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变化范文

2022-05-24

第一篇:春节习俗变化范文

春节传统习俗发展变化及传承调查

山东大学(威海)

寒假个人社会实践报告

春节传统习俗发展变化及传承调查

一、中文摘要

对于中国人而言,春节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无可替代的。春节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缩影,是中国人溶于血液,渗入灵魂的文化积淀和生活方式的重要表现,两千年来,我们对春节的存在没有任何担心和疑虑。历史进入到二十世纪末,春节的年味开始淡化并出现了衰微的现象,春节年俗文化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数千年的春节文化正在发生转型,无论是吃穿、还是游戏聚会,也都发生了变化,过去那种过春节的思想观念变了,敬奉祖先和神灵的观念变了。所以这些春节文化传统观念的变化,必然带来现实习俗的变化。从春节的历史来看,春节己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现在和将来看,春节还将发生变化。作为当代大学生, 我们应当重视春节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 努力弘扬民族文化。通过此次调研, 了解当前春节传统习俗的发展现状,为弘扬传统文化, 振兴中华文化, 继承与发展春节传统习俗提供合理的建议。

二、关键字

春节 传统文化 发展变化

三、导论 百节年为首。在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众多节日中,最隆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经周秦数百年的思考,历代文人书生们的操作补充,亿万民众的诚挚的实践,春节成了中国人仪式内容最为丰富、最具代表性的节日。它有着节日的全部要素,而又有超越节日的内容,它自成文明,故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对中国周边国家发生了影响,它在东西地区有着强大的协同罗致能力。

两千年来,中国人没有对春节的存在和将来提出过任何疑问。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二十世纪最后一个十年,面对社会体制的巨变,西方文化的冲击,洋节日的流行、商家和媒体的大肆炒作,人们普遍感到,春节的年味已逐渐淡化,春节年俗文化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民众、政府关注春节、保护春节,春节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春节的起源、形成

春节起源于历法与王法的结合, 形成于政治与科 学的统一。 商汤伐夏,夏桀灭于灰烬。 商朝建立,商王钦定以《夏历》十二月初一日为“春节”,名为“元朔”。 周武 王弔民伐罪,牧野之战打败商王,以臣诛君,建立周朝,仍按《夏历》钦定十一月初一日为春节,名为“元 旦”。 1911 年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改用公历、国历、农历三者并用纪年法,将“元旦”名称让给公历每年一月初一,将中国农历一月初一定为“春节”,1912年称中华民国元年。上述过程表明,春节是历法与王法的结合,是科学与政治统一的产物。 换句话说,春节是将历法中的一个节气日提升为国家级的全民节日,受国法认定保护,具有政治、社会、法律等多种意义。 所以,“春节”并 不是简单纯粹的“民间节日”。

(二)、传统春节的文化核心

从本质上说,春节是一个酬神、谢神、祈神的节日。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春节民俗的内容逐建增加、丰富,但核心内容并未改变。春节期间祭神酬神、全家团聚的习俗和观念千百年来已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已沉淀在每位华人的血液之中,已成为每位华人体内一组特殊的文化基因。

春节风俗的来源并不仅仅是原始崇拜的产物,春节的很多习俗内容都被打上了禁忌的烙印,从春节的部分习俗可以看出先民们的思维方式以及禁忌观念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原始崇拜、禁忌是节日包括春节产生的心理动机,它反映了人们的驱邪、求吉心理,但在原始崇拜、禁忌影响下的一系列习俗活动毕竟使春节染上了和禁忌、迷信、攘除有关的神秘气氛。如拜年、压岁钱产生的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祛灾、镇邪等。

(三)、春节的发展演变

春节在汉代定型以后,到了南北朝时期,春节便发展成为我国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它作为“新年”的地位得以完全确立。到了唐代,春节开始了其在传统社会中的最大变化—裂变。新年习俗渐渐从祈报、迷信、攘除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开始初步转变成娱乐型、礼仪型节日。从隋唐到宋代春节习俗一直处在这种变化过程中,这是由特定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表现在节日习俗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开始向娱乐型转变。节日变得欢乐愉快,习俗生活内容也变得丰富多彩,大量的体育娱乐活动出现在唐人的春节里面。唐代有关春节的神话故事,已不再是那么狰狞可怖,而变得生动滑稽,浪漫而又富有诗情画意。凶神恶煞的鬼门神,先由钟馗进士取代,后又转让给秦叔宝、尉迟恭二位将军。中国春节风俗到明清时,出现三

种变化,一是上层统治者及文人士大夫层的复古风,二是有些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习俗淘汰或淡化,三是游乐性的风俗迅猛发展。因宋明理学的影响,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思想禁锢日益加强,封建社会日趋僵化,这反映在春节习俗上也有了变化,更讲究节日的礼仪性、应酬性。

历史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短短十几年,国民经济有了质的提升,生产方式空前改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进一步弱化,工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国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蓬勃发展,现代化、全球化的强力推动,春节文化开始了其最大的转换—转型,彻底从祈报、迷信、攘除的神秘中摆脱出来,完全转换成娱乐型、喜庆型、休闲型的盛大节日。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的中国人过春节的方式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随着我国电视的普及,春节文艺晚会便成为我国春节民俗活动的一大创举。除夕夜,全家团聚吃年夜饭后,一起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成为80年代以来的新民俗,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文艺晚会成为大家的不可或缺的“精神年夜饭”。进入21世纪后, 现代化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也改变了人们过节的方式,以休闲和旅游取代大吃大喝正日益受到人们欢迎。我们不应该把这些变化称为传统的失去,并为此而感叹,而应该把这些变化称为传统的更新和继承。

(四)、春节的影响

春节之于中国,其影响力的深远和地域扩散的广度是其他任何节日或礼俗所无法企及的。我们从儿时对过年的向往,到长大后理性地对其进行思考,渐渐悟出了春节文化的底蕴、内在魅力以及它有满足人性需要方面所具有的多种功能和价值。我们终于知道,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其实是一种非同寻常的文化活动,其存在是人们需求的折射,其作用是其他任何现代手段或方式所无法替代的。所以,经过一年奔波后的人们,无论是何年龄、性别、地域,都渴望在春节来临之际渐渐停息它那温馨的港湾。首先,春节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次,春节有助于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再次,春节可以增强现代人的归宿感和认同感,具有较强的社会整合功能。最后,春节是“假日经济”的黄金时间,春节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有情有义,有娱有乐,其中趣味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流连往返。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节的时代价值也在发展并永远保持着对中国人的感染力。

(五)、春节发展展望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空前高涨,人们的传统意识和民俗意识空前增长,让中国人更加热爱自己的春节文化。中国春节已经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扎根,并获得当地人们的喜爱,进而成为当地的法定节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海外华人日益增多,春节的影响力在世界上越来越大,春节不仅是全球华人的节日,也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们喜爱的节日。春节已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认同,中国春节越来越被许多外国人熟知、认可并积极参加,春节正像元旦和圣诞节一样,日渐成为世界性的喜庆日子。

总之,中国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更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众多的人口、古老的文明、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中国春节的民俗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在历史传承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异,以极为顽强的生命力流传至今。

五、小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数千年历史的春节文化正在发生转型,无论是吃穿、还是游戏聚会,也都发生了变化,最根本的是,人们对春节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过去那种过春节的思想观念变了,敬奉祖先和神灵的观念变了。所以这些春节文化传统观念的变化,必然带来现实习俗的变化,而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观念尚未建立起来,春节究竟向何处转变,应该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怎样的文化动态,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面对洋节日的侵入,我们没必要惊慌失措,洋节日来到了我们身边,春节也走到了国外。如今,春节被许多国外人士过得其乐融融,这与我们过洋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没必要担心一些人热衷于过洋节,就会淡漠自己民族的传统,洋节日是对我们春节的有益补充。面对未来发展和外来文化,我们应该相信中国春节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应该看到春节文化中新成分的化入更有利于其发展。中国春节文化在发展中吐故纳新,在发展中壮大自己。

第二篇:从民族融合的角度看满族丧葬习俗的变化

Theory Research 学★★理★★论

从民族融合的角度看满族丧葬习俗的变化

李佳静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满族作为少数民族的一支,自发源伊始到清代成为统治民族,在这个过程之中它的社会经济水平和生活习惯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固然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当然,这样一支少数民族在入土中原的过程中民族因素也不容忽视。本文就试着从民族融合的角度来窥探满族丧俗的变化历程,探寻其发展规律及其特点。

关键词:满族;丧葬习俗;民族融合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090—0290

满族作为少数民族的一支,它有着自身民族特点,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民族间的交流满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就丧葬习俗来说,其中既保留了满族的因素又融合了其他民族的特点,从而使民族间生活习惯达到更好的融合。本文试着从民族融合的角度窥探丧葬习俗的发展变化。

一、满族丧葬习俗的基本情况概述

满族的先世可以追溯到先秦时的肃慎。当时的生产状况十分的落后,《晋书·肃慎传》“:死者,其日即葬之于野,交木作小椁,杀猪积其上,以为死者之粮。”[1]这正是肃慎游牧或半农耕半游牧生产水平的体现。

汉及魏晋时期,肃慎人称为挹娄。此时进入父系氏族公社后期阶段,仍以射猎、畜牧为业,出现了财产和阶级的分化,既体现出了时代的特点,又有别于其他民族。《晋书·东夷传》“:死者,即日便葬于野……富至数百,贫至数十,以为死者之粮,以土履之以绳系于椁头 出土之上,以酒灌酹,缠绳腐中止,无时祭祀也。”[2] ——————————————————

收稿日期:2010-04-02 作者简介:李佳静(1986-),女,吉林四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明清史研究。 南北朝时肃慎、挹娄称为勿吉。社会处于原始社会晚期发展较慢,丧葬习俗在先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魏书·勿吉传》载:“其父母春夏死,立埋之,冢上作屋,不令雨湿,若秋冬死,以尸捕貂,貂食其肉,多得之。”[3]

隋唐时勿吉人称靺鞨,在靺鞨的多个部落中,以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最为强大。黑水靺鞨居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系氏族阶段,《旧唐书·靺鞨传》载“:死者穿地葬之,以身衬土,无棺殓之具,杀所乘马于尸前设祭。”[4]

粟末靺鞨在靺鞨族中发展水平最高,经过不断发展壮大收抚了靺鞨诸部,又融合了夫余、沃沮、高丽等故地民族建立渤海政权。在丧葬方面既继承了原有习俗,又有所变化:保留了“冢上作屋”但墓几乎都是封土石墓。《三国志·东夷传》记载高句丽的墓葬是“积石为封”[5]。

契丹人建辽,辽称黑水靺鞨为女真。辽代的女真在墓葬和随葬品上没有改变,都是渔具以及瓷器、陶器等,《大金国志·初兴风土》载“:死者埋之,而无棺椁,”但从杀马祭奠演变到了人殉,贫富差别悬殊[6]。

金代进入奴隶社会,在中原地区的封建经济、文化冲击下迅速向封建制转化,丧俗呈现 出新的特点:火葬,出于原始的灵魂信仰,认为它可以使灵魂升到神圣的境地,享受美好的生活并且保证家人平安[7]。烧饭:把死者生前所喜爱的东西烧掉,送给死者,供其使用。奉行火葬与土葬并行,祭奠仪式也有所变化。

明末女真和清初的满洲丧葬仍沿袭金元以来的旧俗:“死则翌日举之于野焚之。其时子孙族类咸聚会,宰牛马,或哭或食,蒙白二三日除之。”[8]明代女真还流行树葬之俗。《朝鲜李朝实录》中也记载,女真人“父母死,编其发,其末系二铃以为孝服;置其尸号大树。”[9]

满族共同体形成之后,仍沿袭女真人火葬习俗,随着满族成为统治全国的民族,文化也开始较多的接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葬俗上发生较大的变化。葬礼愈来愈隆重,丧期也随之延长。光绪后增添了新的内容如:停尸、哭丧、报丧、入殓、祭奠、出殡、以及圆坟等项目。这是的习俗对先世的继承很明显:葬礼已日见隆重,“将人殓,其夕,亲友俱集,名曰守夜,终夜不睡。丧家盛宴相待,候殓后方散”;入殓的棺材也很独特,“棺盖尖而无底,内垫麻骨芦柴之类,仍用被褥,以便下火。”[10]

二、近代的丧葬习俗

人们对于丧礼尤为重视,在《满洲四礼》中对于丧葬的基本礼节:小殓仪节、大殓仪节、安葬仪节、上坟仪节、居丧杂仪、奔丧仪节等事宜都有详细的记载;而且在近些年的方志也记载相关内容。如“:始死,尸停中寝,子女服衰绖,家人举哀,闻讣于外。三日,亲友来吊,导丧主哭于里社之庙,并望空叩拜,焚楮锭,名曰„送路‟,遂殓以棺。七日,复设奠而哭,乃卜葬。”[11]

“丧日,先择入殓之期及殃煞起落一切避忌,曰„开殃榜‟,合族成服……男女孝服以从,戚友亦至,曰„送三‟。”[12]

“满人有经殡无礼殡,成主之事概置不论。汉人临丧扶哀杖,满族则无。满族丧事以红布挂幡,汉人则否。满族自成服后,日日不除其服,约至百曰择吉致祭、除服,俗亦呼曰百日。”[13]可见其习俗已趋同于汉族。

现代社会更多的家族修撰家谱,把传统意义上的祭祀也收归其中,为后世子孙祭奠先辈提供依据,如伊欣修的伊姓宗谱中记载有丧葬程序、风俗习惯、民间的祭祖活动;吴绍良抄录的吴氏宗谱馆载有民俗学、民风民俗、民间礼仪、重丧葬礼,从病危之日起到入殓、出殡、出灵记录较详尽。不管是什么民族都可以从形式上考掘出满汉融合的印迹。

三、对于丧葬习俗变化的分析

纵观满族丧葬习俗的演变我们可以发现如下规律:

1.满族的丧葬习俗中很多是由于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变化这部分逐渐被摒弃,但代表满族传统文化的部分仍被保留。例如:从先秦到魏晋时的丧葬习俗的简单中我们可以看出老人在整个氏族中地位并不高,因此就有不殡尸的习俗。而中原汉族则由于生产力水平较高,出现了私有财产和阶级分化,感念父母之恩的孝道也就被条件所允许。到隋唐时演变为杀马祭祀,马是射猎民族的主重要财富,杀马祭祀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亲情的重视进而对死者悼念。随着封建化程度的提高,祭奠仪式也纷繁复杂起来,采用火葬。这一习俗在清初满族社会生活中得以沿袭的原因,不排除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佛教及周边的蒙古民族丧葬习俗的影响,但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当时满族社会的经济生产及生活条件。满族人以射猎为主要生计,人们通常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寻找猎物,很久才能归来,然而在这充满风险的狩猎中,难免会因疾病或意外事故而丧生,而尸体是很难携带回家,因此火葬就成了最简便的处理尸体的办法。

2.居住地距先进民族较近的地区丧葬习俗变化的较早。满族作为少数民族的一支随着它不断的迁移,受中原地区先进生产力的影响、中原文化的熏陶,自身的民族习俗也不断的改变。如在早期是不殡尸的习俗,而到了南北朝的勿吉人南下,受夫余和高句丽的影响,已有立冢堆坟之俗,虽然是为了使坟墓便于识别、祭奠,但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受汉族的影响已经开始重视亲情。到了隋唐时的靺鞨葬具、随葬品已隐约可见,其中石棺、石墓都与高句丽的丧葬风俗有相近之处,因其在地理上与高句丽为邻,并且臣服其下,所建立的渤海政权又在高句丽故地,融合了当地的人民,在墓葬形式上有渊源也不足为奇。渤海政权又臣服于唐朝,与唐保持密切的来往,到后期的墓葬明显受中原地区墓葬的影响;金代女真坟墓,由于各地发展不平衡,情况也各不相同。南下进入辽宋地区的女真人,尤其是贵族,由于接受辽宋文化的影响较早,其埋葬的习俗变化的较快,而没有南下的女真人其埋葬的习俗变化的较晚。直到明代,居住在松花江下游的海西女真人的葬俗,有的仍然是“置其尸于大树,就其下宰马而食其肉”,只是女真头目才用火葬。

3.与汉民族交往密切的地区丧葬习俗变化的较快。东北女真各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定居生活确立及汉化的加深,从女真到满族的葬俗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清初满族还是盛行火葬,清朝入关后,满族汉化日深,在葬俗方面也完全汉化。雍正以后,禁止火葬,改用汉人以棺椁埋葬的习俗。“远乡贫人不能扶柩回里,不得已携骨归葬者,姑听不禁外,其余一概不许火化,倘有犯者,按律治罪。”[15]从此以后,满族才废除火葬,改用汉人以木棺埋葬的习俗。

从文献记载和已清理发掘的靺鞨、女真的墓葬结构上来看,从土坑墓发展到砖椁、砖室墓,其葬具,从原始的“交木作小椁”和“无棺敛之具”发展到木棺、石函、瓮罐。从土葬发展到火葬。又从火葬改用土葬。这一墓葬的演变过程,也就是肃慎、挹娄及其后裔逐渐汉化的过程。入关以后,汉族的丧葬习俗更直接影响及改变了满族旧俗。但在截发、丹旐、殷奠、百日剃头、丧服、侧室不〈衤付〉葬几个方面仍保存了满族丧葬旧俗。

总之,清入关前后,满族丧葬习俗礼仪变化很大,受汉族影响颇多,渐去其旧有“不文明”之习俗,仍保留了满族自己的传统习俗。实行火葬在当时虽有“不文明”之嫌,但跟其生活环境,游牧民族性格都有关系。他们不似汉族以“入土为安‟,也不注意坟墓的修筑,这都是简约而随时宜的,比起汉族丧葬之侈费,似乎更有进步意义。满族由火葬而行土葬,自然是受汉族的影响,是其封建化的内容之一。在当时似是走向“文明”之举。而今天汉族由土葬走向火葬,也是社会发展的“文明”行为、时代的变迁,价值观念,信仰观念都会发生变化,这是很正常的。

参考文献:

[1]晋书·肃慎传[M].上海:上海同文书局,清光绪10年. [2]晋书·东夷传[M].上海:上海同文书局,清光绪10年. [3]魏书·勿吉传[M].上海:上海同文书局,清光绪10年. [4]旧唐书·靺鞨传[M].上海:上海同文书局,清光绪10年. [5]三国志·东夷传[M].上海:上海同文书局,清光绪10年. [6]大金国志·初兴风土[M].上海:上海同文书局,清光绪10年. [7]景爱.辽金时代的火葬墓[G]//东北考古与历史,1982. [8]李民(宀奂).建州见闻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0. [9]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0(]清)吴振臣,王锡棋辑仙,方壶斋舆地丛钞:第1帙[G]//宁古塔纪略.光绪二十三年上海著易堂铅印本. [11](清)钱开震,修,陈文焯,纂.光绪奉化县志[M].清光绪十一年刻. [12]清长顺,等,修,李桂林,顾云,纂.光绪吉林通志[M].光绪十七年刻本. [13]刘景文,高乃济,修,郝玉璞,纂.民国岫岩县志[M].民国十七年铅印本辑录. [14]典谟.盛京通志:卷2[M].雍正十三年十月二十日上谕.

(责任编辑/陈鹤)

第三篇:关于变化的作文:家的变化

关于变化的作文:家的变化

“搬家了!搬家了!”随着这欢乐的呼喊声,我们终于从简易的筒子楼搬到了新居。

“好漂亮呀!”一间客厅连着一套两居室的住房,是那样宽敞、明亮。木制的地板是枣红色的,雪白的墙壁是那么令人赏心悦目。抬头看,天花板上还安装着样式新颖的吊灯呢。我迫不及待地跑进我的小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台我一直想拥有的电脑,我兴奋地摸了又摸。“哇!”我看到了我的卡通窗帘!是加菲猫的图案。我躺在舒适的小床上,环看四周,墙壁是淡粉色的,给人一种既温馨,又舒服的感觉。

这时,我听爸爸说:“我看到电视塔了”我赶紧跑到阳台上,一看,这边的景色可真美呀!长安街车水马龙,远处的高山更是连绵不断,顺着爸爸手指的方向,我果真看到了雄伟壮丽的电视塔,我起了好奇心,我家不是有两个阳台吗!那个阳台能看见什么呀?

我又跑到另一个阳台上,我居然看到了我曾经居住过的筒子楼!它显得这么矮小、破旧,它使我想起我们一家三口挤在一间15平方米的房间里,屋子里也非常简陋,四面墙总是潮湿的,屋里只能摆几件简单的家具和床,厨房和厕所也是公用的,与现在的房子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临窗而立,眺望远方,一幢幢正在建设中的高楼大厦,我们的城市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四篇: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理解并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

初步认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内涵;

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思想教育:了解化学发展史及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树立为祖国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别以及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

【教学方法】:启发式实验教学法。

【仪器试剂】:铁架台、试管、单孔塞、导气管、烧杯、酒精灯、药匙、火柴、研钵、

坩埚钳、石棉网、水、胆矾、镁条、碱式碳酸铜、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课题引入】化学是初三设置的课程,同学们可能会问,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请同学们首先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里都哪些教学设备?我们生活的自然界又是由什么组成的?

同学们所回答的这些都是物质,我们生活的世界的物质的,人们呼吸的空气、喝的水、盖房的木料、织布的棉花、制造汽车的钢铁、农田施用的化肥等都是物质。世界上千千万万种不同的物质,这们的颜色、状态、气味教都一样吗?组成相同吗?变化情况又是怎样的?有关物质的这些问题正是化学课要研究的。

【板书】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回答:桌椅、灯管、黑板、投影仪、电视机等。

回答:空气、水、木头、石头、砂子等。

思考

记录

通过学生的回答,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

学生在渴望得到解答时,教师可引进化学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我们学习化学,首先要学习和研究观察实验的方法。

【引入】

如何观察和记录化学实验呢?

【投影】从三方面观察

思考并记录:

变化前观察——变化时观察——变化后观察——

思考并记录的内容同投影。

让学生认识观察时的记录是十分必要的。

详细、准确而又真实地记录是分析思考,得出结论的前提。 变化前观察

变化时观察

变化后观察

1.有几种物质参加反应。

2.物质的色态、味等。

1.反应条件(加热、点燃、催化剂等)

2.现象(发光、放热、生成沉淀或气体等)

1.有几种物质生成

2.生成物的色、态、味等

【问题讨论】

物质是怎样发生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几种形式?

【演示实验】水的沸腾

加热盛有少量水的试管至沸腾,将洁净玻璃片移近试管口。

【投影】给出观察记录的结果及规范要求。

(内容同观察记录)

【演示实验】胆矾粉碎

将块状胆矾研碎

【投影】给出结果及规范要求。

(内容同观察记录)【演示实验】镁带燃烧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段镁带点燃。【投影】给出结果及规范要求

(内容同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

让学生学习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及记录实验结果,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记录能力。

【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

做练习一 概念运用 【问题讨论】

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是同一个概念吗? (结合概念分析讨论)

1.什么是化学性质?

2.什么是物质性质?

3.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有什么不同?

(通过举便指导学生回答)

【板书】

三、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内容看书)

2.化学性质(内容看书)

思考并回答:

1.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3.化学变化是指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识记

引导认识新概念。

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在分析讨论基础上,识记概念。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

做练习二

巩固概念

【问题讨论】

1.化学知识对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发展以及生活实际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2.你了解化学的发展史吗?

3.你怎样学好化学?

认真阅读书中有关内容,结合自己的认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指导学生看书,使学生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本节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物质的两种变化及化学变化的特征。学生观察记录化学实验的方法。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内涵。了解化学发展史及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学生总结归纳,教师给以补充完整。

明确知识要点,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第五篇:《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分层作业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分层作业A 组(知识巩固)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化学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物理变化。 两种变化的区别是:两种变化的联系是:

2、实例分析:

①木炭燃烧变成灰烬,原物质是__________,变化后生成物质是_________ ②葡萄酿成葡萄酒,原物质是__________,变化后生成物质是___________

③铁矿石冶炼成钢铁(Fe),原物质是_________,变化后生成物质是_____ 上述三个变化都是变化 ① 木柴折断:原物质是__________,变化后的物质是_________ ② 水结冰:原物质是__________,变化后的物质是_________ ③ 矿石粉碎:原物质是__________,变化后的物质是_________ ④ 铁熔化成铁水后铸成铁锅:原物质是__________,变化后的物质是_________

上述三个变化都是变化

3、练习检测

①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 ②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 A.铁生锈B.煤燃烧C.水汽化D. 火药爆炸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气体放出的一定是化学变化B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反思: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分层作业

B 组(能力提高)

1、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这两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作原子的阶段

2、某固态物质受热后变成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3、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搜索 “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D、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4、淀粉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在人体中的消化酶的作用下,淀粉会逐渐变成葡萄糖分子,从而为人体提供能量。你怎样用实验证明这一变化是化学变化?(提示:淀粉遇碘变蓝,葡萄糖遇碘不会变蓝)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春节习俗变化范文】相关文章:

婚俗变化范文05-16

全球变化论文范文05-11

故乡的变化范文05-19

家乡新变化范文05-20

家乡的变化范文05-20

戒烟的变化范文05-20

家乡看变化范文05-20

蜡烛的变化范文05-20

变化发展趋势范文05-23

变化情况分析范文05-23

上一篇:常见劳资纠纷范文下一篇:残联调研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