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学应用光学

2024-04-17

眼视光学应用光学(通用9篇)

篇1:眼视光学应用光学

刘陇黔和张益珍主编的 《眼视光学应用光学》 试图为眼视光学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 相关光学基础。其内容包括: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平面镜和棱镜系统、球面系统、理想光 学系统、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知识、光学系统的光阑和景深、光学系统的像差和典型光学系 统。通过对本教材的学习,可为生理光学、视光学器械学、眼镜光学、接触镜学等专业课程 打下基础。

编辑本段目录 编辑本段目录
第一章 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一、发 光点和光束

二、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三、全反射

四、光的可逆性原理 第 二节 光波和惠更斯原理

一、波面和波线

二、惠更斯原理

三、波的衍射 第三节 光程与费马原理

一、光程

二、费马原理 第四节 成像

一、实像 和虚像与实物和虚物

二、物与像的共轭性

三、物像之间的等光程性习题 第二章平面镜和棱镜系统 第一节平面镜系统一、平面镜成像

二、双平面 镜系统成像 第二节平行平板系统 第三节 反射棱镜 第四节 折射棱镜习题 第三章 球面系统 第一节 单球面折射成像

一、单球面折射的光路基本 公式

二、单球面近轴区域折射成像

三、单球面折射的光焦度和焦距 第二节 单折射球面近轴区域的放大率

一、横向放大率

二、纵向放大率

三、角放大 率

四、物像方不变式 第三节 共轴球面系统一、共轴球面系统的结构参量

二、共轴球面系统过渡公式

三、共轴球面系统的拉赫不变量

四、共轴球面系统的 放大率 第四节 球面反射镜

一、反射镜的物像关系

二、放大率习题 第四章 理想光学系统 第一节 理想光学系统的性质 第二节 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 基点和基面

一、焦点和焦平面

二、主点和主平面

三、点和节平面 节 第 三节 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一、图解法求物像关系

二、解析法求物像关系 第四节 理想光学系统的放大率

一、横向放大率

二、纵向放大率

三、角放大 率

四、几对特殊共轭面的放大率 第五节 理想光学系统的光焦度

一、光束的 聚散度

二、光焦度 第六节 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一、组合光学系统的参数

二、组合光学系统的主点和焦点

三、组合光学系统的焦点位置公式和焦距公式

四、组合光学系统的主点位置公式

五、组合光学系统处于空气中的光焦度 第七节 透 镜的基点和焦距

一、单折射球面的基点和焦距

二、透镜的焦距和基点位置

三、位于空气中的透镜的焦距和基点位置 第八节 厚透镜

一、双凸透镜

二、双凹透镜

三、平凸透镜

四、平凹透镜

五、正弯月形透镜

六、负弯月形 透镜

七、等厚透镜

八、几种玻璃厚透镜的主点

第九节 薄透镜

一、薄 透镜的基点和焦距

二、薄透镜成像公式

三、薄透镜组习题 第五章 光 度学和色度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光度学的基本概念

一、辐射通量

二、光通量

三、光照度

四、光亮度 第二节 光照度的计算

一、被直接照明的物面光照度

二、光学系统中像平面的光照度 第三节 光学系统中的光能损失计算

一、透射面 的反射损失

二、光学材料的吸收损失

三、镀金属层反射面的吸收损失 第四 节 色度学基本知识

一、光源的颜色特性和物体的光谱特性

二、颜色的分类和特 性

三、颜色的匹配

四、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习题 第六章 光学系统 的光阑和景深 第一节 光学系统的光阑

一、孔径光阑

二、视场光阑

三、渐晕光阑

四、消杂光光阑

五、光阑的位置 第二节 光学系统的景深和焦深

一、光学系统的景深

二、光学系统的焦深 第三节 远心光学系统一、物方远 心光学系统

二、像方远心光学系统习题 第七章 光学系统的像差 第一

节 几何像差

一、球差

二、彗差

三、像散

四、像面弯曲

五、畸变

六、色差 第二节 波前像差

一、波前像差及其与几何像差的关系

二、泽尼克 多项式 第三节 像质评价

一、中心点亮度

二、分辨率

三、几何像差曲 线

四、星点检验

五、瑞利判断

六、点列图

七、点扩散函数和光学传递 函数 第四节 非球面成像

一、非球面的表示方法

二、非球面的光学性质

三、非球面光学应用的发展习题 第八章 典型的光学系统 第一节 光学仪器 的照明系统一、照明系统的类型

二、照明系统的聚光形式 第二节 放大镜

一、放大镜的放大率

二、放大镜的光束限制和视场

三、放大率和视场的关系

四、目镜 第三节 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二、显微镜的分辨率

三、显微镜的有效放大率 第四节 望远镜

一、望远镜的光学原理

二、望远镜的放 大率

三、望远镜的分类

四、常见光学望远镜的类型及其特点 第五节 摄影系 统一、摄影物镜

二、照相机 第六节 放(投)影系统一、投影物镜

二、照明系统习题


篇2:眼视光学应用光学

首先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浏览我的求职自荐信,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

我叫XXX,是一名即将于2003年07月毕业于东三省第一所视光学院,**医学院视光学专业的学生。借此择业之际,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真诚地推荐自己。

我热爱视光学与应用专业,在校期间,系统学习了验光、配镜等视光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还学习了有关眼镜店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并且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向导,努力使自己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在课余时间,学习计算机知识,熟悉Windows 98操作系统,熟练使用网络,能够快速的在网上查找所需要的资料。在2000年12月通过了英语三级考试,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就个人来讲,在校参加舞蹈大赛获得三等奖,参加主持人大赛并取得好成绩,而且成功主持了联谊晚会。在校期间一直担任学生干部,在班内一直任班长一职,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吃苦耐劳、诚实、自信、敬业。我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并且脚踏实地的努力的办好每一件事。

积极参加操作性较强的实习和设计,在代表视光学院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我就特殊地强调了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因为我深知,在现今社会中,空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例如到中街进行眼镜及隐形眼镜科普宣传,还有到敬老院进行义诊等多项活动。

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对于实际工作我相信,我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熟悉业务,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做好本职工作。

“惧怀逸兴思斗志,欲上青天揽日月。”

期待您的反馈!

篇3:眼视光学应用光学

1 资料与方法

1.1 教学对象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级眼视光本科专业学生51人, 分为PBL教学方法实验组25人, 传统教学法对照组26人, 2组学生之间年龄、入学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分为5组, 每组5人。

1.2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为角膜接触镜的护理一节, 两组学生均有同一老师授课,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板书等按照常规的教学内容进行课堂集中教学;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 (1) 教师课前充分准备, 把握好教学大纲, 明确教学任务、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熟悉学生情况, 准备合适的病例, 书写教案, 查阅参考文献, 对学生在课堂上有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准备。 (2) 提出问题, 这是PBL教学法的关键之处, 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教师提前一周把准备好的病例给学生, 并帮助学生一起分析所要研究的问题, 以明确学生的努力方向。 (3) 学生准备, 每组有一名组长, 学生拿到问题后,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查阅资料, 也可以提供部分书目及网址, 让学生带着问题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各种方式去查阅资料, 寻求问题的答案。例如去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著作、期刊、论文, 通过网络查询资料, 组内之间进行讨论, 得出组内的一致性结论, 组长负责汇总发言, 组员可以补充。 (4) 课堂讨论, 教师在上课后首先进行启发式讲述, 介绍角膜接触镜护理的基本概念定义和背景资料, 为学生讨论做好铺垫, 然后是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 各小组代表发言, 详细阐述本组对提出问题的分析看法, 并通过论据找到解决方案, 小组之间可以辩论, 提出异议。同时, 教师把握好课堂讨论节奏, 做到主持人的作用, 协调课堂氛围。 (5) 总结讨论, 教师归纳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难点, 给出问题的合理答案, 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总结, 然后进行点评, 对共同性问题及争议较大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解疑答惑, 并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及今后需要注意改进的地方。

1.3 教学效果评价

采用问卷分析和成绩测评相结合的方式, 课后对学生进行主观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对PBL教学法的整体感受, 写下自己的建议。并对实验组、对照组学生进行本节课内容考试, 考试试题包括选择、名词解释、简答及分析题, 对成绩结果做出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0软件分析数据, 两组之间比较通过t检验, 以P<0.05表示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主观问卷调查

通过课堂观察, PBL教学法实验组学生课堂气氛活跃, 讨论比较激烈, 能够客观分析问题, 通过论据解决问题, 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建议。学生参与意识强, 积极性高, 绝大多数能做到课前充分准备, 结合病案复习、查阅相关理论知识, 经过反复讨论修改, 力求答案合理、客观、全面, 有的小组还能把讨论的过程、论据、结果做成PPT, 在课堂展示, 使结果更加直观、生动易懂。组内成员能够分工合作, 发扬团队精神, 同时增进了同学感情。主观调查问卷显示, 实验组25人中, 23人认为PBL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24人认为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23人认为能够较为牢固的掌握并且能够灵活应用所学课堂内容。只有个别学生不太适应PBL教学方法, 担心不能够系统的学习掌握理论知识, 没有投入到积极查阅资料、讨论问题的氛围中去。

2.2 成绩分析

实验组平均成绩 (92.27±7.06) 分, 对照组平均成绩 (81.55±7.35) , t=3.215,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批卷过程中发现, 两组成绩差距主要在分析题上。

3 讨论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是对传统课堂授课医学教育教学模式的挑战, PBL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深入学习及掌握终身学习的技巧。PBL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目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不断的提高, 临床思维才能更加全面、客观。PBL教学法具有先进性、科学性, 值得借鉴, 现代社会信息资源十分发达, PBL提倡充分、合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提高学习效率, 是现代医学教育教学的趋势[4]。PBL教学法不仅在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 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在今后步入工作岗位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学会分辩事情的轻重缓急, 尽快找到问题的重点, 进而有效的处理面临的困难。总之, 通过我们的研究, 认为将PBL教学法应用到眼视光专业角膜接触镜学的课程教学中, 对学生素质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信客服困难, 有意识, 有计划的在医学院校进行PBL教学是可行的, 也是值得提倡的。

摘要:目的:初步研究PBL教学法在眼视光专业角膜接触镜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在2011级眼视光专业学生的角膜接触镜的护理一课中分别应用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 评价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对PBL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认可度高 (P<0.05) , 其测评成绩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PBL教学法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可推广应用于眼视光专业中角膜接触镜学的教学。

关键词:PBL,眼视光,教学

参考文献

[1]Barrows HS, Tamblyn RM.An evalu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mall groups utiuing a simulated patient[J].Med Edu, 1976, 51 (12) :52-54.

[2]孟黎, 曾诚, 李晓松.运用循证医学原理和方法分析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的教学效果[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7, 27 (2) :12-14.

[3]Tavakol K, Reicherter E A.The role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in the enhancement of allied health education[J].Allied Health, 2003, 32 (2) :110-115.

篇4:眼视光学应用光学

关键词:交叉学科 眼视光学 光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b)-0021-02

眼睛既是精密的光学系统,又是生物器官,这种双重属性使得对眼睛视觉功能方面的研究,要同时融合现代光学原理和现代眼科学医学技术,因此,产生了眼视光学这一门交叉学科。在学科分类上,光学属于工科类学科,而医学属于医学类学科,两者在教育背景、培养模式和就业目标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不同于一般的交叉学科,眼视光学是在不同学科领域间的交叉融合,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在我国,温州医学院在20世纪80年代,率先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现代视光学,并与我国传统经典眼科学科学整合,创造性地创建了眼视光学高等教育[1]。这种教育模式将视光学建立在大临床医学基础之上,同时又融合了经典的眼科学,目标是培养同时具有光学和视觉科学知识及眼病诊治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为综合改善和治疗人们的视觉功能提供了新的途径。眼视光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光学学科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一直是其区别于传统眼科学的独特之处。本文将以温州医学院的眼视光学教育模式为例,阐述光学学科在眼视光医学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中的独特作用。

1 交叉学科方式培养眼视光医学人才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式

1.1 “光学”贯穿于专业整理设计和运行

在温州医学院的五年制眼视光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光学”学科一直贯穿于整体的培养计划中。作为相对独立的光学课程—— 《眼科光学基础》,安排在第二学年,该课程结合眼视光学的特点,系统地的学习应用光学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几何光学中的基本成像概念,以及一些重要的光学系统知识。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与其他的工科院校的几何课程相比,具有独特的眼视光特色。比如在光学系统的设计和计算中,着重关注眼睛作为典型光学系统的基本成像特性。该课程即作为相对独立的基础课程,同时作为“桥梁课程”,合理科学地从眼的光学基础跨到眼的专业课程,如《眼科学基础》、《临床视光学》、《眼镜学》、《眼视光器械学》、《隐形眼镜学》等[2]。

除了基础应用光学课程,在后续课程中仍有一些涉及光学知识的专业课程,比如典型的是《眼视光器械学》。该课程主要讲解在眼科和视光医生在工作中常用的医学诊断和治疗工具和仪器。眼视光学涉及的仪器大部分属于基于一定光学原理设计的光学仪器,比如裂隙灯、角膜地形仪、准分子激光器等。通过学习此课程,实际上将先前学习的光学知识在眼科中得到了实际的应用。由此可见,对眼视光专业学生在培养的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学科的交叉和融和。交叉学科的设置时我们学校培养交叉学科人才的基本措施和保证。

1.2 “光学”理论与临床思维的结合

在理工科大学,“光学”课程往往被认为是基础理论和基础技术,但本院的眼视光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临床医师,如何让“光学”在临床中产生直接的贡献?我们利用了附属眼视光医院的优势,将“光学”后期实践教学落实在医院的两个方面:(1)作为小眼睛,又是复杂而极度精密的光学成像系统,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更多地依赖精密光学设备。我们从光学设备的学习与临床眼疾诊断的结合,让师生直接体验“光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建立光学和生物学融合思维的临床诊治。(2)临床上70%的眼疾都与眼的光学系统出问题有关,如近视、远视、散光、弱视等,其矫治直接依赖光学设计,如光学镜片、接触镜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光学”在整个眼视光教学体系中的作用分为三个阶段(图1):一是独立的基础光学课程,在我院为《眼科光学基础》,该课程以自身的系统知识体系和实践参与教学;二是与光学相关的眼视光专业课程,以《眼科学基础》、《临床视光学》和《眼镜学》等课程为代表,光学与眼科学在这些课程中相互融合、交叉;三是光学在临床和科研过程中的实践和应用,包括眼科临床诊治中的各种光学器械,以及从光学系统的角度进行眼科疾病诊治的思维模式。这三个阶段在实践过程中又是逐步递进的,独立的光学课程是理论基础和前提,相关的眼视光专业课程是交叉学科的融合,临床和科研是这种学科融合方式的实践和具体应用。

2 交叉学科在培养眼视光医学人才创新能力的成效

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仅是成为一名医生,而要在临床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够通过科研解决问题。这就需要眼视光医生必须具备光学知识,以光学的角度对待眼睛的相关疑难问题。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一直以来重视光学学科在眼科中的应用,取得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视光学科研成果。温州医学院对眼视光学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缪天荣教授提出了“对数视力表”[3],以取代传统的小数视力表。对数视力表中,视标按几何级数增加,更加符合人们的视觉感受程度,于1990年正式被确定为国家标准。同时,我们学院在对比敏感度、运动视觉和立体视觉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涉及到人眼的视觉分辨能力、视觉成像质量和一些特殊视觉功能。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到,眼视光学的研究从本质上即是将人眼作为一个光学系统,从而在此基础上的视觉功能扩展。

光学和眼科学的融合,不仅仅是两个学科的知识融合,更本质的是两种学科思维方式的碰撞。光学属于物理学分支,强调理论依据,严谨的推导,可称之为典型的理科思维方式;眼科学属于医学,强调的是医学思维,往往更注重经验和现象,通常采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两者具有显著地差异。眼视光科研人员必须要熟悉和掌握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做到融会贯通,才能互相促进。

温州医学院眼视光的学生多次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于2011年取得了特等奖的佳绩,获奖的科技成果为基于弥散斑检测的自动验光仪的研制[4]。这个课题就是从临床医学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研究人眼对弥散斑的分辨原理,以及严谨的光路设计和系统搭建,实现了对人眼视力的自动验光。参加该项目的同学属于眼视光本硕连读专业,他们系统地学习过包括光学课程在内的工学课程,具有扎实的工科背景,因此,在仪器的研发阶段更加得心应手。通过这个典型例子可以看到,光学在培养眼视光医学人才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存在的问题与可行的应对措施

以上例子说明,将光学和眼视光相关的医学课程有效整合,是行之有效并富有创新,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证实。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两者的交叉不是简单的“加”的关系,而需要“融合”,这就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挑战。眼视光学专业的学生,其更多地将自己定位在医学领域,同时“光学”学习的理工学思维不同于医学思维,这两种迥然不同的学习思维方式同时在课程中体现,让学生感受艰难。其次,五年的醫学教育是一个课程密度极高的训练,“光学”从基础阶段到临床阶段的融合,对课程和教学管理层以及各专业方向的教师又是巨大的挑战,包括贯穿始终的实验教学和临床实验教学。这需要学校从高层设计着手,不断总结经验,从眼睛“光学和生物属性”角度,从观念上突出“光学”学习的重要,从教师队伍的人才配置、资金投入和运行管理中有更多的投入和研究。

4 结语

光学作为眼视光专业的特色学科,在培养眼视光医学人才的基本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在二十几年的不断探索过程中,一直坚持以眼科学为应用导向,以光学为处理手段,发展出一套将光学和眼科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及科研方法。两种学科的交叉,特别是理科思维和医学思维的融合,使得我院取得了丰硕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极大促进了眼视光学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香媚,徐正惠,瞿佳.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眼视光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6(4):17-18.

[2]唐全鑫.地方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10(8):47-49.

[3]瞿佳.缪氏对数视力表及5分记录法研究的三十年[J].温州医学院学报,1990(1):37-38.

篇5:眼视光学简历

姓 名:

出生年月:1986年1月

毕业院校:温州医学院

学 历:大专

联系电话:

性 别:女

政治面貌:团员

专 业:眼视光学

手 机:

电子邮件:

教育经历

1993.9-.7 西湾乡海滨小学

1998.9-.7 宋埠中学

2001.9-.7平阳县第一中学

2004.10-.7 温州医学院

实践经验

2007.1-2007.7在温州眼视光医院实习,分别在验光部,配镜部,斜弱视和眼病门诊实习

2007.7至今在南京智民宝岛眼镜有限公司做验光配镜师及销售工作

技能水平

熟练掌握验光配镜的知识,可以验配渐进多焦点镜片及检查斜弱视

有高级验光员和高级定配工的证书

大学英语四级,计算机一级

自我评价

本人在南京智民宝岛眼镜公司已工作一年半,具有熟练的销售技巧和准确的验光技术,可以验配青少年近视控制片和老年人渐进多焦点镜片,对于斜视和弱视可以进行检查.本人了解新店开张的流程,目前在南京旗舰店工作.本人考取了医疗器械质量负责人证书.去年南京眼镜设计师品牌展销会,本人和同事参加了其中的销售工作,取得了较好的业绩.本人通过了公司的储备干部培训,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努力向中层管理工作发展.本人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细心,耐心,可以很好地胜任眼镜销售以及验光配镜工作

求职意向

篇6:眼视光学复习题

2、HE染色的内容

3、被覆上皮的分布、组织液的概念及动态变化

4、下列细胞的特点:

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红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壁细胞、主细胞、肝细胞、贮脂细胞

5、骨骼肌的超微结构

6、神经元的光电镜结构、化学突触的电镜结构、有髓神经纤维、神经末梢

7、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

8、大、中动脉的结构

9、胰腺内分泌部的细胞组成及功能、肝小叶的结构(包括肝血窦、窦周隙、胆小管等)

10、肺泡的Ⅰ、Ⅱ型上皮细胞、气血屏障的组成11、肾单位的组成及概念(包括血管球、肾小囊脏层、肾小管等内容)、球旁复合体

12、眼的屈光结构包括哪些?视网膜的细胞组成、视细胞的结构特点

篇7:眼视光学专业实习生出科考试题

1.视角

2.低视力

3.弱视

4.青光眼

二、判断题(共8题,每题1分,共8分)

1、临床上把度数大于—6.00D的近视称为高度近视,即病理性近视或恶性近视。()

2、老视是与远视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病理现象,其矫正目前主要有单光、双光近用镜和渐变镜。()

3、一学生体检时查远视力为1.5,可确定为“正视眼”。()

4、在近视的发生机理中遗传占比较重要的地位,目前一般认为病理性近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单纯性近视为多因子遗传。()

5、树脂镜片因其安全、轻、薄(折射率大)等优点倍受青年人的青睐。()

6、儿童验光需要“散瞳”,散瞳的主要目的是使患者的瞳孔散大利于医生作剪影及眼底检查。()

7、某患者验光结果为OU:-2.00DS→1.0,考虑到顶点距离的存在,其隐形眼镜处方应减去-0.25D,即-1.75D。()

8、针孔片可以用于鉴别被检眼是否存在屈光不正。()

三、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2分,共32分)

1、近视与眼球何种状态有关()

A.眼球轴过长

B.眼球轴过短

C.眼球凹陷

D.眼球突出

2、白内障术后大约多少时间可以作屈光矫正(验光配镜)()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E.1年

3、不规则散光的眼病是()

A.角膜基质炎

B.虹膜睫状体炎

C.玻璃体混浊

D.浅层点状角膜炎

E.结膜炎

4、角膜屈光力占眼球总屈光力的()

A.1/2

B.2/5

C.1/3

D.2/35、哪种斜视不会引起弱视()

A.交替性斜视

B.麻痹性斜视

C.恒定性垂直斜视

D.单眼恒定性斜视

6、下列哪种屈光手术类型是可逆的()

A.ICR

B.LTK

C.PRK

D.LASIK

E.LASEK7、眼镜处方为:OD:+1.25DS/-2.75DC×15,该患者眼的散光类型是()

A.混合顺规散光

B.单纯斜向散光

C.单纯顺规散光

D.混合逆规散光

8、某+2.00D的远视眼患者测得其近点距离为10cm,则其调节幅度为()

A.+8.00

B.+10.00D

C.+12.00

D.+14.00D9、以下哪些疾病使用光学器具很难达到矫正的效果()

A.青光眼

B.圆锥角膜

C.无晶状体眼

D.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E.A和D10、眼镜屈光是-10.75D,顶点距离是12mm,则矫正所需要的隐形眼镜的后顶点度数是()

A.-9.50D

B.-10.00D

C.-9.00D

D.-8.75D11、根据Hofstetter最小调节幅度公式,60岁的人,阅读33cm的报纸,需要多少阅读附 加()

A.+3.00D

B.+5.00D

C.+2.00D

D.+4.00D12、某患者眼镜处方为+10.00DS/+3.00DC×135,若再加上镜片+0.50DS/—1.00DC×45,视力更佳,则该患者实际需配镜处方为()

A.+9.50DS/+4.00DC×135

B.+9.50DS/+4.00DC×45

C.+13.50DS/+4.00DC×45

D.+13.50DS/+4.00DC×13513、有晶体眼植入人工晶体矫正高度近视的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治疗相同屈光度的高度近视,前房型人工晶体的屈光度需要比后房型人工晶体高

B.与角膜屈光手术相比,有晶体眼植入人工晶体矫正高度近视的程度高和且可逆

C.前房型人工晶体比后房型人工晶体安全

D.后房型人工晶体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是前囊下型白内障

E.与透明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有晶体眼植入人工晶体矫正高度近视使术眼仍保留了调节功能,且降低了术后网脱的发生率

14、患者,男,50岁,平时看远戴—6.00D的近视眼镜,看远视力满意。因“视近不清楚、疲劳半年”就诊,诊断为“双眼屈光不正、双眼老视”。验光处方:OU: -5.50D,ADD:+1.50D,那么该患者的近用镜应为:()

A.OU:+1.50D

B.OU:-5.50D

C.OU:+4.00D

D.OU: -4.00D15、下列病人中都有配戴软性隐形眼镜的主观愿望,比较适合的是:()

A.小学学生,男,10岁,OU:-3.00DS→1.0

B.面粉厂工人,女,25岁,OU:-6.00DS→1.0

C.中学教师,男,30岁,OD:-1.00DS/—2.00DC×180→1.0

OS:-1.00DS/—2.50DC×165→1.0

D.演员,女,35岁,OD:-2.00DS/-0.50DC×180→1.0

OS:-2.00DS→1.016、一家长带5岁男童到医院眼科作健康检查,追问病史平时无异常表现,裸眼视力0.8,阿托品散瞳初次验光OU:+1.75DS—>1.0,复查OU:+0.50DS—>1.0。下列讲法中正确的是:()

A.为生理性远视,不需要特殊处理,嘱其随访。

B.一定要配戴眼镜,以防远视引发屈光不正性弱视,给患者带来终身遗憾。

C.建议配戴眼镜,特别是看近时配戴,预防调节性内斜发生。

D.以上都不对

17、下列情形不可能存在的是()

A.一60岁男性的老花镜处方为-3.00DS

B.一患者远视力为1.2,验光结果为OU-0.50DS

C.一儿童散瞳前查视力OU:0.8,散瞳后查视力OU:0.6。

D.一近视患者远屈光度数为OU:-3.50DS,该患者不会老花。

四、填空题:(共16格,每格1分,共16分)

1.泪液层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正常眼压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成人眼球的前后径为___________。

4.角膜上皮代谢所需要的氧主要来自____________。

5. 矫正屈光不正的方法目前主要分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综合验光仪为了达到双眼功能上的一致应操作的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当双眼注视近距离的目标时,会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

这三体一位的条件反射运动。

8.为一患者作静态检影,在示镜架中放置+1.50D,在距离67mm时子午线55达中和,距

离40cm时另一子午线达中和,该患者的屈光度数为。

9.一患者站在距离视力表2.5的地方能看到4.8行(五分记录法)的视标,其视力用小数表示__________,用对数表示______________。

五、问答题(任选两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简述RGP的优缺点。

2、简述视功能检查的内容。

篇8:眼视光学应用光学

1 裂隙灯显微镜的发展及地位概述

裂隙灯显微镜于1911年由瑞典人Cullstrand发明。1916年, Henker将裂隙灯与角膜显微镜装在桌上合并应用, 构成了现代裂隙灯显微镜的雏形。直到1950年, 裂隙灯显微镜批量生产并在医学临床上广泛应用。从六七十年代以后, 照相裂隙灯显微镜又有了迅速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科技与激光技术的兴起, 数字化裂隙灯显微镜及图像信息处理系统不断发展, 对不断提高眼科及视光学的诊疗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 在视光学专业教学中, 裂隙灯显微镜的基础理论与应用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中。

2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金陵科技学院视光学专业自1998年创建以来, 一直以三年制眼视光技术专科教育或四年制眼视光技术与商务英语双专科的教学模式进行。直到2008年专业调整后, 成为继东华大学后国内唯一一所在工科类高校开设视光学专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并重点建设视光材料与应用专业四年制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

现有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教育, 既有别于大学本科人才教育模式, 也不同于高职高专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能将理论应用于实际之中解决问题, 并具有突出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 专业技能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理论基础和综合素质之上。应用型本科人才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训练才能成才。

3 金陵科技学院视光材料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3.1 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旨在培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需要, 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良好的实践思维和突出的实践能力的视光学高级的且专门的科学技术和基层管理应用型人才, 他们可以面向眼镜生产企业, 零售服务业, 咨询策划与服务、视光仪器开发与应用机构, 视光新型产品的开发与研究机构等。

3.2 课程计划基本结构

视光学专业课程设置见表1。现有的视光材料应用方向除开设表1所列的专业主干课程外, 还增设数学、物理、英语、化学、材料物理、高分子材料等基础课程, 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知识体系, 并辅以视光学专业课程, 涵盖眼科学基础理论、眼镜光学及视光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眼视光器械基础理论与应用以及传统的验光、加工、质量检测、工艺、材料、眼部疾病处理、双眼视觉诊断与分析、接触镜及角膜屈光手术等。增加应用技术理论课、实践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专业实习或毕业设计) 时间, 将实践活动安排在校内外实践基地进行, 充分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3.3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应用型本科在强调学科基础和理论思维的同时, 注重理论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形成“以提升本科视光学专业综合素质为核心, 贴近职业岗位并突出业务能力为重点, 产学研结合为基本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课程教学不断培养学生扎实的视光学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实践应用技能。

3.4 教学的组织与形式

改变以往以课堂讲授为主, 学生被动接受, 学习主动性不强的状态, 逐渐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科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充分了解眼视光行业急需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情况, 通过增加案例分析与讨论设置模拟工作岗位, 如眼镜验光员、眼镜加工员、隐形眼镜验配人员、角膜塑形镜验配人员、眼镜及相关产品销售员等岗位, 并根据专业难度拓展斜弱视训练康复人员、视觉训练顾问人员、低视力视觉康复训练顾问、眼镜产品设计人员、眼镜及相关产品策划顾问等岗位, 循序渐进地将基础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升华, 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

4 贯穿始终的裂隙灯显微镜实用技能的教学

4.1 裂隙灯显微镜基本结构、原理与应用的初步学习

裂隙灯显微镜基本由照明系统、双目立体显微镜 (观察系统) 、头架系统、运动滑台系统及工作台 (底座) 组成。有关裂隙灯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光学原理等内容首先在视觉生理基础的眼部检查中出现, 了解裂隙灯显微镜的使用准备、调焦、仪器认知与操作, 重点放在学习和实际使用裂隙灯显微镜的弥散光线照明法与直接焦点照明法进行眼前段检查。

裂隙灯显微镜的结构性能、光学原理与工作原理等主要在器械基础课程中进行详细介绍, 同时加强利用裂隙灯显微镜的弥散光线照明法与直接焦点照明法进行眼前段检查。增加讲解并实践裂隙灯显微镜的其他照明方法如间接照明法、后部照明法、镜面反射照明法、角巩膜缘分光照明法等的操作方法和适用范围, 了解裂隙灯显微镜的机械原理、常见故障的检查与维护[2]。

4.2 裂隙灯显微镜操作技能的进一步加强

在视觉异常处理方法课程中, 重点要求学生能够针对常见的眼前段疾病, 如眼睑疾病、结膜疾病、眼表疾病、角膜疾病等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并对常见疾病做出初步判断。熟练应用弥散光线照明法、直接焦点照明法、间接照明法、后部照明法、镜面反射照明法、角巩膜缘分光照明法, 并根据所观察的部位及局部表现合理搭配选择不同的照明方法, 注意体会各种方法亮度、放大倍率和投射角度的变化。

(1) 利用弥散照明法进行眼前段整体观察, 观察眼睑、睫毛、结膜、角膜、巩膜和虹膜及瞳孔。

(2) 利用直接焦点照明法进行角膜层次、晶状体和前房检查, 光学切面采用狭窄聚焦的裂隙光观察角膜弧度、厚度以及深度的变化, 可以看到各层的细节与局部结构, 如:角膜神经纤维、血管、浸润、晶体混浊等, 也可以在角膜的3点或9点钟位置使照明与观察视线成60°角 (与角膜表面垂直) , 比较角膜厚度与前房深度;平行六面体采用较宽裂隙光观察角膜基质、上皮破裂、接触镜镜片表面和内皮, 用中等放大倍率观察点状角膜炎, 高放大倍率观察角膜基质的神经纤维;圆锥光束用小而明亮的圆形光束, 高倍率放大观察前房闪光和细胞等。

(3) 利用间接照明法将裂隙光投射到显微镜焦点的旁侧, 借助组织内的分散和折射的光线照亮角膜观察目标, 观察角膜上皮微囊, 上皮营养不良, 上皮糜烂、空泡, 虹膜病理, 瞳孔括约肌等。强调做间接投照检测, 裂隙灯显微镜的投照系统需具备向颞侧微旋的功能[3]。

(4) 利用后部照明 (分为直接后照法和间接后照法) 观察角膜上皮水肿、微囊、空泡, 角膜新生血管, 角膜异物以及角膜浸润, 角膜基质层的水肿皱纹和角膜血管翳, 晶状体的细小空泡与混浊, 镜片表面胶状沉积物等。

(5) 利用镜面反射照明法观察角膜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及泪膜等。

(6) 利用角巩膜缘分光法观察角膜中心混浊、局部上皮水肿、角膜疤痕、角膜异物[4,5]。

通过熟悉不同照射方法的特点, 能够使用上述方法进行睑结膜、球结膜、角膜、虹膜、瞳孔、晶状体、泪膜的基本检查。采用模拟病例与检查诊断的方式, 使每一位学生较熟练地掌握裂隙灯显微镜的操作技能, 增强眼前段的检查及对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分析能力。

4.3 裂隙灯显微镜使用的第三阶段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此阶段主要是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提高。加强裂隙灯显微镜滤光片等的应用, 裂隙灯显微镜中滤光片主要有钴蓝片、无赤片 (绿色) , 还可以增加黄色滤光片, 黄色滤光片可以增强角膜表面不规则染色的观察效果。过滤照明一般应用于泪膜检查, 眼表染色检查角膜上皮完整度, 结膜光滑度, 硬性角膜接触镜、角膜塑形镜的镜片配适评估。绿色滤光片多用于观察血管等。应用裂隙灯显微镜对佩戴角膜接触镜者进行检查, 具体要求为以下几点。

(1) 在隐形眼镜佩戴前对配镜者做特殊检查, 如泪液的质量检测、脂质层检测、泪液碎片检查等;观察泪液表面的脂质层彩色条纹图案、碎片数量等;进行泪膜破裂时间检查, 观察下睑缘泪液高度、碎片运动, 玫红染色发现上皮及结膜细胞情况等。

(2) 在裂隙灯显微镜目镜上可以带有刻度, 用于角膜接触镜配适的定量评价, 有利于精确测量眼睛参数。在佩戴隐形眼镜前, 用带刻度的裂隙灯显微镜测量佩戴者角膜直径的大小, 作为选择镜片直径的依据。通常镜片直径应较角膜直径略大, 但也不可过大。

(3) 在佩戴隐形眼镜后, 用裂隙灯显微镜进行包括软性、硬性及角膜塑形镜的镜片配适评估, 主要包括利用裂隙灯显微镜进行角膜覆盖程度的检查、镜片中心定位、眨眼时镜片的移动度、“上推试验”时镜片的松紧度[6]。

(4) 使用裂隙灯显微镜对隐形眼镜的表面做质量检查, 判断镜片表面的光滑度和镜片的完整性, 镜片材料的纯净度和聚合质量, 陈旧镜片表面的划痕、磨损和分辨镜片表面沉淀物的类型、颜色和形态。

接触镜的验配在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中是较高级别的技能, 特别是应用裂隙灯显微镜进行角膜塑形镜的配适, 更是职业技能一级的要求范围。因此, 通过上述3个阶段的学习,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 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也从国家职业技能培养的四级 (中级验光员) 、三级 (高级验光员) 向二级 (验光技师) 和一级 (高级技师) 逐渐过渡。综合实训中要求学生依次进行眼镜验光员、隐形眼镜验配人员、角膜塑形镜验配人员、专业视光学顾问等模拟岗位的技能训练与考核, 之后进入专业实训场地如实习基地、医院、视光中心、验配店等进行顶岗实习, 熟练应用裂隙灯显微镜[7]。

综上所述, 从裂隙灯显微镜的教学过程中不难看出, 随着视光学整体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视光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逐渐增加, 视光专业毕业生掌握系统的视光学理论与操作技能是很有必要的。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应用型本科视光学人才的技能培养要在各个教学点中逐渐形成体系, 以理论基础为起点, 随着课程的深入、知识的深化, 不断增大课程项目难度, 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技能, 从量的累积实现质的飞跃。同时, 应用型视光学人才的培养也对现有的师资结构、教学设备、实验场地、实训基地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突出产学研的合作模式对人才培养意义重大。在当今近视等视觉健康问题日渐突出的情况下, 作为专业的视光学后备人才培养机构, 我们有责任将每一位视光学学生培养成素质优良、技术过硬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为维护人类的视觉健康出一份力[8]。

参考文献

[1]郑琦.培养“医工结合型”眼视光技术特色人才的探索与启示[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15) :5-7.

[2]吕帆.眼视光器械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3]亓昊慧.眼镜验光与加工职业技能实训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4]齐备.裂隙灯显微镜的特殊投照检测方法[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08 (1) :66-67.

[5]王爱玲.裂隙灯显微镜的光路调整方法[J].医疗卫生装备, 2010, 31 (5) :117.

[6]吕帆.接触镜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7]杨林, 邢华燕, 刘宁, 等.浅析医商复合型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5) :20-22.

篇9:眼视光学应用光学

一 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

为培养“医技复合技术技能型”眼视光学技术专业人才,完成学生完整的岗位能力的培养目标,医疗单位和眼镜企业共同构成合作企业,我校选定天津市眼科医院及北京宝岛眼镜公司联合办学,并与其签订了一系列联合办学的协议,得到了双方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天津市眼科医院规模大、分科齐全,拥有国际上先进的眼科诊疗设备和技术,企业文化底蕴深厚,我校与之实行联合办学,努力构建眼视光学专业校企合作的平台,共同研究和改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出一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路子,开创了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二 推进课程改革及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在以往办学过程中,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等因素,导致学院的办学质量与企业的需求相脱节。为突破这一瓶颈,根据眼视光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需求,我们邀请企业共同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实训、实习等环节,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新的教学计划修订后,增加了实践教学课程的课时,同时增设了“验配实用技术”课程,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的能力,特别是在渐进多焦点眼镜的验配、眼病相关的屈光矫正、异常双眼视诊断与视觉训练等方面,培养学生更强的临床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实现教学与行业的对接,对于眼视光学专业课程,逐步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即院内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交叉授课,双方优势互补,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三 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实验室建设

以实验室建设为教学改革突破口,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完善专业实验室建设,眼视光系实验室筹建于2008年,现有专业实验室5间,包括眼镜加工实验室、角膜接触镜实验室、屈光验光实验室、实训室以及综合检查实验室,总面积达540m2,设备资产总值130万元人民币,并配有专职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实验仪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基本满足本专业学生进行实验、实训操作的需要,也可满足对外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验光员、定配工)的需要。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自2011年起,我们定期开放实验室,并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并由专业老师进行辅导,从而弥补课堂教学时间和设备有限的缺陷,更好地提高实验技能。

2011年建立了由企业投资的仿真验配实训室,并安排企业优秀员工对学生进行实习培训,让学生提早了解眼视光工作流程,包括门市接待、问诊、验光、配镜等一系列流程,很多都是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专业工作岗位的相互融合,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 推进“双证书”教育模式的深化

眼视光技术领域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有“眼镜验光员”和“眼镜定配工”,其内容基本涵盖了验光配镜工作过程的主要技术含量[2-3]。这两个工种已经纳入2000年国家实施行业准入制度首批的90个工种内。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利用企业贴近生产的特点,将职业资格的标准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在知识和专业技能上达到“高级眼镜验光员”和“高级眼镜定配工”的技术水平,毕业生在完成基本学业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上升,特别是近几年的毕业生,100%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率持续100%。“双证书”模式提升了学院眼视光学专业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实用型眼视光学技术专业人才。

五 强化学生专业观念教育

由于眼视光专业毕业后取得的是理科学位,就业面较窄,不能进入临床工作,与部分家长的期望相悖;同时学生缺乏对行业的了解,专业思想不稳定,认可度不高;再加上目前市场上眼镜店鱼龙混杂, 验光师、眼镜技师是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使学生对视光专业的发展前景感到悲观失望,从而产生心理问题[4]。这就直接导致企业缺乏稳定的高素质人才资源,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影响。为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我们开展多元化的专业教育活动,邀请企业知名专家教授就眼镜发展史、国际视光理念、国内视光现状及未来等内容开设讲座,使学生树立职业信念,了解行业动态,明确未来在校的学习目标;邀请企业合作完成就业指导课程,使学生提早认知眼镜企业,理解企业文化,初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快速完成角色转变,尽早适应社会,实现教育与行业的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六 完善顶岗实习机制

该研究项目本着“贴近学生、贴近企业、贴近就业”三贴近的原则,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就业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我校眼视光学专业课程主要由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专业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部分技术操作性较强的课程由天津市眼科中心和天津市眼科医院临床医师及配镜中心的技术人员共同承担教学任务;见习和实训根据课程的特点与需要,专业学制为4年,在第8学期的实习计划中,前2个月学生在医院实习,后3个月学生在眼镜企业实习。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一般眼病的诊断、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也能掌握验光配镜的操作技能、眼镜店门市管理等知识。

为进一步实现“零距离”就业,通过企业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企业在四学年中预先选拔一部分学生,优先安排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指派经验丰富的验光或配镜技师根据企业需求及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培训,因材施教,挖掘学生潜力,使学生掌握该行业的基本技能,同时在门店销售、验光配镜、眼镜制作等岗位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学生实习结束后多数立即被实习单位录用。

七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学校办学的主要条件,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5]。而在现有的条件下,由于培训经费的缺乏和教学场地的限制,高校教师很少有获得实践培训的机会。良好的校企合作为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共赢[6]。对于企业来说,学院可以为企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资源,同时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竞争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对于学校来说,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法,即学院聘请优秀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同时企业也为学院的专业教师和教辅人员提供了实践的场所,教师可以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了解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知识更新,有效促进教师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研究,校企联合办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协调运行机制方面不够灵活,学校的主要目标是教书育人,企业更注重经济利益,我校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必须主动寻找双方利益的平衡点,以使合作深入下去。眼视光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更新将会推动学院眼视光学专业的发展,并为学院的教学改革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黄素宁.坚持校企联合办学培养眼视光技术专业实用人才[J].卫生职业教育,2011(10).

[2]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眼镜定配工—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3]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眼镜验光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4]孙英梅.沈阳医学院视光专业学生心理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02(4).

[5]陈小燕.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新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2010(1).

上一篇:2019年酒店安保部上半年工作总结(半年述职报告)下一篇:电信企业会计核算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