缕缕书香弥漫的意思

2024-05-03

缕缕书香弥漫的意思(共5篇)

篇1:缕缕书香弥漫的意思

缕缕书香弥漫

陈媛

岁月悠悠,时光老人,悄无声息地沐浴于冥冥的太空;法国梧桐六年的繁茂与凋落,时光已雕刻成我们的模样;天边融融的暖阳在跑道上洒满一地红色的余晖,微风中飘扬的是我们的童年。

似水流年,我以饱满的热情来拥抱初一生活,也迎来了我步入中学校园后的第一个小长假——国庆。

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得以解脱时,那是多么的惬意!有人说,欢乐的日子总过得很快;而乏味无趣的日子,好似度日如年。的确,假期的前两天对于我来说是度日如年,整日无所事事,倒不如在学校里。可我不甘就这样浪过这么珍贵的时光,让它在我的乏味中散尽!于是,我为我的假期定了一个新的目标——读书。

前几天过得有些匆忙,我在与时间赛跑,繁重的作业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可当我想到可以“低声吟咏”时,便干劲十足!过五关斩六将后,终于大胜,我长舒一口气……

执一卷书,品一口香茶,低声吟咏,心境如水,无考试之负担,无作业之烦忧,徜徉于文字世界,仿佛来到了一个硕大的一个“岔路口”,尽情的品味,无尽的遐想……每一个不同的方向,都藏匿着不同的世界……

《淘气包马小跳》让我走进了一个充满人性美的世界。拍打的浪花,直击你的心灵深处。一个努力做着孩子的马小跳,他注定是一个快乐的孩子。他能与美国孩子做跨越世纪的好哥们;能够与朋友照顾一只身负重伤的金毛犬……徜徉于这一本书,你就仿佛来到了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

《繁星·春水》让我我发觉了现代诗文的独特魅力。冰心奶奶的小诗,语言简短朴实,内容精彩丰富,感悟给人以震撼,有一种欲说还休的境界。读她的诗,比走进大自然更清新;比来到海边更清爽;比感受山风更清凉……

《中华上下五千年》让我领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悠久深远。“绝代女皇武则天”,“赵氏孤儿”,“李白的狂放不羁”,还有“李清照的悲惨命运”;更有“近代的西安事变”……我为我是一名中国少年而自豪!!

我对书的感情日益剧增,渐渐化为——恋。

书环抱住我,我依靠着书,天天的形影不离,日日的相依为命。

书籍如山水画,山清水秀,吸引着我去观赏;如水墨画,黑白分明,启示着我去思考;又似油画,色彩斑斓,牵引着我的灵魂。

我深深爱恋的书籍,它让我的每个假期焕发生机、无比充实!!

又是一缕书香弥漫,我的心抵达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

(老师点评:腹有诗书气自华,以书为伴的陈媛心中时常暗香弥漫,那是文化的浸润,情感自然饱满。她的幸福源于书香的浸染,心灵的净化。选择读书就是选择高雅,一个爱读书的女孩,终将给世界留下智慧优雅的背影。)

篇2:醉人的缕缕书香

我的书香校园——阳城三小,它的一切一切都给我强烈的印象,让我难以忘怀。尤其那醉人的缕缕书香一直弥漫我的心间。

清晨,迎着初升的太阳,我早早的来到学校,就可以感受到朗朗读书声中充溢着书香,我快步走进教室,看着同学们那一个个认真的劲儿,好像掉队了一样,急忙打开课本,如饥似渴地朗读起来。只希望我大脑里的知识无限地积累,习作水平不断地提高。于是我沉醉在了淡淡的书香里,细细地咀嚼那精神食粮……

下课铃在不经意间响起,老师宣布下课还不到一分钟,书柜里的书就被同学们一本本地借走了。在教室外的走廊边,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同学们都在迅速地翻着、专注地看着,本该有的喧闹声似乎消失了,留下的只是同学们看书的专注神情和空气中飘荡的缕缕书香。我仿佛看见大家的知识在增加,仿佛看到了同学们试卷上大红的100分……当上课铃不知不觉响起的时候还有几位同学在那儿一动不动,他们沉醉在了书香里,那情景真让人不愿干扰。

放学了,常常会看见同学们在相互借书,这是我们的习惯。以至都要关门了大家还没出去,那自然会受到批评,但我们心中却很高兴,因为晚上又有一本好书看了……

篇3:记忆深处的缕缕书香

《时间的玫瑰》北岛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29.80

这是一本谈诗也谈人的文论创作,北岛勾勒了诗人的生平与时代,也拆解了外诗中译所面对的困局和荒诞,迫使读者直视文化穿越的可能和不可能。正如他所说的:“我采用的是一种复杂的文体,很难归类,依我看,这和现代诗歌的复杂性,和个人与时代、经验与形式、苦难与想象间的复杂性有关。”合上书,你再也看不见简单的出口;即使有,你也不愿离开,因为你舍不得那遍地的蔷薇。

爱尚书库:

《客过亭》

葉辛 著作家出版社 ¥28.00

本书是叶辛的长篇新著,作者通过一群知青伙伴们的一次重返插队时的第二故乡之旅,以沉静平和的心态与宽广的胸怀,思索了整整一代人的信仰和爱。

知青岁月是一代人的阵痛,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段阵痛,这一代人目前大多已进入回首与反思的年龄阶段,很多老知青都在组织返乡活动,含着热泪、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忆那些日子。生活是公平的,什么样的青春都应有它的意义和价值。作为知青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叶辛始终关注这一代人的生存境遇,本书正是这样一部反思之作、体悟之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爱是一种修行》叶倾城 著 天津教育出版社 ¥28.00

《爱是一种修行》是以文笔犀利著称的新锐女作家叶倾城在2011年度推出的一本原创情感随笔,文风依旧沿袭理性睿智和泼辣豪放,以多元思维的角度为读者诠释爱情这回事儿。爱是一种涉及人生命题的苦乐自享、冷暖自知、适时进退的自我修行过程。全书凸显了作者智慧、独到的爱情观点和麻辣的见解,为每位读者悉心普及关于爱的正确教育。

《因为女人》阎真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33.00

这是阎真继《曾在天涯》和《沧浪之水》后的又一部长篇小说力作。一场真情投入的恋爱摧毁了柳依依的爱情观,她迷茫、挣扎、徘徊,却找不到爱情和婚姻的平衡点,最后还是屈服于命运,走进了索然无味的婚姻……小说通过柳依依的故事,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爱情和婚姻的现实问题,使读者始终感受着心灵的叩问,为柳依依的每一步选择长吁短叹,为世上的男人和女人忧虑不已——女性实现自尊、自强和自我解放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小说在艺术上特色突出,写人物体贴入微,细节生动鲜活,对话妙趣横生。阎真的笔,时有令人叫绝的呈现。

《日本文化探秘艺伎》

顾申 主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 ¥29.00

日本艺伎的世界一直是神秘的,她们的行业被称为“花柳界”。年轻貌美的艺伎一脸粉黛,浓妆艳抹,迷倒无数风流人物。艺伎接受书画、诗歌、舞蹈等方面的熏陶,学习茶道、花道,掌握上流社会异常复杂的敬语,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中,无不流露出古典式的教养,呈现出人们观念中女性美的全部要素。然而,当你走进她们的世界就会发现,真正的艺伎生活却是别有一番滋味。本书将为你掀起它的神秘面纱,让你一窥究竟。■

篇4:书香缕缕,琴声幽幽

【摘 要】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的小说教学为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下列方法体现人文性、实践性、生活化、民族化。其一,依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科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其二,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三,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让学生领悟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文性 实践性 生活化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主要强调了语文的四个方面:人文性、实践性、生活化、民族化。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在语文教学中力求作到:

从思想上解放自己,确立自己的主体创新意识;解放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强化两种意识:一是民主意识。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创设平等和谐的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二是人本意识。我们理当以全面发展其情感要素和智力要素为课程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教学为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来教学的:

一、依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科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特点,所以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学习小说,教学重点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根据这一教学重点,应让学生掌握欣赏小说人物形象和小说语言的方法与切入点。

《荷花淀》是一篇较容易读懂的课文,许多学生甚至认为没什么可读的。因此根据学生这一情况,我决定以《荷花淀》为突破点进行小说的教学。

(1)学生整体把握《荷花淀》的情节、人物、环境与主题。

(2)让学生回忆看过的战争片并简洁地描述影片中的战争场面,然后将影片中的战争场面与课文描述的战争场面对比。

(3)教师设问:

①《荷花淀》所描写的战争是美丽的还是残酷的?绝大部分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前者。

②教师进一步设问:《荷花淀》描写的战争真的很美吗?学生会认真思考并得出答案:《荷花淀》里描写的战争是残酷的。

③教师接着追问:为什么?大部分学生能找出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一句话作为依据,即:“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品味,联系语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小说中所描写的战争的残酷性。

④教师再问:战争既然如此残酷,为什么我们读这篇小说的时候却有如此强烈的美感呢?美从何来?学生认真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这种美感并不来自于战争,而来自于生活在那里的人与那里的风景,即人美、景美、情美。

⑤在上述一系列提问的基础上,教师又问:人美美在哪儿?景美美在哪儿?情美美在哪儿?让学生重点欣赏小说中的三个片断。即:

(1)课文开头的景物描写;

(2)妇女们探夫不遇时划船的动作与遇到敌船时划船的动作;

(3)伏击战后水生的行动及对妻子说的话。

通过这篇小说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欣赏小说的方法。

二、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的多元反应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我在第二单元教学中,发现《项链》一课是高一英语课本中学过的,经过课前调查,将近70%的学生认为这篇文章容易懂,没什么可学的;将近20%的学生认为还有可学的;还有将近10%的学生认为可学可不学。于是我尊重了学生的不同反应,将《项链》一课的备课方案进行了修改,重新设计了这一课的教学:

(1)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将《项链》改编成课本剧。

(2)利用晚自习时间让学生分组表演。要求:

①编剧简介剧本情节。

②导演阐述指导意图。

③男女主演分别阐述对人物的理解与把握。

④评委打分并进行简单精要的评价。

⑤观看的学生自由发言,简评。

(3)学生充分发言、讨论之后,教师点拨,提出三个问题:

①玛蒂尔德身处怎样的社会地位?

②你认为玛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③她悲剧的根源何在?

(4)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再次深入阅读课文,必须在独立思考的情况下,做出自己的理解。

(5)学生在做出自己的理解后,相互之间再交流。

(6)师生共同探讨,联系作品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图,透过小说的艺术形象,体会作者感情倾向,深入领悟,层层剖析,欣赏小说的主题。

由于充分发挥了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所以学生充分领会到小说主题的多义性和小说人物的多侧面,增强了他们鉴赏小说的兴趣与信心。

三、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让学生领悟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

提倡讨论式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开展实践性学习活动。我在进行第五单元戏剧教学时,和其他老师经过认真研究、探讨,决定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以班级竞赛的方式分组进行戏剧表演,表演的剧目就限定为《窦娥冤》和《西厢记》,具体方法如下:

(1)让每班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自选其中一出戏剧进行适当的改编。

(2)师生共同制定评分标准,具体如下:

①剧本撰写:尊重原著,合理创新。

②编剧陈述:改编的目的明确,陈述时重点突出,陈述的方式新颖。

③演员表演:表情大方、动作流畅;角色间配合默契;能适当运用戏剧的唱、念、做、打等手段。

④唱腔要求:(考虑到戏剧表演的难度,这项要求的尺度很宽)可用京剧、越剧、川剧等自己较熟知的剧种形式演唱,甚至可用现在流行的歌曲曲谱配唱。

(3)利用晚自习时间让学生分组表演。

①编剧简介剧本情节。

②学生分组表演。

③评委打分并进行精要评价。

④观看的学生自由发言,简评。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古代戏剧的特点、古代戏剧的表演手段和艺术手法有了深刻的感知,对古代戏剧语言中曲词的抒情性与音韵美有了一定的感悟。

新课标给了我们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和良好素质的途径,那么,我希望自己能帮助学生奏响心中美妙的琴弦,让琴声如水般潺潺流出,并最终能由涓涓细流汇成汪洋大海。

篇5:缕缕书香伴我成长

关键词:有效利用;培养习惯;享受阅读

本人任教区域是佛山顺德容桂,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南部,容桂是中国工业大镇,是顺德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80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其中户籍人口19.57万,其余的都是进城的外来人口。而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普通乡镇小学,共有18个教学班,学生1010人。在我任教的班级中,共有61人,外来工子弟占41人,学校1000多学生,外来工学生就占了90%,他们素质各异,成绩参差不齐,基础知识薄弱,除极少数成绩跟得上之外,大部分成绩低下,给班乃至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提升构成了不利的因素。同时,他们学习缺乏动力,也没有养成阅读课外书的良好习惯。种种的问题使外来工学生阅读课外书产生了障碍,如:

1.学生基础差。当他们离开家乡随父母来到城镇学校就读时,学习起来往往感到非常吃力,学习成绩与本地生有明显的差别。有的孩子想学,但由于基础差,跟不上;有的孩子对自己取得好成绩往往信心不足,自暴自弃,成绩一差再差。 课外知识更是薄弱。

2.家庭流动性大。由于家长不停地变换工作或转换地方,不得不经常性搬家,他们没有考虑到这样做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事实上,这恰恰给孩子造成不安稳的心,使他们无法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学习。况且租住的房屋面积窄小,灯光昏暗,有的甚至阴暗潮湿,卫生条件差,生活不便利,孩子连一张像样的书桌都没有。一个适合小学生学习或阅读课外书的环境更是难以寻觅。加之绝大部分家长文化水平偏低,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家长不懂得如何辅导;更不懂得如何选取适合孩子们不同年龄阶段成长的书籍。

3.阅读条件较差。由于家境贫困, 外来工子弟的学生阅读条件较差,阅读课外书的机会难于保障。我曾在学校做过关于课外阅读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令人堪忧:

阅读习惯调查结果显示,100名来自四川、重庆、贵州、河南、安徽和浙江山区等地的受访学生中,大都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平常在家经常看课外书的仅有5名,而想到积攒零花钱购买图书的只有4名,喜欢上学校阅览室借阅读书的学生只有2名,所有受访学生从没有去新华书店买过书,更没有利用节假日到书店去看书的习惯。积攒的微薄的零花钱一般都是用来买零食或去网吧的较多。

调查结果表明,这些进城小公民的阅读兴趣偏低,这些孩子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家庭条件都不大好,一般没有余钱购买图书。这些学生的家长自身的文化程度大多不高,因此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影响了他们为孩子购买高层次课外读物和在家中营造阅读氛围的意愿。此外,大多进城小公民每天放学回家基本上还要花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做家务,如洗碗、扫地、洗衣服等,剩下的时间还要做作业,也没有大量的时间可以阅读课外读物。

针对此情况:学校为了保障外来工子弟的阅读权益,提高外来学生的阅读兴趣,享受读书的快乐。满足孩子们把好书带回家的愿望,同时培养孩子亲近书籍、习惯阅读的良好习惯,让阅读陪伴他们快乐成长。我做了如下工作:

一、设立班级图书角

每班设计一个图书角,18个班共设立18个图书角,鼓励本地学生都把自己好看的书带到学校来放在图书角供给其他的学生看。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厚,只要一下课或中午休息的时间,很多学生都围着那丰富多彩的图书,争先恐后的地看。班内增设2名图书管理员。同学们一起制定班级的读书计划,借书计划:让孩子们有选择的读自己喜欢的书。然后指定读书的时间和措施,规定每天中午的1:30—1:55为图书角的借阅时间,孩子们在这个时间可以随意的借阅自己喜欢的书目,满足他们把好书带回家的愿望。不定期的教学生读书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引导学生根据阅读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阅读,并学会在读书中思考并进行摘录。每周的班会给与一定的时间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让孩子们选取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和大家一起分享。还可以把自己认为精彩的书介绍给大家。每个月再用一节课或班队会时间进行读书会汇报活动,交流彼此在读书中求得的知识,在读书中体验到的乐趣!学生读书的兴趣愈发浓厚了,热爱读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了。

二、校园流动阅览室

校园成立“流动图书角”。图书“流动车”摆放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如:楼梯角落,操场休息的地方,家长接送的过道口,午休室等等。打破了以往必须到图书馆借书的阅读方式,还会根据学生的需求变化,随时调整图书资源,满足学生进入校园任何地方都能看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同时培养孩子亲近书籍、习惯阅读的良好习惯,让阅读陪伴他们快乐成长。“‘流动校园阅览室丰富了课外阅读资源,为学生的读书拓宽了途径,特别是让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一样获得了同等的读书机会。

三、学校图书室

学校图书馆是向学生传播图书馆资料的重要部门。它在培养学生品德,陶冶学生情操,配合教育教学,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觉得必须搞好文献资料,馆藏图书的开发利用,提高它们的利用率,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我们学校新旧藏书共一万多册,励志类、科普类、作文类、儿童类等30多个种类。但学校图书馆藏书的流通率、利用率都比较低,图书信息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有些图书甚至无人问津,根据此情况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

1.图书室布置要散发“书香”

学生图书室的布置要遵循少儿的感知教育:在墙上悬挂一些名人名画,书写朗朗上口的名言名句,如: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行万里路,读玩卷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开辟知识园地、新书专栏等。对于小学生来说,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喜欢凭兴趣读书,容易被某种气氛环境所感染的特点。因此,图书室要布置得生动新颖、活泼美观,形式多样,富有情趣。让进入到图书室看书的人马上就能感受到视觉上的审美情趣,从心底里喜欢到图书室看书,借书。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既富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寓教于乐,让学生享受读书的乐趣。

2.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

学校图书馆应该成为学校教育有力的辅助手段,图书馆可以为课堂学习提供课外补充材料,课后练习及综合知识考查材料,使学生的课堂知识得到及时补充、巩固和延伸,从而加强学生知识结构的稳定性。所以 有了图书资料,就要利用它们,发挥它们的利用。要根据不同的读者群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推荐和介绍图书资料,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方便学生选择图书和了解图书内容,如按年级段推荐学生必读的书目:

低年段(一、二年级)《蹦蹦和跳跳的故事》《不一样的卡梅拉》《跟随小动物的足迹》《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小猪唏哩呼噜》《我爸爸》《我妈妈》《蚯蚓的日记》共30本。

中年段(三、四年级)《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淘气包马小跳》《窗边的小豆豆》《夏洛的网》《乌丢丢奇遇记》共30本。

高年段(五、六年级)《爱的教育》《城南旧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汤姆索亚历险记》《草房子》《和树谈心》《班长下台》《汤姆叔叔的小屋》、《格林童话》、《“哈利·波特》系列共20本。

四、社区阅览室

有一位宁波网友在捐出一万册图书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后说出了众人的心声:课外书和玩具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并不值钱。没有新鲜感后,更是有可能成为“鸡肋”。而对于贫困学子来说,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贝。进城小公民的阅读状况更是如此。他们同样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读到好书。社区居委会为了提高进城小公民的阅读能力及水平。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为进城小公民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市民康乐中心的三楼设立了一个约占80多平米的阅览室,藏书共800多册,还每个月定期更换新到的杂志,报刊。阅览室每天定时开放,学生只要凭学生证即可自由借阅。社区每天开放的阅览室,让这些家里没电脑,甚至没有电视的外来小公民在休息的时候有了好去处,这种平等的借阅环境让外来学生喜欢上了阅览室,家长反映:很多孩子甚至废寝忘食,因为他们在这里找到了读书的乐趣,看到了一直没有看过的图书,了解到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妙----阅览室楼下还设有乒乓球室,下棋室,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度过快乐的时刻,读累了,下下棋,打打球;玩累了,看看书,如此循环,不知不觉,读书,锻炼、成了孩子们的良好习惯。老师,家长不用担心这些外来学生因为家长忙于生活无暇照管而流连网吧了。良好的读书风气不仅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优良学风,读书活动中学生交往的机会多了,从而也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实践证明; 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好书,读健康的书,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加强了他们的思维活动,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让学生从广泛的阅读中积累知识,这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学校图书室在繁荣校园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图书室更是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

参考文献:

[1]青年学刊12期。《外来工子女的问题与困境》.

上一篇:二年级家长会总结下一篇:机泵钳工培训学习总结