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汉军同志事迹

2024-04-23

杨汉军同志事迹(通用13篇)

篇1:杨汉军同志事迹

杨汉军同志先进事迹

杨汉军同志生前系武汉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历任湖北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综干处处长,省委组织部秘书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老干部局局长。2017年8月9日在办公室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年仅55岁。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把讲政治摆在首位,坚定理想信念,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学思践悟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践行“四个意识”上作出了表率。他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经常走访基层与群众拉家常,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被结对帮扶的老婆婆视为“亲儿子”,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上作出了表率。他始终把“为党和人民干几件好事实事”作为人生追求,凡事讲认真、求精细,创造性落实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狮子型”干部调研选拔、“红色引擎工程”“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等工作,为招揽人才凌晨2点到机场接机,在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上作出了表率。他始终胸怀全局、服务大局,认为“做好本职工作是责任,组织再交任务是信任”,在讲团结、顾大局上作出了表率。他始终重大节、慎小节、守名节,常以“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自警,从没有因家庭困难向组织张口,在遵守纪律上作出了表率。

燃尽生命 许党爱民

——追记因公牺牲的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汉军

他走了,妻子颤抖着手,从额头、眉毛、眼睛,一点点抚摸着他的脸,不忍放开;

他走了,儿子跪倒哭喊:“爸爸,你快起来呀”;

他走了,武汉市“招才顾问”、泰康保险董事长陈东升连夜飞来武汉,送上最后一程;

他走了,社区的老党员们结伴而来,未语泪流;

他走了,扶贫点的乡亲们在灵前叩首,长拜不起……

他,再也起不来了。

他静静躺在花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党旗。人们不愿相信,做事风风火火、走路带风的他,就这么走了。

9日下午,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汉军突发心脏病倒在办公室,因公牺牲,人生定格在55岁。

家人不敢告诉他93岁的老父亲,老人至今还翘首等待儿子的归来。

凌晨两点,他在机场迎接雷军。复兴大武汉时不我待,招才引智,他像陀螺一样连轴转——

心中有责

拼搏赶超

4月8日,武汉市聘请陈东升、雷军等16位知名人士为“招才顾问”“招才大使”。

聘任会前夜,杨汉军彻夜未眠——

加班到晚上11点多,他匆匆赶到武汉会议中心,迎候陈东升。

细心的他,叮嘱工作人员在房间准备塑料拖鞋、欢迎卡片,让“招才顾问”有回家的感觉。安顿好陈东升一行,他又马不停蹄赶赴机场迎接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

凌晨两点,雷军乘最晚一班航班抵汉。“怎么是您?这样的待遇,头一次!”组织部部长深夜接机,雷军深深感动。

今年1月23日,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在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发出振奋人心的号召——全面开启复兴大武汉新征程!

这是时代的召唤。

靠谁复兴?人才!

武汉市成立招才局,整合涉才工作,杨汉军兼任局长。“如果过去是作为武汉市民的自豪,从现在起,作为武汉市的干部,我更多思考的是如何为大武汉发展作出应有贡献。”2015年4月30日,就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见面会上,杨汉军动情地说。

拼搏赶超,时不我待。他像陀螺一样连轴转。

层调研,他曾一天“一口气”带队考察华工科技等7家企业;

全球引才,他曾随代表团10天行程1.8万公里,参加24场公务活动和人才座谈会,为节省时间,坐了3趟红眼航班;

出国引才回汉当天,30多个待批文件夹,垒起两尺多高,同事劝他回家休息,他来不及倒时差,硬是连夜把文件签完。

带着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他长年披星戴月地工作。

招才大会后,雷军多次来汉,小米第二总部极速落户武汉,从签合同到交付使用仅5天。

坚韧拼命,感动的不只是雷军。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光纤光学中心主任季阿诺夫正在研发新一代光纤放大器技术,我省长飞光纤公司想与他合作,苦于没有合适方式。

“中国官员不远万里来邀请,我很感动。”8月6日,赴俄罗斯招才引智期间,杨汉军专程拜访季阿诺夫,让这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倍感温暖。

“引进一名高端人才,就能集聚一个创新团队,甚至带动一个创新产业。”辛苦忙碌中,杨汉军为和他共同奋斗的组工干部鼓劲。

办公桌上,一份关于张俐娜院士科技成果转化的报告还打开着,眼镜平放在上面,仿佛时刻等待着它的主人回来。

但是,他不会回来了。

解放公园路的大楼里,再也不会有那个不知疲倦的身影了。

他走了,把事业追求写在城市成长的年轮里,为时代立起一种精神:心中有责,拼搏赶超。

以公心识人、以公心用人、以公心待人。为有思想、有温度、有色彩的城市党建,他呕心沥血——

篇2:杨汉军同志事迹

杨汉军,中共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同志,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于2017年8月9日22时30分因公牺牲,享年55岁。了解了杨汉军同志的实际感触颇深,他把一切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他无愧于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在他的身上无处不体现着组工干部的优秀品质。

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我虽然不能像杨汉军同志那样日理万机,做出对党和人民特别巨大的贡献。但他的工作态度和精神,依旧值得我去好好学习。

首先,他对党忠诚,公道正派。杨汉军同志既是理想信念的虔诚信仰者,更是理性的行动派,他始终以公心识人、用人、待人,从不看关系背景,让干部心服、信服。他不墨守成规,解决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把组织关怀送到居民身边,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他多次到社区调研,积极推进红色物业,引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做到有思想、有温度、有色彩。他把对党忠诚落实在具体行动中,为大家诠释了心中有党和公道正派。

终做到“在其位,谋其政”,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干事创业、推动发展上。

心中有民,公仆本色。群众在他的心中很重,郭婆婆是杨汉军的包保户,他看灶台、揭锅盖、摸铺盖,像亲儿子一样握着老人的手,嘘寒问暖,临走又留下电话,嘱咐有事随时找他。他暗访留汉大学生人才公寓政策落实情况,不打招呼,扮成家长,陪着大学毕业生办理落户、申请人才公寓手续。杨汉军以实际行动践行习党的十九大“以人民为

其次,他自警自律,清正廉洁。杨汉军同志在长期的工作中正确对待人民给予的权力,他身处高位,时刻秉持敬畏之道,在干部管理工作中,不以权谋私而是依法用权。儿子没工作、爱人生病,他从未向组织开口,也从未动用手中的权力,为亲人谋私利。共事多年的同事,刚刚知道他家一家人至今还住在一套老房子里。党的干部时刻要做到心中有戒,慎权律己,必须严守纪律规矩,不利用手中权力为亲属谋取任何好处,在工作中经受住权利、金钱的考验。

在今后的医疗工作和生活中,我当以杨汉军为榜样,不骄不躁,勇于创新,切实干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篇3:刘连军同志简介

多年来, 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 刘连军同志带领教育系统广大干部群众努力拼搏, 为开发区社会事业增添了一个又一个亮点, 取得了显著成绩。几年来, 该同志先后荣获全国绿色园丁、辽宁省先进教育工作者、辽宁省控辍保学先进个人、营口市五一劳动奖章、营口市十大杰出青年、营口市十佳园丁、营口市高中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工作业绩和先进事迹先后多次被中国青年报、辽宁日报、营口日报、营口市电视台报道。

刘连军同志自2000年8月任开发区第一高中校长、总支书记以来, 强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优化师资队伍, 实施名牌、精品战略, 构建科学育人模式, 实现了学校软件建设和硬件设施质的飞跃, 实现了学校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几年来, 学校获得了全国绿色学校、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辽宁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辽宁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省示范性高中、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几十项荣誉称号。高考升学率连续在地区名列前茅, 考取清华北大等全国名校的人数逐年上升。

2003年, 因刘连军同志的出色业绩, 被开发区党工委任命为教育文化局副局长、副书记, 同时兼任区一高中校长、党委书记。2005年, 经开发区党工委研究决定, 任命该同志为教育文化体育局局长、书记。2012年任开发区党工委委员、政府副区长, 同时兼任区教育体育局局长、党委书记。自任教育系统领导以来, 刘连军同志胸怀大局, 放弃了娱乐休息时间, 一心扑在工作中, 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廉洁自律, 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私为民所谋”的思想。按照全区“建设亿吨大港、打造百万人口新城区”的总体目标, 围绕全区中心工作, 提出并实践“做大做强教育事业, 繁荣壮大文化事业, 全面振兴体育事业”的工作思路, 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为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几年来, 在刘连军同志领导下, 开发区按照“高标准、特色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目标要求, 优先发展教育, 加大教育投入, 优化教育结构, 推进教育创新, 改革培养模式, 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公平, 初步实现了农村教育城市化、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优质化、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终身化的发展目标。开发区先后被省政府评为“双高普九”工作先进区、辽宁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区、辽宁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区、“实验教学”合格县区、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区、普及学前教育合格县区、艺术教育先进区、学校体育教育先进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先进区、依法治教示范区。成功举办了第十届中国基础教育高层论坛、国家级体育教学改革现场会、辽宁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辽宁省中学语文年会等国家级、省级的教育教学会议。区一高中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辽宁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辽宁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熊岳高中被评为辽宁省文明学校标兵、辽宁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辽宁省文明单位;职业中专进入辽宁省标准化职教中心行列;实验中学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辽宁省模范学校;彩霞小学被评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实验小学被评为全国英语教学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单位。高中阶段教育成果喜人, 高考成绩稳步提升, 累计1.8万名高中毕业生顺利进入高等院校, 26人被清华、北大录取, 6人夺得营口地区文理科状元。目前, 教育事业已成为营口开发区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区形象的重要窗口。

篇4:杨汉军同志事迹

张丽莉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教师,今年5月8日在交通事故发生的危急时刻为抢救学生被轧断双腿,她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人们牵挂她的病情并为她的精神所深深感动,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目前张丽莉已经脱离生命危险,身体正在逐渐恢复。

李长春在讲话中说,张丽莉老师胸怀高远、追求进步,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今年“七一”在病房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夙愿。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危险留给自己,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生命赞歌。她热爱教育、关爱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教育事业,用自己的爱心照亮了每一名学生的心灵。她潜心钻研、积极进取,以“要做就做到最好”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把三尺讲台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努力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人民教师。她乐于助人、甘于奉献,把助人为乐作为自己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是用实际行动关心帮助身边人,在传递人间真情中收获幸福和快乐。

李长春指出,张丽莉老师在危急时刻的突出表现,是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关爱他人、勇于担当优秀品质的集中反映,代表着当代社会的道德高度,是我国社会思想道德主流的真实写照,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她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师德,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充分展示了当代青年和人民教师的时代风采,她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真正的英雄,是我们身边最美的教师,不愧为教育战线的杰出代表,不愧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李长春强调,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满怀信心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开展向张丽莉同志学习活动,大力弘扬张丽莉同志的崇高精神,用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精神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更好地推动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要以张丽莉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情操、弘扬新风正气,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践行者,做良好社会风尚的积极推动者,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篇5:深入学习杨汉军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2017年8月9日,杨汉军突发心脏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再也看不到他熟悉的身影,人民群众失去了一位好公仆,党和国家失去了一位好干部。他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誓言,用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忠诚、干净、担当”在人民心中熠熠生辉。

杨汉军同志是一名优秀的“狮子型”领导干部、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更是一名朴实平凡、心系群众的人民公仆。他有颗狮子般的进取心,不做太平官,做闯将;他公道正派,推荐干部大家心服口服;他礼遇人才,甘当人才的“后勤部长”;他牵挂百姓,村民随口一句牢骚,他都当问题解决;他工作拼命,翻开食堂加班盒饭的记录,他是最多的之一;他从不以权谋私,家人至今住在令人难以置信的老旧房子里;他一句“把官做淡,把事做精,把人做大”,用最平凡的话语,讲述了党员干部最难能可贵的精神与状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以杨汉军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发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习总书记说过:“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担当精神。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党员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杨汉军部长完全诠释了习总书记的这句话。他的识才善用是党员干部的“好部长”,心系群众是真心为民的“好公仆”,默默奉献是党员干部的“好楷模”。他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锐意进取不断推动自己向着党和国家的事业奋进。我们要向杨部长学习,坚决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努力践行党的宗旨,深化“四个意识”,在国土规划的行政审批中,历练意识,磨炼党性,锤炼作风,努力为武汉拼搏赶超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杨汉军同志对自己要求严格,模范遵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已经担任了市委常委的他仍住老房子,不为29岁孩子谋工作。我们一定要把杨汉军同志作为一面镜子,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要时刻提醒自己,如果好处被党员干部先得了,人民群众离我们党就远了。千万不要在党风廉政建设上放松要求,始终保持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将“清正廉洁”四个大字鲜明地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杨汉军同志为武汉、为群众贡献了很多,他勤勤恳恳,忘我工作,为武汉发展殚精竭虑,克服一切困难,最终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人民的壮丽篇章。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当代共产党人的先进和优秀,为党员干部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折射了的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勇于战胜困难的高尚品德。作为行政审批窗口负责人,我们要努力像杨汉军那样,做到面对各种困难勇于担当有所作为,面对复杂环境自觉屏蔽外界干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要用饱满的激情迎接工作挑战。

篇6:杨汉军同志事迹

今天,根据中共肇庆市委组织部转发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关于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追授杨汉军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的决定》的通知要求,我支部迅速组织广大党员职工掀起学习杨汉军同志先进事迹的浪潮。

杨汉军是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55岁英年早逝,令人痛惜。”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勇于排雷,善除荆棘”,一位网友这样评价他。他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从杨汉军身上,我不仅看到他是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他把他的一身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他热爱的武汉。作为一名当代青年党员,我们要以杨汉军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发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篇7:学习杨汉军同志发言、心得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此次主题当日活动上发言,与大家一起学习杨汉军同志的先进事迹和优秀精神品质。

杨汉军同志是优秀共产党员和干部的楷模,他的事迹和精神是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写照,更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最直接、最生动的宝贵教材。生前他作为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在生命最后短短10天时间里,他辗转亚欧5城,行程18000公里,参加公务活动和人才座谈会24场、乘坐红眼航班3趟、批阅文件30多个,推动富邦科技股份公司、长飞光纤公司、博大投资控股集团等重点企业与海外管理技术团队达成投资和合作协议。为“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四处奔走,为武汉高端人才和武汉战略发展变成一位“空中飞人”,最后积劳成疾,倒在了自己心爱的工作岗位上。年仅55岁,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总有一些瞬间,刻骨铭心,把信念传递;总有一些感动,点燃火把,带我们前行。”杨汉军同志把他的一身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他热爱的组织工作,始终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杨汉军因公牺牲8个月以来,他的形象在很多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心中依然鲜活。

篇8:玄宗朝监军宦官王承训事迹考略

关键词:王承训,宦官监军,《为阆州王使君进论巴蜀安危表》,杜文

杜甫《为阆州王使君进论巴蜀安危表》云:“臣之兄承训, 自没蕃以来, 长望生还, 伪亲信于赞普, 探其深意, 意者报复摩弥、青海之役决矣。同谋誓众, 于前后没落之徒, 曲成翻动, 阴合应接, 积有岁时。每汉使回, 蕃使至, 帛书隐语, 累尝恳论。臣皆封进, 上闻屡达。臣兄承训, 忧国家缘边之急, 愿亦勤矣。况臣本随兄在蜀向二十年, 兄既辱身蛮夷, 相见无日。臣比未忍离蜀者, 望兄消息时通, 所以戮力边隅, 累践班秩, 补拙之分浅, 待罪之日深, 蜀之安危, 敢竭闻见。”[1]2195则王阆州之兄即王承训。对于杜甫《表》中提到的王承训其人, 历代的杜集注本均失注, 陈冠明《杜甫亲眷交游行年考》及张忠纲先生《杜甫大辞典》之“生平交游”部分亦均未涉及。有鉴于此, 本文即拟从开元、天宝时期唐朝与吐蕃、南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入手, 对王承训的生平情况进行考论, 以期钩稽其背后隐藏的一段历史。

一、《为阆州王使君进论巴蜀安危表》提及的唐蕃之战考实

杜文中所云“王阆州”, 是和杜甫交游比较密切之人, 其名不详, 仅知其广德元年 (763) 至二年在阆州刺史任。杜甫在阆州, 受到王刺史的热情款待。杜集中有《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等诗。杜甫在《为阆州王使君进论巴蜀安危表》中提到, 王承训斯时已经“没蕃”, 也就是身陷吐蕃, 不能还朝。那么王承训身陷吐蕃的时间大致在什么时候, 他又是因何种原因“没蕃”的呢?此表作于广德元年, 文中提到了“没蕃”的王承训通过其弟阆州刺史王某向朝廷传递出吐蕃欲“报复摩弥、青海之役”这个情报, 其中已透露出其身陷吐蕃的大致时间。史载, 天宝八载前后, 哥舒翰、郭虚己率领的唐军与吐蕃在青海一带发生过激战。据《唐故工部尚书赠太子太师郭公墓志铭》记载, 郭虚己于“ (天宝) 七载 (748) , 又破千碉城, 擒其宰相。八载三月, 破其摩弥、咄霸等八国卅余城, 置金川都护府以镇之”[2]。再据颜真卿《中散大夫京兆尹汉阳郡太守赠太子少保鲜于 (仲通) 公神道碑》:“天宝六载, ……郭公 (虚己) 将图弱水西 (山) 八国, 奏公入觐, 玄宗骇异之, 即日拜尚书屯田员外郎, 兼侍御史、蜀郡司马、剑南行军司马。既略三河, 收其八国, 长驱至故洪州。与哥舒翰陇右官军相遇于横岭, 鸣鼓而还。……公当重任, 既竭丹诚, 射讨吐蕃摩弥城, 拔之。改洪州为保宁都护府, 堑弱水为蕃汉之界。”[3]卷343郭声波指出, 摩弥城, 宋本《历代地理指掌图》之《唐十道图》作“么弥城”, 其南有清远城。清远城约在今四川阿坝县一带, 则摩弥城当在其西北的白兰国境, 甚或就是白兰国都城, 在今青海达日县一带[4]。这次战役是天宝中唐朝和吐蕃之间的一次大规模军事冲突, 结果吐蕃大败。杜甫在《为阆州王使君进论巴蜀安危表》中称吐蕃要报复的“摩弥、青海之役”, 应是指这次战争。由此我们也可以知悉, 王承训“没蕃”的时间, 当在天宝八载 (749) 至广德元年 (763) 之间。至于具体时间, 我们还得从其他的文献中去寻觅线索。

二、王承训的中使身份及其“没蕃”原因推测

其实中使王承训的身影, 我们从张九龄的文集中也可找到些线索。《曲江集》卷十《敕当息羌首领书》云:“敕当息柘静维翼等诸州首领百姓等:前者令王承训往宣问事止当州……今故令王承训重宣往意, 比已热首领百姓等并平安好, 遣书指不多及。”[5]又《曲江集》卷十二《敕拓静州首领书》云:“敕拓静筭州部落:昨王承训去缘当州, 百姓有相扇动, 故令宣旨, 告示彼人。”[5]《曲江集》卷十二《敕西南蛮大首领蒙归义书》云:“敕蒙归义:吐蕃于蛮, 拟行报复……今故令内给事王承训往, 一一口具, 遣书指不多及。”[5]以上三篇敕书中, 均提到了王承训前往云南宣慰之事, 其职衔是“内给事”, 此职多由宦官充任。考开元二十二年 (734) , 唐玄宗诏赐南诏诏主皮逻阁名“蒙归义”, 令其攻伐降蕃诸部。张九龄此诏中已称其为“蒙归义”, 则此诏必作于开元二十二年以后。又清初冯甦《滇考》云:“ (开元) 二十五年, (皮罗阁) 与御史严正诲谋击吐蕃……既而又与中使王承训同破剑川蛮、弥河蛮。明年入朝, 封越国公, 特进开府仪同三司, 赐名归义。”[6]卷上从“内给事”、“中使”之称可知, 王承训是玄宗派往南诏宣慰诏令的宦官。看来从开元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 王承训作为玄宗的特使, 一直在云南前线辅助严正诲、皮逻阁等人统一南诏, 应是军中的主要参谋之一。因此似乎可以作这样顺理成章的推测, 其被吐蕃俘虏, 也是在唐与吐蕃、南诏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而南诏统一后数年, 至天宝九载 (750) , 因张虔陀事件南诏最终与唐朝反目。是年冬, 阁罗凤遣军攻下姚州, 杀死都督张虔陀。杨国忠遂令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进讨南诏。天宝十载四月, 唐军至西洱河, 为南诏与吐蕃联军击败, 士卒死者六万余人, 鲜于仲通仅以身免。《旧唐书·西南蛮传》曰:“自是阁罗凤北王臣吐蕃, 吐蕃令阁罗凤为赞普钟, 号曰东帝, 给以金印。”南诏从此叛唐, 彻底倒向吐蕃一边。或许王承训的“没蕃”, 就在此时。因为与唐朝的反目, 皮逻阁乃将一直驻于南诏的唐廷特使王承训献俘于吐蕃, 王承训就此羁留吐蕃不归, 可能因其身份的特殊, 吐蕃赞普便将其留在身边。但通过杜文我们了解到, 身陷吐蕃的王承训仍能和唐朝暗通款曲, 至少和任阆州刺史的弟弟仍有通信往来, 并能及时通报吐蕃的军事动向, 并令乃弟向朝廷通报信息, 其忠心可嘉可叹。

应该说王承训不乏由吐蕃往唐廷传递消息的渠道, 这是因为唐蕃之间使者往来甚为频繁。如《旧唐书·肃宗本纪》载, 至德元年 (756) 八月, “吐蕃遣使继至, 请和亲, 愿助国讨贼, 皆宴赐遣之”。二年三月, 吐蕃又“遣使和亲, 遣给事中南巨川报命”。杜甫《为阆州王使君进论巴蜀安危表》称王承训“每汉使回, 蕃使至, 帛书隐语, 累尝恳论”。也就是王承训能够通过蕃汉之间的使者传递其侦知的吐蕃高层决策信息, 为了保密, 有时甚至只能通过“帛书隐语”等隐晦的方式传递情报。除此之外, 从其身陷吐蕃仍能与任阆州刺史的弟弟密切联系来看, 王承训应该还有其他传递情报的渠道。陶敏先生指出, 《大正藏》所载《历代法宝记》两次提到“归义王董嘉会”。《旧唐书·地理志四》载:“乾元元年二月, 西山子弟兵马使嗣归诚王董嘉俊以西山管内天保郡归附, 乃为保州, 以嘉俊为刺史。”《新唐书·南蛮传下》:“戎州管内有驯、聘、浪三州大鬼主董嘉庆, 累世内附, 以忠谨称, 封归义郡王。”这些文献中提到的董嘉会、董嘉俊, 都是由吐蕃属下转投唐朝的少数民族首领。并且其名与杜诗《寄董卿嘉荣十韵》中的董嘉荣颇为相似, 不应该是巧合, 董嘉荣也是在西川防御吐蕃的少数民族军事首领[7]。又杜甫《东西两川说》曰:“比羌族封王者, 初以拔城之功得, 今城失矣, 袭王如故, 总统未已, 余诸董攘臂何, 王尹之狱是矣。由策嗣羌王, 关王氏旧亲, 西董族最高, 怨望之势然矣。”[1]2211朱鹤龄注曰:“上云:‘今城失矣, 袭王如故’, 以此知其为嘉俊也。王氏, 疑即王承训, 时没吐蕃, 见《巴蜀安危表》。”[8]911则朱氏以为文中的“王氏”即指陷于吐蕃之王承训。“王尹之狱”, 所指不详, 或果如朱注所言, 与王承训身陷吐蕃不返有关。阆州王使君与其兄王承训当是本地大族, 与诸董之间应有瓜葛。因此王承训通过董嘉会、董嘉俊、董嘉荣这些摇摆于唐蕃之间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向唐朝通递消息, 也是极有可能的。

三、从王承训出使南诏管窥玄宗朝的宦官监军制度

王承训作为宦官出使云南, 这和玄宗朝设立的监军制度有关。唐代派宦官去地方监军或作为特使的先例, 是玄宗开创的。但是最早什么时候开始派宦官去地方监军的, 学界尚无定论。通过检索史料可以发现, 天宝后期, 宦官边令诚就曾长期担任安西四镇节度使的监军。而肃宗至德元年, 房琯的陈陶、青坂之败, 也是监军宦官邢延恩促战所致。乾元二年, 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围攻相州时, 大宦官鱼朝恩担任了“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广德元年, 宦官吕太一也曾作为市舶使出使广州, 并因作乱被杀。不过以上这些例子主要都是安史之乱其间的情况, 而早在开元二十二年, 王承训就已频繁出使云南, 并在对抗吐蕃、统一南诏的战争中成为重要的军事领导者, 直至其天宝十载左右“没蕃”被俘, 时间前后长达十六七年。这是目前我们所能考知的较早的宦官监军之例, 对于了解玄宗朝宦官监军制度的生发及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这样追溯以高力士为首的宦官群体的崛起缘由:“上在藩邸, 力士倾心奉之, 及为太子, 奏为内给事, 至是诛萧、岑功赏之, 是后宦官稍增至三千余人, 除三品将军者浸多, 衣绯、紫至千余人, 宦官之盛, 自此始。”《旧唐书·高力士传》亦云:“玄宗尊重宫闱, 中官稍称旨, 即授三品将军, 门施棨戟, 故杨思勖、黎敬仁、林招隐、尹凤祥等, 贵宠与力士等。杨则持节讨伐, 黎、林则奉使宣传, 尹则主书院。其余孙六、韩庄、杨八、牛仙童、刘奉廷、王承恩、张道斌、李大宜、硃光辉、郭全、边令诚等, 殿头供奉、监军、入蕃、教坊、功德主当, 皆为委任之务。监军则权过节度, 出使则列郡辟易。”宦官势力在玄宗的扶植下发展迅速, 从内廷渗透到各个方面, 宦官首领则能担任“监军、入蕃”等重要政治、军事任务, 而王承训应该就是这样一个和高力士关系密切, 且手握重权的宦官首领。

总之, 当时身处西南的杜甫通过阆州王使君对唐、吐蕃、南诏之间复杂微妙的情形有了相当了解。再结合其与严武、章彝、董嘉荣、王阆州等人的密切交往, 以及《说旱》、《东西两川说》等忧动于衷的文字, 我们可清晰看出诗人对西南的政治军事形势进行过深入的调查与缜密的思考, 从中可以窥见杜甫对国家安危的深广忧虑。这些西南地区重大军事动向可谓随时牵动着蕃汉关系的神经, 《为阆州王使君进论巴蜀安危表》正是通过王阆州的途径向朝廷高层传达这些重要的信息。而宦官王承训作为亲历唐、吐蕃、南诏三方关系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曾是一个关键人物。从其出使南诏及其身陷吐蕃的经历, 正好可以窥知开、天期间南诏、吐蕃与唐朝之间亲疏关系的演变过程, 这对我们了解当时西南地区的政治军事形势,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79.

[2]樊有升.偃师出土颜真卿撰并书郭虚己墓志[J].文物, 2000 (10) .

[3]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4]郭声波.唐弱水西山羁縻州及保宁都护府考[J].中国史研究, 1999 (4) .

[5]张九龄著.熊飞校注.张九龄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8.

[6]冯甦著.李孝友校点.滇考[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2.

[7]陶敏.历代法宝记、杜诗及其他[J].文学遗产, 2001 (2) .

篇9:杨汉军同志事迹

刚才,中国文联举行隆重仪式,授予韩雪同志“见义勇为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我想,这既是韩雪同志个人的荣誉,也是我们广大音乐工作者的骄傲。韩雪同志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一万五千多名会员中的普通一员,同时又是一位典型的代表,尤其是他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集中体现了我们音乐工作者的社会担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好地诠释了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可以说,韩雪同志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一位楷模,是我们学习的一位好榜样。

韩雪同志在儿童落水的危急关头,不顾自己不熟水性,跳入河中奋力把儿童救起。他把希望留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用善行义举谱写人间大爱,闪耀着人性光辉,我们要学习他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韩雪同志是一位创作颇丰的音乐工作者,写好人、赞好人、做好人,是他的艺术追求。他踏踏实实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不浮躁、不抱怨,干一行、爱一行,致力于歌颂、宣传道德模范,做“道德青县”的“文化推动者”,展现了一位基层文艺工作者平凡却可贵的职业操守,我们要学习他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优秀品质;韩雪同志积极服务文艺工作者,以自己的行动带动青县文艺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特别在面临取与舍、生与死的关键时刻,他的价值判断是利他的、是助人的、也是忘我的,展示了一个平凡人不平凡的精神境界,我们要学习他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无私情怀。

同志们!楷模的事迹就是一个动人心弦的乐章、一篇感人肺腑的诗篇、一则震撼心灵的故事,无需太多修饰加工,就足以让人感动。韩雪同志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是生动的思想教育素材,是值得关注的社会热点。在河北青县,韩雪同志亲切地被大家誉为“最美的人”。他的美,美在善良,美在爱心,美在奉献。他是我们文艺界的骄傲和光荣。所以,今天我们聚焦他、礼赞他,弘扬凝聚在他身上的时代精神,是正确引导文艺工作者积极向上的生动实践,也是坚持和践行“三贴近”的有效途径。

可以说,韩雪同志事迹给我们文艺创作的启示也是重要的、直接的。这一道德典型说明,我们的身边时时有“大美”,处处有“大美”,需要的是一双双发现美的眼睛。文艺工作者只有怀着满腔的热情和敬意,用真诚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暖流,用真实的情去抒写身边的感动,才能将时代楷模的精神实质、人民群众的心底期盼呈现出来,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取向,激发人们的道德自觉,进一步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

最后,我谨代表全国的广大音乐工作者,再一次向韩雪同志致敬!我们相信并期待,我们的社会将会有更多的“韩雪”涌现出来!

篇10:杨汉军同志事迹

干部—杨汉军

时间永远定格在了XX年8月9日这天,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汉军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逝世,享年55岁。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湖北省武汉市委原常委、组织部长杨汉军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

“回首往事,最令人欣慰的不是当年有多大权力,而是你为党和人民干了几件实事好事”。毛家冲村郭桂荣老人是武汉市委组织部部长杨汉军精准扶贫联系点的包保户,第一次来到郭大妈家,土坯房四面漏风,屋里屋外一个温度,在被子里睡半天睡不起热气,这些都深深的触动着杨部长,仅仅过了5个月,郭大妈就搬入了新居。

“有的党组织进不了门、入不了户、说不上话。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把关怀送到居民身边,才能夯实党的群众基础。”杨汉军部长通过反复调研,总结出“红色物业”实施方案就是对老旧小区,通过政府出资新建、依托现有国企重组、引入民企参股等模式,实现物业托管;把党员大学生派驻到物业“墩墩苗”,作为基层后备干部培养。随着“红色物业”全面铺开,19家公益性物业公司陆续组建,进驻500多个老旧小区,1500多名毕业生竞聘“红色物业”岗位,很多来自“985”“211”高校。对此,中组部高度肯定:党建有思想、有温度、有色彩。

“墨守成规、四平八稳,日子虽然过得轻松,但党的事业难以发展,就是不负责任”。XX年底,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方案获批,急需一批干事创业的干部。为此,杨汉军带头谋划,提出“狮子型”干部的调研选拔方案:副处以上干部,不唯年龄、学历、年限,只要敢闯敢拼,想干事、能干事,就有被推选的机会。特别优秀的,副处直接提副局。最终,309名“狮子型”干部进入储备库,截至目前,近150人已被安排到重要岗位。

篇11:杨汉军事迹心得体会

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汉军同志,在连续高强度工作了13天后,倒在了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工作岗位上,人生定格在55岁。杨汉军的一生很短暂,但他却用敢闯敢试、不懈拼搏,亲力亲为的工作态度,诠释了共产党人信仰坚定、心系群众、勇于担当、严于律己的精神风貌。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作为新时代党员,我们要从杨汉军同志身上汲取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我们要传承好杨汉军精神的“接力棒”,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他曾说,“官当得再大,终有一天要退下来,最令人欣慰的不是当年有多大权力,而是为党和人民干了几件实事好事”,发人深醒。

诸葛亮《戒子书》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对杨汉军来说,清廉为官是职业操守,把官做淡是价值追求。孩子29岁没有工作、爱人经常生病,身为组织部长的杨汉军,从未跟组织开口,也从未动用手中的权力为亲人谋私利。杨汉军去基层调研,一天连续考察7家企业;全球引才10天辗转5座城市,行程1.8万公里,参加24场公务活动和人才座谈会;深夜接机,小米总部5天极速落户武汉。在结对帮扶郭婆婆的1年多,杨汉军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5次来到毛冲村看望老人,嘘寒问暖;他暗访留汉大学生人才公寓政策落实情况,不打招呼,扮成家长,陪着大学毕业生办理落户、申请人才公寓手续。

依照杨汉军的职务,完全可以把业务工作推给分管领导办,自己只需统揽全局,在棘手的问题上出出主意、动动嘴,当当“甩手掌柜”。但他并不是一个务虚之人,无论是抓基层党建、干部选任,还是招才引智,他都亲自参与,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甚至比普通党员干得更累,挑起更重的担子。干工作来不得花拳绣腿,不能光喊口号、开会发文,而要亲自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真正推动工作落地有声。

杨汉军生前和同事们集体谈心时讲过的一句话令人动容、发人深省:“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做官、做事和做人的关系——把官做淡、把事做精、把人做大。”

把官做淡,就是要淡化“官念”、强化责任。“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副楹联告诉人们,既然要为官就要常思责任之重,常念民生之艰。把官做淡,既是一种淡泊的心境,也是一种脱俗的形象。一名领导干部如果热衷于做官、满足于做官、陶醉于做官,举手投足之间,官气、官腔、官威、官样十足,就会令群众反感。把事做精,就是要精心干事、精益求精。为民干事是领导干部的天职。干事的多与少、好与坏、实与虚、公与私,直接反映出领导干部的政绩和价值。“实为事功之本。”如果群众意见大的矛盾不敢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不敢去,解决难度大的问题不敢接,那群众要你这个领导干什么?把事做精,要求领导干部既要用力,更要用心;既要按时完成,更要追求卓越,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努力在真抓实干中赢得群众口碑。把人做大,就是要提高格局、提升境界。领导干部把人做大,就是要做一个有大格局、大胸怀、大眼界、大情怀的人,“毋戚戚于功名,毋孜孜于逸乐。”共产党人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就应该堂堂正正做人,管住自己、管好家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心底无私天地宽。只有坚持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名节和操守,注意培养自己高洁的操行、优秀的品质和纯朴的情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杨汉军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举过头顶,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深情、对事业的执着,让他像个“永动机”停不下来。画卷不是一笔绘就,共产党人的信仰也不是天生就有。每名党员干部要向杨汉军学习,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对党忠诚老实、襟怀坦白,常想想“我是谁”“为了谁”,以党之忧为己忧,以民之患为己之患,在老老实实干工作中、默默无闻的奉献中,锤炼锻造忠诚品质。

篇12:学习杨汉军事迹心得体会优秀

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汉军,在连续高强度工作了13天后,倒在了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工作岗位上,人生定格在55岁。虽然他的人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将一直留存。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干部,应当从杨汉军同志身上汲取高尚的精神力量,向他学习,紧密结合组织工作的实际,争做一名让领导和人民放心干部。

杨汉军是一名讲奉献的组工干部。工作中的杨汉军曾经登门拜访院士、半夜迎接企业家、陪同大学毕业生办理落户、不露身份和老旧社区居民聊家常都是平常,他大力主抓的选拔“狮子型”干部、成立招才局、探索“红色物业”、创新了武汉的干部考评工作。同时也是一名干实事的组工干部。认识杨汉军的人都说他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没有领导的架子,对年长的永远称呼“老兄”“大姐”,对年轻人也像朋友一样平等对待。对自己的工作经常是牵肠挂肚,仔细思考工作上的细节,对各项工作进度都非常关心。

作为一名青年的组工干部,我要积极向杨汉军同志学习,学习他的奉献精神、学习他的实干精神,努力做一名对的起良心的人民好干部。坚定的党性,是组工干部的根本。组工干部必须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不断锤炼党性,立场坚定。始终对党和人民保持忠诚,真心实意为党和百姓做工作。培养自身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立品端行,要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群众满意,发扬“安专迷”精神,把本职岗位作为奉献事业的大舞台。组织工作任务繁重,领导和群众的期望值高,组工干部要不怕苦、不怕累,要克服不负责任、粗枝大叶、马虎从事的现象,做到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组工干部要务实重干,绝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要带头遵纪守法,做廉洁奉公的模范,保持组工干部的浩然正气。要勤思善学,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工作技能,善于思考,善于学习。要敢于担当,做到面对困难不退缩、遇到矛盾不推诿、碰到纠纷不避让,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掌握科学处置的技巧,切实把各种困难和矛盾解决在当场,把各种问题和纠纷化解于无形,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体现脚踏实地重实干的作风。

篇13:落马书记杨汉忠的排场

杨曾任兴安盟盟委书记三年。兴安盟有一处公安局警官培训中心,此处在城郊,风光秀丽,杨视察时对下属说:“此地风水不错,可用作本人办公,也便于养生休闲,更便于大家来此开会等。”下属非常明白杨书记的意思,很快,中心就成为杨汉忠全家的住地。

他不仅让妻子和孩子们住了进去,还让他的两个弟弟、两个弟媳、他的妹妹和妹夫,还有妻子的远房表舅子等,总共10多口人,热热闹闹地住在了一起,而且全部白吃白喝。仅此一项,两年七个月左右,花销200多万元,全由财政支出。只是在支出时,弄了些名堂“瞒天过海”。此外,他个人居住的房间,还安装了防弹玻璃,从财政专门拨出20万元。

在这个“公馆”里,他有专门的服务人员,统称为“管理员”。一名曾在其身边工作过、名叫万可佳的人士称,大家虽统称“管理员”,其实里面的分工还是比较细的,管理员一名、服务人员二名、三个厨师,其中一个是做山西“晋菜”的,此人姓许,功夫了得,他正是杨汉忠从内蒙古北边与杨的老家山西阳高县交接的地方请来的,许师傅能做地道晋菜。另外还有两名司机(其中一人专开奥迪,专为杨的妻子朱凤娟服务)、四个保安(24小时轮换)、一个副秘书长、一个办公厅副主任、五个秘书。

退休官员老曾说,有一次一行人员去兴安盟以外的地方办事,吃饭时,杨汉忠身边突然就齐刷刷地惊现四名青年男子,一色黑衣短发,墨镜。老曾说:“这就是杨汉忠要的‘范’。”摘自《检察风云》

上一篇:造船专业工作总结下一篇:杨修之死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