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回国创业

2024-04-25

海归回国创业(精选6篇)

篇1:海归回国创业

1、我是一只小小鸟,再怎么飞都离不开母亲的怀抱。

2、出门在外为了淘见识,有了能力回家报效父老乡亲。

3、不管你们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祖国的大门随时为你们敞开!

4、身在海外,心系国家;精诚英才,欢迎回家。

5、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好,天大地大不如祖国的怀抱大。

6、家,不仅是游子温馨的港湾,也是创业者的乐园。

7、风筝飞的再高离不开手中的线,回家的路永远不曾改变。

8、回家,吹响快乐创业的集结号;或 吹响回家创业的集结号。

9、可爱的家乡,锦绣的山河,和谐的社会,崛起的祖国!

10、慈祥的妈妈盼你学成回家,伟大的祖国等你挥洒才华!

11、岁月改变了我们的模样,改变不了我们回家创业的梦想。

12、你是风筝,家就是那根线,无论你飘的多高多远,祖国都是你的根。

13、无论走得多远,我心中永远充满你的爱与关怀。

14、当你累了,倦了,请不要忘记家里还有一个温暖的怀抱在等着你。

15、不论你在外面呆多久,祖国是你最终的栖息地。

16、失败时的安慰,犯错时的谅解,迷茫时的指点,只因为你爱我--母亲!

17、钻石璀璨,没有母爱光辉,大海无限,不及母爱广博!

18、在外的日子艰苦与辉煌,家里永远有你的地方。

19、带着你的理想和民主的希望远行,亲人等着你荣归故乡。

20、满载着你的收获回家吧,这里有你的亲人和家乡。

21、无论你身居何处,祖国永远为你敞开回家的路。

22、累了吧,倦了吧,那就回家吧!祖国永远有你!

23、梦想的地方,有你年少的痕迹,故土的家是你梦想的开始。

24、无论你在海角天涯,不要忘了祖国(母亲)在等你回家!

25、无论你在世界的那个角落,请尽情享受这回家的时刻!

26、就算飞的在远,我们也要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挥动美丽的翅膀。

27、无论身在何方,家总是最想念的地方,因为那有母亲的期盼!

28、回家是一种幸福,不论你身在何方、地位高低。

29、无论人生到达怎样的高度,家总是最想停靠的地方。

30、不管你在那里漂泊,请放心快乐的在这里降落!

31、家乡门前的那条河,永远流淌在儿女的心窝。

32、无论人生到达怎样的高度,家总是最想停靠的地方。

33、让创业成为一种辉煌,让回家成为一种快乐。

34、志存高远的孩子们啊,祖国的土地由你们来耕耘!

35、外面的世界虽然诸多精彩,单只有祖国的怀抱才是你最终的归宿。

36、当你无法在环境的亮色中找寻到感动时,最熟悉的世界或许才是最好的归处。

37、让创业成为一种心动,让回家成为一种享受。

38、成功的瞬间身后有一个门槛才是真正的成功!

39、海外经风雨、长本事,家乡干事业、创财富!

40、妈妈的怀抱才是最温暖的港湾,才是远海的水手最幸福的目的地。

41、依然的乡情,依然的家,起航总是陪在你的身旁。

42、不论你走的多远多累,家门永远为你敞开。

43、当你外出时,家里那盏灯还永远为你而点!

44、成功有人为你呐喊鼓掌,失败有人给你鼓励打气,因为这里是你的家!

45、如漂泊的船终要靠港,如高飞的鹰总要归巢,你也将要踏上回家的旅途。

46、无论你身在何方,家中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47、归来吧!祖**亲永远为你敞开最温暖的怀抱。

48、如果你能回到家乡,那么祖国的天会更蓝,水会更绿。

49、一直在纠结最后要不要一句“回家吧”,头痛!

50、在祖国的怀抱里飞翔,你总能得到最强有力的支持。

51、你走的再远,飞的再高,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52、多大的梦想,在家乡的土地上,我们帮你实现。

53、见一片落叶而知秋浓,品一杯清茶而思家重。

54、不论走到海角天涯,家乡始终寄托你的梦。

55、在外求学太过辛苦,回家重温甘甜的母乳。

56、不论你的理想多么远大,回家妈妈永远支持咱。

57、再打的梦想,在家乡的土地,我们一起努力。

58、海外的收获在家乡播种,让梦想开花结果。

59、大海无论带给海燕多少的自由和激情,都感受不到大陆带给它的家般的安全与温馨。

60、寻寻觅觅黄皮肤黑眼睛,兜兜转转我们是中国人。

61、祖国有你最温暖的力量、最芳香的阳光、最优雅的舞台。

62、你就像是风筝,牵线的永远是我,飞的再高也飞不出我的思念。

篇2:海归回国创业

面试,更多像是一次相互了解的机会,面对企业,如何能够成功的把自己推销出去,是每一位应聘者的终极问题。我们将所有关于面试的着装、回答技巧、注意问题进行了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搜集应聘公司的相关信息

既然是应聘者,一定是对这家公司心仪或者是比较感兴趣。俗话说的好“不打无把握之仗,在进入公司面试之前,先要做好搜集信息的工作。从公司的简历,到历年大事件,企业文化,再到盈利模式,未来发展规划,都要有所了解。

2.尽量选择上午及周二至周四的面试时间

无论是应聘者还是面试官,早上都是精神最饱满的时间。这时候的面试,更加客观,没有掺杂个人事物或情绪上的牵连,所以选择周中和上午的时段最为合适。

3.事先准备好三个问题

基本上在投递或告知面试的时候,你都已对应聘职位有所了解。而公司考察你的只有三个方面:你是否掌握这个职位的技能要求?你是否具备这个职位所需的心态和动力?你是否能够胜任此职位?所以只要准备好这三个问题,你就拥有了成功的开始。

4.保持良好的心态

对于这种让人充满紧张感的场景,更应该做到“不紧张“,虽然比较难实现,但因为紧张而产生的慌乱,不自信,一定会让你懊悔不已。试着在面试前深呼吸,听音乐,和挚友聊天,都能帮助你平复紧张的心情。

5.留下最好的印象

有人说7秒定乾坤,人与人产生的印象只需要短短的几秒钟。即使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时间接触,也不会轻易改变最初的印象。无论如何,微笑都不会让人产生厌恶感。

6.你的面试着装

面试着装要得体,可根据公司的性质和风格选择适合的着装(这就需要你的前期调查结果)。比如,IT企业本身就比较随意,律师或金融类公司比较正式。而在颜色的选择上也要注意,切勿花枝招展。蓝色是被公认的职业色,而黑、白、灰是最为安全的面试着装颜色。

7.言谈举止

如果说,前面给人的印象还不错,那么接下来的互动中,你就要注意别在言行举止上被扣分。友善的态度,避免多余的`小动作,保持与面试官正常的眼神交流。

8.回答时重要的不是内容而是方式

语调、语速、音量和适当的停顿,这些都将是回答内容以外被面试官注意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你的非语言型交流。

9.观察面试的场景

在多个考官同时面试的情况下,不要只看或只回应一直提问的考官,因为那些并不负责提问的考官,正在观察你的一举一动,适当的与其他考官微笑,眼神交流同等重要。

10.战胜无意识的偏见

人们在很多时候都喜欢行为举止与自己相近的人,或是让自己觉得有魅力的人。如果对你的第一印象与前面所述都没有关系,也不用气馁。只要保持良好,平和的心态,用你的睿智与经验同样可以获得认可。

11.真实展现

在 面重要的场合下,人们很容易伪装自己,将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如果你想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无论是出于对你自己,还是应聘公司负责,你最好还是做你 自己,剩下的就留给面试官来抉择吧,

因为即便你用近乎于完美的表现得到工作机会,日后的相处和共事中,也会让领导觉得你与面试时的表现相差太远。

12.推销自己

在面试环节,尽可能的避免标榜自己或过于谦虚的推销。你只要实事求是的阐述自己之前的工作或实习内容,同时可以利用数据介绍每个阶段的成就,让面试官充分了解你的价值所在。

13.拥有闪光点

人无完人,即便你在面试时表现的再好,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全能型选手。与其这样,还不如展现一两个与众不同的才能更有效果。而这种“闪光点”是对专业或技术高于平均水平的诠释。

14.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工作中我们会面对很多问题,为了对之后的工作能力进行判断。面试官很有可能会对你之前的工作行为能力进行考察。比如“请说出过去您是如何处理与同事之间矛盾的?”又或是“请说出之前工作中失手的项目”。这些都是对你认识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并是否有力执行的判断依据。

这时,最有效的回答方式是用背景、行动、结果,三方面来阐述。特别注意的是,面试官想要了解的是你采取了那些方式,在回答过程中避免用“我们”而是用“我”;不要描述“将”要做什么,而是实际做了哪些。可以具体介绍一些,避免含糊不清。

15.应对尴尬问题

“能解释一下简历中这段空白时间吗?”可以是与家人共度了一段时间,又或者是进一步学习或旅行,但无论是什么都不要用“隐瞒”代替“解释”。

16.与工作相关的棘手问题

“能说下您离开上一家公司的原因吗?”除了裁员或被开除,在离职的正常理由中请不要恶意攻击上一家公司或领导,即便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导致的离职,这样的回答也并不礼貌,容易让人产生反感。应该从你的职业规划和阶段性目标来说明离职原因。

“您期待的薪酬是?”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就要对相同职位的市场价值进行了解。结合应聘公司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价格。

“您有哪些缺点呢?”实事求是固然是最好的回答,但同时也要保证你的缺点不会影响工作能力才好。如果你应聘的是市场专员,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说自己不善于沟通,恐怕会让考官失望了。

17.最忌讳面试时做的事情

情绪失控,保持平和的心态回答问题;

过度分享,不要过多提及与工作无关的内容;

手机开机,请务必在面试环节中保持关机或静音状态,这是对别人的尊重。

18.你需要进一步对这份工作了解

在接近面试结束时,一般考官会让你来提问,这时你有机会进一步了解未来的工作状况,不要错失。你可以问“目前应聘部门的现状是什么?未来将会遇到哪些问题?怎么做才算是成功?“通过这些问题,你基本上可以对未来的工作内容,遇到的问题,以及领导的期望目标有所了解。

19.结束面试时的话语

在面试结束时,感谢面试官付出的时间,同时可以再次强调你对这份工作的兴趣。

20.面试之后

篇3:新一轮海归创业潮:转型与跨境

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后, 中国新一轮创业创新大潮随之到来。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消费升级大趋势下, 近年来在国内双创 (创新创业) 领域扮演着独特而重要角色的海归群体, 也进入了创业黄金时期。

新一轮海归创业潮已经开启, 越来越多的海归开始放弃国外优厚的薪水选择归国创业。然而, 与以往不同的是, 新一轮海归创业潮呈现出“海归归海”特点, 即海归借助自己在海外积累的资源优势, 帮助本土企业及国人布局海外。

近日,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执行秘书长苗绿公开表示:“随着中国消费升级和新经济业态涌现, 当下是海归创业的又一个黄金时代。”不仅如此, 资深海归创业人士黄征宇还指出:“海归创业不再只局限于像以前那样只在中国提供本土的服务和产品给中国客户, 而是向客户提供全球化的服务和产品, 例如全球最好的消费品、教育、科技、金融服务、投资产品等。新一代的海归不仅将海外优秀的理念带到国内, 还帮助国内一些有志到海外发展的资本跨出国门, 推动国内外优秀企业一起合作开发国际市场。”

当然, 依旧有不少海归创业者水土不服, 如何克服水土不服仍是海归创业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EMBA课程教授余明阳表示:“海归对中国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很大差异, 有些海归在国外呆得久, 对中国市场不了解, 做法不接地气, 尤其是一些技术出身的海归, 专业技能很强, 市场化能力却很弱, 有好的产品或技术却没有办法推广。”

新一轮海归创业潮

2005年, 刚从哈佛商学院毕业的黄征宇乘坐的美联航857次航班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缓缓降落时, 他脑海里充满着未知。“那一年, 其他同学已经开始了他们在华尔街的打拼, 他们当中有的进入了投行, 有的则投身于私募股权公司, 像我这样毕业之后回中国来发展的, 几乎寥寥。”宇沃资本董事长黄征宇回顾当年归国时候的境况感叹道:“如今海归越来越多, 其中不乏大量创业者。”

近两年,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常去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他发现, 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意识越来越强烈, 犹豫徘徊者越来越少, 其中大量硅谷人才、美企高管回国。“中国创业的黄金10年已强劲启动, 经济在持续增长, 留学人员回国创业面临广阔的市场, 机会无限, 未来可期。”徐小平说。

黄征宇本身就是一位资深的海归创业者, 早年其毕业于斯坦福大学, 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工业工程学士学位和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之后他又在哈佛商学院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本可以继续在500强企业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时候, 他却放弃了Inter执行董事的高薪职位, 毅然选择归国创业。在问及为何选择归国创业时, 黄征宇表示, 国内创业机会丰富, 人才资源逐渐增多, 尤其生态系统、退出机制都已经开始逐渐完善, 对创业的看法和态度也越来越正确, 所以会看到许多人放弃高薪选择创业。

对比美国创业圣地硅谷, 黄征宇认为, 海归创业只是一个开始, 美国硅谷的成功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有很好的生态系统, 硅谷有很好的高校和人才, 很好的风投机构和合作伙伴, 还有很多可能会收购这些创业公司的巨无霸公司。第二是有很好的退出机制, 上市是一种机制, 被收购也是一种。对风投机构来说这点尤其重要, 能让他们比较放心地进行早期投资。第三是文化, 在美国, 创业会被人看作是一件光荣的事。虽然绝大多数创业都是失败的, 在美国就有统计称96%的新公司在一年之后就不复存在, 但创业成功是一件很艰辛又非常光荣和引以为豪的事情。目前, 硅谷吸引创业者的种种重要因素也正在中国形成, 致使很多海归放弃国外高薪选择归国创业。

对于这几年的海归创业热, 余明阳表示, 中国的海归创业从2010年开始发展速度特别快, 目前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原因有三:首先, 中国经济随着三十多年积累, 基础加工业、基础平台、设施建设发展以及相关理念普及, 具备了创新创业的条件。其次, 由于中国海归绝大部分集中在北美、欧洲、澳大利亚, 这些地区发展平稳, 没有大的创新创业的机会, 同时很多打工一族也遇到天花板, 他们觉得与其打工拿一份看起来不错的收入, 不如归国拼搏创一番事业。最后, 中国经济开始转型, 急需新的创新, 各地也纷纷打造了创新产业园区, 出台了大量促进海外人才引进措施, 对海归创业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支持。

面临转型

对于海归创业群体而言, 他们优势在哪里?黄征宇表示, 从海归的学历背景来看, 海归在这几个领域很有竞争优势:互联网、高科技和一些与前两者结合并具有突破性商业模式的领域。这些领域市场新、发展空间大、发展速度快, 而且对比传统行业不需要有太多的人力, 没有太多的现有竞争对手。因此, 做得好的话, 两三年就可以实现快速成长。

余明阳也表示, 海归创业主要集中在两大类, 一类主要是海归学习和研究国外专业技术做拓展, 这些技术比较集中于生物科技、医疗、材料科学等领域, 这类领域固定资产投入量不大, 尤其生物科技和食品科技方面的改进, 一个很小的厂区就可以做出来。这类企业在江浙、福建、广东很多, 看起来很小微, 但利润很高, 风控也很容易, 资本市场很感兴趣;另一类主要是做国内国外市场对接、平台对接、贸易对接, 把国外人脉优势跟国内优势对接起来。这两类一个做技术型, 一个做平台型, 占海归创业的70%。

事实上, 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大量人员出国留学, 也一直有海归归国创业。黄征宇介绍道, 海归归国创业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波归国创业人士都是在海外有学历、有工作经验的人, 他们创业集中在高科技产业和金融行业。第二波归国创业人士集中在互联网领域, 但这个领域其实本土企业家做得更好, 甚至占据主流, 像阿里巴巴、腾讯、奇虎、小米等企业都是本土创业者创办。第三波海归创业潮, 面临很大转型, 由于将国外的模式照搬到中国的创业方式很多中国本土创业者现在也可以做, 甚至因为拥有更多本土资源和更接地气能做得更好, 这就给第三波海归创业者带来挑战。

机遇与挑战

第三波海归潮和国内现实创业环境下, 海归创业还能做些什么?

“滴滴打车总裁柳青, 哈佛毕业后在高盛工作, 后来加入滴滴打车创业团队, 身为海归的柳青能给滴滴带来哪些价值?首先, 她有机会帮助滴滴打车在海外融资;其次, 滴滴打车跟海外一些企业竞争很激烈, 帮助滴滴开展国际业务。类似柳青这样的海归, 可以利用他们的海外资源优势、国际工作经验和全球化视野, 帮助本土的公司谈一些国际化的合作。”黄征宇表示, “新一代的海归还可以做得非常好的事情, 就是把一些优秀的理念从海外带到国内, 让国内的人能接触和选择到国外领先的产品及服务, 甚至把国内的一些资本布局到海外, 国内外一起合作开发国际市场, 享受全球资本红利。”

对于新一代海归创业能做什么, 黄征宇表示:第一, 把国外高端的概念和理念带入中国, 而不只局限于商业模式。此前中国人注重“品牌消费”, 现在很多新一代中国人要“品质生活”, 因此可以把很多海外先进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带到中国, 提供一些与之相关的产品。例如, 两个80后海归女孩创办的JuiceUp将欧美最为流行的“轻断食排毒果汁法”带入了中国, 这已经不只是引入商业模式, 而是带来一种健康理念, 这个是本土创业者很难抄的, 果汁不难做, 但理念的传递并让国人接受这样的理念却不容易, 海归在国外生活多年, 对国外先进理念的理解更为透彻, 基于这个基础去做商业创新对海归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

第二, 把国内的一些资本布局到海外, 国内外一起合作开发国际市场, 享受全球资本红利, 这也是宇沃资本在做的。目前中国人的投资理念还停留在比较早期, 由于长期习惯做储蓄, 一旦开始做投资, 就容易陷入两个极端, 一个是盲目追逐高收益, 另一个是过度挑剔反而无从下手。事实上, 投资风险一直存在, 而且不同时期都会出现泡沫, 但为什么海外有些家族基业长青, 历经上百年而长盛不衰, 秘密在于他们的理念非常先进。那么就可以把国外最先进的投资理念引入中国, 帮助中国投资人了解美国0.01%的顶尖家族是如何理财的。这些人的家族财富好多都已经留传了百年, 包括罗斯福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等, 宇沃资本通过跟这些家族合作, 能把他们这些理念引入中国, 帮助中国本土投资者更好地进行财富管理。其次, 中国资本肯定会不断走向国际化, 走向国际则需要一个好的合作伙伴, 帮助他们筛选好的投资机会, 并且能专业管理, 所以在这方面海归创业者可以扮演很好的角色。“这两点上, 我发现目前还很少有本土企业家做得特别好, 原因就在于模式易抄, 而理念精髓最难抄。”

如何克服水土不服

新一波海归创业大潮已经掀起, 然而细数海归创业过程中的一些困难, 最困扰海归的问题仍是水土不服。

海外有过游学经历的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表示, 看到国内创业大潮兴起, 很多海归急于归国创业, “而在我看来, 先别盲目创业, 先就业比较好, 我创业也是因为我此前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经历, 对中国市场有较深刻的了解。现在国内市场日新月异, 一些海归在国外待久了, 对国内的情况并不太了解。”

对于海归如何适应本土化, 余明阳认为, 首先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 不能老是居高临下带着心理优越感跟别人对话。心态、角色、态度调整是海归创业前要做的第一件事。第二, 政府除了对海归创业在税收资金上支持, 还需要对海归进行本土化落地辅导和支持。目前, 专门做海归回国后适应性训练和指导性工作的机构在国内还是空白, 这个工作光靠海归个人悟性是很难的, 需要机制引导海归的理念、技术、资本与本土对接。第三, 让海归在创业中与本土传统产业对接。目前中国最需要的是建立在传统制造业基础上的技术嫁接, 只有把传统制造业跟高科技、现代科技对接, 中国制造业才会升级, 一旦海归带来的海外最新技术与本土传统制造业企业对接好了之后, 发展会很快, 远远比一个完全新建的企业成功概率高得多。

“海归创业说到底是个文化融合问题。长期的留学经历往往导致海归创业者对中国基层情况认识不足, 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很多停留在类比猜测的层面, 难于从本质上处理好中国复杂的“关系网”, 常在一些细节上纠缠不放而相对缺乏宏观意识, 这些都是海归创业所出现的常见问题。”知名天使投资人杨歌表示。

篇4:海归回国偏好选择自主创业

在国人印象中,出国一般都是为了“深造”,所以海归留学海外所学专业也大都是国内就业热门专业,这直接导致他们倾向的就业领域也多为热门领域。经济、金融和计算机、通信电子两大领域一直以来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黄金产业;服务业作为包容最广的领域近年来已经成为吸引劳动力的主力产业;文化教育和科技产业是正在蓬勃发展、前途一片光明的朝阳产业。海归的选择基本上反映了国内经济发展的趋势。这说明:其一,大部分的海归即使人在国外也不忘时刻关注国内的形势发展,或者在回国前后就已经摸清国内经济的发展动向;其二,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说明机会在中国。当今,任何人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如果不了解中国市场,都是不现实的。海归人士显然看到了这一点。

事实上,还有大量的海归选择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生物、医药、环保及新型材料等新兴产业。虽然很多海归就是依托这些产业打人现代经济大潮的,但是这些产业还没有全面走上正轨,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它们仍处在生长期间,潜力巨大。

作为中国人心目中传统的“铁饭碗”——国有企业由于待遇稳定、前景无忧,依然是许多海归心目中理想的就业选择。但是一些独具眼光或者身怀技术的海归已经将就业的主要渠道瞄准了自主创业。事实上,依据当前公务员考试年年热门、国企就业很难入“门”的就业形势,自主创业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吸纳劳动力的方式。对于接受了西方文化熏陶、独立意识偏强的海归人士来讲,自主创业在承担风险的同时,也意味着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将自己的知识变成财富。

除此之外,从来都只是坐“冷板凳”的民营企业和私企也开始进入海归的视野。这充分反映了中国民营资本的增长及其旺盛的活力。事实上,对于那些只有技术没有资金的海归来说,依托民间资本和个人资本迅速占领市场也不失为一种低投高产、优势互补的创业方式。

对于海归来讲,最佳的就业地区仍然是东南部沿海中型城市。这不仅是因为这些城市发展较早,拥有过硬的硬件设施,能够为海归人士提供理想的就业环境,更因为这些地区一直以来在城市文化氛围上与发达国家相差无几。东方文化的底蕴融合西方文化的新鲜血液,使得这些城市散发出无可抵挡的魅力。港澳台地区为海归所钟爱的原因也大致如此。

篇5:海归回国创业

正确看待海归回国潮 善用留学回国人员

报载,中国留学生的“新回国潮”正在到来。教育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我国出国留学回国人数一直呈攀升态势,去年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7.29万,增长幅度达46.57%.如今,超过70%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优秀的海归人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与之同时,归国留学生面临的择业竞争压力也在增大。有留学生家长介绍说,“好多单位都要求毕业生有工作经验,会建议孩子在国外积累工作经验再考虑回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白章德也认为,“海归”具有视野开阔的`优势,但也面临着对国内就业市场缺乏了解的劣势,求职要有平常心。

留学回国人数的攀升,与近年来出国留学人数的大量增加、留学学生渐趋低龄化以及欧美国家移民政策的调整等因素有关。出国留学人数增加导致留学回国人数攀升,这一点并不难以理解。低龄化留学,毫无疑问可以提高留学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留学中介企业一向还宣传说能帮助留学学生更好的融入欧美国家教育体制和生活环境,会让他们(她们)在欧美高校毕业后顺利在当地找到工作或是创业的机会(这正是许多家庭下定决心让孩子在高中乃至初中阶段就出国读书的动力所在)。为什么说,这反而成为了许多人毕业后或主动或被动回国择业的一项主因?

篇6:海归回国创业

【海归回国找工作】在国外工作六年以上后回国工作是怎样的体验?

国内VS国外

在国外工作六七年以上之后回国工作是怎样的体验? 问题没有导向性,希望正面的反面的都来说一说。笼子里的人拼命想出去,外面的人却挣扎着要回来。@Lin Feng,不是坏人,也没好过

这完全看具体情况。随国内的一些工程承包公司出去的,像上次越南撤回的工人那样在国外待六七年,基本和国内没太大区别,换个地方做事而已。你要是在华尔街,伦敦从事金融,法律,投资之类六七年,那种体验就完全不一样。

@Linda Jiang,爱旅行,爱美食,还爱移动互联网

在英国工作过7年,刚回来的时候觉得非常大的culture shock!花了挺长时间才适应。不过很幸运是在创业公司,所以没有什么等级啊,太多流程上的不适应,下面是几个当时体会比较深的工作方式上的不同:

1)效率,在国内的效率整体比国外底。例如在英国大家开会之前有明确的agenda, 会后有明确的action。在国内很多时候开会就是为了聊聊,没有明确的目标,很多事后没有明确的结论。很多次开完会后结论就是: 你说的不错,我考虑考虑。然后过了几个月再见面,还是讨论同样的问题。

2)Connection: 国内是要交朋友,有关系,然后才有可能有商业机会。但国外是先做事,在合作的过程中长久了就变成了朋友。所以在国内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行业里social, 要认识足够多的人,足够多的connection, 然后才好办事。

3)沟通,QQ vs email: 在国外主要的商务沟通的方式是邮件,但国内商务沟通之前是QQ,现在是微信。邮件很少有人用,碰到过毕业生连cc 和 bcc 是什么都不知道。在国内沟通都不是特别直接,而且太直接的花反而先得不尊重对方。

4)计划,国内很多事情是没有计划的,或者计划是可以随时改的。早晨10:00 会接到一个合作伙伴的电话,说他中午过来找你。想提前2周约人一版都不可能,因为大部分时候都是不能确定2周后的计划的。但在国外,appointment 很重要,大家的时间都排的很慢,很多计划都是几周前就定好了。不能说是哪个方式好,但的确挺不适应的。海归求职网-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5)Work & Life Balance: 在国外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在国内很少是能分开的。

我是花了不少时间来适应,文化的不同决定了工作方式的不同,思维的不同。不知道将来回了英国是否又需要经历又一轮的culture shock!

@淇元

有些答主可能缺乏对国内大公司的工作环境了解。毕竟回国后加入的是创业的公司,当然这样的创业公司在中国还是占大多数。不过只凭一个公司就概括整个国内情况,确实以偏概全了。至少我做过咨询的两个公司,使用email非常频繁,甚至只能用内网的公司email,其他聊天工具基本被禁。申请开会的流程也是很麻烦,从约人到约会议室都要提前一周左右。

关于生意方面,项目都是要投标的,没有真本事,百万的项目没有项目经理敢仅凭着社交关系胡来的。

工作和生活这种事情,还是看人吧,合作过的一个前辈就是以工作才是生活为信条。没有说哪个对哪个错。

国内加班是常态,国外的公司也不是没出现过加班的事情。加班费国内一些大公司也是有的。

不知道在国外工作7年怎么就会有文化的不适应了,合作过的一个项目经理在爱尔兰生活13年了,比我还老派中国味,经常扯一些从没听过的中国谚语。

说到效率,这位海龟的话就是国内公司的工作效率甩国外好几天街。其实,用国内和国外来分类公司是不太适合的。每个公司都有自己工作环境、规章流程和办事风格等。特别是现在国内也有很多海归回来类似答主这样情况的,带来了西方社会的工作方法和办事风格等等。

另外,国内公司不论是主营业务上还是战略规划、财务管理等等业务上和国际企业的来往也越加频繁,公司的法务、规章流程等也是愈加靠近国际合作上的标准。因此在国内工作真没有大到带来文化冲击吧,主要还是看哪个人和哪个企业,而不是单纯的国内、国外。

@Jonna Zhou,海工金融从业者。坐标深圳,愿结交能源及„

把大家的答案都看了一遍(2014-7-7晚),都是以讲故事为主,我来结合自己和身边人经历总结一下。

我自己只在美国工作过半年,也只是做低级的office assistant;现在在国内深圳国企工作,主要做国际业务,接触的是挪威、新加坡、荷兰、美国的公司,和这些公司深入合作,共同投资。所以我理解题主说的国外是指“发达国家”;回国,指的是“一线城市”。海归求职网-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1.人情世故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会接触多少人情世故,取决于你有多想往上爬,取决于你要的资源的竞争激烈程度,和国内国外没太大关系。

如果只是想安心做好自己的岗,不想那么多往上升,我想国内国外都是一样,上班上班,下班回家,谁爱争什么就是什么。

如果想做的事情,资源是有限的,争抢的人是多的,擦鞋别人是愿意的,矛盾是难免的。当然,国内资源更有限,争的人更多,所以更要小心。

我当时在美国办公室,就一个晚会请谁的哪个客户,都会争执个不休;我一个叔叔在美国市政府工作,做技术岗,也就是冷眼看别人拉帮结派。看看Margin Call这部电影吧,我认为是描写华尔街最真实的电影了。里面只是描述了一天一夜的权力斗争,就让你觉得,生活在哪都是残酷的,只要你想要的别人也想要,你还不幸/幸运站在别人前进的路上。

在国内工作则更多,那个在领导跟前鞍前马后的A,那个爱猜忌怀疑散布谣言的B,那个动不动就以权压人的C——有时候真的累,咱们不能就事论事,就谈项目吗?但是你想想一个项目背后的Bonus,你知道为啥的~~

2.工作强度

Again,这取决于你有多想往上爬,是否有平台让你高工作强度。

我悄悄的看着在国外闲得掉眼泪,出国几年厨艺大增,钓鱼里手,红酒专家,钢琴过级的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觉得,国外的很多岗位职责是定死的,升职渠道是固定的,个人特别是华人个人的发挥空间是有限的?

而我接触的客户,因为都是Top Management,项目能不能做成和自己Bonus关系太大,所以不管是挪威人荷兰人美国人法国人,都是黑着眼眶红着眼眶熬着夜~~谈项目的最后一个月,搞谈判的都知道,基本上谈判到最后就是拼体力了,不管你是哪国人,deadline在那,你就一路狂奔吧。

特别是我们请的律所在伦敦的律师,一个小时千把美元,把你凌晨一个电话叫起来,那是让你赚钱啦!

当然,如果在国外只是一般职员,那工作时间确实是更受尊重,按点上下班那是你自己的权利,领导耽误你了那得跟你说“SORRY”,耽误多了加班工资条就上来啦。在挪威时我和他们大老板都在开会熬到晚上八九点,看到挪威前台技术人员秘书都3点就走了。。我当然是觉得——Different Missions...海归求职网-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但在国内,按点上下班是福利,不管你有没有活。但如果不是在华为或者这样推崇狼性文化的公司,还是可以保障自己的个人生活的;当然如果你住在西五环,你在国贸上班,上班交通成本就那么高。。我觉得咱还是得多努力努力,争取在双井劲松租个小点的房子?

总的而言,要往上爬,工作强度都很大;如果做小职员,国外闲到哭,国内有点累,但也可以接受。

3.工作方式

这个必须说了,人家资本主义国家这么发达,平均工作小时能多赚咱们那么多钱(不过现在差距在缩小),还是有道理的。

工作方式确认比较规范、比较先进,比较有效率。

开会前先会Agenda确认;开会后Minutes跟踪;建立网上文档体系,如果修改合同则双方所有修改痕迹网上保留;做事情流程化,特别是财务系统,大部分可电子留痕,电子追踪;文档管理一流,存档及时;不迟到;邮件回复及时有交代。

就算是我们这样团队里都是留学回来的人,号称自己都是工作狂的人,也必须承认,人家的工作习惯,那是杠杠的。而且国内的企业,更喜欢写报告、写申请(其实报告还是有用的,对于理清自己思路);特别是政府类企业,开大会、开小会,讲口号(不过越来越少)。

但我认为,这些是可学的,我们自己团队成长自不用说,我看到国内我们的合作机构,特别是做国际业务的律所、会计师事务所,也正在越来越规范化,效率也正在提高。

4.上升路径

如果不是创业公司,国外的上升路径更加规范,更有“熬年头”的感觉,当然你也可以说“职业规划更加明晰”。国内因为很多产业都是新的,都是靠拼的,所以运气+努力的成分更多。我想很多人抱怨的也是这个吧。但对于一些人来说,也是机会,对吗?

种族天花板就不说了,这个中国在海外的企业,也都是华人老大啦。4.衣着

我觉得这个不值得吐槽。工作不是穿衣吃饭,我自己除非见客户,我就爱自己做中餐,就爱穿休闲装。和客户混熟了也都穿得休闲,项目里面见真章。

5.关心私生活。

国外不能明着问(呵呵,他们爱Gossip的程度不比国内低,就是比较有礼貌);国内就是爱问,一个客户第一次见面就可以敞开了问你。海归求职网-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不过我其实觉得和工作关系不大。而且就算他们问,你可以不说的/打哈哈的。我这个人容忍能力比较高,就觉得该问就问,单身就单身,我觉得单身挺好,比凑合着过好,您不觉得?没事,我保留意见。

我5月份去休斯敦出差,顺道见了几个朋友,当时发了一点感慨,记在手机里了。以后我也可能去国外吧,我想国内这么锻炼人(项目能力、人际交往,各个方面),而想做点事的年轻人又那么需要锻炼;如果我想过一种更回归家庭,更安逸的生活,或者国外有更好的工作机会,我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国外吧。

@神将三国

两边都工作了不少年。工作都是金融法律相关,一个在纽约,一个在上海,都算行业领袖吧。

感觉的话如果回国去国企就算了、你会感觉自己很傻叉的、对人不对事、重大项目都是为了完成政治任务、投资决策跟着领导出访国家。总之、很郁闷。

去外企会感觉中国的外企是中西结合吧、斗人不会少、加班非常多。

终于,发现了,创业绝对国内有机会。在国外就是打工的命你说是不是、反正我们这行是、资源都在白人手里、有idea也没人投你。国内就完全是另一幅景象了。

还有一点,在国外工作过的我们其实真的只是螺丝钉,做神马10年以上也就是小中层,所以千万太把自己当回事儿。我们抱怨别人沟通成本高、人家还觉得我们是格格不入的怪胎呢。毕竟我们回来是抢资源来的。你说是吧。

@麦咖C,码农,技术以外的略懂 回来之后发现自己变傻了。

在国外的几年养成了凡事按流程办,按规矩办,遇到什么问题先沟通先讲道理的习惯。国内的一套都忘得差不多了。

回国之后居然傻到也想在工作中走流程,讲道理。然后,然后就被拉下马了。@知乎用户

国外10年,回国不能接受的是

1.很多工作上的数据,结论,表达都极度有水分,任何东西都要搞的高大上,不是一般的make up,简直就是在搞诈骗......2.公司领导和员工的关系简直是能画饼就画饼,能欺骗就欺骗,你相信你傻X,不哭闹不搭理。没有任何规则可言。海归求职网-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3.极度没有隐私可言。领导同事都要加上微信便于联系;父母情况,婚恋情况根本不能隐瞒,各种要回答。

4.加班没有任何效率,通常都是等领导,等报告,等开会.......之中度过。@Deng Andy,Cool 讲点突出的感受。

其实无论是发达国家的白人文化圈,东亚的儒家文化圈,还是拉丁美洲,或者普遍乐天享受的非洲文化圈,本身不同的文化特质就带来了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

以人类发展指数和生活水平最高的欧美和东亚文化圈来看,普遍的共性还是有的。在国外也工作了两年多,现在国内工作。除了上面各位提到的各种原因之外,感触最深的就是效率和组织。

本身工作的本质应该就是把事情做好。同样的事情,需要几个人来完成,deadline怎么制定,各个milestone的总结,需要哪些部门或同事配合,需要调动什么资源,等等,架构清晰,目标明确,剩下的就只是执行。Plan,Do,Check,again。如同世界杯上的德国战车,目标明确,组织架构清晰,team work,这样的效率和团队能辗压一切。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你到了公司,马上就融入这个工作流程,知道自己干什么,虽然大部分员工都是螺丝钉,但上班时间不会浪费,大家只专注在能创造价值的事情,而不是聊天,网购,参与各种稀奇古怪的会议。

同样的,政府的政策也有引导性。某东南亚华人国家,弹丸小国,政府细致到对引入外国人才的每一年的工资涨幅都有要求,甚至直接引诱本国国民参加各种职业培训和就业计划,事无巨细的提升整体社会运行效率和老百姓的效率意识,逼着大家上进。

反观国内,可能我们努力工作,常常加班,但是运用在实际工作的时间和创造的价值,可能就被浪费在各种会议各种内耗和领导的朝三暮四了。

不过国内企业慢慢已经越来越靠谱了,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一切已绩效和创造的价值为标准:大腾讯的一个十几个员工的team,或许创造的效益和产生的成就,已远远高于大移动几百上千人做出来的产品。

@邓妍,耶~~~~~

我在英国工作了七年,上次假期在国内和一个国内企业有小小小小项目合作。老板是我在英国的朋友的朋友,也是在英国待了好几年的。一切都很顺利,大家也互相尊重。海归求职网-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直到出了点小问题,对方员工被他们老板施压了。对方一员工人前态度很好,人后嘛,私下微信发语音给我,态度很不好,埋怨我没有与他们沟通,给我施压。(我绝对有沟通啊,你们听不懂又不问„„)

其实这没什么啊,有误会就解开误会嘛。可笑的是她以为我和她一样是不能与她老板平等对话的下级„„

我直接回复:你要是有难处不能完成任务那我替你跟你老板说说吧。正巧这时候问题解决了。若非如此,我倒想知道她会怎么回复我。

她和很多人一样错以为我就是个刚毕业给她老板打工的(我长得显小,又从事他们不了解的领域)。

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以貌取人,目光短浅。

国外没有这样的人吗?有。但在国外,你可以直接指出来,不得罪人。在国内,你就只能选择别的方法,比如忍,或碾压,穿小鞋或者威胁给别人穿小鞋。

就是没法公事公办。

我宁愿被老油条老狐狸骗,这样我还能学点东西,对吧。但为这种特别没水平的事情进行额外精力消耗,毫无智慧可言,对事业没有任何帮助。

以后国内项目得多收钱来弥补心灵创伤。@匿名用户

回国的motivation: 1.生活方面: a.离父母近。

b.所谓国外好山好水好寂寞,国内好挤好乱好快活。这是很多留学生,即使拿到US/UK offer之后仍然回国的motivation。对于学术实力和家庭经济实力均OK的这部分留学党来说,国内生活精彩、有归属感。这一点对于很多活跃分子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2.收入方面:

就本人经历而言(本人UK G5大学通信工程MSc毕业)在UK一个刚毕业的码农的薪水分布很集中,在一年在32k GBP左右。在国内好一些的可以拿到200kRMB+。考虑到UK这一档的MTR达到40%,且国内的消费水平要远小于UK,所以就购买力而言,国内较强的毕业生并不一定逊于UK毕业生;拿到手的薪水,在中国也不见得比在UK差得太多。当然,各行各业有差别,像四大这样的公司,国内国外就差很多很多。海归求职网-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3.如果你打算长期混迹职场,并且毕业后选择在国外工作的话: a.很多中国人在国外会遭遇所谓的天花板效应。

b.我有一些在UK、US的学长本来均打算国外工作三四年就回国去。可是这几年在国外闲适的工作经历让他们较难适应国内激烈、高压的生活环境,遂对回国工作产生排斥、恐惧感。

4.如果你有创业的打算:

a.从宏观角度上来说中国仍然是一块start up的乐土。机会很多。虽然大家都在提“新常态”这个词,不过,中国相比较于欧美而言仍然是一个快速膨胀,且略微显得无序的一个经济体。如果想创业,国内机会要比国外多很多。

b.在国外工作太久会让人不接地气,而这是创业所较为忌讳的。

5.一些私人原因,比如一些有家底的留学生,毕业后回国可以帮家里管理投资或者运营生产,也有一些留学生的BF/GF在国内,所以他们回国了。这些都是回国的motivation。

以上都是说的拿到国外offer仍然回国的motivation,所以通篇都在说国内工作好好好。当然,国外工作有着自己很多优点,比如闲适、规范化、稳定、空气清新等等。

@匿名用户

填各种没用的表格,申请,写日报,周报,月报,季度报,年报,各种出差总结„ 感觉干这种事占了上班大半精力„最奇怪的是竟然还是比国外清闲。@匿名用户

对文中某些表达有问题的地方进行了修改。。主要内容没变。

大致看了一下诸位兄弟姐妹的回答,我这个回答应该是异类。因为我在日本。没去过别的国家工作过,感觉日本和国内有挺多相像的地方,大概都是东亚国家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原因。

打比方说,责任不是分的很清楚,上下等级还是最主要的职场关系,等等。看到某些知友说开会的时候不分级别都可以发言甚至争吵这种事情在日本公司也不是很多见的,当然并不是没有人不觉得不平不满,只不过大家都不愿意拉下脸撕破关系。

因为工作关系,最近两年一直在国内负责建厂设计生产线,也见识了国内的红与黑。仅限于制造业,谈谈个人感受。

1,吃拿卡要回扣酒席KTV会所诸如此类无关工作本身的事太多,过分耗费精力。海归求职网-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回国这两年,从项目选址到政府招商,从厂房建设到产线铺设,几乎是一路喝过来的。其中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也难免国内的诸多官员大腹便便头发稀少---酒色过度。日本人刚开始叫苦连连,后来也都乐在其中,不得不佩服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影响力。2,违法乱纪暗箱操作非常普遍,整体缺乏正义正直的大环境。

我本人负责近1亿的预算来采购设备,少不了被“公关”,曾经回到酒店收到一个包,包里面全是现金,我傻眼了赶紧给我父亲打电话问怎么办。

还有一次和建筑商从会所出来,喝的脸红脖子粗的我发现出租车里面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塞进一个女孩,我问她要干吗,她一个白眼废话陪你回酒店啊钱都收了。。

(当然,我虚伪的表示一下在金钱和美女的诱惑下,我思前想后还是经住了考验。哈哈。)类似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小的礼品就更是推都推不掉,有的时候真的要翻脸这些供应商才能有所收敛。在日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这里都成了行业默规。日本人倒有不少人乐在其中,可见环境真的可以影响人,再廉直的人天天泡在诱惑里不上钩也真泯灭人性,不过鬼子们胆子比较小,最多也就是收收购物卡玩玩女人,据我观察应该不敢收现金。

这样的结果当然是,严重影响工程质量,验收权都在我们这几个负责人手里,吃了人家的喝了人家的可能还睡了人家的,验收时难免得放水。至少不可能完全按照日本的验收标准,否则都得重建。

3,国内的工程人员中部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缺乏正义感,缺乏职业素养。通过这个项目,我大概接触了100多个各类技术人员,从老的到少的,从高学历到现场的熟练工,当然这些人不能代表所有的国内工程人员,结论是很让人失望。先不说基本的技术常识,连EXCEL或者邮件这类的基本工作tools都不能完全掌握,发邮件从来不回,100封邮件里面回复率能有1%就不错了,然后内容不写或者是xx,你好请看附件就完了,让人哭笑不得。到了工程后期我彻底放弃了每次都是直接打电话,日本人后来也摸清了这个规律,发邮件已然无用只能打电话或者去现场拎人。另外,对一些不公正的事情,表现出来的不是气愤,而是羡慕嫉妒。譬如喜欢议论日本人赚多少钱,但是不想想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人家的差距有多少。至于现场到处吐痰,拿脚去踢开关,边干活边喝可乐,上班打QQ玩手机(女孩子居多),诸如此类就更加数不胜数了。当然,也有个别虚心好学的,总体比例极小。

4,做事毫无章法乱七八糟,干活都得靠上压下,大骂小。

好好说话基本上无人响应,非得要发火踢桌子才当回事。可能是因为我是唯一一个中国籍负责人,再加上年龄比大多数人小,基本上我的话开始都不听,怎么指挥都没用。日本人说点什么就像孙子一样,明显的看人下菜碟。工作中的信念不是工作本身,而是为了某种 海归求职网-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目的或者是情绪在工作,这是一个很大的毛病。不过,我发了火就好多了,真的是不想用“贱”这个词,但是为什么不能开始就做你自己本来该做的事情呢?非要搞得发了火砸了东西才干活,我不能理解这样的工作态度。搞得我后来越来越容易发火,可能是潜意识中被多次鼓励造成习惯性发火。

5,瞧不起现场人员,等级观念深重,唯上是从。

这点是和日本进行的比较。因为日本的制造业成功的一个秘诀就是重视现场,现场的一个工头的地位德高望重,我这样的白领技术人员都是要点头哈腰的。现场工人的意见非常受重视,也很受尊重,尽管他们读的书可能并不多,社会地位可能并不高,但是在公司内部还是能够得到足够的尊重。可是国内完全不是这样,不光是工人,低下层劳动者普遍享受不到应有的尊重。特别是狗屁不通的工程师还总犯眼高手低的毛病,瞧不起工人,也不和工人们进行交流,整天沉浸在白领的优越感里面无法自拔。真是莫名其妙。更别说亲自动手去做点什么了,做到中层的人基本上不屑于跑现场的。

6,部分职位属于高危职位,花花肠子太多,心思不好好放在工作上。

我目前工作的公司,在国内也有不少分工厂了,每个工厂有一个共通点,就是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的领导干不久,平均不过两年。不是自己辞职赶紧溜,就是事情败露不得不辞职。日本公司也挺有意思,对这种人从来都是赶走了事,也不追究后续责任。谁掌握了选供应商的权力,就算不拿好处估计外面都没人相信你。由于日系公司的高级职位基本都是日本人抓着,所以中层干部的这帮中国人就互相倾轧,争权夺利,背后就是搬弄是非,在酒桌上我都听了好几拨人互相攻击了,大家都是想在日本人的庇护下多拿点好处。

7,爱说别人的闲话,大嘴巴很多。

女同志居多。真的很无聊,张家长李家短王家的媳妇不要脸。有些男同志,按理说应该是技术宅的宅男也像长舌妇一样整天钻研某人的朋友圈。一天到晚有人研究我有没有加入日本国籍等等。

以上发了一顿牢骚。。

其实也不完全是一无是处了,只不过做了两年项目身心俱惫,谈谈自己的感受发泄一下。有的时候也别怪日本人瞧不起中国人,我干了这两年都心灰意冷,至少对传统制造业我基本丧失信心了,认真做事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国内就是和稀泥,适合会来事的人工作,绝对不适合一根筋的固执技术男工作。而日本这样的制造业大国,支持着其严谨的技术精神的,还主要是一大帮傻了吧叽的工程男。海归求职网-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在国内人际关系才是第一生产力,玩转人就玩转一切了。

这就是我的直观感受,第一次发帖,不敢造次,匿名了。感觉只要背着日本就会被骂汉奸。。

@匿名用户

国内的人工成本很低,最低开出国外价格四分之一的offer就有经验丰富的实用型人才打破脑袋来抢。我一般给到三分之一,这样效率会非线性提高百分之五十。

国内的隐形运营成本很高,没有不要钱的人情。同时时刻要提醒自己不能触碰到红线,花钱请个好律师,不能省。

两项比较,我还是喜欢国内。以为国外的人天真单纯,工作上没政治么?那是因为你太低级了,人家不带你玩。

国内还有便宜极了的烤串吃,嗯,这点诱惑很致命。@知乎用户,Fighting

夏天回国,第一天上班,着装西装革履;下班后,立马去隔壁“优衣库”买了几件短袖polo衫。

@知乎用户,你们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我研究生还有一年才毕业,在法国已四年,刚从国内实习回来,跟题主要求的六七年差的太远,也谈一下感受吧。

一个实习都觉得状况百出,如果已经在国外工作六七年了,不知道别人怎样,反正我是肯定没信心融入国内职场了。

我老板当初是电话面试的我,短短十几分钟可能感受不到,工作一阵儿就会感受到cultural shock。

比如我从来不在背后评论任何同事(包括我老板),因为全都当面说了。

然后我那些同事,包括以前国内的同学都觉得我totally是个怪胎。说不要求拍领导马屁这么高端了,你连最起码的绝对服从领导不提出任何意见都做不到。

再比如说,我和楼上那位知友一样从事酒店业,第一天我也西装革履的去了,然后,真是引人注目啊我去。上学的时候连做个presentation都要穿正装,更何况上班。结果就是第二天我也非常casual的上班去了。

还有一个最深刻的感受,如果你在一件事情上有优势,或者你级别高一点,那么不利用这个优势碾压别人就是不对的,这种观念在国内职场应该相当普遍吧。我所在的部门是 海归求职网-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不用求人的那种,上班没几天一个同事就对我说,咱这部门是朝南开的,所以你尽可以拽一点。我就奇怪了,咱不能有事说事非得秀一下优越感么?小沈阳不是说过当你吃肉别人没得吃的时候,你不吧唧嘴也是一种善良么。当然在职场上谈情操未免太过可笑,只是你不碾压一下别人就显不出你高级?但是后来发现,我不碾压别人,换个场合换个时间就有人来碾压我了。

我老板虽然觉得很多时候confused,念在我刚入职场,工作尽心负责,也从来没难为过我。这是我的幸运,不知道之后我还会不会有这份幸运。

工作了六七年要是没啥特殊情况为什么要回国,你觉得confused, 你的同事们没准也这么觉得,何苦来哉。

@晨曦,法国国家侍酒师 WSET IV 就五個字:對人不對事。

1.respect.They never learned respect.从帮忙扶门,到见面打招呼,到怎样礼貌地否定他人的意见,怎么都学不会。

2.equality.They never respect equality.为什么年轻的员工就不可以批评年长的,为什么领导就要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态。

3.arrogant ignorance.明明不了解某个国家,某种习俗,某个领域,却好似专家一般说得头头是道,不容争辩。

4.自备饭盒。感觉像坐牢。@匿名用户

在日本工作三年,回国后第一感觉: 国内的公司好务实啊,好少的形式主义啊!我真心没开玩笑。@泰闲,美丽中国项目老师

为什么领导夹菜的时候,我总在转盘子!!@Kai Liu

没在国外工作过,但是读研的时候实习过4个月 差别: 海归求职网-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1.职业化,国内上班的时候小办公室里各种聊天软件,QQ微信用着。淘宝网买东西。而我观察过国外同时电脑(很不巧,坐在他们后面可以偷窥)他们真的很专注,不去浏览乱七八糟的网站。

2.沟通,当时我在布鲁塞尔一家小start up 公司实习,会议非常多而且参与度很高,每次主持者讲完后都会被提问很多问题,直击要害。人们好像不觉得有什么面子上,上下级尊重服从的顾忌,想表达意见可以直接表达。

3.称谓,国外直呼名字的感觉真好。

4.流程化,很多国外的公司有着员工手册,wiki, Q&A,有问题就记录下来,编撰到公司流程里,以后新人进来很容易进行培训。省人力资源。

5.距离感造就职业化,可以经常互开玩笑,但是不会关心你老婆儿女七大姑八大姨。随时回到工作状态。

6.维护自己利益,国外的工会相当于中国国内合法造反机构。利益被资本家剥削了一定要讨公道。当然了,经济形势不好,自愿加班的人也很多,但不会像中国人这么拼命,只是为了钱。

国内正规机构这点会做的比较好,不正规的地方,老板想扣钱就扣钱,想让你加班你还得表现的很乐意。

相同:懒,一种懒得体面,一种懒得苟延馋喘 @匿名用户

首先国外要具体看是哪里。是相对文化开放一点的北美,还是hierachy比国内还要严重的日韩,或者是天生就那么傲娇的法国„„当然还要看工作环境,就算都在上海一个是外企一个是公务员也会差很多吗。

很幸运因为工作需要长期在不同城市rotation所以在很多国家工作生活过,行业是mkt&consulting相关,回国后刚开始是会有不适应,但过了几周就自然融入了,毕竟自己还是原装的中国人啊。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公司都是比较international的。总结就是,哪里都有人情世故,哪里都有政治斗争,只是有时候作为外国人,很多事情上的立场是根本不可能和本地人一样的,体验自然也会不同。

对本人来说,北美是最融洽最没有culture shock的地方。一方面可能自己是在北美念书的,还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真的不觉得美国文化已经成功侵入全世界了嘛„„全世界哪个地方小伙伴都会聊美国celebrity都会觉得吐槽JB好嘛„„对比美国的工作环境,回到中国不适应的不是人际相处之类的小心翼翼或是工作节奏什么的,而是深深觉得国内不会特别appreciate you as an individual,“合群”才重要。海归求职网-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当然不是说美国希望你是怪胎„„这里指的是,老板会了解你是一个立体的有自己个性有自己生活的人。具体体现在ok你休假了在享受个人生活那我就不会夺命连环call,这个deck是你写的那我会给我的comment但不会让你每一条都按照我的逻辑做记录员来重新画每张slides。如此之类。当然在欧洲工作的时候会觉得很尊重你工作生活分开的这个独立性,但是我并没有觉得老板会特别欣赏你独立思考的成果,这点不太相同。

当然国内(笔者在上海外企)比起韩国真的是„„各种自由各种舒适„„在韩国工作的时候每天看他们后辈对前辈的恭敬还有人际的复杂你就会觉得中国真是ziyoumingzhu国家啊。跟team出去如果你是后辈除了要做服务员,连喝酒都是要背过头去不能在前辈面前做的哇,什么叫养媳妇啊!!然后到工作上,你敢比老板晚到早走?!开会的时候你要是最年轻那就什么都别说了,记笔记就好。然后由于法律对于工会的支持,韩国很多企业的工会非常强大,没事就静坐罢工,很多公司甚至会根据级别不同员工会属于不同工会,所以导致同事关系更复杂。政治斗争非常频繁。不过韩国人对待国际友人非常有爱,所以作为外国人的话,不需要follow他们的种种规矩。

然后关于大家回答里反复提到的国内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类„„呵呵„„法国人比较国人在“斗人”这件事上简直是看过三国的好么„„美国白人男性的优越性,亚裔的ceiling,对拉美女性的眼光,等等这些也都是固有的很难改变的。而关于政治斗争,我们之所以很多时候误以为欧美很open,那是因为我们是亚裔,别人没有带我们玩儿而已。

所谓自己有global flexibility,其实并不会很难,因为除了肤色不同吃的不同,一个人群中最核心的善良助人虚荣浮夸争强好胜淡泊从容,都是和种族国家关系并不大的。所以啦,回国也很好,不外乎就是别challenge老板了咯,微信朋友圈工作汇报偶尔发一发啦,尽量远离HR的gossip圈呗,姑娘们穿的低调点哈。这点小小的适应和牺牲,比起蟹粉小笼腌笃鲜小黄鱼菜肉馄饨梅菜扣肉狮子头„„算什么!!!而且上海还有不输京都的日料正宗的棒子BBQ一样隔生米饭的paella顶级的tenderloin,你还想要什么呢!

@匿名用户

国内工作三年半,国外工作三年半。

很多人情世故、职场政治、自我保护的技能都是在国外学会的。当然这些国内都有。问题是国内的人情事故怎么搞咱熟悉,国外根本是两眼一抹黑,再加上文化差异,种族歧视,glass ceiling,异常心塞。

@shining cheetah,不闻永昼敲棋声

圈子严重,对人不对事,低一级各种压,有话不直说,领导无自理能力。@Carrie Chen,明明是一只美女。喵~ 海归求职网-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在香港工作过两年不到算吗?

现在上海。最大感受就是上班懒散很多。我在香港第一天上班的时候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工作开会了。在上海第一天基本没啥事,第一个星期仍然挺空闲。

我以前在酒店行业,同事全都穿西装套装很光鲜的样子。女士穿凉鞋都不行,现在别说凉鞋了,拖鞋都有人穿。

同事之间不太懂得保护距离。以前的同事,无论男女,30、40岁,不结婚的,结了婚不生孩子的,大有人在,大家也都不会在意。现在的同事第一次就打听你年龄婚姻状况。这个有点不舒服。

就是作为entry level的员工比较表面的体会,跟那些资深大牛没法比。@卷毛肉松,赤贫稿农

我是码农,码汉字,待遇和IT界...天上地下 本来在欧洲私企,现在在国内事业单位...又是天差地别 1.做事思路不一样

国外讲究科学思维,写文案什么的首先讲定位、定基调,其次是策略、执行步骤,详细到Slogan。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可行性高,执行起来比较流畅;国内就是脑子还没动呢,先坐下来开会吧,定位还没有呢,大家头(chun)脑(cui)风(che)暴(dan)吧,哎呀领导也不知道重点呀,你先写写看吧,哦我看了,内容太杂呐,我现在有一些新想法,我们重写吧brabrabra...2.很多人也提到了,对“尊重”的理解不一样

饭局上同事们都会抓领导讲话的间隙起来敬酒,我好像抓不住这个tempo...有次领导逗我,问外国人喜欢喝哪种酒?我一时语塞,说爱喝啥喝啥,汽水也行。领导开始讲《一次不能没有白酒的旅行》...3.无法容忍异见

价值观正常的会成为少数派,少数派很难活下去。4.好吃的都吃到了!只是,吃得很提心吊胆...@Qian Linda,高级玩家自定义配置

1.德国 上午先来个breakfast 然后kaffe time,同事间礼貌,准时上班,准时下班,没有外网。大家都很认真工作,但节奏缓慢。衣着嘛,德国人比较简单。海归求职网-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2.香港,yellow letter,上班不准看手机,不准聊天,但是还是有人看啦,工作压力大,下面的人勾心斗角。好了吧,一个个早上都有起床气,下班加班很正常。

3.上海,工作比较涣散。准时下班。有上外网。关于隐私问题,香港是暗说,上海明说,德国少说。以上仅为我们的三个分公司的情况,不代表主流。@林达,原来的辅导员,现在的程序员。

更:栗子与原答最上方的表态没关系„这样解释一下应该没有人会误解了吧。完全赞同@晨曦 的答案。太对了。我来举栗子。

原来工作的二本大学有个海归老师,年龄不大,在国外工作两年,家里母亲身体不好回来工作。说他是老师因为我在他身上学会了很多,比如正直,比如对科学的认真,比如对学生的热爱。

然而然而,海归却依旧是拿着最低的工资讲着最不好讲的课带着最多的行政班。因为没职称,也因为他“不屑于”评职称。

这个过程里的“不可思议”他接受不了,他曾私下跟我说。好久不联系了,我下了海,也不知道他近况如何。@Barry Wu,不想跑步的摄影爱好者不是好的工程师。某通信大厂几年后回国。

1,周末接到工作电话,对方还理直气壮。2,过度关心你私生活。

3,上班穿着太随意,即使接见客户也不注意。4,没有下午茶时间。

@肖恩,有时看看电影,有时看看篮球,有时看看时尚

简单说。。习惯了国外的人际交往和情感诉求的方式方法后,对国内的一些事情难免出现反感。简单的说,是不习惯人与人之间那种所谓透明但是又不透明的关系。并不说这样不好,但是总觉得自己的生活完全被别人左右,决定权并不在自己手上,过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也并不是说国外正常国内就不正常,或者国内正常国外就不正常。海归求职网-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就办事来讲,国内是快捷又复杂的,国外呢,则是简单耗时间。举个例子,在国内看个病有关系的话,快又好,国外无论你是好是坏始终得耗点时间在医院里,或者是医生那个地方。包括思维方式也是这样。

不习惯是肯定的,出国的时候人家问为什么出国,回来后又问为什么回来。如同每次以前每次通电话的时候最烦人家问你现在是几点,给人感觉特意突出时差的感觉,除了这个没有别的什么说的一样。但是其实不然,更多时候问的人是在想你几点,要做什么事情什么的。思维方式上的不一样吧。

@匿名用户

两边都工作过。不过国内只有三个月,国外有整整三年(再加一年part time)。当然基础教育都在国内完成,也时常听父母亲戚讲国内工作的情况。

我的职业,国内是没有的,比较冷门的会计咨询。国外的学术政府事务所我都混过。我并没有觉得国外工作就想当然的轻松,老板就一定都很民主。事实上是我的工作难度很大,老板脾气也不太好很强势的。(这是事务所的情况)。

但是和国内的区别最大的区别是,这里给我机会,这里的游戏规则更容易玩。客观地来说:

1.我的工作其实对语言要求很高。我英语水平还不错,但肯定不是本地人水平。但是国外给我机会入行了,先是政府,再是事务所。没凭任何关系,入行就靠一封真诚的求职信和简历。入行过后,也从来没有人指责我英语不行,或者认为我外国人做这个工作很奇怪。

2.即使和老板关系不好,我心里也是很从容的,最多是有点不愉快,但不会诚惶诚恐。即使后来闹到HR那里,我也找办法慢慢解决了。因为我对老板有trust,我相信她绝不是要整我。所以我有办法冷静地职业地把事情解决掉。但同时,不影响我外面再去找机会,我不必对她忠诚。

类似的事情放国内,估计很难冷静处理。没有那种很职业化的环境,我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这种事情肯定免不了弄得很难收场,说不定老板还要整我。

我很喜欢国外职场有秩序的氛围,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纠结。

3.同事之间关系很肤浅,但同时也少了很多麻烦。我公司组织的活动参加很少,基本都是去意思意思的,想和同事交往到什么地步,全有我自己决定。

4.请假都是马上批准的。报销费用也很方便。总体来说上班很轻松,很充实。海归求职网-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千岍,大隐于市,小隐于林 跟你去哪个国家做什么事有关

如果是去非洲啊什么的地方援建。。你会发现非洲人比国人懒一万倍。。而且会有各种理由比如斋月啊什么节啊可以停工不干活,一到点就祷告,根本不管你这边是不是水泥刚开包再不搅拌就凝了,任你中方急到跳脚都没辙,然后回国后的感觉就是我们真强大!各种顺眼自豪感满满

但是如果你去日本啊英国啊美国啊什么的,那就。。当然在国外可能又会想念国内各种热热闹闹的夜宵摊啊美食啊跟老板聊开心了还多送你一扎啤酒什么的,其实没有哪里是天堂(什么都好),但有一个地方叫故乡(就算什么都不好也是我家)。

上一篇:敢闯青春演讲稿下一篇:孝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