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灶烙饼的散文

2024-04-25

土灶烙饼的散文(精选6篇)

篇1:土灶烙饼的散文

儿时的土灶散文

我是在淮北农村长大的,50年代,家家都很穷,坯支床,泥打墙,泥巴囤子泥巴窗,烧锅做饭用的锅灶也不例外。别看它土里巴唧,却给了我童年的温暖和香甜。

50年代,淮北平原的冬季漫长而寒冷。每天早晨,我因为怕冷,钻在被窝里不肯起床,母亲一边做饭一边将我的棉袄棉裤放在灶门口烤热乎,再给我穿上。做晚饭时,将半块土坯放在灶底下烧热,然后裹上白粗布放在被子里给我焐脚。

小时候常常闹肚子疼,母亲把灶下的温热的柴灰装在布袋里给我焐肚子。一边焐一边轻轻地揉,还轻轻地啍着儿歌:“小板凳凹凹腰,娶个老婆没多高。放家里,老鼠咬,放地里,老鹰叨……。”听着这好笑的儿歌,一会儿功夫,肚子就不疼了。

要是我生了病,不肯吃大锅饭,母亲就会在一只陶罐里放上糯米、红枣、花生米,添上水,放在灶膛的余火中煨,煨出的糯米粥又粘乎又香。一碗热粥喝下去,浑身热乎乎、汗津津的,病自然就减轻了。

每天放学回家,看到厨房顶上冒出袅袅炊烟,就一路狂奔往家跑,还没到家,就会看到母亲依门而望,笑容满面,手里拿着刚从灶里刨出的红芋或烤得香喷喷的焦馍,一到家母亲就说:“饿了吧。”接过软乎乎的红芋或热馍,我就会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土灶不仅用于做饭,还具有家庭保护神的象征,称之为“一家之主”。腊月二十三,是家家祭灶的日子。灶前摆上糖瓜,灶前贴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子和“灶王爷”的.年画。摆糖瓜的用意在于封住灶王爷的嘴,让他老人家上天不要说坏话。我年幼无知,有一天,我对母亲说:糖瓜封住灶王爷的嘴,他不能说坏话了,那好话不也是不能说了吗?母亲一听十分生气,斥责道:“小孩子家,不许胡说八道!”在灶王爷面前,除了不准胡说八道外,还不准在厨房里撒尿、换裤子,以免冲撞“灶王爷”。

在“大跃进”年代里,为了大炼钢铁,吃食堂,家家户户的铁锅都得收缴。那天来我家收锅的是一个女队长,以前我叫她“二姐”,两家关系还不错,母亲向她苦苦哀求,想让她手下留情,留口锅给孩子烧口水喝,可是她二话没说,把锅拎起来就走,后来还带人把锅灶也捣毁了,说是为了“集肥”。母亲一向对灶王爷十分虔诚,这下锅也没了灶也没了,“一家之主”没了,她又急又怕,病了一场。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不仅城市居民不烧土灶了,连农村也没有几家烧柴禾的了。每到收割季节,狼烟四起,禁止在地里焚烧秸杆成为农村干部的重要任务,但是屡禁不止。

有一次,我的一位亲戚患慢性肠炎,他听说我保存着父亲(老中医)留下来的一个单方,疗效不错。要我把这个单方抄给他,我对他说:方子里的药好买,也不贵,但是药引子难寻。这个药引子就是“灶心土”。“灶心土”是土灶中烧焦的泥土。他到乡下走了两三个村庄,才找到这个原本极普通的东西。

虽然几十年见不到土灶了,但它依然温暖着我的心灵。想起土灶,我就想起母亲依门而望的情景,想起母亲给我的温暖和香甜……。

篇2:土灶烙饼的散文

点燃一根火柴,在冰冷的空气中划过几秒的光亮,随着深冬的一阵微风,灭了。

此时已时深冬,沿海的风似乎从来都是那么的如期而至,连丝毫的面子都未曾给予即将到来的冬,尝试了几次,火柴终于在湿漉的干柴上有了重新燃烧的希望。

父亲赶忙趁势拿了一把稻草,在还未熄灭的柴火中注入了新一轮生机。瞬间,稻草如脱缰的野马般开始疯狂地燃烧了起来。

年前的家家户户开始忙碌着过年的一切,老家的土灶也像往年般开始活跃了起来。虽然改革开放后,农村的发展也愈发快速,但作为老一辈世世代代沿用过的.土灶却丝毫没有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退出历史舞台。用父亲的话说:“这土灶烧东西快而多。”

干柴火要准备充足,这是每家农户年前必须忙碌的一件事。因为年关时烧菜,大不可少的便是旺火,用土灶烧火也是对新一年的期盼。

稻草烧着啦,随之而来的便是不断而至的干柴。此时,火烧的热烈,所以干柴趁势加入便能充分地点燃,然而好景不长,还未等柴火烧开,便有欲熄之势,我赶紧腾出手中的手,用火钳去不断拾掇火柴,希望它燃烧地更充分,但这般手段也终究逃避不了其欲熄之势。

父亲早已在我身后站立老久,见我忙活着半天,鼻子、嘴巴上也戏剧性地涂抹了不少新春之色,便主动走到我跟前,收拾散落在四处的干柴条,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啊,这活没干几年生熟了吧!”我笑着答应道,并冲父亲不断摇头。

“加稻草!”,父亲此时的一句话,让我开始机械地按照父亲的言语开始忙活,在加入了一些助燃的稻草后,干柴开始稍见起色,燃烧的程度稍比之前有了起效,随着稻草的又一加入,干柴噼啪噼啪的声响愈显清脆,想象中的热火开始充满整个灶内。外面呼呼冒出的水蒸气煮开了一锅滚烫的汤水,那里有菜,有鱼,还有父亲最爱吃的红烧肉。

父亲笑啦,在我忙的热火朝天的时候,我的窘态让一家人不知说啥,只道是起劲时,忘乎所以。想当年,我可是烧火的一把好手。

篇3:《烙饼的策略》教学实录与思考

1.通过烙饼的生活实例, 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初步的运用简单的数学化语言来记录思考过程的能力, 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结合教学活动, 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实例, 让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烙三张饼的优化策略。

【教学准备】

每桌3个圆片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尝试烙1-2张饼

师:请看 (电脑出示书本情境图) , 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1:一个小朋友在烙饼, 一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

生2:两面都要烙, 每面要烙3分钟。

师:给你1张饼, 你会烙吗?学生演示烙法。

师:先烙的这一面叫正面, 他是先烙正面, 再烙反面, 一共用了几分钟? (6分钟) (板书见图1)

师:2张饼你会烙吗?烙一烙, 学生演示。

师:我们看他先烙2张饼的正面, 再烙2张饼的反面。一共几分钟? (6分钟) (板书见图2)

师:为什么烙1张饼和烙2张饼都是6分钟?

生1:一个饼是一面一面的烙, 锅里空了一个位置, 每面要3分钟;两个饼是两面同时烙, 锅里没空位置, 两面同时烙也是3分钟。

生2:他的意思是说:烙1个面是3分钟, 这里同时烙2个面也是3分钟。也就是说, 只要烙一次, 不管是一面, 还是两面, 都是3分钟。

师:那这里 (指着图1) 一个饼的两个面能同时烙吗?

生:不能, 2个面在同一张饼上时, 不能同时烙;2个面如果不在同一个饼上, 就能同时烙。

师:对, 一个饼的两面不能同时烙, 所以烙1张饼要烙2次, 烙2张饼也要烙2次, 用了 (6分钟) , 算式是? (板书:2次:3×2=6分)

师:那你们认为烙饼的时间和什么有关?

生:烙饼的时间和烙饼的次数有关。

【分析】从生活情境切入, 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从烙1张饼和烙2张饼的对比中, 使学生感受到烙饼要讲究烙法, 更使学生深刻的理解烙饼的时间与烙饼的次数有关, 为后续的探究打下了铺垫。

二、深入探究, 烙3张饼

师:猜一猜, 烙3张饼要烙几次?

生:4次, 12分钟。

师:怎么想的?

生:先烙2张饼, 6分钟;再烙1张饼也是6分钟, 一共12分钟。

师:有没有更快的?同桌合作烙一烙。

(同桌合作烙3张饼)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 一个讲烙什么, 一个演示怎么烙, 其它同学补充。

生:我这种方法只要烙三次, 第一次烙饼1、饼2的正面, 3分钟。第二次, 把饼2拿出来, 饼3放进去, 烙饼1的反面, 饼3的正面, 3分钟, 这样饼1熟了拿出来;第三次烙饼2、饼3的反面, 3分钟, 饼2、饼3也熟了。

师:哪一组也能像他们一样一个说, 一个烙, 老师记录。 (生答略, 师记录见图3)

师:比较一下, 这两种烙法, 你觉得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

生:第二种烙法好, 第二种少烙了1次, 少了3分钟, 只用了9分钟。

生:第二种烙法是少烙了1次, 但拿进拿出麻烦了一点。

师:同样是烙3张饼, 第二种烙法为什么会少1次, 究竟少在哪里呢?

生: (学生指着图说) 我们发现第一种烙法最后的两面在同一个饼上, 用了两次, 而第二种烙法最后的两面不在同一个饼上, 只用一次就可以, 这样第二种就少烙了一次。

师:为什么第二种烙法的最后两个面是不在同一个饼上呢?

生:因为烙第二次时, 把饼2拿出去, 饼3拿进来, 这样一调换, 第二次烙的是饼1的反面, 饼3的正面, 剩下没烙的两个面是在饼2、饼3两张饼上, 而不在一张饼上, 就能同时烙。

师:看来, 这种烙法得确能节省时间, 你能给这种烙饼的方法取个名字吗?

生:跑腿烙饼法。

生:省时烙饼法……

师:对, 这种能省时的烙法还可以叫做“交叉烙饼法”, 另一种就是“一般烙饼法”。

师:现在烙3张饼, 你认为至少需要烙几次?用了几分钟? (板书:3次3×3=9分钟)

师:你掌握了交叉烙饼法吗?同桌合作, 一个烙, 一个讲。

【分析】烙饼策略的核心是交叉烙饼法, 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 经历方法的形成、产生的过程, 并且在学生汇报中用直观图表示, 比一般用表格记录更清晰地呈现出方法。同时在两种烙法的比较中, 使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要交叉烙, 交叉烙的效果等问题, 从中掌握交叉烙饼法的策略内涵。

三、迁移应用, 烙多张饼

师:3个饼你们都会烙了, 那4个饼呢?不动手, 你能想出来吗?

生1:2张2张烙, 4次12分钟。 (板书见图4)

师:为什么不用交叉烙饼法?这样要烙几次?

生:3张用交叉烙饼法3次, 剩下的1张还要2次, 这样一共用了5次, 15分钟。太费时!

师:想一想, 什么时候不用交叉烙饼法?什么时候要用交叉烙饼法呢?

生1:能2张2张烙的时候, 也就是双数张的时候不用交叉烙饼法;

生2:2张2张分不完的时候, 也就是单数张的时候要用交叉烙饼法。

生3:例如5张饼, 先烙2张, 剩下来的3张用交叉烙饼法。 (板书见图5)

师:6张、7张、8张、9张、10张饼呢?任选一个试一试, 要烙几次?需要几分钟? (学生汇报略, 板书见图6)

师:从中, 你发现了什么?

生:烙双数张饼时, 都是2张2张烙;烙单数张饼时, 先2张2张烙, 最后3张用交叉烙饼法。

师:这就是烙饼的策略 (板书课题:烙饼的策略) 。你还有什么发现呢?

生1:我还发现了有几张饼就要烙几次。

生2:除了1张饼外, 饼数就等于烙的次数。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一次能同时烙两面, 2张或2张以上的饼, 烙的时候都没有浪费, 所以, 它一次烙的两面就相当于烙了一张饼。因此, 有几张饼就要烙几次。

生2:如果20张饼就要烙20次, 如果是100张饼就要烙100次。

师:同学们思维真活跃, 想一想,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获得了什么经验? (学生回答略)

【分析】烙2张饼、3张饼是烙饼问题的基本模型, 烙多张饼的突破点是如何运用这些基本模型, 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 自主地发现双数张饼、单数张饼的不同策略, 并初步感受饼数和张数之间的关系。

【整体思考】

《烙饼的策略》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 (上) 数学广角的内容, 也是一节数学广角的典型课, 一线教师和专家对此课的典型设计也很多, 我们研究组在构建此课时, 在积极吸纳已有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 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讨, 具体思考的是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解决烙饼问题的核心数量关系是什么?

在《烙饼策略》一般课例中, 教师往往只抓住烙的时间, 而如何计算烙饼时间则显得比较模糊, 因为书本情境图提供的信息是“每面要烙3分钟”, 教师没有对这条信息进行提升, 至使是根据烙的“面”数来计算, 还是根据烙的“次”数来计算, 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了一些混淆。

二、烙饼问题的指向是烙饼的策略还是解决问题的技术?

学生通过本课学习, 究竟要“烙”在学生心中是烙饼的策略, 还是解决烙饼问题的技术———饼的面数就等于烙的次数, 还是两者兼顾。我们研究组认为:要烙下的是烙饼的策略, 而要淡化的是解决问题的技术。因为如果本课把模型提升到饼数就等于烙的次数, 这样模式化的提升是提高了解决本课烙饼问题的速度, 但这样去“质”取“形”的做法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对后续拓展性的问题将产生不良的影响, 如一次能烙3张饼, 4张饼……饼数就不等于烙的次数。而放眼思考这一系列的烙饼问题, 其中始终贯串的是烙饼的思维策略, 而这其中核心的策略是交叉烙饼法。因此, 我们在教学上不能做引鸠止渴的傻事, 只顾眼前, 不顾将来, 而要关注学生的思维策略, 关注学生今后的发展。

三、如何直观记录交叉烙饼这一核心策略?

学生用圆片演示操作烙饼, 在动态中获得丰富的经验。但如何把这烙饼方法从动态转化为静态, 形象化的展示出来, 这是本课需要着力研究的问题之一, 它有利于烙饼方法的定型, 有利于学生对方法本身进行分析及各种方法之间的对比、优化, 提升学生的思维。

四、如何使学生经验的不断地累积与丰厚?

本课多次营造了学生“愤”与“悱”的境地, 激发学生思考, 在碰撞中丰厚学生的烙饼经验, 优化烙饼的策略, 递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次是烙1张、2张饼时, 提出问题:“为什么烙1张饼和烙2张饼都是6分钟?”引发学生头脑风暴, 在对比中自然的得出烙饼的第一条经验:烙饼的时间和烙的次数有关。使学生的思维从关注烙的面数向关注烙的次数提升。

第二次是烙3张饼时, 提出问题:“同样是烙3张饼, 第二种烙法为什么会少1次, 究竟少在哪里呢?”通过对比分析, 学生从中形成第二条经验:3张饼用交叉烙饼法, 烙的次数最少。

第三次是烙多张饼, 先从4个饼入手, 学生出现2张2张烙, 这时引出矛盾点:刚才说交叉烙饼法省时, 那你为什么在这里不用交叉烙饼法呢?学生讨论交流, 举例5张饼验证, 得出第三条经验:双数张饼时不用交叉烙饼法, 单数张饼时要用交叉烙饼法。再进而推进6-10张饼, 完善了第三条经验:双数张饼2张2张烙, 单数张饼, 先2张2张烙, 最后3张用交叉烙饼法。

篇4:老宅的土灶

土灶(俗称“老虎灶”)在农村家家都一样,用砖石砌成,灶台上两口铁锅夹着一口小汤罐,柴火生起来后,一缕炊烟升起,在空中飘浮着淡雅、宁静的乡情。

土灶在我心中是家的象征。女人们围着锅台转是一辈子的命运,小孩们围着大人要吃的是割不断的恋情,每年春节前送、接灶神活动演绎着千百年人天交流的故事……

我在老宅生活了15年,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旧社会的苦难中度过的,许多记忆都离不开土灶。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家的土灶堆砌在西侧耳房,从来没有变换过地方、也没有翻修过。每年掏一掏烟囱、清一清灶堂是不会忘记的,因为又要迎接新的一年。这个土灶的命运联结着我们家庭的命运,甚至同国家的命运也是紧密相连的。

1937年12月,日军沿长江一线上岸,侵占到我靖江老家。家乡的人纷纷四处逃难,我们家也不例外,因此,土灶曾一度熄灭。1945年8月,新四军攻打靖江县城,指挥所就设在我们家,进进出出的人一个接一个,这是我们家灶火最旺盛的时候。可是不久,国民党回来了,他们的“还乡团”也回来了,新四军贮藏在我们家的粮食在叛徒指领下被起走了,我们家的粮食也被捎带拿走一些,土灶的火焰又旺不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参军离家,直到1996年到南京军区工作才第一次携夫人和女儿回家探亲。土灶还在,但老宅很快要翻建,看来是保留不下来了。我在土灶旁走来走去,想起许多往事,感慨万分。

土灶的“一生”没有做过多少好吃的东西。一年到头煮粯子粥,粥里很少见到米粒,全靠元麦粉的掺和喝起来才有点粘性;中午多是用自家种的瓜、菜做成咸粥,很容易吃饱,但不用多长时间就饿得肚子咕咕叫。一年当中能做几顿米饭是土灶的“荣幸”,那也是年节或有客人来时才有的机会。在那个年代,“糠菜半年粮”是我们生活的常态。遇到灾年的时候,瓜菜里面有时还要掺点榆树叶、甚至“观音粉”(山里的风化土)。记得有一次中午我放学回家,揭开锅盖看什么也没有,只好含泪又去上学。家里只有三四亩地,要维系10口人的生活,一年四季总觉得时间过得特别长。

土灶带给我的不只有辛酸,也有欢乐。小时候,夏天的“知了”(蝉),秋天的青蛙,发水时水沟里的鱼,秋收后稻田里的螃蟹,都是我的最爱。有时放学后或星期天,到屋后河里钓鱼摸虾,也是十分高兴的事。我在小孩子中,抓“知了”、逮青蛙,堪称“高手”。这时候,从土灶里散发出来的香味,令我至今难忘。

每年中秋节,只要父亲心情好,还是要“赏月”的。他从街里买回来的只有一两块月饼,家里人这么多,显然不够分。这时只好动用土灶,自家做面饼来代替月饼,真正的月饼每人只能分到一小片。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月饼怎么那么好吃呢!

年关到了,这是最喜庆的时候,穷人也要过出穷人的“面子”。一条大鱼、几斤猪肉,要在房梁上挂很长时间,真正吃到嘴里要等到祭祖、接财神以后。也不是所有鱼、肉都可以轻易吃到,因为还要接待拜年的亲友。过年炒几斤花生、蚕豆,也让土灶显得热闹非凡。这样的年节,尽管过得十分寒酸,但却让我至今怀念。

除了这些,土灶对我还有更大的“恩惠”。我三岁丧母,是祖母把我带大的。每天早晨祖母生火做饭的时候,常常在灶坑里放一两个芋头,这是只有我才能得到的“特殊待遇”。我高小毕业念初中后的第一支钢笔,也是祖母用一年时间从灶坑里积木炭换钱买的。中国人的“隔代亲”,我的体验太深刻了。

几十年过去了,故乡老宅灶坑里的火光一直是我挥之不去的记忆。我已走遍除台湾、港、澳以外的全国许多地方,国外也去过不少地方,中餐、西餐好吃的东西吃过不少,但再好吃的东西也只是留下一时的口感,而我至今最喜欢吃的还是老家的粯子粥,芋头。我在东北工作时,家里的亲人有时捎去点粯子、芋头,我当宝贝似的要留很长时间才吃完。到南方来工作后,从家乡来的粯子、芋头供应充足,我更是离不开它们了。靖江马桥的芋头,已经成为名牌畅销国外,我用它的种子在南京富贵山住处试种获得成功,品质也很好,我戏称它“富贵山芋头”。

我对芋头有着特殊的感情,是因为每当吃芋头时,常常想起老祖母。一次吃饭的时候我拿起芋头咬了一口就停下,愕在那里了,眼眶里饱含泪水。老伴魏忠莲在一旁问道:“你怎么啦?”哪里知道,我忽然思念起老祖母来了,思念她在灶坑火光照映下的满头白发和布满皱纹的脸庞。

我曾写有怀念老祖母的一首新诗,这里摘录几句:

“勤劳!

勇敢!

宽厚!

节俭!

中国人还有多少美德——

没有在她身上体现。

土地——人类生命之本,

她用一生的心血,

倾注在一小片土地上,

维系着一家人的生命。

她那双‘三寸金莲’,

上房摘瓜,

下地耕耘,

无所不能。

在我幼小的心灵里,

刻下的是一帧——

伟大而又令人伤感的身影。”

现在,故乡老宅的土灶消失了,中国所有的土灶也将最后消失,我既伤感又兴奋,因为,一个新的时代、新的生活开始了!现在,从我们家老宅走出来的人和后代已有100多人,遍布大江南北,北国、南疆,有的已走向世界,我要对他们说:“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我们曾在一个锅里吃饭的亲情!”

(本文作者为原南京军区政委)

(责任编辑 李赞庭)

篇5:乡村土灶优美散文

星期天在厨房帮妻子做饭,看到液化气灶头蹿出的淡蓝火苗,不由得想起了老家的土灶。

土灶,对于生在农村、长在乡里的我,是那么熟悉和亲切。农村老家,村民们家家户户有一座用砖砌的土灶,形状基本相似,占据厨房三分之一,略显笨重。土灶很高很大,有灶台、灶门、铁锅、水罐等部件组成,各有用途,缺一不可。土灶铁锅旁,有个水罐,做饭时添上冷水,饭菜做好后基本烧开,用于洗脸、洗脚或泡猪食喂猪,很是方便。每口锅后面有个灶门,用来添柴烧水做饭。灶台上的烟囱穿过屋顶,矗立空中,做饭时升起的袅袅炊烟,别有一番乡村风味。

农村砌土灶很有讲究,必须请经验丰富、业务精湛、技术娴熟的老瓦匠师傅。村中的长辈常说,老瓦匠师傅砌的土灶,省柴、聚火,烧菜的速度快,不会浪费时间。老瓦匠师傅砌土灶,先在厨房的一角铺上砖块作基础,再一砖一砖地边敲边打,不急不忙地往上砌着,还不时把砖块砸成圆形、方形等状,用于砌灶门、灶膛、烟囱等部位的转角。老瓦匠师傅像玩魔术,一天工夫就能将土灶建成。

土灶建成后,要进行“热锅”,一方面是检验土灶的质量;另一方面请亲戚朋友聚聚。做饭时,家人围着灶台,抹洗锅灶,清洗碗筷,不时将土灶中炒出的热菜端上桌,还不时夸上几句,瓦匠老师傅土灶砌得真好,既不跑烟,也不浪费柴草,要敬老瓦匠师傅一杯水酒。老瓦匠师傅喝酒虽然有点过了,但听到如此赞扬,往往还是一饮而尽。“热锅”仪式结束后,家人将锅灶收拾得干干净净,不留一点儿污迹才满意。

土灶烧火也要有技巧,不然弄得满屋浓烟,“催人泪下”,灰头灰脸。有经验的人,一般先把土灶锅堂中草木灰扒出倒掉。做饭时,用火柴把干草点燃,用火叉推进锅堂中,再一把一把地推干草,火才烧得旺。如果偷懒,向锅堂内推很多草,不但烧不着、冒烟,而且浪费柴草,产生的烟让人直咳嗽,所以烧火这个环节很重要,既要细心又要认真,防止出现失误。土灶烧的原料,主要有树枝、玉米秆之类。冬季大家都愿意烧火这个美差,一方面省却做饭的辛苦;另一方面是灶膛产生的火,烘得人暖洋洋的,舒服。

土灶做的饭菜十分可口,如蒸的.馒头、煮的稀饭、涨的蛋、摊的饼,有一种特殊的口感,是一般饭店寻不到的。特别是煮饭时,锅中的锅巴,嚼在嘴中既脆又香。每次饭后,大家都抢锅巴吃,闹得厨房一团糟。土灶做出的饭菜如此美味,主要是底火足。

篇6:抒情现代诗歌:土灶:烟熏的情怀

烟囱里的烟

人间的烟火

一天又一天

水乡里的记忆

一片又一片

黄豆杆

稻草囊

树枝当柴

一个劲地添火

一遍又一遍

感慨万千

谁言 少小离家

老大回

谁言 乡音未改

鬓毛衰

一份浓情揣心间

土灶的土

土灶的壁

烟熏的颜色

不改变

离家的路

说短 非短

说长非长

土灶的菜

抓住了味道

叩开乡愁里

穿透心扉的欲动

那种 牵肠挂肚

三百六十五天

滋味其中

是家乡

飘过的一缕烟

与你相遇

一生珍重

.12.09 20:55 于老家中圩

作者|杨福江,笔名草原如梦

上一篇:汽车考试题下一篇:隧道工程施工问题检讨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