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改造我们的学习有感

2024-05-01

读改造我们的学习有感(共9篇)

篇1:读改造我们的学习有感

在此次党校学习期间,我认真学习了毛泽东同志《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和力行学习。要完成党和人民交付的历史任务,完成“两个百年”历史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全民族在实现美丽中国梦的道路上加速前进,我们首要解决的是学习问题,学习问题解决好了、改造好了,其他问题的解决就有了很好的条件。

结合我党当前展开的“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和我在党校学习到的各项经典理论,我深刻认识和理解了“提升和改造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理论素养”、“增强党员干部的工作和战略思维能力”这两项任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同时,我也找到了完成两项任务的准确方向。

毛泽东同志文中提到的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对现状的研究不够客观。二是研究历史不够全面。三是学习国际经验不能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结合自己当前的工作实际,我认为仍然有警醒的实际意义。

结合自己,毛泽东同志说“从客观的真实情况出发,而不是主观的愿望出发”,面对基层实际工作我仍然存在一些“缺乏调查研究客观实际状况的浓厚空气”.在历史认知方面,我还是只注重历史事实研究,不注重摸清历史规律,辩证唯物史观仍然不能充分运用。在学习国际经验和马列主义等重要思想上,我仍然存在崇尚西方,存在教条主义的思想,对党的理论缺乏灵活运用。

通过深入学习,结合毛泽东同志文章所述,我认为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

一、工作中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毛泽东同志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在这三大作风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最根本的,强调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自觉地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而不会浮在上空、脱离群众;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老老实实做人和老老实实办事,严于律己,接受群众的批评,勇于自我批评,而不能夸夸其谈、哗众取宠。实事求是还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中,我们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在当前国情、社情和民情正在深刻变革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把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确的重要思想内容融于具体工作实践当中,在基层工作里,我页应该认真学好党的理论,一切以实际出发,做好各项工作。

二、形成辩证唯物史观。

一方面深刻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姚做好价值判读与价值选择,一方面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一方面建立积极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方法、工具,并全力为理想目标而奋斗。

在我个人方面进一步认识历史和现实的关系,主动融于人民,成为人民,学习使用有力正确的工作方法,在工作中创造历史,在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复兴历史任务中做好自身工作。

三、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因学习方法不够恰当常常感到学习效果事倍功半。对此,在毛泽东同志文中,说到“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我们有时陷入主观主义的泥潭,其原因就是由于没有做到实事求是,在对真实的原因缺乏必要的了解的情况下,不是从客观对象本身的情况出发,而是凭自己过去的老经验、凭自己所掌握的一般理论知识、甚至凭感觉去考虑问题,拿出对策,自然就跟实际情况严重地背离了。

文中毛泽东主席分析了很多留学生回国以后在学习上所存在的弊病及其后果:“他们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他们起了留声机的作用,忘记了自己认识新鲜事物和创造新鲜事物的责任。这种毛病,也传染给了共产党”.结合自身工作,我深刻认识到在学习上不能只是对经典与权威采取顶礼膜拜的态度,盲目接受其结论,墨守成规,还应该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因此,在我以后的工作中,我应该要学会科学分析,不能满足于运用以前所学到的现成理论知识来处理问题,更要必以大胆创新的气魄,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改造学习,说说容易,做做难。在改造过程中,我认为仍需要牢固两个意识:

一是学习的责任意识。

做任何事情,如果一旦认识到责任,那么可以这样说,事情的一半就已经做好了,另一半也就不那么难了。学习也需要有一种责任,这责任集中体现在学习直接地是为自己学,这恰恰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这就是有责学习的最好体现。

二是学习的激情意识。

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这种感情一旦迸发出来,那就转化成为一种激情。把激情用在学习上,那就是学习激情,或叫做学习感情。平时所说学习上的感情基础,就指这个而言。学习,从思想认识或是思想观念看,必须要有无穷的、不可阻挡、孜孜以求、如饥似渴的激情。这样的学习态度,肯定是直接的、生动的、富有生命的。这就是有情学习的最好体现

通过深入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文章,我切实认识到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只有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工作作风,以严谨的辩证唯物史观分析问题,灵活运用科学的学习和工作方法,增强学习的责任和激情意识,才能彻底、正确、及时的完成好党和人民交给我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也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努力做好各项工作,我才能够成为一名群众认可、人民满意的党员领导干部。

篇2:读改造我们的学习有感

邱娅妮

最近,读《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流连字里行间,特别对“学习”一词生发些许感悟。作为教师,对于“学习”一词是那么熟悉,因为每天都教育学生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学生从小就明白:通过学习,一个人可以不断进步、成长、成才。然而,反思自身的工作,“学习”对于教师的意义何在呢?我们在践行“学习”的过程中又做得如何呢?

揽镜自照

新课程倡导“一课一得”。一堂课的主人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评价一堂好课的核心也不再是原来“老师教的怎么样”,而是“学生学的怎么样”。这种教育理念和评价方式的转变迫使一线所有走进课堂的老师采用一切方式转变角色,活化教材,更新教法,提升效率。

为此,学校组织各教研组接受了无数的培训和指导,学习和研讨,但身为一线教师反观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似乎想的和做的,实践和效果总是有很大的反差和距离。最近一段时间,各年级教师汇报课和评课进行的如火如荼,老师们也是越听越茫然,越评越无力。作为一名旁听者,我亲眼目睹着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在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磨砺后还是如此沉闷、低效,就像从这些课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内心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落寞和失败。

问题在哪里呢?是我们不够认真么,是我们没能领会透“一课一得”的精神内涵么,还是我们压根就没弄懂什么是“吴忠豪理念”,什么是“于永正教法”,所有教学理念都浮于表面,就像《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提到的拿来主义,不解其内涵,不研究理论,盲目地拿来为己所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险象丛生

“一课一得”是指有重点地让学生在一节课中或理解一个问题或明白一个道理或掌握一种方法,最终使学生对重点内容有一个透彻的理解。这样,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分解目标,化整为零,一节课训练一个点:文笔优美的课文,就重点训练朗读,积累优美词语、句子;写作方法巧妙的课文,就重点体会方法;课文故事性强的,则可训练复述,归纳主要内容;人物描写传神的,就抓关键词句去体会人物形象和情感……目标分解了,既避免了千篇 一律的教学模式,又因任务相对简单,有充足的时间,使训练落到实处。

但纵观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我认为最大的问题还是“碎”。课文是一个整体,即内容的整体,语言形式的整体和形象的整体。当前有些课被随意宰割、支解,弄得课文支离破碎。在教学中,要学生凭兴趣选读某个段落,难道不感兴趣的就不读了吗,最后又不返回整体;有的课脱离了上下文,脱离了文章整体,让学生孤立地理解课文中的一句话,课堂中大量使用课件,课本被闲置一旁,让学生只读屏幕上的某段、某句、某词,脱离了课文整体。好端端的课文总是被肢解得支离破碎,经过此番折腾,课文的美感从何而来,学生又怎能体会到其中的`韵味呢?

其次是一味地夸大自主学习。在新课改的课堂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怕被扣上“满堂灌”的罪名而越来越少讲,越来越不敢讲,把学生自主学习理解为“自己学习”,整堂课全部让学生自己活动。过去是“什么都管”,而现在是“什么都不管”。例如,许多语文教师在让学生读课文时常对学生说“用你自己的方式读”“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表面看,这似乎是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然而,中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还远没有达到对语文的欣赏水平,“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能够处理好文章的节奏、停顿、语气和情感吗?能够领悟语言之美、文学之美吗?因此,教学中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示范,需要教师用栩栩如生、声情并茂的讲解和示范,将学生带入那种妙不可言的体验之中,使他们愉悦地感受,快乐地畅想,从而获得知识,陶冶情操。

拨云见日

之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会出现这些极端的乱象,我认为根本问题出在我们自身的学习上,教师们对所谓的课改并无深刻了解,并没有弄清课改到底在改什么,就不切实际地盲目追风,所以才导致拿起课本不知道该讲啥的尴尬局面,就此现象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制度保障,强行推进

没有波澜的大海只是死水潭。人都有惰性和固步自封的一面,一群大雁也总是尾随领头雁遨游天际。学校语文课改工作的推行,需要学校管理者的决策支持,需要通过完善的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通过各种培训和讨论更新观念。严格执行各种措施、落实各项考核,让教师将课改理念内化于心,在熟悉规定动作之后,才能随心所欲,化有形于无形。

2

以教促研,反思中成长

(1)研在课前――吃透教材,活用教材

面对新课标,面对新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我们必须重新组织教师学习,认真领悟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区别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不同,吃透教材的特点,重构新的教学体系,研究用什么手段,采用什么方法才能把课上好。

(2)研在课后――教学经验理论化。

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教师要善于反思才会有所进步。记成功之举、反“败笔”之处、思教学机智、想学生见解、写再教设计。每当上完课后,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写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

3

教师的自我成长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关乎课程改革的成败,更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发展。如何运用正确、科学的方法、策略,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应该是我们所有管理者共同探索的一个课题。学校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为教师创设各种学习机会,充分利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时间,有计划地组织专题学习活动,增强教师课改意识,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让所有教师正在领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真正内涵。

篇3:读《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有感

第一章简简单单地教学之“少讲多悟, 少教多学”

“少讲多悟, 少教多学”与我校“365教学思想”之23条教规的第四条:“教师一节课讲授时间绝对不允许超过20分钟。一堂课, 教师讲授时间超过20分钟, 不管这个老师讲得多精彩, 一定是节差课!”有相通之处。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 教得少了, 就在课堂时间上保证了学生有时间多悟、多学。要做到这种“简简单单地教学”, 对老师的备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每周四上午是我们信息技术科的集体备课时间, 我们认真研读教材和考点, 用心备课, 上课时, 该讲的就讲, 精讲, 能让学生讲的, 老师不讲。老师的备课时间多了, 上课讲的时间就少了, 学生悟和学的时间就多了, 在时间上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同桌或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展示和交流。

第二章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情趣之“激情引趣, 以情促思”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每节课的导入, 我都精心设计。高一《信息技术基础》 (必修) 第五章图像的处理, 学习photoshop的第一节上机实践课, 我先播放一组我挑选的相片, 有从网上下载的创意相片, 有我站在埃及金字塔顶的相片, 有我站在喜马拉雅山顶和浩瀚的海面上的相片, 还有一些国内外明星到学校来参加元旦晚会的相片, 这些看似不可能的相片效果, 是如何实现的呢?学生带着兴趣, 就开始了photoshop的学习。

第三章让学生自主快乐地学之“自主评卷, 激发兴趣”

“自主评卷”的方式很适用于信息技术科, 一举多得:一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角色转换, 当老师) , 二是学生通过改别人的答卷, 找差距, 三是可以适当减轻老师任教班级多、批改工作量大的工作压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在高二的会考, 高一开始每学期都有理论考试 (卷面总分50分, 考试时间是1节课40分钟) 。考试完毕, 当堂收试卷, 下次课的前20分钟, 每位学生先拿到1张不是自己的试卷, 根据老师公布的正确答案批改别人试卷, 然后统分、登分, 学生拿到自己的试卷后, 先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 重点看自己的错题, 然后自主找书本或问同学, 尽量理解正确答案, 最后老师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 根据同学们要求讲解的少量题目, 让答对的同学讲解。

第四章实现高效率教学之“合作学习, 共同进步”和第五章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新意之“角色扮演, 放飞想象”

“让学生动起来”是“365教学思想”的核心理念, 是23条教规的第一条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实现“让学生动起来”的途径。高二《网络技术应用》 (选修) 第三章网络的功能和结构, 由于硬件条件所限, 我为了让学生直观、较好地理解网络的3种拓扑结构 (总线型、环型和星型) , 我在教室的课堂上分配好各组的理论学习任务后, 给某个小组一条2米左右的网线, 全组同学先认真看书本、理解知识, 然后全组同学一起走到讲台, 用自己的身体 (每位同学是1台电脑) 和网线, 向全班同学大概展示3种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这样, 学生可以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理解了抽象的知识点, 也实现了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高效率教学, 也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放飞想象, 让课堂充满了新意。

这些年, 我一边实践学校的“365教学思想”课堂教学, 一边反思, 积极撰写了多篇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论文并获奖:《关于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思考》在儋州市2012年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365教学思想“之”动中学--让学生在高效课堂中“动起来”》在儋州市2013年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365教学思想”之细节注意事项》在学校于2015年1月26日举行的第四届学术年会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365教学思想”中信息技术科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任务设计与实施》在儋州市2015年5月举行的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儋州市推荐参加海南省2015年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评选荣获二等奖;《营造温暖的信息技术课堂》在学校于2016年1月18日举行的第五届学术年会的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这些年, 为了让“365教学思想”深入更多课堂, 我有以下方面的努力———

1.我近几年每学期都在学校用“365教学思想”上公开课, 效果较好。我多次参加省市课堂教学评比, 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代表学校参加2013年3月在儋州三中举行的全市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选活动, 荣获一等奖;代表儋州市参加于2013年4月在文昌华侨中学的全省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荣获二等奖;于2013年9月在三亚实验中学参加省第二届教学能手课堂评比活动, 取得较好成绩, 顺利评选上了省第二届教学能手;

2.我于2015年11月申报立项主持了省级课题《推广“365教学思想”的可行性研究》 (课题编号是QJH1251534) 。为了此课题的立项和实施, 我和我课题组成员一直在为此而努力着:2015年6月29日, 我和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到我校托管的东成中学, 开展了“365教学思想”培训专题讲座;2015年11月课题立项后, 我把《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这本书确定为每位成员的必读书本 (另外每人还要选读1本) ;

3.2015至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我所在的师资培训处积极配合教务处开展了面向全校教师的第五届学术年会赛教活动, “新秀杯”、“奋起杯”“中流杯”“奉献杯”赛教, 让不同年龄层次的老师都有机会参赛;

4.本学期, 我所在的师资培训处和教务处正在联合开展面向全体老师的展示课 (主要是骨干教师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中的“师父”) 和汇报课 (主要是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中的“徒弟”) 活动, 老师们踊跃参加, 本学期每周每天都有展示课或汇报课, 我所在的部门会至少提前2节课动态公布上课的老师、时间和地点, 上课老师认真备课、上课, 其他老师积极听课、评课, 师资培训处和教务处协调人员收集教案、听课签到和教师继续教育学分认定工作, “帮学赶评”气氛好,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校课堂的良性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这本书让我明白并努力做到:为了今天的学生和未来的更多学生, 师生都需要快乐的课堂, 需要生活的课堂, 需要教学做合一的课堂, 需要学生向往和留恋的课堂, 需要有助于学生终身成长、发展和不断提升、进步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培育了同学们丰厚的人文情怀, 养成了同学们健全的综合素质, 为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篇4:改造我们的学习

然而,这种一窝蜂、赶时髦、追求“新概念”的学习景象无一不凸显出浮躁。在这种虚假繁荣的学习景象背后,是敬业实用型、专业技术型人才的严重短缺,是高学历者无“用武之地”。教与学的不对称,学而不致用,都在严重损毁着国民的学习质量。

毛泽东曾写过一篇批评不良学风的著名文章,叫做《改造我们的学习》。他为那些不注重深入中国现状,不注重研究中外历史,不注重马列主义的实际应用者画了一幅像: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他严厉斥责三类人:只知背诵马列词句,徒有虚名并

无实学者;只知生吞活剥外国经验,充当留声机者,这类人崇尚空谈,却忘记认识和创造新事物的责任;不针对实际问题对周围环境作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而信口开河者。当前我们这个社会普遍笼罩着一种浮躁、轻狂、虚无的氛围,日益侵蚀着我们学习工作的各个角落,也渗透到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以下几种现象尤为严重。

一曰光学不练,坐而论道。大道理、口号满天飞,渊博的知识和学识主要应用于“侃”而不是“干”。对书本知识生吞活剥,满足于装点门面,附庸风雅地累积“谈资”与“侃大山”的素材。很多人的“所学”并未落脚在“所用”上,或不能触类旁通,由此及彼,读一本书不能达到最佳的应用效果。二曰不注意从日常工作中总结问题、规律和改进措施。有很多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件活干了十几年,也理不出个所以然来。而有的人每时每刻都在留心工作中的每个细节,从中提炼和总结工作方法,工作一两年即获取了他人十多年的成果和经验。三曰缺乏“照镜子”的精神。把学到的一点知识或经验拿来当成教育别人或评论他人他事的工具,却不知道审视自己对学习成果的应用程度如何,自己的差距又在哪里。这样的人对别人取得的成绩不以为然,却以评论他人的错误和失败为一大快事,极少对照分析别人的失败在自己身上重演的各种可能性。

四曰不注意检讨自己的错误和失败教训。一方面人们大都喜欢为失败找出种种借口,为自己开脱责任;另一方面人们却又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一些最常识、最简单的错误。同时,不容易对别人的批评和建议从善意的角度去理解、消化和容纳,并适时调整或纠正,反而简单地视之为嫉妒或者故意挑刺、不怀好意,结果去了诸多“免费”学习的机会,永远没有进步。

五曰学习与思维的空间自我封闭、自我萎缩。简单地用“绝对正确”、“肯定不行”或“必定如此”来轻易地对周围的事物给出判断性结论,而不去周详地考虑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大量五彩缤纷、光怪陆离的新变化,不能敏锐地意识到信息爆炸时代所充满的各种不确定性,偏激地固执己见,妨碍了挖掘和发现创新的可能性。

一个人一生当中能用于读书、上课的时间毕竟有限,而书本上、课堂上的知识又并非都能学以致用,或者说并不能完全回答我们生活、工作中的很多实际问题。同时绝大多数人常常舍近求远,把学习过于复杂化、神圣化,丢掉触手可及的学习机会,即每天工作中身边的人和事。我们每天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嗅和所做都是学习的通道。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处处充满了学习的机会。例如和他人的每一次谈话,在报纸上看到的每一条新闻,走在大街上的每一次际遇,去外地的每一次旅游都是一次学习体验的机会,每一次体验都可以成为MBA案例,可以无限引发你的深入思考,拓展你的想象空间。

每一天都会有一个学习机会,每一天至少有一个对某个人有用的机会,每一天的某个机会可能就是前所未有,也绝不会再来的。对于有的人而言,每天的工作场景就是MBA课堂。每做一件事都注意从中找出规律和科学的方法,运用MBA思维进行分析解剖,将学习视作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学习素材信手拈来。而对另外一些人而言,把生动丰富的工作内容当成累赘,漠然视之,对今天的工作总要算计明天的得失,每天都与学习机会擦身而过。殊不知,当你忙于斤斤计较,把多干活、干好活的机会推给他人的同时,也就把学习机会让给了他人,平白耗费了每天唾手可得、多姿多彩的学习机会。

一个天才善于发现这些常常蕴藏在生活细节中的学习机会。牛顿由苹果从树上掉下的现象中发现了地心引力,瓦特受蒸汽顶起水壶盖子的启示发明了蒸汽机,这就是潜心研究、细心观察的结果。数学看似乏味枯燥,却能从中发现美感,甚至感悟出哲学思想,这并不是因为简单的因果推导或数学关系,而是因为在数学的解题、研究过程中,就已广泛应用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联想、猜测、推广、限定以及抽象、概括、演绎和证明等等的思维方法,并在解题的逻辑、推导的形式中展现出数学公式应用的美妙之处,这就是触类旁通的结果。日常生活、自然现象的点点滴滴都可当成学习素材与研究案例,当工作与学习达到高度融合的境界时,就能使你不断积累经验、创造并扩大学习成果。

陈鸿桥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从事资本市场工作二十余年。历任深圳证券结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企业培训中心主任、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曾兼任全国最早的青年志愿者组织-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理事长。著有专著《新产业 · 新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16节科学管理课》(人民出版社)、《科学管理——理念、方法与案例》(中国青年出版社)。

篇5:读《改造我们的学习》有感

——读《改造我们的学习》有感

尊敬的徐教授:

您好!我是您所带的一零级农机三班的一名学生,我叫焦志慧,来自安徽。今天与其说是来完成您布置的作业,其实我感觉还不如说是和您来一次心的交流呢,能有一次这样的机会确实不容易,我会好好把握的,以下的语言皆出自学生之口,但是没有华丽的辞藻,都是平庸的句子,希望老师莫怪!(本文红色标记的是引用原文的内容)。

本身学生对伟人毛泽东就充满了崇拜之情的,对您所提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更是不敢恭维,每每读完此文都收获颇多,感觉每次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以下两点了:

一,我们做事时一定要有自己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使中国革命走向了最后的胜利。回首中国漫漫的探索路,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他们为了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兴旺,做了无数的牺牲和付出,但结果却不那么的尽如人意;再把目光转移到善于学习的中国共产党上来,是他们在正确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情况下领导了中国人民的最终胜利。

由此我联想到了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在物质生活如此丰富的今天,如何才能走向成功呢?答案是毫无疑问的,我们要给自己找一个符合自己的指导思想,这里的指导思想我是指咱们走向自己既定目标时的坚定信念,也就是当我们面临困难时要有的那种不轻易放弃的精神。当我们灰心丧气的时候,它能给我们鼓励;当我们失望的时候,它能点亮我们心中的灯光,让我们看到绝望中的希望。。

二,不管我们坐什么事情,都不能脱离了现实的情况。用哲学上的一句话就是说:要理论联系实际。《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是伟人毛泽东在针对我党的一些消极的因素而作的,目的在于纠正和改造我党的不良现象。我党的有些同志,“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我们学的是马克思主义,但是我们中的许多人,他们学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直接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就是说,违背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谆谆告诫人们的一条基本原则:理论和实际统一”

结合这一点,学生又有些话要说,就像早期的毛泽东在谈立志时说的那样“离开真理谈立志,是对前人中有成就者的简单模仿,真正的立志,首先是寻找真理,然后按它去做”,要想树立自己的理想,就得先搞清状况,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来确立自己的目标,如若不然目标的确立也是徒劳的。

以上内容就是学生读完《改造我们的学习》后得到的感想,功底有限,理解浅薄,望老师见谅!

此致

敬礼

祝:身体健康

工作顺利

您的学生:焦志慧

篇6:读《改造我们的学习》有感

摘要:《改造我们的学习》是毛泽东在1941年延安干部会上针对当时党内学风问题所做出的重要报告。我从文中的主观主义态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切入,分析现代社会的学习也必须遵循理论和实践统一、理论和实际统一这两个基本原理。说明这两种理论原理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通过结合自身情况,简单谈谈这两种理论原理在个人身上的实际应用。

写作提纲:

1、(第1段)提出主要观点——理论和实践统一、理论和实际统一,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第2—4段)分别在《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报告的基础上分析我的主要观点和提出我的理解。

3、(第5段)最后通过结合自身情况,简单谈谈这两种理论原理在个人身上的实际应用。

《改造我们的学习》是毛泽东在1941年延安干部会上针对当时党内学风问题所做出的重要报告。读这篇报告,第一感觉是该报告具有极清晰的逻辑性,极强的辩论性。它首先提出“为什么要改造我们的学习”这一问题,然后通过摆事实,讲危害,从而阐明改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结论则是围绕着“怎样改造我们的学习”提出具体的办法。可以说,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时,让我更容易关注的是它犀利的语言和严谨的结构,但是,当我再细细品读时,我发现报告中的基本理论观点——理论和实践统一、理论和实际统一,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报告中毛泽东将当时的学风问题总结为三个方面: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而这些问题则需要我们正确地看待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

对于主观主义的态度,文中有这么一个形象生动的对联讽刺主观主义的学风: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说的就是没有将理

论和实践统一起来的学习是不扎实的是表面的空洞的。这种学习得到的理论只是一个皮囊子,没有实在的内涵。即使学了也不能运用到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说我们要坚决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除了学,还要做。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验证理论,修正理论,发展理论,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曾经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说的就是实践的重要性。

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毛泽东认为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即使在今天,无论是学习理论,学习方法还是学习经验,我们要做的不是死记硬背全盘照搬,而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吸取好的方面,抛弃不适合自己的方面,其实也就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例如我们国家经济建设。中国在五六十年代脱离实际情况地制定政策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坚决走自己的马克思主义道路,结合自身国情去制定改革开放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带领着国家走向富强,人民走向和谐社会。所以说实际情况是考虑问题时必不可少的前提,如果连前提都忽略了,谈何结果呢?

在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学习的方法越来越丰富,但是学习最重要的还是注重实际,注重实践,只有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知识成为自己的收获。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仍然是这个阶段的重点。怎样学习,我觉得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启发。首先,学会分析自己的自身情况,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结合自身专业来重点学习。正所谓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紧接着是要注重实践。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践,也就是学以致用。学习增加的是我们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要真正掌握一种技能,不但要有预备的知识,还要真正地去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积累经验,才能真正成为专业人士,而不是毛主席所说的“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了。

篇7:读改造我们的学习有感

仝一茹

《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主席开门见山的提出: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如何改造?文中指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和世界,这是好的现象。也就是说要从客观事实出发,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结合自己的工作从以下三方面来谈对此的体会。

一、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服务教师。

毛主席指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这就是告诉我不能单凭热情去工作,而应联系实际,从老师的实际情况出发,服务好老师。

如:本学期制定各班级进行聊书活动时,要做到提前向教导处报备,这样方便教导处人员参与进来,便于检查。但在两个月的实行情况中发现,这个制度没有考虑到:一是班主任老师每天的琐碎事太多,而忘记报备;二是教导处的人员缺少,报过来的课不能做到一一听课落实。根据这个情况,我立刻做出调整,改为班主任老师把和学生聊书的过程以记录的方式作以汇报。这样根据各方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更利于工作的开展。

二、教学中研究现状,及时总结。

文章指出:我党对于国内和国际的各方面所收集的材料还是零碎的,我们的研究工作还缺乏调查研究客观实际情况的浓厚空气,这样就容易形成“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的极坏作风。相反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情况,从客观的真实的情况出发。

结合我们的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于永正老师在《假如时光倒退十几年》一文第一句就是“假如让我再教一届学生,上课时我会关注每个学生,不再只是关注教案、教学……”也就是我们要先研究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然后再说我们的教学。

我们都知道每周的周清题,每月的月考题,以及考试前的练兵题都需要老师们自己出,就是要求老师要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出适合自己孩子的习题,而不是打题海战术。还记得王校长讲得《一个班主任的三届班会课》,也是提到我们老师要研究学生的现状。要把研究的现状及时总结,为教学服务。这样我们在客观事实面前就能保持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态度。就像毛主席所说:“我们要认真研究情况,从客观的真实的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主观的愿望出发。”

三、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读书、学习、成长。

毛主席在文中更是提出具体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方法:

1、研究周围的环境;

2、研究中国的历史;

3、理论联系实际。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更应该“改造我们的学习”,不能再简单地为学习而学习,要根据自身的需要,带着问题去学习,更要把学习与实际相结合。于永正老师在给教师的20条建议中也提到:要经常读书,而且一再强调经常读。还明确指出读关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论等方面的著作,要养成翻阅各种教育杂志的习惯。读书还要跟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要把读书所得运用到工作中去。在各位前辈的指引下,结合周围的环境,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王校长本学期提出:成长,是人生唯一的话题。那么如何成长呢?结合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认为在科学方法+科学指引的动力下读书、学习,我们才会成长得更快。

篇8:读改造我们的学习有感

我从小就 喜欢动物 ,电视节目《动物世界》《自然传奇》是我的最爱。 在家我也缠着妈妈养小动物,小金鱼、小狗、小兔子,我们家都养过。 但是读了 《被宠坏的狗熊 》 这本书后,让我对动物有 了更深的 认识———动物和人 一样是有感情的,我们应该 向对待朋友一样真诚地对待它们。

你看小熊米什卡就成了我们大家的宠儿, 是我们家庭里平等的成员。 渐渐地,它认为自己也是一个人 了 ,总是千方百计地想什么都跟我们一样。 我们在墙角里给小熊铺了一个窝, 可是它不肯在那儿睡觉, 不断地往我们的被窝里钻。 没有把它盛食物的碗放在桌上, 这不是也很可气么? 多有意思的小熊! 这样亲密,这样撒娇。 不都是源于这份真诚的爱与尊重建立起来的信任吗? 我们家的小狗和 它还真有 几分相像 呢! 每次我吃好吃的食物时, 它总是围着我转,好像在说: “还有我呢,还有我呢! ”要是不往它嘴里喂上点, 它就会甩甩尾巴,找个角落趴 着不动了。 现在想想 ,小狗肯定 是在抗议 我的不公 平待遇呢!

书中令我无法忘记的还有“土匪”狒狒。 作者在许多年前与它曾是朋友。 文章中写道:“我因事离开了六年, 回来后听动物园的管理员说 ‘ 土匪 ’ 眼睛瞎了 , 我连忙过去看,我走进狒狒笼,问了管理员一句:‘它怎么了? ’‘土匪’一听我的声音立 刻扑过来 , 抓住我的 手轻轻地 摸着 , 照样向我 伸出手讨 糖吃。 ”我读到这里,眼泪忍不住涌了出来。 动物也有这么真诚的友谊, 隔了六年 ,眼睛也瞎了,竟然能从 声音上辨出朋友。

让我们人类都用一颗真诚的心, 善待我们身边的动物朋友吧!

点评:

篇9:重温《改造我们的学习》

关键词:《改造我们的学习》;马列主义学风;十七届六中全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02-02

毛泽东1941年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以下简称《学习》)一文,不仅是当年延安整风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文献。《学习》中号召全党以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以教条主义的观点来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党内外的阵地。”为今天贯彻和落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一、共产党人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全国抗战爆发前,党已经有了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就全党来说,两次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党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规律了解还很肤浅,还不善于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因而发生右的和“左”的错误。1938年秋,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任务。会后,在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中掀起了学习运动。其希望达到党员群众和党的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学会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辨别是非,观察问题的目的。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做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学习》深刻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分析了20年来党在学风上存在的问题及危害,指出了党在学风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注重研究现状,对自己的历史认识不清,一味地拿来主义,无法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情况,这严重地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原则。单一狭隘的主观主义不仅严重阻碍了革命的进程更从侧面充分证明了加强党的学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习》一文中毛主席把主观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方法和思想路线做了鲜明的对比,两种学风的态度一目了然。“主观主义主要包括研究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就是对周围环境不做系统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就是割断历史。”这是对中国历史的不求甚解。盲目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切实际地加以运用,不仅无法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更是一种党性不纯的表现。这种忽视客观存在,华而不实的主观主义实质是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伪科学。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风是要求共产党人态度和思想路线对周围环境做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而不是单一地割断历史。有目的地结合中国的实际问题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才能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这种有的放矢方法才能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实事求是的态度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质,才是共产党人应具备的党性的表现。《学习》指出在党的1921年至1941年20年的历史过程中,是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所取得进步的时期,是幼年时期的中共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由肤浅了解后的运用实践时期。《学习》把党的这20年,概括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并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是作为我党解放民族的最好武器。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会使中国的面目为之一新。”《学习》号召全党注重调查研究,树立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作风,其引发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第二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高潮。

二、《学习》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启示

1.共产党人严肃讲学习态度的必要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对于一个政党和它的事业而言,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才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前进的实践。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面对的困难世所罕见,党领导的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含量也越来越高,党领导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如果不能掌握科学理论,不能以科学理论和各类前沿知识提高和充实自己,并用以指导实践,就无法完成历史赋予党的历史重任。然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在个人的实际工作中不是应用科学理论的指导去实践,而是单凭个人简单的认识和狭隘的主观经验去低层次的模仿和攀从进而导致了盲目地胡干、蛮干。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偏离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不仅违反了科学的发展更违背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必然会导致官员在工作方面停留在事务主义,在生活方面热衷于社交应酬,甚至于沉溺在声色犬马之中无法自拔。即便有心读些书籍,那兴趣也完全不在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和有效提高办公质量上。而是热衷于官场厚黑和权术经营之道,甚至把精神寄托于种种迷信落后的思想糟粕之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仰缺失;使部分领导干部完全失去作为表率的作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态度更使得共产党人的党性表现荡然无存。不仅极其严重地败坏着党风和政风,而且严重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整合与构建。

2.以《学习》的精神指导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在新形势下,必须“总结运用和丰富发展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来“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以不断“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而《学习》中提出的“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则为建设学习型政党提供了方向和指导。在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观,才能使全党学习的风气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所以只有重视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观的建设,才能使共产党人学习科学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正如毛泽东所言,背弃马克思主义学习观是共产党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更是党性不纯的表现。只有加强学风建设才能杜绝精神懈怠的危险,才能遏止腐败的源头。警惕和纠正此类现象的出现,才能真正使得优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在中国的土地上屹立起来。在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过程中,必须以《学习》的精神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主观主义。必须时刻牢记“不断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责任。”与时俱进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必然会丰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多元化的视角冲击下共产党人更应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建设,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勇于创造,接力推进。必须时刻牢记实践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真理的认识过程亦是永无止境的,所以理论的创新永必然是无止境。因而共产党人要不断地发展新的理论去应用指导新的实践,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深入研究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和现实国情,并且大胆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才能理解和概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并做出新的理论。才能自觉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时代化和大众化,才能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程中,我们一定要以《学习》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为指导,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深入领会并且全面落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一新命题,并以此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1:210.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6:767.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09-09-18.

[4]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11-10-18.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1:24.

上一篇:“演绎之星”英语话剧大赛下一篇:某河道疏浚与护岸工程的投标书技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