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扭秧歌的作文

2024-05-17

关于扭秧歌的作文(共8篇)

篇1:关于扭秧歌的作文

原标题:秧歌之雄

好啊!好一个秧歌四起!

一群憨厚稳重的后生,一群如花似玉的女子,站时比松还直,动起来那叫一个眉飞色舞哇——挡也挡不住的气势!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我忘世了!

那虎背熊腰的鼓手打起来了,如地震了一般,急促的鼓点;像风暴一般,又像乱蛙一样,全身上下不停地抖动着。那已经不再是在捶大鼓,而是一种意念,一种放纵,一种自由。他们在用生命去捶!用爱去捶!用陕北的豪情去捶!

这喇叭和锣镲,那是吹得涨红了黑脸,敲出了民族特有的颜色,碰出了灿烂的金火花。宛若“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红军来时,红旗漫卷,锣鼓喧天,这是一场胜利的秧歌!这欢天喜地的气氛,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锣鼓响,秧歌起。”这农闲起来的正月,可不得了了,那叫一个万里尘土,千里余音。那打头儿的老汉,是个敦厚实诚的人,转着扭着大圈,脸上洋洋得意。手里拿着大红绸子,中间绑上了一个大结,看似一团乱麻,却极其富有动感。那长长的红绸儿,向四下摔出去,那老汉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尽力让红绸儿飘扬起来。

最让我喜欢的是伞头把式了,一男一女领头,男的咧嘴大笑,女的莞尔一笑。他们边旋转,边“公转”,边“自转”。时而还会互换位子,踏鼓点的脚步却丝毫没有差错。再瞧那把伞儿,伞杆笔直,伞面上有着漂亮的、绚丽的花饰,那伞儿舞得上下翻飞,往上撑两下,往下抖三抖,再旋上几个圈,可叫一个精妙绝伦啊!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扇起了黄土高原上的尘土,扇起了人们内心的激情,变幻无穷,神秘莫测。

愈扭愈烈!痛苦和快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舞姿和乐器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文/荷海(五年级)

公众号:61作文

篇2:关于扭秧歌的作文

关东秧歌,由来已久。早在4000多年前,辽西牛河梁曾经有一个女神庙,在女神庙中供奉着女神像。围绕妇神像的还有一个巨大的广场,是祭祀女神用的,这个女神庙的巨大广场就是用来跳舞的。

唐宋时期,国力几度强盛和封建城市社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歌舞表演艺术的空前繁华,其中最显著的标志便是歌舞表演艺术水平的提高和职业艺人队伍的壮大,有力地推动了民间歌舞由自娱性、群众性向表演性、职业性发展转化的,从而产生了由宫廷到民间,由都市到乡村,文艺舞台皆由歌舞表演艺术独领风骚的局面。从史籍中记载的宋代民间舞队情况来看,当时在新年、元宵灯节、清明节等重要节日场合所表演的《划旱船》、《踏跷》、《村田乐》等节目,至今仍是汉族城镇、乡村“走会”活动里常见的基本内容。

关东大秧歌的歌词,都是讴歌关东民风的歌谣,如:“一元复始万象兴,庆贺新春赏花灯。二仪呈祥福禄增,灯节焰花飞满城。三羊开泰洪福至,前村后镇鞭炮鸣。四季平安家家乐。丰衣足食喜盈盈,五福临门生活美,海安河清响歌声。六合同春普天庆,恭贺民众享安宁。七星高照年景好,禽畜兴旺稻谷丰。八节康泰万民福,二十节气人太平。九州升平人和睦,国泰民安天下宁。十全十美国运兴,万里江山彩霞红。(《十字令》)。

还有一些流传于民间的秧歌词,紧扣民情,而且隐喻,讥讽时弊,如:《煞公词》,就是一些走南闯北的民间艺人,即兴编词,随机演唱的。歌词是:

走街串巷唱民风,佳节秧歌颂太平。

五湖四海万民乐,东西南北庆安宁。

秧歌队里有唐僧,师徒西天去取经。

劝人行善莫作恶,天网恢恢不留情。

骑马坐轿是灯官,头戴乌纱是皇差。

当官不为民办事,贪赃枉法混吃穿。

铁面无私是包公,三口铜铡亮锃锃。

贪官污吏喝民血,早晚难免遭报应。

如今,扭大秧歌,是人们精神的一种洒脱,一种进步,一种回归。当人们走进大秧歌的行列的时候,便忘却了被生计问题缠绕压抑的困惑,便自觉不自觉的实现了一种对现实的洒脱,当人们在大秧歌的行列中,欢乐地、尽情地、忘我地舞蹈着的时候,仿佛离开了生活的大地而飘飘欲仙,是那样的轻松、畅快和愉悦。

现在看来,扭大秧歌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也不局限与过年、过节了。它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调味品”。

不论是在城市,或是在乡村,每天早晨或晚上,在广场,在社区,在场院等一些公共娱乐场所,您都能看到扭秧歌的“长龙”队伍,那真是:

喇叭声声响连天,关东秧歌扭得欢。

升平歌舞歌颂党,小康日子比蜜甜。

有关秧歌的长篇散文:生生不息话秧歌散文

今天,电视、电脑无孔不入,它们的势力扩张到了每一个角落,差不多像粮食、水和空气一样,成了人们的生活必须品。而其他的表演艺术、舞台艺术、民间艺术,都受到了它的强力冲击,活动的舞台越来越小,逐渐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尽管人们也在不断举办这个艺术节,那个文化节,这个汇演那个汇演,企图使其复兴,但终归挽救不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命运。但有一门艺术却如日中天、方兴未艾,大有燎原之势,那就是秧歌。只要是节庆的日子,就都可以看到欢快活泼的秧歌表演。就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秧歌也成了一种不可缺少的艺术。每当夜幕降临,在公园里,在广场上,在大街上,到处都可看到扭秧歌的队伍。每当我看到秧歌队伍,就把我的思绪带回了童年,带回了我那贫穷的小山村。

在我们那个小山村里,几乎常年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娱乐活动,就是扭秧歌了。但扭秧歌并不是总有,只有到了年关才能看到。所以我们盼年,除了盼穿新衣、包饺子、放鞭炮之外,就是盼秧歌了。到了年关,十里八村就都组织起了秧歌队伍,你到我这个村来演,我到你那个村去演,你来我往,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秧歌里唢呐,是最霸道的一种乐器,只要它一响起来,就会响遍全村,那就是海报,那就是通知,人们就会纷纷从家门走出来,站在路边,饶有兴趣地看这一年到头才能看上一次的秧歌表演。

在锣鼓声声、唢呐阵阵中,一队穿着花花绿绿绫罗绸缎的秧歌队伍,像长龙一样在乡村雪路上舞动着。男队员潇洒、活泼,女队员妩媚、艳丽。伴随由唢呐、锣鼓组成的秧歌调,秧歌队员们一手舞彩绸一手摇彩扇,进两步退一步,左一摆右一扭。扭到兴奋时,队员们有的挤眉弄眼,情态夸张,有的耸肩弓背,步履蜿蜒,有的摇摇摆摆,羞羞答答,天寒地冻里扭出了东北人特有的浑厚风韵,豪放风格,淳朴风情,异样姿态容纳了多彩内涵。火爆气氛下,路两侧挤满了男男一女女、老老少少,喜气洋洋中品头论足,目不暇接中你拥我挤。个子高的还好说,个子矮的只好踮着脚看,有的干脆爬到路旁的围墙或柴禾垛上居高临下欣赏,看得出了神,看得着了迷,如痴如醉,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孩子们则兴高采烈地尾随着秧歌队从村子的东头跟到村西头,雀跃着,嘻闹着,奔跑着,有的干脆跟着模仿去扭去跳……

秧歌调在吹奏,在飘荡;秧歌队在行走,在舞蹈。喜庆的气氛笼罩着寒冷的冬日,弥漫在乡村的上空,久久不散,仿佛春天已经提前到来。

在秧歌队伍里,还有各种节目穿插在里面。当跑旱船扭过来时,村民们就会欢呼起来。所谓跑旱船,就是用纸糊一个船形,船中间站一个人,多为女性,手扶船两边,边走边扭。我至今也不明白,村民们为什么对跑旱船那么感兴趣,他们甚至把看秧歌就直接说成是看跑旱船。每当秧歌进村时,人们就会携妻带子,招呼左邻右舍:“跑旱船的来了,走哇,去看跑旱船去。”此外还有跑驴的。也是用纸糊一个驴的样子,中间也同样站着一个女性,意思是骑在驴上。所以不同的是前面还有一个牵驴的。这两个人,往往是一对情一人或恋人,在表演中,还做一些挑一逗性的动作,但发乎情止乎礼,动作并不过分。其中也有扮演《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也有扮白娘子的,也有扮小丑的……但对我们孩子最有吸引力的,则是踩高跷。每当高跷走过来,就会被孩子们簇拥着,跟着往前走,一直送出村为止。随后我们也模仿高跷的样子,用树杈做成高跷,踩在上面,在村里走来走去,有时上学也踩着去。

秧歌队偶尔也有舞狮子的,但不很多。在我的记忆中只有一次。那一次,秧歌队在村里舞着舞着,忽然向生产队的场院舞去。人们在后面呼一呼拉拉地跟着。到了场院才知道有舞狮子。由于农村道路不平整,不能在路上舞,场院相对平整些,所以选择了这里。只见一头大狮子和一头小狮子跑进场院,欢快地舞动起来。有一武士打扮的人手持彩球,逗引着狮子。你看那狮子一会儿搔一痒,一会儿抖一毛一,一会儿打滚,动作流畅可爱。演到最后,大狮子和小狮子都站起来亮相。引来一片欢呼之一声。

从秧歌的“秧”字来看,这项活动应与农业生产有关。所记载,在很久以前,农民为了祈获丰收,每当春天到来,都要在田间地头举行祭祀农神的活动,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祭神活动中,逐渐吸收武术、杂技、戏曲等门类的技艺与形式,从而发展成一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民间生生不息,上千年来一经久不衰。

不过现在农村这种活动已经不多见了,却在城里漫延开来,成为人们一种喜闻乐见民间表演形式。但内容已简化了许多,除了娱乐之外,还有了健身功能。只有这种形式,没有被电脑电视冲垮,仍以其特有的形式,活跃在人们中间。

有关秧歌的长篇散文:鼓韵悠悠秧歌情

六时许,在铿锵的锣鼓声中,东丰县老年秧歌队似巨龙般在广场上翩翩起舞,凌空而来。走在最前面的是“秧歌头”,武丑打扮,手持大扇子服饰别具特色,彩色的秧歌服外边披着一袭玫紫色镶边的金丝绒披风。她踏着鼓点,动作协调,一招一式,透出特有的美感,后面的队员以她为核心,变换队形,扭什么样式都跟着她的感觉行进。她们身着色彩各异的绸装,排着整齐的队型,踏着鼓点,有条不紊地扭着,跳着,浪着,一会儿举起彩扇,当头挥舞,立刻,眼前翻动着粉红的朵朵祥云,在夜色和霓虹下不断幻化;一会儿举起绸帕,前后旋转,配合默契,挥洒自如,登时,朵朵鲜花盛开,如樱花灿烂。队伍的最后头是弄一根红头绳把头发扎成竖起来的小辫儿,把脸一边涂上一个红桃A,眼带墨镜,身穿红绸袄,腰系绸裙,手持折扇,随着鼓点扭着十字步,一走一退的小老头,二傻子一般的风趣幽默滑稽,让人捧腹大笑。紧接着一队挨一队,一伙接一伙,一串连一串装扮华丽的秧歌队踏着高亢的唢呐,踩着欢快的鼓点,扭着浪不丢的腰肢,花枝招展,五光十色,无拘无束,尽情发挥,走、摇、颤、跳、腾、挪、抖、闪,令人眼花缭乱,九支秧歌队各有各的扭法、各有各的招式、各有各的的彩妆,他们将古装盛妆与现代时髦服饰巧妙融合,或扮成小丑,那滑稽的忸怩作态逗你开怀大笑,乐癫不已;或男扮女装,女的尽显一握的柳腰,娇滴滴美若天仙,颤微微眼波流动,男的充满滑稽,脸蛋擦得油光铮亮,打情骂俏,粘粘乎乎,暗送秋波,令你过目不忘,忍俊不禁,惊艳称奇。

他们所吹奏的乐曲不只是传统的秧歌调,还将流行歌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悠扬、舒缓、欢快、激越,形式融戏曲、舞蹈、表演于一身,扭、逗、浪、俏、哏,粗犷、奔放、热情、火辣、欢快、诙谐幽默,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欣赏的人们在相互品评、啧啧称道的同时,也不自觉的翩翩起舞,沉迷其中。他们享受的不仅仅是一种感官艺术,更是一种百姓情结的完全释放。

他们是来自于各行各业的普通市民,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他们热爱生活,他们享受人生,他们在自娱自乐中把东北大秧歌这种大众化的娱乐赋予了传承和创新,将东北人的热情质朴、粗犷豪放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了东北人民长期以往积累下来的宝贵的文化财富。广袤的黑土地,纯朴而豪放的大秧歌风情,是东北人现实生活和理想追求的惟妙惟肖的再现,是永远的也描绘不完的和谐、美好的生活画卷。

夏天闲时就盼着落一场大雨,不要长。突然就泼了下来最好。先是黑云压城,昼夜难分,接着一道闪电一个炸雷,雨就不要钱的泼了下来。当然最好不要起风,就是雨直直的垂落,不断的。半个小时后,雨又莫名其妙的晴了。这时雨后的街上便出现了小贩的叫卖声,西瓜,桃子,甜瓜,都结了雨水的缘。而我最希望出现的则是推着老式自行车,车后架着两个条筐的卖葚子的人。掀开遮雨的塑料布,清白色的葚子露了出来,买之前当然要先尝尝。嗯,甜,裹了水的甜,来一盆。那时葚子并不这么稀罕,尤其是雨后小贩急于脱手,葚子格外便宜。所以买了一大盆,洗净了,就放在门洞的板凳上,看着雨后晴天,净如明镜,抓一把放在嘴里,这感觉真是舒适极了。

“捣浆蜜”是我小时的一种玩食,之所以说它是玩食是因为买它并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一种“捣”的乐趣。高粱细杆做成的棒在一盆糖浆糊里刮上一掇,然后就两根棍将这糖蜜糊捣来捣去,直至颜色由暗红变成了乳白色,那算你功力深厚。不过贪食的小孩没耐性,没两下便一股脑的捅在嘴里吃了。我就是。

篇3:关于扭秧歌的作文

一、祁太秧歌的发展历史

(一) 祁太秧歌的渊源。祁太秧歌是在当地民间人们在地头传唱的一种曲种的基础上, 与传统节日—元宵节的龙灯、旱船等有机结合延伸出来的。可以追溯到明朝, 民间艺人就开始编唱一些秧歌小曲, 例如:五谷丰登、并蒂莲以及闹五更等, 充分反映民间的实际生活, 通过祁太秧歌了解当地的区域文化与民俗, 且祁太秧歌也逐渐演变成登台演出。

(二) 祁太秧歌表现形式的发展。就祁太秧歌最初的组织形式来看是个人独唱, 随着时间的增长, 逐渐变成三、五人的组唱, 最后成立了班, 从单纯的个人独唱, 演变成歌加舞, 最后还添加了念白与情节, 还出现了起承转合, 完善了祁太秧歌中的人物刻画, 丰富了脸谱与服饰, 男女分腔与联曲的发展也较为成熟。

二、祁太秧歌具备的语言特色

祁太秧歌最明显的语言特色是通俗易懂, 比较抒发情感/ 生动 / 幽默, 为学唱与口头流传提供便利, 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

(一) 语言哲理化。祁太秧歌是经过长时间生活的提炼, 语言都富有哲理化, 例如《扳牛角》中的歌词:当婆婆莫忘本, 年轻时你也有婆翁, 为何不把媳妇儿疼。

(二) 语言生活化。在祁太秧歌中存在的韵脚都较为生活化, 属于实话实说的类型, 不加任何修饰, 给人一种亲切熟稔的感觉。祁太秧歌摆脱京韵十三辙的影响, 利用乡音进行押韵, 例如《改良算帐》中的“借手镯借衣裳, 借上衣裳当铺当”, 衣裳读“sa”, 当铺当读“da”等。

三、祁太秧歌具备的音乐特色

祁太秧歌是在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再融合其他相邻地区的民歌精华, 随着时间的推移, 就发展成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戏曲样式, 包含打击乐 / 唢呐以及丝弦曲等, 曲调极为简单, 但是艺人的技艺高超, 即使是相同的曲目, 也会出现多种唱法, 通过悠扬舒展、气势宏大、平板等多种表现手法, 来表现戏曲的感情。祁太秧歌是展现各个侧面的声腔部分, 例如曲式结构、音乐语汇以及编写技巧等, 综合运用各种调式, 并通过色彩来实现调性对比, 以展现风格迥异的剧目。为了对人物形象进行生动刻画, 需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性别、性格等进行花腔、虚字、衬词的创作。

四、祁太秧歌的舞戏结合

(一) 祁太秧歌表演。在祁太秧歌表演的过程中, 剧情人物分为三类:旦、生、丑, 又包含多种:武生、老旦、花旦、公子丑、长袍丑等。而祁太秧歌中的歌舞主要是三小, 直到现在也较为受欢迎, 例如《看秧歌》、《绣花灯》等, 表现活泼, 曲调优美。随着祁太秧歌的发展, 三小已经与祁太秧歌中的剧情与人物关系的复杂度不相适应, 才会延伸出胡生、二花脸、楞丑等。截止到目前, 祁太秧歌还未形成固定的表演套路与表演程式, 且还是主要描述农村的社会生活, 即使是表演中夸张的动作也给人毫无距离感, 较为亲切。艺人在表演唱词的同时, 会出现生活化的动作, 例如:推门、行走以及迈门槛等, 由于表演程式不固定, 且深受艺人日常生活的影响, 因此表演动作存在很大差异。

祁太秧歌的表演能够传递给人们舞动规则或者是意向精神, 展现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夸张形象, 又容易学, 是对民间劳作者动作的移植。艺人通过扇、伞、帕、棒等工具, 提高了表现现场的形式感与生动感。

(二) 祁太秧歌舞美。祁太秧歌表演一直使用传统装饰进行打扮, 例如:花旦画粉红脸, 红唇, 黑眉, 上身大红袄, 下身大绿裤, 白棉花放置于两耳等。由于祁太秧歌中不存在宫廷戏, 表现民间生活, 因此没有铠甲、蟒袍等物品。目前, 祁太秧歌的舞台不需要布景, 舞台装饰极为简单, 最初是利用门板进行装饰, 舞台上放置一桌二椅即可。发展到现代舞台装饰也极为简单, 彩布搭台, 一桌二椅配合天幕, 挂有横幅, 写有社名。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祁太秧歌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是反映当地人民实际生活的一种戏曲种类。祁太秧歌中还富含乐舞旋律与神话色彩, 属于浪漫主义, 具有良好的自由性, 充分反映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因此祁太秧歌具有强烈的形象美感, 逐渐形成了舞戏结合的表演形式。

参考文献

[1]钱永平, 钱永琴.祁太秧歌中女性生活史的民俗学分析[J].晋中学院学报, 2008 (01) .

[2]赵勇.山西秧歌的类型特色及其审美范式研究[J].黄河之声, 2014 (02) .

篇4:不扭秧歌的夏春亭

说这番话的人叫夏春亭,在他的名字前面可有很多定语可以加注,用以解释他的身份,比如“山东华夏集团董事长”、“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然而,这些显赫的名头都不足以概括、展示夏春亭那鲜明对立的个性。

他是个“傻子”,愿意倾资十几亿圈山养绿,维护威海市的山林资源,为威海市长远的旅游发展开拓新格局;他是位“智者”,在把华夏塔机做成世界第一品牌的时候,居安思危开拓药业新领域,以长线战略投资赢得未来的胜利。

他很与时俱进,周游各国、取经纳宝,不断开拓企业发展新路数,总是制胜于行业发展之先,抽身于行业没落之前,心思缜密、眼光高远;他还很传统守旧,作为夏禹王第149 代传人,他自幼好读书,喜习字,遵从古人遗训行事,宁可自己吃亏,不愿意别人受累,为人和气、不拘小节。

他不是个“好老公”,因为他忙于事业,总是让发妻为他担心;他又的确是个“好老公”,与发妻同甘共苦,从一而终,尽心照顾着妻子与家人的生活。

他是个随和的人,也是个执拗的人;他是个聪明的人,也是个糊涂的人;他是个实干者,亦是位理想家。这些对立统一的个性,如同多彩的颜料,一笔笔勾画出一个生动的、饱满的、立体的形象。在为时一个多小时的专访中,记者试图从不同角度解读出一个多面的夏春亭。

华夏子孙夏春亭

采访夏春亭是在华夏会馆。

如今,在威海,没有人不知道“华夏城”。这只是一个近两年刚刚开放的旅游项目,但是当你走入其中,定会被它生动的自然之美与古朴的历史印迹深深打动,仿佛它早就存在于那里,历经时光的洗礼,它的山水楼阁浑然天成,一草一木都在低诉着有关华夏儿女的历史诗篇。

在华夏会馆格调高雅的大厅内,一幅镶于墙上的巨幅字画跃入眼帘:“祖先教我无愧那后人,爹娘教我对得起先人,我自个教我站着做人,鲤鱼跳龙门,跳过去我就是龙的传人。”落款“夏春亭书”。

生于山东省威海市夏家疃村的夏春亭,是夏禹王149 代传人,明朝大官夏元吉亦是他的祖先。在夏元吉的孙子——夏春亭第16 代祖先举家移居威海后,夏氏逐渐成了当地名门望族。因此,夏春亭是真正的“龙的传人”,在他的血脉里有着浓得化不开的“华夏情结”,一座“华夏城”就是它最清晰的表述。

自幼熟读古书的夏春亭在谈起家庭对自己的影响时,说到了父亲。“我父亲是老高中的底子,那在当时是相当了得的。但是,他终生务农,在家里习字、读书,不问世事。很多人求他出来做事、当官,他不肯。”父亲洞悉世事,不愿受累于纷争,的确让夏氏的后人少了很多麻烦,但在夏春亭看来,他并不赞同父亲的韬光养晦,从小就在心里筹划着一定要做点什么。“‘文革’时期,因为我家在解放前是村里较为富裕的家庭,加上宗族问题,让我家成为村里的重点批斗对象。”地没了,藏书没了,在村子里抬不起头来,好人家的女儿不愿意嫁进夏家,这些不公平的遭遇更激起了少年夏春亭的斗志。

这个不怕吃苦的少年,凭借着过人的聪明与毅力,书写了一部近代农民企业家奋斗的个人简史,这其中每一笔都很精彩。

甘愿当傻子的聪明人

夏春亭是不忌于说“傻”的。说起他做过的“傻事”,简直数不胜数。当“华夏塔机”前景还很模糊的时候,他拿着手里的740 万元钱在中央电视台和山东卫视中分别打了一个15 秒和30 秒的广告。这在当时,无异于打水漂的动作,着实吓坏了他身边的人,其中包括他的爱人王金岭。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动作,打响了“华夏塔机”品牌发展的第一炮,就这样,“华夏塔机,顶天立地”这句铿锵有力的广告语走进千家万户,一夜之间在全国名声大振。

在随后的一次次新项目投资上马中,夏春亭做的“傻事”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历史的记录中,智者的前瞻总是被短视者当做“疯”或是“傻”,若不如此,伽利略是不会被烧死的。然而,时间会慢慢证明一切。

“看我傻,就傻在战略投资上。我曾在日记中写道:‘战略投资是今天栽树明天摘果子,战术投资是今天摘不到果子今天就不投资。’我看的是五年、十年以后的投资回报,而不是眼前。那么眼前就会有很多无效益的投资。比如‘神游华夏’在威海当前的旅游业里是前置的,是错误的,但它未来是对的。但我不能等到未来对的时候再去做,就晚了。因此,我要做的事是‘现在是错的,将来是对的’。”

“威海的旅游现在不成气候,不是百分之九十九,是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人觉得在这个时候搞旅游不行。而我看行,我是觉得它未来行,而不是今天行。威海市城中有山城外有海,在我看来就像一个鸡蛋,城中的山就是蛋黄,城就是蛋清,蛋壳以外就是大海。我2006 年的时候不去做华夏城,山就被继续无序开发,被一块块蚕食掉了,以后再想清理保护就更难了。”

“现在我把山圈起来,退耕还林,进行林木的养护,给周边的老百姓更大的实惠。这些钱花出去,都是在眼前看不到收益的,我把山和林子保护起来,也没有太多人来看,因为大家来威海还是来看海,而我的计划是未来要让大家来威海既看海又看山,这个计划就长远了,没有几年的时间是实现不了的。”

实干的理想主义者

在与夏春亭的对话中,屡被提及的一个词是“战略”。了解了这个词的含意,再回头看他曾做过的“傻事”,才发现他是真正的“智者”。

华夏集团共拥有18 个法人公司,总注册资金达7.8 亿元,涉猎重工、制药、旅游、建筑、驾校、酒店、职业教育、出国劳务、房地产开发等多领域、多行业,近些年又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华夏集团下属各个公司所涉领域并无太大关系,在夏春亭看来,做什么项目不重要,项目的前景更重要。

“刚走出农村时,我的视野比较窄,对市场与社会看得不是那么透。当时,生产水泥管,能在农村开发出市场就可以了,能用在城市就很高兴了。随后,发现再不发展就有危机了。我要研发一个能面向全国的产品,就是塔机。”就在塔机领域做到世界第一的时候,夏春亭开始思变了。“我在2000 年的时候就意识到塔机未来的衰落了,尽管到今天,塔机行业还在如日中天地发展,还是华夏集团的重点生产项目。一次到欧洲考察时,三十多个国家,只见到五台塔机。为什么欧洲没有塔机?因为它的建设期已经过去了,不需要了。由此我想到未来中国的塔机业也会成为夕阳产业。“回来后,我想要一个四十年以后还能生存的产品,我考虑了两个行业,一是食品,二是药品。前者我考虑较低端,同时竞争激烈;药业较高端,未来在中国的发展也是非常看好的。因此,当全国塔机工业还在为争当世界第一而进行厮杀的时候,我已经开始进军药业领域了。”

在华夏集团的产业链上,夏春亭把握着每一个项目发展抛物线,在项目向上升至最高的时候,开发新的项目,以旧带新,接力而行。每个项目的启动,就好比一个新的台阶的搭建,助力着华夏集团不断向上发展。

患难夫妻的幸福生活

夏春亭是个极具浪漫情怀的人,有着农民式的小幽默,聊天的时候,时不时地就会蹦出些自嘲的字句,让人不禁捧腹。有这样的男人当老公一定是很开心的事。说起媳妇,夏春亭说:“我不是个好老公。”

1985 年12 月,大冬天里,夫妻俩在自家门口打起了水泥板,自己做、自己卖,两个人的手经常被冻得开裂,磨出血泡。谈起那个时候的生活,夏春亭说:“媳妇跟我吃了很多苦,到现在也是。好多人说她‘你有这么好的老公还有什么不知足’,其实他们不知道,穷的时候,她跟我吃苦,富的时候她跟我担心。我们两个人的命都拴在一起了。她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对我身边的员工非常善待,有的人做了错事她也特别包容,总提醒我要多做善事呀!”

说起爱人,夏春亭朴素的一面彰显了出来。“我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过日子很细,她是勤俭持家的一把好手。嫁给我,她是下嫁了,但现在看她却是嫁对了。说完,他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因为家庭成分的关系,年轻有才的夏春亭在爱情上遭遇了不少挫折,知道底细的人家不肯把姑娘介绍给他,介绍到他面前的姑娘都有这样那样的残疾,这让心高气傲的夏春亭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而与如今的爱人王金岭相识,却是“错缘”。

原来,当时并不是给他们两个介绍见面的,但姑娘却一眼看上了他。“我老婆子有个特点,不喜欢工人,她希望找个能下地干活的,这样一来虽然面子上不如找工人体面,但她不用下地干活受累了。知道她看上我了,我可是做足了文章,赶紧让介绍人把我的情况介绍过去。我又会写诗歌,又会编剧本,在杂志上都发表了,还得了三等奖。”

就这样,姑娘被他的气质与才情深深吸引了。与此同时,夏春亭憨厚的个性也赢得了姑娘的信任,婚前,他拍着胸脯表白: “你放心,我不但能文,还‘能武’,又能喂猪又能做饭。”这个朴素的表白,在后来的日子里成了现实,能干的夏春亭没让爱人上山捡过一次柴,一年喂养四头肥猪,是村里有名的能干人,直到现在,只要有时间,他还会亲自为家人做饭。就这样,两个人走到了一起,这一走就是三十年。这其中的相濡以沫、互相理解,都不是用几句话就能言尽的,夏春亭自己总结:“我们是天生的一对儿。”

后记:

如果仅把夏春亭解读为一个企业家,就太过狭隘了。“等有一天退休了,真的不再干了,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写字。”受父亲影响自幼习字的夏春亭对书法、绘画有着狂热的喜爱。也许测字先生说得对,如果不是走上了实业家这条路,今天的中国兴许会多一位书画家夏春亭。

篇5:关于词语秧歌的含义及造句

秧歌是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陕西省的传统舞蹈。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秧歌在中国已有千年的历史,明清之际达到了鼎盛期。汉族民间有一种说法是古代农民在插秧、拔秧等农事劳动过程中,为了减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之苦,所以唱歌曲,渐渐就形成了秧歌。

5月20日,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二、秧歌造句

1、目前,定州秧歌发展日渐式微,抢救、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

2、结果表明,原生态秧歌面临“类发展困境”,需要实现现代化;

3、秧歌是一种民间舞蹈,有节奏感很强的音乐相伴。它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很流行。

4、秧歌锻炼群体属于“普通获益者群体”或“利益相对受损群体”;

5、定州秧歌在语言、唱腔、调式、剧目等方面有其独有的特色。

6、另外一种著名的民间舞蹈是秧歌,常在节日庆典时上演。

7、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秧歌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8、秧歌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千百年来一直受着封建势力的压制。

9、著名社会科学家李景汉搜集出版的《定县秧歌选》,收入了剧目近百个。

10、以东北秧歌的审美属性为基点,通过艺术形式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对这种民间艺术进行审美层面的解读;

11、另一种著名的民间舞蹈是秧歌。

12、“秧歌”是汉民族所特有的民间舞蹈。

13、对秧歌锻炼群体应采取必要的社会控制。

14、通过共同情感与群体意识的凝聚,东北秧歌及其所包含的文化意蕴被传承下来。

15、祁太秧歌是民间小戏在山西晋中的典型代表。

16、如今秧歌已成为东北地区最受欢迎的娱乐形式。

17、定州秧歌又名定县大秧歌,是流行在华北平原中西部的一个古老戏曲剧种,因发源地在定州而得名。

18、胶州秧歌是动律最复杂、韵律最浓郁、表现人物情感最丰沛的传统民间舞蹈。

19、她们在跳秧歌,一种传统的中国舞蹈。

20、昨天我还在娘家,村里的会头《操办秧歌的人》打来电话,要我赶紧回家办个角色。

21、一听这个,我的心就激动起来了,恨不得一时就把年拜完了,好去看秧歌。

22、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质的研究、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秧歌文化、秧歌锻炼群体及其社会控制进行调研分析。

23、秧歌的存在增加了年味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4、昌黎地秧歌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其明显个性。

25、昌黎地秧歌是昌黎县境内普遍开展的一种自娱性较强的民间舞蹈艺术,源于百姓的日常生活,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26、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秧歌舞是中国革命性质的象征,因此我才在此不惜笔墨加以描述。

27、其中有一首秧歌唱道:上川的鼓子下川的扭,西首里出的是民歌手,县城里集中了些好伞头,要听吹手到碛口。

28、扭秧歌无需特定的舞伴,只要绕着圈,或是组成类似康茄舞的队形就可以扭起来。小学生们放学后,也常常一路扭着秧歌回家。

29、秧歌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传统民俗。

篇6:元宵节扭秧歌踩高跷的作文

年到了二月初五,我们一家都会回老家鹤溪看踩高跷。

先说说踩高跷的来由吧!传说,春秋战国时期,以滑稽著称的晏婴,一次出使邻国。邻国的大臣都要笑他身材矮小,他就装一双木腿,顿时高大了起来,弄得那国君臣啼笑皆非。他又借题发挥,把邻国君臣挖苦一顿,使得他们很狼狈。据此,踩高跷活动由此流传民间。

高跷有各种形式,我们老家的高跷是一种固定的形式:大约有两层楼高,上面是由小孩打扮的各戏剧人物,中间是铁架,下面是木板车,那些小孩扮的比如有:哪吒、孙悟空等……

一般在二月初五这天来游街,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我们一家也去看了!

我问爸爸:“那些人,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呢?”爸爸回答到:“他们的身体是固定在铁条上的。”我又问:“那他们是怎样装上去呢?”妈妈也说:“他们是坐在很高的墙壁上,然后放铁架的木板车推过来,再让小孩演员的脚和身体固定就可以了!”

原来,高跷是那么多学问的呀!

参考元宵节扭秧歌踩高跷的作文 (二)

元宵节扭秧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人们去大街上看踩高跷,一家人团团圆圆吃元宵,还有点蜡烛、放烟花、看花灯等等,但我觉得最有趣的是大街上的踩高跷。

上午十点钟左右,我就和姑姑还有弟弟去上海城销售处等着踩高跷的人的到来。等了不一会儿,就听见了敲锣打鼓的声音。一会儿,我们就看见了踩高跷的人,前面是一辆卡车,上面坐满了“猴子”在敲锣打鼓,后面跟着的就是踩高跷的人。他们的脚下踩着高高的木棍,最前面的是两个道士,中间有医生、仙女,还有几位小孩子装扮的小猴子,只是他们踩的高跷短一些。最后一个是弯腰驼背的人,我觉得最后一个人最让人好笑了。他弓着腰、歪着嘴、偏着鼻子,手里还拿着一个酒壶(其实里面装的是水)。边走边说:“喝酒了!”看见谁在他旁边,就往那个人嘴里倒一点点,真是好玩极了!他走路也和别人不一样,走两个小步再走一个大步,像个醉汉一样。

踩高跷的人走了一会儿,开始表演了,有仙女跳舞、小猴抢桃子……,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猴抢桃子。一位道士手里拿着一根树枝,上面有好几个仙桃,在小猴子面前举来举去,小猴子在下面一边跳,一边抢,他们虽然踩着高跷,但动作还是非常滑稽可爱,真像一群可爱的小猴子。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掌声,我也为他们的精彩表演赞叹不已!

这次看踩高跷真有趣!

经典的元宵节扭秧歌踩高跷的作文 (三)

今天是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是从唐代流传下来的。这一天月亮特别圆,要吃汤圆,汤圆又叫汤团,意思是团团圆圆。

元宵节的活动也很多,有耍狮子、舞龙、踩高跷等。今天晚上,月亮很圆,像一个大玉盘,高挂在夜空,又像一个精致的银盘。我们一家和亲戚朋友去吃自助餐。然后,我门去潮阳买灯笼、猜灯谜去参加灯会。还没到广场,只看见人群向四面八方涌来,黑压压的人群一眼望不到头,仿佛是一片人的海洋。广场上空不时地在放烟火,把夜空都照亮了。人们都发出啧啧不绝的惊叹声。大家喜笑颜开,齐声叫着:“哇!”烟花的形状有很多,有圆形、爱心形等,五彩缤纷。广场上的花灯真漂亮呀,五颜六色,色彩十分明艳,有莲花灯、宫灯、龙灯等。这些灯上总是有一些吉祥的成语,比如:吉祥如意、恭喜发财等。我们还去了文明塔,文明塔旁边有一口古井,直径长1。6米,总长12米,至今还有水!我们还登上了文明塔的最高一层从上往下看可以看到半个潮阳,我看着下面的人像一只只蚂蚁。我们还看到了在天上飞的孔明灯,半夜三点了。我们还去玩、去唱歌,直到早晨6点多才回家。

这让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元宵节!

模板元宵节扭秧歌踩高跷的作文(四)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

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

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

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优秀的元宵节扭秧歌踩高跷的作文 (五)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早晨打完拳吃完了早饭,姥姥对我说:“今天是元宵节,大街上可热闹了,你想去看吗?”“好啊,我太想去看了,姥姥,我们走吧!”我高兴得都跳起来了。

我跟着姥姥从家里一出来,就听到了大街上敲锣打鼓的声音,还有各种音乐的声音,热闹极了。我们走到了建设路口,原本宽宽的马路现在已经是水泄不通了,真是人山人海,有的小孩子看不见还坐在大人的肩膀上呢。我慢慢地挤到了人群里面,这时正好看到踩高翘的过来了,他们能在高高的棍子上走得那么稳真是不简单呀!后面是骑毛驴的,呀还有大头乖乖,还有扭秧歌的……真是太好看了,我最喜欢的是舞龙,两条长长的龙像真的一样在半空中灵活地游来游去,真可爱!

篇7:扭秧歌作文

秧歌,是北方农民庆祝丰收的一种表演形式,这一股民族风也刮进了我们的学校,在我们学校成立了秧歌队,我也是其中的一员。秧歌队成立至今已有两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我们接到镇政府,其他学校的演出邀请,每一次演出,都是令人难忘的。记得有一次,我们秧歌队接到了某公园的演出邀请。当我们到达公园时,那场面真可谓是人山人海。当时也有一支秧歌队在演出,可是他们都是大人,待他们演出过后,轮到我们这群孩子上场了。应对那么多人,我们紧张得额头、手心都沁出了汗水。可是,欢快的唢呐和明亮的鼓点一齐演奏起来,紧张就被我们抛到了脑后。每个小演员都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看,头跷挥舞着鞭子,所有演员在他们的带领下,做出一套套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老头”和“老太太”迈着悠闲地步伐,缓缓而行;而上装下装的表演,更令人拍手叫绝了,每个人的动作都不相同。

当时,我们欢快的舞动扇子和手绢,脸上也洋溢着胜利的笑容。当“架象”这个绝活一亮相,全场的观众都给了我们无比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刹那间,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和骄傲涌上心头,喜悦的泪水夺眶而出。之后,随着套路越来越繁多,掌声和叫好声一浪之后一浪,潮水般向我们涌来……或许有人会说,秧歌很老土,赶不上今日时尚的脚步。可我却认为,这是我们特有的表达喜悦的方式,我们作为北方民族的子孙,更应当发扬这种艺术。

篇8:关于扭秧歌的作文

关键词:张爱玲,《秧歌》,误读

对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张爱玲在香港写作的长篇小说《秧歌》, 海内外学术界有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评价:

其一, 是以柯灵为代表的国内学者, 对于《秧歌》的评价基本上贬多于褒。柯灵曾著文批评道:“她的《秧歌》和《赤地之恋》, 我坦率地认为是坏作品……致命伤在于虚假, 描写的人、事、情、境, 全都似是而非, 文字也失去作者原有的光采……事实不容假借, 想象需要依托, 张爱玲一九五三年就飘然远行, 平生足迹未履农村, 笔杆不是魔杖, 怎么能凭空变出东西来!” (1)

其二, 则是以夏志清为代表的港台及海外学者, 对于《秧歌》毫不吝惜溢美之词。夏志清在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专辟一章节来论述张爱玲及其文学创作, 其中接近一半的篇幅是在解读、剖析《秧歌》这部作品, 更将其誉为中国小说史上的“不朽之作” (2) 。

近年来, 张爱玲的遗稿、残稿重见天日, 而张爱玲与朋友间零散的通信也被悉数整理成册, 这批珍贵的史料浮出历史地表, 为纠正以往研究中的谬误、填补以往研究中的空白提供了契机。结合这批新近发现的史料反观柯、夏二人对于《秧歌》的评价, 不难发现, 关于《秧歌》的这两种迥异的声音都有失偏颇。

一、由游记散文《异乡记》反观《秧歌》中的农村书写

柯灵以张爱玲“平生足迹未履农村”为由, 因而断定《秧歌》与《赤地之恋》中关于农村的书写虚假。这一推断, 如今显然已站不住脚。2010年4月, 张爱玲生前未完成的游记散文《异乡记》从其遗物中被发掘出来。据推测, 这部作品是张爱玲于1946年初由上海前往温州乡下寻找胡兰成途中写就的札记。 (3) 《秧歌》中一些关于农村风土人情的书写, 正是从《异乡记》里移植而来, 有些甚至是原封不动地照搬, 如《秧歌》开场写乡下的店铺:

“差不多每一爿店里都有一个杀气腾腾的老板娘坐镇着, 人很瘦, 一张焦黄的脸, 头发直披下来, 垂到肩上;齐眉戴着一顶粉紫绒线帽, 左耳边更点缀着一颗孔雀蓝的大绒球———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兴出来的这样的打扮, 倒有点像戏台上武生扮的绿林大盗, 使过往行人看了很感到不安。” (4)

类似的段落也见于《异乡记》中:

“这一带差不多每一个店里都有一个强盗婆似的老板娘坐镇着, 齐眉戴一顶粉紫绒线帽, 左耳边更缀着一只孔雀蓝的大绒球———也不知什么时候兴出来的这样的打扮, 活像个武生的戏装。帽子底下长发直披下来, 面色焦黄, 杀气腾腾。” (5)

又如《秧歌》里写金根舂年糕:

“金根两只手抟弄着一只火烫的大白球, 有一只西瓜大。他哈着腰, 把球滚来滚去, 滚得极快, 唇上带着一种奇异的微笑, 全神贯注在那上面, 仿佛他所做的是一种最艰辛的石工, 带有神秘意味的———女娲炼石, 或是原始民族祀神的雕刻。” (6)

在《异乡记》里同样有如出一辙的叙述:

“……这一头站着一个长工, 两手搏弄着一个西瓜大的炽热的大白球, 因为怕烫, 他哈着腰, 把它滚来滚去滚得极快, 脸上现出奇异的微笑, 使人觉得他做的是一种艰苦卓绝的石工———女娲炼石, 或是原始民族的雕刻。” (7)

而《秧歌》中金根与月香这对夫妇的形象, 其雏形也早已出现在了《异乡记》中:

“早晨, 金根在院子里工作, 把青竹竿剖成两半, 削出薄片来……月香走了出来, 坐在檐下补缀他脱下来的那件棉袄。两人都迎着太阳坐, 一前一后。太阳在云中徐徐出没, 几次三番一明一暗, 夫妻俩只是不说话。” (8)

“对门一个匠人在院子里工作, 把青竹竿剖成两半, 削出薄片来……他女人抱着孩子出来了, 坐在走廊上补缀他卸下的棉袄。两人都迎着太阳坐在地下, 一前一后。太阳在云中徐徐出没, 几次三番一明一暗, 夫妻俩只是不说话。” (9) 值得一提的是, 这里的“匠人”、“他女人”, 在后文中明确以“金根”、“月香”指代。

由四十年代写就的游记散文《异乡记》与五十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秧歌》部分篇章的相互映衬与对照可知, 张爱玲在由上海前往温州乡下寻找胡兰成时, 曾涉足并暂住过农村, 《秧歌》中关于农村的风光山色与日常生活的描述, 也多半是以这段经历为蓝本, 因而, 当中的“人、事、情、境”非但不似柯灵所驳斥的那样凭空捏造, 却恰恰是有本可依、有迹可循的。《秧歌》中简陋的茅厕、荒凉的店铺、凶神恶煞的老板娘、挑着担子卖黑芝麻棒糖的商贩、精明而贪便宜的大娘以及勤劳而淳朴的农人, 都确有其事, 也确有其人。张爱玲不过是从自身的生命体验与生活经验出发, 将这些零碎而散乱的素材进行了二次处理、二次加工, 拼贴进了《秧歌》的故事中。“致命伤在于虚假”一说, 由此也就不攻自破了。

二、由游记散文《异乡记》反观夏志清对《秧歌》的误读

如果我们继续将游记散文《异乡记》与长篇小说《秧歌》进行比较, 遂能发现, 夏志清对于《秧歌》的解读与剖析也多有牵强附会之处。夏志清分析道, 张爱玲在《秧歌》中刻意使用了一些阴森而鬼魅的意象, 来暗讽共产党的统治:“……她更经常的把凄凉的农村, 写成一种梦魇式的可怕的鬼域。她借用了中国神话和古老传说的鬼故事, 把里面离奇的景象覆印到死亡和饥荒笼罩之下的现实世界上面去。全书的头两页描写农村的污秽和荒凉, 作者的手法就超过自然主义纯客观的写法……”“张爱玲在这本小说里, 用鬼怪幻觉来暗射共产党, 实在是有一种很适当的讽刺的意思。”为了证明这种分析的合理之处, 夏志清列举了若干带有“阴森森的鬼气”的片段:如路旁的一个女人倒了一盆脏水, “像是把一盆污水泼出天涯海角, 世界的尽头”, 又如店铺里售卖的牙粉纸袋上的明星照片, “一个个都对着那空空的街道倩笑着”。 (10)

如果单论这些片段, 似乎确如夏志清所言, 有刻意为之的嫌疑。然而, 当我们将它们与《异乡记》里某些段落一一对号入座, 便不难发现, 这些有着“阴森森的鬼气”的片段, 同样也是脱胎于张爱玲从上海到温州沿途的所见所闻之上:

“这边的肉店里出来一个妇人, 捧着个大红洋瓷面盆, 一盆脏水, 她走过去往墙外一泼。看了吓人一跳———那外面虚无飘渺的, 她好像把一盆污水倒到碧云天外去了。”

“靠门却有个玻璃橱, 里面陈列着装饰性的牙膏牙粉, 发夹的纸板, 上面都印着明星照片。在这地方看见周曼华李丽华的倩笑, 分外觉得荒凉。” (11)

《异乡记》描写的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农村, 共产党尚未执政, 新中国也尚未成立, 张爱玲当时所写下的这些片段, 自然是不沾染任何政治色彩, 也不秉持任何政治立场的。张爱玲自身的生活经验相当狭窄, 对于农村的风土人情也相当陌生, 在文学创作上又自称是“拘泥”, 凡事没有亲眼目睹, 写起来便会“心虚”。 (12) 因此, 当《秧歌》的写作涉及乡村风物的描写之时, 便也只能从唯一记录了农村风貌的《异乡记》中寻找素材了。故而《秧歌》开场直接引述《异乡记》中部分篇章, 写乡村的破败与荒凉, 至多只是为整个故事铺上了一层苍凉、黯淡的底色, 并没有讥刺或攻击共产党的统治的意思, 毕竟, 这些段落本来描写的是建国前的农村, 是尚在国民党掌权下的农村。

夏志清将《秧歌》定性为“反共文学”, 因而以“反共文学”的眼光来审视《秧歌》中的种种书写, 赋予一般性的风物摹写以浓厚的政治意味, 与张爱玲的创作初衷相悖, 可称得上是一种误读。

三、《秧歌》“反共文学”辨

虽然何、夏两位学者对《秧歌》的评价大相径庭, 但却不约而同地将它划为“反共文学”, 其后的批判或赞誉, 均指向了作品的政治立场, 而忽视了作品本身的故事内容与艺术手法, 对此, 张爱玲显然有些失望, 在写给胡适的一封信中提及:“您问起这里的批评界对《秧歌》的反应。有过两篇批评, 都是由反共方向着眼, 对于故事本身并不怎样注意。” (13) 张爱玲对于《秧歌》的态度与对同被划为“反共文学”的《赤地之恋》迥然不同:关于后者, 已有相当多的史料证明是“授权”下写就的作品, 张爱玲自己也坦然承认, 曾屡屡向朋友抱怨写得不顺手:“实在写不出”、“Outline公式化”、“吃力、冤枉”, 云云 (14) 。而与此同时, 却将《秧歌》邮寄给胡适, 望胡适给予指正, 并郑重收存胡适称赞其作的回信;在与朋友言谈之中, 更是多次谈及《秧歌》:“本来我以为这本书The Rice-SproutSong的出版, 不会像当初第一次出书时那样使我快乐得可以飞上天, 可是现在照样快乐。” (15) 颇有自得之意。这似乎足以体现, 《秧歌》确为张爱玲自己所喜欢、甚至于珍视的作品, 并非致力于“反共”的授意之作、敷衍之作。

再者, 张爱玲对于政治的态度一向疏离且冷淡, 甚至可谓懵懂, 这与其成长氛围有脱不开的干系:父亲是封建遗少, 不问世事, 母亲与姑姑虽是接受过西方现代教育的新女性, 但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政治倾向;少年时就读于上海圣玛利亚女校, 后就读于香港大学, 两所学校均奉行精英教育, 与时事、政局都保持着相当的距离。因此, 张爱玲虽生于乱世, 但相对于一腔热血地投身于革命或运动, 更倾向于冷眼旁观“不相干的事” (16) 。这也致使当四十年代的文坛流行书写革命、战争、政治题材时, 张爱玲却屡屡回避, 只专心书写那些男女间曲折离奇、急管哀弦的爱情故事。

当时移世易、政权更迭, 一向对“乱世”心怀悲惘的张爱玲恐怕是疑惧多于抵触, 故而在建国初期, 面对新政权下“一体化”的文学规范, 张爱玲也尝试过靠拢, 为此在《十八春》中引入了如“新中国”“新社会”“为人民服务”之类明显带有时代色彩的措辞与叙述, 尽管略嫌生硬, 但至少“很识得‘眉眼高低’地为那个苍凉的故事加进了一点保护色” (17) , 甚至还尝试写了《小艾》这样一个先前自称不会写的“无产阶级的故事” (18) 。五十年代初, 张爱玲来到香港, 置身于相对自由的文学创作氛围中, 不再受到束缚, 此时写就的《秧歌》, 恰是承继了张爱玲此前文学创作中内容题材上疏离政治、冷淡政治的态度, 艺术手法上“参差的对照”的写法, 呈现出了与《十八春》、《小艾》这样的妥协之作截然不同的风貌。

最后, 不妨也考察《秧歌》的“故事本身”:正如胡适所言, 整个故事“从头到尾, 写的是‘饥饿’” (19) , 透过“土改”之后农民一如既往贫穷而清苦的生活片段, 人性中的弱点越发地凸显出来:金根的妹妹金花因婆家贫穷, 不得不回来向金根夫妇借钱, 月香拒绝了, 并因害怕金花怀疑, 只用稀粥来招待金花, 以显示自己的生活也是一贫如洗;城里来的知识分子顾冈从镇上买糕点回来躲在房里偷偷充饥, 尽管他见到了女孩阿招眼馋的可怜相, 却依然硬着头皮、厚着脸皮、若无其事地继续吃独食;金根被视为村里暴动的罪魁祸首, 身受重伤, 连夜逃亡, 月香求金花收留, 金花却担心惹祸上身, 罔顾兄妹情谊, 并找出诸多借口来为自己开脱……在利益冲突与生死抉择面前, 从来自城市的改造中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顾冈, 到居住农村的无产阶级金根、月香、金花、谭大娘等, 再到村干部王同志、费同志, 不同的阶级、不同的身份、不同的遭遇, 却都有着相近的自私、凉薄与冷漠。这些阴暗的心理是超越了意识形态范畴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土改”前后, 然而“土改”却并不是导致故事中人与人相互猜疑、相互算计, 乃至于疏离、背叛的根本原因, 换言之, 在任何一种政权、社会或年代, 这样的故事都有可能发生。“土改”不过是《秧歌》这个故事的一抹底色, 正如香港的战火纷飞与硝烟弥漫是范柳原与白流苏爱情的底色, 腐朽没落的大户姜家是曹七巧及其儿女生命悲剧的底色一样。张爱玲之意, 并不在于批判“土改”这项政策, 或是对于新政权进行诋毁或污蔑, 而在于一如既往地呈现给读者其最熟悉也最擅长书写的人性百态与微妙心理。

综上, 无论是从张爱玲自身对于《秧歌》的态度着眼, 还是从张爱玲一向的政治观出发, 或是从《秧歌》的“故事本身”考量, 以“反共”来形容其写作《秧歌》时秉持的政治立场, 以及将《秧歌》划为“反共文学”都是不够妥当的。

四、结语

从四十年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到建国初期第一、二次文代会的召开, 再经过接踵而来的多次批判运动与整风学习, 文学从属于政治的地位最终被确立, 并由此衍生出了一系列文学规范, 它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了国内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的路向、方法与衡量标准。这也使得《秧歌》的文学接受在国内呈现出尴尬的局面:学术界多年来视其为“反共文学”, 并沿袭了柯灵未经考据的“张爱玲平生足迹未履农村, 故而《秧歌》的农村书写乃是虚应故事”的说法, 出版商亦对此作品讳莫如深, 不予发行。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台湾、美国“反共”之声甚嚣尘上, 当时夏志清作为移居美国的中国学者, 曾作为美国著名的“反共”政治学家David.N.Rowe的研究助手, 并开始撰写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现代文学的入门书籍, 受周边政治氛围的影响, 夏志清对于“反共”倾向的文学作品多热心推介, 张爱玲的《秧歌》因涉及“土改”后的乡村生活, 也被纳入到夏志清的研究视野中。换言之, 夏志清对于《秧歌》的解读, 与他自身的政治立场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

由此可见, 无论是柯灵关于《秧歌》“致命伤在于虚假”的批评, 还是夏志清对于《秧歌》牵强附会的误读, 两种迥异的声音, 都是在意识形态先行的基础上发出的。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呼吁重塑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的独立品格的今天, 对于张爱玲《秧歌》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 确实有撇除意识形态领域先入为主的成见来进行重新估量的必要。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异乡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0.10.

[2]张爱玲.秧歌.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2010.8.

[3]张爱玲, 宋淇, 宋邝文美.张爱玲私语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6.

[4]张爱玲.流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6.

[5]张爱玲.重访边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6.

[6]余斌.张爱玲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9.

[7]柯灵.遥寄张爱玲.《读书》, 1985 (04) .

[8]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1.

[9]吕静.生存的苦难与真相——张爱玲〈秧歌〉“反共倾向”辩.《名作欣赏》, 2011 (20) .

[10]张羽.张爱玲与台湾文学史书写.《台湾研究集刊》, 2007 (03) .

上一篇:看《亮剑》谈感悟下一篇:班主任处理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