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自我艺术节班会课

2024-05-17

展现自我艺术节班会课(精选14篇)

篇1:展现自我艺术节班会课

展现自我艺术节教案主题班会

一、教学目的:

1、配合我校举办的以“放飞理想,激扬青春,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

2、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

1、动员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化艺术节当中来。

2、通过艺术节这个平台努力锻炼、提高自己的`全面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

1、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如何引导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到文化艺术节当中来。

2、学生在校,普遍存在羞怯、不自信的心理,如何引导学生克服自身不足,勇敢面对挑战。

四、课前准备:

1、通过各方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

2、通过学习文件材料,了解我校第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各个比赛项目及具体活动时间安排。

3、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动员其参与艺术节的项目。

五、课后延伸:

1、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积极准备参加比赛的材料。

2、对于班级的集体项目,如:“校园组歌大家唱、讲故事比赛等,班级成立研讨小组,由班长负责,面向全班学生征集素材。

3、通过学生上报的参赛情况,了解本次主题班会的收效。

六、活动过程:

1、班长主持作开场白:

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地方,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是我们通往梦想的地方,也是帮助我们通向成功的阶梯和桥梁。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对于同学们的身心发展和提高同学们的全面综合素质非常重要。

2、班主任发言引入主题:

我们学校准备在4月29日家长会,共建和谐校园”,目的是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

3、通过同学们自我发言和相互推荐的方式介绍学生特长。

4、才艺展示

通过独唱、小组唱、讲故事、榕树艺苑,了解同学们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特点。

5、班主任总结性发言

七、总结。

篇2:展现自我艺术节班会课

1、正副班主任齐心协力。为了开好这次班会,我们在会前认真交流意见,做足了各种预案和准备。

2、班会主题切合实际,有助于解决高三学生目前的困惑。在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山大的学习生活中,学会时间管理,犹如雪中送炭、好比迷路的船只看到了明亮的灯塔。

3、紧密联系生活。如:心理指导老师李龙广同志指导下学生的自学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几乎没有能够按期完成,因多种多样的原因和理由被推迟、拖延、中止。还有在上周举行的四市联考文综试卷考试中,有部分学生因缺乏时间管理导致许多会的题目没有时间去做。通过这次班会,张梅娜老师指导同学们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周学习计划。

4、抓住学生心理,激发学生兴趣。首先由生活中学生关注的的事情进行导入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其次设计了时光穿越的活动让学生梦想十年后自己的理想工作符合学生心理认识水平。

5、论据有力,说服力强。张老师用数据给出了拥有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与成功的关系,科学论证胜过千言万语。张老师还运用了行为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指出:21天以上重复做一件事或行为能让人形成习惯。90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一个稳定的习惯等等。

6、活动体验感悟主题。张老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纸将其折成10份,代表100岁的年龄。首先张老师让大家估计自己能活到多少岁,然后撕去多余的年龄。接着再撕去高三以前的时间,再撕去一半纸,因为人的每天用来工作的时间和休息娱乐等时间各占一半。最后每位学生手里握着的只是一片小小的纸片。这就是大家能够用来学习的时间啊!用这么少的时间去努力学习去创造自己未来的漫长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值得啊!通过体验,张老师趁热打铁,让学生谈自己的感悟。这时候很多学生突然间都打开了话匣子一样说个没完:用来学习的时间太少了,我们要充分利用时间实现高效学习;生命诚可贵,时间价更高等等。

总而言之,这是一次成功的班会,这是一次务实的班会。会后我用这样几句话来总结和勉励同学们:

贵在有恒,难在有恒,成在有恒;

想用好三百六十五天,记住用时三字经:计、挤、集。

同样的人生百年,充分利用时间的人,生命密度会更大。其人生也自然厚重、质感。

珍惜时间,不是靠堆积数量来实现的,而是用提高效率来体现的。

听了年轻漂亮的张老师的班会课以后,俺是感慨万端啊:这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后生可畏!后生可敬!

篇3:展现自我艺术节班会课

一、主题的设计

班会课的主题是这节课的灵魂。一节班会课成功与否, 首先取决于这节班会课的主题是否贴近学生生活, 教育的目的是否明确清晰。主题的确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必须是班级学生共同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广泛参与的热情, 同时又必须有一定的深度, 体现班会课的教育价值。这就要求班主任细心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 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如高一下学期, 我们学校照例安排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 在三天的旅行中, 我发现了男女生交往的一些小秘密。这些小秘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有所察觉, 特别是高一下学期刚开学没多久, 我去女生宿舍查寝, 看到我们班几个女生出的板报的主题叫“如果再不相爱, 我们就老了!”。那段时间我也发现班级有好几位女生在偷偷地看爱情小说。针对这一表现突出的情况, 在研学旅行回来的路上我就想好了要召开一次“高中男女生正常交往”的主题班会。在班会课上, 学生一开始觉得话题敏感, 有点害羞, 但后来在一位同学的带领下, 大家整体参与度很高, 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 基本达到共识:青春期的男女同学需要正常的交往, 这对身心发展、性格形成都是有好处的;青春期的男女生互生好感也很正常, 但这并不代表恋爱;男女生交往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在这节班会课后, 心中藏着小秘密的几位同学坦然了很多, 在学习上也更用心了, 后来的考试成绩也证明了这点。

二、内容的设计

班会课的内容非常广泛, 但总体说来不外乎是德育型、美育型、智育型。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班会课, 它的内容素材要生活化, 情感要生活化, 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课堂。”班会课承担着很重要的德育功能, 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 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 因此教育的最终目的也要回归生活。我们学校是寄宿制学校, 住校生的安全问题是头等大事。一天下午上物理课, 班级的一位同学突犯癫痫病。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情, 班上的学生没有慌张, 一位同学立刻跑到办公室向我报告情况, 我也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 同时班级另外四五位同学迅速去请校医,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等校医的那几分钟内, 班上有几位男同学面对突发癫痫病的同学采取了非常正确的急救措施。当天晚上的自习课, 我发现在讲台中间放了一张纸, 上面写着“面对突发癫痫病的病人我们该如何做”, 注意事项标注的非常清楚。这篇文章不知是哪位细心的同学打印的, 我看了真的很感动。这件事后, 我也召开了一次班会课, 在班会课上我高度表扬了班级绝大部分同学遇事不慌张, 紧密团结协作, 帮助同学一起渡过难关。这节班会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团结合作、关爱同伴, 同时我又加了一个住校生安全教育的话题。课后想想, 虽然住校学生的安全教育非常有必要, 但两个内容加在一起有互相冲淡主题之嫌, 既然班会课的主题已经确定, 内容设计就应该围绕主题展开, 期待一次的班会课能解决诸多问题是不现实的, 集中一点使全班同学有更深刻的触动更好, 贪多反而不利于效果的提高。

三、形式的设计

教育不是简单地说教, 有效的班会课往往会比较突出活动性。因为在真实的人际互动中, 受教育者才能更深刻地感受社会情感, 领会社会要求, 当然在活动中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在有关团结协作为主题的班会中, 我组织学生玩“站报纸”的游戏。在同样面积大小的报纸上站的人数最多为优胜组, 游戏结束后报纸也不能有破损。在行动前, 需要组员认真思考, 选择最佳方案和最佳人选。在实施中, 所有参与人员要同心协力, 心往一处想, 劲儿往一处使。这个小活动很受学生的欢迎, 也非常符合团结协作的主题。像类似这样的小活动, 实施起来限制的条件少, 比走出校门参加活动要容易得多, 效果也不错。

除了开展丰富的活动, 班主任也可以借助影像和音效媒体使班会课充满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 从而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提高班会课的效果。如在学生期盼已久的研学旅行之前 (我们班的旅行线路是皖南) , 我利用班会课播放了中央电视台《寻梦徽州》的纪录片, 旨在提醒学生此次旅行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了解徽文化, 不是单纯的娱乐放松。以团结协作为主题的班会课, 我们是在《众人划桨开大船》那铿锵有力的歌曲声中结束的。当然, 多媒体只是现代化教学的一个手段, 我们不能让班会课变成纯粹的视频课、音频课, 合理利用多媒体才能为班会课增光添彩。

四、过程与评价的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够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无论是什么内容、哪种形式的班会课, 只有发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 (也可发动全体家长参与) , 才能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为此, 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放手让学生去做事, 只有全班同学参与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 才能保证实现班会课的教育目标。如5月份的第二个周日是母亲节, 我提前一周就提出要开一次主题为“感恩·母亲”的班会课。我向学生大致描述了我的构思, 学生对我设计的几个环节给予充分完善, 如亲子照片的选用、母亲对孩子说段话、周末两天照顾一枚生鸡蛋的感受, 包括最后课件的制作和班会的主持全部由学生完成。当然我也特别要求亲子关系较为紧张的同学周末两天要认真照顾生鸡蛋 (鸡蛋要随时随地带在身边, 尽量保证不破损) , 让他们体会父母照顾子女的辛苦, 知道感恩。事先我邀请了住在学校附近的几位家长来参加这次主题班会课。整节班会课充满着孩子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坐在教室后面的几位家长也感动不已。通常我们评价一节班会课的主体是班主任和学生, 评价一节班会课的效果是看当时课堂上学生的表现, 其实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 班会课如果有家长的参与, 让家长也明确班主任的教育目标, 那么教育会从课堂上延续到家庭生活中, 学校、家庭形成合力, 教育的效果自然提高。

总之, 班会课的设计, 需要班主任有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 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精心准备,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帮助他们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不仅能使他们不断成长, 同时也能使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何月英.班主任工作艺术与主题班会设计[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0 (1) .

篇4:展现自我艺术节班会课

【关键词】班会课 自我管理 模式探寻

班会课作为巩固的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阵地。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开展自我管理、进行自我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可以提高教师的班级管理效率,减轻教师的班级管理负担。但是从现状而言,乏味的班会课成了教学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合我校研究的四川省重点资助金课题《普通中小学“班会课”课程化建设实践研究》,及自己在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实践经验,谈一谈针对小学阶段如何利用好班会课这块阵地,提高德育效能。

一、现有班会课容易出现的问题

1. 阵地缺失,利用不足

我们的班会课大多由班主任执教,而班主任老师又多兼任了语、数、英等主要学科。更大的教学压力使老师并没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准备班会课,班会课多被上为了“说教课”“批评课”,甚至“文化课、自习课”。这样的班会课对学生来说乏善可陈,德育效能大大降低。

2. 形式单一,脱离实际

当班会课成为班主任的“说教课”以及少数班干部的“表演课”后,其他同学就成了这堂班会课“配角”,缺乏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成了很多班会课的通病。老师和学生间、学生和学生间思想难以得到交流和撞击,更难以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只有在班会课上让全体同学都参与进来,我们的班会课才能真正坚守住德育教育的阵地。

3. 缺乏计划,不够系统

我们的班会课不像语文、数学课那样,每节课都能通过具体的教材载体,对学生进行教育,所以老师们在备课时就很难系统地规划出每一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学缺乏针对性,就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班会课开展的模式探寻

班会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会课不应该是“老师”的班会课,应该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所以,我在班会课中力求探寻着由学生自主开展自我管理的教育模式。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学生自觉主动地把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在内心加以理解和体验,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比较稳定的自觉行为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以学生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班会课模式在我们的探寻下形成。

1. 学生总结——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让学生成为德育工作中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主体。学生通过对班级工作的自我总结,完成自觉监督、自觉落实、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鼓励学生自我指导与自我表扬;也提倡学生自我批评,帮助成长。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在班级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了。班主任老师要巧妙地利用班会课这个平台,让所有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融入班集体,利用集体的力量来建设一个相互帮助的和谐班级。

2. 教师评价——树立榜样,多夸少批

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班会课,班主任都要及时总结,在总结与反思中可以更好地深化教育目标。班主任老师应注意自己的主导地位,把握教育的契机,通过多树立榜样,在班级聚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批评时以谈现象为主,及时总结和深化德育目标,让班会课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

3. 多样引领——丰富形式,及时引领

作为小学生,简单的说教显然不能起到明显的教育作用,所以多样的引领方式也是教师成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力推手。在实践中,我归纳总结了以下几个效果明显的引领方式。

(1)故事引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 生活所自营, 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 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小小的故事往往蕴含着无穷的思想与智慧。运用故事,让孩子在成长历程中得到启蒙。在进行课题研究时,我们搜集了很多有利于德育教育的小故事,并进行了整理分类,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引领。

(2)游戏引领。对于低段学生而言,这是最喜欢的引领方式。比如“长勺喝水”“车轮滚滚”等等。这样的游戏既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又非常有趣味性、教育性,让我们的班会课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3)案例引领。德育即生活。在生活搜集各种鲜活的案例作为对学生的引领。可以是学生身边的鲜活案例,可以是书报、电视上的人物事件。

(4)榜样引领。“树立远大的理想”“从小立志成才”等内容非常的抽象,只有选取一些接近生活榜样的素材,才能与孩子们产生共鸣。所以,在开展班会课时,我们还尝试为孩子们建立榜样的作用。如:抗震小英雄林浩、“神十”的宇航员们……同时,身边的榜样也很重要,如每周的操行评比明星等。

工作中,我们还总结了 “活动引领”“与专家对话”等方式。不管是什么方式,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学生喜欢并乐于接受,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提高班会课的德育效能。

总之,“精心设计班会课,认真上好班会课,积极探索新模式”是我们开展这次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寻求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德育阵地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我们也将继续沿着这个方向研究和探寻。

【参考文献】

[1]邓月珍. 改革班会课管理模式 提升班会课德育效能[J].教育导刊,2010(04).

[2]崔卫东.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0).

[3]孙小凤. 精雕细琢,铸教育之魂——浅议怎样发挥班会课的作用,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4).

篇5:展现自我艺术节班会课

武原中学

在“海盐县首届班会课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来自县不同学校的四位老师的班会课。我的第一感觉是孩子们真的很幸福。毕竟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能这样像模像样上一堂班会课的时候真的很少。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总是以教育为主要目标,以班主任板着面孔说教为主,孩子们期盼的生动活泼,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班会活动为数不多。所以,这些孩子是幸福的,这一次活动将深深烙印在孩子们的心里,成为他们人生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将来的某一天,他们一定还能幸福的回忆起活动中的某些片段。

坦白地说,我小时候没有上过这样的班会课,做了教师以后,也没有上过这样的课,这次学习,才深深领悟到班会课的重要性,在此写下我的学习体会。

一、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主题——认识自我班会课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主题班会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个体在集体活动中受教育,受熏陶,从而提高综合素质。组织得好,对学生的思想转化和良好的班风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主题是班会课的灵魂,确定主题,既要把握学生的实际思想,又要充分领会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

范兢老师、冯燕老师的班会课围绕“感恩”设计和安排整个活动过程,全程体现了对学生心灵、情感的点拨和对学生爱的培养和教育。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有父母的关爱,在校有老师的悉心教导,很多学生就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的。他们对亲情比较麻木,不懂得珍视亲情。他们忽略了自己成长中很多人的默默付出,因此,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默默为他们付出的人,知道自己被别人关爱着,也学会去感恩,关爱别人。

朱丹利老师、王红燕老师的班会课围绕“梦想”设计和安排整个活动过程。现在,很多中学生缺乏梦想、缺乏人生目标的现象。在物质更加丰富的时代,很多家长代替包办,孩子们就有可能形成思维定式,认为一切优越条件都是他们理所当然享有的,他们的未来也都是被父母规划好了的。而班会课正唤起了他们内心对梦想的渴望。

这四堂班会课主题明确、贴近学生,一课一得。

二、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重塑自我好的主题班会必须有好的形式来表现。为了“体会爱”,范老师设置了“晒晒我的幸福照”的活动,冯老师设置了“你了解爸爸妈妈吗?”的小调查;为了“理解爱”,范老师使用了“爱的天平”,冯老师则用了自己班级的家长“写给孩子的信”。为了“找梦想”,朱老师引用名人励志故事,王老师指导学生理解青春的含义;为了“抓梦想”,朱老师设计了“抢梦想”的小游戏,王老师则以一段视屏“一个小女孩的梦想”指导学生一步步接近自己的梦想。

三、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完善自我德育专家詹万生认为在德育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双方都要尊重对方的主体地位,只有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教育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德育实践证明,只有让儿童正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才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才能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

班会课给了学生一个平台,还是个锻炼人才的好地方!主题班会气氛活跃,同学们踊跃参与、互动、兴致很高,较好地达到教育熏化的目的!其中巧妙穿插了选择题、小调查、游戏、交流、朗诵、宣誓„„非常新颖,台上台下互动性强,在场的老师被感动、被逗笑、被感染。四位老师教学设计环节循序渐进,有感性体会到理性反思;巧妙地设置有趣的活动,激发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非常好的利用了多媒体音频和视频创设情境,激起了孩子心中隐

藏的情感和隐秘的想往,真实的表达、感悟,做决定。学生在开完班会后能够明理,思想认识加强。

四、我的反思四堂精彩的班会课悄然落幕,让人意犹未尽。我留下了这样的思考:首先,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班会课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心育是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德育与心育是亲姐妹,谁也离不开谁。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相应学科教学的业务水平,还要有较强的心育能力,即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能力,心育的实施同样要讲究科学性。把握好德育与心育的科学性,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其次,“感恩”话题重在感性认识,理性反思,课上到这里,总觉得还需要做些什么,我想班会课能留作业吗?而关于“梦想”应有浅层的感性体验,也要有深层的理性思考和规划。学生制定,规划自己的“梦想”时都按照老师要求的做了吗?教师并没有做出恰当的评价和再指导。“梦想”成为“理想”如何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统一呢?这便是我不成熟两点的反思。

篇6:展现自我艺术节班会课

一、活动目标

“学会表达,展现自我”主题班会,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二、活动过程

主持人:“只有努力,一切皆有可能;相信自己,终能创造奇迹。”“学会表达,展现自我”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第一环节:袒露心声,我自信

、歌曲《隐形的翅膀》,2、歌曲《童年》

3、全体朗诵诗歌——《拥有自信》。

主持人甲:自信,是人们成就伟业的先导。

主持人乙:自信,是对自己能力的充分估量。

主持人丙:自信,是一种来自心底的无形力量。

主持人甲:自信如笔,书写出我们人生成功的篇章。

主持人乙:自信如光,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主持人丙:自信如火,燃起了我们心中希望之光

男同学:有了自信,我们就没有跨不过的难关。

女同学:有了自信,我们就没有越不过的沟梁。

男同学:人生路上,有平坦,也有坎坷。

女同学:成长途中,有欢乐,也有忧愁。

男女同学合:拥有自信,我将赢得胜利。拥有自信,我将创造奇迹。拥有自信,我将超越极限。拥有自信,我将超越自我。

第二环节

露一小手,我能行

、歌曲《最美的太阳》

2、诗朗诵《老师您辛苦了》。

3、朗诵《赞校园》

三、活动结束

同唱班歌《明天会更好》

篇7:主题班会-班会课教案

第一周主题班会

策划:

主持:

指导:班主任

教育目标:认识到说规范语言的重要性,提倡说普通话;

普通话是我国法定的通用语,推广普通话也是我国宪法和通用语言文字法所规定的基本国策,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全民普通话的应用水平,使普通话这一民族共同语言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班会课过程与主要内容:

1、了解生活中的普通话不标准所造成的笑话及误解,请同学们积极参与,举例,总结出结论“规范语言,可以更好的方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从而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同学演小品,普通话不标准造成的误解。

3、认识到规范语言的重要性,所以倡议积极说普通话。说普通话大赛,读绕口令,看谁说的有快又标准

4、挑错别字,挑流行歌曲中的错别音。

5、听流行歌曲“中国话”。

6、提出倡议,认真说普通话的重要性。

篇8:浅谈班会课

一、班会课的主题和目的

我认为:班会课的主题就是班会需解决的中心问题。班会课主题的确定, 既要依据学生的中心工作, 又要服从于班级的共同努力目标。避免主题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也就是说:班会课的设计和活动过程, 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意识、有范围、有层次的构思, 使工作有一定的计划和针对性。例如:我校每个年级每个学期都有一个主题, 并围绕主题精心设计一系列活动。初步突出“做一个合格中学生”, 侧重开展“学习规范、遵守规范”活动和社会公德教育;初二突出“迈青春第一步”, 侧重开展生理、心理及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和竞争意识;初三突出“做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侧重开展振兴中华, 立志成材教育, 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并且为了适应新时期学生的特点, 应采用他们乐于接受和易于表现的形式来表现主题, 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之中, 以达到教育之目的。

二、班会课的内容及形式

(一) 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

中学生的思想、心理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为了适应新时期中学生的特点, 常引导他们谈理想、谈趣问, 以文明礼貌教育为突破口, 抓好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公民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是一面旗帜, 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所以,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就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 也是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任务和重要内容。鉴于这一点, 可利用班会课, 开展“读爱国书, 唱爱国歌”活动, 举办关于雷锋精神的对话, 关于孔繁森事迹的讲, 并及时表彰身边的好人好事, 不断激发同学们的好强进取精神。

(二)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素质教育要求面对每个学生, 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离不开好的学习方法。而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掌握, 除了靠学生自己的摸索和实践, 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训练。鉴于这一点, 我们常利用班会课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学习方法专题讲座或咨询, 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 让各科科代表或成绩优秀生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 这样, 久而久之, 大部分学生都会悟出道理, 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全体学生学习成绩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三) 对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

学习上的差生和违纪生是影响教学成绩的重要因素,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要想转化, 先要感化”, 我校召开了“讲清一个道理, 纠正一个缺点, 教育一批学生”述职报告会, 后进生的转化经验交流会。在班会课上可用一批名人成材的事例鼓励后进生。这样一来, 使这些学生充满了信心, 收敛了任性的脾气。我们知道: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相信:爱是教育的重要力量, 爱心是成功的基础, 耐心是成功的保证。我常利用班会课, 认真总结上削工作, 安排本周工作。先小组座谈小结, 然后值周干部宣传上周“班务日志”, 公布素质教育量化考核分值, 肯定成绩, 指出问题, 以促进学生优良思想品质的形成, 以推动班级工作顺利进展, 进而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总之, 开班会课的形式不拘一格, 如:说教式、演讲式、讨论式等。可由班主任开, 学生干部开, 必要时家长与师生同开;可针对一件事情开、针对一位同学开;也可针对一种观点开、针对一种社会现象开;可用一种形式, 也可多种形式结合, 以达到最佳效果为目的。

三、班会课的检查和评比

篇9:展现自我艺术节班会课

主持人:甲——黄上庭(班长) 乙——管庆菊(团支书)

设计理念

针对在实施自我管理实验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缺乏自信心、少数同学缺乏上进心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活动,引导他们从小树立信心,事事不甘人后,勇于探索,形成“我能行”的健康心理。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2.通过训练逐步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3.指导学生学习培养自信心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建立自信的方法。

教学方法:角色表演、分组讨论、集体活动。

教学过程

一、开场白

同学们,我们现在身处校园,有时感觉不到,其实,如果静下来想想,压力就是潜移默化地存在的。有些人选择了逃避,那么接下来就会是沉沦、堕落;而有些人选择了去面对,去奋斗,怀揣希望,创造未来。实际上,任何的彷徨与迷茫,都来自于我们对未来的不确定,对自己的不自信。

虽然,自信,不一定行;但是,不自信,一定不行。在任何时候,人往往是在自信的状态下,发挥最好,做得最棒。如何建立自己的自信?我想,我们更多的应该是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在平时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更“有料”。

二、自信的重要性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多媒体展示)

A.爱迪生曾经尝试用1200种不同的材料做白炽灯泡的灯丝,都没有成功。“你已经失败了1200次了。”有人这样对他说。可是爱迪生不这么认为,他充满自信地说:“我的成功就在于发现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他并没有放弃实验,而是继续努力,最终找到最适宜做灯泡的灯丝,获得了成功。

B.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反对教皇宣扬的地心说,受到了罗马宗教裁判所的审讯,当法庭宣判他“有罪”之后,伽利略却仍坚持说:“不管怎样,地球仍在转动!”我国古代伟大史学家司马迁遭受奇耻大辱的腐刑之后,他依然满怀信心,热情洋溢地撰写《史记》,终于用15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巨著。

C.居里夫人凭着对自己科学假设的坚定信念,在艰苦的条件下从几吨沥青中提炼出一克的镭。

三、分小组对自信的重要性谈体会

通过以上由远而近,由名人到身边的同学等几个例子让同学深深体会要成功首先要自信。

过渡:大家知道了自信的重要性后,就要懂得判断自己是不是一个自信的人。

四、自信的表现:“谁是自信者?”(多媒体)

大家先看一个小小的表演,看有什么启发?

学校准备举行美文朗诵比赛,我们班有很多能读善诵的同学,请他们在这里表演一下吧。

主持人:小A,你这么能读善诵,能为我们来一段吗?

A:(自卑地)哎哟,我哪能行呢,不要叫我出丑啦。

主持人:班上的同学都很喜欢你的朗诵呢。

A:这是他们抬举我罢了,我哪有那么好的才能,而且我也没有这个胆量,你还是放过我吧。

主持人:那我也不勉强了。小B,你也很出众,你愿意为我们作表演吗?

B:哎,谢谢你的称赞。有机会让我在班上表演我当然乐意啦,而且这也是班集体的一份责任。我会尽力而为的!

主持人:谢谢你的支持。小C,你愿意参加表演吗?

C:表演是我的强项,班上我认第二还有人敢认第一吗?

主持人甲问同学们:“表演中的A、B、C分别是什么心理的表现?”

同学们答:“A是自卑心理,B是自信,C是自大心理的代表。”

多媒体总结:

自卑——过低地评价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

自大——过高地评价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自信——恰当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

过渡:现在大家基本能判断自己是否一个自信的人,如果不是的话,如何着手建立自己的信心呢?

五、建立自信的方法

1.认识自己的优点、能力和特长

活动一:填写下面空格——“我得到了别人的大拇指”

初一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成功事件),得到了_____________的大拇指,我心里感到_______________。

初二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成功事件),得到了_______________的大拇指,我心里感到________________。

初三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成功事件),得到了_______________的大拇指,我心里感到_________________。

2.感受别人的欣赏

活动二:“直击优点”

要求:组成4人小组,先找一个同学作为对象,其他三个同学轮流说出他的优点、能力和特长,直到四个均被“击”为止。可根据表现“我的优点”的项目给每位同学指出优点,并写在“他人评价”一栏。

3.多尝试成功的体验(多媒体展示)

4.充实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多媒体展示)

结束语:

总之,每个人身上总会存在优点,存在某些过人之处,如果你懂得保持自信,确定适当的目标,付出真正的努力,满怀信心地向目标一步步行进,成功将会是属于你的。请记住:“天生我才必有用!”

篇10:正视自我主题班会

主持人:马天元

开场白:在当今人类社会中,能够正确地对待自我,尊重他人的情感与思想,善于其他人合作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我们中学生也应该具备这些心理素质,但是,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由于不善于正视自我尊重他人,与他人团结合作,我们会经常和同学们发生摩擦,烦恼也会伴随在身边。我们今天就针对同学们的这些问题来探讨和解决,让我们的班级更加和谐温馨。下面我宣布一年七班以《正视自我,尊重他人,团结进取》为主体的班会现在开始

现在我们来针对正视自我的问题来做一个小游戏,找来六个同学,分成两组,由体委来下达口令,如果有同学转错了,则要给大家鞠一个躬,并说:对不起,同学们,我错了。如果不想这样做,就被视为犯规

问题:通过刚才的游戏,大家有什么感想,你明白怎样正视自我了吗?

在做完这个游戏后,同学们明白了正视自我的含义和重要性,但是我们必须要在能够正视自我的基础上建立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别人合作。我准备了一个小游戏,一共需要十二名同学,一共分为两组,我会发给每组三十个小纸片和两个订书器,同学们需

要在三分钟以内将这些纸片两两相接,并且把这些订好的纸环套成一个大圈,然后六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一圈,不许用手,将这个大纸环传送一圈,用手来传就被视为犯规。

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刚才的游戏中,最不可缺少的是什么

问题二:我们的实际生活其实也和这个套纸环游戏一样,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又该怎样与人相处呢?

篇11:班会自我介绍

我弯弯的眉毛像小船,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樱桃小嘴,一头乌黑的长发,喜欢盘头,扎马尾辫,是一个很苗条的小家伙。

我喜欢吃水果,我的爱好是跳舞,绘画,我的优点是“不骄傲”我的缺点是“胆小,说话声音小”,我喜欢的体育运动有跑步,跳绳。

篇12:认识自我主题班会

七年级11班

一、班会目的:

1、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正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2、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我们学会自我认识。

3、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同时让他们看到自己与理想自己之间的差距;并引导他们怎么去实现理想的自己

4、教会他们懂得赞美别人,懂得发现别人的美;同时加强他们同学之间的关系。

二、班会主题:认识自我三、班会时间:2012-3-31

四、班会准备

1、学生每人准备四张纸

2、准备几个具有教育意义的事例

五、班会主要流程

1、导入

2、现实的我3、理想的我4、他人眼中的我(1)、你猜我猜

(2)、戴高帽活动

5、朗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选择的路》

五、班会形式

故事,话题探讨,六、班会过程

导入:

教师:我们今天的主题班会是“认识自我”,而“认识自我”这句话是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而它也是很多哲学家所要探讨的问题,也许有的同学会说;老师,我当然认识自己,我的名字是某某,出生在哪里,今年几岁等等,而今天我们主题班会认识你自己,不是简单的认识自己的表面的东西;下面为了测试同学们有没有认识自己,下面老师出个谜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

学生:

老师:谜底是人。这个是来自古希腊神话的谜语;而早晨相当于人婴儿时期,中午相当于青年或中年时期,傍晚相当于人的老年,而这个谜语主要告诉我们人要认识自己。那同学们怎么认识自己呢?下面我们要分为三个部分认识自己。那就是现实的我、理想的我、他人眼中的我。

进入新课:

主题班会第一个环节:了解现实的我现实的我究竟是怎么样的,这个我们同学自己最了解了;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白纸,对折一下,然后在这边写下现实的我;写

出10条“我是一个……的人”。(写出自己的独特之处、真实;优点或缺点;精力旺盛、热情、沉着冷静、求知欲强、遵守纪律、善于思考、细心、大度、爽朗、谨慎、诚实、害羞、有礼貌、乐于助人、可靠、快乐懒惰、有进取心、整洁)

总结:或许有些同学现实的我是勤奋的,是积极的,热情的;也有的是懒惰的,意志力不坚强的,消极的;总之,不同的同学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同的展示;

第二环节:理想的我;

现实的我是这样的,或许有些同学对现实的自己不满意,觉得不够完美;那好,那我们把纸对折,在下面写下你希望的理想的我是怎么样的;也就是理想的我。

(要求、可以写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自己的性格怎么样,自己的梦想,)

对比:现实的我和理想的我教师:同学们看看刚刚写下的现实的我和理想的我;然后比较一下;看看现实的我和理想的我差距在哪里;

思考讨论并回答:怎么样克服自己现实中的缺点,朝着理想的我发展。(思考一下)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怎么样才能克服自己现实中的弱点,然后让自己朝着理想的我发展:

1、寻找病因:了解自己“现实中的我”缺点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

2、针对性的对自己的缺点进行克服;例如学习不好,这个需要努力;意志力不坚强的;需要锻炼自己;自卑的,需要树立起信心,懦弱的,需要勇敢;

3、严格要求自己,如果做不到可以请别人监督;

4、要有相信自己能够克服缺点; 第三个环节:他人眼中的我1、(你猜我猜游戏)现在我们玩个游戏,请同学们在下面用一张白纸写出自己最明显的特征或者特点(例如衣服、身高,爱好等等),不要写名字,等下看看其他同学能不能根据这个特点猜出来是谁?大家先在下面想想自己有什么明显的特征,然后写出来,写完之后由组长收好交上来给我。

请一个同学帮忙老师读出,让其他同学猜猜抽到的这个同学是谁。

教师总结:刚才老师说到的这几个同学,大家都很了解,说明大家平时同学之间的交流很密切。相互了解很多。而猜不出的同学可能提供的信息量很少,或者同学之间沟通还不是很密切,这个需要我们要多注重和同学的交流与沟通。

2、戴高帽活动;

所谓戴高帽活动就是要求我们要学会赞美别人,发现别人的美;它来源一个故事:有个京官要到外地去任职,离京前去和他的老师告别。他的老师说:“外面的官不容易做,应当谨慎些。”那人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逢人就送他一顶,应当不至于有关系不融洽的人。”老师生气地说:“我们以正直的原则侍奉上级,给别人做事,为什么需要这样呢?”那人

说:“天下像老师您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能有几个呢?”老师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那个人出来后对别人说:“我原来有一百顶高帽子,现在只剩下九十九顶了。”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了吗?

现在我们也要戴高帽,请同学们各自准备两张纸,也就是两张高帽;一张纸写赞美同桌的,也就是这张高帽是给同桌的;另一张纸是写给你最想给的那个同学;然后写完就交给你那个同学;看看我们班谁收到的高帽多呢;如果谁收到高帽多,老师有奖品的;

总结: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了解了现实的我、理想的我、他人眼中的我;,现实的我是怎么样的,也许有的同学是勤奋的,也有的是积极的,但是也有意志力不强,消极的等等,总之现实的我们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从这点可以告诉我们,要包容别人的缺点,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同时;现实的我总是和理想的我有差距,怎么消除这个差距呢,这个就需要我们去努力,逐步逐步的把缺点转化为优点,把不好的习惯改过来。最终实现理想的我。而他人眼中的我,告诉我们要注意同学之间的关系,多与同学交流沟通。在同学中树立自己一种良好的形象,并且要多赞美别人,多发现别人的美,第四环节:大家一起大声的朗读语文课本中的《假如生活欺骗了

你》《未选择的路》

总结这次班会:我们这次的班会主题是认识自我;

教师(总结):认识自我,就是要客观地评价自己,既不高估自己,也不贬低自己。

认识自我,就是要认识自己的优势、劣势、自己的与众不同和发展潜力。

认识自我,就是要认识自己的生理特点,认识自己的理想、价值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心理特点。

篇13:头脑风暴席卷班会课

关键词:头脑风暴,班会课,异质分组

班会课是班主任班级工作的重要一环, 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如何上好班会课, 是班主任应该经常探索和反思的一门艺术。经常有班主任会利用班会课的机会探索如何使班会课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教师发现人才的好时机, 师生交流沟通的好机会, 实施道德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头脑风暴的特点是让参与者敞开思想, 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将这种创新模式运用到班会课, 就可以使班会课更好地实现其教学目标。

一、头脑风暴概述

1.概念

所谓头脑风暴 (Brain-storming) 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 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而言的, 现在转而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 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

1941年, 亚历克斯·奥斯本, 一个广告总经理, 提出了帮助激发观点产生的规则。他在找寻把自由赋予人们思想和行动以激发产生新观点的规则。他把头脑风暴描述成一个小组试图通过聚集成员自发提出的观点, 以为一个特定问题找到解决方法的会议技巧。他提出了如下规则:①没有对观点的批评;②追求观点的数量;③在彼此的观点之上建立新观点;④鼓励狂热的和夸张的观点

他发现, 当遵循这些规则的时候, 更多的观点就会产生, 而且更多的新颖观点带来了更多有用的观点。

现在头脑风暴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学习生活实践, 而将其引入班会课课堂启发学生发散思维, 拓宽思路, 培养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2.特点

(1) 较强的实用操作执行价值。

依据班会课所要讨论的主题,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自由讨论, 讨论过程不加干涉, 然后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评价, 得出结论, 无需额外的负担和程序。

(2) 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

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 独立思考和个性发言能有效激发学生灵感, 更加自信, 发现自己居然能如此有“创意”。

(3)

在思想碰撞中感受团队合作的智慧, 有利于增加团队凝聚力, 增强团队精神。

二、头脑风暴在班会课中的应用

1.准备工作

(1) 确定议题。

一个好的头脑风暴法从对问题的准确阐明开始。班主任必须在班会课前确定一个议题, 使参与班会的学生明确通过这次会议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同时不要限制可能的解决方案的范围, 比较具体的议题能使学生较快产生设想, 从而使班主任较容易掌握。

(2) 准备资料。

如预先收集一些与主题相关的资料供学生参考学习, 以便于学生了解与主题相关的案例和发展动态。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在讨论时盲目不知所措, 导致学生的发言毫无目的性。

(3) 布置场地。

开班会课的教室可作适当布置, 可打破常规的行列座位方式将小组课桌排成圆环形或星形等不规则形状, 甚至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组合排布座位方式。

(4) 划分小组。

课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一般以2~8人一组为宜。班主任分组时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 以实现“组内合作, 组间竞争”。通过“异质”分组将小组内智力水平、情趣爱好、身体素质等方面不同且互补, 小组成员的多元化为激发主体能动性, 生生间合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5) 明确分工。

要推定一名主持人, 各组设1~2名记录员。主持人在头脑风暴开始时明确讨论的主题和纪律, 在讨论中启发引导。此项任务可由班主任承担, 即由班主任担当主持人。各小组记录员应将组员的所有设想及时编号, 简要记录, 一目了然。记录员也可随时提出自己的设想, 而非单单负责记录工作, 冷眼旁观。

(6) 规定纪律。

在讨论前可结合头脑风暴的原则规定几条纪律, 要求学生共同遵守。例如各组员应集中注意力积极投入, 不可消极旁观;切忌私下议论, 影响其他成员思考;发言要符合主题, 开门见山, 不必客套和过多的阐述;组员之间相互尊重, 平等相待, 切忌相互褒贬等等。

(7) 掌握时间。

讨论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 若时间太短讨论时难以畅所欲言, 太长则容易重复发言, 产生疲劳感, 影响效果。

2.讨论原则

为使参与学生畅所欲言, 互相启发和激励, 思维碰撞, 达到较高课堂效率, 学生讨论时必须严格遵守下列原则:

(1) 禁止对他人进行批评和评论, 也不要过于自谦。

对组员提出的任何想法都不能进行批判、阻拦他人发表见解, 即使自己认为是幼稚的、错误的, 甚至是荒诞离奇的设想, 也不得予以驳斥;同时也不允许进行自我批判, 作为主持人的班主任要注意调动每个学生组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防止出现“独断专行语句”。

(2) 集中讨论的主题目标, 追求设想见解的数量越多越好。

在班会课讨论过程中, 只要求成员提出设想, 越多越好。参与讨论的每个组员都要在短暂的时间多思考, 多提自己的设想。在此过程中对于设想的质量问题, 没有强制的规定和要求, 可留到课后的处理阶段去代定和讨论。

(3) 主张独立思考, 不允许私下交谈, 以免干扰别人思维;提倡自由发言, 畅所欲言, 异想天开。

会议提倡自由奔放、随便思考、任意想象、尽量发挥, 主意越新、越怪越好, 只要它能启发人得出好的观念。

(4) 平等对待每个成员及其见解和设想, 各种被表述的设想将全部由记录员记录下来。

每个成员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放松思想, 让思维自由驰骋, 大胆地展开想象, 尽可能地标新立异, 与众不同, 提出独创性的想法。

3.设想的评价和处理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 班主任在班会课后往往能获得大量与主题有关的设想。头脑风暴的优化组织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对已获得的见解和设想进行有效地整理, 分析, 以便对选出的创造性见解设想加以开发实施。班主任先与记录员一起应设法收集各小组在讨论中产生的新见解设想, 以便进行评价处理。设想处理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专家评审, 可邀请其他班主任及部分学生代表若干人一起对以进行初加工的设想进行二次处理。另一种是二次会议评审, 即由所有头脑风暴的参加者共同举行第二次会议, 集体进行设想的评价处理工作。从中筛选出有价值, 尤其是有独到见解的供学习生活中采纳利用。

三、头脑风暴后的启示

1.班主任主持技巧

(1) 整个头脑风暴过程中, 班主任充当主持人的角色, 要想高效组织和开展头脑风暴, 就必须懂得各种创造思维和技法, 课前要积极学习头脑风暴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向学生宣布讨论过程中应严守的原则和纪律。作为主持人要善于激发各组成员积极思考, 善于调节气氛, 使场面轻松活跃而又不失跌宕。

(2) 班主任要有效开展头脑风暴, 就要以赏识激励的词句语气和微笑点头的行为语言, 鼓励各组成员多出设想, 如说:“对, 就是这样!”“太棒了!”“好主意!这一点对开阔思路很有好处!”等等;而禁止使用:“这点别人已说过了!”“实际情况会怎样呢?”“我不赞赏那种观点。”等等;

(3) 根据讨论主题和实际情况需要, 引导成员不断掀起一次又一次脑力激荡的“风暴”。讨论过程中万一遇到出现暂时停滞或众人皆沉默时, 可采取一些措施, 如休息几分钟, 听歌曲、唱歌、喝水等皆可, 之后再继续进行;或主持人准备额外的资料如漫画等供学生放松。

头脑风暴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就特定主题集中注意力与思想进行创造性沟通的方式, 无论是对于学术主题探讨或日常事务的解决, 都不失为一种可借鉴的途径。如果想使头脑风暴保持高的绩效, 必须每个月进行不止一次的头脑风暴。头脑风暴法是一种生动灵活的技法, 应用这一技法的时候, 完全可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时间、地点、条件和主题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有所创新。把这种新思维创新模式应用到班会课中, 以使传统的“说教”为主的班会课成为学生放飞思绪, 驰骋想象的训练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尝试呢?

参考文献

[1]柳栋编译.“头脑风暴”集体自由讨论专题, 惟存教育

篇14:班会课“变脸”

但是,我逐渐发现,在这正常化的背后,学生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感染和教育。这班会课很多时候流于形式了。就在这时,我发现学生很喜欢偷偷地将一些娱乐杂志拿回班级分享,每次看我来了,就马上藏起来。还有同学将一些流行歌曲、热门电影的经典对白都抄在书本或笔记本上,课余时间还经常交流。影视作品覆盖面广,普及性强,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也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冲击。我确定了班会课的新方向——引进影视作品,进行德育渗透教育。

第一阶段: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关注现状及问题研究

我设计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答式调查问卷:你喜欢我们现在的班会课吗?你觉得从中受到的教育和启发大吗?你喜欢看哪些影视频道的节目?你喜欢看哪些类型的影视作品?如果老师将影视作品引入班会课,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想法?

回收的问卷100%是有效问卷。70%的同学不喜欢常规班会课,他们觉得像唐僧念紧箍咒,烦闷枯燥。也有20%的学生喜欢上主题班会,他们觉得参与其中,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有所增强。但大多数认为他们只是无奈的观众。几乎90%的学生观看的电视频道为本港台和翡翠台,喜欢的多为港台或韩国的明星。对班会课引进影视作品,他们100%的赞同。结合个别访谈,我得知学生比较推崇港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所以对老师“专制”和班干“当权”的班会课形式很反感。

第二阶段:班会课引进影视作品的开发研究

1. 选择、分类、归纳优秀影片

励志篇:《冲出亚马逊》《阿甘正传》《美丽人生》《放牛班的春天》《辛特勒的名单》

亲情篇:《和你在一起》《暖春》《我的兄弟姐妹》

爱情篇:《早熟》《泰坦尼克号》

学习篇:《一个都不能少》《花季·雨季》《上学路上》《双飞燕》

黄赌毒篇:《纸飞机》

爱国革命教育篇:《地雷战》《地道战》《开国大典》

哲理性小故事:《老鹰教小鹰》《管道的故事》

2.结合实际,整合资源,制定方案

恰巧当时镇里举行电影《纸飞机》观后感征文比赛,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将影视作品引入课堂不应是简单的一看了之,应将“看、悟、议、写”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影视作品的德育作用。结合学校的每月德育教育重点,我决定每月集体欣赏一部优秀影片,除了班会课,还可选择活动课观看。电影中涉及政治或历史的相关话题的,还可请政治或历史老师协助展开最后的评和议。

第三阶段:分阶段赏析优秀影视作品并进行思想教育

考试失利后,班级学习劲头直落,我适时播放了《阿甘正传》。智商只有75分的阿甘,从特殊学校学生,到橄榄球健将,到越战英雄,到虾船船长,到跑遍美国……事实上,阿甘并没有远大的理想,他失去的也很多,但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心中只有一个目标指引着他,他也只为此而踏实地、不懈地、坚定地奋斗。最终,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躯,达到了许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许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他对生命的执着,对生活的希望,对信念的坚持,深深感动了学生。大家说:“阿甘跑得动,我们也绝不能认输!”很快,班级又掀起了学习的热潮。

《暖春》是一个平实而感人的故事,孤儿小花被农村老爷爷收养了,老爷爷的儿子和儿媳却不喜欢这个孩子。小花用她的善良、勤劳感动了儿子和儿媳,他们终于拥抱在一起。在影片的放映过程中,很多女生都不住地掉眼泪,有的男生也偷偷抹眼睛。不需言语,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不知不觉受到了很好的感恩教育。

有一段时间,班上盛传某某某“拍拖”,家长也打电话来询问情况,班级里有蠢蠢欲动之心的不在少数,怎么办呢?我想到了《早熟》。于是不动声色地播放这部影片。恋爱的开端总是很浪漫的,看着傻傻的男主角追求女主角时,学生们总忍不住微笑。故事很快发生了转折,女主角怀孕了,可是,下一步该怎么做?他们知道一切都无法回头了,最终被迫私奔。两个都是孩子,一切都不容易啊。他们都不会做饭,每天吃罐头食品。男主角出去找工作也难,做的都是苦工。因为工作强度太大,他连筷子都拿不稳。看到后面,学生们都沉默了。我知道他们开始深切体会到了浪漫爱情中所包含的重大责任。紧接着,我又马上筹备了主题班会“莫让你的爱情之花过早开放”,强调了早恋的危害,鼓励学生将精力放在学习上,他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努力为将来的爱人创造美好将来,不能像影片里的男女主角那样,连基本的生活问题都不能独立解决。活动过后,早恋之风沉寂了。

班会“变脸”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很高,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活动中去。他们的行为也悄然发生着变化,窄裤腿不见了,不文明语言消失了,不完成作业的也越来越少了,变得喜欢读书了,审美水平和文学素养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上一篇:浙江省司法鉴定协会下一篇:中秋节小学生作文方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