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创意画美术教案

2024-05-13

儿童创意画美术教案(通用8篇)

篇1:儿童创意画美术教案

儿 童 创 意 画

儿童是社会的一部分,他们有自己的思维、学习游戏和艺术创造的独特方式。儿童绘画活动是以自我要求为基础进行的,他们的行为不是消极的,而是全部感情的投入,以积极自发的方式对周围环境和对自己的认识作出的反应。每个儿童是一个不同的个体,他们的创作极具个性,不管是绘画,还是捏泥巴,都是在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同时传递出来自感觉、触觉和视觉的信息,他们画的既不是视觉意象,也不是真实的物质世界,而是在头脑中重新构建的一幅图画。这些图画又作为新的刺激影响着儿童,有效地诱发了他们潜在的创造精神。

但是往往有些成人,每当看到一幅儿童画,就简单地用“像”或“不像”作为标准来衡量它的好坏,并理所当然地认为儿童绘画就应当是对客观对象的视觉描绘,将儿童局限在成人的概念之中。模仿和创造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模仿单纯靠概念处理事物,表达的仅仅是一种对简单物象的摹写。这种偏见和作法忽略了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感情流露,并意味着让儿童放弃自我的创造意识,压抑了儿童自我表现的进取精神。

我在教学中,也曾遇到不少对我的教学方法持怀疑态度的家长。有一天在课堂上,我像往常一样,既不在黑板上示范,也不给他们看示范图例,而是孩子们互相观察,让他们想想自己的爸爸妈妈和其他的人有什么不同,然后让他们画一个最喜欢的人。

大部分孩子拿起笔就画,但也有几个孩子不敢动笔。我知道,这些孩子中有的曾经在幼儿园或是培训班学过那种一笔一划照着临摹的概念模式的绘画。学画就是照着画,或是只要画得像就是好画的观念,已造成了儿童的心理障碍,他们自由创作的精神被成人所谓的“像”与“不像”的精神压力所破坏,他们不相信自己的绘画能力,非得有范画或是老师的示范才敢动笔。还有的小朋友则不管是表现什么样的题材,他的画面上出现的都是原来所学的概念画图形的组合。对这样的孩子则需要用更大的耐心去鼓励和帮助他们冲破那种概念绘画模式和“像”与“不像”的精神禁锢,以恢复儿童自我表现的创造本性。自我表现的源泉是情绪和意境。感受和思考就是这种原动力。“我知道你能画。”我摸着孩子的头肯定地说,并耐心地给他讲述各种人的特征等等,鼓励他拿起笔。任何孩子只要拿起笔,按照自己的方式在纸上画出第一笔时,他的创造性思维就开始启动了。不管他画得怎么样,都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

15分钟后,孩子们的“一个人”画好了。有的把头画成一个大圆圈,身体却很小,有的衣服上的扣子画得比脸还大,还有的则把手和脚画成了鸡爪爪,其中也有类似概念画的因式,但更多的是儿童们的随意创造,孩子们很满意。有个小朋友骄傲地指着画面上一个头上绘有一些卷卷弧线的“人”对我说:“我的妈妈很漂亮,她有很多很多的头发,我以后也会有。”还有个小朋友则指着画面上的两根长线告诉我,这是脚。

面对这么多的“一个人”我也很满意。不管是原始意象的遗存,还是儿童表象的再创,或者是别的,只要能表达儿童的情感,就是好的儿童画。看儿童画不光是了解他们的知觉程度,更重要的是须在感情的基础上给予理解,儿童中有对内容注入了感情才能开始真正的认识和表现,尽管可能画得一点都不像。

面对这么多“一个人”,有的家长按捺不住了,他们开始抱怨,说没有看见孩子们画出个“人样”来,有个家长还不无羡慕地告诉我说,某某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条鱼,让孩子们照着一笔一划地画,一节课下来,孩子们都会画鱼了。可想而知,假如这个班有30名学生,那么就会有30条一样的鱼,看上去的确可观。只不过,我想,如果带孩子去看看鱼,给他们谈谈鱼的知识和鱼的故事,然后再让他们去画鱼岂不更好?很可能,他们画的鱼或许会木象一条鱼,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会画一条鱼,一只鸡,或者一个人,并不是衡量儿童画好坏的标准,重要的是通过儿童作画的过程,让儿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并增加他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儿童画中先行的并不是绘画技巧,而是把握以情感为基础的认识,在明确了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为了具体的需要才产生了技术的必要。

摘自《小书画家乐园》

篇2:儿童创意画美术教案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如何充分挖掘小学美术教育资源,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成为摆在我们每一位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追求选材的创意,体验的创意,其独特的激趣功能是小学美术学科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综合材料创意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涉及较少,本文拟就对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引入教学的必要性、实施方法、注意事项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 儿童美术 综合材料 创意教学 正文

一、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引入小学美术课堂的必要性。

1、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方面,美术教育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是中国教育存在的十分突出缺点,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力,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儿童美术教育方面也同样存在着上述不可忽视的问题。审视以往和当前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方面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特别是还有许多阻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因素存在。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建议(试行)第21条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鉴于上述分析思考,为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完善人的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发挥美术教育在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方面,我在学校美术教育中开展了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的研究。我认为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对于弥补传统美术教育的弊端以及吸收当前美术教育中的优秀成果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切入点。

2、是极富吸引力的课程资源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努力使美术课变得更有吸引力,但常使许多教师感到头痛的是美术课学生总是注意力不集中,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以上学生。一方面学生在这一年龄阶段正进入美术学习的“危险期”,另一方面由于美术非考试科目,学生忙于应付考试等等因素造成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体的相继出现,使得原有的一些美术教育资源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少年儿童的需要,因此必须要深入挖掘美术教育资源,使其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是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极富吸引力的课程资源,它深受学生的喜欢,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小学美术课中进行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它让笑声伴随孩子成长,让孩子拥有一个愉快的童年。

3、填补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空白

以小学为例,人美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本中,没有出现过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它的充分引入能改变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课时不足,从而充分使用好小学美术教育的资源。构建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教育教学理论与模式,以指导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的开展,从而填补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长期以来欠缺的一个空白。

二、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实施方法

1、主题创作法

主题创作是指针对特定的材料给予学生一个明确的主题,要求学生能够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规定的范围内创作。如:蛋糕盘的创作课,我给学生确定了创作主题是《闹钟》。我利用开课两分钟给学生播放一段闹钟的情景短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闹钟,并让学生说一说闹钟的基本构造。待学生议论纷纷的时候,紧接着带领学生一同欣赏一个独特的闹钟。运用课件展示一个蛋糕盘绘制的闹钟,引导学生进入预设的情景体验中。在语言,音乐,图像的多重刺激下,学生进一步感受在蛋糕盘上作画的魅力,激发创作欲望。然后,师生互动,一同探索在蛋糕盘上画画的过程。学生跃跃欲试。顺势,提出作业要求:比一比,谁的钟面创意更有趣。学生通过玩做结合的方法纷纷创作出了各式各样精彩的闹钟作品。

关于主题创作的题目可以由教师直接命题,教师命题应该是学生所感受的印象深刻的感兴趣的题目,题目要注意思想性、趣味性,要能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孩子的情感。命题也要防止空洞、不切实际,因为小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表现能力是有限的。题目除了有一定的范围外,也不能让学生有拘束感,否则,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自由创作法

自由创作法它不受材料、主题等的约束,自由创作法给了学生更多的创作空间,给了学生更多的表现个性的机会,学生也更容易抒发自己的情感。本学期的第二堂课我让学生每人准备瓶子、纸板箱子、饭铲这三样东西的其中任何一样。这节课我是让学生自由创作的。开课之初,组织学生围绕《我最喜欢的-----是-----》展开讨论,学生七嘴八舌讨论的情绪高涨。有的说我最喜欢的人是我自己,有的说我最喜欢的植物是树,还有的说我最喜欢的课是英语课。我紧接这说:“让我们一同去看看老师最喜欢的人,最喜欢的食物,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好不好?通过视频展台出示范作一二三。一是画在瓶子上的慈祥的妈妈,二是画在饭铲上的汉堡包,三是画在纸板箱上的春天的季节。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已经由浅入深的初步掌握了绘画的方法,并且心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此时我再组织学生讨论:你画什么?用什么材料画?步骤如何?注意限于自己手头的材料。这样的讨论就不会留于形式,而成为学生绘画前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构思过程。学生的表现也很不错。在瓶子上画画有的是在瓶子上画了一个自己的自画像,有的是画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卡通形象,有的是画动物,也有的是画花朵。在箱子上有学生画的是自己最喜欢的图案,在饭铲上学生画的是自己最喜欢的面具、树、苹果等等。当他们完成这一步的作业时,我提示:你所喜欢的这些人这些事,它们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下呢?学生们思维很活跃,经老师简单提示就纷纷把画面加工完整。

自由创作法是较常用的一种。但是可能学生无处着手,无内容可画,这时,需要教师作适当的启发、引导。可以给学生一个大范围,让学生在大范围内再去选择具体题材.。

3、根据材料的性质特征创作法

石头是一种很好的绘画材料,它有的外表光滑平坦,它有的外形酷似某种事物,有的带有自然纹理,我们在创作时可以充分利用它的这个优点。在石头创作课上,课的一开始,我就创设了石头大王发出邀请函,邀请我们一起来参加它的 生日宴会的情境,经学生讨论引出送一份自己亲手做的石头作为礼物,那么石头礼物是什么样的呢?我让学生欣赏石头范作,从而引出课题:在石头上画画。第二环节观察与发现,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播放了教师绘制石头的短片,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在石头上画画的步骤。第三环节畅想与制作,学生畅想自己所带的石头,看看它是否跟什么事物有相似之处?如果单个石头无法看出与其它东西的相似之处,那两块石头凑在一起像什么呢?如果真的是什么都不像,你觉得怎样打扮它比较好看?同桌讨论之后并当堂反馈,教师给予表扬鼓励、指导学生畅想的作品更加个性化。这里注重的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了帮助大部分学生,我在学生创作时,教师也在实物投影仪下演示,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分层目标教学的基础层面,让有困难学生也能做成功。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拓展,我采用了巡视、指导,因材施教,让这些学生的作品更丰富、更个性化,目的是达到分层目标教学的拓展层面。学生用石头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牛、老鼠、猪、树林、五环、老虎、鱼等等。

美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它要求学生在敏锐视、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独特的想象,而且还要把这些独特的意念通过具体的方法表达出来。据此,我采取让学生发挥个性思维,择优选用,协同创伤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具体创作。每人都可设计方案,两人一组交流,选择可行的、较好的方案共同制作。这样有助于学生独立解决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形式和技巧上的问题。

4、临创结合法

三夹板价格便宜,裁剪方便,可以反复修改,绘画效果好。我带领学生尝试了在三夹板上创作。采用一种临创结合的方法。我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十幅抽象画,通过全体同学的欣赏分析,了解画面所表达的意境。然后再考虑如何改编范画。让学生在模拟参考范画的基础上,将范画的形象加以增减,缩放,挪移,变化等处理,组成新的画面,同时大胆用色。为避免学生创作的盲目性,我会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如何做到构思独特设计新颖、如何做到形象生动富于美感,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策划。让学生在讨论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在学生的讨论由热烈趋于平静时,立刻让他们汇报。汇报他们所商定的创作的方向。让他们无拘无束地畅谈自己的想法,这样创造的火花会不断地闪现。在创作过程中,我不会手把手地教孩子怎么做,而是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道路上自由驰骋。我将在巡视中与学生交流、和学生一起动手,在如何使设计上更加新颖、造型上更富于美感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提示,并根据各小组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帮助一一解决。

在美术课的创意课堂上,是绝对禁止批评的,只允许孩子对别人的想法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即使是对幼稚的、甚至是很荒唐和不可思议的想法,也不可以批评,以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形成自由开放的课堂气氛。从而充分地激发孩子想象的自由,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应注意的几点

1、重视课前搜集

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特别要重视课前搜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课前收集材料也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驾驭材料。课前对材料的准备过程也是学生对这一主题创作的思考过程,有了课前的思考,在课堂上进行创作的时候便省去了对材料熟悉的时间和部分思考的时间,这对于在课堂内创作出更完整的作品是很有利的。在我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时我会在上课一开始就问学生你带了哪些材料,你准备用它来做什么或怎么做,很多学生几乎都是不假思索的就举手回答了。也许在接下来老师的指点和提示下他们先前的构思会有所改变,但这起码证明了他们在课前就有了充分的思考和准备,而这种思考其实也是他们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无意识地产生的。但是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要在课前搜集很多不同种类的材料,长此,学生难免会有畏难情绪。这时,教师也要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经常收集一些有利用价值的材料,放在专用教室,以便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到材料箱里找到自己想要的材料。学生也可将自己剩余的材料放进材料箱,做到资源共享,利人利己。同时让学生所带的材料要容易搜集。

2、提高作业质量

首先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班级学生的差异,设计适合不同基础学生需要的多层次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消。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难度、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它主要是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改善作业效果,使学生享受到做作业主人的快乐,使作业交流成为学生表现自我,展示个性的舞台。让学生能选择自己有兴趣完成并力所能及的命题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其次,从真正意义上说,儿童美术作品是儿童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正因为儿童具有天真率直的心灵,没有拘束,尽管他们没有具备画家的技法水平,也能把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诉诸形象,创造富有特点的美术作品。儿童个性和创造性表现在美术作品中,决定了作品的面貌人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的存在,要求教师对每一学生的个别辅导也“不一样”。练习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全体学生用独特地观察、思维、想象,大胆表现各自的独特感受。同时,应俯下身去,观察每个学生的作业效果和心态,轻声地个别交谈,给以恰当的个别辅导。这样的个别辅导,应是对学生渲泄个别独特情感的渠道的沟通,是美术课特有的提供给学生发现个性、发展个性、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美术课有大量的练习时间,这时教师的责任是忙于“不一样”的个别辅导,使教学内容中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在这一时间内予以落实——一个学生一个学生地落实。这是美术老师在课堂练习时间应承担的责任。

3、改变上课时间

在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实践中,比较突出的是学生对美术作业很少能在一个课时内完成,等到第二个美术课时再上时,大部分学生因时间间隔过长,或材料带不全,有的甚至忘了带作业等诸多因素不能很好完成整个创作活动,这极大地影响了美术课的教学质量,从而达不到教学的预想效果。这就引起我思考这个问题:上美术课用40分钟的时间科学吗?延长美术课的上课时间会不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不会坐不住、开小差?其实儿童对他们感兴趣的事都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比如,在大人眼里小孩子的缺点是往往因贪玩而忘记了时间,其实那正是因为他们过于专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的缘故。所以我想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能时时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所在,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师教学艺术,那么影响学生注意力这个问题是可以克服的。现实可行的方法是遇到创意画教学时将一周两节的美术课合并成一节大课,花20分钟的教室讲解,其余时间给孩子们自由时间的描绘想象,这样学生就有充裕的时间把当天所学的知识得以更深层次的巩固应用和探索,通过一学期的实践证明学生的素质的确得到一定的提高。

小学美术教学,形象生动,对于培养求异思维、创新意识有着特有的优势。美术教师要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保持学生的童心、童趣,让学生在乐趣中舒展想象的翅膀,发挥创造力。小学儿童美术的教学目的,就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活动的能力。其实,每一个儿童都有创造的能力,都有自觉探索的意识和愿望。我们应当在教学中发展他们的创造力,点燃他们的创造力。通过激发兴趣、自由创作和体验成功等多种形式,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在他们幼小的心里播下创新、求异思维的种子。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2)《美术教育与儿童创造思维发展》杨景芝

篇3:儿童创意画美术教案

通过大量的写生, 搜集了不少的创作素材, 充实了创作的源泉, 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由此, 我们发现, 写生有利于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 发现题材, 使创作的内容广泛, 反映的生活真实、丰富多彩。

一、如何指导儿童画线描写生画

儿童开始学画, 不能马上就画写生画, 他们也不喜欢写生, 也没有把实物立体形象搬到平面纸上的经验。可以先看一些名家的写生画作品, 再看老师怎样完成一张写生画, 学习掌握用笔用线造型的简单方法, 特别是概括形象特征。先认识各种线 (横、竖、斜、交叉、波浪锯齿等) , 各种几何形, 把这些线形和在实际生活中所看到的物体联系起来, 特别注意培养他们观察对象细微的能力, 抓形抓神态特征的能力, 启发儿童观察对象的方法, 并会用线用形来表现他们所看到的景或物。

儿童画写生画, 主要按照儿童自身对自然纯真的感受, 表现他们感受到的东西, 而不是自然的再现, 可以让他们在写生的同时融进自身的感受, 把当时、当地所观察到的事物表现得富有感情色彩, 所以我们允许或建议他们:

1.写生同时可以连带想象画。儿童写生时, 有的局部观察不清楚、不明白, 就凭想象添加或减少, 写生和写意结合, 写生和记忆结合, 可以根据画面需要加以联想, 把画面表现得丰富、生动、完整。这样处理后, 即使同一内容, 但个人的爱好不同、想象不同、增减不同、感受不同, 画面效果都不一样, 这样的写生画就带有一定的创造性。

2.写生的同时可夸张、变形、带漫画元素。儿童写生时往往带着个人表情表现对象, 夸张他们感兴趣的部位, 由于表现能力有限, 有意识、无意识的变形夸张使画面带有漫画的味道, 但表现的对象非常传神:动物、植物具有人的感情, 形象特征突出、生动、有趣, 往往采用了拟人手法表现对象;画爸爸的胡子、妈妈的高跟鞋、人物、动物的表情都是他们乐于夸张表现的;表现人物、动物的凶狠更是他们乐于夸张的。

3.写生的同时可进行艺术处理, 表现带装饰效果。由于儿童受后期教育影响, 受他们看到的美术资料的影响, 还有自身的爱好习性, 在写生时乐于把对象表现得完美, 将对象进行艺术处理、提炼、概括表现都带有装饰性, 表现建筑、植物图案化, 对写生对象进行有意的夸张、变形、造型, 用线富有装饰效果。

4.写生时重新组合, 取舍加工, 构图不限。写生画建筑、风景时为突出主要部分, 可以把对象分解重组, 构图不限, 画面大小不限, 建筑、树木可以搬迁。总之, 适应画面需要, 如画花鸟市场, 可以把不同位置的花盆、花草进行重新组合安排, 集中表现造型优美的花草树木, 这样主题突出又不失花鸟市场的特征。

表现人物时, 也可以增添道具, 改变环境, 培养他们构思、构图、再创造的能力。

5.写生不限题材、内容, 对什么感兴趣就画什么。写生画的内容范围极广, 家庭、幼儿园、学校父母工作单位、工种, 还有公园、大街、商店、游乐场所、名胜古迹等等都是儿童乐于表现的内容, 所以要他们知道凡是你看到的印象深刻的、有趣的都可以画。

6.写生允许后期加工处理。有时写生画因时间不够没有完成, 又不可能再去当地, 回家后凭着记忆可以加画上去, 回忆不起来的, 可以把画面不完整或不满意的部分进行添加取舍, 或重新画, 总之一张写生画能补完整更好, 特别是有意义的、有参考价值的。外出写生是非常辛苦的, 要背上绘画工具上下车、上下山、登山、步行是常有的事, 有时在烈日下, 有时在风雨中, 冬有刺骨寒风, 夏有高温酷暑, 还有蚊虫叮咬, 写生的地方有街头巷尾、车站码头、荒郊野外, 环境不是很好, 所以对学生适应自然环境是一种锻炼。

二、如何现场指导儿童写生风景、人物

1.选择视点:写生位置应在最能表现对象特征、特点的位置, 要好坐、好看、好画、不影响交通、安全可靠的位置。

2.从任意一点开始画:从物体最高点 (建筑顶部) 的最感兴趣的位置开始下笔 (人物动物的头部) , 或从最主要的、最突出的部位下笔。

3.表现主要的内容不要太靠边靠顶靠底, 上下左右可以添纸, 画面大小任意延伸。

4.随时指出学生不足的地方, 如构图、疏密关系处理、黑白关系, 教师动口不动手。

5.使用工具:

(1) 钢笔、签字笔、硬笔书法笔毛笔等。

(2) 画板、板凳。

(3) 铅画纸 (八开以上) , 或宣纸, 颜料。

三、通过经常带学生外出画写生的心得体会

1.只要多画写生画, 才有利于发现丰富多彩的创作题材。

2.培养学生细微的观察能力、记忆力、创造能力、画面组织能力。

3.通过写生使学生了解古今建筑艺术风格、建筑的发展。

4.通过写生使学生了解当今各种社会现象、了解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现状、工作状态、娱乐方式、了解民风、民俗。

5.通过写生锻炼学生用线造型的能力, 表现各种生活场景的能力。

6.线描画写生, 可以从幼儿抓起, 幼儿在画线描写生时, 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他们没有比例、透视、构图等等限制, 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浑然天成。

篇4:儿童民间美术创意教学初探

关键词:儿童民间美术 教学探索

儿童民间美术教学,即引导儿童感知、体验、认同自身所处地域的民间美术,并将这一感悟应用于创作中,建构新的视觉形象。近年来,笔者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依托民间美术创作题材,凸显美好寓意

民间美术把许多文字语言图像化。如喜鹊登梅(喜上眉梢)、鲤鱼闹莲(连年有余)、杏林春燕(进士及第),并寄托着劳动人民美好的祝愿。在图像与寓意交融中,结构出民间美术神奇莫测、怪诞诡异、天真烂漫的混沌造型。这一艺术特征跟儿童的思维特征极为吻合,易于被孩子们吸收并应用于创作中。

我在教学“年年有余”这一课中,引导赏析 “鱼”纹样,了解“鱼”兆丰年、鱼表“有余”的民俗观念赋予了鱼文化巨大的生命力。再带领他们走进艺术博物馆,通过比较新石器时代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与韩美林的鱼,观察年画、剪纸、面塑等多种民间美术艺术形态的鱼造型,在赏析比较中学习创作技法,再将概括、夸张的造型手法应用于圆形纹样之中,对纸盘子进行装饰,进而美化生活。这样的学习,孩子们激情四溢,兴趣盎然,增强了学生的艺术感悟和审美能力 (图1) 。

二、借鉴民间美术表现形式,换位创作场地

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艺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以及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年画、剪纸、农民画、刺绣、印染、服装缝制、风筝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装饰、美化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

教学中我让学生将纸上架上绘画更换绘画场地,移至瓦片、葫芦、竹片、酒瓶、桌椅、陶罐等日常生活用品上,使民间美术教学更具新意,在传承文明中激发创作兴趣,拓展校本教材内涵。

1.瓦片画。瓦片画灵感源自于民间美术中的瓦当赏析。瓦当俗称瓦头,是古建筑的构件,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也叫滴水檐)或位于其前端的图案部分,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瓦当大量取材较难,瓦片则由于奉化城区旧屋拆建,随处可见,即便购买,也价格实在,大小适当,易被学生拿来创作。

教学中,我带领孩子们走进北街古建筑欣赏瓦当图案,了解瓦当纹饰取材之广,四神、山、鸟、獾、鱼、、草、虫、云等写实抽象的图案皆有。个别还有带“字”瓦当,写有“长乐未央”、“长生未央”、“与天无极”等吉祥语,另外也有个别瓦当单标明建筑物名称与用途的。再通过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瓦当图案构思巧妙。如有的在对称中求变化,均衡自然,富于生气;有的以瓦当乳钉分隔画面的布局。学生把这些知识应用于自己的瓦片画中,并创新瓦片画内容与构图,并使瓦片具有实用价值。(图2)中,叶欣妍和吴雨梦同学将蒙德里安的抽象画应用于瓦片画中,画面简洁,点面生动,具有时代美感。袁诗婷和董鸽同学的瓦片画生活气息浓厚,传递快乐情绪。缪嘉乐同学将标志设计画于瓦上,另有一番情趣。

2.葫芦画。传说葫芦由于在洪水期保护了伏羲与女娲,因而合成阴阳合体。伴随着葫芦生人的故事,大量的葫芦、瓜形象成为民间美术中永恒的主题,这一形象逐渐成了人们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增寿、降瑞、除邪、保福、佑子孙的吉祥物,广为大众所欢迎。

我利用葫芦这一载体,在美术校本课程时间进行民间脸谱教学,兼收了面具与脸谱的长处,突出民间艺术的幽默感,使形象具有强烈地艺术感染力,增强了学生对空间概念的理解与兴趣,提高了他们装饰色彩的造型能力。

首先,我指导学生创作时让其用相对称的的色块、纹样、图案组成葫芦画脸谱的主要纹样。在艺术手法上,引导以意象形,以形写神的手法,通过大胆的变化与夸张来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与身份等,以充分体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美学的特征。

其次,重视人物的眼、眉、口、须、鼻的刻画,突出人物神情动态。为此,我曾在大堰村请教了一位捏面人的文化遗产传人,请他口授手捏面人形象。他的造型口诀尤为吸引人。我让孩子们熟记并应用。

接着,引导学生赏析葫芦画人物额头。品玩中孩子们知道了葫芦人物画依靠额头图案的刻画确定角色的性格、地位、身份。右图1沈炜杰小朋友画的是红脸谱,表现太阳神,故其额部额部加以太阳,并以红色象征赤胆忠心、严肃正气的人物。

在赏析中,孩子们还明白了葫芦画的颜色多为鲜艳明快的色彩,这是民间艺术带有共性的特色。(图3)杨宇栋同学的葫芦采用蓝色表现性格顽强、仗义豪爽,顺眼表现忠良。

最后,葫芦画画好后,等其干透之后,可罩上一层清漆,增加保护层,如果在葫芦有藤蔓一段系上一根丝线可做成挂饰,或作案头车饰等,业余品玩,别有一番情趣。

3.竹片画。奉化境内气候温暖湿润,山川钟秀,峰峦叠嶂,班溪、大堰、肖镇、南浦、方桥、江口等地富产毛竹,有竹乡之称。爽心悦目的自然生态景观、丰富的竹林资源,由此衍生出深厚的民间美术竹文化。

小学六年级教材中有一课教材内容是《竹》,我们将这课进行重构,以新的形式、新的切入点展现教学理念。课前老师们带领学生将竹筒劈成竹片,保留竹青洗净后请学生在竹片上用油画棒画上点线面,竹青与油画棒色彩相得益彰,学生作品稚拙且大气,作品效果好,此作品在奉化市美术作品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获宁波市二等奖(图4)。

此外,我还指导学生将民间美术题材内容绘在酒瓶、桌椅、陶罐等日常生活用品上,使民间美术教学更具新意,在传承文明中激发创作兴趣,拓展美术校本教材内涵。

三、搭建民间美术展示平台,创设情境寻本源

为使儿童民间美术教学向纵深发展,我们还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社会采风,参与社会上的各项民俗活动,举办各种校园儿童民间美术创意彩绘。两年来,我们开展了相关的美术大型活动共计六次,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艺术实践与交流的舞台,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文化的感受力,也给学校营造了浓郁的艺术氛围。

如六一前夕,我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民间美术儿童创意设计展览,展出了美术社团学生的以民间美术题材为内容的手绘凳子、瓶子、盘子、雨伞等工艺品,同时请学生模仿面塑艺人手法进行太空泥手机链现场制作义卖活动。这一举措,受到前来慰问的陈志昂市长一行的赞许,得到了老师同学的大力欢迎。

再如,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尚田镇条宅村全国非物质文化传人陈行国的奉化布龙工作坊。20位美术特长生每人绘制了一节生动活泼龙身,与陈师傅的龙头拼接成一条完整的布龙,并一起舞龙,以此表达传承民间美术、祝福世博的美好心愿。活动中陈师傅还向孩子们介绍并示范了布龙的制作过程,制作材料,龙鳞的绘制方法,以及舞龙的技法,孩子们获益颇深,深切体验到作为龙的传人的自豪感。这也是我校美术组开展民间美术教学的又一实践内容,对传承民间艺术有着深远的意义(图5)。

民间美术是块肥沃的土壤,从民间美术中汲取养分,恰当应用在学生的美术教学之中已成为我校实施美术特色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对民间美术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筛选、分类、整合时,我们应把握多样性和特色性的原则,处理好“传承” 和“创新”的关系,引导学生在耳濡目染,手绘心品中体味民间美术文化的魅力,最终促使这芬芳的艺术浸入孩子的心灵,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崔永郭 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N)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86)8-11

[2]奉化市志编辑委员会 奉化市志(N)中华书局 1994(658)

篇5:大班创意美术 魔术画

目标:

1、感受色彩和形象的变化,体验活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学习魔术画框画的方法,知道画框遮挡时应如何作画。

3、能积极参与创作,并大胆进行表现。重点:目标1、3 难点:目标2 准备:范例、魔术画框、水粉纸 过程:

一、手指变变变手指游戏组织幼儿

二、魔术导入

T:今天老师是魔术师,要给你们变魔术,想看吗? 师出示绿苹果

T:看,老师带来了什么?(绿苹果)

T:小眼睛看好了,我的苹果是会变的!(绿苹果变红苹果)T:你们发现了什么?(颜色变了)

T:老师把绿苹果变成了红苹果,我们接着来看看还会发生什么事情? T:谁又来了?(毛毛虫)

T:它爬呀爬呀,变成了什么?(毛毛虫变蝴蝶)T:毛毛虫变成了蝴蝶。

T:在来看看老师还带了什么?(小汽车)T:小朋友猜猜,小汽车会变成什么? 幼儿自由猜想回答,师肯定幼儿想法。

T:小朋友想把小汽车变××,×××!看老师把它变成了什么? T:变变变!(小汽车变恐龙)小结:老师把绿苹果变成了红苹果,毛毛虫变成蝴蝶,小汽车变成了恐龙。

三、讲解师范

T:老师的画会变,它们是怎么变出来的? 幼儿自由回答,师小结 T:你们太棒了,发现了老师的小秘密,原来这个魔术是用了一个神奇的画框和一张可以抽拉的画纸再利用遮挡关系来完成的。T: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T:你们想画什么变什么呢? 幼儿自由回答,师给予肯定

师根据幼儿所说,快速师范。(如把小兔变飞机)T:要先画什么?(小兔)

T:碰到画框怎么办?到最后一格了还能画吗?

小结:碰到花框了要跳过去接着画,又碰到画框了,又跳过去接着画,到最后一格不能画了。

T:画好了小兔,现在要怎么办?

T:怎么藏?(拉动画纸直到第一幅画全挡住)再重复碰到画框跳过去接着画。

T:画好了,我们来变一变吧!(拉动画纸,小兔变飞机)

四、幼儿作画

T:这是不是很神奇呢?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呢?你想把什么变什么呢? 幼儿自由想象

T:想好要把什么变什么时再动笔,画的时候记住遇到画框遮挡时要跳过去继续画,画第二幅画之前要将第一幅画藏起来。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

五、成品分享

篇6:创意手型画教案

创意手型画(长大的手)

班级:大班 执教:朱章丹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自己想象的手型图,使用综合技法,创作与众不同的作品。

2、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体验手型画的乐趣。

3、幼儿能有初步的团体意识完成组合作品。重难点:

想象手型图,创作与众不同的意想画。活动准备:

废旧报纸、广告纸若、干色纸若干;每人一把剪刀、水彩笔若干、红绿蓝水彩、油画棒每组一盒、签字笔;每组一盒固体胶、抹布若干;活动过程(5分钟)

一、带领幼儿玩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1、玩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

2、引导小朋友用自己的一只手来变换出喜欢的手型。(幼儿自由变,教师引导幼儿如果你的小手长大了,你希望能创作什么呢?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呢?)

二、幼儿画手型。(20分钟)

1、请个别幼儿变出单个手型和双手手型并且变换手型位置方向,教师引导其他幼儿说像什么?

2、请全体幼儿自己变手型并画下来、并加以想象进行添画,教师讲解什么是添画。

3、能力弱的幼儿可以照着自己的手型轮廓描画下来、教师放映图片请个别幼儿参照作画。

4、教师巡回进行个别指导。

5、请幼儿创作自己画的手型图,完成作品后剪下来、教师(其他)写下意想话语。

三、粘贴手型图组合心愿树。(5-10分钟)

1、请几名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且希望未来会怎样。

2、教师小结:(教育将上小学的大班的孩子一定要记住老师所说的话:1.只要我们从小就大胆地想、勇敢地去创作、长大了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2、贴作品时团结就是力量,一个人不能完成的事,大家一起相互帮助就能完成。)一个人的愿望可能很难实现,把它们放到许愿树上,再拼一拼、摆一摆,大家一起许愿,等我们上完小学、中学愿望就有可能实现哦!我们一起来动手吧!

四、活动延伸。

1、请幼儿大胆地介绍自己的创意作品。

2、教师点评。

篇7:美术活动《名字创意画》教学反思

美术活动《名字创意画》教学反思

细节描述:

细节一:出示教师示范画,孩子们,你们瞧,这张画上画了什么?(一幅画)对,一幅什么画?(好像是字)这就是老师的名字,你们看看我们怎么把我的名字变成了一幅画,除了写上自己大大的名字外还有什么呢?(旁边还加了一些线条)观察得很仔细,还有吗?(还涂上的漂亮的颜色)对了,有了这些线条,有了这些漂亮的颜色,我的名字就变成了一幅漂亮的画,你们想不想也来设计一下自己的名字呢?

细节二:你们会写自己的名字吗?(会)那你用什么图案来装饰你的名字呢?(我想在里面画上线条和好多漂亮的颜色)嗯,和老师的一样对吗?还有吗?(我想在名字上面画上我喜欢的小动物)是个非常好的想法,等等请你画下来好吗?现在请你和你的同伴们来聊聊你自己的想法。

评价分析:

细节一整个活动的导入环节,出示教师的名字创意画,通过直接的图片,让孩子们在看一看、想一想中知道绘画的过程与效果。从孩子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教师的示范画非常地重要,很多的孩子都会以教师的示范画为主开始画画。

细节二中请幼儿来说一说你想怎么样来装饰你的名字,但首要条件是会写自己的名字,所以在课前准备中提到了请幼儿回家练习自己的名字,还好班里的孩子基本上都会写自己的名字,对于绘画就容易了很多。

所思所悟:

篇8:儿童创意画美术教案

一般认为, 美术教育发展了儿童的感知能力, 培养了他们丰富的情感, 使儿童情感世界得到了升华。儿童美术教育对训练儿童的创造意识以及丰富其想象力, 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促进其个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提高儿童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培养探索学习的习惯, 提高审美感受力和判断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教育论》中就曾提出“儿童学习艺术应该是为了发展优美的情感, 不应变为手艺。”然而近年来, 在国家重视素质教育、家长“望子成龙”以及许多学校对特长生的优先照顾等诸多因素的催化下, 儿童美术教育也出现了一派繁荣景象。单位、个人一拥而上, 各种儿童美术班应运而生, 特别是各种考级向儿童美术教育渗透, 更为儿童美术教育增添了不少热度。但是, 我们也应看到, 儿童美术教育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却在不得要领的美术教育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致使儿童绘画中的功利现象滋生蔓延。如我们看到的有些儿童水墨画, 题材单一, 技法程式化。有的专画葫芦, 有的专画牡丹, 甚至题词也是“牡丹富贵”、“国色天香”等, 显得格调单一、老气横秋。这是教学上的偏差所致, 不是传统水墨画之过, 更不能表现儿童自己的意志。这一做法使儿童的创造性被那些传统的程式所束缚, 不利于向更广阔的审美领域发展。

国内外专家早就指出, 儿童美术活动, 以游戏开始、靠兴趣引导, 这是天性使然。对儿童的感知力、创造力、表现力和自信心的培养, 具有特殊优势。即使是对专业美术人才的培养, 在儿童时期也不是技术的训练, 而是对美、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兴趣的培养。对于那些急于让孩子成才的家长来说, 把孩子教成“小齐白石”、“小徐悲鸿”完全是个误区。而那些以获奖、考级、加分为目标的功利学习者, 将会失去感知艺术的本能和获得更持久艺术生命的机会。何况短暂的获利与整个人生的收获相比也太微不足道了。

席幕容在她的《画出心中的色彩》一书中说:“应该让孩子在没有任何竞争压力下好好地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所以我不喜欢看儿童画展, 更不爱看有大小奖状罗列的儿童画展……观察自然对于儿童不但是一种享受, 还是一种资料的储存, 一个处心积虑要先人一步的生活的开始, 他已不再是儿童, 或者说, 他心中有一部分已不再是儿童了。”尽管席幕容此言看似偏激, 但那确实是出于对儿童心理的感受与想象。一旦发生对儿童心理扭曲, “儿童画”也就失去了意义。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 在所谓的专业训练中, 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和保护。以致许多受过儿童美术教育的孩子成年后, 开始对绘画有厌倦感, 他们的美感就在这种“揠苗助长”中遭到了破坏。此外, 学过这种“儿童画”的孩子, 在长大后由“儿童画”向专业化转换时, 会受到以往积习的严重影响, 很难步入正轨。许多美术教师不愿教那些曾经学过儿童画的学生的原因就在于此。一个培养不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也解决不了成年后向专业化转换的美术教育就不是一个好的美教模式。

日本的儿童美术教育重在体验与创造。他们准备了各种绘画工具给孩子尽情玩乐, 让孩子体验色彩、自由作画, 鼓励个人的表达方式。教师从不对孩子的画横加评价, 而是把儿童画悬挂张贴, 由孩子们欣赏讨论。我们的教师也应该转换评价方式, 如可以问孩子“最喜欢哪一张”而不是“哪一张最好”。因为我们要做的是允许孩子表现和发展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允许不同评价尺度的存在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如果我们的评价还是教师的一言堂, 只能说明我们还没有理解美术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

少儿美术有它自身的规律, 一定要顺其自然。孩子是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的, 他们没有太多的规矩束缚。教师应保护和扶植儿童兴趣的萌芽, 暂且放下头脑中固有的种种期待与标准, 和孩子一起全身心地投入绘画。你不仅能发现孩子的另一个世界, 也能唤醒你自己正在沉睡的另一种感悟。湖南的谢丽芳说:“至少在6岁以前, 对于儿童的绘画活动, 成人能做到的最好的事情, 就是站远一点, 别碰他;最多也就给一些提示, 以激活他们内在的创造潜力, 让他们自由地发展, 自由地来和去, 以保护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现象’。”

培养个性是少儿美术的核心。现在国内外都开始了有意义的尝试, 那就是启发学生而不是教授学生。尤其是美术领域, 对儿童而言就更应当重视感觉的培养, 而不是造型或技巧。也不应该把这种极富个性和感觉的儿童美术用某种量化标准加以束缚。一个美术教师不应给孩子们灌输过多的绘画技法, 实际教学当中绘画‘道理’讲得越多, 孩子可能画得越糟。不应给孩子过多的说教, 仅给他们提供一种良好的宽松愉悦的作画氛围就够了。让孩子们始终觉着画画‘好玩’。如果想引导孩子, 也应该尽可能让孩子们在随意的过程中给一些启发, 以便他们能自发的创造性的表现自我。

过早地教授儿童美术理论技法, 甚至将其纳入固定命题模式和有一定技术标准的“考级”, 只会扼杀儿童所独具的可贵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他们失去自信、失去兴趣, 甚至沦为只为得奖而作画的功利主义者。况且, “文无第一, 武无第二”, 美术作品的“级”实在难定, 从有关单位公布的“考级儿童画选登”看, 很难说5级的就比1级、2级的更强。

我们应该和孩子从同一角度看他们的画, 而且是统一视角。我们更应该考虑, 儿童美术教育是一个承接和释放情感的载体, 儿童绘画和他的身心发展一样, 有一些早期的原生态净土, 在这片净土上, 每个孩子都在发展着自己的个性, 按自己的规律成长。美术教育在儿童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圣的位置, 教师和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 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 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 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 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人文教育提倡创建积极的充满人性味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 让每一个儿童在这种氛围中充分展现个性。丰子恺先生呼吁:“世间的大人们, 你们是由儿童变成的, 你们的童心不曾完全泯灭。你们应该时时召回自己的童心, 亲身去看看儿童的世界, 不要误解他们, 虐待他们, 摧残他们的美丽与幸福。”童年的思维, 是一种幼稚的超前, 我们常常低估儿童的所知所想。保护童年的纯真天性, 就是保护人类的美好未来!让我们共同关注正在成长的儿童美术教育, 美化儿童的心灵, 还孩子们一个七彩的童年!

参考文献

[1]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2]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奇《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作文中的歌词运用素材下一篇:参观陈独秀旧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