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活动的教学反思

2024-04-27

户外活动的教学反思(共12篇)

篇1:户外活动的教学反思

户外活动的教学反思

反思:为什么总是觉得现在的孩子那么调皮,不听话,有时候,我总觉得孩子爱违反规则,还有明知故犯,屡教屡犯。在我将自己变成他们中的一员去感受他们的生活,参与他们的活动时,我才会有了以上作为班级管理者所不曾体会的.感受。

这也让我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能站在孩子的视角去不断调整自己对待孩子们的每一个活动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比如:午睡有很多孩子不睡,或者睡得很晚,以前我总是提醒并不断要求孩子们快点睡,在和孩子们体验之后,我发现,原来让孩子们睡不着的原因除了一些孩子们喜欢玩之外,噪音,光亮,臭味,温度,蚊虫叮咬等很多因素也会让孩子们睡不着,作为老师,我也应该尽可能的排除这些因素,而不能一味地责怪孩子们的不爱睡觉。

让我们理解和尊重孩子们,去满足他们不断更新的各种需要,和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吧!

篇2:户外活动的教学反思

引题:教育者在组织某种教育活动之前,往往要经过悉心准备,但结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和设想,而在无意与随意中生成的教育事件与情景,却是那么的真实和灵活、开放与本真,并且超越僵化,它是师生建构课程活动的一个开放教育系统,它的成功取决于教师的智慧和经验,来源于孩子的兴趣和参与。因此我们提议:课程的活动不仅仅来自于预设,还应该来源于生成。

缘由:“五一”放假回园,一连下了好几天的细雨,空气十分潮湿,我们的活动室在一楼,又地处学校的大树及种植园地周围,室内一股发霉味儿。孩子们一进活动室,就传来了一阵呼唤声:“老师!墙壁上有毛毛虫。”接着,君弘、授弦、倩云又分别在寝室的床铺底下、玩具橱旁边、水槽下、厕所地面发现了毛毛虫,孩子们象烧开的水顿时沸腾起来,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三三两两簇拥着议论:“毛毛虫怎样钻进来的,窗户不是关着吗?”“毛毛虫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它的身上有吸盘”,“它会吸人的血,我们可要注意点。”“它走路了,你看它的头在这里?”君弘边观察边用肢体语言模仿毛毛虫一伸一缩的动作,孩子对毛毛虫的十分关注,我想:孩子的兴趣与现有的教育资源是活动的前提条件,而捕捉和挖掘有价值的教育科学是教师的专业智慧,于是,顺应了孩子们探索的欲望,激发他们一起去探究。

一、探究毛毛虫的行动路径

“它是怎样钻进来的?它从哪里来?”我顺着君弘的话语接着说,激起孩子探索毛毛虫的运动路径,孩子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开始分头去寻找,四散在活动室的周围,这时,授弦带领的那一小组发现:毛毛虫是从菜园来的,并提出证实的依据,理由是:他们发现菜园里还有很多毛毛虫兄弟,过了十来分钟,君弘小组的幼儿又在大树下,小水沟边发现很多的毛毛虫,孩子们最后排除毛毛虫不是活动室内生长出来,而是外面钻进去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提议:“你们找一找它们是从哪条路进来的?”,倩云还特别询问了阿姨,放假的前一天离开时门和窗户都关好没有?阿姨很肯定地说:“我都一一检查了,确定关好才离开”,那毛毛虫真神奇,怎会“变”到活动室里呢?又有一个问题困惑着他们,孩子们又开始了第二次的探究,思耘说:“毛毛虫走过的时候会留下脚印”。“它没脚,但有黏液。我们去找找看”,这下我拿出了放大镜和手电筒,让他们借助工具寻找,在寻找中,大家发现室内有三个洞,一个是水槽口,一个是厕所的下水道,下水道又有两个,一个是女生厕所的,一个是男生厕所的,经过十来分钟,宏楷终于发现在男生厕所的排水管出口处找到了毛毛虫走过后的白色线状痕迹,还在周围发现毛毛虫的粪便,大家初步确定毛毛虫是从这儿进入的,开始把目标锁定在这个洞里,由于光是走直线的,这点孩子在《有趣的管子》的活动中已有经验积累,所以他们知道单靠手电筒没办法知道这个弯管的走向,为了探个究竟,宏概取来一条细铁线,折成l型,因为洞口很深,只好好几把手电筒同时集中照射,然后探测方向,经绕动一会儿,发现管子有两个接口,一个接内、一个接外,呈t字状,接内的管口是否就与女生厕所连接呢?细铁线又起作用了,宏楷又用同样的方法到隔壁女厕所去探个虚实,结果发现管口的方向朝着男厕所,这下孩子们判断毛毛虫是从外接口的弯管进来的,我提醒大家:我们不能盲目判断,必须拿出证据,用事实来说话。不一会儿,室外的孩子发现在菜园边下水道的井盖有裂痕,并在那空隙处的周围发现留有白色的线状痕迹,再进行方向检测,结果方向指向男厕所,两者的吻合才让我们最后敲定毛毛虫是从这条通道进来的,“福尔摩斯”探测行动小组才算告一段落。

二、捕捉毛毛虫行动

吃完点心,大家又马上去看分布在各处的毛毛虫,看来孩子的余兴未了,再说毛毛虫这么多,我们也无法开展教育活动,干脆来个捕捉行动吧,思耘说:“毛毛虫没有骨头,软软的,不好捕捉”,梁艺帆提出:“毛毛虫对人的皮肤有害,我们不能直接用手抓。听了他的建议,我通知大家自己去寻找工具,有的用汤匙子,有的用筷子,还有的用吸管挑,但在高处的毛毛虫够不着,大家才想起那根捕蝴蝶的长竹竿,并搬来桌子垫着,相互合作得很好,不一会儿,毛毛虫全部捕捉完毕。在这其中女孩们在旁表现出惊讶、恐慌,男孩则表现出勇敢、机智,性别的差异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家把毛毛虫集中在一起,点数了一下一共是12条。

三、安置毛毛虫

放在盘子里的毛毛虫开始有些跃动,孩子们提议:应该给毛毛虫一个家,角色区里不是有一个“同仁堂“的药盒子吗?欣栋说:“盒子不透明,我们不能一下子看到毛毛虫。”终于一票否决,倩云在百宝箱里找到了一个透明的巧克力盒子,大家才决定把毛毛虫放置到这里,他们又采用了刚才捕捉的方法把毛毛虫转移到盒子里来,然后端详了一阵子才离开。

过了一天的早上,值日生授弦到自然角中,发现毛毛虫不动了,大声地喊叫起来,孩子们围观过来,有的用小竹片去拽毛毛虫的身体,试探着它们是否还活着,一一试了一遍后,发现丧命的有八条,苟活的有一条,活着的有三条,苟活的那一条他们开始了紧急抢救,有的给它扇风,有的倒水,有的给食物,还建议让它独住,以免拥挤。但终究没有抢救过来,毛毛虫仍处于昏迷状态,午饭后,那一条游丝的毛毛虫断气了。孩子们看着丧命的毛毛虫很伤心,男孩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毛毛虫会死呢?大家产生了疑惑,经过思考:一认为是没有放食物,毛毛虫活活饿死。二认为是没有空气窒息致死,三认为是盒子太小,过于拥挤造成死亡。根据这些原因,孩子们开始了拯救剩余毛毛虫的生命。有的拿铁钉在盒子上来打孔,给毛毛虫开窗户,有的到采来菜叶和树叶,让毛毛虫当食物,有的去找大盒子,在大家的一致努力下,进行了缓解救护,一场**总算平息了。

四、安葬毛毛虫

孩子们把丧命的毛毛虫挑出来,放在杯子里,倩云伤心的说:“毛毛虫是我们害了你。”同伴们都低着头仔细着端详死去的它们,欣栋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我们把毛毛虫的尸体埋在土里吧。”在他的启发下,他们把毛毛虫带来到了菜地里,在土里挖了一个洞洞,把九条的毛毛虫轻轻地倒进去,最后大家七手八脚地把土盖上,思耘小朋友在旁边采来一朵黄菜花插在上面,表示对毛毛虫的“深切悼念”,看来“埋葬”毛毛虫的经验可能从扫墓回来我们的一次对话中获得的吧?孩子们进行了知识建构与迁移……在这过程中我始终跟踪在他们的后面,表示理解和支持他们的行动。

接下来的日子,剩余的三条毛毛虫成了大家关爱的对象,他们每天记得给它们放食物、清除卫生、记录饲养次数,倩云怕毛毛虫孤单时想妈妈,还特地找来很多昆虫妈妈的卡片贴在盒子的四周,她告诉我说:“毛毛虫如果想妈妈了,就看看照片。”亏她想得出,孩子是这样移情的方式来理解她心目中的小动物的,真是童心善良呀,我赞同了她的看法。接连两天,给毛毛虫供食和清扫不断在进行着。

五、放生毛毛虫

第三天,问题出现了,君弘发现毛毛虫不吃菜叶了,精神很不好,疲惫不爱动,用小竹片去拽它时,稍微有点动,孩子们因为有了前一次的经验,都预测毛毛虫可能接近死亡,这下可怎么办?君弘低声的说:“是我们没有照顾好毛毛虫,它想家了,我们给的食物它都不吃,给水也不喝。”不知谁说:“让它们回家去吧!”大家看着我,希望在我的眼里找到答案,我说:“是呀,它的家不该在这里,就象小鸟一样,它的家在蓝天,在树林,我们应该让他们自由自在的生活,放它们回去吧。”这时我给了孩子动物回归自然回归生命的概念,大家同意我的看法,都说:它们从哪里来的,我们就让它到哪里去!三条毛毛虫放生了……

六、没有结束的结束语

篇3:户外活动的教学反思

一、幼儿教师在绘画教学中表现出的问题

( 1) 教师的示范行为过多 ,幼儿的主体性被忽视。在幼儿动手作画之前, 教师的示范行为过多, 势必限制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减少了幼儿动手操作、表达想法的时间和空间。幼儿只能照着范画进行模仿,创作思维受到了限制。笔者观察发现,一些教师每一步都做示范,用什么颜色涂色,在画纸中间画什么,在底部画什么,都会涉及,导致示范时间过长,幼儿动手操作、发挥想象的时间被缩减。多数教师选择用范图示范, 少数教师示范绘画的工具材料,且大部分教师完整示范绘画内容,只有少数教师考虑到给幼儿留出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做了部分绘画示范,幼儿的需要和主体地位被忽视。

( 2) 教师讲解时间偏长,语言直白、缺少趣味性和艺术性。绘画课的大部分时间应让幼儿自己操作,自由发挥。在绘画活动“漂亮的毛衣”教学中,教师准备了一件空白的纸质毛衣,贴在展板上,要求幼儿用线条、图案、颜色去装饰毛衣。教师在讲解中,借助实例,说到:“你看这毛衣多漂亮啊,领口是连续的心形,袖口和底边都是波浪线,毛衣的中间是一朵向日葵。”教师说完后请幼儿操作。教师的讲解语言乏味,缺少引导性和创造性,直接参照实例和泛画直白讲解,一个人唱独角戏,与幼儿的互动性差。

( 3) 教师的提问技巧和水平不高 ,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较低。绘画教学中,教师提问多以事实性问题为主,即幼儿可以从直接经验中获得答案的问题。如:这是什么? 它像什么? 推理性问题较少, 即需要幼儿联系已有经验进行思考后得出答案的问题。而评价性问题已基本消失在绘画教学中了,即需要幼儿综合所有的知识并渗透情感因素的问题。

在集体绘画中, 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应该是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教师的教学行为不但影响教学质量,更会影响幼儿的成长。因此,要想提供给幼儿高质量的教育,最终必须转化为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

二、改进措施

( 1) 把握示范的时机和度 ,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许卓娅教授认为,绘画活动中的示范是不可缺少的,关键要把握好时机和度,在必要时示范可以帮助幼儿打开思路,用他未曾或不能独立想出的思路来思考问题,但同时又要避免用范例去限制幼儿,应不断鼓励儿童独立表达。

适度示范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绘画水平和作画难度, 控制示范的简易程度的方法。依据内容不同可采用完整示范、部分示范、分解示范、不同方向示范等。进行示范的时候,要选好位置,使每个幼儿都能看清楚。示范要慢,清楚而明确,并适当加以解释,注意示范和讲解的同步,让幼儿明了。相同的题材,不同年龄的幼儿可采用不同示范方法。

在大班半命题绘画活动“快乐的……”中,教师导入:“周末你们都去哪游玩了呀? 大家快乐吗? ”有人去公园很快乐,有人看到鲜花很快乐,有人听到小鸟在欢快的叫……“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帮忙, 幼儿园新一季的主题墙布置需要大家画出快乐的事物,画出你认为快乐的人、快乐的事情、快乐的动物! ”这样,教师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创作,在与教师、同伴的交流分享中,幼儿的思维被打开,想法也愈来愈多,原本固定的绘画主题,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完全开放了。幼儿画自己所想,不会出现不会画而呆坐的现象,幼儿创作出的作品也不会出现重复。

( 2) 提高幼儿教师绘画教学的讲解能力。教师的讲解语言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语言的艺术性, 首先需要条理清晰。教学语言应具有鲜明的逻辑条理性, 教师讲解的逻辑性会影响到幼儿的思维,让幼儿明白动手操作时要做什么,具体怎样去做。其次,教师的讲解应该生动、富有趣味性,忌用指令性的语言。教师不能仅仅为了教学效果和作品展出效果而使用指令性语言,抑制幼儿的发挥,比如,太阳一定要涂红色,草地一定要涂绿色,河水一定要涂蓝色。

( 3) 提高幼儿教师提问和回应的有效性。提问是教师与幼儿之间有效交流的工具。高质量的提问, 可以激发幼儿积极的思考,提高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像“喜不喜欢? 漂不漂亮? 想不想? 愿不愿意? ”这些口头禅似的无效提问充斥着课堂,早已让幼儿形成习惯性的回答,教师问得越积极,幼儿感觉越无趣,因为答案永远只是一个, 没有其他选择。提问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在绘画活动中就起不到好的指导效果,就影响到幼儿绘画水平的提高。教师可以提问:“菊花有哪些颜色? 花瓣有什么不同? ”这样,幼儿的思路就会被打开,让幼儿把观察的视野放大,把比较的范围扩大,才能真正开启幼儿的思维。

篇4: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反思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 方法

一、高中地理教材的相关活动内容

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内容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能力的教学内容。湘教版高中地理作为必修类课程,在活动设置方面主要分为:思考、探究、实践三类。在整个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地理I》《地理Ⅱ》《地理Ⅲ》三册教材,活动共计有193次。如何根据活动内容做好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讨论类的活动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增加学生间的交流与讨论深度。在进行此类教学活动时,一方面应利用学生间的相互影响力设置若干的团队活动内容。通过划分活动学习小组,进行讨论评价与反馈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更有效地把握课堂,而学生也能在团队讨论时更好地互相激励,更好地合作,也就达到了高效学习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做好正确的引导,对地理问题进行有意识有深度的提问与层层导入式的引入。以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进而达到思想的交融与火花的碰撞。

例如,在高中地理I(必修)中,有一项目活动是要求讨论太阳辐射对于影响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进行讨论时,教师首先要学生对太阳活动的相关内容进行资料的收集,并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一阶段的内容作为高中地理初学阶段的知识框架,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有着很大的帮助。在讨论过程中,把其设定为一个辩论赛的制度,学习小组间观点的对垒与思想的交锋非常到位。为了控制好整个讨论的方向,笔者还设定了辩论的时间,精确到秒的发言时间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提炼,学会用自己的思想去总结,用最严谨的语言去表达,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地理知识的思维逻辑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另外,对于此类教学活动,教师应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求同存异,以营造出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达到高效教学的目标。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教材活动反思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决定了整个活动的有效性。因此,要想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应拓展教师自身的思维层面,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对于学生异想天开的想法进行肯定与正确引导。但目前高中地理活动教学中,考虑到成绩的因素,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里教师对于地理知识活动的处理都处于:要求学生读死书,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要问为什么,只要记住就好等情况。为了节省课堂时间,更多的教师对于高中地理活动教材是采取报答案的方法进行教学,甚至还有直接跳过,不予教学的情况出现。这都是因为教师把活动看成是一种浪费时间的事,没有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考虑。教师更多地把学生的学习看成是一种对知识的记忆,而并不在意学生是否有思考与深入。这也反映为高中地理大量的题海战术,教师要求学生记典型等情况。这一方面反映出教师对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低估,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目前在高中地理活动教学中教师思想观念的狭隘。目前高中地理活动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需要反思:

(一)活动与学习的区别

这方面反馈到教学实践中,就是教师把活动内容直接视为理论性知识内容。如在进行高中地理I(必修)活动的第三项时,其提问如下:

计算某日所在学校、北京和南北回归线之间某著名城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直接把其看成是一个地理应用题。直接进行解题分析与思路讲解,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记忆。这样的教学方法也就直接抹杀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活动的基本意义。在笔者看来,对于此类活动,应首先让学生去想想,如何用这几个条件去得出那个城市的太阳高度角呢,也就是进入“侦探的找线索时间”。在这个时间里,要求学生先把这活动中所涉及到的专用名词进行复习,并以抢答的方式让学生对正午太阳高度的一般规律进行了复习。即,正午太阳高度=90度-欲求点与直射点之间的纬度距离。

得到这一公式后,让各学习小组进行探讨,并讲出各自所持有的思路。并要求各小组派出代表进行黑板上的计算,作为一种开放性小组测试。黑板上的代表与台下的小组成员可以保持沟通,并计时比赛。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发挥,甚至有学习能力强的小组已经对一天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下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进行规律总结。接下来,我对各小组代表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评价,决出了最快、最优秀、最全面的小组。

考虑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我在最后提出一项问题,就是安装在楼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一年四季怎么去调整角度才算是最佳效果。这一题中已经蕴涵了对于太阳高度角的利用与应用,学生通过分析楼间距,太阳能热水器与地平角间的夹角,也就可以达到迅速理解知识、把知识生活化、提高知识应用水平的目的。

(二)教师角色与活动内容的平衡

作为活动内容,无法避免的就是对于现有知识的拓展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已经习惯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甚至已经对于教学产生了一种条件反射。当遇上这种活动内容时,很容易把学生的思考权利剥夺,甚至直接把应让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知识与理论当成新知识讲解了。这样的情况下,要做好教师角色与活动内容的平衡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例如,在高中地理Ⅱ(必修)中的活动题:关于家乡商业网点布局和商业活动的调查中,教师应摆脱自身的包办意识,只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与大纲性的要求。分组时应考虑各组实力的平衡,不限定角度也不限定内容,给学生一个宽广的发挥空间。教师可以要求调查报告中规定要有图表、要有数据、要有实例但不能规定怎么样去研究、去什么地方研究、去哪些网点研究等等。这样的平衡才能做到兼顾学生的自主性与教师的指导性。适当的跟踪与指导是必要的,确保调查的公正无误也是必要的,但重在坚持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三、结语

作为一名教师,在高中地理活动教学中,应认清活动性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小论文、演讲、海报、漫画等各种方式进行活动手段的丰富。总的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才能做好高中地理活动教学工作。

篇5:数学活动的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创设形象生动、亲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将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节课通过创设探索规律这一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用火柴棍拼三角形”、“用小正方形拼大正方形”两个小活动有一定的趣味性,也有较强的探索性,各教学环节紧密联系了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数学,并在数学学习中享受着快乐。

2、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形式,经历知识的发生形成与应用的`全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提高思维水平和抽象能力,增强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3、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感悟新知。

本节课我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摆一摆,想一想,算一算”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合作,感悟了新知,发展了数感,体验了成功,获取了数学活动经验,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篇6:幼儿活动的教学反思

1.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上课时,让幼儿谈话讨论,引出“生活中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标志”,从而引出课题,这样让学生感觉到真实、有趣、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幼儿觉得学...

上完这节课后,自己认为本堂课成功的地方:

1.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上课时,让幼儿谈话讨论,引出“生活中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标志”,从而引出课题,这样让学生感觉到真实、有趣、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幼儿觉得学习本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我觉得自己的教学语言具有煽情性。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让每一位幼儿,自己站起来,大胆自由的说一说认识的标志,这样,就充分重视每一位幼儿的发展,给每一位幼儿有自己表现自己展示的机会。

篇7:线上教学的活动反思

长期以来,我们采用前苏联的历史教学方法,认为学生历史学习的任务是在教师帮助下学习和掌握书本知识,而不是发现“真理”。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在我国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中严重轻视实践。发现、探究等活动,否认学生有自主发现、探索、认知事物的能力,在教学中必然置学生于消极。被动处境,难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难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最终难以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历史活动课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让师生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一种认知意义上的“重演”,是对人类大现所经历的某些必要过程的“亲历、再认和再现”,是带有创新、发现性质的学习。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对他们所不知道的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发现,才能主动实现对客体的不断涕化和提高,只有使学习主体通?“再现”和“重演’:人类的某些社会历史活动,去”占有,’具有独特形态的活动成果)“才能真正促使学生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因此,活动教学重视实践、探索、发现在教学认识活动中的地位,认为要使学生实现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就必须置学生于自主探究、发现的活动中,主张学生由主动经验和探索的活动发现知识的由来和关系,并强调以外部的实际操作和内部的思维操作相结合、相作用的实践,来实现认识的深化。

篇8:户外活动的教学反思

一刻意追求“热闹”场面, 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按照新课标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 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然而, 个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把新课标倡导的“主体活动式教学”误解为热闹就等于有效, 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如何让课堂气氛热闹起来, 变着花样地追求课堂的热闹场面, 而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如个别教师为了更能突出课堂场面的“热闹”, 把更多时间花在学生讲故事、唱歌、跳舞、绘画、游戏上, 把一堂品德课变成“游戏”课、“美术”课、“舞蹈”课, 而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少之又少。有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 把课堂变成图片展、动画课, 一节课下来, 课堂热热闹闹, 学生被图文并茂的画面弄得眼花缭乱, 兴奋异常, 哪还有工夫去冷静地质疑和思考。笔者认为:一堂优质的品德课不是热闹就等于有效, 而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有效地调控活动的节奏, 在动中保留静的空间, 动中有静, 动静结合。静的实质就是在活动中留足时间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 激发学生的思维和高水平认知, 放飞学生的思想, 实现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现实生活, 教学方法生搬硬套

新课标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 反映儿童的需要。然而, 个别教师照本宣科, 教学内容脱离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实际, 教学方法只是简单地依据教材内容来设定, 表现为格式化和僵化,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出现教师讲得累, 学生听得烦, 教师出力不讨好的尴尬局面。如今,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 课程资源共享为教师切磋技能、经验交流搭建起平台。然而, 个别教师却原封不动地把别人的优秀课件搬到自己的课堂上, 教学内容完全脱离学生所处的地区、环境特点, 脱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教学方法生搬硬套, 课堂教学失去原来特有的风趣与活力, 教师也失去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学生上课表现为心不在焉、注意力分散、无精打采等, 有的甚至故意捣乱课堂纪律, 使预定的教学目标无法完成。笔者认为: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只有教师钻研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创新和开发出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教学内容, 并依据教学内容、目标、教师素养以及学生实际, 优化选取教学方法, 把教学内容转化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中去, 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

三刻意营造“宽松氛围”, 忽视课堂纪律的有效管理

新课标强调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体现了师生之间的民主。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中, 学生的身心容易得到舒展, 此时的学生思想开放, 思维活跃, 容易发现问题, 大胆地提出问题, 积极去探究问题, 从而获得智力和德育的双丰收。然而, 个别教师对新课标强调的师生民主理念在认识和理解方面存在误区, 表现为片面地营造“宽松氛围”, 忽视课堂纪律的有效管理。课堂上有的学生各行其是, 自由过头, 坐没坐相, 站没站相, 想说就说。有的学生抢着被问同学回答问题, 或者在探究、讨论问题时故意发出怪声, 引起同学哄堂大笑……然而, 个别教师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视而不见, 唯恐批评学生会影响课堂宽松的氛围, 影响师生的和谐, 扼杀学生的灵感。笔者认为: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与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并不矛盾, 相反两者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没有必要的课堂纪律作保证, 那么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就无从谈起;如果没有民主下的规则约束, 那么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秩序将被搅乱, 课堂教学的预定目标也就难以达到;如果没有必要的课堂纪律约束, 那么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尊重集体的素养就无从谈起。

四新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表现为“重形式、轻实质”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良好的学习状态、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和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这一理念, 已得到教师们广泛的认同和应用, 这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 认真反思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教学, 发现学习方式转变在教学的具体操作中, 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1. 自主学习成为简单的自学

新课程提出:有效的自主学习就是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教师要引导学生由过去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由“我学会”变为“我会学”。然而, 个别教师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当做学生简单地自学, 上课时把学习目标、学习问题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学教材, 独立探究问题的答案, 然后, 教师再根据学习目标以问代讲, 课堂完全按照“一问一答”来展开, 学生似乎忙得不亦乐乎, 但思维却停留在同一水平上机械重复, 心灵未能受到启迪。

从表面上看似乎师生互动频繁, 实则教师用提问方式“满堂灌”, 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直到学生认同教师事先预设好的答案为止, 师生并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这样的学习实际是重形式、轻实质的一种有名无实的自主学习。

2. 合作与探究成为华而不实的学习

个别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 把合作与探究学习变成一种机械刻板的操作模式, 不管是否需要, 是否合适, 每节课都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 每到老师宣布“现在开始讨论”, 前桌、后桌的学生就马上围成一组, 热烈地讨论起来, 似乎大家都在说, 几分钟后, 老师喊“停”, 学生就立即安静下来, 然后老师点名汇报意见……其实这种看似热闹的合作学习, 却让人看不到合作的必要, 合作对象没有进行优化组合, 合作过程设计简单, 时机把握不准, 有表现欲望的学生想发言却得不到满足, 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明确, 缺乏团队协作精神。这种合作与探究的学习只是追求活动表面的热闹和形式, 忽视对活动内在过程的有效转化和品质的提升, 是“重形式、轻实质”华而不实的低效合作学习。

五评价方式缺乏针对性

新课程下的课堂, 学生评价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 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实施针对性的评价。然而, 个别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带有随意性, 喜欢问谁就问谁, 目光对着固定的几个学生来回转, 这与教育“为了一切学生”是相悖的。另外, 个别教师在评价中常使用概括性评价, 缺乏评价的针对性。如学生表现好或回答问题正确时, 常用“棒棒, 你真棒!”“你真是个乖孩子”“对!”“不错!”“棒极了!”进行概括性表扬。学生表现不好或回答问题错误时, 就用“你表现不乖”“你答错啦”等进行概括性责备、批评。至于学生哪方面表现棒或不棒、哪方面错, 都没有进行具体地表述, 造成评价的模糊, 这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不到正面引导或纠正的作用。因此, 教师在实施课堂评价时要有针对性, 如学生回答问题很好, 评价时用“你回答得很全面, 声音很甜美”等具体性评价语言。这样的即时口头评价具有针对性, 既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又能发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促进者的作用。

摘要:本文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氛围、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存在的问题和现象进行反思, 目的是把新课程理念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 促进学生品德发展。

篇9:备课活动中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数学教学;备课组;教学反思

以备课组为单位,大家在一起谈感想、做学问,在有着统一计划、教材、近似学情的同一备课组中交流自己的心得,把丰富的资源拿出来大家共享,必然会有所收获。备课组进行教学反思,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反思的预设与生成、教材的深度和广度。老教师把握课堂是比较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新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好,只是反映出课堂的平稳过渡和知识点的细节处理上新教师有一个学习过程。老教师在备课活动中可以现身说法。当然,学生是随着时代不断进步的,教材也在进化,有些经验和做法只能在教学实施时体现。每个教师相互之间也应多听课学习,做到取长补短,让课堂效果达到最优。另外,学生的落实效果也是备课组统一安排和协调的。

本人所在备课组在集中学习时,安排预先指定中心发言人,之后集体讨论,一方面考虑往届的经验和当前的学生接受能力,这样的教学预设可以探讨基本的问题,如是否科学合理、前后知识点的衔接是否顺畅,或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情况。另一方面研究内容的拓展是否遵从了大纲的精神,以及新课标的理念,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讨论的标准便是是否把握得恰到好处,是否因过度预设而挤压了生成的时间和空间,或是使预设的教学计划难以落实。下面是一个教学案例反思:

时间:2012年8月28日。

备课内容:北师大版必修1第一章《集合》。

本章内容包含了集合的含义、表示和运算等三部分内容。整体设计思路是从具体到理论,再回到具体,螺旋上升。而老教材在本章的内容中还涉及简易逻辑,这部分内容移到了选修2-1。教材体现的是螺旋上升。教材的意图是体现集合作为一种数学语言,在后续的学习中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如用集合的语言表示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曲线等)。而不能过多强调集合本身的技巧性问题。

上完课以后,我们发现,学生的问题有:一是刚进高一,处在适应期,接受能力较慢,初高中教材有些梯度;二是尽管都配了同步训练题,但训练量和熟练程度没有达到。在第一次考试中,学生的运算和推理能力相当欠缺,这是我们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学情的调查和初高中学生特点的研究往往有所忽略。

从这次备课反思总结后,我们备课时增加了两个措施:一是对比初中新课标中有关内容的螺旋性,二是教学当中随时进行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进度。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在办公室进行及时的课堂教学反思,并在教案的旁边做相应注明,还有备课组教师轮流1个月上一次公开课,课后进行大讨论。

备课组教学活动的研究应该在立足本校学生实际生源,将教师个体间的差异与备课组的集体力量结合,强调备课内容的具体落实和可操作性;从“课前”预设性和课后“反思”当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平时备课组间的各种形式的交流,做到有计划有形式,有内容有落实,有思想有方法,有反思有改进。制定长期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标准,坚持不懈地开展实践,相互學习,多交流多讨论,备课组的工作才能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杨海萍.对教师编写教案的思索[J].青海教育,2004.

[2]][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篇10:大班体育活动的教学反思

梯子对于我们成人来说是不屑一顾的,是那么的普通,但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是那么的新鲜,于是我提供这一新颖的、有一定活动难度的梯子把它作为体育器材,给孩子以新奇感,而且梯子的长度、间距比较适合幼儿开展平衡、跳跃等体育活动,且运用灵活、多样,同时,走梯子能够使孩子在不断尝试中主动获取平衡的技能,提高自身的平衡性,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在活动中,随着难度的递增,活动密度和运动量逐步增大,更使本活动富有了挑战性,非常符合大班幼儿好奇、好冒险的年龄特点。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幼儿玩梯子的兴趣,使他们要玩、会玩、爱玩,从而促使幼儿对体育活动兴趣的巩固、稳定。同时,培养幼儿勇敢沉着、胆大心细和意志坚强的品质,使他们学会相信自己,做一个自信、勇敢的人,这将对孩子的终身有益。

本次活动,使我懂得了:我们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随时发现、注意我们身边的东西,它们都有可能是很好的体育器材、都有可能带给孩子新奇感。

篇11:幼儿活动的教学反思

一、活动背景

“看一看,分一分”是一个大班的科学活动,教师要求幼儿两人合作,将蓝色的刺球、蓝色的正方体积塑、蓝色的小长条积木、白色乒乓球、白色小塑料调羹、红色扭扭棒、红色塑料瓶盖、红酒瓶塞、回形针、铁垫片、玻璃弹珠、玻璃骰子、小铁球等14种操作材料按照颜色、形状或其他特征进行分类。

二、观察记录

在活动中,我的任务是观察一名叫豆豆的男孩子。当我顺着配班教师手指的方向寻找我的“目标”时,我看到了一个长得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这时,他也正抬头看着我。就在我俩眼神交汇的一刹那,他慌乱地转移了视线,望向了别处。看来,他是个容易害羞的孩子! 在教师介绍完操作要求之后,孩子们很快就进入操作阶段。只见,和豆豆合作的那个小伙伴几乎包揽了所有的操作任务,豆豆几次伸手想参与,都被他拒绝了。无奈之下,豆豆只好乖乖当起了观众。当看到小伙伴将蓝色刺球、白色乒乓球和红色瓶盖放在一起时,豆豆皱起眉思索片刻,同时抬眼瞟了同伴一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最终忍不住小声地说:“这个球不能和乒乓球放在一起,它的身上有剌呢!”小伙伴听了他的话,不假思索地说:“可以的,它们都是圆的!”同伴这么一说,豆豆低下了头,身体向后靠了靠便不再说话了。不一会儿,盘中的材料就剩下两样了:一个透明的有机玻璃圆柱体,一个白色塑料勺子。小伙伴一边挠头一边自言自语道:“这两个没有地方放了。”看到同伴遇到了困难,豆豆身体向前靠了靠,指着有机玻璃圆柱体说:“这个应该和那个骰子放在一起。”小伙伴立刻打断他的话:“不可以的,骰子上面有彩色的点子,不能和它放在一起。”看到自己的想法又一次被同伴否定,豆豆再次选择了沉默。 看着这个胆小害羞的男孩一次次鼓起勇气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又一次次被同伴无情地否定的情形,我忍不住介人了:“豆豆,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为什么骰子和圆柱可以放在一起呢?”豆豆面对我鼓励的眼神,用极其微弱的声音回答道:“嗯,它们都是透明的!”小伙伴不耐烦地辩解道:“可是骰子上有点子,圆柱上没有点子啊!”“因为骰子上有蓝色的圆点,所以你把它和蓝色积木放在了一起,你觉得这点它们是相同的,对吗?”小伙伴听了我的话点了点头。我接着又问:“这个圆柱和骰子是不是都是透明的?”“是啊!”“既然它们都是透明的,是不是也可以放在一起呢?”听我这么一说,小伙伴似乎恍然大悟:“噢,只要有一点相同就能放在一起啊!”于是,顺手将这两样材料放在了一起,随后又自顾自地摆弄起材料来……

三、我的思考

眼前的场景不禁让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科学活动强调让幼儿亲历探究的过程,鼓励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是为了借助这样的形式让他们在操作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科学经验,让他们在与同伴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经验。但是,是不是所有科学活动中的操作环节都适宜采用同伴合作的形式呢?就这个活动而言,我的看法是否定的。

首先,合作的方式不利于呈现每位幼儿分类的方法。 该活动的要求是按照颜色、形状或其他特征给一组材料分类。由于材料比较丰富,而且每个幼儿对材料特征的捕捉都带有个人的色彩,存在较大差异,他们势必会在合作过程中产生分歧,造成一部分幼儿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摆弄材料、划分分类的标准。 其次,合作的方式不利于性格内向的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只有通过亲手摆弄材料,才能更加明确材料的不同特征。但由于采用了合作的方式,使得每个幼儿无法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操作,如果合作的伙伴个性很强,那弱势的一方就很难有按自己意愿摆弄材料进行分类的机会,这对于他们建构分类的经验是不利的。因此,教师应慎选合作的方式,在适宜合作、有分工合作可能的前提下安排合作的机会,真正实现合作的意义和价值。 那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该如何确立合作的形式,才既有利于幼儿获得经验,又能充分发挥合作的价值呢?

第一,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作的方式。 教师在选择幼儿操作的方式时,不要为了追求合作的形式而忽略合作的作用与价值,而应充分考虑形式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及教学目标的实现,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操作方式。 例如,在大班科学活动“看谁跳得高“中,由于需要对比出5种球的弹跳高度,因此一名幼儿独立操作便无法完成,它必须通过幼儿间的分工合作才能观察清楚,最终获得答案。像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就应该选择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让幼儿完成操作。幼儿可以在小组合作中获得观察、比较的方法,以及同伴间相互协助完成任务的经验。

篇12:活动课的教学反思

一、选好内容,使学生“可以动”

语文活动课作为一门课程,它有自己设置的目的要求,也就是必须着眼于以获取直接经验。即时信息为内容,以实践性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社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活动课比起学科课程有较好的灵活性,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很好地体现“可动性”。

1 、实践性内容。 实践性是语文活动课的主要特性,它改变了学科教学中教给学生结论性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观察、动脑、动口、动手能实践活动中拓展知识,发展能力。一次语文活动课,我组织学生到市场调查采访,然后写一篇小通讯。很多同学对市场的一些问题作了如实记述。如“吃啥有啥”、“乱摆乱卖没人管”“菜价低菜农愁”等。这次活动课,同学们表现活跃,不但学会了调查,练习了写作,还明白了“写作处处有材料,只要做个有心人”。

2 、需要性内容 。根据学生当前的需要或学生正关心的话题来选内容,可以激起学生的热情。如六年级时,很多同学们都互写留言。这时开展一个《赠你一言》活动课,让学生收集和撰写一些富有人生意义、积极向上的格言妙语。结果,这节活动课学生肯定热情高涨,交流创作活跃,不但可赏析格言妙语的深刻含义、结构、修辞,还可以让学生受到激励和教育,提高了学生写留言的品位。

3 、竞争性内容 。魏书生说:“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的确是这样的,在竞赛中,不喜欢的事情也喜欢,枯燥的事情也变得有趣。

二、放手指导,让学生“真正动”。

要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从活动的设计、准备到实施、总结都要放手让学生参与,使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活动”,从而真正动起来。

1 、 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 。开始时,教师可就活动的设计和内容征求同学的意见。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可将一部分内容交给学生搜集准备,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学生的活动过程。如《趣说歇后语》就可叫学生推荐一些趣题给老师。一些活动内容熟悉以后,则放手让学生设计,教师主要是引导完善。学生参与出题。设计的活动,会“动”得特别投入。笔者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了一节《诗情画意迎新年》的活动课,学生设计了“对春联”、“祝语设计赛”、“猜灯谜”、“成语表演”、“新年新打算”等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 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准备。 从活动内容搜集,学具教具制作,到活动场景的布置,均可让学生参与,教师主权是做好小主持的指导。如在上《诗情画意迎新年》这节活动课节中,学生不但布置了一个喜气洋洋的教室,还自行准备了水果、糖、饼、卡片等奖品。

3 、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一展身手 。活动课重在过程,只要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动脑、动手、动口,那么即使学生在活动的某项内容没有充分完成,这节课也是成功的。如活动课《手抄报大赛》,开始很多教师认为大部分学生将难以完成。后来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版面,结果连最差的学生也能完成,一些手抄报的精美还令人赞叹不已。当学生看到满教室展评的作品时,都深感自豪。

4 、 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总结。 这能使学生在总结经验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先认识讨论,再全班交流,最后由老师归纳升华。如活动课《我能行》结束时,教师说:“大家有什么收获呢?我想采访几个同学。”这就是引导学生以活动作总结的一种方式。每次活动后,若能引导学生以活动为题材写篇日记,能使学生的总结产生更大效益。

三、创设情境,使学生“乐意动”。

一方面,要做好活动场地的布置,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另一方面,在活动开始和活动过程中可利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情境渲染、实物演示和动手操作等方法,以激起学生想看看、说说、做做的强烈愿望;其次,充分利用活动课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特点,带学生到社会、大自然的情境中,营造一个学生“乐意动”的氛围。如在活动课《寻找春天的足迹》中,带学生到大自然中,那刚钻出来的小草,树枝上的嫩芽,星星点点的小花,湿润的泥土的微微的风,都能一下子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情不自禁融到活动中。

四、巧选形式,让学生“全体动”。

语文活动课一定要避免那种“尖子生表演”的场面。在每一次活动中,都应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语文活动课的形式是多样的,如阅读欣赏、口才培训、表演品评、调查观察、语文技能赛等。要从为学生提供人人都有“动”的机会的角度出发,巧选活动形式。如,《课本剧院表演赛》中,由于时间限制,决定了表演的只能是部分人。怎样让其余同学做评委,对表演作出书面及口头评论及打分。

五、优化结构,让学生“全程动”。

上一篇:碑庙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示范乡镇”自查报告下一篇:团日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