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监测管理制度

2024-05-10

疾病监测管理制度(共14篇)

篇1:疾病监测管理制度

疾病监测管理制度

为加强全院疾病信息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也为各项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制定我院疾病监测管理制度。

一、报告对象

在我院就诊病人。

二、报告责任人

卫生院各科室医务人员

三、报告内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规定须上报的各类传染病和肿瘤、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等疾病及食源性疾病。

四、报告注意事项

1、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疾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2、各科室应当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簿和疾病监测报告卡及登记簿(传染病报告登记簿和慢性病报告登记簿及食源性疾病报告登记簿)。门诊日志,报告卡和登记簿有关项目填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不得缺项、漏项。

3、坚持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全员登记制度,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类传染病和慢性病及食源性疾病时,及时填写疾病报告卡进行上报。

4、医院定期开展全院疾病监测情况漏报调查,对发现漏报者全院通报。

5、医院定期开展全员医务人员培训。

篇2:疾病监测管理制度

食源性疾病监测管理奖惩制度

1、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报告,每张报卡填写完整的奖励1元,填写不完整、迟报的责任报告人,或院感科专职人员未按规定进行对报卡的审核、登记、输机和上报的每例扣除奖金10元,对于漏报的责任报告人每例扣除奖金30元,每季度三次以上报卡填写不合格的责任报告人每次扣除奖金50元,并全院通报。

2、医疗卫生人员瞒报、缓报、谎报食源性疾病的,给予院内警告,责任报告科室瞒报、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不报告的,对其主要负责人、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造成疫情播散或事态恶化等严重后果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篇3:疾病监测管理制度

1 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疾控机构各部门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通过规范化数据管理, 提升疾控系统的业务工作, 体现了信息技术与业务的融合[1]。卫生部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化建设为龙头, 积极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各业务信息化进程, 在全国推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全国伤害管理软件、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直报信息系统等等。信息系统的建设, 显著地提升了疾病预防与控制的能力[2]。各基层疾控机构还自主投入建设应急指挥系统、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软件、学生体检管理系统、牙防软件等, 不仅在各条线业务管理系统方面加大投入, 还在行政管理信息化上增强力度, 如OA、人事系统、财务系统等。经过多年的建设,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信息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实际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2 存在问题

2.1 传统业务管理困惑

政府决策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信息流动和处理的过程, 准、全、快的信息是正确决策的前提。疾控机构各部门在长期工作中都保留了大量的疾病监测数据, 但由于缺乏有力的技术手段, 如何快速、有效地从各部门的大规模数据库中发现有用的信息一直是困扰卫生行政领导的难题。传统业务管理的困惑主要体现在信息处理过程和信息反馈迟缓、数字信息压力大及密集的文字报告与报表, 使行政领导无法实时掌握各部门、各专业的历年纵向和各地区的横向比较信息, 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收集汇总。

2.2 业务中遇到瓶颈

2.2.1 业务数据

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内部行政与业务数据之间、各条线业务数据之间缺乏有效联系, 形成数据孤岛, 不利于集中综合管理和共享利用。

2.2.2 数据呈现

数据呈现方式以复杂的业务报表为主, 易读性差。数据间因果关系, 主要靠海量搜索, 缺乏有效搜索手段。

2.2.3 医疗卫生

科研调查多为一次性监测, 未形成长期连续数据应用到辅助决策层面。数据展示也主要按照业务条线进行, 缺乏“以人为中心, 以生命全程为主线”的综合分析。

2.3 业务管理中的矛盾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同业务条线在工作中存在相同资料重复、人为输入错误等问题, 增加了业务人员的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同时资料整合及可靠度差, 资料一致性差, 可信度低。对单位而言, 过多和复杂的系统也导致建设成本过高的问题。

2.4 技术上的挑战

各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拥有多个上级单位下发的各自独立的封闭系统, 多个系统之间具备部分冗余的数据以及重复的功能, 各个系统间信息传输不畅给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带来反应迟钝, 成本提高和绩效下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 使数据集成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任务。

3 对策和建议

3.1 对策

采用多用户的系统结构, 从多种数据源中抽取、转换和加载数据, 生成面向主题的多维数据库, 提高数据的实时性和利用率;在多维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分析服务器中部署的分析、报表、指标、业务逻辑和安全管理等算法和逻辑;再利用ETL、EAI方法和技术的消息树、仪表盘、图表联动等分析技术[3], 强化疾控机构各部门和社区数据的综合展示和分析功能 (图1) 。

3.2 建议

3.2.1 决策管理部门

将以往卫生决策者向不同业务部门索取数据的方式, 转变成数据实时网上查询。通过网上实时查询, 领导可以在自己办公室的电脑上第一时间掌握全区的卫生防病信息。同时, 根据各领导的需求, 随时搜取所需的资料。

3.2.2 业务管理部门

3.2.2. 1 建立覆盖疾控机构业务条线数据的数据集市, 提高数据的利用率, 减少信息的重复采集。

3.2.2. 2 实现疾控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属社区卫生服务点三级管理的数据分析、统计、预警平台, 实现各类报表的迅速自动生成。

3.2.2. 3 建立基于权限分配的管理体系, 各用户根据各自的权限和业务需求, 由系统自动生成相关的报表, 减少信息的重复上报, 保证上报数据的一致性。

3.2.2. 4 构建个性化的自定义数据分析报告平台, 通过个性化的自定义数据分析平台, 将各业务条线历年报表按统一标准展现。同时, 保存历年的报表于“历史报表”中, 实现信息资料的纵向及横向比较。

参考文献

[1]胡金亮, 李建生, 等.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证候研究的应用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 2009, 36 (1) :148-150.

[2]周玉平, 殷芳, 等.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的信息化建设[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05, 18 (1) :46-47.

篇4:皮肤可穿戴式设备监测心血管疾病

据每日科学网、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该小型装置大约5厘米见方,可直接放置在皮肤上,全天候进行健康监测。该无线技术采用柔性基板上数以千计的细小液晶来感测温度。当设备颜色变化,佩戴者便知道哪部分出状况了。

西北大学高级研究员黄永刚(音译)说:“我们的设备是可不见的机械,它超薄、舒适,就像皮肤本身一样。该设备可在人们的手腕上测试。可想而知化妆品公司会有兴趣采用这种便携、非侵入性的方式来测量皮肤的干燥度。这是同类产品中的首个设备。”

该技术在皮肤的表面采用了瞬时温度变化,以确定血流量,这直接关联到心血管健康、皮肤水合作用的水平(当皮肤脱水,其热导率特性发生变化)。该研究联合第一作者、西北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研究助理教授张辉(音译)说,“该设备非常实用,当你的皮肤被拉伸、压缩或扭曲,这个设备也随之拉伸、压缩或扭曲。”

该设备含高达3600个液晶数组,布置于一个薄、柔软、可拉伸的衬底。凭借3600个液晶,该光子器件具有3600个温度点,提供亚毫米级的空间分辨率,相当于目前在医院使用的红外技术。但红外技术比较昂贵,使用受限于临床和实验室设置,而新设备具有成本低和便携性。研究人员说,当晶体感应到温度变化后就会改变颜色,一个算法将温度数据转换为准确的健康报告,所有这一切在不到30秒内生成。

该论文的联合作者、伊利诺伊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授约翰·A·罗杰斯说:“这些结果提供了第一个‘表皮’光子传感器的例子,这项技术大大扩展了附着皮肤设备功能的范围,超出了单独使用电子产品的可能性。”该技术和相关性基本药物已在这个研究中被证明,虽然在将该装置投入使用之前需要附加测试。(华凌)

篇5: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制度

主动监测掌握本辖区食源性疾病地区和人群分布及其变化趋势,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早期识别、预警与防控能力。为研究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规律、疾病负担、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1、监测病例为以腹泻症状为主诉就诊的门诊病例,每日排便3次或3次以上,且粪便性状异常,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等。

篇6: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制度

根据省卫计委《2015年可全省食源性疾病监测计划》(X卫食品字[2015]3号)、《2015年全省食源性疾病监测实施方案》(X卫食品字[2015]4号)号要求,我院作为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哨点医院负责监测食源性疾病病例和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为做好我院相关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1、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报告对象包括疑似与食品有关的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性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病例。

2、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上报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首诊医师发现食源性疾病病例应及时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并上报预防保健科(公共卫生科),预防保健科(公共卫生科)专管人员24小时内将病例信息表录入“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进行上报。

3、预防保健科(公共卫生科)负责食源性疾病病例网络直报、食源性疾病病例上报统计、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上报质量反馈等工作。

4、食源性疾病病例上报执行奖惩制度,对及时上报且上报信息填写完整的临床医师进行奖励,对迟报、漏报、上报卡填写缺项严重的临床医师进行相应处罚,奖罚情况报信息科,半年统计一次。

5、发现2例或2例以上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例,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并及时报禹城疾控中心,配合其做好流调工作。

篇7:疾病监测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宁夏疫苗针对疾病各监测方案要求,制定本监测报告制度。

1、健全医疗机构疫情报告管理组织,发挥疫情报告管理组织的职责。

2、责任报告人发现麻疹或风疹疑似病例、AFP病例以及其它重点监测疫苗针对传染病后,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同时做好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工作(门诊日志登记内容: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现住址、发病日期、初诊、诊断日期等,不得漏项,字迹清楚);立即报告医院防保科。防保科工作人员接到报告后先以电话的形式尽快通知辖区疾控机构,并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同时填写传染病登记本。

3、各科建立的门诊工作日志、住院登记及传染病登记本要统一妥善保存备查。

4、防保科工作人员每旬对本医院儿科、内科、神经科等相关临床科室开展AFP、麻疹等传染病的主动搜索工作;自查是否存在疫苗针对传染病病例漏报、迟报现象;主动搜索要做好完整记录。

5、积极协助辖区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负责采集病例相应标本并按要求运送至辖区疾控中心。

6、开展定期及岗前培训,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疫苗针对传染病报告相关知识的培训,岗前培训率达100%。

7、做好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相关工作;做好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工作;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

篇8:疾病监测管理制度

1 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2008年7-11月, 选择安徽、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湖北、四川8个省的152个县 (市) 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传染病监测的人员进行调查, 每个中心调查1人, 为传染病监测科科长。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 通过邮寄方式进行调查。通过查阅文献, 拟订问卷初稿, 经卫生统计、流行病、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的6位专家进行讨论, 确定了包括人员基本情况、统计基础知识掌握、应用情况和希望得到那些统计知识四个方面内容的调查表;调查表在西安市10个区 (县)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预调查, 依据调查结果, 对部分问题进行了修改。调查表中人员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工作时间、所学专业、统计知识的获取途径等;统计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数据库知识、质量控制知识、统计描述、统计图表、统计推断等内容;统计知识应用情况包括对统计知识与其工作关系的认识、统计知识的应用范围等内容;以上三个方面内容采用封闭式问题, 希望得到的统计学知识采用开放式问题。

统计学分析:调查表经核查后进行编码, 采用双录入在Excel软件下建立数据库, 逻辑检查无误后, 锁定数据库;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52份, 收回有效问卷136份, 回收率为89.5%。其中男性77人, 占56.6%, 女性59人, 占43.4%。年龄最小21岁, 最大51岁, 平均32.9±6.9岁。中专及以下14人, 占10.3%, 大专71人, 占52.2%, 本科及以上51人, 占37.5%。初级职称80人, 占58.8%, 中高级职称56人, 占41.2%。专业背景为公共卫生者83人, 占61.0%, 临床医学45人, 占33.1%, 其他非医学专业8人, 占5.9%。工作时间在5年以下者71人, 占52.2%, 5-10年者31人, 占22.8%, 10年以上者34人, 占25.0%。

统计知识与其工作的关系。调查显示82.1%的人员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统计有密切的关系;56.7%的人员认为统计学知识对其所从事的工作非常重要, 40.3%的人认为重要。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中资料收集方面需要统计知识的占35.8%、资料管理需要统计学知识的占32.8%, 47.8%的人员认为资料分析中需要统计学知识, 46.3%的人员认为报表工作需要统计知识, 40.3%的人员认为撰写报告及论文需要统计学知识。

统计知识的来源。被调查人员中50.8%的人员其所掌握的统计学知识来源于院校学习时课程, 26.2%的人靠自学, 23.0%的人的统计知识来源于短期培训。73.1%的人员工作以后从未接受过系统的针对疾病预防控制的专门的统计知识培训。

数据库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61.5%的人员不会使用各类数据库软件建立数据库, 71.2%的人员不会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检查, 67.3%的人员没有使用过EpiData, EpiInfo等软件进行数据管理;71.2%的人员在进行数据录入时, 不会使用限制条件避免在录入过程中出现错误, 32.7%的人员在数据录入中不使用双录入, 65.4%的人不知道如何对数据进行逻辑检查。

统计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67.6%的人掌握基本的统计学概念;50.0%的人知道调查时需要进行抽样设计;52.9%的人能够对一般资料进行正确描述, 85.3%的人在资料描述中应用过统计图, 94.0%的人应用过统计表, 65.7%的人会计算相对数、均数等常用统计量;45.6%的人知道在报告和论文中可采用假设检验进行分组比较, 但仅有25.4%的人应用过;7.5%的人使用过相关与回归分析, 3.0%的人进行过多因素分析;71.2%的人员在撰写报告和论文中不知道应该从那些方面、使用什么方法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统计软件的应用情况。48.1%的人员不会使用Excel等计算机软件绘制常见的统计图、编制规范的统计表;76.8%的人不知道Spss等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63.5%的人员不会使用计算机计算率等相对数;94.6%的人员不会使用计算机软件计算均数等统计量。

统计知识的需求。82.7%的人员认为应进行疾病监测过程中如何进行质量控制的培训;86.5%的人员认为应对数据库的建立进行培训;90.4%的人员认为应进行如何对数据库进行核查、整理的培训;96.2%的人认为应进行如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培训;92.3%的人员认为应进行数据整理、描述和表达的培训;82.7%的人认为应进行t检验、χ2检验等常用统计推断方法的培训。

3 讨论

通过调查发现,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人员对统计基础知识与其工作的关系认识清楚, 82.1%左右的人员认为统计知识与其从事工作密切相关, 且对其工作重要。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表现在统计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水平低, 现代统计技术和工具普及率低, 结合实际工作的统计知识培训没有跟上。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统计信息的主要来源, 其统计信息的质量, 直接影响着我国疾病预防控制计划、政策等的制定, 鉴于以上情况和现代疾病预防控制对统计信息的依赖, 建议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应针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特点, 制定有针对性的统计基础知识培训计划, 提高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统计知识的应用能力, 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①结合实际工作的要求, 明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各个环节对统计知识的需求, 制定疾控人员应具备的统计基本知识水平及考核方法;②制定针对基层疾控人员的统计知识培训计划和大纲, 明确需培训的内容和培训的计划。培训计划可分三个层次, 即基础知识培训, 重点是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调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数据利用能力, 即数据整理、描述和分析方法;综合分析能力, 即综合性和专题性分析报告的撰写;③采用各种方法调动信息管理人员自觉应用统计知识提高数据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确保数据质量, 提高数据分析和利用的积极性, 如可定期进行数据质量评比、分析报告评比, 并进行相应的奖惩, 增加信息管理人员的荣誉感;④对基层疾控中心的负责人应进行相应的教育, 使其能重视统计信息, 明确统计工作对疾控工作的重要性, 从而从行动上支持疾控人员的各项工作。

总之, 信息统计工作在疾病预防控制研究和决策中的作用巨大, 加强疾控人员的统计继续教育工作,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疾控队伍是全面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质量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1,2]。疾控人员的统计继续教育应遵循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学以致用的原则, 使继续教育的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工作需要, 兼顾长远发展, 真正做到帮助疾控人员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水平。

摘要:目的了解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人员统计知识掌握水平和应用情况, 为进一步进行有针对性的统计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 通过邮寄方式对安徽、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湖北、四川8个省的152个县 (市) 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传染病监测的人员进行调查, 共调查136人。结果82.1%的人员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统计有密切的关系;73.1%的人员工作以后从未接受过系统的针对疾病预防控制的专门的统计知识培训;61.5%的人员不会使用各类数据库软件建立数据库, 71.2%的人员不会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检查;71.2%的人员在撰写报告和论文中不知道应该从那些方面、使用什么方法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结论基层疾控人员统计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水平偏低、现代统计技术和工具普及率低、结合实际工作的统计知识培训没有跟上, 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应针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特点, 制定有针对性的统计基础知识培训计划, 提高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统计知识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统计知识,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基础知识

参考文献

[1]于惠群.做好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控制的统计工作[J].中国卫生统计, 2006, 23 (5) :461.

篇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监测

门诊诊疗工作

识别高危人群:年轻或高龄初孕妇、多胎、体重指数>24、营养不良、中枢神经系统紊乱、慢性高血压、肾炎、糖尿病等病史、既往有子痫前期-子痫病史、寒冷季节或气温变化大及家族遗传因素等[1]。

定期产检注意发病预警信息:收缩压130~139mmHg,舒张压81~89mmHg;体重增加过快,尤其是孕晚期每周体重增加>0.85kg;休息后未缓解并逐渐加重的水肿;实验室检查显示低蛋白血症。

预防措施:①饮食营养:对于慢性高血压或有高血压家族病史者,适当限盐,食盐量3~5g/日。补钙可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的发生;鱼油富含ω-3脂肪酸,观察性研究发现补充鱼油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子痫前期的发生。②小剂量阿司匹林:剂量50~150mg,应用仍有分歧,有增加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但对于有易栓症的初产妇或有易栓症史准备妊娠的妇女以及抗磷脂综合征、子痫前期史尤其是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史应该在孕前或早期妊娠即开始试用低剂量阿司匹林。③抗氧化剂:对于不喜食新鲜蔬菜的孕妇,补充维生素C是积极可行的。

诊断:分类及诊断标准参照乐杰编写的第7版教材[2]。重度子痫前期临床上按发病时间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目前临床界定标准尚未明确。早发型子痫前期与晚发型可能为两种不同的疾病,早发型者胎盘功能明显异常,为胎盘源性疾病,伴有较高的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而晚发型者胎盘功能改变最小,为机体系统性疾病。通过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都显示以32周为界定值更能反应发病时间与围生结局的关系以及胎盘存在的分子水平差异[3]。

治疗措施

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可以在门诊进行系统管理和加强监测,对不能配合管理可考虑收入院进行母儿状况评估后在作出在门诊监测或是住院监控病情的决定。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应在高危产科病房进行严密监测。

妊娠期高血压和慢性高血压患者:①重视血压变化:注意对舒张压增高81~89mmHg的孕妇,实施3~4天返院检查。临床采用动态血压仪监测,可较真实了解24小时血压动态变化。②注意亚临床阶段的水肿:休息后并未消失视为病理性水肿。发生在28周前或全身水肿突然发生应引起高度关注,仔细询问是否存在导致水肿的疾病。③重视孕妇体重异常增加:体重增加超过0.9kg/周,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敏感性76%。④尿蛋白变化:定量分析阳性时,首先排除外界污染(阴道分泌物等),及时留取24小时尿蛋白定量。蛋白尿不是子痫前期严重性的标志,不能指导临床处理。

子痫前期及子痫孕妇住院监测:⑴母体检测:入院后完善包括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LDH、血脂、ECG,胸腹部超声等相关检查外,着重注意:①每天严密观察有无出现头痛、视物模糊、上腹疼痛等自主症状;②15分钟监测血压1次,至病情稳定后每4小时监测1次血压;③每天复查1次尿蛋白;④每周1次24小时尿蛋白定量;⑤每周复查1~2次血常规;⑥监测血氧饱和度早期发现肺水肿;⑦眼底检查。⑵胎儿监测:①3次/日自测胎动,每4~6小时监测胎心率。如果12小时<10次,为胎动减少。胎动减少是胎儿窘迫的一个重要指标,胎动消失后胎心搏动在24小时内也会消失;②常规超声检查:每周1次常规超声检查,了解胎儿生长情况。羊水测定极为重要,羊水是观察胎儿宫内状态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③胎心监护:孕32周后每天行NST,必要时可以2次/日、3次/日,具备可靠的胎心监护结果才能继续期待治疗;④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胎儿脐动脉血流(UMA):UMA血流速度收缩与舒张期比值(S/D)>3、搏动指数(PI)>1.7、阻力指数(RI)>0.6时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如舒张末期血流无波形或反流波形时则提示宫内环境已经不利于胎儿,继续期待治疗无意义。CDFI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MCA)血流:MCA血流S/D<4、PI<1、6、RI<0、6预测胎儿宫内缺氧具有明显的临床实用价值。CDFI监测胎儿肾动脉(RA)血流:胎儿肾动脉血流S/D≥5、PI≥1、9、RI≥0、8,提示胎儿窘迫的发生,如血流出现逆流波形,考虑胎儿宫内缺氧严重,继续妊娠围生儿结局不良增加。多数研究发现,缺氧时胎儿RA的升高早于UMA的变化,为预测围生儿缺氧的敏感指标。

并发症的认识:①HELLP综合征:重度子痫前期基础上出现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降低的综合征。近几年有报道可不合并重度子痫前期发生。②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及肺水肿。③高血压脑病和脑血管意外。④胎盘早剥:约51%的患者有腹痛,仅15%患者超声影像可见胎盘后血块。对于频繁的宫缩,反复出现无原因的胎心异常,同时伴临产先兆;子宫张力高;阴道持续少量流血,超声检查发现胎盘厚度增加而无明显胎盘后液性暗区表现。⑤肾功能损害。⑥DIC。

硫酸镁的应用:硫酸镁一般不推荐对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应用。治疗时间:美国推荐分娩期使用,英国推荐决定保守治疗即开始应用,持续时间是产后24小时。欧洲常用方案,预防和控制子痫发作:首剂4g,20~30分钟内静脉注射,随后1g/小时维持,复发性子痫首次负荷5g,20~30分钟内静脉注射,随后1.5g/小时维持,治疗时监测尿量、呼吸、膝反射和氧饱和度。

降压药物治疗:抗高血压治疗是处理重度子痫前期重要环节,有利预防母体脑血管意外和心衰等并发症。抗高血压药物选择以不影响心排出量、肾血流量与胎盘灌注量为原则[4]。

参考文献

1 杨孜,王伽略.子痫前期临床防范和处理关键点.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1):6-7.

2 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99.

3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54-170.

4 张慧萍,樊尚荣.子痫前期的诊断及处理研究进展.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1,2(2):87-91.

篇10:疾病监测自查报告

2010年疾病监测自查报告

2010年鲁村镇的疾病监测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及业务部门的领导下,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积极稳妥地开展各项工作,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和协调配合,我镇的疾病监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通过我们的自查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巩固居民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工作,由专人负责网络直报,截止目前共报告死亡人数307人,报告率达到97%,死因正确报告率到达100%,二、进一步做好脑卒中、冠心病病人的主动发现工作,定期开展对高血压等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主动发现病人,到目前为止共发现脑卒中病人47人,冠心病人43人,填写报告卡90张,报告率达到100%。

通过自查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死因卡片填写的完整性、准确性欠佳,个别卡片填写内容不全,身份证项未填写,联系人项未填;

2、个别卡片根本死因判断不是很准;

3、报告及时欠佳;

4、个别卡片调查记录填写欠准确性;

5、脑卒中、冠心病监测工作还有待于加强,内容要填写详细,及时上交卡片。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加大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加强对疾病监测工作的管理,加大对死亡病例的核实,对填报不全的,要进行入户调查;对衰老及死亡原因不明的要进一步调查,填好调查记录;所有在家中死亡的病例要填写调查记录,并要准确无误;提高各种卡片的填写质量和准确性,提高本乡镇疾病监测准确性,圆满完成疾病监测工作。

篇11: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天医发[2017]1号

关于印发《天愿医院医院食源性疾病(包括 食物中毒)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科室、各部门:

为进一步做好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与报告工作,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天愿医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按要求落实。

2017年1月6日 天愿医院医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

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的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对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数据的收集、报告和管理,建立起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与报告信息管理平台,落实预防为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处置的原则,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天愿医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与报告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刘汉云

副组长:杨 帆 高汉武

成 员:刘 东 王 莉 高茂强 高成鲛 冷火军 邓艳红 李 洁 马 悦 信息网报员:高汉武

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我院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工作,统一指挥和协调现场工作,组织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督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预防保健科,高汉武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项目实施。

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我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的监测工作,统一指挥和协调现场工作,组织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督导。医务科职责:制定我院监测方案,改进监测措施及流程。

门诊医生职责: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和《疑似食源性异常事件报告卡》。

检验科职责:指导临床正确采集标本送检。

信息网报员职责:收集《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疑似食源性异常事件报告卡》及上报

综合门诊、急诊门诊、住院内科、肠道门诊:发现疑似食源性疾病,及时报告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与报告工作”领导小组。

二、监测细则

(一)定义: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疾病。

(二)重点监测科室:综合内科、住院内科、肠道门诊、急诊科、妇产科等科室。

(三)监测对象:本院接诊的全部就诊患者,重点为年龄≤14周岁的婴幼儿和儿童,年龄≥65周岁的老年人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特别关注综合内科、急诊科和肠道门诊的就诊者。

(四)监测内容

许多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呈现慢性或亚急性集体损害,疾病不具有特征性表现,病例在人群中的累积过程缓慢、分布散在,特别是对于未来新出现的食源性健康损害,由于无法预知其所致疾病的临床特征,因而很难采用特定疾病报告的方式进行监测。针对这类可能在人群中发生的食源性健康损害,所以建立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机制。主要监测内容如下:

1、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定义 本监测方案所指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针对的是一组用目前的知识难以解释的、可能与食品有关的疾病或事件,涵盖范围是可能与食品有关并且具有以下一个或数个特征的一些疾病/事件:

(1)疾病的临床表现(如症状、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及病程)及流行病学特征(如发病年龄、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和地区分布等)与诊疗经验和专业判断明显不符,用现有的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流行病学知识等无法解释;

(2)病情/健康损害严重或导致死亡,未能找到相关病因;(3)同一医疗机构接诊的类似病例数异常增多,超过既往水平且未能明确相关原因;

(4)存在上述一个或数个特征,并且可能与食品有关的疾病。

2、不属于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范畴的情况 本方案中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不是临床上的“疑难杂症”,以下情况不属于本方案监测的范畴:

(1)国家法定传染病;(2)原因明确的食物中毒;

(3)诊断和鉴别诊断不清的疑难杂症;

(4)未经试点医院会 诊、也未经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会诊确定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5)与食品不相关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3、具体内容

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相关就诊患者的一般信息、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具体见附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

三、监测流程

(一)符合监测的对象在本院就诊,首诊医师发现符合本方案定义的可能与食品相关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二)临床医生填写纸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上报预防保健科,报告卡填写时字迹应清晰规范,内容完整准确,尤其要准确记录患者姓名、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等能确保找到该患者的详细信息,以便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或以后随访时有据可循。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的记录应当详细和完整。

(三)接诊科室立即通知医务科组织医院内部专家会诊,确认是否为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专家会诊确认异常病例后,填写《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会诊登记表》。

(四)医务科将病历复印件(含全部实验室和辅助检查)交由预防保健处,预防保健科将会诊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立即电话通知天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天全县卫生局,并将“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会诊登记表》、病历复印件1个工作日内及时报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五)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预防保健科在向当地县疾控中心提交上述材料前,须对报告内容进行逐一核实。

(六)配合县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四、救治流程

1、确认为异常病例者,医务人员要积极实施救治,必要时医务科组织专家会诊。

2、如果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立即启动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实施救治。

五、信息报送

信息网报员收到《食源性疾病报告表》、《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例》1个工作日内进行网络上录入、上报到天全县疾控中心进行食源疾病主动监测的审核。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全院医务人员要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提高对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工作重要性和复杂性的认识,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工作措施。

(二)突出重点,积极主动

临床医生在日常诊疗活动中,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工作细致,发现符合定义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应及时主动地填写《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并上报预防保健科,相关职能科室人员应主动向主管院领导报告,并组织院内专家进行会诊并及时报市疾控中心及市卫生局。

(三)强化督导,狠抓落实

工作领导小组要认真调查研究,加强对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工作的检查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监测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篇12: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我院2016年始被列为昆明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哨点医院之一,将承担食源性疾病病例个案信息和标本的采集;标本的实验室检测;病例信息与标本(菌株)的报送;协助开展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可疑聚集性病例和暴发事件的报告等任务。为规范我院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工作,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1、成立医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与报告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

信息网报员:

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我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的监测工作,统一指挥和协调现场工作,组织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督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xxx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项目实施。

医务科职责:制定我院监测方案、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诊断、生物标本检验技术指导、组织院内会诊。

预防保健科职责:负责全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知识培训;由网报员将会诊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立即电话通知x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xx区卫生局,并将“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会诊登记表》、病历复印件1个工作日内及时报告区预防控制中心。

检验科职责:指导临床正确采集标本送检,按照规范要求出具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生物标本检验结果表。

临床医生职责:负责食源性疾病个案监测,收集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和《疑似食源性异常事件报告卡》采集送检合格的生物标本。

2、成立食源性疾病会诊专家组

组长:xx 组员:

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要求

(一)监测内容

1、监测病例定义:监测病例为以腹泻症状为主诉就诊的门诊病例,每日排便3次或3次以上,且粪便性状异常(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

2、监测科室:全院各科室(重点为急诊科、内科、儿科、感染性疾病科、妇产科等科室)。

3、监测对象:本院接诊的全部门诊、住院患者中符合以上病例定义的患者,重点为年龄≤14周岁的婴幼儿和儿童,年龄≥65周岁的老年人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4、监测人员:全院各门诊科室均是医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责任人。

5、病例信息采集

接诊医师负责对符合监测病例定义的病人进行信息采集,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体征和饮食史等。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表》(附表1)。

6、实验室监测

(1)生物样本采集

接诊医师依据监测病例定义,采集病人的粪便和肛拭子样本。用于细菌检测的粪便样本,送检验室进行病原检测,送检时间不应超过24h。临床检验室必做项目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式菌、诺如病毒。检验方法依据《2016年食源性疾病工作手册》进行检验并填报《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样本检测结果表》(附表2)。如检验为阳性再填报《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样本致病菌分离株登记表》(附表3)

(2)菌株上送

如检验为阳性,检验室将分离的菌株及填报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样本致病菌分离株登记表》(附表3)尽快报送x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xx区疾控中心复核阳性后的标本送至xx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确认。

(二)信息报送

信息网报员xx每月月底将医生完成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表》(附表1)进行网络上录入、上报到xx区疾控中心进行食源疾病主动监测的审核。《食源性疾 病监测病例样本检测结果表》(附表2)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样本致病菌分离株登记表》(附表3)阳性菌株的标本送至盘龙区疾控进行复核。疾控中心于2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并将医院报送的分离菌株及填报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样本致病菌分离株登记表》(附表3)进行复核后送至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确认。发现异常聚集性食源性疾病病例或病原分离株应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卫生行政部门收到异常聚集性食源性疾病病例或病原体信息后,应进行信息核实和暴发识别。当确定为一次同源暴露所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时,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疾控中心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附表

1、《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表》

附表2《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样本检测结果表》

篇13:疾病监测管理制度

地理信息系统 (GIS) 是一个计算机辅助的空间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一般来说, 应用GIS系统可以实现空间数据的管理、分析和显示。它把地图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数据库操作集成在一起, 是实现决策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手段[1]。很多国家的农业主管部门都意识到动物卫生数据库和GIS系统建设的重要性, 采用GIS系统来实现动物疫情的显示、汇总、分析。如美国1996年就建立了“国家动物卫生报告体系”,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也有功能完善的“国家动物卫生信息系统”。我国也于2000年建立了集动物卫生信息管理和动物卫生于一体的国家动物卫生信息系统。大量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 应用GIS技术建立动物疾病信息系统是动物疾病信息管理自动化和科学化的必然趋势[2]。

1 系统设计

1.1 系统架构

Visual Studio 是一套完整的开发工具集, 用于生成 ASP.NET Web应用程序、XML WebServices、桌面应用程序和移动应用程序。利用IDE可以共享工具且有助于创建混合语言解决方案。另外, 这些语言利用了.NET Framework 的功能, 通过此框架可使用简化 ASP Web 应用程序和 XML Web Services 开发的关键技术。为此, 本系统的服务器和PC客户端程序采用C# +Visual Studio2008开发, 相关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ArcGIS进行分析演示, 空间数据则用ArcSDE进行相关操作。后台数据库采用Access数据库以实现对畜禽疾病数据的管理。系统体系结构见图1。

1.2 系统功能

疾病实时信息的采集与传输。通过系统定位、提供名称输入、地理信息等定位方式, 提供快速的疫情方位确定功能。传输的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现场的动物群体特征及疾病发生流行的社会因素、传播媒介及其种类和分布、疾病的防治措施及其效果、疾病的流行规律等等。

实现疫情的实时监控。根据疫情采集和传输系统提供的疫情发生的基本信息, 在系统界面上自动标出疫情发生的区域范围、涉及的养殖场 (农户) 及其所属基层卫生防疫部门以及疫情发生的规模、类型、危害程度等, 使用者可以直观地把握疫情的基本状况, 实现病区的自动警戒提示。针对疫情的发展趋势及时设定防止疫情蔓延的隔离区域, 传送相应的信息, 实现按区域名称的查询功能等。

分析疾病的发展态势。主要包括疫情的时间态势分析 (疫情的时间序列特征) 、空间态势分析 (疫情的空间传播特征) 、时空过程分析 (疫情的时空分析和情境分析) 、疾病空间传播机理发掘和参数获取、种群间传播规律分析等。

探索畜禽疾病预警方法。根据周期对比数据进行疫情的空间、时间、传播速度、经济危害、社会危害等多因素预测, 发出疫情警报。根据用户性质或发布内容来划分, 疫情的发布分为内部发布和公开发布、疫情控制信息发布、疫情统计信息发布、疫情预警信息发布等模式。

2 数据库设计

2.1 设计原则

畜禽疾病数据库必须遵循三大设计原则:符合畜禽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的分类标准;满足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尽量避免重复手工输入。

符合分类标准是指在病种数据库及相关设计过程中, 在疾病分类、名称等方面, 要符合国际或国内的相关标准。避免重复手工输入是指对已经在运行中的信息系统中, 将已经输入的信息通过网络和数据库操作, 自动采集到数据库系统中, 以避免信息重复输入[3]。

2.2 相关数据库的构建

建库前对相关资料进行认真分析, 统一标准;精心设计每个字段, 使其能充分反映和全面涵盖畜离疾病的特点。对每份资料进行详尽研读, 以保证录入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充分利用字段设计的说明及自动更正功能, 保证了输入资料的快速、准确, 也方便了数据的统计工作[4]。

设计的数据库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数据维护、信息查询、数据分析与更新、数据提取、统计分析、统计图分析与属性、信息查询动态连接、批量的属性数据更新与图形信息同步;空间数据库支持地图图形输入与编辑、操作信息查询及数据更新功能。

构建畜禽疾病与质量安全基础数据库, 对相关标准进行收集、整理、汇总, 当有关标准进行制订、修订后, 及时进行补充、更新, 保证数据库的先进性以及时效性;建立多种模型库和方法库, 如统计类模型、预测类模型、预警类模型、优化调度类模型、模型库管理。

2.3 数据源

数据源为高原畜禽可能患的主要疾病, 包括猪瘟、猪伪狂犬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轮状病毒感染、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支原体肺炎、萎缩性鼻炎、猪肺疫、新城疫、禽流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禽痘、鸡毒支原体病、鸡传染性鼻炎、禽曲霉菌病、口蹄疫、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痘病、牛海绵状脑病、炭疽、破伤风、大肠杆菌病、沙门菌病、巴氏杆菌病、链球菌病、结核病、布鲁菌病、附红细胞体病、细小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痢疾、猪梭菌性肠炎、猪丹毒、马立克病、禽白血病、传染性贫血、关节炎病毒禽脑脊髓炎、坏死性肠炎、葡萄球菌病等。

以某种疾病为例, 数据库的相关字段可设计成疾病名称、编号、疾病发生地、发生时间、症状、病因、防治措施以及备注等等。这些都是疾病库所需要的基本内家。在库结构设计中, 可以采用根据疾病性质进行分类的方法, 每种疾病都有其分组情况, 这样就形成了在表示上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状况[5]。当然, 在客户端的网页界面上, 可以斟酌选取一些有用的字段, 将其放在网页的相关可填选项上, 由受灾的养殖户填写, 之后发送到服务器端的另一数据库保存, 再由专业人士和系统的相关功能来处理这些数据方可解决问题。

3 结语

本研究只是初步的设计, 以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做。比如数据库相关字段的细化设计、系统介面的设计等等, 后续工作将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

系统最终以高原地区畜禽养殖过程中易发生的主要疾病为依据, 建立监测、预警与防控作用的信息平台, 以B/S 网页的形式供用户浏览信息, 针对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通过网络化将养殖户、政府相关部门紧密联结在一起, 以满足养殖户 (生产企业) 在养殖过程中能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

摘要:为了研究高原地区畜禽常发疾病的监测及预警功能, 试验采用现有畜禽疾病的监测体系, 通过对云南省畜禽重要疾病监测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分析, 构建基于疾病监测数据库和畜禽疾病智能预警系统。结果表明:畜禽疾病监测预警系统对高原地区的养殖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可加快地区养殖业的数字化管理进程。由于高原地区的环境特殊, 使得其养殖业的数字化管理进程缓慢, 需要加大力度进行研究。

关键词:畜禽疾病,地理信息系统,疾病监测,高原

参考文献

[1]NORSTROM M.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s a tool insurveillance and monitoring of animal disease[J].Acta VeterinariaScandinavica Supplement, 2001, 94:79-85.

[2]PFERIFFER D U, HUGH M J.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asa tool in epidemiologicl assessment and wildlife disease management[J].Rev Sci Tech Off Int Epiz, 2002, 21 (1) :91-102.

[3]张彦欣, 罗奕.标准化口腔病种数据库的设计[J].中国病案, 2009, 10 (10) :28.

[4]钟洪才, 方驰华, 巨邦律, 等.Access原发性肝癌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应用价值初探[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4, 25 (21) :2012.

篇14:疾病监测管理制度

关键词 血钠水平 重症医学科 颅脑疾病 预后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270

在临床治疗各种脑部疾病患者的过程中,发现不少患者病程中出现高钠血症,严重影响了救治的成功率。现将监护室(ICU)2010年1~12月收治的60例重症脑部疾病患者高钠血症发生率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如下。本研究收集ICU 43例重症颅脑疾病患者的动态监测血钠水平结果,分析动态监测血钠水平与ICU重症颅脑疾病患者预后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0年1~12月ICU收治成年颅脑疾病患者60例。符合要求患者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平均年龄54.12±17.51岁;平均APACHE Ⅱ评分21±4分;血钠水平154±2.55mmol/L,其中高血压脑出血18例,脑梗死7例,颅脑外伤18例。患者均经过积极的病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以住院后168小时是否存活作为预后判定标准,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

监测指标:①血钠测定:所有患者入室后每天1次(或多次)抽静脉血5ml,采用离子电极法检测血钠含量。高钠血症的诊断以血钠>145mmol/L为标准。②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患者转归等资料;测定患者入ICU时、入ICU后24小时、48小时血钠水平值,以后每24小时测定1次,分析入ICU时、72小时、168小时的血钠水平、APACHE Ⅱ评分和预后的关系。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对入住ICU时的血钠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回归分析,计算相关系数r值。各类脑部疾病患者高钠血症的发生率比较,高钠血症与非高钠血症患者预后比较采用X2检验。

结果

43例患者中存活24例,其中男14例,平均年龄57.46±16.16岁,住ICU时间4.51±2.36天,APACHE Ⅱ评分为19.20±4.24分;女10例,平均年龄54.99±20.14岁,住ICU时间6.50±3.43天,APACHE Ⅱ评分为19.65±3.67分。死亡组19例,其中男11例,平均年龄50.25±20.11岁,住ICU时间3.30±1.56天,APACHE Ⅱ评分为22.40±3.48;女8例,平均年龄47.68±19.39岁,住ICU时间3.24±0.57天,APACHE Ⅱ评分为21.05±1.45。比较两组入院0、72、168小时APACHE Ⅱ评分、血钠水平发现168小时两组APACHE Ⅱ评分、血钠水平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果见表1、2。

各种脑部疾病高钠血症的发生率,本组共出现高钠血症17例(39.5%),以脑外伤患者高钠血症的發生率最高(55.6%)。两类脑部疾病患者高钠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3.32,P>0.05)。结果见表3。

摘要目的:评价动态监测血钠水平与重症医学科(ICU)颅脑疾病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治颅脑疾病患者60例。对纳入患者均经过积极的病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测定患者入ICU时(0小时)、入ICU后24小时血钠值,以后每24小时测定1次,直到血钠降至正常范围内或出院或死亡,分析血钠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共43例颅脑疾病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高血压脑出血25例,外伤性颅脑损伤18例,男25例,女18例,平均年龄54.12±17.51岁;平均APACHE Ⅱ评分21±4分,血钠154±2.55mmol/L;死亡组入住ICU 168小时的血钠水平、APACHE 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动态监测血钠水平对于颅脑疾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168小时血钠水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关键词 血钠水平 重症医学科 颅脑疾病 预后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270

在临床治疗各种脑部疾病患者的过程中,发现不少患者病程中出现高钠血症,严重影响了救治的成功率。现将监护室(ICU)2010年1~12月收治的60例重症脑部疾病患者高钠血症发生率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如下。本研究收集ICU 43例重症颅脑疾病患者的动态监测血钠水平结果,分析动态监测血钠水平与ICU重症颅脑疾病患者预后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0年1~12月ICU收治成年颅脑疾病患者60例。符合要求患者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平均年龄54.12±17.51岁;平均APACHE Ⅱ评分21±4分;血钠水平154±2.55mmol/L,其中高血压脑出血18例,脑梗死7例,颅脑外伤18例。患者均经过积极的病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以住院后168小时是否存活作为预后判定标准,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

监测指标:①血钠测定:所有患者入室后每天1次(或多次)抽静脉血5ml,采用离子电极法检测血钠含量。高钠血症的诊断以血钠>145mmol/L为标准。②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患者转归等资料;测定患者入ICU时、入ICU后24小时、48小时血钠水平值,以后每24小时测定1次,分析入ICU时、72小时、168小时的血钠水平、APACHE Ⅱ评分和预后的关系。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对入住ICU时的血钠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回归分析,计算相关系数r值。各类脑部疾病患者高钠血症的发生率比较,高钠血症与非高钠血症患者预后比较采用X2检验。

结果

43例患者中存活24例,其中男14例,平均年龄57.46±16.16岁,住ICU时间4.51±2.36天,APACHE Ⅱ评分为19.20±4.24分;女10例,平均年龄54.99±20.14岁,住ICU时间6.50±3.43天,APACHE Ⅱ评分为19.65±3.67分。死亡组19例,其中男11例,平均年龄50.25±20.11岁,住ICU时间3.30±1.56天,APACHE Ⅱ评分为22.40±3.48;女8例,平均年龄47.68±19.39岁,住ICU时间3.24±0.57天,APACHE Ⅱ评分为21.05±1.45。比较两组入院0、72、168小时APACHE Ⅱ评分、血钠水平发现168小时两组APACHE Ⅱ评分、血钠水平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果见表1、2。

各种脑部疾病高钠血症的发生率,本组共出现高钠血症17例(39.5%),以脑外伤患者高钠血症的发生率最高(55.6%)。两类脑部疾病患者高钠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3.32,P>0.05)。结果见表3。

摘要目的:评价动态监测血钠水平与重症医学科(ICU)颅脑疾病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治颅脑疾病患者60例。对纳入患者均经过积极的病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测定患者入ICU时(0小时)、入ICU后24小时血钠值,以后每24小时测定1次,直到血钠降至正常范围内或出院或死亡,分析血钠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共43例颅脑疾病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高血压脑出血25例,外伤性颅脑损伤18例,男25例,女18例,平均年龄54.12±17.51岁;平均APACHE Ⅱ评分21±4分,血钠154±2.55mmol/L;死亡组入住ICU 168小时的血钠水平、APACHE 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动态监测血钠水平对于颅脑疾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168小时血钠水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关键词 血钠水平 重症医学科 颅脑疾病 预后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270

在临床治疗各种脑部疾病患者的过程中,发现不少患者病程中出现高钠血症,严重影响了救治的成功率。现将监护室(ICU)2010年1~12月收治的60例重症脑部疾病患者高钠血症发生率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如下。本研究收集ICU 43例重症颅脑疾病患者的动态监测血钠水平结果,分析动态监测血钠水平与ICU重症颅脑疾病患者预后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0年1~12月ICU收治成年颅脑疾病患者60例。符合要求患者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平均年龄54.12±17.51岁;平均APACHE Ⅱ评分21±4分;血钠水平154±2.55mmol/L,其中高血压脑出血18例,脑梗死7例,颅脑外伤18例。患者均经过积极的病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以住院后168小时是否存活作为预后判定标准,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

监测指标:①血钠测定:所有患者入室后每天1次(或多次)抽静脉血5ml,采用离子电极法检测血钠含量。高钠血症的诊断以血钠>145mmol/L为标准。②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患者转归等资料;测定患者入ICU时、入ICU后24小时、48小时血钠水平值,以后每24小时测定1次,分析入ICU时、72小时、168小时的血钠水平、APACHE Ⅱ评分和预后的关系。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对入住ICU时的血钠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回归分析,计算相关系数r值。各类脑部疾病患者高钠血症的发生率比较,高钠血症与非高钠血症患者预后比较采用X2检验。

结果

43例患者中存活24例,其中男14例,平均年龄57.46±16.16岁,住ICU时间4.51±2.36天,APACHE Ⅱ评分为19.20±4.24分;女10例,平均年龄54.99±20.14岁,住ICU时间6.50±3.43天,APACHE Ⅱ评分为19.65±3.67分。死亡组19例,其中男11例,平均年龄50.25±20.11岁,住ICU时间3.30±1.56天,APACHE Ⅱ评分为22.40±3.48;女8例,平均年龄47.68±19.39岁,住ICU时间3.24±0.57天,APACHE Ⅱ评分为21.05±1.45。比较两组入院0、72、168小时APACHE Ⅱ评分、血钠水平发现168小时两组APACHE Ⅱ评分、血钠水平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果见表1、2。

各种脑部疾病高钠血症的发生率,本组共出现高钠血症17例(39.5%),以脑外伤患者高钠血症的发生率最高(55.6%)。两类脑部疾病患者高钠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3.32,P>0.05)。结果见表3。

讨论

血钠水平>145mmol/L即为高钠血症[1]与疾病本身及医疗干预均有关系。严重颅脑疾病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受损,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导致中枢性尿崩症而补液量此时常常会相对不足,造成高钠血症,这是颅脑疾病发生高钠血症的内在机制,而饮水受限、脱水、利尿剂的应用等则为外部条件[2]。本研究资料显示,颅脑疾病患者高钠血症出现在入院0、72小时对应APACHE Ⅱ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并且这些患者大部分在治疗过程中高钠血症得以纠正,可能由于医源性因素所致,高钠血症较易纠正且对预后影响不大。入院168小时仍存在高钠血症的患者则对应较高的APACHE Ⅱ评分,这些患者住院过程中高钠血症纠正困难,最终大部分患者医治无效死亡,提示预后不良。有研究表明脑部疾病患者出现持续高钠血症与其本身疾病有关[3]。本研究也显示持续性高钠血症预后多不良,但临床上也常见到有极少数的患者发病后病情急剧恶化,短期内便进入深昏迷直至死亡,其病程中并不出现高钠血症、或持续性高钠血症,笔者认为可能与早期机体反应性差有关。本研究因病例數偏少,有待于多中心大规模的临床前瞻性研究。如能对同一类型病因引起的颅脑疾病行多因素综合分析可能更有助于对其预后影响因素的判断。总之,动态监测血钠水平对于颅脑疾病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颅脑疾病患者发生高钠血症死亡率明显增加,入院168小时ICU内颅脑疾病患者高钠血症与病情恶化有关,可以作为判断颅脑疾病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

2 谢颖光.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的原因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3,6(1):24-26.

3 袁慧琳,沙瑞娟,张宙,等.高钠血症对脑部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6,3(2):77-78.

上一篇:吉林大学介绍下一篇:中传秋季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