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班津贴标准

2024-05-07

夜班津贴标准(通用12篇)

篇1:夜班津贴标准

关于调整夜班津贴的通知

为了提高一线职工收入水平,调动从事倒班性生产岗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根据集团公司下发《关于调整夜班津贴参考标准的通知》(徐港发〔2013〕124号)文件的精神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特对公司夜班津贴标准进行调整,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享受夜班津贴人员范围

公司执行四班三运转或其他倒班形式的员工。常日班职工因生产工作需要,生产工作超过23点。

二、夜班津贴标准

1、一线职工(直接从事一线生产)调整为10元/班。

2、二线职工(带有值班性质及非一线生产部门)调整为8元/班。

3、常日班职工因生产工作需要,生产工作超过23点的发放夜班津贴为6元/班。

4、常日班职工因生产工作需要,在夜间(晚八时至次日晨七时之间)工作不足三小时的不发夜班津贴。

三、发放办法

夜班津贴实行下发制,即按当月考勤实际上夜班的天数和应享受的津贴标准在次月工资表中造发。

四、执行时间

本通知从2013年7月1日起执行。

江苏徐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万寨港分公司

组织人事部

二零一三年六月七日 2

篇2:夜班津贴标准

一、陕西省自2011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具体操作如下:

一类标准:每月860元。小时工资标准为8.6元/小时。包括西安市的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未央区、雁塔区、灞桥区、阎良区;

二类标准:每月780元。小时工资标准为7.8元/小时。包括西安市长安区、临潼区、高陵县;

三类标准:每月730元。小时工资标准为7.3元/小时。包括西安市周至县、户县;

四类标准:每月680元。小时工资标准为6.8元/小时。包括西安市蓝田县。

二、自2011年1月1日起陕西省失业标准提高75元: 一类区由570元上调至645元; 二类区由510元上调至585元; 三类区由472.5元上调至547.5元; 四类区由435元上调至510元。

篇3:夜班津贴标准

21年过去, 职工工资、物价水平早已今非昔比, 缘何夜班津贴标准仍“屹立不动”?4.4元的补助在如今连买个早餐都不够, 让这些“城市守夜者”情何以堪?

被遗忘的夜班津贴

看到“夜班津贴只有4.4元”的新闻, 不少网友不无讶异地表示:“夜班还有津贴?”因为按照相关规定, 诸如延长工作时间的中班、夜班, 以及在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环境工作, 职工都应获得津贴。具体到上海, 《民生周刊》新媒体记者查阅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发现, 根据1995年上海市劳动局、市人事局、市财政局联合制定的《关于调整中、夜班等津贴标准的通知》 (沪劳综发[1995]7号) , 从事中班工作到22:00以后下班的, 中班津贴标准为2.2元;从事夜班工作到24:00以后下班的, 夜班津贴标准为3.4元;从事夜班连续工作12小时的, 夜班津贴标准为4.4元。就是这样的明文规定, 很多本身正在上着夜班的网友却表示“从未听说”。可见, 夜班津贴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还有人提出疑惑, 津贴是对劳动者在特殊条件下的额外劳动消耗或额外费用支出给予的一种工资形式, 那夜班津贴是不是加夜班的加班费呢?

有关专家表示, 夜班津贴是不同于夜里加班工资的补偿性劳动报酬。夜班津贴是针对上班发生在夜里所作的补偿或增益, 与在夜里上班是否为加班无必然联系;如果夜里上班是加班, 那么在单位内部执行夜班津贴发放制度的同时, 仍应发放夜里加班的工资。职工应该当心不少企业以略为丰厚的夜班津贴发放掩盖夜里加班工资未发的真相。

各地规定参差不齐

关于“夜班津贴”, 一直以来都是各地“各自为政”, 国家并未出台过任何相关规定, 目前仍然呈现参差不齐的状况。

譬如, 上海、江苏、山东、福建等地执行的是20世纪90年代的标准, 夜班津贴基本以个位数为主, 最高不超过10元。江苏省和上海市一样, 执行的是1995年的政策, 根据1995年《江苏省劳动局、江苏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中、夜班津贴标准的通知》 (苏劳薪[1995]23号、苏财工[1995]112号) , 三班制的中班津贴为5元, 大夜班津贴为6元;两班制的夜班津贴为5元;常日班职工因生产 (工作) 需要, 生产 (工作) 超过23:00的发夜班津贴5元。在夜间 (晚八时至次日晨七时之间) 工作不足三小时的不发夜班津贴。

福建、山东执行的是1997年的政策。具体看, 福建根据1997年《福建省劳动厅、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夜班津贴标准的通知》 (闽劳综[1997]2号) , 企业夜班津贴标准从1.5元至3.0元提高到5元至10元。

河北省执行的是2008年《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提高企业岗位津贴、夜班津贴标准的通知》 (冀劳社[2008]50号) :前夜班 (含20:00以前上班, 20:00至24:00工作4个小时或接近4个小时) 10元/班;后夜班 (0:00至8:00上班, 工作4个小时以上) 12元/班。前夜班和后夜班连续上班超过10小时的, 20元/夜。

陕西省执行的是2010年《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关于提高企业职工夜班津贴标准的通知》 (陕人社发[2010]245号) :在24:00以前上班的每人每班8至12元, 0:00以后上班的每人每班12至16元。其中:纺织、煤炭行业在24:00以前上班的每人每班10至12元, 0:00以后上班的每人每班14至16元。

与此同时, 也有部分省市根据社会发展及时调整了夜班津贴标准。如天津市政府2008年颁布的《关于建立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发布及工资保险福利待遇正常调整制度的暂行办法》 (津政发[2008]17号) 规定:企业职工中班津贴和夜班津贴, 以上年度全市职工日平均工资为基数计发。中班津贴按不低于5%的比例确定计发, 夜班津贴按不低于10%的比例确定计发, 计算时四舍五入保留到角。其实, 早在2012年5月8日, 人社部、国务院法制办出台的《特殊工时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 》中, 对于“夜班”, 意见稿明确, 是指企业在22:00至次日6:00这一时间段, 安排劳动者工作且时间达2小时及以上的情形。但是, 这一意见稿尚未正式颁发。

调整标准不能再拖

《劳动报》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当前夜班津贴标准不合理的受访者达98%, 96%的网友认为应根据物价水平或参照全市职工日平均工资确定合理的夜班津贴标准。参与调查的260名职工中, 约有75%的网友表示有夜班津贴, 但其中仅三成左右网友的夜班津贴超过本市的4.4元标准, 近七成人的夜班津贴少于或等于4.4元。

在一些单位, 高温津贴被煮成了一锅“绿豆汤”。难道在更多的地方, 夜班津贴还要睡成一场“白日梦”吗?

2016年“两会”上, 就有代表委员呼吁:职工正常福利应落实到位。夜班津贴是单位对夜班职工付出额外劳动的一种补偿, 事关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理应受到高度关注。也有医学专家认为, 夜班对人体的损害, 即使睡一天也很难在白天把觉补回来, 适当对夜班职工发放津贴是必须的, 也是关爱职工的一种具体体现。

调整标准应参照物价等综合因素

“夜班津贴事关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理应受到高度关注。”上海工会干部管理学院王仁富教授认为, 相关部门应根据本地物价指数、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 对夜班津贴标准以及时段划分进行实时调整, 以保证执行依据的合理性。他还特别强调:“需要明确的是, 夜班津贴属于不同于夜间加班工资的补偿性劳动报酬, 不能等同于夜间加班费。夜班津贴也不属于正常劳动条件下的一般性劳动支出, 不应当纳入最低工资组成部分。”

劳动法专家、江三角律师事务所陆敬波表示, 夜班津贴从性质上来说, 属于工资范畴, 是特殊情形下支付的工资性收入。既然夜班津贴属于工资范畴, 就应综合考虑最低工资标准、社平工资等因素及时调整。

维权律师黄乐平也表示, 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应随着社会经济变化及时改变, 否则这些规定可能会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他提出, 能否参照每年调整的社保缴费基数, 建立一个灵活的机制, 根据CPI、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等参照系数, 及时对相关规定进行调整, 让职工及时享受属于他们的合法权益。“对于职能部门来说, 不能定一个标准就管几十年, 应该类似最低工资标准那样, 设计一个公式, 每年浮动变化。”

飞利浦电子技术 (上海) 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孙舒力说, 基层工会对提高夜班津贴的呼声很高, 希望政府出台合理的指导性意见, “这样, 工会就可以更有力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应建立与职工工资联动机制

2015年, 上海市总工会的一项调查显示, 目前仅有少数企业通过集体协商等渠道, 小幅提高了夜班津贴。绝大部分企业仍在执行1995年的中、夜班津贴标准。随着居民生活费价格上涨, 该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劳动者上中、夜班时能量补充需求, 补偿作用越来越小。

“今天的货币价值已根本无法等同于20年前。”社会学家夏学銮认为, 夜班津贴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 沿用“沉睡”多年的夜班津贴规定不符合职工需求的现状。“再小的权益也不能成为社会管理的‘真空’。”

律师韩世春则认为, “多年不变的标准, 说明劳动法规的一些条款存在滞后性。市场转型过程中一些法规没有相应完善, 企业就有借口用旧标准来发放过低的津贴, 这应该改正。夜班津贴这样的权益不应该被遗忘。”他还表示, “在生产实践中, 关于夜班津贴的内容应加入集体合同中, 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的办法来与企业方进行磋商。”

结语

“蚊子再小也是肉”, 夜班津贴数目虽小但关系到一线岗位职工的收入增长。20年没变的夜班津贴, 其补偿作用越来越小, 几近于无, 这会损害职工的合法劳动权益, 会成为阻碍职工劳动幸福指数提升、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有关部门应将夜班津贴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联动调整, 因为最低工资标准往往是根据物价水平作出的动态调整, 以保障职工们的合法权益。

篇4:夜班津贴标准

分析:对于取消夜班费,医生们大多在痛诉不合理,然而翻遍《劳动法》,却发现还真的没有关于夜班费的明确规定。夜班费不管是发还是不发,都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医生们不禁困惑:那我们这24小时连轴转的劳动,就算是无偿奉献了?

其实这里面有个偷换概念的问题,大部分医护人员的夜班费说白了应该是“加班费”,大部分医护人员的夜班本就不是单纯的夜班,而是除去白天正常八小时工作制之外的“加班”。

医生的24小时班违反劳动法吗?

可以说,撇去“夜班费”所谓的“违规津贴”不谈,大部分医护人员可能工作几十年,连“加班费”都没享受过。医生属于一个没有加班费的特殊职业群体,因为劳动法规基本管不到医院。法律面前,本来人人平等,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只要超过这个劳动时间,就按照加班计算薪酬,规范的机构都在主动执行这种规定。但奇怪的是,医生却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

那么24小时班到底违反劳动法吗?

广义来说,不违反。

来看看《劳动法》的41和42条内容: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的限制:(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仔细揣摩一下,医生算是把规定里的“特殊原因”、“特殊情形”给占全了。

但是“特殊原因”也是应该获得加班费的。

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我国的工时制度可分为标准工时,计件工时,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四种,由于医生工作的特殊性,似乎不能适用前两种,也有不少人以为医生适用的就应该是后两种工时制。然而事实上,如果实行后两种工时制,需要得到劳动部门的批准,大部分医院不会进行这个批准手续,实行的其实还是标准工时。总的来说,如医生这类工作时长显然超出正常工作时间的,不给予额外的工资报酬明显是违法的。

医生不受劳动法保护?

许多医生都听过这么个说法:医院是事业单位,所以不适用劳动法的规定。那么实际上是不是呢?

劳动关系、劳务关系、雇佣关系、行政委派关系、义务帮工关系等等,各类工作的法律关系非常复杂,但目前我国医务人员与医院肯定不是后四者的关系。如果因为劳动争议而不得不上仲裁庭、法院,在这个范围内,法律是否适用?

按照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要说明医务人员适用劳动法,医务人员有必需举出法律规定:事业单位参照劳动法等执行,而反对方必须举出医务人员不参照劳动法执行的法律依据。

按照《劳动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与之类似。

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第1条规定:“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发生的争议,适用《劳动法》的规定处理。”2004 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等问题的答复》中,对以上“适用《劳动法》的规定处理”进一步明确为:“是指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的程序运用《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对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的实体处理应当适用人事方面的法律规定,但涉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劳动权利的内容在人事法律中没有规定的,适用《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如此而言,从目前来说,事业单位(包括卫生系统医务人员)受劳动法律保护,是诸多高层次法律明文规定的,而医务人员不受劳动法保护的的说法,基本举不出现行有效法律的具体条款,大多是理论探讨或者个人模糊的观念。

由此可见,对于不合理的工时和没有加班费,医护人员依然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若是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然,大部分医生还是有苦说不出,不会选择与医院死磕,这便是医疗大环境的痼疾沉疴了。

篇5:夜班费补助标准

为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工作待遇,提升员工的生产积极性,现对生产员工实施夜班补助,具体如下:

一、夜班津贴对象

1.夜班津贴是集团所有运转班岗位在20:00以后上夜班的人员,享受每天20元的津贴。

2.常日班人员因工作需要在20:00以后加班的,只享受加班工资,无夜班津贴。

二、夜班津贴发放管理

夜班津贴由工资核算科根据考勤表与电子考勤统一审核后同工资一并发放。

篇6:关于统一规定夜班补助标准的方案

关于统一规定夜班补助标准的方案

第一条为统一规公司夜班补助标准,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夜班补助对象为各分厂夜间带班人员及特殊岗位人员。第三条夜班补助标准如下:1由公司各厂统一安排夜间带班者每晚一名。时间超过4小时的,每天按20元标准计发,不足4小时者,不得发放夜班补助。2由公司安排司机值夜班的,每人每晚按12元标准计发。3仓库保管员夜间值班按每人每晚按3元标准计发。第四条夜班补助的确认1夜班补助在严格考勤的基础上,由申请夜班补助者递交《夜班补助申请表》,经部门领导签字确认于每月28日前报人力资源部审核。2人力资源部根据相关考勤记录审核后交分管副总审批。3人力资源部根据分管副总的审批结果统一计算工资。第五条本规定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篇7:生育津贴发放标准

《关于修改〈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2016年1月15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安徽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2016年1月12日省人民政府第67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1、关于婚假

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不再提倡晚婚晚育。此次《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改,依据上位法修改内容删除晚婚假。因此,婚假为3天。

2、关于产假、男职工护理假

对符合《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给予以下奖励:

(一)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基础上,延长产假六十天;

(二)男方享受十天护理假;夫妻异地生活的,护理假为二十天。

职工在前款规定的产假、护理假期间,享受其在职在岗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

对怀孕的女职工,用人单位应当给予下列劳动保护:

(一)不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二)将其在劳动时间内按规定进行的产前检查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三)对不能适应原劳动的,适当减轻其劳动量,或者经本人提出,为其调整适宜的劳动岗位;

(四)对怀孕不满3个月且妊娠反应严重,或者怀孕7个月以上的,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安排其休息1小时;

(五)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不得延长其劳动时间,不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

女职工有流产先兆,或者有习惯性流产史,本人提出保胎休息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证明和单位实际情况适当安排。

根据《安徽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生育或者终止妊娠,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其享受下列劳动保护:

(一)正常分娩的,休产假98天,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二)难产或者实施剖宫产手术分娩的,增加产假15天;

(三)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四)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的,休产假15天;

(五)怀孕满4个月不满7 个月流产的,休产假42天;

(六)怀孕7个月以上终止妊娠的,休产假98天;因此,不管一胎、二胎,符合规定都享受158天产假,难产或者实施剖宫产手术分娩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关于安徽省生育津贴:

我省调整职工生育津贴发放标准,按照企业生育保险费率缴费的用人单位,女职工生育津贴发放标准都作出相应调整。

女职工除享受3个月生育津贴外,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增发生育津贴:

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延长60天产假期间,增发2个月生育津贴;

符合医学指征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增发半个月生育津贴;

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发半个月生育津贴。

据悉,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此外,原符合晚育条件、在产假期间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各增加1个月生育津贴的规定不再执行。

关于产假工资、生育保险待遇:享受其在职在岗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如单位为员工参保,相关费用报销、津贴领取等待遇享受详见:《合肥生育保险产前产后全攻略(含生育保险报销、津贴、各种证件办理)》

3、关于哺乳假

女职工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用人单位应当给予下列劳动保护:

(一)不延长其劳动时间,不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

(二)实行工作量定额的,相应减少其工作量。

(三)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其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规定的哺乳时间可以一次使用,也可以分开使用。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为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用人单位应当为怀孕女职工、女职工哺乳提供休息、哺乳用房和必要设施。

鼓励、引导相邻的用人单位联合为怀孕女职工、女职工哺乳提供休息、哺乳用房和必要设施。

4、关于经期假

女职工因月经过多或者痛经不能正常上班,申请休息的,用人单位根据医疗机构证明,安排其休息1至2天。

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女职工特殊卫生保护,向女职工发放必要的卫生用品。

5、关于二胎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可以申请再生育:

(一)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再婚后生育一个子女的;

(二)再婚夫妻,再婚前依法各生育不超过两个子女,再婚后未生育的;

(三)已生育的两个子女中有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四)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保险是国家制定的一项保障职工权益的一项政策,对于生育保险人吗应该多加了解。生育保险报销范围有哪些呢?

生育保险报销范围:

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在怀孕和分娩的妇女劳动者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假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国家或社会对生育的职工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的社会保险制度。本文将详细介绍青岛生育保险报销条件及待遇

(一)生育医疗待遇

支付项目

(1)职工因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流产术、引产术、绝育及绝育术后的复通手术等发生的医疗费用,符合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2)女职工计划内生育在妊娠期、分娩期内,因妊娠和生育发生的诊断费、检查费、治疗费、检验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等符合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二)生育津贴

1、计发标准

女职工计划内生育或计划内怀孕流、引产按规定享受生育津贴,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发放,职工享受生育津贴期间单位工资(指缴费工资基数项目)停发。生育津贴以本人当年(或上月)生育保险个人缴费月工资基数除以30,作为一日应计发的生育津贴,按对应享有的天数一次性计发。

(1)生育顺产的为90日,晚育的增加60日;难产的增加15日;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胎,增加15日;

(2)妊娠4个月以上引产或死胎的,为42日;妊娠4个月以下流产的为15日至30日。

2、支付(申领)办法

(1)生育津贴实行社会化发放。

(2)参保职工应于分娩、或流、引产出院后的次月,本人或书面委托人持“一卡一证一册”或生育证、书面委托人居民身份证及单位停发工资证明(女职工计划内流、引产的应同时持所在单位签发的《青岛市城镇职工计划生育手术证明信》)等材料,按社会保险工作管理权限,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领生育津贴。

(3)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于参保职工申请生育津贴之日起7日内制作生育津贴领取存单。其中,企业单位职工由社会劳动保险经办机构发放,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由机关事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

生育保险报销注意事项

1.生育津贴的计算

生育津贴=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30*产假天数(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到分)

2.产假天数:正常产假天数为90天;难产的增加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晚育奖励假按30天计算;

3.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发生引、流产的,《医学诊断证明书》应写明妊娠周数,女职工妊娠不满12周(含)流产的产假为15天;12周以上16周(含)以内流产的产假为30天;16周以上28周(含)以内流产的产假为42天;怀孕28周以上终止妊娠的享受正常生育产假90天;

4.申请的生育津贴、晚育奖励津贴于申报次月支付到单位养老保险基本账户上。

篇8:夜班津贴标准

规范相关政策, 确保渠道畅通

为明确政府特殊津贴发放责任、确保政府特殊津贴及时准确地发放到专家手中, 河南省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特殊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认真做好政府特殊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 就政府特殊津贴发放工作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一是对政府特殊津贴发放工作实行分层管理, 建立政府特殊津贴发放责任人制度。省人事厅、省直有关部门、各省辖市、各县 (市) 以及专家所在单位都确定了专人负责政府特殊津贴发放工作, 责任到人。同时将各级责任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向专家公布, 接受监督。二是规定发放时限。如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收到津贴, 有关部门的责任人从接到情况反映之日起, 须在一周内向省人事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通报落实情况。三是严格发放手续。津贴原则上应由专家本人亲自领取, 领取时签字并注明签领时间。如果专家本人不能亲自领取, 应由其配偶或其指定人代领并签字。津贴发放完毕, 签领单据应由各省辖市人事局、省直各有关单位人事处妥善保管、备查。四是严格管理。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出现病逝、辞职、自动离职、出国超过批准年限一年以上且未与单位联系、受到刑事处分等情况的, 各省辖市人事局、省直各有关单位须在一个月内将变动情况书面报省人事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从下一个月开始停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调入、调出的, 也要在一个月内书面报省人事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对津贴划拨进行调整;跨省调动的, 由省人事厅报国家人事部进行调整。责任人因工作变动更换时, 应于一个月内将变动情况报告省人事厅。

倡导“人格化管理”, 开设服务直通车

为使每一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尤其是在基层工作的专家知悉政府特殊津贴发放政策, 河南省专门印制了专家联系手册, 并及时更新。《手册》包括政府特殊津贴发放有关文件、各级人事部门政府特殊津贴发放责任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省人事厅热线电话和电子信箱等。专家遇到问题, 可以直接与相关责任人联系, 对专家提出的问题, 做到有问必答。以此为切入点, 确立了有效的专家跟踪管理与服务制度, 建立了人事部门和专家之间的双向沟通和联系机制, 使政府特殊津贴发放政策上通下达, 服务到人。

开展上门服务, 传递关爱和温暖

对专家们来说, 政府特殊津贴不仅是一种“实惠”, 而且是一种很高的“荣誉”。针对仍有个别专家因种种原因和困难不能及时领取津贴的情况, 河南省开展送津贴上门的特色服务, 并以此为契机, 了解这些专家们的相关情况, 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征询他们对特贴发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让专家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爱护。有一位山东的老专家, 退休后来到河南, 因为没有主管单位, 在领取津贴方面遇到了困难, 了解到这种情况后, 及时为他建立了专门的账号, 并利用节日慰问的机会将津贴送上家门。

创新服务方式, 提高发放效率

政府特殊津贴发放工作已经开展了十多年, 专家队伍本身变化大, 各级人事部门相关管理人员的变化也很大, 有些部门或单位的衔接工作没有做好, 不能及时将本单位本部门的专家变动情况进行上报, 给特贴发放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为此, 河南省把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结合起来, 在全省建立起资源共享的多层次的人才资源数据库, 提高了政府特殊津贴发放效率。所谓动态管理, 即建立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数据库, 专家信息掌握到每一个人, 及时变化, 及时更新。所谓静态管理, 即印制专家名册, 便于领导、部门与专家之间相互沟通。2008年, 专门下发了《关于编印〈河南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名册〉的通知》, 对编制专家名册工作进行了较为周密的安排。收录的范围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目前, 专家信息收集、校对、整理等工作基本完成, 即将编印成册。

认真查漏补缺, 力争万无一失

每次政府特殊津贴款下拨之前, 都对全省各地区各部门的政府特殊津贴专用账号进行核对, 避免因账号改变影响发放工作;津贴款下拨之后, 都会在规定的发放时限内对津贴发放情况进行层层抽查, 抽查重点是专家数量分散、相对较为偏远的基层部门。对没有按时发放津贴的单位或部门, 马上与相关部门或单位的政府特殊津贴发放责任人沟通, 查明原因, 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津贴发放到专家手中, 力争做到万无一失。

通过科学管理, 取得良好成效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发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受到社会各界和专家本人的好评, 促进了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的开展。

一是发放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实行政府特殊津贴发放责任制以来, 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 推诿扯皮的现象不再发生, 政府特殊津贴发放渠道非常畅通, 从未出现过严重拖延、误发或漏发津贴的情况。

二是增强了做好发放工作的责任感。有的省辖市把政府特殊津贴发放工作列入了年度工作考核目标, 把维护专家的利益与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有机地结合起来, 极大地增强了发放工作的责任感。

三是密切了感情, 赢得了信赖。政府特殊津贴发放工作的及时高效和特色服务, 使人事部门与专家的联系更加紧密, 专家们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人事工作者说, 有什么想法和建议都愿意跟人事工作者提, 把人事工作者当成了真正的“娘家人”。

篇9:高温津贴发放标准

文件一:

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

江西省财政厅《关于调整离休干部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的通知》

赣老发[2006]18号

各设区市委老干部局、市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直各单位、中央驻赣有关单位:

最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调整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的通知》(赣劳社劳[2006]10号),调整了在职人员的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现根据《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国发[1980]253号)“干部离休后,福利待遇不变。其他各项生活待遇都与所在地区同级在职干部一样对待,并切实给予保证”的精神,经研究决定,离休干部夏季7、8、9三个月防暑降温费调整为每人每月80元。调整增加的经费,按原经费渠道解决。本通知自2006年7月起执行。

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

江西省财政厅

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2006年10月11日

文件二: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西省财政厅

《关于调整高温津贴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

赣人社发[2012]71号各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省直、中央驻赣有关单位:

为切实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促进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结合物价上涨和劳动者工资增长的实际情况,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卫生部、人社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89号)的规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决定将原“夏季防暑降温费”改为“高温津贴”,同时对高温津贴标准、发放时间进行适当调整,并按规定改变高温

津贴的列支渠道。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适当调整高温津贴标准。从2012年起,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的劳动者每人每月由原来的120元调增到240元;室内非高温作业的劳动者每人每月由原来的80元调增到160元。

二、适当扩大发放时间范围。从2012年起,发放高温津贴的时间为每年的6月1日至9月30日(共4个月),随同工资一起实行按月发放。

三、按规定改变列支渠道。从2012年起,将高温津贴纳入劳动者工资组成部分,计入用人单位工资总额,但不包括在最低工资标准范围内。企业发放给劳动者的高温津贴列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行政事业单位发放给劳动者的高温津贴列入单位部门预算。

四、用人单位除按规定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外,在每年的6月、7月、8月、9月,还应当为全体在岗工作人员提供防暑降温所需的清凉饮料、药品及保健用品,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所需费用在“劳动保护费”中列支。用人单位不得以提供了防暑降温所需的清凉饮料及保健用品为由抵扣应发放的高温津贴。

五、用人单位应高度重视本单位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要严格按照安监总安健[2012]89号文件要求,认真遵守并落实有关法律法规,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减少高温时段作业,保证安全生产,预防和控制中暑事件发生,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而扣减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六、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2012年起,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标准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的,视为拖欠或克扣工资,劳动者有权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举报或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对用人单位拖欠或克扣劳动者高温津贴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依据《江西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拖欠或克扣高温津贴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法》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

本通知下发之前未向劳动者发放或未按本通知规定标准发放今年6月份以来的高温津贴的,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一个月内补发或补差,超过一个月仍未补发或补差的,视为拖欠或克扣工资。

七、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加强对用人单位高温津贴发放情况的监督检查,特别要重点检查使用农民工较多的建筑、交通、园林、水利、环卫等领域和苦脏累险等一线生产岗位,督促用人单位制定和落实夏季防暑降温各项措施,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对不按规定支付劳动者高温津贴的,应依法严肃杏处。

八、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下发的《关于调整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的通知》(赣劳社劳[2006]10号)同时废止。

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江西省财政厅

2012年8月13日

文件三:

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调整企业离休干部高温津贴

(原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的通知》

赣老发[2013]20号

各设区市委老干部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各单位、中央驻赣有关单位: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厅关于江西省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方案的通知》(赣办字[2002]25号)等有关文件精神,企业离休干部高温津贴(原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参照机关离休干部高温津贴(原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执行,经研究决定,调整企业离休干部高温津贴(原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整标准:从2012年起,夏季离休干部高温津贴由原来的每人每月80元调整到160元。

二、发放时间:从2012年起,夏季离休干部高温津贴的发放时间为每年6月1日至9月30日(共4个月),随离休费按月一并发放。

三、经费渠道:提高高温津贴所需经费,按原渠道解决。

四、原省委老干部局、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离休干部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的通知》(赣老发[2006]15号)同时废止。

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

江西省财政厅

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3年5月30日

(本栏目由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二处供稿)

更罗政策信息请关注老友网:www.laoyou1992.com。

责编/刘敏

篇10:厦门高温津贴标准

还好,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本月发放的工资中将可以领到一笔高温津贴。具体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200元或每人每天9.2元,发放时间是5月至9月。

饮料不能冲抵高温津贴

按照福建省有关规定,对于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不过,有些单位用实物,如藿香正气水、菊花、凉茶等来代替高温津贴,这样行吗?答案是:不行!

按照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药品,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防暑降温饮料也不得冲抵高温津贴。

没发、少发高温津贴可投诉

那么,企业可以不发高温津贴吗?

高温津贴属于劳动报酬(工资)的组成部分,该发而不发属违法行为;未足额发放的,视为拖欠或克扣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在发放高温津贴上违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电话0592-5110656),也可以向工会寻求帮助(职工服务热线12351)。

年厦门高温补贴发放标准

厦门高温补贴具体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200元或每人每天9.2元,发放时间是5月至9月。

饮料不能冲抵高温津贴

按照福建省有关规定,对于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不过,有些单位用实物,如藿香正气水、菊花、凉茶等来代替高温津贴,这样行吗?答案是:不行!

按照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药品,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防暑降温饮料也不得冲抵高温津贴。

企业没发高温补贴可投诉

高温津贴属于劳动报酬(工资)的组成部分,该发而不发属违法行为;未足额发放的,视为拖欠或克扣工资。

篇11:28省份高温津贴标准

前日至昨日京城最高气温达35℃至37℃。对于劳动者来说,在高温天气下作业可以领到多少高温津贴?记者梳理了目前各地公开的高温津贴实施办法,各地标准在每月100元至240元不等,发放月份也不相同。

按天计发高温补贴天津市最高

28个公开高温津贴标准的省份中,津贴发放多按月为单位发放。如北京规定,室外露天作业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

按月计发津贴的省份中,山西省标准最高,为240元/月。江西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的劳动者每人每月240元。

此外,浙江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高温津贴为225元/月;上海、江苏、福建、辽宁等省份为200元/月。

部分省份则按天计发高温津贴。如天津的标准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日平均工资12%,经过测算,今年的高温津贴日标准为27.3元。此外,陕西25元/天,湖北12元/天,河南、海南、云南、吉林均为10元/天。

28个省份中只有河北是按小时发放高温津贴,其中,室外露天作业为1.5元/小时。

发放标准考虑经济发展和工资水平

针对各地的标准差异,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发放的标准主要是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工资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来确定。

从高温津贴发放时间来看,各地也因气候条件差异有所区别,不过多为3-4个月。如,北京、山西等发放时间段为6至8月共3个月,湖北、山东、甘肃、江西、浙江等地为6至9月共4个月。而海南省的发放时间长达7个月,为4月到10月。重庆为5-10月。

河北省因南北跨度大,气温差别大等情况,高温津贴实行差别时长。其中,冬季取暖期标准不超过4个月(含4个月)的市、区、县(市),每年从5月21日至8月31日执行;冬季取暖期标准超过4个月(不含4个月)的市、区、县(市),每年从6月11日至8月20日执行。

■ 焦点

为何多地高温津贴标准数年不变?

记者梳理目前各地高温津贴的实施办法,部分省份的高温津贴标准将近未变,而有的省份也是在近一两年才提高。

28个公开高温津贴标准的省份中,广东省目前执行的高温津贴标准为制定,规定高温津贴在6-10月发放,每月150元。河南省10元/天的高温津贴标准则是从沿用至今。

而山东、陕西等地也是在去年提高了标准,山东将高温作业下的劳动者享受的高温津贴从每人每月120元提高到200元。

与其他省份不同,天津高温津贴已经实行动态调整,日标准按照上年度全市职工日平均工资12%发放。

对于一些地方长期沿用往年标准,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目前许多企业在生产经营上面临困难,现在社保费率都在降低,高温津贴过高也不利于减轻企业负担。

相关文章推荐:

1.28省份高温津贴标准一览表

2.企业夏季高温津贴标准

3.北京市高温津贴标准2016

4.四川高温津贴标准2016

5.2016广西玉林高温补贴标准

6.陕西高温津贴标准2016

7.河南高温津贴标准2016

8.20中山市高温津贴标准

9.28地明确高温补贴标准

篇12:四川高温津贴发放标准

20,四川省出台《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制定高温津贴有关工作的通知》(川劳社办[2007]58号),20,四川出台《四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高温津贴的标准由每人每天6元-10元调整为每人每天8元12元:

四川高温津贴发放标准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的标准,每人每天8元至12元。

根据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规定: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的标准为每人每天8元12元。各市(州)可在上述标准范围内,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本地区具体的高温津贴标准。

高温天气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气温以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发布为准.

用人单位应结合生产经营特点和具体工作条件,通过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定规章制度等方式,依法建立健全夏季高温津贴支付制度,明确本单位高温津贴发放的具体岗位工种等,并执行本单位所在地的具体高温津贴标准。

用人单位在发放高温津贴的同时,应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合理增加休息时间,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减少高温时段作业,减轻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川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规定:

1、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发放夏季高温补贴,所需费用在成本费用中列支。

2、用人单位向在高温天气期间工作或者户外露天作业的劳动者提供清凉饮料等不能充抵高温补贴。

3、如果劳动者高温补贴方面的权益受到损害,可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

4、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发放高温补贴的处罚:

相关阅读:“高温津贴”标准出台 我省补贴标准每月240元

根据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等部门制定的《关于调整山西省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山西省用人单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结合我省气象特点,每年6、7、8三个月,由用人单位对符合条件的在岗职工每人每月发放高温津贴240元。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津贴增加而降低劳动者工资。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高温津贴,高温津贴从成本中列支,计入工资总额。

目前,全国已经有27个省区市出台了“高温津贴”标准,其中上海、江苏、福建、辽宁为每月200元,内蒙古为每月180元。我省领取高温津贴排名首位。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高温津贴的具体条件主要综合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高温,即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的;二是高湿。高温季节期常有高湿现象伴随(即又闷又热),且持续的时间长。从劳动安全卫生角度看,此时人体汗液不易蒸发,同样易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失衡。以上两个因素中,前者国家已经明确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而后者由于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工作环境或用人单位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等,目前国家尚未作出统一规定。

上一篇:42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约分--教学设计下一篇:化学制药简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