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备好一堂体育课

2024-05-07

如何备好一堂体育课(精选10篇)

篇1:如何备好一堂体育课

如何备好一堂体育课

2011年8月4日 10:48 钟道臣于11-8-4 11:09推荐说出了备课的重要性,值得一鉴

王沅峰于11-8-4 16:25推荐语言简练,见解独特,层次清楚,条理有序,切中要害,简直就是作业典范备课就是教师在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它要求我们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仔细钻研教材内容,全面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案,在我们初中阶段,通常以课时备课为主,尽管课时教案模式多样,变化多端,但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备目标:备课就是课堂设计,教师在设计课的时候一定要进行目标定位,课的章节要前后贯通,融为一体,还应该把他向外拓展延伸。对于一堂课,要目标明确、科学,合理、有效、切实可行,要有针对性,符合课堂设计和要求,不要千篇一律,空洞不切合实际。备学生:如何更好地了解学生是一门学问,不要以为这就是我们班平时上课的学生啊,几乎天天见,堂堂见,脸孔都熟悉的。一般情况下,教师都应该和学生交流,跟学生交流谈心,了解最近的身体状况,或者在询问假期中有没有参加“辅导班”或大运动量的训练,或者放了长假返校,身体心理有没有哪方面的变化,从他的心理,身体素质的情况来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一个非常前置性的活动,在平时我们班就有几个学生不断去办公室来找我“玩”,谈近况,谈学习,当然也会谈到我们的体育课,谈他们的感受,更希望老师如何做?这样,让我更贴近学生,能更准确的了解学生的需求。

备内容—组织—方法:在一堂课中内容、组织、方法的准备显得极为重要,是设计和实施这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要把内容、方法、组织融为一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注重有效的课堂的设计,利用教学内容使教学目标实现扩大化。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确实不一样,在设计时才能更好地基于学生、面向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这才是我们体育教师要做的。

备资源:体育教学中,教材、场地和器材的准备,被称为“备资源”,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 “备教材、备场地”,因为我们学校的操场不是太规范,教学班额也比较多,一节课要有四五个班级来上课,我们要协调其他老师来合理利用场地和器材,还要尽量减少各班级学生之间的相互干扰,更要在上课前检查场地器材,防止、避免运动损伤和事故的发生,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

备教师:备课还要备自己,要把心态备好,不要把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课堂中去,把要讲的东西备好,把该示范的东西备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备课到最后还要备自己,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学生。

总之,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具备以上五个构建要素,就基本上达到了备课的基本要求。教学是终身教育,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将会丰富你的教育人生!

篇2:如何备好一堂体育课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教师,应完成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任务,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这是教师备课的总体要求.故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失.正所谓:“善教者学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学劳而功半.”故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前必须认真备好课.那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该如何备好课呢?我觉得要备好一节语文课,必须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一, 研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熟读成诵,熟记于心.语文课是人文性,思想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要教育别人,先打动自己,让自己先有独特的感悟.故.备课前,先不看教参,静心下来,认真地读课文,反复地读课文,像教学生一样,读生字新词.读文作批注整体感悟,读出自己的感受,直到能流利的诵读课文.通过熟读成诵,教者把作者写作的情感,把课文的重难点,表达方法等摸个一清二楚.在一遍遍的诵读中,我们才能对课文有较深刻的感悟.才能理解一些重点词句,甚至于文章的主旨.在一遍遍的诵读中,教学设计的灵感常常不期而至.即便无灵感,把课文熟记于心,也有利于更好的驾驭课堂.二,研读课标,读出教学的目标

语文课标就是教学的标准,教学的依据,标准不清楚就不可能吃透教材的精神.就不可能把握住教材的训练要点.教学就有可能出现盲目性,吃透课标,才能抓住教学目标,抓住教材的训练点,抓准情感目标的渗透点.对教材进行处理加工,设计.才能把语文课教的有效.讲实,讲活,万变不离其宗.每次在研读课标后,再确定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三 ,研读单元目标,细化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是对一个单元,几篇文章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单元目标的训练要求往往也就是一篇课文训练点.故在一篇课文或者一节课上,哪些知识只是一般性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运用.着重训练听,说,读,写的哪项能力,并要求达到什么程度,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吃透单元目标的同时,在看看教参,结合自己的理解去综合选择,运用,创新.四 ,研读学生,读出教学的方法

篇3:浅议如何备好一堂物理课

一、备学生

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我们直接面对的是心怀真诚要努力学习的学生,我们不能懈怠。我们在研究教材的同时,要分析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合理采用适合学情特点的教学方法,设计适应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教学内容,以及对学困生应采取的补救措施,等等。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通过真诚的沟通,深入学生生活,和学生能打成一片。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才能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虽然我们有时看到学生调皮不想学习,上课爱说话,表现很懒散,或睡觉,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是“坏学生”,不求进步,只是他们在学习上缺少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的精神,他们需要老师耐心地指导,而不是更为严厉的惩罚;需要老师真诚地关心,针对学生心理的特点,和学生真诚的沟通,进行由浅入深的引导教学,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教师通过备学生,可解决学生现有水平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起到调节学生与教材之间关系的作用。

二、备课本

课本的知识顺序是清晰合理的,我们必须深入详细地读懂课本,针对教学目标理清知识点,明确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在生活中能举出实例来分析,充分发挥物理贴近生活的特点,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物理学史包含了许多物理学家生平事迹和高尚情操、成功与挫折、智慧和幽默,在课堂上适当地选择趣味性较强的科学故事可调动学生情绪,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效率。在课本的准备上,要层次分明,逻辑清晰。我们在书本备课时,要找出恰当的教学方法,在知识点的引入思路的讲解中要渗透这样的思想,培养学生物理学思维,尤其在例题讲解中除了知识点的巩固训练以外,更是一种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可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备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每一个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都是建立在相应的实验基础之上。实验能力的考查在物理学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本中安排的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基本实验技能方面都有很大作用。高考对实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础实验能力,而且要让学生具备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中学生好动,喜欢实验操作,因此只要有机会,我们就应加强学生实验教学,多给他们动手的机会,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学习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要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就必须扎扎实实从基础抓起,将实验原理、仪器操作、现象观察、数据处理、结论分析、误差、精度等内容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同时还要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从狭隘的“学生实验”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引导学生探索新的实验原理、提出新的操作思路,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迁移能力,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现有条件下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一些小实验的设计。对于演示实验我们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让实验生动形象地展示物理规律和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教学思维

根据素质教学的要求,考虑到学生学习掌握特点,我们应采用对学生贴近的教学方法和思维,结合本节知识特点,或采取直奔主题展开教学,或联系生活、启发兴趣,展开讨论,或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或针对某一知识边讲边练。是利用多媒体调理清晰形象展示知识点,还是黑板教学,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共同学习思考,在教学前我们应慎重考虑采取何种方法,因为方法是老师教学的重要武器,好的教学方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必须远离教条,注重学生感受,进行知识的梳理,采用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轻松学习,感受学习的乐趣。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人们从生产生活现象或需要出发,通过抽象归纳形成理论知识,而后又依据理论知识指导、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每一个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建立和发现,可能都要经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这其间包含了许多科学思维方法的运用和科学精神的体现,如物理中的理想化的方法、理想实验的方法、建立模型的思想等;物理思维策略方面,如隔离法、整体法、对称法、极端思维法、逆向思维法等。上述几种能力的考查,不仅对中学生,而且对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教和学都必须从思想观念上有所改变,因为这些能力是不可能通过题海战术获取的,而必须在教和学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高。

五、备语言

课堂语言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的关键,教师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有意识、有情感的学生。课堂教学语言要幽默诙谐,幽默的语言具有高雅性、启发性和教育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地取材的诙谐语言,顺手拈来的名言警句,不露痕迹的成语典故都可以造成幽默的效果,起到引导氛围、缓解紧张、活跃情感的作用。教师的鼓励、赞美,可以让平凡变得精彩,让短暂成为永恒。表扬要注意语言表达,要讲究方式,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个性,运用不同的表扬方式,力求取得最佳效果。所以教师要利用好语言,努力做到语言既流畅简练,又生动诙谐,概念严谨,解释贴切,举例生动,例题讲解思路清晰、顺理成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教学对老师的语言要求很高,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注重语言训练、说话练习与语言表达练习,加强训练演讲和口才,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语言水平。

六、课堂后记

篇4:浅谈如何备好一堂语文课

关键词:备课;语文;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261-01

教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就是说“教学”要成功,“备课”必先行。新课标下的教学,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发展才能,展示良好素质的更广阔的空间。如何备好一堂小学语文课呢?我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备自己

语文教师要具备丰富的语文专业知识,即语言应用学方面的知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即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语言发生的规律、语言学的理论、现代汉语听说读写知识、逻辑学知识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教师还必须随着时代的需要,随着教材的更新,不断学习,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惟有这样,才能具备比语文教材更精深和更为广阔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教材中每一部分的意义、地位和作用,才能居高临下,正确地处理教材,深入浅出,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才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真正上好语文课。

语文课本中选编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也就培养了学生的一定的文学素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中外文学史方面的知识、文学理论知识、文学创作知识、文学批评知识等。教师文学素养高,文学知识深厚,语文课就会上得生动活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就会很快地提高。相反,教师文学素养低,文学知识浅薄,学生就很难受到有益的熏陶和应有的教育。没有深厚的文学修养,没有过人的理解能力,没有博览群书的“厚积薄发”,是教不出精美绝伦的语文课的。因此,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博览群书,涉猎到各个领域,读文学大家的文学作品,读儿童文学作品,读古代的文学经典,读教育经典。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放思想、充实自我、教好语文。

二、备学生

一堂好的课,总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在备课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进入学生角色,揣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的感受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当老师在课堂提问学生时,出现没有学生发言或学生乱回答、瞎搅和,给老师难堪时,老师是否反思过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学生还是在自己?我国明朝中期的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说:“老师教育人就好像医生用药,要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病情去开处方,药味须时时加减,如果不管什么病,都‘拘执一方,其结果就‘鲜不杀人矣”。王守仁的话深刻地揭示了教学要因人而异的道理。要做到因人而异,就必须在备课时备学生。当你了解了班上每位学生知识层次,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备课时又确定好了由那一层次的学生回答,即备了学生,就不但不会出现上述情况,而且通过问题的回答,让他尝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发他的学习激情,使他学习更努力。

三、备教材

教师拿到教材后,要认真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内容和编排意图,对照《课程标准》对年段的要求,针对本班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和水平,确立一学期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目标,整体制定课时计划,合理地安排各部分教学内容,特别是安排好集中性的语文实践活动,避免随意性,有的则可以提前布置,让学生有备而学。

教材是按文化主题来组合的,每单元在同一文化主题下,从课文到阅读链接到综合学习的积累、口语交际、习作等,也都围绕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来设计编排。四、五篇课文在题材、体裁、表达方式、语言风格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便于学生在比较中学习语言,认识事物,教材在课后练习、阅读链接、实践活动、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内容选择与形式设计上,围绕同一主题坚持从生活到文本又到生活的原则,注重丰富儿童的生活内容,开拓儿童的生活范围、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这样每个单元从课内阅读——课外扩展阅读——实践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始终围绕一个文化主题展开。这样的课文组合,整体上给孩子认识的冲击,已远远超出几篇课文本身。因此,教师要在通读一单元教材的基础上,确实每课的落角点和目标,整体考虑学生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并从一个单元出发去开发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使一个单元的教学更加丰富,也更加厚重,也使阅读、听说和写作真正做有机结合。也就是在开始每一单元第一课的学习之前,要先浏览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习作等方面的要求,提前有计划的安排实践活动,这样的教学才有实效性。

四、备教法

设计教法就是解决如何教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目标。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无定法是指在实际教学时,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同样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不同的教师,采取的方法不尽相同;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师,不同的学生,教师采用的方法也不同,而且在一节课中,各环节的处理方法仍是不同的。因此在备课时,我们应该反复琢磨教法,因为每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各自的优点、缺陷和适用范围,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不适用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上好一堂语文课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好语文也不是一日之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学中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充实自己的文学知识,充实自己地的专业知识。做一名学者型教师、研究型教师。

参考文献:

[1] 乔树宏.浅谈语文教师的备课[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08):68-69.

篇5:浅谈如何备好一堂语文课

【内容提要】:透彻地掌握教材,一般步骤和方法:

1、通读全文,掌握课文内容;

2、从结构入手,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的意图;

3、顺着思路研究课文的语言形式,深入领会重点字、词、句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4、研究课文里有哪些要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进行什么样的思想教育;

5、有效地利用教学参考书;准确地了解学生,恰当地选择教法,精心地设计教案,解决好“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是备好一课书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掌握教材

备学生

选择教法

教学设计

一、透彻地掌握教材

钻研教材应从全局到局部。每学期开学之前先做好三件事:第一,学习语文教学大纲。对大纲规定的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要求,特别是对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应该准确地掌握。这样才能按照大纲的有关规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对学生如何进行教学的问题。第二、要熟悉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要求。这方面的内容,每册教学参考资料前面都有简要的讲解,新改编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也有专题说明。熟悉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它的具体要求,对制定全学期的教学计划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三,熟悉全册教材。了解这一册教材的全部内容,了解课文,练习和其它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这一册教材的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具体要求是什么,是怎样安排的。这三件事做好了,就掌握了语文教材的全局,从整体上有一个全面认识,为备好每课教案明确了方向,打好了基础。怎样才做到透彻地理解和掌握一篇课文呢?钻研一篇教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大体如下:

1、通读全文,掌握课文内容。最好是朗读,读上十遍八遍,读出味道,读出感情来,边朗读边思考,这样既可以熟悉教材,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为范读课文做好准备。成功的范读,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在通读全文的过程中,要弄懂字、词、句的含义,文章的内容情节及课文所涉及到的各种知识。为此要查字典,翻找有关资料。语文课所涉及的知识面是非常广泛的,有的不需要给学生讲,有的不需要多讲,但教师必须弄懂,这样才高屋建瓴。

2、从结构入手,理解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的意图。叶圣陶讲:“作者思有路,道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就是说摸清作者的思路和意境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课文,理解得才透彻。思路在课文中的体现就是文章的层次结构。从结构入手,一小段一小段地钻研,研究小段与小段之间的联系,哪几个小段能合成一大段,各大段之间有什么联系,哪个是重点段,各段前后如何照应,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怎样一层一层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分析作者的思路。

从结构入手理清作者思路,体会作者意图的步骤是:统观全文,然后粗略地研究各段层次,再统观全文,再细致地研究段落层次,最后把文章读两遍。

就一段文字来讲,要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意图,需要围绕着三个问题来想:(1)写什么?(2)怎样写的?(3)为什么写?

如:《黄河象》这一课,第二大段写假想黄河象的来历,写了五层意思:热——渴——陷——跑——变(骨骼变化石;草原变高原)。

不仅要知道每层中作者写的什么,怎样写的,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五层意思之间内在联系紧密,因果关系密切。有热才有渴,有渴才有陷。为什么要写其它象“跑”呢?这是要说明来的是一群象,而为什么只发现了一只象的骨架的原因。体现了作者思路的严紧周密。

3、顺着思路研究课文的语言形式,深入领会重点字、词、句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是一个统一体。文章的思想内容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的。

钻研词语的时候,不要离开课文思想内容孤立地去钻,而要与课文的内容统一起来钻研,如《飞夺泸定桥》这个课题,“飞”字表示进军神速,“夺”表示有我无敌,“飞夺”有力地烘托出工农红军那种坚定的革命意志,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和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再如《詹天佑》这课的第一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杰出”是个统领全文的重点词,课文的内容是围绕着“杰出”一词叙述的,什么地方杰?思想杰出,工作态度杰,技术杰出,为祖国的铁路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抓住了这个词就可以提携全文。

4、研究课文里有哪些要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进行什么样的思想教育。在熟悉内、掌握结构、理清思路、研究语言的基础上,要研究本课的教学中,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教给学生什么的问题,要研究对学生进行什么样思想教育的问题,也就是要研究本课书的教学目的。

5、有效地利用教学参考书。

教师备课必须首先独立钻研,然后阅读参考书,与自己原先的分析反复比较,决定取舍,最后形成一个切合自己教学实际的完整方案,使参考书起到它应有的参考作用。如果教师对课文不熟悉,就急忙去翻阅参考书,先入为主,把思想框住,甚至囫囵吞枣地照搬照抄,这不仅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也阻碍教师独立驾驭教材的能力,长此以往,对师生都是极其不利的。

以上的几个步骤,虽然各有所侧重,但又是互相联系的,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另外,五个步骤是就一般情况而言,教学水平有高低之分,课文有长短、深浅、难易之别,不能机械地照搬。

二、准确地了解学生

教师只有熟悉自己的教学对象,才能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对全班学生有一个总的了解和基本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双基的基础、课外阅读、智力发展等情况有一个基本估计。要对每一个学生分别研究,好、中、差各占多大的比例,哪些问题是带一般性的,哪些问题是个别性的,哪些是主要的问题,哪些是次要问题,哪些是目前可以解决的,哪些问题留待以后解决等等,做到心中有数。

就备一篇课文来说,备课时需要掌握的情况有:本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有哪些,和学生已学过的课文有联系或相类似;本课中有哪些字、词、句学生已经掌握,或过去没学过,但学生能够通过自学来理解的;有哪些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知识是学生已经会运用的,或者虽然学过但还需要进一步加深的;本课在字、词、句、篇思想内容,写作方法方面有哪些难点学生不容易掌握,存在什么问题,等等。

三、恰当地选择教法

备课不仅要求老师把要教的内容学懂学会,而且要考虑如何把学生教懂教会,这就需要既备教师如何教,也要备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每篇课文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出发,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方法也不尽相同。没有哪一种方法能适合所有的课文,一课书的教学方法有时从结构入手,有时从语言形式入手,往往是讲解、谈话、自学、讲练、读写、发现法的综合运用,只不过是各有所侧重而已。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注意发挥教师本人的优势,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如教师擅长朗读,在教学时就可以“以讲助读,寓讲于读”发挥读的作用。

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

1、做到文道统一,寓教育于语言文字中。

2、要启发学生肯于动脑,积极思维,使学生爱学。

3、要有利于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会学。

4、要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着重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习一篇文章的过程和教师钻研一课书的过程大体是相同的。在教学时,教师要把自己钻研的过程教给学生,不要把钻研的结果端给学生。一切方法都是为了从“教”过渡到“不教”,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四、精心地设计教案

教案好比工程建筑中施工蓝图,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必须认真对待。教案的内容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要有每节课的教学要点和具体细致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要有完整的教学环节,课堂检查,讲授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每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要求和科学的时间安排。

设计教案贵在“精心”。教学过程中的每一项活动,如导入新课、范读、朗读、讲解、提问、讨论、归纳、小结、练习、板书、插图和教具的运用等等,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互相联系,都要考虑周密。就拿处理生字词来说,有的是生字新词,有的是熟字生词,有的是生字熟词,有的生字词和中心思想关系密切,有的和中心思想关系不大,在处理的时间和方法上就需要细心斟酌。特别是“提问”,这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关系到备课质量、教学效果的重要项目。滥用“提问”的教学是屡见不鲜的。提什么问题,要什么时候提问,用什么话来提问,需要学生如何回答,学生可能怎样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如何因势利导等等,在写教案时必须精心设计。对每篇课文的“提问”内容、数量、难度、时机、语言都要缜密地考虑。

对精心设计的教案,上课前要反复熟悉。课上要按教案进行教学。有时课堂上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如学生的见解比教案设计更为合理,教师应对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课后要检查教案的实施效果,找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分析原因,以便不断积累经验,改进教学。因此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参考文献】

李 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6:浅谈体育教师如何备好体育课

石门镇向阳中学

雷军荣

学校体育的中心任务是体育教学,而体育教学要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集体备课就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认为要备好课包括集体备课,就要努力钻研和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

1、熟悉和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

2、认真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方面的关系;

3、安排和设计好备课环境;

4、集思广益,集体备课。因此,参加集体备课的每一位教师必须首先理解和熟悉教学大纲和掌握有关教材的的“三基”,然后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基础、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和思想品德设计好因地制宜、新颖和利于授课的环境,再加上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备课目的。

一、首先熟悉和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

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应当在担任这门课之前,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进度以及课时数分布情况,通读全部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和教材的特性,对教材的专门性、辅助性练习及分组练习要仔细推敲,分析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订出课的目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练习手段、教法、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等。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理解越深越透,重点就抓地越准,难点就容易突破,学生就容易听懂、领会、练习和掌握。同时,体育教师应经常温习和查阅有关体育科学知识,掌握和钻研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随时注意积累资料,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有关电视广播,多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交流,积累教学先进经验和最优教学训练方法,随时收集加以保存,以备备课时可以翻阅。

二、认真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方面的关系

由于教师存在着“教材、技术教法、教师、场地”为中心的教学旧观念,忘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要根据,应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科学、合理、有效、积极地安排课的内容,加强学生科学思维、锻炼方法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学,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锻自导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总结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研究,合理安排。另外,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精选最优教学方法和节奏,善于从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的科学性、实用性、挖掘趣味性、竞争性,注重以生动的手段说明体育“三基”强身健体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教学备课的目的不是单纯教会学生某些“三基”知识,它更重要的是通过“三基”的传授,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学会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在此,每一位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要多交流、多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三、备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指自发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就其内涵来说,包括诸如校际和班际交往、人际关系、学习气氛、课余生活、教学管理等社会性环境气氛。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凝集成一

种较为稳定的风气,也是潜在的教学和教育因素。有人把这种教学和教育因素称为“潜在课程”。教学环境与体育教学效果是紧密相关,相互制约的,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取得最优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在备课时,绝不可轻视教学环境的影响,设计的内容和方案要有助于加深和扩大其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所以在考虑课的设计时,要充分选择和利用教学环境,并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备好的课发挥其整体功能。

四、集体讨论,集思广益。

集体备课,在教学内容、方法、场地、器材等方面允许各持己见,鼓励创新,允许试验。暂时不能统一的意见,通过专门的讨论研究,在此基础上写出教案。另外,教师应集体进行体能训练,保持和提高技能方面的能力,这样以便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集体备课,观摩课是备好课的重要内容,应积极参与。

篇7:备好一堂数学课

第一章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理论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计的意义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四、教学设计时应具有的几种意识

五、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

第二章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第一节查阅和搜集资料

第二节进行教材分析

第三节进行学情分析

一、为什么要了解学生

二、了解学生什么

第四节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一、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二、确定教学目标的原则

三、制定教学目标的方法

第五节教学流程设计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一、情境导入

二、教学活动及问题的设计

三、例题、练习题的设计

四、课堂小结的设计

五、作业的设计

六、教学媒体的设计

七、板书的设计

八、课后反思

第三章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案例1平面中的几何向量法

案例2函数的单调性

案例3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案例4函数的奇偶性

案例5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案例6同底数幂的乘法

案例7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案例8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案例9“探索规律”教学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篇8:体育教师如何备好体育课

一、首先熟悉和精通课程标准

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 应当在担任这门课之前, 对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进度以及课时数分布情况, 通读全部教材, 做到心中有数, 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和教材的特性, 对教材的专门性、辅助性练习及分组练习要仔细推敲, 分析教材的内容, 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定出每堂课的目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练习手段、教法指示、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等。教师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理解越深越透, 重点就抓得越准, 难点就容易突破, 学生就容易听懂、领会、练习和掌握。同时, 体育教师应经常温习和查阅有关体育科学知识, 掌握和钻研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 随时注意积累资料, 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有关电视广播, 多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交流, 积累教学先进经验和最优教学训练方法, 随时收集加以保存, 以备备课时可以翻阅。

二、认真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方面的关系

由于教师存在着“教材、技术教法、教师、场地”为中心的教学旧观念, 忘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要根据, 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心理素质, 思想道德水平科学、合理、有效、积极地安排课的内容, 加强学生科学思维、锻炼方法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 加强学生自学, 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自锻自导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总结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研究, 合理安排。另外, 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精选最优教学方法和节奏, 善于抓住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的科学性、实用性、挖掘趣味性、竞争性, 注重以生动的手段说明体育“三基”强身健体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教学备课的目的不是单纯教会学生某些“三基”知识, 它更重要的是通过“三基”的传授, 教会学生独立思考, 学会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不断地更新知识技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课后效应。

三、备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 是指自发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 就其内涵来说, 包括诸如校际和班际交往、人际关系、学习气氛、课余生活、教学管理等社会性环境气氛。这些因素相互交织, 凝集成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气, 也是潜在的教学和教育因素。有人把这种教学和教育因素称为“潜在课程”。教学环境与体育教学效果是紧密相关、相互制约的,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取得最优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 在备课时, 绝不可轻视教学环境的影响, 设计的内容和方案要有助于加深和扩大其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 所以在考虑课的设计时, 要充分选择和利用教学环境, 并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才能使备好的课发挥其整体功能。

四、集体备课, 集思广益

在备课时要提倡“双百方针”, 集体备课。在教学内容、方法、场地、器材等方面允许各持己见, 鼓励创新, 允许试验。暂时不能统一的意见, 通过专门的讨论研究, 在此基础上写出教案。另外, 教师应集体进行体能训练, 保持和提高技能方面的能力, 这样以便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集体备课, 观摩课是备好课的重要内容, 应积极参与。

总之, 备课也是一门艺术, 它的基础是专业理论、运动技能和教学技巧、教学环境、学生的基础融为一体。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备好课, 把自己所学的以及前人积累的经验成果, 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摘要:备课也是一门艺术, 它的基础是专业理论、运动技能和教学技巧、教学环境、学生的基础融为一体。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备好课, 把自己所学的以及前人积累的经验成果, 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篇9:高中体育教师如何备好体育课

关键词:高中体育;如何;备课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上课不用备课,那么他们就大错特错了,体育教师不但要备课,而且备课内容必须细致、周密、全面。备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备课既要备教材教法,更要备学生。备课不充分,会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备好课就要了解场地器材,深入学生了解实际情况,还要研究教材,抓住教学重点与难点,找准活动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体育课堂效率低,和体育教师课前备课不充分或根本不备课有极大关系,以至造成常规体育课学生无事可干,自由散漫的现象,体育课变成了放羊课、课外活动课。

一、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分析教材就是对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青年体育教师首先要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进度和课时数分布情况,通读全部教材,做到心中有数。在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的同时,依据学生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安排好一学年和一学期的初步教学任务。再依据任务挖掘出教材的内在联系和特性,对教材的专门性、辅助性练习及分组练习仔细推敲,分析教材的内容。青年体育教师在结合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应经常温习和查阅有关的体育学科知识,掌握和研究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及主要培养目标,随时注意积累资料,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观看有关电视广播,多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交流,积累教学先进经验和较优教学训练方法,随时收集加以保存,以备备课时查阅。

教材分析包括对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的分析,教师应有统筹的安排。计划构设得周密,每一次备课才会有条理。尤其是课时计划,从目标的实现到内容的安排都应有系统的构思,在一定程度上与以前的课能够顺利衔接,使得每一次课都能有的放矢。在充分渗透新课程理念基础上在教案中体现自己的主张,自己的思想,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在分析教材基础上我们制定学期、单元、课时的教学目标,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确定为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发展等五个领域,所以确定的目标需要包含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等方面。

二、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

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完成“学会”到“会用”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过多束缚学生,应让学生按照自己对技术的理解去活动,并在活动中提高自己。在教学中,教师把动作方法传授给学生后,就应该让学生在自我锻炼中提高。这样可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不是教师说什么做什么,被动地接受,逐渐丧失了个性和创造。

三、备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得当,教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教师的教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应认真考虑怎样教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过去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做法,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获得运动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不等于否定,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好的方法应该保持和发扬,关键是如何运用。新课标强调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强调改变现行体育课的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是体育课程和教材改革教学策略和方法改革的成败所在。让学生喜欢体育课用统一的竞技标准来考学生,没有考虑学生的各自要求,没有按照学生的不同身体条件,也没有满足学生的自身爱好。上体育课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训练,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走,前脚掌着地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同样在跳跃、短跑等练习中,有的同学学了跳远,还想试做三级跳远,有的学生之间还想进行比赛。教师可以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后,给学生1—2分钟去发挥各自的才能。培养了学生的的兴趣和爱好,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内容。

四、备教学手段,构建高效课堂

在丰富教学手段方面主要有两点:(1)激发练习兴趣。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练习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无味”;反之,如果他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由要我练变成我要练。因此,激发练习兴趣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2)灵活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很多,贵在得法。无论何种方法,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同一个班级中针学生不同个性采取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高中体育备课也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备好课,把自己所学的以及前人积累的经验成果,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参考文献:

[1]梁小涛.企业IT内部控制的评价与审计研究[J].现代商业,2013(18).

[2]翟秀珍.阳光:快乐体育教学模式论[J].体育文化导刊,2010(10).

[3]张路清.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J].才智,2010(24).

篇10: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

【摘要 】

旧格式的束缚下如何贯穿新理念,上好一堂体育课呢?这就需要我们:打破常规,树立新意;因材施教,注重个性的发展;科学煅炼,注意安全;有始有终,重视放松活动。

【关键词】

快乐体育

终身体育

新理念

因材施教

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有它的偶然性也有它的必然性而这种偶然性和必然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生命在于运动”的提出使人们对体育锻炼不再犹豫。

随着体育的发展和人们对体育认识的提高“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成为现代人追求的目标。社会各阶层对体育的重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因此基层体育活动开展的轰轰烈烈,特别是中老年人对体育锻炼更是“情有独钟”,然而作为祖国未来希望的青少年却对体育的认识虽不算一片空白却也是知者甚少,一味地在数理化的题海中挣扎;在语英政史的堡垒中喘息,却不知道体育锻炼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如何让学生改变观念,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理念,值得每位体育工作者深思。我认为应从新理念上入手,从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开始逐步实现“终身体育 ”的构想。那么怎样贯穿新理念上好一堂体育课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打破常规

树立新意

为什么青少年不在青春之期保护青春,却在古稀之年才追寻失去的年华呢?我认为这种局面原因就是我们现在所设置的那种古典式的体育课造成的,学校给了体育教师一份计划表,体育教师只好如法炮制了一份课时计划表,这样体育在学生的头脑中印下了一个准备部分、一个基本部分、一个结束部分,这种三段式的教学给学生的体育锻炼负上了沉重的枷锁。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好玩和对任何新生事物的好奇性,不喜欢墨守陈规。面对教师一套训兽式的程序不会给学生轻松,快乐,这样一来不但会使学生厌倦上体育课,而且会使学生们反感体育锻炼。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恶性循环呢?我认为最关键的是从第一堂新理念体育课即在教学大纲及新理念思想:“以学生为本,教师次之”的思路下留给学生的印象,一堂好的体育课会使学生从快乐中体味到上体育课的乐趣,从而树立积极锻炼身体的信念。

首先,解决“计划”的束缚。在教学大纲及新理念思想的要求范围内体育教师自由地,随机地选择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授课内容,用简单,富有乐趣的内容吸引学生。注重简单的技巧练习,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

其次,教师要用和风细雨般、耐心地说教、优美及悦耳动听的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的了解体育锻炼的普遍性和 “快乐体育”的内涵。例如:在做准备活动时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做一些简单地韵律操。在欢快地旋律中翩翩起舞,这样既起到热身的目的又不使学生感到厌倦。

再次,打破原有体育课的常规。没有必要强调队伍如何整齐,只要能够听到教师的讲话,在教师的视野之内即可,把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成为学生体育锻炼的伙伴,平等、和谐地一起参加锻炼。

最后,体育教师还要像导演一样,富有创造力将那些枯燥无味的授课内容,设计成趣味无穷情景游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体现体育活动的灵活性,多样性。例如:进行队列训练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迷宫”,利用要学习内容,分组让学生闯关。

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这也是新理念体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爱好进行分组。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进行不同项目的练习。按兴趣上课使学生的特长从小就有所发展,体育教师针对个人的特长集中、系统、全面的训练培养体育骨干。低年学生的可塑很强,只有合理训练,才能使其内在的潜能得到发展,技水平不断提高。

其次,按性别分组。针对性别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授课内容。女生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选择跳绳、健美操、羽毛球等授课内容;男生则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结合全面发展,选择篮球、足球、武术等授课内容。

再次,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练习的项目,并鼓励他们锲而不舍地坚持锻炼,树立“终身体育”的信念。

最后,一定要对班级中有病变的学生了如指掌,根他们的病情帮助其制定科学合理运动处方。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锻炼,防止盲目的锻炼或不去锻炼而使病情加重。力争不让一名学生掉队。

科学锻炼,注意安全

伴随体育运动的是不可避免的意外伤害,因此科学锻炼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在进行新理念体育课的过程中还应该将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也贯穿其中,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对自己有所了解。明确自己参与的体育锻炼对自己那些部位有利,学生会有目标的参加锻炼。这样一来,他们会知道过量的运动带来伤害,所以在锻炼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也懂得合理的运动负荷会使自己更加强健。从小建立一个科学锻炼的概念,减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恐惧感并有利于“终身体育”地开展。

有始有终,注重“放松活动”

体育教师还应该注重授课结束后的放松活动,我认为它是新理念体育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放松活动做的充分,不但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而且可以使学生真正体会“快乐体育”。体育教师在选择放松活动内容时,应将那些学生易学又有利于放松的游戏或韵律体操教给学生们。让你的一堂课在快乐中开始在轻松中结束。

上一篇:爱尔兰留学热门专业下一篇:技术转让合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