励丈夫扬帆破浪、重振雄风。

缺乏主妇意识

主妇意识与主妇能力是密切相关的,两者归根到底涉及到女性如何扮演好家庭角色,主要指妻子角色和母亲角色的问题。有道是:“抓住丈夫的心,首先要抓住丈夫的胃”,当然,这种说法未免太具传统色彩,但其中却透露出一定的道理。持家或家政能力差的女性对婚姻家庭生活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应该成为现代女性的一种追求。

“控夫欲”过旺

“控夫欲”过旺实乃现代婚姻中的“常见病”。导致这种“病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妻子因缺乏自信而多疑猜忌,因“关爱”丈夫而处处操心,因怕丈夫“变坏”而时时设防等等。“控夫欲”过旺者刺伤的不完全是丈夫,还包括她本人随时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之下而不能自制。有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控制”与“反控制”将不会停息,何不做个高明的“驭夫”者,让丈夫开开心心地成为“自由人”,且心甘情愿地在你的视野之内。

逼夫成“龙”

很显然,有这种想法的女人往往有很强的虚荣心,所谓“夫贵妻荣”。此外,她们往往还有很强的依附心理,所谓“只有藤缠树,哪有树缠藤”。为了满足她们的虚荣心和依赖性,她们不惜给丈夫施加各种压力。当然,鼓励丈夫发愤图强并没有错,但是,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制造压力,可能会适得其反。

篇7:影响孩子吃饭的坏习惯

追着孩子喂饭

天天2岁多了,是个很乖的小朋友。但是天天妈妈每次喂饭总会看到这样一幕:“来,张开老虎嘴巴。”“嗯,真棒,再来一口。”“好了,还有最后一口啊。”看到手中吃剩的碗底,天天妈妈终于松了一口气,每天都这样追着、哄着,费尽周折, 孩子才将一小碗饭吃下去。有时候天天自己也抢过手上的勺子要求自己吃,因为衣服穿得多老是够不着嘴巴,结果弄得满地都是饭粒。所以大人们也就经常剥夺了她这种“权利”,取而代之总想让孩子多吃些,“多吃才能长得好”这是中国家长最普遍的想法,孩子的吃饭这件事渐渐变了味儿,小的时候追着喂,长大了又得逼着吃,搞得饭桌像是战场,一顿饭下来,家长累心又费力。

医生的话

家长们完全可以放松一些,让孩子拥有吃饭的自由。每餐尽量给孩子提供不同类型的食物,如果汁、水果、肉食、面食等等,吃什么,吃多少,都由孩子自己决定。吃饭这件小事,却能培养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那就是独立思维的能力。孩子吃饭,必须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或者自己是饿,还是饱。如果明明没有饱,为了贪玩而不再吃,那么过一会儿他挨饿,就应该。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他自己承受后果。真尝到苦处,下一次他就不会重犯。犯错误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学习过程。而如果总是听从家长的吩咐,孩子会渐渐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当然,家长们也应当让孩子尝试一些平时没吃过的食物,这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孩子尝试新鲜事物的能力。

饭桌上训孩子

小马今天的英语小测验没考好,吃饭的时候被爸爸批评了。小家伙在闷闷不乐的扒着饭,连一口菜也没吃。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现在生活节奏快,平时工作比较忙,很多家长很少能跟孩子坐在一起聊聊天,于是吃饭时就成了家长关心孩子的重要时间,先问学习成绩,再问思想动态,然后就是滔滔不绝地说教……

医生的话

吃饭的时候往往是孩子们身心最放松的时刻,而家长们恰恰选择这一时间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这使我们一直提倡的吃饭时要让孩子保持的愉快心情荡然无存。父母在吃饭时批评孩子轻则引起其心情不好影响胃口,重则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全家人在一起用餐,这往往是孩子表达欲最强的时候,是孩子发表“高论”和“新闻”的好机会,同时也是父母了解和指导孩子的最佳时机,更是加深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纽带。所以找个令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有参与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而家长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谈让孩子紧张的话题,切忌一人说了算的“家长式”说教。

吃有吃相

现在家庭孩子们都吃得不错,可好多孩子的吃相却让人不敢恭维:家人或是客人还没坐下,他那里就已经在吃了;先往自己碗里夹菜,不管别人;至于咀嚼东西以及喝汤时,响声不断;夹菜时东挑西翻; 咳嗽、打喷嚏时,直对着别人;自己吃完了,转身就走,不懂得招呼其他吃饭的人慢慢吃……

医生的话

关于吃相,最重要的是家长要以身作则。从孩子第一次坐上家庭餐桌的时刻起,父母就要格外重视对孩子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从怎样用勺、用筷,到礼让、分享,再到怎样与人沟通、交往,都是吃饭课的内容。饭桌上父母要注意把良好家风传给子女,培养他们尊老爱幼、礼貌待客的优良品质。一旦孩子养成了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以后的各种教育将会变得简单而自然。家长带孩子到外面吃饭就是不错的选择。可以选择带孩子去环境比较安静的餐厅,让孩子学着点菜,学会在餐厅里的用餐礼仪;甚至如何有礼貌地对待服务员。而在餐厅里吃饭的众多食客,也自然成了孩子的老师们。

上一篇:类似红日的励志歌曲(集网友智慧)下一篇:校庆论文征集名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