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处对外新闻宣传奖励办法

2024-04-15

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处对外新闻宣传奖励办法(精选7篇)

篇1: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处对外新闻宣传奖励办法

***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处

对外新闻宣传奖励办法

为充分调动全处人员的写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对外新闻宣传水平,为我处工作再上台阶,营造更好的舆论氛围,经研究从今年起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对外新闻宣传奖励,特制订《***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处对外新闻宣传奖励办法》。

一、奖励的对象和作品范围

本办法奖励的对象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处全体人员。奖励的作品范围为在***县以上(含***县)主要刊物、电台、电视台及政府网站,刊播的正面宣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经验成就的新闻作品。新闻作品以所发表的报刊、电台级别及在报刊上所占的版面位置或在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时所占的节目时段,作为奖励的依据,重点考核新闻的重要性及其所发挥的影响和作用;科研成果、论文以所发表的杂志级别、字数作为奖励的依据。

作品在媒体上刊登或播出以后,如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不予奖励:

1、内容失实或失误的作品;

2、不属于正面宣传的作品;

3、作品刊播后,虽无失实或失误,但因角度选择或表述 —1—

不当等原因而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树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处良好形象的作品。

二、奖励的媒体范围和内容

国家级: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含海外版)、《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求是》杂志等新闻媒体。

省级:《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江苏劳动保障报》,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江苏电视台等新闻媒体。

市级:《***日报》、《淮海晚报》,***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

县级:《今日***》、***县政府网、***县广播电台、***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

奖励内容:在上述各媒体上刊播的消息、通讯、新闻图片、科研成果、论文。

三、奖励标准

1、在国家级新闻媒体发表的稿件,每篇奖励600元,头版头条另加400元;其中,国家级政府及部门网站上发表的每篇300元。

2、在省级新闻媒体发表的稿件,每篇奖励300元,头版头条另加300元;其中,省级政府及部门网站上发表的每篇150元。

3、在市级新闻媒体发表的稿件,每篇奖励150元,头版

头条另加150元;其中,市级政府及部门网站上发表的每篇50元。

4、在《今日***》、政府网站、***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县级新闻媒体上发表的稿件每篇30元。

5、省厅及省经办机构要求撰写的调研类文章,报送省厅或省经办机构并全省交流的稿件,每篇奖励500元;市局及市经办机构要求撰写的调研类文章,报送市局或市经办机构并全市交流的稿件,每篇奖励300元。省、市、县举办相关调研类文章评比获一、二、三等奖的奖励办法,按照原有奖励的四、三、二倍进行奖励。

四、奖励程序和相关事项

1、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处建立对外新闻宣传奖励审核小组,负责奖励的审定。

2、凡符合奖励条件的新闻作品一经刊播,作者可凭样报、样刊或其他用稿凭证,向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处办公室申报,经审核小组审核后即可兑现奖励。

3、本办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执行。

本办法由***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处负责解释。

***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处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五日

篇2: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处对外新闻宣传奖励办法

桓台县卫生局

关于印发《xx县卫生系统新闻宣传奖励办法》的通知

各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县直各医疗卫生单位:

为充分调动各单位通讯员写作积极性,进一步加大全县卫生系统宣传力度,及时、全方位报道卫生工作成果,推进全县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经研究制定本办法。

一、奖励内容及对象

全县卫生系统干部、职工在各级党报党刊和卫生行政部门

举办的卫生报刊上发表有关我县卫生工作正面宣传的新闻稿件(含通讯、消息、报告文学、新闻图片、经验总结、信息等),都依据本办法进行奖励。有偿刊登的稿件,不属于本办法奖励范围。

二、奖励办法

(一)在《人民日报》、《健康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版头条上发表或播出文章,每篇奖励800元,其它版面按1000字以上、1000字以下分别给予600元、400元奖励。在其他国家级报刊杂志上用稿分别给予600元、400元、300元奖励。

(二)在《大众日报》、xx电视台《xx新闻》头版头条上发表文章,每篇奖励400元,其它版面按1000字以上、1000字以

下分别给予200元、100元奖励。在其他省级报刊杂志上用稿分别按300元、100元、60元予以奖励。

(三)在《xx日报》、《xx晚报》、《鲁中晨报》、xx电视台《xx新闻》头版头条上用稿奖励200元,其它版面1000字以上、1000字以下按100元、60元奖励。其他市级报刊用稿分别按80元、60元、40元奖励。

(四)在省委、省政府主办的刊物、简报上发表文章1000字以上、1000字以下分别按160元、80元予以奖励;在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刊物、简报上发表文章1000字以上、1000字以下分别按80元、40元予以奖励。

四、有关要求

为提高稿件质量,确保符合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政策,对报送的稿件一律实行审核登记:

1、工作人员所写的一般性的稿件经本单位负责人签字同意后交办公室登记并加盖局行政公章。

2、反映重大突发性事件的稿件,须经局分管领导审批同意后报局办公室加盖局行政印章并予以登记。

3、报送电视台的图像新闻经局领导审核同意后由办公室登记。

4、外单位人员所写反映国土资源工作的稿件,由局办公室

从严控制,经局领导审核同意后加盖局行政公章并予以登记。

5、除被《》录用的稿件外,其他被录用的稿件,投稿单位和个人应及时与市局办公室取得联系并予以登记。

6、未经审核登记上稿的,原则上不予奖励。因报道失实造成不良影响的,视情节轻重,追究当事人责任。

五、领奖办法

按本办法规定录用的稿件一律凭用稿通知单或上稿原件每一季度末由局办公室核定数额后到财务室领取奖金。

篇3: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处对外新闻宣传奖励办法

编辑本词条缺少概述、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办法(试行)》的通知(湘政发[1996]3号)

各行政公署,自治州、市、县人民政府,省直机关各单位:

现将《湖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湖南省人民政府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六日

湖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办法(试行)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为推动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特制订本办法。

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要求,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各项人事制度改革相衔接,既体现机关事业单位特点,又与企业和农村养老保险相协调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增强机关事业单位活力,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行权利、义务与强制性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合理负担的原则,行政管理与基金运营分开的原则。

二、养老保险的范围与对象

(一)全省各级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人民团体、民主党派(以下简称“党政群机关”)中的全部工作人员(含固定职工、劳动合同制工人、聘用制干部、计划内临时工,下同)。

(二)各级编制部门认定的、执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全民和县以上集体所有制事业单位中的全部工作人员。

(三)执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人事、工资关系挂靠在机关、事业单位或在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的人员(简称挂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四)中央在湘机关事业单位的全部工作人员(国务院规定实行行业养老保险统筹的除外)。

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

(一)基本养老保险金的征集标准

1、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标准。根据“以支定收、略有节余、适当积累”的原则,经全省测算确定为本单位在职工作人员上月平均工资总额的24%(工资总额构成按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的规定执行)。各行政公署和州、市人民政府可按照此原则并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地、州、市的缴纳标准。

2、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标准为本人上月平均工资总额的3%。本人月平均工资超过全省社会平均工资25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基数,低于上年全省社会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入个人缴费基数。挂靠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以当地上社会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

3、原未参加养老保险的劳动合同制工人、从非在职人员中招收的聘用制干部,应补缴养老保险金,从其参加工作之日起补缴到本《办法》开始的上1个月止。为简化手续,对补缴部分,1993年9月30日前参加工作的,单位缴纳部分按1993年9月30日本人月工资总额的15%计算,一次性缴纳;1993年10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单位缴纳部分按1994年12月30日本人月工资总额的20%计算,一次性缴纳。

(二)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来源与列支渠道

1、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来源是: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金;按规定收取的滞纳金;基本存款利息和增值收入;同级政府财政的补贴和其他收入。

2、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的列支渠道是: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单位,从单位经费拨款或自有资金中税前列支。挂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有聘用单位的,由聘用单位缴纳;无聘用单位的,由个人缴纳。按规定办理停薪留职的人员,社保机构委托原单位向其个人扣缴。

(三)基本养老保险金的缴纳办法

1、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收缴,采取特约委托收款方式,由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机构(以下简称机关事业社保机构)委托参保单位的开户银行代为扣缴(免签协议)。工作人员个人缴纳部分,由所在单位在其工资中代为扣缴,与单位缴纳部分同时向机关事业社保机构缴纳。挂靠在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机关事业社保机构可直接收缴,也可委托有关部门代为扣缴。

2、参保单位需向机关事业社保机构填报《湖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申报单》、《湖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花名册》、《湖南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职)人员花名册》,经审核后,由机关事业社保机构开出委托收款凭证,委托单位开户银行划拨,并存入机关事业社保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养老保险基金”专户。

3、基本养老保险金的缴纳与拨付,采取全额上缴,全额拨付,由社保机构发放离退休费的单位须向社保机构预缴1个月的周转金。

4、参保单位应按时向机关事业社保机构缴纳养老保险金,对逾期不缴或少缴养老保险金的,按日加收5‰的滞纳金。少数单位遇到特殊情况,不能按时缴纳的,可向机关事业社保机构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可以缓缴。缓缴期一般在3个月以内,最长不得超过半年。在经批准的缓缴期内,不加收滞纳金,但需按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补缴基金利息。参保单位和工作人员不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者,其中间断时间或不按规定缴纳时间皆不得计算工作人员的缴费年限。

5、参保单位出现分立或兼(合)并时,应在1个月内向机关事业社保机构办理养老保险变更手续。分立或兼(合)并前,欠缴养老保险金的,由分立或兼(合)并后的单位承担;出现破产、撤销或拍卖时,在财产清理中必须依法清偿欠缴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并为本单位已经离退休人员留足10年的养老保险金。预留的养老保险金由机关事业社保机构统一管理。

新组建的单位必须在组建后1个月内向机关事业社保机构办理缴纳养老保险金的登记手续。

(四)在实行基本养老保险时,有条件的单位还可实行单位补充养老保险和工作人员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由参保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经济情况建立,本金和利息记入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手册》,所有权归个人。《养老保险手册》由省人事厅统一制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由工作人员自愿参加。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必须实行分帐管理。

四、个人帐户与社会统筹

(一)机关事业社保机构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社会保障号码(国家标准GB11643-89)为每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建立一个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

(二)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记录如下内容:

1、工作人员个人缴费的工资基数、缴费比例和金额。

2、从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金中按本单位上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的8%和工作人员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5%划转记入工作人员个人帐户。5%的部分在个人缴费比例相应提高的同时,划转部分要相应降低,个人缴费达到工资基数的8%时,不再划转。

3、挂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从非在职人员中招收的聘用制干部,按缴费基数的16%记入个人帐户。

(三)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储存额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城乡居民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机关事业社保机构对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储存额,每年结算一次,并向工作人员出具养老保险缴费清单。

(四)建立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划转记入工作人员个人帐户以外的部分,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

(五)在《办法》规定范围内异动的工作人员,应及时到机关事业社保机构办理转移手续,将个人帐户上的全部储存额由调出地社保机构向调入地社保机构划转,但不变动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在《办法》规定范围以外调入的工作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全部储存额,由调出地社保机构向调入地机关事业社保机构划转,调入地的机关事业社保机构为其重新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工作人员异动工作时,社会统筹基金不得划转。

(六)对不符合退休条件而按有关规定办理离职、辞职、辞退、辞聘手续或终止劳动合同的人员,其个人帐户的储存额暂予保留,在其找到新的工作单位后,再将个人帐户的储存额予以划转,让其继续投保。在异动或中断工作前后个人帐户的储存额,可以累积计算,不间断计息。

五、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支付

(一)基本养老保险金支付项目:离退休(职)人员的离退休(职)费,按国家和省规定保留的津补贴23.8元(女的另加妇女卫生费)、奖金5-15元。暂未列入支付补贴项目的交通补助费、护理费及部分离休老同志享受的生活补助费等仍按原渠道支付。

(二)基本养老保险金支付的条件和标准

1、工作人员凡符合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参保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年限累计满10年及其以上的(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固定工作人员在本办法实施前的革命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从办理退休手续后的下月起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由三部分构成:

(1)单位和个人缴费年限均满20年(含20年)以上的,按本人退休前工资总额60%计算的部分,满15年不满20年的,每少1年降低1个百分点,满10年不满15年的,每少1年降低1.5个百分点。

(2)单位和个人缴费年限均满15年,从第16年起,每增加1周年,增加本人退休前工资总额的1%退休金,但增加部分最多不超过20%。

(3)以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储存额除以应缴费月数发给的部分,实际缴费月数超过420个月的只除以420。

本《办法》实施后,随着实际工资的逐步增加,将逐步降低基本养老金的给付比例。直到基本养老金的替代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为止。具体降低幅度由省人事厅提出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2、在国家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尚未出台前,工作人员退休时按上述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保险金低于湘人险(1995)92号文计发的退休费数额的,仍按湘人险(1995)92号文计发。

3、计划内临时工、从非在职人员中招收的聘用制干部及挂靠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并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年限累计满10年及其以上的,可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直至失去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条件为止;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年限累计不满10年的,每满1年,按离岗时上本省工作人员社会平均工资2个月的标准,发给养老生活补助金,一次付清。

4、在本《办法》实施之前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省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以及按国家和省里有关文件规定,退休时可享受优异待遇的高级专家、中小学教师、计划生育专干等人员,在退休时仍保持其荣誉者,保留国家和省里原规定的优异待遇;本《办法》实施以后获得上述称号以及享受优异待遇的人员,应由授予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或由本单位办理补充养老保险,退休时不再另行提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比例。

5、随着在职工作人员工资水平的提高和物价的上涨,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给离退休人员适当增加养老保险金。

(三)基本养老保险金支付办法

1、基本养老保险金先从个人帐户的储存额中支付,个人帐户储存额支付完后,再从社会统筹基金中支付,直至失去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条件为止。在退休前或退休后死亡的,其个人帐户储存额尚未领取或未领完的,其余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可发给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从单位缴费中划转记入个人帐户的部分,归入社会统筹基金。

2、基本养老保险金既可委托各单位代为发放,也可由社保机构直接发放。实行养老保险后,离退休(职)人员与原单位的隶属关系不变。

六、基本养老保险金的管理与监督

(一)参保单位和工作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存入机关事业社保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专户”,专项储存,专款专用。

(二)存入银行的基本养老保险金,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息。所得利息并入养老保险基金。

(三)为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应付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造成少数地区养老保险基金严重不足的困难,决定建立省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调剂基金。省调剂基金按省直和各地、州、市投保对象工资总额的5‰提取,从银行直接划转到省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局在银行开设的“基本养老保险调剂基金专户”上。

(四)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相抵后的结余额,除留足2个月的备付金,80%应用于购买国家发行的社会保险基金特种定向债券和国家发行的其他债券,其余部分纳入同级财政专户储存。存入财政专户的养老保险金,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息。财政运营的增值部分并入保险基金。

(五)机关事业单位社保机构的管理费从当年收缴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提取,具体额度由人事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商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退休人员的活动经费由社保机构按退休费总额的3%从当年收缴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提取,统一安排使用。其费用主要用于订阅报刊杂志、召开小型座谈会或组织小型文体活动,以及慰问住院病人。

(六)养老保险基金及机关事业社保机构按规定提取的管理费,免征税费(含“两金”)。

(七)省、地、县均设立由政府代表、工会代表、投保单位代表、退休人员代表组成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委员会,监督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

(八)基本养老保险金收入及管理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决算,但不得用于平衡财政收支。

基本养老保险金及管理费的预算、决算由机关事业社保机构编制,经人事部门同意,财政部门审核,报人民政府审定。

(九)基本养老保险金实行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双重审计制度,并定期向参加养老保险的单位和个人代表通报养老保险基金使用情况。

(十)机关事业社保机构每年应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工资总额、离退休人数和基本养老保险金缴纳情况,核查一次,核查时有权调阅参保单位的有关帐目和报表。参保单位在录用、调入、调出工作人员,或者对工作人员辞退、除名、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在办理手续后15天内到机关事业社保机构办理参保、停保、转移等有关手续。

(十一)参保单位瞒报工资总额而少缴基本养老保险金者,或虚报离退休费总额而冒领基本养老保险金者,由政府人事部门责令其改正,并补缴少缴金额或追回冒领金额。对单位处以少缴或冒领金额200%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处以少缴或冒领金额4%的罚款。

(十二)机关事业社保机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玩忽职守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除追回经济损失外,由政府人事部门对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法、构成犯罪的,提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社会保险的管理机构与组织实施

(一)各级社会保障委员会,负责审议养老保险的政策和发展规划,协调各有关部门的工作。

(二)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是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的行政管理机构,负责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法规、规章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三)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局(处、所)是社会保险的经办机构,主要是按照国家的政策规定,负责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运营以及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省机关事业单位社保局直接承办省直和中央在长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业务工作。

(四)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当地财政状况,从易到难,分步到位。今年先对自收自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全部工作人员和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劳动合同制工人、聘用制干部、计划内临时工以及挂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收缴养老保险金,以后逐步扩大到机关及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其他对象。有条件的地、市、县,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可一步到位。

(五)本《办法》实施后,机关事业单位中的部分人员原已参加劳动、民政部门养老保险的,劳动、民政部门的社会保险机构应分别将其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金的本金、利息一并划转到机关事业单位社保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养老保险基金专户”上,并将有关资料移交给机关事业单位社保机构。

(六)本《办法》如与国家社会养老保险规定有抵触的,按国家的规定执行。

篇4: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处对外新闻宣传奖励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管理,保障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职)人员的基本生活,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参照《济宁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办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县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及其职工,中央、省、市驻汶机关、事业单位及其职工,驻汶军队所属在编非军籍职工,应按照本办法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第三条基本养老保险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工作。

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负责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支付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

第五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实行县级统筹。

第六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标准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确定,由财政、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第七条县、乡机关、全额事业单位、差额事业单位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比例按本单位上月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39%缴纳,其中:单位负担部分,按本单位上月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37%缴纳;个人负担部分,按在职职工上月本人工资总额的2%缴纳,由本单位代为扣缴。经费自理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比例按本单位上月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35%缴纳,其中:单位负担部分,按本单位上月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33%缴纳;个人负担部分,按在职职工上月本人工资总额的2%缴纳,由本单位代为扣缴。

离退休(职)人员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第八条基本养老保险费单位负担部分,全额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全部由财政列入预算;差额补贴的事业单位,按差额比例列入财政预算,其余部分 1

从自有资金中税前列支;经费自理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从自有资金中税前列支。

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不计入个人应缴所得税的计税数。

第九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全额结算、按月缴纳制度。由财政部门统一代发工资的单位,单位和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财政部门按月统一代扣后,直接划转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所设立的专户;其他未实行财政部门统一代发工资的单位应于每月25日前,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基本养老保险费缴纳手续。

第十条参保单位应如实申报缴费基数,按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减免参保单位和职工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第十一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账户,记录其在职期间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数额,同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手册。基本养老保险手册由职工所在单位按规定填写,并定期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验。

第三章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

第十二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到达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职)年龄前一个月,单位持有关材料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基本养老金审核手续。凡未经审核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予支付基本养老金。

第十三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增加离退休(职)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的增加,由所在单位填报有关材料,按人事管理权限办理审批手续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增发基本养老保险金手续。

第十四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按照国家、省、市统一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执行。主要包括:

(一)离退休(职)人员的基本离退休(职)费;

(二)按规定增发的离退休(职)费、原职务(岗位)补贴、生活补贴、地方福利补贴等;

(三)离退休(职)人员死亡后的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

未列入上款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支付项目的,仍由离退休(职)人员所在单位支付。

第十五条基本养老保险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暂按现行规定统一拨付到离退休(职)人员原所在单位,由单位代发。待条件成熟时,委托银行代发,直至实行社会化发放。

第十六条经费自理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因经济效益差,连续6个月以上未发职工工资,无能力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由单位写出缓缴申请,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调查核实后,办理缓缴手续,缓缴期最长为12个月。

缓缴期间,原离退休(职)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委托银行代发,新增退休(职)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金补缴至退休(职)当月后,其基本养老保险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委托银行代发。

缓缴期满后,单位仍无能力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对其在职职工暂按停保处理,保留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待单位经济效益好转后再进行补缴。单位破产的,原欠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破产清算组以破产财产变现收入进行补缴;单位被兼并的,由兼并单位负责补缴。

第十七条1997年7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干部、固定职工,其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1997年7月31日后,按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时间计算缴费年限,两者合并计算为缴费年限,并作为计发基本养老保险金的依据。

合同制工人、原集体所有制固定工人、聘用制干部自计算工龄之日起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并作为计发基本养老保险金的依据。

第十八条参保职工停薪留职、脱产学习或出国留学等凡连续计算工龄的,其基本养老保险费仍按规定继续缴纳。

第十九条参保职工参军、失业、辞职、被辞退的,原单位应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其办理停保手续;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不予退还;重新就业的,应持就业手续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续保或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第二十条参保职工在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期间死亡、出国定居的,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退还其本人或法定继承人。

第二十一条参保职工被判处缓刑,仍留原单位或安排到统筹范围内其他单位工作的,缓刑期间应按原缴费基数缴纳,安排到统筹范围外工作的,原单位应为其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第二十二条参保职工被开除或被判处徒刑的,终止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将其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退还本人。

第二十三条参保职工跨统筹范围流动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接续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四条军队转业干部、退伍安置义务兵,自安排工作之月起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其服役及按规定待分配时间视为缴纳年限。

第二十五条委托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进行人事代理的各类人员,一律自办理人事代理手续并参加社会保险之日起计算缴费年限,原参加社会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可合并计算。其他事项仍按省人事厅《关于为委托人才服务机构进行人事代理的人员办理养老保险的通知》(鲁人险[1998]3号)执行。

第二十六条离退休(职)人员被判处有期徒刑及其以上刑罚的,自判处之日起,取消其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宣告缓刑或监外执行以及决定劳动教养的,停发其基本养老保险金,改发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

第二十七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纳入单独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不得提取任何管理费用。

第二十八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严禁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挤占、挪用、贪污,严禁用于平衡财政预算。

第二十九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发生困难时,县级财政部门应予支持。第三十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按月向县级财政部门提出拟支付金额申请,经审核同意后,由财政部门从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中将拟支付金额划拨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支出账户。

第三十一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额除预留2个月的支付金额外,全部存入财政专户。存入财政专户的余额资金,可购买国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其他任何形式的直接或间接投资。

第三十二条存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入、支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的资金,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计息,利息全部并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第三十三条劳动和保障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对用人单位的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离退休(职)人数、工资总额、财政状况等情况进行稽核。

第三十四条劳动和保障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支付、存储及管理使用等情况的监督。

第三十五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部用于支付离退休(职)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金。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办公经费、业务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2‰滞纳金。

缴费单位和个人逾期拒不缴纳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征缴。

第三十七条对不符合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条件,骗取基本养老保险金或其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稽查机构按照《山东省社会保险稽查办法》的规定责令其限期退还;情节严重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以骗取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挤占、挪用、贪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或者用于平衡财政预算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篇5: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处对外新闻宣传奖励办法

大劳发[2004]54号

第一条为保障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根据《辽宁省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和《关于辽宁省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实行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有关问题的通知》及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与其建立临时聘用关系的人员(含已在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临时工,以下简称临时聘用人员)均应按照本办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机关和财政补助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时,应到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办理临时工计划。

第三条大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一管理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其所属的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中心(以下简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承办市属及市内四区、高新技术园区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和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支付等工作。

其他区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所属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本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和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支付等工作。

第四条临时聘用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费基数为其上月实发工资额。月实发工资额低于我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我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高于我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按我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无法确定工资额的,按我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单位缴费基数为全部参保人员个人缴费基数之和。

第五条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参保单位和临时聘用人员共同缴纳。单位缴费比例为缴费基数的19%,个人缴费比例为缴费基数的8%。

第六条参保单位每月1—10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参保人数和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后缴纳。

第七条单位应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逾期不缴或少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滞纳金并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第八条基本养老保险费在税前提取。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在社会保障支出项目中列支,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由所在单位从其工资中代扣代缴。

第九条临时聘用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单独建帐,单独管理,不得挤占挪用。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建立严格的基金收支、财务管理制度,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十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依据公民身份证号码,为每位参保人员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参保人员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及其利息记入个人帐户。

个人帐户储存额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企业职工个人帐户记帐利率计息。临时聘用

人员跨统筹地区调动时,个人帐户储存额随同转移。

第十一条参保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一次性支取个人帐户储存额或余额,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一)聘用期间出国或赴港、澳、台定居的,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二)参保人员退休前死亡,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

(三)参保人员退休后死亡,个人帐户储存额余额部分一次性支付给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

(四)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不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第十二条参保人员同时符合下述条件的,可办理退休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一)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

(二)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三)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l5年以上的。

第十三条基本养老金计发按照《大连市人民政府转发省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大政发[2001]54号)规定的城镇企业职工退休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执行,即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组成。建立个人帐户前参加工作的临时聘用人员达到法定退休条件时,在计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基础上,另加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参保人员退休时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每超过一年增发上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0.6%。

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的1/120。

过渡性养老金按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乘以其建立个人帐户前缴费年限再乘以过渡系数计发,另加调剂金。过渡系数为1.2%。

第十四条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不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第十五条参保人员符合退休条件的,单位应在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当月,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个人帐户储存额,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同意后,办理退休手续。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审批的次月起,按月支付基本养老金。

第十六条参保人员退休后,基本养老待遇调整按我市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执行。

第十七条在本办法实施前已被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但未参加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临时聘用人员,单位应持原临时聘用手续、工资发放明细,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同意后,单位和临时聘用人员可按规定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补缴年限计算为缴费年限;未补缴的,其临时聘用期间不计算为缴费年限和不视同缴费年限。

第十八条本办法实施前已按我市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从本办法实施之日起改按本办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个人帐户储存额和缴费年限可前后合并计算。

第十九条本办法实施前已按我市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规定办理退休的人员,原退休待遇不变。今后调整待遇时,按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本办法实施前已参加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临时聘用人员,从本办法实施之日起,按本办法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按规定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帐户基金转移手续。

第二十一条已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临时聘用人员,在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帐户转移手续时,2001年7月1日以后个人帐户基金按规定予以转移,2001年6月30日前个人帐户储存额只转移关系,不转移基金。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依据转移手续如实记录临时聘用人员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储存额,其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期间的缴费年限和个人帐户储存额可与按本办法参保的缴费年限和个人帐户储存额前后合并计算。临时聘用人员按规定可计算为工作年限的连续工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定后,视同缴费年限。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从2004年7月1日起实施。其他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篇6: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处对外新闻宣传奖励办法

大 连 市 财 政 局 文 件 大 连 市 人 事 局

大劳发[2004]54号

关于印发《大连市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 用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区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人事局,市直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现将《大连市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大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大连市财政局(此页无正文)

大连市人事局

二○○四年六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养老保险 机关事业单位 临时聘用人员 办法 通知 大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04年7月22日印发 大连市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

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保障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根据《辽宁省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和《关于辽宁省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实行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有关问题的通知》及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与其建立临时聘用关系的人员(含已在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临时工,以下简称临时聘用人员)均应按照本办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机关和财政补助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时,应到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办理临时工计划。

第三条 大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一管理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其所属的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中心(以下简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承办市属及市内四区、高新技术园区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和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支付等工作。

其他区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所属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本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和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支付等工作。第四条 临时聘用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费基数为其上月实发工资额。月实发工资额低于我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我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高于我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按我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无法确定工资额的,按我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

单位缴费基数为全部参保人员个人缴费基数之和。第五条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参保单位和临时聘用人员共同缴纳。单位缴费比例为缴费基数的19%,个人缴费比例为缴费基数的8%。

第六条 参保单位每月1—10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参保人数和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后缴纳。

第七条 单位应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逾期不缴或少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滞纳金并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第八条 基本养老保险费在税前提取。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在社会保障支出项目中列支,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由所在单位从其工资中代扣代缴。第九条 临时聘用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单独建帐,单独管理,不得挤占挪用。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建立严格的基金收支、财务管理制度,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十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依据公民身份证号码,为每位参保人员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参保人员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及其利息记入个人帐户。

个人帐户储存额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企业职工个人帐户记帐利率计息。临时聘用人员跨统筹地区调动时,个人帐户储存额随同转移。

第十一条 参保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一次性支取个人帐户储存额或余额,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一)聘用期间出国或赴港、澳、台定居的,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二)参保人员退休前死亡,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

(三)参保人员退休后死亡,个人帐户储存额余额部分一次性支付给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

(四)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不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第十二条 参保人员同时符合下述条件的,可办理退休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一)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

(二)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三)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l5年以上的。第十三条 基本养老金计发按照《大连市人民政府转发省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大政发[2001]54号)规定的城镇企业职工退休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执行,即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组成。建立个人帐户前参加工作的临时聘用人员达到法定退休条件时,在计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基础上,另加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参保人员退休时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每超过一年增发上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0.6%。

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的1/120。

过渡性养老金按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乘以其建立个人帐户前缴费年限再乘以过渡系数计发,另加调剂金。过渡系数为1.2%。第十四条 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不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第十五条 参保人员符合退休条件的,单位应在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当月,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个人帐户储存额,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同意后,办理退休手续。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审批的次月起,按月支付基本养老金。

第十六条 参保人员退休后,基本养老待遇调整按我市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执行。

第十七条 在本办法实施前已被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但未参加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临时聘用人员,单位应持原临时聘用手续、工资发放明细,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同意后,单位和临时聘用人员可按规定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补缴年限计算为缴费年限;未补缴的,其临时聘用期间不计算为缴费年限和不视同缴费年限。

第十八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按我市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从本办法实施之日起改按本办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个人帐户储存额和缴费年限可前后合并计算。第十九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按我市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规定办理退休的人员,原退休待遇不变。今后调整待遇时,按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参加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临时聘用人员,从本办法实施之日起,按本办法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按规定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帐户基金转移手续。

第二十一条 已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临时聘用人员,在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帐户转移手续时,2001年7月1日以后个人帐户基金按规定予以转移,2001年6月30日前个人帐户储存额只转移关系,不转移基金。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依据转移手续如实记录临时聘用人员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储存额,其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期间的缴费年限和个人帐户储存额可与按本办法参保的缴费年限和个人帐户储存额前后合并计算。临时聘用人员按规定可计算为工作年限的连续工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定后,视同缴费年限。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从2004年7月1日起实施。其他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篇7: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处对外新闻宣传奖励办法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5〕4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28号)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关于参保范围

(一)参保的事业单位范围。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是指,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发〔2011〕5号文件精神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鲁发〔2011〕16号)等有关规定,目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含公益一类、二类、三类事业单位)。

对于划分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仍继续参加;尚未参加的,暂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其转企改制到位后,自转企改制基准日起,按有关规定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对于目前尚未确定分类类型的事业单位,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仍继续参加;尚未参加的,暂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其分类类型确定并改革到位后,纳入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

(二)参保的工作人员范围。根据省政府《实施意见》要求,严格按照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和人事管理规定确定参保人员范围。编制外人员应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于编制和人事管理不规范的单位,要先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清理规范,待明确工作人员身份后再纳入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

各地在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期间,已纳入参保范围的编制外人员,应划转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继续参保,原统筹期间的个人缴费相应转入本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其中,改革前(2014年10月1日前,下同)已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准领取养老金的人员,可保留在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原统筹期间的个人缴费并入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编制外人员的具体划转办法,由各市(指设区的市,下同)结合实际确定。

对于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单位中的编制内劳动合同制工人,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规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具体办法另行确定。

二、关于缴费基数

(一)单位缴费基数。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特点,省政府《实施意见》规定的本单位工资总额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

(二)个人缴费基数。机关单位(含参公管理的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包括本人上工资收入中的以下部分:①基本工资;②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指警衔津贴等国家统一规定纳入原退休费计发基数的项目);③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地区附加津贴);④年终一次性奖金。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包括本人上工资收入中的以下部分:①基本工资;②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指教龄津贴、护龄津贴、特级教师津贴等国家和经国家批准由省统一规定纳入原退休费计发基数的项目);③绩效工资。

除上述项目外,其余项目(包括改革性补贴、奖励性补贴等)暂不纳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纳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具体项目,按照与纳入统筹的养老保险待遇项目相对应的原则,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统一确定。其中,纳入统筹的养老保险待遇项目以省政府规定的待遇项目(标准)为准,其它自行增加的项目和提高的标准,仍从原渠道列支。

三、关于过渡期内养老保险待遇的计发 全省实行统一的过渡办法。对于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即:新办法计发待遇(含职业年金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保持待遇不降低;高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超出的部分,第一年(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20%,依此类推,到过渡期末年(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0%。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员执行新办法。

按上述办法对比确定实发养老金,需要调增或调减新办法待遇标准时,均相应调增或调减按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待遇不变。

(一)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

A:2014年9月工作人员本人的基本工资标准; B:2014年9月工作人员本人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等对应的退休补贴标准;

C:按照国办发〔2015〕3号文件和我省有关规定相应增加的退休费标准;

M:工作人员退休时工作年限对应的老办法计发比例; Gn-1:参考第n-1年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等因素确定的工资增长率,n∈〔2015,N〕,且G2014=0;

N:过渡期内退休人员的退休,N∈〔2015,2024〕。2014年10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退休的,其退休视同为2015年。

(二)新办法待遇计发标准。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新办法待遇计发标准=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待遇。其中,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省或市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1%。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指数,遵循改革前后待遇平稳过渡和衔接的原则,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统一测算基础上,设定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相对应的《视同缴费指数表》,工作人员退休时,根据本人退休时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等,对应《视同缴费指数表》确定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表》的具体设定办法,另行制定。

实际平均缴费指数=(Xn/Cn-1+Xn-1/Cn-2+……+X2016/C2015+ X2015/C2014+X2014/C2013)/N实缴;

Xn、Xn-

1、…X2014为参保人员退休当年至2014年相应本人各月缴费工资基数之和,Cn-

1、Cn-2…C2013为参保人员退休上一年至2013年相应省或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N实缴为参保人员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年限。

2.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省或市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3%。

3.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其中,计发月数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

4.职业年金待遇,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5〕18号)和我省有关规定执行。

四、关于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

对于改革前曾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改革后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工作人员,其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应予确认,不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并与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其他情形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在本人退休时,根据其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及对应的视同缴费指数等因素计发基本养老金。

对于从机关事业单位辞职和按规定辞退的编制内工作人员,辞职、辞退后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其改革前原在机关事业单位的连续工龄,按规定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并与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在本人退休时,按照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

五、关于各级政府的基金管理责任

全省执行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政策,统一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和缴费基数,统一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统筹项目和标准以及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统一编制和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统一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经办规程和管理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统一管理,各市结余基金由省授权市代管。市、县(市、区)对本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承担主体责任,省级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调剂制度,所需资金由省财政预算安排,通过均衡性转移支付对各市予以补助。

六、关于部分工作人员退休时加发退休费政策的调整 改革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劳模、有重大贡献的高级专家等荣誉称号的工作人员,在职时给予一次性奖励,退休时不再提高基本退休费计发比例,奖励所需资金不得从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由奖励单位或本单位按规定明确所需资金列支渠道。

对于改革前已获得此类荣誉称号的工作人员,本人退休时给予一次性退休补贴并支付给本人,资金从原渠道列支。具体计算公式:一次性退休补贴标准=本人退休时的月基本工资×提高的计发比例×计发月数。其中,在确定提高的计发比例时,仍按老办法对提高后不超过本人基本工资100%的规定执行;计发月数,按照平衡衔接的原则确定为180个月。符合原有加发退休费情况的其他人员,按照上述办法处理。

七、关于退休审批和有关参保政策

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审批程序不变,仍按现行干部管理权限执行。经批准退休的人员,由所在单位报参保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办理领取基本养老金资格核准和待遇核定手续后,实行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干部管理权限,符合提前退休或者延长退休年龄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可以提前或者延缓退休,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以其实际的缴费情况计发养老金。其中,经批准延长退休年龄的人员,应当继续参保缴费,直至延缓退休期满。少数人员年满70岁时仍继续工作的,个人可以选择继续缴费,也可选择不再继续缴费。待正式办理退休手续时,按规定计发养老待遇。

八、关于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政策的规范衔接 各地要妥善处理原统筹政策与省政府《实施意见》的衔接问题,确保政策统一规范。各地原统筹期间的养老保险结余基金并入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一使用,严禁挤占挪用,防止基金资产流失。

改革后,对于符合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的人员,其改革前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年限作为视同缴费年限,退休时按照有关规定计发待遇。原统筹期间的个人缴费(含本息,下同)发放给本人。其中,已退休的人员,可一次性发放;未退休的人员,可待本人退休时一次性发放,也可先划转至改革后的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退休时,该部分个人缴费不计入新老办法标准对比范围,一次性发放给本人。具体发放办法,由各市结合实际确定。

九、关于2014年10月1日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启动实施期间有关问题的处理

2014年10月1日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启动实施期间(以下简称此期间),工作人员经组织批准调动工作且符合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条件的,由调入单位办理其参保手续并补缴此期间的养老保险费;经组织批准从机关事业单位调动到企业工作,或辞职、辞退、开除的,由原单位办理其参保手续并补缴此期间相应时间段的养老保险费后,按有关规定转续其养老保险关系。此期间达到退休年龄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先按现行退休政策及时办理退休手续,暂按老办法计发相应的退休费待遇,今后按国家和省规定的“中人”过渡办法重新核定养老金。

十、关于养老保险经办管理

驻济省直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管理工作,实行省级集中经办管理,由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经办。驻济以外省直单位,原则上由设区的市集中经办管理。市、县级机关事业单位的经办管理方式,由各市政府确定。

驻鲁中央国家机关所属单位参照本办法执行,其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管理工作,实行省级集中经办管理。

本办法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9年9月30日,已有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上一篇:少年如果可以,请你看到散文下一篇:球桌呢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