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道德风险

2024-04-26

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精选6篇)

篇1:会计职业道德风险

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风险及应对方法

一、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数量及职业层次

1.1.在我国,从事会计这个从业的人数非常强悍,根据2009年10月财政部公布的数据:

全国已有会计从业人员约1350万人,注册会计师约 15万人。为社会培养了初级会计人员243万人、中级会计师122万人,高级会计师8万多人。从业人员非常多,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大而不强,多而不精”。就这组数字来分析,高级的会计师8万多人,注册会计师15万人。也就是说,将近有1000万人是没有会计职称的。由此体现总体会计水平非常低,这方面因素与我国会计从业准入条件分不开。(学外语的同学知道学习英语是哭着进去,笑着出来;学习日语则是笑着进去,哭着出来;而我们会计行业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目前会计行业是低准入,宽管理。换句话说就是,很多会计人员是糊里糊涂做事,雾里看花摸索,水中看月前行。大家其实有所不知,会计这个领域是投资与收益将PK进行到底的职业啊!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风险指的是“法律风险”,是指被行政处罚和刑事制裁的风险,并且更多地关注财务人员承担刑事责任的风险。这是因为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看,财务人员受到行政处罚要远少于受到刑事处罚的人数,此外刑事处罚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甚至会断送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和前途,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首先对财务人员所面临法律风险进行解析:

2.2.首先是会计从业人员的“三从四德”

三从四德”是职业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那么什么是会计人员的“三从四德”?三从:1.从老板;2.从税局;3,从准则

四德:1做牛做马要忍得2,脊椎增生要受得,3,职称考试要拼得,4,税务检查要哄得。

二、会计从业人员面对的风险类型:

现阶段,管理及约束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律不少,其中有会计法、税法(税收管理法)、统计法、刑法等等。下面我就会计从业人员可能面对的法律风险进行向大家一一解读

1.1.会计从业人员的相关规定

200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八条 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讲到这里一定有同学想知道,什么岗位的人员是必须要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呢?

根据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中规定,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担任以下岗位的人员必需取得会计从业资格:

(1)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2)出纳;

(3)稽核;

(4)资本、基金核算;

(5)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

(6)工资、成本费用、财务成果核算;(工资核算员)

(7)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也就是说是仓管)

(8)总账;

(9)财务会计报告编制;

(10)会计机构内会计档案管理。

2.2无会计从业资格证风险的具体规定

如果任用了无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应该如何处罚?这个话题为什么我们现在就做出强调呢? 大家都知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个道理吧,任何一家企业或事业任用了无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轻则被人肉搜索,重则躺着也中枪。

根据相关规定,任用无会计从业资格证被查实,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2.3 下面我们在来讲讲关于会计人员在财务工作中的不合法行为及具体案例: 因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也就是说终生不能再从事会计工作。)我给大家讲讲这方面的真实案例:

一、基本案情

某县万民有限责任公司(国有企业)林某自2007年起任总经理。2010年12月,因公司业绩突出收到组织部门预备提拔考核,准备升任该县某局副局长。在考核中,组织部门接到举报,举报人说林某在任职期间有指使和放任财务人员做假账等问题,随即,该县财政、审计、统计方面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该公司近年特别是林某任总经理期间的账目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结果发现:

1、该公司设置大小两套账,大账对外,小账对内

2、不按规定进行会计资料保管,致使原始资料被毁灭、灭失严重。

3、任职期间林某受其会计主管郑某的多次教唆屡次放任其编制虚假会计账

4、任命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林某的儿子担任会计科科长

5、近3年的账面中的伪造、变造会计凭证虚增利润等违法问题。

二、案例分析

1、上述资料中的1、2、4条属于违反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行为。

根据《会计法》规定,不依法设置账簿、私设会计账簿的行为;未按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行为;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均属于违反会计制度规定的行为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其责任后果是:

(1)责令限期改正

(2)罚款

(3)给予行政处分

(4)吊销会计从业资格

(5)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上述资料中的第3条属于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法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的行为。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构成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或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3、上述第4条还违背了回避制度,根据回避制度,国有企业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

4、上述资料中的第5条属于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还应当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给予降级、开除的行政处分。除前款规定的之外,因违法违纪行为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自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之日起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我们上述案例中的那个会计主管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此应验了一句话,叫做“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同学们,由这个案例可以看到一个前途无量的人生仕途从此落幕!悲哀啊。。最近有一个词语特别流行,不知道大家对是否听说“被和谐”?新兴媒体的新闻评论或者围脖上时不时都有站出来公开宣布自己被和谐的事件当事人。由此我联想到在我们会计行业“被和谐”的一部分人才——掌握单位小金库的当事人。“小金库”也是潜规则之一,我相信许多人都见识过,甚至有的人还保管过。单纯的“小金库”属账外资金、账外核算,如果将“小金库”资金用于非法目的,如私分、挪用、贪污、行贿等用途,达到一定数额则会触犯刑事法律,但无论哪种形式,都是违法的,财务人员都应当予以抵制,这是毫无疑问的。由于被迫或知识和经验的不足而带来,许多人潜意识里并不知道如何处理才能有效防范因“小金库”问题,只是片面地认为领导让咋办就咋办。下面有几点处理技巧供大家参考,我们心中要有把秤,做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第一是记账一定要清楚。有人可能会说了,这“小金库”本来就不是什么正规的事,找个本子记一下收入和支出不就行了,其实这是不对的。一方面,你这个本子可能类似于日记本,上边全是你写字的地方,没有明确标出别人签字的位置;二是你可能在当时记得就不是太详细,时间一长,你本人也说不清了——这就更麻烦了。有那么一个会计,他拿着单位的“小金库”,也正经八百地搞了一个“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对于那些凭证也和正式账一样装订得好好的,“小金库”被发现后,它把这些资料拿出来,审计人员都大吃一惊!竟然还有这样的“小金库”!因为这些资料很齐全,他不但没有被涉及进去,后来还被重用。

第二是存折存放问题。请牢记,一定不能将存放“小金库”的存折放在家里,而应放在单位。放在单位和放在家里有本质的区别,为什么呢?因为这不是你的钱,而仅是以你的名字开户而已,如果放到家里,而你又根本没有占有这笔钱的意图时就不易说清了,从而为认定事实带来困难。有一些财务人员是有这个意识的,知道不能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放在家里,而一定要放在单位自已的抽屉或铁皮柜中藏起来,这也正是审计财务室时能发现“小金库”的原因之一。但是,也有一些财务人员却没有这个意识,有这样一个案子,一名出纳保管存放“小金库”的存折(该存折以其名字开立),她总是放在随身带的坤包里,从单位到家里,每天都这样带着——用她的话说是“怕丢了”(本案所查到的存折中的资金很少且是刚开立不久即被查出,并且资金并未动用,所以这名出纳仅是接受了上级单位的口头警告)第三是对于领导从“小金库”拿钱却不肯签字的要注意找其他证据(如录音、旁证等)。我见过这样一位领导,他口口声声跟财务经理说单位搞这个“小金库”是为了大家谋福利,——确实也给大家从里边发了一些小钱,但更多的则是他自己经常往里边扔票换钱,换钱就换钱吧,还不签字!搞得这个掌握“小金库”的财务经理特别郁闷,后来由于一个举报,我们查到了这个“小金库”,这位领导竟然完全不承认自己单独往里边放过发票,只承认用里边的钱给大家发过“过节费”、“加班费”什么的,他还说发过节费都有领用人签字的,再者他说你们可以找员工核实——他的证据意识倒很强!

最后搞得这个财务经理特别狼狈,因为他没有证据证明这些票是谁的,并且他还没有一个详细记录,他认为“小金库”就是“钱加票”,从里边拿钱那就放进去票,“小金库”的规模就是现在的钱加上历史累计扔进去的票,有这个就行了,但是他这个思路是个典型的出纳思路,为什么出纳这样可以,是因为有会计还和他有个核对——尤其是收入情况,但“小金库”从来就是一个人管的,哪有两个人管的“小金库”?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对于有些很狡猾的人,他只领钱但就是不签字,越是这种人你越要留点心眼,一定要注意搜集和保留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再者要注意将记录记清楚,这样就能有效防范因此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

在这里,我必须再次强调,“小金库”都是违法的,轻的违反了《会计法》等法律法规,重的则触犯了刑律,提出以上风险防范的策略是为了能有效保留证据、为有关部门或机关查清和认定事实服务的,否则这些策略也毫无用处。正如大家都对因恶习感染的艾滋病鄙视,但从来没有对研究艾滋病疫苗的科研人员持否定态度一样,因为我们更能深深的体会到很多当事人同样是受害者,他们是无辜的。此外,关于“小金库”管理方面,还有额外的细节需要提醒大家注意:某些财务人员可能会突然受到领导宠幸,平时领导对待自己也一般,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好,这时你就要分析受宠为哪般。还有一个真实案子,领导安排出纳管理一个“小金库”,但该出纳由于“过于胆小怕事”,就对她不满意了,想把她手中保管的“小金库”让另外一名会计管起来,在让其管之前,领导对这名会计多次在众人面前夸奖,甚至见面还主动打招呼、开玩笑,一时间那位会计成了领导的红人,这名会计还真以为自己工作很出色,领导终于“发现自己了”,平时也是美滋滋的。时间不长,领导有一天把他叫到办公室,说认为他可以信任、工作也很出色,因而由他来保管一笔“资金”,自然他一听就明白这是“小金库”,但想到领导对自己的信任以及今后的前途,就答应了。之后,领导安排出纳将“小金库”交给这名会计保管,由于他过于听从领导的话(确切讲是“盲听”),领导还安排他私下找些票据放在“小金库”中“奖励”一下,但一年后“小金库”的事情败露,领导对这里面的票据一问三不知,甚让这名会计伤心,并且由于他自己也在里面放票套钱,有些心虚,承认了两笔,其余不承认但也说不清,真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作为办案人员来讲,完全相信领导对这些票据不知情、没有从里边拿一分钱也很难讲通。但现在的问题是,没有证据证明“小金库”的实际控制人从里面拿钱,甚是难办。希望大家仔细体会,“受宠为哪般,不可不分辨”。

在这里,我要对那些曾经“被和谐“,和正在“被和谐”的会计行业的同仁们说一句:同志们,你们辛苦啦!

三、下面我再给大家说说关于会计人员从业过程的统计风险

现阶段会计从业人员可以说是“多功能,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很多会计人员,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会计,同时兼顾着所在单位的统计工作,大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之势头。

下面我们来看看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统计法》对统计人员的相关违法规定:

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予以通报;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一)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

(二)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三)拒绝答复或者不如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

(四)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

(五)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或者拒绝提供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体工商户有本条第一款所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此外: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迟报统计资料,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个体工商户迟报统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二、税法是我们财务从业人员在从业过程中面对的第二大难题,那么如何在做好会计工作的同时又能贯彻现好国家有关政策呢,我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两大典型为大家详细讲解如下: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是指有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骗取国家税款,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虚开发票行为,那么虚开行为的行为如何界定呢?

(一)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二)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三)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案情]

顾某,男,40岁,某私营企业总经理。林某,男,30岁,某私营企业经理。

卢某,男,28岁,无业人员。

顾某,于1993年5月在某市个人投资开办了私营企业××实业有限公司,自任总经理。1994年顾某得知通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能从中赚取大钱,遂开始筹划这一“发财之道”。自同年11月起,被告人顾某与其公司的另一经理林某开始以××实业有限公司的名义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从中收取好处费。到1995年5月正,在短短的七个月内,被告人顾某、林某共先后为16家外贸进出口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7起,共64份,价款共计人民币1.06亿余元,税额1800万余元。顾某因此获得赃款132万余元,林某得赃款18万元。深圳市无业人员卢某,从1995年1月至5月间,先后多次介绍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28份,价款316万元,税款558万元,卢某从中收取好处费2.7万余元。案发后,追缴顾某赃款56.7万元,港币2500元和用赃款购买的皇冠轿车一辆等物。

法院判决认为,被告人顾某、林某为牟取非法暴利,违反国家税收管理法规,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其行为业已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被告人卢某出于非法谋私的目的介绍顾某为他人虚开增值税罪专用发票,其行为亦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被告人顾某、林某骗取国家税款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顾某、林某起主要作用,系主犯;被告人卢某起次要作用,是从犯。根据我国《刑法》第205条规定,判处顾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林某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卢某有期徒刑15年。

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伪造或者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伪造并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严重破坏经济秩序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单位犯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四、以身试法自会带来风险

任何人如果以身试法、故意犯罪都会带来法律风险和法律制裁,这并不只是针对财务人员。对于财务人员而言,故意犯罪的行为多表现为贪污、挪用、侵占、提供虚假报告、偷漏国家税款等行为,如某出纳截留收入,某会计私刻印章将单位资金转入自己的私人账户,某财务负责人在公司办公会提出以为职工谋福利为名私分国有资产并得以通过、实施等等。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财务人员私欲膨胀、铤而走险或侥幸心理过重的结果。

有些人自以为很聪明,设计了重重机关非法敛财,不相信以身试法会有什么后果,却正应了那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下面的一起案件就很有代表性。

在一天上班的早上,审计人员突击对某下属单位的财务部会计钱某(为避嫌起见,本书所有姓氏和人名均隐去真实姓名,如有巧合纯属偶然)进行检查,因为事前接到举报反映钱某截留收入,并且审计人员在外围调查后也掌握了有力证据。正巧当天钱某上班还较早,他刚刚打开电脑审计人员就到了,审计人员当即要求:只要是他桌子上和抽屉中的东西暂时都不能动,都要检查。但更巧的是,该单位的领导王某当天早上上班时因内急,来不及开自己办公室的房门,就将随身携带的一个公文包随手放在刚打开办公室房门的钱某桌上,但正是在王某去厕所这段时间,审计人员来了,由于公文包在钱某桌子上,自然也成了审计人员检查的对象,等审计人员打开公文包发现领导王某竟然有两个身份证!就是由这两个身份证入手,审计人员查出了以前毫无线索和迹象的王某贪污案。从这个案例我们看到,以身试法所带来的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发,上个厕所的时间就招来“杀身之货”!虽然这个例子有一定偶然性,但偶然之中透着必然,这里面不容得有侥幸心理。可见,在任何情况下,以身试法、故意犯罪都会带来法律风险。

五、其他因素造成的风险 1.1 “迫于压力”——多数风险的缘起

这种情况是财务人员所面临的法律风险的大多数情形,多数财务人员仅是为了能有一个工作而不得不屈从于单位领导的压力,比如某私营企业会计在老板的强制要求下将部分收入不入账而偷漏税款、提供虚假报表骗取银行贷款等。这种情况,用财务人员的话说就是“肚子安了,良心不安;良心安了,肚子不安”。在法律上真正的“被迫”并不会遭受刑事处罚,比如被认定为符合《会计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的“授意、指使、强令做假或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的情形;从法理上讲,没有主观犯罪故意也是不能被认定为犯罪的。但问题是大多数财务人员往往并不清楚如何才能拿出有效证据,证明“被迫”这一事实,不明白如何有效地进行自我保护,因而为自己带来了风险。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某公司因涉嫌偷税被当地税务局立案稽查,后将该案移交当地公安部门,公安部门在获取该公司偷税罪的充分证据后将其法定代表人赵某、总经理孙某、财务总监李某和会计钱某依法逮捕,后经当地检察院起诉,最后法院判决:该公司犯偷税罪,补交税款并处罚金;对孙某、李某和钱某分别判处了有期徒刑。在庭审中,财务总监李某和会计钱某称其偷逃税款均是受赵某指使,但却无任何证据;而赵某则称公司日常经营均交由总经理负责,其管理成员内部也有职责分工,对此类事务不干涉,也从未见到公司打给他的报告,也无口头报告,因而全不知情。因为没有证据,对赵某的指控法院最后没有予以认定;而财务总监、会计同样也辩称是受某某领导指使和要求,但没有证据,根据现有证据则可认定为是孙某、李某、钱某三人共同犯偷税罪。在这个例子中,法定代表人没有判刑而总经理、财务总监、具体经办的会计被判刑,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证据证明偷税行为是受法定代表人授意或指使而为,在偷税行为已经发生的事实下法律对责任人员的认定只能依据能够被现有证据证明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有证据能够认定公司的该偷税行为是在总经理孙某的指挥下三人共同参与来运作,而没有证据把法定代表人赵某拉进来并作为主犯,从而对三人判刑也在意料之中。这些内容较为复杂,这实质上是大家喝凉水为何只有少数“肚子疼”的问题。另外,有必要提及,单从一个负责执行工作的财务人员的角度讲,如果会计能够有证据证明其参与违法行为是被迫的而不是积极参与的,此时他违反的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中的“坚持原则”的要求。违反职业道德与触犯刑律是完全不同的性质,《会计法》明确规定,违反职业道德并且“情节严重的”,所受的处罚是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这与被判处刑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同样道理,如果财务总监能够有充分证据证明:第一,他在行使决策权时对偷税的做法持反对意见;第二,他在具体运作层面并不是积极参与其中,那么他是应被免于刑事处罚的。只不过与一般会计不同的是,他有一定决策权,他要能证明在决策过程中他是否有犯罪的故意。

1.2 无意也会酿风险

外部没有人强迫,财务人员自身也并非故意要这样做,却惹来了麻烦,这本质上是由于财务人员知识或经验的不足,即无意行为造成的。这里有一个出纳代签字的案例,就是这种情况。某公司总经理在正常工作日时间交给单位出纳5000元的餐费发票,说是前几天陪客户吃饭的发票,要她拿去帮着把票贴一贴。我们大家都知道,这种事情其实财务人员干得多了,也是不足为怪的。该出纳拿到发票后,自己找了“票据报销单”和“粘贴单”贴好后,找财务经理签字,并向财务经理说明这是今天总经理拿过来的,要帮忙贴一下,财务经理也并不怀疑,就把字签了,然后拿着去找这位总经理签批,自然很顺利就签了字。之后,她从自己保管的保险柜中拿出5000元直接给了总经理。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出纳只是让总经理在“批准人”一栏中签了字,而“报销人”和“领款人”两栏都是出纳代这位总经理签了字——其实她是出于好心,想既然是总经理安排的,并且已经过他批准了,其他这些“小事”就帮着做了吧。可事实上,这是她经验严重不足,后来事情的发展也证明了这点。大约一年后,这位总经理离任,总公司安排做离任审计,大家知道,在离任审计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查清总经理在任期内所报销的所有事项,包括金额、内容等。审计人员最后拉出一个清单,要总经理确认,这位总经理发现有一笔5000元的餐费报销,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审计人员说这种事情好办,立即就把那笔5000元的报销单子找了出来,总经理仔细一看,马上就说“报销人和领款人虽然是我的名字,但都不是我签的字。”这时审计人员也发现“批准人”一栏的字体明显和“报销人”、“领款人”的字体不相同,又把财务经理叫过来,财务经理一看就说这是出纳的笔体,那就把出纳叫过来,出纳一看就知道这笔单子是怎么回事,说这是哪年哪月哪日总经理交给的餐费发票,要我帮忙贴一下,我贴好领出钱来就给老总了。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总经理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他不承认领过这笔钱。这可真把出纳给急坏了,因为总经理说是出纳自己把钱领走了,还要报案,说是出纳贪污公司财产;而从目前的证据来看,对出纳是很不利的,因为出纳并不能证明她将这笔钱交给总经理了,而“领款人”一栏又确实是她签的字。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能看到财务人员法律风险的另一种类型。大家不要小看这种无意行为造成的风险,在财务生涯中,这样的比例不是一般的高。

1.3.现实中的风险根源更为复杂

通过上面的分析,大家可能会说,我们把这三种情况研究透了,财务人员风险的问题就解决了。然而,现实中的情况要复杂,它常是三种情况的汇合,多数先是被迫,然后又掺杂进财务人员的主动和故意,在整个过程中还可能会有无意行为。下面是这个“小金库”的案例就很能说明问题。

某公司的省级分公司领导曾让财务经理以收取地市级公司参会人员会议费的形式搞一个“小金库”(实际上该省级分公司的会议费已得到总公司批准并将在分公司管理费用中全额报销,但参会人员并不知情,以为还要交包括住宿费、资料费等在内的会议费),收上来的这笔会议费都由财务经理保管,——很多单位的“小金库”就是这样搞出来的。开始财务经理并不同意,但在领导的坚持下也不得已这样做了。由于“小金库”现金量较大,财务经理就用他的名字开了个账户,专门存放“小金库”的资金,后来总公司进行内部审计,该财务经理知道肯定会盘现金、查财务室,就把那个存折和记录本藏起来了,——这个时候,其实他的风险正在转化,由原来的完全被迫转化为有意隐藏。等审计查完财务室后,他认为安全了,不会再查财务室了,就把那个存折和记录本又拿出来了放到他的抽屉里。可是,没想到搞审计、纪检的常用的一招就是“回马枪”,在一天上班的早上,突然再查财务室,要求所有财务人员将自己的抽屉打开,所有的铁皮柜打开,这样很快就找到那个存折和记录本了。这里面,就是财务经理一开始是被迫,后来成为主动藏起来,再后来则是因为抱有侥幸心理而暴露。可见,财务人员的风险成因,其实是很复杂的。

那么作为会计人员应如何应对这些风险呢。在开始阐述之前,我还是需要作个申明:我们现在所谈的防范风险策略,并不意味着违法的做法本身就是对的,比如“小金库”、职务侵占、提供虚假报告等这些行为无论何时都是违法的,而不可能使其合法——相反,我跟大家在这里所谈及的策略,会更有助于认定犯罪事实,使被迫或无意这一重要事实能够得到法律的承认,从而能够更有效率地打击真正的犯罪分子;从司法机关讲,也有助于其调查取证,提供更多认定事实的线索和证据。正如我一位朋友讲的,人们发明了锁具,并不意味着偷盗就是合法的;人们创造了自卫术,并不意味着承认了挑衅,相反却是对挑衅的遏制和威慑!下面我再为大家举几个例子: 1. 财务代签名要慎重

在前面讲的那个出纳代签名的案例中,出纳事实上并没有侵占或贪污这笔款项,但却实实在在地为自身带来了风险,这本质上是由于其自身经验不足造成的。财务部门作为单位资金的流出方,它要对资金进行一个监管和控制,如果资金在一个部门流出又流入,本身就是缺乏监管的,财务人员要主动避开这个嫌疑,意识到这点就好了。

但在现实工作中,财务人员代领导贴票报销这些事项又是经常碰到的,我们该怎样处理?出纳应当尽可能避免直接给总经理现金,而是通过银行将此类报销款打入总经理的银行卡中(如工资卡),并保留一份银行打款回单的复印件,这样就可万无一失,不会产生说不清的问题。

在现实工作中发生的财务人员冒充领导签名套钱的事并不是没有,因而这也不能全怪上面案例中的那个领导“固执”。2006年《法制周报》曾有这样一篇报道,说是在2000年1月,戴琴从湖南省轻工业学校电算会计专业毕业后,在湖南富丽华大酒店做一名前台收银员。因为表现不错,2001年5月,她被长沙市芙蓉区湘湖街道办事处借调过去,委任为会计。起初,戴琴工作细致、认真,在账务上不敢有半点马虎。但时间一长,面对每天从手上进出的大笔钱物,她的心开始不安分起来。2002年1月的一天,她第一次模仿办公室主任和局长的签字报账,成功套取公款2000元。“我经常看到别人来报账,自己就也想搞一点钱,以为反正别人不会知道。”戴琴回忆道。不过,当初的戴琴是异常小心的,所以只报了2000元。第一次得手了,单位果然没人察觉,戴琴心里暗暗高兴。慢慢地,她的胆子大了起来。她开始购买假发票、私刻印章,并用在假发票或单位自制报账单上自行填写金额和模仿单位财务主管领导的审批签名等手段,疯狂进行敛财。2004年5月,她分两次套取公款8万元;9月,她又分两次将12万元据为己有……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贪污的数目也越来越大,最后竟达上百万元。

还有一则案例,2006年8月,《京华时报》中曾刊出这样一篇新闻,出纳员赵丽(化名)仿造领导笔迹签字,为自己的私人消费报销117次,达到5万多元。近日,海淀法院以贪污罪判处赵丽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

赵丽在一家国有外贸公司曾工作了几十年,先后做过会计和出纳,可以说是老财务人员了。2005年8月,海淀区检察院反贪局接到该单位举报,称在核实一笔报销款项时,发现有人冒充领导签字私自报销。反贪局随即展开调查,赵丽很快浮出水面。证据显示,赵丽伪造领导签字为个人消费报销117次,达5万余元。面对办案人员,已过中年的赵丽交代了事情经过,并很快将5万余元归还单位。2006年6月16 日,海淀法院以贪污罪判处赵丽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

通过这两个案例,财务人员就应当更加清楚绝对不能轻易代他人尤其是领导签字,别弄得“假作真时假亦真”,不趟这种混水。1. 用途最关键 罪非否分水岭

在犯罪领域,讲一个主观恶性,对于经济犯罪即是指要有主观故意。我们还是从很多人都熟悉的例子看起,为什么“小金库”很多,但真正被追究犯罪的却很少,而是多数以“违反财经纪律”定性?这就涉及到了资金的用途问题,它常是犯罪与否的分水岭。

企业里最常见的犯罪是职务侵占或挪用资金罪(对国有企业则是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它均是要求犯罪人“利用职务之便,将单位的财产或资金据为已有”,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求“据为已有”,给大家分了或给客户了不能定为此罪(当然可能会定为“私分国有资产罪”或“行贿罪”等其他罪名)。某公司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被查实合伙以阴阳发票的形式,套取资金(也就是开“大头小尾”票,比如客户交来100元,给客户的发票联写上100元,但存根和记账联却写成80元,这样就可以留出20元),共达二十余万元,比如查实有一笔客户交来16万元,存根和记账联却是9万余元。这些都是铁的事实,没有任何疑义。后来公司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公安机关审查了这些材料后认为立案没有问题,但能否证明他们犯罪还是不能确定的。在立案后,就派人下来了,先是外围取证,比如银行、客户单位等这些都搞清楚了,最后一步是在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与嫌疑人(先找的公司负责人)谈话,他讲是套出来的这些钱有一部分付房租了(因为上级给的预算不够),还有一部分给手续费了,还有一部分实在记不清了,但他肯定所有这些钱全都是用在公务开支上了。公安人员要他立即拿出证据,他讲开支的凭证应当都在办公室放着,公安人员随即同他一起到他的办公室,他拿出来很多发票或收条(比如是买办公用品的、付房租的、付手续费的等这些,但全是办公类或经营类的开支)。随后,公安人员核实了发票和收条的真伪(包括到开票单位、税务部门、找有关当事人核实等),虽然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但证明其作伪证非常困难。我们国家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就是“疑罪从无”,无法查实的,不能定罪,只得撤案。

现在,我们返回头来想一想,如果当初这两个当事人没有这些用以证明用在公务开支上的证明,他们能证明其无罪吗?当然是不能的!

我们再来看一个法院的判例,申某曾任某中心医院医药药房部主任,在任职期间多次采用虚开假发票的手段,套取公款十余万元,申某拒不向检察机关交代支出去向。此案侦查终结后,检察机关以申某涉嫌贪污罪提起公诉,一审法院以申某犯贪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后申某以赃款部分用于公务开支,应从贪污款额中扣减为由上诉,中级法院将此案发回重审,一审法院判处申某有期徒刑八年。申某仍不服,再次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后,判处申某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从此案的全部审理过程可以看出,由于检法两院对贪污案件中赃款的去向是否影响定罪问题认识上的不同,导致这一案件的处理上的不同结果,但最终的结果,我认为是更多倾向于法院对该类案件的认定,因为贪污罪要求其将国有财产“据为已有”,申某讲其部分用于公务开支,但他也拿不出全部且有力证据;而检察院指控其“据为已有”,同样也是需要举出证据的。

因而,作为财务人员,一定要注意保留好这些开支的证明,哪怕是“白条”,虽然这在财务上不能入账,但并不妨碍其作为自己无罪的证明——这个区别请财务人员一定要记住,不要以为财务上不能入账的东西如“白条”没什么价值。

《会计人员职业风险及应对方法》就讲到这里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东日财税事务所还有更多经典程推出,欲知后事如何,敬请继续关注!

篇2:会计职业道德风险

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代理记账会计应运而生。这是下岗会计人员再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个体私营企业包括:个体工商业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一人(自然人)有限公司和私营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的特点,一般从业人员较少,生产或经营规模较小,产品单一,会计核算简单。很多这样的企业都没有设专职会计,在社会上招聘代理记账的兼职会计。负责记账、会计报表和向主管税务机关报税。这种会计不用坐班靠点,是纯粹的自由职业者。出纳员多数都是由老板的直系亲属、亲戚朋友和信得过的人担任。月末,出纳员将会计原始凭证传递给会计,还有的是出纳员把日常记账凭证做好,由会计月末审核、结转成本和记账。每月的业务工作量少则两三天,多则四五天。这些会计兼职的户数少的两三家,多的四五家,我听说有一位兼职最多的会计,她一人兼职七家。家里配置了两台电脑,直接在自己的家里记账、报税。每户代理费不等,一般增值税纳税人企业每户800元左右,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每月500元左右。我的一位朋友干脆辞去了会计事务所的工作,办起了会计记账公司,聘用四名会计,代理户数超过了30家。全部是电算化。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私营经济越发展,代理记账会计的市场需求量越大,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代理记账会计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也很多,钱来的并不容易。做为代理记账会计也不能只想到赚钱,面临的职业风险也越来越大。现就存在的主要职业风险和如何防范做些探讨,供有关人员参考。

一、代理记账会计存在的主要职业风险

1、来自假帐、假报表的风险

企业发展需要有资金支持,向银行借款是筹集资金的主要手段。但是向银行 借款要求符合贷款条件,具有还款能力,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产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有很多的企业达不到银行要求的指标,还想借到贷款,别无选择,只有编制假会计报表,这项任务自然落到代理记账的会计身上。做还是不做是两难选择。不做将有被老板炒鱿鱼的可能。做就得承担风险。现在商业银行也增强了风险意识,报表要求要素齐全,制表人、会计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必须签字并盖章。除此之外,还要到企业看一下账,会计还得再做一套和报表相吻合的假账。有的老板心术不正,借款的目的就是骗钱。到期不能偿还,被银行起诉,司法部门在办案中发现是会计做的假账、假会计报表,并从中得到了“好处”,结果会计也被卷了进去。有一位会计为此被判了一年半徒刑,个人经济损失很大,觉得十分冤枉。

2、来自税务方面的风险

有报道说我国有近70%的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偷漏税行为,个体私营企业尤 为突出。个体工商业主中有一部分人,文化基础较差,纳税意识淡薄,胆子却比较大。总觉得自己辛辛苦苦挣得钱,还得缴税,很不情愿。于是就做起了逃避应纳税款的歪主意。但是需要会计具体操作,这就给代理会计也带了职业风险。甚至有的个体老板在招聘会计的时候,明目张胆地提出,不会“纳税筹划”的不用。有的会计为了迎合老板的心理,多拿几个工钱,积极“出谋划策”。目前,一些企业流行一种做法,就是愿意聘请税务局的家属,做代理记账会计,好处是减少麻烦,有了问题,一通融就完事大吉了。其实,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规避风险。最近某国税分局副局长的嫂子,在某厂做兼职会计,因涉嫌企业偷税,她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已被移送司法机关接受调查,涉税金额较大,情节比较严重,案件正在审理中,被判刑的可能性很大。目前,在税收法律体系逐渐完善的形势下,纳税评估体系比较科学健全,税务征收、稽查的力度在逐渐加大,还抱有侥幸心理,是十分危险的。

3、来自其他方面的风险

个别私营业主除了打银行、税务的主意外,还在客户身上“做文章”。坑、蒙、拐、骗,不择手段。往往先给某些人一些利益做诱饵,引其上钩,得手以后,翻脸不认人,构成诈骗罪。老板推脱说自己不明白财务,会计却掉进了圈套。极个别的老板采取“丢卒保车”的策略,自己作案,别人代替坐牢。我和一位曾经做过代理记账的会计在聊天时,问他,那家企业不是小有名气吗,你怎么辞职了?他说,我整天担惊受怕,总觉得这位老板好像在变魔术或在演杂技,不是在走钢丝绳,就像在“玩火”。事隔不久那家企业的董事长因在外地,现任会计被司法机关传讯,接受案件调查。总经理被抓了起来,除涉嫌侵权外,还违犯了行政执法部门的法规,交了360多万元的赔偿和罚款,才被放了出来。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风险。

二、加强自我保护的防范措施

1、经常学习财税及相关经济法规,不断更新知识。

有人说,代理记账会计像一个“没娘的孩”,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没有人给缴,会计继续再教育培训费没有人给报销。现在知识更新速度又快,很多经济法规见不到,学不着。这就需要自己舍得花钱,进行必要的智力投资。自费订阅少而精的报刊,经常登陆会计网站,就得全靠自己的悟性、留心和不断努力了。我见过一位代理记账会计剪辑《中国税务报》的文章,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已经几年了,形成很实用的资料。他对我说,税务专管员在其他单位遇到了问题还打电话向他请教。代理记账会计只有明白相关法规,才能心明眼亮,不能等吃了亏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2、看准老板,看准企业。

有人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对代理记账会计来说,看准企业很重要,但看准老板更重要。对品行不端的老板要敬而远之。对于那些一门心思只想偷漏税的企业,我们不要介入,一旦步入,就说明风险已经到来,麻烦事也将不断发生。有些老板说的话很中听,但很难看透,这就需要我们积累经验,进行分析判断。有的人待业时间较长心里着急,但不能“饥不择食”,也不能“剜到篮子就是菜”。要有选择的慎重应聘。企业老板对税收方面的态度直接影响着该企业所承担的税务风险,对于在接手后才发现这些企业存在着种种恶劣现象,要果断撤退,免得“夜长梦多”,受到牵连。

3、根据自己的胜任能力,量力而行。

代理记账会计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在一个行业或比较接近的行业中选择企业,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不要涉猎多个行业,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难以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承揽自己不能胜任的业户。听说我们临近的县城里有一名60多岁老会计,从事代理记账工作有10多年了,他只做铁选行业的会计,户数限定4家。达到了里手行家的地步。他编制账凭证的时候,桌面上先铺上报纸,再把原始单据等放在上面,装订完的记账凭证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像是印刷厂准备出厂产品。账簿上字迹像是会计参展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交织的书法作品,极少有更改现象。最重要的一条是,他以从来不做假账而出名,被当地税务机关誉为信得过会计。他管账的企业是税务机关的免检单位。他多一家也不做,有的企业找他想做专职会计,答应给他高薪,他婉言谢绝。他管账的企业知道后,对他更加器重。与此相反,也有的代理记账会计为了赚钱,不懂装懂,样样通,样样松。字迹龙飞凤舞,难以辨认,记账挖、刮、勾、抹手艺俱全,假的能做成真的,撒谎都不脸红。这样的会计也有可能红极一时。其实是坑害了客户,又搞臭了自己的声誉。

4、健全财务手续,划清经济责任。

代理记账会计在上任前,首先,应主动和企业签订聘用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其次,一定要把住交接关。对烂摊子,不能轻易接手。有的企业前任会计因为某种原因不辞而别,新任会计更应当谨慎从事,把“丑话说在前头”。必要时应当建议老板聘请中介机构审计后监交。

在日常工作中对原始单据必须要有交接单,收到多少张原始凭证,多少张附件单据,都得交接清楚,这个交接单不仅可以防止和老板及出纳员之间发生扯皮的现象,而且,面对税务等部门查账,可以证明我们只是兼职会计,老板给我们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我们做得这些不是我们会计凭空捏造的。接收的单据必须手续齐全,经手人、验收人和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人)亲自签章,打好基础,养成习惯。

代理记账会计在辞职前,应提前一段时间向企业写出书面辞呈,让企业负责人提前做好准备。在交接过程中,把应当交代清楚的事项拉出清单,逐一说明,不留任何后遗症。

5、自律勤勉,尽职尽责。

篇3:会计职业道德及其风险概述

一、会计职业道德

1. 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 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 体现一定职业特征, 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在整个道德体系中, 职业道德的地位十分重要, 正如恩格斯说, “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和总结出来的, 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之间、会计人员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职业道德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统一的准则和规范。

2.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1) 公正性。美国会计学家斯科特, 1941年在《会计原则的基础》中将会计的公正性表述为“会计原则、程序和技术应该公正, 不偏不倚, 它们不应该服务于特殊的利益”, 并提出了三个著名的概念, 即:“ (1) 会计程序必须公平地对待一切利益集团; (2) 财务报告应保持真实和准确; (3) 会计数据应当是公允、无偏见的。可见, 会计公正的目的, 就是要平等地对待社会上的每一位会计信息使用者, 无论他们是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政府、企业管理者还是企业员工。

(2) 真实性。会计公正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真实, 没有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就谈不上公正。公正与真实互为表里, 相互支撑, 真实性就成为会计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 成为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早在1939年美国著名会计学家肯列.麦克尼尔 (Kennth Macneal) 在《会计的真实性》中就指出“财务报表只有在它们揭示资产的现行价值以及由于价值变动所发生的利得或损失时才显示出真实性, 虽然价值的增加是应该标明为实现或未实现的”。由此可见, 真实性是会计的生命, 是会计存在的价值所在。失去真实性, 也就是失去会计存在的意义, 必然引起社会经济的混乱和动荡。因而保持会计的真实性, 就成为社会公认的道德范畴。

(3) 忠诚性。忠诚性包含两层意义:其一是要忠心耿耿, 尽心尽力;其二是诚实, 全心全意, 实事求是, 表里如一。即忠诚性也是双面的:一方面是对管理当局的忠诚, 即内向忠诚, 完成管理当局所委托的责任, 提出合理化建议, 严守商业秘密;另一方面是对企业委托人的忠诚, 即外向忠诚, 表现在公正、客观地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会计人的内外忠诚, 是统一的, 相辅相成的, 两者不可或缺, 否则就不成为忠诚。

(4) 勇敢性。会计职业道德的勇敢性, 是指会计人员的勇气、胆量、无惧无畏。这一道德范畴的意义在于会计人有正义感, 勇于坚持原则, 实事求是, 不畏强权, 不谋私利, 敢于直言, 勇于披露真实信息, 它是实现会计公正、真实、忠诚性的必要条件。无私才能无畏, 无畏才能勇敢, 勇敢才能坚持原则, 才能追求真理。

3. 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

(1) 政治性和原则性。市场经济越发达, 职业越社会化, 道德信誉越重要。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注重的是“诚实守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工作既具有明确的经济目的, 又有明确的政治目标。会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要求会计人员在从业活动中一定要有很强的政策观念, 应严格按国家财经方针、政策办事, 做到清正廉洁, 大公无私。否则, 不仅害了自己还会给国家、集体造成损失。因此, 政治性和原则性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典型特征。

(2) 稳定性和连续性。会计职业道德在内容上与会计工作的要求和会计工作实践是紧密结合的。在长期的会计工作中, 会形成一种比较成熟的职业品质, 并且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这些道德的性质和方向会保持不变。会计人员这种行为方向的稳定性决定了会计职业道德的连续性, 这种连续性表现为世代的会计传统、会计习惯和会计风格, 正是这种稳定的连续性使会计实现由低级向高级、从不完善向完善的发展和演进。

(3) 自律性和他律性。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性是指会计人以职业良心为核心, 在履行义务时, 把应负的职责转变为内心道德感和道德行为准则, 形成会计人员的职业良心, 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并能从遵守这些规则中得到激励。而他律性是以会计职业责任和义务为核心, 是社会对会计行为个人的“防范”, 理性对欲望的“束缚, 要依靠外力引导和约束而起作用。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统一构成了会计人的独特世界观和职业品格, 也正因为如此,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才处于会计规范体系结构中的深层, 具有非凡的意义。

(4) 职业性和专业性。会计道德品质的培育是将会计人员自身品德的完善和会计职业的存在和发展相结合。一方面与社会道德的形成具有某种内在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与会计职业实践活动紧密相连。因此培育会计道德品质不仅具备道德形成的特点, 还具有会计职业的特点, 会计职业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由于会计是一门技术应用科学, 具有完善的技术方法体系, 因而会计职业道德的技术性要求, 表现在会计人对会计方法、政策、程序的选择都应体现出公正性、真实性的道德精神。

4. 会计职业道德研究的意义

(1) 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会计的行为主体是“会计人”, 会计人作为会计职业者, 其行为依据不仅依赖于会计法律规范和会计准则规范, 更要依赖于道德规范。因为它是处于会计人内心的自我规范, 是人类行为的共同尺度, 具有较强的自律性, 只有自觉遵守了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 才能将外在于会计人的会计法律规范、准则规范加以内化, 形成慎独, 创造性地完成会计工作。

(2) 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关系的最有效的手段。会计关系主要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会计与企业外部委托人的关系;第二个层面是会计与管理当局的直接委托代理关系;第三个层面是会计与企业内有关职能部门的协作关系。会计人只有在职业道德的规范约束下, 培养其独立的人格, 摆脱其各种关系的束缚, 消除私欲和自利, 公正地开展会计行为, 积极做好配合、协调工作, 达到信息传递与效用的优化。

(3) 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从会计职业关系角度讲, 会计目标就是为会计职业关系中的各个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能否为这些服务对象及时提供相关的、可靠的会计信息, 取决于会计职业者能否严格履行职业行为准则。如果会计职业者故意或非故意地提供了不充分、不可靠的会计信息, 会严重背离会计目标, 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使服务对象的决策失误, 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因此,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约束着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 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4)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对会计职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体现。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做到爱岗敬业、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这不仅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也是会计职业者遵循会计职业道德的可靠保证。倡导会计职业道德,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并结合会计职业活动, 引导会计职业者进一步加强自我修养队, 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有利于促进会计职业者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会计职业道德风险

1. 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的含义

道德风险是指契约的甲方利用其拥有的信息优势采取契约的乙方所无法观测和监督的隐藏性行动或不行动, 从而导致获利的可能性, 属于非对称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的基础概念。会计的职能是向企业外部提供反映企业经济实质的客观和相关的信息。由于企业越来越社会化,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进一步分离, 会出现大股东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而损害公司其他股东的利益, 从而出现道德风险。会计人员属于企业的内部人员, 在大股东出现道德风险时, 会计人员往往受到他们的压力使披露的信息不能客观或相关地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 这就产生了会计职业道德风险。

2. 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的分类

(1) 主动风险。主动风险是在会计从业人员在没有明确的行政指令的情况下, 背离会计法规和财经制度。违反工作条例和操作规则, 引起不良后果应承担的风险。

(2) 被动风险。被动风险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行政指令下非自愿地或由于专业知识水平的限制无意识地背离会计法规、财经制度和会计工作操作规则应承担责任的风险。

3. 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的特征

(1) 客观性。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的客观性表现为会计系统的固有风险, 它受制自于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的限制风险, 会计环境的压力风险, 会计人员主观行为的道德风险。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的客观性表明,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相对的。“绝对真实”的会计信息只是会计学者、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追求的一种“境界”, 一种终极目标。

(2) 潜在性。会计职业道德风险是潜在于会计工作中的一种可能性, 是否发生以及风险的程度大小都是不确定的。如果会计信息因故意或技术差错存在错报、露报, 但没有被发现, 或虽被发现但未被追究, 那么会计人员就不会承担损失或不会承担全部损失。只有会计人员的错误被追究时, 潜在的风险才会转化为现实的风险。

(3) 危害性。无论何种风险一旦变为现实的损失, 其后果都是十分严重的。会计职业道德风险源于会计工作, 它不仅给会计人员带来经济损失或使其承担法律责任, 还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失。信息的真实完整性是会计的生命,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会损坏企业形象, 还不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危害。

(4) 可变性。会计职业道德风险是由各种主观或客观因素决定的, 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 会计职业道德风险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通过控制这些影响风险的因素, 有可能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其可变性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 随着社会监督机制的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会计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改进, 以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 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某些不可控的风险变为可控的风险;另一方面, 客观环境的变化又会导致新的风险的产生。

4. 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研究的意义

(1) 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的控制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会计信息系统是国民经济信息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安全密切相关。会计信息失真, 会掩盖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隐患, 影响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破坏国民经济发展的正常运行环境。鉴于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的可变性特征, 可以对其加以控制, 将会计职业道德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保证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的安全, 发挥会计对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建设作用。

(2) 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研究关系到会计行业发展趋势。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与矛盾并存的关键时期, 同时也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

这些综合因素必将对会计职业道德风险产生影响, 如果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 利用一切积极因素, 就能有效地化解和防范风险, 反之, 则会加剧风险, 从而降低会计信息质量, 使会计业遭受到更大的打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经济转型期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研究关系到会计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3) 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研究关系到会计理论建设。会计职业道德风险, 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处于薄弱环节, 由于过去会计信息系统在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中的重要性尚未显现, 对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不太苛刻, 同时, 以前运用会计职业技术判断不多, 因此, 会计职业道德风险未受到关注。当前, 会计行业面临来自行业内外的压力, 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研究应该纳入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从而寻求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充分发挥会计行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堡垒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莉: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思考.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7期

[2]O R Scott.The Basic of Accounting Principles.The Accounting Review, vol.12, 1941, pp.25-28

[3]谢诗芬:会计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方法论视角.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4年第10期

[4]郑大喜:对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构想.财会月刊, 2003年第4期

[5]莱昂纳多.J.布鲁克斯著刘霄仑叶陈刚主译:商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中信出版社, 2004年第324页

篇4:浅谈我国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的防范

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进程中,会计道德风险已经日渐成为会计活动中的

一个严重问题。本文通过对会计道德风险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范会计道德风险的措施,为我国会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道德风险道德风险防范

近些年会计人员造假、舞弊现象时有发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风险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科学完善的现代会计制度已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和道德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会计行业中存在着会计信誉缺失、会计诚信不足和会计信息失真等道德风险问题。

一、会计职业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会计人员的自身道德修养不足

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是道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人们关于获利的意识被极大地唤醒,当受到经济利益的巨大诱惑时,很多会计人员丧失了原则,不顾职业道德的约束,急功近利、见利忘义,选择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导致职业道德风险的发生。在会计工作中,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冒险利用职务之便伪造会计信息,以牟取自身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些会计从业人员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会计人员独立性缺失

我国的《会计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但事实上,会计人员处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系统之中,会计人员的发展、職务升迁等都依附于为之服务的单位,受制于企业经理人,经理人和同事的一些利益诉求需要他们放弃原则,会计人员很可能因为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压力,不得不按照领导和同事的意图进行会计操作,从而产生道德风险。即使是相对独立的会计中介机构,因市场和生存的压力,同行恶意竞争而丧失中立的现象也日趋严重。

(三)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

会计监督制度的不完善也容易引发道德风险。会计监督机制是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内部监督的有机统一。我国目前的会计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各个监督主体都未能较好地发挥监督作用。财政、税务、审计等国家监督机构在各自的领域实施监督,不能形成监督合力,难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会计中介构机由于同行恶性竞争和生存发展的影响,一味迎合客户需求而丧失客观公正的立场,中立的社会监督作用也难以发挥,导致社会监督低效。由于内部监督主体的依附性和从属性,决定了内部监督缺位,导致单位内部监督实效。另外会计监督往往仅限于行业监督的范畴,在全社会范围内还没有形成会计监督的大环境。

(四)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成本低廉

会计造假是会计从业人员最可能产生的职业道德风险,会计造假成本低廉是虚假会计信息泛滥的重要原因,很多会计人员在单位领导的支撑和保护下随意制造假账。同时,我国对会计造假的处罚也极不到位:处罚手段上,重经济处罚,轻行政及法律处罚;处罚对象上,偏重对单位处罚,轻于对个人处罚;处罚效果上,偏重内部处理,轻于外部曝光,这些因素自然会导致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

(五)现代会计业务的复杂多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业务也不断呈现出复杂化的特点,而现有的会计法律法规却常常无法跟进新形势的变化,法律法规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新的漏洞,给道德风险的产生提供了可乘之机。而随着会计业务的复杂程度和专业要求不断提高,很多会计业务需要专业人员作出人为判断,会计人员可能倚仗信息不对称和自身专业知识等优势采取一些有利于自己不利于他人的行动,从而产生道德风险。

二、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的防范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道德教育对约束会计人员的良好氛围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在狠抓会计从业人员业务学习的同时,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当前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仍很缺乏。在今后会计从业人员教育工作中,一方面抓好会计专业学生的学校教育,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到会计课程中,在会计人员从业前就开展职业道德培训。另一方面,抓好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对各级会计责任者开展职业诚信教育,例如举办职业道德教育培训班,将社会道德目标、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自身内在的道德需要,形成其自身稳定的职业道德素质。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该着重加强诚信、正直、廉洁、谨慎等道德人格方面的教育。诚实守信这是会计人应有的总体态度。一个优秀的会计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胸怀坦荡、刚直不阿,处理会计事务时客观公正、廉洁奉公,并坚守谨慎性原则,尽可能的降低会计风险。

(二)建立健全会计管理机制

规范会计职业行为,防范职业道德风险,应当完善会计管理体制。首先,可以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财务总监制、代理记账制等多种形式,改善会计人员的附属地位,逐步突出会计人员的独立地位。事实上,除了极少数会计道德风险的发生是因为会计人员自身的贪欲过大之外,大部分会计人员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压力,尤其是在企业经理层的施压下被迫同流合污的。因此要降低会计活动中的道德风险,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的独立性,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制定减少经理层人员对会计工作的干预,避免经理层为追求自身利益而操纵企业会计信息。其次,要加强会计准则配套制度的修订,通过制度的完善来最大限度减少会计人员的自由裁量度。例如,企业折现率的确立可以统一比照国家颁布的中长期贷款利率以及行业风险水平来进行计量等等。通过指导性标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职业判断的随意性,降低会计职业道德风险。再次,明确会计责任主体、会计行为主体的职权范

围,明确各主体应承担的相应责任。通过建立风险责任制度,来明确和划分经营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使得会计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有人指导、监督、负责、考核,实现共同防范和控制会计人员的道德风险。

(三)建立健全会计监督机制

科学、有效的会计监督机制,对会计人员从业过程中职业道德风险防范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会计监督机制:一是会计立法和监督制度的完备。加强会计道德的立法是防范道德风险的重要措施,在我国的刑法中可增加会计犯罪的相关内容。建立程序严谨并具有实践可操作性的会计控制制度,能够约束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使会计人员的一切从业活动都在制度的限制下进行。二是监督主体多元化。我国的会计监督应该以财政部门监督为主导,从内部会计监督、社会会计监督和国家会计监督三个层次,加强对会计工作及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且三者分工明确,在空间上共存。会计监督未来的发展重点应该借助社会监督,同时加强对社会监督的再监督。财政部负责全国的会计监督,同时要与其他部门相互配合。三是监督结构科学,配置合理,相互具有互补性。四是监督形式多种多样,有效衔接,在时间上连续。

(四)加大职业道德失范处罚力度,增加会计犯罪的成本

建立健全一个有效的会计惩戒机制是实现会计道德环境优化的关键。道德教育很多时候效果远不如法律惩治,因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只是一种非强制性的道德规范,而会计法律制度具有很强的约束性。在一个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十分科学严谨的经济体系中,会计人员一旦触犯相关条例都会受到法律制裁,此时会计人员在冒险时就会仔细衡量一下冒险的收益和成本,只要他们预期触犯会计法规所产生的罚款、入狱等成本远大于其收益,那么道德风险就会大大降低。加大会计犯罪的成本并严格执法,必然会有助于减少该种犯罪的发生。完善职业道德失范惩戒机制的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制定修改《商业欺诈法》、《反不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信用保障制度。其次,运用行政处罚、经济处罚和刑事处罚等手段处理失范行为,提高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成本。笔者建议类似会计司法的机构来行使对会计犯罪的监督,加大威慑力度。再次,加大对会计职业道德失范个人的惩罚力度,加重对道德失范个人的处罚,有效遏制会计人的非理性行为。

参考文献:

[1]胡广顺.会计职业道德能力判断能力提高的思考.财会通讯.2009(4).

[2]陈小红.会计职业判断的道德风险影响分析.财会通讯.2010(7).

[3]李相陟.浅谈会计职业判断的道德风险.中国集体经济.2011(31).

篇5:会计职业道德风险

【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逐步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强。在这种形势下,赢得全球公信力成为了我们共同的追求目标。会计师,作为连接企业与市场的桥梁,想要更好的发挥中介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就需要我们运用科学的规避风险的方法、完善的责任认定机制、严格的管理处罚制度来规范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行为,注册会计师也要坚守职业道德,合法审计,诚信审计,只有这样,才能使会计行业健康发展,才会令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强。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职业责任保险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研究

1.1 审计风险

会计是一个覆盖面非常广的行业,面临着涉税风险、管理风险、业务风险等方方面面的风险,本文主要讨论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来源可以概括为两个诉求:一是企业控制者渴望通过外部因素来制约管理者的诉求,一旦审计工作者监督不力将会造成业务风险,并通过理赔或终止合约的方式解决;二是信息使用者会借助会计师事务所来获取期望明朗真实的会计信息,从而应用于投资、合并、并购、上市等领域。这是注册会计师所面临极大地风险,即审计风险。如果注册会计师采取“失信”行为必将导致不良结果,甚至会触犯法律。而这一风险,随着股市由“核准制”转变为“注册制”等系列政策的出台变得愈加严重。

1.2 审计失败的严重后果

审计本身作为一项鉴证行为里面就包含了与受托人和被受托人的双方的责任态度和在其中的斡旋。审计失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审计行为开展的困难性导致会计师在工作中造成失误导致了审计失败;另一方面就是注册会计师的“故意而为之”,即审计舞弊。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会计造假情况可以说是日愈严重,根据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调查,大部分企业均不同程度上存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一系列的会计师失信问题不但将自己送进了黑名单,承担了相应的法律后果,更染黑了这个行业的气氛,让企业不能健康地发展,所以说,诚信几乎关乎着整个经济的命脉!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的探究

2.1 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的发展进程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师审计失败等相关问题层出不穷,中国企业应当在世界市场上提升公信力,保监会、财政部于2015年共同发布了《会计师事务所职业责任保险暂行办法》,对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建立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纲领。如今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丰富自身的职业责任保险类别,保险种类也逐步细化完善,选择购买保险而转移分散自身审计风险的事务所也较为集中,基本上大型的会计实务所和独立审计师都已选择此类风险。

2.2 投保会计师责任险与会计师“失信”问题的关系

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承保范围不能涵盖因会计师“失信”所造成的不利影,由于事情是因为会计师的舞弊行为造成,责任保险很难在这种出险情况下承担理赔。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进入市场后,事务所相继为企业的执业人员投保,然而职业责任保险的出现并没有杜绝会计师舞弊,也没有阻碍审计失败的问题的频发,相反因为风险转移的心理防线,反而让心存侥幸的会计师选择对行业规矩的无视,从而犯下更严重更频繁的错误。

在赔偿金额方面,首先职业责任险有赔偿限额,会计事务所赔偿义务超过赔偿限额的部分,仍需要由会计事务所自行承担。另外,会计事务所由其执业人员不符合行业规范而导致的审计失败问题,从长远角度来看,不只是经济赔偿损失的后果,还会使事务所及其会计工作人员信誉受损,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解散。经济损失可以量化,但是信誉和口碑一旦受损将是无法挽回的损失,这是责任保险不能担保的。

综合以上论述,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部分会计行业的风险,但是事务所若企图通过投保责任险规避自己所面临的业务风险未免有些“治标不治本”,真正稳固会计行业良心发展,使其成功助力经济繁荣国家强盛,还需要会计工作人员秉持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诚信审计。对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建议

3.1 加大政府的监管力度及惩罚力度

加大政府的监管力度,首先,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就目前而言,有关注册会计师执业的法律还不尽完善。政府等有关部门应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对违规人员做出相应惩罚,并进行公示公开,让他人引以为戒。

3.2 加快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

注册会计师应当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素养,积极学习理论知识,按?|按量完成再继续教育,学习国内外优秀的审计理论和审计方法,使自己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并且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执业水平。与此同时,注册会计师也应当确立正确的执业观和风险意识,对工作认真负责。会计师事务所应该起好宏观调控的作用,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进行细致的检查。再有,事务所也应进行相关的体制改革,增强工作的包容性,与国际接轨。

3.3 强化会计人员的风险认知水平

由于会计从业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影响力大,会计行业所面临的业务风险不容小觑。因此及时提高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也是为以后的行为敲响警钟,可以集中作用于新人职的工作人员,及早地防患于未然。有了风险意识才有敬畏之心,同时付诸于严格的行业行规,建立注会协会的“黑名单”制度,根除工作中的侥幸心理。

参考文献:

[1]周彤.会计师事务所职业责任保险:背景、发展与完善[J].财会通讯,2016,(31):21-24+4

[2]刘琴.完善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的对策[J].审计月刊,2015,(04):44-45

[3]李磊.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构建问题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07):62-64

[4]张达,李杰.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职业责任保险购买决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01):91-97

篇6:会计风险金融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所引发的风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金融机构或企业内部制度不够完善,而因为管理模式导致的金融会计风向的原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一)会计自身素质较低

会计是掌握企业经济活动命脉的关键人员,而金融机构或企业对于会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首要是针对会计人员的考核。

由于会计人员在工作之中并没有认识到微小的失职将会为企业或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损失,严重的情况下,企业会损失大量资金,从而导致难以维持正常企业运转,最终结果自然是宣告破产解体。

(二)内部会计制度存在缺陷

在跟随时代脚步发展的同时,企业在管理制度上相应进行创新改革,会计这一工作岗位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要。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还有部分企业会计制度的建设没有紧跟时代步伐,管理模式依旧是以往的制度方法。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促进了会计风险的产生,制度的不完善必然造成企业或金融机构蒙受巨大的损失。

二、会计风险的防范化解

(一)改善会计整体素质

在企业的市场经济活动中,会计的突出作用显而易见。

在一些企业中往往存在着企业会计失真的情况,会计人员基本素质不够专业,难以胜任会计的工作需要,由此看来对于会计素质的提升是推动企业发展刻不容缓的必然选择。

(二)完善会计监督制度

在企业的经济发展中,随着时代的进步相应的会计制度也需要推陈出新,以崭新的姿态来满足企业的会计需求,建立相应的会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会计人员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促使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有明确的认知。

同时在对会计制度的完善改进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会计的监督工作,对于金融会计监督过程中屡次出现的不良影响,这就需要在上层领导阶级的带领下,员工和领导阶级共同来建立完善监督体系,

合作建立的监督体系体现了内部的凝聚力,从根本上有效的规避风险,同时在风险来临之时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三、结论

从上述中可以看出,企业或者金融机构的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在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道路中,需要领导阶级和所有员工共同努力,

上一篇:庆国庆文艺晚会主持词串词下一篇:防御台风工作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