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设计课程小结

2024-05-04

陶瓷设计课程小结(精选8篇)

篇1:陶瓷设计课程小结

陶瓷设计课程小结

班级:陶设5班

姓名:徐胜楠

学号:200930111314 指导老师:李兵 正文: 经过市场调查、图书馆查阅资料、画草图、画制作图、做3D效果图这些步骤,这学期第一门专业课也就结束了。

在这门陶瓷设计课程中,我们主要课题是茶咖具,知道了很多东西,由于主要课题是 茶具和咖啡具所以在平时生活中也特别注意这些,逛超市会特别留意生活家具用品中的器皿,上网的时候也会浏览相关的网页图片等,在课的一开始老师就先让我们对周边日用陶瓷市场进行了想尽的调查。有一件事情使我印象很深,我们所在的景德镇市是以陶瓷文明而享誉国内外的,但是在现在的景德镇市场所销售的高中档日用瓷器大部分并不是真正产自景德镇的,而是产自潮州的潮州瓷,而且大部分的精品瓷销售时都打着外国设计师设计的名号,让我有些费解。我不禁为景德镇的陶瓷发展担忧,而且现在更多的消费者更对有趣的民族的,独特的产品有兴趣。

在图书馆借阅资料使我印象挺深的,我带了自己的相机对于自己喜欢的陶瓷造型进行了拍摄,虽说我们看到的杂志内容并不是国际上最新的资料但是造型装饰工艺还是那么漂亮,国内虽然也有很多很好的设计但是精品的并没有想象多,心里总觉得别扭,也很努力的在找国内一些介绍陶瓷的具有影响力的相关杂志但是并没有找到,也许是有吧,可还是不够广泛吧,怎么说这方面中国是很落后的,做的也远远不够的。在网上搜索也是没什么大的收获,查到的都是一些玻璃或者陶瓷企业做的小广告之类的东西,根本没什么帮助,这时候的我往往觉得有些失望,对自己的本专业和国内现存状况,和以后的就业形势,都是另人担忧的。

去年因为上了模具成型的专业课,有看过一本关于草图绘制与模型制作的书感觉挺有用的。也已经忘记是谁编著的哪里出版的,看了一点里面关于花插可车模方面的东西就再也没看过,这回这门专业课,让我有想起来它,同时这学期开学的专业课本里也有《陶瓷造型设计》,我认真看了一下还真是大有学问在里面,关于造型的形成与构成、整理与加工、配置与处理、特点与要求、设计程序与方法„„讲的很详细,也有图例说明,帮助真的很大。

记得在看书过程中很有意思,书上有一章是杯的内容,其中介绍了一个最简单的盖子,就是我们看古装电视中老爷喝茶时候用的那种带有盖子和拖碟的茶碗,书上说:“简易式的盖子其位置事相对固定的,在盖碗茶具上还可以做拨开浮茶之用”我这才知道,原来电视里喝茶不是特意摆什么老爷喝茶架势的,看来多知道点总还是有帮助的。在画草图那一周,我们也参考书上的造型在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画出10套来,刚开始觉得很多,做了很久也就是那么几套在想不出其他什么造型了,那给老师看老师说我们这方法错了,草图中看不到设计过程,都被擦掉了,或者根本就没个思考演变的过程,一个想法一个造型就画了那么一套就了事,设计是可以拓展结合,哪怕是只改变一和小部件想是盖钮或者把手什么的,也是不同的。我们完全没有这个意识于是在练习着把过程加进去的时候,我们也就不觉得10套有很困难了。

画制作图时候也不陌生,因为上模具成型的时候有绘制过三视的制作图,但是也就是那么几个月不碰还是很多东西想不起来,之后的3D效果图也是一样的,软件打开学过的东西全忘记了,看来有些知识和技巧是要时常使用的,怕是老人说,刀越磨越光、脑子越用越好使,就是这样的吧。

这次课程实际上是和我们明年的毕业设计有很大联系当然也和毕业以后的工作有关系,所以一点也马虎不得,哪个步骤都是认真去完成,和同学和老师探讨商量,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对陶瓷设计过程、生产工艺、制作要求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为了以后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篇2:陶瓷设计课程小结

陶瓷艺术与工程(2)班

邱治胜 200810115203 我们无意就流失了四周的陶瓷首饰设计的课程的宝贵时间,说流失,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抓住它,也不是因为有什么原因而没有去学习到,是因为它太有趣,以至于我们觉得想拥有更多的课程更多的时间去深入地了解陶瓷首饰其中的奥秘!其实在四周的课程,我们在老师那边学到很多的关于陶瓷首饰设计的一些知识,比如陶瓷首饰的发展,陶瓷首饰的成型方法,装饰方法,烧成方法等等。

我们的课程首先是了解到首饰艺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在世界各地均具有多样的首饰设计与创意佳作。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原始先民就具有了简单的首饰设计实践,当然早期的设计很多是偶然的设计意识形态,是图腾文化的崇拜或者实用装饰主义的客观需要,并没有真正是从配饰与装饰个人色彩的角度来创意首饰设计。但也由此可以看出,人固有的对于美的追求与喜爱,对于装扮的特殊本能要求都是先天所具有的特质。真正首饰概念的出现是明清时期,主要指头部饰物,后由于戒指的发展大大超过了其他品种的发展,又因“手”与“首”同音,因而戒指等“手饰”也被统称为“首饰”。

传统概念的首饰是指佩带在人体上外露部分的特殊装饰物。西方首饰概念拓展于 1899 年巴黎举办的首饰设计大赛,“首饰”概念主要是三个方面:精美的工艺价值超过材料价值的首饰,即工艺品;用钻石与精美宝石制作的高价值的首饰,即高档镶宝首饰以及金银首饰。而当代的首饰艺术概念比较宽泛,特别是创意设计与材料设计越来越多样化。首饰设计总类繁多,常见的主要分类为按材料分为黄金首饰、铂首饰、银首饰,镶宝首饰、珍珠、翡翠等。按照佩带部位分为手饰(戒指、手镯等)、耳饰、项饰、胸饰、发饰、服饰等。按照设计的目的分为商业化首饰及艺术性首饰(展示首饰)。商业化首饰指能批量生产被众多消费者接受并选择购买的首饰,他的设计综合考虑了设计市场定位,产品成本和消费者在造型和色彩上的比较一致的审美心理。艺术性首饰指在设计造型,设计用材料和色彩上最大程度的考虑如何实现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的艺术效果,而不考虑制作成本和大众的审美眼光。按照设计风格分为自然风格首饰和抽象概念性首饰。自然风格首饰大多从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获取灵感,通过秀美的树叶,有趣的贝壳,充满生命力的向日葵,奇妙的孔雀羽毛等造型元素的抽象和变形的应用,表达清新质朴的大自然的气息。抽象概念性首饰指表达设计者某种观念和意象的首饰,他不考虑传统的观念,在造型,用材及首饰功能上完全以表达设计者自我的某种想象的概念为目的。上述总类从造型上来说丰富多彩,难以简要阐释,但从尺寸上来说,一般造型较小巧精致,材料也主要为三大类: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各种人工合成材料如合成玻璃,树胶,塑料等,而关于陶瓷材料的较少。出现这样现状的原因主要在于陶瓷的材料特性与烧成技术特性。陶瓷材料易碎的特性使得陶瓷首饰的价位与研发力度相对较弱,其次烧成在技术上和设备配备上有特殊的要求,所以也限制了它的大面积生产;其三对陶瓷首饰的认识与关注力度还很弱,加强陶瓷首饰设计的研发与生产,也将是一个好的文化创意产业资源。

当我们了解的陶瓷首饰之后,老师给我们讲解的关于陶瓷首饰的各种成型方法,也和我们详细讲解与示范的关于陶瓷首饰成型方法的步骤,装饰这一阶段由

于我们前面许多课程都有学习过,所以大家都很努力的去表达自己的设计。

在四周的课程里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任务是三套首饰设计,于是我们先把材料准备好,然后开始了自己的设计。

设计的过程很快,但是做起来并不简单,最主要的问题是首饰一般都比较小,比较薄,所以很容易就碎,这个是最大的问题,所以耐心与细心是陶瓷首饰制作的一个非常必要的前提条件。

最后一周我们装饰与烧成,当自己做的那些首饰出窑的时候,心情真的是非常的期待,看到自己辛苦做出来的东西之后有无比的兴奋。

篇3:陶瓷设计课程小结

关键词:陶瓷,设计,素描基础,教学

素描基础课程是高校陶瓷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 我们高等院校的教学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艺术设计学科的各个类别对素描教学的重点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都在针对本专业基础素描课程的特殊性努力地探索和研究。基础素描课程教学训练的内容要同本专业相适应, 也要使学生通过素描基础课程教学训练能够更好地适应之后的专业设计课程学习, 打好前期基础。因此, 陶瓷设计专业的素描基础教学也要有自己明显的侧重点和主体性, 要与其他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基础课程教学加以区别, 要结合陶瓷设计专业本身的特点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但是, 长期以来国内的高等院校陶瓷设计专业教育沿用了学院派的教学模式, 过多地照搬绘画学科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这就造成陶瓷设计专业开设的素描基础课程训练过于强调写生的绘画性, 从而忽视了陶瓷设计专业的特殊性, 没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虽然陶瓷设计艺术与绘画艺术在美学原理和审美观念方面等方面有着一部分相同的地方, 但在表现方式和实用功能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样简单的以绘画学科的素描基础课程的训练内容, 不加修改地运用到不同学科性质的陶瓷设计专业上的作法, 造成了陶瓷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与陶瓷设计专业设计课程教学之间的相互联系降低和减弱, 造成教学效果的不到位和不理想。同时, 造成了学生只满足于对真实的自然形体和空间关系的观察分析和描绘塑造, 过多地受到所描绘的客观物象的制约限制, 进而束缚了陶瓷设计专业学生的思想, 减弱了学生对客观物象以外的构成因素的分析能力, 影响了学生艺术创造精神的培养和陶瓷创作能力的发挥。按照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简单的进行复制和临摹, 没有个性缺乏陶瓷产品的设计意识, 忽略了实用功能, 进而遗失了设计精神的创新。如果我们的高校培养出来的陶瓷设计专业毕业生设计的陶瓷作品平庸无奇, 赶不上一般工匠的日常产品, 这就是陶瓷设计专业教学的最大的失败。

如何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解决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呢?首先就要革新陶瓷设计专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从素描基础课程开始入手逐步向深度和广度延伸。这样以来, 陶瓷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程教学就应该在充分体现陶瓷设计专业学科特点的前提下, 进一步加强联系和互动, 为之后的陶瓷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做好前期铺垫, 逐步发展和完善素描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 使之成为陶瓷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教学部分之一。基于陶瓷设计专业的学科特点并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 本人认为基础素描课程教学还应该侧重以下几点:

第一, 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开展的素描课程, 教学目的不是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画家, 而是让学生学习掌握素描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表现技能, 将其融入到陶瓷设计之中能更好地继承、借鉴、发展陶瓷设计艺术。陶瓷设计专业学习素描的目的有别于绘画专业, 其学习素描是注重学习和运用素描的基本理论规律和辩证思维的方法, 并掌握一定的素描技法和表现手法。在素描的写生实践过程中, 强调从陶瓷设计专业的角度描绘客观事物的感知过程, 进而启发设计性思维的产出和延续, 为之后的陶瓷设计创作打下良好扎实的基础。以陶瓷设计专业为中心, 多方面、多角度的展开素描基础课程教学, 就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石膏、静物等常规教具, 要针对陶瓷设计专业特点进一步扩大素描表现的描绘对象。同时, 在素描基础教学写生训练中还要逐步增加促进学生动脑分析的教学内容比重, 还要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体系, 让学生能够欣赏中外各时期各种艺术形式的优秀素描作品, 了解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规律, 进而使学生提高美术史学修养和艺术理论知识。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指导学生了解掌握更为广泛的艺术知识, 拓展学生的思路, 提升学生的审美观。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基础程教学训练, 不再是简单地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进行的灌输式的教学, 而是从认识层面和思维意识方面上正确的引导我们的学生, 进而从高考应试素描模式的错误观念中解放出来, 做到这一点对陶瓷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 陶瓷设计专业的素描基础课程在注重造型的主观表现的同时, 更要不断启发学生本身具备的艺术本能和创意思维, 这才陶瓷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程的教学终极目标。作为陶瓷设计专业的素描基础课程训练, 不仅仅是造型技能与表现手法的培训和练习, 更是视觉思维方式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这种造型观念的从新认识和确立, 可以使学生建立陶瓷设计的思维理念基础, 能够使学生更快地和更好地进入陶瓷设计创作中。在素描写生再现客观物象的同时注重创意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将这一模式引入陶瓷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之中, 就能使学生生发出发现艺术创意之美的眼睛和陶瓷设计的无限灵感。

第三, 国内的一些高等院校在实际的办学过程中, 陶瓷艺术专业和陶瓷设计专业在办学理念上区分的不够明显, 在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设置上也有相互雷同的部分。致使部分学生用典型的陶瓷艺术思维进行陶瓷设计, 陶瓷设计的方向和重点不明确, 没有突出陶瓷设计的人性化和个性化, 忽略了陶瓷设计作为产品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广泛适应性和实用性功能。还有, 陶瓷设计专业长期以来的单一模式教学, 即素描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分开在不同学期进行授课, 相互之间很少有联系与互动, 这样就造成了素描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相互脱节, 阻碍了素描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在专业课程中的呈现和延续。因次, 陶瓷设计专业必须改变教学模式的现状, 通过深入的教学改革使素描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加强互动联系, 进而拓宽学生的创意思维空间和提高其创新设计能力, 以此来适应社会发展飞速发展和不断更新变化对陶瓷设计的需求更新。

我们的高等院校要深刻地认识到陶瓷设计专业素描基础教学的针对性和特殊性, 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地探索适合陶瓷设计专业正确发展的教学模式, 使我们的高校陶瓷设计教育更好、更快地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正安.我国高校陶瓷设计教育发生探究.装饰.2005年03期

[2].孟滨.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刍议——我国设计教育现状问题分析.艺术教育.2006年10期

[3].吴筱荣.陶瓷艺术教育与现代审美.中国陶瓷.2008年11期

[4].詹伟.陶瓷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年03期

[5].张春雷.对现代陶瓷设计教育的思考.江苏陶瓷.2009年06期

篇4:陶瓷设计专业青花课程设置有感

【关键词】陶瓷设计 青花课 釉上彩 釉下彩

【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11-01

釉下彩种类较多,除青花外,还有釉下三彩、釉下五彩、釉下褐彩、釉里红等,但青花在技法技巧上可以以偏概全,具有独到的代表性,选择陶瓷釉下装饰以青花为例足矣。可惜目前有些院校的青花课设置存在较大疏漏,由于缺乏相应调查研究,武断地列为本专业四年中学习的第一个专业课程多有不妥。

首先,这样安排对于学生来说损失巨大。

教师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专业装饰,领悟能力和知识协调性有限,技能体系不健全,青花课上传授的知识多以基础技法为主,如此就不外乎勾线、分水,形式颇为枯燥。特别是对于一个曾经接受过中国画训练的学生而言,在泥坯上勾线很快就会适应,课程的难点几乎只是分水而已。青花是中国陶瓷装饰的优良品种,曾经的《鬼谷子下山》二零零五年在伦敦佳士得以二点三亿人民币的天价创下中国艺术品拍卖在世界上的最高纪录。但相对于其他釉上装饰而言,青花掌握起来却较为简单,特别是单从色相丰富的角度而言其竞争力也大打折扣,色彩单一,表现力有限是不争的事实。往往临摹作业完成,学生面对烧成的作业欣喜若狂,积极性得到较大提升之后,进入创作阶段问题凸显,由于没有任何相关的专业技能积累,所谓的创作只能拘泥于具体的课程内容,在创造意识具备的情况下,创造能力、综合能力不能被有效提升。较为集中的就是苦于对本专业其他装饰技法掌握不足,思维在青花装饰上原地踏步不能触类旁通,其创造手段受到较大的局限,刚刚燃起的创作欲望,很快降温,理性告诉他们“难以实现”。很多优良的创作理念受制于此,第一次在专业课上的创作信心遭受到打击,心理上出现落差。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今后多种技法的综合运用不再安排任何课程,良机错失。一次课程投入的物力、人力、财力众所周知,收效本可以几倍于此却仅限于一种技法的掌握未免可惜。假设该课程设置在釉上彩之后,学生们清楚的知道青花除了可以单独作为装饰,还可以与釉上新彩、古彩,釉下釉里红以及釉色搭配进行综合装饰。同时他们已经掌握了多种装饰手法,很快就能熟练掌握青花的装饰技巧并能使创作思维纵横驰骋,釉上釉下信手拈来,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互动协调,融会贯通只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其次,青花课程的设置安排在釉上彩之前,收效甚微。对于专业负责人来说,则要及时检查工作是否存在漏洞。

起初看起来不过就是一门专业课的设置有些不妥,但带来的弊端还远不止就此罢休。大学培养的学生必将走向市场,如何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融合相关知识综合利用专业技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促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建立适合培养目标的优良课程设置体系,帮助学生获得最大利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是一个有经验的专业负责人所必需具备的素质。作为专业负责人,“负责组织起草专业教学计划,并且就不断完善专业教学计划,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等提出建设性意见”是你的职责。教师发现教学中出现上下课程衔接不畅,学生在学习中对教学提出建议和意见,作为专业负责人首先要检查自己工作是否到位和存在疏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切为了学生”不要只停留在口头。从一个青花课程的设置能够体现出对工作的细心,对学生的承诺,更重要的是你的言行能够让教师看到希望,愿意在你的带领下努力工作,共同对校长负责。学生毕业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证明我们赢了。

再者,青花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对于专业教师来说,是学生催促的信号。

大学生对于老师专业能力和素养的了解不是靠自己的推介和所谓的科研能力,而是上下年级间学生的口口相传,动手示范和理论讲述如出一辙,遇到问题能够轻松应对,都是学生检验老师的渠道。如果课堂上多次提问不能得到有效的回答,他们就不会再向你提问,对于你的知识积累和专业素养基本上已有所了解,这时,你要清醒的认识到学生对你已经不满意了。专业上的问题他们转而会求教于相关的教师,如果在那里他们获得满意的答案,那么不久就会有关于你专业不过硬的消息传到耳朵里,委屈或者不屑一顾由你选择,但造成的不利影响已成为事实,所以,认真整理有关知识技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好每个学生,让他们在你这里得到一站式服务,你的口碑会不好吗。讲起来容易,真正做到这一点确实是由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的。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经过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教育教学的技巧或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等各个方面。

常言道:学高为师。作为教师,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形式表征在于:教师对所授学科或课程的基本概念、结构、特征和知识的产生、发展有全面和深刻的理解;教学中,能准确、科学的运用专业知识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有效利用科学的策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内容的价值;善于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特点组织教学,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良好发展,掌握并善于利用教学所需的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扩大学生的学习广度,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能力。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高校扩招后,使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大量刚毕业的学生有机会走上课堂成为新教师,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师资不足的矛盾,但历练不足,经验有限,专业不对口等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将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带进校园,为满足某些人的私欲不惜牺牲学生的利益,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教育观念上产生错位。而为了下学期的某一门课程不得不首先自学以弥补专业偏离缺陷的屡见不鲜,更不要说综合运用在深度广度上下功夫。先天不足后天补,要认识到不足并及时在工作中学习进步最终成为能够胜任工作的教师是年轻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由一门普通的青花课引出的诸多感想,是我在教学中的体会,课程设置的科学得当,前后续课程相接合理,直接受益的是学生,也体现出专业负责人的管理高度和教师的专业素养。总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管是专业负责人还是教师,都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为名利所累,为人师表、授业解惑,才能不负为师之道。

参考文献:

[1]陈志武.教育体制使中国只能从事制造业.金羊网.

[2]潘鲁生.浅谈高等设计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3]肖勇,柳冠中.等谈设计专业的学生如何才能学好设计.视觉同盟.

[4]李争.重视教学秘书培养提高教学管理[J].教学理论与实践,2005(12).

篇5:陶瓷设计小结

指导老师:王爱红

姓名:宋磊

班级:工设2班

学号:201010130205

经过几周的陶瓷设计课程,我在这个课程上面学习到了许多知识,首先 经过市场调查、图书馆查阅资料、画草图、画制作图、做3D效果图这些步骤,我做了三个不同的陶瓷产品。

首先去市场调查了最初的陶瓷产品,让我们一边调查一边学习有关陶瓷的知识。通常人们从艺术中得到“美”的享受,而在产品中得到“用”的满足,艺术品和产品分别以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提供给人们。今天人们对产品的选择不仅着眼于“用”的功能,而是追求更多的“附加值”,艺术化和美的享受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在图书馆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国外的陶瓷产品,希望从中找到一些陶瓷设计的灵感,学习国外陶瓷是如何做的,把其中的优点运用到我的陶瓷设计当中去。

在思考方案的时候,我们总是摸不到边,所谓艺术愿意生活,老师要我们运用生活中的元素去设计自己的陶瓷赋予它一定的特色或者含义,我主要是以大自然中的花卉来作为题材,去做了我的两个设计。另一个则是借用的儿童时期的积木去设计我的另一个陶瓷,然后自己动手画出不同的好多种的方案,经过老师的指导不断的修改和完善,让自己的想法更成熟,可行性更高,同时自己的设计不能脱离陶瓷本身的结构和现有的技术工艺,且对美感的要求十分高,稍有不慎,自己设计的陶瓷就很难看或者不实用等等问题和缺点

随着社会向城市化发展的节拍加快,物质生活的提高,人类思维,审美意识,欣赏情趣不断有新的需求,人们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居住环境中艺术美的享受,人们“回归自然”的心态也愈见浓烈。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的陶瓷美术设计,向来是自然美的最好传播者。好的设计都需要发现自然美并体现自然美,反映大自然的灵气,显示大自然的脉搏。

在画草图的时候,我参照大自然几种花卉的造型设计出来不同的陶瓷产品,刚开始觉得很多,做了很久也就是那么几套在想不出其他什么造型了,我的思维就局限在一个方框里面了,因为平时没有积累太多关于陶瓷设计者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到了陶瓷设计课程就比较词穷了,方案也比较少,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最后修改成了比较满意的外观造型。

在做3D模型的前面,老师单独给我们讲了一下常见陶瓷的一些结构,叫我们做效果图的时候注意细节问题,基本结构问题,最后就剩下陶瓷的装饰了其中一些重要就是陶瓷的几种釉色,然后就是基本概念和区分等等

通过了四周的陶瓷设计课,让我更加进一步的了解了景德镇陶瓷,它是一门艺术。是要用心去思索,发挥自己无限的想象,我认为这门陶瓷设计课程大大增强了我们的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和对美的感受。

篇6: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这次的课程设计对于我来说有着深刻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光是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了设计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内使自己深刻感受到设计工作的那份艰难。而这份艰难不仅仅体现在设计内容与过程中为了精益求精所付出的艰辛,更重要的是背负恶劣的天气所付出的决心与毅力!

也许自己太过于执着,从设计开始就落在大家的后面。不过还好,很快就将基本的数据设计与整理出来,不至于远离大家的进度。由于考试已经结束,我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搞设计。可惜,图书馆闭馆,不能参考一些资料,以至在有些结构设计上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要那样设计。看来自己学的东西太少了!

天气情况很糟糕!我只能这样评价这段时间内的艰辛。雪不挺的飘,一阵紧接一阵,以至于绝大多少时间自己都是在寒冷中度过的。虽然穿地挺厚实的,但是整天的坐着,不运动,不感觉冷那是鬼话。起初,还只是寒冷,后来为了画图一站就是一天,包括晚上的4个小时。脚除了麻木,还是麻木!

我不喜欢加夜班。当然不是害怕加班的辛苦。而是,明明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事情,为何非得将自己逼到慌乱的地步,加班加点的拼命赶呢!。“人是习惯的奴隶。”我一直这么认为的,也努力这么做着。不过这次为了搞设计,自己加了不少班,包括夜班。基本上,一天都呆在北区设计室里面。晚上,也经常奋战到10点才回南区。没有几个人会在这么冷的天气情况下留在教室搞设计。我这样说不是为了表明自己比起其他人来说更勤奋,况且这样恶劣的天气情况,大家也真的没有必要晚上挨冻搞设计,那样也太残酷了!而我之所以加班其实目的很简单,我想早点回家,毕竟家里比起学校来说更温暖。

谈了这么多的感受,只想表明天气太恶劣了,不过我们大家都挺过来了。对于课程设计,我只能说我已经尽了我最大的努力。这就是我最好,最出色的设计。过程我只能用不堪回首来形容,但是结果确实意义重大的。我付出了远比设计内容更多的毅力与决心。而我也应该保留这份精神,继续奋斗。

感觉设计对我们这些刚刚入门(或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门外汉)就是按照条条款款依葫芦画瓢的过程,有的时候感觉挺没有劲的。反正按照步骤一定可以完成设计任务,其实不然。设计过程中有许多内容必须靠我们自己去理解,去分析,去取舍。就拿电动机型号选择来说,可以分别比较几种型号电动机总传动比,以结构紧凑为依据来选择;也可以考虑性价比来选择。前者是结构选择,后者确实经济价格选择。而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两条路,如何将两者最优化选择才是值得我们好好深思的。

通过这次的设计,感慨颇多,收获颇多。更多的是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包括书本知识以及个人素质与品格方面。感谢老师的辛勤指导,也希望老师对于我的设计提出意见。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一、课程设计目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其基本目的是: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和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2.通过制定设计方案合理选择传动机构和零件类型,正确计算零件工作能力、确定尺寸和选择材料,以及较全面的考虑制造工艺、使用和维护等要求,进行结构设计,达到了解和掌握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过程和方法;

3.进行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图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使用经验数据、进行经验估算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在本课程设计鼓励采用计算机绘图。

二、课程设计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课程设计中,针对布置题目学生要完成的设计内容有:

1.电动机的选择及运动参数的计算;

2.三角带的传动设计;

3.齿轮传动的设计;

4.轴的设计(低速轴);

5.滚动轴承的选择及验算(低速轴);

6.键的选择计算及强度校核(低速轴);

7.联轴器的选择(低速轴);

8.润滑油及润滑方式的选择;

9.绘制零件的工作图和装配图

(1)绘制零件的工作图((有上机条件的同学用AutoCAD绘制)轴的零件图

(2)减速器的装配图(可根据个人的能力决定是否用AutoCAD绘制)

注:零件的工作图包括:

(1)尺寸的标注;

(2)公差;

(3)精度;

(4)技术要

求装配图包括:

(1)尺寸标注

(2)技术特性

(3)零件编号

(4)编写零件明细表、标题栏。

10.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要求

作为指导教师,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所布置的任务,在设计过程中要加以指导。首先让学生做减速器的装拆试验,形象地认识减速器。在设计过程,轴的结构设计和减速器的外形尺寸的确定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针对这一难点要上一次辅导课。另外,每天来指导学生设计、计算、绘图,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求每位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及创造能力,对每个问题都应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反对盲从,杜绝抄袭。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到:

1)随时复习教科书、听课笔记及习题。

2)及时了解有关资料,做好准备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认真计算和制图,保证计算正确和图纸质量。

4)按预定计划循序完成任务。

四、评分原则课程设计中,最终的图纸及说明书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同学的工作能力也不能在图纸及说明书中得到完全的反映,因此,对同学的评分,特别要注意抓两头:一头抓平时,一头抓答辩.课程设计成绩根据平时出勤和设计图纸、说明书、创新能力和答辩情况综合按5级分制评定。

五、存在问题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发现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习态度不够认真,或虽认真但因基础差等原因,不能按时完成进度计划,不能按时在教室设计,多次迟到,甚至有矿课现象;

2)独立工作能力差,设计时不能或不进行独立思考,教师指一步才作一步,或参照其他同学的设计进行“照猫画虎”式的进行;

3)设计中有错误,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

4)图纸质量较差,特别是尺寸标注,出现问题较多,表达不清楚;说明书内容不够完整、工整,有个别原则性错误和若干一般性错误;5)答辩中不能很好的回答提问,回答中有个别原则性错误和若于非原则性错误。

六、结果分析参加本次课程设计5个班,大部分同学能按老师要求完成每一阶段的任务,设计图纸、说明书和最后的答辩中满足要求。参加本次课程设计共有139名同学,其中优18人,良32人,中51人,及格35人,不及格3人。基本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经验及教训由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需要用到许多先修课程如《工程制图》、《金属工艺学》、《工程力学》及《公差测量及配合》等,而部分学生在由于前期的先修课没有学好或是由于纺织工程专业有些先修课没开,所以在绘图上表达不清楚,尺寸标注等方面做得不好。所以要在学先修课时,督促学生把先修课学好。另外,《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安排在期末考试前,并且恰好遇到英语四、六级考试,使部分学生不能集中精力参加课程设计,建议最好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安排在期末考试后。

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次课程设计时间一周略显得仓促一些。但是通过本次很充实的课程设计,从中得到的收获还是非常多的。这次的课程设计对于我来说有着深刻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光是我们组能够完成设计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内使我们深刻感受到设计工作的那份艰难。而这份艰难不仅仅体现在设计内容与过程中为了精益求精所付出的艰辛,更重要的是为每一个精细数字的付出!

这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设计一个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由于我们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很迷茫。不过在我们组员的共同努力下,和同学们之间的认真仔细的讨论之中,我们总算克服了种种难关,让每个数字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期间我们过得还蛮充实的,特别是大家在一起讨论,研究,专研的时候,那让我感觉到了集体的团结,团结的力量,力量的伟大。所有的成果不是属于个人的,而是集体,因为它凝聚了集体所有的精华。

在设计过程中,整个过程培养了我们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及其他课程理论知识和利用生产时间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在此期间我们同学之间的那些辛酸,那些执着,那些付出。一路走来,我们伴着风雨,携手欢笑,共同面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当中遇到的困难,虽然我们做的还是不够完美,但是我们的团队一定很完美。

在这些过程当中我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知识理解和接受应用方面的不足,特别是自己对系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欠缺,将来一定要进一步加强。而今后的学习还要更加的努力。总之,本次课程设计不仅仅是对自己所学的知识的一次系统的总结与应用,还算是对自己体质的一次检验吧。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感慨颇多,收获颇多。更多的是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表面的专业知识,而是要设计一个项目背后的那些付出。整个过程是挺累的,但是当你看到这个完整的文档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成就感油然而生。最后,要感谢老师的辛勤指导,也希望老师对于我们的设计提出宝贵意见。

4、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终于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做完了。在这次作业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一遍又一遍的计算,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方案修改这都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刚开始在机构设计时,由于对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掌握得还可以,不到半天就将所有需要使用的程序调试好了。可是我从不同的机架位置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令我非常苦恼。

后来在钱老师的指导下,我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处,将之解决了。同时我还对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传动系统的设计时,面对功率大,传动比也大的情况,我一时不知道到底该采用何种减速装置。最初我选用带传动和蜗杆齿轮减速器,经过计算,发现蜗轮尺寸过大,所以只能从头再来。这次我吸取了盲目计算的教训,在动笔之前,先征求了钱老师的意见,然后决定采用带传动和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也就是我的最终设计方案。至于画装配图和零件图,由于前期计算比较充分,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一周,在此期间,我还得到了许多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整个作业过程中,我遇到的最大,最痛苦的事是最后的文档。一来自己没有电脑,用起来很不方便;最可恶的是在此期间,一种电脑病毒”Word杀手”四处泛滥,将我辛辛苦苦打了几天的文档全部毁了。那么多的公式,那么多文字就这样在片刻消失了,当时我真是痛苦得要命。

尽管这次作业的时间是漫长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不仅仅掌握了四连杆执行机构和带传动以及齿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设计步骤与方法;也不仅仅对制图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Matlab和AutoCAD,Word这些仅仅是工具软件,熟练掌握也是必需的。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像我们这些学生最最缺少的是经验,没有感性的认识,空有理论知识,有些东西很可能与实际脱节。总体来说,我觉得做这种类型的作业对我们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将学过的相关知识都系统地联系起来,从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进。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众人智慧,我相信我们的作品会更完美!

5、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这次的课程设计对于我来说有着深刻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光是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了设计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内使自己深刻感受到设计工作的那份艰难。而这份艰难又体现在设计内容与过程中为了精益求精所付出的艰辛,和背负恶劣的天气所付出的决心与毅力!

开始的时候感觉设计对我们这些刚刚入门的人来说,无非就是按照条条框框依葫芦画瓢的过程,有的时候感觉挺无聊的,反正按照步骤一定可以完成设计任务。其实不然,设计过程中有许多内容必须靠我们自己去理解,去分析,去取舍。就拿电动机型号选择来说,可以分别比较几种型号电动机总传动比,以结构紧凑为依据来选择;也可以考虑性价比来选择。前者是结构选择,后者确实经济价格选择。如何将两者最优化选择才是值得我们好好深思的。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当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次课程设计时间仅有三周,但是通过本次每天都过得很充实的课程设计,收获颇多。

在设计过程中培养了我的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及其他课程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在此期间我我们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面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当中遇到的困难,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在这些过程当中我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知识理解和接受应用方面的不足,特别是自己的系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欠缺,将来要进一步加强,今后的学习还要更加努力。

篇7:课程设计个人小结

小组编号: ##

课题名称:电影院售票系统

学号: 08009423

2010年10月

姓名: 王佳佳

目录

主要说明以下问题:

个人承担的工作

遇到的困难

篇8:《陶瓷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新型陶瓷是从20世纪发展起来的,在现代化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发展非常迅速,近几十年来,国际新型陶瓷市场每年以10% 的速度增长。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新型陶瓷的研究,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和 “863” 计划的支持, 我国的工业陶瓷研究领域不仅涉及国际上的所有前沿问题,也形成了一些研究特色。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技术新型陶瓷的市场空间巨大,主要需求在化工、石油、电子,环保、 新能源等工业领域[1]。

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自2005级本科生开设 《陶瓷材料》课程以来,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一直不高,除了缺少对新型陶瓷材料工业发展的快速跟进、专业方向宣讲力度不足以外,课程本身在内容设置、目标定位、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作为与高技术材料领域紧密联系的专业课,如何能适应形势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服务于我国迫切需要发展的技术领域是本课程要解决的问题。

1教学内容改革

《陶瓷材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以 “制备 - 结构 - 特性 - 应用”为主线,既能体现材料科学研究的普遍思路也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近年来,陶瓷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型陶瓷材料所涉及的范围又非常广泛,教学内容选择上必须有侧重和取舍。本着 “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前沿相结合、体现先进性”以及 “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广泛吸收当今国内外材料学科前沿动态,把研究热点与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制成课件,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及时了解到最新的专业知识,接触学术前沿领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2]。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参考国内外相关教材和课程体系设置,并融入我院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 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对材料学科的兴趣。

同时,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与其它相关课程之间的合理配置和支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由于前期课程中已有 《电子信息材料》、 《材料合成与制备》、 《粉体工程学》等课程,可以适当减少在电子陶瓷、陶瓷粉体制备等方面的课时。

2加强实践教学

原课程56学时中只包含4学时实验教学,处于附属于理论课的地位,没有独立和科学的考核体系。实验成绩只是反映了实验报告的处理结果,学生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严重,造成学生对实验课不够重视[3]。 《陶瓷材料》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更应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应该提高实验课的比例,追求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扭转 “重理论、轻实验”的错误观念。另外在教学目标上改变传统意义的验证性试验,设置的实验课程能够让学生掌握有关的技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又能够开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潜力,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4]。可以到我院近年来取得较多科研成果的相关课题组进行实验教学,如锂离子电池、无机发光材料、生物材料、纳米材料等研究小组。相比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启发性和探索性,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3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3.1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与国外大学学生问题不断的课堂相比,我们更习惯于 “安静”的、教师唱主角的教学方式,而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 这种教学方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已经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引导式、启发式教学由于师生互动,既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可以适当增加课堂分组讨论环节,由教师提供基本知识框架和自主学习线索,学生自由组合成2 ~ 3人小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小组的形式撰写报告,并在课堂上以PPT进行讲解,学生之间进行提问、讨论,使学生树立批判和怀疑的意识,鼓励独立思考和标新立异,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献综述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以及组织协作意识,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3.2传统授课方式与先进的教学手段相结合

将多媒体引入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继承、扬弃和补充,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和形象化,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 《陶瓷材料》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结合较强的课程,因此,教学手段上也应多元化,在授课中应采用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将枯燥的教学内容以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恰当地选用多媒体形式来辅助教学,通过对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声效的综合运用,既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信息量,又可以优化教学结构,增强教学效果[6]!

3.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实践环节能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工程思维能力[7]。除了在课程中增加相应的实验课时外,也可以组织学生到相关的企业参观学习,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相关的研究课题,鼓励、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学生科技立项。这样的实践环节更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改进考核方式

原 《陶瓷材料》教学大纲的考核方式是: 期末考试(闭卷) 80% ,实验10% ,平时作业10%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明显感觉到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把握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因为闭卷考试比较偏重于死记硬背,这样即使平时不上课的学生只需在考前几天猛烈突击一下或是借用优秀同学的课堂笔记就能应付期末考试,但是考试后所背的知识很快就忘了。 虽然考核合格了,学生并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而且这种闭卷考试的方式容易滋长学生作弊。因此,学习测评方式应该个性化、多样化,如可以尝试从课堂出勤及表现、文献综述及课堂讨论情况、实践教学报告和期末开卷考试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其中开卷考试尽量以没有标准答案的发挥型题目为主。而实验课的考核更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结论

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法越来越不利于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因此,着眼于行业发展趋势和学科前沿发展方向,对 《陶瓷材料》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系统设计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核方式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教学改革,建立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大纲, 开发设计出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以 “启发式课堂教学 - 课堂讨论 - 课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摘要:《陶瓷材料》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必修课,本课程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掌握陶瓷材料的性能、结构、制备及应用的同时,培养自学、协作、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为适应新时期对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人才需求,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对《陶瓷材料》课程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陶瓷材料,教学改革,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吴建峰,冷光辉.工业陶瓷发展现状及动向[J].中国陶瓷工业,2011,18(4):8-11.

[2]倪春林,杨卓鸿,周家容,等.无机功能材料》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5):72-73.

[3]孙桂芳,朱世敏,汪应玲,等.材料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学研究,2013,36(3):98-100.

[4]邹继兆,曾夑榕,黎晓华.陶瓷材料制备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09,36(7):291,300.

[5]程顺有.实施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专业基础课程的“课堂讨论”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04(3):87-90.

[6]何亮,刘延辉.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陶瓷材料学教学.教育教学论坛,2013(10):77-78.

上一篇:吕蒙的故事的答案下一篇:绵绵春雨初一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