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最新

2024-05-13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最新(通用6篇)

篇1: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最新

复习备考习题三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命题:赵长荣

2013.12.5

一、选择题部分

1.“虽然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那是你的眼,明亮有美丽„„”当年蔡琴在演唱这《你的眼神》时,就曾以特有的韵味打动过无数听众,在今春“我是歌手”的电视节目上,林志炫以不同以往的方式演唱此歌,诠释经典,在次让人如痴如醉。由此可见,文化表演应该

①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②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 ③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

④ 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因此,文化建设应当

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 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近年来,“央视”相继推出“最美教师”、“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获得公众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最美”系列节目受到公众好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②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 ③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 ④主流媒体能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古人以“桑梓”代表故乡,以“椿萱”代表父母,以“棠棣”代表兄弟„„可见古人对自己生存的环境何等亲切,他们能够把周围的事物伦理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B.认识世界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C.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D.要发挥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

5.最美教师,最美妈妈,最美司机„„,神州大地悄然崛起一个“最美群体”。平凡中彰显大爱,震撼中激扬正气;平民英雄让感动常在,让真情永存。这启示我们应该

①贵义贱利,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 ②志存高远,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③崇德尚义,自觉维护人民的利益 ④知行统一,身体力行争当时代先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易中天因讲《品三国》而被戏称为“学术超男”,不过他不认同,他说:“其实我讲的是萝卜史学,所谓萝卜:一是草根的;二是很健康的,有益身体的;三是它可以生吃,素吃,荤吃,老少皆宜。”这留给我们的思考是

A.要发展传统文化 B.要发展经典文化 C.要发展大众文化 D.要发展萝卜史学

7.在游戏发展中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如一些网络游戏产品中存在淫秽、色情、赌博、暴力等不健康内容。针对网游中的不健康内容,我们应该

①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②注重改造,精心剔除 ③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④正确引导,批判继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民间艺术的最大特点是雅俗共赏,群众参与性强,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易于接受。群众对民间艺术的喜爱启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

A.坚持先进方向,奏响文化主旋律 B.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C.改造传统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D.面向广大人民,发展大众文化

9.“红色”影视作品《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和《亮剑》中的李云龙,一改从前红色英雄剧中主人公的“高大全”形象,虽然都存在性格缺陷或工作作风问题,但人物形象丰富、逼真,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产业应以生产通俗文艺作品为主 ②文化产品不必追求太高的文化“品位” ③文化创新既要注重内容也要注重形式 ④文化创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在社会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复杂背景下,我们今天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健康的和腐朽的,等等。在各种文化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A.传统文化 B.现代文化 C.西方文化 D.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11.2013年春晚节目丰富多彩,有歌舞、相声、小品、戏曲、杂技等。这些节目从不同角度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这说明

A.文化发展要发展时尚文化而不是经典文化 B.文化创作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C.文化创作要满足群众多种选择 D.优秀作品离不开优秀艺术家的文化创新 12.近年来,流行歌曲、小品等大受欢迎,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受冷落,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因为

①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层面大众的需求

②在文化艺术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 ③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艺术是当务之急

④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在第十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产业高峰论坛”上,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发表主题演讲,要求持续推动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健康繁荣发展。中国网游产业健康发展需要

①弘扬主旋律,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示范作用 ②积极创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③限制市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④加强对网络文化建设的管理和引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十八大报告指出,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党的十八大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吹响了号角。据此回答14-15题。14.上述材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坚持党的领导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政治保证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伟大旗帜

④十八大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不读书,穷者穷根难断,富者富不长久”“读书是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希望”,我们要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切切实实地使广大群众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关于文化的作用和意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有助于一个国家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塑造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背景下,各国之间软实力较量加剧,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提出全面挑战。面对新挑战,我国必须

①拒绝外来文化,维护民族文化尊严 ②倡导开放包容,放弃民族传统文化 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从治理网络内容到整顿校园环境,从加强少儿文艺创作到表彰先进模范,从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到推动全社会的更多关怀,党中央切实关怀未成年人的成长,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说明党中央

A.加强文化传播,促进中华文化传承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四有”公民 C.发展大众文化,丰富人民文化生活D.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8.一次次全国道德模范基层巡讲、“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巡演让模范事迹迅速化作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我推荐,我评价身边好人”活动的举办,更让英雄模范可亲可敬可学„„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活动

①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②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③能够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

④是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南湖红船是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嘉兴积极打造“红船旁的道德讲堂”,以“红船精神”引领嘉兴精神文明建设,使嘉兴人的精神面貌悄然发生了改变。嘉兴这样做有利于

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抵制腐朽落后思想的侵蚀

②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强基固本

③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鼓舞人,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消除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

系是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分别是它的

A.灵魂、主题、精髓、基础 B.主题、基础、灵魂、精髓 C.精髓、灵魂、基础、主题

D.基础、精髓、主题、灵魂

22.文化企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微观基础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应自觉担当社会责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应包括

①着力改革文化体制机制,自觉抵制“三俗”文化 ②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行业发展 ④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3.近年来,我国一些公民在出境旅游中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诸如此类的不文明行为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批评。加快提高全民文明素质,不仅关系到国内社会和谐,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为此,当前的文化建设应当

A.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B.借鉴和践行西方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24.在江苏阜宁,基层文化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多姿多彩,这得益于当地政府免费为百姓建设各类公共文化、娱乐、休闲场;得益于当地企业实行“文企联姻,共进双赢”的举措。阜宁举办的各类大型文化活动均由政府牵头、企业赞助,既让群众享受了免费文化大餐,又宣传了企业品牌,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阜宁的做法

①维护了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②通过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影响,推进文化建设 ③繁荣了文化市场,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多层次文化需求 ④扩大了文化消费支出,促进了文化产业的飞跃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5.2012年7月15日,“善行河北·一诺千金”主题微电影大赛在石家庄启动。本次大赛旨在用微电影的形式,鼓励百姓以身边的善行善举诠释“诚信、博爱、责任”。这一活动的举行有利于

①发展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②繁荣文化事业,构建多元价值体系

③丰富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的各种文化需求 ④弘扬诚信美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复习备考习题三

班级: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二、非选择题部分

26.为进一步提升市民的文明交通素质,打造“礼仪之都、人文杭州”,构建和谐社会和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杭州市启动了“文明从脚下起步”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以人为本,规范交通行为,提升城市形象,创建文明、有序、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

运用所学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知识,说明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9分)

27.“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国文化发展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议》强调,要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材料二 《建议》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不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1)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6分)

(2)综合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10分)

28.材料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一种精神原子弹。由于它以向往高尚和追求文明为目标,以文化主体自身的强壮和武装为特征,因此它自然会成为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思想基础与先决条件。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

材料二:我们有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优良传统。77年前,鲁迅就写过文章,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说法,认为当时虽有‚自欺力‛的笼罩,但我们还是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自豪地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那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邓小平郑重地指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2)有人说,“我们强调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仅出于热情,而且也出于理性(即我们有条件增强自身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如何理解这句话。(6分)

(3)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及其表现是什么?(10分)

29.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材料一:为了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高尚人文品格,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文化权益,加快构建文化产业发展体系,2012年以来某省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

材料二:当前,受经济利益、多元思想、多元文化的影响,社会出现了一些道德危机和道德焦虑。面对跌倒的老人无人敢扶,轧伤了的孩子无人敢救;做了好事反成肇事者,见义勇为反而走上被告席……但也应当看到,这只是社会的个别行为和少数现象。近来,无私救助溺水者的‚最美女护士‛、用双臂撑起坠楼男孩生命的四位‚最美农民工‛、为孩子教育而奉献青春的‚最美乡村教师‛、尽职尽孝的‚最美母亲‛……他们的行为激发了社会向善的力量,让生活变得温暖明亮。

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中,该省为什么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9分)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什么?(4分)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相关知识,结合自身实际谈谈青年学生应如何提升思想道德素质?(10分)

复习备考习题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部分

1-5:CABCD

6-10:CBDBD

11-15:BDDAB

16-20:BBBCC

21-25:ACACC

二、非选择题部分

26.①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良好的文化条件;②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③亿万人民参加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深叶茂的土壤。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

27.(1)①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①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②大为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社会思潮,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培育“四有”公民;③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推进文化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⑤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8.(1)说明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推动建设文化强国的极端重要性。(2)即课本99页专家点评。(3)即课本98页最后一段。

29.(1)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方面,使其成为全体人民的精神追求,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②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不同文化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各自代表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志;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略。(3)青年学生要学习道德模范身上体现出来的传统美德与时代气息,并发扬光大;(2分)青少年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2分)青年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分)青年学生要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中,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分)青年学生要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2分)

篇2: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最新

比例

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认识比例尺以及比例尺的应用等。教材分三段编排:第一段,教学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认识比例;第二段,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第三段,教学比例尺的认识和应用。本单元的最后,还安排了实践与综合应用《面积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联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3、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作用,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能看懂线段比例尺,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4、使学生在认识比例、应用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义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俄比例。

2.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作用,会求比例尺,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认识比例尺以及比例尺的应用等。根据本班的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比的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为重点。课时划分: 本单元计划7课时

比例的意义…………………………………………………………………2课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2课时 比例尺………………………………………………………………………2课时 面积的变化…………………………………………………………………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练习纸.直尺。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电脑演示:呈现例1图片在电脑上拖动鼠标并把长方形图片放大的情境。提问: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谈话导入:像刚才把一幅长方形画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二.教学例1。1.认识图形的放大

出示例1中两幅图片长和宽的数据。提问: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组织学生先讨论,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两幅图的长和宽的关系:第二幅图的长是第一幅的2倍,宽也是第一幅的2倍;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等等。

指出: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是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提问:刚才我们在电脑上操作时,把原来的一幅长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了? 2.认识图形的缩小。

谈话:我们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也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

提问:如果要把第一幅图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与宽各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

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三.教学例2 1.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

(1)提问: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原来的几倍?各应画几格?(2)学生画图,再展示.交流。(3)让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长方形,再展示各自画的图形,并交流思考的方法。重点指导学生说说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应画多少格。2.讨论:把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明确: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长与宽的比与原来图形的长和宽的比是完全一样的。)3.教学“试一试”

先独立画出按2:1的比放大后的三角形,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提问:量一量,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你发现什么?

小结:把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各条边的长都是原来的2倍。四.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

让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图形,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缩小后有关边的长度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应画几格? 2.做练习九第1.2题。

第1题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相关图形边的长度,并完成填空,再组织交流。五.全课小结。

什么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遵循什么原则?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教学后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难点:

在学生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两张照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学习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2.关于比你有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希望这些知识能对你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有帮助。二.教学比例的意义 1.认识比例(1)呈现放大请后的两张长方形照片及相关的数据。要求学生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2)比较写出的两个比,说说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发现的?(求比值,或把它们分别化成最简比)

(3)是啊,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像这样的比值相等的例子,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6.4:4=9.6:6。或6.4/4=9.6/6 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板书:比例)

(4)你能说说什么叫比例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比例的意义)(5)学生读一读,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2.学以致用

(1)学习比例的意义有什么用呢?(可以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2)分别写出照片放大后和放大前的长的比和宽的比,这两个比也能组成比例吗? 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想的?由此可以使学生对比例意义的丰富感知。(3)你能根据以上照片提供的数据,再写出两个比,并将它们组成比例吗?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再逐题说说判断的思考过程。

先写出符合要求的比,再说清楚相应的两个比是否能够组成比例的理由。独立审题,说说解题步骤,在独立完成。同时找两个同学板演。四.全课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3.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引导观察,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比例)什么叫比例?

2.判断下面每组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⑴ 3:5和18:30 ⑵ 0.4:0.2和1.8:0.9 ⑶ 5/8:1/4和7.5:3 ⑷ 2:8 和9:27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判断过程。

你觉得比和比例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归纳出:比例由两个比组成,有四个数;比是一个比,有两个数)二.教学新课

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课件出示: 3 : 5 前项 后项

(2)课件出示:3 : 5 = 18 : 30 内项 外项

(3)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 课件出示:3/5=18/30 谈话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比例的意义.各部分名称,也知道了比例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有兴趣吗? 2.出示例4 1.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比例吗?

(1)引导学生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并逐一板书,同时说出它们的内项和外项。

(2)引导思考:仔细观察写出的这些比例式,你能否发现有没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或规律呢?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板书: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3.验证: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 ⑴课件显示复习题(4组),学生验证。⑵学生任意写一个比例并验证。

⑶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项,即a:b=c:d,那么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

(4)完整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4.思考3/6=2/4是那些数的乘积相等。课件显示:交叉相乘。

5.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写了一些比例式,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再验证)

6.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1)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应用?(2)做“试一试”

a先假设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b.说出写出的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分别是几,再分别算出外项和内项的积。C.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组成的比例是否正确。三.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

(1)学生尝试练习。

(2)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确:可以把四个数写成两个比,根据比值是否相等作出判断。也可将四个数分成两组,根据每组中两个数的乘积是否相等作出判断,其中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比较简便。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5:3=():4

12:()=():5 先让学生尝试填写,再交流明确思考方法。3.做练习十第1.2题

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长进? 五.作业:练习十3.4题

第三课时 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重点: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掌握解比例的书写格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5(1)审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提问:怎样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大”这句话?(放大前后的相关线段的长度是可以组成比例的)

(2)如果把放大后照片的宽设为X厘米,那么,你能写出哪些比例?引导学生写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

告诉学生:“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3)讨论:怎样解比例?根据是什么?(4)思考:“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变成什么形式?” 教师板书:6x=13.5×4。“这变成了什么?”(方程。)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在6x前加上“解:“)(5)让学生把解比例的过程完整地写出来。指名板书。2.总结解比例的过程。提问:

“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再怎么做?”(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3.做“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解题思路。三.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

2.做练习十第6.7题。先说说按比例“缩小或放大“的含义。再列出相应的比例式并求解。3.做练习十第8题

学生独立审题并解题。讲评时重点指导学生解决第(2)问。四.全课小结。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第5题。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2.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教学难点:看懂线段比例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厘米=()毫米

1分米=()厘米 1米=()分米

1千米=()

米 20米=()厘米

50千米=()厘米 二.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但这么辽阔的地域却可以用一张并不很大的纸画下来。

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并提问:想知道这些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

第四课时 这方面的知识——比例尺。板书课题:比例尺 三.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1.出示例6,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问: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2.探索写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的方法。

提问: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明确方法:先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写出的比,强调要把写出的比化简。3.揭示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谈话: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把图书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提问:这张长方形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启发:可以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4.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认识线段比例尺。

提问:我们知道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也可以写成1/1000。1:1000的意思是图上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00厘米的距离,也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0,还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倍。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指出: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最简单整数比。像1:1000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数值比例尺。比例尺1:1000还可以用下面这样的形式来表示。0

30米

进一步指出:像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线段比例尺。

提问:从这个线段比例尺来看,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图上的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这与1:1000的含义相同吗?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先说说每幅图中比例尺的实际意义。同样长的实际距离在哪幅图中画得长?哪幅图中1厘米的图上距离表示的实际距离长?

2.做“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各自测量.计算,再交流思考过程。3.指出:

①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这是一个比,不应带计量单位。

②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如 2.5厘米:1O千米,要把后项的千米化成厘米后再算出比例尺。

③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的前项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也应化简成“1”。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时要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做练习十一第1.2题。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重点

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教学难点

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比例尺?求比例尺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在一幅地图上南京到上海相距5厘米,实际相距30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你能画出这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吗?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7。(1)出示例7,明确题意,找出明华小学到少年宫距离的线段,说出题目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告诉了比例尺,又告诉了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2)说一说比例尺1:8000所表示的意义。(3)根据对1:8000的理解让学生尝试练习。

(4)交流算法,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算法以及之间的联系。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列比例式求实际距离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根据比例尺的含义,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一定与哪个比相等?你能根据这样的相等关系列出比例式?

注意:最后的单位要换算成“米”作单位的数。2.做“试一试”。

(1)独立算出学校到医院的图上距离。

(2)讨论怎样把医院的位置在图上表示出来。(3)在图中表示医院的位置。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先独立解题,在组织交流 2.做练习十一第4题

重点知道学生在地图上测两地之间的距离和在地图上如何找比例尺。

3.做练习十一第5题。重点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比例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

4.将下列各题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1)北京到天津的距离是14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2)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城的距离是12。5厘米。甲.乙两城实际相距多少千米? 0 40 80 120千米(3)在一幅比例尺为 的地图上,小丽量得某省会城市与北京的距离是32.5厘米。这个城市与北京相距多远?(4)做练习十一第3题。

四.全课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 教学后记:

面积的变化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5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自主发现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比例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发现“把平面图形按n:1的比放大后,放大后的面积与放大前的面积比是n2:1。并能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②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

难点: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发现“把平面图形按n:1的比放大后,放大后的面积与放大前的面积比是n2:1。

教具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探索长方形面积比与边长比的关系 1.出示52页上的两个长方形。

指出:大长方形是小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后得到的图形。

师板书:长:3:1 宽:3:1

2.这两个长方形对应的长的比和宽的比都是3:1,估计一下,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面积的比是几比几?

3.想办法验证一下,看估计得对不对? 问:你是怎么验证的?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4.如果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对应边的比是4:1,那么面积比是几比几呢?

二、探索其它图形的面积与边长比的关系 1.出示按比例放大的正方形、三角形与圆。

引导观察:估计一下,它们的对应边是按几比几的比放大的?

2.这几个图形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面积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引导学生猜测。

(2)引导观察:观察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揭示规律:把平面图形按n:1的比放大后,放大后的面积与放大前的面积比是n2:1。

3.拓展讨论:如果把一个图形按1:n的比缩小,缩小前后图形面积的变化规律又是什么呢? 说明:如果把一个图形按1:n的比缩小,缩小前后图形面积的变化规律是: 缩小前的面积与缩小后的面积的比是1:n2

三、运用规律应用 出示书中东港小学的校园平面图,请从中选择一幢建筑或一处设施,测量并算出它的实际占地面积。

四、全课小结

提高反思 通过本课的活动,你有哪些收获?活动中你的表现如何?

五、布置作业

7、教学后记:

一些结论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后得出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由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按比例放大的正方形、三角形与圆的过程以及通过记录、计算、讨论、找规律。学生就会从大量的实例中抽象理解和记住:如果把一个图形按1:n的比缩小,缩小前后图形面积的变化规律是:缩小前的面积与缩小后的面积的比是1:n2。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自主发现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进一步体会比例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观察以及交流讨论的平台, 而且有利于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障碍,大胆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能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篇3: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最新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与第一单元在知识体系上是紧密联系的, 第一单元主要讲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重点介绍了文化的社会作用和文化对人的作用。第四单元主要讲文化建设, 联系到第一单元的内容讲述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什么?这就是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什么?这就是思想道德建设。

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通常意义上的大众文化是就文化传播的广泛性而言的, 其特点是以盈利为目的, 采用现代科技和机器设备规模化地生产文化产品, 通过市场运作和大众传媒广泛传播, 为社会大众所广泛接受与参与。而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是面向广大人民, 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大众文化范围广泛, 形式多样, 雅俗共赏。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 大众文化的发展必须弘扬主旋律, 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大众文化的主导

在当代中国, 发展先进文化, 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三者在内容上和根本目标上是完全—致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 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使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

三、先进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价值观具有时代性。因此先进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不同时代对先进文化有着不同的要求。

在当代中国, 发展先进文化,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

四、在当代中国, 发展先进文化, 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很科学素质, 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的。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文化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 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 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当今时代, 科学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六、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表达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要求和特征。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反映了我国公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总之, 这一单元所讲的概念虽然很多, 但是这些概念之间又有着明显的界限。大众文化范围广泛;先进文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三者在内容上和根本目标上是完全一致的;思想道德建设,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荣辱观, 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3》 (文化生活) 教师教学用书

[2]宋景堂.浅谈如何使用新的《思想政治》教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4

篇4: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最新

1.中华文化的特征(1)源远流长: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史书典籍以其自身的传承性,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见证。(2)博大精深:①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和科技成就,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②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中华文化呈现鲜明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在交流中展示自身的特征,同时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使中华文化呈现多样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③民族性:中华各民族基于自身的政治、经济、习俗等因素,在文化上呈现多样化。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民族的特性。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原因: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2)含义: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3)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4)关系:包容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内在关系如下图。

例1.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主题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通过单纯而又简朴的方式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这启示我们 ( )

A.要全面传承文化,弘扬中华文明

B.要开展特色活动,传递中华文化

c.要加强文化交流,变革多样文化

D.要坚持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排除A。C中的“变革多样文化”,表述错误。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干的指向性和规定性。故本题选B。

例2.“一下五去四,三下五去二,……”“噼里啪啦”珠算声里流淌着中华血、民族魂,承载着许多人童年的美好记忆。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 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请分析中国珠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价值。

解题思路:本题以中国珠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视角,考查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综合运用。解答时,抓住文化遗产这个关键点,从文化遗产的地位以及我国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特点等角度分析说明即可。

参考答案: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珠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可以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珠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我国民族灿烂文化的见证和象征。珠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利于挖掘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珠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核心和特征(1)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核心:爱国主义。①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3)特征:

提示:有关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典故、诗词、格言:(1)团结统一:①“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②“同胞共气,家国所凭。”③“万众一心,众志成城。”(2)爱好和平: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礼之用,和为责。”(3)勤劳勇敢: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②“业广唯勤。”③“天道酬勤。”④“不畏强御。”(4)自强不息: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③“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5)爱国主义: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地位(是什么):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2)必要性(为什么):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3)措施(怎么办):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骨”的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⑤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例1.75岁的老革命孙征,用5年多时间、自费30多万元、行走5万千米,在3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举行了400多场爱国主义巡回宣讲活动。孙征老人的做法 ( )endprint

①源于爱国主义是中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②反映出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③体现出爱国主义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④印证了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解题思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故③表述不正确;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故④表述不正确。故本题选c。

参考答案:C

例2.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过程中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谈到中国梦时指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们要团结全体中华)L-k-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1)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讲话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2)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

解题思路:第(1)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答题时要先明确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具体内容,然后结合材料信息逐一分析说明即可。第(2)题考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答题时要先把问题转化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这一常规问题,然后结合材料针对“作用”进行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1)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体现了爱国主义这一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②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③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掌握自己的命运,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2)①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②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③中华民族精神能够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使全体人民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④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1)文化生活的“喜”与“忧”:①“可喜”的一面:文化生活中有许多可喜的变化。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②“令人忧虑”的一面:文化生活中出现了令人忧虑的现象。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③对策: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2)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②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即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2.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1)比较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2)落后、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①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②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的弱点,会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3)奏响主旋律:①必要性:各种文化呈现出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趋势,客观上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和地位: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例1.湖南卫视播出的《爸爸去哪儿》成为2013年第四季度毫无争议的收视“黑马”,节目组通过设置一系列由父子(女)共同完成的任务,给平日里很少有机会待在一起的父子(女)创造了拉近距离的机会。其“清新”的节目形式和“温情”的节目内容,引发了社会对亲子关系的大讨论。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该节目火爆的原因是 ( )

①它满足了人们对亲情类节目的需求,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②它采取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③大众文化日益庸俗化④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解题思路:该题考查了文化生活的“喜”与“忧”。①和②是文化生活“喜”的表现,也体现了节目成功的原因;③说法明显错误;④是文化生活“忧”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参考答案:A

例2.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搜索引擎网民规模为4.70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1 9287万人,半年增长率为4.3%,网民使用率为79.6%,与2012年底基本持平。搜索引擎在创造巨大价值的同时,其负面作用也不断显现。据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办公室透露,很多国内知名的搜索引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责任,肆意传播一些包含迷信、看相、算命以及低俗、暴力和淫秽色情信息的网页、图片、视频,点击率还真不少,已经成为一大公害,不但严重破坏网络环境,而且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1)上述材料所说的网络上存在哪些不良的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有何不同?(2)我们应如何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解题思路:第(1)题,提取材料中的“迷信、看相、算命以及低俗、暴力和淫秽色情信息”等关键信息,运用落后文化的现象和腐朽文化的知识进行说明即可。第(2)题,要紧扣“如何加强”的指向进行作答,可从文化产品生产经营者、文化产品消费者和政府三大角度进行说明。endprint

参考答案:(1)材料中所说的网络上存在着落后文化现象和腐朽文化的现象。两种文化现象的区分:①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人们常见的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2)①政府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对网络文化的引导和管理。②电信运营商、搜索引擎网站(网络经营者)要增强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③公民要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制网络低俗文化的能力,自觉抵御网络低俗文化的侵蚀。

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当代中国,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1)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2)必由之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3.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必要性: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含义: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文化发展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3)表现: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根本任务: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主要内容:(3)创建活动:①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②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例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华文化自信的底气源于 (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中华文化比其他民族文化更优越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题思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③表述错误;④是文化自信的体现,而不是原因,与题意不符;①和②符合题目设问要求。故本题选A。

参考答案:A

例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崛起,我国越来越认识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因为没有文化“走出去”,中国其他方面的“走出去”已经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比如企业“走出去”往往被视为是对外在世界的威胁等。所以,我国在不断加快改革开放,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努力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准确定位行为主体,这里的“我们”既指政府也指公民,所以要从这两个主体角度出发,紧紧围绕“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个中心,从多方面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①要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②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外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③要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做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④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五、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地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①基本内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②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③如何建设(怎么办):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b.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公民道德素质。endprint

2.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1)思想道德冲突:①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告别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②解决思想道德冲突的重要途径就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3)提高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4)怎么办: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①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②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例1.2013年8月10日,《法制日报》载文指出,为进一步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学雷锋和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自2008年以来,中央文明办持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共推荐好人好事16万余件,有5 602位“身边好人”荣登“中国好人榜”。这些“身边好人”可敬可信、可亲可学,为人们提供了行为示范、树立了道德标杆。以模范人物为榜样,青年学生就要 ( )

①见贤思齐,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②大处着眼,不受小节的束缚③明辨是非,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④加强修养,不断改造主观世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题思路:青少年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必须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②说法错误;①、③、④观点均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参考答案:B

例2.当下的互联网,不缺“愤青”,缺的是建设性批评和参与性人格,缺的是推己及人的公共理性。只有守住言论底线,才有言论空间的真正自由,才有理性平和的公共讨论和交流,才有在百家争鸣中缔结意见共同体的可能,才不会用舆情撕裂民情,以舆论冲突加剧现实冲突。“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这“七条底线”向网民们表达了一种回归常识、回归责任的期待。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你就守住互联网“七条底线”提几点建议。

解题思路:要守住互联网“七条底线”,需要国家、互联网企业和公民共同努力,故答题时主要从国家、互联网企业和公民三个角度具体说明。

篇5: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最新

1.直接写出得数。

500+40=480-400=600+200=

640-40=30+800=700-300=

20+200=910-10=500+500=

2.用竖式计算。

223+577=342+164=

验算:验算:

216+125+468=85+186+256=

4.连一连。

304+206596+101402+199497+196306+399

接近500接近600接近700

二、填空题。

1、201接近(),592接近()。

2、一年级有202人,二年级有196人,两个年级大约一共有()人,剧院共有400个座位,够坐吗?()

3、下面哪道算式的结果小于800,在□里画“√”。

299+498□401+402□208+592□

4、下面哪道算式的结果大于500,在□里画“√”。

296+397□106+303□298+102□

5、比300多60是();比960少900是()。

6、由3个百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7、请填出家禽养殖场的动物只数。

鸡鹅鸭

去年养了236只97只456只

今年又养了342只365只489只

一共有()只()只()只

8、在里填数。466 1

4+58+ 2 8+8 55 0 4 678、你能根据每组第一题的得数,直接写出后面两题的得数吗?

345+135=480551+232=783368+215=58

3345+235=451+232=268+315=

345+335=351+232=168+415=

9、小丽:我有38张邮票。

小明:我的邮票比小丽多。

小华:我的邮票比小丽少。

(1)小明最少有()张邮票。(2)小华最多有()张邮票。

三、你认为对的在下面的□里打“√”,错的打“×”并在右边方框里订正。

163675460

+251+44+389

314719859

23479

15040

2+306+3

31790802

四、列式计算。

1.比860少60是多少?2.20、150、80这三个数的和是多少?

3.2个加数都是400,和是多少?4.680比600多多少?

五、解决问题。

1.我们已经收了98个松果。还要收105个。

先估计他们大约一共要收多少个松果,再计算出结果。

2.小力从家出发,先到商店买文具,再到学校,一共要走多少米?

3.(1)两人一共铺了多少块?

(2)一共需要铺多少块?

4.我们一班做了160个。我们二班比一班少做60个。

(1)二班做了多少个灯笼?

(2)三班做了多少个灯笼?

篇6: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最新

教学目标:

1、复习三十五个会认的生字及要求会写的三十二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充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无穷奥秘的乐趣。

3、积累词汇,自主识字。

4、复习反义词。

5、完成课后练习。

5、复习口语交际和写话,能感受大自然的奥秘,并能正确欣赏、评价。

教学重难点:

1、复习三十五个会认的生字及要求会写的三十二个字。

2、复习反义词。

3、完成课后练习。

4、复习口语交际和写话,能感受大自然的奥秘,并能正确欣赏、评价。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字音。

平舌音:僧、缩、滋、翠。

翘舌音:胀、刷、植。

前鼻音:仙、卵、顿、巡、含。

后鼻音:警、唐、僧、螃、蹦、胀、嚷、英、鹰、岭。

三拼音节:仙、戒、蟹、刷、缩、卵、渐、逻。

2、易错的字:孩、胸、腹、脖、蜜、拜、神、秘。

二、积累词语:

1、读一读。

天高云淡大雁南飞层林尽染风景如画

春华秋实瓜果飘香登高望远心旷神怡

2、读一读,连一连。

秋风阵阵河边的柳树长出了嫩芽

冬天来了蝉在树上不停地叫着

春天到了树林里落叶在飞舞

炎热的夏天小河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3、读一读,比一比。

(1)小鱼胸和腹紧贴着树干,就向树顶爬去。

小鱼胸和腹紧贴着树干,“刷刷刷”就向树顶爬去。

(2)只见一大群蝴蝶飞出来,小黄鸡吓了一跳,连篓子也碰翻了。

“扑扑扑”,只见一大群蝴蝶飞出来,小黄鸡吓了一跳,连篓子也碰翻了。

三、朗读、背诵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听写。

2、反义词。

哭——()薄——()

忙——()静——()

黑暗——()谦虚——()

3、比一比,再组词。

休()似()消()

体()以()梢()

捉()该()倒()

足()孩()到()

密()蜂()

蜜()峰()

4、读一读,说一说。P67我的作品

上一篇:电视的好处和坏处英语作文下一篇:试论初中名著阅读有效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