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人口服务中心方案

2024-05-13

外来人口服务中心方案(精选6篇)

篇1:外来人口服务中心方案

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管理工作方案

各村(社区)、各企业:

为改革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全面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推进“平安龙山”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龙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街道实际,开展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管理工作,通过开展工作,总结经验,推动全街道工作开展,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管理并重,以创建“平安龙山”、构建和谐社会为首要目标,积极探索,创新机制,推行“多证件合一办理、多措施同时并举、多部门力量整合”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突出“管好出租房屋”和“提高主动服务流动人口水平”这两个重点,按照“有办公场所、有统一名称、有办公设备、有办公人员、有经费保障、有工作制度”的“六有”

标准开展服务管理工作。

二、组织领导

成立龙山街道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严凯(办事处主任),副组长:陈丽芳(综治副书记)、陈自雄(计生副书记)、郑庭强(派出所所长)。下设办公室(简称流口办)挂靠在龙山派出所,抽调5名工作人员(公安1名、计生1名、劳动保障1名、招聘制协管员2名)进行集中办公,其它相关成员单位作为联动协作单位,做好工作对接。街道流口办行使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督促和检查职能,实行“一站式”管理、“一

条龙”服务。

三、运行目标

1、建立新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组织。公安、计生、劳动等部门人员集中对外办公,服务流动人口办证、办事和求助,真正实现“一条龙”服务。根据流动人口数量等要素,在有条件的村(社区)设立流口服务管理点,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就近提供流动人口办证、办事和求助服务。服务管理站(点)按照流口“一条龙”服务窗口建设规范的要求,形

成街、村联动模式。

2、建立统一规范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队伍。要按照“统一配备标准、统一财政工资、统一规范管理”的要求,建设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流动人口1000人以下的村(社区)配一名协管员,1000人以上按500:1或出租房屋50:1左右的比例标准进行配备。大力发展企业专兼职协管员队伍,企业中暂住人员在200人以下的,要配备1名兼职协管员,暂住人员在200人以上的,每200人要配备1名专职协管员。流动人口协管员协助职能部门开展流动人口登记办证、信息采集、跟踪服务管理工作,接受各职能部门的指导。

3、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维权服务体系。从“一站式”服务管理的角度出发,出台流动人口服务措施,坚持“人性化、亲情化、市民化”服务管理理念,完善《暂住证》的功能,符合相关条件的持证流动人口可以在福清市内享受以下待遇:一是劳动就业,申领工商营业执照等有关证照;二是子女享有免费义务教育服务;三是依法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四是依照福州市户口政策申请登记为常住户口;五是享有劳动就业,租房信息,联系家政咨询服务;六是享有申请调处纠纷、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七是享有国家规定的免费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基本项目服务;八是享有本市组织劳动就业培训服务;九是按规定申办机动车驾驶证、行驶证;十是对劳务纠纷案件,予以优先立案、审理、执行,并依照规定对诉讼费用实行减、免、缓交;十一是流动人口子女享有免费预防接种一类疫苗;十二是对特殊困难求助;十三是其它待遇。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到服务与管理并重,寓管理于服务

之中。

4、提高流动人口和租赁房屋管控能力。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的登记办证、信息录入、安全检查、案件倒查等制度,建立外来人口档案,提高外来人口登记办证率,确保外来人口的登记率、办证率达到90%以上,信息录入率达到100%,全面建立租赁房屋档案,完善房屋出租人治安管理责任制,减少租赁房屋漏管失控率,确保租赁房屋掌握率达到95%以上,治安责任保证书签订率和租赁房屋信息录入率达100%,做到“谁租赁、谁负责”。

四、工作要求

1、建立党政领导协调体制。要树立明确的责任主体意识,切实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统筹规划、综治牵头、部门配合、优化服务、保障权益、社会协同、综合治理”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新格局,推进流动人口和出租管理由“以人为主”向“以地为主”观念转变,建立“以房找人,以证管人”的管理模式,实现外来人口及出租房屋管理工作的责、权、利的统一。服务管理站(点)全部建立,流动人口协管员全部到位,经费保障全额到位,服务工作全面提升。

2、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协作配合。各村(社区)、各职能部门要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做到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加强对服务管理站(点)的业务指导和工作检查,及时帮助管理站(点)提高业务水平,解决服务管理站(点)在工作中存在困难的问题,使服务管理站(点)真正成为各个流动人口管理职能部门的窗口和助手,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管理,形成合力。(各职能部门的职责附后)

3、加强流动人口协管员的指导和培训。要充分认识流动人口协管员在“一站式”服务管理中的特殊作用,强化业务指导,加大教育培训,明确相关的工作内容、任务和要求,使之成为政策法规的宣传者,社会治安的信息员、矛盾纠纷的调解者,不断提高服务管理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4、强化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和教育。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开展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管理的做法、作用和好处。各类企业、村(社区)要加强对有关流动人口及出租房屋管理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引导外来人口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

力。

篇2:外来人口服务中心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我镇的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切实做好全镇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为我镇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发展的原则,以建设“和谐新市”为目标,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以人为本、服务优先,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各项工作协调发展,切实提高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水平与成效,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对流动人口底数清、情况明、控得住、管得严、服务好,切实做到方便群众、高效工作、便于管理,实现流动人口管理社会化、专业化,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二)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要求,探索服务新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实现由管理为主向服务管理并重、加强人文关怀转变。

(三)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制,整合管理资源,提升管理实效,实现外来人口管理模式由社会化管理为主向专业化为主、社会化为辅转变。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服务管理体制,完善服务管理网络(1)镇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由镇党委分管政法副书记担任主任,成员由镇综治办、计生办、司法所、派出所等负责人组成,工作人员以镇派出所民警为主,镇综治办、计生办、司法所和各村(社)干部、镇治安巡逻员为辅,主要负责做好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发证、催办、查验和注销等日常工作。

(2)各村(社区)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积极宣传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入户采集村内房屋信息、出租房信息、10人以上用工单位信息、流动人口信息等,填写“房屋基本信息调查表”、“大型用工单位基本信息调查表”、“流动人口基本信息调查表”等各类表册;收集房屋房屋中介和职业中介等房屋出租与流动人口信息,开展入户核实、问题发现和信息报告活动,及时发现收集各类社情民意和治安动态信息;及时收集、掌握并上报包片院落及小区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等流转情况、新增变动情况,协助并督促流动人口及时办理“居住证”,出租房屋主与公安派出所签订治安责任书;发现、收集流动人口中的治安信息、可疑现象和违法犯罪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并配合有关部门对出租房屋进行日常性管理。

(二)拓展服务管理内容,提升服务管理品质

1、劳动就业服务。建立劳动力用工信息发布平台,引导流动人口有序流动;每年为流动人口召开2-3次劳动用工就业推荐会,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岗位信息、政策咨询和职业指导等基本就业服务。加强流动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做到流动人口求职有门路,上岗有技能。

2、维权服务。建立司法、劳保、工会为一体的流动人口维权新体制,积极疏导化解涉及流动人口的矛盾纠纷;加强劳动合同监督管理,受理劳资纠纷投诉,维护流动人口劳动保障合理权益。

3、居住服务。为流动人口提供出租房屋咨询和免费中介服务,加强出租房屋管理,落实出租房主监管责任制,督促房东向承租人提供符合卫生和安全条件的居住场所。

4、文化教育服务。充分发挥公办中小学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落实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与本地居民的同等待遇,促进教育公平。

5、社会保障服务。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逐步完善适合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督促企业做好流动人口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的交纳工作。

6、医疗卫生服务。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将流动人口医疗卫生服务和管理纳入经常性工作范围,在传染病防治、儿童预防接种、妇幼保健等方面提供与本地居民同等的免费服务,并按国家规定享受同等的优惠政策;适情开展部分流动人口免费体检工作,建立健康档案,做好后续管理,努力提高流动人口医疗服务水平。

7、计划生育服务。健全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免费服务点,全面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免费发放宣传资料、免费发送避孕药具、普及科学适用的计划生育知识、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等。

8、法律援助服务。重点宣传与流动人口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引导他们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积极推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进村、企等活动,不断拓宽对流动人口的法律服务渠道。对流动人口申请法律援助的,简化程序,快速办理。

9、帮扶救困服务。各用工单位对本单位的外来务工人员因病、因灾造成严重困难的要及时实施临时救助。加强救助管理机构建设,对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应救尽救,做好流浪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

10、精神文化生活。建立“流动人口之家”,整合资源,将村(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图书馆等设施向流动人口开放,为流动人口的精神文化生活创建良好的条件。

(三)建立服务管理机制,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1、建立公共服务机制。逐步提高流动人口在政治生活、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居住生活、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子女教育等方面政策待遇,逐步纳入当地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各类爱心活动,建立流动人口各类救助基金,为流动人口提供人文关怀。

2、建立权益保障机制。依法保障和维护流动人口的民主政治权利,依法查处侵害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各种违法行为,受理劳资纠纷投诉,解决涉法涉诉问题。积极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法律知识竞赛、法律知识讲座,送法进村(社区)进企等“四个一”活动,扎实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

3、建立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建立专业化职业培训制度,加强就业培训、在岗在职培训和现代专业技术培训。积极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加强开展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宣传。

4、建立诉求表达机制。落实预测预警、疏导化解、应急处置、安全防范等工作机制和措施,有效预防和解决新居民的突出问题,防止引发群体性事件。

5、建立与本地人口融合机制。消除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的身份、地位差别,将流动人口统称为新市镇“新居民”。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选举中,在新居民中保留一定比例的名额,每年开展“十佳外来建设者”评比活动,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弘扬正气。积极开展外来人口党团组织建设,创办“流动人口之家”,不断丰富流动人口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各种措施,切实增强外来人口对工作地、生活居住地的认同感、归属感。

(四)积极探索服务管理新体系,努力创造和谐社会新环境

1、实行综合管理。整合各管理部门的流动人口管理资源,实行资源共享,提升管理效率。完善综治、计生、法律服务、司法“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在采集外来人口治安信息的同时,强化对计生部门《婚育证明》查验催办、劳动部门《劳动合同》查验催办,并对流动党员信息进行采集。新居民服务管理所要严格考核,落实管理责任,确保“四位一体”工作的正常开展。

2、明确部门职责。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切实履行外来人口的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水平。

派出所要切实加大对流动人口的信息采集、发证、查验等工作力度,全面掌握辖区内出租房屋基本情况,强化对出租房屋、施工场地、集贸市场、文化娱乐场所等外来人口落脚点和活动场所的治安管理,严厉打击混迹在其中的违法犯罪分子,切实维护治安稳定。

法律服务所要整顿规范劳动力市场和职业中介机构,为外来人口提供就业信息、技能培训、社会保险等服务,并积极受理劳务纠纷,切实解决乱收费、拖欠克扣工资与违反劳动法等问题。计生办要开展人口和计生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咨询、指导专业队伍规范外来育龄妇女计生信息采集、查验《婚育证明》、与房东和企业主签订《责任书》、免费开展避孕节育计生技术服务、搞好与户口所在地的信息沟通和反馈,进一步建好用好省际信息交换平台,努力将我市的外来人口计生工作提高一个新水平。

司法所要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纠纷调解工作,主动为外来人口提供法律援助。建设部门要加强房屋租赁业管理、建筑施工队伍管理以及外来人口集聚地的规划建设管理。

3、实行分类分层次管理。派出所和新居民服务管理所及相关单位协作,结合一些外来人员刑事犯罪的典型案件,加强外来人口信息研判,掌握作案特点和规律,对外来人口实行分类分层次管理,使打击和防范工作更有针对性。

一是要加强对前科高危人员的管控措施。通过信息采集,分析研判及时发现隐匿其中的前科高危人员,尤其是盗窃、抢劫、抢夺等侵财性案件前科人员,由派出所及时落实管控人员和管控措施,严格日常管理,及时发现打击。

二是要强化出租房屋外来人口的管理。完善对房东信息的采集,确保房东信息采集的实用性和有效性;通过强化对房东和房屋代管人的宣传教育,争取房东对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加强对不履行出租人义务的房东的处罚力度,制定奖励细则,对积极配合管理,提供线索抓获违法犯罪人员的房东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发挥房东的积极性;积极把楼栋长、村(社区)民小组长、综治工作人员等为信息员,采用划片包干的办法,明确信息员的工作范围和责任。信息员提供人员变动信息和违法犯罪线索的,予以适当的奖励,充分发挥信息员的积极性。

三是加强重点场所和部位的外来人口管理工作。对网吧、中小旅馆、建筑工地、集贸市场、娱乐场所等外来人口易于落脚的场所定期组织清理整顿,及时发现混迹期间的违法犯罪分子。要依法落实用工单位法人、旅馆业主、网吧负责人的管理责任,加大对用工单位的管理力度,用规章制度约束用工单位把好用人关、教育观、管理关。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部门、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要确定一名干部主抓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要继续按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制度的要求,组织党政办、综治办、计生办、法律服务所、民政等职能部门参与,共同开展推进工作。

(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镇流管办根据辖区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具体情况,制定信息采集的具体工作方案和步骤,科学合理的对信息采集工作进行量化分解,确保信息的采集。工作过程中,要落实人员保障,根据辖区流动人口、出租房屋数量分布,集中抽调辖区工作人员参与信息采集工作。

(三)强化措施,深入推进。宣传先行。广泛宣传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对辖区居民、商业店铺、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展宣传动员工作,由村(社区)负责落实组织实施,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保卫组织、小区物管的作用,动员群众主动申报登记,准确采集信息。

1、分片包干。镇流管办确定专门的业务骨干,组织村(社区)干部、民警、流动人口协管员、村(社区)工作人员等成立若干清理登记小组开展培训。以村(社区)为单位,分片包干,负责入户登记、采集信息,对发现的违章搭建和涉嫌违规违法经营生产活动的出租房,要做好记载,现场拍照。

2、严格考核。新市镇流管办对相关工作明确责任、量化目标,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要适时总结、评估工作进展情况,对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解决。

3、落实保障。按照分级承担的原则,党委政府将管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专(兼)职协管员的日常工作由村(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站负责指导、检查和管理,专(兼)职协管员队伍要按规定配备,建立完善培训、管理、考核和奖惩机制。

篇3:面向外来人口的图书馆信息服务

1 外来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1.1 外来人口的特点

从总量规模看, 具有增幅性。城市基础设施的增建、道路扩修等, 使外来人口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从从事的职业看, 具有广泛性, 城市各行各业均有外来人员加入。但一般来讲, 他们大多从事建筑、服务等行业。

从流动来源地看, 具有地域性。主要来自于省内外边远山区和农村等。从滞留时间看, 具有不确定性。外来人口居住周期不确定, 从年龄层次看, 具有壮年性, 18岁以上至50岁的劳动适龄人员占绝对优势, 为80%以上。从文化结构看, 具有不适应性。文化程度的参差不齐限制了他们择业、就业的范围。

1.2 客观、全面地看待外来人口

外来人口的增加, 不可避免地给社会治安、城市管理等社会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但也应看到其积极的作用:他们是城市建设所不可缺少的。许多工程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 从而也缓解了城市中的一些苦、累、脏、险工种劳动力缺乏的压力, 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外来人口多从事第三产业, 强化了城市供应, 弥补了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社会服务行业网点的不足, 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 外来人口带来了项目引进、企业流入和人才的吸纳。从根本上说, 外来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剩余劳动的转移和开发, 也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

2 为外来人口提供信息服务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

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 中国的发展确实又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这主要表现为收入差距和城乡差距拉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环境压力加剧等等。许多人只有劳动力可以作为获取财富的来源。外来人口中除少数技术人才外, 多数是作为生产工人进入城市劳动市场的。随着社会对高素质、有真才实学人才需求的增大, 不少外来人口已渐渐认识到自己文化素质上的缺陷, 认识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性。因此, 作为公益性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的公共图书馆, 自然成为许多外来人口的首选之地。对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而言, 图书馆实在是太重要了。萧伯纳说图书馆是人类的头颅。在一个国家、一座城市, 如果看不见图书馆, 不是拿掉了文化的记忆、失掉了生命的重心么?1992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应当随时都可以让人到馆, 它的大门应当向社会上一切成员自由的、平等的开放, 而不管他们的种族、肤色、国籍、年龄、性别、宗教、语言、地位或教育程度。”公共图书馆的主要特征是其开放性和使用的平等原则, 与知识自由联结的平等原则是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最基本的原则。图书馆关注外来人口, 为外来人口提供信息服务, 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也是实质上的公平和平等。绝大多数外来人口处于社会下层, 由于我国封建社会漫长, 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社会下层很难被人理解和重视, 他们获取权益的方式本来就受到种种限制。在一般情况下, 他们利用图书馆的机会比普通人要低。所以, 图书馆给予他们以特别的帮助使得他们能够取得与普通人同等的权益。

3 图书馆如何为外来人口提供信息服务

3.1 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观念, 消除社会对

外来人口的歧视、偏见, 增强人们的图书馆意识图书馆事业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和文化传播、提高全民素质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 同时也是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平台。首先, 图书馆要宣传自己的馆藏、设备、设置、服务方式、方法及服务内容, 宣传自己的可利用价值以及利用的方法等, 宣传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及职责范围, 更要注重宣传图书馆可提供信息的类别、主要内容及其来源、载体形式, 以及从图书馆获取这些信息的方法、时间等等。因为人们只有了解图书馆, 清楚地知道馆藏的信息对自己是否有用, 才会主动利用图书馆, 并通过图书馆快速、简单、准确地获取信息。其次, 图书馆要了解自己的读者的需求, 研究读者的阅读需求、阅读心理、阅读规律、阅读范围等方面的内容。再次, 外来人口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全社会都应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劳动付出。图书馆应通过各种形式, 加强舆论宣传, 比如宣传为本地经济作出突出贡献的外来人口的先进典型, 消除社会对他们的歧视, 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外来人口这一特殊人群。与此同时, 我们每一个图书馆员应本着平等待人的原则, 将外来人口读者与本地读者一视同仁, 尊重他们的人格、民族风俗习惯, 不侵犯他们的人身权利, 在服务时不使用有伤其自尊或侮辱性的语言, 理智处理他们与图书馆及工作人员之间发生的不协调、不一致等, 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感染其他读者, 营造一种平等的社会大环境。

3.2 强化服务职能, 为外来人口提供有效的服务方式

图书馆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 它以知识信息的载体也就是文献作为联系社会的纽带, 与社会有着深深的联系。社会性是图书馆的一般属性, 社会教育和传递科学情报是图书馆的重要社会职能。图书馆面向社会, 为提高现代公民素质, 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面对社会发展对信息的迫切需求, 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必须延伸到社会化的道路, 树立新型图书馆社会化观念, 采用多种服务方式, 强化图书馆的服务职能。针对外来人口流动性大的特点, 应简化办证手续;开办租书等有偿服务, 或以适当增加押金的办法避免有借无还等现象发生。

对通用性较高的图书资料尽量实行开架借阅, 并注意借阅时间的掌握, 及时催还书, 并采取多种形式向读者介绍、推荐, 使读者适时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利用复印机开展复印业务, 帮助读者及时将所需资料复印下来, 减少图书、报刊被撕或丢失, 使图书资料得以保存完整, 提高其利用率。图书馆工作人员应积极开展导读活动, 用科学的方法主动地引导读者阅读:

a.采取有效方式引导外来人口读者阅读一些重要的政策性文章, 让他们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 转变就业观念, 拓宽就业视野, 积极参与竞争。

b.引导外来人口读者学习劳动法、经济合同法等法律知识, 使他们在选择职业、签订合同时能够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使他们在创业的过程中不走或少走弯路。

c.为他们提供家电维修、机械修理、烹饪、美容美发、家政服务等实用性的图书, 使他们掌握新技能, 增加就业机会。

d.针对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低、法制观念淡薄的特点, 积极开展多种社会活动, 以提高外来人口的文化修养和法制观念, 使他们自觉树立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安定的责任感和对城市的认同感。

我国农业人口众多,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 必然会释放出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 这是外来人口的源头。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对外来人口提供信息服务是一项长期性工作, 必须不断探索为外来人口提供最佳服务的管理方法, 树立长期提供信息服务的意识, 为提高外来人口的整体素质、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 本文从图书馆使用的平等原则出发, 对公共图书馆为外来人口服务的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关键词:外来人口,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胡秀去.论利用获得尊重权在图书馆服务中的保护[J]图书馆, 2004 (4) .

篇4:外来人口服务中心方案

在中心的花园中,记者见到穿着新衣新皮鞋的73岁谭国忠老人,他是何官屯镇龙滩村村民,也是二女户,在这里已经入住了1年多时间。他兴奋地告诉记者:“这里是两个人住1间房子,每顿饭都是3菜1汤。每个月杀1头猪,生病了不用花一分钱。像我们这种老年人,背也背不动,做也做不起,有今天的好日子,真的是要感谢党、感谢政府。”

中央《决定》强调要积极应对老龄化,“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政府、集体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养老服务机构。对生活不能自理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老年父母,按规定提供适当补助。”何官屯镇认真贯彻中央《决定》精神,对人口计生、民政两家部门实现资源整合,在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工作体制上作有益的探索。

何官屯镇总人口4万多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300多人。目前,有农村“计生两户”56户。从2008年以来,何官屯镇在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和民政部门的支持下,先后投资118万元,依托镇敬老院,对的镇老计生服务站房屋进行改建,建成了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床位100张的人口计生养老服务中心。镇党委书记史大学告诉记者,成立人口计生养老服务中心,为农村计生家庭社会化养老开辟新途径,有利于转变群众“生儿防老”的生育观念,促进计生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发扬敬老、养老,助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尚。

分管这项工作的镇武装部部长申庆香说:“养老中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60岁以上的五保户、农村‘计生两户’和一般计生户,生活来源主要是依靠享受农村低保和城市低保,一个人有270余元。”据悉,今后中心除了安排五保户以外,将主要吸纳年满55周岁以上的农村“计生两户”和60周岁以上一般计生户。中心有羽毛球、乒乓球、象棋、弹子棋供老年人健身和娱乐。中心每年都要给每个人发春冬新装。老人们生病治疗及送终由镇社事办负责。

该镇规定计生家庭老人凡是愿意入住的,将优先安排入住,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史大学表示,在老龄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他们在服务好本镇对象的同时,将充分发挥该镇交通优势,面向毕节市区开展有偿养老服务,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确保养老中心良性循环。

篇5:外来人口服务中心方案

近年来,我乡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紧紧围绕国家“一盘棋”工作战略部署、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基本建立起“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工作新机制,为做好2016年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流动人口“一盘棋”机制建设为核心,以推进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以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为手段,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努力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属地负责制原则。根据国务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的规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户籍地村委会负责,按常住人口进行统一管理,现居住地协助配合;实行以现居住地村(社区)日常服务管理为主,纳入当地常住人口管理范围,同服务管理,户籍地村(社区)密切配合、督促落实,形成职责明确,共同负责的良性工作机制。

(二)部门负责制原则。各流管部门要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作为开展出生登记、暂住登记、物业管理、出租屋管理、社会保障等日常工作的前置条件,纳入本部门行政审批、许可工作制度,做到管理互补、服务互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实现流动人口综合管理和服务的目标。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要求,主动接受属地村(社区)的计生指导、监督、考核,自觉抓好所管辖行业、单位的计划生育日常工作,建立完善经常性工作机制,做到人员、职责、报酬、阵地、设施“五落实”。

三、目标任务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建立建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

为了确保全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工作顺利开展,乡成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工作领导组。各村各部门成立相应的组织,各村由村计生专干负责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日常事务。各村配备流动人口服务信息员,协助乡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二)深化网格化管理

1.依法落实职责。加强《条例》宣传、引导基层依法行政,促进工作、方式转变,认真落实流动人口信息采集、达到要求标准,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2.完善网格管理。健全乡--村(社区)--网格员管理服务网络。强化信息采集,现居地流入人口信息采集率达95%,户籍地流出人口信息采集率达95%,采集信息入库率达95%,新建流动人口信息协查提交率90%,完善流动人口信息动态更新机制。

3.加强业务培训。乡计生办对村(社区)计生专干业务培训1次,确保相关政策措施和各项服务管理工作有机衔接。

(三)强化信息化支撑

1.突出抓好信息交换。切实抓好流动人口网络信息交换,坚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平台应用情况通报制度,强化后进村工作督导力度,实现乡级流动人口平台应用率达到100%,流动人口信息提交率、反馈率、通报接收率达到98%工作目标。

2.全面提升数据质量。完善统计信息分析应用工作制度,定期通报统计数据,强化基础信息核查比对,督促村、社完善流出、流入人口个案重复、错误、缺失信息内容,建立信息引导服务管理工作机制。

3.强化网络办证服务。全面实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电子化,建立完善电子档案,流动人口成年育龄妇女电子婚育证明建档率达85%以上;完善流动人口一孩生育服务网络登记系统,实行网络办理生育服务登记承诺制,加强网络登记宣传,方便流动人口办证。

(四)推进均等化服务

1.强化均等化服务。探索建立流动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社区工作平台,建立曙光(社区)为流动人口便民服务网点。

2.开展专项行动。加强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工作,针对企业、社区、市场为新增流动人口主要来源的实际,送政策、送技术、送避孕药具、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政策前置宣传,打造服务型政府。

3.深化便民维权。进一步简化办证程序,加强流动人口信访维权工作督导,落实流动人口“一孩生育服务登记制度”,认真受理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合理诉求,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

(五)构建联动化机制

完善综合治理。健全“党政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将流动人口卫生计生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落实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加强区域协作。切实推进跨省区域协作,特别是与云南省威信县的协作配合,建立协作机制,加强流动人口协会建设。

四、工作重点

近年来,我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与省市县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仍然面临不少矛盾,仍然是制约我乡人口计生整体质量水平提高的瓶颈问题。因此,各村各部门在贯彻落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机制过程中,要突出以下工作重点:

(一)切实强化统筹管理。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范围,实行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坚持乡村一把手亲自抓、班子成员共同抓和“一票否决”的管理机制。认真落实《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工作方案》,进一步夯实公安、卫生、民政、财政等部门的工作职责,严格执行综合执法、协作通报和行政问责制度,形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计划生育群众自治体系,全面实行“村为主”战略,夯实村干部包挂流动人口重点对象的责任,定期组织集中清理清查活动,切实增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效果。

(二)大力推进服务均等。服务均等是贯彻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机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村、各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向流动人口提供计划生育相关的咨询服务,充分利用节假期间外出务工返乡高峰的有利时机,组织开展服务和清理登记活动,为流动人口育龄人群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三)努力实现信息共享。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工作,以计生信息化建设平台为龙头,夯实公安、卫生、民政等成员单位按月通报流动人口计生信息的职责,完善部门、区域之间信息交换、查询、反馈机制,为切实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工作提供信息支撑。计生办要落实好流动人口信息平台的维护管理责任,建立信息接收、下载、交换等日常工作制度和全员流动人口信息数据库等网络系统定期报送统计报表,反馈、回复流动人口个案信息,实现流动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情况的实时沟通和动态管理。

(四)着力推动区域协作。各乡村要根据辖区内流动人口的总量、流向、流时、趋势等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分层次级的协作交流,加快落实与周边省市县乡镇的双向互动管理协议,建立健全清理清查、协作互动、信息平台三项机制。切实加强现居住地、户籍地之间流动育龄妇女计生信息实时互通、协作办案工作,不断探索创新区域协作模式,丰富合作内涵,努力实现责任共担、合作双赢的工作目标。

(五)建立双向考核机制。双向考试是加快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机制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手段,各村各部门要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纳入目标责任制范围,开展考核,落实一票否决。要按照流入地、流出地共同管理、共同服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原则,实行流入地、流出地双向考核,从流出地掌握的情况考核流入地,从流入地掌握的情况考核流出地。

五、组织实施

篇6:外来人口服务中心方案

我村为了全面贯彻省、市、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把流动人口管理纳入社会治安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全面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结合我村实际情况,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动力,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特殊管理。以提高社会化、法制化、信息化,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控严、服务好为目标,大力加强改进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

二、工作内容

1、建立流动人口管理登记卡,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分类登记、跟踪管理、优化服务。

2、落实流动人口流出人员数据库。流入人员工作情况、活动规律及社交情况,要每月掌握第一手资料。

3、对流入人员出租房屋要签订租屋协议书,是暂住或常住,做什么职业等。

4、完善社会管理,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构,完善分工负责制。计划生育和综合治理部门要相互协作建立统一管理的模式,做到双管齐下,并纳入政府部门的日常工作之中。

上一篇:有关五年级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应届生求职面试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