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简答答案

2024-04-25

管理会计简答答案(通用5篇)

篇1:管理会计简答答案

运营管理

简答

一.试述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效率的途径

1)减少零件变化。三种途径:推行三化(产品系列化、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推行成组即使和推行变化减少的办法。

产品系列化导致品种数减少,从而导致零件数减少。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可以直接减少零部件的变化。

推行成组技术,并不能直接减少零件的变化。成组技术并不是用来减少零件变化的,而是从现有的零件出发,发掘相似性。

2)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两个办法:硬办法和软办法。硬办法是提高机床的柔性,软办法是采用成组技术。

二 什么是并行工程,其主要思想是什么。

1)是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办法。

2)主要思想:设计时同时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因素,作为设计结果,同时产生产品设计规格和相应的制造工艺和生产准备文件;产品设计过程中各活动并行交叉进行;不同领域技术人员全面参与和协同工作,事先产品生命周期中所有因素在设计阶段的集成,实现技术、资源、过程在设计中的集成;高效率的组织结构。

三 影响选址的因素有哪些

经济因素:运输条件和费用、劳动力可获性与费用、能源可获性与费用、厂址条件和费用;其他因素:政治、社会、自然因素。

四 简述影响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决策的因素。

1)厂房的布置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以避免相互交叉和迂回运输,缩短生产周期,节省生产费用。

2)生产联系和协作联系密切的单位应相互靠近布置。

3)充分利用现有运输条件

4)按照生产性质、防火和环保要求,河里划分厂区。

5)在考虑防火和卫生条件下,总平面布置应力求占地面积最小

6)工厂布置应考虑有扩建的余地。

五 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有哪几种?其应用条件及限制如何?

策略:改变库存水平、改变生产速率、改变工人数量。

1改变库存水平应用条件:可以不必按最高生产负荷配备生产能力,节约了固定资产。限制条件:对纯劳务性生产不能采用这种策略。改变生产速率应用条件:使生产速率和需求速率匹配。限制:易引起生产不均匀,同时多付加班费。改变工人数量条件:需求量大时多雇工人,在需求量小时裁减工人。条件:是对技术要求高的工种一般不采用这种策略,工作队伍不稳定会引起产品质量下降和一系列的管理问题。

六 哪些给用随库存量增加而上升,哪些随增而减?

随增而增的费用是:资金的成本、仓储空间费用;物品变质和陈旧;税收和保险。随增而减:订货费、调整准备飞、购买费和加工费、生产管理费、缺货损失费。

七 EOQ模型有哪些假设前提条件?

外部对库存系统的需求率已知、需求率均匀且为常数;一次订货量无最大最小限制;采购、运输均无价格折扣;订货提前期已知,且为常数;订货费与订货量无关;维持库存费是库存量的线性函数;不允许缺货;补充率为无限大,全部订货一次交付;采用固定量系统。

八 MRP的基本思想史什么?为什么要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准时生产?

1)基本思想: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事先按需要准时生产。

2)以物料为中心组织生产体现了为顾客服务的宗旨。物料的最终形态是产品,它是顾客所需要的东西,物料的转化最终是为了提供使顾客满意的产品。围绕物料转化组织生产是按需定产的思想提现。最终是要按期给顾客提供合格的产品。在围绕物料转化组织生产过程中,上道工序应该按下到工序的要求进行生产,前一生产阶段应该为后一生产阶段服务。

九 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是什么?

是改善人员班次安排、利用半时工作人员、让顾客自己选择服务水平、利用外单位的设施和设备、雇佣多技能员工、顾客自我服务、采用生产线方法。

十 什么是生产平准化?生产平准化的指导思想史什么?

1)在多品种混合流水生产的条件下,通过科学编排,组织流水线上若干品种的混合投产顺序,以达到均衡品种、产量、工时和设备负荷的一种可惜组织和管理的优化办法。

2)指导思想:要在一条流水线上生产的各种产品,使其批量尽可能地减少,批次进可能地增多,其目的在与均衡品种、产量、工时和设备负荷,从而达到既能完成各产品的生产任务,即使满足市场需要,又能减少占用生产面积和流动资金。

十一请说出精细生产的基本原理

不断改进;消除对资源的浪费;协力工作;沟通。

十二 试分析比较JIT和OPT控制库存的机制,并说明它们分别适用于说明生产类型。

1)JIT主要采用牵引方式组织生产过程,通过看板实现准时生产,不过量、不提前生产部需要的产品,从而控制了库存。

2)OPT主要是通过瓶颈工序调整生产过程的物流,非瓶颈工序的生产能力一般有富余,但是不允许它们按照各自的生产能力组织生产,而必须按照瓶颈工序的速度流过各个工序,从而控制了整个系统的库存。

3)一般地说,JIT适用于大量生产环境,对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类型,JIT实施起来困难很大。OPT则不受这一的限制,它可以拥有大量生产类型,也适用于中小批量生产的环境。

汉译英

备货型生产make to stock MTS

订货型生产make to order MTO

精细生产lean production technology

流水作业flow—shop

生产流程type of process

供应链supply chain

工作测量work measurement

工艺专业化process focused

对象专业化produce focused

零库存zero inventories

在制品库存work in progress

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

安全库存safety stock, SS

提前期lead timeLT

订货点reoder pointPOP

制造资源计划(MRP2)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

缺货损失费shortage cost

经济订货批量EOQ economic order quantity 双仓系统two bin system

准时生产制just in time

精细生产Lplean production

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篇2:管理会计简答答案

1.水泥浆的数量与稠度2.砂率3.水泥品种和骨料性质4.外加剂 5.时间和温度 3.多孔砖与空心砖有何共同点。

①两种砖孔洞率要求均为等于或大于15%;

②多孔砖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空心砖孔的尺寸大而数量小;

③多孔砖常用于承重部位,空心砖常用于非承重部位。现在建筑工程上倾向于使用塑料管代替镀锌管,请比较塑料管与镀锌管的优缺点。答: 与镀锌管相比,塑料管重量要轻的多只有镀锌管的1/8,在运输,安装方面要省工省时的多;塑料管不腐蚀,不生锈,镀锌管则很容易生锈;特别是塑料管的表面光滑,表面张力小,长期使用后不结垢,而镀锌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内表面会积大量的垢;塑料管的使用寿命已达到50年,所以建筑工程上塑料管代替镀锌管已是发展趋势。

建筑石膏具有哪些特性?

特性:1)凝结硬化块2)硬化后孔隙率高,强度低3)硬化后隔热性、吸音性能良好4)防火性能良好5)硬化时体积略有膨胀6)装饰性能良好7)硬化体可加工性能

5、配置混凝土应考虑哪些基本要求?

(1)各组成材料经拌合后形成的拌合物具有一定的和易性,便于施工,能保证混凝土在现场制作条件下具有均匀密实的结构与构造,硬化后形成平整的表面,色泽均匀美观。(2)混凝土在规定龄期,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3)硬化后的混凝土具有适应所处环境的耐久性,例如抗冻性、抗渗性、耐磨性以及抵抗介质侵蚀的性能。

(4)各材料的组成经济合理,在保证各项质量要求条件下,节约水泥,节省能源,制造和维护费低。

6、常用防水建材有哪几种?普通油毡的标号代表什么?

7、常用的建筑内墙装饰材料有哪些类型?各用于何处?

8、木材的边材与心材有何差别

答:靠近髓心、颜色较深部分为心材,靠近树皮色浅部分为边材。心材材质密、强度高、变形小;边材含水量较大,变形亦较大。应该说,心材的利用价值较边材大些。

11、建筑塑料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

1、密度小

2、导热性低

3、比强度高

4、耐腐蚀性好

5、电绝缘性好

6、装饰性好 缺点:耐热性低,耐火性差,易老化,弹性模量小

12、混凝土砌块的主要技术性质?

一般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有哪几方面?

一、掺入高效减水剂

二、掺入高效活性矿物掺料

三、消除混凝土自身的结构破坏因素

四、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13、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质主要有哪些?

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主要有抗拉、冷弯、冲击韧性、硬度和耐疲劳性。

14、简述石材的技术性质。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装饰性能

15、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是哪些?

沥青混合料主要性质指标有空隙率,动稳定度,残留稳定度,肯特堡飞散损失率,析漏损失率,对特殊的铺装也其它特殊的要求

16、常用的外墙装饰材料有哪些类型及各适用于何处

17、工地上为何常对强度偏低而塑性偏大的低碳盘条钢筋进行冷拉。

对钢筋冷拉可提高其屈服强度,但塑性变形能力有所降低,工地上常对强度偏低而塑性偏大的低碳盘条钢筋进行冷拉

18、中空玻璃有哪些特点?

1、优良的隔热性能

2、重量轻

3、隔声性能好

4、防结露性能好。

19、叙述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能。

1、密度和表观密度

2、细度

3、标准稠度用水量

4、凝结时间

5、体积安定性

6、强度

7、水化热

20吸声材料与绝热材料的气孔特征有何差别?

吸声材料与绝热材料都是属于具有多孔结构的材料,但对材料的孔隙特征上有着完全不同的要求。绝热材料要具有封闭的不连通的气孔,这种气孔越多,其绝热性能越好;而吸声材料恰恰相反,要求具有开放的、互相连通的气孔,这种孔隙越多,其吸声性能越好。

21、简述密度、表观密度、松散密度的实质区别。

密度: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物理意义,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和体积而变化。

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干质量。对于形状规则的材料,直接测量体积;对于形状非规则的材料,可用蜡封法封闭孔隙,然后再用排液法测量体积。

松密度:又称堆密度,在微粉学中,指单位容积的质量。这里的容积是指微粒及微粒间空隙所占的总容积(即松容积)。松密度指的是包括颗粒内外孔及颗粒间空隙的松散颗粒堆积体的平均密度。用处于自然堆积状态的未经振实的颗粒物料的总质量除以堆积物总体积求得。

22、什么叫气硬性胶凝材料?什么水气硬性胶凝材料?并举例说明。

气硬性胶凝材料是指职能在空气中硬化,也只能在空气中保持或继续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如石灰、石膏、水玻璃等。

水硬性胶凝材料是指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并保持和继续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如特种水泥。

23、常用的装饰玻璃有哪几种?

25、常用的外墙装饰材料有哪些类型及各适用于何处

磨砂玻璃、花纹玻璃、彩色玻璃、镭射玻璃、玻璃空心砖、玻璃马赛克。27.叙述装饰砂浆的七种做法。

水磨石、水刷石、干粘石、喷贴彩色瓷粒、斩假石、人造大理石、拉条粉刷

28.高速公路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及抗滑表层可否使用石屑作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细集料? 答: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细集料宜采用优质的天然砂或人工砂,在缺砂地区,也可使用石屑。但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沥青混凝土表层及抗滑表层的石屑用量不宜超过砂的用量。

29、防水卷材必备的性能?

30、防水涂料满足防水工程必备的条件?

31、建筑密封材料应具有基本性能?

32、灌浆材料应具有的基本性能?

33、胶粘剂的选用原则及考虑的的因素?

(1)被胶结的材料(2)受理条件(3)工作温度(4)其他

34、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

35、什么是绝热材料?工程上对绝热材料有哪些

绝热材料是指导热系数(λ)值应不大于0.23W/(m·K)的隔热保温效果好的建筑材料。工程上首先要求绝热材料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其次,要求绝热材料应该是轻质的,其表观密度不大于600kg/m3。同时要满足运输、施工中强度要求(抗压强度大于0.3MPa)。此外,还要求材料吸湿性要小,或者易于防水,否则会明显降低保温性。

对材料的导热系数应在相对湿度为80%~85%条件下材料达到平衡含水状态下进行测定。工程上还要求材料施工容易,造价低廉,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36、材料绝热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热在本质上是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电子等在物质内部的移动、转动和振动所产生的能量。在任何介质中,当存在着温度差时,就会产生热的传递现象,热能将由温度较高的部分传递至温度较低的部分。不同的建筑材料具有不同的保温隔热性能,主要体现在材料的导热系数上,导热系数愈小,保温性能愈好。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一般来说,三种传热方式总是共存的,但因绝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常是多孔的,虽然在材料的孔隙内有着空气,起着辐射和对流作用,但与热传导相比,热辐射和对流所占的比例很小,故在建筑热工计算时通常不予考虑。

37、绝热材料为什么总是轻质的?使用时为什么一定要注意防潮?

由于材料中固体物质的导热能力要比空气的导热能力大得多,因此,一般的轻质材料,其表观密度较小,导热系数也较小。所以绝热材料总是轻质的。

材料吸湿受潮后,其导热系数就增大,这是由于当材料的孔隙中有了水分(包括水蒸气)后,则孔隙中蒸汽的扩散和水分子的热传导将起主要传热作用,而水的λ为0.58W/(m·K),比空气的λ=0.029W/(m·K)大20倍左右。如果孔隙中的水结成了冰,则冰的λ=2.33 W/(m·K),其结果使材料的导热系数更加增大。故绝热材料在应用时必须注意防水避潮。

39、简述吸声材料的基本特征? 吸声材料的基本特征是:

(1)多孔性。吸声材料孔隙率几乎达70%~90%;

(2)开口孔隙率大、透气性好;

(3)体积密度适宜,过大会使透气性降低而使吸声性能降低;

常采取硬质板上钻孔,背后留空气夹层或填以柔性吸声材料做成吸声结构的形式,以提高吸声系数。

40、吸声材料和绝热材料在构造特征上有何异同

吸声材料和绝热材料在构造特征上都是多孔性材料,但二者的孔隙特征完全不同。绝热材料的孔隙特征是具有封闭的、互不连通的气孔,而吸声材料的孔隙特征则是具有开放的、互相连通的气孔。

43、胶粘剂的主要组成有哪些

44、涂料的分类

1.按建筑物的使用部位分类,可分为:外墙涂料、内墙涂料、地面涂料、顶棚涂料、门窗涂料等。

 2.按主要成膜物质的性质分类,可分为:有机涂料、无机涂料、有机无机复合涂料等。 3.按涂料的状态分类,可分为:溶剂型涂料、水溶性涂料、乳液型涂料、粉沫型涂料等。 4.按涂料的特殊性能分类,可分为:防水涂料、防火涂料、防霉涂料、杀虫涂料、吸声或隔音涂料、隔热保温涂料、防辐射涂料、防结露涂料、防锈涂料等。

 5.按涂料和涂膜状态分类,可分为:薄质涂料、厚质涂料、砂壁状涂料、彩色复层凹凸花纹涂料等。

 6.按综合基价分类,可分为:木材面油漆、金属面油漆、抹灰面油漆、涂料等。

45、外墙涂料的质量要求

色彩丰富多样、耐水性、耐候性、耐沾污性良好、施工及维修方便

fnf2846、混凝土强度与龄期的关系

计算

1、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孔隙率。

2、含水率、软化系数等。

篇3:中国近现代史 重点题库简答答案

1、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加速了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中国领土主权遭到更为严重的破坏。

③甲午战争的爆发及《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④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

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①政治上:中国不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国家,领土与主权的完整遭到严重破坏,司法于行政的统一不复存在。②经济上:中国虽然有了资本主义工商业,但传统的自然经济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

③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

⑶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⑷中华民族的主要任务:

①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②彻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

2、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手段:

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侵略、文化奴役。

⑵危害: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主权遭到严重破坏,领土大量丧失,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巨额的战争赔款加剧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贫困;列强在华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腐朽文化入侵,传教士犯罪活动猖狂。

⑶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①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胜利,他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起点。

②三元里人民的抗争斗争成为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斗争的第一面光辉旗帜。

③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各地人民为反抗英、法和沙俄的入侵也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④甲午战争后台湾人民反对日本割占台湾的斗争。

⑤19世纪60至90年代各地接连不断的反洋教斗争。

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之际爆发的义和团运动。

3、对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所起的作用加以剖析

①帝国主义入侵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是主要的。政治上,中国的主权遭到严重破坏,领土大量丧失,中国逐渐沦为半殖半封国家;经济上,列强进行商品和资本输出在华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文化上,西方腐朽文化入侵。

②从客观上说,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发展也起了一定客观作用。中国的大门从此被打开,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列强入侵使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先进的文化和先进科技传入中国。但这决不是列强入侵中国的主观愿望。

4、先进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失败的原因,教训。

①农民阶级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建立政权,颁布了《田朝田亩制度》,平分土地;后期,洪仁玕制定了《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但最终失败了。

失败原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和历史局限性(革命思想、革命纲领、革命计划)。客观原因:敌人力量强大,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

教训:农民阶级不可能成为领导阶级。

②地主阶级的自救------洋务运动。面对严重的内忧外患,部分地主阶级提出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建设新式海军,新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失败原因:只凭借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这种“移花接木”的做法是肯定要失败的。教训:地主阶级不可能成为领导阶级。

③资产阶级上层的改良运动------维新运动。

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上层掀起了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主张效法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兴办新式学堂,发展新思想。

失败原因:维新派所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教训: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在中国根本行不通。

5、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从其失败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原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主观原因,领导这场革命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所致。他们缺乏坚决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和正确的革命策略,并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抱有幻想;他们没有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涣散,派系纷杂;他们没有依靠和发动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群众,只依靠少数人孤军奋战;他们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武装,而只是争取新军和联络会党。这样,虽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但不能巩固,最终宣告失败。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结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判定不能经过资产阶级的领导而必须经过无产阶级的领导才能完成。

6、五四前后先进的中国人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①先进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必然结果。

②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斗争发展的需要(经济斗争、政治斗争由自在阶段向自为阶段转变的需要)

③论战中,实验碰壁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

⑤苏俄政府对中国的友好态度

⑥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魅力。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

7、论述五四运动的意义。

①五四运动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使辛亥革命失败以来连续几年的低潮结束了。新的革命高潮以雷霆万钧之势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给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②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在运动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迅速发展与壮大。

③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并且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8、共产党产生的历史意义及其历史必然性。

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也使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所提出的纲领和奋斗目标,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代表了中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便焕然一新了。

必然性: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成长,工人队伍的壮大。

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干部基础: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提高了工人的觉悟性。

组织基础:各地纷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9、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过程及新道路理论的内容。

探索历程:三大起义的失败表明苏式的城市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开始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至此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确立。

新道路理论的内容:①必须建立一个巩固的农村根据地。②必须坚持武装斗争,建立一支为巩固和发展根据地服务的军队。③必须实行土地革命团结广大农民。④必须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⑤根据地的波浪式推进和党的工作重心放到农村。⑥(可能性)首先,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其次,红色根据地的发生和存在是由于中国经过了大革命,有些地区受过民主革命的影响。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如何提出的?

①1938年10月毛泽东历史性的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

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

②20世纪30年代前后,党内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理解和机械搬用的现象严重存在,对中国革命的主观主义瞎指挥的现象也屡有发生,严重窒息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的生机和活力,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王明的“左”倾路线错误,几乎葬送了中国革命。鉴于历史的经验教训在抗战开始后,如何在中国革命的实际中进一步广泛应用马克思主义,并在应用和斗争中建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继续发展和把中国革命继续推向前进的内在要求。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提出及其在现实中的展开,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标志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水平的质的飞跃。

11、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占有决定地位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党的路线开始转到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轨道上来,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重要标志。此后,中国革命就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

12、如何认识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战争防御阶段:① 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成为抗战主力,起了重要作用。第一,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梦想,大量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促成了相持阶段的尽早到来;第二,客观上掩护了八路军、新四军的游击战略的实施;第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② 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虽不是主战场,但它进行的游击战争积极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钳制了大量敌军,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世人瞩目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战争相持阶段:① 敌后战场逐渐上升为主战场,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1941年以后,侵华日军转移其主要兵力扫荡根据地巩固占领区,至此,抗日战争的重担完全落在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上,解放区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抗战,成为抗战胜利的台柱子和生力军,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②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只依靠政府和军队作战,使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全面溃败。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确定了反共方针,对外消极抗日,对内积极反共,破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13、列举日军的侵华暴行,谈谈自己的感受。

侵华暴行:①“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②实施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治安肃政”运动,进行“大检举”,厉行十家连坐法,进行惨绝人寰的人体细菌试验,丧心病狂的逼迫中国妇女充当“慰安妇”。③在占领区实施“统制经济”,垄断中国经济,肆意强占农民土地。④在东北大肆推行奴化教育,摧残中华民族文化,妄图消灭东北人民的民族意识。

自己的感受:

14、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经验。

意义:中国抗日战争是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使中国收回了由于不平等条约而失去的一部分主权,也收回了除香港、澳门以外的大部分失地,被强割出50余年的台湾、澎湖列岛等地,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赢得了应有的国际地位,成为26国宣言的四大领衔签字国之一,成为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再次振兴的转折点,它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大的影响。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为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树立了光辉的旗帜,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原因: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坚持全民族抗战路线;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经验:必须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共产党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实行正确的政策和策略,不断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保证抗战的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必须坚持人民战争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放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和扩大抗日根据地,积小胜为大胜,最后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在民族矛盾为主,同时还存在着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的斗争中,共产党必须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抗日战争实践相结合,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夺取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必须把基本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上,依靠自己的力量打败敌人,同时也争取国际援助,建立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15、为什么说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为什么选择了共产党?)

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辛亥革命后,在20世纪前半期的很长一段时期,中国存在着建立一个什么样国家政权的选择,各种势力由此进行激烈的斗争。一是由北洋军阀及后面的国民党集团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资本家的专政,这种政权使中国继续走向更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一是某些中间派别和中间人士代表幻想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社会走向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种政权只能代表少数人、部分人的利益;一是共产党代表的建立有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并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几番较量,几番选择,经过反复检验,第一种道路被彻底抛弃,推翻了蒋家政权。第二种也得不到人民的赞同。只有第三种最终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政治代表的拥护。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在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逐步为人民所信任,并经受长时间的考验,最终成为人民所选中的政治领导。所以说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人民的必然选择。

16、第三条道路为什么归于失败?

①中国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作为中间社会势力的政治代言人,所依靠的社会基础即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异常软弱,并不具备实现第三条路线的资产阶级建国主张的能力和勇气。这是自辛亥革命以来既定的历史事实,也是第三条路线和第三大党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

②国共两党作为决定中国命运的两大政治力量,在围绕国家政权这个根本问题进行政治决斗的关键时刻,都不允许游离于自己阵营之外的所谓“中间派”及其政治路线存在。这是一切政治斗争的必然法则,也是第三条路线和第三大党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③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的动力,已将代表他们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主心骨,不允许在中国建立任何类型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这就注定中间社会势力的资产阶级建国主张失去赖以实现的群众根基,也是第三条路线和第三大党运动失败的社会原因。

④解放战争作为中国历史进程的火车头,在胜利发展中越来越昭示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政策的说服力、吸引力、感召力,促使中间社会势力迅速放弃旧民主主义的立场、转向新民主主义的立场。这是中国时局朝着有利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方向发展的重大表现,也是第三条路线和第三大党运动失败的直接原因。

⑤美国和苏联作为国际上两大对立阵营的代表,基于各自的对华战略目标,都不支持代表中间社会势力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执掌中国的政柄。这是当时国际势力角逐中国的必然态势,也是第三条路线和第三大党运动失败的外部原因。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经验有哪些?

意义: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大事变,是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彻底结束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奴役各族人民的苦难历史,使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真正独立、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劳动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各方面社会主义因素的作用下,必然经由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极大的改变。人民革命在一个占全人类1/4人口的大国取得胜利,冲破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战线,使殖民制度遭到一次致命的打击;同时也推动和鼓舞世界人民的斗争、特别是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事业的向前发展,因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对世界历史都有深远的影响。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更加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真理性。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取得成功的。

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

18、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①有了日益强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这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基本条件。②资本主义经济先天不足,发展维艰,难以承担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任务,这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又一个基本条件。③个体农业的发展状况,也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条件。土地改革使农业生产摆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在一个时期获得迅速发展。④新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是决定我们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外因。⑤向社会主义转变是当时人们的普遍心理要求。

19、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和不足有哪些?

成功经验::①不是用强制没收的方式,而是用和平赎买的方式消灭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②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③在政治上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而且给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安排适当的政府领导职务。

不足:私营工商业的改造也存在缺点和偏差,这主要是因为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来势迅猛,要求过急,速度过快,工作过于粗糙,造成对一部分工商业者的安排、使用不很适当,使他们不能发挥所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同时,在企业改组中,由于合并过多,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下降,商业、服务行业网点撤销过多,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特别是把大量没有剥削的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错定为资本家,使他们卷入到全行业合营中,混淆了劳动者和剥削者的界限,挫伤了他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20、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既有正确的成果,也有失误的教训,但是都是后人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对此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①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新中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大门的时候,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开始的时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直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初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思想。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对工农商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

②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错误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特别是1957年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渐占了上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倾斗争和文化大革命等对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危害。

21、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原因、教训。

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内乱。原因:①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条件下,长期奉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并使之恶性发展,这是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最基本的原因。②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进程没有能够顺利发展,国家的领导体制、组织制度不健全。如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现象、干部职务终身制、官僚主义、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党政不分、法制不健全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等等。这些弊端必然要导致“文化大革命”的悲剧。③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弄清。第四,封建专制主义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遗毒加剧了个人迷信、个人崇拜以及党内个人专断现象的发生。“文化大革命”的结果之一,是个人崇拜、个人迷信、个人专断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教训:①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②必须建设有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保证宪法的尊严,保证人民对国家权力机构和领导人的有效监督。③必须坚持国家工作中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③必须深人地在群众中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道德等精神文明教育,决不允许“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所谓“群众运动”混乱局面再度发生。

22、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伟大转折?

①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会议高度评价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两个凡是”的束缚,为克服多年来“左”倾指导思想,恢复党的优良传统,按正确方向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果断地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全面地对“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拨乱反正,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制定各方面的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方针政策,实行改革开放,使党的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

篇4:管理会计简答答案

高中信息技术

一、文本解读(共50分)

1.在分析《信息技术基础》中开设《数据库系统》这一课目的时,有老师认为编者仅仅是为了向学生介绍简单的数据库知识;也有老师认为不仅是为了简单的数据库知识,更是为了学生后续选修《数据库模块》做铺垫。你支持哪种观点,并论述理由?(10分)

本人支持“编者仅仅是为了向学生介绍简单的数据库知识”这个观点。因为

1、教材内容安排简单,课时少;

2、如果是为了让学生能深入理解数据库,应该跟生活实际和数据库应用程序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数据库的优势;

3、课本安排的数据库内容,容易让学生产生与excel的混淆,还让学生产生为什么要使用数据库的想法。

2.有老师认为,只有与应用程序相结合才能突显出数据库的优势(比如基于网络平台的数据库应用等),教材关于数据库系统的内容编写过于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运用数据库来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意识。你是否支持其观点,并请分析论述?(15分)

支持该老师观点(5分),教材内容仅限于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表和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如果学生不深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非常容易让学生产生混乱的思维,因为这四者并不容易区分和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建立数据库这一节中,只是让学生建立一个简单的数据库表,并不能体现出数据库的优势,而且,建立数据库表,相比建立excel表,更加不容易操作,并不能让学生深刻体会数据库的特点和优势。

3.学习本课时,学生容易将Excel表格与数据库的表格相混淆,请帮助学生区分两者的主要区别。(写出两点以上即可,10分)

电子表格主要作用是报表计算统计,没有数据结构这个概念,不支持支持复杂度查询功能,图形表示能力较强;数据库表格讲究数据的组织方式,有限制,比如关键字不能重复,引用其他关系中的数据,不能是不存在的内容,另外数据库支持复杂度查询功能。(写出一点得5分,二点以上就可得10分)

4.教材提到“在设计数据库的时候,需要规划好这些数据表如何正确表达数据间的联系,力求减少数据冗余”。请回答下例问题:

(1)请解释,什么是冗余?(3分)数据重复存储(3分);

(2)数据库中数据冗余过大,会带来哪些问题?(4分)

资源浪费(2分),效率降低(2分);

(2)只要规划好,就能绝对避免所有的冗余现象吗?(3分)

不能(3分)

(3)举例说明数据库中的数据冗余现象。(5分)

(4)列举两张关联的数据表格中,能出现重复的数据信息即可给分(5分)。

二、目标设定(共20分)

如果把本课作为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请回答第5、6题:

5.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并简要说明理由。(10分)

具体略,重点3分,理由2分;难点3分,理由2分。

6.写出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求写得具体、明确、可操作、行为动词恰当)(10分)

具体略,知识与技能4分(行为动词1分,余下内容3分,下同);过程与方法4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分.三、资源利用与开发(共30分)

7.先请分析自己所任教学生的学情,再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来设计一个对数据库操作的学习任务。(30分)

(1)学情分析,言之有理的,均酌情给分(10分)。如,能准确分析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据库解决学生生活问题的体验、兴趣等均可给分。

篇5:消防安全综合知识简答答题1范文

答:(1)干粉灭火器 原理:窒息、抑制

(2)CO2 灭火器

原理:窒息、冷却

(3)1211 灭火器

原理:窒息、冷却、抑制

(4)泡沫灭火器 原理:窒息、冷却、抑制.怎样正确使用蒸汽灭火设施?

答:蒸汽灭火是窒息灭火的一种,将蒸汽喷射到燃烧区,当燃烧区的氧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火就会熄灭。同时注意,对于一些自燃点低于蒸汽温度的可燃物不能用蒸汽灭火;对于一些易挥发性的溶剂要慎重使用,灭火时,要将蒸汽对准火焰根部,不要吹到人身上,以免人被烫伤。.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答:将干粉灭火器提到可燃物前,站在上风向或侧风面,上下颠倒摇晃几次,拔掉保险销或铅封,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焰根部,一手按下压把,干粉即可喷出。灭火时,要迅速摇摆喷嘴,使粉雾横扫整个火区,由近及远,向前推进,将火扑灭掉。同时注意,不能留有遗火,油品着火,不能直接喷射,以防液体飞溅,造成扑救困难。.发现着火时,应怎样处理?

答:发现着火不要惊慌,应立即用身边灭火器材进行扑救,同时发出信号,向消防队报警,遇紧急行动时要注意:(1)使用身边灭火器扑救,必须与燃烧物质相适应,在外援到来之前有效地控制火势的蔓延;(2)正确处理生产操作,防止火势扩大,以防误操作造成损失增大;(3)正确报警,报警前牢记电话号码,拨通后,要讲清着火点、着火对象、注意听清消防队人问话。.着火源分为哪几类?

答:明火、电能火源、化学火源、炽热物体火源.配电间中的火灾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短路、过电荷、接触电阻过大、电火花、电弧.水的灭火作用是什么?

答: 1、对水的稀释作用; 2、对氧的稀释作用; 3、对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稀释作用;4、水的冲击作用。.防火防爆十大禁令是什么?

答:

(1)严禁在生产装置内吸烟及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有毒、易腐蚀物品进入生产厂区内。

(2)严禁未按规定办理用火手续,在生产厂区内进行施工用火或生活用火。

(3)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油气区内工作。

(4)严禁穿带铁钉的鞋进入油气区及易燃、易爆区工作。

(5)严禁用汽油、易挥发性溶剂油擦洗设备、衣物、工具及地面等。

(6)严禁未经批准的各种机动车辆进入生产装置区、罐区及易燃易爆区。

(7)严禁就地排入易燃、易爆物料及化学危险品。

(8)严禁在油气区内用黑色金属或易产生火花的工具敲打、撞击和作业。

(9)严禁堵塞消防通道及随意挪用或损坏消防设施。(10)严禁损坏厂内各类防爆设施。.身上着火,为什么不能奔跑?

答 : 发生火灾时 , 如果身上着了火 , 千万不能奔跑。因为奔跑时 , 会形成一股小风 , 大量新鲜空气冲到着火人的身上 , 就像是给炉子扇风一样 , 火会越烧越旺。着火人乱跑 , 还会把火种带到其他地方 , 引起新的着火点。

10.气体火灾有什么特点?

答:发展速度快、面积大、温度高、破坏力强,易造成人员伤亡,易发生爆炸。

11.干粉灭火剂适合扑救哪些物质的火灾 ?

答 : 主要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火灾。

12.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

答 :(1)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 使温度低于燃点 , 促使燃烧过程停止;(2)窒息法。减少燃烧区域的氧气量或采用不燃烧物质冲淡空气 , 使火焰熄灭。例如用砂土埋没燃烧物 ,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火灾;(3)隔离法。把燃烧物与未燃烧物隔离。例如将起火点附近的可燃、易燃或助燃物搬走;(4)抑制法。让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 , 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

13.拨打“ 119” 报火警时 , 应讲清哪些事项 ?

答 :(1)要讲清楚起火单位、村镇名称和所处区县、街巷、门牌号码;(2)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大小如何、有无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是否有人员被围困;(3)要讲清报警人的姓名、单位及使用的电话号码;(4)清楚、简洁地回答消防队的询问。

14.就寝前和外出前应做那些检查?

答: 检查电气、煤气 是 否关闭、烟火 是 否熄灭。

15.居家逃生计划应怎么做?

答:(1)应先熟悉所住楼层的各逃生路线,并随时做好迅速撤离的准备;(2)平日应与家人预先模拟火灾一旦发生时,应循什么途径逃生,以及到约定会合地点;(3)应熟悉所住楼层内的消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16.为了自身安全,进入陌生场所应该先了解什么?

答:(1)避难逃生方向;(2)安全门、梯位置,及是否未关闭、是否上锁;(3)查看消防栓、缓降机、救助袋等各项灭火、避难器具位置。17.一旦发生火灾怎么办?

答:一旦发生火灾,一方面要组织人采用正确的灭火方法和选用适当的灭火工具积极扑救;在密闭的房间内起火,未准备好充足的灭火器材时,不要打开门窗,防止空气流通,扩大火势。一方面赶快打电话报警,火警电话“119”。西区保卫处值班电话2773,报警时要沉着、冷静,讲清楚着火单位、区县、街道名称、门牌号码、着的什么东西、火势怎样、报警人姓名及使用电话号码。报警完后要派人去街道口迎候消防车,以便及时达到着火地点。

18.发生火灾时你应注意的事项?

答:(1)切忌慌乱,判断火势来源,采取与火源相反方向逃生;(2)切勿使用升降设备(电梯)逃生;(3)切勿返入屋内取回贵重物品;(4)夜间发生火灾时,应先叫醒熟睡的人,不要只顾自己逃生,并且尽量大声喊叫,以提醒其他人逃生。19.引起火灾蔓延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和飞火。

20.为什么保险丝不能用铜、铁丝代替? 答:因为铜、铁丝的熔点比保险丝的熔点高,在电流突然增大时,不能即刻熔断,起不到切断电流的保险作用,会使电气设备因短路或过载而起火。

21.单位和居民对消火栓的管理应注意什么?

答:不准以任何理由埋压、圈、占和损坏消火栓,不准在消火栓周围堆放物品、堵塞通道、妨碍使用。

22.仓库防火负责人有什么职责?

答:(1)组织学习贯彻消防法规,完成上级部署的消防工作;(2)组织制定电源、火源、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和值班巡逻等制度,落实逐级防火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3)组织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4)组织开展防火检查,消除火险隐患;(5)领导专职、义务消防队组织和专职、兼职消防人员,制定灭火应急方案,组织扑灭火灾 ;(6)定期总结消防安全工作,实施奖惩。

23.电气设备引起火灾的原因有几种?

答:①短路;②过负荷;③接触电阻热;④电火花和电弧;⑤照明灯具、电热元件、电热工具的表面热;⑥过电压;⑦涡流热。

24.火灾发生后如何防止烟流从门缝进来?

答: 利用胶布或沾湿毛巾、床单、衣服等塞住门缝。

25.当衣物着火时如何处置?

答: 最好脱下或就地卧倒,用手覆盖住脸部并翻滚压熄火焰,或跳入就近的水池,将火熄灭。

26.火灾时如果你被困在室内如何待救?

答:(1)至易获救处待救(如靠近大马路之窗口附近,或与入口较近之房间等);(2)设法告知外面的人(用电话、手机通知119你受困的位置,或直接以衣物、灯光于

窗口呼叫);(3)防阻烟流串进来。27.日光灯为什么会引起火灾?

答:日光灯的镇流器如果散热条件不好或与灯管配套不合理,其内部温度逐渐增高,线圈绝缘强度将遭到破坏,造成匝间短路,产生高温或因接触不良产生火花,造成周围可燃物燃烧起火。28.如何扑救电气设备的火灾?

答:(1)首先断绝电源。(2)在带电情况下,可用二氧化碳1211和干粉灭火器扑救。但应注意不要让人身体的任何部分接触带电体,并注意通风。(3)如果断电后和其它火灾扑救方法相同。

29.使用电褥子应注意什么?

答:为防止电褥子引起火灾,使用中一不要折叠;二不要使用时间过长;三不要使用自制的电褥子;四用完必须切断电源。30.有的电冰箱为什么会爆炸起火?

答:电冰箱爆炸起火,主要是有些人在使用冰箱时,把一些闪点低的化学危险物品和药品放入冰箱内保存。因为冰箱所使用的都是非防爆电器,电源自动切换,控制元件的触点上会并发出电火花,当电冰箱内温度在 零 度左右时,闪点低于 零 度的物质,在箱内会发出一些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起火。31.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辐射热。辐射热是影响防火间距的主要因素,辐射热的传导作用范围较大,在火场上火焰温度越高,辐射热强度越大,引燃一定距离内的可燃物时间也越短; ②热对流。这是火场冷热空气对流形成的热气流,热气流冲出窗口,火焰向上升腾而扩大火势蔓延。由于热气流离开窗口后迅速降温,故热对流对邻近建筑物来说影响较小;

③建筑物外墙开口面积。建筑物外墙开口面积越大,火灾时在可燃物的质和量相同的条件下,由于通风好、燃烧快、火焰强度高、辐射热强。相邻建筑物接受辐射热也较多,就容易引起火灾蔓延;

④建筑物内可燃物的性质、数量和种类。可燃物的性质、种类不同,火焰温度也不同。可燃物的数量与发热量成正比,与辐射热强度也有一定关系;

⑤风速。风的作用能加强可燃物的燃烧并促使火灾加快蔓延。

另外,相邻建筑物高度、建筑物内消防设施、灭火时间等对防火间距均有一定的影响。

32.确定防火间距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很多,在实际工程中不可能都考虑。除考虑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构)筑物的使用性质、生产或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等因素外,还考虑到消防人员能够及时到达并迅速扑救这一因素。通常根据下述情况确定防火间距:

①考虑热辐射的作用。火灾资料表明,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低层民用建筑,保持 7 ~ 10m 的防火间距,在有消防队进行扑救的情况下,一般不会蔓延到相邻的建筑物;

②考虑灭火作战实际需要。建筑物的建筑高度不同,需使用的消防车也不同。对低层建筑,普通消防车即可;而对高层建筑,则还要使用曲臂、云梯等登高消防车。为此,考虑登高消防车操作场地的要求,也是确定防火间距的因素之一;

③考虑节约用地。在进行总平面规划时,既要满足防火要求,又要考虑节约用地。在有消防扑救的条件下,能够阻止火灾向相邻建筑物蔓延为原则。

33.防火间距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答:建筑物间的防火间距受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高度、使用性质等方面的制约。建筑物耐火等级高,防火间距可以小一些,建筑物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就要大一些;高层建筑防火间距要大一些,多层建筑防火间距可以小一些;生产、储存危险性大的厂房、库房,防火间距要大一些;生产、储存危险性小的厂房、库房,防火间距就可以适当小一些。①一般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m)见下表:

耐火等级一、二级

级 一、二级 7 9

级 8 10

其他民用建筑

群房 一、二级 6 6

耐火等级

三级 7

四级 9

级 10 12

②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m)见下表:

建筑类别

高层建筑

裙房

米。

34.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有哪些?

答: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火灾也随之增多。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有如下特点: 高层

建筑 9

③甲、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25 米,距重要的公共建筑不宜小于 50 ①火势蔓延快,途径多。高层建筑内电梯井,各种管道井比较多,发生火灾能很快形成“烟囱效应”,造成火灾扩大蔓延;

②人员疏散困难,伤亡严重。由于高层建筑比较高,火灾时,人员要安全撤离建筑物,需要较长的时间,再加上火灾时,人员极度恐慌,造成疏散困难。据国外报道,高层建筑一次火灾死亡上百人的事故时有发生;

③火灾扑救困难。由于高层建筑比较高,发生火灾后,消防车很难达到,只能靠内部的消防设施扑救。目前消防云梯只能在 50 米左右,而高层建筑有的竟达 200 多米,火灾扑救相当困难;

④易燃合成材料多,燃烧猛烈。为了减轻结构自重,方便建筑上的空间布局和室内装饰的美观,不少高层建筑大量使用了可燃、易燃的建筑装饰材料和涂料,这些材料不仅易燃,而且燃烧后能释放毒气,造成人员中毒死亡。

35.高层民用建筑附近是否可以埋设易燃、可燃类液体储罐?

答:高层民用建筑附近不得设置甲、乙类液体储罐。为高层民用建筑服务的丙类液体储罐可以埋设,但储罐总储量不应超过 15 立方米,当直埋于高层建筑或裙房附近,面向油罐一面 4 米范围内的建筑物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以不限。这是因为许多高层建筑内部使用锅炉,丙类液体作为锅炉的燃料,而丙类液体的火灾危险性比甲、乙类液体的火灾危险性要小,故可以埋设。但超过上述规定时,必须按储罐与民用建筑之间的要求确定防火间距。36.高层民用建筑内为什么不能使用瓶装液化气?

答: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容易燃烧爆炸的可燃气体,其爆炸下限约 2% 以下,比重为空气的 1.5 — 2 倍,火灾危险性大。它通常以液态方式贮存在受压容器内,当容器、管道、阀门等设备破损而泄漏时,将迅速气化,遇明火就会燃烧爆炸。国内外都有不少建筑物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发生燃烧爆炸的惨痛教训。而高层建筑运输不方便,如用电梯运输气瓶,一旦液化气漏入电梯中,容易发生严重爆炸事故。鉴于液化石油气火灾的危险性大和高层建筑运输不方便,故《高规》规定,高层建筑内使用可燃气体作燃料时,应采用管道供气,而不准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

37.高层建筑使用液化气供气有哪些防火要求?

答:高层建筑内严禁使用瓶装液化气,但如果设置集中瓶装液化石油气间,室内采用管道供气,高层建筑是可以采用瓶装液化气供气的,但瓶装液化气间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①总储量不超过 1 立方米的瓶装液化气间,可与裙房贴邻建造; ②总储量超过 1 立方米,而不超过 3 立方米的瓶装液化石油气间,应独立建造,且与高层建筑和裙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10 米;③在总进气管道、总出气管道上应设有紧急事故自动切断阀;④应设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

38.什么叫防火分隔物?常用的防火分隔物有哪些?

答:防火分隔物是指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且能把建筑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较小空间的物体。防火分隔物一般用在防火分隔墙上,或通风、排烟系统管道上,以防止火灾的扩大蔓延。

常用的防火分隔物有:

①防火墙。防火墙是由不燃材料制成,直接设置在建筑物基础上或钢筋混凝土框架上,具有耐火性的墙。防火墙的耐火极限,目前《建规》规定是 4 小时,《高规》的规定为 3 小时;

②防火门。在一定的时间内,能耐火、隔热的门。这种门通常用在防火分隔墙、楼梯间、管道井等部位,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防火门按其所用的材料可分为钢质防火门、木质防火门和复合材料防火门。按耐火极限可分为甲级防火门(1.2h)、乙级防火门(0.9h)、丙级防火门(0.6h);

③防火窗。在一定时间内,能耐火、隔热的窗。它通常装在防火墙或防火门上;

④防火卷帘。这种卷帘,在一定时间内能耐火。它通常用在设防火墙有困难的自动扶梯、中庭等开口部位,起隔火、隔热作用;

⑤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防火阀安装在通风、空调系统的送风、回风管道上,平时处于开启状态,火灾时,当管道内气体温度达到 70 ℃时关闭,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排烟防火阀安装在排烟系统管道上,当管道内气体温度达到 280 ℃时,自行关闭,起阻火隔烟作用。

39.建筑物内为什么要划分防烟分区?

答:大量资料表明,火灾现场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烟害所致。发生火灾时首要任务是把火场上产生的高温烟气控制在一定的区域内,并迅速排出室外。为此,在设定条件下必须划分防烟分区。设置防烟分区主要是保证在一定的时间内,使火场上产生的高温烟气不致随意扩散,并进而加以排除,从而达到有利人员安全疏散,控制火势蔓延和减小火灾损失的目的。40.怎样划分防烟分区?

答:防烟分区一般根据建筑物的种类和要求不同,可按其用途、面积、楼层划分:

①按用途划分

对于建筑物的各个部分,按其不同的用途,如厨房、卫生间、起居室、客房及办公室等,来划分防烟分区。按此种方法划分防烟分区时,应注意对通风空调管道、电气配管、给排水管道以及采暖管道等穿墙和楼板处,应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

②按面积划分

在建筑物内按面积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基准防烟分区,这些防烟分区在各个楼层,一般形状相同、尺寸相同、用途相同。不同形状和用途的防烟分区,其面积也宜一致。每个楼层的防烟分区可采用同一套防排烟设施。

③按楼层划分

在高层建筑中,底层部分和上层部分的用途往往不太相同,如高层旅馆建筑,底层多布置餐厅、接待室、商店、会计室、多功能厅等,上层部分多为客房。火灾统计资料表明,底层发生火灾的机会较多,火灾概率大,上部主体发生火灾的机会较小。因此,应尽可能根据房间的不同用途沿垂直方向按楼层划分防烟分区。

41.什么形式的疏散楼梯更利于人员疏散?

答:楼梯是楼层建筑垂直交通工具,是安全疏散的重要通道。根据防火要求,可将楼梯间分为开敞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室外楼梯间四种形式。

(1)开敞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是指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相通的楼梯间。敞开楼梯间在低层建筑中广泛采用。由于楼梯间与走道之间无任何防火分隔措施,所以一旦发生火灾就会成为烟火蔓延的通道,因此,在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中不应采用。

(2)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中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①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②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③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的房间隔开。

(3)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其形式一般有带封闭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阳台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凹廊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等。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①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②前室的面积,对公共建筑不应小于 6m 2,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 10m 2 ;对于居住建筑不应小于 4.5m 2,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 6m 2 ;对于人防工程不应小于 10m 2 ;

③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4)室外疏散楼梯

室外疏散楼梯是指用耐火结构与建筑物分隔,设在墙外的楼梯。室外疏散楼梯主要用于应急疏散,可作为辅助防烟楼梯使用。

室外疏散楼梯的设置要求:

①楼梯及每层出口平台应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1h , , ;

②在楼梯周围 2m 范围内的墙上,除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疏散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不应正对梯段;

③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 0.9m,倾斜角一般不宜大于 45 °,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 1.1m。

综上所述,防烟楼梯间防烟效果最好,更有利于人员疏散,其次是室外疏散楼梯、封闭楼梯间,开敞楼梯间不能隔烟阻火,不利于人员疏散。

42.高层建筑为什么要设消防电梯?

答:普通电梯的平面布置,一般都敞开在走道和电梯厅,火灾时一旦电源切断即被停止使用。因此,普通电梯无法供消防队员扑救火灾用,若消防队员攀登楼梯扑救火灾,根据有关部门对消防队员登楼能力测试,只在九层及九层以下,再高消防队员就没有体力来扑救火灾,故为了尽快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国家消防规范规定下列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

①一类公共建筑;

②塔式住宅;

③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④高度超过 32 米的其它二类公共建筑。

43.公共建筑的疏散门为什么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答:公共建筑的人员较多,疏散门是人员安全逃生的必经之地,发生火灾时,惊慌失措的人流会造成拥挤而无法打开疏散门,只有当疏散门朝疏散方向开启,既使人流在疏散门口拥挤也能很快把门推开,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所以公共建筑的疏散门应采用平开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而不应使用侧拉门、转门、吊门等。疏散门的最小宽度一般不应小于 0.9 米。

44.为什么超过 100 米的高层建筑要设直升飞机停机坪?

答:超过 100 米的建筑,一般层数都较多,容纳的人员多,人员疏散一般通过楼梯向室外疏散。在这样的建筑中,处于较高层的人员,如果要疏散到室外,需要走过较多楼层,花较多时间,特别是处在着火层的上层部分,如果楼梯被火烟封死,人员就无法通过楼梯向下疏散,只有朝屋顶上跑,设置直升飞机停机坪,就是为了在火灾情况下利用直升飞机在屋顶救人,减少人员伤亡,故《高规》规定,超过 100 米的建筑宜设直升飞机停机坪。45.哪些厂房应采取防爆措施?

答:具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应采取防爆措施;厂房防爆可采用轻质屋盖、轻质墙体,易于泄压的门、窗作为防爆泄压设施;厂房的泄压面积与厂房体积的比值(m 2 /m 3),一般宜采用 0.05 ~ 0.22 ;体积超过 1000 m 3 的建筑,比值可适当降低,但不宜小于 0.03 m 2 /m 3。

46.高层建筑为什么要设置消防车道?

答:消防车道是消防车救火、通行的专用道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如果没有消防车道,消防车就无法接近建筑物,无法进行火灾扑救。故高层建筑应设消防车道。

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高层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 150 米或总长度超过 220 米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4 米。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 5 米,距路边不应超过 2 米。

47.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为什么应采用同一型号规格?

答:高层建筑依靠室内自救为主,室内消火栓是高层建筑重要的灭火设施,如果各楼层不采用统一的规格型号,火灾时,各楼层的水枪、水带不能互用,必然影响火灾扑救,故室内消火栓应采用统一规格型号,具体要求是:

①消火栓的栓口直径为 65MM ; ②水带长度不应超过 25M ; ③水枪喷嘴口径不应小于 19MM。48.高层建筑为什么要设高位消防水箱?

答:高层建筑消防给水,一般都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设置高位消防水箱,是为了保证失火前 10 分钟的消防用水。如果高层建筑采用高压给水系统,就可以不设高位消防水箱。高压消防水箱储水量应满足下列要求:①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 18 立方米;②二类公共建筑和一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 12 立方米;③二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 6 立方米。

49.建筑物内为什么一般要求设置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答: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一套不需要人工操作的自动灭火系统,它主要通过失火时的温度变化,喷淋头自动破裂喷水来实施灭火。它主要有:

①闭式喷头;②水流指示器;③末端试水装置; ④湿式报警装置; ⑤管道; ⑥水泵等部件组成。

常见闭式喷头有: 57 ℃(橙色)、68 ℃(红色)、79 ℃(黄色)、93 ℃(绿色)四种。

多层、高层公共建筑一般体量较大,发生火灾有时不可能及时发现,设置喷淋系统,不管有人无人,一旦失火,喷淋系统就会自动动作,有效扑救火灾。所以,重要的公共建筑一般都要求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50.建筑物内为什么一般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一套不需要人工操作的自动报警系统,一旦建筑物内某个部位发生火灾,火灾探测器就可以通过现场的烟、温变化,通过电讯号传给消防控制室,告知值班人员某个部位失火,或启动灭火系统自动灭火。火灾报警系统主要有:

①触发器件;②火灾报警装置;③火灾警报装置;④消防控制设备;⑤电源等部件组成。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高层建筑、大型建筑不断涌现,但值班人员有限,采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只要某个部位失火,火灾探测器就可以很快把火灾信号传递出去,尽早地发现火情。所以,高层建筑、重要的公共建设一般都要求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51.火灾探测器分几类?

答:一般分五类:①感烟火灾探测器;②感温火灾探测器;③感光火灾探测器;④可燃气体探测器;⑤复合火灾探测器。

52.高层建筑为什么要设排烟设施?

答:高层建筑一般体积大,疏散走道长,一旦发生火灾,烟气不能及时排到室外,一是影响人员疏散,二是影响人员灭火,造成人员中毒伤亡,故高层建筑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

①长度超过 20 米的内走道;

②面积超过 100平方米,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③高层建筑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53.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排烟有何要求?

答:排烟有机械排烟和自然排烟两种方式,当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采用外窗自然排烟时,其可开窗面积应按下列要求设置:

①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不应小于 2平方米;

②当两者合用前室时,不应小于 3平方米。

③当防烟楼梯间、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时,防烟楼梯间应保持不小于 50Pa 的风压,前室不小于 25Pa 的风压。

54.高层建筑消防用电对供电负荷有何要求?

上一篇:团委爱心捐赠仪式主持人、领导、代表讲话稿下一篇:隔海捎来一只风筝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