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工作人员制度

2024-04-26

市场工作人员制度(精选6篇)

篇1:市场工作人员制度

市场人员管理制度

总则

第一条 制度目的为加强市场人员监管,规范市场人员的行为,提高市场人员的工作效率,充分调动市场人员的市场开拓能力和市场发展潜力,创造良好的市场业绩,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 使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市场人员

第二章业务人员出差管理

第三条 每周日晚21:00前,根据公司市场运作整体规划要求,认真计划下周管理区域市场的主要工作内容,并向销管中心报送《行程周报》,督查专员根据《行程周报》对市场人员的行程进行监管,不按照《行程周报》所填日期到达市场者,发现一次扣罚当日的补助和工资,达两次者即予开除。

第四条 出差期间,应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开展各项工作,遇有行程计划变动,电话向大区经理请示,经同意后报督查专员后方可改变行程,无正当理由,擅自改变行程者扣除当日所有出差补助及当日工资。

第五条 市场人员到所属市场后,不得随意跨区域,如特殊情况事先通知公司,公司领导允许后方可。

第六条 市场人员不得借出差或回公司之机借道回家,如违犯扣罚当天出差补助及工资,达三次者作开除处理。

第七条 总结本月计划完成情况,和市场操作得失成败,书面形式《月度工作总结》,于每月最后一日交至销售部及销管中心。

第八条 差旅交通票据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理粘贴,并绘制《出差行程路线图》和《出差费用汇总一览表》,在其中注明日期、交通费用,在表格中填写天数、出差补助、车船费等金额,交销管中心审核票据。

第九条 出差票据报销要求一次通过,一次不能通过者扣罚50元,两次不能通过者扣罚100元,依次类推。

第十条 出差和回公司必须机打票,到达市场第一站之后第二站也必须机打票(例、公司—郑州—许昌,必须机打)如回家直接出差的票据也必须机打票,否则扣除两天补助。

第十一条 严禁弄虚作假,发现者一律按票额的10倍罚款。

第十二条 未按照以上管理要求及时办理,或有票据问题,视情况严重性给予处罚。

第十三条 对督察部查岗不配合,辱骂、恶语相向甚至诋毁者,视情况轻重处罚100—500元。

第十四条 差旅费用标准另见公司相关规定。

第三章考勤管理

第十五条 市场人员每月可带薪休假2天,如需休息需提前告知督查专员,休息期间只有工资没有差旅补助。

第十六条公司现阶段实行报岗及查岗相结合的考勤管理制度,市场人员需每天早上九点前用所在市场当地固定电话向督查专员报岗(报岗电话:0374—5578122),未按规定时间报岗的视为旷工,扣罚当天工资和差旅补助并通报批评,如查岗发现弄虚作假者扣罚3天工资和差旅补助并通报批评。

第十七条 婚、丧假: 婚丧假期一般为3-5天,由本人填写《请假单》,经大区经理签属意见后,报销售总监批准,交公司销管中心,按婚(丧)假处理考勤。

第十八条 病假:按下列审批程序办理请假手续。

①请假1天以内的(含1天),由大区经理签署意见后报销售部经理批准;

②请假1天以上由大区经理签署意见后,报销售部经理批准;

③大区经理的请假无论时间长短均须报销售经理批准。

以上假条必须交公司销管中心备案(以上特殊情况可由上级领导认同后,事后补签)。

第十九条 事假:每月不得超过3天,回公司开会、培训期间,一般不许请事假。若确因家庭直系亲

属患病等原因需请假的,按下列审批程序办理请假手续。

①请假1天以内的,由本人申请,经大区经理签署意见后,报销售部部经理批准;

②请假1天以上者,由本人申请,经大区经理签署意见后,报销销售部经理批准。

以上假条必须交公司销管中心备案。

第二十条 市场人员的各类假期已满时,应及时向督察部销假,并按规定上班或出差,否则按旷工处理,若需续假的,应由本人提出申请,销售总监批准后,交公司督察部按事(病)假处理。

第二十一条 凡不按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请销假手续的,按旷工处理。

第四章通讯管理

第二十二条 手机必须在早8:00—22:00保持畅通。未按规定开关机或其它原因手机无法联系、不接听公司电话者每次扣罚20元,以上情况月累计超过3次者加重处罚。

第二十三条 手机更换号码后,未及时通知客户,有客户向公司询问电话号码的,每次扣罚20元。

第五章 经销商库存管理

第二十四条 经销商保持安全库存,即可保证市场产品供应不断货丧失销售机会,又可防止产品积压造成损失和市场遗留问题。

第二十五条 各市场人员应随时掌握经销商的库存,并按照产品淡旺季规律,指导客户控制合理库存量。

第二十六条 对于客户老龄产品库存(货龄超过1个月的产品和跨月日期产品),应及时协助分销,必要时应加大促销力度,以免造成更大损失和市场遗留问题。

第二十七条 每周按时准确向公司传报《经销商进销存周报》,以便公司监控和分析整体库存为公司制定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

第六章报表传递管理

第二十八条 凡未及时填报传递的,每次扣罚20元,填报有误或项目不全的,每次扣罚10元;经检

查有弄虚作假的,每次扣罚30元。

第七章管理规定附则

第二十九条 市场部、销管部、督察部针对各自职责,对以上条例监督实施,由督察部负责考核。第三十条 对于以上条例连续、重复触犯同一条规定的处以双倍金额的罚款,同时区域经理触犯条例,销售经理要负连带责任,连带奖罚均为30%。

篇2:市场工作人员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市场部工作流程,树立公司专业的专业形象,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市场部所有成员。

二、市场部工作职责

第三条 市场部相关信息的收集

1、全国相关医学学术会议的召开信息,信息应包括:

a、会议的时间、地点、主题;

b、与本公司产品相关连的专题内容及相关医疗器械的厂家信息;

c、市面上竞争对手或潜在相似竞争产品的信息

市场部负责对信息进行核实、总结、对比,并查阅相关文件,以此为销售人员提供应对策略和相关建议,同时,可通过对市面上竞争对手或潜在相似竞争产品信息的了解及分析,进一步对今后的销售策略提供建设性意见,及新产品的研发及改进意见。

2、与产品相关的中文、外文文献、论文、视频等资料

收集上述资料,分门别类,并建立相关的医学档案库,供销售人员随时查阅。

3、销售部同事在销售过程中所反馈的产品相关信息及意见,市场部负责对信息归纳、总结并上报;

4、公司内部其他部门针对产品所提的改进意见;

5、市场部在推广过程中所收集的相关信息。第四条 学术支持及推广

1、参加国家级、省级相关的学术会议,做好产品推广、展示,及相关专家的维护;

2、配合销售人员,做好医院院内科室会的筹备及召开工作;

3、组织各型专家沙龙会的学术会议推广,协调各专家的行程日期和课题内容,在销售同事的配合下,做好接洽、组织会议及公司产品宣传等工作;

4、收集手术跟台及相关影像资料,与销售人员配合,争取有利条件,做好临床沟通,收集制作有利于产品销售的影像资料,并入档,供公司同事随时查阅;

5、制作产品白皮书。第五条 培训工作

1、销售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

对新进销售人员进行产品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在此基础上,不定时组织与产品相关的学习、分享和拓展。

2、各代理商的培训及公司形象宣传

对代理商的相关业务人员,特别是新进业务人员进行全面培训。使其更加专业的从事销售活动。市场部员工一言一行都代表贝斯达公司形象,有义务在与经销商有关的各项工作中,洁身自爱、严于律己。第六条 部门协作

1、为更好的协助销售同事加快代理商的开发及提升临床销量,市场部定期参加销售会议,收集反对意见,并及时给予解决方案。

2、对完成进院的代理区域,根据产品试用反馈表等信息,定期与代理商沟通临床信息,作为市场资源的投入参考。

3、利用临床资源收集产品物价,招标,进院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招标部同事,推进全国招标工作。

4、配合人事工作,合理安排相关人员的培训日程,因人而异地开展人员培训工作。

5、市场部人员认真落实财务报销制度,正确贴票,更合理地进行财务支出及经费核算工作。第七条 市场宣传

1、国家级、省级学术会议的参加及产品展示推广

2.、医疗器械类展览会参展及相应的产品推广

3、学术沙龙会的产品推广

4、各医疗器械网站的网络推广

5、相关大型医学杂志的广告推广 第八条 市场外联

1、与广告公司等进行业务联系,制作公司相关的宣传资料,并严格按照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行使。

2、与互联网公司经行业务联系,做好公司的网络推广,并严格按照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行使。第九条 公司活动

1、参与公司的其它必要工作。

2、参与新产品研发的相关工作及市场调研反馈工作。第十一条 部门内部工作

1、市场人员每周需对自己的工作计划及工作实施情况查漏补缺,认真总结讨论,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

2、制作公司产品所需的产品使用说明书、功率范围表等资料。

3、通过相应的网络平台,向公司内部传送最新的相关医学资讯。

4、收集相关文献资料

篇3:市场工作人员制度

4.4国内外标准化战略对比分析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跨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向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上出现了“标准化战略热”,有关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和国家纷纷制定了标准化发展战略,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要求标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2)要求标准符合国际规则;3)要求标准适应产业国际竞争的需要;4)要求标准满足消费者价值观的需求。经济全球化的有序发展,需要作保障,21世纪是重点领域国际标准引导国际市场的时代。下面对国内外标准化战略作一简要介绍。

4.4.1国外标准化战略概要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化战略

ISO战略将标准化运作理念确定为:价值、合作、优化,并提出两点要求:1)ISO标准必须反映市场需求,提高市场适应性。吸引民间企业、消费者、残疾人、环保人员等参与标准化活动,切实加强标准制定过程的管理;2)提高ISO的国际影响。根据ISO与欧洲标准化组织之间的协议制定国际标准时,要最大限度确保标准的透明度、开放性、公平性,使标准能够切实反映区域和各国的情况。

(2)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化战略

IEC标准化战略主要有4点:1)IEC标准要反映市场需求,提高IEC标准的市场适应性;2)促使各国标准和技术法规最大限度地采用IEC标准;3)向各国企业最高领导宣传利用IEC标准的好处,使各国认识到IEC是一个国际性的公平的组织,消除“区域性组织”的偏见;4)提高制定标准的效率,缩短制定标准的周期。

(3)欧洲标准化战略

欧盟(EU)的战略核心是:建立强大的欧洲标准化体系,对国际标准化产生更大的影响。要求有:(1)建立强大的欧洲标准化体系,进一步扩大欧洲标准化体系的参加国(制定战略时有19个国家,现已发展到25个国家);(2)要继续为欧洲标准化活动提供财政支持。欧盟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提供的资金占CEN收入的49%;(3)欧盟各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标准化提案要协调一致。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和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的战略核心是:积极制定国际标准。要求:(1)支持欧洲单一市场的形成;(2)加强欧洲产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3)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形成欧洲统一地位;(4)重申与ISO、IEC签订的“维也纳协定”“德累斯顿协定”的重要性。

(4)美国标准化战略

美国的标准化战略目的是加大美国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力度,推进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标准化,提高美国的竞争力,给美国带来安全、健康及优美的环境。其战略核心为:1)加强国际标准化活动以使国际标准反映美国技术;2)承担更多的ISO、IEC秘书处。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健康、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标准化。

(5)日本标准化战略

其战略核心是:加强国际标准化活动——加强产业界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力度;建立适应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技术标准体系。并要求:1)确保标准的市场适应性,提高制定标准的效率;2)加强国际标准化活动;3)标准化政策和研究开发政策的协调发展。重点领域为:信息技术、环境保护、消费者和弱势群体的保护、制造技术和产业基础技术等。

4.4.2我国标准化发展趋势及战略

我国标准化发展战略目标是:有效利用市场、科技、产业、贸易等多种手段打造具有市场性和一定竞争力的“中国标准”,努力提升“中国标准”的地位,充分发挥“中国标准”的作用:1)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标准体系;2)为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提供适用的重要技术标准;3)使中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中成为一个重要的力量。

战略任务主要为:1)实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构建科学、合理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和高效、透明的标准化运行机制;2)实现标准、法规、合格评定程序有机结合,构建以技术标准为基础、以合格评定程序为手段、以技术法规为依据的标准体制;3)促进科学技术成果有效、及时转化为技术标准,使具有科技和国际市场优势的“中国标准”形成国际标准。用科技领先的“中国标准”带动我国产业的发展乃至经济的发展;4)形成优势产业、重点领域具有竞争力的技术标准,有重点地分析我国的优势、特色领域,分析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对技术标准的需求,研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技术标准的领域和方向,通过这些技术标准的形成,对我国优势特色产业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5)主导制定反映中国技术、国家利益的国际标准,通过有效采用国际标准、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重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使中国产品、技术和服务等顺利进入国际市场,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

实施策略主要有3个:1)技术标准体制转型策略;2)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协调发展策略;3)技术标准国际竞争策略。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制造业、环境保护、农业等4个方面。主要通过完善法规体系、培养人才、建立多方筹集资金机制、优化手段等措施来达到目标。

4.4.3国际标准化战略的对比分析

美国标准化具有市场主导、政府干预较少的特征。美国政府在其国家标准化战略中提出,应对标准化模式进行调整,加大政府对标准化活动的协调和管理,增强同欧盟及其他国家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竞争,扩大美国的技术影响,为美国赢得更多的出口机会。

欧盟在政府对标准化的战略干预下,通过加强对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影响,确立了其在国际标准化领域领先于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明显优势,并因此获得了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

日本标准化与研发一体化的标准化战略,适应了目前技术进步速度加快对标准化时效性的要求,有利于提高研发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有利于加快研发的商业化。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美国标准化中的市场主导模式,难以满足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特别是全球数字经济中,获取战略性贸易收益对国家标准化管理的要求。然而,标准化战略在获得短期收益的同时,同战略性贸易政策一样,存在着资源配置扭曲的风险。标准化的市场导向更符合技术创新对标准化的内在要求。技术创新和标准化活动的自由主义,是美国在“熊彼特式技术创新”领先于其他国家的重要原因。因此,战略性标准化政策收益实际上是以“熊彼特垄断创新利润”的减损为代价的,美国的国家标准化模式调整也有可能得不偿失。而日本标准化与研发一体化的作法引起了各国的关注和效仿。

5标准化活动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现在我们开始对标准展开经济学分析。既然是经济学分析,那么有两个前提需要假定:1)人是理性的经济人,可以作出让自己效益最大化的选择;2)由成本——效益原则导致的价格机制,亦即市场机制具有强制性。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套概念体系,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标准”进行微观经济学研究。

5.1标准的公共物品特性与相关的制度安排

(1)标准的公共物品特性。标准同法律一样属于上层建筑。在我国,国家标准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发布实施,行业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实施,均由政府来提供,标准具有公共物品特性,因此标准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虽然西方国家除了国家标准外,其行业标准主要以协会标准的形式出现,但这主要是因为体制不同的缘故: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西方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既然都是市场经济。因此,对标准属性的分析即标准具有公共物品特性并无本质的区别,而ISO、IEC以及欧盟等国际及地区标准化组织采取的会员制都是以国家为代表,就更实证了这一点。这种公共物品特性主要体现在:(1)标准为交易各方提供一个沟通的平台,使用标准的交易方越多,交易范围越大、交易频率越高,标准的外溢效用也就越大;(2)使用标准的成本主要是购买标准文本和复印的费用,可以忽略不计,由此导致的不可避免地在标准化活动中“搭便车”现象的出现;(3)由于市场、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等这类事物的存在,诸如标准这类稀缺物品在市场经济中就不可能免费存在了;(4)单个企业受限于其视角和公信力的缺失,其能力和信誉均不足以支撑标准化活动。

标准的公共物品特性分析,为国家管理标准化工作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即标准化工作需要由公共机构牵头并由政府进行补贴,以保证标准的公开公正和公平性并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

(2)相关的制度安排。一方面,标准化从根本上说是社会分工导致的专业操作需要进行衔接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生产厂商或者上下游企业合作制定标准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要求。所以除企业需要按标准生产外,标准也可以说是一种厂商间的契约规定。因此,有些国家将规范的标准化活动作为反垄断的一种例外。但根据效益最大化原则,在标准的起草过程中,编制组成员单位特别是负责起草单位对标准可能的主导甚至扭曲,将导致标准化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并使标准偏离最优技术选择。起草单位通过影响标准化获得竞争优势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这是如果将标准化完全市场化不可避免的问题。而在实践中也的确存在厂商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进行“合作”,以限制某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行为。这是一种市场失灵。这些问题甚至在ISO投票过程中都存在。所以政府除了对标准需要进行补贴外,还需要对标准进行适度的干预,以维护标准的中立性。

由于政府往往缺乏指导标准化工作所必要的技术和市场信息,同时在干预标准化时也难以摆脱利益集团的影响,因此,标准化也存在政府失灵的问题,政府干预标准化存在一定界限。

那么,如何来体现标准的定位和国家对标准化工作的责任呢?办法应该是政府从宏观层面对标准化工作进行管理和调控,但只承担有限责任。主要手段有:标准化法的制定和实施、标准化管理和组织机构的设立、标准的分类和级别划分、确定国家标准化战略、实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委托、代理制等。

而在具体的标准化工作实践中存在的市场失灵的问题,则可以通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工具,研究标准在市场经济中、在降低交易费用方面、在企业与市场双重机制中以及在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中的运行规律,发挥各行业部门(协会)、标准化专家技术委员会和企业的作用,改革完善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先进的标准化工作的体制机制来解决。5.2标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标准具有公共物品特性,归国家所有,须由国家统一立项、编号、颁布和实施。但国家是“建筑在一个虚构的主体基础之上:国家是一种可以和个人分开的东西”,而实际中标准的使用者是市场中的交易双方。因此,我们需要将标准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开来考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标准一旦由政府批准和发布后,其效用(正的或负的)将都会加强。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提供了越来越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以及诸如商誉、信用、安全和流动性等无形的财富或效用。直接通过技术手段对这些产品和服务进行度量和界定已经远远不够,但标准化可以成功地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的度量是对对象的自然属性进行的绝对度量,需求的度量是对对象的使用效用进行的相对度量。一个人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是对一种或一组使用效用的需求,但是衡量这样一些效用的成本很高。比如说,在买水果时,你对橘子的需求是特定的口味和含汁量(甜、水多),这是判定你买不买的效用标准。但要知道橘子是否符合效用标准,必须要咬一口。这个需要成本(虽然不是很大),所以在交易时一般根据经验,由大小、重量、外观等指标来进行判定。而对于其他产品,比如说有色金属材料,其效用标准就是能够满足诸如机械制造业、建筑业、电子工业、航空航天、核能利用等从军用到民用的各个领域中最终产品的各种结构和功能的要求。但在市场中,上下游企业间是以产品的化学成分、状态、规格、物化性能、外形尺寸、表面质量、包装标志等各种可靠性、稳定性、兼容性、测试性、运输性以及环境适应性等性能指标来进行衡量和交易的。对这些性能指标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统一的规定,就形成了我们常说的技术标准,一种明确的、规范的、法律可援引的文件。如果我们用最终产品比如说汽车(其中的龙骨、轮毂、电器元件、传感器等都用到有色金属材料)的效用标准(如方便、省油、安全等)来衡量有色金属产品是否符合用户的要求,那成本就太大了。因此,可以说,这些技术标准就是各种各样效用标准的替代和量化。

符合各种技术标准的零部件经过设计和组装,形成了最终的产品,同时拥有了该产品的商标、品牌、信誉等,并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这时,市场机制通过技术标准把各种各样的产品和服务的度量、界定问题量化了,大大降低了最终产品的判定费用成本。因此,标准是市场机制中的接合器和稳定剂。

这是标准对经济的正效用。

上述分析基于一个假定的前提,即标准是给定的技术和市场条件下的最优技术选择。然而,市场机制往往是以“事后”方式对技术进行选择并形成“市场标准”的。在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由于技术变迁的路径依赖,以及法定的标准制修订程序和标准的本质要求的协调一致原则所要求的必须存在的也必须有的制修订周期(一般为2~3年),存在标准被“锁定”在劣质技术上的风险。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又有人提出了可以而且需要制定一些前瞻性标准。但同样的,在有意识地以“事先”的方式制定的“指导性标准”或“指南”的过程中,由于信息的局限和利益集团的扭曲等原因,专业标准化机构也有可能难以确保标准是最优技术选择的结果。这时将出现所谓“劣币逐良币”的现象。

这是标准对经济的负效用。

因此,还应该对标准化进行技术选择的机理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探讨标准化选择最优技术的条件和途径。在这过程中要坚持标准化的原则,就需要一系列的微观制度以及各方认可的中间人来执行。这些制度的严格执行对保证标准的公开公正公平性是必不可少的。

5.3标准在降低交易费用方面的作用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交易费用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的费用,督促契约条款严格履行的费用等等。

有了标准,就能规范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和服务,使其符合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和能效等要求,降低了度量、界定产品和服务的费用;同时由于标准中所包含的技术指标和大量的规格、性能、质量、交货准备等信息,还能降低市场交易中合同签订的关于产品规格、质量、性能等的信息搜寻成本;通过实行统一而严格的以标准为依据的合格评定、市场准入和产品认证制度,能够降低明确和保障产权的费用;通过发现标准的起草单位、参编单位和验证单位(方法标准),就能发现相对来说更值得信任的生产、检验和交易的对象;有了标准对产品和服务的分类和定级,就可以降低确定产品和服务价格的分类和定级的费用;更重要的是,有了标准,对交易双方来说就有了一个共同的谈判基础、参照的指标、判断的依据以及发生纠纷时仲裁的准则,可以大大降低在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督促契约严格履行等方面的费用。

因此,有了标准,就能够减少市场交易的不确定行为,降低道德风险,减少交易双方的寻租空间,并能够节省双方交易的时间,提高交易双方的效率函数,从而增加社会总产品。

5.4标准在企业和市场双重机制中的作用

正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对标准进行定位研究一样,在此我们应用亚当·史密提出的“劳动分工促进生产”这一经济学基本命题对标准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同样不会影响本文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分工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但也产生了协调成本。因此,分工生产力命题只有在分工收益大于协调成本的条件下才成立。毫无疑问,市场交易是分工协调的主要手段。而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企业和市场机制一样,两者均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企业内部管理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是同质的分工协调成本,企业边界的变动是分工协调成本变动的结果”。

那么标准是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呢?

首先在企业内部,标准通过明确的技术指标、工艺要求、检验方法、组批、包装、标志、运输、贮存等的要求,衔接了相互独立的专业化操作,在满足同样质量、环保、节能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了产品的批量生产,降低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协调和配置的成本;由于产品按照标准进行生产,产品生产流程的设计就有了技术基础和基本支撑,降低了产品设计的成本;企业家可以根据标准中包含的关于产品和服务的等各项具体指标对生产进行管理和监督,同样有利于管理成本的降低;标准(包括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方法标准等)中所包含的大量技术信息有利于企业员工更快速地掌握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又节省了学习的时间和企业培训的成本。标准作为判断正确与错误的依据,还减少了不断重新“试错”的成本。

其次在市场中,由于有了标准化和生产许可认证的要求,任何产品必须按标准进行生产,关于产品的适用范围、预定用途、规格、特性等的信息就可以通过标准获得,这样标准就具备了市场交易信号的功能。同时,标准作为社会普遍接受的技术选择和一种明确的、规范的、法律可援引的文件,它还给了市场交易中的产品和服务一种法律上的支撑和保证,提升了交易信心。而一旦交易双方发生争执和纠纷时,又能够给仲裁机构提供一个裁决的解释和依据。因此,它又有助于降低合同执行的道德风险和治理成本。故此,在市场机制中,在企业内部协调成本给定的情况下,标准化的发展可以使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零部件的外购,调整企业的边界,将生产集中在最有专业优势的领域,或者向上下游扩展进行纵向一体化发展,从而进一步深化和扩展分工,更有效地调整和配置市场中的有限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

5.5标准在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方面的作用

为提高社会经济效率,人们不断反思已有制度的缺陷并加以修正,以期为人类的生活构建一个稳定的空间。在正式制度中,人们运用理性来把握未来,非正式制度则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原发性规则。现在的趋势和现实情况是,尽可能地将非正式制度转化为正式的制度,以使人们更有规则可循。

但是将非正式制度的民俗“习惯”转化为正式的法律规范,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一个逐步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相对较长的过程。而往往被我们忽视的、同时也是更重要的是,在这其中有大量的产品和服务需要秩序和规定。在法律和民俗“习惯”之间,标准起到了两个作用:其一,对那些有可能由民俗“习惯”转化为法律规范的产品和服务,起到了一个“缓冲地带”的作用,这个“缓冲地带”的体现就是强制性标准或“技术法规”。这是一方面。其二,我们根据常识就可以得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已有的但在不断改进的产品和服务,其中大部分所需要的秩序和规定均处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间,这是一个巨大的范围,是一个“中间地带”,这个“中间地带”中的产品和服务是不可能转化为正式的法律法规的。标准作为“柔性规则”就十分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最好的办法就是制定大量的技术标准。

同时,相对于正式制度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来说,无疑,标准的制修订,其可操作性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更强,更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我们可以更及时地对标准进行修订,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地降低社会总成本,提高时效,更能有效地实现制度的创新和变迁,而且也符合制度创新和变迁的“渐进”的这样一个特点。所以我们可以推测,标准这个制度的“中间地带”,如同社会的稳定需要一个大多数的“中产阶级”一样,会而且应该越来越壮大。ISO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至今的一个多世纪来,其标准数量的迅猛增加以及所有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标准数量的迅猛增加,就实证的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标准是实施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最好的一个载体。

5.6附论标准与创新的关系

一项发明创造只有在其得以实施,进行生产,为市场接受,并取得商业上的成功时才能称为创新。技术创新的目的是提供满足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和新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的成熟技术逐渐成为一个标准的基本内容。因此,可以说标准是对前人技术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并将其制度化。如前所述,“标准宜以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这是创新,或者说是前人的创新对现有标准的影响。这是一个不难理解的自然过程。

而现在标准已经作为一种常态的制度安排,且数量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因此,迫切需要考察的是标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我们先分析一下标准的形成过程。标准化中“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的原则”要求,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不仅应该考虑到生产厂家的意见,同时还应充分考虑上下游的意见。因此,标准化的过程可以被看作一个技术多样性不断产生和约束的过程,一个不断获取市场需求的信息并根据市场竞争的“试错”结果,完成对最优技术的选择过程,同时还是将“分散在个人手中的分立知识”整合为普遍接受的技术选择的过程。

因此,标准化为新的技术进步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出发点:1)加快了技术创新的速度。因为标准中包含的技术信息可以有效地节约个别企业的积累时间,减少了不必要的研究活动。2)指明了技术创新的方向。标准对产品或服务属性的详细要求,限制了技术创新的方向。这种限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适当限制可以使一种新技术更快实现规模效益,缩短新技术完善和成熟的时间,最终使消费者受益。3)启动了技术创新中的“用中学”机制,刺激设计创新。标准的一致性通常表现为系统产品中组件之间的标准化界面。“开放的标准化界面能够促进竞争者在界面的‘任何一边’进行创新,设计最优化的产品系统所需的特定组件,打开设计空间,推进技术进步”。

但也有不利的方面:1)因为技术进步的速度不断加快,对标准化的时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标准的本质决定了标准化活动的原则,标准化活动的原则决定了标准制修订的过程,但同时也会对技术成果转换成标准的时效性产生影响,从而使得公众受益于新技术成果带来的好处具有了一定的滞后性;2)如前所述,市场选择技术标准的“事后”性可能导致标准锁定在“劣质”技术上,而对此后的技术创新产生误导;3)标准界面可能的“过度”发展,必然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科研活动,从而产生一部分机会成本。

因此在考虑标准与创新的关系时应着重于两点:一是标准的时效性问题,应跟上创新的速度,故特殊情况时可考虑用“加权多数”原则代替“协商一致”原则。二是标准对创新的制约问题,应根据信息条件的改善及时对标准进行调整,以免标准锁定在“劣质”技术上。

5.7附论标准与专利的关系

显然,促进公共利益是制定标准的初衷。而专利是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权,因此鼓励创新是专利权的初衷。

但专利权的确认其目标应该仍是让这些发明创造最终服务于整个社会,提高稀缺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社会福利。专利权期限的设定就说明了这一点。长期来看,平衡专利权人的权益、专利实施人的权益以及公共利益的问题,通过法律形式对专利权的确认已经得到解决。因此,专利同标准一样,可以自成体系。而早期的标准化组织也确实尽可能的避免将专利技术带入标准中。

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一方面由于新兴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巨大,专利对标准的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国际间竞争加剧,使得技术标准的内容由原来的普通规范向包含一定的专利技术方向发展。技术标准的制定迫切需要专利技术的加入,但同时也产生了专利的私有性和标准的公用性之间的难以调和的矛盾问题。专利开始影响标准化组织的管理理念,并出现了技术标准和专利“联营”的模式。现在标准化组织中已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通过向标准使用者单独或“一揽子”许可标准技术,为技术的拥有人创造收益,也为技术的使用人提供便利,同时促进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

传统专利经济学在技术创新成本和专利垄断权收益的均衡分析中,就如何解决创新激励、反垄断和促进人类进步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总结出了诺德豪斯均衡理论。但由于传统专利经济学没有考虑标准化的情况,因此如果专利技术成为标准的核心技术,专利搭乘标准的便车,厂商将获得非标准化条件下更多的生产者剩余,诺德豪斯均衡将被打破。这一方面加剧了专利竞争导致的资源浪费,同时也不利于竞争厂商在标准草案投票中达成一致。标准化条件下专利保护的分析,为100多年来专利经济学研究关于是否需要专利制度的争论增加了新的内容。

因此,考虑标准与专利问题的关键应是降低标准化条件下的专利保护程度,防止两者结合而极易形成的垄断。专利制度同反垄断一样,是政府干预的传统领域。而标准化与专利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政府干预标准化的一个原因。(未完待续)

篇4:退市制度将打破市场格局

击破上市公司不死神话

“不良企业都能保持不死是极其不正常的。”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是力挺健全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先锋人物,他向《经济》记者表示,“《意见》提出健全上市公司主动退市制度,明确实施重大违法公司强制退市,严格执行市场交易类、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正是以上这些条款彻底打破了一直以来上市公司的不死神话。”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能促进市场选优,对股市是一种长期利好,”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也向《经济》记者介绍说,“《意见》的出台经历了很长时间,从ST股推出到现在经历了很多。上市公司没有了免死金牌,这代表着市场正在开始真正行使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对股市主板等各大板块无疑都是有利的。”

“《意见》出台真不易。”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由于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力度极强,打击面也很大,所以《意见》的出台异常艰辛。

“但是,《意见》又不得不出。”李大霄赞同邓舸观点的同时,又进一步分析称,“退市工作的确面临着很多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在大家的观念中,退市常被作为判断公司‘好坏’的绝对标准,退市难、退市少的情况比较突出,这对资本市场来说有不好的影响,所以应该出台相关制度。”

赵锡军也称,我国出台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顺应发展潮流的。“在美国等成熟市场,主动退市的比例远超强制退市的比例。例如2003年至2007年,纽约证券交易所年均退市率6%,约一半都是主动退市,纳斯达克年均退市率8%,主动退市占近60%,正是这些促进了美国等西方国家股市的良性发展。”

“退市制度的出台是市场良性发展的必经之路。”李大霄认为,“证券交易所不断完善上市公司退市的具体实施制度,逐步形成了上市公司退市规则体系。迄今为止,我国证券市场累计已有78家上市公司的股票退出市场交易。新出台的《意见》意味着未来我国将有更多上市公司主动或被动退市。”

“我国健全退市机制很好,但要考虑国情。”与赵锡军和李大霄相比,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中心主任谢百三是专家学者中的冷静派,他对《经济》记者表示,“不能像美国那样大进大出,一定要一家一家调研,能救则救,能重组就重组,否则对投资者打击也很大。”

但不论专家们与市场投资者如何辩论, 随着《意见》的生效,上市公司的免死金牌正在被逐一收回。

净化资本市场毒瘤

在《意见》生效之后,一些资本市场的毒瘤将有望得到逐渐净化。

证监会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10月23日,仍有590余家企业正在主板排队上市。“退市制度会对IPO造假起到抑制作用,”北京东易律师事务所律师熊希哲向《经济》记者评论称,“例如以前部分企业在IPO前会粉饰报表,并美名其曰将报表做得‘更透明’、‘更正规’。《意见》的生效对未来仍想以这种方法上市的企业来说,将会是件值得‘三思’的事情。”

“此外,炒ST股的投资者风险也会更大。”谢百三认为,“ST股今后会变得难炒。本次证监会《意见》的另一个关注焦点在于强制退市。《意见》指出,如果上市公司的股票因连续亏损被暂停上市后,公司披露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显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或者净资产为负值的,那么该公司将被强制退市。”如此一来,谢百三教授曾提到的靠买ST股赚大钱的情形或将不复存在。

两大交易所也于2014年10月20日推出了防范违法的相关细则。上交所发布的新修订《股票上市规则》,新增了关于限制涉嫌重大违法公司的相关主体减持股份行为的规定,以防止涉嫌重大违法公司的相关主体在被立案稽查后,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股份,逃避依法应承担的违法违规责任。同日,深交所也正式发布相关上市规则。

“预计会有多只ST股票处于退市边缘,ST公司很可能成为今年两市退市风险的重灾区。”软银中国资本主管宋安澜也向《经济》记者预测。

“盛行多年的买壳、借壳上市的生意也可能被迫承受更大的风险与压力。”熊希哲认为,“在资本市场中,想借壳上市的企业,通常以相对较小的资金控股有卖壳想法的公司,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将自己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以达到暴赚的目的。但是今后,如若买壳的企业无法顺利注资并运作好企业,那退市的压力仍可使其血本无归。”

赵锡军则进一步表示,“今后市场将会变成真正的双向选择市场,企业要能承受破产,企业的股东及投资者也要努力使自身变得更加理性和专业。国内资本市场多年以来形成了只进不出的怪圈,许多不良企业空有一个上市公司的壳,占用上市资源不贡献利润,而大量需要上市融资发展的企业却被挡在门外,这种问题在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出台后将逐渐得到缓解。”

同时,主动退市还有利于企业减轻负担,熊希哲认为,“已上市公司可以有更大的资产并购运作空间。比如通过私有化退出,大公司可以顺利进行并购。此外,对于估值过低的上市公司,也可以主动退市后到估值更高的资本市场重新上市。”

企业要良心经营

作为消费者,一定会有疑问,“我购买股票的公司退市了,谁来保护我们投资者的利益?”

对此,李大霄半开玩笑地说,“若想要保护自己,投资者今后要远离‘坏人’和‘坏股’。”

“其实,强制退市制度生效后要维护散户等投资者的利益,应该出台相关配套诉讼制度。”国脉律师事务所律师包树良向《经济》记者表示,并非每个中介机构、上市公司都会这么主动设立赔偿基金。在上市公司强制退市中,中小投资者要获得民事赔偿,向法院提请民事诉讼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渠道,而目前人民法院一般采取单独或者共同诉讼的形式予以受理证券诉讼,目前在我国集体诉讼制度还是空白。共同诉讼仍依照“明示同意、默示反对”的原则,要求每位成员直接参诉。

包树良解释称,“也就是说,在目前的法律环境下,投资者要获得赔偿,每位成员必须直接参诉。这样既浪费执法资源,也对投资者维权造成了很多不便。如果集体诉讼判决不必每位受害者均参与,而判决结果又能惠及所有‘默示’投资者甚至不知情投资者,那上市公司的违法成本将会大大增加,很多企业今后也就不敢再违法。”

对于股东的保护,《意见》中有所体现。其中增加了中小股东表决环节,要求主动退市方案“须经出席会议的中小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还要求独立董事应当针对相关事项是否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和全体股东利益充分征询中小股东意见。

宋安澜表示,无良企业将会成为证监会的重点打击对象。《意见》对于劣质公司态度鲜明。经营不佳、违规操作以及信息披露不及时等诸多问题将得到正面解决,而ST公司面临着保壳重任,一旦无法满足相关要求便会被强制退市,《意见》生效以来,ST板块内的参与者人人自危,都怕自己的公司成为新版退市制度的首个重点打击对象。

“企业要用良心经营。”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少群对《经济》记者表示,“企业运作不用心肯定干不好,不讲良心早晚会完蛋。股票短期贵点便宜点其实问题不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把实体做扎实,股民认可了,即使企业在谷底,也随时都有机会翻盘。”

篇5:市场部工作制度

(一)总则1 为了开拓医疗美容市场、规范业务专员的、工作职责、、日常管理、品质管理、业务考核等规定,保证业务队伍质量,提高业务品质及经营绩效。2 业务人员的日常管理、差勤、考核、工作规范等事项,除另有规定外,均依照本工作制度执行。

(二)市场部人员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1、要加强学习,创新观念。

2、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

3、要有大局意识,团队意识。

4、要有吃苦精神,奉献精神。

市场部人员仪容仪表形象规范

(1)早餐、午餐不要吃大蒜、洋葱等到口味重的食物,更不许喝酒。无口臭、身体无异味。

(2)不得留怪头发,头发没有头皮屑,不得穿装异服。男士再热的夏天也不得穿凉皮鞋。

(3)用电脑包形状的业务工作包。

(4)手指甲干净,不留长指甲。鼻孔毛剪到看不到为止。

(5)保持个人高标准的衣着整洁形象,衬衣领不起泡,袖口不黑。皮革擦亮。

(6)对客户、同事诚挚、热心、友好、专心、乐于助人、善于以情动人、善于倾听。

(7)保持微笑。与客户正确的握手,表达诚意。用眼神拥抱对方。(8)说话声音适中,不大声说话。

(三)市场部工作职责 职能定位战略规划、市场拓展、品牌推广、客户管理和服务培训。

基本要求:

(1)营销代表必须全力配合市场部主任、开展销售及促销推广工作,如期完成本区域内分配的销售任务。

(2)在接受市场部分配的任务和区域内二次分配任务后,必须拟定一份季度工作计划,交市场部主任审核,作为工作考核依据。

(3)必须按医院要求努力开拓目标市场,协调好各合作机构的关系,管理好所负责区域市场,有效开拓所辖区域内的医疗合作机构和相关行业联盟合作,并负责处理所辖地区的患者的服务工作。

(4)每周必须向上一级领导提交周工作计划,每月25号前做出“当月工作总结及下月工作计划”,交市场部主任审核,并作为工作考核。

(四)市场部工作内容

工作任务

(1)了解医疗微整服务需求情况,了解微整动态与各微整医院的经营状况,分析微整市场竞争趋势。

(2)组织制定医美服务营销计划,制定医美服务营销的规章制度。(3)撰写医疗市场分析报告,提出改进医疗服务的意见,与各职能部门和临床医技科室进行沟通与协调,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4)建立重点客户档案,加强大客户的营销关系管理,对顾客服务满意度进行分析。

(5)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健康讲座、会议营销、举办联合活动,做好医美服务项目的推广与宣传工作。

(6)通过拜访客户、走访市场等多种形式积极拓展市场,扩大医院知名度和认知度。

(7)加强与各类社会团体以及周边社区、知名企业等单位的关系营销,争取得到支持与协助。(8)做好市场部人员和其他人员的营销培训,提高全员、全程营销水平。(9)抓好客户服务工作,为顾客提供诊前、诊中、诊后的一体化服务。1 会议管理

(1)部门主任应做好早会的指导、检查和监督工作;早会要力争做到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气氛适宜、参与踊跃。早会时间原则上控制在30分钟以内。早会主持人应事先做好早会的策划、组织工作,原则上要求早会的主要内容应提前半个月准备好,并制订单位早会行事历、计划表,并预先公布。早会应起到以下作用:

(1)掌握业务人员工作进度,解答疑难问题,落实活动量管理。(2)了解业务人员思想动态,调节业务人员工作情绪。(3)提升业务人员知识水平和工作技巧。

(4)交流经验,分享心得,提升部门士气。(5)传达医院各项政策,宣导医院文化。

(6)培养业务人员的演讲能力,提高其自身修养。差勤管理

业务人员应按照医院有关规定作息,早上准时到医院报到,按时参加部门组织的早夕会、培训、会议及其他各项活动。3 培训

业务人员入职以后,市场部主任将在不同阶段提供各种培训项目,包括:(1)对业务员提供岗前培训、工作方法培训、转正培训、业务主管养成培训等。业务人员日常管理(1)市场部人员牢固树立医院、部门与个人之间利益相一致的观念。(2)市场部人员在推广时,不得提供虚假资料或误导性说明。(3)市场部人员不得诋毁同业医院。

(4)市场部人员不得唆使客户终止有效治疗而投新治疗。

(5)市场部人员代表在做推广时,无权发表任何未经授权的承诺。(6)市场部人员未经医院授权,不得代表医院收取任何款项。

(7)市场部人员不得为招揽业务而答应将所得佣金全部或部分退还给顾客。

篇6:市场部业务工作制度

为了规范业务员管理,提高业务员的效率,减少成本,并对业务员进行进行有效激励,公司特制订业务员管理制度和薪酬计算方法。

1、严格遵守公司一切规章制度,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做好自律。

2、团结互助,互相学习,积极进取,不得拉帮结派,汹酒、赌博。

3、业务员每月出差不低于20天,否则按旷工处理,每月出差天数少一天罚款10元,超过5天后扣除当月工资。

4、业务员出差期间,每逢5、10日用当地固定电话向公司相关负责人汇报,每月出差前、后到公司登记,以便考核工资。

5、业务员每月出差回公司后,必须按时上班,每天早8:30签到,如有事请假要办理请假手续,经主管审批后方可离开公司。

6、业务员出差期间,不得关机,否则每一次关机罚款10元。

7、出差期间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要有工作计划,出差日记要有客户详细档案及客户库存和当月产品消化情况,分析竞争对手信息,每月要按时交回公司,交回公司后有相应奖励,并记入考核。

8、正确处理客户异议,注意工作方式,树立个人形象,缔造中联达品牌。

9、严格执行公司促销政策,所有促销产品一律不得退货(除质量问题)

10、不得发生窜货,如发现窜货每次罚款500元,并承担因窜货发生的一切损失。

11、不得私自截留公款,一经查出移交法律部门解决。

12、每月28日回公司报到,参加每月例会,不得无故缺席,否则每次罚款100元,(特殊情况除外)。

13、每月出差回公司后,应积极核对帐目,以免长时间不对帐,发生帐目混乱现象。

14、除质量问题的处罚公司报销外,药检费及其它一切费用公司不予报销。薪酬计算标准:

1、工资标准:每月2000元/基数。

2、奖金标准:每例提成200元/基数,随着业务能力增加。

3、旅差费标准:报销来回车票及其他部分费用。

宁夏中联达生物有限公司安徽办事处

市场部业务员考核制度

第一条

根据《市场部业务员行为准则及主要的工作职能》每月考核一次。第二条

公司于次月一日核算每位业务员上月考核总评分,并做记录。业务员该考核得分=(业务员该元月~12月考核总分)÷12 第三条 业务员的考核得分将作为“每月薪资的奖金”、“年终奖金”、“调职”的依据。

第四条 考核办法

1)销售:占70% 当月达成率100%及以上70分 90% 60分 80% 50分 70% 40分 60% 30分

2)纪律及管理配合度:占30%

1、出勤。

2、是否遵守本公司营业管理办法。

3、收款绩效。

4、开拓新客户数量。

5、既有客户的升级幅度。

6、对主管交付的任务,例如市场资料收集等,是否尽心尽力完成。

7、其他。

上一篇:身处另一个世界的你,可安好1000字作文下一篇:体能训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