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快乐人生的理解美文

2024-04-14

对快乐人生的理解美文(精选14篇)

篇1:对快乐人生的理解美文

英国的《星期日泰晤士杂志》曾发表过一篇文章,介绍了伊冯·琼斯和伊维特·琼斯这一对连头孪生姐妹的快乐人生。她们在1949年出生于美国的洛杉矶市,她们的母亲威拉·琼斯是一位贫穷的黑人妇女。当时医生们预言这两个小姑娘顶多只能爬行,他们告知威拉无法给她的女儿们施行手术分离,因为她们共用循环系统。医生们还说这对孪生婴儿活不了几年,要维持她们的生命,需要有昂贵的特制操练机械以及每分每秒的精心监护,否则,难以保证她们不会折断对方的脖子。威拉当时已同丈夫离婚,她还要照顾其他5个发育正常的孩子,这一切都得靠她在一家纺织厂当熨衣工的微薄工资来维持。医生们劝威拉把孪生婴儿留给医院。威拉对此只是报之一笑,她说:“上帝既然把孩子给我,我相信他也一定会告我抚育她们成长的方法。”

烕拉和她的孪生女儿们用事实证明医学专家们预言错了。伊冯和伊维特一直活得很好。尽管她们也能像世界上最早的连体双胎——暹罗双胎——一样,靠表演几样奇特的杂耍发一笔财,但她们并没有这样做。她们在母亲的照料、保护下过着安宁、朴素的幸福生法。琼斯姐妹无忧无虑,人们时常可以听到她们爽朗的笑声,她们在笑声中忘却了自己与常人的不同,常使母亲感到内疚和自责的是伊冯和伊维特还很小的时候,为了偿还欠医院的1。4万美元,她不得不狠心地将她们送到一个马戏团巡回展览了两年。可幸的是当时她们还小,那两年的生活并未给她们留下任何辛酸的回忆。

自那以后姐妹俩就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她们一生只离开过洛杉矶一次,那是70年代初,她们作为福音歌唱演员前往美国南部的黑人教堂里演出。她们喜爱这种旅行生活,不幸的是母亲年事渐高,气力不支,且患有关节炎和静脉曲张症,她那跛瘸的双腿再也不能踏动离合器,给女儿们开车了。

她们又回到了洛杉矶中部黑人居住区的一个半间公房里,母亲和两个孪生女儿同睡一张床,一副帘子隔起的另半间房里住着一位残疾的黑人妇女和她患有白血病的15岁女儿。

尽管生活给伊冯和伊维特带来了无数的困难,但她们都天生一副好脾气。琼斯姐妹早晨一睁眼就要笑,一直笑到晚上上床阖眼为止。她们从未打过架,就连拌嘴也没发生过。她们体内机制受到自然协调,因此无须商量什么时候坐下来,什么时候站起来,什么时候上厕所。琼斯姐妹头部相连,互相都看不到对方的脸。伊维特的脸略向下偏,因此伊冯的视野更开阔些。她俩交谈时,就把脸转向下方。她们说语时轻声悄语,只有自己才能听见对方的声音。琼斯姐妹走路时——他们甚至还能跑——不紧不慢,尽管她俩的脖子几乎弯成90度,但走路时却从来没有绊倒过。

在人世间,少有像她们那样遭受人生不幸的女孩,也少有像她们母亲那样遭受人生不幸的母亲,可她们却活得比许多人快乐、开心。她们在人生的不幸之中,选择了快乐,选择了坚强。孪生姐妹尽管一体,却是两个独立的人。伊冯说:“我不知道伊维特在想些什么,我也感觉不到她的疼痛,她是她,我是我。”虽然她们总是同时做事情,但说起话来却总是说“我”而不说“我们”。尽管如此,琼斯姐妹却并不希望从身体上互相脱离,即使医生们已成功地给其他的连体双胎做了手术分离。姐妹俩觉得连在一起倒挺有意思,虽然这意味着两人中有一人死亡,另一人也会跟着丧命。

琼斯姐妹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读书或看电视。她们偶尔也上街看电影或找朋友玩。对于外人的好奇与不礼貌的议论,她们从不介意,总是耐心地因答人们提出的各种问题。琼斯姐妹的母亲威拉尽自己的力量,靠着一点社会保障金和福利费照料着自己的孩子,并希望能有一天也让她们自己安个家。

人生却未必都很完美,也未必都很快乐。而在有些外人看来,应该苦恼一生的人,却在不幸的夹缝中寻找到人生的快乐。

篇2:对快乐人生的理解美文

人生不能没有理解,理解才能相互尊重。理解,有时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向。理解别人,在不知不觉之中就能够便提升了你自身的价值。人人都知道,理解别人很容易,要别人理解自己就很难。人人都觉得容易做的事情,往往最容易被忽略;人人都容易忽略的东西,又常常是最珍贵的。一个人活着,不可能没有错,而真正得到理解的人很少?那么,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慷慨地给世界更多一些理解呢?

理解是生活的`化妆师,理解是黑暗中的灯塔,有意无意间照亮了别人;理解是航海中的罗盘,颠颠簸簸中显示着方向。我理解你,说明我尊重你,我尊重你,那一定会使你更加尊重自己;我理解你,说明我信任你,说明我关心你,我关心你,那一定会使你更加关心你自己。多一点谅解,世界就多一分美丽;多一点尊重,世界就多一分整洁;多一点信任,世界就多一分友爱;多一点关心,世界就多一分鼓舞。

奉承比理解华丽和悦耳,理解比奉承简单却感人。理解看到的是被理解的行为,奉承往往只想到被巴结之人;理解不追求形式,只要有一颗真诚慷慨的心,随时随地都能理解;奉承却离不开形式编起的网,它能网住一些人,但网不住所有的人。记住:一个喜欢被奉承的人,他自己一定也常常去奉承别人;一个常常得到理解的人,他自己一定也会常常去体贴别人,理解别人。

篇3:庄子人生哲学的再理解

一、冲破时命困境, 寻求真正人生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给出的一个规定性的结论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庄子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这一点, 但却深刻地意识到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社会对人的生存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认识到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组织, 对个人的影响有好坏之分。庄子看到了用来维护现存社会制度的一些社会规范所导致的不合理性, 甚至有些伦理道德都异化成为别有用心之人实现私利的工具, 这构成了人们的生存困境。

庄子将人生困境归结为三点:来自自然的死生困境, 来自社会的时命困境, 以及来自自身的情欲困境。庄子认为, 人只是自然之气生成的万物之一, 和世间万物一样, 没有什么特别的超越性, 都难以摆脱“形化”的大限, 因此, 死生困境是一种不可改变的绝对必然性;来自自身的情欲困境更多的是将人引入了心理领域进行了人生困境的探讨。所以, 庄子真正考虑和解决的人生困境主要是来自于社会的时命困境。

对于时命困境, 庄子有这样的描述:“死生, 命也;其有夜旦之常, 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 皆物之情也。” (《大宗师》) “死生存亡, 穷达贫富, 贤与不肖毁誉, 饥渴寒暑, 是事之变, 命之行也。” (《德充符》)

庄子所谓的“命”, 即一种非人力所能干预的必然性, 它不仅决定人的死生等自然大限, 而且制约预定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关系和贫富穷达的遭遇。同时, 庄子还提出了和“命”相类似的一个概念:“时”。“命”的必然性更多时候是社会的、自然的力量的凝聚和积累, 是一种内在的必然性, 而“时”的必然性则是这些力量整体的展开和显现, 是一个时代, 包括政治、经济、道德各方面的全部的社会环境。

时命困境在现实社会的具体展开就是“仁义礼乐”给社会带来的规定性。庄子的思想始终都是以儒家思想为背景的, 因此, 他的这种规定性也就是指儒家的礼乐制度对人的束缚。礼成了统治者用来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 而且只对他人有效用, 对自身毫无约束力, 因此, 礼成为统治者用来束缚人的工具。一方面, 礼自身被异化, 另一方面, 异化的礼成为统治者异化人们的工具, 人也在这种工具的制约下失去了自身的意义。

儒家制定的礼乐制度被用来充分满足人们的耳目之欲, 并借此达到对人的本性的模糊丢失, 使人迷失在礼乐之中。儒家用礼乐制度来使人的性情发生背离,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曰五色乱目, 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 使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 困傻中颡;四曰五味浊口, 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 使性飞扬。此五者, 皆生之害也。” (《天地》) 在作为制度化的世俗之礼的支配下, 人们不得不忍受内心欲望的煎熬, 从而也就丧失了本性, 失去了自由。

曾经作为“圣人之道”的礼完全异化为“禽贪者器”, 为“禽贪者”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礼的推行, 其实质就是使人“丧己于物, 失性于俗” (《缮性》) , 将人的主体性淹没在俗世的繁文缛节之中, 成为世俗的奴隶。

所以, 庄子指出, 对于礼要保持应于礼而不违的态度。“圣人观于天而不助, 成于德而不累, 出于道而不谋, 会于人而不恃, 薄于义而不积, 应于礼而不违” (《在宥》) , 并且反对“饰知以明愚, 修身以明污, 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 (《达生》) 这种扰乱人性的行为。他认为圣人就是能够做到游世, 并在游世之中保持“顺于人而不失己”, 即安时处顺、无心无情、清静寡欲、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 因而人们对于腐朽的政治制度等, 与其愤世嫉俗, 不如独善其身, 实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生境界。

二、追求精神自由, 实现人生解放

“人生而自由, 却无往不再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 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2]自由始终是人们千百年来不变的追求之一, 许多人为之追逐一生, 却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 反而生活在更加沉重的负担之中。而在现今, 随着社会思想的解放, 年轻一代越来越意识到个体的存在, 追求所谓的自由也成为他们的理想之一, 但究竟什么样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呢?庄子或许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回答。

庄子在《逍遥游》里描写了列子御风而行的景象:“夫列子御风而行, 泠然善也, 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 未数数然也。”列子乘风而行, 洒落世务, 超脱尘垢, 我们心中的自由不外乎此。然而在庄子看来, 列子之行仍需借助于风, 因此和藉风而行的大鹏没有本质区别, 用庄子的话说就是“有待”, “此虽免乎行, 犹有所待者也”, 即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是“有待自由”, 并不是真正的自由。之后, 庄子提出了“无待自由”的形象:“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 彼且恶乎待哉!故曰, 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这才是庄子真正追求的自由。

人要实现这种绝对的自由, 首先就要做到“无己”, 或说是“坐忘”, 即实现与道为一的境界。现实中人往往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用庄子的话说就是“成心”的束缚, 因而难以实现绝对的“无待自由”。“成心”就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带有自己的主观偏见, 并且以为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就是事物的本质, 这就导致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 从而各执一端, 引发争吵。人的“成心”的存在, 造成人以自我为中心去确立衡量标准, 从而导致人与外物的对立, 人人自以为是, 最终使人与外界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 而感到外界的压力, 所以人的心灵也因外界压力的存在而不得解脱。庄子认为, 这种不自由状态其实来自人的成心, 因此, 只要消除成心, 就可以通往自由。

怎样才能够破除“成心”, 实现自由呢?庄子提出的方法是以“道”观物。道是庄子哲学的最高概念, 是人的认识的顶点。实现以“道”观物的具体途径就是“吾丧我”和“莫若以明”。“吾丧我”就是要人们抛除成见, 以没有任何偏见的眼光去认识事物, 从而破除“成心”对人的束缚, 达到一种不为物动、融己于物、与物为一的境界。“莫若以明”则是指取消对待性认识, 即破除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因为在庄子看来, 只要预先设定了认识的主客体, 就不能实现对事物的无偏见的认识, 所以我们应该站在“道”的高度认识万物, 达到万物齐一, 实现“无待自由”。

庄子的自由在实质上就是一种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一种精神上的超然状态和不为世界所动的心理情状, 在现实中缺乏实现的基础。但是, 通过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来实现与客观世界的平和状态, 对于大多数无力抵抗社会困境的人们来说, 不失为最好的办法。

三、发现生活之美, 享受审美人生

“科学无法解决人生态度问题, 无法使人类摆脱人生固有的痛苦, 惟有将人生和世界看作一种审美现象, 才能真正解决人生问题, 才能使人敢于面对人生、直面人生”。[3]

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审美人生呢?用美学家布洛的解答就是保持合适的心理距离。“距离”是布洛提出的一个范畴。他发现, 在审美活动中, 主体与对象在心理上保持合适的距离, 才能产生美的活动和效果。因此, 审美的人生就是指人在社会活动中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与外物保持合适的心理距离, 做到“诗意的栖居”。

庄子的游世主义人生理想就是一种审美的人生理想:以逍遥游的态度, 不为物役, 和俗世保持较远的心理距离。与俗世距离远, 其实就是与俗世背后的本体的道距离近, 对道产生了审美的距离感。以此观世, 就产生了游世主义的人生态度, 这就是“以道观物”。追求自由的庄子要求人们体道求真, 其根本目的不是要人们从理论上去认识、研究自然界的规律, 而是希望人们从“道”中得到启示, 像大自然那样, 实行“无为而无不为”的生活原则, 达到一种不为物役的自由的精神境界。庄子把艺术看作是表现天地造化之“道”的无限自由的产物, 而且在艺术的创造和欣赏中人的审美自由境界会得以提升, 因此, 艺术化的人生是庄子所追求的人生实质。游世主义的实质就是对俗世进行超越, 又再次回到俗世, 对俗世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做到“以道观物”。人生有长短, 也有高下, 人生的质量不完全取决于外在的成绩, 更取决于内在的人生境界。正如王国维所说:“有境界自成高格。”游世主义的距离感, 所要获得的正是人生的境界, 正是人生的精神生活空间。

因此, 审美的人生, 首先是将人生及其悲剧看作一种审美现象, 当作一种审美现象, 这样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由于把世界和人生当作一种审美现象, 我们就不至于在人生悲剧性面前被吓倒, 而是感到生存还是可以忍受的。尼采指出:“艺术本身就是强盛生命力的象征。”因此, 充满艺术气息的庄子为世人指明的是真正的人生所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1995.6, 第2版:56.

[2]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 1980:8.

篇4:对快乐人生的理解

烕拉和她的孪生女儿们用事实证明医学专家们预言错了。伊冯和伊维特一直活得很好。尽管她们也能像世界上最早的连体双胎——暹罗双胎——一样,靠表演几样奇特的杂耍发一笔财,但她们并没有这样做。她们在母亲的照料、保护下过着安宁、朴素的幸福生法。琼斯姐妹无忧无虑,人们时常可以听到她们爽朗的笑声,她们在笑声中忘却了自己与常人的不同,常使母亲感到内疚和自责的是伊冯和伊维特还很小的时候,为了偿还欠医院的1.4万美元,她不得不狠心地将她们送到一个马戏团巡回展览了两年。可幸的是当时她们还小,那两年的生活并未给她们留下任何辛酸的回忆。

自那以后姐妹俩就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她们一生只离开过洛杉矶一次,那是70年代初,她们作为福音歌唱演员前往美国南部的黑人教堂里演出。她们喜爱这种旅行生活,不幸的是母亲年事渐高,气力不支,且患有关节炎和静脉曲张症,她那跛瘸的双腿再也不能踏动离合器,给女儿们开车了。

她们又回到了洛杉矶中部黑人居住区的一个半间公房里,母亲和两个孪生女儿同睡一张床,一副帘子隔起的另半间房里住着一位残疾的黑人妇女和她患有白血病的15岁女儿。

尽管生活给伊冯和伊维特带来了无数的困难,但她们都天生一副好脾气。琼斯姐妹早晨一睁眼就要笑,一直笑到晚上上床阖眼为止。她们从未打过架,就连拌嘴也没发生过。她们体内机制受到自然协调,因此无须商量什么时候坐下来,什么时候站起来,什么时候上厕所。琼斯姐妹头部相连,互相都看不到对方的脸。伊维特的脸略向下偏,因此伊冯的视野更开阔些。她俩交谈时,就把脸转向下方。她们说语时轻声悄语,只有自己才能听见对方的声音。琼斯姐妹走路时——他们甚至还能跑——不紧不慢,尽管她俩的脖子几乎弯成90度,但走路时却从来没有绊倒过。

在人世间,少有像她们那样遭受人生不幸的女孩,也少有像她们母亲那样遭受人生不幸的母亲,可她们却活得比许多人快乐、开心。她们在人生的不幸之中,选择了快乐,选择了坚强。孪生姐妹尽管一体,却是两个独立的人。伊冯说:“我不知道伊维特在想些什么,我也感觉不到她的疼痛,她是她,我是我。”虽然她们总是同时做事情,但说起话来却总是说“我”而不说“我们”。尽管如此,琼斯姐妹却并不希望从身体上互相脱离,即使医生们已成功地给其他的连体双胎做了手术分离。姐妹俩觉得连在一起倒挺有意思,虽然这意味着两人中有一人死亡,另一人也会跟着丧命。

琼斯姐妹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读书或看电视。她们偶尔也上街看电影或找朋友玩。对于外人的好奇与不礼貌的议论,她们从不介意,总是耐心地因答人们提出的各种问题。琼斯姐妹的母亲威拉尽自己的力量,靠着一点社会保障金和福利费照料着自己的孩子,并希望能有一天也讓她们自己安个家。

人生却未必都很完美,也未必都很快乐。而在有些外人看来,应该苦恼一生的人,却在不幸的夹缝中寻找到人生的快乐。

(摘自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可以选择放弃,但不能放弃选择》 编著:符文军 等)

篇5:我对人生的理解作文

我是一个本科大学生,上的是省内一所很普通的本科师范院校,学的是计算机,20XX年毕业。所以毕业,就当老师了。其实,我本不想当老师,因为我感觉计算机和教育好像很遥远。所以,我想或许出去,去社会上像我这样的专业可能更好找工作,或者更能找到合适我的工作,只是说来不怕丢人,我在省会城市转了一年,干过业务员、推销员、打字员、饭店服务员,甚至在最落魄的时候,还上街拾过垃圾。捡废纸、矿泉水瓶子、旧报纸、易拉罐,印象最深的一次,我在一个大院外边,看到冬青上一个花生油桶,我让一个老太太帮我递过来,她说还得用,那种感觉,我既羞辱又气愤。后来,找到一个当服务员时认识的一个人,他介绍我去另一家餐馆当服务生,他还把他的白衬衫黑裤子借给我。我很感动。

由于第一年考老师,我不想当老师,当然还有很多原因,比如:失恋、看到哥哥比我受宠,他仅比我大一岁,可是处处受父母宠爱,他初中复习了三年,最后那一年,由于他把我带坏了,我烦了一个错误,结果,高中、大学直到现在仍然无法反正。所以,失望加气愤,绝望,我愤而故意不考上,结果,没考上老师,来到省城打工,吃了一年的苦,饭店老板都很黑,装出没钱的样子,最后我要回家,竟然只给我100块钱,我干了3、4个月啊!难道就只管饭??没办法,钱在别人腰包里,我只是一个外地打工的,怎么说一个是感觉男子汉,我不要了,我也不在乎这几个钱,可毕竟生活呢!!!!!!!!!!!!!另一个,感激他们收留我,毕竟初出茅庐,涉世不深,还不知道社会的深浅,他们让我加入,学了很多知识,只是那个厨师不好,有一次我在厨房吃了点东西,他用恶毒的眼神盯着我,一字一顿:“又偷吃!”好像我偷吃了多少一样。

9月,妈妈从老家打电话,让我回家考老师,结果考上了,由于没人,分到了偏远的农村,后来,由于我成绩不好,被分到了小学,一直到现在。

20XX年10月,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她是一个卖衣服的,自己开了一个小店,我感觉比我强,我打工连工资都要不到。20XX年5月4日结婚。生了一个小女儿。

生活平淡无味,我总感觉却了点什么,怎么说我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农村的小学里都是中专毕业、以前的民办教师、大专毕业,只有我是本科毕业,于是我恨教育局,不满,欺负我,我想再找点事做。

一是当官要有后台,我没有,二是当官要会说,会察言观色,舔腚,会做眼皮子事,博得领导的欢心,而像我这样的书呆子,怎么能博得领导的.赏识?

教学?我总感觉我一个本科大学毕业,应该教高中才对,20XX年,不算晚吧!那时候我的同学专科都分到了高中!大材小用了!我很不平衡!

说实话,我教学能力也不太高,由于我生就的腼腆、不喜欢说话、交际,感觉无法融入办公室和学校这样的圈子,他们玩的很好,有说有笑,只有我没人和我说话,可我又不愿意主动和别人说话,没意思,我一和别人说话就紧张,脑子像放在一个网兜里,越收越紧,脑子像动弹不得,被榨干了汁液,血液不流通了,只有紧张、委屈、焦虑,哎!

我的敏感的性格又加了一码,别人咳嗽、从我身边走过我也怀疑他们是不是看透了我的心思,感觉如芒刺在背,非常不自在,我害怕那一天我会崩溃!脑子彻底死掉、因为打了死结,再也动弹不了了!

身处这样一个金钱社会,谁会管你有什么困难,“黑猫白猫、逮着老鼠就是好猫”,我由于逮不着老鼠,所以不是好猫,所以就死路一条了。

篇6:面对人生的美文欣赏:笑对人生

还是别人口中的贫贱

是耄耋老年

还是稚嫩幼年

是美貌与智慧并存

还是丑陋与智力低下相伴

每个人的一生

都要经历自己的情感

或许你的一生

注定与平淡无奇有缘

就不要羡慕那些

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惺惺而感

或许你的一生

要与惊涛骇浪结伴

就不要惧怕---

迈过辛酸后的艰难

来时的路---

走过的或许有些无奈,

红尘的残忍

却不能磨灭一切情感。

理智也许永远说不出

那句无悔无怨,

可感情的思绪

却可以天外有天

每个人的头顶

都会有---

属于自己的蓝天一片

哪怕是个飘渺梦幻

也能慰藉枯竭的心田

毕竟每个人

都有崭新的未来

等待自己去拓展

坦荡的去挑战人生一切磨难

希望的曙光--

就在不远处出现

篇7: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美文

“你得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母亲。小女孩虽然受到了批评,但将来长大后,一定会感谢母亲当年的良苦用心。那过马路的“一小撮人”,很快就被飞速行驶的汽车围堵在了马路中央,尴尬地站在原地,紧张地蜷缩着身体,走也不是,退也不是。待到绿灯亮起,母亲才拉着小女孩走向马路对面,一脸的泰然。

去菜市场买五花肉。一排十来个肉摊,竞争激烈,相互压价,唯有最后一个摊位的价格居高不下。一个周末,我去得有些晚,走到最后一个肉摊,打趣道:“老板,你家的肉怎么比别家贵啊?”老板倒显得不慌不忙,说:“贵,自然有贵的道理。自我父辈起,我家就在这里卖肉,都几十年了,我家的肉绝对健康、卫生,而且不注水。”听了他的话,我买完肉后特意去复了秤,果然够分量,而且新鲜。后来又陆续买了其他几

家的肉去复秤,虽说价格便宜,但“水分”太大,最坑人的一家竟是“六两秤”。往后再买肉,我就只认这家了。对此,老板骄傲地说:“怎么样?肉好不怕价格贵。别人怎么便宜我管不着,但我必须对祖辈的诚信负责。”

“我得对祖辈的诚信负责。”这是一个令人敬畏的老板。无论一旁的同行如何偷奸耍滑,他依旧坚持着诚信经营的原则,守护着祖辈的优良传统。果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最后一家肉摊的生意越来越红火,门庭若市,每天前来买肉的人排着长队。其他几个肉摊则生意渐渐清淡,变得门可罗雀,乏人问津。

买了新房准备装修。一个亲戚听说后,主动帮忙介绍了一位刘师傅,说他家当初就是刘师傅带队装修的,人干活踏实,而且技术过硬。签完合同,兩个月后验收房子,装修质量果然很好,预算也没超支,连向来挑剔的妻子都十分满意。入住半个月后,一日刘师傅突然拜访,问他有什么事。他一脸歉意地说:“当初给你家阳台装防护网时,少了一颗螺丝,我今天是特意来补上的。”原来如此。我笑道:“不就一颗小螺丝吗?不碍事。”刘师傅却说:“这怎么行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你别看只是一颗小小的螺丝,却是关乎生命的大事。你家孩子还小,这些天,我心里一直挂念着这事,你可以无所谓,但我必须对自己的良心负责。”

篇8:对快乐人生的理解美文

德育该如何进行?现在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德育理念——快乐德育。这种新理念要求老师在德育中要把快乐融入其中, 从而提高德育的质量, 把德育工作做到位。

我认为, 快乐德育中的“快乐”, 有两部分内容:对传授者而言, 应该是“乐教”, 即乐意教、积极主动教;对接受者应该是“乐学”, 即好学、主动学、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乐教与乐学相互联系, 相互配合, 实现德育的目标。

但是快乐不是取乐, 不是让学生开心就好, 而最根本的是给学生创造快乐的能力, 培养他们寻求快乐、保持快乐的心理素质。拥有了这些, 他们才会在逆境中依然能够保持快乐的心境, 依然能够微笑着生活和工作。

2008年11月14日, 上海商学院的女生宿舍发生火灾, 4名女大学生因逃避火灾而从6楼跳下, 不幸全部死亡。这件校园安全事件让我觉得有必要给学生强调纪律与生活安全问题。但是根据以往的班会课的来看, 直接要求学生加强纪律和学习安全的教育方法很难得到预期效果。

于是我策划了一堂关于纪律与安全的主题班会课。利用周末, 我上网查资料, 做好准备。星期天晚上, 我到班里, 直接以聊天的形式跟学生聊:“前天上海商学院的火灾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

这种轻松的谈话方式很容易得到共鸣。这么一说, 学生纷纷聊起了这件事, 有的还说得特别详细, 甚至连人名都说到了。

我一看, 人心都调动起来了, 这是个好的起点。但是我并没有直接要求学生不要这样不要那样。而是在黑板上写下一个问题:“这次火灾是怎么引发的?”学生中就有人说:“是用热得快电热水器导致的。”有些同学听了, 也在下面窃窃私语说自己在家也用。看到这个情景, 我把他们的回答记了下来。我又写下第二个问题:“使用电器的时候, 没有人看管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现在更多学生的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了, 所以很多答案都一起冒出来, 有的说不会发生什么事, 有的说会烧坏电器, 有的说会着火等等, 于是我把这些回答也记下来。接着我又写下第三个问题:“如果宿舍里面发生火灾, 如何自救?”有学生说, 用水浇, 用棉被扑火等等。学生讨论完, 我又来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你遇到火灾, 应该怎么做?”学生的回答是逃离火场、使用灭火器、大声呼救、报警等等。至此, 全班同学的情绪都调动起来了。我看时机已到, 便让学生安静, 然后在黑板上写下这次班会的题目:纪律与安全。学生一看, 都会意地笑了。接着我和他们做了一个总结:“火灾的起因是大学生违反宿舍管理规定, 擅自使用大功率的电器, 而使用的时候没有人看管, 导致火灾发生。这些大学生也没有叫醒其他同学, 导致他们延误了逃生的时间, 并且他们自救的方法不对, 想用水来浇灭电器引发的火苗, 而不是用棉被等物品来捂住火或者用灭火器灭火。种种原因, 导致了火灾, 酿成了悲剧。”学生听了, 都点点头。我又给学生讲明要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安全用电, 人离开宿舍和教室的时候应该做到关电关水, 平时也要学习一些应急自救知识。

在整个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 老师精心设计各个环节, 积极引导,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讨论, 顺利完成了一次道德教育。

所以, 要做到乐教, 就要求老师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 在教育手段和方法上要精心设计, 充分准备。

有时候, 实施德育的表象不一定是快乐的, 但只要老师保持乐教的态度, 处处以身作则, 适时引导, 让学生主动加入到受教育的行列中来, 就能实现乐学的目的。

篇9:注重鉴赏美文 完善阅读理解

一、读——赏语言的音韵美

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有人豪情满怀,有人郁郁满腹,有人喜悦非常,有人愁绪万丈。作者的这些感情我们首先要通过“读”表现出来。有喜有乐的要读的节奏快一点,语调高昂一点;有哀有愁的,朗读就要缓慢低沉。不同的课文,在语调、语速上的要求不同。一般的诗词,句子短小,要引导学生把握节奏、重音;文言文抑扬顿挫鲜明,指导学生摇头晃脑地读,产生余音绕梁的效果;散文感情浓烈,朗讀要饱含深情;小说中人物对话语调分明,要揣摩到人物的心理,准确表达;议论文、说明文或以理服人,或介绍事物事理,朗读时可如行云流水,娓娓道来。同一篇课文,每个句子在重音、断句上也各有侧重,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作者感情表达的需要,尽现其音韵美。

二、读——悟主题的情感美

读课文,了解文章情节是最表面的东西,最主要的是能领悟文章的主题,从而体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领悟文章主题的重要方式;读——“赏”语句的形式美。语句的形式美体现在多个方面:句式美,有的语句上下结构相似,形同对偶,表现一种对称美;词语美,有的语句用词灵活,生动形象,体现一种传神美。《天上的街市》中,“远远的街灯明了”中的“明”和“天上的明星现了”中的“现”表达的意思相同,但用词不同,避免了重复,使人思路开阔;修辞美,不少语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摇曳生姿,展现一种生动美,这些细腻的描写通过朗读诉诸人的大脑,人的脑海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相应的画面,让读者和听者如身临其境,得到美的享受;只有美的句式、美的词语、美的修辞、美的写景,才会带给读者极度的赏心悦目。

三、读——拓展人物的形象美

语文课本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真善美假恶丑,纷繁复杂,怎样才能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这些人物形象呢?最主要的方法还是读。首先,听课文录音或老师范读,让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印象;其次,学生自读,逐步领会人物性格;然后分角色读,深刻体会人物情感。人物形象在课文中还有很多,有伟人,有贫民,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古代的,有现代的,美丽纷呈,各具特色。而这些人物形象的美,我们都能通过读领悟出来。读——“拓”想象的意境美。在语文学习中,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用美丽的画面代替抽象的文字,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文是想象的基础,在朗读中理解文意,在理解的基础上生发想象,能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他们能想象文字叙述中的意境,也能想象文字外的意境。

篇10:对鹿港小镇的人生感悟美文

总有那么几首歌曲,能在不经意之间激发你的人生感悟。在电视上看我是歌手,听到了彭佳慧在唱罗大佑的《鹿港小镇》。这首奇怪的旋律,奇怪的音调,却在娓娓动人的静静和你讲述着故事的歌曲,冲击着我的听觉,也让我有了一些人生感悟。

听着这首歌曲,脑子里开始有了歌曲描绘的画面。以前的鹿港小镇,它不过是个安静的小渔村。村子里有着渔民们质朴的身影和在庙里膜拜的虔诚。但是,霓虹灯的一闪一烁,带来了现代都市的文明来到了这座小渔村,却也带走了渔村中有的一切原始质朴和安静。当那些挖土机开始挖走了家乡的红砖头,盖上了高楼大厦的时候,那个质朴的小渔村,彻底被现代气息所掩盖。村民们得到了他们梦想中的金钱、现代化生活,可是却失去了很多,失去了那个像家一样温暖的小镇,失去了他们所曾经拥有的守护小镇的虔诚的信仰。想到这里,我不禁记录下我的人生感悟。

人们总是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开始失去自己的信仰。砍伐山林,破坏生态,只为了那现代文明的发展。可是,当我们的身边一点点的累积起来的文明,却也在一点点流失了我们曾经用有的东西。那些蓝天白云,被雾霾所遮掩,那些宽广的土地,被高楼分割,被汽车塞满。我们和自然,开始被现代的文明所分割。我们以为我们得到那些最好的东西,其实到最后才会发现,曾经的鹿港小镇才真的是心灵的栖息地,曾经在最朴实的大地上的生活才是我们向往的世外桃源,可是,这些终将回不去了,只能在记忆之中,默默的怀念着这逝去的一切。

篇11:与永恒拔河,笑对人生美文

雄鹰只有遭遇风雨冲击,才可能体验翅膀搏击长空时的那一种雄阔壮观。

种子只有遭遇泥土埋没,才可能体会嫩芽破土而出时的那一种惊心动魄。

人生只有遭遇挫折考验,才可能收获心灵穿越迷雾时的那一种豁然开朗。

是的,人生不是只有鲜花盛开,也不会仅有荆棘丛生,人生的美丽散落在鲜花荆棘布满的大道上。

面对人生得失,面对成功与失败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坦然对待生活。成功了,不夜郎自大、固步自封,而是去追寻下一个目标;失败了,不气馁沮丧、落魄难当,而是以此为鉴作为成功的动力。

“挫折也欺忧怕笑”

笑对人生,并不是说对失败一笑了之,对成功不屑一顾,而是把对成功的渴望与对失败的解说溶于一颗平常心之中,正确对待成败,仔细审视自己。

自古而今,不以成败论英雄,关键是对自己的认识正确与否。1200多年前的一个黑夜,书生张继若不是有落第之痛,那么诗的百花园中就少了这一缕独特的芳香;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如果不是有冰海沉船的.情节,它承载的爱情还会如此凄婉动人吗?所以,我们不要惧怕失败,要大胆尝试,勇于拼搏,把失败作为舒筋活血的良药,彰显我们作为万物之灵的理智与笑对坎坷的从容。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时间面前,人生不过是一个点,一个可有可无的点,没有人类 地球照样转,太阳照样东起西落,万物依然延续不待,但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不会甘心如此。

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得失成败,笑对人生。

篇12:对快乐人生的理解美文

一开始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并在心里悄悄表示不屑。直到有一次,领导安排我们去整理库房。

整理库房,只要将纸质资料分门别类整理好上架就可以了。琳是负责人,但是她并没有拿出负责人的架子,而是选择跟我们一起干。

渐渐地,我观察到一个细节:由于存放不当,很多纸质资料出现了严重的褶皱。但是大部分人对此毫不在意,只是把它们摞在一起便算完事了。只有琳将资料上的褶皱一页页理顺,再摞起来。

琳的这个举动使得她的速度远远落后于我们,但是后来她的优势体现出来了:很多一股脑堆起来的资料由于越堆越高而逐渐失衡掉落一地,只有琳整理过的资料,即使堆叠过高,也稳稳当当。

后来,由于资料太多,我们还为此加了一天的班,不少同事怨声载道,只有琳始终闷头做着自己的事情,没有参与讨论。

等到結束时,我们都飞速离开库房,一刻也不想多待。我走到门口却发现手机落在里面了,只好折身回去取。

走到库房门口,我惊呆了:琳一个人拿着扫帚和簸箕,正在扫地面的纸屑和塑料绳。

其实所有人都清楚,库房的门常年关闭,就连楼内的保洁阿姨也不会来打扫。所以一结束所有人都飞奔着跑掉,生怕要被留下来打扫卫生。只有琳,默默地留了下来,做完了扫尾工作。

至此,我终于明白琳赢在什么地方了。在所有的业务能力与知识水平与人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帮助她取胜的并非是所谓的潜规则,而是细节。

从智商与体力来讲,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并不大,毕竟天才与天生神力的人是少之又少的。一件事情你能做,我也能做,但并非两个人做出来的就是一模一样的。

这就要看在细节上下多少功夫了。那些在细节上下功夫,把小事也能做精做细的人,往往才是最容易成功的人。

细节很小,造成的影响却往往很大。

早年家里装修房子,在两家报价差不多,装修效果也差不多的公司A、B之间犹豫不决。碰巧有个亲戚在装修这个行业,毫不犹豫地推荐了A。

理由很简单:两家公司水平相当,但是A公司在装修期间的员工管理与装修后的回访复检上格外上心。

选择A公司的结果让人十分放心,我们住进了装修舒适的房子,从来不会出现一些地板翘边,房屋漏水的情况,每年过年的时候会有专人负责对已装修过的房屋状况进行回访,还会给我们送春联表达心意。

后来过去了很多年,A公司的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而与其同期的B公司早就堙没消弭不知所终了。

听说B公司的装修人员不仅喜欢吃回扣,而且对于装修造成的后期房屋损坏一概不理不问,这使得他们最终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也失去了原本该一片大好的装修市场。

A公司与B公司之间,就专业或是装修水平而言,相差并没有多少,但是结局截然相反。A公司赢就赢在了员工管理与后期回访这些细节上。

B公司对细节不屑一顾,认为只要有好的设计师,有好的装修材料与装修工人,就能在装修市场上屹立不倒。

而现实恰恰相反,对待细节的态度决定了B公司注定倒闭的命运,也决定了A公司越做越大的结局。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密斯·凡·德罗,在概括其成功原因时,只说了五个字:“细节是魔鬼。”

密斯的父亲是个石料工人,小的时候他跟在父亲后面学习搭建架构,可每次他搭出来的都没有父亲搭出来的稳固。

他百思不得其解,只得请父亲来看自己的作品,并询问缺陷到底在哪里。父亲看了一会儿,在一个小角落默默加上了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子,于是整个建筑就显得难以撼动了。

密斯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细节竟是如此重要。这也使得他在以后的学习与设计中,更加注意细节带来的改变,成就了他建筑大师的美名。

一个人对待细节的态度,往往决定了他的人生。

有人不以为然,觉得毕竟是小事,所以他们想不通为什么自己会输;有人注意细节,觉得细节可贵,所以他们才能在竞争中险胜一二。

从宏观来看,他们的差别小之又小。却偏偏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惠普创始人戴维·帕卡德说:“细节的成功看似偶然,实则是必然。”早年我写过很多文章,但是每次投出去的稿件都石沉大海,或是婉拒碰壁。

一开始我总以为是我的行文有问题,直到后来某一天,有个编辑找到我,告诉我其实我的文章写得还不错,就是有很多的错别字需要纠正,有时候稿件的排版看着也不够清爽。

我这才恍然大悟,现在回过头再看,很多杂志与公众号的征稿函上都会标注一点:一定不要有错别字!一定要记得排版整齐!

原因很简单,虽说有校对会在发表前帮你纠正错别字,但在审稿的时候,编辑就会因为你的错别字连篇,或是排版极不整齐就不想看下去了。

即使内容再好,一些细节处理得不够到位,也会导致被退稿。

很多人在失败的时候,会抱怨人生如此不公平,上天如此不开眼,却全然忘了自己是否回顾过失败,反思过失败,是否真的在执行的过程中做到了一丝不苟,处处留心。

大部分人最大的失败,并非是整体计划方向的失败,也不是对手实力太强导致的失败,而是细节之处处理得不够到位,千里之堤,最后却溃于蚁穴。

篇13:对学生课程理解的理解

一、什么是学生课程理解

1.主体的角度

从理解主体的角度看, 课程理解领域中存在着不同的课程理解, 如课程设计者的理解, 课程管理者的理解, 教师的课程理解, 学生的课程理解。[1]其实, 最早对课程理解主体研究的是古德来德, 他认为人们在谈论课程时, 往往谈的不是同样意义上的课程, 即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2]从中可以看出, 这五类课程并不是对最上位课程的层层剥落, 而是四类主体对课程进行理解的结果。一一对应, 学生这一主体所理解的课程应为经验的课程, 即学生经验过的、正在经验的和即将经验的课程为学生所理解的课程。但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以及学生在教育场域中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致使学生课程理解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首先, 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提法, 让学生课程理解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学生的理解不仅仅是对教授内容的理解和领会, 反而他们的理解有了很大的自由, 或“对”或“错”, 或线性或非线性……总之, 学生课程理解的内涵不再确定, 甚至“可控”。其次, 教师和学生的主体间性促使学生课程理解的外延扩大了。学生的课程理解摆脱了经验的课程所带来的狭隘, 正逐渐地往上辐射。因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和运作的课程都或多或少地掺合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与期许, 课改后, 这种理解与期许分量的比例更高。

2.客体的角度

理解应是文本的理解、对象的理解, 因此课程理解也一样, 既没有无文本的理解也没有无对象的理解, 这些文本和对象构成了课程理解的客观之维。那么, 何为文本?关于课程“文本”概念, 现在是在一个非常宽泛的意义上来理解的:社会实践和制度、文化产品, 直至人类行动和反思所产生的任何结果。[3]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 学生课程理解的文本既有显性的实体化产品, 也有隐性的概括化经验, 它们构成了学生课程理解的第一个客体。何为对象?文本不就是对象吗?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 学生视域意义上的对象就是文本, 甚至把对象局限于文本的一隅———显性的教材中, 对象的概念在无形中被矮化了, 课程的真正意义和全貌就被遮蔽了。理解是认识的前奏, 理解本身的属性及其认识的规律决定其不固化在某一对象中、不断章取义的特质, 因此课程理解应从源头开始。学生课程理解也一样, 应回到理解的原点。这里的源头是指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以及评价等, 甚至包括政策、教师等。这些都是学生课程理解的必要对象, 而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这些对象很少被呈现, 往往以不可教的借口予以搪塞。这显然是课程的“遗憾”:第一, 这些内容毫无疑问是可教的, 哪怕用最传统的教法解释给学生;第二, 这些对象虽然没有某一门学科那样充实, 但从宏观层面讲, 它们却是学生走向课程最根本的原因;从微观层面讲它们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依据。例如美国许多学校要求家长每年至少一次带孩子去上班, 感受父母的职业生活。[4]可以看出, 美国的教育是比较注重让学生理解课程目标等这些对象的。因此, 从客体的角度探究学生课程理解, 它应为文本和对象一个都不能少的理解。

二、学生因何要理解课程

1.自我体验的需要

人本主义课程学者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激活学生的个性化意识, 达到自我实现是课程的核心。[5]学生要想在课程中达成自我实现并不能仅靠理解教师过滤后的理解就能实现, 而是更要注重将自身置于体验的情境中。教师的体验或者理解代表的是教师生命所经历的东西, 它并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课程理解。被视为某个体验的东西, 不同于另一个体验———在这另一个体验中是另外的东西被经历———就像它不同于另一种生命历程一样———在这另一种生命历程中“没有什么东西”被经历。[6]课程体验作为课程理解的一部分, 与课程的客观理解构成了完整的课程理解。两者的对象虽都指向了意义构成物, 但侧重的角度却不同。客观理解侧重于意义构成物的外部, 比较容易达成一致;而体验理解则寓于意义构成物内部, 更易于培养独一无二的精神实在。回顾我们的课程理解, 体验成分是比较缺乏的。拓展学生课程理解的难度, 并不是学生能否对课程进行“准确”的理解, 而是学生能否对课程形成自我解读。自我解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的个人体验, 在新课改下, 这种学生对教育的自我意识都得到了相应的体现, 体现为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课程的感受力。比如新课标经常提及的几个词, 素养、领悟等。教师如何教这些素养?准确地说, 是建立在学生对课程的体验之上。但需要说明的是, 体验理解并不是造成课程理解主客观分野的“罪魁祸首”, 相反它通过想象力能更好地提升客观理解。当今课程对学生课程理解的呼唤, 其实是有所指的, 即在学生客观理解比较成熟的时候, 对学生体验理解回归的期盼。总之, 学生因何要课程理解?就是要把课程变为自己的。

2.理解教育的召唤

理解教育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 它认为理解是处于特定教育世界中的师生与理解对象的沟通, 在感情、认知与行为上筹划并实现生命可能性。[7]可以看出, 理解教育对以往教育概念生产式的研究进行了悬搁, 进而转向了对教育的释义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 这直接影响到了课程领域。学者们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课程开发生于1918年, 卒于1969年, 今天的课程领域开始为理解所占有。[7]因此, 课程理解可以被看作是理解教育的一部分。纵观理解教育提出的背景和理解在教育中的意义, 它是比较注重理解的情感层面。所以理解教育呼唤的是双向的、沟通的、师生关系融洽的课程理解, 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 教师独裁式的课程理解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到这种理解, 进而影响到理解教育的施行。面对这一难题, 加强学生的课程理解应该是最有力的破题之法, 因为理解的本质是相互的, 没有学生课程理解和教师课程理解的互动, 就没有优良的课程理解环境出现。此外, 理解教育还应是一种彰显能力的教育, 是占有与超越的统一。[8]占有与超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者都可以看作是理解的一种能力, 但前者注重对理解对象的拿来, 后者注重对理解对象的再生产。那么, 如何赋予学生这些能力?与其说是赋予还不如说是引导, 因为占有易学, 超越难得, 占有通过教师给予学生一些技巧反复练习即可获得, 但是超越需要的却是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感悟, 教师直接教的方式对这一能力的习得会很乏力, 因此学生课程理解成为成功获取这些能力的必要。

三、学生课程理解何以可能

1.内因:学生是课程中能动的主体

理解可以解释为理解主体运用已有经验并借助一定的帮助对理解对象意义的再现或者创生, 获取经验、寻求帮助显示出了人这一主体特有的能动性, 这一能动性在学生课程理解上体现为对课程想的能动性和做的能动性。在心理学上, 想的能动性主要指的是学生认知系统的成熟, 具备注意分配、知识表征解读的能力, 并能在知识表征之间建立起联系;做的能动性指的是学生运用一定心理科学方法策略、排除影响理解的相关变量去解决理解问题的能力, 具备信息加工的能力, 并在对理解的决策与推断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理解策略。在教育学上, 想的能动性是指学生具备接受教育后的宽阔视野, 在接触过各门学科课程后, 学生理解问题的视域、视角都会发生变化并逐渐地丰富起来, 他们会用学科的视角去看待理解对象, 因此理解的可能性和丰富性会增多。学生每天面对的是由学科课程组成的综合环境, 这种近距离的氛围使联想更容易产生;做的能动性指的是接受教育后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因此学生比较容易区分主客观理解, 能够科学地和人文地进行课程理解。此外, 学生还能实践地理解课程, 学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特别是能动的反映论, 在理解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结合物性和人性, 更好地把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道德关系, 这在客观上也会使学生的理解符合伽达默尔式的实践理解论。理解是人的理解, 学生具备了人, 特别是教育意义上人的能力, 所以学生课程理解是可能的。

2.外因:学生求知欲望与无限知识的矛盾

理解可以被看作是认识的动力, 因为课程理解当属认识论范畴, 理解的宗旨是达成认识, 它是认识的前奏, 可以说没有理解的先行就没有认识的后觉。但理解并不是认识的源动力, 理解虽对认识有促进作用, 可认识并不为理解而认识。认识的源动力应是求知欲望与无限知识的矛盾, 是认识论中诸多行为的动力, 也包括课程理解, 因而学生求知欲望与无限知识的矛盾也就构成了学生课程理解的外部动因。外部动因虽然只是动因的一个方面, 但其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在学生课程理解的过程中, 学生可能并不完全了解这一矛盾, 但它们一定会遇见矛盾的变体, 亦或是矛盾的呈现物———好奇与未知、难题与无解、希望与期望……以上这些分化了的矛盾正是从微观层面促进了学生的课程理解, 使学生理解有了外部诱因, 最终使课程理解可能。在这里,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教师的课程理解应是这些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教师理解后的行为应是辅助性的, 而不应代替学生的课程理解, 因为尽管教师理解导向学生的认知矛盾, 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矛盾。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 二是由于时空背景的变化。此外, 兴趣作为求知欲和无限知识矛盾的衍生物, 从侧面维系着学生的课程理解, 从而延长了学生理解的注意。总之, 求知欲与知识的矛盾是学生课程理解不可或缺的动因。

3.保障:学生的场域资源

欲使学生课程理解稳定进行, 少不了各方力量的保障。第一, 国际教育呼吁体现生本价值的教育, 这些先入为主的教育理念, 能为学生课程理解提供舆论支持;第二, 各式各样的教材是学生课程理解的主要对象, 因为课程理解的核心是教材的理解, 从而为学生课程理解提供了内容支持;第三, 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各项政策, 大多都是体现着学生自主性的政策, 从而为学生课程理解提供了政策支持;第四, 教育专家对课程的研究, 能让学生课程理解遵循教学规律, 从而为学生课程理解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五, 学校以其较丰富资源、特色的活动为学生课程理解提供了环境支持;第六, 教师以其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影响着学生, 为学生课程理解提供帮助支持;第七, 学生以其个性差异和发展潜力为其课程理解提供了人力支持。以上这些经过梳理的学生场域资源, 是让学生课程理解成为可能的保障。因为教育环境中的学生, 最初是知识储备不足、经验欠缺、理解实践经历少、解决问题能力欠发达的学生, 要让学生自主地理解课程而不借外力和资源, 那是根本行不通的。但是假如学生练就了利用各方资源理解课程的话, 他也就实现了自我教育, 这也是学生课程理解的最大功能———自我教育。

综上所述, 学生课程理解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是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 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同时也是教师课程理解的必要补充。学生课程理解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而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宗旨所在, 同时也是终身教育所追求的。因此, 学生课程理解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式亦或是一种学习方式, 它更是一种教育的目的。

摘要:学生课程理解不仅仅是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解释的活动, 而且是游离于各方利益的中介, 是教师课程理解的必要补充。然而, 目前关于学生课程理解的研究少之又少。鉴于此, 本文从本体论出发, 分别从主客观的角度对学生课程理解做了概念鉴定;探讨了学生进行课程理解的两个原因, 即自我体验的需要和理解教育的召唤;列举了能让学生课程理解成为可能的三个因素, 即学生是课程中能动的主体, 学生求知欲望与无限知识的矛盾, 学生场域资源的保障, 以期尽可能地揭示学生课程理解的本真之貌。

关键词:学生,课程理解,本体论

参考文献

[1]张攀.农村教师课程理解的问题研究.杭州师范大学, 2011.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3][7][美]威廉F.派纳等.理解课程.张华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4]黄志敏.中美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及其启示.教育与职业, 2011 (12) .

[5]John D.McNeil.Curriculum: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New York City:Little, Brown&Company Limited, 1985:5.

[6][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诠释学上) .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篇14:老师理解宽容等于学生快乐成长

一个傍晚,我带着吃完晚饭的孩子们回到教室,暮色让他们开始想家。有的小女生已经伏在桌上低声啜泣了,突然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位男生跑来向我报告:“老师;小俊不见了!”我心里一惊,立即让他到厨所和储物间找了一圈。不见人影,打电话给生活老师也说没有看到他。会不会在其它楼层上玩呢?安排好教室里的孩子之后,我就开始到每层楼去找。天色越来越暗,天一黑。要找他就更难了。我奔忙了半个多小时,疲惫和焦急简直让我绝望。我停下脚步,大喊了一声“小俊”,仍然没有人回答。当我失望地转身时,忽然看到有个身影从操场边的树丛里跑过来。眼前的小傻满脸泪痕,我又高兴又生气,想把他带回教室。小家伙却僵在原地不肯动。带着哭腔喊:“妈妈说今天来看我,她还没有来,我要在这里等她!我不走!”原来是这样,我气消了一大半。“我们回教室等她好吗?”“不!我就要在这儿等妈妈!”他倔强得很,劝了好一会儿依然纹丝不动。“老师帮你打电话呢?”这时有几位同事也来帮忙。“不行。我爸爸不让打电话回家。”小俊忽然小声嘀咕,眼神里闪过一丝畏惧。“为什么?”我追问道。“让爸爸知道了要打死我的!”他的声音更小了。哦,原来让他顾虑的人是他的父亲!为了让他尽快回教室上课,我敌意说:“那就打电话给你爸爸吧,让他代替妈妈来看看你在学校的表现。”小傻一听,马上大叫不要,表示只要不告诉他爸爸,愿意跟我回去。我于是和他谈妥条件,把他带回了教室。

第一次交锋虽然把我累得筋疲力尽,但是我却捏到了小俊的“命脉”。第=天与他母亲通电话才了解到,由于小俊从小被保姆带大,养成了许多坏习惯,屡教不改,脾气暴烈的父亲采用棍棒教育的方式。每次犯错后就一顿暴打,孩子丝毫没有长进,反而愈发顽劣。我想。这也许是形成他不良习惯的催化剂,孩子虽敬畏父亲,但也会有“犯错没关系,大不了一顿打”的想法。在小俊的心里,没有判断是非的概念,更装不下别人。我不能简单直接地利用他畏惧父亲心理来对待他,这是“制服”,不是“心服”,更达不到教育效果。之后的几天我一直默默观察他,小俊显得战战兢兢,也许是担心我会打电话告状。一天下课后我找到他:“其实那天的事老师能理解你。”小俊不敢相信。我继续说道:“老师上学的时候也一个人住在学校呢,但是我比你坚强,从来不哭,表现可好啦。你还是男生呢,难道连女孩子都不如?”孩子的眼神活泼起来,他扯着大嗓门说:“那有什么啊?我也能好好表现的。”“那好!我们比比看,要是你赢过我。咱们就把这件事当成小秘密永远不说给别人听好吗?”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逃跑,也学会了有事向老师报告。理解。打开了彼此信任的大门,也为我走近这个孩子铺平了道路。理解,是建立在对孩子关爱的基础上的。只有真心关心孩子,爱护孩子,才能倾听孩子的呼声,理解孩子的意愿,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使孩子逐步做到正确地对待学习,正确地对待生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俊虽然对自己有所约束,但还时不时会听到孩子们的告状声,作业不按时完成啦,课间活动和小朋友推推打打啦,不值日就溜回宿舍啦……丝毫不让人省心。我一边诱导,一边和小傻的家长联系,令我欣慰的是我的工作得到了小俊父母的支持。有一个星期,小俊的表现特别好,作业认真了,跟小朋友们的矛盾也少了,周末放学的时候,我郑重地用大红的字在表扬榜上贴了小俊的名字。看着他内心隐藏的情感正在一点点被激发出来,我满心愉悦。但是接下来的一周。我的愉悦又遭到打击。

一天,孩子们纷纷向我反映,小俊在没有经过他们同意的情况下。拿了他们的文具,喝了他们的牛奶。看着一张张怒气冲冲的小脸。我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如果对这种行为不加以制止,会给全班小朋友带来极其不良的影响。怎么管呢?训斥一顿再强硬地命令他改正吗?我转头看看小俊,他一脸古怪的表情,眼神里却丝毫没有反省的意思。课后一调查,才发现他一共拿过12瓶牛奶,9块橡皮,还有一些直尺、卡纸之类的文具用品。放学后,我留下小俊,指着调查得来的结果一一询问,他虽然承认自己确实拿过这些东西,但为自己狡辩说这都是别人送给他的。看着他“能言善辩”的样子,我沉默不语:等他辩解完了我突然说:“你有朋友吗?有要好的好朋友吗?”正在等待着一场暴风骤雨般训斥的小俊一下子愣住了。他不明白我为什么问这样不着边际的问题,像被点了穴似的直瞪瞪看着我,对视几秒后,他摇了摇头。“知道为什么吗?”我定定地看着他的眼睛,“因为我不是个好孩子……”他的声音很大,听起来没有什么情绪变化,但我分明捕捉到了小俊眼神里少有的一丝落寞。“不对。你是个好孩子。如果不是好孩子,老师又怎么会在表扬栏里写上你的名字?你没有朋友的真正原因,是你还没有把身边的人当成是你的朋友。心里没有别人,自己不付出友情,怎么能要求别人来喜欢你呢?”神情黯淡的孩子看着我。咬着嘴唇沉默。我把他拉近身边:“如果你有需要,可以向小朋友们借文具用,但必须及时归还,想喝牛奶也能自己带,把别人的喝掉了他们怎么办呢?你做的这些事,把原本喜欢你,想和你做朋友的人都吓跑了。”他一听突然张开嘴巴,一脸惊讶与着急。“我愿意帮你把这些朋友争取回来,只要你坦诚地面对错误,坚决改正,小朋友都能原谅你,还会佩服你的勇敢呢!”在交谈中,我用诚恳和宽容化解了他的顽劣,小俊答应向大家赔礼道歉,并把自己所拿的物品归还给大家。

周末,我将需归还物品的清单交给来接他的父亲,并向他解释了一切,希望小俊的爸爸能和孩子谈谈心,让孩子对父亲的态度由敬畏变为敬重。家长也表示愿意密切配合。次周的班队课上,勇于承认错误的小俊赢得了孩子们的掌声,也赢得了许多朋友。此后的小俊,眼神里少了许多顽劣,增添了一抹明亮的色彩。星期一来总是绕在我身边告诉我周末去哪里旅游了,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理解换得了信任和依赖,而宽容则维护着孩子的自尊,重塑了孩子的自信。

通过小俊的事我发现,用淡化教育痕迹的方法处理学生问题,是一种无伤痛有结果的教育。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促使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用尊重和宽容来感化孩子的心灵,像飞鸟掠过晴空,了无痕迹。如随风而潜的春雨,润物无声。

上一篇:野蛮同桌小学作文下一篇:活动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