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计划书2009级信息与计算科学

2024-05-05

就业计划书2009级信息与计算科学(共11篇)

篇1:就业计划书2009级信息与计算科学

就业计划书

专业:2009级信息与计算科学学号:200906014132姓名:庞欢

一、前言

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作为当代大学生,大学四年是我们人生当中子宝贵的时间。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不能让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就业计划书,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规划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二、自我盘点

1、个人优缺点:本人热爱学习,对工作热情很高,责任心强,做事有原则,处事沉稳;对朋友忠实厚道,能跟人相处得很好;对生活乐观积极,很少抱怨;不足的就是有时候缺乏耐性,容易冲动暴躁,有时候心里的想法自己却不善于表达,这也是致命的一点。另外,专业知识技能还有待提升。

2、解决自我盘点中的缺点:

缺乏耐性不是一件好事情,这样会给人一种不亲切的感觉,从而在沟通上产生距离感。所以我应该多积极参加各种场合各项有益的活动,使自己多一分自信、激扬。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做到知性

美,慢慢地也就会变得有耐性和毅力。另外,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并作为就业准备。

三、个人对所学专业的看法

本人专业是信息与计算科学,对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前景很看好,本人也是较认真地学习专业知识的。

职业环境分析

(一)、家庭环境 :本人家里的经济状况很是一般,并不富裕,可用的人脉也并不很硬。

(二)、学校环境 :本人上的学校并非名校,但生活学习的环境还好,教学设备还是较齐全,就我们教育专业而言,师资力量还行。(三)、社会环境 :现代社会,大学生已经很普遍了,企业对大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要求也大大提高了,因此想要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学更多的知识。(四)、职业环境 :对于计算机专业这种要求技术性的人才来讲,形势虽然还可观,但是竞争不小。首先,现在IT行业迅速发展,所以我们这个行业的前景很可观;其次,国家和社会的前进也需要计算机方面的高科技技术含量的知识,这样一来计算机专业就面向了多元化、多途径的发展方向。

四、职业规划方案

1、普通话要过二甲,便于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2、认真对待本次安博对我们的实训。积极向上,争取多学些如Java、Android等最先进的计算机编程语言。

3、平时多练习相应的上机操作,编程做小系统等。

4、最重要的就是考等级考试,软件设计师,软件测试师等。

5、关注公务员考试消息。具体的打算是:(1)、大三先积极准备考研。考虑到我们专业的情况,从事计算机方向的工作对女生来说可能会困难重重,加之身体、心理的压力可能是女生无法承受的,于此同时本人对数学兴趣不是很浓厚,所以选择的是跨专业(经济学)考研。学到更高层次之后也许会有更高远的目标,选择出国也许是个不错的机会,让自己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去学习更多,经历更多。那也是目前最远大的目标。(2)、如若顺利考上研究生,便真正地开始进入经济学的领域,进行更职业更专业化的学习。经济学与数学也有关,那么我专业的数学功底将使我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容易。(3)、如若没能如愿考上研究生,那么就选择就业。选择就业时我会选择考编制,方向是考公务员。那时会用到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如文档、EXCEL等的使用,所以现在多学点计算机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考虑的地区就是在家附近地带,离家比较近,在工作的同时能够照顾到父母。有计划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于具体实践并取得成效。任何目标,只说不做永远都不可能会实现的。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自己时刻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磨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

篇2:就业计划书2009级信息与计算科学

根据0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完成2009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认识实习工作,结合信管专业的特点制定了本次实习教学计划。

一、目的和意义

认识实习是学生入校以来的第一个专业实践活动,是学生初步对实际工作有所感性认识的一次实践过程,是学生从学校课堂学习走向企业实际学习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让学生体验学习与生活、企业与社会的一次人生初次锻炼。

(一)通过认识实习,学生可以对所学的经营管理知识、信息系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有所了解,对各类组织的整体管理流程,尤其是组织的信息系统管理工作的实际流程初步建立起感性认识框架,了解现代经营管理理论和现代技术方法,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各类组织运行中具体实施与应用的基本情况、特点和差异,为顶岗实习和三年级的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二)通过认识实习,收集资料和调研,使学生认识本专业,了解本专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帮助信管专业学生分析继续深造与就业形势,为其下一步的个人发展提供选择依据。

(三)通过认识实习,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并增强学生的组织、协调、社会交往及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二、实习阶段和班级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09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2、3班,共104人。每个班以班为单位进行分组,每个小组5个人,各小组分别选出一个负责人。

集中实习:自2011年7月16日开始至2011年7月30日止,为期15天。

三、内容及时间安排

此次认识实习分为六部分内容:

(一)动员准备会(1天)

组织召开认识实习动员会,使学生了解实习的重要性,明确实习目的、实习任务,端正实习态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实习中去。

(二)信息系统开发环境平台实习(7天)

主要内容是:各小组运用动态网站技术“ASP.NET + SQL Server 2005”做出一个能够实现信息管理功能的简单网站,需能够操纵数据库,并且实现其中的数据显示、添加、删除、修改、查询功能。

共有五个信息系统开发项目:

1.学生宿舍管理系统

2.师生在线交互留言板

3.个人微博主页开发

4.网上书店图书检索系统

5.专业论坛后台管理

实习项目由学生自由选择完成,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演示,投票选出前两组,然后每个班的前两组再进行演示,由全体学生投票,评出一、二、三等奖,获胜小组发奖给予鼓励。

(三)企业实地参观(2天)

计划参观保定市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及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参观图书馆,主要了解图书馆信息管理现状,加强对信息生命周期的认识;参观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认识生产制造业的生产流程以及ERP系统的使用情况,为后续课程中的业务流程分析打下基础。

参观之前,每位同学收集该单位及行业的信息,准备出问题,带着问题参观; 参观过程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认真做好记录;(要求每个小组必须提问题,班长负责记录,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参观之后,进一步查找和整理相关资料,填写认识实习日志,实习日志的要求见附件。

(四)专题讲座、报告(2天)

拟邀请生产制造企业ERP专家、长期从事一线信息化建设的专家进行讲座。通过讲座,主要使同学们了解:

1.生产制造企业ERP系统的实施及ERP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及管理。

2.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将来的就业方向以及今后专业学习的规划。

听讲座之前,每位同学收集相关方面的信息,准备出问题,带着问题听讲座; 讲座结束后提出问题,认真做好记录;之后,进一步查找和整理相关资料,填写认识实习日志。

(五)信管专业就业/考研形势大调查(2天)

结合认识实习的要求,展开有关信管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关信息的收集与调查,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本专业,了解本专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继续深造与就业形势,为其下一步的个人发展提供选择依据;明确就业岗位需要的素质和能力,从而有针对性的培养自身能力和素质,同时也为信管专业学科建设提供新的信息和数据。

1.就业信息调研

每一个小组承担一个就业方向的调查,收集用人单位提供哪些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相关的职位,该职位的描述和任职要求有哪些,提供什么样的薪金待遇以及工作地点等信息。

2.考证信息调研

收集专业相关的考证情况,包括证书名称、考试时间、申请资格及程序、有效期、授权单位、证件的含金量等信息。

3.考研信息调研

收集本专业考研相关的信息,包括学校名称、考试科目、报考专业等信息。注意事项:实时性强、真实、可靠;

调研完成以后,以班级为单位使用PPT进行演示,投票选出前两组,然后每个班的前两组再进行演示,由全体学生投票,评出一、二、三等奖,获胜小组发奖给予鼓励。

(六)阶段性总结(1天)

随着认识实习过程的深入和资料调研,进行阶段性总结。

集中认识实习结束前,各班每小组进行认识实习。要求使用PPT,发言人仪表规范,思路清晰,注重小组成员在认识实习中的体会。

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总结演示,投票选出前两组,然后每个班的前两组再进行演示,由全体学生投票,评出一、二、三等奖,获胜小组发奖给予鼓励。

四、组织管理

本次认识实习由系统一组织,并由信管教研室朱晓辉、吴亚辉和赵世磊老师及辅导员梁春启负责具体指导与落实各项工作。

我专业认识实习,具体应完成好组织学生做好实习的准备、信息系统开发的指导、按时听讲座、去校外实地参观、进行就业形势调研等工作。最终由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的撰写。

(一)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认识实习开始前,向学生作一次总体实习指导,组织学生学习大纲和了解具体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了解时间安排,介绍实习地点简况及实习注意事项,并对学生进行工作态度、保密要求、实习纪律、实习技能等方面的教育。

(二)实习期间的指导工作

1.按照实习大纲的要求和实习计划的安排组织和指导学生展开实习。

2.应严格管理和考勤,组织学生安全出行、安全实习,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的困难,保障学生实习工作顺利完成。

3.随时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观察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提出实习指导意见,引导实习深入开展。

4.学生在实习期间违反纪律或犯有其他影响实习工作正常开展的问题时,指导教师应及时制止并给予批评教育,对情节严重者,应及时停止其实习。

(三)实习后续工作

1.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应按照实习大纲有关成绩评定的规定,认真组织好学生实习成绩的考核工作。

2.做好实习工作总结,包括实习总体状况、实习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实习工作的建议等,为以后进一步做好学生认识实习工作积累有益经验。

3.教研室应做好实习原始资料的分类整理、保存工作。

五、纪律要求

为了保证实习工作顺利完成,实习学生必须做到: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遵守实习纪律和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遵守各项职业道德规范,注意维护学院的声誉,树立良好的大学生

形象。

(二)严格按照实习具体安排的要求进行,以集体活动为主,爱护公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服从实习教师的具体指导,刻苦钻研、勇于实践,认真完成实习计划中所规定的各项实习任务,并做好各项实习记录。

(四)专题讲座要求学生认真记录,以便深刻理解并为撰写实习报告积累素材。

(五)参观见习后要如实、详细书写实习日志,记述每日实习内容以及所获。并按时间顺序整理、保存,随调查报告一同上交。

(六)学生要严格遵守学院的规章制度和实习纪律,实习期间,原则上不允许请假,病假、事假要由带队教师批准,未经批准擅自离开者,按旷课论。无故旷实习一天者给予批评教育,并写出书面检查;无故旷实习两天者给予通报批评;因病、事假累计达到实习天数1/3或无故旷实习三天以上(含三天)者,其实习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七)实习结束时提交实习报告一份(3000字以上),其具体内容包括:

1.认识实习概况:实习的过程、实习内容等。

2.认识实习的主要收获:结合实际记述对所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记述所获取的感性知识及某些实践经验等。

3.认识实习的真实体会及建议。报告整体要求文字工整,内容充实具体,条理清楚,结构严谨,有说服力。

实习报告撰写及打印格式见附件。

六、考核办法

实习结束,实习指导教师将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和实习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考核并评分。

考核标准为:

(一)实习表现40分(实习表现由两部分组成:1.出勤50%,实习期间缺席3天及以上者,不记成绩,必须第二年补修。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实习,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由院和教研室批准。2.提问50%,要求提问的环节,每个小组必须提问,由班长负责记录。)

(二)实习日志20分(要求手写,要写出实习期间的真实感受)

(三)实习报告40分

总分为100分。总成绩采用五级计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对应的分数分别为95、85、75、60以上,60分以下判为不及格。

篇3:就业计划书2009级信息与计算科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作为一门新增的理工学科, 由于其功底不够深厚, 专业性强, 使得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压力。针对这样的情况, 就必须对计算科学专业中影响其就业竞争力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要想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提高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影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就业竞争力的原因

1从专业的发展的现状来看

由于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是有原来的计算数学或者是应用数学专业改造而成的, 使得该专业的定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样学校在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教学的时候, 就会出现所教的专业课程不够明确的现象, 这样极容易造成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混乱。

2从毕业生自身来看

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 一个影响该专业学生就业率的因素就是学生们缺少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 无论是哪一个专业, 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迈入社会的第一个规划, 如果大学生在读书的时候没有职业生涯规划, 那么学生们在毕业之后对于就业就很难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做好了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才能真正搞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哪里, 哪些方面是自己的特长和强项, 这样才能够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工作。其次, 在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

3从社会来看

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率, 主要是看大学生所学习的专业是否是热门专业。如果所学的专业是热门, 那么就业率就会相应的高些;如果所学的专业是个冷门, 那么就业率当然就不会太高。由于信息与计算科学是新兴的边缘学科, 很多的企业单位对该专业的认识还不够清楚, 有的单位甚至将“信息与计算科学”等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样就会使得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从而导致该专业的学生相比较于其他专业的学生, 更难找到工作。

提高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1“宽口径、有侧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设置专业课程的时候, 要严格遵守“宽口径、有侧重”的课程设置原则。要充分地认识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和信息与管理专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模型实现的能力。因此, 在对该专业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 对于提升学生数学基础的课程一定要加强设置, 从而使学生们有深厚的数学基础。

2走校企联合之路

高校要想在教学的时候将理论联系实际, 让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时候, 还能掌握专业的技能, 那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走校企联合的办学道路。首先有学校的教师为学生讲授专业的理论知识, 然后让大家将这些理论知识牢记于心, 最后为了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在一起, 可以将学生们送到产业科研单位进行实习, 让其将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全部运用到实际的生产运作中来。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又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肯定会受到社会各企业的喜爱。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与外校企业进行联手的时候, 由于社会上的很多企业都不是太认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为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高校可以自己来开辟一块实习基地, 实行“订单式办学”。所谓“订单式办学”, 就是说高校是根据社会上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学校就按其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 走校企联合之路最大的好处在于, 学校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爱好、特点和自身所学的专业来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实习, 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能够检验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 并且让他们能够更加牢固的掌握这些知识。

3充分发挥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 有效提高就业率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们树立一个正确的职业观, 让学生们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能够脚踏实地, 不要好高骛远, 踏实努力的去找到自己想要的一份工作;最后, 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学生, 学校应该给与支持和引导,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 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应该给与最大的帮助, 而不能袖手旁观, 从而让学生们有一种家的温暖, 让他们能够做的更加的出色。

结束语

篇4: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

答: 非常复杂,因为学的是基础学科,所以很多职位都可以在稍微熟识以后胜任.主要方向:银行,经济管理,软件,继续数学研究工作.

建议:先读信息与计算科学的本科,然后转成别的方向的研究生,这是非常厉害的一个组合,如果你有很好的数学基础的话,你会在以后的学习,研究中感受到数学给你带来的数不尽的好处。无论什么天文学家,物理学家还是什么什么家,他首先是个数学家,这是必然的`,任何一个学科在高层次的较量就是数学的较量。现在国内外很多科研,工作做的出色的人本科阶段读的都是数学。

篇5: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就业前景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方向是使得本专业的学生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或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

3.了解某个应用领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课题;

4.对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广泛深入地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以及全球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教育、科研、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需要越来越多的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人才,信息与计算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将迈向更深入和更广泛的领域。可以预计,信息

科学与技术在今后较长时间里仍然是极具生命力的领域。该专业的就业方向大致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继续深造:由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且掌握了信息与计算科学的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因此继续深造的可选择领域将变得非常广泛,既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数学、计算力学、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信息与网络安全、信息科学、自动控制、金融信息等专业和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也可以攻读具有行业特色且与信息与计算关系比较紧密的某些专业的硕士学位,象地球物理、油藏数值模拟、试井、储运等方向都是继续深造的理想专业。

2、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研工作,可以继续从事信息科学与计算数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也可以凭借其出色的数学建模能力和计算能力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3、IT企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进入IT企业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它们可以在这些企业非常高效的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等工作。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首先是基本的“技能”,包括计算机编程的基本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的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和使用技能,熟悉基本的软件开发平台。由于信息产业进入“应用”为主流的时代,高水平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技能”,关键还要具备将实际问题提炼为计算问题以及求解该问题的能力,这正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优势所在,也是近几年来国内大型IT企业“抢

购”知名高校计算数学专业毕业生的原因所在。

篇6: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方向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就业率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我们用层次分析法分别从该专业的就业职业的选择、工作地点的选择以及公司性质三方面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今年的就业趋势进行一个科学的预测。通过分析的结果可以发现,本届本专业的毕业生中绝大多数人的就业意向都趋向于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作从事金融电信和市场营销工作,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数列其次,而且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对公司的性质没很大的要求,他们往往看中是一份职业的发展空间。当然,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读研继续深造也已经占到了很大的比例。

从整个IT行业发展情况来看:目前中国IT产业年增长率有所下降。众多IT企业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行业发展和产业变革,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在金融危机的大不利形势下,就业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面对蜂拥而来的求职大学生,用人单位普遍提高门槛和降低起薪。一些用人单位过分强调英语证书、IT证书,“优中选优”;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要求应聘者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一些用人单位单方面延长毕业生就业试用期。IT市场上起薪大幅下降,是当今大学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综上,总体上来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理学类中的数学类,其中数学类共3个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数学类专业中排名第1,在整个理学大类中排名第17位。截止到 12月24日,56115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3926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114元,以上工资4114元,0-2年工资3582元,3-5年工资4427元,6-7年工资7697元,8-10年工资10030元。就业前景比较好的城市有: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武汉、成都、朝阳、郑州。

篇7:就业计划书2009级信息与计算科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是集计算机、信息、经济管理为一体的边缘学科。本专业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制科学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理科专业。大多数院校都把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经济信息分析处理作为两个主要的培养方向。该学科就业弹性大,看似万金油,实则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的签约率均不如人意。以浙江省为例:2005年,浙江省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有900多人,签约率仅为76.91%,大大低于平均签约率。由此可见,如何有效提高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反思:影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初探

前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肯尼迪曾说:“大学的主要产品是人,然后才是技术”。高校毕业生作为高校培养出来的“特殊产品”,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的发展总是靠一批批品学兼优的高校毕业生来推动的。就业竞争力是毕业生质量的集中体现。所谓就业竞争力就是毕业生就业能力在就业市场上的表现,即:毕业生具有比竞争对手更能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笔者认为: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应该包括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附加竞争力。具体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附加竞争力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这三种能力协调发展,就业竞争力才能显著增强。影响这三种能力的因素很多,大致可以从自身、学校、家庭三方面来分析。

1、从学生自身角度看

作为信息人才,就工作能力而言,主要体现在综合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综合业务能力主要指职业技能。National Instument公司曾经对信息人才的标准作过概括:在精通网站设计语言、数据库、电子商务工具等专业技术之外,还必须掌握商业类、文学类,甚至是游戏类的基本知识。这个目标很高,但很有代表性。职业素养主要指“软技能”,这对一个优秀的信息人才同样重要。软技能包括团队精神、好学精神、奉献精神、沟通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取得依赖于长期的文化积淀,如:学习天赋、教育质量、家庭背景等等。

2、从学校角度看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学校在某一领域内学术研究水平集中体现了该领域学生的专业竞争力。企业在挑选人才的时候,往往会优先考虑在本领域社会影响力大的学校。譬如:浙江理工大学的服装、纺织这两个专业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专业积淀、广泛的校企联合。因而,这些毕业生供不应求。相反,信息与计算科学是新兴学科,最长的历史也不过7年,处于发展期。教师在该领域的研究尚且刚刚起步,更别提成果了。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学科的知名度不高、课程设计与安排不成熟、专业定位不明确、就业目标不明朗等缺陷。这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择业的困惑,影响了就业竞争力。

3、从社会角度看

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和速度始终是就业市场兴旺发达的生命线。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学生会对照用人单位的标准,不断完善自己。相反,学生会陷入无目标的迷茫状态。信息与计算科学是新兴的边缘学科,社会普通认可程度不高。甚至不少用人单位把该专业等同于计算机。从各类招聘会以及网上招聘会对专业需求的数据来看,指定要该专业毕业生的单位微乎其微。甚至报考国家公务员几乎通不过专业审查。这些社会现象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越是工作找不到,越是不愿意学习;越是不好好学习,工作越是找不到。长此以往,必然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二、扬弃: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优势探讨

随着中国加入W T O,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就业需求。有关专家预测:2002年——2006年,我国将在信息产业方面投资5000亿美元。每年至少需要20万人才,而目前每年只能培养12万人才。正如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在2000年的《国家信息化研究水平报告》中所说的“信息化人才不足成为制约中国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信息化人才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人才、信息系统的开发人才、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运行人员、数据库联机查询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各类工作人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只能满足第一类人才的培养;其他几类涉及面很广,不能简单地用“计算机应用、通信工程”来概括,需要信息与计算科学这样的交叉学科来满足需求。

信息与计算科学作为数学学科下的一个理科专业,主要研究“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与运用现代计算工具高效求解科学与工程问题的数学理论与方法”。这门学科与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有天壤之别。计算机侧重于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开发、运用,属于技术型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侧重于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属于管理型人才。而信息与计算科学以“信息科学”和“计算数学”为核心方向。信息科学不仅是指信息论、密码学,而且还指“有关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鱼信息控制基础的科学”。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属于集技术型与管理型为一体的信息化人才。这些人才正是社会大量需要的。

三、超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和企业联系密切,能进行信息化管理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信息化人才目前相当缺乏。必须加快培养的步伐。笔者认为: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必须从专业性质定位、人才素质定位等方面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现有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基础上,找准定位、打造特色。

信息与计算科学涵盖面很广,灵活度大。在专业方向选择和课程的开设上应有侧重点。如何培养特色人才成为摆在各个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认为:首先,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人才培养应该遵循“强基础、宽口径、重实际”的办学指导思想。“强基础”指深厚的数学基础不能削弱,这是与计算机专业和信息与管理专业的最大区别。培养学生建立、实现数学模型的能力。“宽口径”指基于本科教育的特点,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尤其是与管理类、计算机类的交叉。“重实际”指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其次,根据目前信息与计算科学毕业生供职的行业来看:今后该专业可以朝三个方向发展:侧重于信息科学方向、侧重于计算科学方向、侧重于经济管理方向。侧重于哪个方向,完全由高校的软、硬件条件决定。

2、以市场为导向,走校企联合之路。

鉴于该专业社会认可程度低的状态,高校可以积极与企业联手,实行“订单式办学”。学校根据企业提供的人才模式来教学,学生毕业后由企业来消化就业。学校通过企业提高专业的知名度,开拓就业市场。有利于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能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培养目标。

3、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鼓励“一专多证”。

信息产业是一个充满高薪机遇与竞争的行业。为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开发自己的“软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在学好自己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通过相关的认证考试,提高自己“专业化”水平。与信息相关的认证主要有:网络认证、数据库相关的认证、开发技术相关认证、经济管理相关的认证等等。

4、探索就业教育走为创业教育的新思路。

“就业指导四年一贯制”是众多高校坚持的原则,但是以往的就业教育通过灌输就业政策,传授面试技巧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缺乏创业教育。单纯的“就业”,只是学子通过竞争在有限的工作岗位之间进行选择。而“创业”不仅能为自己解决就业问题,并可以为他人提供就业机会。比如:浙江理工大学05届信科专业的学生创办了梦溪网络有限公司,短短几年回母校招聘大量的毕业生,大大提高了该专业的签约率。

参考文献

[1]、柯羽.《从就业率评价到就业竞争力的评价》[A].江苏高教, 2004, (5)

[2]、岳昌君文东茅丁小浩.《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 2004, (11)

[3]、刘英.《进一步提高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初探》[A].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校报, 2005, (4)

[4]、郑琼梅.《“职业刻板印象”与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探析》[A].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04, (1)

[5]、吴新化《.高职文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培养初探》[A].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

[6]、梁军罗雪平.《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A].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 (2)

[7]、罗智明《.经济类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定位于培养模式》[A].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 (4)

篇8:就业计划书2009级信息与计算科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趋势,毕业生在毕业以后,可以在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信息处理、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软件开发或者是管理部门从事一些实际应用、开发研究或者管理工作。或者在信息与计算机信息专业去读研究生。

学生毕业后适合在企事业单位、高科技部门、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信息与计算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个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篇9:就业计划书2009级信息与计算科学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随着中国经济转型进入攻坚阶段,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也越发严峻。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高校毕业生达到280多万;2005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350多万。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硕士生的人数也急剧增加。仅浙江大学今年就毕业近7000名硕士生。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供求天平”发生倾斜。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危险,尤其是社会认可度低的新兴学科、模糊学科。信息与计算科学就是其中之一。

信息与计算科学是集计算机、信息、经济管理为一体的边缘学科。本专业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制科学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理科专业。大多数院校都把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经济信息分析处理作为两个主要的培养方向。该学科就业弹性大,看似“什么行业都能胜任”的万金油,实则“蜻蜓点水”。因而,该专业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的签约率均不如人意。就拿浙江省为例:2005年,浙江省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有900多人,签约率仅为76.91%,大大低于平均签约率。由此可见,如何有效提高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反思:影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初探

前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肯尼迪曾说:“大学的主要产品是人,然后才是技术”。高校毕业生作为高校培养出来的“特殊产品”,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的发展总是靠一批批品学兼优的高校毕业生来推动的。就业竞争力是毕业生质量的集中体现。所谓就业竞争力就是毕业生就业能力在就业市场上的表现,即:毕业生具有比竞争对手更能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笔者认为: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应该包括工作能力、适应能力、求职能力与创新能力。具体如下图:

表一

就业竞争力的组成元素

就业竞争力

工作能力 适应能力 求职能力 创新能力 其他

1、学业成绩

2、沟通能力

3、团队合作精神

4、吃苦耐劳精神

1、身心素质

2、性格特征

3、职业期望

1、职业资格证

2、社会实践能力

3、动手能力

4、兴趣观念

1、学术钻研能力

2、撰写论文能力 1、品德修养

2、奉献精神

从上图可以看出:工作能力、适应能力、求职能力、创新能力四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这四种能力协调发展,就业竞争力才能显著增强。工作能力是适应能力、求职能力、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适应能力、求职能力、创新能力的强弱对工作能力的发挥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影响这四种能力的因素很多,大致可以从自身、学校、家庭三方面来分析。

1、从学生自身角度看

作为信息人才,就工作能力而言,主要体现在综合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综合业务能力主要指职业技能。National Instument公司曾经对信息人才的标准作过概括:在精通网站设计语言、数据库、电子商务工具等专业技术之外,还必须掌握商业类、文学类,甚至是游戏类的基本知识。这个目标很高,但很有代表性。职业素养主要指“软技能”,这对一个优秀的信息人才同样重要。软技能包括团队精神、好学精神、奉献精神、沟通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取得依赖于长期的文化积淀,如:学习天赋、教育质量、家庭背景等等。

2、从学校角度看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前提是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要有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以及对就业工作重视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强弱。

首先,学校在某一领域内学术研究水平集中体现了该领域学生的专业竞争力。企业在挑选人才的时候,往往会优先考虑在本领域社会影响力大的学校。譬如:浙江理工大学的服装、纺织这两个专业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专业积淀、广泛的校企联合。因而,这些毕业生供不应求。相反,信息与计算科学是新兴学科,最长的历史也不过7年,处于发展期。教师在该领域的研究尚且刚刚起步,更别提成果了。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学科的知名度不高、课程设计与安排不成熟、专业定位不明确、就业目标不明朗等缺陷。这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择业的困惑,影响了就业竞争力。

其次,就业指导质量高低同样也影响就业竞争力。就业指导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工作成效等对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很大。就业指导人员坚持“就业指导四年一贯制”的原则,促使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准确定位,有效规划,就能使学生在职场立于不败之地。反之亦然。

3、从社会角度看

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和速度始终是就业市场兴旺发达的生命线。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学生会对照用人单位的标准,不断完善自己。相反,学生会陷入无目标的迷茫状态。信息与计算科学是新兴的边缘学科,社会普通认可程度不高。甚至不少用人单位把“信息与计算科学”等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从各类招聘会以及网上招聘会对专业需求的数据来看,指定要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单位微乎其微。甚至报考国家公务员几乎通不过专业审查。这些社会现象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越是工作找不到,越是不愿意学习;越是不好好学习,工作越是找不到。长此以往,必然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二、扬弃: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优势探讨

随着中国加入WTO,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就业需求。有关专家预测:2002年——2006年,我国将在信息产业方面投资5000亿美元。每年至少需要20万人才,而目前每年只能培养12万人才。正如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在2000年的《国家信息化研究水平报告》中所说的“信息化人才不足成为制约中国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信息化人才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人才、信息系统的开发人才、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运行人员、数据库联机查询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各类工作人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只能满足第一类人才的培养;其他几类涉及面很广,不能简单地用“计算机应用、通信工程”来概括,需要信息与计算科学这样的交叉学科来满足需求。

信息与计算科学作为数学学科下的一个理科专业,主要研究“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与运用现代计算工具高效求解科学与工程问题的数学理论与方法”。这门学科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有天壤之别;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更是大相径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侧重于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开发、运用,属于技术型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侧重于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属于管理型人才。而信息与计算科学以“信息科学”和“计算数学”为核心方向。信息科学不仅是指信息论、密码学,而且还指“有关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鱼信息控制基础的科学”。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属于集技术型与管理型为一体的信息化人才。这些人才正是社会大量需要的。

三、超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和企业联系密切,能进行信息化管理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信息化人才目前相当缺乏。必须加快培养的步伐。笔者认为: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必须从专业性质定位、人才素质定位等方面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现有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基础上,找准定位、打造特色。

信息与计算科学涵盖面很广,灵活度大。在专业方向选择和课程的开设上应有侧重点,不能“面面俱到”。如何培养特色人才成为摆在各个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认为:首先,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人才培养应该遵循“强基础、宽口径、重实际”的办学指导思想。“强基础”指深厚的数学基础不能削弱,这是与计算机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和信息与管理专业的最大区别。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模型实现的能力。“宽口径”指基于本科教育的特点,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尤其是与管理类、计算机类的交叉。“重实际”指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其次,根据目前信息与计算科学毕业生供职的行业来看:今后该专业可以朝三个方向发展:侧重于信息科学方向、侧重于计算科学方向、侧重于经济管理方向。侧重于哪个方向,完全由高校的软、硬件条件决定。

2、走校企联合之路。

鉴于目前信息与计算科学社会认可程度低的状态,高校可以开辟实习基地,积极与企业联手,实行“订单式办学”。所谓“订单式办学”是指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就培养、输送什么样的人才。一方面,学生能通过实习及时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并从生产实践中汲取知识,开拓眼界,为今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学校通过这些企业提高专业的知名度,开拓就业市场。同时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能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培养目标。

3、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鼓励“一专多证”。

信息产业是一个充满高薪机遇的行业。为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开发自己的“软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在学好自己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通过相关的认证考试,提高自己“专业化”水平,争取做“又红又专”的专业化人才。与信息相关的认证主要有:网络认证、数据库相关的认证、开发技术相关认证、经济管理相关的认证等等。认证资格是获取高薪的“通行证”,这对学生来说无疑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4、探索就业教育走为创业教育的新思路。

以往的就业教育通过灌输就业政策,训练学生面试技巧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而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事业心、进取心、冒险精神,进行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商业规划活动的教育。从“就业”到“创业”,虽然仅仅是一字之差,但对就业的整体状况迥然不同。单纯的“就业”,只是有限的工作岗位在学子之间的选择,这个选择是通过竞争,通过“找”来得到的。而“创业”不仅能为自己解决就业问题,并可以为他人提供就业机会。这“找”一“创”之间,把减法变成了加法,甚至乘法。

篇10:就业计划书2009级信息与计算科学

新学期已经开始一个多月了,一个新的开始必有一个新的班级团支部计划作为新学期的行动指南。为了在这个学期更好的开展团支部的工作,我们必须做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我们尽可能的开展一些有益于大家学习和生活的活动,现将本学期的团支部工作计划如下:

1.去敬老院开展义工活动

时间:4月6号9:00-16:00

人员:27位入党积极分子

内容:去敬老院陪老人聊天,做志愿等等

意义:使孤寡老人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同时增

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让大家了解社会,关注

这群庞大而特殊的群体,从中学会关爱。

2.纪念5.4青年节活动

时间:5月4日

人员:2012信息计算全班同学

内容:开展红歌歌唱比赛以及朗诵比赛

意义:号召大家继承和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

学”的五四爱国主义精神。

3.去孤儿院献爱心活动

时间:6月1号

人员:信本班入党积极分子

内容: 陪孩子们一起过属于他们的6.1儿童节

意义:孤儿的心灵是很脆弱很悲观的,帮助他们,可以

使他们感觉到生命的美好。同时也让大家明白要

更好的珍惜生活珍惜生命珍惜亲人,珍惜身边的一切。

也许计划赶不上变化,后面还有很多事无法预知。但是我们班级团支部会努力把这些计划中的活动落实到位,使本学期的一切工作都在我们的规划中。相信在老师和同学的支持和鼓励下,我们团支部有信心把这些活动搞好,让大家本学期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篇11:就业计划书2009级信息与计算科学

要在计算机学科中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需具备三点要素:第一,十分热爱计算机,对计算机各种知识很感兴趣。第二,数学功底要好,逻辑思维能力要强。第三,动手能力强,因为计算机是注重实践的工科。没有实践,到头来就没什么收获。计算机课程大致有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语言(Cjava==)、体系结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C/C++语言、计算方法、数字逻辑、数理逻辑、java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编译原理、计算机专业英语、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还有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质量测试保证、数据库实现与应用、Vc++.net、UML与软件开发工具等。

计算机科学技术包括很多发展方向:一是软件编程,这个就要和程序打交道,虽然枯燥但很有前途。二是网络工程,主要是网络构建基本的网络知识。三是硬件,就是计算机的具体构造,各个部件的联系工作原理,这个专业学的东西比较广,以上三个方向都会涉及。选择一个主攻方向对今后的发展很重要,比如侧重物理硬件的偏硬方向及数学逻辑的软件方向,还有和大家关系密切的商务方向,等等。

至于什么样的人适合学习计算机,目前没有一致定论,但一定要注重两点:一是自制力较好。二是学习能力较强。计算机专业往往是知识者的天堂,堕落者的地狱,大约80%以上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大学里一无所获,课余就是打游戏。IT技术的发展速度是日新月异的,新的技术会层出不穷,大学里的知识会平均落后市场标准、企业文化10年以上,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大学还在教授C语言等面向过程语言时,业界早已推崇C#,VB.Net等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所以大学期间不过是一个打基础、铺桥梁的过程,知识的更新积累不是靠每天上几次课,认真完成作业就可以做到的,应该多关注时事动态,IT界领先的技术、思想、架构,选择一门自己认为感兴趣,值得学习的语言去学习,深入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之后一般做什么?近几年的就业和收入怎么样?

计算机现在的就业情况不比以前乐观,但可以说仍然是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从事计算机行业的人都比较辛苦,工作加班是常事,整体来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很杂的专业,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是重点,具体要看学校的开设的课程及老师的情况。我们一般都是做软件设计,发展的话,最后做项目策划。本科毕业一般就写代码,算是IT的底层,工作辛苦不说,工资其实也不算多。以后做项目也会很忙,但工资会涨幅比较快(根据能力)。

计算机在用人单位心中的印象还是可以的,这个专业的就业率应该说是比较高的,一般都在90%以上,但对于毕业生来说,学校每年在毕业前夕会组织多项毕业生洽谈会,用人单位会根据其所需招些合格的毕业生到他们单位实习,收入当然肯定会能力、技术挂钩。所以在校内不仅应当掌握好老师教的知识,而且自己要主动实践相关专业技术,这是最重要的。在部分大学如苏州大学,大概在大三的时候学校会有一些实践活动,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会安排一些项目实施,为在今后的就业积累经验,工作单位对此也都很看重。就业率和收入相对于别的专业要好一些。当前社会,学计算机的人很多,但是人才不多,特别是高级人才不多,所以说计算机行业竞争激烈是针对普通初级人才而言的。近年来,本科段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率一直就不高,而且有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高校扩招和高校普遍设置该专业造成的人才过剩。即便是最优秀的学府出来的人也良莠不齐。

从IT行业的前景说,海外软件外包业务可谓热火朝天,国外很多发达国家会把他们要开发的软件放到中国做,因为中国的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一些,现在这个势头在中国还是刚刚开始,所以,未来十年内,软件开发这个领域的本科生是非常好找工作的,如果你技术精通,英语、日语或者韩语流利,那么成为一个超级金领不成问题,或者如果自己愿意创业开公司,难度和风险相对其他专业都要小很多。

上一篇:圣诞节礼物周记下一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