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永刚同志事迹

2024-04-21

方永刚同志事迹(通用6篇)

篇1:方永刚同志事迹

方永刚 男,生前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1963年4月出生,1992年12月入党。曾任教研室教员、讲师、教授,2008年3月病逝,年仅44岁。

方永刚同志长期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发展军队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对党充满深厚感情,对党的创新理论具有坚定信仰,20多年孜孜以求、刻苦钻研,注重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先后出版《党的创新理论专题研究》等16部专著,完成10多项政治理论研究课题,荣获“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

一、二等奖等28个。他在学院率先提出让科学发展观进入课堂,编写出科学发展观教学读本等教材,连续多年教学质量被学院评为A等。他为部队和地方讲课辅导1000多场次,广泛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被群众誉为“大众学者”、“平民教授”。2006年11月,他在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的情况下,争分夺秒地抓紧工作,利用化疗间隙从医院返回学院,为学员上完该学期最后课程。

方永刚同志2007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中宣部、教育部、总政治部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社会向方永刚同志学习。

篇2:方永刚同志事迹

方永刚,男,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人,1963年4月出生,1985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同年7月入伍,1992年12月入党,历史学学士、法学硕士、军事学博士,现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技术7级。20多年来,方永刚一直从事政

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军队教育事业和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优异成绩,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员、青年教员成才标兵。他的事迹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刻苦钻研、与时俱进,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入学习者。方永刚几乎把业余时间全都用在刻苦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上,并及时把学习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先后主编了16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在国家和军队核心期刊上发表40多篇,荣获“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28个奖项,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军队重点理论研究课题7项。1997年5月8日,一场车祸造成他的颈椎严重骨折。在做牵引治疗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看书学习。住院108天,他一连看了43 本书,并完成一部30万字的专著《亚大战略格局与中国海军》。党的创新理论每前进-步,他的学习就跟进一步,研究就深化一步。2003年7月,胡主席提出要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他从电视新闻中看到这个消息后,连夜调整了第二天的讲课稿,让这一新思想第一时间进入了课堂,在学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去年暑假,他放弃休息,编写了科学发展观教学读本,初步形成了党的创新理论教学体系,为党的创新理论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员思想作出了贡献。去年10月份,他参加国防大学全军首届政治理论骨干研修班,正赶上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期间,他带病连熬3个通宵撰写了1万多字的文章《论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结业时,所做的《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军队政治理论人才建设》的发言,就军队如何招才、引才、用才、留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二、追求真理、矢志不渝,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方永刚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是党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使他有机会上大学,参军入伍,光荣入党,成为一名军队政治理论教员。他经常对别人讲,自已是在党的创新理论哺育下成长成才的,是党的创新理论的直接受益者,对党有着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

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使他深深地体会到:在当代中国,只有党的创新理论才能解决面临的发展问题,才是指引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之路、人民过上和谐富裕生活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党的创新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真理。正是靠着这种坚定的信仰,他一直把学习、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作为自己最神圣的职责,看作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当成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每当党中央提出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他都及时学习研究,很快就有论文发表或专著出版。20多年来,他遇有理论困惑不动摇,碰到现实困难不回避,面对错误思潮敢斗争,在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和坚决捍卫中,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他始终认为,如果他的宣讲可以使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更坚定一点、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更深入一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更充足一些,那么,研究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就是他人生的最大价值和全部意义!

三、不辱使命、甘愿奉献,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传播者。方永刚认真履行一名思想理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近6年来累计完成1000多课时的教学任务,年均超额完成200%的教学工作量,连续多年教学质量被学院评为A等。同时,他还利用课余时间为学院教职员工和学员举办了200多场学术讲座。

1998年以来,方永刚作为辽宁省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沈阳军区联勤部客座教授、大连市讲师团成员,先后为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社区、企事业、干休所、学校等单位作辅导报告1000多场,从军队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从北国的漠河边防到南疆的海防哨卡,都留下过他传播创新理论的足迹。1998年10月,他去长山要塞函授辅导,给部队讲课,从晚上9点一直讲到11点,掌声不断,许多家属都抱着孩子站在走廊里听他的报告。一次,方永刚到北海舰队搞专题调研,潜艇某基地请他去讲军人使命与战斗精神。由于讲得好,驻青岛地区的部队接二连三地请他讲,不到一周连续讲了15场。为了把老百姓关心的下岗失业、三农问题、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讲透彻,他经常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深入到群众当中,与大家拉家常,把生活当课堂,让老百姓给自己出题目。有一次,他到旅顺口区铁山镇给党员干部讲

课,三个多小时的讲课结束后,一位8O多岁的老党员拉着他的手说:“你讲的都是咱老百姓想知道的,听你讲半天,我这辈子都没白活。”还有一次,一个镇请他围绕农村问题讲讲致富之策。他利用五一长假,跑了许多村镇,咨询了许多专家,围绕科技致富、科技兴农等问题给大家上了一堂课,并提议通过小额贷款扶持农民上项。报告结束后,一位大嫂激动地说:“你把党的好政策讲到咱的心坎上,你把党的温暖送到咱这偏僻小山村。”

四、师德高尚、知行统一,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践行者。方永刚把本职岗位作为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平台,不知疲倦地为党工作。早在去年3月,他的病情就已露出了端倪,但是由于工作太忙,一直没有做系统检查。当时学院正承担着海军基层政工班4 期1500名学员的培训任务,他主动请缨承担了开班的第一课《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对海军基层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为了讲好这堂课,他精心准备,看了上百万字的资料,到基层部队进行调研,找老海军了解情况,向随舰出访的同志了解事例,十二易其稿,试讲了10多次。正式讲课时,不停地冒虚汗,四节课下来,内衣全都湿透了。课间,他不得不到休息室的沙发上躺一会。

篇3:方永刚同志事迹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受胡锦涛总书记委托, 看望了刘义权同志的家属和报告团成员。他强调,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 是对刘义权同志的充分肯定, 也是对全国档案工作者的鞭策和鼓励,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 坚决贯彻落实。要深入宣传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 学习他坚守信念的政治品格, 践行使命的执着精神, 甘于奉献的价值追求, 乐观向上的人生情怀, 努力营造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浓厚氛围。

新华网北京10月11日电 (记者李亚杰)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就学习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希望全国档案工作者学习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10月11日, 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开始前,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受胡锦涛总书记委托, 看望了刘义权同志的家属和报告团成员。他强调,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 是对刘义权同志的充分肯定, 也是对全国档案工作者的鞭策和鼓励,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 坚决贯彻落实。要深入宣传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 学习他坚守信念的政治品格, 践行使命的执着精神, 甘于奉献的价值追求, 乐观向上的人生情怀, 努力营造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浓厚氛围。

李长春指出, 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生动感人, 催人泪下, 平凡中见伟大, 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 集中反映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革命军人的优秀品格。38年来, 刘义权同志立足本职岗位, 无私奉献, 忘我工作, 为党和军队档案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不愧为全国档案战线的优秀楷模, 不愧为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业绩的先进战士, 不愧为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先锋。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和成长经历启示我们, 不论岗位多么平凡, 不论工作多么普通, 只要把本职工作当作崇高事业来追求, 脚踏实地、勤奋敬业, 就能在平凡的岗位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就能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尊重。

李长春指出, 当前, 全国上下正在认真学习宣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广泛开展弘扬“双百”人物和全国道德模范崇高精神的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要通过开展学习刘义权同志的活动, 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浓厚氛围, 激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饱满的热情、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刘云山、徐才厚、令计划和陈炳德、李继耐等参加了会见。

报告会由中央宣传部、解放军总参谋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举办。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代表, 在京档案系统工作人员、部分高校师生代表, 驻京部队大单位和武警部队的领导同志及官兵代表等5000余人参加报告会。报告会上, 报告团成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切感受, 饱含深情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讲述了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现场听众深受感动和教育, 全场不时响起阵阵热烈掌声。

篇4:方永刚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巧

与方永刚合作,我感受到他做人的高尚

2001年,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筹划编写一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丛书》,十本中有一本是从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历史来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我作为这套丛书的常务副总编,从确定作者,拟定提纲,到一次次修改,与这本书三个作者之一的方永刚有很多次的交往;去年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人民出版社委托我主编《亲历长征》一书,考虑到方永刚是从复旦历史系毕业的博士,我请他担任这本80万字著作的副主编;其后,又与他合作撰写了《论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这篇文章入选全军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研讨会,并以中心名义,在《光明日报》头版发表,受到中宣部的好评。

去年年底,我还请他参加了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建设工程咨询委员郑科扬同志主持的《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建设》这个社科基金的重大委托课题,并参与撰写了分课题《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理论的发展进程和基本观点》。我特别要提到的是后面这几项任务是在他已患癌症的情况下完成的。他在大连和北京301医院的病床上,与我通电话的时候,都为未能把党内民主这个课题参加到底而遗憾。

向方永刚学习,发扬方永刚的精神,主要应该学习什么呢?作为一个党的理论工作者,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像他那样做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为弘扬党的创新理论作贡献。而从我与他的交往中,我个人感到他的事迹能在全社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并不是偶然的。作为一个年轻的理论工作者,他有几点像金子一样闪亮的潜质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有的同志开玩笑,说我提携过方永刚,我说不对,是他教育和升华了我,净化了我。4月25日,我与刚刚作了化疗的方永刚和大连舰院的徐明善教授通了电话,向他们表示问候。

方永刚精神代表了新的时代内涵

多次与方永刚共事,在他身上我感受到方永刚精神代表了新的时代内涵,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有这样几点:

他有火一样的激情。与方永刚交往,我发现他对党的理论事业、对三尺讲坛,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热爱党的理论事业,不是作为一种任务,而是内化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充分享受着理论宣传的兴趣和乐趣,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个工作。过去中心交给他任务,他从未拒绝过,而且主动打电话要任务、抢任务。在他身上,我强烈感受到似乎蕴蓄着一种使不完的力量,一种青春的力量,要进发出来。这几年间,他作了1000多场报告,这是何等的青春。所以,我有时想,都讲文艺的感染力,其实理论不仅有说服力,也有感染力。谁说理论是灰色的,只要把理论之树扎到生活中去,理论也可以是绿色的。方永刚有很强的理论兴趣,不要小看了兴趣,兴趣是由信仰而来,兴趣是一种情怀,是一种世界观,理论工作者没有理论兴趣,那就太痛苦了,反过来,那就能充分享受理论带来的快乐。谁说理论工作是枯燥的,从方永刚身上就能看到理论的抒情和浪漫。方永刚就像一首流行歌曲唱的,“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燃烧了我”。我们的理论工作者都应该有方永刚那样一种火一样的激情,去拥抱生活,驱散人们心中的迷雾,给社会带来温暖和光明。

他有山一样的责任。我们生活在一个对理论工作者特别垂青的大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使步入21世纪的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和平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党的理论创新的步伐大大加快了,这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责任,也是理论工作者的幸运。从中央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到这次对方永刚事迹的宣传,中央对理论创新的重视都是空前的。方永刚是一个基层的理论工作者,但我真正感到正像一句文艺界的老话所讲的,“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方永刚在我们党的理论舞台上扮演了一个大角色。“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理论工作者不要自暴自弃,说什么“人微言轻”,方永刚就担起了山一样的责任。我与他接触,可以感受到他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强烈的责任感、自豪感和深深的忧患意识。他对社会上某些人存在的道德沦丧、价值失衡非常痛心,对党内存在的某些消极腐败现象深恶痛绝。我们编《亲历长征》,写《论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就是希望彰显长征精神的时代内涵,使长征精神成为永恒,为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方永刚在文章中写下这样一段话:“弘扬长征精神,就要注重学习和弘扬革命先辈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方永刚就是这一段话的身体力行者。理论工作者的使命感在他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就是这种对时代赋予的使命意识,使他进入到一种很高的思想境界。

他有水一样的执著。水看起来是最软弱、最没有力量的,都讲柔情似水,然而恰恰水又是最坚强的,滴水能够穿石,因为水有韧劲。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需要耐得住寂寞,甘于奉献,要有“咬住青山不放松”,矢志不移的信念。他在参与撰写《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奋斗与结论》这本书的时候,中间碰到了一些困难和挫折。负责审查这本书稿的机关的同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历史经验是不是有必然的历史联系有些不同的看法,对战争年代也“代表先进生产力”有所保留,至使这本书最初未能通过。由于这个意见不是个别提法的问题,我们曾经考虑为不影响全套丛书的出版,是否把这一本先撤下来。方永刚则表示,可以把这本书修改好。他体味提意见的同志是为了防止穿鞋戴帽,把党的历史经验简单化,硬往“三个代表”上套。只要我们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书是可以改好的。后来的修改方案果然为审查机关所认可,经过三次大的修改,审查机关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撤回了原来的审查意见,这是没有先例的,保证了“丛书”的顺利出版。这套丛书后来获得了全国图书奖和全军首届政治理论成果评选一等奖。献身党的理论事业就要把它作为一种终身的追求,不要怕挫折,不要怕困难,要有百折不回、敢于攻关的韧劲。他有一句名言“一生只爱一个。”这个“一个”,就是党的理论事业。他献上了水一样的执著,不仅做学问,要水滴石穿,一点一滴积累,而且要为党的理论事业献身,似大江东去,永不回头。这就是理论的魅力。

篇5:向方永刚同志学习座谈会讲稿

——向方永刚同志学习

方永刚是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多年来,方永刚一直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军队教育事业和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优异成绩。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亲切看望了方永刚同志,并高度赞扬他高度政治觉悟和高尚师德师风,并号召全党认真总结和学习。中共教育部党组2007年4月8日向各高校发出通知,决定深入开展向方永刚同志学习的活动,号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努力向方永刚同志学习。

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认为有必要学习方永刚同志真学、真信、真情传播、真诚实践党的创新理论,全身心投入党的创新理论教学、科研和传播工作,呕心沥血为群众当好‚政治翻译‛的这样一种精神。作为高校一名普通的党的干部,我们更应该立足于学校,充分运用课堂这个平台,调动资源,将我们党的新理论传播到每一名教师、每一名大学生心中去。

结合我校实际,我认为我们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在学校教育改革全面深入的大好局面下,广泛利用优势资源和有利条件,克服新老校区教学方向和重点工作过渡过程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全校共同努力,把西南财经大学的教学科研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向方永刚同志学习,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认真研究和广泛开

展。

1、我们要学习方永刚同志刻苦钻研、与时俱进的精神,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入学习者。

我们要结合我校实际,形成以校党委领导,院党总支具体开展,在党员、干部、老师、学生、群众中,形成一种刻苦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一种风尚。我们党的创新理论充满魅力,充满活力。一个民族要站在世界的高峰,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前列,也离不开理论创新,而具体到一个高校的各项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更加需要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我们工作的指南和取得成效的保障。

我们大学,经历了年的沿袭变革,终于成长为一所具有综合办学实力,在相关各学术以及实践领域都具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优秀院校。到2010年,我校将初步建成为学科实力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大学,并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部分学科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在向着这个宏伟目标迈进的征途上,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始终坚持把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只有深入研习党的理论,才能在新的条件下与时俱进,认清形势,保持清醒地认识和冷静的头脑,顶住压力,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在这一方面,方永刚同志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方永刚的研究就会跟进一步、深入一步。在常人视为枯燥、难解的理论天地,他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心领神会,以苦为乐。多

年的努力,使他在理论的学习、研究上富于创造性,体现了时代性,把握了规律性。

2、我们要学习方永刚同志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的精神,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

所谓信仰,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也包含了一个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拼搏奋进的动力。我们共产党员的信仰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我们作为工作在高校思想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尤其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把改进人文社会科学课的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抓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建设,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在积极发展优秀教师、优秀同学入党的同时,更要认真严肃地对待教师入党、学生入党的各项工作,认真考核本人入党申请、思想汇报、党校学习、成为预备党员以及转正等方面的条件要求,使教师、同学能真正一颗红心向着党,为在财大培养出更多的方永刚式的优秀党员作出我们的贡献!

3、我们要学习方永刚同志不辱使命、甘愿奉献的精神,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传播者

曾读过一篇文章,文章中说到教师有三种境界:一是职业型,只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个人的饭碗。这样的教师注定了碌碌一生,不足取,不可学;二是乐业型,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收获教书育人的快乐,能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态,和学生打成一片,能成为学校教学中的活跃力量;三是事业型,把传道授业作为终身的事业,所作一切都是为了心中的追求,这也是我们的教育事业得以不断发展和取得进步的中流砥柱。方永刚教授可以说已达到了超越功利和个人喜乐的境界,甚至身染重病时,依然无悔的决定把毕生精力全部无私的奉献给国家。

我们校园中也不乏事业型的优秀教师,在2006年‚‛十大人物的评选中,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冯老师荣获十大人物之首。

冯老师德艺双馨,他耕耘于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数十年如一日;埋身于学术研究,兢兢业业,视金钱名利为浮云。他的努力、不懈,推动了我国研究的进步;他的认真、负责,培育了一大批奉献在我国学界的精英。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不仅要甘于奉献,也要善于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充分发动学生党支部的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在他们对党创新理论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选派优秀教师对学生党员、预备党员进行理论指导,加强、深入对党创新理论的领悟。并结合各院实际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群众、走到农村,将党的创新理论进行更有效的宣传和更广泛的传播。

4、我们要学习方永刚同志师德高尚、知行统一的精神,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践行者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我们财大学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是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更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的。

现阶段,学生政治思想工作‚讲的不好讲,听的不愿听‛,但‚讲的还要讲,听的还要听‛,常常会出现‚空对空‛,使得政治思想工作难以在大学生中间取得良好的效果,更难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在新时期、新阶段,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愈来愈大,政治思想工作开展的难度也愈来愈大,这就给我们的政治思想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困难。为迎接这种挑战、克服这种困难,我们的政治思想工作不应该只停留在单一的形式上,而应该以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开展,让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为财大培养更多可以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在,我校已经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门新课程。我们学院本科2006级也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据我在他们学习中了解到,《纲要》以严密的逻辑性、丰富的史料、客观的描述表达了我们近现代历史,揭示了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常才能救中国的历史必然性。在他们中间形成一种积极了解党的历史、方针、指导思想等等,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但在我院本科2004级、2005级的同学中了解到,有的老师讲解政治理论课时,比较枯躁,很难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有的老师采用专题的形式,进行讲解,趣味性、知识性大一些,能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我认为思想政治课程应当在保证其严肃性的前提下,增强它的趣味性、增大知识性,能使思想政治课程深入同学心中,能够让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必须旗帜鲜明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篇6:方永刚事迹

方永刚是在全党、全社会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党的创新理论热潮中涌现出的时代典型,是当代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的突出代表。他切身体验了改革开放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对中国社会进步产生的巨大作用,他认真学习领会党的理论在新时期的发展创新,不断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信念,确立了为党的创新理论宣传作出贡献的志向。这种信仰和志向给予他不竭的动力和激情。讲台上下、课堂内外、校园社会都成为他施展才华、奉献祖国的广阔舞台,真诚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成为他无悔的事业追求和人生最大乐趣。他的成长历程对于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培养大学生政治理论骨干,都有重要启示。他深入学习党的理论、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坚定信仰党的理论、矢志不渝的执著精神,积极传播党的理论、不辱使命的拼搏精神,模范践行党的理论、知行统一的求实精神,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高尚的师德师风、忠诚党的事业的献身精神,是党的优良政治品质和传统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的体现,其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具有强大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感召力。

坚持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特别是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以来的一系列战略思想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武装、教育人民和青年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要求,是时代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理论宣传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重大课题。方永刚的先进事迹,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两课”教师树立了榜样。高校教师要像方永刚那样,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执著追求者,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优秀传播者,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践行者,大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要以方永刚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术道德修养,提倡做人、做事、做学问相一致,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摒弃学术不端行为,自觉维护教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是方永刚很喜欢的一句诗,也映现出了他褪尽浮华、尽显本色的人生大气象、思想大境界。榜样在前,见贤思齐。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以学习方永刚为动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刻苦攀登,创新进取,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为教育改革和发展事业,为培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作出新的贡献。

传播真理,展现科学理论的无穷魅力,这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方永刚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陪伴着青灯黄卷和三尺讲台。然而,他在从教二十多年的每一个日子里,努力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忠于职守、殚精竭虑,使党的科学理论深入人心,广为传播。多少回带病上课,多少次熬夜执卷,方永刚在传播真理的道路上,赢得了官兵学员和社会上广大受教育者的无限热爱与尊重。这种热爱与尊重,源自于党的理论的光辉,来自于科学真理的魅力。我们党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伟大理论,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证明并不断丰富发展的真理,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壮丽事业。方永刚对党的创新理论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对党和军队的教育事业忠贞不渝;他相信真理,传播真理,真正做到了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堪称教育工作者的楷模。

知识的力量就在于启迪人生、激发智慧。教书育人,教育者首先必须精研业务。陶行知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一名教育工作者,具有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专业功底,是最基本的要求。方永刚有着深厚而广博的理论知识,这来自于他二十年来漫卷诗书地勤奋学习;方永刚有着深刻而独到的思想见解,这来自于他二十年来孜孜不倦地勤奋钻研。那些密扎的笔迹心得、那些丰硕的科研成果,记载着他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心血。执著于勤奋和钻研,是方永刚人生的一大快事,也是今天教育界急切需要的清新之风。当今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理论研究推陈出新。“与时代同步,与真理同行”,是教育工作者应当达到的一种境界。在游历文海、探求真理的道路上,方永刚“以奔跑的速度来追赶理论的步伐”,不愧为教育工作者的榜样。

真理伟大而又深刻,同时平凡而又朴实。方永刚的课,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人都能听懂,广受欢迎,这是因为他具备独特的人格魅力,他能够将一个道理翻译成“不同的语言”。方永刚的课,无论是部队官兵、干部工人还是农民百姓都很爱听,这是因为他能够缓缓地打开那一个个“心结”。方永刚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他的成功来自于表里如一和言行一致,他的成功来自于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他的成功来自于找准问题和有的放矢。

方永刚的人格魅力,更加增添了真理的力量。那些会心绽放的笑容、那些经久不息的掌声,便是他成功的证明。方永刚不愧为教育工作者的表率。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批的人才。广大教育工作者承担着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肩负着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和各门科学知识的神圣使命。教育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近些年来,教育战线涌现出了孟二冬、郭力华、方永刚等优秀教师的光辉形象,他们是无数教育工作者的优秀代表,是新形势下的时代英雄。在建设和谐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向方永刚同志学习,敬畏和珍爱教书育人这份崇高的事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人无信仰不立。领悟方永刚的先进事迹,感受最深的是方永刚对党的理论、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坚定信仰。方永刚研究宣传党的理论,根本一点就是坚信党的理论是科学的真理。所以,20多年来,方永刚一直能够做到在理论困惑面前不动摇,在现实困难面前不回避。方永刚说,“我一直把党的理论当成自己的灵魂,把传播党的理论当成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生命的激情、生活的乐趣都在于此。”正是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支撑着方永刚!

其实,对于理想信念,我们并不陌生;党员干部要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这样的要求几乎人人皆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像方永刚所坚持的理想和信念,在我们的一些干部身上已经逐渐有点变味了。一些干部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国际形势下,常常会迷失方向,随波逐流或左右摇摆,甚至还会被一些腐朽思想所侵蚀而走到党和人民的对立面。这当然是极少数。而有些人在工作中难以保持一种饱满的精神状态,不能做到对党的事业“执著”不已,这类信念不坚定的现象,更是令人担忧。

从方永刚的感人先进事迹中,我们还可以领悟到一个重要启迪———应当如何看待人生价值? 方永刚是一名农民的儿子,家乡很贫穷,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他从农村走了出来,考上了全国重点院校复旦大学,毕业后入伍,攻读了硕士又获得了博士学位,先后完成10多项政治理论研究课题,出版了16部政治理论研究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多项成果获国家图书奖、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方永刚的荣誉和成就一项接着一项,走到哪,名声在哪。父母以此为自豪,妻儿以此为荣耀,朋友以此为敬佩。而方永刚面对个人荣誉和成就,头脑却十分清醒,他常说:“是党的好政策使广大农民走上富裕道路,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让我这个农村孩子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并参军入伍,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名军队政治理论教员。所以,我的忠诚源自我的人生经历,源自农民朴实的品质,源自对党感恩的真挚情怀。”20多年来,他将朴实的报恩情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升华为忠诚党和人民事业的责任和信念。

而我们的一些干部正是缺少像方永刚这种对党和人民的“感恩”,认为自己今天的“成果”都是凭借个人奋斗所得来的,所以当自己有了权力和地位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应该为党为人民做些什么,而是要为自己及家人谋点什么,于是对党的信仰也就从懵懂和模糊到渐渐远离,甚至在这个问题上栽了跟头。

学习方永刚,内涵十分丰富,最重要的,就是要像他那样,坚定信仰党的理论,忠诚于党的事业。方永刚的精神告诉我们,对党的忠诚信念不是放在嘴上说的,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和岗位之中。

20多年来,方永刚一直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军队教育事业和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优异成绩,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员、青年教员成才标兵。他的事迹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刻苦钻研、与时俱进,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入学习者。方永刚几乎把业余时间全都用在刻苦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上,并及时把学习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先后主编了16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在国家和军队核心期刊上发表40多篇,荣获“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28个奖项,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军队重点理论研究课题7项。1997年5月8日,一场车祸造成他的颈椎严重骨折。在做牵引治疗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看书学习。住院108天,他一连看了43 本书,并完成一部30万字的专著《亚大战略格局与中国海军》。党的创新理论每前进-步,他的学习就跟进一步,研究就深化一步。2003年7月,胡主席提出要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他从电视新闻中看到这个消息后,连夜调整了第二天的讲课稿,让这一新思想第一时间进入了课堂,在学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去年暑假,他放弃休息,编写了科学发展观教学读本,初步形成了党的创新理论教学体系,为党的创新理论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员思想作出了贡献。去年10月份,他参加国防大学全军首届政治理论骨干研修班,正赶上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期间,他带病连熬3个通宵撰写了1万多字的文章《论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结业时,所做的《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军队政治理论人才建设》的发言,就军队如何招才、引才、用才、留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二、追求真理、矢志不渝,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方永刚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是党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使他有机会上大学,参军入伍,光荣入党,成为一名军队政治理论教员。他经常对别人讲,自已是在党的创新理论哺育下成长成才的,是党的创新理论的直接受益者,对党有着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

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使他深深地体会到:在当代中国,只有党的创新理论才能解决面临的发展问题,才是指引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之路、人民过上和谐富裕生活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党的创新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真理。正是靠着这种坚定的信仰,他一直把学习、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作为自己最神圣的职责,看作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当成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每当党中央提出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他都及时学习研究,很快就有论文发表或专著出版。20多年来,他遇有理论困惑不动摇,碰到现实困难不回避,面对错误思潮敢斗争,在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和坚决捍卫中,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他始终认为,如果他的宣讲可以使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更坚定一点、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更深入一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更充足一些,那么,研究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就是他人生的最大价值和全部意义!

三、不辱使命、甘愿奉献,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传播者。方永刚认真履行一名思想理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近6年来累计完成1000多课时的教学任务,年均超额完成200%的教学工作量,连续多年教学质量被学院评为A等。同时,他还利用课余时间为学院教职员工和学员举办了200多场学术讲座。

1998年以来,方永刚作为辽宁省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沈阳军区联勤部客座教授、大连市讲师团成员,先后为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社区、企事业、干休所、学校等单位作辅导报告1000多场,从军队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从北国的漠河边防到南疆的海防哨卡,都留下过他传播创新理论的足迹。1998年10月,他去长山要塞函授辅导,给部队讲课,从晚上9点一直讲到11点,掌声不断,许多家属都抱着孩子站在走廊里听他的报告。一次,方永刚到北海舰队搞专题调研,潜艇某基地请他去讲军人使命与战斗精神。由于讲得好,驻青岛地区的部队接二连三地请他讲,不到一周连续讲了15场。为了把老百姓关心的下岗失业、三农问题、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讲透彻,他经常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深入到群众当中,与大家拉家常,把生活当课堂,让老百姓给自己出题目。有一次,他到旅顺口区铁山镇给党员干部讲课,三个多小时的讲课结束后,一位8O多岁的老党员拉着他的手说:“你讲的都是咱老百姓想知道的,听你讲半天,我这辈子都没白活。”还有一次,一个镇请他围绕农村问题讲讲致富之策。他利用五一长假,跑了许多村镇,咨询了许多专家,围绕科技致富、科技兴农等问题给大家上了一堂课,并提议通过小额贷款扶持农民上项。报告结束后,一位大嫂激动地说:“你把党的好政策讲到咱的心坎上,你把党的温暖送到咱这偏僻小山村。”

四、师德高尚、知行统一,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践行者。方永刚把本职岗位作为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平台,不知疲倦地为党工作。早在去年3月,他的病情就已露出了端倪,但是由于工作太忙,一直没有做系统检查。当时学院正承担着海军基层政工班4 期1500名学员的培训任务,他主动请缨承担了开班的第一课《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对海军基层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为了讲好这堂课,他精心准备,看了上百万字的资料,到基层部队进行调研,找老海军了解情况,向随舰出访的同志了解事例,十二易其稿,试讲了10多次。正式讲课时,不停地冒虚汗,四节课下来,内衣全都湿透了。课间,他不得不到休息室的沙发上躺一会。

在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的情况下,他一方面以乐观主义精神和顽强毅力与病魔作斗争,一方面争分夺秒地抓紧工作。他表示:“不管癌症是中期是晚期,研究党的创新理论没有限期。我能舍弃我的生命,但不能舍弃我的事业;我不惧怕癌症,但害怕离开最钟爱的三尺讲台。只要不倒下,就要不停地学、不停地写、不停地讲,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创新理论。”2007年1月15日上午,在术后第二次和第三次化疗间隙,他坚持从医院回到学院为学员们上完他本学期的最后两节课。1月22日,他带病给大连市地税局作了《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辅导报告。1月23目,他又躺在病床上完成对3名研究生的学期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辅导任务。方永刚同志用忠诚和青春诠释了对党的无限热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不懈追求。

观“方永刚事迹”后感

1。乐观气概--很久不见这般拿得起放得下的豪情,但是那天从这位并不强壮的军人身上让我感受颇深。谁都可能会面临窘迫甚至困难的境地,对于方永刚曾经的家庭困难和今日的癌症,他却都能很平静的对待,如此的淡然和从容。。举不清他的种种事例,但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从他的言谈中感受到,这就是所谓的气质,真情真性,有豪情,让我们可以品味和学习借鉴的品行。“上者以质胜人”,所说的大许如此。2。关于理论创新--任何群体只有创新,才能不衰败。当我们听惯了那些话时,我们会开始觉得那些话不太全面了,一方面是被念歪了,另一方面的确有些理论没有能够赶上时代了,因为每天都有新问题出现。这时就应该有人能够针砭新情势,借鉴以往指引江山,让社会成员了解和参与到时代浪潮中,唯有如此,国方可长治久安,民方可幸福安乐。方永刚做到这点,何其难能可贵!

我们的执政党在建设过程中应该要大力提倡培养这样的精神,吸纳这样的人才,让自己站在时代的前沿,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方永刚事迹心得体会

理论教学与研究的前沿地带,方永刚是一颗星,一团火,20多年的教师生涯,他以生命燃烧的代价奋力耕耘三尺讲台,真学、真信、真情传播并真诚实践党的创新理论,成就之风令人惊讶,而不知疲倦、不顾生死的投入状态,更让人叹为观止。作为一名普通的理论教员,方永刚的灼人热情从哪里来,党的创新理论的巨大魅力是不结之缘,遍阅中外历史,政治兴衰、国家兴亡和民族续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思维,理论新则方向明,人心顺事业成,正反两方面的例证,比比皆是。而在形势多变,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指导理论的适时更新更具有决定性意义。

几十年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理论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接连不断,新时期渐次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伟大创造,深刻揭示了新阶段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是治国理政的根本指针,武装全党、凝聚民心的力量之源。其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执政党自身建设的价值,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

立志报国的方永刚在长期的理论研究中,被深深折服了。职业性学习研究变为由衷的信服再变为不容置疑的信仰,对他的研究与传播,则从有趣到痴迷再到自觉。当职业性行为升华为神圣的使命,方永刚的激情闸门便彻底打开并永远定格。于是,我们看到了面对生死仍然从容执教的方永刚,看到了一位倍受煎熬却永不言悔的奉献者。

方永刚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一个道理,先进性品格首先来自一个科学的信仰,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无疑要把党的创新性理论武装放在突出位置。基础是学习,核心是信仰,关键是饯行共产党尤其要走在前面。

上一篇:岭外音书断下一篇:笨蛋老公写给笨蛋媳妇的保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