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道路论文

2024-05-08

中国革命道路论文(共6篇)

篇1:中国革命道路论文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P126-132有何历史启示?

2、遵义会议的转折作用与历史意义与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P136/P1372、中共早期连续发生的几次“左”倾错误及其原因分析。

基本史实:

四、八一南昌起义

1、时间:1927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

2、领导: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3、结果:一部转移到广东海陆丰地区,一部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

4、意义:南昌起义是中共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它在中共党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

五、革命摇篮井冈山

1、创立的直接原因: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湖南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失败,转军井冈山。

2、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毛泽东

3、地位: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4、创立意义:是中共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5、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毛泽东与朱德,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六、红军的长征(1934—1936 年)、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实行战略转移、经过(1)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和主要事件: 1934年10月从江西福建交界处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占遵义-四渡赤水(体现了毛泽东的指挥才能)-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

一、红

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是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意义: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传奇性故事传遍国内外,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红军长征给后人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精神等。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有何历史启示?

(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实践上)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和土地革命。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1)在革命的危急关头,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

时政治局常委会决定了三件大事:准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召集中央会议。同年8月7日,召开了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八七会议使中共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2)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这是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9月9秋收起义受挫,开始了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实践上)

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理论上)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五)随着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六)启示:这些事实说明: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开展

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积存。

1.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简单版)

(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三)中共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四)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1、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土地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第一,主要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现状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经验不足。没有结合实际情况。理论素质不高。理解不深。)

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

第三,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地清理。

第四,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党内出现只注重书本知识,不注重实际的教条主义,只注重感性知识而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影响党的思想、路线和政策。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土地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这些错误的发生,主要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而产生的。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强调,为了纠正错误,必须端正思想路线,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总结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毛泽东早就提出,要注重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中共中央用很大的精力,去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批判了大给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1936年12月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著作,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1937年夏,毛泽东写了《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龙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判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

4.遵义会议的转折作用和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转折作用:(1)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机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1)遵义会议的转折作用:

①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走向成熟的标志。②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我党历史上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结束了错误路线,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路线

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中共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这些保存下来的力量,是党和红军的极为宝贵的精华。中共正是依靠这支队伍作基干,使革命力量逐步恢复,发展,壮大,直到取得全国的胜利。

长征胜利的政治意义

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

4、通过长征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5、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

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利。

篇2:中国革命道路论文

一、单项选择题

1. 1928年12月在东北宣布“改易旗帜”、归顺南京国民政府的是()。

A.张作霖

B.冯玉祥

C.张学良

D.冯国璋

2.经过新老军阀的系列混战,近代中国再度在形式上建立统一的中央政权是在()。

A.1927年7.15政变

B.宁汉合流

C.9.18事变

D.东北易帜 3.1928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

A.地主阶级政权 B.官僚资产阶级政权

C.资产阶级政权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4.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喊出一句著名的口号()。

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B.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C.兵民是胜利之本D.没收一切土地

5.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方针的()。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6.中共八七会议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确定的方针是()。A 推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B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C 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D 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7.国民革命失败后,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的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8.1927年9月爆发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领导者是()。

A.周恩来 B.毛泽东C.彭德怀

D.邓小平

9.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开辟的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是()。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C.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D.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10.在国民革命失败后点燃“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的是()。

A.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B.湘鄂西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C.鄂豫皖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D.左右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1.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土地法是()。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2.1929年,毛泽东主持制定了“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的()。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3.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存在的“左”倾错误是中国革命受到严重挫折,它是()。

A.瞿秋白的“左”倾盲动错误

B.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C.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D王明“新投降主义”

14.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开始实施战略大转移的万里长征是在()。

A.1934年1月

B.1934年10月 C.1935年1月

D.1935年10月 15.标志着毛泽东领导地位得以确立的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A.瓦窑堡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六大”

D.七大

16.在1931年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是()。A.毛泽东

B.周恩来C.张国焘

D.王稼祥

17.1931年11月,在“国际路线”的旗号下,召开的批评和指责毛泽东正确主张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C.赣南会议

D.遵义会议 18.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上集中全力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政治和军事问题

B.思想和作风问题 C.军事和组织问题

D.政治和组织问题 19.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张闻天

20.下列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的是()。

A.瓦窑堡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六大”

D.晋绥干部会议 21.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由于它()。

A.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在军事上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在生死关头妥协地处理了党内当时最主要的问题

D.保证了长征转移的胜利

22遵义会议后代替博古对党负总责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王稼祥

D.张闻天23.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达到成熟是在()。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4.临时中央政治局迁到中央根据地后,全面推行“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福建开展的运动是()。

A.肃反运动

B.反对 “ 邓、毛、谢、古”的斗争 C.整风运动

D.反对“罗明路线 ”的斗争

2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

A.政治协商制度

B.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代表议会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6.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

A.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 B.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人民的土地所有制 C.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D.变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7.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都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这两次错误路线产生的根源在于()。

A.共产国际错误指导

B.错误领导人排挤毛泽东

C.中共处于幼年时期,理论思想尚不成熟

D.国民党分化破坏活动 28.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是()。

A.中共五大

B.遵义会议 C.“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

D.八七会议

29.1931 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

A.江西省吉安 C.江西省兴国

B.江西省瑞金

D.陕西省延安

30.关于“赣南会议”的说法 , 不正确的说法是()。

A.就是 1931 年 11 月中央苏区党组织第一次代表大会

B.对中央根据地的工作进行了多方面的批评和指责 , 矛头直指毛泽东

C.毛泽东的许多正确主张, 被指责为“狭隘的经验论”、“富农路线”、“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 D.保留了毛泽东在中央根据地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实际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论”,确立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的文章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反对本本主义》

D.《井冈山的斗争》

2.下列关于“八七”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会议避免了“左”的错误

C.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D.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 3.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

A.周恩来

B.朱德

C.叶挺 D.刘伯承

E.贺龙

F.毛泽东

4.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开始了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

C.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5.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发动的三大著名起义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6.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危急时刻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队伍的有()。

A.徐特立

B.郭沫若C.贺龙

D.彭德怀

7.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著作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8.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内容是()。

A.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C.统一战线

D.农村根据地建设

9.在1930年到1931年的三次反“围剿”中,毛泽东领导红军采取的有效军事战术是()。

A.诱敌深入

B.避敌主力、打其虚弱C.消极防御

D.全面出击、步步为营 10.在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毛泽东制定的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是()。

A.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

B.联合中农,限制富农 C.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D.消灭地主阶级

11.在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先后在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取得统治地位的“左”倾错误包括()。

A.“左”倾盲动主义

B.“左”倾冒险主义 C.“左”倾经验主义

D.“左”倾教条主义

12.1933年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全面推行后,在江西遭受到严厉批判的是()。

A.邓小平

B.毛泽覃C.谢唯俊

D.古

13.1935年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成立的全权负责红军军事行动的新三人团的成员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C.张闻天

D.王稼祥

14.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是()。

A.红一方面军

B.红二方面军C.红十五军团

D.红四方面军 15.左翼文化运动的代表作有()。A.《子夜》 B.《义勇军进行曲》

C.《茶馆》 D.《生活周刊》

16.土地革命中采用的正确的土地分配方法有()。

A.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

B.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C.地主不分田

D.富农分坏田

17.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必须回答的两个问题是()。

A.敢不敢坚持革命

B.怎样坚持革命

C.是否继续服从共产国际的领导

D.是否坚持维护革命统一战线 18.广州起义的中共领导人有()。

A.张太雷

B.张闻天

C.叶挺

D.叶剑英

19.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产生的共同原因是()。A.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B.中国共产党不够成熟,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 C.主观主义

D.对革命急于求成

20.1930年5月,毛泽东撰写的《反对本本主义》,提出了下列重要思想()。

A.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B.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C.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D.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情况

三、论述题 结合史实,谈你如何理解长征和长征精神?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0 CDDAA CABAA 11-20 ABCBB ACCAB 21-30 BDBDB DCDBD

二、多项选择题

1-5 BD ACD ABCDE ABD ABC;11-15 ABD ABCD ABD ABD ABD;

三、论述题(略)

;6

篇3:中国革命道路论文

一、目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的宏观经济受凯恩斯主义影响,已遇问题就是三驾马车(四驾马车)的分析,而目前调控的确遇到困难,市道陷入低迷,并淼无结束迹象。我们试着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不总是从需求侧去求解,一来宏观问题是国家层面的问题,企业不好左右。二来我们的确也应该发现自身的问题。从供应侧考虑,当然减税问题我们也不考虑,那也是国家的事。我们说效率问题,说创新问题,说管理革命。我们试着用宏观的情况分析微观问题。生产要素无非就是劳动,资本和效率问题。资本供应,我国2014 年11月份M2 已突破136 万亿元。是GDP的两倍多。用比美国还要多的货币供应创造的GDP只有其52%。单位GDP消耗能源是美国的3.3 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 倍(2013 年数据)。劳动效率,人均GDP7000 美元,我们的企业拿出这样的成绩,却念叨国家政策不好。市场没有,而现实是2014 年全国出境游人数1.16 亿,境外消费额1650 亿美元。钱有的是,为什么实体经济喊没钱呢?货币发放的结构有问题,都放到国有企业,和虚拟经济上了,可是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盲目投资,奇高的负债率,2014 年国资委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中小企业负债率平均值是65%,而较差值是90%,可见不达标准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负债率会更高。企业财务不透明,管理不规范,加之目前的大环境,那个银行也不可能放贷的。再说人,人有的是,2015 年又有770 万大学生毕业要求工作,学得了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和先进的工业技术而我们企业一味的说人才结构不合理,我们短缺技能型人才。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就是我们没有跟上社会的进步,如果我们总是乐意和农民工打交道,企业抱着上世纪的技术和装备不放,明显是社会进步了,我们落后于时代了。能源有的是,我们的石油50%以上要靠进口,国家千辛万苦给我们进来了,我们却比别人浪费了一倍多,搞得满国家的雾霾,没有一个干净的河流。问题就是出在供应侧,出在效率上,出在创新上。也就是出在企业家精神上,只有企业家精神可以挽救经济。

制造业中尤其是重化工业产品价格的回升在目前政策性、周期性、结构性三期叠加的金融危机时期,要靠需求拉动不太可能。房地产价格的滑坡。汽车工业的大量库存。人力资源红利的消失。说明城市化进程已经减慢。难以出现轰轰烈烈排队抢购的胜景。重工业化走向衰退期。供给端去产能扭扭捏捏。不能实现产能的有效收缩。而把希望寄于国家降息降准效果也不会很大。更不能希望国家大量的货币投放。截至2014 年底我国实体经济的杠杆率是217.3%。非金融企业债务总额94.93 万亿。占GDP的比重为149.1%。截至2015 年9 月份,我国M2 总额135.98 亿已经是GDP的2.3 倍。而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比例一般是1 以下。货币供应的增加边际效应越来越小,投入会徒增风险,反而降低去产能化,把能解决的问题拖久,不利长远。量宽与否是经济问题我们可以不予讨论,但是有一点我们要注意到只能说是我们运行率慢,再放也不管用。李克强总理的盘活存量,用活增量,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一方面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居民存款和投资又无多选择,资本证券化程度低,的确急需解决;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不是金融机构的问题更多是企业本身。大量的流动性沉淀在低效的企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传到不畅,产能过剩,投资机会稀缺是现实问题。

企业家迷茫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的增长,投资什么也盈利的情况不见了。成本边际越来越薄,市场变得血淋淋的。原来我们熟悉的盈利模式不见了,就是连我们熟悉的消费者也变了。然而为什么有的企业还在不断壮大,市场经济有铁的法则,就是机会均等。究其原因是我们出了问题。也是我们一直不愿意承认的或是没有认识到的问题,是企业家精神出了问题。而恰恰是根本的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毁掉我们的制造业,中国36 年来的发展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学教育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普惠教育,大批的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劳动者储备大军已取代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本质变化。国家号召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我们的企业家却苦于招工难。市场上不再需要房子;不再需要那么多的煤炭;不再需要那么多的钢材。可我们还再拼命地供应,做着市场不要的劳动,把本就有限的资金大量用库存的形式沉淀起来,大喊需求不足。而当国人到隔壁国家去暴买马桶盖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不是需求不足而是有效的供应不足,抑或是我们根本就没有跟上市场的变化呢?。一味的投资规模来做大,不想着投资研发和革新来做强。产品结构出了问题,我们为什么不想一想我们的企业家没有跟上呢,经济热的时候泥沙俱下,谁都可以挣口饭吃。危机来了,就知道谁在裸奔了。战略上一味地追求规模,只想做大就没想做专业。短债长投,甚至把净营运资本搞成负数。战术上基础管理欠账太多,甚至把抢占资源,占有资金当成管理,全要素提高效率无从谈起,没把精力放在素洛余值的增加上。管理按亨利·法约尔说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恰恰就是这一点我们依然有很大的努力空间。2014 年国务院国资委颁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全国国有企业总资产周转率(次)平均值是0.5 也就是要两年周转一次;而库存周转率(次)是4.5,也就是81 天周转一次。管理的目的就是合理调度有限的资源亦即总资产以及人力资源,信息等表外资源进行再生产过程,以为客户创造价值并获得应有的利润。再生产过程既然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企业中不参加再生产循环的要素就是多余的。多余的资产就是浪费,比如闲置的生产线,过期的备件以及原料库存,不合格的产成品。放在资产负债表的左边,不是流动资产就是固定资产,恰恰是企业家往往看不到的巨大浪费。比如过期的备件以及原料库存,不合格的产成品定义为流动资产就是比较易变现的资产,实际变现也就是一点残值了。多余的人员就是冗员,法约尔说“每个人都有一个位置,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就是说要一个萝卜一个坑,萝卜要在萝卜的坑里。我们的企业由于数年来的野蛮式增长,人员红利,靠机会,靠资源获取利润的惯性。加之我们又是一个尚仁尚义的社会文化,使得我们多年来忽略了对人力资源的成本考虑,很容易使两个萝卜一个坑甚至多个萝卜一个坑。萝卜坑里种的不是萝卜的问题就更严重了。多是由于任人惟亲,以及对岗位的不了解和领导干部的愚昧无知。家族企业老一辈创业者行将退下来,企业制度化建设尚不完善,出于交接班的过度期考虑或多或少会影响企业发展的需要,难免出现家雀当成八哥养,粘土砖当成耐火砖用的怪相。前者是运行效率低下的客观因素,但是后者作为运行效率低下的主观因素更多一些。

孙子曰:“兵者,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大多数学者理解是“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乎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可不进行认真研究的”。如果运用到企业管理我们的确可以这样理解,生死之地就是我们面临的客观环境,存亡之道就是我们自己要确立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主观处理办法,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说处理任何事情特别是管理决策一定要关注主客观两方面的情况,然而这的确是我们一直以来没有做好的问题,静态看问题后我们更要动态的看问题,解决了分母大的问题,只是盘活了死的。关键的也是能永保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是用快活的。企业从股东那里获得资本,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就是为了从市场购得装备,土地,原辅材料,技术,并雇佣员工,从而进行生产以获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出售产成品或提供服务换取货币,用货币进行下一个再生产的循环。由于生产循环的连续性就会形成预付账款,存货,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发出商品,应收账款,货币资金等形式的资产存在。压缩循环中诸环节的数量和时间就是管理要研究的问题,是存亡之道。

二、企业走出困境的选择是管理革命

首先由于产品升级换代而闲置下来的生产线,以及与现实生产经营不相应的辅助设施,备品备件,原辅材料,必须进行充分的论证有无存在必要,有无升级可能,当期有无启用可能。如没有立即变现。当然有可能没有提取减值准备,势必会给当期造成损益的影响甚至是大额亏损。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变现一来可以获得一定的现金流支持运营,二来不要说困难的时期,就是企业上升期大量的闲置资产也是经营者没有搞好经营,是对于股东的犯罪。关于正常生产中的备件和材料库存问题一定要按精益制造的原则去安排。产品库存一定要努力争取零库存,这个环节是最不增值的环节。日本的稻盛和夫把阿米巴经营运用的驾轻就熟,西方企业资源计划ERP从上世纪90 年代兴起已经为制造业带来划时代的进步,而我们的企业还在为应用无人值守的地磅进行论证。正如陈启申教授所说一个制造业企业,至今还没有产品结构和物料清单(BOM)的概念,不知道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s requirements planning,MRP),就意味着在信息化管理进程上落后近50 年。大部分企业现代化管理基本说不上。企业内部信息集成根本没有起步,仅有的一点电算化就是省了几把算盘。供、销、存人工录入,仅是数字的罗列,根本没有对于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分析更谈不上利用。这就是我们的现状,要克服就要革命,就要补上这一课。关于应收账款管理,不能局限于人工管理,努力搞好信息集成,不要仅仅寄希望于客户忠诚,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不具备西方国家工业文明的软实力。现时期ERP管理系统的应用有很大努力空间,ERP的内涵是“采用最新信息技术(IT),打破企业的四面墙,把信息集成的范围从企业内部扩大到企业的上下游,管理整个供需链,实现供需链制造”。这就需要我们敢于自我管理革命,以增值共赢的原则优化管理流程,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消灭一切不增值的因素。

企业一切问题皆有人解决,一切问题皆发于人。首先是企业家队伍的问题,目前的企业家大部分是40 后到60 后,经过文化大革命和计划经济。有一定比例的人没有系统的学习企业管理,经验管理居多,根本谈不上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习惯于看现象本身,做事只凭感觉。认为管理就是管人、管事、管物。这已经成为了很多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通病。尽管有些企业表面看上去也十分重视数字的管理,建立了流程制度,编制了若干报表,但是所有的这些活动仅仅流于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记录,并没有专门的人员对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类、分析汇总,更不用说用于改善企业的种种管理不善了”。容易跟一些本不该跟的风,地方领导就像追星族,那里有工地到那里指导工作,上完了项目你运行怎么样他不管了。企业家像明星,领导喜欢什么项目就搞什么项目,一个五线城市也要搞机器人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更可悲的是没有看到危机就是眼下。要懂得放弃,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班子中不称职的老一辈要退下来。我们面临企业升级的难题,搞不好就会影响中国制造业的革命,改革开放后我们搞制造业的为中国富起来立了功,更要为中国强起来搞管理革命。德国搞工业4.0 的双领先战略:“领先供应商战略”和“领先市场战略”;美国提出基于工业大数据的AMP2.0(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我们国家也于2015 年5 月8 日,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也要搞我们的2.0。我们同时应该搞我们的企业家进步计划。企业家素质的根本性提升关乎企业是否能够度过难关更关乎中国制造业为下一步的大发展奠定基础。企业管理就是革命,是企业家自我革命。接下来就是劳动力资源的工作,处理不好就不是一点薪水的问题。关于人力资源问题的劳动工资问题,劳保福利,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等我们在此不予涉及。仅谈必须建立全员的岗位责任制,认真做好岗位分析,必要时邀请专家进行诊断定岗定责。对于非生产性岗位必须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岗位除企业后勤部门的人员外多属于管理岗位,是企业生存的关键,也是企业家自我革命的关键。不得任人唯亲,幼稚无知,把粘土砖放到耐火砖的位置上,真正运行起来粘土砖自己毁掉的同时毁掉一台锅炉。要保持一定的流动率,确保活力和知识更新跟的上形势需要。关于操作工人一是数量把握,二是质量把握。人力资源的素质好坏是企业的软实力,国家的大学教育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优质人力资源,2016 年要有770 万大学生毕业,把大量的学生用起来是企业家的责任也是水平问题。只有我们的企业家把社会上的大学生真正用起来了我们的制造业就有希望了。

创新问题,国家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列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中心位置,理论、制度、科技、文化都要创新。企业突出要抓好制度、技术、文化创新,尤为重要抓好技术创新。国家已经提出供给端的改革,我们这里不研究供给学派的减税政策,着重讲供给端的自身建设的课题,也就是制造业企业自身的问题,就是我们的供给不合理问题,却每年要花费大量外汇进口汽车用的钢材和钢丝绳用钢;每年进口芯片要花掉2000 亿美金,占国际贸易量的一半还多,比进口石油的花销还要大,等等不一而足。研发投入必须在成本中占一定比例,研发不仅是强身更是活命。

装备进步,是破解制造业升级的基础,不要说 《中国制造2025》的需要,仅就目前装备水平所应承担的历史担当就不适应要求,虽然我们的大型企业石油、造船、石化、钢铁以及军工已经拥有了比较跟上时代的应用装备,但毋庸讳言,大部分装备制造成果,主要是通过消化吸收或模仿国外先进技术而取得,鲜见自主研发创新,并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我们必须奋起直追,加快自身技术升级的步伐,凭过硬的技术和实力赶上。装备应用更要跟上,目前我们的企业家乐于雇佣技工甚至是农民工,而吵吵闹闹说,大学生不好用。其根本原因是装备水平和工艺水平还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只能说是人才供应走在了需求的前面。

企业求人不如求己,只有我们自己有一个坚强的体魄,有一个要强的灵魂——企业家精神。一步一步的跟上时代的发展,充分认识,不是市场需求不足,而是我们供应不对;不是货币供应紧缩,而是我们没有用对;不是出口不行,是我们产品不过硬;供应侧也不要仅仅寄希望于国家减税,更要把眼光盯在自身上,这是根本,是我们唯一应努力的地方。也要认识到,国家从需求侧还是从供应侧调控都要一个过程,要时间,更要宏观层面和战略层面的多方兼顾。只有坚持把存量的文章做好,把内涵的课补上。才能安然度过经济的严冬。不要有幻想,更不能一味的等待和抱怨,正如基辛格博士研究中国文化时说的一样,“人可以认识自然和世界,却不能完全主宰,最佳结果是与之融为一体”(6)。市场经济就是一个强者恒强的经济,弱者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患者,就是躺在人参上也枉然。坚持下去的永远是强者。制造业的强弱关乎国家的强弱,企业家的兴起关乎制造业的兴起。一个极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群体的崛起之时,就是中国制造业崛起之日。

参考文献

[1]郎咸平.拯救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理论实践案例.人民东方出版社,2013

[2]陈启申.ERP-从企业集成起步.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3]史永翔.不懂财务就当不好总经理.北京联合出版社,2014

篇4:革命与法治:中国道路的理解

1.革命的双重意义及其与法治的张力

革命一方面意味着摧毁既成的法则,意味着对过去的否定和对秩序的破坏。因此革命总是与不可驯服的暴力联系在一起。革命代表着一种秩序之外的源初力量,代表着一种外在的毁灭和死亡,代表了一种不可预期的恣意,由此革命也往往与人治传统联系在一起。而另一方面,革命意味着创始和开端,甚至在虚无中创生,革命意味着对未来的创造和新秩序的诞生,以至于革命被比喻为“接生婆”,革命的暴力带来的灾难被比喻为新生的阵痛。

但是,无论在哪一种意义上,革命与法治之间都存在着持久的张力。法治不仅要驯服暴力,而且要否定虚无。如果说革命代表了生死转换的一刻,法治则代表了既排除开始创生,也排除死亡结束之间这个时段上的相对成熟的生命状态。因此,法治所说的“法”并不是人为创造并人为废止的实定法,而是包含永恒不变的普遍自然法在内的各种原则、理念、信念、传统和习惯等一系列维持秩序的规则体系。法治就代表着一个自我生成的完整秩序,革命在法治之外,恰恰是法治要否定的毁灭性力量。

2.法治:古代与现代

然而,“法治”这个概念本身包含着内在的张力,一方面法治意味着一套永恒正义规则的统治,这个永恒正义的原则在西方古典传统中就是自然法,在中国古典传统中就是天道。可另一方面,现代意义上法治必须通过一套形式化的法律规范体系展现出来,法必须在实定法意义上展现出来,由此产生了凯尔森在“基本规范”上面临的难题,基本规范究竟是自然法规范还是实定法规范。正因为如此,在法律规范体系中宪法就被置于特殊的地位上。法治就是以宪法作为最高权威的统治。

然而,无论主张宪法作为“高级法”或现代自然法的表达,或者主张制宪者乃是“半神的人”,美国宪法理论家们对美国宪法中自然法要素的辩护,恰恰展现了现代法治理论的根本困难:法治的最高权威实际上来源于一个超越于法治甚至在法治之外的更高秩序或权威。

但是,这个“绝对宪法”是什么东西呢?这种“绝对宪法”已经不再是古典意义上的永恒不变的自然法,而恰恰是来自于一场特别的革命。这个革命就是现代意义上的革命,就是一种创生新生命的活动,就是诞生主权者的革命。革命、主权者与宪法构成了三位一体的现代结构,法治的目标是消灭革命,但矛盾的是法治本身起源于革命。

3.革命与法治的辩证法

现代法治的这种难题就体现在西方启蒙思想家对法治的建构过程中。霍布斯关于利维坦的思考试图从根本上终结暴力,暴力的运用在其视野中就是“人对人是狼的自然状态”或“战争状态”,法治意味着通过订立社会契约把人从自然状态的暴力中拯救出来,从而使人类进入到公民社会或文明社会的法治状态中。这其实是西方启蒙思想家的普遍构想。不幸的是,法治中包含了堕落的因子。凡人造的东西必然包含了腐朽,而霍布斯的理想却在于创造出人造的但不朽的利维坦。这种堕落因子在社会理论中被阐述为一套理性化、程式化导致的“铁牢笼”统治,而在政治理论中则是普遍面临的“恶法”作为最高权威导致的现代专制或暴政,二者都可以看作是“法制”秩序,都属于“依法而治”的“刀制”。因此,彻底根除暴力的利维坦想象却同时具备了“铁牢笼”和专制的堕落因子,自由主义的奠基人霍布斯也因此常常被看作是自由主义的敌人。

当法治包含了堕落因子促使法治走向堕落时,如何把人从“铁牢笼”或“恶法”统治中拯救出来,恢复其自由呢?暴力就成为唯一的选项,因为暴力的使用恰恰是人的自由本身,由此构成了一项天赋人权。人不是天使,只能“以野心对抗野心”,通过暴力而重返自然状态恰恰是人类对抗暴政的有效途径。暴力与其说是法治克服的对象,不如说是对法治堕落的拯救。只不过,这个时候暴力的运用变成了一项正当性的概念描述:这就是洛克所肯定的反抗权,卢梭对这种集体的反抗予以高度赞美,而人民集体聚会的欢呼则被一些人看作是人民主权的真实体现。反抗权和革命就是对暴力的正当化利用。

启蒙思想家本来试图用法治来根除暴力,然而却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美化了暴力,这种对暴力的赞美就体现在革命这个概念中,就体现在对独立革命、法国大革命的肯定中。由此构成了革命与法治辩证法:革命既终结旧的法律秩序,又缔造新的法律秩序,革命乃是法治秩序的守护神,时刻准备拯救法治秩序。法治既终结暴力,但又以权利的名义将暴力正当化,将暴力上升为反抗权,从而奠定了革命的正当性。对于法治秩序而言,“告别革命”与其说是意味着拯救,不如说是法治堕落的开始。

4.法治:一种特殊的人治

法治难题的根本就在于我们所说的“法”已彻底变成了一套世俗法,而不具有任何神圣性。法治仅仅意味着人具有为自己立法的特权,这恰恰是人的自由所在。从世俗法的意义上,法治从根本上肯定的其实依然是人治,是人自己统治自己,人为自己立法。个体人权概念由此上升为人民主权概念。人的自由和人的自我治理(self-government)成为人民主权的基础,而人民主权构成了法治的政治根基,这才真正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宪法的法理基础。

宪法之所以称为最高的法律就在于它是人民的主权意志的表达。法治完全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权力展现方式或治理方式,是主权者采取一种隐蔽的、迂回的、节省的治理方式。同样,革命也是人民主权的一种展现方式,甚至治理方式,因为革命不仅是一种摧毁行为,而且也是一种奠基、创设和更新的行为,是一种展现为否定的自我肯定行为,即一种熊彼特所谓的“创造性毁灭”过程。

革命和法治不过是人的两种自由展现方式,甚至是两种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自我治理方式,这种不同的治理方式应对不同的历史处境中的不同问题,往往处于循环状态之中。我们甚至可以说,恰恰是革命与法治、人民主权与宪法的矛盾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二者的张力恰恰需要在历史发展脉络中加以舒缓。

法治吸纳革命:美国模式的解读

1.美国法治模式

美国往往被看作是法治的理想模式,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普遍流行的对“美国宪法稳定性”的赞赏之上,由此美国宪法或法治被看作是对美国革命的“反革命”而备受青睐。然而,“反革命”不过是表象,不是所有的“反革命”都创设美国式的法治模式。在一种更为深远的观点看来,在美国,也许只有在美国,才把国家真正奠基在其宪法上,美国宪法就构成了美国的“绝对宪法”。

如果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是先有国家然后才制定国家宪法,或者说拥有一个“绝对宪法”,在此前提下才制定国家宪法,那么美国恰恰是通过1787年宪法创造的,宪法由此构成了美国的国家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这种法治的理想就展现在联邦党人信奉的建立“山巅之城”的宗教使命中。

2.马歇尔的政治宣言:法治原则的确立

正是从法治的理想出发,美国宪法的制定者不仅通过宪法来分割权力并通过相互制约来实现平衡,更重要的是试图彻底根绝党争,因为党争被看作是引发冲突、暴力和战争的根源,美国宪法也被看作是用法治来根除革命的理想典范。然而,在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之后,美国政治立刻陷入到党争的政治局面中。1800年选举中杰斐逊获胜不仅使政党轮流似乎成为现实,更重要的是杰斐逊坚持人民主权的至上,主张“地球的用益权属于生者”,由此人民有“不断革命”的自由,具体而言,每过19年就可以废除宪法,制定新的宪法。由此,杰斐逊提出修改美国宪法,包括废除法官的终身制等等。1800年对于美国宪政体制而言构成了“二次革命”,它实际上重新诉诸《独立宣言》的革命立场,以“独立宣言”的自由人权的革命原则来否定1787年宪法,进而主张建立符合革命原则的新宪法。

1800年“二次革命”直接引发了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在今天的教课书中,这个案件被看作是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起源,由此确立了联邦最高法院在宪法解释问题上的最高权威,由此构成了今天美国宪法中的“司法主权”现象。然而,就马歇尔的判决书而言,违宪审查不过是一系列政治原则的副产品,这份判决书的真正意义在于它作为一份政治宣言,确立了法治的原则:美国是“一个法治的政府,而不是人治的政府”。而这个法治的核心要素就在于宪法至上,任何政府部门的权力都是有限的,从而形成有限政府的原则。

马歇尔大法官在这份政治宣言中明确宣布美国法治的三项原则:宪法高于国会制定的法律、与宪法冲突的法律无效和由法院来审查与宪法冲突的法律无效。为此他全面阐述了美国革命的政治原则,宪法至上的政治基础就在于公民拥有自然权利并通过社会契约进入法治,宪法的基础就是人民主权,而且人民的主权意志是通过成文宪法这种特殊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换句话说,宪法之所以至高无上就在于宪法乃是凝固了的革命,是用成文法的形式展现革命的结晶。如果联系到联邦党人文集第78篇的观点,宪法乃是人民主权的体现,是由人民制定的,而国会不过是由人民代表构成,人民主权高于人民代表的权力,宪法自然高于国会的法律,与宪法抵触的法律无效。

3.宪法革命:法治吸纳革命

马伯里案在美国宪政史上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确立了司法审查,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项政治宣言,确立了法治的生活方式。可以说,马歇尔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树立起法治的权威,就在于他用法治这种形式吸纳了革命的原则和政治理想。然而,法治要能够吸纳革命原则,宪法必须保持自己的开放性,从而为革命保留空间。由此就形成了“宪法革命”(constitutional revolution)这样一个看似自相矛盾的概念。

如果我们纵观美国宪政的历史,美国至少发生了四次宪法革命。事实上,1787年的美国宪法就是第一次宪法革命,费城制宪会议是对之前《邦联条款》的一次革命,以至于以非法的方式制定美国宪法成为美国宪法史上需要处理的难题。南北内战之后,美国宪法经历了第二次革命,就是内战后宪法第十三、第十四修正案为主的“重建修正案”(The Reconstruction Amendments)。这些修改案把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的共和政体改为民主政体,并用平等原则充实了自由原则,以至这些修改案被看作是构成了美国的“第二部宪法”,而这部宪法的序言实际上是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讲”阐述的革命原则,而这个革命原则直接诉诸独立宣言。美国宪法的第三次革命就是众所周知的罗斯福新政时期的1937年宪政改革,这次革命不仅在美国宪法中确立了新政自由主义的政治原则,更重要的是让最高法院退出了对经济问题的司法审查权。美国宪法的第四次革命就是沃伦法院推动的民权保护运动,尤其是对平等保护的解释大大超出了重建修正案所规定的范围,尤其是把美国宪法中制约联邦政府的《权利法案》的内容吸纳到第十四修正案中用来制约州政府,从而逐渐导致美国“联邦主义的死亡”。

4.法治作为生活方式:神学基础

综观上述美国宪法革命,我们看到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都以自己的方式在不同时期主导并推动了美国宪法的革命。这几次宪法革命都超出了宪法条文中具体的明文规定,以非法的方式否定既存的宪法条款,但维持了宪法秩序的整体稳定。正是面对革命与法治的两难,耶鲁法学院的阿克曼(Bruce Ackerman)教授试图借助“宪政时刻”这个概念,用二元民主理论为这几次宪法革命进行正当性辩护,而这个正当性就在于宪法序言中规定的“我们美国人民”这个人民主权的基本原则。然而,在阿克曼的同事库恩教授(Paul W. Kuhn)看来,美国政治传统的基石不是人民主权的自由主义学说,而是中世纪以来的基督教传统。人民主权与美国宪法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恰如上帝与《圣经》是一个事物的两面。美国人通过宪法才真正结成一个民族,恰如基督徒通过《圣经》形成一个宗教群体。成文宪法在美国获得了崇拜和信守,很大程度上源于这种神学传统。正是在基督教旧约的传统上,主权者人民与宪法文本才获得宗教般的神圣性。而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由于其掌握着解释法律的权力而获得了捍卫道统的司法审查权,他们在美国法治秩序中扮演的角色就相当于教士们在中世纪神权政治秩序中扮演的解释“圣经”的角色。

由此,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宪法的解释就完全不同于普通法法官的解释,而是类似于中世纪的“圣经”解释。如果说普通法法官的解释是从普遍理性原则出发,如同哈耶克所说的那样“发现法律”,发现事物秩序中合理性规则;那么美国最高法院的宪法解释则是不断诉诸主权者的政治意图,无论原旨解释还是文本解释,表面上进行你死我活的争夺,可实际上不过是两种理解主权者意图的不同方法而已。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是名副其实的“政治法院”(波斯纳语)。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政治”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解决意识形态分歧或利益分歧的政治,否则法院就变成了“第二国会”。而按照库恩的观点,最高法院所捍卫的政治乃是确立美国人身份认同和生存意义并由此区分敌人与朋友的政治,其基础乃是政治神学。

由此可见,法治并不是一件可以随时披在身上的轻飘飘的斗篷,选择法治就意味着选择一种生活方式,选择了一种信仰,选择一种文化价值,选择了一个文化认同。我们国内的法治论者实际上把法治看得太轻松,把美国看得太肤浅,把法狭隘地理解为成文法规则,以为修改一下法律条文,搞搞三权分立、宪法司法化就万事大吉了。美国这种以法治吸纳革命的生活模式实际上有着深刻的宗教背景,尽管美国到处推广其价值观,但在美国人的内心深处,这种模式并不能在美国之外被复制,这恰恰构成了“美国例外论”主张的一部分。

革命吸纳法治:中国道路的理解

1.人治作为民治

中国往往被看作是人治传统的典范。在欧洲绝对主义国家时代,中国君主的开明专制以及文人集团的道德教化曾经是西方思想家羡慕和景仰的典范。然而,随着西方现代文明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其普适性,中国的人治传统作为西方文明的“他者”被建构为专制主义的典范。中国的政治传统确实是人治传统,但关键在于理解这里所谓的“人”是什么,恰如理解西方“法治”传统中的“法”是什么一样。

古典人治传统中的“人”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君”,其另一个概念就是“天子”或“帝王”,另一部分主要是儒家文人集团。无论是“天子”还是“帝王”,其基本含义就在于上天的代理人或化身,听从上天的声音。而上天的声音又主要来自平民百姓。由此“人治”就是听从民意而治,“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而儒家文人集团往往就是民意的解读者,对君主的权力构成了巨大的制约,形成了钱穆所谓君权—相权相互制约的政制结构,由此在上天(民)、天子、文官集团和民(天)之间的相互循环制约体系,这样一个人治传统实际上建立了一个“民情天意基础上的君主国”或“人民帝国”。人治的根本就在于为民而治,实际上就是林肯强调的“民治”。

2.革命的常规化:革命吸纳法治

这套政制模式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礼法传统”,中国的人治传统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君权神授的绝对主义君主国的人治传统,这里所说的“治”不是单纯的统治,或者韦伯所谓的“权利支配”,而是一个道德教化与模范行为的引导,因此我们的人治传统被称之为“德治”、“礼治”,这恰恰是不同于西方人治传统的地方。在这样的传统中,革命被赋予了天然的正当性。一个不听从天意或民意的君主就不再是一个合法的君主,而是变成了独夫民贼,这就是“汤武革命”的含义所在。造反、起义和革命统统被吸纳进这样的礼法传统的结构框架之中,构成了礼法秩序的内在组成部分,甚至是保证礼法秩序的重要手段,以至于一部中国古代史很容易被看作是一部不断造反的历史。

因此,无论是汉儒对天道和天人合一的强调,还是宋儒对“新民”的强调,都把革命和祛除贪欲私弊看作是礼法秩序的基础。可以说,中国的人治传统恰恰把革命作为秩序的基础,把矛盾、运动、变化视为秩序的基础,而礼法的稳定性反而是暂时的,礼法秩序的重要意义在于确保革命的目标:符合天道和天理。对君主的教育、保持儒家精英阶层的道德修养就成为礼法秩序关注的重点,品德的教育和保持本身就是日常化的革命力量,礼法秩序也是对革命的保证,而礼法秩序失效后则需要诉诸“汤武革命”的拯救。这实际上是一种以革命来吸纳法治的模式,礼法秩序不过是日常革命的保证,是革命的常规化。

3.革命法治:现代法治秩序形成和发展

中国传统中没有西方意义上的革命。西方的革命观念实际上是基督教的产物,从基督教的救赎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过程中,革命才被赋予了终结历史的现代意义。而“汤武革命”中所说的革命不过是造反、改朝换代,不是指向未来的某个目标,而是一种返回和恢复。

然而,由于中国在世界历史的全球政治结构中的被支配地位,“革命”概念在这里具有特别的意义。中国革命面临的任务不是一场简单的历史传统上的改朝换代,而是一场漫长的、全面的革命。革命一方面要摧毁旧秩序,甚至要不断摧毁上次革命的成果,另一方面要全面建设新秩序。革命包含着这种摧毁与建设的双重任务,使得革命在中国的含义更接近于“扬弃”这个概念。革命与法治由此构成了过去一百年来持续的紧张。单纯从法治的角度来批判革命、否定革命,显然没有看到中国革命的性质,这是一场古老文明获得自身尊严和地位的漫长革命,法治的重要性只能随着革命目标的实现而逐渐获得加强。更重要的是,法治往往要以革命的方式来体现,即用革命的方式来捍卫和巩固革命的成果。

一旦确立了革命的目标,革命就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摧毁,更是不断向过去的返回和恢复,而这恰恰又回归到“汤武革命”的中国传统中。中国革命尽管在话语策略上不断趋向于面对未来,可在实践中反而不断趋向于对过去的恢复。比如辛亥革命后的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乃至北伐战争实际上是对民国政府和《临时约法》这些辛亥革命成果的恢复。共产党的土地革命也是对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恢复,而解放战争也是对1945年和平建国方案的恢复。正如毛泽东在新政协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这次会议是“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而同样,1978年以来共产党的制度是对中共八大传统的恢复,1982年宪法也是对1954年宪法的恢复。而1978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更被看作是对清末法制改革的恢复。

返回或恢复实际上是一种积累、建设、维护和肯定,其中对既存秩序规则的返回或恢复就是我们所说的法治。每次恢复都是在新的基础上肯定了革命的成果,这恰恰是法治在中国的重要意义,法治不仅记载并肯定了革命的成果,而且对革命构成了制约,使革命放慢自己的节奏,逐渐从西方意义上的推动实现普遍历史的行动,逐步转向古典传统中的革命理念,即革命既作为一种日常化的手段来锻造现代精英集团的政治意识,而且也作为一种急迫的手段来拯救法治秩序的堕落。事实上,“文化革命”就是试图对计划体制和官僚化可能导致的堕落的一次救治。然而,由于缺乏法治的制约,革命的拯救行动本身陷入了混乱的危机。正是基于这次革命救治行动的教训,1978年以来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过是恢复到了1949年以来的传统,即革命法制或革命法治的传统。

革命法治传统就是一方面在法治秩序的逐渐发展中为革命保留足够的空间,而另一方面又对革命本身的恣意构成了相应的约束,从而使得革命与法治形成内部的互动,使得革命围绕法治进行上下波动,就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一样。法治秩序内在的弹性结构构成了我们经常所说的政法传统,而这种传统也恰恰是古典礼法传统的发展。革命的政治要求可能超出形式主义法治的刚性要求,但不会完全背离法律规则,依然被有效地控制在实质主义法治的弹性范围内。

4.中国道路的政治宣言书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11年1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吴邦国委员长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讲话就是一个关于中国法治发展道路的政治宣言书。该宣言一方面宣告用法治来巩固革命的成果,从而“夯实了立国兴邦、长治久安的法制根基,从制度上、法律上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确保国家一切权力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确保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确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各民族大团结。”而另一方面宣告用法治来遏制革命的冲动,从而宣布从清末法制改革以来以革命为导向的法律移植运动趋于终结,法律真正在本土社会关系中扎根,法治要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正因为如此,对立法经验的总结完全不提大规模移植西方法律,而且强调对实践经验的总结。

如果把这一政治宣告放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背景下看,实际上是改革开放的革命思维发生根本性转向的政治宣言书。它实际上宣告改革开放以来主要照搬西方的改革思路趋于终结,不仅单纯的法律移植运动趋于终结,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领域中反复出现的全盘西化式的改革思维也趋于终结。改革思维开始转向了建设思维,这个改革低调落幕的宣言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建设”思想一脉相承。这场对改革开放30年以来形成的改革思维的扬弃,恰恰要回到1949年以来的全面建设传统上来。

如果把这一政治宣言书放在漫长的中国革命的背景下,实际上是近代百年来革命思维的根本性转向,即从近代西方意义上通往历史终结的革命观转向中国古典革命观。中国革命的目标不是要实现西方人的生活方式,革命理念要从西方的道路上回到中国的道路上,既要变成执政党精英群体保持其先进性的日常政治革命和伦理革命,也要变成鼓励人民当家作主的常规革命,更要给防止革命变质的“汤武革命”保留相应的空间,中国法治发展必须放在这个革命背景下才能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篇5:中国革命道路论文

1、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实质和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斗争的正义性。

2、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新道路的艰辛实践和理论,“左”倾教条主义的表现、根源和危害。

3、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的意义。

4、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

本章提示

注意了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探索中国革命规律的理论创新精神。

重要考点讲解

一、基本概念

1、东北易帜:张学良1928年12月29日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北洋军阀时代结束,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自己的统治

.2、《训政纲领》:1928年颁布的规定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文件。

3、官僚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垄断资本。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4、中间党派的社会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5、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最大的中间党派及其领导人:邓演达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三党)。

6、大革命失败后民族资产阶级的状况:总体上附和了蒋介石政权。

7、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中央紧急会议。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

8、“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在八七会议的发言。

9、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10、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不同的两个特点: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发动湘赣秋收起义。特点:首次使用工农革命军旗帜和名号;首次吸收数量众多的工农参加。

11、大革命失败后的三大起义: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12、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本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13、工农武装割据的三个方面:土地革命为内容、武装斗争为形式、根据地建设为依托。

1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了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15、《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1930年5月发表。主要针对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坚持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16、中央根据的三次反“围剿”作战的胜利:1930年10月至1931年7月,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和朱德等指挥下,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连接了赣南闽西,形成了中央根据地。

17、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的原则性改正: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1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931年11月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19、三次“左”倾错误: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盲动主义错误;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20、赣南会议:1931年11月召开的中央苏区党组织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次会议对取消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根据地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21、反“罗明路线”的斗争:对坚持贯彻毛泽东的路线的福建省党的领导人罗明进行了错误的批判。

22、长征的开始和结束: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中央红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2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两次失败与两次崛起:从大革命的失败到人民军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红军长征的胜利。此后,中国共产党达到政治上的成熟期。

重要考点讲解

二、简答题

1、国民党是怎样实行一党专制的?

(1)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广大人民被置于国民党武装的严密控制和监视之下。

(2)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中统军统),反对共产党,破坏革命运动,绑架或暗杀革命者和异己分子。

(3)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将广大人民被禁锢在保甲制度之内。

(4)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国民党政府主要就是通过这些方法,来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的。

2、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立场和主张是什么?

(1)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三党)1930年8月建立。

由一部分国民革命时期的国民党左派和一些国民革命失败后因为各种原因脱离共产党组织的人士组成。

(2)其立场和主张是

总:一方面不满国民党当局的内外政策;另一方面又错误地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不适合中国国情。希望国共之间另立一个新党,走另一条复兴中国革命的道路。

分:政治上主张进行平民革命,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建立各级平民政权;经济上主张实行土地国有,实现“耕者有其田”。

3、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是什么?

(1)1927年9月9日,以攻打长沙为目标的湘赣起义发动。在攻打长沙遭遇严重挫折后,毛泽东改变原定部署,带领起义部队向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转移。

(2)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10月7日,毛泽东率领部队抵达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具有深远的意义,(1)它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各地的起义武装树立了榜样;(2)它从实践上开辟了一条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深入农村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4、毛泽东怎样分析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

毛泽东1928年10月和11月,写作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科学回答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1)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城乡分立,军阀割据、国家大等)

(2)国民革命的影响。

(3)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两个客观条件。

(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5)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各项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两个主观条件。

5、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什么?

20世纪30年代初期,毛泽东还和邓子恢等其他同志一起规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

阶级路线表述为: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土地分配方法: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6、为什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

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共党内先后出现了“左”倾盲动主义、“左”倾冒险主义和“左”教条主义错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近乎拼命的冲动,始终没有能够从指导思想上得到认真的清理。

(2)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还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王明又时时搬出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来吓唬人,容易使一些干部受到蒙骗。

(3)共产国际的干预以及对王明的全力支持,更使许多人失去了识别和抵制能力。

重要考点讲解

三、论述题

1、国民党政权、统治下的社会经济状况是怎样的?为什么要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统治?

国民党实行独裁专制统治,其统治下的社会状况是

(1)帝国主义控制更紧:国民党政府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建立的,从1927年国民党政府成立到1937年,帝国主义的经济势力在中国得到进一步扩展,并且牢牢地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国民党内蒋介石集团从总体上看是以英美为自己的靠山。

(2)封建地主经济仍占优势。国民党统治时期,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仍然是封建经济。

(3)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官僚资本:是中国的垄断资本,它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这个垄断资本这就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主要靠控制金融、商业投机、垄断工业,挤压排斥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后。

综上所述: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代表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在本质上是与北洋军阀一样的。因此,在当时,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目标。

2、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什么?

内容: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总: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分:

(1)经过激烈的争论,多数人同意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

(2)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后不久,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意义:

(1)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三个挽救,一个转折)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遵义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

(3)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具有自我净化(具有自身纠错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通过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不断地把党及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

3、试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及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1)它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2)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3)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尽管经过长征,革命的力量遭受严重损失,但是,这些保存下来的、经历了千锤百炼的骨干,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

(4)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它向沿途的人民群众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篇6:中国革命道路论文

中国革命的胜利,得益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的正确革命道路。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摸索的一条有益的革命道咱,它对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大的现实启示。

首先,在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不可忽视农村这个重心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80%。“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无论是发展繁荣经济,还是构建和谐社会,都离不开农民,离不开农村。基于农村既是多种矛盾的集中焦点,又是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一个最薄弱的环节,改革就首先从农村突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创造性地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以此为基础,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经济体制的发展对农业主体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农民被有效地组织起来,农业经济发生较大的变化。而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如今取消农业税、发放各种补贴、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中小学免费上学以及农村养老问题、还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等,都体现了我们党对农民问题充分重视。只要我们党始终像民主革命时期那样重视农村、重视农民,就一定能够使农村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国家更加富强。

其次,在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仍然要坚持独立自主。独立自主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一贯立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的一个重大成果。只要我们党始终像民主革命时期那样,坚持独立自主,就一定能够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上一篇:小学2013年度防汛救援应急预案下一篇:常德市人民政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