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绩溪农村调查报告

2024-05-08

安徽绩溪农村调查报告(通用6篇)

篇1:安徽绩溪农村调查报告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农业税费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努力。特别是200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三农”问题再次成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增收、农业的发展也再次获得新的机遇。据有关报道,2004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的1500亿元,今年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9.2%,创下了八年来同期农民收入最高实际增幅。同时,全国农民税费负担下降幅度达到36.3%。全国春播粮食面积出现“恢复性增长”(1)。但是,关心“三农”问题的人更希望了解的是:农业扶持措施给我国农村各地具体带来了一些什么变化,我国农村目前的实际状况究竟怎么样,主要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什么解决办法等,这就是我们本次农村调查的目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业状况千差万别,我们的调查只能从一个局部反映农村的实际情况。为了使我们的调研得到公众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我们选择了一个相对具有一定代表意义和比较容易受人关注的调查点——安徽省绩溪县。因为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中国最初的改革开放就发端于安徽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绩溪县位于皖南地区,是一个山区贫困县,同时又是胡锦涛总书记的故乡。我们希望这次调研获得的研究成果既能对了解我国农村的具体情况提供一定的参考,又能直接推动绩溪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绩溪农民的基本经济状况本次调查于2004年8月初实施,调查对象随意选择了绩溪县比较贫困的伏岭镇大障村和家朋乡幸福村(均为行政村),历时五天,主要采用入户访谈的方式,在个别地方还借宿于农户家中。大障村访问了八家农户,幸福村访问了四家农户,并分别与两个村的村长(幸福村为前村长)进行了较长时间的交谈。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两村概况和农户的基本经济状况如下: 大障村位于绩溪县东南绵延几十公里的障山大峡谷中间,距峡谷外最近的水村大约18公里。全村有306户,大约1100人,耕地只有谷间和坡地上的大约500亩旱地,但拥有5000多亩竹山和超过5000亩荒山。当地村民传说,他们的祖先打“长毛”(太平天国)时避难逃到这里,后来就定居于此。大障村共包括七个小的自然聚落,在改革开放以前,村民主要靠在峡谷的山坡上种玉米维持生活。后来山里的竹笋、茶叶和山核桃等越来越值钱,他们便逐渐放弃了玉米种植,粮食靠去峡谷外面的水村购买大米(籼米)。全村已经全部实现通电和通自来水(山泉水),一些农户还安装了电视信号卫星接受天线.太阳能热水器和电话。有一条简易狭窄的乡村公路贯通全村,并与外部相连。据村长介绍,该村农民年平均纯收入大约是1500元左右,收入来源主要由外出打工收入和山区特产(竹笋、茶叶和山核桃等)两部分组成。另外村里有一个浙江人开办的小型有色金属矿,村里有数人在那里打工。据我们入户访谈了解的情况,有的农户仅山区特产年收入就达3000元以上,最高可达10000多元(1户从事菊花种植,2户靠山核桃收入),但也有的农户山区特产收入不到1000元,有的甚至收入为零。导致这种巨大差距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土地、竹山和荒山的承包数量差距很大。村里的承包是1981年确定下来的,几十年没有调整过,造成承包面积的差距越来越大,有的农户家里甚至没有承包地和承包山。另一个原因是每个农户承包的山地和旱地里的资源不同(土地的位置、毛竹出笋率和拥有山核桃的数量等),以及经营状况不同,有的农户因为外出打工或缺乏经营能力等原因,无力兼顾毛峰茶等的种植经营。外出打工收入主要由劳动力数量决定,也有个别外出打工获得成功以后举家外迁的例子。幸福村位于绩溪县东北的家朋乡,地形以谷底盆地的浅丘为主,是一个以农业种植业为主的村子。全村有460户,1600多人。共拥有水田1100多亩和旱地200多亩,水田主要是梯田,还有少量荒山资源。幸福村也由多个自然聚落组成,乡村公路可以通到附近,但还没有与多数聚落连接上。从比邻的家朋乡坎头村里拥有的明代节妇坊、听泉楼和祠堂等历史文物,可以看出这里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明代中叶家朋地区就是绩溪第十五都的中心。该村一位刚满70岁的小学退休教师介绍说,过去幸福村是一个丰衣足食的传统乡村,人们以农为主,只是在农闲时到附近地区打一点零工。现在变成了以打工为主,只剩下老弱病残在家维持农业生产。其他水、电和通讯等条件与大障村基本相似。据前村长介绍,该村农民的年平均纯收入只有700-800元左右。种植水稻主要用于自给,余粮用作猪饲料等,很少出售。现金收入主要靠养猪、养牛和打工。该村也存在承包地多寡不均问题,但农业收入差距没有大障村大。土地流转主要属于小范围的余缺调剂,没有出现种植和养殖大户。近几年有部分农户试种药材,去年前村长家种药材每亩获得了2000多元收益。此外由于乳猪市场看好,所以每家每户都在养母猪,最近的行情每个8、9斤的仔猪可以卖到100多元,但还没有形成产业化。该村有一户农家在外地开办了制药厂,还有几个农民当上了建筑业的包工头。也有个别农户在广东等地打工获得了成功,已经回来把父母接走了。从两个村的农民生活状况来看,绝大多数农户已经完全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本地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大障村的山货经济既存在资源不足和稳定性不够(例如各地山核桃的大规模栽种必然会因为需求的相对饱和而导致价格下降)的问题,又存在一定的环境隐忧(例如茶树栽培对水土保持的破坏)。幸福村的问题主要是农业商品化程度比较低。两个村都以外出打工作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手段。〖第一┆范文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二、外出打工者与他们的家庭 大障村村长估计,该村青壮年大约有500余人,其中大约有350人常年在外面打工。幸福村前村长也估计该村至少应该有300多人常年在外面打工。两处打工的主要去向都是近邻的浙江、上海以及广东、福建等地,大障村打工者从事厨师和缝纫等职业者较多,幸福村则以从事木工、泥水工和油漆工等建筑装修业者为主。根据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有的家庭子女都在外面打工,父母年老多病,主要靠子女打工收入来赡养。老邵是我们认识的第一个大障村人。他今年47岁,1987年开始从事贩卖山区特产的贸易,后来因为资金周转发生困难,又去学习厨师手艺,现在属于两栖型,常年在上海从事餐饮和山货贸易。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两个儿子和一个弟弟都在上海的餐馆里当厨师,而且多年以来他还从当地带出30多人到上海。老邵的家是一座当地常见的普通两层楼房,除了上面介绍的水电、通讯设施以外,家里还有一些农村比较少见的家用电器,而且还用上了城镇里的人才使用的煤气罐。他夫人常年在家留守,管理家里的承包竹山和荒山,可以轻松获得将近3500元收入,同时也帮助老邵收购山货等。但老邵在上海的住处却简陋得让我们吃惊:与弟弟和其他三个同村的打工者5人合租了一间大约12平方米的破旧楼房(月租金250元),除了围着四壁摆放了四张单人床之外,再没有什么其他家具,衣服全部用衣架挂在绳子上面。现在老邵处于半失业状态(因为他还从事一点山货贸易),正准备租房开一家“夜排挡”,以解决生计问题。周小姐是来自湖北十堰的大障村外来媳妇,现年25岁。她与丈夫是在福建晋江台湾人办的鞋厂打工认识并结合的,现在两个人还在该厂工作。由于要赶工期完成订单,她每天早上5点半上班,下午5点下班,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而且全年没有休息日。工资是计件,不熟练的新手刚开始每月只能拿到300-400元工资,平均工资大约是500-600元。她本人是工作多年的熟练工,可以拿到1000多元。但是很累,特别是现在天气热,需要不停喝水。最近实在热得受不了,强行辞职(老板雇不到人,不想让她离开)回家,打算休息几个月再去。幸福村前村长的儿子现年35岁,1991年参军在北京警备司令部服役,退伍后留在北京打工,现在已经是从事工程装修的包工头。夫人与六岁的儿子也在北京。根据我们在两个村里的部分调查,大致可以看出打工工种相对比较集中,找工作的方式主要靠亲朋好友介绍,说明可供打工者选择的范围不大。从打工者的发展情况来看,靠打工挣钱获得成功的仍然是极少数,多数打工者的工作既累工资收入又不是很高,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特别让我们忧虑的是,打工者尤其是女性打工者的学历偏低,多数在初中和初中以下。大障村一家农户两个女儿都是小学还没有毕业就辍学了,现在外面从事服装加工工作,小女儿还不满15岁。好几个还在上初中的孩子的家长向我们表示,孩子成绩不好,不想读书,所以初中毕业后也会让他们去打工。在幸福村,村民为了证明多读书无用,告诉我们∶邻村有一家穷苦的农户含辛茹苦让孩子读完了大学,可是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孩子一时想不通竟然寻了短见。

三、农村男性结婚难的问题 在大障村调查时我们注意到,该村的未婚大龄男子比较多,于是我们请村里的会计为我们做了一个统计。会计根据手里的户口登记资料统计了全村25岁至60岁男性的情况,统计结果见下表∶ 年龄段 男性人口数 未婚者数 百分比 备注 25—34 115 45 3935---44 115 41 36 其中残废者三人 45---54 129 16 12 其中痴呆者一人 55---60 31 1 3合计 390 103 26因为当地男性的初婚年龄普遍在25岁以下,25岁以后已经开始步入结婚难的男子队伍了,因此我们的统计年龄从25岁开始。结果让我们非常吃惊∶该村竟然有四分之一以上的男性面临结婚难的问题。据说当地也曾经有过去贵州、四川等地买媳妇的事,但很快受到了有关部门制止。贫困是造成结婚难问题的首要原因。该村前党支部书记告诉我们,改革开放以前的人民公社时期,由于茶叶比较值钱,所以当地比外面种植粮食的地方富裕,该村的劳动力一个工分值一元钱,而外面只值3、4角。改革开放以后,茶叶价格相对贬值,而外面的其他地区挣钱的路子越来越多,大障村就变得相对贫困起来了。这个说法从未婚者主要集中于45岁以下年龄段现象可以得到一定的征实。结婚难的第二个原因我们推测可能因为地理环境比较闭塞。但是从上面的统计资料来看,1986年当地的简易乡村公路通车似乎并没有对结婚难问题产生足够的积极影响。结婚难最重要的原因当然还是男性本身的素质问题。上面的统计资料显示痴呆和残废者比例并不高,因此生理素质应该不是主要原因,但前面提到的受教育程度较低显然是一个重要原因。当我们与几位大龄单身汉交谈问及为什么不出去打工挣钱时,有位过路村民插嘴训斥他们太懒。老邵指出当地有些男子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出去打工有困难。实际上当地已经有不少男青年像周小姐的丈夫一样在打工中找到了自己的心上人。老邵的大儿子24岁,刚刚在上海完婚,女方是江西人。小儿子22岁,明年也准备在上海结婚,女方是安徽其他地方的人。但老邵的六弟40岁、七弟35岁,尽管也在外地打工,至今却仍然是单身。在幸福村调查时我们也发现不同程度地存在男性结婚难的问题。在该村一个叫做梅干村的自然聚落里我们碰上了许先生和他哥哥。许先生大约37岁,哥哥50岁左右,他们兄弟共四人,哥哥是老二,他排行老四,两人均尚未结婚,与83岁的老母共同生活。据许先生介绍,他们村(指梅干)总共54户,像他这样的单身汉有十多人。后来与幸福村前村长谈到男性结婚难的问题时,他说该村的这类情况并不是很多,主要集中在梅干村。

四、当地政府的努力与不足 在绩溪县农委提交安徽省农委检查组的一份汇报贯彻执行中央一号文件和安徽省委8号文件精神的报告中谈到,他们主要开展了抓宣传发动、抓春耕备耕、抓重点突破,化解耕地撂荒难题和抓劳务经济等方面的工作,组织开展了“科技下乡”,将水稻优良新品种和农业适用技术送到到村送到户,为今年粮食生产开好头(2)。另据宣城市政府网站的报道,绩溪农业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绩溪县农民现金收入达1344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2.9%,增长原因主要是种养收入增长、农产品价格持续稳定在高价位运行、劳务收入增加和惠民政策。惠民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发放粮补资金44万元,农业税率减少2.2个百分点。目前,良种补贴正在落实中,涉农收费秩序也正在进一步规范。(3)。在绩溪农村我们调查的所到之处,虽然也了解到政府作出的一些努力,但更多听到的是农民的抱怨。在大障村,村长告诉我们农业(特产)税几年前就不交了。我们还看到在村前的简易乡村公路旁有一块2002年立的“人饮解困工程碑”,落款是绩溪县水务局和伏岭镇人民政府。据老邵介绍,该工程主要由村民集资,政府给予一些困难户一定的补助。除此之外,主要听到的是农民对于政府腐败、承包土地问题、教育问题和修路问题的一些抱怨。在幸福村,前村长告诉我们按照省里的规定,农业税率应该减少两个百分点,但当地实际上只是今年开始取消了农业附加,此外还发放了每亩10.2元粮补资金(上海是60-80元),良种补贴还没有发放。但村民却否认得到了税费减免和粮食补贴,还说有关方面为了堵农民的口,给每人发放了一元钱。该村村民除了同样抱怨政府腐败、承包土地问题、教育问题和修路问题之外,还投诉有人将被雨水浸泡过的种子卖给农民,使农业生产蒙受了重大损失,政府有关部门却对农民的反映不理不睬。前村长也提出,本村的退耕还林款至今还没有兑现。

篇2:安徽绩溪农村调查报告

安徽绩溪龙川导游词1

各位旅客朋友,大家好!在地势独特、风景优美的绩溪坑口村有一座古祠,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川胡氏宗祠,有关专家赞誉它是中国古祠一绝。

据历史记载,龙川是坑口村的古称。村前有龙须山,村中有一条小溪(称川)穿村而过,古称龙川。后人认为小溪(又称坑)出口流入登源大河,龙可以畅溪,故改为坑口。这个传说至今仍在百姓中流传。龙川胡氏宗祠始建于宋,明嘉靖年间大修。坐北朝南,前后三进,由影壁、平台、门楼、庭院、廊庑、尚堂、厢房、寝室、特祭祠等九大部分组成。宗祠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的建筑手法。令人有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之感。

对于胡姓儿孙来说,绩溪是他们非常辉煌的一块家园。唐代,绩溪出了个散骑大将军胡宓;宋代,出了个以两劾秦桧而名垂青史的监察御史胡舜陟;明代出过奕世尚书胡富、胡宗宪;清代,出了徽墨名家胡开文、红顶商人胡雪岩;近代出了著名学者胡适;当代,出了国家副主席胡__……这一个个名字,使青史留芳,为胡姓生色。清末光是胡姓祠堂绩溪全县就有30座。

宗祠是古徽州聚族统宗,维护宗族的建宗法制的产物。对现今说已失去它的作用和意义,但它的木雕艺术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作为历史文物来研究有它特有的考古和观赏价值。尤其是它的木刻花雕独树一帜,形成自有的艺术风格,可谓木雕艺术的一颗“明珠”,“古祠一绝”的含义也就在其中。宗祠的木雕基本分布门楼、正厅落地窗门、梁勾梁托和后进窗门等4大部门,均以龙凤吉祥、历史戏文、山水花鸟、优美境地等画面为立意构图。花雕采用浮雕、镂空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技艺手法,图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高大门楼的雕刻是以历史戏文和龙狮相舞为主体的图案构成。门楼22米宽斗拱承挑屋檐、翘首腾空。门楼前后两间各有6根石柱、5根月梁和方梁,结构严密,布局匀称。方梁梁面雕刻“九狮滚球遍地锦”、“九龙戏珠满天星”的精致图案;两旁则是内容各异的历史戏文,文武百官,聚集一堂,三军听令,跃马横刀,一幅幅鏖战沙场的画面展现眼前,仪门上彩绘蔚迟恭、秦叔宝两门神把守大门,两旁石鼓相依,大狮对峙。

越过古祠的大天井便是中进(即正厅),乃是族长举行祭典的大堂。它由14根直径166厘米的银杏树圆柱、柱基采用枣木刻成莲花瓣托、架着大小54根冬瓜梁,结构为抬梁和穿斗式相结合,显得威武壮观。正厅的每根屋梁,两端皆椭圆形梁托,梁托上雕刻着彩云、飘带,中间分别镂成龙、凤、虎,檩上镶嵌片片花雕,连梁钩均刻有蟠龙、孔雀、水仙花、万年青,仰首凝望,玲珑别致。正厅两侧和上首的花雕更是别具一格。两侧各10扇落地窗门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为主体图案,花形千姿百态,有的含苞待放、菡菡初绽;有的亭亭玉立,随风招展,有的平铺水面,舒展如画,无一雷同。更令人可爱的是花中有物,物中有景。荷花在池水中荡漾,或微波粼粼,或浪花朵朵,花群之中,有鸟翔蓝天,鱼潜水底,鸭戏碧波,还有蛙跃荷塘,鸳鸯交颈,把整个荷群画面描绘得生动逼真,妙趣横生……。

正厅上首一排落地窗门的花雕却是一幅“百鹿图”,衬以各种山光水色,东南西北方的竹木花草,各种形态的梅花鹿在这里自如生活,有的悠悠漫步,有的受惊疾奔;有的回眸招侣,也有的仰首呦鸣;有的饮水溪畔,有的口衔灵芝;还有的幼鹿吮乳,母鹿抚舔,真是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登上台阶,来到古祠后进,这里又是一个“仙境”。一排排落地窗门全是花瓶雕刻世界,有六角、八角、半圆、菱形、大口、长颈等各种形状,千刀细刻,精致可爱,瓶口刻有四季花卉,梅、兰、竹、菊、牡丹、玉簪、海棠……,可谓“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

从正厅出来,走进正祠东侧的边房,其结构分上下堂,高度仅有正祠一半,木雕简陋,另有风格。这是一座副祠,为什么要建这座副祠呢?据传说,龙川是船形,全村清一色胡姓,而船在大海行驶如没有铁锚就无法停航靠港,故从外村请来一位丁姓住此护祠,丁姓好比铁锚把大船钉住就稳当了。更奇怪事的是,这家丁姓至今已16代,代代单传,是何缘故,还是一个“谜”。古祠的“谜”,又何止一个。古祠大修之后距今400多年,可找不到一只蜘蛛。有人说,古祠选用优质木料有关,也有的说,关键是古祠地处风水宝地的缘故。此“谜”虽未解开,但没有蜘蛛网络,花雕更显风采。

大概是们对徽派木雕艺术的喜爱,又是人杰地灵的宝地,不少国内外人士和游客,出差皖南或游览黄山,都要赶到此村游览一番,加之品味。这座古祠的木雕艺术,每年吸引万多名观赏者。反过来又大展了古祠“明珠”的风采。

安徽绩溪龙川导游词2

【欢迎词 1分钟】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代表安徽旅行社欢迎您的到来,能够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与大家相遇,是我莫大的荣幸,我姓杨,您叫我小杨就好了。那么,坐在我身边的,就是本次旅途中最为劳苦功高的一位,我们的司机康师傅。您别看他脸上长着青春痘,他可是有着十年驾龄的老司机了,本次旅途有它保驾护航,您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了。在这次旅途中,我会竭诚为大家服务,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请一定要找我,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外出旅游靠导游,希望我们能一起拥有一段美好的旅行,为大家留下一段珍贵的回忆。

【简介 1分钟】

绩溪龙川景区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龙川村,是胡姓聚族而局的古村落,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国家5A级风景区,龙川旅游风景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珠联璧合,浑然天成,胡氏宗祠,为江南第一祠,素有“木雕艺术博物馆”和“民族艺术殿堂”之美称,1988年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奕世尚书坊是明代正宗石雕牌楼,为徽派石雕之最,1986年评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__年10月跻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这个村为何叫龙川村呢,那是因为东边这座高山是龙须山,是这村中龙脉,从村中穿过小溪古称川,所以就叫龙川。在水街西边的小山叫鸡冠山,和在东边相对的龙须山一起按风水学上说是天龙地凤,龙凤呈祥。南边就是祠堂对面的这座山叫天马山,是这龙川一村之朝山,北边有条长河,就是我们沿路来看到的大河,叫登源河。当年祖先看中这块风水宝地就是因为东耸龙峰耸,西峙鸡冠,南有天马山奔腾而上,北有登源河蜿蜒而来。

【石牌坊1分钟】

现在在大家眼前的牌坊呢,就是我们的奕世尚书坊.它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是一座纪念明代胡姓的胡富、胡宗宪两尚书的石牌坊.牌坊有四柱三门五楼,南北朝向,通高10米,面宽9米,抬梁式建筑,主体结构由4根柱子、4根顶定盘坊和七根大小额枋组成.在四根柱子的南北两面,各抱鼓石护座.牌坊采用侧脚做法,柱子采用梅花柱的抹角做法,这是明代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整座牌坊气势磅礴,充分展现出我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牌坊主楼延下正中有一块竖匾,“恩荣”二字耀眼夺目,匾的四周则盘以双龙戏珠纹.在恩荣匾的下面,4只宝瓶托起的天花板,写有楷书“奕士尚书”和“奕士宫保”8个大字,字体端庄厚重,行笔秀润潇洒.句考证,这书法出自明代四大家之一的文征明之手.接下来我们来到的就是绩溪龙川胡氏宗祠,记得前面我给大家讲的那个锦字了吗?对了,就是我们的__的锦了.这个风景优美的山村就是我们主席的故乡了.在此大家可以感受一下主席家乡的文化。

【龙川胡氏宗祠4分钟】

龙川胡氏宗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现存的最好的宗祠之一,新华社社长邵华泽为此书写了“江南第一祠”的匾额悬挂与此.它始建于明嘉靖20__年(1546),占地面积172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64平方米,它是由照壁、露台、门楼、天井、廊庑、正厅、厢房、寝楼、特祭祀等十个部分组成,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的建筑手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大家看河对面的照壁,是它将宗祠门楼前的地域规定了一个固定的范围.接着大家看到的是宗祠的露台,它有48平方米,高一米,实际上是整个胡氏宗祠台基的一部分,其地面,阶犀,望柱,栏杆全用花岗岩石砌成,过去举行宗族大型活动时,站位都是有讲究的.这个台基上站的应是宗族中层或对宗族有贡献的人员.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宗祠的门楼,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七开间,近深两间.建筑面积145平方米,是由28根立柱和33根月梁组成主体结构,前后16驾斗,将三个层次,5个屋顶屋檐前挑达一米多,前后8大戗角,呈凤凰展翅腾飞之势.所以门楼又称五凤楼.胡氏宗祠以木雕艺术殿堂著称于世.原由的600多件木雕作品经过100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存400余件,分布在额坊,梁,柱,搁扇,斗拱,轩顶等十余类型的大小部件上,最大的是寝楼隔扇门中的腰华板,仅有34厘米长,13厘米宽,再那木梁之下,大家看到那弯弯的勾子没?那钩子的方向是朝胡氏宗祠的里面,寓意着把财气给勾进去.进入宗祠大家一眼看到的呢就是我们的大额坊,上刻着“九龙戏珠满天星”,下面3根普柏坊刻的是历代胡姓文官祖先勤于政,重教育的种种业绩.而中间屋檐下的那根额坊刻的则是“九龙戏珠遍低锦”.其他3根普柏坊雕刻的是历代胡姓祖先血战沙场,建功立业,精忠报国的场面.只可惜“__”初期,这些人物被削去了面部,成为了历史遗憾.【天井1分钟】

大家往上看,这就是我们徽州建筑的天井了.它的主要功能是采光和通风.天井中央的一排条石也叫蛹道,只有在重大活动中,才开大门.宗族上层人物,高龄长辈,贡献突出的成员和各家家长,才可由此进入正厅.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正厅,又名祭厅.厅堂中间隔扇门内是祭坛,里壁悬挂上始祖客像;而上方的两块额匾,《世恩堂》是明代著名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书写,另一块是清朝的历部尚书张延玉奉乾隆皇帝的旨意,撰写叙述胡宗宪的抗倭功绩.隔扇门外,有摆供品,香烛的大供案.正厅门阔7间22.16米,进深5间17.47米,建筑面积达387平方米,顶高9.3米.主体结构由48根立柱,154根梁坊组成,中间4根大金柱,是由围达1.66米的银杏制作而成.下面我们来到的寝楼,这是供奉胡氏祖先牌位的地方,楼上存放着祭祀用具和宗族典籍、谱牒.整个祠堂在光绪二十四年,也就是1898年重修,1989至1993年全面整修,惟有这寝楼上保留了明代建筑格式和原貌,坊柱也还是明代原物.【欢送词 1分钟】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我们本次的龙川景区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杨导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感谢一路上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心中纵有万般不舍,分别却是必然的,但我相信这次的分离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也许我不是您遇到的最好的导游,但大家是我遇到的最好的游客,希望您多提宝贵意见,也请您千万不要忘了,在河北有一个导游小杨,随时等待着您的到来,最后预祝大家归途愉快,一路平安!

安徽绩溪龙川导游词3

明代万历人谢肇制在《五杂俎》中说过,“商贾之称雄者,江南则称徽州,江北则称山右。”可见,安徽的徽商与山西的晋商在明代初年,就已成为“称雄”于我国流通领域的两大商帮。

徽州人外出经商,始于宋代,至明代初就已形成人数众多、势力强大、规模显赫的商帮队伍。明朝人王世贞曾经以“徽俗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的概括,来形容徽州人热衷商贾的风俗。意思是徽州十个人中有七个在外地经商。

绩溪徽商,兴起于明代中叶,所营行业计有十数种。他们的足迹遍及国内百余市镇。据建国前的近百年统计,其中旅外经营的茶号达一百三十余家,约占绩溪旅外商号总数的十分之一。眼前我们看到的这幢典型的徽派民居,是徽州茶商胡炳街的住宅。这幢建筑总面积有220平方米,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只有堂屋、书房和两个院落。小院在书室之南,内有汲水池,既供日常饮用,又作消防之备。小院紧邻书屋,可使学子在学余有个调节心态、放松肢体、改善思维的小天地。大院落原来有厨房、柴房、猪圈、厕所等附属设施,现在所看到的房屋前厅是20__年按原样修复的。整幢建筑虽然规模不大,也不豪华,但却小巧玲珑,“脚手”(附属建筑物)齐全。具有当时徽州小康之家居宅的特点。

龙川胡氏于苏北营茶曾经历四代,从胡炳衡的祖父就开始从事茶业。祖父叫胡允源,出身贫寒,少年时代,便由亲戚荐往江苏东台学生意。初在徽州人开的茶栈习商,后任该店水客,专事采购徽州高山茶叶。自咸丰三年(1853年)起,太平军鏖战徽州,十进绩溪。胡允源凭借他对交通路道和茶货行情的熟悉,多次冒险进山采购徽州高山名茶,在兵荒马乱中保证了茶店的正常营业。店东为感激他,赠送他一笔可观的酬金。不久,允源就以这笔酬金和自己多年的积蓄,购买了裕泰和茶号的全部股份,还开设了一爿胡源泰茶号。随后,允源将儿子树铭从龙川带到胡氏茶号习商。数年之后,又分别在靖江县、泰县开办了两爿胡源泰茶号,店业交由儿子树铭掌管

光绪初年,允源病逝于龙川家中。树铭遵照父亲生前教诲,苦心经营,节俭度日,终使店事兴隆如初。树铭不仅勤守店业,还不遗余力地供养在龙川的四个儿子读书,其中有炳衡等三人中了秀才。树铭便将炳衡及其兄炳华从龙川携往苏北的胡氏茶号学习店务。

光绪末年,树铭逝世于原藉,店伙趁炳华、炳衡返里奔丧之机,勾结外贼,盗走几十篓茶货,致使胡氏茶业蒙受不小损失。炳华、炳衡致力于改善管理,清理人事帐务,完善规章制度,又于民国初年在姜堰开设了胡震泰茶号。此店经营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民国十三年(1920__年)前后,炳华、炳衡相继去世,他们的妻子毅然担当起祖传店业的经营。妯娌二人同艰共苦,荣辱相依,重金聘请经理,大胆调整人事,苦度难关,终使五爿茶号经营日渐兴旺。

民国二十年(1931年)后,炳华、炳衡的儿子增麟、增鑫、增钰、增祯相继成人,其中二人从教,二人继承祖业。在他们经营期间,尽管在抗战时期曾在码头转运途中损失茶货三百多件,给胡氏茶业带来巨大损失,但兄弟间精诚合作,精心治店,又使胡氏茶业有了发展,建国前,他们又分别在泰州、上海开设了胡源泰新茶号二家,直至解放后的公私合营。

至此,胡氏茶业从?源创业,树铭发展,炳华、炳衡及其儿子继承,经过四代,历百余年,共开办了茶庄、茶栈14家。成为苏北“三泰”地区少有名气的徽州茶商。

安徽绩溪龙川导游词4

各位朋友:大家好!

现在我们来到都宪坊,这座牌坊是为副都御使胡宗明而立。都宪坊最上方是“圣旨”二字,在牌坊等级中属于第二等。

以前建造牌坊必须得到皇帝恩准才可以,根椐不同等级牌坊一般分为三等。一等牌坊是“御赐”,是皇帝同意以后由国库出钱建造;二等牌坊是“恩荣”,是皇帝同意以后由地方财政支持建造;三等牌坊是“圣旨”,是家族出了人物,向皇帝申请,皇帝恩准后由自已或家族出钱为其建造。

据专家考证,坐龙峡谷地貌是经由300万年的地壳变化加之风蚀水流而成。它集俏、隐、幽、旷、奇、险、古、拙于一体,拥有“中国第一奇峡”的美誉。坐龙峡以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峡谷、原始次生林、溪瀑组合成的奇幻自然风光和恍如隔世的古朴神秘土家风情,而被誉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坐龙峡拥有中国第一条特种游道,所有游道均建于峡谷深处,依山取势,既经精心雕琢却又浑然天成。要穿越游道仅靠手足筋骨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坚强的意志以及对自然感恩的心,因而游道又有“生命课堂”之称。

圣旨下方是“都宪坊”。“坊”,指牌坊,起了楼顶的人们又称牌楼,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物,以标榜功德,宣扬礼教,多用木、砖、石等材料建筑。南方多雨,多用石料。“都宪”是指汉代设中丞,为御史台长官,称都宪,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都御史相当于前代御史中丞,所以坊名“都宪”。宪,对省高级官吏的教称。都宪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简称,相当于中央检察院副检察长。

都宪坊下方写着“正德十一年丙子科副都御使胡宗明”,胡宗明曾经副都御使的身份巡抚辽东,即行使监察之职,又统领地方事物,为地方的最高长官。

明代监察机构称都察院,即传统的御史台。和现在的中央检察院的性质一样。其主要职责是举劾百官,即行政监察。由于兼有刑事司法的职能,故而位居三法司之列。都察院级别与六部(吏部、兵部、礼部、户部、刑部、工部)相同。都察院左右都御使及六部尚书均为二品。

为坑风雨保存永久,多采用一固二透的防范措施,用抱石豉或石狮夹持柱子,这里石柱两侧使用的是倒爬狮,这两头狮子前爪朝下,公狮子脚踏彩球,寓意为国泰民安,母狮爪下有只小狮子,寓意为千秋万代。既精致又增加了牌坊的稳定性,使柱子更稳固。梁坊两头用雀替来增加坑压强度,这是“固”。牌坊上部装饰多采用透雕方式,通透泄风,减轻负荷,这些精美的雕刻,使合理结构和美观造型协调统一,这是“透”。

从建筑和文化角度来说,明、清两代都有明显差别。牌坊清朝比较多,而牌楼明朝较多,雷音寺原名解脱庵,亦名观音堂。明嘉靖六年(公元1520__年)无瑕禅师创建,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重建。取“佛音说法,声如雷震”的意思,改名雷音寺。峨眉山的寺庙多系明、清建筑,既保留了宫庭、官府、宅弟的某些建筑特点,又融进了民宅的建筑形式。这座小寺,居高岗,倚危崖,傍坡路,便打破寺庙建筑的正规格局,巧构虚脚吊楼,建成一座精巧别致的民间小四合院式的庙宇,隐藏在郁郁葱葱的丛林之中。

下山时我们可从黄友沟左侧森林中开出的游览便道和栈桥下沟去,不仅可以换一个角度欣赏黄龙彩池美景,更可尽情地吮吸森林中富贪负氧离子的新鲜空气。它会给您疲惫的身躯注入新的活力,让您带着兴奋与满足离开这难以忘怀的“人间瑶池”。

这段诗歌讲的是罗敷有多美,双龙湾就是这样一个藏在深山人未识的稀世美女,它就是我们秦岭中的罗敷。罗敷有美丽的外表和高尚的品格,双龙湾也有她“__大美丽的自然、人文秘景”等着你来发现,他们就分布在六大游览区中,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开始这趟发现之旅吧!

从建筑角度来说:牌坊是没有楼顶直柱冲天式的,而牌楼是有楼顶四柱三门五楼抬梁式建筑,从文化内涵上说:明代一般是功名牌坊和科举牌坊较多。清代是贞节牌坊较多。立贞节牌坊必须是30岁以前丧夫守寡,50岁以后去世才有资格建贞节牌坊。

我想大家都吃过香榧吧。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棵大树,就是香榧树了。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它张开它那粗干的臂膀,欢迎四方宾朋的到来.这棵树高22米,底部胸围2.2米,已经有1200多岁了。而且一年四季都是郁郁葱葱的。香榧树属不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它的果实经第一年开花结果,到第二年才成熟。所以才有一树同结两年果的现实。所以到了果实成熟的时候,要爬上树一颗一颗地用手摘,而不能用棒打。果实经烘焙,香稣可口,且有润肺止咳的药用价值。这种树在安吉只有大溪才看的到。不过请大家注意,你们千万不要用手去摸它,因为树上的细毛沾在皮肤上会奇痒难受的。

安徽绩溪龙川导游词5

各位团友,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宣城旅行社,热诚欢迎诸位朋友来到美丽的徽州,古老的绩溪.我姓王,大家叫我小王或者王导都可以.不过我觉得大家还是叫我小王更显的亲切些,是吧!在我的右手边的这位呢就是我们的司机大哥刘师傅.大家可千万别小瞧他,他已经拥有20__年多年的驾龄和超高的技术,而且现在我们的身家性命可都掌握在他的手中呢!所以咱们可千万不能惹毛司机大哥.不过大家也请放心,只要我们保护好司机大哥爱车的卫生洁净,我相信我们的司机大哥也是很容易相处的,是吧?刘师傅.有句话说的好;世界像本书,如果您没外出旅行,您可只读了书中之一页,现在您在我们这边旅行,就让我们读好绩溪这一页吧!

好了,现在我们的目的地已经到了,请大家携带好旅途中的必需品,跟随小王下车吧!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我们的龙川景区,它位于安徽省绩溪县东南部,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是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龙川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传至当今的“锦”字辈,计历48世,艾~说到这个“锦”字呢,小王先给大家埋个伏笔,想想一个人,这个人可以说不仅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知道呢!大家先想着吧!等会小王来给你们揭晓…

大家抬头看,对了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水街了,临水街的村庄就是我们的龙川村.龙川村依山磅水,村头龙峰耸立,村西凤山对峙,北有登源河,南有天马奔腾而止,整个村貌出海之势,堪称风水宝地.现在在大家眼前的牌坊呢,就是我们的奕世尚书坊.它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是一座纪念明代胡姓的胡富、胡宗宪两尚书的石牌坊.牌坊有四柱三门五楼,南北朝向,通高10米,面宽9米,抬梁式建筑,主体结构由4根柱子、4根顶定盘坊和七根大小额枋组成.在四根柱子的南北两面,各抱鼓石护座.牌坊采用侧脚做法,柱子采用梅花柱的抹角做法,这是明代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整座牌坊气势磅礴,充分展现出我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牌坊主楼延下正中有一块竖匾,“恩荣”二字耀眼夺目,匾的四周则盘以双龙戏珠纹.在恩荣匾的下面,4只宝瓶托起的天花板,写有楷书“奕士尚书”和“奕士宫保”8个大字,字体端庄厚重,行笔秀润潇洒.句考证,这书法出自明代四大家之一的文征明之手.接下来我们来到的就是绩溪龙川胡氏宗祠,记得前面我给大家讲的那个锦字了吗?对了,就是我们的__的锦了.这个风景优美的山村就是我们主席的故乡了.在此大家可以感受一下主席家乡的文化…

龙川胡氏宗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现存的最好的宗祠之一,新华社社长邵华泽为此书写了“江南第一祠”的匾额悬挂与此.它始建于明嘉靖20__年(1546),占地面积172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64平方米,它是由照壁、露台、门楼、天井、廊庑、正厅、厢房、寝楼、特祭祀等十个部分组成,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的建筑手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大家看河对面的照壁,是它将宗祠门楼前的地域规定了一个固定的范围.接着大家看到的是宗祠的露台,它有48平方米,高一米,实际上是整个胡氏宗祠台基的一部分,其地面,阶犀,望柱,栏杆全用花岗岩石砌成,过去举行宗族大型活动时,站位都是有讲究的.这个台基上站的应是宗族中层或对宗族有贡献的人员.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宗祠的门楼,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七开间,近深两间.建筑面积145平方米,是由28根立柱和33根月梁组成主体结构,前后16驾斗,将三个层次,5个屋顶屋檐前挑达一米多,前后8大戗角,呈凤凰展翅腾飞之势.所以门楼又称五凤楼.胡氏宗祠以木雕艺术殿堂著称于世.原由的600多件木雕作品经过100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存400余件,分布在额坊,梁,柱,搁扇,斗拱,轩顶等十余类型的大小部件上,最大的是寝楼隔扇门中的腰华板,仅有34厘米长,13厘米宽,再那木梁之下,大家看到那弯弯的勾子没?那钩子的方向是朝胡氏宗祠的里面,寓意着把财气给勾进去.进入宗祠大家一眼看到的呢就是我们的大额坊,上刻着“九龙戏珠满天星”,下面3根普柏坊刻的是历代胡姓文官祖先勤于政,重教育的种种业绩.而中间屋檐下的那根额坊刻的则是“九龙戏珠遍低锦”.其他3根普柏坊雕刻的是历代胡姓祖先血战沙场,建功立业,精忠报国的场面.只可惜“__”初期,这些人物被削去了面部,成为了历史遗憾.大家往上看,这就是我们徽州建筑的天井了.它的主要功能是采光和通风.天井中央的一排条石也叫蛹道,只有在重大活动中,才开大门.宗族上层人物,高龄长辈,贡献突出的成员和各家家长,才可由此进入正厅.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正厅,又名祭厅.厅堂中间隔扇门内是祭坛,里壁悬挂上始祖客像;而上方的两块额匾,《世恩堂》是明代著名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书写,另一块是清朝的历部尚书张延玉奉乾隆皇帝的旨意,撰写叙述胡宗宪的抗倭功绩.隔扇门外,有摆供品,香烛的大供案.正厅门阔7间22.16米,进深5间17.47米,建筑面积达387平方米,顶高9.3米.主体结构由48根立柱,154根梁坊组成,中间4根大金柱,是由围达1.66米的银杏制作而成.下面我们来到的寝楼,这是供奉胡氏祖先牌位的地方,楼上存放着祭祀用具和宗族典籍、谱牒.整个祠堂在光绪二十四年,也就是1898年重修,1989至1993年全面整修,惟有这寝楼上保留了明代建筑格式和原貌,坊柱也还是明代原物.好了,讲解到此为止.接下来大家可以自行游览,拍照留恋.半个小时后在水街门口集合.游玩了这么久,想必大家都又累又饿了吧!接下来下王带领大家去尝一尝咱地道的徽菜,说到徽菜啊,就是我们绩溪的最名副其实的了.因为它可是徽菜的发源地呢!其实不光是咱们的徽菜之乡,另外徽剧更是起源于咱们的绩溪伏岭.所以说啊.咱绩溪啊!可真是个好地方呢!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又要到说分别的时候了.在此小王要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也许我不是最好的导游,但大家却让我拥有了好象最好导游般的感觉.两山不能相遇,但两人总能重逢.在此,小王期盼着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大书中的另一页与大家相会.再见了.各位亲爱的朋友!

篇3:安徽绩溪农村调查报告

篮球运动是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之一, 然而在我国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与美国日本等国的重视程度还相差一截, 尤其是在农村中学篮球运动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教育部门和社会的关注度不够, 农村教师力量的相对于薄弱, 器材和设施的不足等等。篮球对于中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可以增强身体的素质, 提高反应的能力, 培养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竞争和合作的意识。本文以绩溪农村的四所中学为研究对象, 从体育课篮球的开展情况, 学校是否组织篮球竞赛队以及学校的场地师资力量等内容进行调查研究, 分析绩溪农村中学开展篮球运动存在的问题, 根据问题研究对策, 使篮球运动在基层中学得以更好的发展和普及。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1.1 研究方法

1.1.1 问卷调查法

对绩溪农村四所中学初中部的学生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每个学校发放问卷50份, 共发放200份问卷调查, 收回192份, 回收率96%, 有效问卷187份, 有效率97%

1.1.2 文献资料法

图书馆查阅了农村篮球开展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了综合分析, 为本文提供了理论依据。

1.1.3 数据统计法

对收集到问卷数据进行整理, 对访谈中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1.2 研究对象

绩溪农村四所中学 (长安中学, 上庄中学, 东山中学, 伏岭中学) 初一的200位学生随即发放

2 篮球运动开展情况与分析

2.1 篮球开展现状及相关性的活动

2.1.1 学生对篮球课教学满意度的调查

篮球是与健康课程的基本内容, 中学时期也是学习篮球的最佳时期, 篮球课的开设对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对绩溪农村四所中学的调查显示, 四所学校都开设了篮球课的教学。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体育课所教学的内容只有11.9%的同学是很满足的, 有46.3%的学生不能满足, 大部分学生都觉得一般般, 所以没有足够的兴趣投入到篮球课的学习中, 因此篮球课开设的情况和教学的内容是影响中学篮球发展和普及的重大瓶颈。

2.2.2 学生业余自主参加篮球锻炼情况的分析

由表2看出, 不参加篮球课余锻炼68人占36.3%, 3次以上的47人占25.1%篮球课外活动的开展情况可以反映出学生对于篮球的热爱程度, 从表2中的数据显示四所学校的学生都有参加篮球的课外锻炼, 这有利于篮球运动的普及。然而从表中也可以看出有36.3%的学生是不参与篮球的课外锻炼, 即使参加每周的锻炼次数也不多, 一周有3次以上的学生屈指可数, 仅有47人大概为总人数的1/5, 从些数据可以观察出学生对于篮球的喜爱程度和锻炼次数还有待提高。

2.2.3 篮球竞赛的开展情况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有竞两所学校组织了篮球队, 还有两所学校未组建, 岭南的两所学校间经常进行篮球友谊赛, 进行班级年级地区间的比赛, 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篮球竞赛是篮球普及和发展的主要途径, 通过组织篮球竞赛, 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的交流, 培养学生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精神, 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开发他们的运动智力, 学校间组织篮球竞赛可以传承篮球文化, 是学校间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篮球队的组建是篮球发展的重要条件。

3 篮球运动管理现状及分析

制约篮球运动开展的客观因素有很多。如教育部门上级领导的重视程度, 资金的支持及来源渠道, 场地器材硬件设施是否充足, 资金的来源情况以及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等, 本文主要论述前三个方面对篮球运动开展的影响。

3.1 学校及各部门的重视状况

学校领导是学校各方面发展进步的领军, 篮球得到校领导的关心和重视, 才能更的发展推动。学校会出相关的政策, 出资一些经费发展篮球项目,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锻炼, 踊跃参加篮球赛。在所调查的学校中有一所学校重视篮球项目的发展, 校领导和教师会和学生一起组织篮球友谊赛, 相互切磋相互学习, 增加师生之间感情。这对于在校生学习篮球发展篮球具有重大意义。

3.2 师资现状调查分析

3.2.1 体育教师的人数及篮球专业教师比例分析

从表4中显示四所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都比较少, 最多的也只有3名, 少的学校就仅有1名体育教师, 而且篮球专业教师的比例更小, 有的学校都没有篮球专业毕业的老师, 这对于学生学习篮球运动有一定的影响, 教师数量多, 教学中可以相互沟通相互指导, 提高教学质量, 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课堂, 篮球专业毕业的教师对于篮球的教学和指导更专业更有经验, 篮球是项复杂的体育运动, 包括很多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所以篮球专业的老师教篮球比其他的老师效果会更好。

3.3 资金的来源情况

表5显示学校资金的来源渠道单一, 基本上都是学校自身出资金来发展这项运动, 任何运动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持, 尤其是篮球项目, 器材的购置, 场地的维修, 运动队的组建和训练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 农村中学篮球开展不理想, 发展速度较慢, 重大的原因就是资金的匮乏, 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发展这项运动, 即使学校重视这项运动的发展, 学生也感兴趣, 但是没有资金作为后盾, 一切都是空谈, 在访谈中了解到学生想学想练篮球, 但是学校没有充足的资金不能建设更多的场地, 不能购买一定数量的器材, 导致学生不能更好的参与篮球锻炼。

3.4 场地、器材设施的调查分析

表6中显示四所学校的篮架数都很少, 最多的也只有4个篮架, 一所中学接近有三百个学生, 只有2个篮架, 不能满足学生锻炼的需要, 篮球架是学生参与篮球锻炼的必备设施, 没有足够的篮球场地作为保障, 即使学生喜爱想锻炼也不能得到满足, 所以根据调查中的信息学校及相关部门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建设更多的篮球场地供学生锻炼和学习。

表七中显示对学校篮球场地设施满足自己学习需要的仅有12.2%, 而觉得不能满足的有49.1%, 接近二分之一, 所以农村中学的硬件设施不能保障学生更好的学习和运动。在调查中发现两所学校的场地为泥土, 还有两所学校场地是水泥的, 没有标准的橡胶场地, 篮球数量少, 破损也未能及时购买, 篮球架失修等现象经常发生, 没有这些硬件设施作为保障, 篮球在农村能有更好的开展及发展也是举步维艰。

4 篮球开展的对策研究

4.1 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

4.1.1 经费投入多渠道

篮球作为一种体育文化要传承和发展, 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是一个体育大国, 更应该注重体育项目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要关注贫困地区尤其是农村体育的发展, 目前资金的匮乏是影响篮球运动开展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1学校和相关部门应积极向上级领导反映, 投入更多的资金发展篮球运动2对于当地发展较好的单位可以赞助一部分资金提供学校开展篮球项目3可以实行民间捐赠, 对于有篮球场地的单位可以提供学生课余锻炼, 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4.1.2 相关部门及社会的关注度提高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篮球在农村的发展要借助社会的力量。相关部门积极响应开展和发展篮球项目, 学校和学生就会重视, 投入更多的精力参与这一运动。社会的关注度上升呼吁更多的群体都参与锻炼, 形成一种习惯, 一种文化。

4.1.3 文化氛围的渗透及影响

现在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 对精神, 文化需求不断增高。体育运动的发展呈现大众化, 休闲化, 娱乐化的趋势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媒体, 电视, 广告等媒介进行传播和宣传体育运动篮球对身体心理智力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广全民参与篮球运动, 达到自主锻炼终身锻炼的境界。在这种氛围的渲染下, 相信篮球运动的全面发展和普及指日可待了。

4.2 增强师资力量及教学效果

篮球运动是一项入门慢, 周期长, 见效慢而且对身体素质等各方面要求较高的运动, 因此一位优秀的专业技能强, 篮球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篮球是十分必要的。教育部门要加强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录用, 让农村和城市的教师循环代课, 增加流动性, 实现城镇农村教师的一体化公平化。教师之间多沟通多交流多上公开课, 相互借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 得到质的飞跃。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开设篮球课教学有利于篮球的普及和发展。

2.增强师资力量及篮球专业教师比例的必要性。

3.篮球课教学内容尽量满足学生的兴趣。

4.学校组织篮球队参加竞赛可以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和技能的提高。

5.建设篮球场地购置充足的器材利于学生参与篮球的学习。

5.2 建议

1.教育部门和学校提高对篮球运动发展的重视。

2.学校家庭及社会各方面鼓励学生多参加篮球运动。

3.提高体育教师的技能和专业素质。

4.实现农村教师和城镇教师的合理分配, 循环代课。

5.经费投入多渠道采取民间捐赠, 单位赞助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陶海荣.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5) :157.

[2]付祥林.篮球运动对青少年的影响[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12, (3) :58-64.

[3]马尚奎.河南省农村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4) :269-272.

[4]芮洪.浅谈篮球运动对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J].科教文汇, 2006, (10) :97.

[5]吴萍.篮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应从青少年入手[J].辽宁体育科技, 1998, (4) :19.

[6]何斌.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四川体育科学, 2005, (3) :67-69.

篇4:安徽绩溪农村调查报告

来自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和民办教育机构的80余名选手参加角逐。参赛选手演唱的歌曲体现了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说唱脸谱》字正腔圆,动作有模有样,《花木兰》飒爽英姿,《妈妈的吻》饱含深情,《小毛驴》诙谐幽默,一个个精彩的表演把比赛一次次推向高潮,优美的姿态、圆润饱满的嗓音,唱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山河的赞美和对党的无限深情。

经过评委从舞台形像、音准、歌唱技巧等方面综合评分,瀛洲中心小学章玉婷、绩溪县第三中学方媛等三十位同学分别荣获小学、中学和幼儿组“校园十佳歌手”荣誉称号。

县教育体育局局长王威麟出席了比赛开幕式并讲话,他勉励各位选手大胆表现,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充分展示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副局长章丰年充分肯定了本次比赛所取得的成功,并强调音乐教学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校要重视和加强音乐学科的教学,他要求县教研室要好好总结这次比赛成功的经验,并不断探求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途径,把素质教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篇5:安徽绩溪龙川的导游词

誉称“徽州第一家”的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坐落在安徽绩溪龙川村中央,从胡宗宪至胡氏“炳”字辈共12代人曾在此居住。龙川村呈船形,东耸龙须山、西卫凤凰山,登源河与龙川河村前交汇相拥,是一块藏龙卧虎之宝地。尚书府景区居船之掌舵位,为龙川风水最佳之处。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粉墙黛瓦,绿水环绕,如诗如画。透过五百年的时空,彰显出古徽州的幽秘与神奇!走进占地5000平方米的尚书府,象一个小社会,从善堂、官厅、梅林亭、胡氏家井、绣楼、徽戏园、松公家祠、文昌阁、蒙童馆、土地庙、医馆,胡公庙、嘉会楼、养心阁、鱼亭、鹿鸣轩等,和众多小巧的庭院相交辉映,组成一个巷弄陌阡,四通八达的一个迷宫豪宅。尚书府鼎盛时期,曾七世同堂,足不出户就可以上私塾、唱大戏、请郎中、祭祖拜佛……可以说尚书府是整个古徽州迄今保存最为完美、气势最为雄伟,结构最为复杂的明代建筑群,也是古徽州最具代表性的官宦豪宅。

篇6:安徽绩溪农村调查报告

截至11日9时,灾情数据统计如下:宣城市受灾人口52198人,1名乡镇干部在抗台防台巡查中突遇山体塌方因公殉职;紧急转移安置10005人,其中集中安置628人,分散安置937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188.26公顷,成灾1481.3公顷,绝收69.23公顷,毁坏耕地面积2公顷;倒塌房屋27户74间,其中农房26户72间,严重损坏农房15户32间,一般损坏农房54户79间。

此外,宣城市直接经济损失4956.4万元,其中农业损失1950.7万元,工矿企业损失41万元,基础设施损失.7万元,公益设施损失45万元,家庭财产损失923万元。

据了解,由于部分乡镇道路、通信、电力暂未抢通等原因,进一步的灾情仍有待统计。

灾情发生后,安徽省宣城市、县各级高度重视,宣城市市委书记陶方启、市长张冬云分别率工作组赶赴宁国、绩溪查看灾情,看望受灾群众,指导一线抗灾救灾工作。

宣城市防指于10日12时起启动市防汛应急预案Ⅱ级响应,宣城市减灾委、市应急局于11日7时启动市自然灾害Ⅲ级救灾应急响应,成立多个工作组赴灾区查核灾情、看望受灾转移安置群众,指导各地抗灾救灾各项工作。各级累计投入救灾抗灾经费158万元。

2019李夏事迹学习

受第9号台风“利奇马”影响,绩溪县东北部普降大到暴雨,8月9日14时至11日6时,荆州、家朋、伏岭、金沙四个乡镇降雨量分别为296毫米、251毫米、210毫米和188毫米,其中荆州3小时降雨量达96.5毫米(10日14至17时),最大小时雨强37毫米(10日15至16时),强降雨导致多处山体塌方、道路中断。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李夏同志在抗台抢险中突遇山体塌方,不幸遇难,年仅33岁。

据悉,8月10日,荆州乡全体乡镇干部坚持值班值守,深入村组积极开展抗台抢险工作。李夏同志密切关注“利奇马”台风动向,在驻地下胡家村的乡敬老院等地发生险情后,立即与乡村干部赶赴现场,积极排除敬老院险情,在做好院民安抚工作后,又深入下胡家涉险村民家中,劝导人员转移。随后,村民报告下胡家村口发生塌方险情,三人随即赶赴现场,搬移路上碎石,恢复道路畅通,护送村民安全通过,下午4时30分左右,大塌方泥石流发生,李夏同志失联,经过13个半小时的全力搜救,11日早晨6时左右,李夏同志遗体被找到,年仅33岁。

上一篇: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应用问题论文下一篇:金融风暴后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