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细胞》教学反思

2024-05-02

《伟人细胞》教学反思(精选10篇)

篇1:《伟人细胞》教学反思

秦文君的小说《男生贾里》贴近中学生生活,人物个性鲜明,语言生动有趣,受到了学生们的大力“追捧”。所以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他们对我布置的有关预习、搜集资料的作业显得热情空前的高涨,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在教学《伟人细胞》时,我主要采取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首先从体裁入手,由于学生平常都比较喜欢看小说,故而请他们自己说说看完一篇小说后留下印象最深的方面。小说的体裁特点决定了小说吸引读者主要靠的就是:个性鲜明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等等。比如说《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个个面目不同”,《项链》中的情节曲折,尤其是结尾出人意料,发人深省。在学生纷纷畅谈自己独特的体验后,教师因势利导,和学生就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共同确定本课教学目标。这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学习兴趣也就大大提高了。在了解文章的梗概时,我让学生学会如何复述故事、概括情节,在这个过程中,再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来明确要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设置了“质疑与探究”的过程。首先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由学生提出不能理解的地方,简单的问题由学生互答,稍有困难的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点拨。然后,教师再提出几个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主讨论。

篇2:《伟人细胞》教学反思

实际教学过程如下:

1、谈谈自己的理想,引出贾里的伟人计划2、初识贾里:首先从贾里日记中认识贾里,再整体感知课文3、走近贾里: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准备复述四个故事4、分析贾里人物形象5、忠告贾里:贾里前三次没有成功,第四次没想出名却意外扬名,这是为什么?你从其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如果你是贾里的好朋友,请你告诉贾里,想要成为伟人,出来远大的志向,还需要什么?6、找找身边的贾里7、教师寄语8、作业布置 反思:

这节课用不同的形式来帮助学生了解贾里的性格特征,因为人物是小说的重要因素,人物性格是小说教学重难点。通过预习学生对人物也有一些了解,很快就能把握文章从小事做起方能成就大事的主旨。

教学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在环节安排上,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先让学生复述故事,在用四字短语概括故事。另外学生的预习也不够充分,复述故事时,没有能够大胆的上台表演。有些环节比较多余,如第六环节,让学生找找身边贾里的影子,没有多大的意义。

2、学生好像只是知道文章从小事做起方能成就大事的主旨,但是对贾里失败的原因不能很好的总结,不能深入感受生活。同学们分析贾里的优点与缺点时,教师可以将内容记在黑板上,并且引导学生讨论:贾里这么多缺点,他还能成为一个伟人吗?

3、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篇3:《伟人细胞》教学反思

一、案例: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问题情境: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2.提出问题:

各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酵母菌的知识.想一想关于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自己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尝试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如:

小组Ⅰ:酵母菌采取何种细胞呼吸方式?

小组Ⅱ: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分别是什么?

小组Ⅲ: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是否一样多?

3.作出假设: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如:

小组Ⅰ: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所以我们认为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小组Ⅱ:酵母菌可用于发面、酿酒,所以我们认为酵母菌有氧呼吸的产物中有CO2;无氧呼吸的产物可能是酒精.

小组Ⅲ:酵母菌用于酿酒时,前一阶段产生的气泡多,后阶段产生的气泡少,因此我们认为酵母菌在有氧呼吸时产生的CO2比无氧呼吸产生的多.

4.设计实验:

教师通过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

问题(1):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条件?

问题(2):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

问题(3):怎样鉴定有无CO2产生?如何比较CO2产生的多少?

问题(4):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存活?

学生小组讨论,解决相关问题,将实验设计的大体思路确定为:设置对比实验——比较在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的种类和产量.酵母菌在密闭的条件下培养可创造无氧条件,在间歇通气的条件下培养可提供有氧条件;用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鉴定有无CO2产生.

每组讨论后,师生汇总,逐步细化,写出包括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在内的实验方案并绘制实验装置图.

5.进行实验:

首先小组展示设计的实验装置图,然后再由师生共同讨论后修正,确定实验装置如下:

最后,教师展示实验结果.(由于实验需要时间较长,因此实验应提前2~3天准备)(1)观察比较A、B两装置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2)从A、B两装置中各取2ml培养液,分别注入两只洁净的试管中,向试管中各滴

入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的试管中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6.实验结论及交流、应用

(1)根据实验的结果得出本小组的结论.然后,用简明科学的语言,描述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每种呼吸方式的条件和产物的区别.(2)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可以检测有无酒精生成.想一想,这一原理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二、反思

教师在组织探究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探究活动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强调学习的过程,并不是忽视学习的结果,而是对学习的结果有更高的要求,探究是获得这些结果的重要途径.本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设计和进行对比实验,分析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情况.因此,探究活动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从有氧、无氧条件的创造、产物的检测,到材料用具,再到实验装置的设计,要求学生在探究活动的每一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

2.要有值得探究的问题或研究任务

每个探究活动中都应该有学生未知答案的问题.如果问题的答案学生已知道,探究便失去了意义.因此,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中重要的一环.教师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的平台,让学生的提问有一定的知识背景作为支撑,以便学生发散思维,提出有方向性、有深度、有广度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才有探究的价值.

3.要有民主的师生关系和求真求实的氛围

篇4:《伟人细胞》教学反思

1 教材分析

本节是高中学生学习了必修3的第一节,其主要内容包括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与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个方面。该节内容是学生理解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知识的基础,对学好“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等章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 学情分析

内环境的相关知识在初中新课程中涉及较少。初中新课程仅仅就人体中八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做了简单的介绍,但因初中学生初二下学期会考结束后就没有再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生物知识,间隔时间较长,印象也不是很深刻。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他们回忆相关知识。由于笔者执教的班级是选修生物的班级,相对而言,他们对学习生物的兴趣要浓烈些。通过初中阶段已学习到的人体几大系统功能,总结出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是特别难。

3 设计思想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内容是比较好理解的。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内容,相对于前者要难理解些。教师借助一些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技能训练,学生既能领悟出模型方法,又能进一步理解有关知识内容,在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学习了知识。在组织教学过程中,笔者运用启发教学理念,并配以一些图片、动画、探究实验等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抽象的情景更为直观和真实,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4 教学目标

(1)描述内环境及其作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5 教学重难点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6 教学过程

课前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学案。学生预习本节课本内容,完成学案基础知识内容。教师依据学生的先学情况,考虑实施后教的策略。

6.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视频:边防战士、炼钢工人、抗洪抢险战士的工作环境。提出问题:视频中的恶劣环境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影响?他们是如何维持体温的?大量出汗后为何要及时补充淡盐水?这样使学生知道人体必须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引出本章课题。

教师借用《红楼梦》里的一句话:“女人是水做的。”通过问题:那男人是不是水做的呢?引起学生的关注。出示资料:成年男性体内含水量大约是体重的60%,成年女性体内的含水量大约是体重的50%,出生一天的婴儿,体内含水量大约是体重的79%。教师顺势提出体液的概念。

设计理念:让学生体会这些人工作的艰苦,认识他们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教育的渗透。

6.2挖掘已有知识,切入主题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页正文前三段内容,观察视频:草履虫、血液中的血细胞的生活环境,思考并讨论二者的区别。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细胞可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生活在体内的液体环境中,一般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教师引出本节课题:细胞生活的环境。

设计理念:从学生熟悉的现象人手,放眼于生命世界中“细胞生活的环境”的广阔视角。这样的话,不但可以很好地衔接必修1《分子与细胞》,充分调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经验,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3联系生活,构建核心概念——内环境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手脚磨出的水泡情景,思考水泡中的液体来源于哪里。并展示血浆的实物,出示内环境的示意图,要求学生尝试归纳体液的组成和内环境的组成。

设计理念:生活化的事例,更加有益于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细胞外液”有感性认识。

6.4学习内环境的组成

教师用动画演示组织液、淋巴和血浆之间物质交换的动态过程,引导学生讨论、观察、归纳三者之间的关系,尝试构建概念图。

学生阅读课本资料分析,归纳出生命起源于海洋,尝试从组织液、淋巴液和血浆之间联系的角度分析三者成分的差异。

设计理念: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让归纳贯穿于教学中,将单调的知识串成知识链,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这样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还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6.5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内环境理化性质之一是渗透压,拓展组织水肿的相关知识。教师设置疑问:为什么蚊子咬了会起疱,过段时间疱为何又消失?为何婴幼儿食用劣质奶粉后会变成大头娃娃?

设计理念:教学融入生活中,才具有生命的活力。教师要让学生感受知识源于生活,再用学到的知识回归生活并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6.6讨论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师用模式化的方法模拟和展示人体细胞、内环‘境以及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大致过程。质疑:我们每天摄取一定量的食物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这样的营养物质是如何到达组织细胞的呢?并引导学生回顾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相关知识,展开讨论,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设计理念:学生在建构模型的过程中必然要去探究、交流和学习,并且印象一定非常深刻。这样对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生物的科学素养有很大帮助的。

7 教学反思

篇5:伟人细胞教学设计

一、了解作者、文学常识

二、了解小说三要素、人物描写五种方法及衬托手法。

三、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故事主要情节,能复述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感受充满个性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理清三次挫败和最后成功的原因,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接触到一位新朋友,他和我们一样,刚刚踏进初中的校门。他叫贾里,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同龄人之间,应是有着共同的话题,今天我们继续与他聊聊,深入了解这位新朋友。

二、出示目标,齐声朗读。

1、感受充满个性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理清三次挫败和最后成功的原因,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

三、研读文本,初识贾里。

1、贾里到底是怎样一位朋友,你知道他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吗?

2、才智不凡、爱憎分明、勇往直前,是贾里对自己的评价,那你眼中的贾里是怎样的人呢?

请同学们找到描写贾里的句子,说说你眼中的贾里形象。

提示:(一句话或一段话),运用描写,给大家塑造了一个的贾里。

四、对话贾里,深入剖析。

1、老师辗转联系到了贾里,他表示很高兴和大家做朋友,并有一些疑惑想跟大家说说,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看,他的消息来了。

贾里:Hi,大家好,很高兴认识大家,

阳光3班:Hi,贾里,Can we help you?

贾里:最近有些疑惑解不开,我一直想成为一个伟人,自认为伟人应敢爱敢恨,就找了邱士力来恨,可结果令人纠结,我们成朋友了,矮个伟人都有范儿,我也去健身,无疾而终,伟人都是弄潮人,赶着时髦去打工,打工不成,剪坏衣,我的伟人A、B、C计划全泡汤,这是为什么呢?

阳光3班:A计划失败:同学不是恨的对象,立场错了。

B计划失败:改变形体无异于伟人理想,外表不重要。

C计划失败:年龄小,打工不切实际。

总之:动机不当,不切实际。

贾里:平日里可歌可泣的事做了一堆无人问津,拿了本“破书”就轰动校园,成了“今日明星”,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是为什么呀?

阳光3班:你不怕吃亏。

贾里:看来伟人是做不成了,我只是个普通人,只配做点鸡毛蒜皮的小事。

阳光3班:小事包含着伟大的一面,能做好“鸡毛蒜皮的小事”,才有可能做好惊天动地的大事!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方能成就大事业。

贾里:你们的话,让我茅塞顿开,我会努力做好小事,成为一名真正的伟人的,再见。

阳光3班:祝你早日实现你的梦想,再见。

2、假如细胞可以移植,你觉得贾里还应该移植哪些伟人细胞?

五、总结全文

出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反思课堂效率。

题目:初一算是结束了,不管它是好是差还是不好不差,贾里都得对初一说再见了,班主任死鲜Φ骼胙校,新的班主任接班了。他让每一位同学写一份自我介绍,贾里会怎样介绍自己呢?介绍时要求有姓名、性别,优缺点,获得的荣誉。

六、布置作业

1、贾里的故事幽默风趣,欲知前情如何请看《男生贾里》,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男生贾里新传》

2、贾里的死党鲁智胜也是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请同学们用人物分析方法来解读鲁智胜。

七、板书设计:

伟人细胞(秦文君)

贾里自评:才智不凡、爱憎分明、勇往直前、

我评贾里:有梦想、不怕吃亏、锲而不舍、勇于实践

不切实际、不够细心、

篇6:《伟人细胞》创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能复述故事内容,理清结构脉络。2.通过分析、讨论,了解人物性格,理解文章主旨。3.学生初步确立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的生活态度。重点难点:

重点: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鲜明的个性。

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只有以普通人的身份,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方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教学步骤:

一、检查导入

请学生说说心中的伟人是谁,并说明理由。教师:细胞是什么?

学生探究:查字典或看生物书上细胞的图片。

学生交流、发言:细胞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单位,就像造房子的砖!教师:“伟人细胞”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

明确:伟人应该具有的素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秦文君的小说《伟人细胞》。课件演示贾里画像

二、简介作者

学生简介,教师补充。

秦文君,当代女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男生贾里新传》、《女生贾梅新传》、《小鬼鲁智胜》等,先后40余次获得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冰心儿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其中《男生贾里》、《小鬼鲁智胜》、《家有小丑》等10余部作品被改为电影、电视剧先后播映。

三、检查预习1.填充下列成语

茅()顿开

一()惊人

无动于()咬文()字

不屈不()

道听()说 其貌不()

出谋()策

鸡毛()皮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自诩

荟萃

宿怨

跻身

查老师 ......保佑

履历

豁达

硬撑

骷髅 ......

四、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学生阅读课文自由讲述)2.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提示:人+事)学生发言。

教者总结:本文记叙了初中一年级学生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实现伟人计划的曲折过程。

3.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思考探究:

(1)贾里认为伟人应该具有哪些细胞呢? 学生交流,相互评价。

教师明确:才智不凡、爱憎分明、勇往直前、豁达洒脱、旗帜鲜明、有爱有恨、轰轰烈烈。

(2)他追求伟人细胞经历了哪几件事呢?请在书上作好圈点勾画。(学生自学课文)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并明确课文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1——18节)化敌为友。贾里有爱有恨,恨邱士力,结果“恨不起来,却成了朋友”。

第二部分(19——29节)矮个风度。贾里追求“矮个风度”而参加健美班训练,结果却被人认为他的体型符合新潮观念而不了了之。

第三部分(30——44节)打工计划。贾里打算“一鸣惊人”去大工厂打工,结果把借来的名牌西装的羽纱剪了一个口子,让朋友足足笑了1分50秒。

第四部分(45——54节)意外成功。贾里当伟人的计划失败后,心里闷闷不乐。后来却因为主动要求把那套破损的书分给自己的区区小事而引起了轰动,获得了意外的成功。

五、精读探究 教师:贾里追求伟人细胞,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成长过程,贾里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呢?请同学们精读课文,思考三个问题:

1.贾里认为自己刻意做的三件事都失败了,他认为自己失败在哪里? 2.此时贾里心里充满了甜酸苦辣,假如你是贾里的好朋友,你会对他说句什么话呢?

学生畅谈。

教师小结:如果贾里在我们的集体中,我相信你们会成为好朋友的。

3.你认为伟人还应该具有哪些细胞呢?学生思考交流

六、联系实际,畅谈理想

贾里有一个伟人梦,作为他的同龄人,你也一定有伟人梦。

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假如伟人细胞能够移植,你想移植哪种伟人细胞,为什么?

小组讨论并交流。

七、小结

实现伟人之梦的历程虽然充满艰辛和坎坷,但我相信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这些优秀的伟人细胞一定会助你走向成功之路!老师对你们有信心!

八、布置作业

1.掌握文中重点词语。2.请写下你的伟人之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巧妙地安排故事情节的方法。

2.通过阅读,品味分析人物个性化语言及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语言。圈点、摘录精美的词语、句子、段落,进行语言积累。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语言以及人物描写个性化的方法。难点:学习本文巧妙地安排故事情节的方法。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1.听写成语

2.提问:(1)贾里认为伟人应该具有哪些细胞呢?

(2)他想成为伟人经历了哪几件事?

一.探究人物形象

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1、学生讨论交流:

⑴日记中,贾里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由此你们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⑵使他成名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不怕吃亏)⑶贾里那些轰轰烈烈而且欲“一鸣惊人”的行为就只能充满着个人主义的色彩,而毫无可取之处了吗?联系具体章节品评。

示例:

“临放寒假时,鲁智胜道听途说来一个消息,说是许多高中部的学生都准备在假期里出去勤工俭学。贾里一听这消息,立刻行动起来,那些高中生大都是干干送报纸之类的杂活,而贾里准备在这方面一鸣惊人!”

明确:表现了贾里有上进心 再如:

A.鲁智胜提议拿小刀去划邱士力的车胎,贾里认为缺乏“大师”风度,懒得去做。

B.运动会上反对播放软绵绵的流行音乐。抗议后又以小号队来纠正靡靡之音。

C.打工计划中主动推荐自己,写推荐信。

⑷贾里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树立远大的志向,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2.贾里为自己是个“普通人,只配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懊恼,你准备怎样劝说他?

(“鸡毛蒜皮”的小事中包含着伟大的因素,只有做好小事,发展下去才能做好惊天动地的大事。平凡中生就伟大。)3.小结:

贾里的个性特征非常鲜明,他强烈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却又充满稚气、容易一时冲动而缺少坚忍不拔的精神、有上进心但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这些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它人物如鲁智胜、邱士力、学生会主席、林晓梅等也都有自己的个性。

三、品味文章的语言

鲜明的人物形象离不开个性化的语言,本文的语言生动活泼,诙谐幽默。选读你认为最生动幽默,体现中学生心理的文段供大家欣赏。

1.学生自由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词语,并说说理由。

(例: “鲁智胜提议拿小刀划邱士力的车胎,这虽然解气,但缺乏大师风度,贾里懒得去做”。

在贾里心中,似乎自己已是“ 大师”,羞与小儿为伍,懒得去做那些小孩子才做的事情,其实自己还极为幼稚,这就产生了幽默和讽刺效果,妙趣横生。)2.课后“【探究 练习】二”,你认为这三个“连……也……” 句对表现贾里伟人梦的破灭有什么作用?

(“连”,表示强调某一词和某一短语(下文多有“也”、“都 ”等跟它呼应),含有“甚而至于”的意思。

第一句的背景是,贾梅因邱士力说她“妖精”而“哭得满枕头是泪”,可因为把“歌星”赶下台,连仇人也“崇敬”,看见邱士力征服了多少人心,吹小号的主意也是邱士力出的,贾里和他相比还差了一点,伟人梦自然受到影响。

第二句,贾里先视邱士力为仇人,可现在已成了知己,还有什么可报复的人呢?自然成不了基督山伯爵那样的伟人了。

第三句,贾里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藐视,伟人梦自然又要破裂。

“连”字,使贾里看到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渺小,认清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还产生了没有用武之地的悲哀,无疑该从伟人梦中清醒过来。)

3、小结:

文章的叙述语言轻松活泼,诙谐幽默,情节安排巧妙,采用大胆的夸张笔法,造成一种令人会心一笑的轻喜剧效果。

四、探究本文情节安排的巧妙之处 围绕问题,分组探究:

1.文中贾里为了成为“伟人”作了哪些“可歌可泣”的大事?结果怎样?用自己的语言口头复述。小组讨论本文情节安排的巧妙之处,自由发言。

(教师点拨:从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方面考虑)2.作者把贾里日记放在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用意呢?

3.你认为前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意外成功,一鸣惊人”与前三个故事有什么不同?

4.教师小结:情节安排的巧妙之处在于:

三次失败的经过、结局及直接原因各不相同,从不同侧面塑造了人物形象。最后一次不经意而获得的成功,产生了喜剧效果,并揭示、深化了主题。

五、总结课文

文章生活气息浓郁。作者有厚实的生活积累,每个人物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影子。人物来自于生活,材料来自于生活,人物语言来自于生活,作品是提炼加工的生活,因而可读性强,读者易于接受也易于进入小说所创设的情境。

六、布置作业

篇7:课文《伟人细胞》优秀教学设计

2、了解本文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3、理解贾里“伟人计划”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以及其中蕴含的人生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2、理解贾里“伟人计划”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以及其中蕴含的人生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预习:

1、熟悉生字词。

2、熟读课文,了解四个故事,尝试对故事进行复述

3、思考问题:①贾里为了追求伟人素质自己做了哪些事情?请分别用短语来进行概括。

②贾里做了那么多事的目的分别是什么?结果怎样?

③他为什么会失败,能具体分析每一件事失败的原因吗?

④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贾里身上还是有值得我们同龄人学习的优点,你能从文中找出来吗?

⑤伟人是不是必须干大事,做小事是不是只能成为普通人?结合名言警句,具体名人事例谈谈你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在小时候都编织过漂亮的花环,对未来有各种各样的美丽的梦想。许多人都渴望自己与众不同,初一年级的男生贾里,甚至把伟人作为自己的目标,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伟人计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贾里究竟能不能实现他的“伟人梦”呢?

打开第51页《伟人细胞》(板书)

二、初步感知

1、解题

何为“细胞”?

责质、品质,伟人细胞即伟人所应具备的素质。

2、伟人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呢?贾里是怎样认为的?

日记中:才智不凡、爱憎分明、勇往直前

3、贾里有没有这样的素质?

自认为有

外人对此毫不察觉

好友也不给予肯定

4、面对这种看法贾里应而产生了一种想法,什么想法

希望这种不负责任的评价应当停止。

贾里想让别人不负责任的评价停止,于是决定去通过事情来证明自己具有伟人素质。

三、熟知情节

1、贾里为了追求伟人素质自己做了哪些事情?请分别用短语来进行概括。

恨邱士力、参加健美、工厂打工(板书)

2、故事并非我们概括的那么简单,请大家各自选择一个故事,然后站起来讲一讲。

你认为复述故事有何要求?

点拨:简洁;六要素把握住,起因、经过、结果;讲清高潮,结局;有详有略;并不是背课文,要抑扬顿挫

(学生准备,选择一个故事来复述)

(学生复述,学生评价)

四、分析贾里的失败

1、贾里做了那么多事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1)恨邱士力:与他正面交战

▲这件事体现他怎样的素质?——爱憎分明(板书)

2)参加健美:追求风度

3)打工:干一番大事业,希望能一鸣惊人

2、这些事情结果怎样?

1)恨邱士力:化敌为友,成为知己

2)参加健美:小个成了新潮

3)打工:剪坏线头,夺路而逃

总而言之:一事无成(板书)

3、他为什么会失败,能具体分析原因吗?

1)恨邱士力:想法错误,错误地处理了同学关系

2)参加健美:动机不纯,错误认为伟人与身材有关

3)打工:不切实际

4、这些原因都有个共同点?

贾里思想不成熟,认识简单化,做事都是想出风头,一鸣惊人,炫耀自己

动机不当,出发点错误

做事太大,太浮躁,不切实际,好高骛远

5、事情是失败了,可是贾里身上还是有值得我们同龄人学习的优点,你能从文中找出来吗?

学生活动

6、那么贾里最终成了伟人了吗?

没有成为伟人,只是最后做了件小事,造成了大轰动,全校皆知

五、分析贾里的成功

1、贾里做了一件什么小事?用短语概括——要了一本破书

2、复述故事(学生复述)

3、事情结果如何

成了今日明星,全校皆知。

4、贾里终于成了明星,这时的他有什么样的心情?——疑惑

5、文中怎么说?自己如何评价自己?

第59页50段、51段

贾里不明白为何大事不能成功,而小事却让他出名了

这时,对于一心想成名的,想成为伟人的贾里来说,自我评价方面又滑到了另一个极端,且仍把做小事与伟人对立起来,这是不对的,他依旧未明白。

六、拓展延伸

贾里弄不懂,你能不能明白其中的原因呢?请你以同龄人的口吻来告诉贾里。从自己的理解来看贾里的伟人计划。把同桌看成贾里,先试着说一说。(可以用名人名言,具体名人事例来辅证,增强说服力)

学生思考,回答。

例①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还是脚踏实地,做好某一件小事吧,你总有一天会成为真正的伟人。

②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我们的生活,做一个普通人。

③做伟人必须从小事做起。

④真正的伟人往往是平凡的,他们不张扬,不掩饰,如雷锋、徐虎。

⑤伟人不能自认自封,也不是天然成就,而是后天从小事锻炼而成。

七、总结

今天做好鸡毛蒜皮的小事,发展下去可以做好惊天动地的大事,成就伟业。

当然,可能依旧是一名普通人。

但是,许多小事本身就包含伟大的一面,如我们身边许许多多的平凡人,几十年如一日,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在平凡的岗位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这样的人,既是平凡的人,也是伟大的人,因为:平凡,才能孕育伟大!

八、作业布置

篇8:《伟人细胞》教学反思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必修一模块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细胞核知识是细胞作为生命系统重要知识的一部分, 是细胞的重要结构, 也是后面学习细胞分裂、分化、生长发育、遗传变异、中心法则等知识的基础。本节课通过四个资料呈现了细胞核的具体功能, 要求学生能够从材料中提取和分析信息, 总结归纳出细胞核的功能;对于细胞核的结构, 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区分, 明确染色质与染色体之间的转化关系。

本节课意在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 让学生由 “领着走”逐渐过渡到 “自己走”, 借助情境自学、合作互学等环节, 践行学生自学、互学、展学为主, 教师领学为辅的理念, 进而打造学本课堂, 弱化处理了细胞核的功能, 重点探讨了细胞核的结构, 制作了细胞核模型和染色体模型, 识别了细胞核结构以及理清染色质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制作模型,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资料分析, 使学生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让学生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四、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课件展示一张发育中的胎儿图片, 再出示一张科幻人兽混合胚胎图片。辨一辨:这个图片看起来是人, 还是像人?

(设疑成功后, 先不给出答案, 让学生继续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师:这是一张科幻图片, 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实现这样的梦想, 但人兽混合胚胎已经研究成功, 而且还存活一段时间。现在我们来一起了解与混合胚胎相关的视频。 (播放视频《英国允许人牛混合胚胎研究》)

师:通过视频, 大家看到:科学家将人类遗传物质植入牛的卵子, 即人牛混合胚胎研究需要借助人的皮肤细胞的细胞核和牛的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形成重组细胞, 以克隆人类胚胎, 作为医疗研究用的干细胞来源。视频里人兽混合胚胎引发的伦理问题本节课暂不做讨论。

出示课件:人牛混合胚胎具体过程图, 明确实验材料:人的皮肤细胞和牛的去核卵细胞, 并告知:人牛混合胚胎有99.9%的遗传物质 (DNA) 来自人, 只有0.1%的遗传物质 (DNA) 来自牛。

师:为了攻克人类的一些顽症, 科学家形成了一个人牛混合重组细胞。在这个过程中, 人的皮肤细胞给重组细胞提供了什么结构?

生:细胞核。

师:重组细胞的蓝色部分代表细胞的什么结构?

生:细胞核。

师:很好! 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核有哪些功能?下面通过分析导学案中的4份资料来进行了解。

(二) 引导学习, 理清知识

1.自学实验资料, 了解细胞核功能

【情境自学1】

设计说明:资料1和资料2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遗传。资料3和资料4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这样对细胞核的功能进行弱化处理, 让学生自己分析实验资料, 了解细胞核的功能, 效果很好。

师: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因此有人把细胞核比喻成细胞的“大脑”, 细胞的“控制中心”。为什么细胞核能成为细胞的“控制中心”?让我们一起走进细胞核的内部, 了解它的结构。同学们已经知道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那么, 所有的真核细胞生物中都有细胞核吗?

2.掌握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分布、数量以及结构

提问:你认为一个细胞具有多少个细胞核?细胞核是什么形态?同学们已经学过精子和卵细胞之间借助细胞膜进行识别和结合, 你认为精子有细胞核吗?卵细胞有细胞核吗?

课件投影白细胞、红细胞、双小核草履虫的图片, 标出细胞核的位置和个数。课件投影精子和卵细胞的图片, 标出细胞核的位置, 明确精子和卵细胞都有细胞核, 利用图片信息帮助学生掌握细胞核的分布和数量。

【情境自学2】

(1) 分布: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____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____等极少数细胞外, 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2) 数量:大部分细胞有____个细胞核 (如人口腔上皮细胞有一个细胞核) , 部分细胞有____个细胞核 (有些细胞有一个以上细胞核, 如双小核草履虫有两个细胞核、人的骨骼肌细胞中细胞核多达数百个) , 部分细胞没有细胞核, 如____。

(3) 结构:

【合作互学1】

制作细胞核结构模型和染色体模型。

材料:广柑皮 (制作核膜) 、胶水 (制作核液) 、细线 (制作染色质) 、花生仁 (制作核仁) 、牙签 (制作核孔) , 较长的细线 (制作染色体) 等。

要求一:以小组为单位, 用上述材料制作细胞核结构模型。

要求二:用较长的细线制作染色体模型。

提问1:细胞核作为细胞的大脑, 起着调控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的作用, 细胞核通过哪些结构与细胞质发生信息交流?联系细胞膜的功能, 你认为核膜应具有什么功能?

提问2:你认为哪些物质可以自由通过核孔?这对于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有什么帮助?

学生完成细胞核知识的自学以后, 课件出示细胞核结构平面图, 让学生对细胞核的结构进行类比, 标出核膜 (内膜、外膜) 、核孔、核液、染色质和核仁。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所学, 让其他进行评价。

【合作互学2】

(1) 结合课件图片:染色质是极细的丝状物, 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呈圆柱状或杆状, 也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用自己的话说说染色质如何形成染色体, 及判断遗传信息贮存在DNA上还是染色体上。

(2) 用自己的语言小结染色质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突出体现新课标基本理念中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随机使用和交叉使用。学生自学4份资料, 明白细胞核的功能;动手认识细胞核结构, 简单理解染色体与染色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能够认同“DNA贮存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的‘蓝图’存在于细胞核中,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因此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本节课学生出现以下思维兴奋点, 凸显了一定的教学张力。

第一次出现于细胞核模型制作后, 学生上台展示。其中有一位同学在解释细胞核模型时将核膜说成细胞膜, 后来说到两层膜时意识到细胞膜不是两层膜。教学时应允许学生犯错, 给学生一定的改正空间。当说到核液时, 学生再次说成细胞质, 全班同学马上举手, 给予纠正。

第二次闪现于一位同学将染色质和染色体模型放在一个细胞核模型的核液内, 引起全班的质疑。有学生认为核液应该只包围着染色质, 也有学生认为核液应该只包围着染色体, 更有学生认为核液应该既可以存在于染色质也可以存在于染色体, 因为它们是同一个物质的两种形态。

在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后, 一位同学说:“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找出染色质和染色体存在的时期。”于是, 学生们在课本上找到了答案:细胞分裂时, 细胞核解体, 染色质高度螺旋化成为染色体;细胞分裂结束时, 染色体解螺旋, 重新成为染色质。又一位同学起来发问:“那细胞分裂之前呢?”

教师领学:细胞分裂之前, 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中, 即染色质状态主要存在于细胞分裂间期, 有利于DNA的复制等。染色体状态主要存在于细胞分裂期, 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分配。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出现还与核膜、核仁有一定的联系, 如细胞分裂时, 核仁逐渐解体, 核膜逐渐消失, 染色质丝螺旋缠绕形成染色体;细胞分裂结束时, 出现了新的核膜、核仁, 染色体变成染色质形态。这些具体内容放在第六章《细胞的增殖》再具体学习。

第三次闪现于某同学的发问:“今天我知道了精子和卵细胞都有细胞核, 学习了细胞膜, 并且借助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这节课, 已经知道了精子和卵细胞在受精时是依靠两细胞的细胞膜接触进行信息交流的。那精子和卵细胞有染色体吗?它的存在形式是染色体还是染色质呢?”全班再次沉寂。

教师领学:精子和卵细胞有细胞核, 核内含有染色质。在正常情况下, 若不考虑变异, 精子和卵细胞含有23条染色质。至于为何是染色质形态, 目前只能告诉大家精子和卵细胞细胞核内有核膜、核仁, 两者不解体, 核内含有细丝状的染色质;同时, 它们是高度分化的细胞, 不能再进行细胞分裂。以后在必修二第二章 《减数分裂》再具体学习。

篇9:《伟人细胞》教学反思

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还要使学生习得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在组织探究活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下面结合笔者一个教学案例谈几点体会。

一、案例: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问题情境: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2.提出问题:各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酵母菌的知识,想一想关于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自己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尝试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如:

小组Ⅰ:酵母菌采取何种细胞呼吸方式?

小组Ⅱ: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分别是什么?

小组Ⅲ: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是否一样多?

3.作出假设: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如:

小组Ⅰ: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所以我们认为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小组Ⅱ:酵母菌可用于发面、酿酒,所以我们认为酵母菌有氧呼吸的产物中有CO2;无氧呼吸的产物可能是酒精。

小组Ⅲ:酵母菌用于酿酒时,前一阶段产生的气泡多,后阶段产生的气泡少,因此我们认为酵母菌在有氧呼吸时产生的CO2比无氧呼吸产生的多。

4.设计实验:教师通过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

问题(1):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条件?

问题(2):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

问题(3):怎样鉴定有无CO2产生?如何比较CO2产生的多少?

问题(4):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存活?

学生小组讨论,解决相关问题,将实验设计的大体思路确定为:设置对比实验——比较在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的种类和产量,酵母菌在密闭的条件下培养可创造无氧条件,在间歇通气的条件下培养可提供有氧条件;用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鉴定有无CO2产生。

每组讨论后,师生汇总,逐步细化,写出包括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在内的实验方案并绘制实验装置图。

5.进行实验:首先小组展示设计的实验装置图,然后再由师生共同讨论后修正,确定实验装置如下:最后,教师展示实验结果,(由于实验需要时间较长,因此实验应提前2~3天准备)(1)观察比较A、B两装置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2)从A、B两装置中各取2ml培养液,分别注入两只洁净的试管中,向试管中各滴入0.5m1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的试管中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6.实验结论及交流、应用

(1)根据实验的结果得出本小组的结论,然后,用简明科学的语言,描述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每种呼吸方式的条件和产物的区别,(2)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可以检测有无酒精生成,想一想,这一原理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二、反思

教师在组织探究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探究活动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强调学习的过程,并不是忽视学习的结果,而是对学习的结果有更高的要求,探究是获得这些结果的重要途径,本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设计和进行对比实验,分析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情况,因此,探究活动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从有氧、无氧条件的创造、产物的检测,到材料用具,再到实验装置的设计,要求学生在探究活动的每一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

2.要有值得探究的问题或研究任务

每个探究活动中都应该有学生未知答案的问题,如果问题的答案学生已知道,探究便失去了意义,因此,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中重要的一环,教师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的平台,让学生的提问有一定的知识背景作为支撑,以便学生发散思维,提出有方向性、有深度、有广度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才有探究的价值。

3.要有民主的师生关系和求真求实的氛围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需要民主的师生关系和求真求实的氛围,”在探究活动中,教师既是学生的平等对话者之一,又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探究的促进者,教师要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与指导,实现教学相长,因此教师应将自己放在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积极引导,尊重学生的思维和发言权,保护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和自信心。

篇10:《伟人细胞》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

这篇小说具有故事情节安排巧妙,人物描写富于个性,语言生动诙谐的特点,教学中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按照“把握情节—感受人物—体味语言”三个板块组织教学过程。课文篇幅较长,可安排课前预习。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认真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理出本课的字词表。

二、导入新课

请看过秦文君作品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作品内容及读书心得,教师简介秦文君和她的作品。解释“伟人细胞”的含义。

三、检查预习

四、把握情节

1.回忆课文内容,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写了什么。

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划分结构层次,为每部分拟一个四个字的小标题。

3.学生交流拟定的小标题,教师及时评价、鼓励。

五、感受人物

1.读课文,小组讨论下面的问题:

(1)贾里的日记道出了他的伟人标准,这些内容和下文有什么联系?

(2)为什么贾里三次实现伟人计划都失败了?

(3)贾里意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4)在你的心目中贾里是个怎样的人?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评价、鼓励。

3.请学生以贾里的朋友的身份赠给他一句话。

4.体味语言。

本文语言轻松活泼,幽默诙谐,请学生找出几处加以分析点评。

六、教师小结。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本文中的.贾里自认为有“伟人细胞”,但三次实现伟人计划的行动都失败了,最后做了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却引起了大轰动,贾里究竟有没有伟人细胞呢?教学中可抓住这一点,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使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的性格,理解文章中心,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教学步骤:

一、辩论前的准备:

(1)学生反复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2)教师给出辩题:贾里有(没有)伟人细胞。

(3)将全班分成两个大组,每组推选4人作为辩手,抽签决定正方和反方。

(4)全班推选一位主持人,再推选6人组成评议组。

(5)辩手、主持人分头准备,其他同学也可作相应的准备,参与自由辩论和点评(可在课下准备,教师要给学生两三天的时间,及时了解学生准备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二、课堂辩论

1.分为指定辩论和自由辩论,辩手先辩,然后其他同学自由参与辩论,最后,双方总结陈词。

2.学生点评。

3.评议组宣布辩论结果。

上一篇:衡水中学学习体会1500字下一篇:绝美古诗暗含十六个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