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春节习俗

2024-05-01

潮汕春节习俗(精选6篇)

篇1:潮汕春节习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最热闹、最隆重、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春节为一年之首,古代亦称为“元旦”、“元日”、“元正”、“元朔”、“正旦”、“新正”等。这些称呼名异而实同,是历史上各个朝代对春节的不同叫法。例如商纣时以十二月一日为元旦,也叫元朔;周武王时以十一月一日为一年之首称元日;汉武帝时正月一日为元旦谓新正;辛亥革命后,将阳历一月一日定为新年,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今仍沿此节俗。春节,民间俗称“过年”、“过新年”。

在潮汕,春节这个节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特指正月初一,故府县志也谓之为元旦、元日;广义是指从正月初一延续到初四这段时间。潮人所说的春节通常指的是广义的春节。因一地之风俗是由其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环境影响而成的,故潮汕地区便有着很多既同于中原地区又异于中原地区的民俗活动。

一、放鞭炮

潮俗正月初一大早,家家户户都要于门前或阳台祭拜南辰、北斗、天公,以及家中所祀奉的神灵,企盼新年平安,行好运。

祭拜神明之后,便要燃放鞭炮。鞭炮,又叫“爆竹”、“爆仗”、“炮仗”。《通俗编俳优》:“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传说它源于“庭燎”。《诗经•小雅》有“庭燎晰”之句。古人用松枝和竹子做成火把,在庭中点燃用以照明。竹节燃烧时发出爆裂声,此乃早期“爆竹”。进而,人们便以此驱除鬼邪,企盼吉祥。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潮人沿袭此俗,目的也在于驱除邪气,祈求新年身体安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世事顺心。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潮人过春节燃放鞭炮更为普遍,除少数人残存的“祛晦”的传统观念外,再无以往的迷信色彩,只成为人们除旧迎新、欢欣庆贺、预祝吉祥的感情表达。近几年来,由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出于安全考虑,潮汕很多城市都禁止节日燃放爆竹(不过,传统的习俗总是那么根深蒂固,近来,又有一些城市开始解禁了),但乡间爆竹之声仍不绝于耳。

二、祭祖

汉族元旦祭祀祖先的习俗,在汉代就形成了。宋明以后,全国普及。明陈天资《东里志》云:“正月元旦履端节,内外夙兴,设香烛酒果,盛服拜天地神明祖宗。”可见明代以前潮汕就有正月初一祭祖之俗。此后历代文献对此多有详细记载,如清嘉庆《澄海县志》云:“元旦,晨起拜祖先,燃烛焚香,具茶果酒馔”。解放前,潮汕祭祖有族祭和家祭两种。族祭是祭远祖,在祠堂公厅,家祭在本屋。族祭多请纸影班、戏班演出,较为隆重。

春节祭拜祖宗的用品“全是斋品:便当的香腐、木耳、瓜碧、腐枝、甜料、柿饼等物,以及除夕自制的各样斋菜。”(民国沈敏《潮州年节风俗谈》)因为据说此日弥勒佛坐位,故用斋餐。到初二还要再次祭祖,这一次才用荤菜,如鱼、猪肉、鹅、鸡、鸭等,故清乾隆《普宁县志》云:“元日,祀祖先用素,初二祀祖先用荤。”旧时,元旦也要在祠堂祭祖。这是宗族祭祀重典,通常用荤菜,但有些地方还要再加上五种斋菜。

其他“时年八节”都有祭祖活动,形式大同小异,祭品略有区别,增加一些时令果蔬和有特色糕点。以下各节就不再一一阐述。

三、拜年

拜年,亦称走春、探春。相传远古有一种怪兽,头顶独角,口似血盆,人称为“年”。每到除夕,它便挨家挨户地觅食吃人。人们只好把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紧闭,躲在家里,直到正月初一早上才开门相贺未被年吃掉。于是拜年之风绵延相传。

拜年跟祭祖一样,同为潮人最注重的礼俗。潮人拜年主要有三种类型,所行礼俗互不相同。第一种为家人之间的拜年。在潮汕,早晨祭祖后,晚辈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新春如意”、“健康长寿”。旧社会讲究的人家,晚辈要穿新衣服,向长辈行跪拜大礼。然后长辈再给晚辈寄以期望,愿小孩子“新年�大”、“学习进步”。

第二种为亲友之间的拜年。吃过早饭后,家人或一起或分散向亲朋好友拜年。亲友之间的拜年活动常在初一、二的上午,故潮汕有句俗谚曰:“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讲的是拜年越早越好,越见有诚意。潮人到亲友家拜年,总要带上槟榔(今用橄榄代)和潮州柑作为礼物。多少不限,但一定要偶数,不能奇数。而主人家的茶几也总要放着一盘红绿相间的潮州柑和槟榔,另加糖果,迎宾敬客。

因潮州柑比桔大,故取名大桔,而桔与吉同音,用谐音会意法,就成了“大吉”。“大吉”的来历是颇有情趣的。据传:很久以前,有一年将过新春,在潮州某村,乡人都患有口干渴症。村里一位美丽聪明的少女夜里梦见一仙人托梦于她:“吃了柑,保大吉。”少女醒后即告诉其母,母女半信半疑吃了柑,果然病好。从此,潮州柑便成了带来吉祥的象征。而槟榔和宾郎同音,含有宾客的意思,所以“槟榔大桔”谐音便成为“宾临大吉”。潮人拜年用槟榔待客历史悠久,府县志都有所记载。明万历《普宁县志》云:“元旦……相拜亦各备槟榔蒌叶,以供茶具。”清乾隆《潮州府志》说:“不设槟榔,便称简慢。”清末以后,潮汕食槟榔之俗逐渐由衰而熄。这是因为食俗随时代发展而变化,且食槟榔过程繁琐,潮汕又不是槟榔产地。后又因潮汕盛产橄榄,它与槟榔无论形状还是味感都十分相似,潮人便用橄榄代替槟榔。由于风俗的转变具有滞后性,因此潮人对橄榄也别称为槟榔。

当客人进门,相互道些“新年如意”、“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后,主人就要请客人吃橄榄、糖果,喝工夫茶(揭西客家还有敬以“擂茶、米�”之俗)。客人拜过年临走前,还要互换大桔,互送小孩“利市”(红包),寄寓着“互换吉祥,互相致意”的美好祝愿。而对一些至亲好友,主人还会殷勤挽留其共用午餐,故清嘉庆《澄海县志》云:“各设酒肴相邀饮。谚云„正月酒,家家有‟”。

第三种为同僚同行之间的拜年。这大多是礼节性的行为,见面之后,以“发财”、“升官”之类的吉祥语互为应酬。昔时士大夫家还出现投贺名帖拜年,如清光绪《海阳县志》载:“投以名帖,谓之„拜年‟,又曰„拜正‟”。第三种拜年包含的亲情友谊的温馨氛围程度不及前两种类型。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人们时尚贺年卡、贺年电话、贺年手机信息、贺年“伊妹儿”进行拜年。而各工作单位多在初一举行“团拜”,人们欢聚一堂,互相道贺,既省时间又多方兼顾,实是一件好事。

四、送春�

春�(“�”原义盛)是潮汕一种民俗用品,是一种分成三四层,有盖子的竹编礼篮,通常为成对使用。年初一,娘家要给出嫁的女儿家送礼。礼物包括大桔、甘蔗、香蕉等十几种,装在一对大春�里,由出嫁女的兄弟挑着送去,俗称“送春�”。当舅子到来,亲家就要大宰三鸟,热情款待,故有民谚说:“阿舅来,掠鸡�”。女儿家收到舅子带来的礼物后,就由婆婆提着花篮,托着红盘,把礼物分给左邻右舍,俗称“下物食”。因各乡里都有媳妇,故此日互送礼物甚为热闹。这种潮汕特有的民俗活动,体现了潮人重视邻里情谊,和睦相处,团结向上的优秀品质。

五、舞狮和游大锣鼓

春节期间潮汕的文娱活动甚为活跃,有舞龙、舞蜈蚣、猜谜等,其中舞狮和游大锣鼓是较为普及,最为引人瞩目的。

春节期间,舞狮是较受人们欢迎的。潮汕狮舞有两种:一种是“文狮”,一种是“武狮”。“文狮”由两个人分别戴上面具扮成笑容可掬的“土地公”、“土地婆”,手执葵扇,引大狮边舞边走路,狮子也不断抖鬃、打滚。每遇有人在门前燃放鞭炮,舞狮队就得停止行进,向主人拜年。“武狮”拜年对象是当地有名望的人家和大商行。当狮队一到,主人便点燃鞭炮,此时锣鼓齐鸣,狮队表演翻滚、腾转、跌扑等动作。最精采的要算主人给狮子赏红包。舞至高潮处,主人便从二三层楼的楼口悬空挂下红包。舞狮队便在主人协助下,用大凳小凳一直叠到红包底下。狮子在锣鼓声中,从容沉着爬上一只只桌子,攀上最高层,再纵身张开嘴巴把红包取下来。围观者终于爆发了掌声和喝彩声。狮子颔首垂腰四方作揖向人们祝福。

广场舞狮表演程式是由舞狮者举起狮头作摇头摆脑之态,快步绕圈走动,边走边舞,有如猛虎下山之势。当舞至场中心时立即俯坐于地上,时而用脚搔腹背,时而转头咬尾巴,称为“搔痒咬虱”。忽而又卧地滚动,称为“翻身反肚”;接着伏地打瞌睡。这是表现雄狮在坐养其神,动作维妙维肖。此时还有一戴假面具的对着雄狮任意戏弄,给人们增添不少情趣。舞狮表演之后便是武术表演。拳术有朱家教、李家教和南枝手等拳路之分,但其表演程式大体都是相同的。最后再次舞起狮来,演毕即得到人们赏给的“红包”。

春节期间另有潮州大锣鼓队,演奏潮州音乐,走街串巷,巡回游行,潮俗称之为“游大锣鼓”。潮州大锣鼓是以打击乐为主,大鼓为中心,唢呐为领奏的大型合奏形式。鼓手既是乐队主奏,又是乐队指挥。鼓手槌击鼓心、鼓边、鼓沿,采取响击、闷击、重击、轻击以及节奏变化,手槌加花等手法,指挥着乐队的演奏。

潮州大锣鼓的游艺队伍常以旌旗开道,扛在肩上的旗叫“标”,用带尾的青竹做旗杆,杆首挂着吉祥物,扛标的多为女青年。扛标姑娘盛装饰扮,婀娜多姿。随后是细心打扮的金童玉女,肩挑鞭炮担、八宝吉祥担,给人们带来了祥瑞。还有娃娃们扮戏人,表演一些传统潮剧片断。庞大的先导过后,是连绵不绝的锣鼓乐队。潮州大锣鼓的表演形式十分灵活,在行进中演奏的叫“长行套”,曲目多以进行曲为主。如果在固定场地摆架演奏,便叫“牌子套”。大型演出,乐队往往有千人之众,气势磅礴。

有名望的人家和商行铺户在锣鼓队到来之时,便燃放鞭炮迎接。此时,锣鼓队会停下来,献技贺年。演毕即得主人红包奖赏。

这种舞狮和游大锣鼓的演技活动,虽隐约含有傩舞驱鬼遗风,其目的也在于博得赏钱,但它们确实给春节带来了生机、欢乐、喜庆,增添节日热闹气氛。

六、家庭赌博

赌博源于博戏。《史记•殷本纪》载:“辛乙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可见早在殷商时期就有博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便出现了以钱财为赌注。

春节期间,潮人劳累了一年,难得有这悠闲欢乐时间,便在小巷里、祠堂内等地方聚众赌博,以卜今年运气。但这只是少部分人而已,更多人是在家庭里进行赌博。这种家庭赌博活动,往往是由家长做庄,其他人押注。即使是管教严格的人家,孩子们这时也可与长辈轻松一博。它没有真正赌博的紧张和担心,有的是轻松和欢乐,反正输赢的钱都是自家人的,俗称“肥水不流外田”也。

近几年来,由于政府倡导文明新风,这种春节赌博陋习已日见冷淡。

七、搅泔缸

泔缸是潮人对盛放泔水(洗米水),以作喂猪用的陶缸的俗称。春节期间,潮汕农村,家里主妇要用手或持竹杆伸进泔缸里,一边搅拌泔水,一边口念:“泔缸搅浮浮,今年饲猪大过牛”或“泔缸搅圆圆,饲猪多卖钱。”企盼新年饲猪顺利,生长快,多挣钱。

八、开井

解放前,除汕头市1914年自来水厂建成后有自来水供应外,其它城镇乡村居民,食用水要从水井或沟河中汲取。有乡必有井,既有院外公用井,也有院内自用井。

潮人对水井十分崇拜,民间有井公井婆的神话传说。除夕要封住井口,春节要拜祭井公井婆后才能开井。通常乡里公用的水井,初一、二要禁用,初三才始用,有的地方初二起便可用。开井时要由村中老妇带头,用大桔、清茶、红糖、素果等礼品到井台祭拜。之后,主祭的老妇要揭开井盖,把一半红糖和3杯清茶倒入井里。最后再从井里打出12桶水倒于地上。每倒一桶水,要随口念4句吉祥诗。这个仪式活动就是“开井”。自家用的水井,开井时也要由家中的婆婆祭拜,仪式与公用水井相似。

当今,潮汕各地乡村基本食用自来水,祭井活动渐渐消失。

九、回娘家

正月初一、二(特别是初二较为普及),已出嫁的女儿要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给父母拜年。这是出嫁女儿孝敬养父母的一种表现。民间有俗谚云:“行孝„走仔‟(女儿)初一、二,不孝„走仔‟神落天(初四),无贴无兑元宵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女儿回娘家,要备办一大袋饼干、糖果,由其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以表达姑娘不忘乡亲的思念之情。当家中有侄儿时,还要分发红包给侄儿。女儿吃过中午饭后,与父母小叙一番,在晚饭前便要赶回婆家。故民间俗称为“食日昼”。

十、“送穷鬼”

昔时,潮人把正月初三称为“穷鬼日”(清光绪《饶平县志》则载饶平正月初五为穷鬼日)。是日,人们把屋内污秽杂物打扫干净,送到田野上焚烧,同时点香为供,叩头作揖,连说“穷鬼去,福星来”。此活动俗称为“送穷鬼”。当天,民间最忌探亲访友。

此习俗有一段传说。颛顼帝时,宫中生下一子,好穿破衣,给他新衣就撕破,并用火烧后才肯穿。宫中人都叫他“穷子”。“穷子”死于正月晦日,为他送葬时,人们说:“今日送穷子也”。“送穷”的说法就此相沿下来。后来送穷由晦日变成初五,广东大部分地区则把正月初三视为穷鬼日。

随着社会发展,潮人的送穷活动已销烟灭迹。潮汕人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勤劳勇敢真正送穷,迎来富裕。穷鬼日人们也出门探亲访友,相互道贺,而不象古人所说的是日禁出门了。

十一、迎神接福

正月初四是“神落天”,家家户户要在家中祀拜,迎接诸神降临人间。祭品有红桃粿,取“开门红”的好兆头;一盘红糖,暗含生活甜蜜;一盘大米,意谓五谷丰登,另外还有大桔、乌豆、灯芯、纸马等。除在家中祀拜外,还要到乡中的神庙烧香祝福,有些人还把全家的生辰年庚八字,写在红贴上,缚于神轿上,向神许愿,感谢神“上天言好事,落地保平安”。

十二、节日禁忌

正月初一是圣日,潮俗禁忌甚多,人人都要说吉利语。这一天,大人忌打骂小孩,以免他啼哭不休。否则,啼哭意味着“没头彩”,是新年疾病、凶祸等的征兆。如果小孩不慎打破盘、碗等器物,大人要立即说些:“缶开嘴,大富贵”或“勿过勿是,大吉利市”等吉利话来弥补过失。如果是烧了灯笼、布料时,大人要说声“火旺丁旺”或“财丁兴旺”之类的吉祥语。这一天忌债主上门讨债,如果出现此情况,主人必会说:“顺顺说好话,今后发财免多说”。债主一听知道主人日后必还,也就起身告辞。

这一天不能扫地,要把扫帚藏起来,要让满地爆竹纸堆积,意谓“瑞雪兆丰年”;非扫地不可时,只用扇炉子的鸡毛扇从外边扫入,意谓防家财外流。此日也不要洗衣服,怕钱银失去。也忌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也忌杀牲,认为杀了无财气,当年饲养牲畜不吉利。

饮食方面,这一天不要在用膳时使用长短筷,否则过渡时就会搭不到船;不要吃粥或饭汤,否则出门会遇上天下雨;不要吃药,否则会被认为全年疾病缠身,吃药不断。如果是病人非吃不可时,家人必说“破财抵运”等吉利话来慰藉病人,使病人早日康复。

随着社会发展,文明的进步,有些禁忌正在慢慢被淘汰了。例如现在的年轻人不认为爆竹纸堆积于地不扫是堆金积玉的迷信说法,而认为春节人来客去,爆竹纸堆满地有碍于卫生,从而拿起扫帚打扫,打破传统陋俗。

篇2:潮汕春节习俗

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而潮汕地区的春节习俗也是独具特色。

1.冬至

冬至,俗称“冻结”、“长至节”和“亚岁”等,它是我国自晋朝至今的传统节日。潮汕人在冬至那天,都要吃“汤圆”,这是传统习俗,象征合家团圆、诸事圆满。昔时潮汕城乡在冬至日还有以甜糯米丸拜“司令公”,并备三牲祭祖和扫墓的习俗。冬至扫墓叫“过冬纸”,人去世未满三年,后代扫墓应在清明节“过春纸”以后才“过冬纸”。冬至扫墓,因为冬天少雨,阳光充足,在山野举行祭祖较为方便,也借此郊游,有娱乐身心的作用。

2.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夜我们称作平安夜,“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团圆饭以前的团圆饭是杀一两只鸡炖人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般的家庭会吃一些比如燕窝、鲍鱼等等比较名贵的食物。更有一些人为了方便,一家人到酒家去吃上一顿,毕竟辛苦一年了!吃完饭一家人在电视旁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此日当饮糯米甜酒,长沙称此为“屠苏酒”,实以甜酒应屠苏酒之名也;又吃年糕,寓“年高”之意,取悦于长者。祭祀祭祀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习俗。这是封建制度下,人们进行自我安慰的一种方法。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春节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3.初一

农历正月初一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刚亮时街上喜炮连连,家中大厅红盘盛满柑(因为柑大于桔,与“大吉”谐音)、青橄榄以及各种糖果。早上家中后辈要向长辈请安,家中各成员互相给予春节祝福

4.红包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要装在一个红包中,俗称“压肚腰”,意思是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禁忌潮汕人在这一天,往往将水、土视作“财气”,将垃圾、粪便视为“肥水”,故这天不能扫地、倒垃圾,说是会把财气扫光。潮汕人在除夕将大小水缸装满之后,就用一个大的簸箕将井面盖住,然后祭拜井神。初一这天不能揭开簸箕,说是怕财气外流。这一天米缸不能空着,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这天早晨不吃稀饭,要吃干饭。整天不吃荤,要吃素食。关于这点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这一顿吃斋,其功用等于一年;另一种是暗喻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不能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血光之灾。不吃药,不看医生,以求春节平平安安、无病无痛。这天还不能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这一天债主不许上门讨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不能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说是会有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

5.拜年

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柑到亲友家中拜年。拜年以亲疏顺序上门,故潮汕有俗谚:“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主客互相致吉利话,主人请拜访者吃柑、青橄榄,共品工夫茶。客人赠送主人柑,主人与柑回敬,俗称“换敬”,表示回敬美好祝愿。

游艺

初一早晨,大街上热闹非凡,传统游艺节目有“打英歌”、“舞虎狮”、“舞金龙”、“擎标旗”和“笛套锣鼓队”等,使节日气氛显得十分热闹隆重。

年初四

闽南侨乡由于自古就有很多人到海外谋生,于是在家乡的亲人常常求神托佛,祈求保佑海外亲人平安、事业发达,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泛神崇拜的传统,因而家中奉祀各种神祗。闽南侨乡民俗,农历十二月廿四日送诸神上天庭,让这些神仙在天上欢度春节,兼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来人间的善恶诸事。过了春节,在正月初四日,各家各户又得备办三牲果合,迎接诸神返回人间

6.年初

九潮汕地区农村称正月初九为“天公生”,源自女娲娘娘开天地、造万物的故事。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初八为谷日,初九为天日,初十为地日。农历正月初九的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点上灯笼,多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在“天公生”这一天还有许多禁忌:早晨起来洗脸后洗脸水不可倒入污沟、地上,恐污了天公的脸;当天露天场所不扫地,屋内扫的垃圾也要停放起来,第二天才倒;妇女内衣一律不准晾于外面,要晾在室内,否则有辱天公;农民不去挑粪,恐怕泼在地上污了天神、日爷。

7.元宵

(年十五)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也延续下来很多有趣的习俗。

8.吊喜灯

灯火是光明喜乐的象征。从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别是元宵节这天,潮汕地区有点灯、吊灯的习俗。因潮语“灯”和“丁”同音,点灯和添丁是近音,故人们认为点灯即为添丁的佳兆。元宵佳节,人们纷纷提着灯笼、备齐纸银香烛,到乡中神庙点火,回来分别吊在家里的神龛和床头,这叫做“吊喜灯”。此外,如果去年元宵以后生了男孩子,农历正月十三起家人就必须挑起一对红灯笼,并在灯屏下贴红纸写上姓名,欢天喜地地挂到乡中宗族祠堂的灯架上,以此象征家中添了丁。每晚家人要抱着孩子到祠堂中,一面将自己灯笼里的蜡烛点燃,让灯笼烧得通红,一面接受周围乡人的祝贺。

度桥

元宵节,潮汕大都有度桥的习俗。每逢元宵夜,男女老幼共同走过太平桥。过桥时不可回头,因为“回头不吉利”。过桥的人们还有摸石狮子的习俗,正在读书的小孩喜摸石狮鼻,谓“摸狮鼻,写雅字”;未婚的小伙子喜摸狮肚,谓“摸狮肚,娶雅女么”;而已怀孕的妇女则喜摸狮耳,说是“摸狮耳生阿弟”。

9.求喜物

元宵此日,乡村中多有设坛拜神活动。各神庙宗祠灯火齐明、烟雾弥漫,善男信女争先参拜,热闹非凡。神坛前所摆设的鸡、鹅、鸭、糖果、米果品、花烛和大吉(潮州柑)等祀品被视为神物。参拜的男女纷纷卜取祭品,取回家中,这就叫做“求喜物”。人们认为用了这些神物后,就可以让家门平安、添财添丁。

10.掷喜童

篇3:潮汕粿文化词语研究

潮汕地区位于我国东南丘陵边缘,因其颇具特色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社会文化,被誉为“南国明珠”。潮汕地区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地貌落差较大,但其平原面积却占总面积的三成多,比例高于全省水平,是广东第二大平原。这里土地肥沃,农产丰富,由农作物制成的农食杂粮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其中占据最明显位置的当属潮汕地区的粿。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人生礼俗,其中所用到的祭品或食物大都包括“粿”(guǒ)。

在潮汕方言中,“粿”字所涵盖的内容丰富多彩,其涉及的粿类词语复杂而又模糊。到底潮汕地区粿的名称与何物有关?粿食物中哪些名词属于祭品,哪些名词属于小吃?同一种粿类在潮汕地区是否仅有一个名称?同一个粿词语在潮汕地区是否指向同一种粿类?

为解开这些疑问,笔者走访了潮州市区、潮州潮安县、汕头潮南区、汕头潮阳区、揭阳揭东县、揭阳普宁市,收集到了一些关于粿文化的词语,并对此作出一定的解释。

一、粿名称与其原料

《潮州府志·清·康熙》一书中讲道:“潮中霜雪失威,土膏震动,草木蕃殖宜矣。”[1]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潮汕地区,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春冬暖和,优质的地理环境成为当地农作物丰富旺盛的决定性条件。潮汕棵食正是在这样一种优越的环境下被演绎得多姿多彩。

在粿食中,许多粿类的皮是由当地一年两收的粳米加工后的粳米粉制成的,粳米粉被当地人称为尖米粉或粞[coi3]。此外,潮人还用当地所种植的糯米、番薯加工成粉末以制棵皮,并将这些粉分别取名为糯米粉和薯粉。

潮人所食用的粿食一般含有粿馅,这些粿馅基本上由当地农作物经加工配料制成,许多粿类的名称也源于这些农作物的俗称。例如,以春菜为馅的叫春菜粿,以菜头(即白萝卜)为馅的叫菜头粿,以厚合菜(即厚叶菜)为馅的叫厚合粿,以韭菜为馅的叫韭菜粿,以米饭为馅的叫饭棵,以马铃薯为馅的叫冈同[gang1dang5]粿,以绿豆为馅的叫[a3]粿等。由于各种馅料的名称蕴含了不同的吉祥寓意,因此这些棵食具备了珍贵的人文意识价值,如厚合菜取意天合人,韭菜寓意长长久久。潮人多会在一定时节内选择各种棵类,以寄托他们美好的人生愿望。

另外,由于潮汕地区地处卑湿,天气湿热,瘴气较多,换季之时易于上火,因此,自古以来潮人大多注重食疗药膳,棵食也不例外,一些棵食之料取材于当地寒凉性或平性之中药,并以此类中药命名。如以栀子为原料的栀粿,用鼠曲草做原料加尖米粉制成棵皮的鼠曲棵。此二类粿食,潮人多食之以祛体内瘴气。清明节前后,潮汕地区的朴树叶幼嫩可食,潮人则采朴子叶以制朴子粿,吃后有消食之功效。再如,仙草一物在潮汕地区被称为草粿草,潮人多采摘此草加生粉熬成草粿,食之以清体内火气。

二、粿与潮汕风俗

(一)粿与岁时节日

潮汕地区诸神崇拜风气浓厚,潮汕俗语中“时年八节”概括了潮汕地区八大祭拜节日: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节。在这八大祭拜节日中,粿类食物均是不可或缺的祭拜之物。调查发现,在潮汕地区,此八大节虽无不同之处,但是各个地方所需的粿类祭品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凸显了地方特色。情况大体如下:

除夕夜:潮人大多根据日期将此节日称为二九夜或三十夜,一般是从下午三四点以祭拜祖先作为这一节日的开始仪式,大多以红桃粿、鼠曲棵作为粿类祭品。而汕头潮阳区则用拜肉丸子、龟棵和一种两面都印有“福”字的福桃粿。汕头潮南区还要多加菜头棵,揭阳则需菜棵。

正月初一:一般情况下,棵类祭品大多与除夕夜所拜之物相同,而潮州则有些农村地区还需梭罗[so1lo5]包。

元宵节:一般多祭用桃粿,然而汕头潮阳与潮南二区颇具地方特色。汕头潮阳区须有灯火粿、石榴粿、肚兜粿和龟仔粿,并将其称之为“吉祥四件粿”。这些粿类之名多取决于本身的形状,依次呈灯火状、石榴状、肚兜状和龟仔状。另外,一些养猪的人家还会做猪仔棵,表示“饲养顺利”;一些从事农业种植的人家会做田头粿,来祈愿一年的收成好。

清明节:在清明这一天,潮汕地区多选用薯粉粿、鼠曲粿、红桃粿等为祭品。然而潮州农村则喜用朴子粿祭拜神明。揭阳大部分地区不兴在此节日祭拜粿品,除非是大型的祭祖活动才供拜酵粿、红粿等。

端午节:在潮汕方言中,端午节被称为“五月节”或“五月初五”。潮人将这一天中最为重要的时间定为中午及下午。在这一天,潮人除用粽子祭拜外,大多数地方还需一种类似于年糕的粘性棵类,叫做栀粿。有些地方则取其名为“棕”。因为“棕”在潮汕话中与“壮”同音,寓意吃了栀粿后会身体强壮。

中元节:在潮汕地区,中元节被称为“七月半”。这一天的粿类制品比较随意,可凭个人喜好决定。不过有些地区也比较讲究,如汕头潮阳区需一种铜钱状的钱仔粿,以取意七月半过后能秋收丰盛;汕头潮南区则是制作一种在当地被称为秀才棵的粿品。

中秋节:潮人将这一节日称为“八月中秋”或是“八月十五”。在这一天夜晚,家中妇女都会准备祭品进行祭月活动,在当地称为“拜月娘”。这一天的粿类祭品以红桃粿为主,唯汕头潮南区拜之以红桃棵、酵粿、油粿。

冬至:这一节日的棵类祭品相对而言比较随意,除潮州部分农村以朴子粿祭拜外,汕头潮南区则需菜头棵,取其“彩头”之意。

另外,潮汕地区还有一颇具地方特色的活动,称为“游神赛会”或“营老爷”,而这一天则被当地人称为“老热”[lao5riêg8]。在这一天的祭品中,有一种特色粿食,被当地人称之为甜棵。甜粿一般呈米白色或棕褐色,取糯米粉与白糖浆放入锅中蒸上十个小时左右,期间须不断加水以防锅烧焦。由于甜棵制作工序繁琐,耗时较大,所以仅被用于比较隆重的祭拜节日。

(二)粿与其它民俗

在探讨潮汕地区粿文化现象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潮人不论婚丧嫁娶还是生老病死,又或是各种传统节日,都与粿存在密切的联系。这不仅反映了粿在潮汕礼俗中的一种象征地位,而且表明了粿在潮人心目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1. 婚俗

潮汕地区传统婚嫁礼俗历史悠久,所用到的礼品种类多具潮汕色彩,其中粿品则成为其显著的地方礼品。通常举行婚庆时,新娘家的人都会用吉祥四粿品(即灯火粿、石榴粿、肚兜粿和龟仔粿)送给女儿;这四种棵类的名字大多取吉祥之意:灯火是指“后代”的意思,祈愿女儿能为夫家延续香火;石榴最大的特点便是多籽,因此取其“多子多孙”之意;肚兜棵和龟仔棵则是民间吉祥粿品。

2. 喜庆

(1)吊灯。

在去年元宵后家中有男子娶亲或生儿育孙的,将于今年元宵节去祠堂或庙宇挂灯,以祭拜神明,同时还要准备油棵分给亲戚朋友,分享喜悦的心情。

(2)出花园。

潮汕地区有为孩子“出花园”这一成人礼俗。孩子长至十五岁时,家中父母就为其择吉日举行“出花园”仪式,需拜司生殖的神,谓之“公婆”,供品是12个石榴粿,还有红桃粿、酵粿(发粿)等。

3. 丧葬

在潮汕地区,人死之后逢七设奠以为“头七”,期间所用之祭品颇为讲究,粿类祭品甚为明显,为的是与其它喜庆之意的人生礼俗有所区别。如白色的桃粿,以与平时所吃的红桃粿区分开来。揭阳有一些地区则是制作一种叫做豆纳粿的粿品,棵胚做成小碟子状,上面放几颗豆。这种粿一般是在往生的人过世五年后,其家人用这种粿来祭拜的。潮州庵埠则制作一种类似与揭阳豆纳粿的粿食,称之为龟粿,祭拜后由生者食之以求平安。

三、粿与潮汕小吃

潮汕地区的小吃可以说是名满天下,种类繁多,款式多样,色彩鲜艳,而当中有许多的小吃都与粿分不开。

潮汕小吃中的粿类食用方式主要有蒸、炸和煮三类。

(一)蒸的粿类小吃

蒸的棵类小吃品种繁多,可以分为圆形状、长方体、饺子状和一些特殊的不规则形状。圆形状的棵类小吃有麦粿(也称麦包)、无米棵和乒乓棵。乒乓粿又名槟醅粿,是由鼠曲粿演变而来的,其棵馅主要是槟醅麸,槟醅麸用糯米谷制作而成,把糯米谷炒热后,谷壳膨胀发出“劈啪”的声音,人们便依此声将该粿命名为“乒乓棵”。1997年12月,“揭阳乒乓粿”在由中国烹饪协会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华名小吃认定会上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长方体的粿类小吃有菜头粿(即萝卜棵)、芋棵、粉瓜棵(即番薯棵),这种粿类小吃都是将其原材料切成丝,与糯米粉加水搅拌蒸成长方体形状,食用时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地放到鼎中煎熟。饺子状的粿类小吃有冈同粿、厚合棵、韭菜粿、菜头粿和芋棵等,此种粿类小吃都是用糯米粉做成皮,将各种原料切成颗粒包成饺子状。

此外一些粿类小吃具有自身独特的形状,如咸水果,它是用糯米粉做成的一种上大下小的圆柱形状,中间挖空,放入一些菜脯丁。朴仔[puan2zi2]粿是一种由朴仔煮成的汁加糯米粉搅拌烹成的底部呈圆形,上部如花瓣状的小吃。糕棵,是一种多层的粿条,呈三角形状,与咖喱粉拌在一起,呈黄色。另外,草棵是一种清热解暑的小吃,潮人多在夏季食之。这种小吃没有固定的形状,蒸煮成为一整锅,食用时将其放至碗中加上白糖搅拌即可。粿条是一种用糯米粉加水蒸制而呈纸张形状的小吃。此外还有一种粿条卷,它是用粿条包卷竹笋、菜脯丁或萝卜等原料蒸熟。

(二)炸的粿类小吃

炸的棵类小吃有油炸粿,它是潮汕人早餐的常备小吃。与油条相似,只是比之小很多,只有大拇指大小,较为厚实。薯粉粿与麦棵这两种粿类都是用其原材料加糯米粉煎炸成扁圆柱状的小吃。油棵是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皮的,用芋泥加马蹄做成甜陷,咸豆沙做成咸馅的棵类。据目前的资料来看,它主要是在韩江以东地区出现。潮州庵埠特色小吃炒粿则是一种用大约高1.5厘米的三角形粿煎炒,最后洒上卤汤与糖、菜脯等。

(三)煮的粿类小吃

煮的棵类小吃有棵汁、棵条汤和沙茶棵等。棵汁是一种为潮人所喜爱的早点,它是用糯米粉加水调制,放入鼎中烧制成一张张圆形的薄膜,再将薄膜切成三角形,再加水、味精和盐等煮成粘糊状,最后在上面加少许葱花。粿条汤,一种用棵条加上肉丸、猪肉、牛肉等配料煮制而成的小吃。沙茶棵是将粿条煮熟后直接加上沙茶酱和芝麻酱搅拌成的。

四、粿词语的分歧

潮汕地区包括潮州、汕头、揭阳三市,各地语音语调不尽相同。调查发现,同一种粿在不同地方的名称存在差异,同一个粿名词在不同地方也不一定是指向同一种粿。如下表所示:

注:表中同一横行的名称表示同一粿类,空格表示在该地方不存在这一类棵。

五、粿与其制作工具

在潮汕地区,做粿工序较为繁琐,制粿的工具更是别具一格,不仅形状各异、花样繁多,而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套专门性、系统化的工艺制品。

从传统意义上讲,做粿的工具主要有木制类与陶类两种。

木制的粿工具种类较多,用途广泛,几乎贯穿整个制粿过程。而在这当中,要数木制的粿印最具艺术特色,它将篆刻、绘图等民间艺术完美地融为一体。

木制的粿印一般呈寿桃横截面状,旧时以桃木制之,然而由于桃木粿印比较笨重,粿印上的印痕不耐摩擦,现今多用塑料粿印代替。这类粿印的底面向来颇为讲究,不同的粿类食物所用到的粿印不尽相同。如寿桃状的桃粿、龟粿所用到的桃形粿印就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粿印之名也取决于其所制作的棵食名称,如做桃棵的称为“桃粿印”,是一种印纹全是图案化的篆体寿字的桃形印模;制作龟棵的被称为“龟粿印”,其印模则呈椭圆龟背形,底面刻着图案化的寿字。在一般潮汕家庭中,所用到的粿印则是底面雕刻桃形图案及其他花纹,中间雕一篆体“寿”字,以图吉祥长寿之意。

另外,木制的棵工具还有用于固定甜粿形状的“棱[sen]”,在有些地方被称为“做粿椅箍”;铺放粿食以便蒸制的“[king1]头笼椅”;蒸棵时将棵隔层的“粿架”;用于冷却及存放粿食的“粿箶”;给棵点红用的“棵点”。

至于陶类的制粿工具则相对简单些,一般无任何雕刻,多以无图案类为主。

占据陶类粿工具最主要位置的是“[qi7]粿钵”,或直接称为“[buah4]”,[qi7]这一叫法主要是来源于揉搓粉末的这一动作在潮汕话中被称为[qi7]。这种皿器主要用于揉搓粉团。

陶类的粿工具还有用于潮汕名小吃鲎[hao7]粿的粿印,是一种呈寿桃横截面状,底面无任何花纹的陶器;用于蒸制破击粿的“落碗”,又称“落层纸”,是一种碗底为五边形,碗边呈五片花瓣状的陶碗;用于盛草粿的“鸡碗”等。

此外,除了木制与陶类的粿工具,在传统的做粿过程中,还有一种石制工具“石臼”,由一个圆形凹状的小石窟和一根小石棒组成,主要用于捣碎材料,如将鼠壳草这一植物放入当中捣碎,以取其汁做鼠壳棵。

六、粿与潮汕方言谚语

菜头粿热单边:比喻做事情时只有一方有热情,另一方却不把事情当回事。多用于形容男女双方的关系,一方对另一方有热情,另一方却无动于衷。

肚困吃甜粿:在常温下,甜粿可以存放较长的时间。以前的人“过番”(即到外国谋生)坐船时,基本上以甜粿为干粮,因此留下这句俗语。

赢过吃无米粿:比喻对某事某物热情程度之深。

做粿师仔印棵师父:指做粿只是小事,能够把粿做得漂亮才是真功夫。

时节做时棵,时人说时话:指不同时节做不同的粿,不同年代的人说不同的话。

软过菜粿:比喻人软弱无能

结语

综上所述,潮汕粿文化词语极为丰富,这些词语来源渠道繁多且内容相当广泛。透过潮汕粿文化词语,我们可以在研究潮汕方言词汇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潮汕地区淳朴的民风民俗。

摘要:在潮汕方言中,“粿”字涵盖内容广泛,由“粿”字组成的词语丰富多姿。“粿”的名称都与其原料有着密切的关系;“粿”作为一种重要的祭品,常用于潮汕的岁时节日和一些礼仪习俗;潮汕小食名闻天下,其中“粿”就是一种重要的潮汕小食,既有蒸、炸的粿类小吃,又有煮的粿类小吃。需要指出的是,在潮汕,同一种粿在不同地方的名称存在差异,同一种粿名称在不同地方所指的粿类有所不同;另外,在潮汕,“粿”的概念深入人心,很多潮汕民间俗语也与粿有关。

关键词:潮汕地区,粿,粿文化词语

参考文献

[1]林杭学.湖州府志·清·康熙[M].潮州:湖州市地方志办公室,1982:463.

[2]林伦伦.闽方言在广东的分布及其音韵特征的异同[J].中国语文,1994,(02).

[3]詹伯慧.汉语方言调查与汉语规范化[J].语文建设,1995,(10).

[4]詹伯慧.略论闽语研究的“西进”[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02).

[5]马重奇.粤东潮汕五种闽南方言韵书音系比较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

篇4:潮汕民间乳名习俗及其文化审视

丰富多彩的潮汕民间乳名习俗

根据中国的民间习俗,乳名的取用主要有三种:一是借用生活中的花鸟虫鱼等动植物名;二是随排行而命名或出于迷信特意取用的;三是吉利喜庆的意愿,表达长辈对晚辈的美好愿望。潮汕人也依据这些基本规则,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乳名习俗。

1.以身体外貌特征命名

身体长得高的叫“两脚规”“竹竿”,身体肥胖的称为“大胖”“胖仔”“猪仔”,身体较瘦的称为“瘦猴”“瘦狗”,身体单薄或女性化严重的男孩子叫“姿娘”。此外,还有“乌弟”“乌妹”“白弟”“白妹”等。

2.以生理特征命名

头部有“大头”“尖头”“圆头”“扁头”等,眼睛有“大目”“小目”“圆目”“乌目”“眯目”等,耳朵有“大耳”“尖耳”等,嘴巴有“裂嘴”“阔嘴”等,鼻子有“尖鼻”“扁鼻”等,脚手有“长腿”“十一手”等,皮肤有“粗皮”“铁佛”“乌卵”“鸟”等。

3.以生产工具命名

“水桶”“草索”“扁担”等。

4.以食具、食物命名

“鼎柳”“肉丸”“菜脯”“蛋糕”“饼干”等。

5.以自然物命名

“石头”“水”“江”“河”“海”“湖”“虼蚤”“水鸡”(青蛙)“钱龙”(壁虎)“赤头”“宣溜”“淡甲”“墨斗”“石榴”“苹果”“成”(榕树)“竹”“竹头”“芋头”“菜头”等。

6.以生肖命名

如“牛”“狗”“猪”“羊”“鸡”“虎”等。

7.以生产与日常生活方式命名

“猪屎”“狗屎”“鼓”“锣”“灯”“书”“钟”“铁锤”“剪刀”“锁头”等。

8.以分娩情况命名

民间忌讳在异地或别人家分娩,一般要在自家分娩。如若在半路或遇到下雨等特殊环境分娩,“路生”“雨生”“河生”等就往往成为孩子的乳名。

潮汕民间乳名习俗的文化审视

1.具有明显的潮汕地方特色

“千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以中原移民为主体的潮汕人在传承中原乳名习俗的同时,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融合,不断创造,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乳名习俗。一方面,充分运用潮汕方言。如前文所举的青蛙称“水鸡”、壁虎称“钱龙”等,都是地地道道的潮汕话。另一方面,与潮汕物产特别是海产息息相关,如“赤头”“宣溜”“淡甲”“墨斗”等。再一方面,与潮汕民间生活习俗相关。“前榕后竹”是潮汕民间家居习惯,因而民间喜欢以“成”“竹”取乳名。

2.反映了潮汕人强烈的生命意识

人的身体是生命的载体和外在表现,人名的起源最初便与生理特征有关。“人的有名,乃在知识渐芽,人我之间的交际渐密,渐从形体、声音的特征加强认识,这种存留在心坎里的无声符号,可说是名的胚胎。后来人事日繁,群居生活日渐发达,觉得以形体声音的特征为某人默记的标准还不够,便需要立一个显明的符号以与某人,因是名便诞生了。”(萧遥天:《中国人名的研究》)由此可见,人的名字的产生最早来自其形体和声音的特征。而民间的乳名至今仍明显地保留着这一特征,如“大头”“圆目”“阔嘴”等。这种名字对老百姓来说没有明显的褒贬色彩,所以,以此为名的人很少认为这是一种侮辱,尤其在孩提时更是习以为常。这种对其生理特征的突出,实质上是对生命自身重视的表现。在老百姓看来,与社会生活中的其他事情相比,生命自身更为重要。

潮地濒临大海,古为南蛮之地,自然环境恶劣。台风、地震、暴雨、干旱以及瘴疠等天灾人祸,时时造成极大破坏。潮汕人是一个移民族群,无论是颠沛流离、披荆斩棘的南下中原移民,还是离乡背井、筚路蓝缕的“过番”潮人,以及“爱拼才会赢”的现代潮汕人,他们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同大自然与各种疾病作搏击抗争。潮汕民间男性乳名为“铁佛”“乌卵”(阴囊),女性喜叫“木仔”(番石榴)“石榴”“桃花”,是潮汕人的生殖崇拜,是潮汕人对生命创造的崇尚,是潮汕人对生命本色的张扬,充分反映了潮汕人强烈的生命意识。

3.体现了潮汕明显的宗亲血缘关系

南下的中原移民在潮汕平原聚族而居,形成一个个村落,宗族观念十分强烈,宗亲势力非常明显。潮汕民间乳名习俗也充分体现了明显的宗亲血缘关系。假如一户人家生有几个孩子,若都是男孩,就分别叫“大牛”“二牛”“三牛”“四牛”“小牛”;若老大叫“牛”,老二就叫“鹅”,老三就叫“猪”;或者干脆就根据在同胞或同宗同辈(如堂兄弟)中的排行,取的是不算名字的名字,如“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小五”“尾”;若同是女孩,就分别叫做“大妹”“二妹”“三妹”“细妹”“细”。

4.反映了潮汕人传统传宗接代的社会心理

在中国传统社会,乳名习俗与人们传宗接代的心理相通:一个人的生命力旺盛,那他就必然会有强大的生殖能力,否则就意味着其生命力的萎缩,后者通常是许多人最为自卑之处。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宗法社会,以生育男孩为特征的传宗接代是封建伦理道德的一个最重要标准,是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潮汕人的乳名表现了这样的心理。如有的人生了女孩,便名之曰“来弟”,意为希望下一个是男孩;生了男孩,便取名“卵”“佛”,意为他是最强壮的男孩。这种现象反映了传统社会重男轻女的特征。

5.体现了潮汕人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深情寄望

乳名的贱化是一种普遍的民俗事象。乳名的鄙俗粗野是因为父母“大体都出于怜爱太甚,故示卑贱,希望容易养大成人”(萧遥天:《中国人名的研究》)。越是高贵的生命越娇嫩,越是卑贱的生命力越强,所以,给后代起贱名是希望经得起生活磨难,是为了美好的未来。可见,贱名在他人的心目中并不卑贱,它与高贵的名字是完全平等的,寄予了对孩子平安成长的深情厚望。

潮汕地区自古以来人多地少,生产生活条件相当恶劣,不少家庭的孩子易夭折,养不活。因此,不少潮汕家庭给孩子取贱名,如“大傻”“白仁”“瘦狗”“刺流”等,既出于怜爱,又有卑贱易养活的意思。这当中寄托着长辈希望孩童健康快乐成长的最简单愿望,浸透着浓郁的亲情。

6.反映了潮汕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追求

“在原始社会,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方式是狩猎,人们的衣食都取决于生存于自然界的飞禽走兽。因此,当时人们都十分崇拜一些与其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生物。根据人们的这一习性,当时社会上形成了用某些动物的名称给自己的子女命名的习惯。”(穆台力甫·司地克:《维吾尔族人名和姓氏初探》)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动物不但不比人类低下,反而成了人类的主宰。另外,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相信万物有灵,而且生死轮回:人死后可以变为动植物,而动植物死后也可以再变成人。在人与动植物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根本上说,二者是完全协调平等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观。潮汕民间乳名习俗也充分运用这一文化规则,“水鸡”“钱龙”“鹅”“鸭”“宣溜”“莲”“兰花”“石榴”等动植物便成为潮汕人的乳名。

7.充满了浓郁的潮汕农业生产气息

在农业社会,谁占有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越多,谁就越能得到人们的尊重。以这些东西作为乳名,说明了农民终生和它们不可分离,其命运与此息息相关。就潮汕民间乳名习俗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⑴生产资料类。几乎各种可以充当劳动工具的家畜名字都可以用作乳名,如“大牛”“水牛”等;属于劳动工具的还有无生命之物,如有些人的乳名为“扁担”“马索”等;还有农作物之类的乳名,如“白菜”;以“猪屎”“狗屎”“鸡屎”等为乳名的,则反映了潮汕农民十分重视种田用的肥料,因为旧时没有“尿素”之类的化学肥料。上述这些,反映了人们希望有牲畜使用、有土地耕种的田园之乐。⑵属于衣食住行之类的生活资料类。如:“斗笠”“草帽”“扁担”等作为乳名,反映了旧时潮汕农民朴素、节俭的生活态度和劳动致富、丰衣足食的人生愿望。

8.反映了潮汕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有道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民间百姓对美的追求较侧重自然美。作为乳名,其表现对象主要就是自然界尤其是农村常见的能够给人在视听方面产生美感之物,即鸟兽虫鱼和花草树木类,特别是女人喜欢以各种花草水果等植物为名,如“兰”“杏”“红花”“石榴”等。这些鸟兽虫鱼或花草树木,具有美丽的声音、色泽、线条、外形,是“罕见”和“美丽”的意思。潮汕民间丰富的乳名系列,尤其是女性植物类乳名,体现的是以农业社会为特征的美丽的大自然具有明显的感性美,反映了潮汕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9.潮汕民间乳名习俗不可避免地发生流变

“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文心雕龙·时序》)随着社会变迁,受现代文明的冲击,潮汕民间乳名习俗发生了很大的流变。“浪佛”“牛屎”“狗屎”“鸡屎”等欠文雅的乳名逐渐消失,代之以“冬冬”“南南”“莹莹”“华仔”“贝贝”等文雅的乳名,以及安娜、丽莎、丽丽、玛丽、贝克、彼得等洋气十足的乳名。

篇5:潮汕春节习俗禁忌

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潮汕人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

言语方面,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也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或呵斥,以免啼哭不休。

行为方面,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在正月初一这天,债主不许上门讨债,因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

饮食方面,正月初一这一天严禁吃药。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正月初一早饭忌吃荤,一种说法是这一顿如果吃斋,其功用等于一年;另一种说法是吃素暗喻指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

正月初一忌死人,也忌办丧事,因为这将给家里带来不祥。同时,忌该天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这一天也忌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但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为了口腹之快,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篇6:潮汕春节习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网入屠苏。”王安石的这首古诗描写的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每年的春节,我们都会去亲朋好友家拜年。一进门,我便会看到摆在桌子上的果盘。果盘放着一些糖和一些橄榄,中间摆放着一对大桔。为什么要摆这些东西呢?原来糖果寓意着甜甜蜜蜜,而橄榄的别称是槟榔。“槟榔”的谐音是“宾临”,宾客来临。大桔,也就是潮州柑,象征着吉利。所以整个果盘的.意义就是宾客来临,甜甜蜜蜜,大吉大利。

每当我看到别人家桌子上的果盘,我都会拿一颗糖来吃。看着的包装,十分漂亮的糖果,我真想一颗一颗地往嘴里塞。可现实却不允许我这样做,因为一般糖果盆里的东西每人只能拿一种,拿多了会不礼貌。在大人说话时,我就会一边咽口水,一边用余光看着果盘里的糖果,心里想着为什么每人只能来一颗,如果能拿更多糖果就好了!

拜年时自然不能两手空空,一般我们会带上一对大桔以及一些年货。带上一对大桔,是因为大桔的寓意是大吉大利。在送出大桔及年货时,便会对亲友说“工作顺利,平安幸福”之类的祝福语。临走时,主人会取出自家的大桔来交换,意在互赠吉祥。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现在这种习俗在市区不常见了,但在我老家,朴实的乡亲们仍以行动坚守着这一古老的传统。越古老,越美好!

去拜年时,红包自然是少不了的。红包的来历是这样的:很久以前,一种叫“年”的凶兽,经常在除夕夜跑出来祸害庄稼人畜。为了守护家园,人们就燃放烟花爆竹将其吓走。为了安慰幼儿,并做了一些可口的食物,用以压惊。后来食物变成了货币,在宋朝的时候有了固定的称呼――压惊金犀钱果。

在给别人红包时,还是有讲究的。首先给的红包必须是双数,寓意是好事成双。其次后一个人给红包,谁必须得比前一个人给得多,寓意着别人对你好,要加倍回报。而且给红包时,一般是大人给老人或小孩,祝福他们“长命百岁,学业进步”。这里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上一篇:易贷卡借款申请书下一篇: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创造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