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说课稿

2024-05-04

初二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说课稿(精选14篇)

篇1:初二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八年级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我将从以下几点说起。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编排上本节是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在第一节时,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材的第二和第三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本章内容是后面各章内容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又南北方地区平时大家了解较多,所以将南北方地区放在西北和青藏地区之前学习,有利于在掌握本课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习认识地理区域的方法.

在内容上本节所涉及的南北方地区同属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于区域内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并没有一一罗列,而是用比较的方法,对南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2、教学目标

根据地理课标准的要求我设置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和河流流量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人文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通过分析南北地区人文差异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图片,资料,视频等了解南北方地区的自然,人文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难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性与自然因素的关系.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教师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依据)。本节课精心设计了信息整合课件,创设出全新的氛围,尽可能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相信学生,引导学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要学的新知识有了期待感,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探讨,合作交流,由旧到新,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会自觅知识,自得方法,使他们乐学,也会学.

2,学法分析: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人人动手动脑,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发挥每个同学的自主性,使得学习的过程很愉快,同时又渐进地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有张有弛,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将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速度和程度也会大大提高,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三,说教学程序

学生已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主要地形区的分布,行政区划以及温度和降水量图的判读,所以在本堂课我通过:导入→教授新课→巩固小结→反馈练习等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

(一)导入新课

从《晏子使楚》的故事入手,说的是:齐国的晏子到楚国,楚王想戏弄他,故意将一个犯人从堂下押过.楚王问:此人犯了什么罪回答:一个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就对晏子说,你们齐国人是不是都很喜欢偷东西晏子回答:淮南有橘又大又甜,一移栽到淮北,就变成了枳,又酸又小,为什么呢因为土壤不同.从故事提出问题,我国南,北方的在自然环境是怎样的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呢?为什么会影响水果的生长?南,北方不同的自然特点除了影响到水果的生长,对于生活在当地的人们又有什么影响呢?通过设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原因的热情,也以问题的形式带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也就是要学的内容.

(二)教授新课

第一部分,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

1,学生读中国地形图,四地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中国年降水量图,根据图下面所设的问题读图,讨论,寻找答案,从而了解南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气温和降水量上的区别以及河流径流量的差异

2,提问:南北方地区在自然方面有什么区别,让学生讨论后回答,老师进行引导和归纳总结.

(过渡)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明自然差异往往会造成人文方面上的差异,进而过渡到第二部分南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差异.

第二部分,南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差异

在人文地理差异这部分,与第一部分不同的是在学生通过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信息了解南北方地区在农耕制度,传统民居,饮食,传统交通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后引导学生从地形,温度,降水,河流等方面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三)巩固小结

在学习中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因此最后用多媒体展示课堂笔记,让学生参照课堂笔记,回答课前导入时所提出的问题,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

(四)在小结完后通过反馈练习达到反馈,巩固的作用.

四,亮点

本节课目的性强,层次感强,实践性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合作交流学习经验的形式让学生们学得自在,真正的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篇2:初二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说课稿

2.我是__号,我所报的学科是地理。3.<【板书】:地理

__ > 4.我今天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初中地理 八 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5.<【板书】: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6.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章内容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的开篇部分,本章只是对区域地理的宏观介绍,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二是通过本章学习对区域差异有了宏观认识后,能够避免在以后具体的区域的学习时以偏概全,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章第一节教材内容主要是对四大地理区域进行划分,本节和第三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平时大家了解较多,所以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放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之前学习,有利于在掌握本课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习认识地理区域的方法。

本节所涉及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同属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于区域内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并没有一一罗列,而是有选择的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进行了对比,内容涉及到“总论” 中的基础知识,重点是训练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本节的教学计划在2课时内完成。二 然后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结合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自然差异 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人文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训练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3.通过分析南北地区人文差异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图片、资料了解南北方地区的自然,人文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2、在学生自学和自主探索知识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帮助,培养并加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意思。

这几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

第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基础知识是学好本节的基础,也是学好地理的基础。结合教材的内容特点,针对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分析归纳能力,探询知识的热情高涨,但知识储备有限,有些内容点不易理解,思维深度、发散思维需要加深的情况下,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重点的依据主要是:只有掌握了南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才能理解和掌握两个地区之间的差异及原因。

(二)教学难点: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性与自然因素的关系

难点的依据:对于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与自然因素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对学生而言较为抽象,学生还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第四,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

本着只要学生能够自己学会,教师少讲或不讲的原则,结合地理课程内容量大,活动较多的特点,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节课我选择在运用讲授法、谈话法这些方法的同时,如果条件允许,主要运用pp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化难为易,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如果条件不允许,则课前充分准备好教具,特别是有关于本课的地形图,气温降水图表,同时在教学中充分采用情景教学法、活动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给学生分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在合作中学习,达到拓展思维,锻炼能力,培养情感的目的。并且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地理,从互联网、电视等媒介上学习地理,获取知识。

本节课的重点是训练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去学习区域地理,同时落实区域学习的学习要求,即运用地图学习的要求,运用图表学习的要求,运用资料学习的要求和运用实例学习的要求。

第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内容共有两个框体,第一个框题——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第二个框题——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在教学中,我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学习过程)→解决问题→巩固训练→拓展提高这一教学思路来组织教学,整体上采用复兴巩固、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回忆总结,巩固训练,布置课外作业这一教学过程,同时在每个框题的教学上采用导、学、展、练”四环节教学策略——即1创设情景,明确任务;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3展示共建,自我提升; 4巩固训练,拓展提高,并注意不同不同框题之间的综合、过度,最后集体总结,进行巩固训练,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起一个提出问题,引导,过度,对疑难问题进行讲解,对教材内容进行知识梳理,最后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巩固训练的作用,对于课堂中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少讲或不讲,把探究得出结论的过程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锻炼能力。首先,复习巩固,唤起旧知。

结合上结课的重难点,和本节课的联系,我会在黑板上呈现一个有关于四大地理区域位置、范围,主要省区、划分依据的图表,提问学生,唤起学生回忆,为本节课教学做知识铺垫。然后,以我们家乡在那一区域?这样一个问题,过渡到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探究上。然后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本课采用故事导入.从《晏子使楚》的故事入手,说的是:齐国的晏子到楚国,楚王想戏弄他,故意将一个犯人从堂下押过。楚王问:此人犯了什么罪? 回答:一个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就对晏子说,你们齐国人是不是都很喜欢偷东西? 晏子回答:淮南有橘又大又甜,一移栽到淮北,就变成了枳,又酸又小,为什么呢 ?因为土壤不同。从故事提出问题,我国南,北方的在自然环境是怎样的呢? 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呢? 为什么会影响水果的生长? 南,北方不同的自然特点除了影响到水果的生长,对于生活在当地的人们又有什么影响呢? 【这样的设计】通过设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原因的热情,也以问题的形式带出了本节课的重点.过渡到第一框体——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的学习。

第一框体——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主要包括 1 地形的差异;2,气候的差异;3,河流流量的差异;4,植被类型的差异 1,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探究。

问题:北方和南方地区在哪些方面存在明显的自然差异?引导学生阅读文字部分和5.9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比较图,学生直观感知,可以得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植被类型四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我在黑板上把这四部分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2,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比较图,通过对比哈尔滨、北京与武汉、广州的气温降水图表,黄河与长江的流量线,北方和南方的地形,景观图,归纳出对比结论。学会比较分析区域差异是本节的重点,所以这部分,我首先以口头引导的方式教会学生怎么对比,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完成活动1,2,在教材上以文字形式呈现出对比的结论,最后小组展示,师生共同讨论,补充完善。引导学生对比哈尔滨和北京这两个北方城市气温降水、自然景观差异;以及武汉、广州这两个南方城市气温降水差异,得出结论:在同一区域内,自然环境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把这个结论作为本框题内容的一个补充。

第二框体——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主要包括 1农田类型和农耕制度的差异;2传统交通运输方式的差异;3传统民居的差异;4文化传统的差异;5建筑风格的差异。这部分把重点放在在分析对比出各人文差异的基础上,探究造人文差异的自然原因。

1出示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图,引导学生从农田类型和农耕制度,传统交通运输方式,传统民居三方面比较差异。提出问题:造成这三方面的自然原因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派代表起来回答,教师总结补充,然后引导学生完成活动1表格中的前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探究问题: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还有其他人文方面的差异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第10页阅读材料,然后进一步补充活动一中的最后一行,从文化,建筑风格等方面对比差异,并说明原因。这一部分,我再从饮食习惯等方面,进一步给学生补充,拓宽视野,明确自然差异造成南北方人文差异。最后,引导学生思考活动2、3中提到的问题,用自己的话回答造成这两种差异的原因。这是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进一步体现,让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来回答,有助于学以致用,巩固训练。

学完这两个框体的内容后,我以板书呈现结合提问的方式进行课堂小结,重点强调各自然要素差异与人文要素差异的因果关系。

最后向学生学生呈现课前准备好的针对重点、疑难点、易混淆点所设置的贴近生活的一些综合性的题,如?采用教师提问,学生集体回答,踊跃抢答的方式,在轻松、民主的氛围内,完成知识的巩固、深化。

最后,布置课后相应的配套练习作为作业。并给学生布置一个探究活动,即?让学生给在课下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注意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收集资料,下节课课堂展示,为下一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做好知识铺垫。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

板书是对知识一个精炼、概括的呈现,它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良好的板书有助于学生整体、系统的掌握知识,加深印象。我将板书分为两大区域,主板书和附板书区,附板书区主要是对主板书去的解释、扩充,可随时擦去。

结合本节教材内容特点,我在主板书区主要采用表格式板书,板书设计是这样的: 第一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一 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河流流量

植被类型

二 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差异 原因

农耕制度

传统运输方式

传统民居

文化、建筑风格等

篇3:初二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说课稿

湖南常德地花鼓。地花鼓是流传于湖南的汉族民俗歌舞, 常德地花鼓是最有代表性的之一。常德地花鼓多为一旦角, 一丑角的双人表演, 故又称“对子花鼓” (由此可看出与江苏花鼓的关联) ;也有一丑角与两旦角合演的“双花鼓”;还有一种“穿格子花鼓”, 由一旦角、一丑角、一小生和一老生4人共演。一般说来, 常德地花鼓的舞蹈比较夸张、粗放;旦角以碎步及十字步为主, 丑角多用矮步。历代艺人将自己的表演经验加以总结, 形成了许多艺诀:如说丑角“身是矮马桩, 脚是丁钩步;腰如蛇扭头似猴, 手如虎掌眼如豆”;又如说旦角“行动风摆柳, 转身雨打花;眼带媚, 面其钭, 嘴半开, 微露牙;脚踏花梆步上颤, 手似兰花渐抽芽”。此外, 还有艺诀说扇花“靠扇兔望月, 挽扇蝶戏花”。说场图“摆场半边月, 行场团荷花”……由于地花鼓多在堂屋内, 有时甚至是在八仙桌上表演, 使其舞步细碎、回旋小巧而风格独具。

云南花灯。云、贵、川的花灯独树一帜, 但它们毕竟同出一源。在优雅的民歌声中出场, 舞蹈韵律中透出依山傍水, 优美富饶的田园情致。秀山花灯在舞时, 演员随着急如风的锣鼓, 节奏快步前行, 又在猛刹车似的锣鼓中收势, 突然来个闪身, 尤显表演者的机智灵敏。载歌载舞的云南花灯, 在强弱起伏的曲调中表演攀高、过桥、转身时腰部和摆动, 作挑担行路状时, 胯部自然地模拟挑担行路时的“崴”, 手势有如风摆柳, 优美轻盈的风韵, 是“崴”动时形成的“S”, 成为云南舞蹈的突出特征。云南花灯歌舞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团场”是广场的演出形式。其特点是队行变化多, 并充分利用舞蹈和道具来演染气氛;有简单歌唱成分的小型歌舞。这种歌舞最早流行与清末时期, 当时是由群舞伴一个“打岔”的角色成对歌对舞形式, 别出心裁的情节表现热闹的气氛;有人物有情节的歌舞小品。

秀山花灯。秀山花灯是一种载歌载舞汉族民间舞蹈形式。每年的春节各村寨在灯头或掌调师 (民间艺人) 的带领下, 组成十几人的花灯班。花灯班子的成员各有各的责任, 各有各的分工, 花灯班子中有掌灯 (一般是花灯班子的组织者) 、演员 (在花灯班子里要负责演员的人, 男的叫花子由两个人担任, 女的叫幺妹子也是两个人担任) 、掌调 (花灯班子的演出组织人, 他主要负责演出中的情况, 负担主要的伴唱, 责任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舞台监督) 、伴奏 (负责演出中的音乐, 要和掌调有密切的配合) 、秀山花灯多以——男 (花子) 一女 (幺妹子) 二人花灯为主, 有一男两女, 两男两女的采茶花灯, (在解放前幺妹子的扮演人多是小男孩, 而到了解放后才逐渐有女扮演) , 头梳长辫戴红花, 身穿大襟罗纱, 右手拿花折扇, 左手拿彩色的手帕;扮花子的多是一些老艺人为主, 头扎半边月, 身穿对襟衣, 扎红腰带, 蒲扇手中拿。幺妹子的舞蹈, 端庄、秀丽、乖巧。形成这样的风格是单边的动律, 动作中强调往一边摆动后又回到正直的体态上来。花子的舞蹈, 以朴实、健壮、诙谐为特点, 在矮桩的基础上, 用膝盖有韧性的曲伸带动身体舞动, 舞姿的变化有两人相让身的感觉, 形成独特的韵律。

安徽花鼓灯。花鼓灯是最有代表性的汉族民俗舞蹈之一, 安徽的怀远、凤台、蚌埠、颖上、凤阳等淮河中游地区是花鼓灯的故乡。相比较而言, 颖上地区的花鼓灯动作粗犷, 节奏缓慢, 结构严谨, 灯歌质朴;凤台地区的花鼓灯讲究男女角色的感情交流, “兰花”动作细腻诙谐, 扇花变化丰富, 伴奏以锣为主, 唱腔委婉, 曲调音域宽, 戏剧性强;蚌埠地区的花鼓灯动作幅度大, 跑场开阔, 多“拐弯”“钭塔”等舞姿变化, 灯歌细腻感人, 抒情意味浓;怀远地区的花鼓灯“鼓架子”多筋斗, “兰花”动作矮捷轻盈, 风流洒脱, 充满脆劲与媚劲, 灯歌讲究字正腔圆, 伴奏以鼓为领奏乐器;定远地区的花鼓灯动作柔而腻, 媚而不俗, 灯歌抒情优美并独有一种1男2女的三人舞“小伞子”;凤阳地区的花鼓灯动作雍容大度, “后场小戏”的演出形式比较完整, 注重歌唱并追求情节……花鼓灯灯班角色繁多, 分工细致, 主要表演者是“兰花”和“鼓架子”。“兰花”泛指女角, 又称“拉花”“腊花”和“锣上”。“鼓架子”有大鼓架子、小鼓架子、丑鼓、伞把子之分。

南方山多地窄、人口密集, 很大程度上压缩了人的活动空间。气候潮热, 人们在跳舞时动作柔和, 舞步轻盈, 正与北方人舞蹈时的潇洒、豪迈、大线条、大幅度不同。南方舞蹈动作流畅、线条明晰、从不达到顶点, 好像不多用气力。这与狭小的空间、潮热的气候息息相关, 由此可见, 在中国56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不同的文化特征, 这些不同的文化特征又是有其不同的风俗习惯所产生。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的人民, 在悠悠历史的发展与推进过程中创造出了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民间舞蹈艺术, 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

[2]刘思伯.张世令.何健安.汉族民间舞蹈介绍[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会性, 1981.

[3]李至善.中外舞蹈术语汇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5.

篇4:初二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说课稿

关键词 地被菊;应用;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82.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4-0-02

1 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地被菊是一种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属于短日照植物。地被菊植物相对较为低矮,开花时较为繁密,开花相对较早,但花期较长。各个品种植株的高度为25~40 cm,花径大小为3.5~9.0 cm,多数品种其花瓣均为重瓣,在南方地区7-8月是花蕾形成的关键阶段,并逐渐开花,花期可延续到12月中下旬。根系相对来说比较发达,不定根每年复生,萌发新个体,枝叶较为繁茂,并且冠型为丰满,叶多为单叶互生,每节1片,叶片呈现为长圆形或者卵圆形,边缘则主要表现为锯齿状或者缺刻,基部为心型,叶片具毛。地被菊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在花后上部枝叶逐渐枯死,但地下匍匐茎却在地下过冬,到了早春时节再次从地下重新发芽,根据品种的不同,从初春到秋末都有花开,且花色繁多,如白色、橙色、黄色、褐色和红色等[1]。

地被菊具有抗污染、抗旱、抗病虫害等生物学特性,且耐半阴、耐盐碱、耐粗放管理等特点,具有一次栽培多年开花的特点。绿色期相对较长、萌发相对较早、花期非常长,可用于各种花卉布置。

2 地被菊在南方地区的栽培

2.1 繁殖

地被菊的繁殖通常可分为营养繁殖和有性繁殖。其中,营养繁殖主要包括扦插、分株、组织培养以及压条等,而有性繁殖则主要是指播种繁殖,这种方法相对而言成本更低,且繁殖系数相对更大,可获得大量的变异种。但同时,其后代也表现出良莠不齐的特点。为使地被菊的优良性得到充分发挥,常规情况下,主要采取扦插的方式来进行繁殖,通过地被菊的顶蕾嫩枝扦插,这样一来地被菊开花就不再受月份的限制,在任何月份都可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出大量开花幼苗[2]。

2.2 定植

在南方地区一般定植在有疏松种植基质的种植盆内。在对幼苗进行定植时,需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20%多菌灵40倍液均匀喷洒在土壤中。在定植的过程中,根系需要舒展,生长点则不可填埋在土壤中,在根系的周围需要采用土壤进行压实处理。在栽培之后,需浇透头,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并及时对其进行除草处理,温度应当适当的控制在15~25 ℃内。在进行露地定植时,5月的中下旬可移栽到大田,株行距保持在20 cm×35 cm,栽植的深度应为基部1~2片叶节埋入到土中为最佳,根部采用土壤对其进行压实,在确定苗栽正后,行浇透水。在生长的前期,应当多进行松土除草,使土壤的透气性得到有效增强。为防止雨季出现积水现象,在植株长到20~30 cm后,即可结合施肥实施培土。

2.3 摘心抹芽和花期管理

地被菊的生长点生长迅速,腋芽的萌发力也很强,并能从盆中滋生出脚芽,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通过摘心和抹芽来控制植株的高度和花期。在南方地区6-8月是地被菊的生长旺季,如果是大片种植,则可以利用枝剪进行修剪,促进枝条的萌发,以期达到植株的饱满度。在南方地区最后一次打芽大约在所需花期的50 d前进行。地被菊在南方地区的自然花期在11月中旬,如果要提前开花,必须进行短日照处理,短日照处理的时间约为60 d,如果要推迟开花,则可以采取摘心和补光的措施。

2.4 肥水管理

地被菊喜肥水,为此,在进行定植之前需要给予充足的底肥,通常应当选取腐熟的饼肥、畜粪和少量的过磷酸钙等有机肥进行混合运用。浇水时,可根据天气情况控制浇水量和浇水次数,防止出现积水现象,以防烂根。地被菊在生长的初期,需给予饼肥、尿素等追加,在生长中期,应给予复合肥或饼肥的水溶液进行施肥,在进入到孕蕾阶段和花芽分化阶段时,需要适当增加磷钾复合肥,喷施0.1%尿素与0.2%~0.5%磷酸二氢钾溶液,7 d/次,以促进花芽分化。

2.5 病虫害防治

病毒病和叶斑病是地被菊较常出现的两种病害,在发现有病叶后,需要及时对植株的发病情况进行观察,并将病叶摘除。同时,将病枝剪出,对病枝进行清理和销毁。当地被菊发病初期,可给予其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后溶液,或者65%戴申新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后溶液,每7~10 d进行1次喷砂,连续给予植株3~4次喷洒。当然建议在地被菊未发病前,就实施预防性喷洒,采用50%多茵灵稀释500倍后溶液或者50%甲基托布津稀释1 000倍后溶液。

蛴螬、蚜虫是地被菊最主要的虫害,地被菊在出现虫害时,可以运用50%杀螟松稀释1 000倍后溶液或者50%辛硫磷稀释1 000倍后溶液等液化学药剂对其进行灭杀。

3 地被菊在南方地区的应用

3.1 菊花盆景上的应用

由于地被菊的株型紧凑和花期一致,因此小花型的地被菊广泛用于菊花盆景的制作上。一是通过嫁接的技术,将地被菊嫁接在青蒿上,再根据盆景制作的艺术效果进行云朵式、悬崖式、附石式等栽培措施;二是通过地被菊的直接栽培,根据盆景的需要培植成各种形状,制作出千姿百态的菊花盆景,可使其形成独特的景观,别具一番情趣可,用于家居装点、丰富景观。

3.2 花坛花镜上的应用

目前,南方地区使用的地被菊主要为第三代,其相较于第一、二代,有着更高的抗旱、抗病虫害等特点,此外,第三代地被菊最突出的特点是,植株非常低矮,通常只有20~30 cm高,当其在开花时,可有效防止出现植株倒伏的情况。

第三代地被菊有着非常高的装饰性、观赏价值,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可用于花坛、花境等布局,可营造出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的效果。因地被菊有着较高的覆盖度,在短时间内能够大面积的实现地面覆盖,加之,色彩丰富,颜色鲜艳,有着非常好的美化、绿化效果,故更加适合种植于缓坡地,可形成大面的色块效果。同时,可利用不同色彩进行拼图,组成各种美轮美奂的图案,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3.3 立体造型上的应用

地被菊属于分枝多、匍匐茎、冠幅大的品种,能够种植在花钵、花盆和花柱等容器内,再通过这些容器摆放或者移植到各种立体造型上,可用于绿化家园、美化街道、点缀庭院。立体造型最注重的就是整体造型。一般情况下,要先制作一个钢结构的框架,这个框架就是立体造型的雏形和骨架,然后把种有地被菊的容器固定在钢架上,该容器通过管网的连接,为菊花输送水分和养分;也可以在立体造成的钢架结构间填充种植基质,将地被菊的扦插苗直接种植在立体造型上,利用不同的花色拼接不同的图案,能够制作出比较精致的立体造型。

3.4 药用价值的应用

地被菊中的部分品种还有着药用价值,属于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如杭黄菊、杭白菊等,是南方地区不少家庭日常引用的常品,具有祛风、生津、消暑及润喉等作用,而入药则可起到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俊,卢明明,孙莺沙.地被菊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科技,2012(6):57-59.

[2]张淑梅,张咏新,吴艳华.优质地被菊品种、菊属及近缘种引种调查[J].江苏农业科学,2014(6):207-208.

篇5:八年级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本学期总第43课时本单元第 11 课时授课日期课题第二节 北方地区课型新授教 学 目 标 1、 学生了解我国广大领土因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情况的不同,形成各具特色的若干地理区域。 2、 使学生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基本情况 3、 使学生记住北方地区的主要地理事物的特点与分布 4、 使学生理解北方地区旱作农业的形成条件和本区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重 点 难 点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基本情况 北方地区旱作农业的形成条件和本区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教 具电脑,背投,投影仪教 法提纲教学教 学 过 程步 骤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时 间一 二导入新课: 由于各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与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若干地理区域。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中国区域地理的知识。 讲授新课 (一)基本概况 1、 位置、范围和面积 2、 人口和民族 (二)黄土地和黑土地 展示彩图:黑土地上的农业生产和华北平原上的农业生产 1、 旱作农业的形成条件 2、 三大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学生读图11、1,回答我国可分为哪几个区域?位置如何? 学生指图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山脉、河流。步 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时间三主要农业地形单元发展耕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农产品5黑土地东北平原地势坦荡,土壤肥沃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黄土地华北平原土层深厚、疏松,土壤排水性好,夏季雨量充沛、秋季光照充足小麦、棉花、花生黄土高原开发历史悠久谷子(三)本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素——水 总结 利用板书总结本节所学内容,指出重点并加以强调。板书设计: 第一节 北方地区 一、基本概况 1、位置、范围和面积 2、人口和民族 二、黑土地和黄土地 1、 旱作农业的形成条件 2、 三大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教后记: 本节教学目的比较明确、具体,切合实际,教学策略的选择也比较恰当,教学方法颇具创新性,注重学法指导,有利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以及教学内容的呈现和教学目的的实现。

篇6:初二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说课稿

1、我国的北方大地常被称为“黄土地”,主要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两大地形区,东北平原主要为黑土地。

2、北方地区的交通主要以铁路为主。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是我国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的主要产区 。

4、北方地区为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5、北方地区煤、石油、铁资源丰富。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6、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和华北等油田,是全国主要的石油工业中心。

7、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陆上以铁路、公路为主。

8、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是大秦线;被称为“北大仓”的是东北平原。

9、北方居民的主食是面食,以小米为主食的地区是黄土高原。

10、北方地区苹果产量最大的地区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11、我国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是华北平原。

12、环渤海工业带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4。

13、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口500多万。

14、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属于 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15、南方地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稻是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16、南方地区出产多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其中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柑桔。

17、南方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南方水乡,船舶是农村的重要运输工具。

18、被称为“紫色盆地”的是四川盆地。

19、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0、南方地区有“三大火炉”之称的城市是重庆、武汉、南京。

21、号称“华南大动脉”的水系是珠江水系,素有“水乡”之称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课后习题

1.全部位于南方地区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江苏 B.内蒙古

C.山东 D.河北

2.关于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区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B.全区降水量都很大,故有“水乡泽国”之称

C.全区光热充足,都能生产天然橡胶、甘蔗等

D.长江以南广大丘陵地区分布着酸性红壤

3.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冬季严寒,夏季凉爽

B.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

C.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D.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4.有关北方地区农村生活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

B.民居的墙壁体较厚

C.农作物两年一熟

D.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5.下列平原中,耕地类型为旱地的是( )

A.台湾西部平原 B.渭河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鄱阳湖平原

答案:

篇7:初二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说课稿

1.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了解南方的自然环境;

3.了解南方的资源和经济。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南方的自然环境。

(二)难点

导致南北方诸多差异的原因。

三、教学流程设计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提出学习目标】

了解南方地区的基本概况、自然环境和资源、经济。

【自学指导】

阅读P9~12“南方地区”,回答下列问题:(5分钟)

1.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主要的地形区?

3.两大岛屿一个半岛?

4.主要的农业区?

5.主要的物产?

6.主要的矿产资源?

7.热带的范围和热带作物?

【检查自学效果】

学生依次回答以上问题。

教师补充释疑。

【看图识图】阅读P9“南方地区”图找出主要地理事物。

总结: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师生互动解决疑难】

出示若干南北方景观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南北差异。

出示“中国地形图”,学生看图说明南北地形差异。

出示南北方植被图,学生看图说明南北的植被类型,并说明气候差异。

出示南北民居图,学生看图说明南北的民居有哪些不同、原因。

活动:快速抢答。

【当堂训练】完成课本P8、12活动题

【当堂训练】

1、导致北方和南方存在诸多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 地形 B 风俗 C 经济 D 气候

2、窑洞是哪个地区的特色建筑()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3、下列地形区中,位于北方地区的是()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4、我国五个经济特区不包括()

A厦门 B珠海 C海南 D宁波

5、下列省区中盛产热带经济作物的是()

A云南省 B浙江省 C福建省 D安徽省

6、下列语句中,描写南方地区景观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山青水秀,鱼米之乡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当堂作业】必做:《全优》P9-10选择题。选做:P11第1

3四、板书设计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二、南方地区

1、概况

2、自然环境

篇8:初二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说课稿

一、充分认识南方环境的不利因素

我国南方地区,除了西南和华南以外,还有华东和华中的部分省市,如福建、湖南和湖北等。与北方不同,南方全年温度较高,湿度很大。据资料介绍,我国福建、海南、广东、浙江等省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2000毫米,重庆在1200毫米左右。而四川的降雨量差异较大,平均年降水量东部盆地大部为900~1200毫米,盆西缘山地为1300~1800毫米,盆东北和东南缘山地为1200~1400毫米,而盆中丘陵区降雨最少,仅有800~1000毫米。总体来说,南部省市的年降雨量远远超过北部地区。

家兔是一种对环境非常敏感的动物,尤其是对温湿环境变化更为敏感。家兔具有喜干燥,怕潮湿,耐寒冷,惧炎热的生物学特性。尤其是高湿,百害而无一利。一些疾病的发生都与高湿度有关,如皮肤真菌病、球虫病、疥癣病、肠炎、脚皮炎、传染性鼻炎以及体内其他寄生虫病等。而高温影响家兔的采食和生长,严重影响种兔的生殖能力。“夏季不孕”的机理为高温对公兔睾丸生精机能的破坏。

从饲料本身而言,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霉变,不利于保存和利用。这既是养殖者的一大难题,也是饲料企业的重大研究课题。

二、强化饲料质量,适应特殊需求

兔饲料在南方地区应用,其配方设计、营养指标设置、原料质量的把控、预防药物的添加,防霉制剂的应用等都与北方地区有一定的差别。一般来说,南方养兔重点预防球虫病、肠炎、霉菌毒素中毒三大疾患。在饲料生产时,饲料原料要严控霉菌毒素,劣质饲料一概不用;饲料的水分含量要低于北方2个百分点;粗纤维指标适当增加1~1.5个百分点,甚至2个百分点;球虫病预防药物用量要大于北方,可介于预防和治疗量的中间值;针对区域特点,适当选用预防腹泻的相关药物;全年饲料中要添加防霉剂,尤其是梅雨季节更应该强化。个别时期可以添加一些脱霉剂,以保万无一失。为了防止维生素等敏感成分的破坏,抗氧化剂要适当增加。

三、改善包装条件,保证产品质量

南方地区环境湿度大,阴雨天气频繁,饲料吸潮不可避免,加之温度较高,很容易在短期内霉变。很多时候饲料表面没有发现明显霉斑出现,但并不代表饲料没有霉变。为了有效预防饲料霉变,除了上面所述饲料质量本身的防范措施以外,在包装上做些文章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外包装覆膜。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外覆膜,即覆在包装的外表面,光华美观;另一种是覆膜于外包装的内侧,尽管表面不美观,但不容易受到破坏,防潮效果优于外覆膜。其次,加厚内衬袋,防止运输搬动过程中破损。再次,内衬袋单独扎口。最后,外包装翻转缝合,避免饲料通过缝合缝隙吸潮。

四、科学用料,提高养殖水平

1. 提倡定时定量饲喂,以控料15%最佳,这样能保证家兔有较高的生产性能,效果几乎与自由采食相同,而且节省饲料,减少消化道疾病。

2. 倡导以料为主,以草为辅。适当补充青草或青干草,不仅有利于预防消化道疾病,还有利于提高种兔的繁殖率和预防营养代谢病。

3. 南方地区球虫药物预防剂量尽管高于北方,但是个别地区和个别兔场仍然有发生球虫病的可能。要定期对兔粪便进行球虫卵囊的检测,尤其要对断奶后死亡小兔盲肠内容物进行球虫卵囊的检测,可以预防球虫病在局部地区暴发。

4. 建议卫生不良和湿度难以控制的兔场定期在饮水中添加磺胺氯丙嗪或磺胺六甲。

5. 强化饲养环境的消毒和通风,高温季节要做好防暑降温和对种公兔的特殊保护工作。

6. 养兔场要设置专门饲料房,饲料要做好防潮处理,与地面和墙壁要保持一定距离。建议尽量缩短饲料存放时间。

(作者联系地址:河北省保定市灵雨市街289号河北农业大学山区研究所 邮编:071001)

篇9:《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说课稿

1、课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地区或国家的位置、范围,国家的首都,说出其地理位置的特点及重要性;运用地形图说明河流、气候等地理要素在环境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举例说出一个国家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实例;说出一个国家人口(印度)过多有什么优势,同时会带来哪些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章中设计的学生活动,分析地理现象、解决简单地理问题;从教材中所给的阅读材料,能获取地理信息、努力表达、归纳地理信息;运用已学知识,对地理现象进行判断和简单分析;通过本章的学习,简单总结学习地区和国家地理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初步认识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2、内容标准。

第七章的内容学习一个地区三个国家。东南亚地区内容标准:熟练运用地图,快速找出该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归纳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地形图总结地形特点,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运用资料说出气候类型及特点,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三个国家的内容标准: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文字信息,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归纳自然条件,简要说出自然条件对工农业发展的影响,并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用实例说明自然资源与工业发展的位置关系。

二、说教材特点:

1、编写特点

(1)学习范围由大到小。先总再分,先展示地区或国家在世界的地理位置,再进入国家或地区的学习。

(2)突出地理新课程理念。自然地理内容减少(例如将旧教材中《日本》一节的气候删除,地形未提及),人文地理内容较多,所有内容的落脚点都是人和环境的发展,学习一些实际有用的地理;“活动”内容增多(四节达到13个)。

(3)改变知识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学生自学内容增多(阅读材料较多),很多知识以活动思考问题的形式呈现。

(4)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为主,注重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训练,注重学生参与学习。

从以上特点来看,本章的编写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2、体例安排

本单元前面有章前导读,其主要作用是引发学生思考和熟知本章所学内容,有概括引领作用。每一节内容主要由正文部分、阅读材料和活动三部分构成,正文部分除文字之外还配有地图和地理图片表格等,主要作用是阐述所学知识要点和补充说明。阅读材料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拓展知识面。活动内容逐渐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思考能力。

3、内容结构

本章主要包括了《日本》、《东南亚》、《印度》和《俄罗斯》四节内容。《日本》是学习国家地理的第一节,是学习国家地理的基础,学好本节有助于掌握国家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东南亚》是对地区学习的开始,也是学习地区地理的基础,是对大洲学习的细化和提升;《印度》和《俄罗斯》的学习是学习国家地理的延续和进一步细化,和《日本》一节属于并列关系。但是四节内容学习侧重的不同,其特殊性和差异性,是教学的重点。

4、教材整合

(1)知识的横向联系。本章四节内容属于并列关系,学习概括起来主要有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三方面。而位置与分布是联系与差异的基础,同时它们又是国家与地区的具体阐述。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与发展是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知识的纵向联系。本章内容是本册内容的一个细化,七年级上册到下册是由总到分的关系,七年级下册又是七年级上册的细化和提升。八年级上册和八年级下册也是这样的关系。七年级下册至八年级上册是由世界地理转变到中国地理,也是由总到分的关系,八年级上册又是七年级下册的细化和提升。

三、说建议

1、教学建议

按教材顺序组织学习,重视案例教学(日本因地制宜发展工业为典型案例),挖掘教材,类化迁移;相似或差异区域对比进行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逐步学会分析问题;适当拓展学习内容,突破教材提供的素材,促进方法迁移,激发学习兴趣;重视多媒体教学的使用;突出地理特色,重视地图教学;多使用与生活或社会热点关系密切的材料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评价建议

重视学习过程评价,注重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法评价,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进行观察、记录;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对学生要不断进行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学生自评和互评,可以形成客观的较全面的评价方式;测试评价,对学习态度、行为和学习成果进行检测。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篇10:南方地区高中地理提纲

南方地区

位置与范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和南部面临东海和南海。34°N以南,98°E~123°E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各省市区和西南三省一市。琼、粤、台、闽、桂、滇、川的大部、渝、黔、湘、赣、浙、沪、鄂、苏和皖的大部、港、澳。地形: 南方地区以平原和丘陵地形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含江汉、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江淮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东南丘陵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高原(多岩溶地貌,坝子为农业区);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南岭、武夷山、大巴山、雪峰山、大别山、巫山等。气候: ①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②降水在800毫米以上,东南沿海和山地迎风坡降水最多 ③冬季气温在0℃以上,海南岛、雷州半岛和台、滇两省南部在15℃以上④东南沿海(台、闽、粤、琼)受台风影响严重。长江流域6~7月梅雨,7月中旬开始伏旱。四川、广东、海南、贵州、云南、台湾受寒潮影响小河流: 河流水文特征: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不大,无结冰期。河流上游穿行在高山峡谷中,水力资源丰富,下游航运价值较高。主要河流有长江干支流、珠江干支流、钱塘江、闽江、澜沧江、怒江等。土壤: 地带性土壤——红壤或黄壤,高温多雨环境下发育而成的一种低产土壤。改造措施: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改造后的水稻土为高产土壤。非地带性土壤——紫色土,分布在四川盆地,由盆地中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发育而成,较为肥沃。丰富的自然资源 ①有色金属丰富:江西德兴、安徽铜陵、云南东川的铜,江西大余的钨,湖南水口山的铅锌矿,湖南锡矿山的锑矿,广西平果的铝,贵州铜仁的汞矿,云南个旧的锡矿。②丰富的黑色金属(铁矿): 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海南石碌、重庆綦江的铁矿。③水力资源丰富:丹江口葛洲坝三峡五强溪二滩天生桥 岩滩④森林资源丰富:西南林区和东南人工林 ⑤煤矿、天然气:淮南、六盘水、攀枝花。川渝盆地的天然气能源矿产较少,能源供应紧张。⑥核电:在华南和华东常规能源缺乏,需能多,建设了浙江秦山核电站和广东大亚湾、岭澳核电站。农业 1.水田为主:本区气候高温多雨,热量、水分充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耕地以水田为主。2.耕作制度:一年两熟到三熟 3.主要作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还有油菜(长江流域)、甘蔗(粤、桂、云)、桑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茶叶、淡水鱼、天然橡胶(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椰子等特色农产品。工业 长三角: 优势:A.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B.雄厚的技术力量(科技力量强大)C.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D.农业基础好;E.接近消费市场。不足:但本区内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珠三角: ①交通便捷(利):珠江三角洲靠近香港和东南亚;②很多地方是侨乡,为利用外资发展本区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③农产品丰富。宜昌、重庆-电力、钢铁 攀枝花、六盘水-钢铁、煤铁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 贵阳-炼铝工业 成都-纺织工业环境问题:(1)长江中下游的防洪问题:原因、措施(2)红壤丘陵治理(3)能源紧张问题(4)改革开放及经济特区(5)“酸雨”问题——三大重酸雨区

篇11:高中地理南方地区知识点

(1)我国纬度最低的一个区,北回归线横穿台湾和两广;濒临海洋,夏季风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大量的水汽,造成这里丰沛的降水,雨季从4、5月份开始,延续到9、10月份。本区气候炎热多雨,无霜期长,作物几乎可以全年生长,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至三熟。

(2)台风活动频繁,侵入我国的台风约80%在本区登陆。台风形成狂风暴雨,带来一定灾害,有时也可缓解沿海地区的旱情。

(3)地形大部分为丘陵山地,平原面积不大,珠江三角洲和台湾的西部平原是本区最大的两个冲积平原。

·农业特色:

(1)水稻在本区普遍种植,珠江三角洲和台西平原是重要的稻米产区。甘蔗是本区 最重要的经济作物,粤、闽、桂成为全国重要的蔗糖供应地,珠江三角洲的产量更占重要地位。

(2)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在低洼易涝区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堤上栽植桑树、甘蔗、果树和花卉,以塘泥作桑、蔗、果树的肥料,桑叶养蚕,蚕粪、桑叶、蔗叶又可作鱼饵,塘基互养,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据基上种植的作物不同,有“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等种类。

(3)有橡胶、剑麻、油棕、椰子、咖啡、可可、胡椒等热带作物,海南岛的橡胶种植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4)有香蕉、柑橘、菠萝、荔枝等热带、亚热带果树。

篇12:初二地理说课稿

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章

第二节的内容,是初中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的基础上,对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本章内容是接下来各章内容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同时南北方地区相对于西北和青藏地区,大家了解较多,将南北方地区放在西北和青藏地区之前学习,有利于在掌握本节基础的同时学习认识地理区域的方法,所以本节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

方地区,在地形、气候和水文等方面的差异。

(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受不

同自然环境影响,在人文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和归纳整理的能力。

(2)通过分析南北方地区人文差异

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学生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图片、资料、视频等了解南北方地区的自然、人文特点,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及自然环境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能使学生抓住重点,明确目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1、重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

2、难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性与自然因素的关系。

二、说教学方法

(一)说教法

初中地理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地理的学习难免枯燥无味,要让学生学好地理必须从培养兴趣开始,同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既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又能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因此要搞好初中地理教学,教学方法很重要。

基于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本节教材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讲述、讲解、讲读地理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科学的地理知识在短时间内简捷的传授给学生。教师富有启发性地对地理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不仅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结构,而且还能有效地培养、训练学生的智力。

2、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教学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教师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分组合作讨论法,就可以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探讨、合作交流、自觅知识、自得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也会学,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

3、情境教学法:图画再现情境,充分利用地图是地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图片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利用图片进行教学,对学生理解、记忆知识具有良好的效果。

(二)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在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学会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八年级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方法掌握的还不是太好,我在教学过程中会特别注重学法的指导,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从机械的“问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基于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主要提出以下两种学法。

1、读图分析对比归纳法:对于本节课所涉及的南北方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用计较的方法,更能直观地归纳总结出南北方地区差异性及其产生原因。

2、主动学习法: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因此在学法上应该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说教学程序

学生已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主要地形区的分布,行政区划以及温度和降水量图的判读,所以在本堂课我通过:导入新课→合作探究,教授新课→巩固小结 →作业布置等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

(一)导入新课(3分钟)

从《晏子使楚》的故事入手,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我国南北方的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区别,为什么会影响水果的生长,南北方不同的自然特点除了影响到水果的生长,对于生活在当地的人们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通过设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原因的热情,也以问题的形式带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也就是要学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教授新课(30分钟)

本节课是信息整合对比归纳课,所以本节课我会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方便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再通过巡回指导来进行新课的教授.这样可以达到个别同学能力的锻炼与全班参与相结合,避免了重视个体,实现人人参与,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一部分,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

1、回顾中国地理分区,了解南北方地区地理分界线;2、讲述北方和南方地区地理位置、面积、人口;3、展示南北方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分析讨论其;4、用图表的形式做知识点对比归纳整理;5、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6、观察四地河流流量图,让学生分析讨论并回答其特;7、了解南方与北方不同的植被类型;8、用图标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方便学生进行清晰

1、回顾中国地理分区,了解南北方地区地理分界线。

2、讲述北方和南方地区地理位置、面积、人口。

3、展示南北方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分析讨论其分布差异。

4、用图表的形式做知识点对比归纳整理。

5、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图,分析南北方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特点。

6、观察四地河流流量图,让学生分析讨论并回答其特点。

7、了解南方与北方不同的植被类型

8、用图标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方便学生进行清晰明了的比较。

9、读中国各地区干湿状况分布图,提问:南北方地区干湿状况有何差异。

10、根据以上内容,分析讨论南北方地区分界线的地理意义,并进行提问。

11、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过渡到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南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差异。对比南北方地区食住行三方面的特点。

12、饮食特点;住房构造特点、原因;南北方传统

运输方式的特点;不同的乐器。

13、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不同区域的人文活动与当地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南北方人民传统的生活习惯已经逐渐趋同。这是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极好体现。

14、用简略而又精确地描述加深记忆。

(三)巩固小结、课堂练习

1、用图表的形式对所讲重点进行清晰地对比整理。

2、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习题,学生共同完成,进而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巩固复习。

(四)作业布置(2分钟)

1、用表格的形式对比归纳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

2、理解掌握南北方分界线的地理意义。

四、说板书设计

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有利于清晰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另外,八年级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还有待提高,好的板书设计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更有利于教师在上课时指明重难点,更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五、说教学反思

1、亮点:本节课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成了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地学习,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并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篇13: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本学期总第44课时本单元第 12 课时授课日期课题第二节 南方地区课型新授教 学 目 标 1、 知道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 知道湿润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 3、 理解以水田为主耕作业的形成条件和主要农作物分布 4、 知道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耕作业特点重 点 难 点湿润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 以水田为主耕作业的形成条件和主要农作物分布教 具电脑、投影仪、背投教 法电化教学教 学 过 程步 骤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时 间一 二导入新课: 展示《中国地理区域图》,突出北方地区的范围,由此导出南方地区的范围,引导学生“越过秦岭—淮河一线,我们来到另一个地区——南方地区。” 讲授新课: 了解一个区域,首先要知道它的位置、范围、主要地形、河湖、气候、人口、民族等基本概况。 (一)基本概况 1、 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 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 3、 南方地区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4、 南方地区人口和民族状况如何 这些概况对气候有何影响? 5、南方地区的北界在哪里?学生思考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学生读图《南方地区在全国的位置图》和《南方地区地形图》,分析问题。5 35步 骤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时间三6、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多少度的等温线相当?与我国多少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7、南方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在几度以上?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 8、南方地区属什么气候?有什么特点? (二)鱼米之乡 回答下列问题: 1、 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 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有什么特点?其原因是什么? 3、 南方地区盛产淡水鱼类的原因是什么? 4、 南方地区为什么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课堂总结 本节课,大家主要了解了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人口、民族、主要地形、河湖、气候等基本概况。学生完成课本“做一做”第1题。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和《南方地区农业与农作物分布图》 学生自已总结。5板书设计: 第二节 南方地区 土 位置、范围和面积 一、基本概况 人口和民族 主要地形区、河湖、气候 二、鱼米之乡 教后记: 这节课把南方地区的地理知识,根据教学目的精心设计成问题,指导学生按照题目来阅读课文、插图和其他展示材料,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水平。

篇14: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的活动课。本节教材是在第一章“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二章“北方地区”第三章“南方地区”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堂复习课,中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是区域差异表现最明显、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教材通过对北方和南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比较,使学生了解区域的差异性,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并且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3.明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

通过辩论赛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南、北两地自然环境和人文活动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三、重难点

重点:南方和北方的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难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教法学法: 教法分析:

角色扮演法:以辩论赛的方式开展课堂活动,在归纳总结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法分析:

作为初二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把握以及读图、归纳、比较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比较法、归纳法:在本节课之前布置任务,让每一位同学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进行比较,从图像的比较、归纳,上升为抽象的语言文字描述比较,落实教学内容。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重视学生主动参与和相互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发挥每个同学的自主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达到激发兴趣启迪心智的境界。

学法具体如下:

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读图,提取有用信息加以整合,掌握读图用图技能 讨论归纳法——学会相互交流协作,实现教学相长

表格比较法——空间比较,开拓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多媒体直观教学法——直观感受地域的差异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分组 由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喜欢住在北方的同学为一组,喜欢住在南方的学生为一组)

2.正方:生活在北方好 3.反方:生活在南方好 4.主持人:老师 5.计时员:学生毛遂自荐

6.评判团成员:四位学生

双方各确定一辩二辩三辩四辩人选,一辩同学 主辩地形

二辩同学 主辩气候

三辩同学

主辩水文植被土壤 四辩同学

主辩社会经济(平均每几个同学分别负责收集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及社会经济资料)

正反方各准备一个ppt课件在辩论赛之前分别介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比赛规则:

1、陈词阶段:就辩题提倡即兴陈词,所持观点清晰,表述层次分明,语言自然流畅。由双方一辩为他们的队伍阐明观点,时间为3分30秒。

2、攻辩阶段:就辩题攻辩由正方二辩开始,正反方交替进行。正反方二、三辩参加攻辩。注意,正反方二、三辩各有且必须有一次作为攻方和辩方。攻辩双方必须单独完成本论攻辩,不得中途更替。不得以长时间提问影响对方答辩,不得以长时间答辩妨碍对方提问,每次答辩限时20秒。主席有权终止一方过长的提问或答辩。每一轮攻辩阶段为2分30秒。

3、小结阶段:四轮攻辩阶段完毕,先由正方一辩再由反方一辩为本队作攻辩小结,每方限时2分30秒。正反双方的攻辩小结要针对攻辩阶段的态势及涉及内容,严禁脱离比赛实际状况的背稿。

4、自由辩论:就辩题正反方辩手自动轮流发言。由双方选手分别一对一进行自由辩论,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计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紧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积时照常进行。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每方各有5分钟时间。

5、总结陈词:由正反方四辩陈词,各用时四分钟。辩论双方应针对辩论整体态势进行总结陈词,并注意升华辩题内涵,时间为4分钟

开篇:同学们,相信你们都同意这样一个说法:“骏马西风冀北,杏雨春雨江南”。在祖国富饶的土地上,相同的时间段内,却呈现出不同的物候现象,大自然的力量是多么神奇啊。可是对于南北方,我们了解多少呢?对于南方还是北方好这一话题,同学们又有怎样的看法呢?今天辩论双方将会对这一问题展开辩论。现在我宣布南方好还是北方好辩论赛正式开始。首先介绍双方辩手。

坐在我左手方的是正方,立场是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好。

一辩xxx同学 主辩地形

二辩xxx同学 主辩气候

三辩xxx同学 主辩 水文植被土壤 四辩xxx同学 主辩社会经济

坐在我右手方的是反方,立场是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好

一辩xxx同学 主辩地形

二辩xxx同学

主辩气候

三辩xxx同学 主辩水文植被土壤 四辩xxx同学

主辩社会经济

再给你们介绍今天的评判团成员:xxx xxx xxx xxx

计时员:xxx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的到来。

一、我们进入第一环节

双方各派一名代表用幻灯片演示南北方地区的大体概况。

先请正方代表展示。时间5分钟。谢谢xxx同学

有请反方代表展示。时间5分钟。谢谢xxx同学

经过精彩的幻灯片展示环节,我们对南北方有初步了解。

二、我们进入第二环节:双方按顺序对辩

规则:

1、要求说明本区的优越性并说明对方的不足。

2、分析各主辩内容的形成原因,提出改进或弥补方案。

首先我们有请正方一辩开篇立论,时间2分钟

谢谢xxx同学

有请反方一辩破题立论,时间2分钟

谢谢xxx同学

有请正方二辩表明立场,时间2分钟

谢谢xxx同学 有请反方二辩阐述观点,时间2分钟

谢谢xxx同学

有请正方三辩发言,时间2分钟

谢谢xxx同学

有请反方三辩进行反驳,时间2分钟

谢谢xxx同学

有请正方四辩阐明观点,时间2分钟

谢谢xxx同学

有请反方四辩表态,时间2分钟

谢谢xxx同学

三、通过刚才针尖对麦芒的一对一辩论。我们对正反双方的观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马上我们进行紧张而激烈的第三个环节:自由辩论

要求:内容积极健康,不得进行人身攻击,切合实际,灵活表达本区优越性。正反双方交替进行。时间6分钟。计时开始!

四、刚才的自由辩论可谓唇枪舌剑精彩非凡,下面进入提问环节

要求:我抽到的第一位同学提问问题,再抽到的反方同学回答问题

本环节在组员间进行,辩手不得回答问题。所提问问题应在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若不回答问题则需补充本区的优势 时间为5分钟

五、下面我们请双方代表总结陈词 要求说明本区优越性和发展方向 每方3分钟

六、评判总结宣布结果

看来在辩论中辩手们都尽心竭力,对我们的评判团成员来说他们的工作并不轻松。现在请评判团成员退席评分。现在我宣布评判结果 正、反方:

论据及内容是否丰富充足及幻灯片效果

(20)得分—

语言表达和说服力

(20)得分—

辩手及组员的反应能力和机智

(20)得分—

组员间合作协调能力

(20)得分—

幽默感

(10)得分—

表情举止风度

(10)得分—

好,经慎重考虑,正方最终

得分—

反方最终

得分—

胜方为—

祝贺你们!

同时我们也要对x方的精彩表现表示鼓励和感激(鼓掌)。老师根据同学们的表现及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

六、教学反思

上一篇:通用春节拜年祝福语摘录下一篇:网络营销博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