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学习心得体会

2023-02-17

在工作与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各种信息的启发,我们可能会获得一些心得体会,将这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可使我们更好的成长。怎么样写出好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四个全面学习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四个全面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一)

春节假期刚过,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重磅推出评论员文章,标题为《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一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篇幅超过常规达到2000字,《新闻联播》头条摘播700余字,新华社播发通稿、各地党报同时刊发,可见其分量之重、意义之大,值得关注。

习近平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强调,让“四个全面”成为备受关注的“新提法”。“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的本质——宏大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蕴含了深刻的战略思想。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

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四个“全面”加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四个全面”的提出——主动的战略选择。习近平四次引人关注的活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到广东考察工作、纪念“八二宪法”颁行、制定“八项规定”。这四次活动,无疑正对应着“四个全面”。可见,运筹帷幄,从履新之际就已开始。从十八大开始的两年多时间里,几次重大会议,正构成“四个全面”形成的路线图: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到去年12月,“四个全面”的提法第一次公之于众,这一战略布局已然是“集其大成”。

“四个全面”的意义——立足现实的战略抓手。“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四个全面”,正是在中国发展起来之后,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从现实看,“四个全面”正是治国理政的“总纲”。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从这个角度理解,四个全面,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

“四个全面”的哲学——辩证统一的战略思维。【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四个全面”的内容,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四者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建成小康社会、焕发改革精神、增强法治观念、落实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主线,勾绘出的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图景。

“四个全面”的提法,“兼顾中国特色和世界潮流,体现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和中国人民阔步走向未来的关键抉择”。

中央国家机关地位重要、责任重大,必须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始终把从严治党摆在突出位置,强化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为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要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大力推进简政放权,着力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并重,加强考核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理论是时代精神的提炼与升华,理论上的成熟是一个政党政治上成熟的标志,理论修养是领导素质的灵魂。青年领导干部素质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未来。重视和加强青年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不断提高青年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是增强团结、提高凝聚力、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广大青年干部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学习,特别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养成宽阔的胸襟和眼界、高尚的思想情趣、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永做人民的忠实公仆。同时,还要注意学习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做好领导工作所必须具有的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全局思维、创新思维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学习历史的和现实的领导工作经验,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

古人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中华民族复兴伟业需要高素质的青年领导干部,高素质的青年领导干部更需要新的理论来武装。领导干部只有重视学习、敏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两个一百年”目标顺利实现的领导者

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二)

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分别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4年10月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2014年12月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首次把全面从严治党与上述三个“全面”并列。这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就形成了新常态发展条件下实现党的目标的重要战略布局,同时,这也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宏大设计,更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新时代的历史坐标。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着力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发展,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条件下,只有这样“五位一体”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才是为人民群众欢迎和期盼的发展,才是让人民群众越来越感觉到亲近和温暖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成功实现这样的发展呢?在中国经济风雨兼程马不停蹄地快速发展30余年之后,能够有效推动“五位一体”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办法只有改革,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着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扫清体制障碍。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目标的根本途径,只能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步伐,使党的执政方式和国家社会的治理方式都尽快纳入法治的轨道,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保障党的持续执政和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

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需要党坚强有力的科学领导。小康社会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目标愿景;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保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个过程,更是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努力奋斗才能实现,只有全面从严治党,党才有资格和能力适应全面建从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方向引领者、顶层设计者和基层创新的组织与推动者。唯有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自身的改革与创新,党才能承担起起顶层设计、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正如总书记所说,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是党的领导力量的体现。

全面从严治党与其他三个“全面”之间是良性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党领导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奋斗,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全面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也反过来对执政党、对执政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今天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这是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目的所在。

更值得期待的是,这“四个全面”良性互动的过程,必将是经济新常态发展条件下,中国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更加全面协调稳定发展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完善和巩固的过程,是执政党越来越在纯洁性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中越来越得到中国人民支持拥护的过程,而由此开创的则是为世界越来越敬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锦绣愿景。 如果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味着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政治上成为自己的主人的话;那么,中华民族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制度文明傲立于21世纪的世界民族之林,便是历史庄严地交给这一代共产党人的责任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做出的一系列令人鼓舞的重大决策,特别是“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使我们越来越真切、越来越振奋地感受到了这样的历史担当,感受到了越来越清晰走进的梦想和希望。

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三)

自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上总书记两次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两年多来,从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再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中共以“四个全面”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服务思想体系清晰展现。

“全面从严治党”,确保中共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和宗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和宗旨,是中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前提。

“依宪治国”,确保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性质;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之后、共产主义实现之前,中国人民的必然和唯一选择;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是中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础。

基于“经济总量领先下的人均落后,先富起来之后的共富挑战,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转变压力,创新能力与发展需求脱节,国内外安全风险叠加交织,治理现代化目标任重道远„„”的当今实际,于是,“全面依法执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扬帆起航。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为人民服务的阶段性目标。

“全面依法执国”、“全面深化改革”,是在为人民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上继续实践的方式方法。

正如《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一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文中所分析:“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锻造我们事业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

“四个全面”,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前提、基础、目标以及方式、方法等多个层面,综合性、系统性地解答了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在探索答案的重大课题,即: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课题。 “四个全面”,正确、系统、综合性地解答了“科学服务”的课题,既是对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继承,又是对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发展。

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四)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从提出“四个全面”到现在,每一次的活动中总书记都在不断强调,让“四个全面”成功的深入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脑海。“四个全面”不简单!

“四个全面”——宏观的本质

“四个全面”,不是一角之景,而是宏伟的蓝图。四个全面是构筑繁荣中国的坚实基架,四者缺一不可。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四个“全面”加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四个全面”——主动的选择

“四个全面”的出现不是一个偶然。十八大后,习近平进行了四次引人关注的活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到广东考察工作、纪念“八二宪法”颁行、制定“八项规定”。这四次活动,正与“四个全面”相对应着。可见,运筹帷幄,早已开始。而“四个全面”的形成也是一幅严谨的路线图:从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始,到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最后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形成了“四个全面”。去年年尾,“四个全面”的提法第一次公之于众,这一布局已然是成熟。

“四个全面”——立足于现实

“四个全面”是中国发展的必然性选择。正如习近平所说,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四个全面”正是立足于中国国情之上的,是符合我国的现实发展的。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时代潮流,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四个全面”是中国和中国人民阔步走向未来的关键抉择。

第二篇: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春节假期刚过,人民日报推出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社论文章。 《新闻联播》、新华社、各地党报都对“四个全面”进行了密集的报 道,可见其分量之重、意义之大,值得关注。我通过学习相关文章,对习近平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深有体会。

“四个全面”的思想,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是一个重大战略思想,是以习近平同道为总书记的党中心对新情势下治国理政新的战略思考、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部署,不但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楚、内在逻辑更加周密,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推动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方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指引。

“四个全面”提法新。“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圆梦想更崇高。”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正是报着这种坚定的信念,以“中国梦”开篇,布局内政外交,着眼长治久安,转作风、反腐败,抓改革、促转型,严党纪、正自身,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积极付诸实践,推动 了经济转型,加快了改革步伐,凝聚了党心民心,赢得了广泛赞誉。围绕战略方向、重点任务、主攻目标、保证力量四个方面,是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和当今中国现状与发展的深入思考。这是习近平任总书记两年多来,经过酝酿、深思熟虑形成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思路,非常鲜明地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四个全面”内容新。从文章总结的四个“第一次”可见看出来: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这些提法,生动形象,说服力强。

“四个全面”思想新。在这“四个全面”的施政方略里,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既是对我们党以往执政方略的一脉相承,又表明我们敢于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开创一个全新格局勇气和魄力。

作为一名政法工作者,我要认真学习,认真领会“四个全面”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四个全面”精神上来,以强烈的责任惑和使命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同时,要结合实际,立足本职工作,严格遵守组织原则,,保证各项制度执行到位落实到位。把“四个全面”与推动平安浦江建设工作结合起来,与持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结合起来,切实用“四个全面”的精神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引领行动,扎实推动平安、综治工作的创新发展,确保全年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第三篇:党员四个全面学习心得体会

多少年来,在人们心目中,改革,就是解放思想敢于突破陈规,就是放开手脚打破条条框框。正因如此,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当总书记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为改革划定法治边界时,给世界留下的印象极其深刻。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决策中,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被视为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成为上下贯通的姊妹篇,推动我们的事业滚滚向前。

全面依法治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数千年人治传统的国家来说,无疑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昭告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彰显法治权威;强调政府职能转变到哪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到哪一步,发挥法治力量;告诫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完善法治实践;要求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塑造法治信仰总书记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开阔了法治的格局、丰富了法治的内涵、拓展了法治的外延,让全面依法治国成为治国理政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向新境界。

将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重大战略布局的一环,标志着依法治国按下快进键、进入快车道。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等,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回答法治统一性的问题;五大法治体系三个共同推进三个一体建设,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回答法治协调性的问题;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从参与主体的角度,回答法治系统性的问题。特别是回答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关系这一根本问题,既明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也强调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对法治认识的不断深化,正是执政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自我超越、自我提升。

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到当前中国发展的棋局中,才能体会这一战略部署的重大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无不以法治为框架、用法治作支撑、由法治来贯穿。从简政放权不断深入,到民生事业逐渐完善;从经济改革大刀阔斧,到党的建设抓铁有痕,法治都提供了制度保障。如果把治国比喻成一本大书,那么法治就是大纲,纲立文顺、纲举目张。治理体系中,法治体系成为关键一环;治理能力中,依法治国成为重要内容,法治的引领和规范,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在更大的坐标系中审视,一个鲜明的感受是,无论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历程中,还是在中国现代化百年征途上,或是世界社会主义几百年演进中,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举措,都标志着一个全新的探索。将依法治国提升到为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的高度,将目标设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立足点是坚持中国道路、完善中国制度。作为治国重器,全面依法治国书写的是法治史的新篇章,开启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

在四个全面中,全面依法治国这一战略举措,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相辅相成,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提供基本动力、基本保障、基本支撑。法治是框架和轨道,也是理念和方法。重大改革需要于法有据,改革成果需要法治固化,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稳定性、规范性;依法治国首先要依规治党,依规治党才能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本质一致、辩证统一。没有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没有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就治不好国、理不好政。在法治确定为党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今天,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只有如总书记所要求的,全社会都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把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落实到改革发展的大棋局,法治才能成为中国前进的坚强保障,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

法者,治之端也。要跳出历史周期律、实现长期执政,要走好中国道路、实现长治久安,就必须落实好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沿着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法治中国,我们一定能在四个全面相互激荡的伟大进程中,绘就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

第四篇:党员四个全面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推动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进“四个全面”,推进“四个全面”,党员干部责无旁贷,必须身先士卒,发挥领头雁的作用。

党员干部带头推进“四个全面”是形势和任务发展的需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和推动,是党中央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作出的重大部署,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世界和平与发展进程。党员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四个全面”提出的背景,深刻认识“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不折不扣地推进“四个全面”,出色地完全新的历史任务。

党员干部带头推进“四个全面”是人民群众的期待和重托。推进“四个全面”,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人民群众迫切希望“四个全面”能够抓紧抓严抓实,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大多数群众,让改革促进公平激发新的活力,让依法治国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更好地领导人民群众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党员干部要矢志不渝地推进“四个全面”。

党员干部带头推进“四个全面”是新时期的一次“大考”。不同的时代,党员干部有不同的历史使命。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今天,党员干部带头推进“四个全面”,是历史给党员干部布置的一项重大考题。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十多年,我国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发展难度加大;改革进入攻坚期,阻力加大;法治更加强调实施,面临突破;反腐力度空前,需要久久为功。党员干部要做的工作和面临的困难都十分清晰,愿不愿做、敢不敢做、会不会做,是每个人都要回答的命题,也是必须回答好的命题。党员干部必须义无反顾地带头推进“四个全面”,不辱使命,无愧于时代。

党员干部带头推进“四个全面”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过程。社会多元化的今天,要想动员全社会一起推动一项伟大工程,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去干。推进“四个全面”,党员干部带头,是动员令,告诉全社会,这项工程是动真格的;是逢山开路的过程,做拓荒者,清除种种障碍,方便人民群众继续推进“四个全面”。一个党员干部就是一面旗帜,无数面旗帜迎风飘扬,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会在人民群众中获得广泛共识,成为自觉行动。

【篇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思想。

提法新。“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圆梦想更崇高。”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正是报着这种坚定的信念,以“中国梦”开篇,布局内政外交,着眼长治久安,转作风、反腐败,抓改革、促转型,严党纪、正自身,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积极付诸实践,推动了经济转型,加快了改革步伐,凝聚了党心民心,赢得了广泛赞誉。围绕战略方向、重点任务、主攻目标、保证力量四个方面,从去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提出后,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在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和集体学习中、在春节团拜会上„„他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强调,是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和当今中国现状与发展的深入思考。因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说,“四个全面”是习近平任总书记两年多来,经过酝酿、深思熟虑形成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思路,非常鲜明地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比笼统地谈“治国理政”更为具象、接地气。

内容新。从文章总结的四个“第一次”可见一斑: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 ;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这些提法,生动形象,说服力强。

思想新。在这“四个全面”的施政方略里,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既是对我们党以往执政方略的一脉相承,又表明我们敢于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开创一个全新格局勇气和魄力。

笔者认为,“四个全面”勾绘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图景,在今年的“两会”上,必将成为与会代表和委员们参政议政关注、讨论最多的热词。

这是我学习习总书记四个全面心得体会,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

第五篇: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2

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一)

春节假期刚过,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重磅推出评论员文章,标题为《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一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篇幅超过常规达到2000字,《新闻联播》头条摘播700余字,新华社播发通稿、各地党报同时刊发,可见其分量之重、意义之大,值得关注。下面,我来谈一谈学习习总书记四个全面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

习近平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强调,让“四个全面”成为备受关注的“新提法”。“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的本质——宏大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蕴含了深刻的战略思想。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

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四个“全面”加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四个全面”的提出——主动的战略选择。习近平四次引人关注的活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到广东考察工作、纪念“八二宪法”颁行、制定“八项规定”。这四次活动,无疑正对应着“四个全面”。可见,运筹帷幄,从履新之际就已开始。从十八大开始的两年多时间里,几次重大会议,正构成“四个全面”形成的路线图: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到去年12月,“四个全面”的提法第一次公之于众,这一战略布局已然是“集其大成”。

“四个全面”的意义——立足现实的战略抓手。“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四个全面”,正是在中国发展起来之后,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从现实看,“四个全面”正是治国理政的“总纲”。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从这个角度理解,四个全面,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

“四个全面”的哲学——辩证统一的战略思维。。“四个全面”的内容,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四者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建成小康社会、焕发改革精神、增强法治观念、落实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主线,勾绘出的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图景。

“四个全面”的提法,“兼顾中国特色和世界潮流,体现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和中国人民阔步走向未来的关键抉择”。

中央国家机关地位重要、责任重大,必须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始终把从严治党摆在突出位置,强化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为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要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大力推进简政放权,着力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并重,加强考核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理论是时代精神的提炼与升华,理论上的成熟是一个政党政治上成熟的标志,理论修养是领导素质的灵魂。青年领导干部素质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未来。重视和加强青年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不断提高青年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是增强团结、提高凝聚力、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广大青年干部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学习,特别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养成宽阔的胸襟和眼界、高尚的思想情趣、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永做人民的忠实公仆。同时,还要注意学习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做好领导工作所必须具有的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全局思维、创新思维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学习历史的和现实的领导工作经验,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

古人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中华民族复兴伟业需要高素质的青年领导干部,高素质的青年领导干部更需要新的理论来武装。领导干部只有重视学习、敏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两个一百年”目标顺利实现的领导者。这是我学习习总书记四个全面后的心得体会,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

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二)

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分别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4年10月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2014年12月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首次把全面从严治党与上述三个“全面”并列。这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就形成了新常态发展条件下实现党的目标的重要战略布局,同时,这也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宏大设计,更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新时代的历史坐标。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着力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发展,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条件下,只有这样“五位一体”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才是为人民群众欢迎和期盼的发展,才是让人民群众越来越感觉到亲近和温暖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成功实现这样的发展呢?在中国经济风雨兼程马不停蹄地快速发展30余年之后,能够有效推动“五位一体”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办法只有改革,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着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扫清体制障碍。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目标的根本途径,只能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步伐,使党的执政方式和国家社会的治理方式都尽快纳入法治的轨道,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保障党的持续执政和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

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需要党坚强有力的科学领导。小康社会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目标愿景;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保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个过程,更是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努力奋斗才能实现,只有全面从严治党,党才有资格和能力适应全面建从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方向引领者、顶层设计者和基层创新的组织与推动者。唯有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自身的改革与创新,党才能承担起起顶层设计、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正如总书记所说,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是党的领导力量的体现。

全面从严治党与其他三个“全面”之间是良性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党领导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奋斗,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全面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也反过来对执政党、对执政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今天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这是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目的所在。

更值得期待的是,这“四个全面”良性互动的过程,必将是经济新常态发展条件下,中国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更加全面协调稳定发展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完善和巩固的过程,是执政党越来越在纯洁性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中越来越得到中国人民支持拥护的过程,而由此开创的则是为世界越来越敬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锦绣愿景。

早在1940年1月,毛泽东同志就庄严提出:我们共产党人,“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1956年,他还强调,党要有能力领导人民把我们的国家建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觉得可亲。在历经了几十年的曲(文章转载自 雨轩范文网 请保留此标记)折探索之后,邓小平同志站在全新的时代高度指出,“我们的党和人民浴血奋斗多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制度”。

如果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味着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政治上成为自己的主人的话;那么,中华民族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制度文明傲立于21世纪的世界民族之林,便是历史庄严地交给这一代共产党人的责任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做出的一系列令人鼓舞的重大决策,特别是“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使我们越来越真切、越来越振奋地感受到了这样的历史担当,感受到了越来越清晰走进的梦想和希望。这是我学习习总书记四个全面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

上一篇:施工单位安全检查制度下一篇:送给孩子们的毕业感言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