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心得体会

2024-05-07

学习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心得体会(通用5篇)

篇1:学习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心得体会

学习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心得 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 14 日上午在江苏省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

黄金水道川流不息,千年文脉绵延不绝。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其从唐古拉山脉发源,流经江汉平原、江南水乡,流域面积多达 180万平方千米。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文化是国家、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国家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大背景下,更应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

把长江文化保护好。“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长江文化中,既有江南水乡古镇、南京石头城、扬州唐城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古琴艺术,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宜兴紫砂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也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文化自信的生动载体。必须注重沿江

城市的协同联动,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充分地涵养长江的历史文化根脉。

把长江文化传承好。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在扬弃中继承、在转化中创新,才能赋予长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近年来,重庆沿江布局大型文化设施,湖北举办荆楚文化节,江苏打造“江南水乡”田园文化旅游线路,都堪为传承长江文化的有效方式。奋进“十四五”,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长江文化内涵,使其更加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把长江文化弘扬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长江文化弘扬好,也能够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有力文化支撑。中国第一个机器钢铁厂、我国第一个自贸区……千百年来,长江文化带的文化基因也已经深入到了民众的骨髓之中。当前,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更鞭策着我们要从长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聚合“文化力量”。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长江造就出中华文明的基本形态,形塑着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而今无论是滇黔荆楚等地域文化,还是刺绣漆器等器物文化,都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实现各区域

文化互融互通,长江文化将在提升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助力民族复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篇2:学习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心得体会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长江,从《诗经》中奔腾而至、自吴歌中踏歌而来,半江碧水、唱晚渔舟——她是诗意居所,亦是母亲之河。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 11 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理应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率先垂范。

前些年,“长江病了”;这些年,“长江变了”。久久为功,大力作为。水清了、山绿了,岸线更多欢歌笑语了。绿园叠翠、海棠花坞、芝樱倩影、荷香流云……历史无需多言,事实胜于雄辩。数据显示,2019 年前 11 个月,长江经济带优良水质比例达到82.5%,同比上升 3.4 个百分点,优于全国平均水平6.1 个百分点。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2011 年 12 月 31 日)相比,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 7 年减少了 3.79平方公里,减幅近10%。

这次座谈会,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第三次座谈会,也是十九届五中全会之后的第一次专题座谈会。“主战场”“主动脉”“主力军”,这些关键词固然振奋人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等提法,依然叫人醍醐灌顶。不久前,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强调,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 11 月 14 日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经济带要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虽是老生常谈,却也常提常新。“两山论”永不过时,新发展必可持续。

为子孙计,为万世谋。保护长江,就是保护沿线区域经济的血脉。2020 年 1 月 1 日零时起,长江流域 332 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长江流域各地重点水域也将相继进入为期 10 年的常年禁捕期。截至目前,重点水域退捕任务基本完成,8.4 万条渔船、17.97 万渔民退捕上岸,安置保障稳步实施,就业率达到 97.79%,社保完成率达到 99.44%。

诚如专家学者所言,长江禁渔,保护的不只是鱼。“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是一条主线,更是一根红线。长江经济带要成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就要让长江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让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万民,让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保护长江不仅是个理念问题,更是制度问题。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探讨长江保护的长效机制和常态机制,这对于破解转型期中国经济社会矛盾具有示范意义。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时至今日,顶层设计赋予长江经济带“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的新的历史使命——长江,更是迎来制度化保护与体制化修复的高光时刻。

篇3:学习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心得体会

2020 年 11 月 14 日,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 11 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应该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说,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必须统筹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打好“三张牌”,一体推进生态与经济建设,让长江经济带更绿更美,高质量发展更可持续。

打好“治理牌”,避免出现生态“债务账”。治理生态环境是一项持久的工作,必须久久为功,持续到底。长江经济带沿江工厂企业、码头林立,生态环境保护难度大,所以必须加强合作,共同保护。要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增强生态保护意识,立足长江经济带生态发展实际,注重协调推进,瞄准生态和经济建设中存在的矛盾问题,深入剖析根源,聚焦问题“靶向”,下茬整治污染排放和生态破坏行为,坚决控制污染源。同时,沿岸企业更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当中来,拿出务实举措共同修复生态环境,共享生态建设成果。破坏生态环境必将付出相应的代价,我们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开展生态环境保

护与修复工作,避免出现生态“债务账”,在治理中释放更多的生态“红利”,让长江经济带在发展中“绿意十足”。

打好“创新牌”,走上生态保护“ 快车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勇于创新,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挥协同联动的整体优势,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产业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意味着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追求的是高质量的发展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要在发展产业经济中不断挖掘和释放生态潜能,创造和延伸生态产业链。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凸显生态发展优势,做好运用生态理念与发展经济的有效融合,避免出现理念与实际管理的“水土不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让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同频共振、相互促进,使生态保护步入发展“快车道”,让长江经济带高质发展的“味道”更浓。

打好“人民牌”,形成生态建设“保护圈”。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蕴含着强大的创造伟力,是社会发展最重要、最基础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整体推进,在重点突破的同时,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性和整体性,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长江经济带的生态保护不是一城一人的事,单兵作战只会顾此失彼,因此,我们要善于打“人民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将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发动起来、凝聚起来,共抓大保护,让人民群众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形成人人是建设者更是保护者的良好氛围,将生态保护当做一种自觉的行动而不是一项

篇4:学习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心得体会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所在的四川成都作为长江上游的岷江水系,是典型的“长江头”,近年来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号召下,江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振奋精神,扎实抓好生态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给位于长江下游的“长江尾”输送清澈的江水,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生态保护筑底线,共饮一江绿水。加强长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要增强上游意识,进行通盘考虑,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全面承担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责任,对存在的问题,要进行追根溯源,查找原因,追查责任,落实系统治疗措施。要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要善于一叶知秋,透过现象看本质,坚决防止生态保护中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强化历史担当,加强协同联动,抓好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全面治理,要通过不断提升植被覆盖率,改善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把一江绿水输送给长江下游。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污染防治重实效,共饮一江清水。长江是我们共同的长江,长江流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必须对污染问题下重拳进行整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生活污水处理,加快污水处理厂改造升级,对损坏或不能正常运行的处理设施,要及时维修,确保正常运转,坚决防止把污水处理设施当作摆设。要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工作,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科学使用农药和化肥,完善规模养殖的畜禽粪便处理,坚决防止污水污物直接排入天然水体。要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坚决实施整改,确保把一江清水输送给长江下游。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河湖长制夯责任,共饮一江净水。建立河(湖)长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江河湖泊等水环境治理的创举,实施以来效果明显,有力地促进了天然水域水质改善。在新形势下,各级河(湖)长要进一步认清河(湖)长制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切实担起责任,主动作为。要把解决河库水资源保护、水域岸

篇5:学习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心得体会

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 11 省市,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这里不仅孕育了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分布着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中国超大城市,也是江豚、中华鲟、扬子鳄等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可以说,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

2016 年 1 月和 2018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重庆、武汉两次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近年来,通过推动长江生态恢复、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等一系列举措,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结构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2020 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沿江省市统

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效克服重大洪涝灾害影响和外部环境变化冲击,为推动中国经济加快复苏作出了突出贡献。

当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勾画了中国未来发展新蓝图。作为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长江经济带更应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要成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要求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这一重要安排部署不仅与前两次座谈会精神一脉相承,更体现了中国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的制度优势,将更好地推动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等举措,确保长江母亲河永葆生机,造福人民。

二是要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长江被称为中国的“黄金水道”,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均已连续多年排名世界第一,长江干线亿吨大港达到 14 个,能有效连接起沿江各省市和全国乃至全球的人流、物流、资金流。面向“十四五”和 2035 远景目标,一方面,长江经济带可以推进上中下游协同联动发展,引导下游地区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上游地区有序转移,把需求牵引和供给创造有机结合起来,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探索新路径;另一方面,长江经济带可借助自贸区、进博会等机制平台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更高质量利用外资,推动沿江省市主

动向全球开放市场。特别是通过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融合,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和世界的投资和贸易,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三是要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长江经济带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全国领先,汽车产业、数字科技、生物医药等产业配套完善、产业链完整度高。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科研机构也为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面向未来,长江经济带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挥协同联动的整体优势,有助于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并为全国服务的产业链供应链。与此同时,建立促进产学研有效衔接、跨区域通力合作的体制机制,加紧布局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也将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卡脖子”难题,助推中国科技自立自强。

上一篇:见习期的工作自我鉴定下一篇:开学第一课播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