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讲话精神心得: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新坐标

2024-05-24

学习讲话精神心得: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新坐标(精选3篇)

篇1:学习讲话精神心得: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新坐标

学习讲话精神心得: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新坐标

理论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文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确立了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新坐标新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文化传统是国家治理体系形成的要素。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支撑。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精

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强盛的外在标志。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

文化开放是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的根源。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融互鉴而形成的文明。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习近平同志不仅对文化的作用进行了深刻阐发,而且对下一步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指明了方向。当前,我们要把习近平同志讲话精神落实到文化生产及再生产的各个环节。

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是推动文化 发展繁荣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我国是文明古国、文化资源大国,数字化是让文化资源活起来的基本途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电台音频资料、新闻纪录片、老唱片、文化遗产等进行数字化修复和转化。以文化资源数字化成果为原料,集成运用各种新技术,萃取中华文化之要素,并分门别类标签化,就可以形成中华文化素材库。发掘这座文化金矿,对于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文化在创新中传承、传承中创新,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文化传承的这种延续过程也可比作一种再生产,即文化再生产,包括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四个环节。创作是文化再生产的起点。没有好作品,就没有好产品。目前,部分文化产品存在过度娱乐化倾向,原创能力不足已成为文化发展繁荣的一大制约因素。如何激发人们的创作热情和活力,使人民群众喜闻乐

见、健康向上的原创性作品层出不穷,是检验文化发展繁荣的试金石。《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目的就是解决原创能力不足问题,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作品之中。

把体现中华文化精气神的作品推广开来。文化生产是内容生产,是一种特殊生产形态,所创造的是精神文化产品,是用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社会效益始终是第一位的。文化生产的素材来源于文化资源。要打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节点,把文化资源通过数字化转化为文化素材,使其成为文化企业的生产要素,引导文化产业回归文化本源。文化生产数字化对于传承中华文明意义非凡。因为对于80后90后等年轻一代而言,更习惯于从网络获取知识,各种移动终端更是年轻人的时尚用品。只有把中华文明成果转化为各种数字化产品,才更容易被年轻一代所接纳,悠久璀璨的中华文化才会被代代相传。

把文化创新成果广泛传播开来。文化不仅要在国内广泛传播,而且要向国外传播。文化传播体系建设,需要统筹国内和国际、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当务之急是打破地区封锁、行业壁垒、城乡分离,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促

进文化产品跨区域合理流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尤其要把文化传播渠道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成全国互联互通的文化传播高速公路。

篇2:学习讲话精神心得: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新坐标

申维辰在讲话中指出, 党的十六大以来, 企业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 全面加强、改进、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企业文化在确立正确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企业精神、提高员工素质、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进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发挥了重要作用。

申维辰指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 正确认识和处理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各种关系, 深入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 积极加快企业文化建设与信息科学技术深度融合, 切实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规范、扶持, 努力提高职工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不断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 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鲁炜在致辞中说, 企业文化是企业无形的生产力, 它凝聚着企业的灵魂, 体现着企业的价值观, 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战略, 引领着企业的发展方向, 已成为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当前, 我国正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施产业结构调整, 这场攻坚战又对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因此建设一流的企业文化就显得更加重要、更加迫切。

鲁炜说, 近些年来, 北京市不断提高对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扎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 必将对于我们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将以本届论坛为契机,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 积极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做法,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 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与会代表认真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 一致认为,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和宽广视野, 科学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 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 对于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满怀信心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家认为,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大企业文化工作者要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企业文化, 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积极贡献。

篇3:学习讲话精神心得: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新坐标

广播影视作为文化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热点频现, 成就斐然, 事业产业取得显著成效。电视台新闻立台改革更加深入, 从中央级电视台向地方电视台延伸。电视节目形态更加丰富, 广告收入稳步增长。影视剧、动画产业继续高速发展。数字化稳步推进, 有线数字电视用户预计超过1.2亿户;直播卫星服务取得新突破, 成为解决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的重要手段。三网融合取得积极进展, IPTV集成播控平台运营体制逐步理顺, 有线电视双向化改造进程加快, 高清交互电视、云媒体等有线电视网络新业务进一步拓展。视听新媒体业务进程加快, 网络广播电视台初具规模, 广电媒体网站影响力大幅度提升, 互联网电视开始规范运营, CMMB网络建设与业务运营取得新突破。

2011年, 相关行业发展更加迅速, 广电面临更加严峻挑战。电信企业网络改造进一步加快, 大中城市正在推进光纤入户;移动互联网建设高速推进, 移动上网成为网民上网重要渠道;互联网业务不断创新, 微博用户爆炸性增长;影视剧网络版权价格急速攀升;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热销, 智能电视机推向市场, 以智能终端为核心平台的产业链已经形成。这些态势对传统广播电视的制作、播出、传送、接收等环节均形成全面挑战。

2012年是广电行业全面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 也是广电应对各种挑战的关键时期。整个广电行业要更加清醒认识自身定位, 明确媒体的责任担当, 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要进一步加快改革, 推动事业产业快速发展, 努力提升应对相关行业快速发展的能力;要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 实施科技带动作用,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要不断创新节目形态, 努力提高节目质量, 努力转变经营理念和创收方式。广电网络建设要按照国家三网融合的总体要求, 进一步加快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和网络整合, 坚守广播电视业务阵地, 积极创新业务形态。视听新媒体的建设要坚持广电特色优势, 坚定地走融合发展道路, 在专网业务上发挥主导

om作用, 在公网业务上打造广电特色品牌。整体上广电要努力实现新的跨越, 取得新的辉煌!

上一篇:入境伴侣动物的检疫手续须知(深圳)下一篇:校史馆讲解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