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规收费标准

2024-04-27

详规收费标准(通用4篇)

篇1:详规收费标准

三、详细规划

1、控制性详细规划

序号项目类别计费单价(元/公顷)备注

1城市新区、开发区2500

2城市一般地段3000

3城市重点地段3500

注:

1、表中计费单价不含分图则。如增加分图则,计费单价分别增加500元/公顷。

2、如增加建筑形体方案示意,则计费单价分别增加2000元/公顷。

3、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计费基价为10万元。

4、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各阶段工作量划分比例:

1)建成区:现状调研阶段30%,方案阶段40%,成果制作阶段30%;如果增加分图则,工作量划分比例为:现状调研阶段25%,方案阶段40%,成果制作阶段35%。

2)新区:现状调研阶段15%,方案阶段50%,成果制作阶段35%;如果增加分图则,工作量划分比例为:现状调研阶段15%,方案阶段45%,成果制作阶段40%。

2、修建性详细规划

1)居住区

序号用地规模(公顷)计费单价(元/公顷)备注

1320000

23-1015000

310-2012000

420-3010000

530-509000

650以上8000

注:

1、规划设计计费基价为5万元。

2、建筑单体为选型方案。如做建筑单体方案设计,则建筑方案费用另计。

3、委托单位如果要求制作效果图、模型等,则费用另计。

4、规划总平面方案每增加一个,委托方应增加30%的规划费用。

5、委托单位如果需要进行修建性总平面设计,则增加50%的规划费用。

篇2:详规收费标准

前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调研实习对于我们专业是非常重要的,是为我们以后工作积累经验的重要步骤,这次老师推荐我们长沙市红旗区实习,是通过对长沙市红旗区进行走访和基础资料的收集,为后续控制性详细规划课程设计打好基础.一,实习目的:

通过长沙市红旗区详规调研实习的实践与教学,了解长沙市红旗区的城市规划与发展,了解不同城市功能区的用地规划布局状况。《详细规划调研》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其内容涉及我们所学专业的很多课程。通过该课程设计,综合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调查分析与综合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分析、研究城市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基本具备城市总体规划工作阶段所需的调查研究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二、实习时间:

2013年3月11日—2013年3月17日

三、实习地点:

长沙市红旗区

四、实习安排:

3月11日 : 动员大会,袁老师讲解总体规划调研实习的具体安排、行程和相关理论知识。

3月12日:准备实习调研的相关资料与工具。

3月13日:前往长沙市红旗区实地调研。老师安排这个小组调研a区

3月14日:调研b区,核对整理资料

3月15日: 调研c区,核对整理资料

五/调研方法

采访法,观察法,实录法.六,实习概要

什么是城市详细规划调研?对于我们城市规划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对于这些看上去很容易回答、答案似乎很简单,甚至略显幼稚的问题,我们认真的思考过吗?我们学了《城市规划原理》,能够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去告诉那些初次接触城市规划的人吗?对于即将毕业踏入社会的我们,是否又真正理解,真正去做的好一次详细规划调研的实习。

我们这次调研的地点为长沙市红旗区。该区位位于长沙市中心区的老城区,规划范围南起劳动路,北至人民路,东起韶山路,西至芙蓉路,现有城市次干道城南路横贯片区东西.总用地面积1.78平方公里.该区现有省政府宿舍,雨花区人民政府,省化工研究所等89个单位,用地性质以办公,居住为主.本次调研着重于对一下规划的基础资料的收集.城市规划调研实习是根据我们专业自身的需要,量身定制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使规划

设计能力、绘图能力、计算能力得到全面训练与提升。

六,实习过程

这次详规实习时间安排上为1周,第一天王老师在专教进行了实习前动员大会,同学们也是按照老师的安排,利用空闲的时间查好资料,为星期三实习调研考察做好基础,通过整整一周的各种总结和讨论,参与到实地调研考察工作后,我了解到城市详细规划的编制过程以及在整个规划过程中最容易遇到的问题,我在这个小组在调研过程中,主要任务是考察了公共设施规模和分布,建筑物现状,包括房屋用途,产权,建筑面积,层数,建筑质量,建筑特色,保留建筑等,除了这些还对地区历史文化传统做了一些研究等等。此次详细调研过程中,课题小组本着科学、客观、准确的原则,对长沙市红旗区做了全方位的小组调研。小组成员有张敏。黄妍,周斌男三位同学,我们团结一心,互帮互助,努力完成调研目标。总之我们从这次调研中学到了很多,对城市总体规划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当然也有很多不足,虽然调研整个过程很累,但当我们看到自己做出来的成果后,那些苦那些累早已抛到脑后,剩下的只有欢乐的成就感

七,市政市貌现状分析及改善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城市环境越来越优美。但是无处不在的违章占道经营制造了“城市垃圾”,产生了城市“脏乱差”现象,使城市形象严重受损。

(一)长沙市红旗区市貌现状

1.违法占道经营行为严重

危害:

1、蚕食道路,影响交通安全。

2、污染环境,影响居民生活。

2,临街面违章建筑物多

危害:影响城市科学健康发展,造成更多群众规划意识淡薄,违规建筑行为越演越烈

3,城市户外广告不规范

危害:影响城市形象,误导群众消费,有悖于市民诚实守信道德纲要。

4,城区流浪犬、放养犬管理不到位,干扰城市正常工作生活

危害:大量流浪犬的存在,是狂犬病的传播源,对城市居民具有人身安全威胁

5,环境卫生、垃圾处理问题

(二)改善建议及对策

1,对于占道经营,马路市场问题:坚持超前规划,强化分类管理,认真实施“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管城方式,构建和谐城管新格局。

2、关于临街面临时建筑问题:一是建议县政府严禁临街面乱搭乱建行为,对于现行乱搭乱建的临时构筑物要强行拆除。二是设置免费信息广告栏,提供免费张贴三是坚持文明执法,实施人性化管理

3、关于城区流浪犬和放养犬的管理问题:建议县政府出台养犬管理办法,所有养犬人必须到公安机关登记备案,领取犬证犬牌。

4、关于环境卫生、垃圾处理问题.首先要加快垃圾收集硬件配置和软件教育的同时更新,加强市民对生活环境的保护意识

七,总结

通过对长沙市红旗区详细规划调研实习认识,考察城区建设与当地的地形的关系.使我们对红旗区详细规划发展有所了解,加深了我们对所学城市规划课程知识的理解,我深深感触到对于我们城市规划这个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使得我们更能学到实在有用的城

市规划知识。

篇3:详规收费标准

本文基于当前三维模型数据多平台应用现状, 介绍了广州市数字详规项目的建模技术规范, 讨论了数据成果向Skyline、Vega Prime、OSG三维仿真平台的数据转换的技术方法。

1 广州市数字详规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

为实现“数字广州”的目标, 逐步把广州建设成适宜创业发展和适宜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大都市, 2007年5月广州市规划局开展数字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广州市数字详规项目采用的是基于3dMax的三维模型生产方式, 并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了以vegaprime和skyline为仿真平台的开发策略。

1.1 数据内容

由于建立空间地物三维模型的复杂性, 城市三维模型固定地物类型的确定一方面必须满足城市三维景观表现以及不同行业对城市三维模型的要求, 另一方面也必须考虑现阶段建立城市三维模型在成本、效率和技术方面的限制。根据《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以及国内外建立城市三维模型的经验, 城市三维模型固定地物所涉及的地物类型包括:建筑物及附属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植被、管线及附属设施、独立地物、其他地物。每一地物类型的数据内容, 按照三维模型建立的需要, 分为几何数据、纹理 (材质) 数据及属性数据。

1.2 数据组织

三维模型数据的组织, 既要体现城市各元素间的空间关系, 又要满足快速调度数据、实现模型和属性信息关联的需要。因此面向多平台应用的三维模型数据往往针对平台和应用的需要进行重组, 结构上一般采用分区分层 (类) 分组方式管理。

广州市“数字详规”项目中模型数据以文件方式存储管理, 在逻辑上以“分区-要素大类-模型实体”划分, 与之对应“模型文件-组节点-物体节点”三个层次的管理。

模型数据以规划管理单元分区, 每一个分区建立一个文件夹, 模型数据按类型分组, 城市三维模型 (不含地下管线) 分为3大类10小类, 对应10个组。每个组由模型实体构成, 每个模型实体对应一个物体节点, 组织结构如表1所示。

1.3 模型及纹理命名与编码

模型数据命名应体现建模分区、模型类型、模型精度等信息。

广州市“数字详规”项目模型的命名规则:分区代码+分类代码+精度等级+模型流水号。其中分区编码为规划管理单元编码;分类编码对应要素大类, 道路、铁路、地块、水系、建筑、桥梁、植物、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公安设施分别用TR、TT、TF、TS、B、SQ、SZ、SS、SJ、SG表示。

纹理贴图的命名体现贴图的不同用途类型。通用贴图的命名方式为:贴图类型名称+数字编号。例如:玻璃的贴图可以命名为glass001;烘培贴图命名方式为模型节点名称+流水号 (两位) ;带通道的纹理贴图命名:前缀ALP+模型节点名称+流水号。

1.4 其他建模技术要求

(1) 采用相同的坐标参考系、相同的作图单位、相同版本的建模软件。 (2) 采用优化制作技术避免数据膨胀、模型组合上避免共面。 (3) 采用标准材质贴图、标准UVW坐标。 (4) 贴图象素大小为2的幂次方、透明贴图带通道。 (5) 模型输出前进行塌陷去除建模软件特有设置。 (6) 针对不同平台对烘培方式的支持类型, 选择对应的光影烘培类型。

2 面向多平台应用的三维模型数据转换方法

2.1 数据转换方案

不同的模型工具产生有特定的三维模型格式, 称为数据生产格式。如Sketchup对应dae格式, 3dmax对应max格式, Rhinoceros对应3dm格式。

为便于与其他三维平台实现数据交换, 每个平台都支持一些通用的三维模型格式, 如flt、.x、dae、kml、3ds、dxf等, 我们称之为数据交换格式;由于城市模型数据量巨大, 为提高应用系统对模型数据的驱动效率, 模型文件和纹理文件会压缩打包为仿真平台专用二进制文件格式, 称为数据运行格式。下表列出了skyline、vega和OSG等平台的三维模型交换格式及运行格式, 如表2所示。

从模型数据生产到模型载入仿真系统运行, 面向多平台应用的三维模型数据通常要经过数据生产格式→数据交换格式→运行格式的转换工作。

2.2 数据格式转换

从数据生产到系统运行, 存在模型格式的转换过程, 针对不同的仿真平台特性应建立不同的格式转换方案。Skyline的格式转换方案为max>.x>xpl, 贴图不用转换;Vega Prime的格式转换方案为max>flt>vsb, 贴图转换为rgb格式;OSG的格式转换方案为max>flt>ive, 贴图转换为rgb格式。由生产格式到交换格式的转换, 可以直接用3dmax输出, 例如:.x、3ds、dxf的转换, 或借助专业模型转换软件、转换插件实现, 例如:flt、dae的转换。由交换格式到运行格式的转换, 使用平台自带的转换工具实现。

2.3 数据组织方式的调整

采用数据动态调度机制的平台, 要求把模型实体作为独立文件, 在逻辑上以“分区—要素大类—模型实体”原则不变, 数据组织方式调整为文件的管理。把仿真区域以规划管理单元分区, 每个分区建立一个模型文件文件夹, 以分区编码命名。其下按模型类型分文件夹, 以分区编码+分类编码命名。每个分类文件夹之下为模型文件, 模型文件对应每个模型实体, AY0101某建筑存储位置为A Y 0 1 0 1/A Y 0 1 0 1 B/

2.4 批处理

数据转换时涉及的大量重复的操作。MAXScript语言是3ds max自带的脚本语言, 它可以在程序内实现几乎所有在3ds m a x界面下的交互操作, 通过编写MAXScript脚本文件可实现模型转换时的自动化批处理, 大大提高转换效率。

2.5 数据成果

按照上述三维建模技术规范和数据交换方法制作的广州市“数字详规”三维模型数据覆盖广州市重要城区160平方公里, 并实现了基于多个不同仿真平台中的应用, 图1展示了三维模型数据在OSG平台软件平台中的应用效果。

3 结语

作为一种新类型的空间数据, 三维城市模型实现产业化生产和数据共享的前提是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其中三维建模的技术规范是三维城市模型研究中最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它为数据生产者和使用者提供了一种规范的指导;为不同应用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了依据。本文结合广州市“数字详规”项目实践, 提出的建模技术规范和数据转换方法在项目生产实施中得到检验, 对同类项目的实施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摘要:随着三维城市仿真技术的应用趋向多元化和专业化, 三维城市仿真平台及数据形式进一步多样化发展, 我国许多城市都采取了多平台应用策略。本文基于当前三维模型数据多平台应用现状, 分析面向多平台应用的数据类型、数据格式、数据组织及生产技术要求, 介绍广州市数字详规项目面向多平台应用的建模技术规范与数据成果向Skyline、VegaPrime、OSG等三维仿真平台的数据转换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多平台,数据格式,数据组织,数据转换

参考文献

[1]广州市规划局.广州市“数字详规”数据标准[S].2007.

篇4:高等教育收费标准探讨

关键词:高等教育 供求关系 学费标准 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7.5

Abstract: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makes the tuition fees of university become the concern of every family.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uition on the income of the double logarithm regression model, using econometric analysis software EViews5 ordinary least squares method estimation equation to estimate the tuition standard model.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government's financial education expenditure, establish a model similar to the population prediction , using the method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o get the tuition standard model. Finally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Barzel model.,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supply and demand, the same year can be considered to achieve the actual standard of college tuition fees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Supply and demand relationship; Tuition standard; Regression model

一.模型假设

(一).假设培养费用和其他教育经费的年增长率一定。

(二).假设政府拨款相对于时间是连续函数。

二.模型建立

(一). 根据家庭收入估算收费标准

符号定义:y-生均学杂费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首先根据家庭收入多少来确定收费标准。假设:高等学校的生均学杂费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成正相关。利用表1中的数据,对高等学校学费水平作实证分析。

为了检验上述假设,建立了以下计量模型,选择生均学杂费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生均学杂费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双对数函数作为回归函数的形式。即:

lny= + ln + (1)

lny= + ln + (2)

其中, 、 、 、 为参数, 、 为随机扰动项。不考虑学费确定的滞后性,即学费的确定不是根据前一年度或前若干年度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而是基于对当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预测,故以同一年度的数据代入假设模型。

根据上面构造的模型和已经收集的数据(見表1)运用经济计量分析软件EViews5中的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计方程,得到如下结果(见附录):学费水平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成正相关。估计方程为(标准误差在估计方程下方的括号中):

lny=2.889+0.699ln (3)

(6.031) (1.19)

为0.699(t统计值为1.19),说明y(学费水平)对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高度相关,其估计弹性是0.699,即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每增长1%,生均学杂费就增长0.699%。 为2.889(t统计值为6.031),它表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零时,生均学杂费将是一个很小的固定值。可以这样理解,在2000-2011年间我国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可能为零,这有助于解释零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值的预测的不明智性(估计方程(4)中的 于此类似)。经表格计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估计方程(标准误差在估计方程下方的括号中)为:

lny=2.495+0.655ln (4)

(7.79) (1.91)

其回归分析和预测类似于学费水平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分析、预测,不再赘述。

以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y(学费水平)对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估计弹性 =0.699,y(学费水平)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估计弹性 =0.655,它们说明相对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即再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教育成本中学生分担的那一部分的增长速度将近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的0.699倍,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的0.655倍多。

(二).根据政府拨款估算收费标准

符号定义:N(t)---在t年政府拨款总费用

r ---政府拨款增长率

M(t)--- 在t年国家所需要的总培养费用

---培养费用增长率

P(t)---在t年其他教育投入经费

Q---接受高等教育人数

W---人均学费

根据国家对各高校的财政性拨款来算出与之相应的收费标准。根据表2中的数据:2000-201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培养费用及学杂费对高等学校学费做实证分析。

根据模型假设,在t到(t+△t)时间内政府拨款的增长量为

N(t+△t)-N(t)=rN(t)*△t

两端除以△t,得

[N(t+△t)-N(t)]/△t=rN(t)

即单位时间政府拨款的增长量与当时的拨款数成正比。令△t→0,就可以得到微分方程,即 dN/dt=rN

国家栽培大学生的生均培养费用包括财政生均拨款,其他教育费用,学费和杂费。故:

W=[M(t)-N(t)-P(t)]/Q

(三).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考虑同年实际可以达到的普通高校学费标准。

图中, 为依据家庭收入所得学费; 为依据国家财政投入所得学费;D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曲线; 为 条件下高等教育的需求量; 为 条件下高等教育的需求量;S为实际高等教育的曲线。

设从学费 中按一定比例划出专款 用于资助低收入家庭学生,高等教育的供给量 ( - )是 - 的单增函数。高等教育需求量 ( , )有两部分组成:有能力交学费的 ( )人数,显然为 的减函数;另一部分是必须申请补助的 ( )人数,则

( , )= ( )+ ( ) (5)

若以 、 分别表示提高福利水平的学费和资助份额;若要使长期社会收益和短期社会收益同时提高,即 、 同时上升, / 也上升,则表示为三个更详尽的条件:

1. ( )+ ( )> ( )+ ( );

2. ( - )> ( - );

3. ( - )/ ( , )> ( - )/ ( , ).

单若 上升时 ( )增加的人数大于 ( )减少的人数,则 就可以在 上升的情况下仍保持上升,记 ( )为 ( )对 的导数; ( )为 ( )对 的导数;当学费对提高需求量偏低时

将模型(一)中所得结果运用到上述函数中,结合上述理论,可以确定收费标准 和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的费用 。

三.结论及建议

教育支出无论是对于政府还是学生家庭来说都是一项沉重的负担,而高等教育的支出尤为突出。高校教育成本分担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通过对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探讨,建立了各種模型,将所收集的数据代入,得出了适用于近几年的一个学费公式标准。经过分析,提出以下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行政费用,提高行政效率,从而降低学生培养成本。鉴于我国农村人口占据人口总数的大部分,因此提议国家及社会各个部门提供更多的奖助学金,以保证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同时学生人数不仅受到了学费和财政资助变化的影响,而且不同家庭情况、不同学校机构的学生对这些费用变化的承受能力是不同的,这也是本文需要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梁栋,数学建模,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M],2003.9

[2]周义仓,郝孝良,数学建模实验[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8

[3]苏良军,孙便霞,数理统计与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

上一篇:古罗马酒文化下一篇:2011年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