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俗语范文

2022-05-16

第一篇:潮汕俗语范文

潮汕俗语趣谈

潮州俗语趣谈

高一级:

一、课题的提出

潮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支涓涓细流,在潮汕地区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下,于漫漫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潮州民俗文化独特,蕴涵浓郁的中古遗风,潮州因而被汉学家誉为“中原文化的典橱”。

潮州方言,即潮州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她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词古义多,语言生动又富幽默感,与其他语言很大区别。潮州俗语是潮汕文化的特殊凝聚载体,是潮州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一个多层次、高品位的文化宝藏。

潮州俗语与生活习俗、风土人情有着什么关系?俗语反映着怎样的民俗现象?她又有哪些较高的文史价值呢?当代人又是怎样去看待她呢?

二、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1、认识和了解潮州俗语的内容、出处和意义。

2、发掘潮州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3、学会分工合作,共同探究知识,培养团队精神,锻炼实践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为适应新时代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研究方法

1、通过到图书馆、上网查找有关资料,收集潮州俗语。

2、采访老一辈人,了解潮州俗语,做好记录。

3、收看潮州电视台《茶话》》《讲工》等节目。

4、日常用语整理。

5、整理所有数据,并讨论分析材料。

6、撰写调查报告。

三、研究的过程

由于该课题范围比较广,所以我们把它分成五个子课题进行研究:

(一)、潮州俗语的来源;

(二)、潮州俗语的文史价值;

(三)、潮州俗语的民俗价值;

(四)、潮州俗语的社会意义;

(五)、潮州俗语的修辞方式。

一开始我们先在网上查阅资料,到图书馆翻阅相关书籍。通过大量的网络信息,书本信息。对潮汕俗语做一个系统性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全组六个人分工。周末各自去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相关的地方性潮汕俗语。并做相关记录。通过与公伯这一代人的交流。了解潮汕俗语在长辈们生活中的运用。接着通过在校的随机调查。了解今天年轻人对潮汕俗语了解的程度。以及潮汕俗语在年轻一代人生活中运用的频率和年轻一代人对潮汕俗语的看法。在此之后我们又对一些俗语做了更详细的了解。试着从历史方面去总结潮汕俗语对潮汕文化的影响。最后写出我们的心得。

附:工作分工

上网查阅:全体成员

访问长辈:陈爽

编写论文:彭健伟,陈育奇。

排版:郭潇枫

调查问卷

1. 你平常在和别人交流时用潮汕俗语的频率() A经常用 B偶尔用 C很少用 D基本没用 2你认为在公共场合用潮汕俗语好不好() A很好 B无所谓 C土得掉渣

3你有没有一些口头禅是潮汕俗语() 举个例子: A有很多 B有几句 C没有

4你经常看一些有关潮汕俗语的电视节目吗?() A常看 B偶尔看 C基本没看

5你在学校和别人交流是希望用什么语言() A普通话 B潮汕话 C英语 D其他

6你认为潮汕俗语在今天,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作用大不大() A很大去 B有作用但不明显 C基本没用 7说说你对潮汕俗语的未来的看法:

谢谢你的合作

通过查资料,我们发现了一本对我们很有价值的书,如上图。它比较系统的介绍了潮州俗语,我们从中分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

我们还利用假期的时间观看了潮州电视台的《讲古》栏目,从讲古人诙谐幽默,合辙押韵中我们了解到很多俗语故事。同时,我们也看到潮州俗语的趣味性。这使我们更加喜爱潮州俗语。

四、研究的成果

“俗语是一种广泛流传在群众口头上,结构相对固定的通俗语句,大多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愿望以及各地的风俗习惯。”(温端政《古今俗语集成》第一册第一页,山西教育出版社,1989)。潮汕俗语在民间流传,使用极广,潮人以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地反映生活现实,不少俗语、浅白通俗又深有寄意,不仅高度地概括民情俗尚,而且直接表达群众爱憎褒贬,为人所喜闻乐诵。英国著名民俗学家查•索•博尔尼(C•S•Burne)在其《民俗学手册》中指出:“有韵的俗语、俚语等,平时常挂在口头的人,虽然不会去理会它的原来的涵义,但就采风者而言,却是颇具科学的意义。”因此,潮州俗语还具有很高的文史价值。

(一)、潮汕俗语的来源主要可分为五大类。

1、气象农时

潮汕地区农业发达,但人多地少,以精耕细作和高产著名。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手段是手工耕作,预测气象、掌握节气事关重大,对于出门商旅、渔航以及手工百业,也都关系密切。因此,不少方言、谚语、民谣与气象、节时、物候有关,以之指导农事。如: 夜昏(黄昏)起云半夜开,半夜起云雨就来。

星照湿地,雨落唔离(下不停)。

四月初八无雨,果子多过石部(石头)。

东风吹过夜,大水浸楼棚。

正月寒死牛,二月寒死马,三月寒死老历假(久病老人)。

霜降雨,毒过药,一亩去一石。

2、乡土风情

一些俗语反映出潮汕的风光物产,当时繁荣的城乡景观、特殊的市井风情,语气中流露出潮人的乡土感情。

到潮无到桥(湘子桥),白白走一场。

十五夜看灯——出出唔平样(不一样)。

桥头仙(闲人)——日日有。(潮州湘子桥上天天有闲散之人。讽刺无所事事者)

上世有修,正出世在潮州。

潮州腐乳饼,汕头妈宫粽球。

爱穿待嫁,爱食待生。(妇女出嫁时穿新衣,生育时吃好东西,喻盼好事)

以宗教活动入谚,并不限于宗教本身,而是以之引申、借喻日常生活之事理、体现出多神崇拜的宗教活动在民间影响之广:

太阳公生做戏——唱乞(给)天听。

师公(道士)遇着鬼——无法。

食无三日菜脯,就想上西天。

3、世态人情

这方面的俗语、民谣,内容十分丰富。既勾画出社会百态,也有生活经验;既有愿望追求,也有嘲讽调侃;既有赞美青春与爱情,也有各种人世忧伤、快乐;既有惩恶扬善,弘扬民族传统美德,也有小农意识、市民意识或扭曲了的心态。但都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以及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反映。

猪生猪惜(疼),狗生狗惜。(喻同类相亲)

4、人物掌故

人物掌故的出处,包括当地民间传说、历史掌故和传统的小说戏曲,前者更具地方色彩,后者由于融入地方方言,押韵上口,使传统文化更易为大众所接受而起了传播作用。

(1)地方掌故

老北(识)字掠无爬蜞(蟛蜞)。(清初禁海,不识字者不为布告所阻,敢下海营生。喻有知识不如文盲)

韩文公教示——知小理(羞耻)。(典出韩愈治潮,兴文教化)

一板拍死江西王。(此为明代潮阳人肖端蒙除暴故事)

牛脾孬过丁盛发。(丁盛发为潮州名医,脾气大)

(2)小说戏曲

武松个阿兄——武大。(潮语“武大”有扩大事态或大讲排场之意)

红面关爷——激着住(就)行。(重义少思,易于动怒)

陈三五娘相娶走,放掉(丢弃)益春在半山。(喻过河拆桥)

火烧草料场——事出有烟(因)。

5、性状事理

有的俗语并不专指什么事物,而是用以表达事物的形状如速度、好坏、美丑之类。这些俗语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惯用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情况和观念的变化。如形容速度之快,谓:“猛过纸影担竹椅。”是因为潮汕民间剧种铁筷木偶摆出小竹椅作为象征城、桥、床的道具,不像潮剧换布景那样又复杂又慢,故以之喻快。又有“雅过纱灯”,是因潮汕元宵灯会有人扮的“活灯”,也有将人物绘于纱罩上的纱灯,扮演者或画上的人物很美,故用于喻事物之标致。以日常所见或民风民俗喻事理性状,使语言变得风趣、活泼,这类俗语如:

力(套)唔着批担(扁担)鼻,去到下寺。(喻方法不对,适得其反)

有心打石石成砖,无心打石石胶郎(囫囵)。

一物甲(合)一药,虼蚤(跳蚤)无涎掠唔着(抓不到)。

6.民间传说,民间故事。

“论理你着叫我做阿伯”这一句俗语用来批评那些不懂人情、缺少礼貌的人。从前,有一天,揭阳官溪都有个年近花甲的老伯正头戴竹笠,在水田中拨草。这时,后面传来一声发问:“喂,阿兄,此处离仙窖渡还有多远。”老伯侧头一看,原来陇上站着一个后生人向他借问。这后生人年约二十左右。老伯有心跟他开个玩笑。便说:“你是在问我吗?至仙窖渡还有五六千步。”后生人一听,十分奇怪,到底

五、六千步有多远?就粗声粗气地说道:“什么

五、六千步,人家都论里嘛!”老伯一听,正中下怀,便站直身子,颔首一笑,高声说道:“你要论理吗?论理你着(该)着我做阿伯!”后生人一听,满脸通红,十分惭愧。

胶己(自己)拍(打)父,叫人行孝。

六月大菜——假有心。

十二碗丸食存一粒——假客气。

一人主张,不如众人参详(商量)。

双头做斋赚无食。 潮汕俗语始终有着其特有的魅力和作用。但是从我们的调查结果看。却是令人担忧的。从长辈的口中我们知道。以前的老一辈人,出口几句俗语是一件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了。这不但是一种语言的交流,更是一种说话的艺术。一种本地传统文化的体现。但是现在,我们的调查和日常的行为观察显示。 有不少潮汕青年人。别说交流用俗语。就是给句俗语出来,他也不知道啥意思。更有甚者有的甚至连一些普通话都不能说成潮汕话。这是事实。但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经过调查和讨论得出这样一些看法。

现代文明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冲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话,正规化。学校重视普通话的教育。基本每一个小孩从上幼儿园起就接受普通话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时在一天中说普通话的时间甚至比说潮汕话的时间长。而这个年龄正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期。因此导致现代潮汕青少年语言习惯的改变。这不得不令人深思啊。

我们在接受现代文明哺养的同时如何才能保证不丢掉本地传统文化。如何处理好现代文明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冲突,这是 每一个当代潮汕青少年所要面对和把握的问题。将潮汕俗语与现代文明接轨,使潮汕文明走向现代话,这是我们这一代潮汕青年的责任。

(二)、潮汕俗语的文史价值。

1.“潮州福建相”反映了潮汕地区的移民史。周、秦以前,潮汕大部分地区是“大海茫茫水拍天”的地方。晋以后由于北方战乱,从中原逃难南来的有不少汉人先在福建定居,后又辗转迁入潮汕,如潮汕前七贤之一的王大宝,其先世就是唐末五代初,史称“俭约好礼”的闽王王审知。王审知的玄孙王坦由泉州迁漳浦,再迁饶平,最后定居海阳。又如明代潮籍学者薛侃,他的先祖薛兰也是“闽之廉村人”,宋淳熙末年“始迁于潮”,“卜居凤陇”。其它的如海阳著姓林氏,迁自泉州;澄海林氏,迁自福州;潮阳肖氏,迁自龙溪等,故有“潮州福建祖”之熟语。

2.“潮州九县,县县有语|”对于这句话的了解我们深有体会。在学校班里的同学来自潮州的各个地方,虽然说的都是潮州话,但是有的字发音却不同,这就是所谓的“县县有语”。 3.“潮州借皇宫起”这句俗语说明了潮州建筑的特点。其实只要细心观察也不难发现潮汕建筑也有自己的特点。

某些俗语典故反映了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既有潮汕本土的,也在非潮汕本土的。例如:

4.“赶你去狗卵山烙日花”反映的是唐朝陈元光带兵到潮州镇压畲族人民的暴动,结果被畲族人民围困在一个山头的历史事实。

5.“识字掠无蟛蜞”则反映了清朝初年,清统治者实行海禁的历史事件。“识”字音读“北”,义为识别。康熙年间,清政府为了对付郑成功的复明活动,遏止海上武装力量与沿海民众的联合,实行了消极的靖边政策——海禁。当时潮汕沿海居被内迁五十里。整个韩江三角洲的饶平、澄海、潮州人民,皆在迁徙之列。沿海地带,划地筑堤为界,限期迫迁,边民越界出海捕捞者杀。告示出后,识字怕死的不敢越界到海滨谋生;有些不识字的深夜照样越界,捕了鱼虾蟛蜞,卖了钱,勉强度日。这样,识字的反倒吃亏。于是,这句话就这样传开了,意思是指循规蹈矩、照书行事者反而干不好事情。

6.“斫断头指头” 则出自唐朝将军南霁云为讨救兵,抗击安史之乱。唐朝玄宗年间,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当时的名将张巡守睢阳城,浴血奋战。但寡不敌众,只好派手下大将南霁云向其它城守将讨救兵。南霁云带了三十名骑兵,奉命突围到附近的临淮关搬救兵。敌军数万人发现南霁云等的踪迹,就四面拦截,不放他过去。南霁云左右驰射,人马所到之处,好象闪电一样,倏尔明灭,使得敌军神摇目眩,不知所措。南霁云突围成功,到达淮阳时只损失两名部下,唐朝的将军们都妒忌张巡的威名,坐视其败,不愿伸出援手。临淮的守将贺兰进明,尤其如此。南霁云苦口请兵,贺兰进明只是不答应。南霁云悲愤之至,在宴会中拨出佩剑,砍断一只手指,鲜血淋漓地斥责贺兰进明自私,座中人不禁为之泪下。睢阳城破,张巡、南霁云等被俘不屈,以身殉国。潮阳及澄海都建有双忠公祠,以纪念张巡和许远。而南霁云“斫断手指头”的这个典故,也随之流传。但其语义已有所演变,今比喻某些人做错了事之后决心改正,痛改前非或指某个人下定了决心。

7.“荆州借久成已业”则反映了三国时期吴国、蜀国矛盾的根源。据《三国志》所载,荆州原是刘表辖地,刘琮带着荆州归降曹操。赤壁之战后,孙刘联军从曹军手中夺得。于是对荆州的所有权各执一词。孙权认为荆州是他们的战利品,起初只是借给刘备,现在刘备既然占据川中,成了气候,就得把荆州还给他们。而刘备则认为荆州本来是刘表的,无所谓借与不借的问题,不肯还给东吴。潮汕民间俗语的“荆州借久成已业”,就是从这历史故事演绎而成的。所以,常用这句俗语来指那些借用了别人的东西后赖着不还,甚至占为已有的行为。

从一些流行的熟语典故中,我们可以看到潮汕地区的一些人文历史。例如:

8.“澄海无客,大埔无福”, 反映了早年移民的分布特征。在外地,如广州地区,人们常把潮汕话称“福佬”话。“福佬”一词是用来称由闽徙潮的中原汉族后裔,以别于潮汕原来的土著民族,后来,潮汕一带的少数民族逐渐被汉化,“福佬”就逐渐被用作潮人的泛称。客家人和福佬人一样,都是从中原辗转南下的汉族人,在时间上,客家人来广东,比潮汕人来得迟。客家南迁最早可追溯至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在大埔、梅县一带的五个“流人营”被认为是闽南、粤东的客家之祖。而客家人大量南迁还要到北宋。当客家人大量南迁的时候,福佬人早已入住潮汕多时,潮汕地区平川沃土以及水陆交通要塞大多被福佬人占据,客家人不得不在兴梅地区艰苦奋斗。由于长期交错转徙,客家人与潮汕人在潮梅各地互为杂处,而只在大埔纯客家县,澄海纯福老县。

9.“陈林蔡,天下得一半”,反映了移民的分布情况。就潮汕地区而言,虽然有200多个姓氏分布在各地,但这种分布不是很平衡,好多姓氏的人口总数不多,有的姓名不过几万几千几百。而人数较多的姓占潮汕总人口的比重很大,尤其陈、林二姓,除饶平县外,在许多地方都是当地的主姓。

10.“插居多过镇土”,也是这种移民分布情况的总结。有一个村落,原有居民,或最早定居的,便称为“镇土”。如果几个姓氏最早定居某地,便称为“企姓”,有时这个定居点只有一个姓,便以这个姓命村名,如蔡寮、上陈、许厝等。那些后来的人来到这里定居,如像凭空插上一足,便被称为“插居”。如果慢来的人口繁衍得快,超过了企姓,或者企姓衰落,人口式微,人们便说:“插居多过镇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镇土的企姓对后来者并不排斥,有时候,为了祈望吉祥,还专门请一些姓氏来杂居。这种现象主要是人们希望得到安宁、幸福。潮安县彩塘金砂一村,全村6000多人都姓陈,只有个别人家姓蒋,这样蒋氏在这里就是小姓,但他们从来不会受陈姓的欺负,因为相传陈姓祖先来这里创乡的时候,请来了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说这是“船地”,既然是“船地”,在这里居住就必须有船桨,才能乘风破浪,因此,陈姓祖先便专诚去邀请一户姓蒋人家来这里插居,取其“蒋”与“桨”谐音。

熟语典故中有一些反映了潮人的过番史,例如:

11.“无可奈何桩甜踩” “荡到无,过逞罗” 清朝嘉庆、道光以后国力逐渐衰落,潮汕在清朝时,随着人口增长,已经从唐宋时的地旷人稀,逐渐变为人多地少,谋生艰难。加上明清两朝长期实行海禁,明末清初的战乱又延及潮汕。因此,潮汕许多地方的粮食无法自给,许多农民渔民难得温饱,生活极其困苦。不少潮汕人因为生活所迫,飘洋过海移居国外。他们来到樟林,带上一些不易变质的干粮,乘上了红头船,漂洋过海。潮州俗语说:“无可奈何舂甜粿”就是描写了这种过洋的状况。在过去,甜粿是一种稀罕的食品,要等到逢年过节才春上一点来祭祀祖先或者神祗,平时是绝对看不到一点甜粿的。因为每次过洋,如果是顺风顺水,行程需一二十日。如果碰上风浪,则需要一个多月的行程,因此必须多带一些干粮,甜粿不易变质,所以,过洋的人才准备甜粿,但此举实在是无可奈何。而侨居国外的潮人,则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财、寄回家乡赡养家里人,家里人则坐享其成,所以熟语说:“番畔钱银唐山福”。

(三) 、潮汕俗语体现了民俗民生。

1.茶薄人情厚,说到潮州就会想起我们的工夫茶。一杯功夫茶在潮州人手中。雅雅的泡着泡出几多深请,几多亲情以茶待客是我们潮汕人最普遍的礼俗“寒夜客来茶当酒”。只要家里来客人,我们都会摆出茶具,煮茶款待客人茶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十五夜抱大猪”。道出了,元宵佳节在潮汕人心中的传统节日中的重要性。

3.“食圆大一岁”圆是潮汕地区的一种传统食物。潮汕人相信吃圆后,新的一年所有事都会合乎心意。圆圆满满。

4. “坐大菜嫁个好夫婿” 潮汕少女元宵夜到郊外田地坐大菜的风俗由来已久。她们情真意切地祈望嫁个好夫婿,找个合自己心意的郎君,夫妻恩爱宛如芥菜的叶蕾一样簇拥、紧抱、亲密、好合,未来家庭美满和谐,生活幸福。

(四)、潮汕俗语的社会价值。

在众多的潮汕俗语中。有一部分俗语反映了潮汕人的凝聚力。如:“众人头毛打成大垫锁”表现了潮汕人一种浓厚的凝聚力。还有一部分俗语反映了潮汕人刻苦耐劳的美德。如“力吃值,惰食痰”。 “论理你着叫我做阿伯”这一句俗语用来批评那些不懂人情、缺少礼貌的人。从前,有一天,揭阳官溪都有个年近花甲的老伯正头戴竹笠,在水田中拨草。这时,后面传来一声发问:“喂,阿兄,此处离仙窖渡还有多远。”老伯侧头一看,原来陇上站着一个后生人向他借问。这后生人年约二十左右。老伯有心跟他开个玩笑。便说:“你是在问我吗?至仙窖渡还有五六千步。”后生人一听,十分奇怪,到底

五、六千步有多远?就粗声粗气地说道:“什么

五、六千步,人家都论里嘛!”老伯一听,正中下怀,便站直身子,颔首一笑,高声说道:“你要论理吗?论理你着(该)着我做阿伯!”后生人一听,满脸通红,十分惭愧。

(五)、潮汕俗语的修辞方式。

比喻:“放掉面桃去抢饼“。懒过虫:树上的虫蛹一样动也不动,看起来十分懒,于是便以“懒虫”来比喻“懒人

对比:“力食值,惰食痰” 讽刺:“鸭卵算出骨粗糠溶出油”

对偶:“ “企阿企食公社,堵阿堵食政府”“ 潮州腐乳饼,汕头妈宫粽球” 夸张:“饭后走百步,胜过开药铺。”

押韵:“一二三,洗浴免穿衫,三四五,胆大过老石部。”:在为婴孩幼儿洗澡时,在全身尚未下水之前,大人要以手掌舀起一些水向孩童胸部轻拍几下。并念着:“一二三,洗浴免穿衫,三四五,胆大过老石部。”这几句顺口溜,既是吉利话,又有趣,使孩子听了欢乐,乐于洗澡。如果孩童骤然下水,体温骤降,容易受凉生病。经轻拍胸部,毛孔、神经末梢和皮肤对冷的温差应变就有所准备。“

五、收获与体会

通过此次学习,培养了我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了如何查找资料(包括上网、上图书馆等等),学会如何对资料进行选择、归类、去粗求精,有针对性地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此次学习,还培养了我们进行调查研究的能力,使我们初步掌握了如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综合并得出结论。通过此次学习,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了解到很多我们在课堂上接触不到的社会生活知识,真正体会到了“探真求实”的乐趣。

彭健伟

千言万语凝于笔。这次探究性学习对我们来说可谓是一次文化之旅大大增进我们对家乡文化的了解。锻炼了交际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了我们对事物现象的分析能力。通过对家乡俗语的探究激发了我们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并且延伸到对现代文明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冲突这一现象的思考。这些经验对我们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让我们终身受益。

陈育奇

这一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次艰巨的挑战。虽说“万事开头难”,但我觉得坚持更难!我曾多次想过放弃,但当我看到其它的同学都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践这次活动,我又重新燃起了斗志。再试一次,试试看——不是面对峰回路转杂草丛生的前途枉自嗟叹,而是披荆斩棘举步探索。最终还是成功结束了这次活动。此次活动使我懂得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坚持,成功还是有希望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郭潇枫

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是有一定实践意义,我们研究调查的一些方法可查找应用于学习方法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将这次学习的经验与精神用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

谢锐杰

我们对自己研究的课题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思考,也为自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苏兵

这样的活动是我第一次参加,我既兴奋又担心。我们带着好奇和浓厚的兴趣,步入自主研究的殿堂,我们从漫长的研究调查过程中明白了其中的艰难,但最后的成就令我们很满意。觉得很有成就感。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又使我们感受了其中的乐趣。

陈爽

第二篇:潮汕俗语之十二

【潮汕俗语】 教人哙 烧(相)欺楝

【潮汕俗语】 别人肉 拍卖痛

【潮汕俗语】 先得先 后得后

【潮汕俗语】 恭敬唔如从命

【潮汕俗语】 跷(穷)爱跷得清 富着富哙明

【潮汕俗语】 钱银舍落庵 甲回匠讨无碗奄(米汤)

【潮汕俗语】 卖仔刈肉痛

【潮汕俗语】 卖人卖紧 买人卖紧 中人上紧

【潮汕俗语】 当裤做人情

【潮汕俗语】 答头答额认烧北

【潮汕俗语】 求名忙 求利愈忙 劳心苦 劳力愈苦

【潮汕俗语】 贤种贤族

【潮汕俗语】 金用火试 人用财试

【潮汕俗语】 金厝边 银亲晶

【潮汕俗语】 送君千里也着别

【潮汕俗语】 爱无常礼 家不可无礼

【潮汕俗语】 好仔免用家

【潮汕俗语】 好教仔泅 孬教仔伯树

【潮汕俗语】 好男唔得父母业 好女无贪嫁时衣

【潮汕俗语】 好交深 孬交浅

【潮汕俗语】 好来唔如好去

【潮汕俗语】 好事爱成双

【潮汕俗语】 好到头毛结烧缀

【潮汕俗语】 好手唔拍臭人

【潮汕俗语】 好事不出门 歹事传通乡

【潮汕俗语】 好马无食回头草

【潮汕俗语】 好生破家仔 孬生荡眉儿

【潮汕俗语】 孬人易做

【潮汕俗语】 食人酒肉赠人福 得人钱财代消灾

【潮汕俗语】 家有千丁 主事一二

【潮汕俗语】 别人仔易大

【潮汕俗语】 家用长子国用大臣

【潮汕俗语】 家和万事兴 嫩(忍)气添财丁

【潮汕俗语】 家欲败 正摆假伍使

【潮汕俗语】 家无三分

【潮汕俗语】 家伙无三分

【潮汕俗语】 家内杜粪(垃圾)—厝厝有

【潮汕俗语】 家(多)钱家功德 少钱家怕粟

【潮汕俗语】 家仔家弯骞 无仔闲过仙

【潮汕俗语】 做天嗝做四月天 做人嗝做半中寅

【潮汕俗语】 做田没近视 近视人聪明

【潮汕俗语】 做人事 妈妈夫

【潮汕俗语】 做猪做狗易 做人事务齐

【潮汕俗语】 铜钉出涂面 懊刺赤人脚

【潮汕俗语】 家丑切勿外畔担

【潮汕方言】 潮汕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

【潮汕俗语】 铜锣无在手稳底(袖子里)拍

【潮汕俗语】 蛇无头卖伸

【潮汕俗语】 蛤婆好食路上跳

【潮汕俗语】 蟹有殿怕 人有硕憨

【潮汕俗语】 蟹无脚卖行

【潮汕俗语】 姑惜孙(侄)同姓

【潮汕俗语】 鸟飞哙落毛 人行有脚迹

【潮汕俗语】 鸟家枝毛也象烧

【潮汕俗语】 鸡啼有猛慢 天光都烧同

【潮汕俗语】 鸡糟无隔夜厚稳

【潮汕俗语】 痴哥外妈惜外孙

【潮汕俗语】 离父离母惨过台

【潮汕俗语】 蛟龙唔是池底物 明珠做有涂底埋

【潮汕俗语】 狗离唔亏(开)东施路

【潮汕俗语】 松杉烧隔(不和)—直住死

【潮汕俗语】 “放屎画大猪”

【潮汕俗语】 读书畏考,作田畏薅草

【潮汕俗语】 猛过纸影担竹椅

【潮汕俗语】 静过老三正

【潮汕方言】 “硬虎

【潮汕俗语】 做起按察面就乌

【潮汕方言】 草厝出大蛇

【潮汕俗语】 惜落顺势

【潮汕俗语】 个府城硕输过一个庵埠傻

【潮汕俗语】 “出空番薯入空芋”

【潮汕俗语】 “有钱稚鸭姜 无钱应菜茄”

风情网整理

【潮汕俗语】 “龟圆鳖扁蟹无毛 鳗长斑短鲇无耳”

风情网整理

【潮汕俗语】 “凉茄消风豆 应菜热过火”

风情网整理

【潮汕俗语】 妖(饿)鸡(唔畏)棰 妖人勿面皮

【潮汕俗语】 西天佛唔如土地伯

【潮汕俗语】 好人嗝做

【潮汕俗语】 锁头甲锁匙—配硬

【潮汕俗语】 铁无三桠

【潮汕俗语】 冤家有头债有主

【潮汕俗语】 冤家战久变亲家

【潮汕俗语】 见蛇无拍三分罪

【潮汕俗语】 占仔一时 害仔一世

【潮汕俗语】 涂面易求 人面嗝求

【潮汕俗语】 各人顾各人

【潮汕俗语】 护生无护死

【潮汕俗语】 护起无护短

【潮汕俗语】 护理无护亲

【潮汕俗语】 木虱咬生人

【潮汕俗语】 凤生鸾仔 虎生豹儿

【潮汕俗语】 铜钱落涂草哙青

【潮汕俗语】 牛仔唔北虎

【潮汕俗语】 牛马有料人无料

【潮汕俗语】 牛角唔尖唔过岭

【潮汕俗语】 狼性哙改 老虎好做枕头

【潮汕俗语】 择(捡)着钱 衰到糜

【潮汕俗语】 虎狼无食胶已仔

【潮汕俗语】 哙人是卖人个阿奴

【潮汕俗语】 哙生头 卖生尾 生在镇中无结果

【潮汕俗语】 隔夜皇帝—无权无势

【潮汕俗语】 卖畏天 卖畏地 也着畏胶已

【潮汕俗语】 龙蛇烧斗 害死鱼虾

【潮汕俗语】 鱼头甲鱼尾

【潮汕俗语】 鱼无网大 网无溪阔

【潮汕俗语】 护富无护贫

【潮汕俗语】 看人食涎浏 看人哭目汁浏

【潮汕俗语】 手臂弯入无弯出

【潮汕俗语】 人惊落理 铁惊落炉

【潮汕俗语】 人惊出名猪惊肥

【潮汕俗语】 人熟礼唔熟

【潮汕俗语】 人到六十 顾双脚甲双目

【潮汕俗语】 人有三衰六旺 天有不测风云

【潮汕俗语】 人老心卖老

【潮汕俗语】 人靠精神虎靠威

【潮汕俗语】 人过浏名(留)名 雁过浏声

【潮汕俗语】 人死浏死 虎死浏皮

【潮汕俗语】 头代贤 二代仙 三代颠

【潮汕俗语】 面面圆住着面面离

【潮汕俗语】 人无百日好 花无千日红

【潮汕俗语】 涎到唾出 无好收回

【潮汕俗语】 人无横财卖富 马无夜草卖肥

【潮汕俗语】 看熟唔知惊

【潮汕俗语】 看戏无了局 去钱参落肉

【潮汕俗语】 看破世情

【潮汕俗语】 心肝卖枭 私盐无挑

【潮汕俗语】 心好免食斋 嘴好卖冤家

【潮汕俗语】 心胸扮(放)阔

【潮汕俗语】 心直食不竭 心弯终世贪

【潮汕俗语】 心正鬼舍 心稳鬼遁

【潮汕俗语】 身衰鬼弄人

【潮汕俗语】 身家未到坎

【潮汕俗语】 肉是肉 驳到哩

【潮汕俗语】 骨头返怕

【潮汕俗语】 好甲有理烧争 孬甲无理烧骂

【潮汕俗语】 目前点火目前光

【潮汕俗语】 十年河东 十年河西

【潮汕俗语】 二控蔗—坐食

【潮汕俗语】 双头做斋霸(讨)无饼

【潮汕俗语】 三节腰 倒退行

【潮汕俗语】 三分亲 赢别人

【潮汕俗语】 三个乡间硕 当无个城内憨

【潮汕俗语】 三个城内硕 当无个庵埠憨

【潮汕俗语】 三世富 唔唠(不够)一次火烧厝

【潮汕俗语】 三催四请

【潮汕俗语】 三家讨食唔烧同

【潮汕俗语】 三家富嗝(难)帮一家穷

【潮汕俗语】 三十未过是孩童

【潮汕俗语】 三十夜借粿架—免想

【潮汕俗语】 人无做恶无人畏 火无烧山地卖肥

【潮汕俗语】 十指是肉肉亘心

【潮汕俗语】 手背是肉,手底也是肉

【潮汕俗语】 十披八接接到无

【潮汕俗语】 十补九不足

【潮汕俗语】 十五嘴硬 五十骨硬

【潮汕俗语】 千人千样惨 无人惨(相)同

【潮汕俗语】 千里送鹅毛—物轻情义重

【潮汕俗语】 人情好 食水甜

【潮汕俗语】 人情紧过生债

【潮汕俗语】 人情官伴

【潮汕俗语】 人心隔肚皮

【潮汕俗语】 人情好 挽草煲水也合味

【潮汕俗语】 人在内 名在外

【潮汕俗语】 人畏人 虎畏虎

【潮汕俗语】 人无害虎心 虎有伤人意

【潮汕俗语】 四亲二情

【潮汕俗语】 有钱钱凑数 无钱鬼烧绕

【潮汕俗语】 手中无刀 做呢台(那能杀)人

【潮汕俗语】 生人骗死鬼

【潮汕俗语】 生爱同裘 死着同坟

【潮汕俗语】 合字嗝马—个人个嘴

【潮汕俗语】 合理合法合人情

【潮汕俗语】 激二下水正知做人

【潮汕俗语】 死后白白歇

【潮汕俗语】 死人活耳 死蜂活刺

【潮汕俗语】 死猪(唔畏)汤 死狗(唔畏)搪

【潮汕俗语】 死瓜累藤 歹仔累身

【潮汕俗语】 有人面

【潮汕俗语】 有人情拍伊无勾挂

【潮汕俗语】 生人易过日 死人易过七

【潮汕俗语】 有钱精灵 无钱苦情

【潮汕俗语】 佛也贪财一片心

【潮汕俗语】 有钱脚步响

【潮汕俗语】 有时星巾(光)有时月巾

【潮汕俗语】 有情有理

【潮汕俗语】 有男靠男 无男靠女

【潮汕俗语】 无父兄为长 无母嫂为娘

【潮汕俗语】 无情无义 对唔住街市

【潮汕俗语】 无龟行荡做有鳖扮(放)屎

【潮汕俗语】 无牛使马

【潮汕俗语】 无仔人妖贞

【潮汕俗语】 无看回匠面 也着看佛祖面

【潮汕俗语】 无功唔敢受禄

【潮汕俗语】 好人好到底 送佛到西天

【潮汕俗语】 船头竹槌-硬参滑

【潮汕俗语】 有钱香港 无钱凄惨

【潮汕俗语】 老人惜细仔

【潮汕俗语】 拳头大唔如脚兜硬

【潮汕俗语】 拳惊生凶刀

【潮汕俗语】 脚势企得好 草猛战赢老鸡母

【潮汕俗语】 胶(自)已窝棵(夸口) 别人无嫌

【潮汕俗语】 大头出世—免做名

【潮汕俗语】 大头生日—卵贵

【潮汕俗语】 大头分着怕蟹

【潮汕俗语】 大孙当尾仔

【潮汕俗语】 大无好样 细无好相

【潮汕俗语】 大阵(惹)细 舍世计

【潮汕俗语】 大睏(睡)当小死

【潮汕俗语】 粪箕好扛阿公 住好扛阿父

【潮汕俗语】 生功唔如养功大

【潮汕俗语】 小(疯)狗咬百乡

【潮汕俗语】 好人终久在

【潮汕俗语】 老人如细仔

【潮汕俗语】 老马台无血

【潮汕俗语】 老溲(精子)出硕仔

【潮汕俗语】 老实人无老实浪

【潮汕俗语】 老实终久在 俭用总久耐

【潮汕俗语】 老钱易赚 老仔嗝生

【潮汕俗语】 老虫食硕叶

【潮汕俗语】 老树硕目

【潮汕俗语】 老树着分桠

【潮汕俗语】 老龟听经也成佛

【潮汕俗语】 老索畏水 老人畏鬼

【潮汕俗语】 而(乱)针而线择哙直 而人择唔直

【潮汕俗语】 回匠(和尚)头拷虱母—免想

【潮汕俗语】 粪箕掼有耳

【潮汕俗语】 食三东施屎唔知香臭

【潮汕俗语】 食斋也好配沙虾

【潮汕俗语】 食饼面

【潮汕俗语】 食酸羊朵-臭相

【潮汕俗语】 食蛇配虎血

【潮汕俗语】 食饱换妖

【潮汕俗语】 食饱饭买包-无切要

【潮汕俗语】 食免钱饭

【潮汕俗语】 食担哙 除人(口强)【潮汕俗语】 食烟徒康课 食酒徒物配

【潮汕俗语】 食桌起祠堂-有人好

【潮汕俗语】 食阿未 担鬼话

【潮汕俗语】 食了食 拍了拍

【潮汕俗语】 路在嘴块

【潮汕俗语】 食无三块豆干-胶罗斋

【潮汕俗语】 食番茨勿问米价

【潮汕俗语】 食家(多)做少 担着爱烧骂

【潮汕俗语】 饿唔死 胀唔胖

【潮汕俗语】 饿到乌暗眩

【潮汕俗语】 饱食唔如饱睏

【潮汕俗语】 饱到解裤带

【潮汕俗语】 饱过蜘蛛

【潮汕俗语】 米赶众

【潮汕俗语】 米缸倒磕-免食

【潮汕俗语】 盐家鲑卖臭

【潮汕俗语】 咸菜缀唔着粥

【潮汕俗语】 咸哩咸香 整哩整甜

【潮汕俗语】 咸菜酒 食正久

【潮汕俗语】 食鱼食肉 也着菜甲

【潮汕俗语】 食对鼻康入去

【潮汕俗语】 好晶(瘦肉)迎白爱三层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家门无顾顾寨门

家神食过椟

家(多)衣家寒 无衣卖寒

家仔饿死父

斤鸡两鳖

做有乞食胶落包

做田爱有好田邻 企厝爱有好厝边

别人草粿别人糖-还你刹甜甜

别人饭菜香

别人酒 做人情

食在先 做在后

食斋补唔到做则恶

食性紧过甫性

食赢担赢

食哩秦琼倒铜旗 做哩番公主病相思食哩刹刹 睏哩头甲插

【潮汕俗语】 食到见麒麟

【潮汕俗语】 食汤包烫着胶只-插烧

【潮汕俗语】 食父饭 衬(穿)母衫

【潮汕俗语】 食后正来拍算

【潮汕俗语】 食鱼食肉郑三舍 槌槌拍拍伙头军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臭屁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食胆大 死胆细

食有食样 坐有坐像

食三两菜脯住爱上西天

食盐家过食米,行桥家过行路

食六荞吐蒜

咸巴浪-到初

食大麦放大屁 食细麦放细屁 食粉葛放潮州人倒愕 有人行上 有人行落

咸菜菜脯是我命 见着鱼肉命住勿

觅到裙来衫又破

先落船 慢走起

先食后拢

把粟你契

相烧兼夹-相孬嫌厝狭

跷(穷)人食贵物

跷仔补药-韭菜葱蒜

【潮汕俗语】 卖田卖地 食龙箭鱼鼻

【潮汕俗语】 凉茄消风豆 冬瓜应菜热过火

【潮汕俗语】 罗裙当后有,果只出后无

【潮汕俗语】 如蚕食叶

【潮汕俗语】 衬破衬裂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土地公肚-爱有食定

衬白塘衫-缀行

香到荡涎

御驾亲征-事大

磨石老爷-头食头掠

凤凰名茶-鸟嘴

池底觅烳-董困肚

池底鱼 糟脚猪-快活食

东凤食品厂

西瓜食大畔-手有目

西瓜皮食未完 住爱蔗尾临

西瓜畏盒牙 盒牙惊豆生

哙飞哙遁 门路亘天

哙食哙担分双份

哙过喉 卖过肚-积在块

董人拍牙祭-分份

【潮汕俗语】 行哩路畔 所叫安名

【潮汕俗语】 无厝贮 起厝赔

【潮汕俗语】 咸过老药桔

【潮汕俗语】 茶无交 酒无挂

【潮汕俗语】 茶三酒四得桃二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门脚好当鸟

门脚我(靠)支不求人

厝边厝 田边田

坐书斋 哈烧茶

坐如山 食如海

坐船董水-着待

坐食山崩

行船走马三分命

讨到粥来无菜脯

行爱好伙 居爱好邻

咸鱼腊肉 未煮先熟

行对坟块去

行对糖行门脚过

行对坟头堆(月劳)投瓮 行路踏死鬼-脚步重

行路遇着闸壁鬼

行路就近 买物就宜

【潮汕俗语】 行路过往-无好烧觅

【潮汕俗语】 行到草住干

【潮汕俗语】 行步举止

【潮汕俗语】 行去行返来-无进退

【潮汕俗语】 衬(穿)新鞋 行老路

【潮汕俗语】 衬(穿)到杉杉虽

【潮汕俗语】 衬裙无衬裤-再凉

【潮汕俗语】 行船无待父

【潮汕俗语】 吞涎压舌

【潮汕俗语】 肚痛食酵粿-倒好

【潮汕俗语】 千金嗝买好厝边

【潮汕俗语】 人面大 裤脚裂

【潮汕俗语】 人渊嘴滑

【潮汕俗语】 人客唔大事 来了正摆筷

【潮汕俗语】 人食鬼接

【潮汕俗语】 头过脚席 二过茶叶

【潮汕俗语】 面皮厚 食家物

【潮汕俗语】 目刺肚啰想食

【潮汕俗语】 目涩鬼缠着-倒落就答

【潮汕俗语】 嘴一块 目一块

【潮汕俗语】 嘴边拍杜龟-好食

【潮汕俗语】 十二菜桌人食 腰(舀)屎沟水人荡嘴

【潮汕俗语】 吞落个易

【潮汕俗语】 十二碗丸食存一粒-假客气

【潮汕俗语】 齿痛正知肚困人

【潮汕俗语】 喉咙拍鸟仔

【潮汕俗语】 喉打(干)雪刈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看三项二挟一

看禾(错)布目-买做纸衫

布唔破 仔唔贤

看菜食饭

看唔见 食清洁

看准挟稳勿烫着

腰龟衬(穿)塘衫-吊裾

肚困思番茨 人硗想大猪

肝困目珠光

好情加好酒

吞咸食苦

挨砻冻死仔

无丑唔成戏

蜀人一块

困仔弥 无若久

分是分 晓是晓

劈着大圈蔗-例例

【潮汕俗语】 粕只管-粒入粒出

【潮汕俗语】 则实无二成

【潮汕俗语】 则头则尾

【潮汕俗语】 积极无钱赚 扣掉尿壶赔屎瓮

【潮汕俗语】 积极个度数 合人正切要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弯有势 直过筋

事成鼓成

千金买厝 万金买邻

得罪干部上兴梅 得罪炊事食称粥 肚肠烧搭缀

混拍做炖

谁惊谁 浪抛惊铁锤-硬软过齐

借锅弥(染)衫 那刹(脏)别人 深潭无底孬近前

夏无块落

养窝到伯(爬)上头唠屎

竿(划)来格去四散物

竿来撮格-尔肿

炉底炭 块块赚

灶头猫-畏寒

侘(假)死抱大鲤

五爪擒龙

【潮汕俗语】 六月粉葛-双死

【潮汕俗语】 挽着伊枝辫

【潮汕俗语】 有哩挟去奄 无哩鬼榴项

【潮汕俗语】 肚困胆子大

【潮汕俗语】 鲜到哙跳

【潮汕俗语】 有钱有了唔甘使

【潮汕俗语】 有钱唔食鬼榴喉 无钱想食憨浪头

【潮汕俗语】 有食有衬

【潮汕俗语】 有食有沫

【潮汕俗语】 有食嫌臭腥

【潮汕俗语】 有食在面 有衬在身

【潮汕俗语】 有进有退

【潮汕俗语】 有铺无蚊帐 乞蚊咬到唏厦叫

【潮汕俗语】 有嘴(唔畏)路狭 好马耐人夹

【潮汕俗语】 有脚行无路

【潮汕俗语】 嫩(盼望)死父 食顿桌

【潮汕俗语】 有事在心睏唔成

【潮汕俗语】 生葱熟蒜 韭菜流软

【潮汕俗语】 有伊食担伊话 无伊食担伊衰

【潮汕俗语】 有烧粿出正有称粿入

【潮汕俗语】 无衣懒出门

【潮汕俗语】 无茶色

【潮汕俗语】 无留后人

【潮汕俗语】 无用姿娘力三顿 三顿唔力做下无

【潮汕俗语】 无用姿娘顿顿食瓮头菜

【潮汕俗语】 无烟无烟哙烫喉

【潮汕俗语】 无风卖行云 无水孬开船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无三无顿-免食

无路无铺

无食假剔齿

卖食卖睏

有米无物邢 爱饿哩唔成

屎沟过厅堂-着曲

肚塘塘

脚网塘 堵着食

胶仓(屁股)堵椅嘴堵饭

胶已饭滚胶已掼 别人饭滚勿荡涎

大头衬(穿)叻衫-硬弓

大船食大风

大熬小炒

大麦迎过糖水

大嘴大合

大池看做灰路

羊鼻岗圈桶-通乡里出

【潮汕俗语】 大食八

【潮汕俗语】 引路师

【潮汕俗语】 大门楼-嗝讨

【潮汕俗语】 好酵爱冇 好粟爱殿

【潮汕俗语】 未到喉 先到肚

【潮汕俗语】 煲蚝拍死猫

【潮汕俗语】 烫着侘望槛

【潮汕俗语】 烫(脱)到辽辽宅

【潮汕俗语】 老人缝衫-粿摄

【潮汕俗语】 老仲头

【潮汕俗语】 老马颠倒骑

【潮汕俗语】 而家散宅

【潮汕俗语】 仙屎食唔着 食着癞哥涎

【潮汕俗语】 斋过回匠

【潮汕俗语】 斋心免斋嘴

【潮汕俗语】 散食白担

【潮汕俗语】 生人争眠床 死人争棺柴

【潮汕俗语】 大祭大餐

【潮汕俗语】 日出鸡卵影 雨落摆钵仔

【潮汕俗语】 烟筒头知投

【潮汕俗语】 红鼻食物免钱

【潮汕俗语】 红桃发粿夏通乡

【潮汕俗语】 红猪头 摆门楼

【潮汕俗语】 赤脚仔掼猪肉-看有食无

【潮汕俗语】 赤嘴赤舌

【潮汕俗语】 白虎爱食甜 三煞爱食咸

【潮汕俗语】 白胚落汤钱-缀食甜

【潮汕俗语】 白食醮蒜泥

【潮汕俗语】 黄丝蚊 上北京

【潮汕俗语】 黄牛偷衬水牛衫-喀阔

【潮汕俗语】 企阿企 食公社 堵阿堵 食政府 累阿累 食大队

【潮汕俗语】 乌过老菜脯

【潮汕俗语】 天顶神仙佛 地下食饱睏

【潮汕俗语】 乌布裤 当钱二百五

【潮汕俗语】 日曝胶只 有赚正有食

【潮汕俗语】 日想三餐 夜望一角

【潮汕俗语】 莞荽衫 飞萎裤

【潮汕俗语】 莞荽叠盘头

【潮汕俗语】 菜头粿-热单畔

【潮汕俗语】 夜昏寻无门起顿

【潮汕俗语】 火烧鼎腹

【潮汕俗语】 烧茶食困肚

【潮汕俗语】 烧丸凉粽

【潮汕俗语】 烧茶愈食喉愈干

【潮汕俗语】 水缸可曝粟

【潮汕俗语】 水吼狗走-食唔成

【潮汕俗语】 憨神唔食猪头肉

【潮汕俗语】 企倒人厝 种荒人田-懒胚

【潮汕俗语】 甘食唔甘使

【潮汕俗语】 卖渊卖臭

【潮汕俗语】 啰黎(汽车)巴巴 半路独脚

【潮汕俗语】 来个常委-食客

【潮汕俗语】 去许东块咬虱

【潮汕俗语】 去阿董块食桌

【潮汕俗语】 指门楼正北厝角头

【潮汕俗语】 甜过糖

【潮汕俗语】 甜过蜜

【潮汕俗语】 甜过老粉葛

【潮汕俗语】 甜痴哥

【潮汕俗语】 莲只烳糖莲心苦

【潮汕俗语】 塘(长)衫阔裤

【潮汕俗语】 乌涂白米粿-散搁

【潮汕俗语】 长安虽好 输过古居

【潮汕俗语】 溪沙霸揪白齿-董契(咬)

【潮汕俗语】 青盲唠巷-数步

【潮汕俗语】 青过丝绸-好步孬巨

【潮汕俗语】 青盲把医(衣箱)-跪禾畔

【潮汕俗语】 青菜唔食盐

【潮汕俗语】 青竹梅唔过四月八 洋梅唔过五月节

【潮汕俗语】 酸过醋碟

【潮汕俗语】 酸过青竹梅

【潮汕俗语】 清酒红人面

【潮汕俗语】 豆酱无虫 世上无人

【潮汕俗语】 散家散宅

【潮汕俗语】 交杯孬交财

【潮汕俗语】 劝酒无劝饭

【潮汕俗语】 乌布做衫白布补

【潮汕俗语】 塘蒜腌家(多)碗

【潮汕俗语】 担枷去跳溪-唔浮唔沉

【潮汕俗语】 烟茶酒 老朋友

【潮汕俗语】 只顾砌郊(腮)胖 无顾身上医

【潮汕俗语】 只步许步 鱼头熬芋

【潮汕俗语】 细康(孔)唔补 大康着叫苦

【潮汕俗语】 猛火厚(月劳)香鱼露

【潮汕俗语】 拍铁铺猫鼠 惊哩有 食哩无

【潮汕俗语】 拍只鹿 食无四两肉

【潮汕俗语】 扮个屁 臭通间

【潮汕俗语】 破身褴褛

【潮汕俗语】 破衫枘着刺竹屹

【潮汕俗语】 酥香甜 好食哉

【潮汕俗语】 控控呈-无块宿脚

【潮汕俗语】 扣破饭碗头

【潮汕俗语】 担草入城门

【潮汕俗语】 找接柴熬狗

【潮汕俗语】 骑马唔知解索

【潮汕俗语】 骑筷遮目 【潮汕俗语】 (扌克)(食)着饼 唔知哈

【潮汕俗语】 挟落卤钵

【潮汕俗语】 挟着哩小理 项着哩欢喜

【潮汕俗语】 桥是桥 路是路

【潮汕俗语】 洋楼勿痴想 猪铺狗巢去爬上

【潮汕俗语】 过纸(扫墓)沫做风水 食桌哩沫起祠堂

【潮汕俗语】 过去无店铺

【潮汕俗语】 过乡过里路条恨

【潮汕俗语】 过溪过坎着久董

【潮汕俗语】 船底挟鱼-孬板

【潮汕俗语】 热到剥皮跳池

【潮汕俗语】 筷头庄到尖

【潮汕俗语】 逆浏船仔-嗝进退

【潮汕俗语】 溪东牛做食着云步个麦

【潮汕俗语】 易过食碗水

【潮汕俗语】 君子食饭 离床三尺

【潮汕俗语】 台鸡杀鳖

【潮汕俗语】 辛苦赚 快活食

【潮汕俗语】 灯过看香邢甜糠

【潮汕俗语】 飞天汶(钻)地

【潮汕俗语】 飞菱熬喀篮-涩对涩

【潮汕俗语】 走南闯北 磨到目凹凹

【潮汕俗语】 后生爱雅 食老爱咸整

【潮汕俗语】 奴仔吮乳-坐掷

【潮汕俗语】 奴仔学担话-饱饱

【潮汕俗语】 只看衣衫唔看人

【潮汕俗语】 衰人压沉渡

【潮汕俗语】 柴干米白厝卖漏

【潮汕俗语】 兴衰粥-散腰

【潮汕俗语】 前世做则恶 企厝向西北

【潮汕俗语】 上山勿问落山人

【潮汕俗语】 上人渡船 爱人船行

【潮汕俗语】 唔耐企身-易渊臭

【潮汕俗语】 唔比领弟-大住死

【潮汕俗语】 下市抛龟(跑街)-缀捞缀挟

【潮汕俗语】 下市鹅-刹食

【潮汕俗语】 勿生-挟去食

【潮汕俗语】 倒吊肖米-大头

【潮汕俗语】 爱食好鱼软羔鲳 爱食好菜喀篮漾

【潮汕俗语】 爱杯半杯 【潮汕俗语】 爱厚迎薄过过落

【潮汕俗语】 芒种驿(蛾)-歇落住食

【潮汕俗语】 鹅目害死嘴

【潮汕俗语】 哪酸哪涩嘴无歇

【潮汕俗语】 鸡前鸭后

【潮汕俗语】 痴哥外妈-食老无奄吞

【潮汕俗语】 解掉裤头带食

【潮汕俗语】 督块鹅尾尖

【潮汕俗语】 妖(饿)过老虎肚

【潮汕俗语】 妖牛刹着后岭草

【潮汕俗语】 妖眩饱嘿 半滥散懒

【潮汕俗语】 妖人目孔阔

【潮汕俗语】 饲生-食后撼

【潮汕俗语】 饲生养老

【潮汕俗语】 饲狗哙摇尾 饲人无结果

【潮汕俗语】 鸡胸鸭胶只 免赚住有食

【潮汕俗语】 假力洗茶渣

【潮汕俗语】 猴仔哈烧茶

【潮汕俗语】 鸬鹚圈定项-食细孬食大

【潮汕俗语】 鸭母父-食现

【潮汕俗语】 狗肉无食天卖光

【潮汕俗语】 睏晏晏 烳香炭

【潮汕俗语】 麻稳烳猪胆-苦入味

【潮汕俗语】 临钱水 点点滴

【潮汕俗语】 牵衫裾 掩胶只

【潮汕俗语】 牵牛上楼顶-唔对路

【潮汕俗语】 贪食跋落糖瓮

【潮汕俗语】 落性脱纱-爱破

【潮汕俗语】 起鼎动灶请阿舅

【潮汕俗语】 怕过糟桶

【潮汕俗语】 啰焖熟粉葛

【潮汕俗语】 象烧(暖和)参无虻

【潮汕俗语】 胡瓢出 生理脱 目哩涩 嘴哩滑

【潮汕俗语】 路唔平 众人彭

【潮汕俗语】 番茨唔知对地头咬

【潮汕俗语】 软脚蛴-纳纳

【潮汕俗语】 软过糯米钱

【潮汕俗语】 猫儿无荤无在厝 鸭仔无粟卖过夜

【潮汕俗语】 牛皮做衫衬卖破

【潮汕俗语】 龙船扒入康 【潮汕俗语】 鱼溲猪肉力

【潮汕俗语】 鱼生狗肉 天下无敌

【潮汕俗语】 鳞鱼缀食草鱼屎

【潮汕俗语】 松鱼头 草鱼尾 鲤姑喉 鳞鱼腹 龙箭鼻

【潮汕俗语】 隔夜狗肉-有香头

【潮汕俗语】 鸡胸鸭胶只 饿死白白歇

【潮汕俗语】 本虱跋落涂 无食参勒路

【潮汕俗语】 哪齿哪齿 试着一襄椅

【潮汕俗语】 沙着碰鞭尾-缀食

【潮汕俗语】 渊(臭)蚌洛蛴臭内螺

【潮汕俗语】 渊肉无渊(月劳)

【潮汕俗语】 渊鱼糜韭菜 哈猪肠甲臭风咸菜

【潮汕俗语】 渊哈酸臭

【潮汕俗语】 欺(崎)岖纳恶行山路

【潮汕俗语】 骗嘴饿屎肚

【潮汕俗语】 鳗仔久律

【潮汕俗语】 马仔驴驴十八铺

【潮汕俗语】 骆驼食三桶屎唔知臭

【潮汕俗语】 羊肉分人做生意

【潮汕俗语】 窝支窝巴

【潮汕俗语】 猴仔食过坑

【潮汕俗语】 草粿豆腐-台参历

【潮汕俗语】 摄头达目

【潮汕俗语】 纳(软)过老香黄

【潮汕俗语】 数人丁 分粿仔

【潮汕俗语】 数更鼓

【潮汕俗语】 道前唔行行道后

【潮汕俗语】 比比扮扮

【潮汕俗语】 眠床半生福

【潮汕俗语】 熟过老豆酱

【潮汕俗语】 熟到脱蒂

【潮汕俗语】 雅雅也是豆干底

【潮汕俗语】 谷鸡姨无巢 欲生卵 甜甜哭

【潮汕俗语】 胀猪胖 胀狗瘦 胀人如纸筒

【潮汕俗语】 胀饱住耍

【潮汕俗语】 重部伯双壳 免汤闸有汁

【潮汕俗语】 摄下目住到

【潮汕俗语】 酒一落 甫掺撮

【潮汕俗语】 得分公祖

【潮汕俗语】 狭折狭夹确苦挤

【潮汕俗语】 猪母含寿-而到蛮

【潮汕俗语】 猪嘴狗喉咙

【潮汕俗语】 猪脚啃掉皮 扛石扛细头

【潮汕俗语】 猪肚板镇返-工工屎

【潮汕俗语】 猪铺狗投

【潮汕俗语】 猪肝代龙虾-唔然

【潮汕俗语】 猪头使(放在)碟仔-盘外

【潮汕俗语】 猪头五牲

【潮汕俗语】 猪肠胀糯米-紧只

【潮汕俗语】 臭哈猪肠甲糜芋

【潮汕俗语】 柴鸡腿 醮示油

【潮汕俗语】 粒梅三斗火

【潮汕俗语】 称水唠蚌-白出力

【潮汕俗语】 哀哙-有桶衬

【潮汕俗语】 和和-走东陇

【潮汕俗语】 瘦狗肥禾

【潮汕俗语】 乡间亲晶(戚)食饱住行

【潮汕俗语】 阿公食住食 阿婆食住洉南

【潮汕俗语】 乞食婆想食虾米笋粿

【潮汕俗语】 凶过食公桌

【潮汕俗语】 出肉乞鸡啄

【潮汕俗语】 同船同渡也是缘

【潮汕俗语】 同船同命

【潮汕俗语】 惊到戏牙

【潮汕俗语】 蔗头龟 食有迎

【潮汕俗语】 条肠好凉粉

【潮汕俗语】 称饭唔食老狗个

【潮汕俗语】 卖煮羹 哙尝味

【潮汕俗语】 侘侘(装作)挟双花

【潮汕俗语】 侘小(疯)肚住饱

【潮汕俗语】 犁-食输过羊宫

【潮汕俗语】 跋落饭钵厦

【潮汕俗语】 偷食鸡肚近-心内知

【潮汕俗语】 偷食唔知七(擦)嘴

【潮汕俗语】 偷食酒乞酒激死

【潮汕俗语】 作腹饲仔 落糟饲猪

【潮汕俗语】 粥教(稀)菜脯冇

【潮汕俗语】 嗯(靠)人食哩晏 嗯人衬哩破

【潮汕俗语】 酒好散食 话孬散担

【潮汕俗语】 酒性浮 变做牛

【潮汕俗语】 酒瓮扣破 气到粿爬粿烂

【潮汕俗语】 称水喷寒正食

第三篇:我熟知的一个民俗——潮汕人和潮汕民俗

编号:75

我所了解的一个民俗

------------潮汕人和潮汕习俗

姓名:陈嘉玲 班级:090206班 学号:090684158

我所了解的一个民俗

------------潮汕人和潮汕习俗

潮汕人简介:潮汕人最早是从中原地区迁移到广东一带,定居于海边,因善于外出打拼及经商,现分布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潮汕本地人口约1800万,全国各地潮汕人约1800万,海外约1800万,在惠州本地也有将近60万人。如今潮汕地区分为汕头、汕尾、揭阳、潮州,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风土人情及各自的特色产品。“热血潮人”“潮州人不喜欢打工,有了小小本钱,就开始想自己做老板”,与其它伤帮相比,潮人有着更强的“老板意识”。这种冒险精神在潮州人的文化中可以得到印证。潮谚有云:“饿死不打工”、“工夫大大只度生,生意小小会发夹”这些都是鼓励人们拼搏冒险,这种文化沉淀充分佐证了潮汕人血液中流动的冒险因子。

首先介绍的是潮汕人日常生活中所不能缺少的潮汕工夫茶。 工夫茶是潮汕地区枀富地方色彩的茶道文化,它历史悠久,植根于千家万户,几乎可以说,凡是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人冲泡工夫茶,它在冲法上,不论是器具、用水、程序、饮法,都枀具潮汕地方风味,我们甚至可以说,工夫茶是潮人的代表特征。首先,我们从潮汕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潮州菜和工夫茶都是枀带潮汕地方特色的文化,且一“饮”一“食”,又同属潮汕饮食文化。所以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这两种潮汕饮食文化的形式便互相靠拢,借以更突出其地方色彩和特色;其次是工夫茶在潮汕人的生活中占有枀其重要的地位,大凡亲朊好友聚会,接待客人都要用工夫茶相待,而潮菜筵席同样是一种社交形式或亲朊好友聚会的形式,因而同样要用上工夫茶;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工夫茶的最突出特点是量少而茶水浓醇,茶杯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但喝下去却满口茶香,回味无穷,因而这种茶道形式,便十分适吅筵席间饮用。潮州菜席间上工夫茶,确实给潮州菜增色不少,既增添潮菜地方色彩,又符吅人们的饮食规律,当人们吃完一道浓郁的菜肴后,喝上一小杯工夫茶,既解肥腻,又清除口腔中的杂味,以便能更好地品尝下一道菜肴的美味,因而使人们在进食的过程中,变得有韵律和节奏。在潮菜筵席中,上工夫茶的程序一般是当客人入座后,便要上第一道工夫茶,以后席间穿插上2~3次,且最好上在较肥腻的菜肴之后,当筵席结束时,又要上最后一道工夫茶。

接下来介绍的是世界各地潮汕人最怀念的食物——牛肉丸。潮汕濒临太平洋,海产资源丰富,为汕头港一带流行,制作鱼丸等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关鱼丸的制作,潮汕民间传说始于公元前三四百的楚国,那时的平王喜欢食鱼,一日无鱼便食不甘味。不过这位楚平王平日骄横惯了,性格残暴,谁也惹不得他,否则生命难保。可笑的是他吃鱼时,如果不小心让鱼骨鱼刺给哽了喉,他从不责埋自己粗心,而总是怪罪厨师,把他杀掉,这可就太难办,太难侍候了。有一天,御厨由一位新来的厨子主理,他家上有老母下有幼子,很为自己的性命忱忧。经过苦思,他想出了一个妙法:“大王要食的不就是鱼肉而不是鱼刺鱼骨嘛?干脆先想法把鱼肉和鱼刺鱼骨分开来,然后再把这些净肉加上配料煮熟以新菜肴的名义供上去,即使得不到大王的首肯,起码也保住了自己的头颅,他就按这法子做了。据说,这就是鱼丸最初时的雏形。后来,因为这种新颖别致的吃鱼方法得到楚平王的赞许和赏赐,它也就传出了宫墙外,传到了南方,传到了潮汕,经过本地厨师的花样翻新,它富有潮汕特色,赢得四方宾客喷啧称赞。

接下来介绍的是潮汕人的新年以及新年禁忌。

首先是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吆(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吆)、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吆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吆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吆、槟榔(古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吆贺主人吆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吆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吆,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还有手摇万年青叶(俗谓摇钱树)或手执书有“招财进宝”等吆利句小红纸贴于人家门上的;或是吹唢呐、敲竹板、唱歌谣、做四句、说吆利话挨家贺年的,都趁着讨点赏钱。初

二、初三日乡村圩镇多组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除搭戏棚演潮剧、山歌剧、做皮影戏外,还有大锣鼓队、虎狮队、英歌队、舞龙队等沿街挨村寨游行表演。今还有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朊好友拜年。俗谚说:“有心拜年初

一、二,无心拜年初

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朊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吆”,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工夫茶待客。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吆祥。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春节禁忌

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广东人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言语方面,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吆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也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行为方面,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不慎打坏时,在取水一俗已经徒有形式而已。禁扫地这一习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因此,从讲究卫生出发,不少年轻人也就对这些传统禁忌习俗不怎么讲究了。

忌死人,也忌办丧事,因为这将给家里带来不祥。同时,忌该天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这一天甚至忌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但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为了口腹之快,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饮食方面,这一天严禁吃药。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初一早饭忌吃荤,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这一顿吃斋,其功用等于一年;另一种是暗喻指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

下面介绍的是潮汕地区的元宵节。对潮汕人来说元宵节甚至比过新年更加重要。

赏灯 潮汕俗语曰:“一年一度元宵明。”这一天,明月皎洁,高悬碧空, 而人间万家灯火、金碧辉煌,真可谓天上人间,惧成灯火世界了。街头卖灯笼的,将各式各棒的灯笼高高悬挂,供人观赏选购,而且神庙和宗祠里都挂着很多花灯。小孩子更显得兴奋异常,在那里敲锣打鼓“开灯”。普通人 家要备很多茶点请亲戚来吃喝,这叫做“喝灯茶”。即使没人邀请,但只要你有雅兴,随便走进一户人家,都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在农村,如果当年有生男孩的人家,自农历十一日起,就陆续到乡中宗族祠堂挂灯。有钱人家挂四至亓层,普通人家一至两层。花灯的底座系用竹架搭成,上面的人物则用铅线丝纸做躯壳,再按不同身份穿上真人一 样的朋装,面部用石膏作模裱纸脱胎;外面涂粉,再用国画颜色涂绘。人物可大可小,周围再配景。每座灯屏下贴着的红纸写明该户姓名,以让人观赏比较。从十一日挂灯这一天起,称为”起灯”。“起灯”实际上是“起丁”,是新出生男孩的入族仪式,暗含祝前程光明远大的意思。这是重男轻女的旧俗,封建落后思想的一种表现。起灯人家,自起灯之日起,每晚都要到宗族祠堂去点灯,直到十八日收灯为止。潮汕人在这一天无论妇孺老幼,都兴奋异常,早早祭过祖先,用过晚饭便上街游玩赏灯了。

另外,还有热热闹闹的猜谜活动,潮汕是著名谜乡,其谜典雅深奥,深受谜界好评。但猜谜现在已经不再是元宵节所特有的游艺活动,在春节、中秋等节日中,也常举行。

附录:具有潮汕特色 节日

潮汕的节日一般多是二十四节气里的。潮汕人多信神,逢年过节常要做一些应节的"粿"并在家或祠堂中拜祭祖先的,较大的“节”则需按村民每户人口数抽资 公演电影或唱大戏,随着社会发展现在有不少节日已不怎么受重视,有些的甚至都不怎么过了。

1.春节:做“甜粿”“发粿”等,除夕在或祠堂吃团圆饭,正月初一早早起床 不扫地 用水不外流 早餐吃素 当天不沐浴,正月初二到初亓为外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 一般认为初亓以后年就过去了,正月初七早会吃“七样菜”是为一年好运多进财。

2.正月十三至正月十六,其中正月十亓为元宵节众所周知,但这潮汕人的元宵是不吃汤圆的。但元宵夜有朝拜玛祖,“走元宵”,闹花灯,放麒麟(鞭炮),集榕叶 麦穗 茱萸 竹叶等挂于门前辟邪的习惯。闹花灯,放麒麟并不限于十亓,一般由公家按村民人口集资并由家添新丁(生男孩)者另捐出。

3.四月初八,香港人称佛诞,但潮汕人叫“婆生”,拜家里主人睡的床,旧时新婚家庭会放一圆卵石至床底,以期多产子女。午餐须吃“咸茶”。

4.清明节:做“楚角觚”粿,上坟祭祖。

5.端午节:亓月初亓。用艾草晒“午时水”于午间沐浴。做粽子吃。

6.圣人公节:七月十亓。做“楚角觚”粿。挺热闹一节日。会用糊一个头顶站有观音的超大钟魁,及糊很多各种仿真家具用品朋饰等,做“包子山”,并大肆杀生拜祭。

7.中秋节:做“红印粿”,八月十亓前外嫁女儿回娘家送月饼,中秋夜则拜月赏月吃月饼及咸茶等。

8.重阳节:插茱萸避邪。

9.冬节:冬至日。冬节相当于“小年”了,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做红色汤圆俗称“冬节圆”、“菜粿”及糯米糍吃。吃了“冬节圆”就算过了一岁。

第四篇:潮汕文化

概说

一、潮汕文化的定义

潮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十分丰富,在世界多元文化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华文化包括中华各民族、各民系、各地区、各种专题的文化,潮汕文化是其中的组成部分。研究潮汕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色,弘扬潮汕文化的优良传统,对于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潮汕文化内容丰富

潮汕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至少包括下列16个方面:

(1)潮汕方言。潮汕方言很有特点,每字都有八音、有生动丰富的俗谚(如十嘴九尻仓、十赔九不足、好心方雷扣、好狗唔当路、七月半日头短条线、从暹罗到猪糟等)。

(2)潮剧。即潮汕戏,源于温州南戏,并吸收其他戏剧艺术及潮汕民间音乐、舞蹈艺术,创造性发展而成。剧目有从其他戏剧移植的;也有以潮汕地方题材创作而成的,如《陈三五娘》、《苏六娘》、《辞郎洲》等。

(3)潮汕音乐。具有高古典雅的曲调、婉约多姿的旋律,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以及特有的民间喜乐气息和鲜明的大众娱乐特征,是有深厚群众基础和高度艺术价值的古老乐种。其内容包括锣鼓乐、弦诗乐、细乐、大锣鼓乐、潮阳笛套音乐、庙堂音乐等。广泛流传于粤东、闽南、港澳和东南亚。

(4)潮汕工艺美术。包括木雕、石雕、美术陶瓷等。其中潮安县金砂乡从熙公祠的石雕,堪称潮汕地区石雕的瑰宝。

(5)潮汕地区民间艺术。包括潮剧、英歌舞、灯谜、剪纸、版画、龙凤舞、双鹅舞、纸影(即潮汕木偶戏)等。

(6)潮汕地区民居。包括四点金、下山虎、驷马拖车等民居,还有如澄海陈慈黉故居的中西合壁式建筑。

(7)潮汕地区民俗。包括潮汕地区年节习俗、婚姻习俗、丧葬习俗、诸神崇拜习俗、礼仪习俗等,还有食七样羹、出花园、行彩

(8)潮汕商业文化。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商帮晋商、徽商衰落之后,潮商和浙商等商帮崛起。在当今世界,潮商的实力很强劲。潮商的主要特点是在商言商、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进行经营、经营地域遍及全世界。潮商有许多成功的营商策略,形成独特的商业文化。 (9)潮汕饮食文化。包括潮菜和工夫茶两个部分。潮菜有重视海鲜、清淡鲜美、佐食调料、点心配搭等特点。潮汕工夫茶是茶文化的高峰,潮汕工夫茶道可以归结为和(祥和的气氛)、爱(爱心的表现)、精(精美的茶具和精巧的冲工)、洁(高洁的品性)、思(启智益思)共五个字。桥等民俗。

三、潮汕文化富有特色

概括说来,潮汕文化具有民间性、兼容性、精细性、开拓性等特点。

1、民间性。如潮剧、潮汕音乐、潮汕民俗、潮汕民间文学等,皆植根于海内外潮人大众,深受海内外潮人乡亲的欢迎。潮菜和潮汕工夫茶,都为海内外潮人所喜爱,在海内外潮人日常饮食中十分普及。

2、兼容性。潮汕文化既传承和弘扬中原文化的优良传统,又吸取古代南粤土著文化的优良成份,同时吸收了海外文化的一些优良成份,互相融合,形成独特的群体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气魄。

3、精细性。如潮汕木雕、石雕和美术陶瓷,都十分精细雅致。潮汕农艺具有潮汕妇女一丝不拘细致绣花的风格。潮阳英歌舞中108条好汉,皆有独特的脸谱、服饰和性格,十分精细。

4、开拓性。如潮剧源于温州南戏,但吸取了不少古典戏剧和潮汕民间音乐、舞蹈等不少优秀成份,创造而成为富有特色的剧种。潮汕音乐既保存中国古典音乐的精华,又吸收民间音乐的优秀成份,创造而成为民间很喜爱的音乐。潮汕文化科技名人和著名潮商的开拓精神尤其显著,因而创造了极其辉煌的业绩。

四、弘扬潮汕文化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弘扬潮汕优秀文化,对振奋海内外潮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诚信经营、乐于奉献的精神,增强海内外潮人的凝聚力,共同为促进祖国家乡和海外潮人住居地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外文化合作和交流,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分述

一、潮汕方言

潮汕方言,又称潮语,即潮汕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它的词汇丰富,幽默生动,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并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份,因而为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所重视,也在各地广为流传。潮汕方言有自己的字典《潮汕字典》,以及《潮语十五音》等研究地方语言的专著。

潮汕方言潮汕方言,又称潮语,即潮汕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它的词汇丰富,幽默生动,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并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份,因而为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所重视,也在各地广为流传。潮汕方言有自己的字典《潮汕字典》,以及《潮语十五音》等研究地方语言的专著。

二、戏剧音乐

潮剧又名潮汕戏、潮音戏、潮调、白字戏,主要流行于潮汕方言区,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一个已有四百三十多年历史的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它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吸收了弋阳、昆曲、皮黄、梆子戏的特长,结合本地民间艺术,如潮汕音乐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潮剧的语言并非一开始就使用潮汕方言。从明刻本《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可以看到,这时的潮剧主要用潮汕方言演唱,但其中一些场次的唱腔和道白,标明用"正音"(即"官腔")演唱,这说明潮剧从南戏演化的过程中,开始可能全用"官腔",其后才逐渐减少"官腔"的分量,而最终完全地方化。潮剧有自己的体系和独特的风格。音乐唱腔是曲牌联缀为主的联曲体和板腔体综合体制,至今保留一唱众和,

二、三人以上同唱一曲和合唱曲尾的帮腔形式。唱腔以轻婉抒情见长,多曼声折转,清丽悠扬。潮剧行当由南戏的生、旦、丑、净、外、贴、末发展到现在为十类丑、七类旦、五类生、三类净、其中以丑、旦两行表演较有特色。

潮汕音乐源远流长,优美动听,驰名中外,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其门类有:以三弦为领奏乐器,伴以弹拨、弦索乐器的弦乐;以琵琶、三弦、筝组奏的细乐;以佛场主要法器,伴以唢呐、横笛领奏的庙堂音乐;以笙、箫、管、笛为主要乐器的笛套音乐;以潮汕大锣鼓伴以唢呐领奏的潮汕锣鼓乐等。其表演形式灵活多变,既可表演出千军万马,气势磅薄,壮怀激烈的场面,也可奏出轻快活泼、悠扬悦耳的情调。千百年来,潮州音乐备受世人喜爱和欢迎。1957年潮州音乐团在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表演并荣获金质奖章。据传六十年代初,周总理访问瑞典时,瑞典国王馈赠的礼物中,便有两张他自己珍藏的潮州音乐唱片。由此可见,潮汕音乐已被视为稀世奇珍。

三、潮汕建筑

潮汕民居以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为基本布局,最基本形式称“下山虎和“四点金”。规模较小的城镇平民居屋有布局狭长的“竹竿厝”。大型民居以四点金为基础横向或纵向扩大规模,称“三厅串”、“八厅相向”、“四马拖车”、“百凤朝阳”,其外部轮廓则保留十分规整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大规模的集居式住宅称为“寨”,这是清代潮汕地区乡村居民军事化的产物。从平面上可分为方案和楼寨,从外围方式上 可分为围墙和围楼。在潮阳,这种集居式住宅称为“图库”。海滨贫民旧时所居多为涂(草)寮,是夯土或以木、草织成墙体的茅屋。潮汕地区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量采用贝灰石材。至迟在北宋已开始烧制贝壳灰,以贝灰为主体原料的三合土版筑大为盛行,不仅应用于建造房屋、高塔上,而且应用到加固堤防上。石材不仅应用于建筑构件的门框、栏板、抱鼓石、台阶、柱础、井圈、梁枋上,而且建造了石牌桥、石塔、石桥大型建筑物。 潮汕祠堂的基本结构,有两厅夹一庭的两进式和三厅两庭的三进式两种。其建筑系统地运用木雕、石雕、嵌瓷这三大潮州建筑工艺,装饰豪华,富丽堂皇,雄伟壮观,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潮汕祠堂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如普宁市西社乡永思堂存有民国修建碑记,从中可以了解该祖源流及世系辈序,这对研究该簇历史有很大的帮助。澄海市后溪乡芳庄堂,堂正中入门有一祖墓,这一现象在潮汕是极其罕见的。

潮汕土楼主要分布于饶平县和潮州市凤凰山区及其余脉,如潮安县铁铺镇平原地区。

四、潮汕饮食

潮菜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潮菜可追溯到汉。盛唐之后,受中原烹饪技艺的影响,发展很快。唐代韩愈临潮时,对潮菜美味赞叹说: “„„章举马甲柱,所以怪目呈。其余数十种,莫不可叹”。至明末清初,潮菜进入鼎盛时期,潮州城内名店林立,名师辈出,名菜纷呈。近代,由于潮籍海外华侨的往来,潮汕菜博采海内外名食之精华,菜式更加丰富多彩,质量精益求精。时至今日,潮菜已经发展成为独具岭东文化特色、驰名海内外的我国名菜之一。

五、英歌

所谓北有秧歌,南有英歌,上世纪70年代末《人民日报》更撰文“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宁英歌”,英歌的源流可溯到明初甚至更早。一说来自山东鲁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鲁西的"柳林秧歌",一说来自河南花鼓的"霸王鞭",一说来自福建莆田的花鼓舞,不一而足,但现今的英歌舞是在普宁的潮汕先民

潮汕英歌们后续的一些武装起义事件中加入武术套路形成,而后传到潮阳、惠来各县。现今英歌舞流行于潮汕南部的普宁、潮阳、惠来等地,其为汉族民间广场最具代表性情绪舞蹈之一。其造型源于梁山108好汉,尤其取材自梁山好汉元宵节攻打大名府解救卢俊义的故事。其表演形式分有“前棚”和“后棚”之分,现已大多简化只有前棚表演,表演时画着梁山好汉脸谱的演员手持双棒或圆鼓起舞,气势粗犷雄壮,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便于2007年12月21日在“走进揭阳”的专题中对潮汕英歌发祥地普宁做了详细报道。

六、潮汕歌册

潮汕歌册是潮汕俗文学中最流行的说唱文学,它是从弹词演变而来的。潮汕歌册由潮汕方言编写,有曲有白,一般曲文多为七字句,四句为一组,押韵以组为单位。它是在潮汕资本主义经济从萌芽到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对于文化生活迫切需求的情况下产生的,其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主要体现在反映政治道德、风物人情、阶级矛盾上。潮汕歌册以往非常深受潮汕妇女喜欢,但时移世易,唱歌册的人越来越少了。潮汕歌册不应该在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消失,应该有人传承下去,毕竟它是潮汕独特的说唱艺术。 总结

这就是我运用了一个寒假经过多方面渠道得的潮汕文化,经过这次我发现我们潮汕文化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如此的让人可以不断研究的一个永久课题,同时我也明白了身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潮汕人我对于潮汕的文化了解还是太少了。 谢谢各位这就是我的研究性报告

第五篇:潮汕建筑

日志

转到我空间分享给好友复制网址 隐藏签名档小字体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日志列表

[转] 潮汕建筑

转载自 杨浩旋 转载于2010年05月18日 00:36 阅读(3) 评论(0) 分类: 潮汕知多少 举报

你知道什么是下山虎,什么是四点金吗?今天我在网上找了半天,集合了很多网站很论坛的照片!觉得这些照片都是很有乡土气息的。大家认识一下吧!!

潮州建筑应该包含祠堂建筑和民居建筑,两种都是美轮美奂的。

潮汕农村,多聚族而居,沿江沿海平原地带,经济比较发达,许多望族多聚居在这些地方,旧县城也多有聚族而居情况。因此,城乡居民均有浓厚的氏族观念,体现在聚落建筑就是以姓氏宗祠为中心的围寨格局。清府县志载:“望族营建屋庐,必建家庙,尤加壮丽。”“雕梁画栋,池台竹树,必极工巧。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赀费。”潮汕农村多聚族而居,而整个村寨,都依其宗族观念、风水观念、生产生活、防御功能以及某些美学观念来营建,因此潮汕民居的大格局便是独特的理想风水人居环境。同时潮汕民居直接地将大自然因素所谓“天时、地气、顺风”溶入建筑中,体现出人天和谐的统一境界和高尚心灵意境。

(有历史的巷子,青苔,小雨过后的泥土香)此照片像我家那条巷子

潮汕民居的建筑方位一般是取朝南偏东的,以南为主。这样一来,冬天可挡住严寒的北风,夏天则可以接受凉快的南风。

(这个是洪阳的,这个应该就是四马拖车的典型了。)

在潮汕,农村传统民居的样式有多种多样,虽然现在的潮汕地区出现了许多的高楼大厦,但是在农村里,仍然保存着一些传统的老式民居,而且这些民居都是用形象生动的名字来命名的,如“四马拖车”、“四点金”、“下山虎”等等。

( 下山虎,不用怎么说的,这个很常见。)

( 呵呵~~四点金。)

潮汕民居很注重内部和外部的装饰的。但是很多已经简化了这个了。没有以前那么精美了。很少见到了!

(够经典吧?)

(走廊上头的,但是现在很少见了。祠堂就还有。)

谚云:“京都帝王府,潮州百姓家”。潮州的古民居,是目前中国保留比较好的。构成潮州古城框架的“猷、灶、义、兴、甲、家、石、辜、郑、庵”老街巷,随处可见明清风格的旧居老房。而在这十巷之中,府第较集中,保存较完整,修复工作最完善的,当属甲第巷了。(这个就是甲第巷了。屋檐下面的彩绘就是很经典的潮汕装饰。很考功夫的!现在很少有这样的大师傅了~~~)

(一般我们住的房子都有这样的牌匾,多是以主人的名字,或者主人祖先的名字来命名的。也有很多是以家族郡望来写,像我老王家一般就写“琅琊世家”——我家族以山东琅琊郡为郡望。王氏还有以太原为郡望的)

(石狮,也有很多还要加上石鼓)

尉迟恭(尉迟敬德)和秦琼(秦叔宝),

(加冠,进禄 )

潮汕民居大门上的门神是:尉迟恭(尉迟敬德)执鞭者,秦琼(秦叔宝)执锏。偏门为文官门神:加冠,进禄 。祠堂或大家族多用这样两米高的彩画。一般人家也就写上门神的名字,写的一般不会写尉迟恭(尉迟敬德)和秦琼(秦叔宝),一般写神荼,郁垒。写加冠,进禄 也有很多

火巷牌匾多为孔仁、孟义

(大门口的装饰,不知干什么用的,我的小学也用好多这个东西)

拜亭——祭祖时给老祖宗下跪的的地方。没时间,没机会把老祖宗的祠堂拍拍,要不也不会传其他家族的祠堂照片了。不过此文只是用来欣赏潮州建筑,其他可以不理,还是用网上的照片吧。

(以前封建时代,女人是不可以进祠堂的,但是男的呢?不是长老,族老,权贵,一般的人要进祠堂就要走这个门。)

传统木门,可以在两边的门洞开里面的门栓~~~

(这张很有感觉。我很喜欢这张~~很有年代了这个~~)

 四马拖车典型

19老厝(这张太像我家了)

21老厝.jpg

22老厝.jpg

23老厝.jpg

25老厝.jpg

14门面.jpg

15门面.jpg

4.jpg (这张好)

26老厝.jpg

上一篇:迟来的爱范文下一篇:裁判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