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优秀辅导员事迹材料范文

2024-05-21

大学优秀辅导员事迹材料范文(精选8篇)

篇1:大学优秀辅导员事迹材料范文

十年如一日不忘初心,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好“导师”

——重庆大学辅导员林鉴军事迹材料

个人简历

林鉴军,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80年12月生,国家心理咨询师、生涯规划师、职业测评师、BCC生涯教练、创业指导师。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参加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任支教团团长、彭水职业高中团委书记和数学教师。2004年9月至2007年6月于重庆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任校研究生团委书记。2007年7月至2017年3月担任重庆大学经管学院研究生辅导员。

工作情况

“选择了教育,我便会一直走下去”。有人觉得只有大富大贵才能算成功人士,林鉴军却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热情和梦想才最能体现人生价值。出于对母校和学生工作的热爱,毕业后他放弃众多高薪的工作毅然选择了留校担任研究生辅导员。同时负责多个年级的学生工作,每年迎来200多名新生并送走200多名毕业生,10年来已顺利送走2500多名博士硕士毕业生,如今的他可谓桃李满天下,尽管他是一个平凡的辅导员,但他不忘初心,诠释着教育工作者的伟大。

十年春来秋往,他始终恪守着踏实工作、认真负责的准则,热爱学生工作,以“服务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为工作目标,在努力践行辅导员职业化、专家化的同时,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导师”,为他们撑起一片梦想的蓝天。

(一)做接地气的互联网+型辅导员

对于林鉴军的学生们来说,他既是良师,更是益友。他知道只有多渠道接触自己的学生,多了解他们的思想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他曾同时负责7个年级1200多硕士博士学生,光各年级班委和支委加起来就有120多人,面对研究生人数多、居住分散、年龄跨度大、学习科研状态差异大等诸多难点,林鉴军不畏艰难,积极探索互联网+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四个一”模式(一套规章制度、一个团队、一个网络阵地、一系列创新),利用QQ群、微信、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建立了白加黑24小时的全天候工作体系。现在林鉴军的85个微信群和112个QQ群在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学生们都说“我们能随时随地@到林老师”。

针对原先研究生教育管理中人数多、自由度大、重学术轻思想教育等特点,林鉴军精心开展对研究生会、各年级班委、各党支部的工作指导,坚持全程育人德育为先的理念,培养了大批学生干部骨干,以点带面组织了大量的科技、学术、文体活动,打造了经管论坛、管理咨询大赛等品牌活动,让学生在紧张的科研之余能有效地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最后实现培养“又红又专”研究生的目标。学院连续9年都被评为“校优秀研究生分会”和“校优秀研究生分团委”、连续5年获校研究生元旦晚会一等奖、连续2次获校研究生辩论赛冠军和5次获亚军。

(二)做学生的“德育导师”

林鉴军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始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把德育、感恩教育贯彻到各项工作的始终,以实际行动引导学生的言行,做学生的好“德育导师”。

在其他人的眼里,也许他只是一位辅导员老师,但是对于他的学生,尤其是那些身处困境的学生,他给予了他们家人般的温暖。他一直都坚持“真心真情真意付出”,积极关心每一个学生,不求回报,所有在心理、生活、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都能在他那里得到支持和帮助。碰到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他会想法设法给学生提供经济资助,积极联系并推荐“三助”岗位和实习单位,通过各种渠道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10年来已公正评定了200多万元的各类社会助学金,惠及800多位家庭贫困学生。碰到生病或意外受伤的同学,他都会尽力去帮助,或亲自去探望陪护,或安排学生干部和同学去陪护,都会确保受伤或生病的学生无后顾之忧。10年来他遇到了20多次学生有重大疾病或意外受伤学生的情况,他都以自己最大的能力从经济和心灵上给予这些处于困境的同学以最大的帮助,最后都取得了相对最好的结果。

“保有一颗感恩的心,来自他们的每一份爱我和你们一起铭记”。林鉴军每次在公正评定各种奖助学金时都通过不同渠道说明资金的来源,传播爱心故事,并鼓励号召广大同学像捐助方学习。他希望广大同学懂得感恩,鼓励所有同学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回报社会甚至设立助学金。他多次组织为生重病同学或其他诸如地震灾区的捐款,每次活动都身先士卒带头捐钱捐物,以实际行动带起爱心传递。目前有10多名毕业生同学返校表示要回馈社会,愿意拿出更多的资金捐助师弟师妹,以感谢他们当年在校期间受到的关心和照顾,爱心接力活动效果初步体现。

(三)做学生的“生涯教练”和“梦想导师”

林鉴军非常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率先在全校开展大学生生涯个体咨询和就业咨询,做学生的“生涯教练”和“梦想导师”,工作中融合开展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他始终发自内心的关心与呵护每一个学生,看到很多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出现困难,就利用学到的知识和拥有的资源积极帮他们排忧解难,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引导。他定期给学生交流和传授就业技能,纠正错误的就业观念,通过新生学业规划讲座、就业指导讲座、就业经验交流等形式在择业观、价值观等方面给学生们以正向引导,积极鼓励广大同学把自己的生涯发展和国家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考虑,在为国家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学院研究生就业率每年都名列全校文科学院前列,多次获得“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奖励。

在做好自己带的学生工作的同时,他积极参加学校就业中心组织的大学生生涯发展个体咨询室的工作,长期担任咨询师,接受全校同学们的免费预约咨询,为全校在生涯定位、就业、择业等方面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作为团队创始人之一成功获批“重庆市首批辅导员名师工作室——陈兰工作室”,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生涯教育和实践工作,为重庆大学乃至重庆市的大学生生涯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多年来他积极开展校园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实践,坚持为学校大一新生策划和实施新生生涯教育讲座,()开展大学适应生涯团辅等的设计和实践,10年来已累计为4500多名学生开展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讲座。

(四)做学生的“创新创业导师”

林鉴军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积极开展联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校园“双创”教育和实践工作,作为首批师资之一率先给全校学生开设《创业》课程,积极策划和指导校园双创活动,做不断进取的“创新创业导师”和“拓新者”。

为了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他在积极开展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活动的基础上还率先开设了校通识教育课《创业管理》,开课5年来已为1000多名学生开展过系统的创业知识教学和培训,曾在学校公布的学生和督导评教排名中进入全校前15%,并成功申报重庆大学翻转课堂试点项目和重庆大学教改研究项目。

通过学习、教学和创业指导等经验积累,他积极开展高校辅导员和双创工作规律的研究,撰写的多篇关于辅导员工作和大学生双创方面的论文先后获得多次全国和省部级奖励,获得了国家“创业指导师”证书,成为一位优秀的学生“创新创业导师”。近年来多次为重庆大学创业训练营及法学院、建筑城规学院等学院的1000多名学生开展过多次创业创新培训或讲座,作为指导老师曾指导10多支学生创业队伍参加各级各类创业竞赛并获奖,也曾指导过8支学生团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培训项目和重庆市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并顺利结题。

林鉴军设计并实施课内课外联动的双创教育工作机制,在学院甚至学校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工作成果显著,他带的学生获得了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金奖、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殊荣,累计有200多人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创新创业活动的奖励。

总之,10年来林鉴军认真履行了辅导员的职责,尽心尽力地做好了每一项工作,创新了互联网时代研究生学生工作的方法方式,成为学生的优秀“德育导师”、“梦想导师”和“创新创业导师”,为学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获奖情况

2015年获全国创新创业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

2015年获全国大学生创业优秀论文征集评比二等奖;

2006年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

2014年被评为“重庆市优秀辅导员”;

2015年获重庆市大学生创业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

2012年获重庆市学工论文评比二等奖;

2011年获得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2013年被评为“重庆大学十佳基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2016年被评为“重庆大学先进工作者”;

2015年被评为“重庆大学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2008年被评为“重庆大学十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

2016年被评为“重庆大学优秀社团指导老师”;

2013年被评为“重庆大学优秀学生记者指导老师”;

2011年被评为“重庆大学信息与新闻工作先进个人”;

2010年被评为“重庆大学研究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篇2:大学优秀辅导员事迹材料范文

他没有高大伟岸的身躯,他没有精彩华丽的语言,他也没有惊心动魄的行动。但是他却是如此踏实,只是认认真真的,一点一滴的,勤勤恳恳的做着,做着与学生相关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无论是在学生心中,还是在同事眼里,他都是至真至诚,执着细腻,充满活力的朋友。这就是对***学院***系2009级辅导员***老师最真实的写照。

一、育人德为先

做一名教师已经有几年的时光了,作为任课教师,他教学生们文化知识,作为辅导员他细心关心同学的成长。在这几年中他尤其注意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他总是从每一件小事中发现问题,和学生们一齐分析,告诉同学们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多么重要,教会同学们如何做一个更优秀的人。

他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告诉同学们奉献的意义,学生家里遇到了突发事件,在校生活极度困难,他号召同事一起,拿出了自己那并不富余的工资,“先拿着,不够再说”就是这么简单的话,但是学生们已经深深的记在了心里。在评选助学金的工作中,他更是把奉献精神传达给了广大学生们。他亲自考核每一名获得助学金的学生,并要求学生干部把每一位获得助学金的同学的情况解释给本班同学,让学生们理解。当一些同学家里发生了意外状况,***又把获得助学金的同学们召集到一起,让他们为家里发生意外的同学捐款。“互帮互助”,这是他要传达给学生们的思想,让每一名学生的思想品质从行动中得到升华。***十分注重学生们的政治理论学习,在学院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期间,他亲自找到本系的每个入党积极分子,让他们认识到入党的光荣,教育他们好好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知识,认真上党课,并亲自监督他们写思想汇报。

就是这样一个平易近人的教师,用他独特的不张扬的人格感染着身边的人,育人先育德,让自己每一名学生都做一个品德优秀的人是他心里的一个目标。

二、工作争上游

在为学生们上课的时候***总是一丝不苟,努力为大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督促大家争分夺秒,学好专业知识。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他总是主动找他们交流,给予他们学习上的建议,他所教的班级在年终期末考试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学生管理上,他以严格著称,对于违纪的学生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通告表扬。对于出勤情况不好的班级进行不定期抽查点名,亲自监督学生们的课上纪律。在学院开展的文明创建活动中,他积极配合学院领导的指示,督促同学们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在宿舍卫生的整理上,他给自己的学生制定了更高的标准,并且坚持每周都对本系的宿舍进行检查,对水平较低的宿舍进行特殊改造。这样不间断的督促和教育使得机电系09级学生的宿舍卫生情况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他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从2009到2011这两年中,他所带的09机制一班获得了学院文明班级体,09机制二班获得了优秀班集体,09三年数控技术专业获得了优秀团支部,09五年数控技术专业获得了优秀青年志愿者小组。

此外,作为机电系团总支书记,他积极带领着机电系的年轻教师们以及学生会的学生干部们。他要求学生会成员要以身作则,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团结,踏实,坚韧”是他给学生会的学生干部们提出的标准。他认真组织每一项活动,也要求大家认真对待每一项活动、每一次比赛。在他的指引下,机电系学生分会在各项活动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勤学杯”乒乓球赛团体总分第一名,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一等奖,第十届科技文化艺术节辩论大赛团体第一名,第十届科技文化艺术节棋类大赛团体第一名……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他细心的指导。

***工作上的努力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在学年他被评为

,机电系团总支也被评为

三、内心求无悔

几年来,他幸福的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播洒汗水和爱心,收获快乐和希望。以师为本,着眼长远,他立足于做好一个普通而不平凡的教师这一理念,刻苦锻炼,教学相长。他热爱他的职业,他为在校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们从各方面都得到提高,不浪费大学的美好时光,让学生们对得起自己的父母,对得起青春年华。

篇3:大学优秀辅导员事迹材料范文

国际高等工程教育起源于工业革命后, 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需求而不断进行着探索和改革。[1]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和高等教育同步产生于洋务运动后, 在国际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和国家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经历了几次重要转型。[2]相对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以科学基础教育为重点的工程教育改革, 当今的高等工程教育要求学生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 而且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特别是工程问题的能力、实践经验、创造力、沟通能力、商务与管理能力、伦理道德、终身学习的能力等。[3]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 领导力、协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也显得尤为重要, 即更加强调培养大学生全方位的能力。这就决定了教育过程不能单纯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来完成。事实上, 国外高等专业人才教育更注重课堂之外教育环境的构建。如麻省理工学院 (MIT) 一条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教育不只在课堂和实验室中才能获得, 它同时从一个人与同事一起生活的经验中获得, 条件是他生活的环境必须能激发智力活动并有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4]因此, 需要构建适合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全方位提高的高等工程教育环境。

纵观国内高校, 现行的高等工程教育主要采用课程内容和课堂教育模式改革、以CDIO为基础的一体化课程体系、[5]校企合作等方式开展, 课外教育的参与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情况下,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仍处于被动地位, 其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潜力并没有被有效激发, 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并没有全面体现。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 如果按照每天有效学习时间8小时, 每周5个工作日, 每学期20周计算, 大学期间列入培养计划的各类课程总学时一般约占有效学习时间的1/3。这说明, 高等工程教育环境的营造不仅要通过课内, 还应在课外有效学习时间内, 以自主学习、科技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实现。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中多数部门的具体工作都要通过辅导员面向大学生协调落实。如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大学生科技活动, 在高校主要通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项目来落实, 由团委、教务处、科研处等牵头实施。在落实过程中, 部分高校基层学院团委和辅导员队伍本身就相互交叉, 部分高校教务系统与学生工作系统密切配合。多数情况下, 辅导员在宣传、组织、实施过程中都起着一定的作用。[6]因此, 辅导员所开展的工作是高校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有效开展势必能够促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一、辅导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基础特性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第一要义, 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是高水平大学的首要目标。辅导员紧密围绕这一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调研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 组织协调班主任、学生干部等开展管理工作, 组织推动班团、社团建设等进行素质教育, 提供贫困生资助、就业指导服务等, 建立起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 与教学系统形成的“第一课堂”共同构成了人才培养的主干体系。

在高等工程教育中, 辅导员工作的基础特性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端正、能力素质提高等多个方面。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代表的高等工程教育确立了“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这就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的工程人才要了解国情, 了解中国的工业发展、经济结构。辅导员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国情国策教育、学风建设中的诚信教育, 无疑是卓越工程师“以德为先”的思想政治基础。又如随着社会的进步, 整个世界范围内对工程人才的要求都不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技术的层面。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班团、社团建设培养了大学生沟通、管理等能力, 学生科技活动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勇于创新的热情, 提供了“能力为重”的前提。广泛开展的文体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成为了保持身心健康, 即“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外, 重视对大学生全面能力素质的培养, 将对工程类人才培养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辅导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教育环境是由教学设施等硬件环境和教育思想等教育软环境组成的。教育软环境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精神、师资队伍、教学模式等, 也包括校园文化氛围和课外学习平台等。工程教育改革不仅需要满足工程设计和工程训练的硬件环境, 对教育软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有利于学生建立工程概念、工程意识直至工程理想。显然, 这一要求已经超越了课堂教学范畴, 在构建工程教育的课外环境中,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队伍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一, 营造探索创新的课外教育环境。学生科技活动是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科技活动的常规化、系统化, 有利于营造一种勇于探索实践的氛围, 使创新意识深入学生内心, 渗透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天津大学自2007年开始将“学生创新实践计划”列入本科生培养计划, 旨在通过科技立项项目和科技竞赛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问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在此基础上又探索出覆盖全体本科学生的科技活动指导体系。依照“兴趣教育—普及教育—创新教育”逐级深入推进的思想, 组织低年级学生参加兴趣竞赛、参观实验室、实践技能培训等活动, 对高年级则以立项研究的方式向全体学生普及科学研究技能, 并对有科研兴趣和潜力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

第二, 构建工程实践的企业教育环境。深入行业企业, 深入社会是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产学结合, 国内部分高校采取参观实习、建立基地、将企业实习纳入课内教学计划等方式实现。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充分利用企业资源, 一方面通过举办“大学生创新论坛”和“总工大讲堂”, 定期邀请具有工程实践探索经验的教授博导和企业专家举行讲座介绍工程技术前沿和实际工程情况;另一方面鼓励大学生结合社会实践, 深入社会、深入企业寻找发现技术难点, 以此为基础思考科技立项选题。天津大学实施的“大学生自主科研实践计划”鼓励大学生主动联络企业争取项目, 通过团队合作完成项目, 成为了大学生自主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一条新思路。

第三, 开拓兼容并包的国际化教育环境。宽广的视野对学生成长成才起着引领作用, 也是工程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工程产业的国际化, 要求工程专业学生具有更高的国际合作和交流能力。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不断加强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工科院校的合作, 为本科生构建国际交流平台。每年派出一名辅导员, 带领10名学生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访学;同时, 组织学生接待该校来访的留学生, 开展一系列交流活动, 使本学院学生了解国外的文化风俗、工程技术和社会状况, 从而将工程视野从国内扩展至世界。此外, 组织学生参加日本东北大学、澳大利亚南澳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昆士兰大学等学校的交流。在国际交流中, 辅导员不仅能够及时正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导向, 而且能够运用更加贴近大学生需求的方式开展工作, 从而增强了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提高了大学生的国际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搭建了工程能力培养的国际平台。

三、辅导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创新尝试

目前, 高等工程教育在教学体系的设置、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但一个突出问题是很多学生仅仅局限在完成一项具体任务或局部工作, 无法掌控一个完整的项目, 缺乏统筹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经验。事实上, 无论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统一, 还是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结合, 都需要一个契合点, 需要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 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队伍与教学系统密切配合, 在本科生培养中尝试引入基于问题和项目的学习模式 (Problem Based Learning, 简称PBL) , 通过贯穿整个大学学习生活的科技项目, 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研究实施方案、自主学习探索, 提高工程实践综合能力。

PBL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医学教育, 后被应用到管理教育、语言教育、工程教育等多个领域, 是目前国际教育界推崇的一种教育模式, PBL以问题为导向, 以项目团队为组织形式, 既可以作为一门课程又可以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教师只提供过程指导和结果评估。这种目标明确的学习模式, 能够有效提高参与者统筹思考、组织管理、交流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强化其坚持不懈和开拓创新的精神。[7]

基于PBL理论, 结合材料专业特点和工程实际, 学院贯通两个课堂, 在原有科技活动的基础上, 探索构建了一整套面向本科生的课外PBL培养模式。具体而言, 面向一年级本科生开设“材料进展前沿”课, 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开阔专业视野。辅导员指导学生科技协会, 开展专业兴趣类竞赛, 如以“如何用高分子材料将陶瓷材料和金属材料有效粘合”的命题竞赛等。此外, 大力推动寒暑期社会实践, 增加工程问题的调研内容, 多途径启发一年级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对于二年级本科生, 以小组为单位选取课题, 论证、设计、探索、研究后获得创新与研修类学分。课题或是专业兴趣类竞赛题目的延续, 或是暑期社会实践中发现的工程问题, 或是教师科研项目的子课题, 要求学生通过一年的研究, 完成文献资料综述、研究方案设计、实验初步研究、答辩等过程, 使本科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其间由辅导员负责开展进度跟踪、中期审查、展示交流等工作, 由担任班主任的专业教师组织初审答辩, 并邀请学院教授开展中期审查和结题鉴定。这一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学习兴趣, 使他们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和专业学习的必要性, 也易于在后面的学习中建立明确的目标。针对三四年级本科生, 以科技立项的形式, 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自主科研实践计划等, 对具有研究兴趣和科研潜力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 对具有研究价值和发展前景的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在经历了低年级基本的研究训练并逐步积累起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后, 多数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 对学习和研究产生了兴趣, 工程实践能力普遍提高。

与传统的工程人才培养方式相比, PBL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优点:一是, 在空间上将两个课堂有效地融合, 在时间上贯穿大学生四年学习过程, 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的一个契合点。二是, 专业融合性和可操作性强, 能够对原有的工程教育课内体系形成有效补充。三是, 以学生为主体的开展方式, 易于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项目团队形式能够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工程人才重要品质。四是, 学生工作对工程教育改革的参与, 有利于形成全员育人, 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 提升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水平。

辅导员兼具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 其作为教育者对学生的培养是通过各项工作、活动全方位开展的。随着工程教育改革对工程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 辅导员以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必将发挥着愈加重要的基础和协同作用, 辅导员有针对性的创新必将为工程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探索和发挥辅导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作用, 也必将对高等工程教育水平提升产生积极的作用。

注释

1[1]李秀民, 刘利.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比较分析及启示[J].天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2 (4) :352-356.

2[2]王杰, 朱红春, 郑海霞, 等.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起源和转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版) , 2009, 10 (l) :53-58.

3[3]The Engineer of 2020:Visions of Engineering in the New Century,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4.

4[4]张成林, 曾晓萱.MIT工程教育思想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88, (1) :17-35.

5[5]顾佩华, 包能胜, 康全礼, 等.CDIO在中国 (上)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 (3) :24-40.

6[6]李健, 淡天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 2012, (19) :269.

篇4:大学优秀辅导员事迹材料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优秀辅导员;特质

辅导员是在中国高等学校中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其基本任务是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思想发展规律,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1]。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是高校学生的教育者和管理者,伴随大学生走完大学求学的几年时间,他们是大学期间"课程"最多的老师,也是"任课"时间最长的老师。他们是学生思想上的引领者、心灵上的抚慰者、学校规章制度的教育传递者 、成长成才的指引者。

国内有调查研究表明,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特质包括16个成分。其中最重要的5项胜任特征依次是:理解和尊重学生、言语表达能力、原则性、关爱学生、职业忠诚感。[2]对于人格特质,在高校辅导员的MBTI人格类型研究中发现,S、J型人格倾向更符合辅导员工作要求,并且男、女没有显著差异。[3]国外相关研究也表明人际关系学、个性特征、行政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和相应的技术知识五个维度,[4]对于高校辅导员工作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访谈更加具体的阐述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优秀辅导员特质。

一、在校大学生心目中优秀辅导员主要特质

1、深入了解学生,关爱学生

在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学生希望辅导员能够经常深入寝室,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大部分学生不敢主动与辅导员交往,但很多时候又被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等许多问题所困扰,他们希望有人能够倾听他们,给予他们心灵上的指导。所以就需要辅导员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有助于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生活状况、觉悟程度、个性心理特征及倾向性,找到学生进步和提高的起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对共性的问题,通过开展集体活动进行教育解决;对个性问题,则进行个别教育指导。

2、不断开拓创新、全新理念育人

在学校中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逃课或者网络成瘾脱离群体,在大家的心理可能觉得他们无所事事,不求上进。然而,当深入了解其实很多是因为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或者出现人际交往障碍,学习上的习得性无助等。在最初他们的内心有着强烈的改变不现状的动机,随着希望的渺茫,自身问题得不到解决,他们就可能慢慢消沉下去。如果在问题刚出现,就能够及时给予他们关注,帮助他们解决自身矛盾,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这些问题学生便会大大减少。因而,对于这类学生需要辅导员在生活、学习上给予更多关注。在与这类学生谈话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站在他们的角度帮助其解决面临的问题。例如辅导员可以加入班级QQ群、MSN、个人论坛、飞信等网络形式与学生们保持紧密联系,辅导员与学生的距离也因而不再遥远。

3、积极为学生树立榜样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强调榜样学习的作用。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途径便是观察学习,他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就是个人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学习到复杂行为的过程。[5]他强调社会模仿的作用,尤其是那些与模仿者关系紧密且模仿者有模仿倾向的榜样的作用。在大学生活中,辅导员伴随学生的时间最长,无形中他们也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朝气蓬勃、思维活跃的时期,他们具有开拓创新的勇气,如何開发在校大学生的潜质,辅导员的诱导及辅导员自身的拼搏、坚持、忍耐、追求等精神会在无形中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访谈中我们了解到,那些与学生经常接触的辅导员,90%以上的学生表示这些辅导员在个人思想、行为、做事风格等方面会在无形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4、积极乐观,友善、坚强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很多教育家甚至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为善。[6]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建设美好中国未来的重任。因而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也变得更加重要,而大学辅导员其基本任务即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思想发展规律,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然而,思想教育并非仅灌输所谓的理论知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渗透着思想教育。辅导员的生活态度、生活风格、沟通交流中的积极思想便可在无形中感染者自己的学生。在学生的谈话中,辅导员是他们经常谈论的话题。那些积极乐观、善良、有奉献精神的辅导员的学生也会无形中变得更加坚强、乐观、宽容等。

5、公平、公正,建立竞争、有序、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

大学中涉及利益的东西越来越多,例如各种奖学金、助学金、荣誉、班干职位等。这些旨在激励学生的各种措施为大部分学生所关注。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很多学生对一些奖项的评比就觉得不公平,如奖学金评比中为学习是重或活动是重,两种极端的学生都会产生不公平感,从而导致那些爱学习的学生为了奖学金而参加活动,那些积极参加活动的人不想参加活动。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因而,在这些学生评比规则中就需要老师给予正确引导。如果出现评比有失公平,可能会出现恶性竞争,学生思想功利化,而另外一些学生对班级失去信心,班级整体凝聚力下降,学生之间感情冷淡等种种不良现象。所以,公平公正是很多在校大学生对辅导员评价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他们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公正的认可,生活在一个竞争、有序、和谐的氛围中。

二、结语

辅导员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不同的特质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何实现辅导员与学生的和谐共进发展,需要辅导员更多的深入了解、关爱、尊重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多的学习、实践机会。然而,这些问题不单需要辅导员做出努力,也需要社会、学校、学生的共同配合,笔者深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辅导员的工作会更加完善。学生心目中的优秀辅导员特质也会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3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116.

[2]杨继平,顾倩.大学生辅导员胜任力的初步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

[3]蔡玲.高校辅导员的MBTI人格类型研究[J].职业圈,2007,(1).

[4]BURKARD A, COLE D C, OTT M et al. Entry-levelcompetencies of new student affairs professionals: adelphi study[J].NASPA Journal,2005,42(3).

[5]叶奕乾.人格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83.

[6]黄德春.辅导员与学生谈话"四忌[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2):.

篇5:大学优秀辅导员事迹材料范文

一、努力探索,提高少先队工作质量

从教多年来,他从未拒绝学校领导安排的任何一项工作,并且能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为了学校的整体工作,9月,他担任了学校的团支部书记兼少先队辅导员,同时负责学校的一日常规管理工作。由于学校领导的支持与信任,他走上了开拓进取、探索前行的艰难之路。为了打开少先队工作的新局面,他努力充实和提高自己这方面的业务水平。他主动与上级组织沟通联系,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和指导,这给他做好少先队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他认为,游戏活动在少先队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才适合教育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所以他潜心研究、精心设计,组织队员们开展 “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主题队会和“手拉手、献爱心”等丰富多彩的队活动。每次活动都充分调动了全体队员的小主人精神,让少先队员在活动中受到深刻而具体的教育,也为自己做好陌生又生动的少先队工作铺开了一条路。经过太多的汗水之后,学校的少先队活动得到了少先队员的认同,领导的赞许。

二、利用好德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五育并举,德育先行。他先从学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抓起,由于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巨大变化,他就通过“以美育人”的办学观念,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并根据学生娇生惯养、经济相对发达,学生的优越感强,衣食不愁,但却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关心,缺乏劳动观念,自立能力差,自私任性表现得很突出,连家长也头疼,组织开展了“把爱心送进老人会”联谊活动,培养队员的社会责任感,让队员们深深感受到助人的快乐。把队员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作为立队之本,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构建有时代特点和中队特色的德育系统工程,不断改革、不断创新。

三、勇于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中队活动

他担任少先队辅导员工作以来,边学习边实践,品尝了太多的苦与乐,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少先队工作的新路子。作为一名少先队辅导员,不仅要做“活动型”的,更要成为“理论型”、“经验型”的辅导员,他把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总结出来,为农村少先队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为此,他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班, 208月参加了六安市教育局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少先队辅导员市级培训。他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理论水平,并结合新时期少先队工作的新特点,捕捉时代新信息,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些年来,他所组织的少先队活动既有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又有适应性、可行性、实践性,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深深体会到: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带领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是辅导员的天职。结合队员特点,在组织活动时,他力求达到“五点”,即活动主题要小一点;活动内容离队员要近一点;构思设计要巧一点;,活动要落得实一点;内容形式要新一点。在这个方法指导下,他组织队员们开展了“我最喜欢的老师”、“夸夸我的同桌”等活动来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我校的队员们积极参与活动之中,大力宣传,分发倡议书,起到了模范作用。同时,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竞赛中,队员们都投入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少先队员们在学校的常规评比、学科竞赛、艺术类竞赛中都获得了多项荣誉,如每年的朗诵比赛、六一文艺演出等,少先队员们都拿到较好的成绩,一张张奖状书写着这个集体的凝聚力。由于工作扎实,勇于创新,年4月,他被团县委授予“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四、培养中队干部,抓好队伍的建设

积极、向上的少先队集体的形成,离不开小干部的重要作用。因此,培养得力的小干部是很重要的。他采用学生自荐与民主选举的形式选拔队干部。由队员们评选出各方面能力强,又关心集体,有强烈的责任感的队员做中队委员。同时,为了鼓励中队里的每一个少先队员都能积极参与中队建设,每一年都要开展 “我是班级小主人”的活动,意在让学生们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主人。通过近年来的实践,少先队员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有了大大的增强,而正是因为这些富有责任心和自豪感的队员们,有不少同学被评为“县级优秀少先队员”。

“勤奋努力,奉献爱心”是他当辅导员的信条。这些年来,他对自己的服务对象倾注了无限的热情和关爱,尊重他们并以诚相待。少先队辅导员工作需要持久的耐心与创造力,以后的路还很漫长,他会继续为同学们服务着。相信,他会实现自己的梦想:为孩子们化作清凌凌的河水,永远承载他们的欢乐!

篇6:优秀辅导员事迹材料

发挥主体作用,在体验中成长

时光荏苒,我在辅导员这个工作岗位上,已度过了十二个春秋。总结近年来的工作经验,我觉得拥有服务意识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基础。和许多优秀辅导员一样,我梦想着所有的孩子都能成才,梦想着自己能给孩子更多、更多„„正是这个梦想,让我深刻的认识到自身条件的不足,明确了要有全面发展的学生,必须有发展全面的老师,更明确了辅导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我认真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和知识,把握时代脉搏,并运用到少先队工作中。在工作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了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活动,帮助队员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种道理,学会一种本领,养成一种品质,使我们中队逐步形成了一个团结友爱、昂扬向上的集体。

一、真诚的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传统教育中“师道尊严”长期笼罩在广大教师的头顶,课堂成为学生循规蹈矩、洗耳恭听的圣殿,这种环境不利于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因此,在中队管理中我认为首先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 民主的氛围,为每个学生提供敢于创新的环境,从而发展他们的个性。

我于2001年9月从西关小学调到六街小学,担任二〈4〉中队的辅导员,到现在已近两年了。刚开始学生与我的交流很少,总对我敬而远之。怎么办呢?我很着急,后来我开始把自己真正融入到这个集体。下课后我不顾劳累,和他们一起在操场上游戏,和他们调皮筋,跳绳、踢毽子,孩子们开心极了。渐渐的,孩子们开始围在我的身边喳喳地说个不停,告诉我她们的快乐和烦恼。这个班有几个小调皮,上课不注意听讲,下课喜欢追跑打闹,给别人捣乱,别的同学都不愿和他们一起玩,他们就把自己的苦恼告诉了我。我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教他们做跳房子、拍手游戏,他们玩的可起劲了,再不给别人捣乱了,别的同学也主动和他们玩了,他们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从此,无论是我的表扬,还是批评,他们都能欣然接受,进步特别快。

教育的真谛是真诚而无私的爱。辅导员应该也必须善待每一个孩子,善待每一个孩子的每一份情感。只要用一颗真诚而无私的爱心,与孩子们一起弹拨爱的“和弦”,就一定能在师生之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形成有凝聚力的集体

现在一部分独生子女存在这样的一些问题:任性、唯我独尊、自私自利、不

能吃苦、缺乏毅力、懒惰虚荣、贪图享乐,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必将严重影

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我适时教育学生:作为个人你是弱小的,但我们40

人组成的集体是强大的,你付出一点爱就可以拥有更多的爱。集体是你的,是我的,是他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让集体充满轻松愉快的氛围,我们都应该为集

体的发展而尽可能地发挥个人的能量。

上学期队员们提议改选对干部,我同意了,并把大全交给他们。他们选李

鹏禹为负责人,从计划到筹备都由队员自己负责。到了改选那一天,我只是作为

旁观者,每位竞选队员都上台发表竞选演说,所有竞选者演说完毕,由队员投票

选出自己支持信任的小干部,最后当场公布投票结果。通过改选活动,我意识到

作为辅导员,有些事多做不如少做,应该放手让队员去干,让他们在实践中磨练

主人翁意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将内心深处的闪光点迸

发出来。在我们中队,每个孩子都能发展自己的特长,每个人都能感受成功。我经常对他们讲:“要尽可能地向别人展示你的才华。”我们班每个孩子都“各司其

职”:你体育有特长就当体育委员;他喜欢搞小实验就当自然课代表;画画儿好的就负责出板报;认真负责的就管理财产;就连我们班最淘气贺金明也毛遂自荐

当上了数学老师的小助手,负责收发作业,因为他喜欢帮老师做事。可以说在我们班,谁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在班上找到施展的天地,为集体发挥能量。队员个人的能力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也随之增强,我们的集体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着。在学校的各项比赛中,我班学生参与的热情非常高,都自觉地把自己当成集

体的一员,在集体中找到坐标位置,使得在各种比赛中都能取得优异成绩。

三、整合教育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验教育活动

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很多事由父母包办代替,造成对父母的依赖,而且总

是以自我为中心,不体谅父母的艰辛。为此,我中队开展了一系列的体验活动。

首先,组织队员对父母一天的工作情况包括上班和下班以后的家务劳动进行调

查、记录。其次,条件允许的同学可以去爸爸妈妈的单位看一看,了解他们是怎

样工作的。然后,我针对这次调查活动组织了一次讨论会,谈一谈他们的收获、体会。队员们的感触很深,有的说:“通过调查,我知道了父母每天要上班、买

菜、做饭、辅导我学习、洗衣服、收拾屋子,非常辛苦,而我却从来不知道他们

这样累。”有的说:“我妈妈在毛纺厂工作,以前我认为不就是每天看着机器嘛!

通过调查我才了解到妈妈每天工作8小时,这8小时要不停地走,巡视机器,稍

有疏忽就会出次品,根本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轻松。”有的队员说:“妈妈太辛

苦了,今后我要自己的事自己做。还要多帮妈妈作些家务,因为我也是家中的一

员。” 队员们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和对自己深沉的爱,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父

母。我抓住这个时机,鼓励队员们当一次“家长”,和父母一起买菜,动手做一

顿美餐,洗一次衣服,收拾一次屋子。对这些活动,队员们的积极性特别高,每一项都认真去体验、去感受。家长们普遍反映,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好像长大

了,懂事了。从而加强了两代人的沟通,也培养了队员们的家庭责任感。

正如冯洪恩教授在演讲时所引用的一段话: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将

篇7:优秀辅导员事迹材料

1995年至今,一直担任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她,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注重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把理论与联系实际相结合,潜心钻研教育教学工作。在同事的眼中,她踏实、上进;在少先队员的心目中,她可亲、可敬。从事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工作近20年来,她把孩子的信任当作动力,把教育孩子的事业当作人生的光辉阵地,以爱心和恒心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少先队员。工作中做出了较大贡献,她辅导的学生在各类比赛中:中华魂读书演讲比赛、书画大赛、科技小制作、科学幻想绘画、科学小论文、情景剧比赛等有1000人次获省、市、区级奖。个人多次获省、市、区优秀组织奖和优秀辅导教师奖;被评为阳泉市骨干教师;同年她做为阳泉市唯一教师代表,选送参加了全国第五次教育工会,她搞的实验教学,经验论文获国家一等奖在全国教材分析会上进行交流,xx年获山西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xx年4月获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和市十佳辅导员;区政府授予她劳动模范。xx年7月获山西省少年书法创作大赛优秀辅导奖。在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工作期间,校少先队xx年度获全国红领巾手拉手助残先进集体称号;多次获得省、市、区红旗大队。回望她走过的路,不乏汗水和泪水,但更多的是一份份充实和一份份情感。

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客观现状,她从事少先队工作的立足点和原则始终是坚持联系学校的实际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做好少先队工作。本着重在参与、重在育人、重在进步的思想,她热爱少年儿童,衷爱少先队事业,尽心尽力,尽自己最大能力做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事,她勉励自己在退休前继续进步和完善,为红领巾事业献出全部热情与真诚。是学校全体少先队辅导员的领头鹰。

一、加强业务修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由教学一线转向教育管理岗位,工作对象和性质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角色的转变,自身也需要一种转变,需要一种突破。她开始抓住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自学《教育工作》,《学校管理学》,《少先队活动》《辅导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内容。工作中注重博采众长,虚心向学校其他中层干部学习他们在管理上的运筹帷幄,严谨执着和灵活机智。在提高自身业务修养的同时,尽量创造条件,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来提高全体辅导员教师的职业技能和文化业务水平。采用“老帮青”的办法,让经验丰富的老辅导员教师与羽翼未丰的新辅导员教师结成对子,使年轻辅导员教师快速成长。

二、精细管理,健全制度,夯实“精品工程”的根基

通过多年的少先队工作研究和实践,她具有了一套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少先队基础建设,就是打造“精品工程”的根基。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她逐步完善和健全了少先队组织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阵地建设,保证了少先队各项工作在质和量方面有了新的飞跃。在组织队伍建设方面,完善了少先大队、年级中队、中队三级管理网络,选派有经验的辅导员充实到各年级中队任小组长,有经验的辅导员指导并协助刚参加工作的青年辅导员开展工作,发挥了“老帮青”的优势,充实、活跃了各级组织队伍力量。在制度建设方面,依据《少先队工作规范化标准》,对以往的少先队制度进行了完善和修订,形成了以“常规工作”、“阵地管理”、“队伍建设”、“传统活动”、“主题活动”“红领巾德育基地”为内容的制度管理体系。在原来“红领巾文明监督岗”、“广播站”、“手拉手助残活动基金”等阵地的基础上,补充了“红领巾图书角”“红领巾小报”阵地,为辅导员和队员订阅了《少年儿童科学导报》《辅导员》等专业书刊。

三、以活动为载体,推动少先队发展,牵领学校德育工作。

以“健康成长”为基点,开展系列主题中队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少先队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以“加强和改进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积极开展主题活动,让少先队员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1、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历年来学校把少先队的“健康成长”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纳入了学校德育的重点工作之一。具体组织实施该活动,确定本学年主题活动的几个方面的选题,让活动内容符合学生年龄、心理、行为等特点,并确保每学期开展两个主题活动。如:一、二、三年级的“三、八节给妈妈一个惊喜”,与“安全系着你我他”,四、五年级的“国学进校园,经典浸润童年”“文明礼仪我能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开阔了队员的视野,活跃了课余活动,调动了队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规范管理,促进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大队部通过红旗中队、进步生、示范生的评比激励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通过设立礼仪岗、升旗岗、值日检查岗等岗位督促和规范学生的行为。通过广播、板报、橱窗、国旗下讲话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宣传与教育。

“养成教育”措施之一:队员的自主管理

文明监督岗的自主管理。每学期从各中队中选出品德优、学习好、管理能力强的少先队员组成学校大队委员并确立文明监督岗,辅导员对文明监督岗进行每周岗前培训以及岗后小结,轮流站岗维持学生纪律,做到检查量化合理,每天公布检查结果,每周进行小结,每月表彰文明示范生,以此督促全体少先队员规范行为,文明用语。

养成教育”措施之二:检查、评比的激励机制

开展“流动红旗”、“文明中队” “环保小卫士”、“礼仪之星”“十佳小队干”等优秀评比活动,以集体荣誉感激励全体队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措施之三:“百个好习惯”一日常规评价一百分

学校把礼仪、安全、劳动、学习、卫生等学生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内容编成了100条内容习惯共100分,各中队每天根据少先队员表现及时打分有公示栏去公示,激励少先队员人人自查自省,相互督促,共同进步。

五、以活动促进少先队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校少先队长期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如:开展“雏鹰争章假日小队”活动、“德育基地”活动、“爱国歌曲传唱”活动、“安全靠大家”、“节约一元零用钱支助残疾小伙伴”、“读经诵典”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少先队员的综合素质都有较大的提高。

篇8:优秀辅导员事迹材料

一、严于律己,做学生的榜样

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深刻揭示了辅导员工作中身教的重要.所以,在班级教育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比如,间操时我要求学生做操手臂伸直,两套广播操间歇的时间不乱动,我自己也这样做.各种集体活动要求学生有组织,有纪律,那我也做到不与其他老师闲聊;中午吃饭我要求学生爱惜粮食,我自己也做到吃多少打多少,不剩饭;我要求学生学知识要扎实,我也做到字典等工具书不离手.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做到这些并不难,老师可以做到,他们也同样可以做到。

二、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盲目的养成教育,东一下西一下,对学生的培养缺乏系统性,教育应该和教学一样,有目标、分阶段的进行,可是无论是《小学生守则》还是《校规》都太笼统了,所以我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出了对学生不同阶段行为习惯培养的目标,从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个个细节来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在工作中我力求做到“把每件简单的小事做好就不简单,把每件平凡的小事做好就不平凡”。我在教育中我也是这样培养我的学生的,我相信这些好的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三、四年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我用“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习惯的培养,与家长沟通,共同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周五下发下一周的培养目标和评价表,并和学生讲清楚每个行为习惯对他们的重要性,比如,培养学生在楼内自动成排,靠右侧通行的习惯时,让学生明白这样做可以避免拥挤,避免挤倒,撞到等伤害。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学生当然愿意去做。教育中我不是告诉学生不要做什么,那样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而是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这样他们更容易接受。

1行”,出台了班级存取款的细则,每个月下发“班级银行存款储蓄对账单”评选班级的首富和富翁,还有不同存款数的有不同人物等级,根据不同的存款进行升级。每人认养一个树,50元钱买一片叶子,看谁的小树比较茂盛。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明白了,好习惯和财富一样需要一点一点的积累。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一点点形成好习惯,班级一点点建立了好的班风,而且学生乐在其中。

六年级下学期,学生临近毕业,而且学生正是青春期,为了和家长一起帮助孩子顺利的镀铬这个时期,我每周下发“学生情况的周反馈”,把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卫生、纪律、活动以及收费等多方面的情况都与家长进行沟通,每周对孩子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表彰,让好的学生体验到获得荣誉的快乐,也督促其他学生迎头赶上。

三、变说教为有策略的交流。

单纯的说教或是训斥都不是好的教育方法,孩子想做的事必须是对他有利有好处的,那么想让孩子做什么就要让他知道这样做的好处,还要向孩子说明为什么有些事情不能做。在向孩子说明时不妨变换一下策略。

例如,我在四年级的时候发现孩子买学校外面的小食品猖獗,经过暗访我知道了他们买的都是一两毛的东西,家长不给买的。我想孩子买东西花的不是我们的钱,我们做老师的硬下命令“你别买”,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我就和他们一起算了一笔经济帐,我问他们:“你们买的小零食多钱?”他们告诉我:“老师可便宜了,一两毛。”我说“你们谁知道这里都包括什么费用?”他们纷纷说起来,买的人要挣一点,批发的人挣一点,有运费,有包装费,生产的人也得挣,当他们说的差不多了,我问:“那你们想想生产的原料费用能是多少?”他们吃惊的说“几分钱?”我说“是的,你们想想几分钱的原料能是好的东西吗?吃了对身体有益吗?”从此,不用我说他们就不买了。

四、在活动中让学生受到教育

1、利用学校的活动,让学生受到教育。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许多活动,用我班车晓彤的话说就是:“学校的每一次活动,我们老师都重视和认真对待。比如运动会,我利用运动的契机教育学生学会拼搏,教会他们要有集体荣誉感,教育他们面对同学的失败要学会宽容,当别人的心灵有伤口时,要用安慰给他的伤口上药,而不是往别人伤口上撒盐。再说说春游,我在春游中教会学生体

会老师或是同学之间的情谊,教会学生互相帮助。在今年春游之前,我听说孩子在拉链活动中要过桥,以往学生都互相扬水,把衣服弄得湿湿的,我就在之间引导孩子,我说:“我们是一家人,出去以后一定要互相帮助,男生这个时候就是小男子汉,你们要有男子汉的风度,发现有危险的地方比如爬山或是过桥,一定要保护女生,不能让班级的任何一个人掉队。”通过之前的引导,孩子们在春游中的确做到了互相帮助。

几年来,我一直坚持这样的做法,在学校的活动之前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温馨的提醒,并且在活动之后要有针对性的总结,通过我和学生一起总结,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平时的课堂上,我从不压堂,但任何一次活动结束,我从不会在操场上让学生解散,一定要做完总结才让同学离开学校。因为总结是必要的,没有总结,活动的开展就没有意义,而延后的总结也很难激起学生的共鸣。

2、创造的开展学校活动,让学生受到教育。

学校开展的许多活动都给我们班主任留有创新的空间,比如说特色中队的活动,在开展活动中,针对班级的情况,我决定把巩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稳定学生毕业前的情绪作为这次活动的重点。于是在班会上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即将离开母校,我们是不是应该给母校留下些什么呢?”同学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有许多观点让我大吃一惊,有的孩子说:“给母校种一棵树。”有的孩子说:“我们应该多帮助小同学,那样当他们六年级时也会帮助其他的小同学,我们的爱心会传递下去。”有的同学说:“我们可以帮助低年级的班级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最后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协商开展主题为“为母校留下美好回忆,争做优秀毕业生”的班级特色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体会到了“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通过这项活动孩子们体会到了老师的辛苦。刘美杉在日记中这样写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感谢,我们当然十分高兴,帮助了别人我们的心里是十分快乐的,这种快乐是常人体验不到的,也是其他的快乐所不能取代的。

3、开展班级活动,让学生受到教育。

枯燥的学习和教育都会令孩子感到乏味,所以我在教育教学中为孩子们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马拉松、班级储蓄,储蓄进级、成长树等许多活

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活动中完成对学生的评价,通过4年的实践,我发现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是个好方法,对引导良好的班风是个好途径。

五、爱心从教,赢得学生的信任。

爱是启迪学生灵魂的源泉,爱也是叩开学生心灵的新钥匙,工作中我用点滴的师爱滋润学生的心田。

李奇感冒住院,我便到医院去看望他,并告诉她同学们很像他,李奇知道了很高兴,病未彻底好就回到学校来上课,到校后我每天小心的呵护他,叮嘱她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我发现从那以后他更听话了。

吕思禹的小狗被妈妈给人了,经常哭泣着找我倾诉对小狗的思念,我发现这件事影响了她的学习,与她交谈几次也不见效,我便送给她一个毛绒小狗,当她拿到小狗时目光中流露出喜悦,从此她又和以前一样开朗爱笑了。

杨盈过生日时,她的姥姥病危,父母没有时间和心情给她买生日礼物,我就送给她一份生日礼物,她的妈妈打电话对我说:“孙老师,你比我这当妈的想得都周到,谢谢您。”

有时爱不仅是物质的给予,还是对孩子的一句关怀和问候。当孩子生病休息重返学校,我会问问他们的病情:当他们不开心时,问问他们有什么心事:当孩子生病时,给他们倒一杯热水,把自己手炉给他们取暖。记得初冬的一天,我们都已经穿了棉衣,而我们的曹英辰只穿一件毛衣就来上学了,我打电话提醒家长:“天气冷了,该给孩子加衣裳啦。”下课时我让孩子不要出去,免得着凉。就是这样点滴的关怀赢得了家长和学生对我的支持和信任。

六、取得家长配合,经常与家长沟通,工作得心应手,自己更快乐

往往有这样的家长,领着孩子对我说:“我这孩子交给您就放心了!孩子犯了错误要打就打,要骂就骂,我决不埋怨您!”家长说话时流露出一脸的真诚。还有的家长,到学校告孩子的状,控诉孩子在家的种种罪行,末了往往说一句:“您帮我说说他,我的孩子就听老师的话。”

每当我遇到这样的家长时,我会为自己能被他们真诚的信任所感动,但同时就会感到不安。我毫不怀疑这些家长对老师对学校教育的厚望,但这种厚望背后隐藏着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这就是——同样作为教育者的家长的失职。

我一个人的力量能把孩子教育好吗?就连教育家魏书生都说:一个人不能把几十个孩子教育好。何况我呢?

在工作中,我用阅读改变家长,在向孩子推荐书的同时,也给家长一些阅读建议,或是推荐一些适合亲子共读的书,比如《哈佛家训》,虽然不一定所有的家长都能去读,但有几个家长,甚至一两个家长得到启发,就有一两个孩子受益!

用家长改变家长,让一部分优秀的学生家长以自己的现身说法,去影响另一部分还不够优秀或者正在走向优秀的学生家长。利用家长会的机会推广一两个家长的教育方法,我简要的介绍,让家长具体的谈谈,这些家长都不是专业的教师,也没有系统地学过教育学,但他们讲得生动朴实,可行性很强,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用沟通指导家长。我班的张钟月同学,现在是我的小助手,而且成绩进步很大。其实她以前只是班级中一个不起眼的孩子,甚至还有撒谎等坏毛病,我曾发现周三的下午她不在看护班学习,而在马路上闲逛,发现后我及时的和家长沟通,家长进行了教育,我也对她进行了安全教育。为了防止孩子说谎,我和家长约定,利用卷纸签字的事情进行引导她,每当有卷纸需要签字,我就通过电话告诉家长,而家长不动声色看她是否主动让家长签字,如果孩子说谎了,我们就及时地进行教育。孩子写作业磨蹭,我建议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的效率,而家长也积极地尝试。经过家长与我的配合,孩子有了很大的进步。

上一篇:四年级第五单元作文指导及下一篇:企业军事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