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青蛙写诗教案

2024-05-09

部编版青蛙写诗教案(通用9篇)

篇1:部编版青蛙写诗教案

Fpg

7、青蛙寫詩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朗讀課文感受詩歌の生動有趣

2、借助具體事物認識逗號和句號

教學重點:正確朗讀課文,借助具體事物認識逗號和句號

教學難點:認識逗號和句號,會寫“雨”。

教學準備:課件、青蛙、蝌蚪、水泡泡、水珠圖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音識動物

今天啊,老師請了一位神秘嘉賓來到我們の課堂中。聽,誰來啦?(青蛙)我們來一起寫出它の名字吧。板書:青蛙。

老師の手上有一支魔法棒,老師輕輕一點,你們就會變成一只只可愛の小青蛙。(揮動魔法棒)哇,你們這些小青蛙真可愛,坐得那麼直,一定是一群愛學習の小青蛙。現在,老師來考考你們吧。

1、出示帶拼音の生字,你們會讀嗎?全班拼讀生字。

2、生字寶寶藏到了詞語中,你們還會嗎?開火車讀詞語。

3、你們這些小青蛙可真厲害啊!老師想獎勵你們一次跳傘。每個降落傘都寫了一個詞語,如果你們能讀對,就能安全落地哦,準備好了嗎?

二、學習第一小節,感受雨天の美

1、哇,剛才真刺激呀!現在我們一起跳到池塘の荷葉上,閉上眼睛休息一會兒吧。

(播放下雨の聲音)快聽,什麼聲音?(下雨了)雨下得大嗎?這聲音聽起來感覺怎麼樣?課文中の第一小節有兩個詞寫出了雨の聲音,請你用三角號標出來。

問:是哪兩個詞呢?(出示淅瀝瀝,沙啦啦)誰來讀一讀,誰來讀得更好聽一些。(老師感覺到了輕柔の雨絲了,真舒服啊!)出示:下雨了,雨點兒淅瀝瀝,沙啦啦。

細細の雨絲落到荷葉上,變成一顆顆小水珠在荷葉上滾來滾去,落到池塘裏變成了一朵朵漂の小水花„„

2、看到這麼輕柔、這麼細膩の小雨,你の心情怎麼樣?(高興極了)你想做些什麼? 有一只小青蛙聽到這麼動聽の雨聲,忍不住想寫一首詩。板書:寫詩。(齊讀最後一句:我要寫詩啦!)(讀出青蛙の快樂)

3、小青蛙躲在荷葉下,靜靜地想啊想啊,終於寫出了一首詩。你們瞧,(出示:“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青蛙用它の叫聲寫成了這首詩,和我們以前見過の詩有什麼不一樣嗎?(沒有題目;一個字;沒有標點)

4、誰來讀讀這只青蛙寫の詩。(生自己試讀)你來說說什麼感受?(感覺有點難受;感覺有點上不來氣;有點不太好聽......)

5、小青蛙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可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幸好有一群聰明の朋友們,他們趕來幫忙了。

三、學習第二至四小節,感悟童趣

1、請你讀一讀第二、三、四小節,找一找都有誰來幫忙,並用“__” 畫出來。指名說,師板書(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2、自由讀並思考:它們幫了什麼忙呢?指名說(板書:逗號,句號,省略號)

3、小蝌蚪為什麼能當逗號呢?

Fpg

Fpg(1)出示小蝌蚪和逗號の圖片,你們發現什麼啦?(小蝌蚪就像一個小逗號)

小蝌蚪長著圓圓の腦袋,甩著小尾巴,跟逗號長得特別像,所以,小蝌蚪遊過來說: “我要給你當個小逗號。”

瞧,小蝌蚪變成了逗號,藏進了青蛙の詩裏,誰來讀一讀? 出示: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請生讀。聽出來了,他碰到逗號の時候,停了一小小,逗號有停頓の作用)

咦,青蛙の詩寫完了嗎?你從哪里看出來の?(哦,逗號不能代表句子結束了)

(2)這個時候,池塘裏の水泡泡自告奮勇地說:我能當個小句號。出示水泡泡和句號の圖片,你們發現什麼啦?(水泡泡圓圓の,很像句號)誰來讀一讀?

現在,水泡泡也變成句號藏到了青蛙の詩裏,出示: 呱呱,呱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呱呱。

誰來讀一讀。(句號表示一句話結束了,需要停頓久一些)

可是啊,青蛙覺得這兩行詩還沒有把他の話說完呢。怎麼辦呢?

老師今天想給大家介紹一個新の標點符號,可以用來表示沒有說完の話。

(3)出示省略號,引導學生認識省略號。(六個黑色の小點)

你們覺得誰可以來當省略號呢?出示一串水珠の圖片。

為什麼不說一個水珠呢?(省略號是六個小黑點,一個不行。)還能說一串什麼? 這一串水珠,排著整齊の隊伍也藏進了青蛙の詩裏

四、學習第五小節

1、有了朋友們の幫助,青蛙の詩寫成了

課件出示:青蛙の詩寫成了:

“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他一定開心極了,讓我們再大聲地讀一讀青蛙寫の詩,感受一下他の快樂吧!(指導學生停頓與語速)

你能把藏在詩中の逗號和句號圈出來嗎。

師小結:幾個小小の標點就讓青蛙の詩變得更有節奏,更有韻味了,我們還真不能小看了它們。

2、小青蛙們,呱呱呱是青蛙の語言,坐在我們後面の老師們可聽不懂你們在讀什麼。你能給他們當個小翻譯,告訴大家你在說什麼嗎?(如果學生想像存在困難,教師可以加以示範引導。)如果讓我來翻譯,我覺得青蛙好像在說:“高興,高興,真高興。”你是怎麼想の?有什麼新の想法嗎?

五、指導書寫:

這只小青蛙不僅詩寫得好,字也寫得很好看呢!我們一起向他學習吧。

出示“雨”の演變過程。

那雨字該怎麼寫呢,請同學觀察田字格中の雨,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筆劃?

六、課外拓展

森林裏の動物們聽說青蛙寫了一首詩,也想學著寫一寫,你能教教它們嗎?請你選一種你喜歡の動物,說一說,寫一寫。板書設計

7、青蛙寫詩

小蝌蚪——小逗號

水泡泡——小句號

一串水珠——省略號

Fpg

篇2:部编版青蛙写诗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一主教材”《青蛙写诗》和《小蝌蚪》中的19个生字,会写“雨”的生字;

2、拓展《主题读写》当中的《小蝌蚪》,并拓展识字带有“e”的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通过反复朗读,感知小青蛙写诗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借助具体事物认识标点符号,会正确书写“下,雨”两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整体识字特征性环节一:美读带文,整体感知

1、大眼睛

会观察

小嘴巴

会表达:

师:(出示课件池塘里的景象的图片),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重点关注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2、小嘴巴

会模仿

有节奏

呱呱叫:

(1)生1:小声唱

师:(出示课件)你们看,小青蛙看到池塘里景色这么美丽,可高兴了,于是就情不自禁的唱起歌来,它是怎么叫的呢,谁来当一当这只小青蛙?

(2)生2

:大声唱

师:哪只小青蛙试着跟他不一样,这一次大声地歌唱?

(3)生3、4:二重唱

师:现在我想请两只小青蛙来个二重唱,一个大声唱,一个小声唱,明白了吗?

(4)全班:跟着大声唱、小声唱

师:现在我有一个好玩的唱法,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唱。当我大声唱的时候,你们也要大声唱,当我小声唱的时候,你们也要小声唱,明白了吗?

(5)全班:反着大声唱、小声唱

师:那我们再换一种方式唱一唱,当我大声唱的时候,你们要小声唱,当我小声唱的时候,你们要大声唱,听懂了吗?

3、借拼音

会认字

巧嘴巴

读得行

师: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青蛙写诗》,看看小诗里的小青蛙到底写了什么?来,借助拼音,开始自读。

4、小脑袋

会思考

小嘴巴

读得好:

师:小诗里除了写小青蛙还写了什么小动物呀?(小蝌蚪)那么它们是什么关系呀?(小蝌蚪长大了会变成小青蛙)那么现在请同学们看到《小蝌蚪》,看看小诗里是怎么介绍小蝌蚪的?来同样借助拼音自读,看看谁把字音读准了。

二、整体识字特征性环节二:识字晋级攀登我能行

师:读一读、认一认、勾一勾,一边读一边在会认的生字下面打钩,不懂的生字跳过去,然后数一数,会认1—6个生字达到一级水平,在括号里填上你会认的生字个数,会认7—12个生字的达到二级水平,会认13—19个的达到三级水平,来马上开始。

识字晋级攀登

我能行

内容

级别

共19个生字:写、诗、点、要、过、给、当、串、们、以、成、河、歌、喝、棵、得、呢、了、么

正确认读1—6个生字

一级()个

正确认读7—12个生字

二级()个

正确认读13—19个生字

三级()个

1、学生认读生字,会认的生字请打钩,并统计。

2、师统计达到相应级别的人数。

三、整体识字特征性环节三:美文美读,随文识字环节

1、大红字

是生字

认准字

读准音

师:老师把课文《青蛙写诗》里藏有生字宝宝的句子请了出来,大大的红色的是生字,同时我还要请6位同学当小老师,1人领读一句,然后全班跟读。

2、师生问答读

3、分角色读

四、整体识字特征性环节四:韵语儿歌识字

1、韵脚小火车

师:你们的朗读让我看到一群快乐的会写诗的小青蛙,那现在小青蛙想用一个韵母来写诗,你知道是哪个吗?(课件出示韵脚小火车e)没错就是韵母e,你还知道哪些生字韵母带有e吗?

生汇报,写黑板。

2、边读边圈画小诗里带有e的生字

(1)生自读,并圈画。

(2)生汇报,课件出示生字。

(3)韵语识字小结

(4)齐读

(5)男女生合作读五、二次“爬格子”自主识字环节

1、出示晋级学习卡。

识字晋级攀登

我能行

内容

级别

共19个生字:写、诗、点、要、过、给、当、串、们、以、成河

正确认读1—6个生字

一级()个

正确认读7—12个生字

二级()个

正确认读13—19个生字

三级()个

篇3:部编版青蛙写诗教案

《7青蛙写诗》是新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课文。这首诗共有五小节,短小精悍,以物拟人,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 “呱呱呱”叫,高兴地做诗的情景,以此为情节学习生字,初步认识和了解三种标点符号。教材内容图文并茂,活泼形象,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儿童喜爱的课文,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广阔的空间。

2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及两个新的偏旁部首,了解“点、串”字的演变过程。能正确书写“下”“个”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3设计理念

依据教材及学生学习特点,我以鲜明的图画、生动的诗歌为识字载体,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识字方法的灵活多样,有以阅读带识字,以识字促阅读,阅读和识字教学相融合的识字方法;有立足学生丰富的生活来识字的方法;有书写课题认识生字的方法;有引导学生掌握汉字演变及构字规律来识字的方法。在识字过程中,构建了一个情境化、生活化的开放性的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中,充分优化教学资源,巧妙地运用媒体把学生熟悉的小蝌蚪与逗号划上等号,把小水泡和句号划上等号,把荷叶上的小水珠和省略号划上了等号,学生在童话情境中习得标点的样子和作用,一定终生难忘。课堂里,我树立大语文观念,适当拓展延伸,丰富教学内容,引发学生个性表达,挖掘学生的潜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猜谜导入,激趣揭题

1.猜谜语:一个小小游泳家,说起话来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了有脚没尾巴。(青蛙)。小青蛙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贴青蛙图)2.板书课题,学生书空。(1)认识“写”的新偏旁秃宝盖,学生组词。(2)出示“诗”字,组词:古诗、诗人、写诗……读词。(3)齐读课题。

活动2【讲授】二.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同学注意听老师的字音和停顿。

活动3【讲授】三.初读课文,落实字音

1.出示读书要求:(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2)用序号标出小节。2.自由读,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3.把课文按小节标出来。

4.课件出字:①指读②强调字的读音③齐读。

5.去掉拼音再读生字。纠正字音,特别强调读准 “点、给、以”的第三声,“当”的后鼻音,“们”的轻声音,“一串水珠”的三个翘舌音。6.用汉字演变图认识新偏旁四点底和“点”字。7.巩固字词。

8.把字宝宝送回课文中,再读课文。

活动4【讲授】

四、感悟课文,指导朗读,认识标点

(一)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正音。

2.雨点的声音是怎样的?(淅沥沥,沙啦啦)个别读,指导读。3.当一回小青蛙,读出高兴的语气。(二)学习第二—四小节

1.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请用横线画出来。2.指名说。(要求说完整话)师贴图。

3.它们帮什么忙?抽屉里词卡,请你和同桌一起根据课文内容把词卡摆好。(同桌合作摆词卡)

4.指名一桌学生上黑板上摆词卡。

5.为什么这样摆?(指板书)你是从课文哪句话知道的,读给大家听。(指读)(三)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1.指导认识逗号(1)学生读诗句。

(2)老师问:你怎么从这句话就能知道要把逗号摆在小蝌蚪的后面呢?(3)学生说理由:因为小蝌蚪和逗号长得像,所以把蝌蚪和逗号放一行。(4)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5)学生说(媒体:出示蝌蚪图,图旁边出示“逗号”)带读“逗号”(6)读好第二节 2.指导认识句号

(1)再看这一行(指板书),把“水泡泡”和“句号”放一起,你是从哪知道的?谁找到这句话了?给大家读一读。

(2)学生说理由:因为水泡泡和句号长得像,所以把水泡泡和句号摆在一起。(3)媒体:出示水泡泡图,图旁边出示“句号”。带读“句号”(4)指导朗读。3.指导认识省略号(1)学生读诗句。

(2)媒体:出示一串水珠图,图旁边出示“省略号”。带读“省略号”(3)认识“串”:课件演示“串”的字理演变。把东西从中间穿起来就是“串”。(4)联系生活说词组。积累“串”的词组。(四)学习第五节

(1)课件出示第五小节。齐读。圈出逗号、句号。(2)没有小伙伴的帮助,青蛙的诗就变成了这样,你们读一读。(3)学生自己试读,说感受。

(4)有了逗号、句号、省略号来帮忙,这诗就有了停顿,有了好听的节奏。(5)指导朗读。

现在让我们的小嘴巴休息一下,动动我们的小手,来写写2个字。

活动5【练习】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下”:①观察:从上到下书写②书空③范写:伸出你的小手一起写。④生写两个.2.“个”:①对比观察②生描一个③范写指导④生再写(关注学生的书写习惯,指导学生认真书写)3.同桌互评。活动6【活动】

六、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青蛙写诗时,有很多小伙伴来帮忙,让我们替青蛙向它们说一声:谢谢。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活动7【导入】板书设计

青蛙写诗

(贴词卡)小蝌蚪 ,水泡泡

一串水珠 ……

篇4:部编版青蛙写诗教案

《青蛙写诗》教学反思

《青蛙写诗》,文中以物拟人,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叫着作诗的情景,本节课以此为情节学习生字,同时初步认识和了解三种标点符号。教材内容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广阔的空间。

依据教材及学生学习特点,我对本课教学设计以鲜明的图画、生动的诗歌为识字载体,将阅读和识字教学相融合。立足学生丰富的生活,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多种方法饶有趣味的、形象生动的识字。充分优化教学资源,树立大语文观念,对教材进行了适当拓展延伸,丰富教学内容。

回忆上课的过程,有很多时候课前预设同课上生成是不相符的,它需要灵活的教学机智来很好地完成。

1、和学生互动自然,和谐。课堂上尊重了每一个学生,尽力体现了教师的爱,以情感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

2、识字教学落实得较好,巧妙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培养了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朗读,创设多情境体验、想象、感悟,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读得有感情。

不足:从这节课的教学来看,我认为合作学习没有引起我的重视,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可以让同桌互相考考认字情况,也可以共同讨论识字方法。我以前总认为他们太小,不会合作和讨论,所以这样的教学环节安排的少,但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篇5:部编版青蛙写诗教案

《青蛙写诗》是一首轻快的儿童诗。作为新教材的新篇目,突出想象这一主题,语言富有童趣,十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今天,我进行了《青蛙写诗》第一课时的讲授。本课时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通过这节课的讲授,一些感悟涌上心头,希望可以和各位老师共勉。

首先,要把握学生特点,构建快乐课堂。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这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不谋而合,他们对图形、色彩、音乐的感知力比较敏锐。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一特点,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课程,学生学兴趣浓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讲授“四点底”这个偏旁时,利用文章中的小雨点儿创设情境,拖动课件中的小雨点儿图案,摆成四点底的形状,并配以儿歌“小雨点儿排好队,领头点左甩头,后面点右甩头,写在底部四点底”,学生自然认清偏旁形状、记住偏旁名称,进而认识一串带有四点底的字。学生在学这一部分内容时,十分好奇小雨点儿是怎么排队变成偏旁的,注意力自然集中,情绪饱满,课堂也充满欢乐的氛围。

篇6:部编版青蛙写诗教案

hé shuǐ qīng qīng tiān qì qíng

河 水 清 清 天 气 晴,

xiǎo xiǎo qīng wā dà yǎn jīng

小 小 青 蛙 大 眼 睛。

bǎo hù hé miáo chī hài chóng

保 护 禾 苗 吃 害 虫,

zuò le bù shǎo hǎo shì qíng

做 了 不 少 好 事 情。

qǐng nǐ ài hù xiǎo qīng wā

请 你 爱 护 小 青 蛙,

hǎo ràng hé miáo bù shēng bìng

好 让 禾 苗 不 生 病。

《小青蛙》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规范书写七个生字,学会一个新偏旁:病字旁。

2、能辨析“清、晴、睛、情、请”等同音字,学会自主识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青蛙是益虫,培养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能规范书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青蛙是益虫,培养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大家猜猜是谁?(课件出示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2、(学生回答出答案后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朋友就是小青蛙。(板书:小青蛙)

3、为什么说它是“绿衣小英雄”呢?它的名字中哪个字表示绿色的意思呢?(出示“青”字,注意下面的“月”字第一笔是竖不是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小组交流识字方法,并说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3、小组选一个说的的同学全班交流。

4、填空:(课件出示)小青蛙住在( )的河水里,长着一对( ),专吃害虫,( )庄稼,小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5、老师范读课文。

6、学生自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反复练习。

(1)带着拼音读;

(2)去掉拼音读;

(3)单独生字打乱顺序读;

(4)多种形式练习。(开火车,跳青蛙,摘苹果)

2、请同学们找一找“青”字家族的字,老师随机讲解。

(1)用“汉字加一加游戏,让学生知道:

清水”要有“水”,所以“清”是“三点水旁”;“晴天”有太阳,所以“晴”是“日字旁”;“睛”表示“眼睛”,所以是“目字旁”;“情”和心情有关,所以是“竖心旁”;要用嘴说“请”,所以“请”是“言字旁”。

(2)老师还给这几个字编了一首儿歌呢,不信你们瞧一瞧:“日出天气晴,河水清又清。眼睛明又亮,事情要分清。来客要说请,从小讲文明。

(3)这些字不但读音像,而且长得像,但它们的意思却不同,为什么呢?偏旁不同。像这样的字我们把它们叫作形声字。如“睛”,我们把“青”叫作声旁,帮我们记住读音;“目”我们把它叫作形旁,它帮我们辨字义。(出示小儿歌:形声字,好识记,音形义,有联系。声旁帮着辨字音,形旁帮着辨字义。)领着孩子们朗读,并让孩子们细细体会。

(4)让孩子们回忆象形字、会意字。

3、指导书写。

(1)注意:“气”共四笔,不要写成“乞”;“晴”的左边是“日”字旁,不要写成“目”字旁。注意偏旁要写得小一点。(具体范写到哪个字再单独去说。)

(2)教师指导书写“青”。

A、认真看一下:“青”字共几笔,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B、教师边范写边强调:竖在竖中线上,下面“月”的“丿”变成“丨”,横折钩的横在横中线上。

C、学生书空跟写

(3)教师指导书写“请、清、晴、请”。

A、想想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是什么。仔细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B、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C、学生书空跟写。

(4)学生描红、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延申。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3、青蛙是益虫,我们应该保护它,保护它的生存环境,保护大自然。

五、布置作业。

1、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青蛙》课文知识点

一、会认的字

清 晴 眼 睛 保 护 害 事 情 请 让 病

二、会写的字

青 清 气 晴 情 请 生

三、容易错的字

气:共四笔,不要写成“乞”。

晴:左边是“日”,不要写成“目”。

四、多音字

少:[shǎo](多少)[shào](少年)

好:[hǎo](好坏)[hào](爱好)

五、近义词

保护——爱护

六、组词

青(青蛙)(青天)(青草)(青春)

清(清明)(清早)(清白)(一清二白)

气(天气)(力气)(和气)(正气)

晴(晴天)(晴日)(晴空)(雨过天晴)

情(友情)(同情)(心情)(人情)

请(请问)(请安)(回请)(请求)

篇7:部编版青蛙写诗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清、晴”等12个字,认识“疒”1个偏旁,会写“青、清”等7个字和“横折提”1个笔画。

2.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正确朗读儿歌,读出节奏感,了解小青蛙是益虫,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字,会写7个字和正确书写“横折提”。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小青蛙是益虫,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教学难点:

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谜语:绿衣小英雄,田时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青蛙)2.揭示课题,请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把画出来的生字,小组研究一下。

三、同伴交流,认读生字 1.出示词语,自由拼读。2.全班交流。

(1)认读词语,带拼音读词语。

(2)交流识字方法。利用“换一换”、“减一减”、“联系生活”等方法识记生字。

青:它可以和“清、晴、睛、情、请”进行分类识记。(熟字加偏旁)还可以,以字义识记。如:“水清”中的“清”是与水有关;“天气晴”中的“晴”

1/8

与天气有关;“眼睛”中的“睛”与眼有关;“心情”中的“情”与人的心理活动及感情有关;“请问”中的“请”与说话有关。

气:生气、气势。你会用“生气”说一句话吗? 3.齐读、去拼音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读词语。4.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文中有几句话? 生:三句话。(指生找出分别到哪为一句话)2.朗读课文第一句,文中的小青蛙长什么样?(指生说)小小的、大眼睛。

在生活中,你见到的青蛙还是什么样子的? 四条腿、绿衣裳、白肚子……

3.指生读第二句,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生:青蛙保护禾苗,吃害虫,是益虫。

师: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益虫?(蜻蜓、壁虎等等)

“保护”是什么意思?文中有个词语和它是近义词,你能找出来么?用曲线标示出来。

生:保护——爱护。

4.青蛙是益虫,我们应该怎么做?朗读课文第三句。(保护)5.齐读课文。

6.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后,指生读,再齐读。

五、学写生字

1.课件出示“青、清、气……”等7个生字。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3.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青、清、气……”等7个生字。

2/8

(2)观察字的结构及笔顺,说说书写时,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重点讲解纵向支撑的关键笔画“竖”。

“青”下面的月,它的第一笔由“竖撇”改变成“竖”。

“清、晴、情、请”左窄右宽,注意间架结构。同时“请”中的“横折提”中的“折”要写得直,和第一笔点基本保持在一条线上。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4.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7个生字。

六、拓展延伸 1.想一想,填一填。睛 情 晴 清 请

眼(睛)()问()水()天 心()2.谁能说说你搜集到的有关青蛙的故事。

七、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小青蛙》”,一起来闯关吧!

4《猜字谜》名师教案

教材分析:

《猜字谜》一课有两则谜语,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让学生在“读读,想想,猜猜,写写”的活动中主动识字,在朗读中总结猜谜窍门,在朗读中巩固生字新词,启发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引起学生用字谜法识字的兴趣,激发创编字谜的欲望,培养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

1、自由认读、领读、同桌互读等方式,认识“相、遇、喜、欢、怕、言、互、令、动、万、纯、净”十二个生字词。

2、通过观察、书空、练习写等方式,会写“字、左、右、红、时、动、万”

3/8 七个生字词。

3、理解谜语的组成,能根据生字特征,自己编写谜语。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词卡。(教师制作)

2、制作本课字卡。(学生每人进行制作)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来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

2、导学:刚才的同学说出来让大家猜的部分叫“谜面”,你们猜出来的答案叫什么?(谜底)

3、教师说猜谜的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4、揭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则字谜,你们想猜一猜吗?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文识字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生字的字音。

2、导学: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检查读文,教师相机正音。

(二)随文识字。★学习第一则字谜。

1、指生读第一则字谜。

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相、遇、喜、欢、怕”,认识“又字旁”。(1)指多个学生领读词语:相遇、喜欢、最怕。

4/8(2)同桌互读三个词语,并分别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3)学生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教师相机指导。(4)导学:谜语中说的是“谁和谁相遇?”“什么喜欢什么?”“什么最怕什么?”

(5)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6)汇报交流。相机指导:

①“相、欢、怕、遇”可以用“加一加”“猜字谜”等方法识记。②“喜”可以用“猜字谜”“扩词”等方法识记。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你们还能读准吗?(2)男女生赛读第一则字谜。

6、指导猜谜。

(1)导学:谁来猜猜谜底?(生:秋)说说你为什么会这样猜。(2)揭谜底: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出示谜底)评一评谁说得最有道理,进行奖励。

(3)导学: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

(4)朗读:多有意思的字谜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回想谜底是怎样猜出来的。

★学习第二则字谜。

1、指生读第二则字谜。

2、相机学习生字“言、互、令、动、万、纯、净”。

(1)指多个学生领读短语:互相尊重、令人感动、万里无云、纯净透明。(2)同桌互读四个短语,选择喜欢的两个短语说话。(3)学生用喜欢的短语说话,教师相机指导。(4)导学:把四个短语放回到谜语中还能读好吗?(5)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6)汇报交流。相机指导:

5/8 ①“动、纯、净”是左右结构的字,“令”是上下结构的字,可以用“加一加”“猜字谜”等方法识记。

②“言、互、万”是独体字,可以用“扩词”“识记笔画”等方法识记。

3、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2)男女生赛读第二则字谜。

4、指导猜谜。

(1)导学:谁能猜出谜底?(生:青)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猜。

(2)揭底: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出示谜底)评一评谁说得最有道理,进行奖励。

(3)导学: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

(4)朗读:多有意思的字谜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回想谜底是怎样猜出来的。

(三)巩固生字。

1、挑战过关。(认读生字)第一关:读读带拼音的生字。第二关:擦掉拼音认字。

第三关:读读你手中的生字卡片,遇到不会的及时请教身边的同学和老师。第四关:读老师手中打乱顺序的生字卡片。第五关:开火车读,看看哪组最棒!

2、创编字谜。

(1)导学:你能尝试着把今天的生字编个字谜吗?

(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编字谜。(只要学生敢于编就及时鼓励)(3)交流字谜。

(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今天回家就把课文中的字谜和你编的字谜说给你喜欢的人猜,比一比谁说得最准确!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字、左、右、红、时、动、万”。

2、学生读字。

6/8

3、导学:这几个生字宝宝,你能给它们按结构分类吗? 上下结构:字。半包围结构:左、右。左右结构:红、时、动。独体字:万。

4、根据结构特点,重点指导“字、右、红”的书写。(1)教师指导书写“字”。

①导学:认真看一下,这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子”的写法。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字”字,教师巡视指导。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⑥学生再写两个“字”字。(2)教师指导书写“右”。

①导学:认真看一下:这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说说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丿”和“口”的写法。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右”字,教师巡视指导。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⑥学生再写两个“右”字。(3)教师指导书写“红”。

①导学:思考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是什么。观察“红”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说说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领。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红”字,教师巡视指导。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7/8

(4)尝试练写其他生字。

篇8:部编版青蛙写诗教案

1.认识“写、诗、要、成、点、串、们”等11个生字。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儿童诗的趣味。

3.初步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能区分并读出这三种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4.正确书写四个生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学情分析

一年级新生对识字充满了兴趣,正在学习识字方法,愿意在课文语境中学习生字。但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更易接受新鲜有趣的事物,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玩中学。

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互学、展学的学习经验,可以在小组合作的背景下开展学习。期间,教师的引导和点评非常重要。

学生刚刚开始写字,对于汉字的笔画和结构有初步的认识,需要教师引导观察,发现书写特点,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同时要留足时间,给学生练习。对学生书写的点评也要详细、具体。

3重点难点

1.认识“写、诗、要、成、点、串、们”等11个生字。

2.初步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能区分并读出这三种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3.正确书写“下、雨”两个带“点”的生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要、成、点、串、们”等11个生字。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儿童诗的趣味。3.初步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4.正确书写“下、雨”两个带“点”的生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1.2学时重点 1.认识“写、诗、要、成、点、串、们”等11个生字。

2.正确书写“下、雨”两个带“点”的生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1.3学时难点

1.认识“写、诗、要、成、点、串、们”等11个生字。

2.正确书写“下、雨”两个带“点”的生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1.4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

一、自主对学认字音。1.听范读,注意圈出的生字的读音。

听老师读课文,注意预习时圈出的生字的读音。

2.对学读生字。

二人小组互相检查预习成果。第一步,二人一起读。第二步,我指你认。读对了,夸夸他,没读对,教教他。开始吧。

3.展学读生字。

小小展台露本领,今天的展台小青蛙是主持人,他会带出一个个生字来考考大家。双轨火车开起来读生字,读对了,跟着读,读错了,教他们读。

重点教读“们”字,没有声调帽子,读轻点,快点。和老朋友你、我、他组成词语读。

挑战升级,小青蛙挑出一串翘舌音的字:串、诗、成,看谁能一口气读好。读得好。

活动2【活动】

二、随文朗读识字义 1.写、诗、要、成

在题目中和课文不同的句子中读“写、诗”两个字。(青蛙写诗。青蛙说:“我要写诗啦!”青蛙的诗写成了。)换个地方也会读,看来真的认识这两个字了。

这两句话里还藏着两个生字。要、成。他们都和“写、诗”做朋友,但是意思却大不一样,一个表示写出来了,一个表示还没写呢。读这两句话,选一选,它们表示哪个意思。

要写诗的要,是将要、快要、就要的要,但还没写呢。诗写成了的成,是完成、做成、成功的成,已经写好了。再读这两句话, 把它们不同的意思读出来。

2.点、以、当、串、们

听、读小青蛙写的诗。发现小青蛙的诗里除了呱呱,还有标点符号。

是的,每种标点符号都有自己的名字哦。看标点,说名字。

这些标点符号都是谁来当的呢?读二三四小节诗歌,用上两个生字自己说一说____可以当小逗号、小句号、省略号。自学、互学。

小组汇报,质疑补充。

特别强调最后一处不是水珠可以当省略号,而是一串水珠。有这个“串”字和没有这个“串”字差别很大。

微视频脚本:最早,人们把不止一个东西,用一根直直的棍子穿在一起,就叫串。在生活中,你一定见过这样的串。比如香喷喷的(羊肉串),火辣辣的(串串香),甜滋滋的(冰糖葫芦串)。后来,哪怕不用直直的棍子,只要能把东西连在一起,也被叫做串。比如一串钥匙、几串项链、串串葡萄;还有些东西即便它们之间并没有真正连在一起,只要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挤挤挨挨地出现,也叫串。看,荷叶上的水珠一个挨着一个,就叫一串水珠。六个小圆点,整齐地站成一排,就组成了省略号。

所以一颗水珠可当不了省略号,得一串水珠才行。一串水珠和小青蛙说话时就不能像蝌蚪、水泡泡那样说“我”了,而要说“我们”反复读三种小动物说的话,判断有“们”与否,动物数量的区别。

3.读课文

分大组读课文。在课文中复现生字。

4.看图说词。

小青蛙奖励大家玩一个游戏,叫“看图说词”。看看图片,可以用上我们今天哪个生字说词语。

(1)这是一首(诗歌),诗的作者叫(诗人),他写下一个又一个(诗句)。

(2)我是小学生了,我学会了(写字)、(写作业),我还要学(写诗)。

(4)这是一群(小朋友们),有(我们)(你们)(他们)。

(5)今天我们学习了三种(标点)、天上飘着(雨点)、可爱的小朋友被叫做(小不点)。

现在这些词语一串一串地出来,组成了一首词串歌,拍着手读一读。在词语中复现生字。

活动3【练习】

三、写字 1.观察对比

生字中我们认识了“点”字,下面就来写两个带点的字吧。“下”“雨”这两个字都有点,可是这些点有什么不同?(数量、大小、位置)

下只有一个点,当然要写大一些。(范写)。“雨”有四个点,当然要写小一点。(范写)除此之外,还得把框写大一点,两边房间一样大,竖要写到中间,两点在一条线上,左略低,右略高。

2.试写

描红两遍,写一遍。

3.评价

下,点大,雨,点小,一颗星。

点的位置正确,一颗星。

竖中线在横折钩的中间,一颗星。

4.下来多练几遍

活动4【讲授】

四、总结

今天我们在小青蛙的诗中认识了这些生字(认读)和这三个标点(认读),还正确书写了两个带点的字(认读),下节课还将学习如何根据标点正确停顿,读好句子,读好诗歌。另外还要学写剩下的字。

4.2第二学时

4.2.1教学目标

1.运用11个生字。

2.能区分并读出逗号、句号、省略号这三种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3.正确书写“全”“们”,了解人字旁的变形,体会汉字的形体美。

4.2.2学时重点

1.运用11个生字。

2.能区分并读出逗号、句号、省略号这三种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3.正确书写“全”“们”,了解人字旁的变形,体会汉字的形体美。

4.2.3学时难点

1.能区分并读出逗号、句号、省略号这三种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2.正确书写“全”“们”,了解人字旁的变形,体会汉字的形体美。

4.2.4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

一、复现生字,尝试运用 1.生字音、形对对碰。

玩游戏,给生字找对应的拼音。

2.生字大侦探。

在广告牌、宣传海报、商标等生活中常见事物中寻找生字。

3.给生字找伙伴。

小组合作给生字组词。

小组汇报、展示。活动2【讲授】

二、发现停顿,读好诗歌 1.自读青蛙的诗。

青蛙用诗歌来表扬你们,自己读一读。

2.抽读,听读,发现停顿的不同。

谁来当小青蛙,给我们朗诵一下自己的杰作?请二学生,二人停顿长短不同,问学生为什么?二人差不多,老师夸张范读,让学生说区别。老师根据什么来停顿呢?青蛙小弟有个小窍门。

3.微视频学停顿。

微视频: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青蛙小弟。相信我写的诗你们都已经读过了吧?怎么样,是不是写得很好呀?所以我决定举行一个诗歌朗诵比赛,看看你们谁能把我的诗读得最动听。当然,要想把这首全篇只有“呱”字的诗读好可不容易,想知道窍门儿吗?好吧,把耳朵凑近点,我悄悄地告诉你,那就是标点与停顿。你们认识诗里的这些标点符号吗?黑脑袋,尾巴摇,它的名字叫(逗号)正确。空心圈,圆又圆,它的名字叫(句号)答对了。还有六个小圆点,你可知道它叫啥?(省略号)没错,再读一遍。逗号出现在句子的中间,表示一句话还没说完,见到它停顿短一点;句号出现在句子的末尾,表示一句话说完了,见到它停顿长一点。省略号和它一样出现在句子末尾,表示还有好多话要说,可以把声音拖长一点。简单点说就是,逗号停短,句号停长,省略号,声拖长。此处暂停,多读几遍窍门儿,把它们记住吧。好了,如果让我来朗诵,我会这样读。示范。此处应该有掌声。谢谢你们,现在就按照我的小窍门去练习练习吧,你们一定比我读得棒!呱呱呱„„

4.读好停顿。

现在你们知道老师停顿的小秘密了吗?一起说一遍。用上小窍门,自己练一练吧。(学生练的过程中,老师递话筒,生读)这只小青蛙,你读读。这只小青蛙,请你读。大家都读得这么有节奏,在青蛙小弟的朗诵比赛上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成绩。活动3【练习】

三、认识人字旁,书写汉字。1.微视频看“人”字旁的演变。

看微视频了解“人”字旁的演变,知道什么时候用人字头,什么时候用单人旁,它们的含义有何不同,它们的写法有何区别。

2.谈收获。

交流通过微视频了解到了什么。

3.观察书写。

观察人字头和单人旁在写法上的不同,尝试书写。

4.点评、修改。

点评同学写的字,修改自己的字。活动4【活动】

四、总结

篇9:部编版青蛙写诗教案

完等完小 李荣虎

教学内容:

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板块动物天地《青蛙写诗》。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共有五小节。作者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地如作诗一样鸣叫的情景,形象地将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比作了诗歌中的逗号、句号、省略号,读来让人浮想联翩。教材内容图文并茂,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十分适于天性活泼、充满好奇的一年级学生学习语言、认识事物,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设计思路:

识字写字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本课识字教学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孩子们识字方法,努力做到识和用相结合。借助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字卡、词卡、图片、课件情境图等)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激发学生识字写字、阅读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启迪孩子的灵性!

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借助图画,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诗歌、感悟诗意。

教学目标:

1.认识“诗”“蝌”“蚪”“给”“逗”“号”“泡”“句”“串”“珠”“以”“省”“略”“呱”14个生字,会写“给”“号”“泡”“句”“串”“成”“呱”7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儿童诗的生动形象,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正确书写生字。教学难点:

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感悟诗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生字生词卡片。青蛙、蝌蚪、水泡泡、水珠的彩色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孩子们,现在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来捉虫。水陆都是家,唱歌呱呱呱。(打一动物)(青蛙)

我们去看看小青蛙,好吗?(课件出示情境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青蛙、蝌蚪、荷叶、水泡泡、水珠……)

下雨了,雨点淅啦啦,淅啦啦!青蛙说:“我要作诗啦!”青蛙写了什么样的诗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青蛙写诗》。

板书课题“青蛙写诗”。领读课题,认识“诗”字。音节“shī”为整体认读音节。组词:古诗、诗歌、诗人、诗集…… 拆字组合:讠+寺=诗。

二.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学生感受诗歌的内容,听清字音。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诗歌,圈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几句诗之后出现了空行,这几句就是一小节。数一数,这首诗歌有几小节?标出序号。

4.练读:采取同桌分小节互助读或开火车分小节读和老师领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正确。

5.在淅啦啦的小雨中青蛙要作诗了,它的好多伙伴也来帮忙呢。都有谁来帮忙了?找一找,用直线画出来。(随着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分别贴出蝌蚪、水泡泡、水珠的图片,依次板书“蝌蚪”“水泡泡”“水珠”。)

(1)认识“蝌”“蚪”两个生字。这是两个形声字,虫+科=蝌,虫+斗=蚪。

(2)认识“泡”字。老师演示吹泡泡。认读生字卡片,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三点水加包就念泡。氵+包=泡。组词:水泡、气泡、泡沫、肥皂泡、泡茶、灯泡…… 哪些字长得和“泡”很像?(抱、跑、炮、袍……)

(3)认识“珠”字。拆字,去掉“王”你认识吗?组合:王+朱=珠。组词:珍珠、珠子、眼珠、泪珠、汗珠、露珠、珠宝……

三.随文识字 1.学习第一小节。

配合情境图,引导学生体会青蛙高兴的心情,指导读好这一小节诗。

2.学习第二小节。

(1)小蝌蚪说什么了?我们来读第二小节。指名学生朗读。(2)认识并书写“给”字。

认读生字卡片。这里的“给”是“为、替”的意思。组词:交给、送给、还给。用上这个字说一句话。

指导学生写好“给”字。整体观察:“给”字左窄右宽,绞丝旁写在竖中线的左边,不能过竖中线。重点笔画观察:第五笔“捺”停在横中线处,第六笔写在横中线处,第七笔“竖”写在竖中线处。教师示范书写,然后学生练写两个。

(3)认识“逗”“号”这两个生字。

认读生字卡片。逗号表示句子中间的停顿。观看课件,引导学生感受逗号和蝌蚪的相似。

(4)指导学生朗读这两行诗句。3.学习第三小节。

(1)水泡泡帮助青蛙做什么了?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小节。(2)出示“句”字卡,学生认读。板书“句”字。强调音节中“ü”的变化。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勹”这个偏旁叫包字头。带包字头的字还有哪些?(包、勺、勾、匀。)认读词卡“句号”。句号用在句子的末尾。观看课件,引导学生感受句号和水泡泡的相似。

(3)指导学生朗读这两行诗句。4.学习第四小节。

(1)在那碧绿的荷叶上有一串水珠,它们也来帮忙了。指名学生朗读第四小节。

(2)出示字卡,认读“串”字。利用课件展示“串”字的字理演变过程。“一串”用来说连贯在一起的某些东西。还可以说一串什么?(一串灯笼、一串珍珠、一串辣椒、一串羊肉……)

(3)认识“以”“省”“略”三个生字。认读生字卡片。组词。认读词卡“可以”,用“可以”说一句话。省略号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观看课件,引导学生感受省略号和一串水珠的相似。

(4)指导学生朗读这两行诗句。5.学习第五小节。

(1)现在我们来看青蛙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朗读第五小节。(2)课件出示青蛙写的诗。你发现什么了?青蛙的诗很有趣,一直在重复一个“呱”字。

认识“呱”字。形声字。口+瓜=呱。“呱呱”是青蛙的叫声,这样的词叫拟声词。你还知道哪些拟声词?(汪汪、喵喵、嘎嘎、叽叽、喔喔、嗡嗡、沙沙、哗哗……)

(3)青蛙的诗虽然都是同一个字,但是有了伙伴们的帮忙,这诗就有了停顿,有了好听的节奏。逗号的停顿时间短一点,句号的停顿时间稍长一点。自由练读青蛙写的诗。老师领读(活泼轻快地),注意节奏。

(4)孩子们,我们来猜一猜,青蛙在诗中想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借助课件中的情境图大胆想象。)

四.回读全诗

池塘边的风景这么美好,小伙伴们这么热心,青蛙的诗终于写成了。它高兴极了!我们也为它感到高兴,是吧?让我们再一齐读一读这首《青蛙写诗》。(看书齐读全诗。)

五.布置作业

上一篇:职业学校管理经验下一篇:教案空间几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