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作文

2024-04-27

解题作文(共10篇)

篇1:解题作文

解题趣事作文

我很爱数学,但是做题很粗心,经常会发生有趣的事。有一次考试,我满以为自己得100分,可当老师发下试卷后,我发现才95分,于是,我认认真真得把错题再做了一遍。咦,没错呀。我一连做了好几遍,都没发现错误。我一边检查一边嘀咕:“难道是老师改错了?”于是,我拿着试卷跑到老师面前,对老师说:“老师,这道题你改错了。”老师看了看,微笑着说:“你再看看运算符号。”我仔细一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把“加”看成了“乘”,我就是没看出来。我回到座位,很快就订正过来了。哎,我真粗心。以后可要更加细心了。浙江省缙云县水南小学二(1)班 詹乙津指导老师 丁鹉鸯

篇2:解题作文

我在班里被同学称为数学小王子,毫不夸张的说,只要老师讲过的数学题,无论怎么变,我都能很快把它解答出来,所以我的成绩在班里也是数一数二的,有的同学不会的问题都会询问我,而我也很乐意给他们讲,但是有的时候我不会的.时候,我甚至熬夜也会把它解答出来。

这不今天刚到班里,我的同桌就神秘兮兮的对我说,今天请教你一个数学题,你肯定做不出来,我听了冷笑一声,还有什么数学题能难倒我,把题拿来让我看看,说完我的同桌就把一道抄在小本本上的数学题拿给了我,我一看,题目不是太复杂,但是却要考虑好多条件,我开始静心做题,但是过了半个小时,越做越发现题目的变态,最后我不得已放弃。

这时我的同桌看到我没有做出来,不禁笑了笑,说,你再仔细的看一看题目,还有题目当中所给的条件,我好奇的把题目看了一遍,结果我发现我扣掉了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题目中明显已经确定了,而我却没有看到,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马虎了。

篇3:作文解题思路一谈

阅读下面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 一切魅力, 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 (1) 自定立意; (2) 自拟标题; (3)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 文体特征鲜明。

任何一个考生, 要想在考试中得到相对的高分, 一定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分析题目。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 “人生的一切变化, 一切魅力, 一切美都是有光明和阴影构成的。”这句话出自列夫·托尔斯泰的著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第一部的第十一节临近结尾的部分。分析这句话, 意思并不难理解, 是说: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 尽善尽美, 人生总是由光明和阴影组合而成的, 正如每一枚硬币都由正反两面构成, 这是由人性的特点决定的, 也正因此, 人生才有声有色, 充满活力充满魅力。

其次, 把握材料及要求中出现的几个关键词。

1. 人生

“人生”的含义非常丰富, 范围也非常广博, 包括人的生存和生活, 即人一生所有的活动, 人由生到死的整个生存过程, 甚至也包括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国家、民族、人民等。作为中学生, 拿到这个话题, 既要感受到它的厚重, 又不能被它吓到, 要定准自己文章的基调, 无论是从大处着眼还是从小处落笔, 都要在自己的能力驾驭范围之内。

2. 光明与阴影

这也是材料中最核心的字眼。首先我么要明确“光明”与“阴影”指什么。从原材料中我们发现, 前者应该是指人性中善良的、高尚的、美好的东西;后者则指人性的弱点, 丑陋的、低俗的一面。稍加思考, 我们就可以得出与之相对应的一些字眼:成功与失败, 顺境与逆境, 幸运与挫折, 幸福与痛苦……看到这一点对于我们许多学生来说, 并不难, 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光”与“影”的相伴共生。二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互相依存, 密不可分。所以作文中应该体现二者的完美结合, 而不能只谈及一面或者孤立地看待两方面。

3. 感悟和联想

题中要求“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作文, 何为“感悟和联想”?就是要求我们在阅读材料后能够联系自己所熟知的现实生活, 社会现象来剖析“光”与“影”的内在联系。通过感悟和联想, 我们首先要确定文章的主旨, 是写“成功与失败”还是“顺境与逆境”, 是写“幸福与苦难”还是写“圆满与残缺”。其次要确定文章的题材:我要用什么材料支持我的主旨, 是写国家、社会、民族还是个人, 是写历史人物还是写现实生活中的人物, 或者兼而有之, 那么顺序怎么确定, 按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最后要明确作文的态度, 一定是积极的, 乐观的, 正面的, 只有这样, 才是一篇思想健康的作文。

再次, 看清要求。除了字数要求, 还有四点细节要求: (1) 自定立意; (2) 自拟标题; (3)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 文体特征鲜明。这四点要求中第一个是给文章定主旨, 我们在审题和分析关键词的时候就讲到确定立意了。第二是给文章定标题, 题目应紧扣主旨, 建议考生拟题时先要扣题再追求新颖。后两个要求是对文体的要求。其中最后一个要求不可忽略, 它告诉我们, 无论你写成哪种文体, 一旦你确定了自己写作的文体, 一定要具有这种文体的鲜明特征, 不能既像记叙文又像议论文, 成了“四不像”, 这是作文大忌。

最后, 着手写作。

明确了主旨, 确定了题材, 拟好了题目, 安排好了结构, 列好了提纲, 然后再开始写作。写作时, 要时刻想到文章主旨, 并在适当的地方点题。点题一是能强化主题, 二是能让阅卷老师看清楚你的文章是扣题的。千万不要让你的主题含糊不清或者含而不露。此外还要注意细节, 包括书写规范整洁、段落安排合理、没有错别字、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文章写作的功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升的, 但这些细节是我们稍加注意就可以做到的。

篇4:材料作文解题点拨

一、全面挖掘材料要旨,准确提炼材料观点。材料是为文之本,立意之源。吃透了材料,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所以,面对材料,要善于“咬文嚼字”,透过字里行间,全方位挖掘内涵,深入探求隐含的哲理,为立意提供准确、合理的依据。请看以下命题: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就地煮好了鱼,吃了个精光,不久,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提着鱼竿艰难地走向目的地——海边,没到目的地,就饿死了。

这则材料的内容包孕广泛,寓意深刻。站在不同的角度细心研读,就会挖掘出众多不同的观点:

1. 择鱼者的角度:只顾眼前利益,没有远大目标,得到的只是暂时的满足,是不会成功的。

2. 择竿者的角度:空有长远目标,不考虑现实情况,目标只能是空想。

3. 择鱼与择竿者相结合的角度:(1) 生活中既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目光短浅,又不能好高骛远;(2) 只有互相合作,才能实现理想;(3) 成功,需要合作精神;合作,双方受益无穷。

4. 恩赐者的角度:赐人以物,不如教人以本领,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合理确定文章立意。材料里囊括的各种观点,在一篇考场作文中不可能也不需要一一尽述。一个高明的作者,总是选准一“点”,尽情泼墨,绝不会贪大求全,因为那样只能是隔靴搔痒,蜻蜓点水,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如何合理确定自己的观点,应重点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精当,即选择最能表现材料要旨的最佳观点,可以称之为核心观点。如上述材料中的“注重合作”、“空有远大目标,不顾实际情况,目标只能是空想”等观点。这样的观点扣题最紧,得分也相对较高。二是实际,即自己最熟悉、最便于发挥自身特长的观点。所选的观点要使自己有话可说,胸中积淀任谈吐,绝对不能给自己“出难题”,否则,宁舍勿取。三是热点。作文应尽量紧扣时代的脉搏,倾向当前的热点、焦点,做到与时俱进。这样的文章最具时效性、针对性,最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产生情感共鸣,不失为一种高远、明智的立意。

三、充分发挥自我优势,尽情展示自身才华。文章的观点、立意确定之后,选用什么样的形式去阐释观点、表现主旨也至关重要。对此,要准确审视自我,扬长避短,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文体,以便得心应手、淋漓尽致地表情达意。如果你联想丰富,颇具奇思妙想,则可以选择记叙文或小小说;如果你激情豪放,胸中燃烧着一团火,则可以选择抒情散文或诗歌;如果你逻辑严密,能言善辩,则可以选择议论文;如果你博古通今,灵活变通,则可以选择故事新编。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当然,无论选取怎样的形式,都必须忠实地服务于内容,切不可华而不实,本末倒置。

篇5:解题作文400字

我喜欢解难题之后的成就感。为了解开更多的题目,我不满足于课本上那少得可怜的知识。于是,我将视线转移到了课外书那无穷无尽的知识上。于是,我爱看书的习惯也逐渐培养起来了。我喜欢看书,看书时,我似乎进入了书里,成为了这本书的主人公。逐渐积累知识的感觉也成为我看书的动力之一。

但是,有一道数学难题我始终不能忘记。那就是甲、乙、丙军团之谜。

这一道题的要求十分苛刻,要同时算出三个数字。这三个数字必须满足一个算式:甲乘5加1等于乙,乙乘5加1等于丙。三个数加起来要等于999。当时,我一看题就懵了。我算了老半天,仅仅算出三个数个位的数字。这么难的题没有使我放弃,反而激起了我的斗志。我暗自下定决心:不做出这一道题誓不罢休!

如果正常人去解,肯定会用方程,可我才是一个小学生,不会解方程,使用方程只会使我变得越来越晕。我只好用推理法和实验法一步一步推算出来。在经过半个小时的奋斗后,我终于解出了答案!

篇6:代换法解题作文

代换法解题作文

这是个很长的题目:张师傅带了2个徒弟小李和小王,已知张师傅1小时的工作量小王要做2小时,而小李4小时的工作量小王要做5小时,现在张师傅做了8小时,小李做了12小时,小王做了10小时,师徒三人一共加工了1080个零件,求他们每小时的工作量各是多少?根据张师傅1小时的工作量小李要做2小时,而小李4小时的工作量小王要做5小时可知:张师傅2小时做的`=小李4小时做的=小王5小时做。那么张师傅8小时做的,小王要做5×(8÷2)=20(小时),小李12小时做的,小王要做5×(12÷4)=15(小时),如果1080个零件由小王1 人加工,需要单独做20 15 10=45(小时),则小王每小时的工作量是1080÷45=24(个),小李每小时工作量是24×5÷4=30(个)。张师傅每小时的工作量是24×5÷2=60(个)。代换法解题作文35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篇7:解题的快乐作文

乍一看到因式分解的定义,我的第一反应是……切,不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吗?反过来岂不是整式乘法?简单点说,就是把1+1=2换成了2=1+1呗!这还不简单?估计小学生都会做吧。可是接下来当我看到题时,自己的反应可就啪啪打脸了。

提取公因式,这?怎么是一连串的未知数啊,怎么没有等号连接?和我想象的可不太一样。我心想:要不就硬着头皮写吧!我把笔握在手中,却瑟瑟发抖,哎呀,根本写不出来吗,不止一个未知数,次方也不少,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我又反反复复的看了几遍定义,默念着“化为几个化为几个化为几个化为……”我开始焦躁,放下了笔,喊了一声:“我太难了!”

哥哥闻声而来,我向哥哥诉说着自己的苦衷,哥哥拿出张演草纸,为我讲解,询问我最大公因数什么的,我疯狂点头,原来可以用小学时的短除式啊!我恍然大悟,吃到点儿甜头。还自以为是最好的方法,前面几道题都在演草纸上画短除式,可速度不是很快。“能看出来了吗?”哥哥问。“啊?”我表示出的是一脸懵。“这不求出来最大公因数了吗!然后再……”哥哥指了指演草纸。哦哦哦,原来是这样,这一点我的小脑瓜可就清晰了,一张习题很快就写完了,我的心情很激动,完全没有了刚开始的烦闷。

篇8:诗意型材料作文解题导引

一、题目类型

诗意型材料作文根据所选材料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全引型和半引半述型两种类型。

1.全引型

顾名思义, 作文材料完全为诗歌引用, 不掺杂其他的材料;诗歌本身可以是完整的引用也可以是片段的引用。由于诗歌类型不同又可以细分。

(1) 现代短诗型

如2013年高考福建卷作文题:阅读下面材料, 按照要求作文。

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地在天宇飘行。

哦, 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上面的材料, 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材料全文引用现代名家短诗, 引用时作者和诗名一般不在材料中出现。考生只需要从诗歌本身出发来审题立意便可以了。

(2) 歌词型

如2009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歌词, 根据要求作文。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 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 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 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 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 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 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也可以发表评论。

题目明确是“歌词”, 同样没有给出歌曲的名字和演唱者, 考生需要自主理解歌词大意。

(3) 古诗词型

材料为有作者有题目的古诗, 要求考生思考诗中哲理, 根据所体会到的哲理立意写文。

(4) 组合型

如2012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 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 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 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 就在他们的眼里, 他们的事迹里, 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 那么丰满, 那么幸福。 (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为围绕着话题的古代诗词、现代诗歌、外国诗歌组合, 需要考生从话题的角度结合材料审题立意。

2.半引半述型

材料为诗歌和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评论的组合。

如2005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 按照要求作文。

唐诗曰:“一叶落知天下秋。”宋诗云:“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叶飘落而知秋, 一叶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 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

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 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如果从话题方面来说, 可以分为有话题型和无话题型。

二、解题指导

1.着眼于话题, 联系材料, 确定范围

有话题的诗意型材料作文在审题方面相对来说简单明了, 即为所给话题。

如2005年浙江卷, 这是一道组合型有话题作文题。首先以唐诗和宋词为切入点, 加以相关议论, 点明“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 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的道理, 最后给出话题“一枝一叶一世界”。考生在阅读材料后便能够在这满篇的诗情画意中体会到蕴含其中的深刻哲理。

角度一:一枝一叶组成一个世界。大是由小组成的, 无数个瞬间和有限构成永恒和无限。观点有“小事成就大事, 细节决定成败”, “一斑可窥全豹”……

角度二:从一枝一叶看世界知世界。由小见大, 见微知著, 在细微中体味博大。从小事物看到大世界了解大世界, 从有限的事物中寻找无限事物的影子。“江山无限景, 都聚一事中”, 瞬间蕴含着永恒, 有限里看到无限。从一事一物觉宇宙之无穷, 叹人生之短暂。

角度三:一枝一叶就是一个世界。小就是大, 一就是多, 有限就是无限, 瞬间就是永恒。蚂蚁、蝼蛄、一花一草、砖头瓦片, 都直接呈现大千世界。

考生寻到一个切入角度, 对人生、社会、自然世界、精神世界、人类历史发展等做出独立辩证思考, 文章会显得有思想, 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2.着眼于材料, 在材料中寻找突破点

如2007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阅读所给文字, 按要求作文。

“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

有人说, 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

有人说, 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

有人说, 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

有人说, “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

还有人说, 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

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 写一篇文章。

题目所给两句诗会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它有很多种理解。而材料中有了定量分析, 这实际上给我们指明了审题的方向———根据提示的五个角度选择最有感悟的一个就可以了。

有人说, 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由“沾衣细雨”中的 “细雨”, 可以联想到“春雨”。杜甫《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赞美春雨滋润万物, 轻无声息, 毫不张扬。“闲花落地”中的“闲花”让人想起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舍身奉献精神。

有人说, 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看不见”“听无声”不被他人所见所听, 甘于寂寞, 让我们联想到那些长期坚持在平凡岗位上不卑不亢的人, 他们豁达、恬淡, 超然于物外, 不争功名利禄、富贵荣华。也可以从反面立意, 人如果没有恬淡之心, 人生就会失去平衡。

有人说, “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我们要在寂寞中追求美好, 需要坚忍与执著的精神;即使在最坏的状态下, 最恶劣的环境中, 都不要自我放弃。

当然也可以不理会提示, 撇开“有人说”, 抒写自己对诗句的体会。

3.无话题全引诗意型材料作文主旨隐秘, 迷惑性强, 需要考生运用技巧, 加以分析

(1) 找关键句, 析主旨

对于一些歌词类的材料, 文意简单, 不需要深层分析, 而考生要善于捕捉关键语句———关键词语句子往往是“文眼”, 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 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下面我们以2009 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为例, 流行歌词本身就通俗易懂, 主题明确, 快速阅读全文, 很快可以找到歌词的主旨是最后的结尾句“绿叶对根的情意”。

题目的要求是“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立意。首先要理清“绿叶”和“根”的关系, 很显然在这里“绿叶”和“根”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它们可以象征多种关系, 如祖国与人民、故乡与游子、文化与民族、个体与群体、长辈与晚辈等, 那么歌词中的“绿叶”和“根”至少表现为两方面的“情意”, “绿叶”对“根”的情意和“根”对“绿叶”的情意。

“绿叶”对“根”的情意有:回报、感激、感恩、惦记、思念、依恋等;“根”对“绿叶”的情意有:哺育、希望、祝福、欣慰、理解、向往等。

还要注意, 只有体现了“绿叶”与“根”彼此交融互相通连的紧密关系的“情意”, 才是符合命题要求的。

(2) 品意象, 析主旨

有一些材料的主旨含蓄不外露, 没有一目了然的关键句, 这就需要我们在读材料时先找到意象。意象是蕴含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从意象着手, 从作者情感出发, 分析材料主旨。

2013年高考福建卷的材料出自当代朦胧派诗人顾城的《忧天》。朦胧诗诗境模糊朦胧, 主题多义。如何拨开云雾见到明月, 需要考生静下心来, 从意象中去找答案。

诗中的意象有“流星”“天宇”“树根”“地层”。根据诗歌内容分析可知, “流星”因“地球失去引力”而“无依无附地在天宇飘行”;“树根”用“深深地扎进地层”的方式来“拒绝这种‘自由’”。这是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 考生也可以从这两个不同的角度立意。

“流星”角度, “引力”可以理解为对“自由”的约束, 没有了约束就会“无依无附”, 从而可以推出:人生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与约束的辨证关系;如何看待自由等。“引力”也可以理解成“价值”“精神”, 那么“流星”的状态不正是我们现实社会中某些人的状态么?没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没有了精神依托的人生会是什么状态呢?当然也有人愿意做颗自由自在的“流星”, 哪怕短暂, 却曾经有过辉煌;在宇宙中无依附, 来去自由, 更可以看到其他人无法看到的美丽风景。

“树根”角度, “深深地扎进地层”是为了不“无依无附”, 可以引申出:脚踏实地, 成就梦想, 成就美好生活;想要成功必须把根扎得深, 才能汲取到需要的营养等。同样扎根地层也可以看做是对价值和精神的呼唤, 无根的浮萍, 总在飘荡;空中的楼阁, 只是虚幻。

诗意型材料作文审题关键在诗歌的主旨。因诗歌本身的特殊性, 主旨一般具有隐秘性, 需要联想和想象, 去发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主旨具有多向性, 需要发散思维, 在众多角度中寻找最适合自己写的角度。当然有了正确的审题, 好的立意, 稳稳走出第一步后, 还要有精巧的构思, 优美的语言, 新颖的材料, 富有哲理……作文实在是一项综合性的大工程。

摘要:诗意型材料可以是富有诗意的一句或几句话, 也可以是一首小诗。要写好这种类型的作文, 就必须依靠对诗歌材料的解读。细心体会, 把握诗歌意象, 领悟诗歌的意蕴, 体会诗歌的主旨, 由此立意, 确定写作的重心。

篇9:诗意型材料作文解题导引

[关键词]诗意型 新材料作文 主旨 关键句 意象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40021

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材料,从题材性质看,可分为四大类:叙述类,言论类,诗歌类,图画类。叙述类和言论类因其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各种方法技巧频出。但纵观近十年高考真题,我们会发现,诗歌类材料作文题也不少。今天笔者就带着大家一起走进这常被忽视的诗意型材料作文,一起研究诗意型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一、题目类型

诗意型材料作文根据所选材料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全引型和半引半述型两种类型。

1.全引型

顾名思义,作文材料完全为诗歌引用,不掺杂其他的材料;诗歌本身可以是完整的引用也可以是片段的引用。由于诗歌类型不同又可以细分。

(1)现代短诗型

如2013年高考福建卷作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地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材料全文引用现代名家短诗,引用时作者和诗名一般不在材料中出现。考生只需要从诗歌本身出发来审题立意便可以了。

(2)歌词型

如2009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题目明确是“歌词”,同样没有给出歌曲的名字和演唱者,考生需要自主理解歌词大意。

(3)古诗词型

材料为有作者有题目的古诗,要求考生思考诗中哲理,根据所体会到的哲理立意写文。

(4)组合型

如2012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为围绕着话题的古代诗词、现代诗歌、外国诗歌组合,需要考生从话题的角度结合材料审题立意。

2.半引半述型

材料为诗歌和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评论的组合。

如2005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唐诗曰:“一叶落知天下秋。”宋诗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

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如果从话题方面来说,可以分为有话题型和无话题型。

二、解题指导

1.着眼于话题,联系材料,确定范围

有话题的诗意型材料作文在审题方面相对来说简单明了,即为所给话题。

如2005年浙江卷,这是一道组合型有话题作文题。首先以唐诗和宋词为切入点,加以相关议论,点明“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的道理,最后给出话题“一枝一叶一世界”。考生在阅读材料后便能够在这满篇的诗情画意中体会到蕴含其中的深刻哲理。

角度一:一枝一叶组成一个世界。大是由小组成的,无数个瞬间和有限构成永恒和无限。观点有“小事成就大事,细节决定成败”,“一斑可窥全豹”……

角度二:从一枝一叶看世界知世界。由小见大,见微知著,在细微中体味博大。从小事物看到大世界了解大世界,从有限的事物中寻找无限事物的影子。“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事中”,瞬间蕴含着永恒,有限里看到无限。从一事一物觉宇宙之无穷,叹人生之短暂。

角度三:一枝一叶就是一个世界。小就是大,一就是多,有限就是无限,瞬间就是永恒。蚂蚁、蝼蛄、一花一草、砖头瓦片,都直接呈现大千世界。

考生寻到一个切入角度,对人生、社会、自然世界、精神世界、人类历史发展等做出独立辩证思考,文章会显得有思想,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2.着眼于材料,在材料中寻找突破点

如2007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阅读所给文字,按要求作文。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

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

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

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

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

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

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题目所给两句诗会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它有很多种理解。而材料中有了定量分析,这实际上给我们指明了审题的方向——根据提示的五个角度选择最有感悟的一个就可以了。

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由“沾衣细雨”中的“细雨”,可以联想到“春雨”。杜甫《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赞美春雨滋润万物,轻无声息,毫不张扬。“闲花落地”中的“闲花”让人想起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舍身奉献精神。

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看不见”“听无声”不被他人所见所听,甘于寂寞,让我们联想到那些长期坚持在平凡岗位上不卑不亢的人,他们豁达、恬淡,超然于物外,不争功名利禄、富贵荣华。也可以从反面立意,人如果没有恬淡之心,人生就会失去平衡。

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我们要在寂寞中追求美好,需要坚忍与执著的精神;即使在最坏的状态下,最恶劣的环境中,都不要自我放弃。

当然也可以不理会提示,撇开“有人说”,抒写自己对诗句的体会。

3.无话题全引诗意型材料作文主旨隐秘,迷惑性强,需要考生运用技巧,加以分析

(1)找关键句,析主旨

对于一些歌词类的材料,文意简单,不需要深层分析,而考生要善于捕捉关键语句——关键词语句子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下面我们以2009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为例,流行歌词本身就通俗易懂,主题明确,快速阅读全文,很快可以找到歌词的主旨是最后的结尾句“绿叶对根的情意”。

题目的要求是“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立意。首先要理清“绿叶”和“根”的关系,很显然在这里“绿叶”和“根”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它们可以象征多种关系,如祖国与人民、故乡与游子、文化与民族、个体与群体、长辈与晚辈等,那么歌词中的“绿叶”和“根”至少表现为两方面的“情意”,“绿叶”对“根”的情意和“根”对“绿叶”的情意。

“绿叶”对“根”的情意有:回报、感激、感恩、惦记、思念、依恋等;“根”对“绿叶”的情意有:哺育、希望、祝福、欣慰、理解、向往等。

还要注意,只有体现了“绿叶”与“根”彼此交融互相通连的紧密关系的“情意”,才是符合命题要求的。

(2)品意象,析主旨

有一些材料的主旨含蓄不外露,没有一目了然的关键句,这就需要我们在读材料时先找到意象。意象是蕴含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从意象着手,从作者情感出发,分析材料主旨。

2013年高考福建卷的材料出自当代朦胧派诗人顾城的《忧天》。朦胧诗诗境模糊朦胧,主题多义。如何拨开云雾见到明月,需要考生静下心来,从意象中去找答案。

诗中的意象有“流星”“天宇”“树根”“地层”。根据诗歌内容分析可知,“流星”因“地球失去引力”而“无依无附地在天宇飘行”;“树根”用“深深地扎进地层”的方式来“拒绝这种‘自由”。这是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考生也可以从这两个不同的角度立意。

“流星”角度,“引力”可以理解为对“自由”的约束,没有了约束就会“无依无附”,从而可以推出:人生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与约束的辨证关系;如何看待自由等。“引力”也可以理解成“价值”“精神”,那么“流星”的状态不正是我们现实社会中某些人的状态么?没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没有了精神依托的人生会是什么状态呢?当然也有人愿意做颗自由自在的“流星”,哪怕短暂,却曾经有过辉煌;在宇宙中无依附,来去自由,更可以看到其他人无法看到的美丽风景。

“树根”角度,“深深地扎进地层”是为了不“无依无附”,可以引申出:脚踏实地,成就梦想,成就美好生活;想要成功必须把根扎得深,才能汲取到需要的营养等。同样扎根地层也可以看做是对价值和精神的呼唤,无根的浮萍,总在飘荡;空中的楼阁,只是虚幻。

诗意型材料作文审题关键在诗歌的主旨。因诗歌本身的特殊性,主旨一般具有隐秘性,需要联想和想象,去发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主旨具有多向性,需要发散思维,在众多角度中寻找最适合自己写的角度。当然有了正确的审题,好的立意,稳稳走出第一步后,还要有精巧的构思,优美的语言,新颖的材料,富有哲理……作文实在是一项综合性的大工程。

篇10:2018作文素材 解题锦囊

(九)素材 第03课 解题锦囊

常考主题一 富强 常用名言

1.民智者,富强之源也。——严复 2.非力车农无以富邦也。——桓宽

3.欲讲富强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谭嗣同

4.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我要献出全部学识智慧。——钱伟长 5.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孙中山 拓宽素材广度

(一)富强,人类追寻的永恒梦想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在多似繁星的国家、朝代中,国家富强,就能够赢得鲜花和掌声。古希腊的繁荣富强,世界至今为之神往;古罗马帝国强盛一时,成为强国对比的标杆;拿破仑是法国强大的标志,为历史所记录;当今美国独领风骚,举动为世界所关注„„

国家贫困、孱弱,往往会付出血泪代价。古埃及、古巴比伦因为衰落,使文明消亡;近代亚非拉贫穷落后,成为欧美殖民者掠夺资源的战场;在当代,东欧因为经济停滞,最终改旗易帜;在当今,由于不够富强,中东、北非社会动荡„„

(二)富强,中华民族的千年追求

早在远古时代,被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黄帝就在中原播百谷草木,解决人们的衣食温饱问题。

汉代休养生息,让百姓享有更多发展果实,迅速实现了国富兵强,“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唐宋更是达到了中国的盛世。唐朝“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宋代“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

近代,面对压迫,具有先进思想的中国人以富国强民为己任,前仆后继。洋务运动提出了“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富强观,主张兴利、重商、求富,大力发展实业。维新运动的领袖提出了要“变法图强”,学习西洋的政治教育体系,致国强盛、致民强健的思想。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主张实业救国,富强国家。

(三)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正在戊戌变法后,作者梁启超流亡日本之时。那年是庚子年,当时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爆发了义和团爱国运动。帝国主义联合起来,组成八国联军,勾结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攻陷了天津和北京等地。当时八国联军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戊戌变法失败迫使梁启超逃亡日本,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变法图强的努力,到日本的当年就创办了《清议报》,通过媒介竭力推动维新运动的继续。当时帝国主义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谰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少年中国说》。此文影响颇大,是一篇篇幅较长的政论文,作者站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立场上,在文中将封建古老的中国与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做了鲜明的对比,极力赞扬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鼓励人们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了要求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解析】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殆则国殆。”意思便是:少年奋发图强学到知识是为祖国争光,反之则会丢脸。所以要努力学习,不要再让“东亚病夫”出现,为祖国的未来而奋斗。

梁启超的愿望代表了当时中国人民所共有的强国愿望,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少年中国

说》又以充畅的气势,讴歌了祖国未来的英姿及“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的灿烂前程。对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重任的中国少年寄予无限希望,并鼓励他们愤然而起,努力投身于改造旧中国的战斗。表现出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也表现了作者对“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的伟大祖国的眷恋之情和自豪感。【例文】

富强的梦

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悄悄走过,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寄出一份梦想。中国梦,流淌在岁月。

沙滩上有一颗饱经沧桑的贝壳,那是中国遥遥五千年的故事。从黄帝开创历史到如今的我们诵读历史,我看到了太多,每个中国人都拥有着同样的中国梦。富强!富强!中国梦的口号在唱响。中国梦流淌过每个日日夜夜、每个中国人的内心。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中华民族从未停下追梦的脚步。

沙滩上有一颗闪亮的贝壳,那是中国奥运会、世博、嫦娥二号的故事。当一阵阵掌声雷鸣般响起,当世界举目于中国时,我知道,中国的光芒已散发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一个梦,一个被每一个中国人所深呼的梦。我仰视奖牌下每一个奋斗的身影,倾听每一声临近中国梦的足音,俯身捧起岁月流淌过的荣誉,扬手敬礼,大声喊出自己的中国梦。

沙滩上有一颗值得铭记的贝壳,那是羁旅在外的中国人的故事。我清楚地看到,有人客于异国,却随身带着中国的泥土,有人在奥运会直播前呐喊中国万岁,有人在参加外国记者采访时说:“我是中国人,我们都共有一个梦,她叫中国梦!”是的,那就是我们的中国梦,一份信仰,一份怀念,一份奋斗,到处都迷漫着中国梦的味道。就算在异国他乡,我们都心怀着祖国,铭记着中国梦,力创美好未来。

我在沙滩上,轻轻拾起几颗贝壳,珍藏在身,勉励自己,心中已准备好,种下中国梦,创造美好的未来。

中国梦,我的梦!【点评】

用一颗颗贝壳串起了中国人的强国梦,略写古人,聚焦今人,从黄帝开创历史,到中国奥运会、世博、嫦娥二号等故事,都信手拈来,颇具说服力。

常考主题二 文明 常用名言

1.文明就是造就文明的人。——罗斯金

2.心平气和四个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弘一大师

3.一个时代的文明成为下一个时代的肥料。——康诺利

4.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5.增多的物质财富和增多的空余时间是促进人类文明的两大因素。——狄斯累里 6.文明的真正验证不是人口统计数字,不是城市规模,也不是农作物的产量——而是一个国家能造就出怎样的人。——爱默生 拓宽素材广度

(一)中国人VS德国人

现在新加坡等国家公共场所使用的“禁止随地吐痰”“禁止随地扔垃圾”等标识都是用中文书写的,这是为什么呢?据当地人反映,这是因为在公共场所地上的一些口香糖、痰迹、垃圾杂物等大多都是中国游客在游玩时不注意小节、不讲卫生造成的,所以,这些标识都使用中文书写。

在德国的街道旁通常设有两个形状相同的公用电话亭,分别标注着“女士专用电话亭”和“男士专用电话亭”。有一次,打电话的人都为男士,只见男士专用电话亭旁有序地站着一排男士,却没有一个男士到女士专用电话亭去打电话。

(二)雨果的《文明与野蛮》(节选)有一天两个强盗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窃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将受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解析】

野蛮掠夺不是文明。文明是人类对无知世界的认识,对已知世界的超越。文明是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创造生存环境;通过法律、道德、民主政治等制度来协调人际、群体关系;借助宗教情怀和艺术表达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情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精神追求的基本需要,并达到实现全面、多样性发展的过程。

(三)文明的价值

一位曾在中国生活过的日本商人想在中国上一个废铝再生产项目,他的儿子首选的城市是大连。可是这位商人直摇头,说:“大连我去过,那个城市太土气!”可是父子俩来到大连实地考察后,大连的变化使得老商人惊讶得瞪圆了眼睛,一遍遍地问儿子:“这是大连吗?”当即拍板,在大连投资上千万元人民币搞项目。一位韩国客商本来准备向某一城市捐赠1 500万元人民币的行道树坑保护罩,通过这一公益事业对自己的企业进行宣传。可是,当这位客商途经大连,目睹了一尘不染的街道和彬彬有礼的市民时,连呼“发现了新大陆”。当即决定,将这笔钱移至大连。

【例文】

野蛮中挺立起文明的风骨

翻开历史,看到的是你们在生活浊流中那释然旷达的笑;静静品味你们留下的文化篇章,深切地感受到抗击野蛮势力的文明力量是多么难能可贵。

那该是多久远的一片竹林,你与友人饮酒对诗,流连其中。那该是一股多么久远的文明之风,在自然中沉醉,你赤膊打铁,朋友在旁帮你拉风箱。然而,那文明的风华后正有着野蛮的猛虎在偷偷窥视。你不肯同流合污的傲骨,成为野蛮势力的眼中钉。终于,你被押上刑车,推上刑场。那司马氏在暗中窃笑,他以为野蛮定能欺压文明。但你清明的目光直刺苍穹,你仰天长啸,不卑不从,临终奏响《广陵散》„„白日天高,你——嵇康,向世人显示出文明的风骨。

那又该是多么遥远的王都长安,你正踌躇满志,誓为国家一展宏图。那又该是多么遥远的一片桃树林了,云都观的桃花千树,你淡然一笑赋诗一首。而你没有料到,不久你就成为“桃花诗案”的主角。你一文弱书生,却要面对野蛮权贵洪水般的攻势。你离开了长安,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你以旷达泰然的态度应对野蛮的攻击,自古逢秋悲寂寥,你言秋日胜春朝。你——刘禹锡,在野蛮的洪流中挺立起文明的脊梁。

那该是多么浓郁的书卷气息,你研墨挥毫,题诗作文;那该是多么凄楚的一场风暴,身为“乌台诗案”的受害者,野蛮的势力将你排挤出王都,身后是小人得志的嘴脸。但是,那赤鼻矶畔的诗文,那水与月的慨叹,表现着你的豪迈与豁达。你纵使被逐出朝廷,却并没有向野蛮弯腰,而在山水之间书写着文明,流传久远„„你——苏轼,在野蛮的浊流中傲然挺立,成就中华文明的动人风景。

翻开历史,感怀着你们存留久远的鲜活的笑容,我终于明白,不屈服于野蛮势力的文明力量,将永载史册,光芒万丈。【点评】

“野蛮中挺立起文明的风骨”,标题巧扣主题,形象生动,耐人寻味。选取嵇康、刘禹锡、苏轼3人的事例,运用“扩展细节,再现场景”之法,构成3个段落,重章叠唱,突出了“抗击野蛮势力的文明力量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主旨。

常考主题三 公正 常用名言

1.公其心,万善出。——方孝孺 2.奉公如法则上下平。——《史记》 3.平等的第一步是公正。——雨果

4.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 5.对他人的公正就是对自己的施舍。——孟德斯鸠 6.言非法度不出口,行非公道不萌于心。——杨炯 7.自己生存,也让别人生存,这是公理法则。——伊索

8.人要尊重自己,就必须抱有一种信念:公正对待他的同胞。——夏洛蒂·勃朗特 9.同一个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莎士比亚

拓宽素材广度

(一)赵奢公正无私

赵惠文王的弟弟赵胜,号平原君,任赵国丞相,家有食客数千,颇有权势。他的家臣家丁因此倚势不遵守国法。有一年,赵国田部吏赵奢铁面无私,按法将平原君家9个不纳税的管事家臣全部处以死刑,平原君大怒,要杀赵奢。赵奢说:“我秉公执法,原是为国家考虑。如果你的家臣不奉公守法,又何以叫国人守法呢?国人不守法,恐怕赵国也不巩固,你的荣华富贵也不存在了。”一席话,说得平原君哑口无言。平原君认为他是贤才,向赵王推荐。赵奢被任命管理国家的赋税,他办事公正,使得赵国国库充实,人民富裕。

(二)公私两分明

东汉顺帝时,苏章升任冀州刺史。苏章有位老朋友任清河太守,是他的下属。苏章巡行

属郡,查证这位老朋友的贪赃枉法问题。于是,他先将这位老朋友请来,设宴招待。宴席上,畅谈平日友情,十分欢愉。清河太守欣喜地说:“别人头上只有一重天,我的头上却有两重天。”苏章说:“今天晚上我跟老朋友喝酒,是个人的私情;明天冀州刺史依法办案,就是国家的公法了。”苏章查出清河太守的罪行,一一列举,依法作了惩处。【解析】

做人不要因私废公。不论是故去的古人,还是现存的今人,只有做到公正无私,才能在对事物的认识上得到真理,才能在对事物的处理上得到赞美。感情上的偏私只能陷人于不分青红皂白、不辨是非之中,我们要坚决拒绝让感情主宰理智。“公则生明”,让我们掘除感情的干扰,理智公正地在世为人吧!

(三)西门子公司抢注商标

据介绍,在“Hisense/海信”获得驰名商标荣誉称号后,1999年,博世—西门子公司在德国毫无差别地抢先注册了“Hisense”商标。2001年6月,西门子全资公司欧司朗公司在德国抢注厦门东林公司的“Firefly/萤火虫”商标。截至目前,广东佛山照明公司的“FSL”商标、上海德士公司的“ECOLUX”商标、上海奥利玮公司的“ORION”商标、中轻青岛分公司的“RUBY”商标、广州穗之星公司的“GERLITE”商标已经分别遭到西门子欧司朗公司的抢注。

专家纷纷表示,西门子商标抢注事件违背了公平竞争原则。

【例文】

还社会一份公正

何为公正社会?贤者施其善,才者现其能。千年前墨子为下层贤才振臂高呼,要求“尚贤”,反对王公贵族任人唯亲,如今看来仍有借鉴意义。社会的公平性在于其将一视同仁的阳光雨露均匀地播撒,而不是向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官二代”格外开恩。

那句嚣张到无法无天的“我爸是李刚”再次将“官二代”这个特殊群体推至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人们不禁要问,是不是权力的威力已盖过象征人民意志的法律,凌驾于生命之上?

从限招“正科级干部子女”为公务员到飙车至人死命仍不知悔改,“官二代”的行为之

所以引发众怒,不只是因为其素质低下,更重要的是人民对不公正日益不满。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受到公正的待遇,一个真正摆脱了身份限制,能让所有社会成员都得到同等发展机会的国家,才能大有希望。我们强烈呼吁,还社会一份公正。

只有公正有序的社会,才能促进个人与国家的双赢发展。历史上的九品中正制只重出身门第,不仅严重限制了魏晋南北朝政治的清明发展,更催生了王献之等草包“官二代”身居高位却庸碌无为、不得善终的悲剧。而西方国家大力推崇中国科举制,因其为每个贫寒学子提供了平等机会,同时选拔了大量人才,促进了国家建设。在当今社会,若让官僚体系再度垄断国家政治,很难想象发展中的中国应该何去何从。

还社会一份公正,广大官员最应以身作则。首先明确,权力是人民信任自己的标志,而不是国家法律法规的挡箭牌。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官二代”根深蒂固的特权思想由何而来?我们不禁质疑,若是官员廉洁奉公,他们的子女如何胡作非为?官员应从根本上纠正官僚作风,真正的人民公仆需要的是正直自律,而非呼风唤雨。我们希望他们能成为子女行动的指向标,成为社会中一面不倒的旗帜。

再有,广大人民应积极与不正之风斗争,坚决反对官僚主义。人民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只有人民树立了公正意识,特权才无所逃匿。我们是“草根”,但“草根”同样需要阳光,我们拒绝权力遮蔽的阴影!当人民同声呼唤公正并为之奋斗,公正的社会才会诞生!

还社会一份公正,少一些“官二代”的闹剧与人民的不满。还社会一份公正,同一片蓝天下我们应平等地成长!还社会一份纯洁的公正!【点评】

写作的笔锋直指社会热点“官二代”,眼光独特而犀利,社会热点既是文章写作的切入点,又充当了事实论据。在“挖根源”“找方法”的过程中不忘古今对比、中外对比,素材运用得自然流畅。常考主题四 爱国 常用名言

1.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 2.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4.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5.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别林斯基 6.人民不能没有面包而生活,人民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雨果

7.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 8.只有热爱祖国,痛心祖国所受的严重苦难,憎恨敌人,才能给以我们参加斗争和取

得胜利的力量。——阿·托尔斯泰

拓宽素材广度

(一)邵逸夫:兼济天下的赤子

“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让其再回到民众”,这位以“大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为人生信条的影视巨子,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几十年来,邵逸夫在公益慈善方面捐款达上百亿港元。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通过邵氏基金会与教育部合作,连年向内地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此外,还捐款资助内地的医疗、救灾、文物保护等项目。如今以“逸夫”两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他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全国各地。此外,邵逸夫在英国、美国、新加坡及香港等地都有巨额捐赠。在古今中外捐资助学史上,邵逸夫可谓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根在宁波的邵逸夫对故乡也倾注了很大的爱心。宁波师院邵逸夫图书馆、宁海县人民医院分院门诊楼、宁波市职教中心、宁波市邵逸夫艺术幼儿师范学校、宁波大学邵逸夫楼„„都是邵先生为家乡人民办的好事。

邵逸夫凭借他的生意头脑,把自己的影视、慈善事业经营得如他的人生一般历久弥新;虽然已经与世长辞,但他毕生写就的慈善传奇却像那传递知识与温暖的“逸夫楼”一样,屹立不倒。在邵逸夫的身上,慈善不只是一朝一夕的善举,更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捐助,帮助他人的行世态度。无论是高调捐助还是默默奉献,邵逸夫的大襄善举,值得大力褒奖。

(二)于敏:报国心皎洁

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之一,于敏是我国自主培养的杰出的核物理学家,也是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一次次陷入困境又一次次突出重围,经历了我国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后,于敏带领的科研队伍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的重大突破。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3个月,苏联用了6年3个月,英国用了4年7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而中国只用了2年8个月,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在回忆自己的心路历程时,于敏说道:“童年时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我留下惨痛的记忆,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和平主义者,正因为怀抱着对和平的强烈渴望,他才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默默无闻的核武器研发事业。【解析】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例文】

忧 与 爱

我看到初阳的第一抹微光将你照亮,蓝天下的一簇红在风中飘扬,你在世界的注视下觉醒,腾飞,翻开一路豪情万丈,书写一篇恢弘巨作,筑起一座伟岸丰碑。你不以强大为最后目标,却以伟大为终极诉求。

我听见萨马兰奇在主席台上庄重地宣布,我看见各国华美的展览馆矗立在上海那养人的水土上,我默默注视着“神舟”划破长空的静寂,与“嫦娥”共铸祖国的辉煌,可是,我还看到了什么呀?工厂生产者“MADE IN CHINA”的产品,无奈地用几元的手工费换取昂贵的技术核心,却在无数次侵权官司中败下阵来。

我欣喜地看到成千座保障房高高耸起,政府建立起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一所所崭新的希望小学在大山边扎下了根,琅琅的读书声回荡在苍翠的林间。可是,我还看到了什么呀?复旦大学生对救命恩人冷漠无视,三鹿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偷偷潜进老百姓的饭碗,南京汉中门大桥开裂竟用胶水糊!

我兴奋地看到中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升至全球第二;利比亚动荡大撤员,成功撤出35 860人;面对南海问题,我们拿出一个大国应有的风度与威严。可是,我还看到了什么呀?黑龙江鹤岗矿难遇难108人;小悦悦被车碾压后,18个路人经过都没有人伸出援助之手;还有红十字会令人寒心的“潜规则”。

中国,有人这样介绍你,“如果单看贵州,那么它的人类发展指数刚刚超过非洲的纳米比亚,但是,如果单看上海,其人类发展指数则与发达国家葡萄牙相当”。的确,世界181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的人均GDP排在106位,你虽没有亚洲的贫民窟,但是你拥有西北贫瘠的山区;你虽然有最大的奢侈品消费量,但是你的国民最低收入是其他国家的十几分之一;你虽有决定世界经济命脉的工人,但他们的生活状况却是世界经济链条上最脆弱的一环„„

我不需要你令人称赞的高速度,我只要青山绿水,宁静和谐,而不是污水遍地,满目创伤;我只要诚信飞舞,善良翩跹,而不是在油烟暴起的啤酒屋里品尝地沟油;我只要看到我的后代能够吟诵着“春花秋月何时了”,在长河秋月落日余晖中,让思想在张家界的溪水里流淌,而不是整天戴着厚厚的眼镜,宅在家里看那风花雪月。

谁说你不能掌握好航向,冲击资本主义阵营?我看到的必是一个居安思危、挥动着厚实翅膀展翅高飞的中国,必是一个崛起奋发的中国。

我深深地爱着你,亦深深地担忧着你,我相信你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凭着坚实的躯干,而不是空虚的身材。我相信你必能服下一颗长生不老药,在坚实的经济基础、人文

历史、社会道德下茁壮成长,我相信„„ 【点评】

本文的素材运用技巧在于素材的对比。中国有大量的廉价工人,却要用昂贵的价格购买别人的技术;政府对百姓的安置,从衣食住行到基础教育,全面而周到,却出现三鹿奶粉和瘦肉精;城市建设在高速发展,一些地方却污水遍地,满目创伤„„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中国的现状令人担忧,担忧的背后隐含的是时代因素的爱国之情。

常考主题五 敬业 常用名言

1.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尚书》 2.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梁启超 3.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焉。——墨子

4.从工作里爱生命,就是通彻了生命最深的秘密。——纪伯伦 5.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冯雪峰 6.人生在世是短暂的。对这短暂的人生,我们最好的报答就是工作。——爱迪生 7.抱着一颗正直的心,专心致志干事业的人,他一定会完成许多事业。——赫尔岑 8.战士的日常生活,并不是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部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鲁迅

拓宽素材广度

(一)京剧大师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梅兰芳是京剧“四大名旦”之首,是旦角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家。他创立了京剧艺术的第一流派——“梅派”。

1894年,梅兰芳出生于北京。他自幼父母双亡,由伯父抚养成人。1901年,7岁的梅兰芳开始学戏,两年后又与其表兄一起学戏。梅兰芳先天条件并不好,眼睛近视,眼神不能外露,眼珠转动也不太灵活。由于性格腼腆,音乐感不强,有的师兄弟就当众嘲讽他:“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梅兰芳没有灰心丧气,反而更加敬业。他点上香练,放飞鸽子对着天空练。他每天早晚揉捏眼皮,久而久之,竟成双眼皮了。日复一日地锻炼,终于使梅兰芳改变了原来有些呆滞的眼光,一双眼睛练得炯炯有神。梅兰芳为了练好腿脚功夫,寒冬腊月天,别人围着火炉取暖时,他却在院子里泼水成冰,在冰上练踩跷,跑圆场。他一次次摔倒,再一次次爬起来,坚持不懈,终于练就了腿脚稳健的硬功夫。梅兰芳每天清晨练嗓子,念道白,发音不准确或不圆润,他就反复练习,直到满意为止。一年四季,寒来暑往,从未间断。

一番苦工夫,终于使他发出的声音饱满、圆润。1912年,19岁的梅兰芳随京剧大师王凤卿首次到上海演出,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二)莫振高化作光明烛

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

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 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解析】

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谱写了教育历史上的敬业篇章。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却熠熠闪亮。

(三)工作是我的生命

美国诗人贝阿德·泰勒专程前往柏林,拜望赫赫有名的“科学之王”洪堡。当时,这位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正在忙着校阅他最近一卷《宇宙》的清样。他见了泰勒很高兴,连忙请朋友就座,并指着清样说:“自你去年走后,我一直干着这件事。有几卷已经出版了,这一卷马上可付印。”泰勒望着面容憔悴的洪堡,惊奇地问道:“现在你还能干这些吃力的工作吗?”洪堡微微一笑,不以为然地说:“我睡得很少。工作就是我的生命。前天,我还用16小时改正这些清样呢。”泰勒深为这位老科学家的顽强精神所感动。

【例文】

敬业养德,业以修身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不能爱哪行才干哪行,要干哪行爱哪行。”是啊,所谓敬业,在于一个敬字,精益求精、鞠躬尽瘁、孜孜不倦都包含在内,以一种尊敬、热衷的心灵对待职业。

曾记否,那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家——司马迁?

他,一代史官,在那个充满黑暗、暗箭多发的朝廷中,在那场风云多变、险恶丛生的官场棋局里,作为牺牲品出局了,继而遭受了屈辱的刑罚。本以为会消极黯然的他,为了他敬爱的事业,他没有放弃,在这四四方方、昏暗不见天日的牢内,畅游古今,写下了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流芳千古。他的成就,正可谓敬业者,事竟成。

曾记否,那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

他,出身贫寒,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利用卖报的机会,进行孜孜不倦的实验,一生有1 000多项发明。他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他在发明灯泡时,试验了3 600多次,终于将这个令世界瞠目的灯泡伟大创造出来,他就是用敬业创造了成功!

曾记否,那世界影坛巨星——成龙?

他,世人瞩目,创造过多次骄人的票房纪录,成为首屈一指的武打明星,深受多个国家人民的喜爱。而这也得益于他的敬业。为了拍摄,他不知受过多少伤,住过多少次医院;他曾经为一个小镜头要求自己拍1 000多次才过,他用敬业证明了自己!

朱子曰:“主一无适便是敬。”用敬业来养性修身,意集中,心无旁骛,人生才会绚丽多彩!【点评】

事实论据有历史人物司马迁,有外国人物爱迪生,有鲜活人物成龙,在人物素材运用上文章做到了古今中外;同时,恰当地引用论证,更增添了文采,使论述更有说服力。

常考主题六 友善 常用名言

1.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2.鸟需巢,蛛需网,人需友情。——布莱尔 3.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龚自珍 4.要做一个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送安慰的人。——巴金

5.人只应当忘却自己而爱别人,这样人才能安静、幸福高尚。——托尔斯泰 6.一个温存的目光,一句由衷的话语,能使人忍受生活给他的许多磨难。——高尔基 7.谁要是在世界上遇到过一次友爱的心,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谁就是尝到了天上人间的快乐。——罗曼·罗兰

拓宽素材广度

(一)三八二十三

孔子有一个得意门生叫颜回。有一次,颜回看到一个卖布的人和买布的人吵架。买布的人说:“三八二十三,你为什么收我二十四个钱?”颜回上前劝阻说:“是三八二十四,你算错啦!别吵了。”买布的人指着颜回鼻子说:“你算老几?我只听孔夫子的,咱们找他评理去。”颜回问:“如果你错了,怎么办?”买布的人说:“我把脑袋给你。你错了怎么办?”颜回说:“我把帽子输给你。”两人找到孔子。孔子问明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颜回,你输了,把帽子给人家吧。”颜回想:三八二十四才对呀?老师一定是老糊涂了。他只好把帽子给了买布人。那人拿了帽子高兴地走了。这时孔子告诉颜回:“说你输了,只是输一顶帽子,说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帽子重要还是人命重要呢?”颜回跪在孔子面前说:“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非,学生惭愧万分!”

(二)威廉·麦金利总统的友善

在一次国会选举期间,美国第25任总统威廉·麦金利经常被一个记者如影随形地跟踪。因为此人效力的报纸与麦金利政见相左,他经常发表一些对其不利的报道。麦金利对这个人感到很是恼火,可内心倒是禁不住暗暗“钦佩”其攻击自己的那种执着劲儿。一天麦金利坐着马车去附近一个小镇演讲。天气异常阴冷,没走多远,麦金利就听见后面传来熟悉的咳嗽声,回头一看,原来是那个正患感冒且衣着单薄的记者,坐着简陋的马车尾随而至。麦金利吩咐车夫停下,下车走到记者跟前,说:“年轻人,从你的座位上下来。”记者走下车,心想这个政敌报仇的时机到了。“拿着,”麦金利脱下自己的大衣递给记者,“这件大衣你穿上,坐进我的马车里去。”“可是,麦金利先生,”记者颇感意外地说,“我想你大概不知道我是谁。这次竞选我一直对你紧追不放,每次只要你一发表演说,我就会在报上骂你,我今天过来就是要尽我所能将你置于死地的。”“我知道,”麦金利微笑着说,“不管怎么说,你穿上这件衣服,先坐进那辆车里暖和暖和,等会儿你好打个漂亮仗。”结果,从那以后,这个记者再也没有发表过一篇诋毁麦金利的文章。

【例文】

学会友善

哲人和暴君一起在历史舞台上走过,人们记住的是哲人的微笑,而不是暴君的凶残。因为哲人付出的是友善,而暴君显露的是狰狞。

生活如同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会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会给你一副沮丧的脸。同样,你付出的是友善,得到的也会是友善。

周文王善待他人,赢得民心,最终成就帝王之业;孔子善待别人,以“仁”为本,最终享誉中外;宋庆龄善待他人,平易近人,最终树立了慈祥的**形象„„

相反,有些人妄想用暴力和凶残来征服别人,最终却落得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君不见秦二世凶残野蛮,企图以暴力征服人们,却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君不见秦桧阴险狡诈,一生总在陷害别人,最终却被人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君不见蒋介石凶残镇压人们的自由、民主,最终却兵败台湾,落得一个可悲的下场„„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反观我们的现实。

美国总统小布什在德克萨斯州任州长时,友善对待他的朋友,甚至竞争对手。他的友善让两个民主党的副州长连连保证:“一定支持你的工作。”他到中学演讲,让青少年远离酒精和毒品,使青少年的犯罪率下降了三十个百分点。在这个全美犯罪案件最多的边境州,小布什的友善之举让全州犯罪率急剧下降,经济迅速飙升。这也成就了他成为第一个竞选连任成功的德州州长,也成就了他成为白宫主人的梦想。

同样,我们的新一代领导人以人为本,关心民众疾苦,善待广大人民群众,也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新一代领导人的尊重和爱戴。

因为友善,水绕山转,鸟立树啼,蝶绕花舞,世界变得美丽多姿。珍珠散发的光芒,不像钻石那样眩目,不像黄金那样庸俗,但柔和而高贵,如同哲人脸上友善的笑。

友善如同春风,温暖我们寒冬冰冷已久的心;友善如同夏雨,冲刷掉尘世的污垢,洗涤我们的心灵;友善如同秋水,沉淀我们的焦躁与虚浮;友善如同冬雪,纯洁我们的心灵。友善是天使撒落人间的珍珠,等待我们捡拾,等待我们拥有。【点评】

上一篇:厂转让合同下一篇:以两个责任为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