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习题练习含答案

2024-04-11

新习题练习含答案(通用8篇)

篇1:新习题练习含答案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习近平主席指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只有着力打造“向海经济”。才能写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以下史实,能论证“向海则兴”的是()A.鉴真东渡

B.戚继光抗倭

C.新航路开辟 D.两河流域文明兴盈 C 2.布克哈特说:精神枷锁打破后,意大利人通过航海事业发现了新世界。“发现了新世界”是通过哪一事件实现的?()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启蒙运动 D.宪章运动

3.最先到达印度的西方航海家是()A.达·伽马

B.麦哲伦 C.哥伦布

D.迪亚士

4.电影《1492征服天堂》的描曲中写道:“征服了天堂的你,却征服不了对黄金的欲望;执着的水手,却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材料中的“你”是指()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C

5.1522年9月6日,在西班牙一座宏伟的教堂里,18位幸存者擎着点亮的蜡烛,为在这次史诗般的伟大航行中死去的勇士祈祷,其中包括在菲律宾被杀的船长麦哲伦。麦哲伦船队的功绩是()

A.发现好望角

B.到达印度

C.发现了美洲

D.完成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 6.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南美洲的木薯传入非洲和亚洲,土豆传入西欧,地瓜和玉米流入中国;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绵羊、猪等,也传入了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A.促进了洲际间交通的发展 B.促进了美洲人口的增加 C.加速了洲际间物种的交流 D.破坏了美洲的生态平衡

7.13世纪时,有人公开主张大地球形理论。首次证实这一理论的是()A.亚历山大东征 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8.“它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使真正的世界性联系成为可能。世界走向一体,正是从这时开始的。”材料中的“事件”是指()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运动 C.三角贸易 D.启蒙运动

9.小明在预习《探寻新航路》一课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要国家:葡萄牙、西班牙 B.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等

C.重大事件:哥伦布完成环球航行 D.积极影响:世界开始走向整体等

10.欧洲航海家于15世纪开始探索连通世界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①证明了地圆说 的正确性 ②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③使美洲物种传播到世界 ④使地中海成为世界商业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12.新航路开辟的主要代表及成就?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1500后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摘自《大国的崛起》 材料二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有的一切。”

材料三 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什么活动实现的? 此活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依据相关知识回答,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做出了什么贡献?材料二表明,哥伦布航海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C 5.D 6.C 7.C 8.A 9.C 10.A

二、非选择题 11.(1)原因

经济根源(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社会根源:欧洲出现“寻金”热(《马可·波罗游记》的诱导)。

商业危机(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商路(陆上商路受阻)。政治原因:为满足奢侈生活;葡、西王室的支持。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的热情。(2)条件

主观条件:航海家富于冒险的精神。

客观条件:航海技术、造船技术、地理知识的进步。

12.(1)迪亚士发现了非洲的好望角,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2)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

(3)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4)麦哲伦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13.(1)新航路的开辟。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要求拓展海外市场。发现美洲大陆;

追求黄金(发财致富)。

篇2:新习题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题

1、《童年》讲述的是 _____ __(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_______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2、在表兄萨沙的怂恿下,阿廖沙________________

__,萨沙又向外祖父告了密,结果阿廖沙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随后大病了一场。

3、阿廖沙遇到第一个优秀人物是________,这个绰号是因为每次叫他吃饭或喝茶时,他总是回答一句_________而得来的。

4、外祖父的染坊起火,_________把硫酸盐从火里取出来。

5、外祖父家年轻力壮的学徒________身份很特殊,而秃顶大胡子的_________则常常受到捉弄。

6、节日狂欢中,通常由___ ____弹琴,____ ___表演的舞蹈则让大家如痴如醉。

7、“我” 到外祖母家,我最喜欢的事情是__________ ____,其中印象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这个故事。

8、“我”到外祖母家,两个舅舅闹着要分家更厉害了,其原因是_____

___,甚至因此两个舅舅还___

_____。

9、第一个教阿廖沙识字的人是_______。

10、外祖母从猫嘴里救下一只________并教他说话,可是外祖父却不喜欢他,因为他老是__________

__。

11、在________的教导下,阿廖沙打败了街上最厉害的小孩克留什尼可夫。

12、在阿廖沙即将被赶出学校时,来了一位被阿廖沙称作救星的人,他是_____。

13、阿廖沙因为______

_____________而没能参加母亲的婚礼。

14、为了鼓励阿廖沙把字母表都认全,外祖父用____

______做为奖励。

15、阿廖沙读了_____年小学。

16、在外祖父眼里,他认为法律就是______

__。

17、阿廖沙上街总是和邻居的孩子打架,他对打架不太在乎,但特别厌恶_

_。

18、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___

__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外祖母___

__

_,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作品中,乐观纯朴的__

__,正直的老工人___ __,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____ __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19、《童年》中塑造了__

_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__

_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20.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包括:

21、《童年》是作者以

为原型创作的 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阿廖沙

这一年龄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

的生活状况。

22、《童年》中写到了阿廖沙生活的几个阶段,分别是:、、、23、与阿廖沙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他喜欢的人有

,反感的人有

A.外祖母 B.外祖父 C善良乐观的“小茨冈” D.献身科学的好事情

E.自私冷酷的舅舅们 F.从小不好学的表哥们 G.继父 I.母亲 24.在外祖父家中充满着

的家庭气氛。25.是阿廖沙终身的朋友,也是他最知心的人。26.是阿廖沙遇到的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

《童年》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童年》讲述的是 阿廖沙(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 俄国 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2、在表兄萨沙的怂恿下,阿廖沙偷了外祖父的白桌布去染色,萨沙又向外祖父告了密,结果阿廖沙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随后大病了一场。

3、阿廖沙遇到第一个优秀人物是好事情,这个绰号是因为每次叫他吃饭或喝茶时,他总是回答一句好事情而得来的。

4、外祖父的染坊起火,外祖母把硫酸盐从火里取出来。

5、外祖父家年轻力壮的学徒__小茨冈 身份很特殊,而秃顶大胡子的 格里戈里_则常常受到捉弄。

6、节日狂欢中,通常由_雅科夫_弹琴,_外祖母_表演的舞蹈则让大家如痴如醉。

7、“我” 到外祖母家,我最喜欢的事情是_听外祖母讲故事_,其中印象最好的是_勇士伊万和隐士米龙_这个故事。

8、“我”到外祖母家,两个舅舅闹着要分家更厉害了,其原因是_担心母亲要讨回那份本来为她准备而被祖父扣下的那份嫁妆,甚至因此两个舅舅还大打出手。

9、第一个教阿廖沙识字的人是外祖父。

10、外祖母从猫嘴里救下一只 八哥 并教他说话,可是外祖父却不喜欢他,因为他老是__怪声怪气地学外祖父说话__。

11、在_好事情_的教导下,阿廖沙打败了街上最厉害的小孩克留什尼可夫。

12、在阿廖沙即将被赶出学校时,来了一位被阿廖沙称作救星的人,他是_赫里桑夫主教。

13、阿廖沙因为刨土脚趾头被铁锹碰伤_而没能参加母亲的婚礼。

14、为了鼓励阿廖沙把字母表都认全,外祖父用_五个戈比 做为奖励。

15、阿廖沙读了三年小学。

16、在外祖父眼里,他认为法律就是_习俗(习惯)。

17、阿廖沙上街总是和邻居的孩子打架,他对打架不太在乎,但特别厌恶_恶作剧。

18、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_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作品中,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_好事情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19、《童年》中塑造了阿廖沙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21、《童年》是作者以(高尔基)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阿廖沙(3到10岁)这一年龄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22、《童年》中写到了阿廖沙生活的几个阶段,分别是:(父亲死亡)(到外祖父家生活,目睹舅舅们争夺财产)(母亲改嫁)(走向人间)。

23、与阿廖沙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他喜欢的人有(A C D I),反感的人有(B E F G)。

篇3:含参量积分习题新解法

例:应用对参量的微分法求积分

分析:在各类参考用书中, 此题的解法都是将此含参量积分看做一个变元的参量积分然后利用对参量的微分法求解结果!而实际上, 此参量积分本质上是a, b的二元函数, 在如上求微分的过程中必然会丢失与另一个变元的相关信息, 在做逆运算的时候难保不失真。在复变函数的学习中讲到了利用偏积分来求解二元函数原函数的方法, 将利用对;例题的详解来说明这一类含参量积分的解法。

解:令

讨论a, b的情况。

1若|a|=0, |b|>0, 则

摘要:文章利用复变函数偏积分求原函数的方法给出求解一类含参量积分的新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含参量正常积分,偏积分求原函数法,解法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数学分析.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1.

篇4:一道数学练习题答案的探究

多年的数学教学使我认识到数学知识不是学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探究出来的,探究能使学生精力高度集中,全身心的投入,从而搞清知识的来胧去脉前因后果,进而达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正因为如此,自己在教学中特注重让学生探究,练习题的处理也不例外;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所以在学了勾股定理后特意安排了一道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通过探究达到提高学生运用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题目:1个1m高的人正在一棵9m高的树旁劳动,忽起一阵大风,将大树从距地面4m处吹断,此时此人应站在何处比较安全?

师:哪位同学比较聪明且肯动脑筋能解出此题?

(大部分学生纷纷举起手来,这么同学都能解出来,我心里挺高兴的。)

生A:人应站在距树3m以的地方才安全。

师: 生A陈述你的理由。

生A: 如图(1),风是从距地面的4mB处吹断的,AB=4m,树高9m,那么断了的部分BC 长5m,树与地面垂直,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AC=BC2-AB2

=52-42

=3m

所以此人此时应站在距树3m以外的地方较安全。(此时下面部分学生连声说不对!不对!)

师: A肯动脑做了,说说你的想法。

生B:生A的答案不全面,人除站在3m以外安全还可站在如图(2)所示的A与D之间,因为1m高的人站在C与D之间某处,树会压着人,A与D之间有空间,且树斜着撞不着人。(这时,教室时像煮沸的油锅,一片议论声,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

师:哪位同学说“不对”,谈谈你的理由生C:人站在A与D之间也不安全,因为,折断部分BC上还有大分枝、小分枝、这些树枝可能撞着人,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可能发生,折断部分BC会从B处完全断开,整个BC部分掉下来,也会压着人,所以人站A与D之间某处也不安全。

师:生C考虑的比较细致,根据以上三位同学的回答,说明人只能站在3m以外,这个 结果正确吗?

(此时无人回答,同学们都在苦思冥想,我想此时如果通过老师点拨效果不佳,不讲同学们又得不出正确答案,心里有点着急,忽然头脑中冒出一个念头,实践出真知,不妨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发现真谛。

师:现在动手实践:前后四个人分为一小组,先用硬纸板剪出两个长分别为45cm、5cm的硬纸条(宽度不超过1cm或可替代硬纸条的东西,按20:1比例);然后四人既要齐心协力、模仿树倒的过程,又要分工:1人纪录、1人观察、1人移动5cm硬纸条(代替1米高的人)移动范围在15cm以外,多在15cm-20cm之间移动,1人用45cm的硬纸条(从20cm处折一下,25cm代替折断部分)模仿树倒的过程;随后四人一组,根据操作结果,共同商讨,画出树倒的示意图,最后根据图形作出正确的结果,比一比,看哪一组同学齐心协力,肯动脑、动手在较短时间内作出完整的、正确的答案。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情绪高涨,绝大数学生很快进入了探索过程,过了一 会儿同学们陆陆续续举起手来)。

师:刚才同学们做的很好,下面请D、E代表他们所在一个小组将图形和解答过程写在黑板上,一人画图,一人写出解答过程。

图(3)

如图(3):在AB上截取AF=1m,过点F作FD⊥AB圆弧于点D,连结BD,过D作CD⊥AC,BC=BD=5 m,BF=AB-AF=4-1=3m。

在Rt △BF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DF=BD2-BF2

=52-32

=4m

DF=AG=4m

所以此人应站在距树4m以外的地方较安全。

师:问此人站在距树3m到4m间为什么不行?

生D:树倒的过程中树稍会打着人。

师:同学们,你们说这一组同学的答案对吗?

学生:正确!(学生一致认为正确)

师:这组同学合作的很好,同学们请你们想想,开始时为什么会出现“人站在距树3m以外的地方”的结果呢?原因何在?(教室里又一片议论声)

生F: 开始解答时,只想到树倒后的结果,而忽略了树倒的过程,即把动态的过程静止化了。

师:多么漂亮的回答,所以平时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时应联系具体情况,必要时画出图形,做到数形结合

篇5:货币资金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

1.根据规定,下列经济业务中不能用现金支付的是()。A.支付职工奖金3000元

B.支付零星办公用品购置费500元

C.支付物资采购款1500元

D.支付职工差旅费2500元

2.企业一般不得从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现金,因特殊情况需要坐支现金的,应事先报请()审查批准。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上级主管部门

C.税务部门

D.开户银行

3.企业采购人员持银行汇票到外地办理款项支付结算后,凭有关发票账单报销时,应借记有关科目,贷记()科目。

A.银行存款

B.应收票据

C.应付票据

D.其他货币资金 4.下列结算方式中,只适用于同城办理结算的是()。A.银行本票

B.银行汇票

C.商业汇票

D.委托收款 5.商业汇票结算方式适用于购销双方()。

A.订有购销合同的商品交易

B.非商品交易的劳务供应 C.各种预收款项的结算

D.各种托收款项的结算

6.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结算,销货企业应在()送交开户银行办理收款手续。A.收到承兑的汇票时

B.提交商品后

C.汇票即将到期时

D.汇票到期时 7.通过“应收票据”科目核算的的票据是()。

A.商业汇票

B.银行汇票

C.银行本票

D.支票

二、多项选择

1.下列结算方式中,同城、异地均可使用的结算方式是()。A.银行本票

B.银行汇票

C.委托收款

D.支票

2.按照《银行结算办法》规定,下列票据可以背书转让的有()。A.现金支票

B.银行汇票

C.银行本票

D.商业汇票

E.转账支票

3.货币资金的控制原则是()。

A.严格职责分工

B.实行交易分开

C.实施内部稽核

D.实施定期轮岗E.不得轮换岗位 4.下列各项属于货币资金的有()。

A.库存现金

B.银行本票存款

C.银行活期存款

D.银行冻结存款E.外埠存款 5.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下列经济业务属于现金使用范围的有()。A.支付差旅费500元

B.支付购买材料款1200元

C.支付职工工资3500元

D.购买办公用品200元

E.李某报销医药费1500元 6.严格使用空白支票的措施有()。

A.支票上填写日期

B.支票上填写收款单位和款项用途 C.规定付款限额

D.规定报销期限

E.支票领用人在专设登记簿上签章

F.将支票交其他单位签发 7.企业取得的银行本票的款项多于结算款,应该()。A.通过银行退交本票多余款

B.另开支票退回企业 C.退给现金

D.要求付款单位重开银行本票

三、判断

1.企业可以根据经营需要,在一家或几家银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

()

2.银行汇票是由企业签发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3.核定库存现金限额所依据的正常开支的需要量,不包括每月一次定期发放工资和不定期的差旅费等大额现金 支出。

()

四、业务题

(一)练习货币资金结算业务的核算

根据下列红旗厂(小规模纳税人)货币资金结算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4月1日,组织职工听“技术报告”,报销市内交通费90元,出纳员以现金付讫。

2.4月2日,采购员王信去上海采购材料,经银行同意开出信汇结算凭证,委托银行汇往上海人民银行建国路支行20000元,开立采购账户。

3.4月4日,采购员张立去南京仪表厂购买材料,采用银行汇票结算方式,填写“银行汇票委托书”向银行申请签发银行汇票,签发金额为5000元。

4.4月6日,采购员王开去市五金公司购买小五金(低值易耗品),填写“银行本票申请书”,交银行签发银行本票,面额为400元。10日,王开从市五金公司购入小五金一批,计货款380元,银行本票多余额20元退回现金。五金已入库。

5. 4月12日,采购员张立回厂,报销从南京仪表厂购买原材料货款和运费共45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4月15日,银行传来银行汇票第四联(余款收账通知),南京仪表厂退回银行汇票多余款500元已收存银行。

6.4月17日,采购员王信回厂,买回原材料一批,共计19000元,已验收入库。同日,银行通知,采购专户余额1000元也已划回本厂结算户。

7.4月20日,开出转账支票,付给市文化用品公司购办公用品款810元。

8.4月20日,出售柴油机25台,货款53 000元(含增值税3 000元),收转账支票,随即到开户银行办妥了进账手续。9.4月23日,发往上海机械厂10台柴油机,每台2120元(含增值税120元),开出转账支票代垫运杂费1000元,当即填写托收承付结算凭证,共托收22200元。

货币资金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C 2.D

3.D

4.A 5.A

6.C 7.A

二、多项选择

1.AD 2.BCDE 3.ABCD 4.ABCE

5.ACDE 6.ABCDE 7.BD

三、判断

1.× 2.× 3.√

四、业务题

(一)练习货币资金结算业务的核算 1.借:管理费用

贷:库存现金

2.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 3.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4.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存款

400

贷:银行存款

400

借:低值易耗品

380

库存现金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存款

400 5.借:原材料

450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4500

借:银行存款

50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500 6.借:原材料

19000

银行存款

1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20000 7.借:管理费用

810

贷:银行存款

810 8.借:银行存款

53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000

9.借:应收账款——上海机械厂

22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200

银行存款

1000

五、简答题

1.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开户单位在下列范围内使用现金:①职工工资、津贴;②个人劳务报酬;③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④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⑤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⑥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⑦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⑧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篇6:名著《简爱》练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简.爱》作者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是英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之一,成书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孤儿,从小寄养在舅母(里德太太家),遭到虐待,后来被送进慈善机关举办的寄宿学校(雷沃德学校)。毕业后,应聘来到(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与主人罗切斯特相互产生爱情。《简.爱》是一本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小说。作者以诗意与哲理的的笔触,描写了(自尊、自爱、追求平等自由与人格独立)的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简爱的成长经历及情感历程。简爱一无显赫的家世,二无傲人的财富,三无出众的容貌,在物欲横流的功利社会,世俗有足够的鄙视她的理由。但简爱(自尊、自强),她坚定且近乎固执地认为(所有的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她有权追求她想要的生活及幸福。罗彻斯特虽富有而显赫,却是一个精神上的苦闷者、情感上的渴求者。同时,外表奇特甚至可以说是丑陋的他又是一个精神上的强大者.简爱与罗彻斯特在经历了痛苦的磨折之后最终拥有了灵魂结合的永恒幸福。尽管此时的罗彻斯特已双目失明、一条腿折断,且失去了大部分财产,但沧桑过后,他与简爱的灵魂之爱更显真实可贵。而此时的简爱因继承了叔父的遗产而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取得了与罗彻斯特的象征意义的平等。她与罗彻斯特的结合可以说是用世俗的方式完成了对超越世俗的回归。

2、《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与她的两个姐妹(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并称(勃朗特)三姐妹。

3、《简.爱》这一故事主要发生在(劳沃德学校)、(桑菲尔德庄园)、(圣.约翰家)三个地方,其中(桑菲尔德庄园)最重要。简爱最擅长的的技能是(绘画)。

4、《简.爱》成功塑造了(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5、简爱在做(小学教员)期间,意外地获得了(她的叔叔)的遗产。简爱最终把两万英镑的遗产与(她的表哥和两个表姐)分了。

6、小说以罗切斯特第一次婚姻以及和(英格拉姆小姐)的交往,讽刺了以(金钱)为基础的爱情和婚姻。

7、简爱与(桑菲尔德庄园)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产生了爱情。(梅森)阻止了简爱和罗切斯特的婚姻。

8、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是简爱的两个基本动机。

9、《简·爱》一书中(罗切斯特)和(圣约翰)曾要与简爱结婚。

10、简爱在雷沃德学校认识的第一个朋友是(海伦)。在学校最喜欢的老师是(潭波儿小姐),谭波儿小姐在简爱受教过程中“担任她的母亲、家庭教师和伴侣”。这两个人都曾帮助过她,是简爱在孤儿院唯一的快乐和温暖。海伦死于(肺病),给简爱打击最大。谭波儿老师出嫁旅行了,使简爱失去了精神支柱。

11、简爱是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方式是(登广告),工作是在(桑菲尔德庄园)做(做家庭教师)。简爱所教的孩子是(阿黛勒),她是(罗切斯特)养女。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勇敢地宣布了对(罗切斯特)的爱。简爱逃出桑菲尔德庄园后被(圣约翰)所救。

二、选择题:

1、《简.爱》中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的结局是(C)

A.分手 B.永未见面 C.终成眷属 D.互相憎恨

2、下面哪些人是《简 爱》中的人物?(ABD)

A.圣 约翰 B.英格拉姆小姐 C.希刺克利夫 D.阿黛勒

三、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小说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主人公在四个主要地方的生活,这四个主要地方是(舅妈家里、雷沃德学校、桑菲尔德庄园、圣约翰家。)

2、罗切斯特先生为什么瞎了?(他的妻子放火烧了庄园,他为了救妻子而受伤,一只眼睛发炎,另一只眼睛被砸伤。)她的疯妻又如何了?(跳楼摔死了。)

3、简爱的舅妈一家为什么不喜欢简爱?(舅妈看不起降低身份结婚的简的母亲;不满舅舅收留简爱;不喜欢简爱的性格)。年幼的简爱有一次被舅妈关入红房子是为什么?(和表哥打架。)简爱被舅妈(里德太太)送到(达罗沃德孤儿院)。

4、她在那里最恨的人是(孤儿院院长),因为(他是个冷酷的伪君子,他用种种办法从精神和肉体上摧残孤儿。)

5、简爱毕业后留校做什么?(当了两年教师)。简爱为什么离开孤儿院?(她受不了那里的孤寂、冷漠),从这里可以看出她的什么个性。(追求自由,幸福,勇于反抗)。

6、在桑菲尔德庄园的聚会中,罗切斯特先生扮演(吉普赛人)来试探简爱?罗切斯特为什么说自己要和英格兰小姐结婚,并且要简离开?(想试探简的心意。)

7、婚礼前夜,简做了一个什么梦。(看到一个身材高大、面目可憎的女人正在戴她的婚纱,然后把婚纱撕成碎片)。

8、简爱因婚事受阻而离开了自己所爱的人远走他乡,你能说说是什么阻碍了他们的婚姻吗?(在婚礼上被人指控罗切斯特早有妻室,就是一直被囚禁在庄园阁楼里的疯女人。)

9、除了罗切斯特先生外,还有一个人也差点走进简爱的心,这个人是(圣约翰·里弗斯),但圣约翰实际爱的只有(上帝)。圣约翰准备去印度传教,临行前向简爱求婚,但他坦率地告诉她,他要娶她并不是因为爱她,是因为什么?(他需要一个很有教养的助手。)简爱的态度是怎样的?(简爱觉得应该报答他的恩情,但迟迟不肯答应他)。简爱为什么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简爱发现自己仍深爱着罗彻斯特先生,她仿佛听到罗彻斯特深情的呼唤。)

10、小说中由彼此对立自然因素构成的比喻形象,呼应着主人公内心的这种矛盾和斗争。都是什么样的自然因素,请举例。(冰与火、丽日与风雨)。

11、“你以为,我因为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 们是平等的!”这是简在文中的一段精彩的表白,你能从中读出什么?(参考答案:简在极力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但也透漏出她对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意。)

12、《简.爱》这部小说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带有明显的(自转体色彩).13、《简.爱》中主人公的人生由哪两个基本“旋律”构成?(A.她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是浪漫主义文学传说的精神女儿。B.她同时又像是17世纪英国作家班杨笔下的“基督徒”一样追求超越个人幸福的更高境界。)

14、《简.爱》中贯穿的两个比喻是什么?(A.旅行 B.求索)

15、简爱为何离开桑菲尔德庄园?(因为她发现罗切斯特结过婚,而且不爱他的妻子,道德和自尊的力量使简做出了痛苦的决定。)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结局是:(终成眷属)

16、你能说出几句《简爱》中的精彩对白吗?(简:“你认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罗:“因为我们是平等的!”我爱你像我的生命一样,尽管你穷、低微、矮小、不美。)

17、简爱虽然相貌平平,但她身上有强烈的魅力和美感,你认为是什么?(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丰富、明确、坚定的个性,追求平等和尊严等。)

18、罗彻斯特先生在认识简爱前,为什么放荡不羁,寻欢作乐?(为逃避不幸婚姻带给他的痛苦和寻不到真正爱情的苦闷。)

19、简爱发现她的主人罗彻斯特先生是个性格忧郁、喜怒无常的人,对她的态度时好时坏。给她的留下的初步印象是(有点怪、冷漠、变化无常、自负)。

20、罗彻斯特先生为什么不离开他的疯妻子?(同情、可怜她,怕她在疯人院受苦。)

21、“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也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个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这段话是简爱的名言,它体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个性或精神追求?(打出两点即可)

(自尊、自爱、追求平等自由与人格独立、敢爱敢恨,坦率真诚、勇于追求幸福等。)23.写出《简.爱》中你记忆深刻的一个情节。(“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于离开我,就象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可是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的站在上帝面前。”这是简爱与罗彻斯特对话中精彩的一部分,从中我们能看出简爱怎样的性格和追求?勇敢的追求爱情、幸福,及平等的地位和女性的尊严。)

篇7:散步教案及练习题(含答案)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批注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

拆散 分歧 粼粼 一霎时 各得其所 3.简介作者:

莫怀戚,出处:《中国青年报》 文体:散文

三、整体感知课文

理清一条线索(谈整体感受,可展开,又要注意“我”的孝敬)(1)“我”劝母亲散步;(2)全家一起散步;

(3)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4)“我”决定委屈儿子;(5)母亲却依从了孙子;(6)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背起母亲和儿子。四.细读课文,研讨课文内容。

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也有可能发生在你我的身边。但作者却能通过这件小事,把一家三代四口人的性格特征很好地反映出来。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能够反映人物性格或品质的句子。五.作业:

朗读课文,积累字词。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板书课题

让生读准字音、声调;当即在纸上练写,写对。还练写其它易写错的字。

师课件提问 生回答

教师引导,追问,学生圈点勾画,思考回答 散步教案

第 1 周 第 1 单元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提高审美情趣。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体会散文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亲情的美好。教学难点体会散文景物描写及其作用。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批注

1.让我们把自己融入这个和谐的家庭用喜欢的方式自由的朗读课文,想象一家散步的过程,然后抢答下面的问题。多媒体显示抢答题 a、散步的时间?(初春)b、散步的地点?(田野)

(我 妻子 母亲 儿子; 我)

d、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散步 分歧产生 分歧解决

2.、用一句话概括上面的内容

一家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散步中发生了分歧,分歧在一家人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爱中消除了。)

3.、你喜欢文中哪些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二.研读入境

1、分歧是怎么产生的?怎么解决的? 在解决分歧中,文中的几个人物谁的权力最大?究竟听谁的,是由人决定的吗?(让爱作主)

老师:一家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权利是没有大小的,一家三代在田野散步,表现出尊老爱幼,互相关爱的浓浓亲情,推而广之,人类的延续,社会的推进何尝不是这种爱的传递呢? 师生总结归纳

本段中告诉了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这个祖孙三代人家中包含着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这四种亲情纠缠在一起,而他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板书)

三、重点研读,感受美点

1、文中简单而明晰的事件体味深沉的亲情美。

思考:①如此简单的事件,作者何以把它写得饶有兴味呢?同学们能否在对课文的研读中解决这一问题呢?

②“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2、从景物描写中体味含蓄的诗意美

本文叙述的是初春一家三代在田野上散步的事,景物描写着墨不多,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

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是对生命力的礼赞。第二处描写的是母亲所望得的小路远处景物,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惜。

3、体味本文素雅的语言美

《散步》一文的语言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综观全文,无生僻华丽的词语,于平实中见灵气,在浅显中见哲理。同学们能否在对课文的研读中来证明老师的观点呢? 教师点拨

四、教师小结:

《散步》把一家三代人的感情浓缩在一个特定的事件、特定的场景、特定的事件中。写的虽然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的片断,反映的却是家庭生活的整体。事件本身并不大,可在作者的笔下却溶进了深深的思想内容;大中取小,却又小中见大。最后我们一起唱首歌,来感受这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教师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学生齐唱。五.附:板书设计

六.作业

过渡:同学们,家是温馨美丽的港湾,家是心灵愉悦的空间。家庭成员应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使家其乐融融、幸福美满!不是有那么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吗,它唱出了父母的辛劳,也唱出了我们做儿女应尽的一份孝心。

请你们以“我爱我家”为题,讲述家庭生活中表现浓浓亲情的故事,抒发你对家庭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师课件提问 生回答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归纳。

明确:文中的“我”做得很好,尊敬母亲走大路,母亲同时也为儿子解决了这个难题,改变主意,走小路。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教师引导,追问,学生圈点勾画,思考回答 散步习题课

第 1 周 第 1 单元 第 3 课时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一、“有的浓,有的淡”中“浓”的意思是:

a、气味或味道很重。

b、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多。

二、蓝色的“这”是指代:

a、树上的嫩芽

b、大块小块的新绿

三、语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解释说明

b、声音延长

四、文中哪些地方的描写体现了初春的景物特征?

五、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

答案:

四、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的铺着: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咕咕的起着水泡。

五、初春的田野生机盎然。

六.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写字。

莫怀戚()熬()粼()

霎()咕()分qī()

2.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一霎时: 委屈:

七、课内阅读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母亲为什么现在很听“我”的话? 2.“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看着这些景象,作者为什么就想到“生命”?

3.“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母亲改变主意的原因是什么? 4.“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和“妻子”为什么有背“整个世界”的感觉?

答案:

一、1.qí gū shà lín ǎo 歧 2.一会儿。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这里是使儿子受到委曲的意思。3.略

篇8:新习题练习含答案

一、在练习与习题中设置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教师的教要考虑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因而, 施教之初, 贵在引导。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 经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因此, 我在进行练习设计时, 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的特点, 设置问题情境, 让学生去思考, 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教师通过巡视、诱导、启发,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生学习《19.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时, 将教材上“如果有两个角相等, 那么它是等腰三角形吗?”重新设置为如下问题情境:两救生员分别在游泳池边的B、C处, 同时发现一少年在A处溺水, 若∠ABC=∠ACB, 则两救生员到A处的距离是否相等?两救生员同时跳入水中能否同时赶到A处? (假设两人游泳速度相等) 通过置疑,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构建等腰三角形的模型。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形式, 发现度量、折叠、圆规截取等方法都能找到AB=AC, 较好地掌握了“等角对等边”的判定方法。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转化思想、建构模型、抽象概括等数学思想方法, 还是对学生进行游泳安全教育的好时机, 使安全教育渗透到数学课堂中。因而, 在教学中设置情境,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培养乃至提高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

二、练习与习题的设计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新课标的“数学”强调的是“大众数学”。“大众”即“人人”, 因此在“大众数学”意义下的教育目标就是让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人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来源于实际, 应用于实际, 数学的应用是广泛的, 各行各业对数学的应用有着不同的要求。因而教师在使用教材时, 要有创新, 使教材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应用, 更有利于学生的掌握,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在教学生学习《7.3二元一次方程组实践与探索》时, 对问题1进行了如下重新设计:一个长方体包装盒由1个侧面和2个底面组成。已知每张白卡纸可以做侧面2个, 或者做底面3个。

(1) 若要做6个包装盒, 需侧面 ____ 个, 底面 ____ 个, 共用 ____张纸。 (C级同学做)

(2) 要用20张白卡纸做包装盒, 准备把这些白卡纸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做侧面, 另一部分做底面。请你设计一种分法, 使侧面与底面正好配套? (B级同学做) 为了不浪费材料, 你认为最多能配成几个包装盒。 (A级同学做)

本题设计有梯度, 既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探索过程中, 同学们对设计一种分法做得较好, 但对于“在不浪费材料情况下最多能配成几个包装盒”这一问题有争议, 我就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确认的方式来消除争议,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应用, 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事实证明, 穿插于课堂的应用数学教学, 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练习与习题的设计应注重学生探索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

例如在教学生学习《3.1.1用字母表示数》时, 设计练习对知识应用拓展, 用火柴棒搭建长方形模型, 如下图:

(1) 连续搭4个正方形需 ____ 根火柴棒; (2) 连续搭10个正方形需 ____ 根火柴棒; (3) 连续搭n个正方形需 ____根火柴棒。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把探索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四、练习与习题的设计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新教材中蕴含了多种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总称。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 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在进行“大众”数学教学时, 可通过抽象概括、建构模型、转化思想、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训练,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中的定义、概念、定理、公式等是从现实世界中经过逐步抽象、概括而得到的数学模型, 与现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并且可以反过来应用于现实世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通过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 使学生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 达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的目的。

上一篇:人字03142011年关于《考勤请休假管理规定》修改的通知下一篇:残忍的母亲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