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托管论证报告

2024-04-21

医院托管论证报告(共6篇)

篇1:医院托管论证报告

成都xx医院托管xxx区人民医院论证报告

新医改的目标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满足其基本医疗服务需求。自医改政策出台以来,我国公立医院相继出现了多元化的改革探索模式,医院托管是其中应用模式之一。

一、医院托管的背景

1、xxxx的现状

xxxx建院于1945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2013年12月已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评审。医院设有二十多个临床科室,编制床位200张,实际开放床位240张,在职职工3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中级职称70余人,是全区医、教、研中心,担负着全区及邻县30多万人口的医疗保健服务和急诊急救任务。拥有主要大型设备有:原装进口彩色B超诊断仪、原装进口电子胃镜、西门子螺旋CT机(16排)等先进设备。由于设备相对不先进,人才外流,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医院工作人员满足于看看常见病、开开常规刀,工作之余疏于学习的现状,使医院快速发展面临挑战。但区医院地理位置优势,有较多的土地和固定资产,尤其是4.20灾后重建后,一个占地面积约77.2亩,一期工程2万多平方米的住院大楼,2万多平方米的门急诊大楼将矗立在xxxx城区。可见区医院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xxxx的现状

xxxx建院于1948年,现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全国首批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四川省全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省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

医院占地面积148亩,编制床位1500张,展开床位1800张。拥有128层螺旋CT、1.5T核磁共振、数字血管造影机、DR、数字化胃肠X线诊断系统、实时三维彩色超声诊断仪、胶囊胃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荧光基因定量扩增仪、体外循环心肺机、高压氧舱等先进设备,设备总价值2.3亿元。医院现有职工1200余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20人,博士后、博士、硕士14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4人。医院学科齐全,技术先进。

从双方现实情况看,通过托管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双赢目的。

二、医院托管的可行性分析

1、政策扶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中规定“要重点加强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和中医药”及“成立城市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农村制度,帮助农村卫生机构提高服务能力”作为今后卫生改革的指导精神。党的十六大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当前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事业基础薄弱,强调要重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大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双向转诊、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基层服务的制度。

李克强总理曾指出,深化“医改”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统筹推进五项重点改革。由于大医院资金和技术的优势,名医和好的诊疗仪器都集中于大医院,而基层医院不仅房屋、设备相对落后,更关键的没有高水平的医疗人才,从而导致群众不愿意到基层医院看病,医疗资源分布城乡不均,加重了患者的就医成本和经济负担,所以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就医体系,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基层。同时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大医院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可以通过托管、重组等方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托管就是我国医院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尝试,是基于医院优势互补、互相共赢假设前提下实施的一项改革策略。通过“城乡联手”长期帮扶式的托管模式,把优质医疗资源配置到基层一线去,促进基层医院快速、可持续发展,彻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托管模式

目前我国主要存在的托管模式有:综合性大医院托管中小型医院、原医院内部管理层托管医院、专业团队或机构托管医院等。综合性大医院对中小型医院的托管是最常见的一种模式。如:2011年1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正式托管蒲江县人民医院,托管以来,医院各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医院运行效率大幅度提升,医院工作业绩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医院托管对xxxx发展的促进作用

1、医院托管顺应公立医院改革的多元化发展方向,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院延伸,带动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结构、功能布局的调整和优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

2、加强了县级医院与大型综合型医院的联系,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县级医院在初级保健和常见病的防治等方面的社会服务职能。

3、快速提高县级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尤其是对常见病、部分疑难疾病的诊治能力。

4、通过托管医院为县级医院输送和培养人才,形成合理的技术梯队,变“输血”功能为“造血”功能,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伍。

5、利用托管医院派出的专家团队逐渐完善科室建设,如儿科、康复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等,都是基层患者最需要的,也是xxxx较为欠缺的。

县级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管理,二是技术水平。通过引进大型综合型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组建高水平的管理团队,配合专家医疗团队的指导以及利用其现有先进设备资源,能大幅度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使xxxx区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附属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使病人得到实惠,彻底解决我区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

篇2:医院托管论证报告

关于升级为二级综合性医院的论证报告

一、基本情况

1、宝丰镇社会、经济、人口情况:竹山县宝丰镇中心卫生院位于鄂西北竹山县西部,距竹山县城37公里,305省道穿镇而过,是谷竹高速竹山两个出口其中之一,我镇地处陕、鄂、渝三省市通衢之地。自古有商贾云集,四水归池的经商宝地之誉名。是湖北省第二届楚天明星镇,省级文明镇,也是十堰市最大的三个乡镇之一,国土面积188.88平方公里,辖区29个村(居、场),1个居民委员会,177个村民小组、16431户、总人口64269人。辖区30个医疗机构(1个医院、1个分院、29个村卫生室)。有直达襄樊、武汉、深圳、西安等地的长途旅行客车,谷竹高速全线贯通,交通十分便利。本镇常居人口6.5万、流动人口约3万人、周边乡镇十几万人。镇内有鄂、渝、陕小商品批发中心、有绿松石珠宝市场、湖北圣水茶叶有限公司、大型水泥粉磨制及大型自来水公司等企业。镇域经济较为发达,到2014年底,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达7.22亿元,农村经济收入4.4亿元,民营总产值3.2亿元,本镇工业总产值近5亿元,财政收入25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5104元,是竹山西区经济文化中心。

2、医院基本情况:医院下设1个分院,29个村卫生室。医院占地面积15200m2,办公用房建筑面积8700m2,其中业务用房4400m2, 总资产1500多万元。医院常规设立院办、财务科、医务科、药剂科、公共卫生科等8个职能科室,开设有内儿科、妇产科、外科、中医科、五官科、口腔科、康复理疗科等22个医技、临床科室。医院编制床位99张,实有床位90张,实有床位215张,病床使用率达95%以上。主要设备有美国进口双排螺旋CT、500mAX光机、电子胃镜、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黑白B超机、彩超机、TCD、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和尿液分析仪、数码阴道镜、全自动麻醉机、手术电刀、妇科利普刀、多参数心电监护仪、三维牵引床、电动按摩床、CR数字成像系统、体外震波碎石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49台,十万元以上8台,百万元以上的1台,总价值625万元。

近十年来,医院通过跨越式发展,现已成为全市同级卫生院中规模最大,资产最多,设备最齐全,技术力量最雄厚,服务功能最健全,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科教于一体的中心卫生院。

二、医院发展与历史沿革

竹山宝丰镇中心卫生院成立于1951年8月,当时属竹山县第三区宝丰区公所设立的卫生所;1952年,开办联合诊所;1954年联合诊所并入卫生所;1955年底,改建为公私合营药铺;1958年改建为宝丰人民公社卫生院;1980年省卫生厅定名为中心卫生院;1984年政社分开,设区建乡改名宝丰区卫生院;1987年撤区建乡更名为宝丰镇卫生院;1991年竹山县编制委员会批准更名为竹山县第二人民医院。2001年5月撤乡并镇,原黄栗乡卫生院与医院合并,原黄栗乡卫生院更名为宝丰镇卫生院黄栗分院。

1994年1月,投资67万元兴建1670m2的住院大楼竣工投入使用,2001年3300平米新门诊综合楼竣工投入使用,2004年12月,新建4300m2职工住宅楼竣工交付使用,并投资80余万元改造、扩建住院部,使病房面积增加到2100m2,从而结束了门诊、病房“两 地分居”的历史,改善了病人住院条件及医务人员工作环境。1995年12月被国家卫生部授予“一级甲等医院”。1997年被联合国卫生组织及国家卫生部授予“爱婴医院”称号。2007年被省卫生厅授予“一级优秀医院”,2010年顺利通过省卫生厅“百镇千村示范医疗机构”达标验收。

三、医院发展现状

(一)医院经营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医院发展态势良好,业务收入逐年递增。从1991年—2010年,20年间,业务收入基本是每10年翻4番,1991年业务收入63.64万元到2000年为269.47万元。截止2010年底业务收入已增长为1194.63万元,2011年受医改影响,收入略有下降,总收入为1169.5万元,其中医疗收入617.7万元,药品收入513.8万元,中药收入168.2万元。2011年底医院固定资产总值达到1199.80万元,负债合计348.69万元(主要是药品积压款),净资产1195.67万元。医院目前经营状况良好,无经营性亏损。

(二)业务发展状况

医院常规设立医院办公室、财务科、医务科、药剂科、合管科、公共卫生科等8个职能科室,内儿科病房、妇产科病房、外科病房、手术室等22个医技临床科室。医院编制床位数99张,实有床位90张,实际开放总床日数32485,实际占用总床日数22490。

随着诊疗设备的大量投入,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医院服务功能逐步增强,医疗业务迅猛发展。能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症的诊断与治疗。外科能开展普外科、骨外科及泌尿外科手术,如:胃大部切除、脾切除、胆囊摘除、胆总管探查术、肠切除、肠吻合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及四 肢血管手术等。妇产科能开展剖宫产术、子宫全切术、宫外孕手术、子宫肌瘤手术、卵巢囊肿切除等手术。内科能开展心衰、呼衰、脑血管意外、乙脑及有机磷农药中毒和其他各种普通疾病及急危重病症诊治抢救工作。

随着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的逐步推进,老百姓逐渐结束了“大病拖,小病扛”的历史,我院病人就诊人次逐年攀升。2011年我院总诊疗人次达到10万余人,急诊人次1050人,住院人次3500人。住院病人治愈率80%,好转率98%。医德医风工作在我院常抓不懈,新业务新技术新设备投入逐年增加,医疗质量稳步提高,已连续5年无大的医疗事故纠纷发生。

但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及数量需求都不断增加,我院业务发展也遇到了瓶颈。一是业务用房严重不足。我院现在服务人口约20万(户籍在本乡镇人口6.5万,常住流动人口约3万,辐射其他乡镇人口约10万)。120急救开通以来,我院急诊急救任务不断增加,辐射整个竹山西区,救护车年出诊量仅次于县人民医院。近年来,国家鼓励和支持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医药在我县这样的贫困山区市场非常广阔,我院2009年就将中医康复理疗病房建设纳入规划,但因没有病房而搁臵,以上这些都急需扩大业务用房面积。二是住院环境太差得不到改善,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我院现在的住院大楼建于1994年,现在房屋老化,病房设臵不合理,没有单独的卫生间,没有中心供氧及呼叫系统,现在的住院条件还远落后于周边一般卫生院。2009、2010、2011年行评及每年例行的病人满意度调查中,住院环境差、改善住院环境的投诉建议每次都名列榜首。三是诊疗设备落后及老化,不能满足日常诊疗工作需求,制约了医院 的发展。宝丰距离县城37公里,竹山西区的一般卫生院不能救治的病人都会先就近转往我院,我院实际就是竹山西区的急救中心,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医院部分诊疗设备已严重老化需要更新,主要有:黑白B超机,购买于2004年;血球分析仪,购买于2003年;尿液分析仪,购买于2004年,这些设备都已超过使用年限。还有腹腔镜、CT、彩超等设备也是无力购买,极大地限制了医院发展的空间。

(三)技术人才状况

医院现有职工18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4人,有执业医师46人,职业助理医师21人,注册护士30人,药师11人,技师6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41人。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65人,助理级职称77人。拥有大学本科学历6人,专科学历53人,中专学历80人。同级医院中我院的技术力量是相对比较雄厚的,但总体来说学术队伍中高层次、影响力大的学术和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临床教学和诊疗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发展规划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重点是完成住院大楼项目建设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使现有的住院面积翻一番,住院条件得到改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住院需求。将原有的住院楼改造成医技楼,使业务用房趋于合理化。

新建住院大楼使用面积将达到3000平方米,总投入约需500万元,此项工程建成后,医院床位总数将达到150--200张,基本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住院大楼的设计力求理念超前,布局合理,经济实用,功能先进,条件舒适,设施完善,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住院大楼建成后,预计可设臵骨外科、普外科、内科、儿科、妇产科、康复理疗科病区,体检中心。对 现有住院部进行改造成为医技楼,对现有门诊综合办公楼进行统一规划,增加现有门诊空间和门诊科目,改善门诊就诊环境,使有限的空间得到最为合理有效的利用。

(二)引进高精尖医疗设备及技术。根据医院医疗技术发展需要,按照投资回报、综合效应的原则,逐步购臵腹腔镜及理疗设备,对彩色B超、黑白超等老化设备进行更换,提高我院的诊疗水平。重点是购买CT等相关设备,全面提升医院诊疗水平,为竹山西区20余万群众搞好医疗服务。

(三)搞好医院升级,力争创建二级医院。我院服务人口众多(辐射人口约20万),服务能力已远超其他乡镇卫生院,可以达到二级医院标准,1991年就被竹山县编制委员会批准更名为竹山县第二人民医院,经多年发展实际上已是竹山西区医疗急救中心。现在我县正处于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0】62号)文件,其第三大条第一小条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中指出:“对服务能力已经超出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一些服务人口较多、服务能力已经达到二级医院标准的乡镇卫生院,可将其转为公立医院,或将其超出功能定位的资源整合到县级医院”。竹山西区各乡镇距离县城较远,需要这样一家综合医院提供医疗服务,这既可以降低长途转院带来的医疗风险,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又能减轻百姓负担,关系到一方百姓福祉,请示领导给予考虑。

(四)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重视继续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制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加大经费的投入,建设有活力的学习型医院,全力打造医院文化。

(五)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服务水平让患者满意。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强化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推行病种分型和临床路径管理,逐步实现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开设专家门诊,发挥名医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义诊、咨询、健康教育、社区和农村医疗服务。改进服务流程,完善服务措施,加强专科护士培养,开展优质服务活动,提高病人满意度。

(六)坚持以科学管理为保障,加强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凝练医院文化,构建和谐医院。坚持民主管理、科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不断探索医改环境下更科学的各科室目标核算方案,实行中层干部及科主任、护士长的综合目标责任制管理,建立考核制度,调动积极性。修订和完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注重管理队伍建设,充实管理人员,有计划选拔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深造,提高管理素质和能力。完善医院财务预决算制度,强化成本核算和资产管理,深化内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人事聘用办法。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和行风建设,弘扬“大医精诚”的优良传统医德医风。关心职工生活,维护职工权益,努力解决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和利益问题。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凝练医院精神、核心价值,营造医院文化氛围,打造和谐医院。

(七)对黄栗分院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主要是添臵必要的诊疗设备,加强医疗技术力量,提高诊疗水平,为一方百姓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八)加强村卫生室建设。一是每年开展6个标准化村 卫生室建设;二是完善村卫生室网络信息化建设。

(九)对医院老家属区进行合理化的改造,为职工创造舒适的居住坏境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医院老家属区还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建的简易房屋,现已成为危房,有的已坍塌,破旧不堪,严重影响了县域副中心镇容镇貌,镇领导多次督促医院着手改建,但医院缺少资金,无法改变现状,这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五、医院升级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人民的健康意识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对医疗服务需求是前所未有的增加和依赖,随着国家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规范运行,宝丰镇中心卫生院将成为竹山西部的医疗急救中心,服务人群将会逐渐增多,住院病人将会逐渐增多,我院的服务功能亦会逐渐增强,根据群众的需求,将会大大突破医改政策所限制的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根据国办发[2010]62号文件精神,其第三大条第一小条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中指出:“对服务能力已经超出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一些服务人口较多、服务能力已经达到二级医院标准的乡镇卫生院,可将其转为公立医院,或将其超出功能定位的资源整合到县级医院”。故我院升级为二级综合性的公立医院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医改政策根据实际情况乡镇卫生院可以转型,功能定位为二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国办发[2010]62号文件精神,其第三大条第一小条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中指出:“对服务能力已经超出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 一些服务人口较多、服务能力已经达到二级医院标准的乡镇卫生院,可将其转为公立医院,或将其超出功能定位的资源整合到县级医院”。我院服务人口众多(辐射人口约20万),服务能力已远超其他乡镇卫生院,可以达到二级医院标准,1991年就被竹山县编制委员会批准更名为竹山县第二人民医院,经多年发展实际上已是竹山西区医疗急救中心。

(二)随着宝丰镇的经济发展与地位的提升,现已成为我县县域副中心,大量的移民安臵在宝丰镇境内,特别是谷竹高速路的开通为宝丰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谷竹高速在宝丰镇设有出入口),随着宝丰镇新工业园的建立,宝丰的经济将会更加的发达,将会有力的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甚至会使周边乡镇与宝丰连成一片,所以宝丰医院也必须紧跟发展的步伐,让医院的功能与城镇发展相匹配,升级为二级综合性的医院,更好的为县域副中心老百姓服务。

(三)竹山西区各乡镇距离县城较远,拥有全县近一半的人口,距离县城最远的乡镇约有80公里,且各乡镇医疗条件与医疗技术发展均较滞后,需要这样一家综合医院提供医疗服务,这既可以降低长途转院带来的医疗风险,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又能减轻百姓负担,也关系到一方百姓福祉。

(四)我院即将动工兴建现代化的住院大楼(论证报告已分别送到县卫生局、县政府、市卫生局、省卫生厅),大型的医疗设备CT的配臵行政许可证已经办妥,相关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已经到位,近期,医院又向县局报告更换了部分医疗设备(500毫安X光机、全自动血生化工作站、高清晰度进口黑白超、彩超等)这些硬件设施与建设均已达二级医院标准,且周边乡镇没有任何一家医院有此实力,故为竹山西区20万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需求是我们 的光荣责任与神圣使命。

(五)我院急诊科、妇产科、放射科均已按省卫生厅要求达标。特别是我省降消项目的出台,极大的推动了我院妇产科的发展,爱婴医院复审顺利过关。120急救开通以来,我院急诊急救任务不断增加,辐射整个竹山西区,救护车年出诊量仅次于县人民医院,被十堰市卫生局评为十堰地区十佳急救站。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按照《县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通知》(竹卫[2011]16号)文件精神,一般乡镇卫生院将禁止开展剖宫产手术,那么竹山西区孕产妇急救任务也将主要由我院承担,产科建设也要进一步加强。

(六)随着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他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山区农民以前因经济收入水平低下导致的“小病扛,大病拖”这样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也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医院住院病人成倍增长,医疗服务需求将更进一步加大,竹山西区现在是急需有这样一家综合性的二级医院,从而缓解社会的压力。

六、我院现有符合二级医院标准的条件

1、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99张,新住院大楼落成后又新增病床110张。

2、科室设臵:

(一)临床科室:有急诊科、内儿科、外科、妇产科、眼耳鼻喉科、口腔科、麻醉科、公共卫生科、康复理疗科、中医科。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超声科、血库(可与检验科合设)、理疗科、消毒供应室、病案室、胃镜心电图室。

(三)职能科室:医院办公室、财务科、医务科、合管科、护理部。

3、人员:

(一)每床配备1.2名卫生技术人员;国家规定0.88 以上。

(二)每床配备0.38名护士;国家规定0.4以上。

(三)有3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国家规定3名以上。

(四)各专业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我院有4名。

4、房屋:

(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我院达44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我院达13平方米。

(三)日平均每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我院达11平方米。

5、设备:

(一)基本设备:

给氧装臵 呼吸机

电动吸引器 自动洗胃机 心电图机 心脏除颤器 心电监护仪 多功能抢救床 万能手术床 无影灯 麻醉机 胃镜 妇科检查床 冲洗车 万能产床 产程监护仪 婴儿保温箱 裂隙灯 牙 科治疗椅 涡轮机 牙钻机 银汞搅拌机 显微镜 电冰箱 恒温箱 分析天平X光机 离心机 钾钠氯分析仪 尿分析仪 B超 敷料柜 洗衣机 器械柜 紫外线灯 手套烘干上粉机 蒸馏器 高压灭菌设备 下收下送密闭车 常水、热水、净化过滤系统 冲洗工具 净物存放、消毒灭菌 密闭柜 热源监测设备(恒温箱、净化台、干燥箱)。

(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除增加床头信号灯1台外,其他与一级综合医院相同;我院均具备。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6、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竹山县宝丰镇中心卫生院

篇3:医院托管模式分析及启示

关键词:医院托管,公立医院改革

1 国外医院托管经验

1.1 美国

根据美国医院协会 (American Hospital Association) 数据显示, 2009年美国的医院构成中公立医院为1303所, 占总数22.5%[1]。美国公立医院主要病人多属弱势群体, 因此政府采取第三方托管公立医院的方式来保证医院的运营效率和公益性。如美国纽约市立健康和医院公司 (New York City and Hospital Corporation, HHC) , 成立于1969年, 其前身是纽约医院管理局, 采取私营医院管理公司托管的模式来管理当地的公立医疗机构, 聘用职业管理人员和医生代表来管理公立医院。

相比政府的直属管理, HHC拥有很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决策和运作效率得到提高。政府通过对董事会的人事任命和财政拨款对公立医疗系统进行宏观上的控制。同样类似的还有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市的公立医院托管机构 (Public Health Trust) 。

对于经营不善的私立医院而言, 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美国, 通常以商业化的形式被实力雄厚的医疗集团收购或托管。如美国医院管理公司 (Healthcare Corporation of America, HCA) , 是世界上最大的私立医疗机构运营商之一, 截至2012年, HCA公司在20个国家拥有163家医院和109个独立的诊疗中心, 托管约40多个医院和800多个独立的诊疗中心。

1.2 新加坡

1985年起, 新加坡开始重组国有医院, 医院所有权属于卫生部, 但经营管理权委托给公司。政府将资产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托管给公司进行运作和管理, 使医院的运营效率提高而费用降低, 实行以“社会效益为主, 不追求利润”的运作方式。管理医院的公司则必须与卫生部签订协议, 保证临床指标、医院指标、临床服务类型、津贴服务、人员培训等达到一定要求, 并定期接受卫生部的监督。政府的另一大任务是向医院提供年度财政拨款, 及向患者提供政府医疗津贴。政府对医院及患者就医的补偿资金占医院总收入的50%, 剩下的50%为患者自付。

医院重组后相当于非营利性组织, 需服从政府部门的政策指导[2]。公司化的管理让医院得以施行更为灵活的人事制度及运营管理策略, 可以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

1.3 日本

日本的医院改革主要采取将一部分公立医院委托给民间机构运营的方式来进行, 即国有民办和医院自治相结合。政府根据社会医疗需要和医院运营状况, 将一部分公立医院予以废止;在一部分公立医院中引入民间资本, 实行民营化的运营方式;保留一部分公立医院, 由政府继续提供资金支持, 产权不变, 但是委托民间机构来进行运营;还有一部分极其重要的公立医院, 采用独立行政法人的方式来运营, 即委托内部管理层来运营。

2 国内医院托管

2.1 仁济托管模式

上海仁济管理公司成立于2003年, 由上海仁济医院倡议, 社会资本入股, 共同成立医院管理公司, 借鉴了国外医疗管理公司的经验。上海仁济管理公司以公司运作的模式来管理医院托管行为, 同时向被托管医院输出大型医院的品牌、管理、技术和资金。仁济管理公司是独立法人单位, 对外独立承担经营风险和法律责任。目前仁济管理公司共托管医院15家。

仁济托管对我国医院托管的一大贡献是, 提出了托管的“七个不变原则”, 具体为: (1) 医院独立法人地位不变; (2) 医院的性质和功能不变; (3) 医院资产归属关系不变; (4) 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领导、指导职能不变; (5) 政府对医院的财政拨款渠道不变且标准不低于托管前水平; (6) 党、工、团等医院组织的地位、职责和隶属关系不变; (7) 医院在编职工身份不变, 基本工资、福利待遇不低于现有水平[3]。

2.2 同济医院托管模式

同济医院拥有十多年对口支援边远地区医院建设的经验, 在实施“以大带小”, 帮助中小型医院进行品牌建设、技术提升、人才培养、管理发展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与独到的做法。在华中地区, 同济医院较早进行了医院托管方面的探索, 2008年即托管了武汉市汉南区人民医院, 2011年又托管了咸宁市中心医院, 运营3年后, 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同济医院主要采取派驻管理人员担任院长、定期派驻医疗专家进行技术扶持和学科建设的方式, 来帮助被托管医院进行医院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医疗能力的提升。同时畅通学习通道, 让被托管医院医务和管理人员无偿赴同济医院进修学习。在前期全面摸底调研的基础上, 通过移植和引进同济医院的成熟且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与先进技术, 挖掘被托管医院发展潜力, 使被托管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这种模式被称为同济医院托管模式, 且在不断探索与完善中。

2.3 港台地区医院托管经验

我国香港地区医院托管主要是由政府成立的医院管理局来托管公立医院。1990年成立的香港医院管理局负责将香港所有公立医院进行整合, 以集团化经营的方式来运营, 从而提高经营效率。我国台湾地区公立医院一般采取国有民营的方式进行运营, 医院的产权归政府所有, 民营管理机构则受托取得医院的经营管理权。民营管理机构主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来提高医院运营效率。

3 医院托管的成功条件与现实困难

2010年, 原卫生部发布了[2010]20号文件《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 在试点的主要内容“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一条中提出, “通过合作、托管、重组等方式, 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肯定了十几年在全国各地开展的医院托管工作。

发生在我国的医院托管, 作为一种自发的市场行为, 毫无疑问是有利于托管双方的。以同济医院托管咸宁市中心医院为例, 首先是建立了比双向转诊更为有效的医疗支援模式, 由同济专家到咸宁市中心医院坐诊, 使当地群众不出门就可享受到省城顶级医疗服务, 节省了群众时间和经济成本;其次是使被托管医院诊疗能力提升, 各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第三, 同济医院通过托管地市级医院的方式体现了医院的社会公益性, 提高了同济医院知名度, 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 为实现“管办分离”的公立医院改革目标提供了借鉴, 最终实现群众满意、医院满意、政府满意的良好局面。地方政府支持给予充分管理权、精细调研以定位医院发展方向、取得被托管医院职工支持认可、同济医院在技术和管理的全面输出是托管得以成功的4个必要条件。

但并非所有的托管都能取得良好效果, 也有一些托管失败的案例。如2009年2月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托管集美区灌口医院, 由于编制、业务批复、员工需求矛盾等问题, 于2010年7月提前终止托管协议[4]。黄淇敏等认为, 职工文化冲突、政府支持态度改变、对托管方期望过高、对收取托管费不理解、托管团队能力不够是导致托管遇到困境的重要因素[5]。上海仁济医院院长范关荣认为体制瓶颈、文化理念差异、利益冲突、基层医院人才缺乏是当前医院托管存在的问题。

4 讨论

4.1 政府对医院托管具有监管职能

由上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托管经验可见, 美国、新加坡等国医院托管主要由政府主导, 将经营不善的公立医院改由私营化的医院管理公司来经营管理, 以减轻政府的管理成本, 并提高医院运营效率。政府不直接管理医院, 但通过协议的方式监管医院, 并履行出资人义务, 有效地明确了政府的职能。

私立医疗机构被托管则是一种市场自发行为, 是经济规律在医疗市场中的一种体现, 有利于医疗服务供给的标准化和资源配置, 知名的如美国的HCA公司、新加坡的百汇医疗集团。但资本的逐利性会导致过度医疗, 增加患者负担, 还需政府明确监管责任。

4.2 医院托管在我国具有良好前景

医院托管作为医院与地方政府自发选择的一种方式具有使多方共赢和具备合约保障稳定性等优点, 值得政策制定者与学者的进一步关注。现在, 不仅遭遇经营困境的医院需要托管支持, 甚至出现了地区新建医院也选取托管共建的方式来进行, 说明医院托管作为一种现代医院契约式对口支援的方式受到了医院管理者的欢迎。仁济公司将大型医院对口支援和公司化管理进行了有机结合, 相比较大型医院的托管, 属于托管效率较高的模式, 同时还避免了医院管理公司在人才、品牌、技术支援方面的不足, 在我国有良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American Hospital Association.Fast Facts on US Hospitals[EB/OL]. (2014-05-01) .http://www.aha.org/research/rc/stat-studies/fast-facts.shtml.

[2]韩洪迅.德国、英国、新加坡公立医院改革解读[J].中国医药指南, 2007 (8) :10-14.

[3]范关荣, 郭跃, 顾伟民, 等.上海仁济管理公司托管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9, 25 (7) :444-445.

[4]林益群.非营利性医院集团的合并与托管研究——基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案例分析[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1 (12) :283.

篇4:医院托管论证报告

【摘要】本文以扬州市传染病医院接受苏北人民医院托管六年经验为例,通过总结托管的举措和取得成效,分析其中困难与问题,尝试探讨深化托管模式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传染病医院;医院托管;运行模式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Yangzhou city hospital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to accept the six years of experience as a case study of the people's Hospital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Through summarizing the measures and results of the trus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Key words:Infectious disease hospital; Hospital trusteeship; operation model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297-02

医院托管,是指产权所有者将医院的经营管理权交由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并能够承担相应经营风险的法人或自然人去有偿经营[1]。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扬州市传染病医院)自2008年12月由扬州市卫生局委托给苏北人民医院管理,有力推动了医院事业跨越式发展。

1 托管举措

1.1 提高管理最大效能

竞争上岗,实行大部制改革:有效整合了管理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无缝对接,全方位培训管理干部:托管后医院首先派出组织人事科、财务科、医务科、护理部四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去总院为期两个月的一对一学习;整章建制,实行制度管人: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和完善的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对医院声誉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1.2 发挥托管医院的品牌优势

科室撤并,资源合理配置。资源合理的有效配置,发挥了大医院的品牌优势。多措并举,提高专科医院的综合诊疗水平。突发性事件发生时,总院抽调相关专家全力支持。

1.3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结合传染病医院实际,建立健全考核办法。同时,各管理科室通过职工行为规范等进行三合理规范等专项检查,使考核工作交叉而不重复,形成贴切医院实际的考核管理体系。

2 托管后医院取得的成效

2.1 医院影响力得到扩大。医院创建了五个市级重点专科,2013年通过了三级传染病医院评审。

2.2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突破,现有人才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2.3 医院内涵质量和业务量得到提升

托管六年时间,住院病人数增加幅度为222%,床位使用率上升了31.5个百分点,业务收入增幅为158%,人均住院天数降幅为33.5%,药占比下降了24.3个百分点。

3 医院发展面临新的困境

3.1 政府管理职能缺失,托管模式面临考验

医院建筑造價1.59亿,于08年搬迁债务1亿。建筑债务、房屋维护、设备投资等成为医院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另外传染病防治法的执法力度不够,不能归口管理等,导致医院发展受阻。医院的整体规划和中长期目标需要明确,人力资源不能充分融合等问题制约发展。

3.23 发展方向需要确定,人才队伍建设亟需加强

未来传染病医院的发展趋势,是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2]。托管以来,医院招聘人才的素质、数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医院发展的要求不相匹配。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面临困难。

4 托管模式探讨

4.1 政府是医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主体

作为医院所有权者的政府机构,应切实保障政策到位,重点加强,努力消除传染病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健康威胁[3-4]。

4.2 建立适合托管模式的运行机制

由于托管双方文化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冲突。需要管理者认真思考建立适合双方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运行机制。

综合医院和传染病专科医院在病人资源上存在互补性,这是托管较有利的因素。要把长期的规划和短期的目标结合起来,通过资源有效整合,实现全方位互动,提升托管医院技术水平和业务量[5]。

4.3 加强人文关怀,凝聚职工思想

针对被托管医院,要注重全方位关心职工,让职工有归宿感。同时,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不断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确保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薪酬待遇,稳定人才队伍。

综上所述,托管是搞活公立医院的一项重要探索,扬州市传染病医院被托管模式,促进了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资源有效配置、设备共享,推动了专科医院的医疗技术改善,使原本失去活力的专科医院焕发了生机。但改革处于过渡阶段,政府部门对被托管医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于托管双方,应该进一步明确目标,面对挑战,解决问题,达到双方共同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丁芸,沈毅,谢雪飞.省级医院托管县级医院模式探讨[J].卫生经济研究,2011,291(9):8-11.

[2]李进,郭晓东,王菲等.综合性传染病医院运行机制新尝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151-153.

[3]陈旭东.传染病医院发展道路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1(下期):308-309

[4]孙统达,徐轶,严雪雅等.浙江省传染病医院经济运行状况调查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1,293(11):9-12.

篇5:医院购买16排螺旋CT论证报告

一、121团医院地理位置

四、业务情况

近三年(2012年-2014年),121团医院年平均门诊诊疗21734人次,住院病人3000人次,手术160例,收治急诊818人次,放射检查6616人次,B超检查4563人次,心电检查2368人次,年自创收入460万左右。121团东野医院年门诊诊疗人次18000人次,住院病人2600余人次,手术90余台,年自创收入300万元。

五、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完善区域医疗服务网络,推动医疗服务事业发展的需要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区域医疗服务资源必须符合一定的地域范围及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保障的需要。区域卫生规划就是根据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人口数量与结构、自然环境、居民主要卫生问题和不同的卫生需求等因素,确定区域卫生发展目标、模式、规模和速度,统筹规划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力求通过符合成本效益原由的干预措施和协调发展战略,改善和提高区域内的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向区域内人民提供公平、有效的卫生服务的卫生发展规划管理模式。从医疗资源的分配来看,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的建设,121团场医疗服务资源必须符合区域范围内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保障的需要。

2、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八师石河子121团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年规划均提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和医疗救治能力,加强疾病预防、医疗救治服务的要求。

随着121团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121团经济发展的提速,121团场各类工业企业、学校及居民住区建设的不断发展,121团场城镇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在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医保改革的深化,城乡居民保障条件的改善等形势下,121团场的居民医疗卫生消费必将持续稳定增长,客观需要在121团建设功能更为完善的综合医院。同时,121团镇区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收入层次的多样化,不同人群医疗卫生支付能力差距加大,医疗服务需求量明显明显增加并呈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3、是改善医疗环境和布局,满足医疗卫生事业的需要 121团场职工医院在121团场两镇区域内医疗机构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就医的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扩大规模、引进先进设备、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改善软硬件设施条件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改革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有限医疗卫生资源,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要。

4、是健全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服务能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进入 新世纪,中国在国民经济尽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发展由于各种原因而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服务能力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在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不断加重,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之一,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医疗报务可及性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如果差距过大,长期得不到解决,必然会影响国民健康素质,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影响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就要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作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将是121团场社会发展重要目标和投资热

点,121团职工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的建设是适应医疗体制改革形势,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利益问题,是坚持卫生事业为公众服务,坚持公益性,不断提高医疗服务公平性、可及性,高度关注弱势群体,体现了公平与正义,是121团场党委构建和谐社会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121团及周边乡镇居民对健康和生活质量要求有了显著的提高;医疗已由过去的“去病保命”向“保健延寿”和提高生活质量转变。现121团医院的硬件设施已经远远跟不上医院发展的需要,也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要,因此,建设121团医院医技住院综合楼是完善121团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它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建设任务。大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

项目建成后,121团职工医院的规模将得以扩大,医院的医疗环境和布局得到改善,所提供服务功能也将更加完善,将有助于提高121团镇区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改善121团场人民公共卫生生活条件,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打下坚实基础,项目的建设是加速121团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构建和谐121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德工程、民心工程,将对121团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7、社会效益分析 以人为本,落实民生

121团职工医院整体搬迁的建设将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创造最为便利和舒适的医疗空间和环境,充分考虑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在医疗、生活、服务、休闲等方面的需要,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医院具备门诊、住院、检验、物流、综合办公、教学、专家交流中心等功能。

项目建成后,121团医院的规模将得以扩大,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功能,通过完善建设,将提高121团职工医院服务质量,创造清洁、舒适、温馨、人性化、良好的就医环境,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设施,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满足病人的环境需求、情感需求等,努力实现“为人民健康服务,让人民群众满意”。

这些将无疑有助于提高121团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改善121团人民及周边乡镇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生活条件,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就医需求,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打下坚实基础。本项目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促进构建和谐121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民生工程。

促进一二一团职工医院的长远发展

一二一团职工医院始建于1959年,医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八师石河子下野地片区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医疗设备最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县级综合医院。

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医院的规模、床位数、日门诊量等将进一步扩大,通过添置医疗设备和完善环境设施,科研攻关和引进新技术项目,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实力,强化广大医务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重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努力提高整体服务水平,使一二一团职工医院的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一二一团职工医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安全、便捷和经济的医疗服务,为全团人民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医院在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六十年间医院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医疗任务,为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一二一团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师市医疗卫生单位中树立了模范形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50年来,一二一团职工医院始终坚持医院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原则,把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放在医疗服务工作的首位。先后推出的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得到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同时,坚持“科技兴院,质量立院”的方针,始终坚持“以

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内部改革,狠抓重点专科建设,以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各项业务指标有了很大提升,基础建设明显加强,整体功能逐步拓展,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医技水平逐渐增强,专科建设不断强化,医院得到了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已成为八师石河子下野地片区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医疗设备最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县级医院。

本项目建设完成后,一二一团职工医院将继续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教学科研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一二一团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推动炮台镇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一二一团医院

一二一团医院关于添置CT的

可 行 性 论 证 报 告

2015年8月12日

目录

第一章

一、任务依据

二、项目背景

三、主要结论

(含机房建设、人员培训、人员配备、X光机数量和年摄片量)

第二章

建设项目的重要意义 一、一二一团医院医疗事业现状分析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

综合评价

一、社会效益

二、经济效益

第一章

一、任务依据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改革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有限医疗卫生资源,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就医的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扩大规模、引进先进设备、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改善软硬件设施条件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整个石河子地区的医疗卫生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在发展和机遇面前,我院应及早引进以CT为代表的先进硬件设备以提高医院的综合效益,增强医院的竞争力。其次,从我团周边医疗环境来看,虽然我院的规模、实力具有一定优势,但硬件设备的竞争力不强,因此,我院引进CT势在必行。

CT作为一种常规实用的影像检查手段,尤其是对颅脑及胸腹部病变、急诊外伤、早期肿瘤等病人能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鉴于此,我院许多病人因不能做CT等检查,不得不转至80多公里之外的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及石市二医院(据初略统计为目前转院病人量的30%-40%),如此,既耽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又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医院的经济也得不到相应的发展。

CT的安置,对我院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经医院党总支会就CT合理投放事宜进行了全方位的科学、周密的可行性论证,经请示卫生局领导同意,并征得团党委及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得以顺利完成该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报告。

二、项目背景

121团医院地处天山北麓、准葛尔盆地西南底部,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缘,天山北坡经济带中段沙湾县境内,玛纳斯河中游下野地垦区。在下野地7个团场中,人口、经济实力、发展前景是最具有影响力,团部驻地炮台镇,东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213公里,东南距戈壁名城石河子市78公里,西北距石油名城克拉玛依市

110公里,西南距奎屯120公里。古新县道、克榆高速公路横穿境内而过,121团现有行政单位103个,常住人口4.06万人,流动人口1.8万人,居民总户数14840户。服务半径20多公里,服务人口6万多人, 总面积456.26平方公里,辖区内农牧连队23个,工交建商服务单位15个,有金融、保险、电信、供电、气象等驻团单位13个,中、小学校、幼儿园、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一所。121团医院是一家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急救和预防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具有五十多年历史的现代化综合性非营利性医疗保险定点单位。

医院编制床位120张(121团医院80张、东野分院40张),实际开放床位200张。

医院专业技术人员180人,其中管理人员6人(正营3人,副营3人)。(副主任医师11人,副主任技师4人,高级政工师2人,副主任护师8人,中级职称人员102人,初级职称51人),(本科26人,大专101人,中专58人),执业医师(包括助理执业医师、乡村医生)101人,执业护士74人。

医院拥有万元以上的大型医疗设备130余件。医院现有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DR),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彩超工作站,12导同步心电图机,头颅多普勒,纤维胃镜、激光治疗仪、显微镜、24小时动态心电工作站、麻醉呼吸机、除颤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600-C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尿十项分析仪、血球仪、凝血仪、细菌鉴定仪,心脏急救除颤仪、口腔综合治疗仪、膀胱镜、电刀、电子阴道镜、宫腔镜、全自动心电图分析仪、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完全不能满足不同病人的就医诊疗需要。

121团医院属综合性非营利性医院,业务科室齐全,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齐全,临床住院医生全部在石一附院、八师医院进行过两轮培训,1/3的科室骨干在新疆医学院、上海、北京等地培训过,外科对各种常见病及许多疑难手术由80年代的单纯的兰尾炎,胃修补到现在能开展的胆囊切除、右半结肠切除术、股骨头置换术、小面积烧伤植皮术、胆囊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

术、脾切除术、肝破裂修补术、胆总管探查术、外科可完成骨科手术,人工关节置换、创伤骨折急诊手术治疗。妇产科可完成妇科及产科的大部分手术。子宫全切、卵剿囊肿蒂扭转摘除术、宫外孕手术、无痛人流。内科对常见病、多发病及急慢性疾病以及处理急危重的抢救及各种急性中毒的抢救,心脑血管意外、心衰、呼吸衰竭、急性农药中毒都能及时诊断。儿科对新生儿重症抢救和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缺氧缺血性脑病等都有独道见解。

三、主要结论

1、我院CT投放对于完善医院职能,满足下野地垦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促进我院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我院放射科有主管技师2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2名,医院新建门诊医技综合楼即将完工,已设计好专门CT检查室,故完全有能力开展CT日常检查诊断工作。

3、我院拥有DR一台,2014年摄片量达到14680余张,业务量稳定。

4、为缓解上级医院就诊压力,降低人民群众就医费用起着决定性性作用。

综上所述,我院具有良好的实施条件和可能,必定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章

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一、一二一团医院医院医疗事业现状分析

八师121团医院地处天山北麓,准葛尔盆地底部西南,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团部驻地炮台镇,古新县道,克榆高速公路横穿境内而过,与通连公路相连,交通十分便利。东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213公里,东南距戈壁名城石河子市78公里,西北距石油名城克拉玛依市110公里,西南距奎屯120公里。其医疗业务范围覆盖下野地垦区,直接服务人口6万余人,间接服务人口10万余人,辐射周边地方牧区群众2万余人口,而且还承担着克榆高速

公路的应急突发性事件的急诊抢救工作。我院地处镇区中心位置,道路交通比较便利。医院拥有固定资产1414万元, 121团医院占地面积22400㎡,业务用房总面积为8000㎡,开设病床120张的二级甲等医院。我院现有职工229余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8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56人。

121团医院现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传染科、手术室、影像、检验、B超、口腔、五官、中医等科室;现配备有彩超、DR、膀胱镜、多普勒、心电图、血球计数仪、心电监护仪、胎心监护仪、阴道镜、麻醉机、高频电波刀等先进医疗设备30余台(件)。

近年来,我院虽然在不断发展,但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水平需求,我院现有简陋的医疗设备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CT作为一种常规实用的影像检查手段,对当地人民群众健康状况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不能做CT而转院的心脑血管病人、脑外伤病人等占全年总转院数的30%。如此不仅增加当地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经济负担,长此以往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 121团卫生事业的发展。

由于我院地理位置优势,我院能否安置CT的问题决定着下野地片区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状况,同时也影响着周边2余万群众的方便就医。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我院位于古新县道、克榆高速公路横穿境内而过,交通运输业比较便利,相应交通外伤病人较多,安置CT能解决当地人民群众辗转转院检查CT的现状,能为病人提供方便、快捷的诊疗手段,为了解决当地人民群众辗转转院检查CT的现状,为了能为病人提供方便、快捷的诊疗手段,全新引进双排16层螺旋CT系统一套,用于临床开展工作十分必要。

第三章

综合评价

一、社会效益

我院东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213公里,东南距戈壁名城石河子市78公里,西北距石油名城克拉玛依市110公里,西南距奎屯120公里。是下野地垦区的医疗服务中心,医疗业务辐射下野地片区。

安置CT,将极大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减少病人检查CT所产生的不必要费用,同时能拓宽医疗服务范围,进一步完善医院的功能,增强医疗辐射力,使我院成为全垦区医疗保健园地。

安置CT,能确保我院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力地推动121团医院乃至全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经济效益分析

121团医院是兵团首家引进CT的团场医院,属综合性非营利性二级甲等医院,其主要职能是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保健健康服务,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降低人民群众的就医费用,发展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技能才是121团医院发展的目标,努力建设成为一所医院发展、职工满意、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综合性医院。

一、购买16排螺旋CT的原因

医院骨伤科是我院重点建设科室,在本地区独树一帜,康复科是湖南省重点建设的中医特色专科,上述科室为本地区的骨伤及颈、腰椎间盘病变、脑中风等广大患者提供了健康保证。也为该病在临床治疗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医院现有300mA和500mAX线光机,机体老化,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而CT机是上述病种的主要检查手段,所以CT是上述科室发展必备设备。

二、申请购买该类设备的技术考虑 16排螺旋CT具备表面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多平面容积重建,任意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最小密度投影,三维容积重建,仿真内窥镜,血官造影等多种软件功能,大大提高了诊断率,也是医院发展的需要,故我们申请购买具备以上技术的设备。我们将综合考虑设备的性能、价格、售后服务及厂家实力与信誉,选择相应的系统。

三、该设备的预期使用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医院现有病床150张,每天检查人数近17人次,按国有关规定,预期使用10年,在其正常使用期内可为近6万名患者提供检查,社会效益显著,购置一台16排螺旋CT,总价值约500多万元,按目前的收费标准,每做检查一次收费270元计算,年收入可达170万元左右,减去年维修及消耗费用约4年可以收回投入。

四、人员技术配置

在人员配置方面,医院放射科现有高级医技人员1人,中级医技人员3人,初级2名,技术力量处于中上水平,足以保证该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维修方面的准备

经销商保修一年,以后与厂家签订维修合同,由厂方专业工程师负责维修。

六、购置经费

医院自筹资金100万元,剩余欠款分3年分期付清,主要配套设施已具备,购置的设备按我们的经济效益预测具有偿还能力。

篇6:医院托管论证报告

淮安市车桥镇中心卫生院,位于淮安区东南30公里,辖区人口6.5万,辐射周边八个乡镇(流均、泾口、博里、仇桥、朱桥、溪河、施河、车桥)近40万人。现址位于车桥镇涧北东街东130号,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面积7600平方米,核定床位120张,实际开放床位157张。设有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五官科、口腔科、中医科、康复科、微创科等15个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拥有齐全的常规检查设备外,还配有西门子双排螺旋CT机、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化学发光仪、500毫安DR—X光摇控胃肠一体机、全自动呼吸机、多功能麻醉机、病理切片机、电子胃镜、进口彩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护仪等国内外先进的高精尖设备。

全院现有职工192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23人,目前能熟练开展食管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结肠癌根治术、乳癌根治术、脾脏切除术、甲状腺肿块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子宫肌瘤及卵巢囊肿切除术、四肢骨折手术、腹腔镜手术等各类大中型手术。年门诊量达20万人次,住院7500人次,手术1400余例,急诊抢救600例,其中60--70%患者来至周边乡镇,我院服务量每年以8%左右递增,现二孩政策放开,健康中国、健康淮安建设加快,我院服务量的增长幅度也会更大。而我院现有基础设施连目前的医疗服务需要都不能满足,病床床位数严重不足,门诊拥挤、急诊抢救简陋、住院难、手术难矛盾突出。现在的门诊楼早已超出使用年限,院内因占地面积限制无法改造和扩建,既不能承担二级医院的服务功能,也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因此,经多次调研,建议重新建设一个“功能完备、布局规范、流程科学、安全高效、环境温馨、因地制宜”的二级综合性医院,对现有医院实施整体搬迁。

车桥镇离城区较远,交通便利,其特定的地理位置是淮安区渠南片八个乡镇的中心,辐射效力大,具有得天独厚,得水独优的综合区域优势。新院的建设也是迎合国家级重点中心镇建设需要,有利于重点中心镇品位的提高和医疗环境的改善,以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需要,该项目的建设是一个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将对淮安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医院新址拟选择淮流路边,规划总用地150亩,建设规模为500张病床,总建设面积3.3万平方米,其中门诊楼8000平方米、住院楼14000平方米、医技科室5000平方米,急诊抢救系统2000平方米、防保楼1000平方米、保障系统3000平方米,预计建设资金2亿元。职工发展为360人,年门诊量能接纳50万人次,住院2万人次,急诊抢救3000人次,成为淮安区渠南片医疗服务中心。整体搬迁后的老院址改造成医养结合中心,既推动社会养老事业发展,更提升国家级重点中心镇品位。

上一篇: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帮助委托协议下一篇:于努力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