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练习题答案

2024-04-14

长城练习题答案(共11篇)

篇1:长城练习题答案

参考:

:金属造的城,滚水形成的护城河。形容工事无比坚固。

: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坏自己的事业。

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赖的大将或军队,也比喻难以逾越的障碍或界限。

: 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也指一言奏效,可比长城。

2、谚语、歇后语填空 A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

B秦始皇修长城——功过后人评。

3、诗词名句填空

A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 B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沁园春•雪》

C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D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

(l)(2 分)示例:历史 千年沧桑 战争金戈铁马(边塞烽火)

诗词沃土 旅游

登临胜地。

(2)(4 分)示例:我方认为,不应该在原址上该建。(或“原样封存为废墟”).1 分。依据一(要点):封存废墟是对长城的更重要的尊重与保护,通过这个废墟可以感受长城的精神价值;重建不一定是对长城的保护,因为复制已经改变了原来品貌。3 分。依据二(要点):历史上这样的重建是当时条件限制决定的,自然有它的道理;但我们现在不是当时了,例如不需要依靠长城抵御外敌入侵。3 分。

3、参考答案:①表现了红军不取得胜利决不罢休的革命豪情,(1分)表现了红军历经艰险翻越六盘山,长征胜利在即的喜悦之情。(1分)

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或表现了华夏儿女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一点一分,答出两点给两分)

团结一致,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的坚强决心。(2分,答“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的坚强决心”也给两分)

4、答案:A大家应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B中华民族是伟大的,载人航天的成功就是明证。C不科学的赞誉是谬误,而明知不对的赞誉又采取认同,同样是不可取的。

1、和长城有关的名句:(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含“长城”的名句

(1)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2)赛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3)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2、关于万里长城的谚语、俗语、歇后语、传说很多,你能举一个例子吗? 谚语、俗语、歇后语:

(1)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秦始皇修长城——功过后人评。

传说:孟姜女哭长城。、请拟一则有关宣传保护长城的宣传标语。(1)保护中华巨龙,弘扬民族精神。(2)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爱长城非君子。(4)为长城募集爱心,用爱心保护长城。

(5)长城的屹立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长城的破坏将是中华民族的耻辱。4、长城在2004年已列入世界濒危文化遗产名单,请为保护长城出谋划策,提几条切实可行的措施。(1)颁布法规、文件对长城进行保护。(2)提供保护长城的专项科研金费。(3)控制游客数量。

(4)对附近居民和游客加强保护意识的教育。(5)保护长城周边环境,改善土质,多种树。

5、我的留言是:(1)长城不是留言墙。

(2)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相当于把自己的耻辱刻在上面。

(3)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6、可以选择军事、经济、文化、旅游价值等方面写,言之有理即可。

7、(1)山海关

玉门关

嘉峪关

(2)“总”字写出诗人日夜牵挂故乡;“一„„就„„”写出诗人心系长城以及长城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诗人把长城当成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所以才有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情结。一部浩浩荡荡的长城史,见证了两千多年的争战和杀伐。长城作为历史的证人历尽沧桑,见证了千古的悲欢离合。

(3)不仅仅是民族的象征,还是一种精神,一种博大的精神,还是诗人寄托乡思乡愁的意象。(4)“敕勒”、“阴山”是诗人的故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由此可见诗人身居他乡,心系故园。诗人希望有梦,借梦境回故乡,但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思乡情使诗人夜不能眠

篇2:长城练习题答案

一、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二、缩句

1.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

2.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

3.密密层层的枝叶把阳光挡住了。

4.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三、读短文,回答问题

老师,您走好„„

1998年11月13日,广州市十六中57岁的李新源老师,写下最后一行板书后,轰然倒在讲台,再也没有醒来!

作者一边哭,一边断断续续地写下了这篇稿子。她说,就以这篇文章为李老师送行。

①老师,您走的时候,我们聚在操场上,一个个肃然而立。女生的眼泪一行又一行,男生也个个眼睛湿润。目送您离开校门的一刻,不知是谁带头擦干了泪水,大家没有恸哭,只是静默地为您送行。您一生为学生的牵挂太多太多,今天,一定要让您安心地离开。

②阳光穿过云层,赶来为老师送行,老师,您披一绺阳光上路吧。您如阳光,一辈子都在照耀别人。

③送走您,我们回到教室,泣不成声地抄您留下的板书。班长忽然站起来,缓缓走上讲台,用手擦去“离高考还有188天”的标语,然后执起一根粉笔,重重地写下了“1998年11月13日”。

④最后一堂课的情形一次次地在同学脑中重现:上课铃响过10分钟,您由班主任搀扶着出现在教室门口。您依旧和蔼地笑着,但显得那么吃力。您坚持写板书,直到挺不住,想坐下来歇歇,但是还没坐稳,就一头栽倒在地。

⑤同学们围在您身边喊您,给您擦汗,但您浑然不知。老师,您就这样,在讲台上为生命画上句号吗?

⑥老师,您听见您的学生的呼唤了吗?我们的眼眶情不自禁地多次决堤,随着泪潮涌来的是往日一个接一个的片段:

„„„„

1.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泣不成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浑然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完成练习。“您如阳光,一辈子都在照耀别人。” ①这句话用了_________修辞手法。②句中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③这句话表达了学生_________________.④请你依照这句话写一句赞美自己的老师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第③段,分析这段是属于()描写。(填写序号)A、心理描写 B、动作描写 C外貌描写

4.“老师,您就这样,在讲台上为生命画上句号吗?”说明了老师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因为:①长城是那样气势雄伟;②长城是那样高大坚固;③长城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力量。所以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缩句

1.大熊猫吃着竹叶 2.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 3.枝叶把阳光挡住了 4.灯照耀着宏伟建筑。

三、读短文,回答问题

1.泣不成声:文中指同学们小声地哭泣。浑然不知:一点也不知道。2.①这句话用了_比喻__修辞手法。②句中把老师比作阳光

③这句话表达了学生:对老师无限的热爱与敬仰.④请你依照这句话写一句赞美自己的老师的话。老师,您是辛勤的园丁,哺育我们茁壮成长。

篇3:考试复习题(15)【答案解析】

116.心脏舒张功能异常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共有的病理过程。原因在于过度肥厚的心肌弛张期延长和顺应性下降, 心肌缺血、室壁张力增加和心律失常也是加重或诱发舒张功能不全的重要因素。

126.绒毛膜癌转移途径主要是通过血运, 随着血运绒癌的滋养细胞播散至全身。绒毛膜癌病变原发于子宫, 不久即侵入子宫肌层的血窦中, 由此进入宫旁组织的静脉内, 形成宫颈、宫旁转移, 继续发展则在子宫静脉形成瘤栓, 血运受阻, 逆流至阴道静脉丛, 瘤组织乘机进入阴道静脉, 绒毛膜癌就易形成阴道、外阴转移瘤。

129.吞服碱性或酸性化学品后立即对食管造成损害, 黏膜的灼伤情况与吞咽化学腐蚀性药品的流向有关, 所以黏膜不规整, 细线状狭窄。

14 1.关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治疗原则应立即控制惊厥解除喉痉挛, 补充钙剂。

(1) 急救处理可用苯巴比妥, 水合氯醛或地西泮迅速控制症状, 对喉痉挛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2) 钙剂治疗用10%葡萄糖酸钙5~l0ml加入葡萄糖l0~20ml缓慢静脉注射 (10分钟以上) 或静脉滴注, 钙剂注射不可过快, 否则有引起心搏骤停的危险。惊厥反复发作者每日可重复使用钙剂2~3次, 直至惊厥停止, 以后改口服钙剂治疗。钙剂不宜与乳类同服, 以免形成凝块影响其吸收。 (3) 应用钙剂后即可同时用维生素D治疗, 用法同佝偻病治疗方法。

143.一般小儿4个月左右添加辅食, 此时首先可以添加的食物就是菜汤、果汁;4~6个月可以添加米糊、稀粥、蛋黄、豆腐、菜泥等;7~9个月可以添加粥、烂面、烤馒头片、饼干、肝泥、肉末、全蛋;10~12个月添加厚粥、软饭、面条、碎肉、带馅食品等。

145.大便隐血检查是大规模普查以及初筛手段。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最重要的方法。直肠镜、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可在直视下肉眼做出诊断, 并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

146.手术切除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法。放射治疗作为手术切除的辅助疗法有提高疗效的作用。术后放疗仅适用于晚期病人或手术未达到根治或术后局部复杂的病人。

147.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斜径或前后径上, 大囟在前, 小囟在后则为枕后位。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横径上, 大、小囟门分别在骨盆两侧则为枕横位。阴道检查借助胎儿耳廓及耳屏位置及方向判定胎位, 耳廓朝向后方即可诊断为枕后位。

篇4:一道数学练习题答案的探究

多年的数学教学使我认识到数学知识不是学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探究出来的,探究能使学生精力高度集中,全身心的投入,从而搞清知识的来胧去脉前因后果,进而达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正因为如此,自己在教学中特注重让学生探究,练习题的处理也不例外;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所以在学了勾股定理后特意安排了一道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通过探究达到提高学生运用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题目:1个1m高的人正在一棵9m高的树旁劳动,忽起一阵大风,将大树从距地面4m处吹断,此时此人应站在何处比较安全?

师:哪位同学比较聪明且肯动脑筋能解出此题?

(大部分学生纷纷举起手来,这么同学都能解出来,我心里挺高兴的。)

生A:人应站在距树3m以的地方才安全。

师: 生A陈述你的理由。

生A: 如图(1),风是从距地面的4mB处吹断的,AB=4m,树高9m,那么断了的部分BC 长5m,树与地面垂直,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AC=BC2-AB2

=52-42

=3m

所以此人此时应站在距树3m以外的地方较安全。(此时下面部分学生连声说不对!不对!)

师: A肯动脑做了,说说你的想法。

生B:生A的答案不全面,人除站在3m以外安全还可站在如图(2)所示的A与D之间,因为1m高的人站在C与D之间某处,树会压着人,A与D之间有空间,且树斜着撞不着人。(这时,教室时像煮沸的油锅,一片议论声,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

师:哪位同学说“不对”,谈谈你的理由生C:人站在A与D之间也不安全,因为,折断部分BC上还有大分枝、小分枝、这些树枝可能撞着人,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可能发生,折断部分BC会从B处完全断开,整个BC部分掉下来,也会压着人,所以人站A与D之间某处也不安全。

师:生C考虑的比较细致,根据以上三位同学的回答,说明人只能站在3m以外,这个 结果正确吗?

(此时无人回答,同学们都在苦思冥想,我想此时如果通过老师点拨效果不佳,不讲同学们又得不出正确答案,心里有点着急,忽然头脑中冒出一个念头,实践出真知,不妨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发现真谛。

师:现在动手实践:前后四个人分为一小组,先用硬纸板剪出两个长分别为45cm、5cm的硬纸条(宽度不超过1cm或可替代硬纸条的东西,按20:1比例);然后四人既要齐心协力、模仿树倒的过程,又要分工:1人纪录、1人观察、1人移动5cm硬纸条(代替1米高的人)移动范围在15cm以外,多在15cm-20cm之间移动,1人用45cm的硬纸条(从20cm处折一下,25cm代替折断部分)模仿树倒的过程;随后四人一组,根据操作结果,共同商讨,画出树倒的示意图,最后根据图形作出正确的结果,比一比,看哪一组同学齐心协力,肯动脑、动手在较短时间内作出完整的、正确的答案。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情绪高涨,绝大数学生很快进入了探索过程,过了一 会儿同学们陆陆续续举起手来)。

师:刚才同学们做的很好,下面请D、E代表他们所在一个小组将图形和解答过程写在黑板上,一人画图,一人写出解答过程。

图(3)

如图(3):在AB上截取AF=1m,过点F作FD⊥AB圆弧于点D,连结BD,过D作CD⊥AC,BC=BD=5 m,BF=AB-AF=4-1=3m。

在Rt △BF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DF=BD2-BF2

=52-32

=4m

DF=AG=4m

所以此人应站在距树4m以外的地方较安全。

师:问此人站在距树3m到4m间为什么不行?

生D:树倒的过程中树稍会打着人。

师:同学们,你们说这一组同学的答案对吗?

学生:正确!(学生一致认为正确)

师:这组同学合作的很好,同学们请你们想想,开始时为什么会出现“人站在距树3m以外的地方”的结果呢?原因何在?(教室里又一片议论声)

生F: 开始解答时,只想到树倒后的结果,而忽略了树倒的过程,即把动态的过程静止化了。

师:多么漂亮的回答,所以平时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时应联系具体情况,必要时画出图形,做到数形结合

篇5:长城练习题答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隘口()歌谣()蹲踞()山巅()焚起()敕勒川()

二、给下面多音多义字注音、组词

尽()

()

夹()

()

勒()

()

薄()

()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 1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隘口:

2.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蹲踞:

3.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焚:

4.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些微:

四、读下列诗句:说一说加点词语的深刻含义和表达效果 1.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2.敕勒川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五.《长城谣》作者是族女诗人,现居台湾。她的第一本诗集是《》。

当堂反馈

六.阅读《长城谣》一诗,回答问题。长城谣 席慕蓉

尽管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而一题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

敕勒川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1.第一节写了什么内容?

2.第二节写了什么内容?关键词是哪些?

3.第三节写了什么内容?哪个词语最有表现力?

4.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乡,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在诗人的心中,长城仅仅是民族的象征吗?

知能训练

七.阅读《长城谣》全文(原文见第六题),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节诗中高度概括长城历史的句子是哪些?

2.第一节里用第二人称“你”有什么表达效果?

3.第三节为何以地名“敕勒”、“阴山”、“黄河”抒情?

4.《长城谣》是一首、的抒情诗,主体意象是。但诗中也有对的思念。抒情的主线是表达,但诗中也有。

拓展延伸

八,阅读席慕容的《乡愁》一诗,回答有关问题: 小时候

乡愁是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 甲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而现在 乙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诗中标注甲、乙的横线上,可以填入下列两句诗,请你根据诗意,从下列选项中选填最恰当的诗句,将其对应的序号分别填入对应空格内。

甲处:乙处:

A.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B.乡愁是一条漫长的小路。

C 乡愁是一条深深的海峡。

D.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2.作者在表达“乡愁”的情感时,分别借用了、、、四种意象,含蓄深沉地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祖国的真挚感情。

3.这首诗以为顺序,以为线索,把对、的爱融化在祖国的爱中,表达了诗人的愿望。练习2.现代诗两首(2)班级:姓名:时间:

自主学习

一.辨析下列形似字,注音并组词。谣()徭()槐()愧()

敕()赦()焚()梵()

二.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隘口ài

歌谣yáo

荒莽mǎng B.蹲踞jù山巅diān

纪弦xián C.焚起fãn

敕勒川shâ焉支yān D.槐树huái

蝉翼chán yì躯体qū 三.品读课文,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1.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

A.蹲踞

B.盘踞

C.停留

2.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的槐花香的季节?„„()

A.浓浓

B.淡淡

C.幽幽

四.《一片槐树叶》作者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是派诗歌的倡导者。诗人写此诗时,已远离大陆故土六年了,思乡之情与日俱增。于是,借夹在书中的槐树叶尽情地抒发自己的之情。

当堂反馈 五.阅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一片槐树叶 纪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1全诗分三节,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时间线索,“————”;另一条是线索,“伤感——回忆——企盼”,两条线同步并行,构成三块、、。

2.第一节写什么内容?如果用一个最简单的陈述句来说,应该怎么说?

3.第一节明明可以用一个简单的陈述句表达,为什么诗人却使用了极其繁复的修饰语?各个修饰语各有什么含义?

4.第二节写了什么内容?

5.槐树叶的作用是什么?

6.三节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怎么写的?

知能训练

六.阅读全诗(全诗内容同第五题),回答有关问题。1.全诗以什么为意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一片槐树叶”为何是“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3.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一下“飘着淡淡的槐花香”时的美丽景象。(50字以内)

4.请写出第一节诗中诗人的感情变化并简单分析(80字以内)。

5.你认为一册“古老的诗集”有什么深刻含义?请写出你的理解。

6.最后一节中的“槐花香”能否换为“桃花香”等花香呢?为什么?

拓展延伸

七.读下列一段话,在横线上写一句总结性的话,要能概括短文的主要含义。

曾参是孔子的学生,品德高尚。有一次,一个和曾参同名的人杀了人,别人误以为是曾参。就对曾参的母亲说:“你儿子杀了人。”曾母不相信,说:“我儿子决不会杀人。”过了一会儿,又有人说曾参杀了人,他母亲仍然不相信。可是当第三个人来说曾参杀了人时,他母亲就害怕地逃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参考答案:

现代诗两首(1)自主学习

一.ài yáo jù diān fãn chì二.尽jǐn尽管 jìn尽头夹jiā夹道jiá夹被勒lâ勒索 lēi勒紧薄 bò薄荷 bó单薄

báo薄片三.1.狭窄的山口。2.矗立,站立。3.燃烧。4.一点儿。四.1.“总”字写出诗人日夜牵挂故乡;“一„„就„„”写出诗人心系长城以及长城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诗人把长城当作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所以才日夜牵肠挂肚,才会有魂牵梦萦、挥之不去的情结。因为长城在诗人心中,早已不仅仅是客观的物象和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民族苦难历史和丰富民族文化遗产的象征,所以才会让多情的诗人歌不成声,赋不成篇,却又挥之不去,成为一种情结。用词朴实中见真情。2.这一节写诗人梦回长城。一个“应”字道出这一切的景都成了美景,这一切的情都是载不动的深情。“仍然”“流进”“不眠的梦”具体形象地写出诗人虽身居他乡,却心系祖国。诗人希望有梦,在梦里回到久违的故乡,但是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乡思乡愁让诗人难以入眠。寥寥几个词语,一位游子深沉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令人动容。五.席慕容蒙古《七里香》 当堂反馈

六.1.写一部浩浩荡荡的长城史,抒写了两千多年的争战和杀伐。长城作为历史的证人,历尽沧桑,见证了千古的悲欢离合。2.抒写诗人对长城的依恋之情和赞美之情。“总”,“一„„就„„”,“唱”,“写”。3.写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恋之情。“不眠”。4.不仅仅是民族的象征,还是一种精神,一种博大的精神,还是诗人寄托乡思乡愁的意象。知能训练

七.1.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2.把长城看作是历史的见证人,更易于抒发作者的情感。3.“敕勒”、“阴山”是诗人的故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由此可见诗人身居他乡,心系故园。诗人希望有梦,借梦境回故乡,但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思乡情使诗人夜不能眠!4.咏物抒怀、反观历史长城黄河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的观照和反思。

拓展延伸

1.甲.A.乙.D 2.邮票船票坟墓海峡。3.时间感情母亲、妻子渴望祖国统一。

练习2 现代诗两首(2)自主学习

一.yáo歌谣 yáo徭役huái槐树kuì惭愧

fãn焚烧 fàn梵语chì敕勒川shâ赦免。二.C 三.1.A;2.B。四.纪弦现代思乡。当堂反馈

五.1.现在过去将来;感情;伤感过去,回忆过去,企盼将来。2..写一片“槐树叶”,“这是一片槐树叶”3.意在说明诗人当时睹物生情而又极为复杂矛盾的感情。“全世界”指范围,“最珍奇,最宝贵”指出程度;“最使人伤心,最让人落泪的”指出它背后的故事;“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指出它的形状、颜色。这样的一片槐树叶使诗人睹物生情,伤感之情溢于言表。4.写了槐树叶的来历。5.是诗人作为诗集的书签用的。在文中“一册古老的诗集”有了文化的象征,也许指古老的文化,虽然忘却了它具体的来历,但它肯定是故乡的槐树叶,诗人因此而略感欣喜,因为它使诗人的思乡之情有了寄托,也一下子拉开了诗人浓浓的乡愁乡思之门。6.对将来的企盼,表达了游子思归之情。联想的手法,由槐树叶联想到故土的泥土,进而联想到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知能训练

六.1.一片槐树叶思乡盼归。2.它捡自故土,寄托了作者强烈的乡思和沉重的乡愁。3.略力求具体生动。4.诗人初见槐花叶,如回故土,赞叹,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又很快回到了现实,心情变成了伤感;飘零在外,有家难归,伤心而又无奈。5.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义,也许指古老的中国文化,也许指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和诗人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不变的追求。6.不能,是为了呼应标题,写其他就不合文意了。拓展延伸

篇6:登长城相关综合练习题(模版)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这幅对联提到了__和_ 两个有关长城的故事。

(2)品汉字(2分)

日本人向来自负,但在中国文字面前却格外地谦恭。据说日本民间曾对汉字选美,夺魁的是“梦”字,入选的佳丽还有“雪”、“柔“等等。日本人对汉字的狂热痴迷由此可见一斑。汉字的音、形、义皆是独特魅力,足以让每一个接近它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热爱汉字、写好汉字,相信你整张试卷的汉字都能书写得工整美观。

请你也给汉字“选美”。选出一个你认为最美的汉字,并从“音、形、义”等方面说明其美的理由。(至少写出两点,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最美汉字:

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名著(4分)

达雅焦急不安地守侯在外面,几个小时以后,他看见丈夫的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去。

①保尔术后安慰妻子达雅,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______(用四字短语回答)

②保尔选择了一条道路,这条道路指什么?从他的人生经历和影响来看,我们应该学习保尔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

③请根据保尔的相关故事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下联:林冲走投无路上梁山。

答案:

(1)秦始皇修万里长城和孟姜女哭倒长城(2分)

(3)①乐观豁达或坚强乐观(意对即可)

②写作(或文学创作)应学习他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与命运抗争、永不言败的精神。(意对即可)

篇7:长城阅读答案

历史上农耕文化对游牧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农耕文化发展较早,其体系也较为成熟和完整,对北方的游牧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农耕文化向长城地带各少数民族地区传播扩散的同时,各民族文化也在向中原汇聚,使得中原文化在发展中也吸了各民族文化的养分和智慧,而且衣、食、住、行无所不包,塑造了长城地带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据考证,从赵武灵王提倡胡服到清代的旗袍、马褂,古代中原民族上衣下裳、宽领褒袖的笨重服饰有了重大的转变。伴随魏晋时期大批北方游牧民族从长城以北的东北地区或蒙古草原进入长城地带或其以南的中原腹地,“胡床”带入农耕地区并改变了中原民族席地而坐的习惯。小麦、大麦以及磨面方法从西域和其他民族地区的传入,改变了中原汉族以五谷为饭的膳食种类。家用畜力中的马,主要是从蒙古高原引入长城以南,汉代极为有名的汗血宝马传入中原方备受珍惜。此外,在新疆阿拉沟、直儿沟等地西周至战国末期的墓葬中发现的骡子骨骼,经鉴定其最早应该是蒙古高原地区的游牧者培育出来的。而在艺术文化方面诸如笛、琵琶、箜篌、胡琴等乐器以及音乐音律、歌舞杂技等自南北朝时传入中原后,对中原的戏剧、宋词、元曲均产生了极大影响;大同云岗等石窟艺术以及敦煌的璧画艺术等,都是长城地带各民族乃至世界艺术的汇聚。

民族融合发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过程。不论是农业民族政权还是游牧民族政权,当他们主导中原后,自觉不自觉地都希望能够统一中国,这种思想的形成是长期以来民族融合最好的也是必然的趋势。尤其是游牧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想要稳定和谐发展就必须与农业民族的思想文化进行融合,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与汉民族契合,这正是农业民族与各民族不断融合最后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重要过程。虽然长城地带各民族的起源地域各异,但在几千年相互打交道的过程中,通过交流与学习所进行的“民族融合”已不再是简单的“汉化”或者“胡化”,而是更深层次的诸如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深度交融。各民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保有自己风俗习惯的同时,又兼具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这才使得中华民族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不断发展,促成了中华民族真正的繁荣,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和包容性。费孝通说:“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自从长城修建以来,长城内外逐渐形成了农牧两大经济体。两千多年来,长城内的农业民族通过屯垦移民和通商等方式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把长城内外各民族联结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自在民族实体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长城见证了农牧发展的历史进程,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节选自段清波《城和长城:中华文明的见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历史上相对发达的农耕文化在影响北方游牧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各民族文化的养分和智慧,从而形成了长城地带包容性和多样性的文化。

B、从胡服、旗袍、马褂,到五谷杂粮和磨面方法,从胡床、骡子、汗血宝马,到琵琶胡琴和歌舞杂技,可以看出长城地带各民族对中原文化的多元影响。

C、在相互打交道的漫长历史过程中,长城地带的“民族融合”不再是简单的“汉化”或者“胡化”,而是在保有自己风俗的同时,又兼具其他文化特征。

D、两千多年来,通过屯垦移民和通商等方式,长城内的农业民族在长城地带形成了巨大的网络,把长城内外各民族联结在一起,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在较早时期就发展了农耕文化,还有着较为成熟和完整的体系,在向长城地带各少数民族地区传播扩散过程中,也推动了他们的文明进程。

B、在魏晋以前,中原人都是席地而坐,不懂磨面方法,也没有面食,直到魏晋时期大批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带来了胡人的生活习惯,才改变了这种情况。

C、游牧民族主导中原后,总是希望统一中国,这样就必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与农业民族相融合,这也是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重要过程。

D、长城地带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起源地域,随着历史的发展,他们彼此交流,相互促进,在思想文化中已经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城地带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根源于农耕文化向长城地带各少数民族地区传播扩散的同时,各民族文化也沿者长城一带向中原汇聚。

B、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融合,不仅在长城地带汇聚各民族乃至世界的艺术精品,也使中原的文化艺术例如戏剧、词、曲等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C、各民族的融合促成了中华民族的真正繁荣,但作为一个民族实体,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由自在到自觉的转化有一个过程,期间有着几千年的跨度。

D、长城修建以来,在它的内外各民族就不断进行着各方面的交流,因此长城不仅是农耕和游牧文化发展的见证者,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1、B(张冠李戴“五谷杂粮”是中原汉族的膳食种类、故选B、)

2、B(范围失当,“在魏晋以前,中原人…不懂磨面方法,也没有面食”错误,原文第一段中“小麦、大麦以及磨面方法从西域和其他民族地区的传入,改变了中原汉族以五谷为饭的膳食种类”、传入时间没有明确说明、故选B、)

篇8:磁场问题中多答案习题分析

多答案习题, 具有训练详尽分析物理现象, 周密考查物理过程的功能, 学生一遇此类问题, 常出错和漏解, 我们试从它的形成原因, 举例说明之.

一、题设条件的可能性形成多答案

例1 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滑环套在水平固定且足够长的绝缘杆上如图1所示, 整个装置处于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 现给滑环一个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I使其开始运动, 求:滑环运动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不计空气阻力)

解析:这里的I属未赋值条件, 这道题的一般解法如下:

分析滑环的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 列出下面三式:

f=μN ①

F=qvB ②

N+F=mg ③

联立①②③式解得:f=μ (mg-qvB) , 可见随着滑环速度v的减小, 摩擦力f增大, 环最终静止于杆上, 再对环的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可得:Wf=ΔEk=0-12m (Ιm) 2=-Ι22m.所以, 滑环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Ι22m.

初看上述解答天衣无缝, 然而, 如此求解是不完整的, 由于冲量I为未赋值, 环获得的初速度v0=Ιm, 必随I取值不同而不同, 由于v0取值不同, 最初环受力的情况就不定, 如图3所示, 环的运动情况也随之发生变化, 下面对本题的解答作进一步的讨论.

qBv0<mg时, 解法同前.

当qBv0=mg时, 滑环始终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它将以速度v0作匀速直线运动, 因此, 克服摩擦力的功为零.

当qBv0>mg时, 滑环的受力情况如图3所示, 同理求得f=μ (qvB-mg) , 由此可见, 环所受的摩擦力f随环的速度v的减小而减小, 当qBv=mg时, f消失, 此后, 环的速度不再变化, 故环的运动为先由v0减速至v=mgqB, 然后以这个速度匀速运动, 再对环运用动能定理可得

Wf=12m (mgqB) 2-12m (Ιm) 2=12 (m3g2q2B2-Ι2m)

所以, 环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12 (Ι2m-m3g2q2B2)

二、物理过程的多样性形成多答案

例2 如图4所示, 有一摆长为L的单摆, 摆球的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将其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 现把摆球沿纸面向左拉直至摆线呈水平位置后由静止释放, 摆球将沿着圆弧曲线摆动, 试求摆球经过最低点时所受摆线的拉力?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解析:带电摆球在从左向下摆动的过程中, 共受三个力作用, 即重力G、摆线的拉力T和洛伦兹力f, 由于T和f对摆球不做功, 只有重力做功, 所以, 摆球在向下摆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设最低点为零势能点, 则:mgL=12mv2可得

v=2gL

摆球到达最低点时, 所受洛伦兹力的大小为

f=Bqv, 由左手定则判断其方向竖直向上, 在最低点, 重力、摆线的拉力和洛伦兹力的合力为摆球提供向心力, 得

Τ+Bqv-mg=mv2L

将①式代入②式得

Τ=3mg-Bq2gL

不少学生仅满足于上述解答, 当然, 此解没有错, 但不完整.由于摆球只在重力场中自由摆动, 无论摆球向左或向右, 经过最低点时所受摆线的拉力大小是相同的, 所以一般同学误认为, 在重力场和磁场同时存在的力场中, 也不必考虑摆球运动方向的影响, 从而导致这道题解的不完整, 而实际在该题中带电摆球沿圆弧摆动的过程中经过最低点有两种情况:其一, 摆球从左侧向右摆动经过最低点时, 摆球的速度方向向右, 由左手定则判断此时摆球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这时, 摆球所受的拉力的大小与前面分析相同;其二, 摆球从右侧向左摆动经过最低点时, 摆球的速度方向向左, 由左手定则判断此时摆球受洛伦兹力方向竖直向下, 与前面相反, 于是Τ-Bqv-mg=mv2L, 所以

Τ=3mg+Bq2gL.

河北省唐山市第六十二中学

篇9:力、物体的平衡单元练习题答案

1、D;2、A;3、C;4、B;5、CD;6、C;7、BC;8、BD;9、B;10、C;11、ABC;12、A 

二、填空题

13、200N;14、15N,30N;15、100;

16、两次一样大 ;17、不变;18、mg/k+L;

19、mg/sinθ,mg·cotθ;20、F′Fsinθ

三、计算题

21、34.6N,69.3N;22、10~30N

直线运动单元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C;2.AB;3.D;4.BD;5.CD;6.BC;7.B;8.C;9.D;10.AB;11.D;12.AD

二、填空题

13. 7,5;14. 4,50,3,8

15. 37.5;16.(3-2):(2-1):1

17.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1,初速度为4m/s的匀减速直线,-2,2,12

18.E B F C A D G

19.13(S6-S33T2+S5-S23T2+S4-S13T2)

20. 2.48,6.18

三、计算题

21. 50m,22. 24m,12.9s,332.8m

牛顿运动定律单元练习题答案

1. C;2. A;3.A;4. A;5. C;6. D;7. B;8. C;9. A;10. C;11. A;

12. BD;13. ABD;14. BCD;15. BC;16. ABC ;17.AC 

18. m(g+a)/(cosθ-μsinθ)

19. 0.1, 1.5×104 20. 2g, 0 

21. m(g+a)tanθ

22. MV0/(M-m)

23. 2Ma/(g+a)

24. 13/4

25. 56.25m

26. 1.6N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机械能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 D;4.C;5.B;6.C;7.C;8.C;9.B;10.C

二、多项选择题

11.BD;12.BCD;13.BD;14.BD;15.CD

三、填空和实验题

16.mgh+12mv20f

17.2v0Rt;18.3750J;

19. (1)9.69m/s2;(2)|△Ep|=1.91mJ;(3)Ek=1.89mJ;(4)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其动能的增加,机械能守恒。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重锤下落过程中受到阻力(空气阻力、纸带与限位孔间的摩擦阻力)的作用。

20.(1)BC; (2) gl ,0.7m/s,0.875m/s

四、计算论述题

21. 船的最小速度是3m/s,船头应与河岸上游成53°

22.(1)20m/s ,(2)6 m/s2 ,(3) 32kw (4)5s

23.(1)15N ,(2)2.5m

24.(1)0.25 ,(2)0.8m

高一(上)期期末综合练习题答案

1.B;2.C;3.D;4. A;5. CD;6. B;7. B;8. B;9. CD;10. A;11.C;12.B;13.D;14. AC;15. CD;

16.40.55;

17. 2020;

18. 2s45°;

19. 1100;

20. (1) ①③⑤⑥⑧⑨,(2) 0.200.21

21.103kg;

22.30°;

23.2.6s;

24.(1)21.0m/s,(2)1.0m/s

篇10:长城谣阅读答案

席慕蓉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心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

敕勒川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1.理解“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中的“无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城在作者心中有怎样的地位和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恋,结尾却又说“不眠”,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古老的长城饱经沧桑,是历史的见证,人世的恩怨、成败、荣辱在长城面前,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只是昙花一现,如白驹过隙,长城历经风雨不为所动。

2.长城在诗人心中,不仅是客观的物象和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民族苦难历史和丰富民族遗产的象征,还是诗人寄托乡愁乡思的个性化对象。

篇11:课课练答案长城

课题:《专题长城》命题:赵姗姗做题:审核:班级:姓名:整洁:得分: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dǒu(陡)峭jì(冀)求瞭(liào)望藩(fān)篱..

券(xuàn)门广袤(mào)绵亘(gèng)垛(duǒ)口....

夯(hāng)筑懵懂(méng)无与lún(伦)比举世zhǔ(瞩)目..

二、下面是某位同学的作文片段,其中有四处错误,请找出并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上修改。

①为了开好运动会,学校组织了有意义的一次除草活动。②没想到,学校分给我们班是那块长着许多 带刺植物的地方。③男生用铁锹将根铲断,我们女生便将它们拖到垃圾堆。④一不小心,手臂被小毛刺扎了一下,疼得我差点叫出声来。⑤看到同学们个个精疲力竭,疲惫不堪,我便忍痛苦干起来。

将“一次”与“有意义”调换位置;将“我们班”后面加“的”;将“精疲力竭”或“疲惫不堪”任意删去一个。

三、诗文名句填空。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6.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四、课内阅读。

(一)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了,明代也曾大规模地修建过长城,那你知道长城的一些知识吗?

(1)明代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2)请写出与长城有关的一个人物、一个传说、一则俗语或诗句。

人物: 蒙恬传说: 孟姜女哭长城俗语或诗句:不到长城非好汉

(3)你能用一个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心中的长城吗?

(二)品味下列句子,回答问题。

长城的孟姜女。

你怎样理解“更亲切”?

表明人们对孟姜女的同情和对秦始皇的怨恨。

(2)使这个冀求长生不老,万世一系,东填大海,西建阿房,南修五岭,北筑长城的秦始皇在人民的愤怒之下,竟不及二世而亡,有如镜花水月,灰飞烟灭。

这句中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五、阅读短文,完成后面题目。长城与都江堰(节选)余秋雨

①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②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③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 1(1)而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却更记得他焚书坑儒和修造万里长城,同时更亲切地记得的还有那哭倒

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④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⑤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

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奉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⑥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连葛洲坝都看过了,它

还能怎么样?只是要去青城山玩,得路过灌县县城,它就在近旁,就顺便看一眼吧。因此,在灌县下车,......

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在街上胡逛,一心只想看青城山。...........

⑦七转八弯,从简朴的街市走进了一个草木茂盛的所在。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也没有谁指

路,只向更滋润、更清朗的去处走。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算响却

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涌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

紧张得急于趋附。不知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急流浩

荡,大地震颤。

⑧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这样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

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

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

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

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

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

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

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则,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

睽睽。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1.第六自然段中写“在灌县下车,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有什么作用?与下文中的哪一句遥相呼应? 为下文看到都江堰水景之时的激动、喜悦的心情作铺垫。与下文的“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

2.第八自然段中“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于趋附”遥相呼应。

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中的“踊跃”一词该如何理解?..

“踊跃”是“跳跃”的意思,极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都江堰的水气势磅礴的生命和力量。

3.作者描写都江堰的水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非常优美。你最欣赏哪句话?请举例鉴赏。这是一道开放题,没有统一答案,可以从三种修辞手法———拟人、比喻、排比中任选一种来回答,只要

4.第五自然段中说:“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请你结合本文谈谈对

这句话含义的理解。你同意作者关于长城的看法吗?请结合《长城·专题》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第一问:在作者眼里,长城犹如古代的一个巨大的雕塑,没有太大的现实用途,只是那个年代的见证,仅

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明;而都江堰却孕育了千年的文明,是灵动的文明,它造就了一个天府之国,它庇护、濡养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如文中提到的刘备、陆游、李白等,他们都是受到都江堰的濡养,在四川作

过贡献的历史名人。(仅供参考)第二问:言之成理即可

5.有这样的一则消息:

“万里长城已上了全球最濒危遗址名单,作为中华文明象征的长城,如今正蒙受着前所未有的毁坏,很多地段的长城都已经不复存在了,自然毁坏和人为毁坏,使长城目前正受着双重煎熬,长城的保护已经

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请你为保护长城提几点建议或保护措施。

上一篇: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调查分析下一篇:人民代表大会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